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生物大分子物质的结构与功能

生物大分子物质的结构与功能

生物大分子物质的结构与功能
生物大分子物质的结构与功能

第 1 页

第 1 页

第 1 页

第 1 页

第 1 页

第 1 页

第 1 页

第 1 页

第 1 页

第 1 页

第 1 页三.同工酶:

催化的化学反应相同,但酶蛋白本身的分子结构、组成有所不同的

一组酶,称为同工酶。

对于同工酶最早发现的是乳酸脱氢酶。乳酸脱氢酶有两种亚基组成的四聚体,这四个亚基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这样可组成五种同工酶,分别为LH1、LH2、LH3、LH4、LH5.它们向正极的电泳速度依次减慢;在各组织中的分布和含量有很大差异,前两种在心肌细胞中的活性最高且第一种的活性比第二种的活性高;第三种在肺中的活性最高;而后两种是在骨骼肌和肝细胞中的活性最高。只有当这些组织细胞有炎症或坏死,细胞的通透性增强,才释放进入血液,使血清中的这种酶的活性升高,且同工酶谱分析相当可靠、灵敏可作为疾病诊断的辅助手段。

四.酶催化作用机制:

P

E

ES

S

E+

?→

?→

+其中E——酶;S——底物;ES——酶与底物的复合物;P——产物。

小结:酶的概念;酶催化作用的特点;结合酶;酶的活性中心;酶原与酶原激活及其意义;同工酶。

第四影响酶促反应速度的因素

一.底物浓度的影响:

1.当底物浓度很低时,反应速度

随底物浓度的增加而增加,

两者成正比关系。但进一步

增加底物浓度时,反应速度

的增加逐渐减慢,两者不成

正比。当反应速度增大到一定程度后,再增加底物浓度,反应速度将解释同工酶的概念

幻灯片:同工酶的概念、乳酸脱氢酶同工酶的组成

强调LH1在心肌活性最高;LH5在肝细胞中活性最高。

幻灯片:酶催化作用机制

幻灯片:酶与底物结合的诱导契合假说示意图

小结

第 1 页

第 1 页

第 1 页

第 1 页

第 1 页

第 1 页

(一)碱基:

核苷酸中的碱基均为含氮杂环化合物,它们分别属于嘌呤衍生物和

嘧啶衍生物。核苷酸中的嘌呤碱(purine)主要是鸟嘌呤(guanine,G)和腺

嘌呤(adenine,A),嘧啶碱(pyrimidine)主要是胞嘧啶(cytosine,C)、尿嘧

啶(uracil,U)和胸腺嘧啶(thymine,T)。

碱基的结构式如下图所示

嘌呤和嘧啶环中含有共轭双键,对260nm左右波长的紫外光有较

强的吸收。碱基的这一特性常被用来对碱基、核苷、核苷酸和核酸进行

定性和定量分析.

(二)戊糖

启发讲授

第 1 页

核酸中的戊糖有核糖(ribose)和脱氧核糖(deoxyribose)两种,分别存在于核糖核苷酸和脱氧核糖核苷酸中。为了与碱基标号相区别,通常将戊糖的C 原子编号都加上“′”,如C 1′表示糖的第一位碳原子。核糖的结构如下:

OH

H

OH H OH

H

H O HOH 2C

1'

2'

3'

4'5'

D-2-脱氧核糖

H

H

OH H OH

H

H O HOH 2C

1'

2'

3'

4'

5'

D-核糖

(三)核苷

戊糖与嘧啶或嘌呤碱以糖苷键连接就称为核苷,通常是戊糖的C 1′与嘧啶碱的N 1或嘌呤碱的N 9相连接。 (四)核苷酸

核苷磷酸化的产物

(五)核酸分子中核苷酸的连接方式:3',5'—磷酸二酯键

前一个核苷酸的3'羟基与后一个核苷酸的5'磷酸基脱水形成的化学键。许多核苷酸借助3',5'磷酸二酯键连接形成了没有分支的线性大分子的多核苷酸链。构成多核苷酸链主链的是戊糖和磷酸。

第二 : 核酸的分子结构

一. DNA 的一级结构:

1、概念:脱氧多核苷酸链中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 2、连接键:3',5'-磷酸二酯键

二. DNA 的二级结构——DNA 的双螺旋结构: 它是DNA 二级结构的重要形式,其要点是:

1. DNA 分子是由两条反向平行的多核苷酸链围绕同一中心轴右螺旋;

第 1 页

第 1 页

生物体的结构层次复习题

专题练习一: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所属范围:七(下)第2页—40页。 知识要点:1.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理解) 2.动、植物细胞结构的主要不同点(了解) 3.细胞核在生物遗传中的重要作用(了解) 4.细胞的分裂和分化、组织的形成(理解) 5.动、植物的几种基本组织(了解) 6.人体、绿色开花植物的结构层次(了解) 7.单细胞生物可以独立完成生命活动(理解) 一、选择题: 1.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A.细胞B.组织C.器官D.系统 2.在细胞的结构中功能各不相同,其中能控制物质进出的构造是————————————() A.细胞膜 B.细胞质 C.细胞核 D.线粒体 3.关于植物体结构层次的构成的正确描述顺序是——————————————————() A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植物体 B 植物体→器官→组织→细胞 C 系统→植物体→器官→组织→细胞 D 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4未成熟的葡萄吃起来是酸的,这种酸性的物质主要存在于——————————————() A.细胞核内 B.细胞膜上 C. 液泡内 D.细胞壁 5.细胞核中遗传信息的载体是——————————————————————————() A.细胞核 B. 细胞膜 C. 细胞壁 D.细胞质 6.细胞分化的结果是形成了———————————————————————————() A.组织 B.器官 C.系统 D.个体 7.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都具有的结构是——————————————————————() A.液泡 B.叶绿体 C.细胞壁 D.线粒体 8.小玉用显微镜观察某生物组织切片,她判断该生物是动物。她的判断依据应该是————() A、该组织细胞没有叶绿体 B、该组织细胞没有细胞壁 C、该组织细胞没有线粒体 D、该组织细胞没有成型的细胞核 9.一粒种子能长成一棵参天大树,该过程的细胞学基础是——————————————() A.细胞数目增加和细胞体积增大 B.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 C.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 D.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10.下列说法,最为确切的是——————————————————————————() A.细胞是所有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B.细胞核内贮存着生物全部的遗传物质 C.组织的形成是细胞分化的结果 D.从构成生物体的结构层次上分析,心脏属于组织 11.植物细胞的最外层结构是细胞壁,它的功能是——————————————————() A.支持和保护 B.控制物质进出 C.储存遗传物质 D.储存营养物质 12.下面关于细胞有关知识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B、只有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

大分子药物的前景

大分子药物的前景 目前,世界上所开展的所有最尖端、最先进的重大疾病治疗方法,如艾滋病、肿瘤等均与生物大分子药物有关,欧、美、日等国家均认同生物大分子药物将是 21世纪药物研究开发中最有前景的领域之一。在日前举行的以“生物大分子药物 高效化的基础研究”为主题的第282次香山科学会议上,与会学者就如何通过多学科交叉合作,实现生物大分子药物的高效化等基础科学问题进行了研讨。 服务重大疾病防治 会议执行主席、天津大学化工学院长江学者讲座教授杨志民作了题为《生物大分子药物高效化的意义与研究展望》的评述报告。杨志民说,生物大分子药物包括多肽、蛋白质、抗体等,目前主要用于治疗肿瘤、艾滋病、心脑血管病等重大疾病。生物大分子药物的主要优点是,对反应物的选择性及作用具有其他药物无法比拟的高效性;大部分生物大分子药物,如酶类或基因药物等均具有可反复作用的药物活性;大部分生物大分子药物易于用生化方法大量生产;生物大分子药物一般均具有高水溶性,因此易于制备成各型液态药剂。 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医科大学教授郝希山介绍说,近年来,随着对肿瘤研究的不断深入,肿瘤的生物治疗及靶向治疗正日渐成为一个活跃的研究领域,生物大分子药物作为最有发展前途的肿瘤治疗手段之一,已在肿瘤治疗中得到广泛应用。(潘锋) 我国高度重视对生物大分子药物的研究,在《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已将“蛋白质药物”列入第四项“重大科学研究计划”中;将“释药系统创制关键技术”列入重点领域中的第八项“人口与健康”的发展思路中,并将生物大分子药物防治的心脑血管病、肿瘤等疾病列入“重大非传染疾病的防治”中。

生物体的基本结构教案第一节 生物体的基本结构

生物体的基本结构教案第一节生物体 的基本结构 第一节 生物体的基本结构 教学目标: . 知识目标:阐明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区别动、植物细胞在结构上的异同点;了解细胞核在生命活动中的重要作用。 2. 能力目标:学会制作临时装片的基本方法,使用显微镜观察自己制作的临时装片,认识,认识并阐述动植物的基本结构,初步学会绘制植物细胞的结构简图。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学生体会“胆大心细”是顺利实验的必备素质;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制作临时装片,归纳动植物细胞的结构 教学难点: 以胆大心细的心理素质,成功的制作临时装片(“胆大

心细”是成就一切实验的素质);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练习绘制动植物细胞结构简图(尊重事实是生物绘图的前提)教学安排:2时 教学设计: (第一时) 一、 软木塞的秘密: 学生阅读或教师创设本P1《软木塞的秘密》的相关内容:提问:1显微镜的发明者? 2他当时观察到的是什么?是死的细胞还是活的细胞?如果是死的细胞,对细胞真正结构的了解有什么影响? 3在显微镜发明之前,人们对生物组成的研究跟显微镜发明之后有什么区别?(宏观和微观的差别,使对生物结构的研究进入了微观世界) 4了解细胞的发现过程,为你学习生命科学带来了怎么样的启示? 总结:根据Shleiden和TShann的研究,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 提问:是不是所有的生物体结构和功能单位都是细胞呢? 解释:病毒的结构不是由细胞构成的。 总结:一般的说,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二、

观察细胞的结构: 复习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动手使用显微镜,复习、巩固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2 学习制作临时装片: ① 玻片标本的种类: 装片、切片、涂片 ② 制作临时装片: (一) 制作洋葱表皮细胞的临时装片: Step1:准备 擦→滴 擦拭载玻片和盖玻片的目的?若擦拭不净,后果如何?滴清水的量如何掌握?水量过多过少对实验有何影响?Step2:制作临时装片:取→展→盖 取材的部位、方法、大小? 盖盖玻片的方法、原因(即目的或避免出现的不利影响)?Step3:染色: 滴染色剂的位置、数量?

生物大分子药物讲课讲稿

生物大分子药物

生物大分子药物 近年来,生物大分子药物发展迅猛,受到的关注也越来越多。与传统小分子药物相比,生物大分子药物具有相对分子质量大、不易透过生物膜、给药剂量低、易在体内降解等特点,这导致其具有与小分子药物不同的药代动力学特征。以蛋白多肽药物、单克隆抗体药物、抗体药物偶联物和核酸药物4 类生物大分子药物为例,综述近年来生物大分子药物的药代动力学研究进展,旨在为生物大分子药物及生物类似药的研发提供参考。 [ 关键词] 生物大分子药物;蛋白多肽药物;单克隆抗体药物;抗体药物偶联物;核酸药物;药代动力学 生物大分子药物是指一类利用现代生物技术方法生产的源自生物体内并被用于疾病的诊断、治疗或预防的生物大分子,狭义上也称为生物技术药物。随着分子生物学、基因工程和基因组学的研究发展,生物技术药物得以迅猛发展,其种类也日趋增多。目前生物技术药物包括DNA 重组技术生产的蛋白质、多肽、酶、激素、疫苗、单克隆抗体(mono-clonal antibody,mAb)和细胞因子药物,也包括蛋白质工程技术生产的上述产品的各类修饰物,还包括用于基因治疗的基因、反义寡核苷酸和核酶及病毒和非病毒基因递送载体等。 药代动力学研究对于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评估非常重要,如选择合适的给药途径,设定合适的给药频率和给药剂量,明确药物是否可以到达相应的靶器官等。但不同于传统的小分子化学药物,生物大分子药物具有相对分子质量大、不易透过生物膜、给药剂量低、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2

易在体内降解等特点,使其在生物体内的处置过程变得更为复杂(见表1),也给药代动力学研究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将分别围绕蛋白多肽药物、mAb 药物、抗体药物偶联物(antibody-drug conjugate,ADC)和核酸药物,对其药代动力学特点进行分析和讨论。 1 生物大分子药物的体内吸收 生物大分子药物包括蛋白多肽药物、核酸药物、ADC 药物和mAb 药物等,与传统小分子药物(相对分子质量为200 ~ 700)相比,其相对分子质量(1 500 ~ 150 000)较大,不易被吸收,同时存在口服后易被消化道酶降解破坏的问题,各种生物大分子药物在吸收方面存在许多相似的特点,在此一并阐述。 1.1 给药方式的选择 由于存在不易被吸收、消化道降解等问题,生物大分子药物口服给药后生物利用度极低。目前绝大多数生物大分子药物均选用肠道外方式给药,主要以静脉注射方式给药,其次是皮下注射给药,少数也可以肌肉注射给药。静脉注射给药时,血药浓度迅速达到峰值,但易产生安全性问题,同时长期多次静脉注射给药存在患者耐受性不好等问题,另外静脉注射给药一般需要在医疗机构完成,容易带来较高的费用。为了解决生物大分子药物给药途径带来的问题,研究主要集中在2 个方面:一是如何实现生物大分子药物的口服用药;二是不同给药方式的药物吸收机制研究。大量研究集中在前者,如近期发现羧甲基纤维素-弹性蛋白(CMC-EIa)作为蛋白酶抑制剂可以很好地抑制胰蛋白酶、弹性蛋白酶等的活性;吸收促进剂如脂肪酸、胆盐等,可以可逆性地打开紧密连接而提高胰岛素的渗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3

生物大分子相互作用分析仪的 可应用领域

BioNavis生物大分子相互作用分析仪MP-SPR最新应用领域 传感器(MP-SPR) 生物传感器、气体传感器、食品安全、环境监测、免疫响应、实验开发 ◆应用BioNavis生物大分子相互作用分析仪MP-SPR技术测量气体导致的表面变化 BioNavis生物大分子相互作用分析仪-MP-SPR仪器用于表征由不同气体导致的聚合物薄膜变化。不同的湿度显示了与聚合物相互作用的浓度依赖性,并且乙醇蒸气看起来渗入了聚合物层。 ◆应用BioNavis生物大分子相互作用分析仪MP-SPR技术测定生物化功能层的结合能力: 临床诊断正在从中心实验室移近病人,进入医生的办公室,药房,千家万户。这一类临床检测设备(POC)的要求与中心实验室的要求大大地不同。POC设备应该为临床相关性分析物的快速分析提供低成本和易操作的工具。 许多纸制电子器件为制作便宜的、可丢弃的和可回收的应用电子平台打开了机会,可用于生物传感器或者医学诊断领域。 C-活性蛋白(CRP)是一种身体中常见的炎症标记物。监测CRP的水平可以用于跟踪疾病的过程或者治疗效果。

当发展一类新的生物传感器时,通常最主要的是评估此生物传感技术相对于已经建立的方法的性能。生物大分子相互作用分析仪-表面等离子共振技术SPR已经用于生物传感器领域的研究超过了20年的时间,并且是一个优秀的对照办法。 选择增强型SPR ◆选择增强型SPR-一种新的标记方法用于增强生物传感器性能 增强小分子模型系统的灵敏度和特异性。选择增强型SPR(SAMP-SPR)的使用大大增强了应用生物大分子相互作用分析仪SPR技术对小分子量复合物的分析。 改进包括: ·灵敏度增强:在信噪比上一般增强100倍或更多 ·特异性增强:只检测染料标签,将非特异性干扰降到最低 ◆选择增强型SPR(SAMP-SPR)-一种新颖的标记方法用于增强光学生物传感器性能 小分子模型系统的竞争性分析。使用生物大分子相互作用分析仪SAMP-SPR采用竞争分析的方式分析小分子,在没有大分子标记的情况下将SPR的灵敏度提升到以往不可企及的水平。竞争性分析小的染料标签有助于: ·测定平衡常数和亲和力排名 ·进行竞争动态分析

应用红外光谱研究生物大分子的结构

应用红外光谱研究生物大分子的结构 谢孟峡刘媛 北京师范大学分析测试中心,北京100875,xiemx@https://www.doczj.com/doc/f015063496.html, 一、蛋白质二级结构的测定 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主要有四级,其结构层次示意图见图1。稳定蛋白质三维结构的主要作用力有五种,分别是盐键、氢键、疏水作用、范德华力和二硫键。这些都是共价键相互作用,其中对于二级结构,最重要的作用力是蛋白质分子中的氢键。 图1 蛋白质结构层次示意图 其中:Q为四级结构,T/α为由结构域组成的三级结构或亚基,D/T为结构域或三级结构, sS为超二级结构,S为二级结构,A为组成一级结构的氨基酸 在所有已测定的蛋白质中,都有广泛的二级结构存在。蛋白质的二级结构形式主要包括α-螺旋、β-折叠、β-转角和无规卷曲四种。这些二级结构中将螺旋看成蛋白质复杂构像的基础,

β-折叠是蛋白质中又一种普遍存在的规则构像单元。无论是α-螺旋还是β-折叠都存在着许多氢键,致使规则的二级结构都具有相当的刚性,如果一段肽链中没有氢键或其他相互作用,那么各个残基之间就有更大的自由度,转角就是典型的介于此两种情况之间的一种二级结构,是一种部分规则的构像(见图2)。此外还有一些肽段相对于前面的三种二级结构是无规则,它们有更大的任意性,可是这些肽段的构像又不是完全任意的,因为每种蛋白质肽链中存在的这一类型空间构像几乎是相同的,所以蛋白质中无规卷曲也是具有其特定构像的。 α-螺旋 平行和反平行β-折叠

β-转角 图2、蛋白质典型二级结构示意图 蛋白质二级结构特征与氢键的形成方式紧密相关,无论α-螺旋、β-折叠、β-转角或其它构象,都有其特定的氢键结构,而这种氢键结构的差异能够在对于氢键敏感的红外光谱中得到反映,主要表现为谱带峰位及半峰宽的变化。这使我们有可能利用峰位不同的谱带来识别不同的二级结构及其组成情况。 图3 人血清白蛋白(HSA)在重水中的红外吸收谱

《生物体的基本结构》word版 公开课获奖教案 (18)

当我们在日常办公时,经常会遇到一些不太好编辑和制作的资料。这些资料因为用的比较少,所以在 全网范围内,都不易被找到。您看到的资料,制作于2021年,是根据最新版课本编辑而成。我们集合了 衡中、洋思、毛毯厂等知名学校的多位名师,进行集体创作,将日常教学中的一些珍贵资料,融合以后进 行再制作,形成了本套作品。 本套作品是集合了多位教学大咖的创作经验,经过创作、审核、优化、发布等环节,最终形成了本作 品。本作品为珍贵资源,如果您现在不用,请您收藏一下吧。因为下次再搜索到我的机会不多哦! 第1节生物体的基本结构(第一课时) 【聚焦课标】 1、知识目标:阐明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区别动、植物细胞在结构上的异同点;了 解细胞核在生命活动中的重要作用。 2、能力目标:学会制作临时装片的基本方法,使用显微镜观察自己制作的临时装片,认识,认识并阐 述动植物的基本结构,初步学会绘制植物细胞的结构简图。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体会“胆大心细”是顺利实验的必备素质;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制作临时装片,归纳动植物细胞的结构 【教学难点】 以胆大心细的心理素质,成功的制作临时装片(“胆大心细”是成就一切实验的素质);以实事求是的科学 态度,练习绘制动植物细胞结构简图(尊重事实是生物绘图的前提) 【教学过程】 一、软木塞的秘密: 学生阅读或教师创设课本P.1《软木塞的秘密》的相关内容: 讨论:1.显微镜的发明者?_____________ P4讨论1、2 总结:根据M.J.Schleiden和T.Schwann的研究,动物和植物都是____________构成的。 提问:是不是所有的生物体结构和功能单位都是细胞呢? 解释:病毒的结构不是由细胞构成的。 总结:一般的说,细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观察细胞的结构: 1.复习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动手使用显微镜,复习、巩固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2.学习制作临时装片: ①玻片标本的种类: _______、______、______ ②制作临时装片: (一)制作洋葱表皮细胞的临时装片: 1.擦、2__ __、3__ __、4 展、5盖___ _、6_ ___ (二)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的临时装片: 1 、 2 __ __、 3 ____、 4 ___ _、5 ____。

生物大分子结构与功能

生物大分子结构与功能——蛋白质折叠 蛋白质折叠是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的前沿课题之一,近年来蛋白质折叠的研究日益引起人们注意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一,遗传信息由DNA 到RNA再到蛋白质的过程是分子生物学的核心,通常称作分子生物学的中心法则,经过多年的研究人们对由DNA到RNA再到多肽链的过程已基本清楚,但是蛋白质的功能不仅依赖于其一级结构而且与空间结构紧密相关;其二,虽然蛋白质中一定的氨基酸顺序决定了其特定的空间结构的假说已被人们广泛接受,但是怎样由一定的氨基酸排列的多肽链生成具有一定的空间结构的蛋白质的问题仍未解决。只有透彻地了解了多肽链是如何通过自身内在的信息及与周围环境(包括与各种蛋白质因子)的相互作用才能最终了解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基因工程和蛋白质工程是近年来生物技术发展的产物和先导,但人们发现通过基因工程和蛋白质工程所获得的多肽链有时并不能自身卷曲成有一定空间结构和完整生物学功能的蛋白质,其原因在于在多肽链的折叠上出了问题。因此从基因工程和蛋白质工程产物的翻译后加工的角度也要求人们了解蛋白质折叠的机理。 一、蛋白质复杂的三级结构信息贮存于氨基酸序列中 关于氨基酸序列与蛋白质空间结构的关系研究最早的工作是由C.Anfinsen (1960)关于核糖核酸酶的研究工作。他研究了核糖核酸酶的去折叠和重折叠过程。该酶是由124 个氨基酸组成的蛋白质,有四对二硫键,其组合有 105{[(2×4)!/24×4!]=105}种的可能方式。当用还原剂如b-巯基乙醇 (HOCH2-CH2-SH)作用时,二硫键被部分还原。继续加大b-巯基乙醇的量,二硫键可全部被还原。用8 M 的脲加b-巯基乙醇处理多肽链,分子内四对二硫键可全部被还原,肽链伸展为无规卷曲,酶活性完全丧失。但如果将脲和b-巯基乙醇透析掉并在空气中进行氧化,多肽链可又重新折叠为一个具有特定的三维结构和催化活性的酶,它与未经处理的酶具有相同的溶解度并可结晶并获得相同的 X-射线衍射图,其吸收光谱也相同。这是一个很好的蛋白质一级结构序列决定其三维结构的例子,即顺序决定构象。Anfinsen因此而获得1972年诺贝尔化学奖。 二、关于蛋白质折叠的理论模型 各种实验及理论计算均证明蛋白质的天然构象在热力学上是最稳定的。那么一个具有特定的生物学活性和功能的蛋白质究竟是如何找到这样一种热力学稳定的构象的呢?这至今仍是一个未解决的问题。我们可以以一个由100 个氨基酸组成的小蛋白质来进行讨论和考虑:假设在这100 个氨基酸组成的小蛋白质中每个氨基酸残基有三种不同的构象的话,那么总的构象数将是3100=5×1047 ,如果从一种构象变为另一种构象所需要的时间为10-13秒,那么在上述的构象空间寻求一遍需要5×1047×10-13=5×1034秒=1.6×1027 年!而实际上蛋白质的折叠是在10-1~10 3秒内完成的。由此可见,蛋白质的折叠不是一个对各种可能构象进行随机采样的过程。

分子生物学分析

2.6分子生物学分析 目前较常采用的微生物学分析方法有两种,一种是使用传统的微生物培养技术(culture)将微生物富集、分离,然后通过一般的生物化学性状或表现型来分析的间接途径。然而使用传统的微生物培养技术存在许多困难,尤其是环境中大多数微生物生长缓慢,例如本论文研究中针对的anammox菌的培养富集时间均在2年以上,同时对培养条件要求极为苛刻,客观上阻碍了采用这种方法对其的研究。第二种途径依靠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技术及应用进化和功能基因探针直接从环境样品中检测和分析目标微生物,不需富集培养。分子生物技术有简洁、快速、精确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微生物生态学研究中。尤其是目标微生物主要功能基因的DNA序列数据库和PCR技术结合在一起,使许多分子生态学手段可以直接应用于环境样品的研究中,,推动了环境中微生物生态学研究。本论文研究中采用了第二种途径中的定量PCR技术手段。下面将根据实验中的具体操作进行叙述。 2.6.1DAN提取 本文研究中主要采用的是试剂盒提取方法。DAN提取盒使用美国MP公司的土壤DNA提取试剂盒(FastDNA SPIN Kit for Soil,MP Biomedicals, Santa Ana, USA)。提取方法依据说明书进行微小变动,即向污泥中先加入Sodium Phosphate Buffer(磷酸钠缓冲液),再将其移至Lysing Matrix E管中,具体操作方法如下:(1)向 1.5ml取回污泥离心(10000rpm×10分钟)的湿污泥加入978 μl Sodium Phosphate Buffer(磷酸钠缓冲液),然后将其移到Lysing Matrix E管中(尽可能将其全部加入),然后加入122 μl MT Buffer(MT缓冲液)。 注:因为FastPrep?仪器的剧烈运动,在Lysing Matrix E管内会形成巨大的压力,样品和基质的总体积不能超过管体积的7/8;留一些空间也会提高混匀效果。 (2)在FastPrep?中处理上述离心管,速度6.0,40秒。 (3)Lysing Matrix E管离心14000g×15分钟。 (4)将上清液转移到一个新的2ml离心管(自备)中,加入250μl PPS,并用手上下颠倒10次进行混合。 (5)离心14000g×10分钟,至形成白色状沉淀物,将上清液转移到一个新的10ml离心管(自备),并加入1ml Binding Matrix Suspension(在用之前重悬Binding Matrix Suspension,一定要摇匀到瓶底看不见沉淀为止,加5个摇一次以

生物大分子药物

生物大分子药物 近年来,生物大分子药物发展迅猛,受到的关注也越来越多。与传统小分子药物相比,生物大分子药物具有相对分子质量大、不易透过生物膜、给药剂量低、易在体内降解等特点,这导致其具有与小分子药物不同的药代动力学特征。以蛋白多肽药物、单克隆抗体药物、抗体药物偶联物和核酸药物4 类生物大分子药物为例,综述近年来生物大分子药物的药代动力学研究进展,旨在为生物大分子药物及生物类似药的研发提供参考。 [ 关键词] 生物大分子药物;蛋白多肽药物;单克隆抗体药物;抗体药物偶联物;核酸药物;药代动力学生物大分子药物是指一类利用现代生物技术方法生产的源自生物体内并被用于疾病的诊断、治疗或预防的生物大分子,狭义上也称为生物技术药物。随着分子生物学、基因工程和基因组学的研究发展,生物技术药物得以迅猛发展,其种类也日趋增多。目前生物技术药物包括DNA 重组技术生产的蛋白质、多肽、酶、激素、疫苗、单克隆抗体(mono-clonal antibody ,mAb )和细胞因子药物,也包括蛋白质工程技术生产的上述产品的各类修饰物,还包括用于基因治疗的基因、反义寡核苷酸和核酶及病毒和非病毒基因递送载体等。 药代动力学研究对于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评估非常重要,如选择合适的给药途径,设定合适的给药频率和给药剂量,明确药物是否可以到达相应的靶器官等。但不同于传统的小分子化学药物,生物大分子药物具有相对分子质量大、不易透过生物膜、给药剂量低、易在体内降解等特点,使其在生物体内的处置过程变得更为复杂(见表1),也给药代动力学研究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将分别围绕蛋白多肽药物、mAb 药物、抗体药物偶联物(antibody-drug ConjUgate, ADC)和核酸药物,对其药代动力学特点进行分析和讨论。 1 生物大分子药物的体内吸收 生物大分子药物包括蛋白多肽药物、核酸药物、ADC 药物和mAb 药物等, 与传统小分子药物(相对分子质量为200 ~ 700)相比, 其相对分子质量(1 500 ~ 150 000)较大,不易被吸收,同时存在口服后易被消化道酶降解破坏的问题,各种生物大分子药物在吸收方面存在许多相似的特点,在此一并阐述。 1.1 给药方式的选择由于存在不易被吸收、消化道降解等问题,生物大分子药物口服给药后生物利用度极低。目前绝大多数生物大分子药物均选用肠道外方式给药,主要以静脉注射方式给药,其次是皮下注射给药,少数也可以肌肉注射给药。静脉注射给药时,血药浓度迅速达到峰值,但易产生安全性问题,同时长期多次静脉注射给药存在患者耐受性不好等问题,另外静脉注射给药一般需要在医疗机构完成,容易带来较高的费用。为了解决生物大分子药物给药途径带来的问题,研究主要集中在2 个方面:一是如何实现生物大分子药物的口服用药;二是不同给药方式的药物吸收机制研究。大量研究集中在前者,如近期发现羧甲基纤维素-弹性蛋白(CMC-EIa)作为蛋白酶抑制剂可以很好地抑制胰蛋白酶、弹性蛋白酶等的活性;吸收促进剂如脂肪酸、胆盐等,可以可逆性地打开紧密连接而提高胰岛素的渗透性。但蛋白酶抑制剂容易造成体内蛋白酶的缺乏,而吸收促进剂容易损坏生物膜造成局部炎症。此外,载药系统如纳米、微球、脂质体以及衍生化或化学修饰也是研究如何实现生物大分子药物口服用药的主要方法。环孢素是一种预防同种异体器官或组织移植发生排斥反应的药物,特殊的环肽结构使得其口服后具有较好的生物利用度。一项meta 分析数据表明,山地明(环孢素的普通制剂)是新山地明(环孢素微乳

2020年(生物科技行业)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

(生物科技行业)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

第壹篇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和功能 第壹章氨基酸和蛋白质 壹、组成蛋白质的20种氨基酸的分类 1、非极性氨基酸 包括:甘氨酸、丙氨酸、缬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苯丙氨酸、脯氨酸 2、极性氨基酸 极性中性氨基酸:色氨酸、酪氨酸、丝氨酸、半胱氨酸、蛋氨酸、天冬酰胺、谷氨酰胺、苏氨酸 酸性氨基酸:天冬氨酸、谷氨酸 碱性氨基酸:赖氨酸、精氨酸、组氨酸 其中:属于芳香族氨基酸的是:色氨酸、酪氨酸、苯丙氨酸 属于亚氨基酸的是:脯氨酸 含硫氨基酸包括:半胱氨酸、蛋氨酸 注意:在识记时能够只记第壹个字,如碱性氨基酸包括:赖精组 二、氨基酸的理化性质 1、俩性解离及等电点 氨基酸分子中有游离的氨基和游离的羧基,能和酸或碱类物质结合成盐,故它是壹种俩性电解质。在某壹PH的溶液中,氨基酸解离成阳离子和阴离子的趋势及程度相等,成为兼性离子,呈电中性,此时溶液的PH称为该氨基酸的等电点。 2、氨基酸的紫外吸收性质 芳香族氨基酸在280nm波长附近有最大的紫外吸收峰,由于大多数蛋白质含有这些氨基酸残基,氨基酸残基数和蛋白质含量成正比,故通过对280nm波长的紫外吸光度的测量可对蛋白质溶液进行定量分析。 3、茚三酮反应 氨基酸的氨基和茚三酮水合物反应可生成蓝紫色化合物,此化合物最大吸收峰在570nm波长处。由于此吸收峰值的大小和氨基酸释放出的氨量成正比,因此可作为氨基酸定量分析方法。 三、肽 俩分子氨基酸可借壹分子所含的氨基和另壹分子所带的羧基脱去1分子水缩合成最简单的二肽。二肽中游离的氨基和羧基继续借脱水作用缩合连成多肽。10个以内氨基酸连接而成多肽称为寡肽;39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称为多肽;51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胰岛素归为蛋白质。 多肽连中的自由氨基末端称为N端,自由羧基末端称为C端,命名从N端指向C端。 人体内存在许多具有生物活性的肽,重要的有: 谷胱甘肽(GSH):是由谷、半胱和甘氨酸组成的三肽。半胱氨酸的巯基是该化合物的主要功能基团。GSH的巯基具有仍原性,可作为体内重要的仍原剂保护体内蛋白质或酶分子中巯基免被氧化,使蛋白质或酶处于活性状态。 四、蛋白质的分子结构 1、蛋白质的壹级结构:即蛋白质分子中氨基酸的排列顺序。 主要化学键:肽键,有些蛋白质仍包含二硫键。 2、蛋白质的高级结构:包括二级、三级、四级结构。

第1节生物体的基本结构

第1节生物体的基本结构(第2课时) 主备人:杨金花审核人:杨金花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阐明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 (2)区别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在结构上的异同; (3)了解细胞核在生命活动中的重要作用。 2、能力目标 (1)通过观察细胞实验巩固显微镜的使用,培养观察能力; (2)通过制作临时装片和尝试绘制细胞结构简图,培养动手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实验,进行爱护实验设备、遵守实验纪律的教育,培养学生进行科学实验的习惯;(2)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合作精神。 二、教学重点 1.细胞结构及各部分主要功能。 2.临时装片的制作。 三、教学难点 制作和观察临时装片。 【自主学习】 1.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2.和植物细胞相比,人和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都具有,而没有。 3.染色体的主要成份是。染色体中主要的遗传物质是,是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 4.细胞的生命活动依靠细胞中各种结构的_________与___________,而生物体的生命活动又是以________的各种生命活动为基础。因此,是生物体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5、动物细胞的模式图如下。请将各序号所指结构名称写在横线上: 其中1是___________。2是__________。3是__________。 【合作探究】 1.看书完成下列问题: (1)保持植物细胞具有规则形态主要是什么结构的作用? (2)能控制物质进出的结构是什么? (3)我们吃西瓜时流出来的汁液是什么?来自细胞的哪个结构? (4)进行生命活动的主要场所在哪儿?该结构中与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有关的结构和与呼吸作用有关的结构是什么? (5)描述细胞核在生物遗传中的重要作用。

七年级生物1.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1.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本专题课标要求和复习建议 精题解析 例1、用显微镜观察细胞,能在视野中看到细胞数目最少和视野最亮的镜头组合是( ) ⑴目镜15×,物镜10× ⑵目镜10×,物镜10× ⑶ 目镜15×,物镜25× ⑷ 目镜10×,物镜25× A ⑴⑵ B ⑷⑴ C ⑶⑵ D ⑶⑷ [解析] 选C , 显微镜放大倍数越大时,看见的细胞体积越大、细胞数目越少、视野越暗; ⑵放大100倍,倍数最小,⑶放大375倍,倍数最大。 例2、某同学在使用显微镜时,甲、乙、丙、丁、戊是显微镜的几个操作步骤,右边两图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植物细胞,要将图1转换为图2,将细胞甲进行重点观察,下列A 、B 、C 、D 四种操作顺序中,正确的应是( )。甲、转动粗准焦螺旋。乙、转动细准焦螺旋。丙、调节光圈。丁、转动转换器。戊、移动玻片。 A . 甲→乙→丙→丁。 B .丙→丁→乙。 C .戊→甲→丁→丙→ 乙 。D .丁→戊→甲→丙

[解析]:应选C。将图1转换为图2,所观察的细胞甲移到了视野中心且放大了,像变暗了。显微镜中成的像是倒像,视野中的细胞甲看上去是在左上方,实际观察的实物却是在玻片的右下方。高倍镜下看到的视野比低倍镜下看到的视野范围要小,应将细胞甲向右下方移动到视野中心,才能再放大观察到,应将玻片向左上方移动。正确操作是先移动玻片,使所观察的细胞甲移到了视野中心,再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再转动转换器使物镜对准通光孔中心,再调节光圈使光线暗些,再转动细准焦螺旋,将物象调清晰。 例3、一块完整的肱二头肌属于() A细胞B组织C器官 D 系统 [解析]选C,一块完整的肱二头肌包括肌腱和肌腹两部分,肌腱主要由结缔组织构成,肌腹主要由肌肉组织构成,在肌腹中还有血管和神经等,一块完整的肱二头肌由四种基本组织构成,并具有收缩的功能,所以属于器官。 例4、下列结构中属于植物组织的是() A洋葱叶B虎克观察到的细胞C肺癌细胞 D 洋葱鳞片叶的表皮 [解析]选D,植物的组织是由许多形态相似,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结合在一起形成的细胞群。上述选项中,A是植物的器官,B是不具有生命的细胞壁;C是动物细胞;D是由许多形态,结构相似的细胞结合在一起并具有保护内部幼嫩部分的功能,所以属于植物的保护组织。 典题演练 一、单项选择题 1、用显微镜观察变形虫要进行对光,首先要使几个结构成一条直线,这几个结构是() A、目镜、物镜、通光孔、反光镜 B、目镜、镜筒、物镜、反光镜 C、物镜、光圈、目镜、镜座 D、物镜、目镜、转换器、平光镜 2、在“观察人口腔上皮细胞结构”的活动中,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对光时,使高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B、镜筒下降时,眼睛应注意看目镜内的物像。 C、为了使物像更加清晰,应微调细准焦螺旋 D、人体口腔上皮细胞内可以观察到细胞壁,细胞核等结构 3、某同学在一个视野中看到一行细胞(右图),此时显微镜镜头的读数是“10 ×”和“10×”,如果将镜头换成“10×”和“40×”,那么在一个视野中可 以看到的细胞数目是() A 1个 B 2个 C 4个 D 8个 4、观察临时装片是,视野里出现污点,移动装片和目镜时,污点不能移动,那 么污点很可能在() A 反光镜上 B 目镜上C装片上D物镜上 5、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正确步骤是() ①用镊子缓慢地盖上盖玻片;②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③用消毒牙签在口腔测壁上轻轻地刮取少量的细胞;④擦净载玻片和盖玻片;⑤将所取材料均匀涂抹在一滴生理盐水的中央;⑥染色 A ④②①③⑤⑥B④②③⑤①⑥ C ④②③①⑥⑤ D ④①②③⑤⑥

生物体的基本结构教案

生物体的基本结构教案 【篇一:苏科版七年级生物-生物体的基本结构-教学设 计】 第8章生物体有相同的基本结构 第1节生物体的基本结构(第2课时)淮安市清江中学郑桂芬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阐明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2)区别动物细 胞和植物细胞在结构上的异同。(3)了解细胞核在生命活动中的重要作用。 2.能力目标 (1)通过制作动植物细胞模型,培养动手能力及小组合作能力。(2)通过观察、讲解细胞模型,培养观察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制作模型进行探究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合作精神。 二、教学重点: 制作模型,归纳动植物细胞的结构。三、教学难点: 细胞核在生命活动中的重要作用。四、教学准备: 准备制作动植物模型的相关材料。 1 2 3 4 5 【篇二:生物体的基本结构-教学设计】 第8章生物体有相同的基本结构 第1节生物体的基本结构(第2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阐明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2)区别动物细 胞和植物细胞在结构上的异同。(3)了解细胞核在生命活动中的重要作用。 2.能力目标

(1)通过制作动植物细胞模型,培养动手能力及小组合作能力。(2)通过观察、讲解细胞模型,培养观察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制作模型进行探究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合作精神。 二、教学重点: 制作模型,归纳动植物细胞的结构。三、教学难点: 细胞核在生命活动中的重要作用。四、教学准备: 准备制作动植物模型的相关材料。五、教学过程: 1 2 3 4 5 【篇三:生物体的结构层次教案】 《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描述细胞分裂的基本过程。 2.说出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变化的结果。 (二)能力目标 通过模型等的使用,能将细胞分裂这个肉眼无法直接观察的过程具 体化。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关注细胞分裂与生命现象的关系,以及细胞分裂的研究在防治癌症 等方面的价值。 二、教学重点 细胞分裂的基本过程。 三、教学难点 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变化的结果。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染色体模型。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图片展示:大象、小鼠。

生物大分子样品制备总结

生物样品制备 SHANG YING 蛋白质、酶和核酸这三大类物质都是生物大分子,它们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生理功能。酶是生物催化剂,核酸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蛋白质是生命现象的基础。因此对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而这研究的首要条件是制备高纯度的生物大分子,否则对其结构与功能的研究就无从谈起。 1.制备方法的分类: 依理化性质,分离、纯化生物大分子的方法可分四个类型: (1)按分子大小和形态:采用高速离心、过滤、分子筛、透析等方法。 (2)按溶解度:采用盐析、溶剂抽提、分配层析、逆流分配、结晶等方法。 (3)按电荷差异:采用电泳、电渗析、等电点沉淀、离子交换层析、吸附层析等方法。 (4)按生物功能专一性:采用亲和层析法。 2.制备的总体思路: 一般可分为六个阶段: (1)材料选择与预处理:动物、植物和微生物都是制备生物大分子的材料,选什么材料主要依靠实验的目的而定,选材料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①使用的目的:从科学实验的特殊需要出发,选材时需求能符合实验预定目标即可。 ②材料的生理状态差异:选材时要注意植物的季节性,微生物的生长期和动物的生理状态。 如:微生物生长的对数期,酶与核酸的含量较高。 材料选定后,通常要进行预处理,如动物组织要剔除结缔组织,脂肪组织等非活性部位,植物种子先行去壳、除脂、微生物需将菌体和发酵液分离开,暂时不用材料尚需冰冻保存。 (2)细胞的破碎及细胞器的分离 ①细胞的破碎:除了提取液和细胞外某些多肽激素、蛋白质和酶不需破碎细胞膜,对于细胞内和多细咆生物组织中各种生物大分子的分离提纯都需要事先将细胞和组织破碎,使生物大分子充分释放到溶液中,不同生物体,或同一生物体的不同组织,其细胞破碎难易不一致,因此使用方法也不完全相同,通常两种方法共同使用。 A.高速组织捣碎机玻璃匀浆器研磨机械切力的作用 物理方法:反复冻融法冷热交替法超声波处理法加压破碎法 B.化学及生物化学法自溶法溶菌酶处理法表面活性剂处理法改变细胞膜透性法但是,不管采用哪种方法,都需要在一定稀盐溶液或缓冲溶液中进行,且需加某些保护剂,以防止生物大分子的变性及降解。 ②细胞器的分离:制备某种生物大分子时,往往需要采用细胞中某一部分为材料;或者为了纯化某一特定细胞器上的生物大分子,通常破碎细胞后,先分离各组分,以防干扰,这对制备—些高

生物大分子仪器分析方法

仪器分析法的特点: (1)、仪器分析法一般都有较强的检测能力。 方法的绝对检出限可达: 微克数量级(10_6g) 纳克数量级(10_9g) 皮克数量级(10_12g) 飞克数量级(10_15g) 方法的相对检出限可达: 微克数量级每毫升(μg?ml-1) 纳克每毫升(ng?ml-1 ) 皮克每毫升(pg?ml-1 ) 适于痕量组分(<0.1%)的测定 化学分析法只适于常量组分(>1%)及微量组分(0.01% ~ 1%)的分析 2)、仪器分析的取样量一般较少。 固体:从几mg ~几μg 液体:从几μl ~几nl 可用于微量分析(0.1~10mg 或0.01~1ml )、超微量分析(<0.1mg 或<0.01ml) 化学分析方法取样量较大,可用于常量分析(>0.1g 或10ml)和半微量分析(0.01g~0.1g 或1~10ml) (3)、仪器分析法具有很高的分析效率。 如:流动注射AAS 120个样品/h,光电直读光谱仪20个元素/min 化学分析法分析效率较低一般为数min ~数h,只能分析1~2个样品。 4)、仪器分析具有更广泛的用途,不但可用于成分分析,而且也可用于价态分析、状态分析、结构分析、无损分析、表面分析 化学分析只能用于离线的成分分析。 (5)、仪器分析法的准确度一般不如化学分析法。 化学分析法的相对误差<0.2%; 仪器分析法的相对误差一般为1%~5%,甚至达到10%。 (6)、仪器分析的仪器一般比较复杂;而化学分析所用设备比较简单。

仪器分析的主要性能指标: 精密度 准确度 灵敏度 检出限 标准曲线及其线性范围 定量校准 精密度:是指在规定的条件下同一样品平行分析结果相互之间的接近程度。精密度一般用标准差和相对标准差(CV)表示。 精密度有不同的表现方式,即重现性、重复性、中间精密度。 重现性:是指在不同实验室,不同检测人员测定结果的精密度。中间精密度:是指在同一实验室中,不同时间由不同检测人员在不同检测设备上测定结果的精密度。重复性:是指在相同条件下,由一个分析人员重复测定所得结果计算出的精密度。 准确度:是指用该方法平行测定所得的均数与样品真实值或参考值的吻合程度,一般用百分回收率表示。准确度是分析过程中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的综合反映,它决定着分析结果的可靠程度,方法有较好的精密度且消除了系统误差后,才有好的准确度。 灵敏度:物质单位浓度或单位质量的变化引起响应信号值变化的程度,用S表示。 选择性:表示共存组分对待测组分分析的影响程度。共存组分影响愈小,方法对分析组分的选择性愈高。 检出限:某一方法在给定的条件下能够检出被测物质的最小质量或最小浓度,称为这种方法对该物质的检出限。以浓度表示的叫相对检出限,以质量表示的叫绝对检出限。 方法的灵敏度越高,精密度越好,检出限就越低。检出限是方法的灵敏度和精密度的综合指标,它是评价仪器性能及分析方法的主要技术指标。 线性范围:是指在能够达到规定的精密度、准确度和线性的条件下,测试方法适用的最高到最低限待测物质浓度或量的区间。

生物大分子药物高效化的基础研究

生物大分子药物高效化的基础研究 生物大分子药物(包括多肽、蛋白质、抗体、聚糖与核酸等)多用于治疗肿瘤、艾滋病、心脑血管病、肝炎等重大疾病,被认是为21世纪药物研究开发中最有前景的领域之一。欲使中国跻身于国际医药开发大国之列,从事生物大分子药物高效化的基础研究己明显成为在竞争中必须抢攻的战略制高点。 日前在北京香山饭店召开了以“生物大分子药物高效化的基础研究”为主题的香山科学会议第282次学术讨论会。天津大学王静康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甄永苏研究员、美国密歇根大学、天津大学杨志民教授以及四川大学张志荣教授担任本次会议执行主席,来自全国近30个单位的40余位专家学者参会。会议中心议题为生物大分子药物在重大疾病方面的应用前景与展望,生物大分子药物高效传送系统,生物大分子药物形态学及其稳定性基础研究等。 杨志民教授作了“生物大分子药物高效化的意义与研究展望”的主题评述报告。他指出,生物大分子药物已被国际公认为21世纪药物研究开发中最有前景的领域之一,在重大疾病的治疗中已经取得重要的进展。但是,目前在生物大分子药物的施用方面仍存在亟待解决的难题与障碍:如难以穿透细胞膜、强免疫原性、难以有效地穿透实体瘤、形态学复杂(存在多晶型、多构象和多尺度问题)、分离纯化困难、稳定性低等问题。因此破解现存问题,实现“生物大分子药物高效化”是当前国际科技界竞相研究的前沿,在从事生物大分子高效化的过程中,除了致力于传送系统的研究、设计与构建外,药物本身的分子结构导致的特殊性质也不容忽视,如目前在使用的依靠高分子聚合物载体(像PLGA,PLA等)来传送生物大分子药物(如蛋白质疫苗、激素等)的系统中,因为其中所包含的药物形成聚合体而丧失药物活性或是无法从载体中完全释放出来的例子层出不穷。另外有关生物大分子药物在纯化与分离过程中因界面/表面与溶剂或分离物质相互作用而引起的结构和活性的缺损以及免疫原性增强方面的报告也屡见不鲜。因此在生物大分子药物高效化研究的过程中,特别是蛋白质与基因药物,其药物本身的分子结构及三维构型稳定化以及在分离纯化过程中的高效复性也均是需要重点研究的科学问题。 克服存在的问题,实现生物大分子药物高效化是当前研究的发展趋向。而设计与构建高效化的生物大分子药物传送系统无疑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 生物大分子药物在重大疾病方面的应用前景与展望 生物大分子药物目前主要用于治疗癌症、艾滋病、冠心病、糖尿病和一罕见的遗传疾病等,天津医科大学郝希山教授在“恶性肿瘤流行趋势分析及生物大分子药物的应用”的报告中,指出临床治疗癌症的方法主要是手术切除、放疗和化疗,而近十年来,肿瘤的生物治疗及靶向治疗已经成为目前最有前景和最活跃的领域。生物大分子药物作为其中最有发展前途的生物治疗和靶向治疗的手段之一,已经在肿瘤治疗中得到了广泛认可。他强调:生物大分子药物因为其反应性明确及作用的高效率,在肿瘤治疗领域具有较强的优势,显示出强大的应用前景。寻找新的治疗靶点,对生物大分子药物的改造与修饰,以及高效化药物传送系统的创建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天津药物研究院刘昌孝研究员在“生物大分子药物的生物医学评价”的报告中,强调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