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谷氨酸脱氢酶(Glutamate dehydrogenase ,GDH )试剂盒使用说明

谷氨酸脱氢酶(Glutamate dehydrogenase ,GDH )试剂盒使用说明

谷氨酸脱氢酶(Glutamate dehydrogenase ,GDH )试剂盒使用说明
谷氨酸脱氢酶(Glutamate dehydrogenase ,GDH )试剂盒使用说明

谷氨酸脱氢酶(Glutamate dehydrogenase,GDH)试剂盒使用说明

产品简介:

GDH和谷氨酸合成酶(GOGAT)共同参与谷氨酸的合成,在氨同化和转化成有机氮化合物的代谢中起重要作用。GDH催化NH4+、α-酮戊二酸和NADH,生成谷氨酸和NAD+,引起340nm吸光度下降。通过测定340nm吸光度的下降速率,计算GDH活性。

试验中所需的仪器和试剂:

紫外分光光度计、台式离心机、水浴锅、可调式移液器、1mL石英比色皿、研钵、冰和蒸馏水。

产品内容:

提取液:液体60mL×1瓶,4℃保存;

试剂一:液体20mL×3瓶,4℃保存;

试剂二:粉剂×3支,4℃保存;

试剂三:粉剂×3支,4℃保存;

试剂四:粉剂×3支,-20℃保存。

工作液的配制:临用前取试剂一、试剂二、试剂三和试剂四各一支,将试剂二、三、四转移到试剂一中混合溶解。分三批配制工作液并且进行测定,以防止工作液失效。

操作步骤:

一、粗酶液提取:

1、收集细菌或细胞到离心管内,离心后弃上清;按照每200万细菌或细胞加入400

μL提取液,超声波破碎细菌或细胞(功率20%,超声3秒,间隔10秒,重复30次);8000g4℃离心10分钟,取上清,置冰上待测。

2、称取约0.1g组织,加入1mL提取液进行冰浴匀浆。8000g4℃离心10分钟,取上清,置冰上待测。

二、测定步骤:

预先用蒸馏水调零,工作液置于37℃(哺乳动物)或25℃(其它物种)水浴中保温。依次在比色皿中加入0.05mL粗酶液和 1.0mL工作液,迅速混匀,在340nm波长下记录吸光度A1;然后迅速将比色皿转移到37℃或25℃水浴中,准确反应5分钟;迅速取出比色皿并擦干,在340nm下比色,记录吸光度A2,计算ΔA=A1-A2。

注意事项:

1、用蒸馏水调零。

2、测定期间粗酶液在冰上放置,以免变性失活。

3、比色皿中反应液的温度必须保持37℃(哺乳动物)或25℃(其它物种),取小烧杯一只装入一定量的37℃或25℃蒸馏水,将此烧杯放入37℃或25℃水浴锅中。在反应过程中把比色皿连同反应液放在此烧杯中。

4、最好两个人同时做此实验,一个人比色,一个人计时,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GDH活性计算:

1、组织中GDH活力的计算:

(1)按样本蛋白浓度计算:

单位的定义:每mg组织蛋白在反应体系中每分钟消耗1nmol/L的NADH定义为一个酶活力单位。

GDH(U/mg prot)=675×ΔA÷蛋白浓度(mg/mL)

(2)按样本鲜重计算:

单位的定义:每g组织在反应体系中每分钟消耗1nmol/L的NADH定义为一个酶活力单位。

GDH(U/g mass)=675×ΔA÷样本鲜重(g/mL)

2、细菌或培养细胞中GDH活力的计算:

(1)按样本蛋白浓度计算:

单位的定义:每mg组织蛋白在反应体系中每分钟消耗1nmol/L的NADH定义为一个酶活力单位。

GDH(U/mg prot)=675×ΔA÷蛋白浓度(mg/mL)

(2)按细菌或细胞密度计算:

单位的定义:每1万个细菌或细胞在反应体系中每分钟消耗1nmol/L的NADH定义为一个酶活力单位。

GDH(U/104cell)=675×ΔA÷细菌或细胞密度(104/mL)

血清尿素氮BUN谷氨酸脱氢酶测定法作业指导书

血清尿素氮BUN谷氨酸脱氢酶测定法作业指导书 1.实验原理 脲酶-谷氨酸脱氢酶(Urease-GLDH)连续监测法。尿素被脲酶水解产氨。在NADH的存在下,氨和α-酮戊二酸反应生成谷氨酸,NADH同时被氧化成NAD+。NADH的减少和样品中尿素浓度成正比。本法是连续监测法。 脲酶 尿素+ 2H2O 2 NH4++ 2 HCO3- 谷氨酸脱氢酶 NH4++α-酮戊二酸+NADH L-谷氨酸+NAD++H2O 2 标本: 2.1 病人准备:血清无特殊要求。要留取24小时尿样。 2.2 类型:血清、血浆(不可使用肝素铵)、新鲜尿液。无溶血和凝块的血清,如果必须使用血浆,建议使用

无铵离子的抗凝血剂,如EDTA和肝素钠。用新鲜尿液作样品时,用蒸馏水作1:100稀释。 3. 标本存放:血清或血浆稳定性:4~25℃保存可稳定7天;-20℃保存可稳定1年。尿液稳定性:20~25℃保存可稳定2天;4~8℃保存可稳定7天;-20℃保存可稳定1个月。 4. 标本运输:常温条件下保存运输。 5. 标本拒收标准:细菌污染的标本。 6. 实验材料 6.1 试剂:申能尿素测定试剂盒(142 3107170 1 试剂1:6×64ml+试剂2:6×16ml) 6.1.1 试剂组成 试剂1: Tris缓冲液pH7.8 120mmol/L α-酮戊二酸7mmol/L ADP 0.6mmol/L 谷氨酸脱氢酶≥1000U/L

脲酶≥6000U/L 试剂2: NADH 0.25mmol/L 6.1.2 试剂准备:试剂为即用式。 6.1.3 试剂稳定性与贮存 试剂保存于2~25℃,若无污染,可稳定至失效期。试剂不可冰冻。 6.1.4 变质指示:当试剂有看得见的微生物生长,有浊度,或者未开盖的液体有沉淀时,表明试剂已变质,不能继续使用。 6.1.5 注意事项:此试剂为体外诊断用。不要入口,吞下有害。保护剂为叠氮钠,避免接触皮肤及粘膜,与下水管中的铅反应形成爆炸性化合物,即使只含有少量的叠氮钠,如果排向下水道请用大量的水冲洗。应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使用试剂。 6.2 校准品:使用DiaSys公司提供的TruCal U校准品对自动分析仪进行校准,具体参见生化检验校准品

生物化学氨基酸代谢试题及答案

【测试题】 一、名词解释 1.氮平衡 2.必需氨基酸 3.蛋白质互补作用 4.内肽酶 5.外肽酶 6.蛋白质腐败作用 7.转氨基作用 8.氧化脱氨基作用9.联合脱氨基作用10.多胺11.一碳单位12. PAPS 13. SAM 二、填空题 14.氮平衡有三种,分别是氮的总平衡、____、____ ,当摄入氮<排出氮时称____。 15.正常成人每日最低分解蛋白质____克,营养学会推荐成人每日蛋白质需要量为____克。 16.必需氨基酸有8种,分别是苏氨酸、亮氨酸、赖氨酸、____、____ 、____ 、_____、____。17.胰腺分泌的外肽酶有____、____,内肽酶有胰蛋白酶、____和____。 18.氨基酸吸收载体有四种,吸收赖氨酸的载体应是____ ,吸收脯氨酸的载体是____。 19.假神经递质是指____和____,它们的化学结构与____相似。 20.氨基酸代谢去路有合成蛋白质、____、____、____,其中____ 是氨基酸的主要分解代谢去路。21.肝脏中活性最高的转氨酶是____,心肌中活性最高的转氨酶是____。 22.L-谷氨酸脱氢酶的辅酶是____或____,ADP和GTP是此酶的变构激活剂,____ 和____是此酶的变构抑制剂。 23.生酮氨基酸有____和____。 24.氨的来源有____、____、____,其中____是氨的主要来源。 25.氨的转运有两种方式,分别是____、____,在肌肉和肝脏之间转运氨的方式是____。 26.鸟氨酸循环又称____或____。 28.γ-氨基丁酸是由____脱羧基生成,其作用是____。 27.尿素分子中碳元素来自____,氮元素来自____和____,每生成1 分子尿素消耗____个高能磷酸键。29.一碳单位包括甲基、____、____、____、____,其代谢的载体或辅酶是____。 30.可产生一碳单位的氨基酸有____、____、____、____。 31.肌酸激酶有三种同工酶分别是____、____、____,其中____ 主要存在于心肌中。 32.体内可产生硫酸根的氨基酸有____、____、____,其中____ 是体内硫酸根的主要来源。 33.儿茶酚胺包括____、____、____,帕金森氏病是由于脑组织中____生成减少。 34.支链氨基酸包括____、____、____。 三、选择题 A型题 35.下列哪种氨基酸是生糖兼生酮氨基酸 A. Gly B. Ser C. Cys D. Ile E. Asp 36.下列哪种不是必需氨基酸 A. Met B. Thr C. His D. Lys E. Val 37.苯酮酸尿症是由于先天缺乏: A.酪氨酸酶 B.酪氨酸羟化酶 C.酪氨酸转氨酶 D.苯丙氨酸转氨酶 E.苯丙氨酸羟化酶 38.不参与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是: A.谷氨酸 B.谷氨酰胺 C.鸟氨酸 D.精氨酸 E.脯氨酸 39.体内氨基酸脱氨基的主要方式是: A.转氨基 B.联合脱氨基 C.氧化脱氨基 D.非氧化脱氨基 E.脱水脱氨基 40.肌肉组织中氨基酸脱氨基的主要方式是: A.转氨基 B.嘌呤核苷酸循环 C.氧化脱氨基 D.转氨基与谷氨酸氧化脱氨基联合 E.丙氨酸-葡萄糖循环 41.体内氨的主要代谢去路是: A.合成尿素 B.生成谷氨酰胺 C.合成非必需氨基酸

血清尿素氮BUN谷氨酸脱氢酶测定法

血清尿素氮BUN谷氨酸脱氢酶测定法 1.实验原理 脲酶-谷氨酸脱氢酶(Urease-GLDH)连续监测法。 尿素被脲酶水解产氨。在NADH的存在下,氨和α-酮戊二酸反应生成谷氨酸,NADH同时被氧化成NAD+。NADH 的减少和样品中尿素浓度成正比。本法是连续监测法。 脲酶 尿素+ 2H2O 2 NH4++ 2 HCO3- 谷氨酸脱氢酶 NH4++α-酮戊二酸+NADH L-谷氨酸+NAD ++H 2O 2 标本: 2.1 病人准备:血清无特殊要求。要留取24小时尿样。 2.2 类型:血清、血浆(不可使用肝素铵)、新鲜尿液。无溶血和凝块的血清,如果必须使用血浆,建议使用无铵离子的抗凝血剂,如EDTA和肝素钠。用新鲜尿液作样品时,用蒸馏水作1:100稀释。

3. 标本存放:血清或血浆稳定性:4~25℃保存可稳定7天;-20℃保存可稳定1年。尿液稳定性:20~25℃保存可稳定2天;4~8℃保存可稳定7天;-20℃保存可稳定1个月。 4. 标本运输:常温条件下保存运输。 5. 标本拒收标准:细菌污染的标本。 6. 实验材料 6.1 试剂:奥林巴斯尿素测定试剂盒试剂1:+试剂2:6.1.1 试剂准备:试剂为即用式。 6.1.2 试剂稳定性与贮存 试剂保存于2~25℃,若无污染,可稳定至失效期。试剂不可冰冻。 6.1.3 变质指示:当试剂有看得见的微生物生长,有浊度,或者未开盖的液体有沉淀时,表明试剂已变质,不能继续使用。 6.1.4 注意事项:此试剂为体外诊断用。不要入口,吞下有害。保护剂为叠氮钠,避免接触皮肤及粘膜,与下水管中的铅反应形成爆炸性化合物,即使只含有少量的

食品生物化学第11章 蛋白质降解及氨基酸代谢复习资料

第十一章蛋白质降解及氨基酸代谢 一、填空题 1.生物体内的蛋白质可被和共同作用降解成氨基酸。 2.多肽链经胰蛋白酶降解后,产生新肽段羧基端主要是和氨基酸残基。 3.胰凝乳蛋白酶专一性水解多肽链由族氨基酸端形成的肽键。 4.氨基酸的降解反应包括、和作用。 5.转氨酶和脱羧酶的辅酶通常是。 6.谷氨酸经脱氨后产生和氨,前者进入进一步代谢。 7.尿素循环中产生的和两种氨基酸不是蛋白质氨基酸。 8.尿素分子中两个N原子,分别来自和。 9.芳香族氨基酸碳架主要来自糖酵解中间代谢物和磷酸戊糖途径的中间代谢物。 10.组氨酸合成的碳架来自糖代谢的中间物。 11.氨基酸脱下氨的主要去路有、和。 二、判断对错 1、蛋白质的营养价值主要决定于氨基酸的组成和比例。 2、谷氨酸在转氨作用和使游离氨再利用方面都是重要分子。 3、氨甲酰磷酸可以合成尿素和嘌呤。 4、半胱氨酸和甲硫氨酸都是体内硫酸根的主要供体。 5、磷酸吡哆醛只作为转氨酶的辅酶。 6、参与尿素循环的酶都位于线粒体内。 7、S-腺苷甲硫氨酸的重要作用是补充甲硫氨酸。 8、L-谷氨酸脱氢酶属于烟酰胺脱氢酶;是分布最广且活力最强的催化氨基酸氧化脱氨的酶。 9、转氨酶的种类很多,但辅基都是磷酸吡哆醛。 10、γ-氨基丁酸是L-谷氨酸的脱羧产物。 11、氨基酸脱羧酶的辅酶是磷酸吡哆醛。 12、莽草酸途径只发生在植物和微生物体内,通过此途径可以合成苯丙氨酸,酪氨酸、色氨酸三种芳香族氨基酸,其芳香碳骨架来源于EMP途径的中间产物磷酸烯醇式丙酮酸和磷酸戊糖途径的中间产物4-磷酸赤藓糖。 13、丙氨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可通过糖代谢的中间产物直接合成。 14、尿素循环中,有关的氨基酸包括瓜氨酸、鸟氨酸、天冬氨酸和精氨酸,它们都参与生物体内蛋白质的合成。 15、尿素循环中的一个氨基得自氨气,另一个得自天冬氨酸。 16、尿素合成是一个耗能过程,合成一分子尿素需要消耗四分子高能磷酸键。 三、选择题 1.转氨酶的辅酶是: A.NAD+ B.NADP+ C.FAD D.磷酸吡哆醛 2.下列哪种酶对有多肽链中赖氨酸和精氨酸的羧基参与形成的肽键有专一性: A.羧肽酶B.胰蛋白酶 C.胃蛋白酶D.胰凝乳蛋白酶 3.参与尿素循环的氨基酸是: A.组氨酸B.鸟氨酸C.蛋氨酸D.赖氨酸 4.γ-氨基丁酸由哪种氨基酸脱羧而来: A.Gln B.His C.Glu D.Phe 5.经脱羧后能生成吲哚乙酸的氨基酸是: A.Glu B.His C.Tyr D.Trp

谷氨酸脱氢酶测定试剂盒(α-酮戊二酸底物法)产品技术要求jiuqiang1

谷氨酸脱氢酶测定试剂盒(α-酮戊二酸底物法) 适用范围:用于体外定量测定人血清或血浆中谷氨酸脱氢酶的含量。 1.1 包装规格 包装规格见表1。 表1 包装规格

1.2 主要组成成分

主要组成成分见表2。 表2 主要组成成分 注:不同批号的校准品、质控品赋值有差异,具体赋值详见靶值单。 2. 性能指标

2.1 外观 试剂1为无色澄清液体,目测不得有任何沉淀及絮状悬浮物; 试剂2为无色或淡黄色澄清液体,目测不得有任何沉淀及絮状悬浮物; 校准品为黄色粉末状物质,复溶后为淡黄色或黄色液体,目测不得有任何沉淀及絮状悬浮物; 质控品为黄色粉末状物质,复溶后为淡黄色或黄色液体,目测不得有任何沉淀及絮状悬浮物; 试剂盒标签标识清晰,外包装完整无损。 2.2 净含量 试剂的净含量应不少于标称量。 2.3 试剂空白 2.3.1 试剂空白吸光度 A340nm下测定空白吸光度应≥ 0.8000。 2.3.2 试剂空白吸光度变化率 A340nm下测定的空白吸光度变化率(ΔA/min)应≤ 0.0200。 2.4 准确度 与已上市产品进行比对试验:在[1,120] U/L区间内,相关系数r≥0.975,在[1,20] U/L区间内测定的绝对偏差应不超过±2U/L,在(20,120] U/L区间内测定的相对偏差应不超过±10%。 2.5 分析灵敏度 样本浓度为30 U/L时,其吸光度变化率在0.0050~0.0300之间。 2.6 线性区间

在[1,120] U/L区间内,线性相关系数r≥0.990,在[1,20]U/L区间内绝对偏差应不超过±2 U/L,在(20,120] U/L区间内相对偏差应不超过±10%。 2.7 测量精密度 2.7.1 重复性 对高、低浓度的血清样本或质控品重复测定10次,其测定值的变异系数(CV%)应不大于10%。 2.7.2 批间差 随机抽取三批试剂盒的批间相对极差(R)应不大于10%。 2.8 瓶间精密度 校准品、质控品的瓶间精密度应≤10%。 2.9 稳定性 2.9.1 试剂稳定性 试剂盒在2℃~8℃密封避光保存,有效期为18个月。在试剂盒有效期满后一个月以内,应符合2.1、2.3、2.4、2.5、2.6、2.7.1的要求。 2.9.2 校准品复溶稳定性 复溶后校准品在2℃~8℃保存7天,在生化分析仪上同时测试保存期末的校准品和新鲜的校准品,测试结果间的相对偏差应≤10%。 2.9.3 质控品复溶稳定性 复溶后质控品在2℃~8℃保存7天,在生化分析仪上同时测试保存期末的质控品和新鲜的质控品,测试结果间的相对偏差应≤10%。 2.10校准品溯源性

血清谷氨酸脱氢酶活力检测在肝胆疾病中的临床价值

血清谷氨酸脱氢酶活力检测在肝胆疾病中的临床价值(摘要) 赵元明刘凌云 (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检验科山东济宁 272029)谷氨酸脱氢酶(GLDH)为一种含锌线粒体酶,主要分布于肝脏、心肌和肾细胞线粒体的基质及内膜中,而以肝组织活性最高[1]。分布于肝细胞线粒体内的GLDH在肝细胞受损害时会明显升高[2]。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则主要存在于心、肝和骨骼肌中,其中肝中的AST 大部分存在于线粒体中,所以AST的检测也可作为肝细胞损害的辅助性指标[3]。本文利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各种肝病患者GLDH、AST和ALT活性,并与健康体检者比较,以分析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 1 材料与方法 1.1 仪器与试剂仪器:日立7600-12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试剂:GLDH试剂为罗氏公司提供,AST、ALT试剂均为德国CENTRONIC,质控品为英国RANDOX公司提供。并采用试剂公司推荐的参数进行相关测定。 1.2研究对象健康对照组为73例,为2011年1月-8月期间在我院做健康体检的人群,各种理化指标均正常,并且排除心、脑、骨、肾及肝胆等系统的疾病。肝细胞损伤疾病组109例,均以临床症状结合血清病毒学标志及其他临床辅助综合判断的患者,其中急性肝炎12、肝癌28例、肝硬化13例、胆道肿瘤14例、胆结石17例、其它肝胆疾病15例(包括肝脓肿、胆结石及胆囊炎等),亦为同期在我院住院的患者。所测标本均合格。 1.3测定方法 GLDH、AST和ALT测定均采用酶速率法,并分别采用低、中、高值进行精密度检测,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操作和结果判定。 1.4统计学处理计量数据以均数±标准差

谷氨酸脱氢酶的检测方法

GLDH检测方法 (Glutamate Dehydrogenase) SDZ500140 1. 目的 本程序是为了建立谷氨酸脱氢酶(Glutamate Dehydrogenase)的活性检测方法,适用于GLDH成品的活性检测。 2. 检测 2.1原理 α-Ketoglutarate + NH3 + NADH + H+L-Glutamate+ NAD+ +H2O NADH的消耗可以通过340nm的光吸收进行检测。 2.2试剂: A 0.1 M Tris-HCl 缓冲液, pH 8.3 B 1.5M NH4Cl溶液 C 0.225M α-酮戊二酸溶液(pH 7.0-9.0) D 7.5mM NADH溶液 E 酶稀释液: 0.1 M Tris-HCl 缓冲液, pH 8.3 试剂的配制方法详见各试剂配制记录,配制人员需完整填写配制记录。 3 操作规程: 3.1仪器参数设定 若仪器中无已保存参数,按以下参数设定。若已有相关参数,调取后确认。 检测方法:动力学扫描 测量波长:340nm 测量时间:180s 延迟时间:60s 积分时间:120s 系数/因子:6.776 测量温度:30±1℃ 3.2 样品准备 若待测样品为固体,可以按10mg 样品/1000ul 超纯水比例溶解。溶解后于2-8度放置30min。 3.3 检测方法 3.3.1 在石英比色皿中加入2.5ml 试剂A, 200ul试剂B,100ul 试剂C, 100ul D于30度孵育 2min。 3.3.2 加入50ul 样品后, 温和混匀后开始测定。 3.3.3 测定结束后,记录相应数值:起始读数、△A/min test、活性值(U/ml)。 3.3.4 活性值(U/ml)范围为0.1-0.3U/ml,若超出范围,待测样品需经试剂D稀释后再 次进行检测。 3.3.5测定样品前需检测空白反应值,即其他操作不变,用500ul E代替样品加入比色皿后 进行反应,测定△A/min blank。 3.3.6计算公式活性(U/ml) =(△A/min test-△A/min blank)×6.776×df (稀释倍数)

血清谷氨酸脱氢酶的检测及对肝病诊断的临床应用

第26卷第1期2004年3月  大连医科大学学报 Journal of Dalian Medical University  Vol.26No.1 Mar.2004 血清谷氨酸脱氢酶的检测及对肝病诊断的临床应用 肖晓光1,孙国华1,王 华2 (1.大连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检验科,辽宁大连 116011;2.大连医科大学检验医学院,辽宁大连 116027) 摘要:[目的]通过观察血清中谷氨酸脱氢酶(GLDH)在肝细胞损害性疾病中酶活性的变化情况,来指导临床治疗,并对预后进行判断。[方法]采用德国临床化学学会推荐的α-酮戊二酸法检测谷氨酸脱氢酶,同时检测AST、ALT、TBA及γ-GT等常规生化项目,并作相关性分析,统计有关指标。[结果]对于肝细胞损伤性疾病患者,血清中谷氨酸脱氢酶的活性明显高于健康者和其他疾病患者(P<0.05)。其中急性坏死性肝病患者GLDH阳性率可达100%,急性病毒性肝炎为75.2%,慢性活动性肝炎为59.4%,酒精性肝硬化为66.2%,肝硬化为66%,原发性肝癌为42.1%。[结论]谷氨酸脱氢酶作为肝细胞病变,特别是急性缺血性肝炎和酒精性肝炎的诊断指标 具有重要临床价值,并对指导临床治疗和预后判定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谷氨酸脱氢酶;肝损伤;临床应用 中图分类号:R446.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7295(2004)01-0048-03 谷氨酸脱氢酶(GLDH)为一种含锌线粒体酶,主要分布于肝脏、心肌和肾细胞线粒体的基质及内膜中,而以肝组织活性最高[1]。它催化谷氨酸脱氢、脱氨最终生成α-酮戊二酸之间的可逆反应[2]。此反应是体内大多数氨基酸经脱氢联脱氨基的关键步骤,也是体内非必需氨基酸由联合脱氨逆向反应生成的重要反应,还是连接氨基酸代谢,三羧酸循环的中心环节,故主要分布于肝细胞线粒体内的GLDH只有在肝细胞受损害时才明显升高[3]。本文利用生化自动分析仪测定了各种肝病患者,相关心、肾等疾病及健康体检者的G LDH活性,并与常规肝功能指标对比,以分析评价其临床应用意义。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1.1.1 原理:α-酮戊二酸+NADH+NH4+GLDH 谷氨酸+NAD++H2O。在上述反应中,NADH被氧化生成NAD+的速率与GLDH的活性呈正比。在340nm波长下测定NADH的下降速率,即可计算出GLDH的活性。 1.1.2 研究对象:健康对照组为60例各项理化指标正常的体检者。疾病组218例,系大连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各科确诊的住院病人。其中急性缺血性肝炎20例,急性病毒性肝炎25例,慢性活动性肝炎32例,酒精性肝炎12例,肝硬化48例,原发性肝癌24例,胆系疾病15例,脑出血10例,心肌梗塞20例,肾衰12例。 1.1.3 仪器:日立7170S型生化自动分析仪。 1.1.4 试剂:北京世诊中拓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R1(三乙醇胺缓冲液、醋酸铵、EDTA);R1a (ADP、NADH、LD);R2(α-酮戊二酸)。以R1复溶后的R1a与R26:0.24混合作为工作试剂。 1.2 方法 1.2.1 德国临床化学学会推荐优化标准法:血清样品20μL,混合工作试剂250μL,温度37℃,波长340nm,反应时间4min;同时采用临床常规方法测定血清AST、ALT、TBA、γ-GT。 1.2.2 统计方法:单侧95%水平确定参考值范围,进行t检验及相关性分析。 作者简介:肖晓光(1971-),女,大连人,主管检验师。收稿日期:2002-11-21;修回日期:2002-12-10。

单胺氧化酶测定试剂盒(谷氨酸脱氢酶法)产品技术要求lepu

单胺氧化酶测定试剂盒(谷氨酸脱氢酶法) 适用范围:本试剂用于体外定量测定人血清中单胺氧化酶的活性。 1.1 规格 试剂盒是由试剂组成的液体单试剂,质控品为冻干粉。规格及装量见表1。 表1 规格及装 量 1.2主要组成成分 试剂主要组分: 质控品主要组分: 2.1外观

试剂为无色透明澄清液体,液体试剂不得有沉淀和絮状物;质控品为白色至浅黄色冻干粉,复溶后为无色至浅黄色透明液体。试剂盒外观应整洁,文字符号标识清晰。 2.2装量 试剂瓶内液体装量不应低于规定规格的标准体积。 2.3 空白吸光度 当用纯化水作样本分析时,波长340nm(副波长405nm), 比色光径1cm, 反应温度37℃检测,吸光度大于1.0。 2.4分析灵敏度 测定浓度为20U/L的样品时吸光度差值:△A≥0.005。 2.5线性 2.5.1在(1,98]U/L区间内,线性回归的相关系数r应不低于0.990; 2.5.2(1,45)U/L区间内绝对偏差不超过±6.75U/L;[45,98]U/L区间内相对偏差不超过±15%。 2.6重复性 重复测试控制血清,变异系数(CV)应<10%。 2.7 准确度 参照EP9-A2的方法,用比对试剂盒同时测试40例线性区间内的不同浓度的血清样本。其相关系数(r)不小于0.990。每个浓度点在(1,45)U/L区间内绝对偏差不超过±6.75U/L;[45,98]U/L区间内相对偏差不超过±15%。 2.8批间差 试剂(盒)批间相对极差应<15%。

2.9 质控品批内瓶间差 变异系数(CV)应≤10%。 2.10质控品赋值有效性 质控品测值应在靶值范围内。 2.11 稳定性 2.11.1效期稳定性 原包装的试剂盒在2℃~8℃条件下贮存达到18个月后的试剂进行检测,应符合本标准2.2、2.3、2.4、2.5、2.6、2.7、2.10之规定。 2.11.2复溶稳定性 质控品复溶后在2℃~8℃密闭避光保存,稳定期为7天,稳定期满后1天内,性能应符合2.10的要求。

人谷氨酸脱氢酶(GDH)酶联免疫分析

人谷氨酸脱氢酶(GDH)酶联免疫分析 (ELISA)试剂盒使用说明书 本试剂仅供研究使用 目的:本试剂盒用于测定人血清,血浆及相关液体样本中人谷氨酸脱氢酶(GDH) 含量。 实验原理: 本试剂盒应用双抗体夹心法测定标本中人谷氨酸脱氢酶(GDH)水平。用纯化的人谷氨酸脱氢酶(GDH)抗体包被微孔板,制成固相抗体,往包被单抗的微孔中依次加入谷氨酸脱氢酶(GDH),再与HRP 标记的谷氨酸脱氢酶(GDH)抗体结合,形成抗体-抗原-酶标抗体复合物,经过彻底洗涤后加底物TMB 显色。TMB 在HRP酶的催化下转化成蓝色,并在酸的作用下转化成最终的黄色。颜色的深浅和样品中的谷氨酸脱氢酶(GDH)呈正相关。用酶标仪在450nm 波长下测定吸光度(OD 值),通过标准曲线计算样品中人谷氨酸脱氢酶(GDH)浓度。 试剂盒组成: 样本处理及要求: 1.血清:室温血液自然凝固10-20 分钟,离心20 分钟左右(2000-3000 转/分)。仔细收集上清,保存过程中如出现沉淀,应再次离心。 2.血浆:应根据标本的要求选择EDTA、者柠檬酸钠或肝素作为抗凝剂,混合10-20 分钟后,离心20 分钟左右(2000-3000 转/分)。仔细收集上清,保存过程中如有沉淀形成,应该再次离心。 3.尿液:用无菌管收集,离心20 分钟左右(2000-3000 转/分)。仔细收集上清,保存过程中如有沉淀形成,应再次离心。胸腹水、脑脊液参照实行。 4.细胞培养上清:检测分泌性的成份时,用无菌管收集。离心20 分钟左右(2000-3000 转/分)。仔细收集上清。检测细胞内的成份时,用PBS(PH7.2-7.4)稀释细胞悬液,细胞浓度达到100 万/ml 左右。通过反复冻融,以使细胞破坏并放出细胞内成份。离心20 分钟左右

氨基酸代谢

蛋白质降解和氨基酸代谢 一、填空题 1.根据蛋白酶作用肽键的位置,蛋白酶可分为 酶和 酶两类,胰蛋白酶则属于 酶。 2.转氨酶类属于双成分酶,其共有的辅基为 或 ;谷草转氨酶促反应中氨基供体为 氨酸,而氨基的受体为 该种酶促反应可表示为 。 3.植物中联合脱氨基作用需要 酶类和 酶联合作用,可使大多数氨基酸脱去氨基。 4.在线粒体内谷氨酸脱氢酶的辅酶多为 ;同时谷氨酸经L-谷氨酸氢酶作用生成的酮酸为 ,这一产物可进入 循环最终氧化为CO 2和H 2O 。 5.动植物中尿素生成是通 循环进行的,此循环每进行一周可产生一分子尿素,其尿素分子中的两个氨基分别来自于 和 。每合成一分子尿素需消耗 分子ATP 。 6.根据反应填空 ( ) ( )氨酸 ( )酸 7.氨基酸氧化脱氨产生的 -酮酸代谢主要去向是 、 、 、 。 8.固氮酶除了可使N 2还原成 以外,还能对其它含有三键的物质还原,如 等。该酶促作用过程中消耗的能量形式为 。 9.生物界以NADH 或NADPH 为辅酶硝酸还原酶有三个类别,其中高等植物子叶中则以 硝酸还原酸酶为主,在绿藻、酵母中存在着 硝酸还原酶或 硝酸还原酶。 10.硝酸还原酶催化机理如下图请填空完成反应过程。 NAD (P )H —— 2Cytb557 —— NO -+H 2O 还原型 2Cytb -557 NAD (P )+ 氧化型 —— NO 3- CH 3 C=O COOH COOH CHNH 2 CH 2 CH 2 COOH

11.亚硝酸还原酶的电子供体为,而此电子供体在还原子时的电子或氢则来自于或。 12.氨同化(植物组织中)通过谷氨酸循环进行,循环所需要的两种酶分别为和;它们催化的反应分别表示为和。 13.写出常见的一碳基团中的四种形式、、、;能提供一碳基团的氨基酸也有许多。请写出其中的三种、、。 二、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相应字母填入括号中) 1.谷丙转氨酶的辅基是() A、吡哆醛 B、磷酸吡哆醇 C、磷酸吡哆醛 D、吡哆胺 E、磷酸吡哆胺 2.存在于植物子叶中和绿藻中的硝酸还原酶是() A、NADH—硝酸还原酶 B、NADPH—硝酸还原酶 C、Fd—硝酸还原酶 D、NAD(P)H—硝酸还原酶 3.硝酸还原酶属于诱导酶,下列因素中哪一种为最佳诱导物() A、硝酸盐 B、光照 C、亚硝酸盐 D、水分 4.固氮酶描述中,哪一项不正确() A、固氮酶是由钼铁蛋白质构成的寡聚蛋白 B、固氮酶是由钼铁蛋白质和铁蛋白构成寡聚蛋白 C、固氮酶活性中心富含Fe原子和S2-离子 D、固氮酶具有高度专一性,只对N2起还原作用 5.根据下表内容判断,不能生成糖类的氨基酸为() 氨基酸降解中产生的α-酮酸 6 A、经谷氨酰胺合成酶作用,NH3与谷氨酸合成谷氨酰胺; B、经天冬酰胺合成酶作用,NH3与天冬氨酸合成天冬酰胺; C、经鸟氨酸循环形成尿素; D、与有机酸结合成铵盐。 7.对于植物来说NH3同化的主要途径是() A、氨基甲酰磷酸酶 O NH3+CO2H2N-C-OPO32- 2ATP+H2O 2ADP+Pi 氨基甲酰磷酸 B、谷氨酰胺合成酶 NH3+L-谷氨酸L-谷氨酰胺 A TP ADP+Pi

生物化学 第9 10章习题

一、名词解释 1.蛋白酶(Proteinase) 7.转氨作用(Transamination) 8.尿素循环(Urea cycle) 9.生糖氨基酸(Glucogenic amino acid) 10.生酮氨基酸(Ketogenic amino acid) 11.核酸酶(Nuclease) 12.限制性核酸内切酶(Restriction endonuclease) 14.一碳单位(One carbon unit) 二、英文缩写符号 1.GOT 2.GPT 5.PRPP 6.SAM 7.GDH 8.IMP 三、填空 1.生物体内的蛋白质可被和共同作用降解成氨基酸。 2.多肽链经胰蛋白酶降解后,产生新肽段羧基端主要是和氨基酸残基。 3.胰凝乳蛋白酶专一性水解多肽链由族氨基酸端形成的肽键。 5.转氨酶和脱羧酶的辅酶通常是。 6.谷氨酸经脱氨后产生和氨,前者进入进一步代谢。 7.尿素循环中产生的和两种氨基酸不是蛋白质氨基酸。 8.尿素分子中两个N原子,分别来自和。 12.芳香族氨基酸碳架主要来自糖酵解中间代谢物和磷酸戊糖途径的中间代谢物。 13.组氨酸合成的碳架来自糖代谢的中间物。 14.氨基酸脱下氨的主要去路有、和。 15.胞嘧啶和尿嘧啶经脱氨、还原和水解产生的终产物为。 16.参与嘌呤核苷酸合成的氨基酸有、和。 17.尿苷酸转变为胞苷酸是在水平上进行的。 18.脱氧核糖核苷酸的合成是由酶催化的,被还原的底物是。 19.在嘌呤核苷酸的合成中,腺苷酸的C-6氨基来自;鸟苷酸的C-2氨基来自。20.对某些碱基顺序有专一性的核酸内切酶称为。 22.生物体中活性蛋氨酸是,它是活泼的供应者。 四、选择题 1.转氨酶的辅酶是: A.NAD+B.NADP+ C.FAD D.磷酸吡哆醛 2.下列哪种酶对有多肽链中赖氨酸和精氨酸的羧基参与形成的肽键有专一性: A.羧肽酶B.胰蛋白酶 C.胃蛋白酶D.胰凝乳蛋白酶 3.参与尿素循环的氨基酸是: A.组氨酸B.鸟氨酸C.蛋氨酸D.赖氨酸 4.γ-氨基丁酸由哪种氨基酸脱羧而来: A.Gln B.His C.Glu D.Phe 5.经脱羧后能生成吲哚乙酸的氨基酸是: A.Glu B.His C.Tyr D.Trp 6.L-谷氨酸脱氢酶的辅酶含有哪种维生素: A.V B1B.V B2C.V B3D.V B5 8.在尿素循环中,尿素由下列哪种物质产生: A.鸟氨酸B.精氨酸C.瓜氨酸D.半胱氨酸 11.组氨酸经过下列哪种作用生成组胺的:

谷氨酸脱氢酶(GLDH)测定试剂盒(α-酮戊二酸底物法)产品技术要求百奥泰康

谷氨酸脱氢酶(GLDH)测定试剂盒(α-酮戊二酸底物法) 适用范围:该产品用于体外定量测定人血清或血浆中谷氨酸脱氢酶的活性。 1.1 产品规格 试剂1:60mL×2,试剂2:20mL×2 ; 试剂1:60mL×1,试剂2:20mL×1; 试剂1:45mL×2,试剂2:15mL×2; 试剂1:45mL×1,试剂2:15mL×1; 试剂1:30mL×1,试剂2:10mL×3; 试剂1:30mL×2,试剂2:10mL×6; 试剂1:300mL×1,试剂2:100mL×1; 试剂1:15mL×1,试剂2:5mL×1; 试剂1:3000mL×1,试剂2:1000mL×1; 192人份(试剂1:51mL,试剂2:17mL); 1.2组成成分

2.1 外观 试剂R1为无色澄清液体; 试剂R2为无色或淡黄色澄清液体. 2.2 净含量 液体试剂的净含量应不少于标称量。 2.3 试剂空白 2.3.1试剂空白吸光度 空白吸光度应≥0.8000。 2.3.2 空白吸光度变化率 试剂空白吸光度变化率(ΔA/min)应≤0.02。 2.4 分析灵敏度 浓度为30 U/L时,其吸光度变化率应≥0.0050 2.5线性 在[1,120] U/L范围内,线性相关系数r≥0.990,在[1,40] U/L范围内绝对偏差应不超过4 U/L,在(40,120] U/L范围内相对偏差应不超过±10%。 2.6精密度 变异系数(CV%)应≤8%。 2.7 批间差 不同批号之间测定结果的相对极差应≤10%。 2.8准确度

回收试验:回收率90%-110%。 2.9稳定性 原包装试剂,在2℃~8℃下有效期为12个月,取失效期的试剂盒检测其试剂空白、分析灵敏度、线性、精密度、准确度应分别符合2.3、2.4、2.5、2.6、2.8的要求。

谷氨酸脱氢酶(Glutamate dehydrogenase ,GDH )试剂盒使用说明

谷氨酸脱氢酶(Glutamate dehydrogenase,GDH)试剂盒使用说明 产品简介: GDH和谷氨酸合成酶(GOGAT)共同参与谷氨酸的合成,在氨同化和转化成有机氮化合物的代谢中起重要作用。GDH催化NH4+、α-酮戊二酸和NADH,生成谷氨酸和NAD+,引起340nm吸光度下降。通过测定340nm吸光度的下降速率,计算GDH活性。 试验中所需的仪器和试剂: 紫外分光光度计、台式离心机、水浴锅、可调式移液器、1mL石英比色皿、研钵、冰和蒸馏水。 产品内容: 提取液:液体60mL×1瓶,4℃保存; 试剂一:液体20mL×3瓶,4℃保存; 试剂二:粉剂×3支,4℃保存; 试剂三:粉剂×3支,4℃保存; 试剂四:粉剂×3支,-20℃保存。 工作液的配制:临用前取试剂一、试剂二、试剂三和试剂四各一支,将试剂二、三、四转移到试剂一中混合溶解。分三批配制工作液并且进行测定,以防止工作液失效。 操作步骤: 一、粗酶液提取: 1、收集细菌或细胞到离心管内,离心后弃上清;按照每200万细菌或细胞加入400

μL提取液,超声波破碎细菌或细胞(功率20%,超声3秒,间隔10秒,重复30次);8000g4℃离心10分钟,取上清,置冰上待测。 2、称取约0.1g组织,加入1mL提取液进行冰浴匀浆。8000g4℃离心10分钟,取上清,置冰上待测。 二、测定步骤: 预先用蒸馏水调零,工作液置于37℃(哺乳动物)或25℃(其它物种)水浴中保温。依次在比色皿中加入0.05mL粗酶液和 1.0mL工作液,迅速混匀,在340nm波长下记录吸光度A1;然后迅速将比色皿转移到37℃或25℃水浴中,准确反应5分钟;迅速取出比色皿并擦干,在340nm下比色,记录吸光度A2,计算ΔA=A1-A2。 注意事项: 1、用蒸馏水调零。 2、测定期间粗酶液在冰上放置,以免变性失活。 3、比色皿中反应液的温度必须保持37℃(哺乳动物)或25℃(其它物种),取小烧杯一只装入一定量的37℃或25℃蒸馏水,将此烧杯放入37℃或25℃水浴锅中。在反应过程中把比色皿连同反应液放在此烧杯中。 4、最好两个人同时做此实验,一个人比色,一个人计时,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GDH活性计算: 1、组织中GDH活力的计算: (1)按样本蛋白浓度计算: 单位的定义:每mg组织蛋白在反应体系中每分钟消耗1nmol/L的NADH定义为一个酶活力单位。

生化—氨基酸代谢习题

(一)单选题 1.转氨酶的辅酶为() A.NAD+B.NADP+C.FAD D.FMN E.PLP 2.氨的主要代谢去路是() A.合成尿素B.合成谷氨酰胺C.合成丙氨酸D.合成核苷酸E.合成非必需氨基酸 3.合成尿素的器官是() A.肝脏B.肾脏C.肌肉D.心脏E.胰腺 4.1mol尿素的合成需消耗ATP摩尔数() A.2 B.3 C.4 D.5 E.6 5.有关鸟氨酸循环,下列说法哪一个是错误的() A.该循环发生的部位是肝脏线粒体 B.氨基甲酰磷酸合成所需的酶存在于肝脏线粒体 C.尿素由精氨酸水解而得 D.每合成1mol尿素需消耗4mol ATP E.循环中生成的瓜氨酸不参与天然蛋白质合成 6.肾脏中产生的游离氨主要由下列反应产生() A.胺的氧化B.氨基酸嘌呤核苷酸循环脱氨C.尿素分解D.谷氨酰胺水解 E.氨基酸氧化脱氨 7.以甘氨酸为原料参与合成的物质有() A.谷胱甘肽B.血红素C.嘌呤核苷酸 D.胶原蛋白E.以上都是 8.下列氨基酸中参与尿素循环的是() A.蛋氨酸B.天冬氨酸C.脯氨酸 D.丝氨酸E.丙氨酸 9.一碳单位的载体是() A.二氢叶酸B.四氢叶酸C.生物素 D,焦磷酸硫胺素E.硫辛酸 10.甲基的直接供体是() A.蛋氨酸B.S-腺苷蛋氨酸C.半胱氨酸 D.牛磺酸E.胆碱 11.在鸟氨酸循环中,尿素由下列哪种物质水解产生的?() A.鸟氨酸B.半胱氨酸C.精氨酸 D.瓜氨酸E.谷氨酸 12.蛋白质的腐败作用指() A.肠道尿素分解B.肠道未吸收氨基酸在肠道细菌作用下分解 C.肠道中胺的生成D.肠道中吲哚物质的生成 E.上面的都对 13.鸟氨酸循环的主要生理意义是() A.把有毒的氨转变为无毒的尿素B.合成非必需氨基酸 C.产生鸟氨酸的主要途径D.产生瓜氨酸的主要途径 14.请指出下列哪一种酶可作为肝细胞高度分化程度的指标() A.乳酸脱氢酶B.氨基甲酰磷酸合成酶ⅠC.醛缩酶D.丙酮酸脱氢酶E.氨基甲酰磷酸合成酶Ⅱ。

谷氨酸脱氢酶测定试剂盒(α-酮戊二酸底物法)产品技术要求baiding

谷氨酸脱氢酶测定试剂盒(α-酮戊二酸底物法)适用范围:用于体外定量测定人血清中谷氨酸脱氢酶的含量。1.1 规格 1.2 组成:

2.1 外观 2.1.1试剂1:无色液体,无浑浊,无不溶物。 2.1.2试剂2:无色至淡黄色液体。 2.1.3包装外观应整洁,标签字迹清晰,不易脱落。 2.2 净含量 液体试剂的净含量不低于标示体积。 2.3 试剂空白 2.3.1试剂空白吸光度 试剂空白吸光度≥0.8。 2.3.2试剂空白吸光度变化率 试剂空白吸光度变化率(ΔA/分)≤0.02。 2.4 分析灵敏度 样本浓度为30U/L时,吸光度变化率(ΔA/分)≥0.0030。

2.5 线性 在[4,120] U/L的范围内,线性相关系数r≥0.990。测试浓度在[4,40] U/L时,绝对偏差应不超过±4 U/L;测试浓度在(40,120] U/L时,相对偏差应不超过±10%。 2.6 精密度 2.6.1重复性 用高、低2个浓度的样本测试试剂盒,各重复测试10次,其变异系数(CV)应不大于10%。 2.6.2批间差 用样本分别测试3个不同批次的试剂盒,每个批次测试3次,其相对极差(R)应不大于10%。 2.7 准确度 与已上市产品进行对比试验,在[4,120] U/L的范围内,线性相关系数r≥0.975。测试浓度在[4,40] U/L时,绝对偏差应不超过±4 U/L;测试浓度在(40,120] U/L时,相对偏差应不超过±10%。 2.8 效期稳定性 原包装试剂盒在2℃~8℃密封避光保存条件下有效期为12个月。有效期满后3个月内测试,应满足2.3、2.4、2.5、2.6.1、2.7的要求。

高等植物中的谷氨酸脱氢酶及其生理作用_黄国存

高等植物中的谷氨酸脱氢酶及其生理作用 ① 黄国存 田 波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北京 100080)摘要 谷氨酸脱氨酶普遍存在于植物体内,它虽然不是植物吸收利用氮素的主要成员,但在植物氮代谢中起着重要作用。高等植物的谷氨酸脱氢酶主要存在于线粒体内,以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H )为辅酶。该酶分子量为255~258kD ,由六个亚基组成,亚基包括α和β两种类型,存在七种同工酶形式。它在植物的衰老过程及逆境如高温和水份胁迫等状况下行使其铵同化功能,但在黑暗或碳胁条件下又能氧化脱铵从而为三羧酸循环提供碳骨架。 关键词 NAD (H )-谷氨酸脱氢酶,高等植物,固铵,脱铵 The Physiological Role of Glutamate Dehydrogenase in Higher Plants HUANG Guo _Cun TIAN Bo (Ins titute of Micr obiology ,T he C hines e Acade my of Scienc es ,Beijing 100080) A bstract Glutamate dehydrogenase (GDH )is present mainly in mitochondria in higher plants and catalyses both the amination of α-oxoglutamate ,with NADH as the electron donor ,and the dea mination of glutamate to ammonia and α-oxoglutamate ,with NAD +as the electron recepter .The NAD (H )-GDH ,with a molecular weight of 255~258kD ,is composed of six subunits of αand βin different ratios to form seven isoenzymes .The enzyme seems to function in assimilation of ammonia under stress conditions such as high temperature ,in senesc ence and other abnormalities .It also functions in higher plants to direct carbon skeletons into the citric acid c ycle under conditions of carbon stress . Key words NAD (H )-glutamate dehydrogenase ,Higher plants ,Amination , Deamination ①作者简介:黄国存,1967年出生,男,博士,植物生物技术专业,现在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博士后流动站工作。收稿日期:2000-06-26 接受日期:2001-05-07 责任编辑:刘 晖 植物学通报 2001,18(4):396~401 Chinese Bulletin of Botany

氨基酸的代谢

一、氨基酸代谢的概况 ?重点、难点 ?第一节蛋白质的营养作用 ?第二节蛋白质的消化,吸取 ?第三节氨基酸的一般代谢 ?第四节个别氨基酸代谢 食物蛋白质经过消化吸收后进人体内的氨基酸称为外源性氨基酸。机体各组织的蛋白质分解生成的及机体合成的氨基酸称为内源性氨基酸。在血液和组织中分布的氨基酸称为氨基酸代谢库(aminoacidmetabolic pool)。各组织中氨基酸的分布不均匀。氨基酸的主要功能是合成蛋白质,也参与合成多肽及其它含氮的生理活性物质。除维生素外,体内的各种含氮物质几乎都可由氨基酸转变而来。氨基酸在体内代谢的基本情况概括如图。大部分氨基酸的分解代谢在肝脏进行,氨的解毒过程也主要在肝脏进行。 图8-2 氨基酸代谢库 二、氨基酸的脱氨基作用 脱氨基作用是指氨基酸在酶的催化下脱去氨基生成α—酮酸的过程,是体内氨基酸分解代谢的主要途径。脱氨基作用主要有氧化脱氨基、转氨基、联合脱氨基、嘌呤核苷酸循环和非氧化脱氨基作用。 (一)氧化脱氨基作用

氧化脱氨基作用是指在酶的催化下氨基酸在氧化的同时脱去氨基的过程。组织中有几种催化氨基酸氧化脱氨的酶,其中以L-谷氨酸脱氢酶最重要。L-氨基酸氧化酶与D-氨基酸氧化酶虽能催化氨基酸氧化脱氨,但对人体内氨基酸脱氨的意义不大。 1.L-谷氨酸氧化脱氨基作用由 L谷氨酸脱氢酶(L-glutamatedehydrogenase)催化谷氨酸氧化脱氨。谷氨酸脱氢使辅酶NAD+还原为NADH+H+并生成α-酮戊二酸和氨。谷氨酸脱氢酶的辅酶为NAD+。 谷氨酸脱氢酶广泛分布于肝、肾、脑等多种细胞中。此酶活性高、特异性强,是一种不需氧的脱氢酶。谷氨酸脱氢酶催化的反应是可逆的。其逆反应为α-酮戊二酸的还原氨基化,在体内营养非必需氨基酸合成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转氨基作用 转氨基作用:在转氨酶(transaminase ansaminase)的催化下,某一氨基酸的a-氨基转移到另一种a-酮酸的酮基上,生成相应的氨基酸;原来的氨基酸则转变成a-酮酸。转氨酶催化的反应是可逆的。因此,转氨基作用既属于氨基酸的分解过程,也可用于合成体内某些营养非必需氨基酸。 图8-4 转氨基作用 除赖氨酸、脯氨酸和羟脯氨酸外,体内大多数氨基酸可以参与转氨基作用。人体内有多种转氨酶分别催化特异氨基酸的转氨基反应,它们的活性高低不一。其中以谷丙转氨酶(glutamicpyruvic transaminase,GPT,又称ALT)和谷草转氨酶(glutamic oxaloacetictransaminase,GOT,又称AST)最为重要。它们催化下述反应。 转氨酶的分布很广,不同的组织器官中转氨酶活性高低不同,如心肌GOT最丰富,肝中则GPT最丰富。转氨酶为细胞内酶,血清中转氨酶活性极低。当病理改变引起细胞膜通透性增高、组织坏死或细胞破裂时,转氨酶大量释放,血清转氨酶活性明显增高。如急性肝炎病人血清GPT活性明显升高,心肌梗死病人血清GOT活性明显升高。这可用于相关疾病的临床诊断,也可作为观察疗效和预后的指标。 各种转氨酶的辅酶均为含维生素B6的磷酸吡哆醛或磷酸吡哆胺。它们在转氨基反应中起着氨基载体的作用。在转氨酶的催化下,α—氨基酸的氨基转移到磷酸吡哆醛分子上,生成磷酸吡哆胺和相应的α—酮酸;而磷酸吡哆胺又可将其氨基转移到另一α—酮酸分子上,生成磷酸吡哆醛和相应的α—氨基酸(图8—6),可使转氨基反应可逆进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