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会计谨慎性论文.

会计谨慎性论文.

会计谨慎性论文.
会计谨慎性论文.

学年论文

院系:会计学院

专业:会计学

学号:

姓名:

指导教师:

提交日期:2015 年9 月 1 日

学年论文成绩评定表

内容摘要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面临的竞争和风险日益加剧,不确定的经济业务也越来越多,所以会计信息使用者也越来越关心与不确定事项相关信息的揭示,关心企业所提供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对此,谨慎性原则的正确应该就显得非常重要。但实际运用中存在利用谨慎性原则操纵利润的现象。谨慎性原则既有其合理的一面,也存在其因有的局限性,因此要采取必要措施趋利避害,使会计信息更具客观性。

关键词:市场经济会计信息使用者谨慎性原则

Abstract

Under the condition of market economy,enterprises are facing the competition and the increasing risk,economic business more and more uncertain,so the users of accounting information is more and more concerned with uncertain reveal matters related information,concerned about the authenticity and integrity of accounting information provided by enterprises.Therefore,the correct application of the principle of prudence.Cautious principle has its rational side,also has its inherent limitations,so to take necessary measures to draw on the advantages and avoid disadvantages,and make the accounting information more objective.

Key words:Market economy Users of accounting information The principle of prudence

目录

一、谨慎性原则的概述 (1)

(一)、谨慎性原则的含义 (1)

(二)、谨慎性原则的起源 (1)

(三)、谨慎性原则的地位 (1)

二、谨慎性原则的运用要求 (2)

(一)、谨慎性原则的运用不可与其他会计原则相互抵触 (2)

(二)、谨慎性原则的推行要循序渐进 (2)

(三)、对谨慎性原则的应用要进行必要的会计信息披露 (2)

(四)、提高会计人员的质量 (2)

(五)、谨慎性原则的运用要符合我国国情 (3)

三、谨慎性原则与会计信息质量的关系 (3)

(一)、与相关性的矛盾 (3)

(二)、与可靠性的矛盾 (3)

(三)、与可比性的矛盾 (4)

四、谨慎性原则在企业会计核算中的运用 (4)

(一)、计提坏账准备......................... 错误!未定义书签。(二)、加速折旧法........................... 错误!未定义书签。(三)、存货的计价方法....................... 错误!未定义书签。(四)、确认收入.............................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谨慎性原则在企业会计中运用的两面性.......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谨慎性原则的优点..................... 错误!未定义书签。(二)、谨慎性原则的弊端.....................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六、谨慎性原则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 错误!未定义书签。(一)、谨慎性原则本身局限性................. 错误!未定义书签。(二)、谨慎性原则在实务操作中带有主观臆断性. 错误!未定义书签。(三)、现行税法对谨慎原则运用的制约.........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七、谨慎性原则的改进对策 .................... 错误!未定义书签。(一)、完善市场经济,健全市场经济体制....... 错误!未定义书签。(二)、加强执法力度,加强法制建设........... 错误!未定义书签。(三)、提高企业会计人员的质量............... 错误!未定义书签。(四)、缩小税收政策与会计政策的差异......... 错误!未定义书签。(五)、增加财务报表附注,做出必要的披露..... 错误!未定义书签。(六)、强化内在约束机制,强化审计监督.......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八、结语.................................... 错误!未定义书签。注释........................................ 错误!未定义书签。参考文献.................................... 错误!未定义书签。致谢........................................ 错误!未定义书签。

浅析谨慎性原则在会计中的运用

一、谨慎性原则的概述

(一)、谨慎性原则的含义

谨慎性原则也可以称为稳健原则、保守主义、审慎性原则,是指在市场经济中,企业在面对各种不确实因素的给企业带来的风险的时候,会充分考虑企业的可选择的程序和方法,对于各种不确定因素企业必须要保持高度谨慎,充分估计到各种风险和损失,做出恰当的选择以应对风险将风险损失缩小到较小或者较能够接受的合理范围,不高估资产或收益,也不低估负责或费用。

(二)、谨慎性原则的起源

谨慎性原则的起源于中世纪,在中世纪的时候是一项占支配地位的会计原则,主要表现为对资产的低估。谨慎性原则起源概括起来主要有三种解决,分别是契约解释、诉讼解释、税收解释。在契约解释下,谨慎性原则是作为一种契约机制而产生的,主要是解决契约之间各方的冲突。在诉讼解释下,投资者更在意的是潜在风险,对潜在的利得越不是很关心,这样就是比较接近谨慎性原则的宗旨,宁愿多计损失都不要多计收益。税收解释下,企业通过谨慎性原则推迟确认收入,采用加速折旧等方法加速费用的计提,从而减少税收支付。

(三)、谨慎性原则的地位

谨慎性原则虽然只是会计账务核算里的一个修正性原则,但是它却已经广泛地渗透在会计基本理论会计处理准则的各个方面,并且作为会计行为规范严格要求会计人员。在我国改革开放之后,市场经济发展起来,市场经济中会产生很多因不确定因素而产生风险,而且我国的国情来看,市场经济发展存在有局限性和不完善的地方,会计人员的素质有待提高,法制化不够全面完善等这些形势都要求我们要重视谨慎性原则。并且要将谨慎性原则与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不能够完全照搬国际会计准则。

二、谨慎性原则的运用要求

(一)、谨慎性原则的运用不可与其他会计原则相互抵触

企业不能够提供失真的会计信息,不可多计资产或者未来收益,也不可少计负债和未来损失。不能够为了企业的利益而忽略谨慎性原则,虚增利益,违反了会计信息相关性原则和真实可靠性原则,这也是会计准则不允许的。

(二)、谨慎性原则的推行要循序渐进

谨慎性原则是要渗透到会计核算的各个方面的,而且是会计人员的行为规范之一,涉及的领域和内容比较多,谨慎性原则的推行要一步一步来,制定相应的实施细则和操作指南,由小面积慢慢扩大,最后贯彻到会计工作的各个方面。

(三)、对谨慎性原则的应用要进行必要的会计信息披露

谨慎性原则的支用是指对会计处理中不确定因素进行判断决策时所持的一种态度,这体现在会计的具体操作。所以,谨慎性原则在会计中应用的相关内容都应该在财务报告中全面陈述,这样使报表更加方便易懂,让报表使用者能更好更准确的做出决策。

(四)、谨慎性原则的运用要符合我国国情

我国改革开放后虽然经济特别是市场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生产力也大大提高,但是我国仍是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市场经济发展不完善,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够健全,谨慎性原则要跟着国际会计准则的大方向走,与国际上的谨慎性原则接轨,但是也要考虑到我国的国情,要符合我国的国情,根据我国的具体情况运用谨慎性原则。

(五)、提高会计人员的质量

谨慎性原则的运用需要提高会计人员的质量,提高专业水平和加强道德教育,拒绝主观臆断。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运用谨慎性原则,如果过于主观或者职业道德水平比较低,就会容易被滥用。造成报表使用者无法根据数据做出正确的决策。

三、谨慎性原则与会计信息质量的关系

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有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和及时性,谨慎性是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之一,与其它要求有着紧密的联系也会有一些矛盾,注重并且处理好谨慎性原则与其他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关系,能够让会计人员更好的运用谨慎性原则。

(一)、与相关性的矛盾

相关性是要求企业所给出的会计信息是要跟财务报表使用者的需求有关,信息质量会影响到财务报告使用者做出的决策,也会帮助决策者对企业的情况做出了解,去未来的情况做出预测,所以对会计信息有较高的要求。但是谨慎性原则的宗旨是宁愿少计属于自己的收益,少计自身资产,都不要少计负债以及可能性程度很低的损失。这样一来,财务报告使用者拿到的会计信息,可能会是少计了一些很可能发生的收益,却把不太可能发生的支出负债计入去了,这样的信息反映出来的是较保守的情况,会降低会计信息的相关性,从而可能会误导财务报告的使用者,导致使用者不能更加准确的做出正确决策。

(二)、与可靠性的矛盾

可靠性原则的要求是要真实的记录事项发生,确认交易事项,其最主要的特点就是要真实可靠,不得有失真,但是谨慎性原则偏向主观一点,不高估不低估,但是会保守选择宁愿多计一些可能发生的概率很低的支出费用损失,也不会去计入可能发生概率很大的属于企业的未来利益。

(三)、与可比性的矛盾

可比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要可以进行比较,分别为横向纵可比。横向是指同一期间不同企业之间可以进行比较,这样方便投资者可以根据不同企业的对比情况给所要投资的企业定一个位,大概了解企业的经营情况。纵向可比是指同一企业不同会计期间进行比较,可以方便投资者了解企业这些年的发展情况。为了方便比较,会计信息质量的可比性要求同一企业不同时期发生的相类似的或者相同的会计事项,应该采用一致的会计政策,不得随意变更。而谨慎性却答应企业根据具体情况的变化改变会计核算的口径和方法。比如采用成本与公允价值孰低法进行计价,当公允价值发生变动的时候,计价的方法就会发生变动。这样就与会计信息质量一致性原则产生了矛盾,使企业前后各期之间缺乏了一致性。

四、谨慎性原则在企业会计核算中的运用

(一)、计提坏账准备

坏账准备是一个备抵账户,是企业在每年年度终了的时候,都会对应收款项等做一个整理,对于觉得收回来的风险比较大的,比较不可能收回的款项作的计提。发生计提的时候计入贷方,确认坏账的时候计入借方。

坏账准备的计提方法具体来说有四种:余额百分比法,个别认定法,账龄分析法和销货百分比法,企业一旦选择一种计提方法,不能够随意更改。从谨慎性原则来看,这样做可以充分考虑到企业可能存在的损失以及风险,防止企业的资产或未来收益虚增,符合谨慎性宁愿多计收益也不少计损失的宗旨。

(二)、加速折旧法

企业应该在固定资产使用期间选择恰当的方法对固定资产进行折旧分摊。折旧方法有年限平均法、年数总和法、工作量法和双倍余额递减法。其中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也称为“快速折旧法”或者“加速折旧法”。如果企业采用的是加速折旧法,那么就会让企业早期计提的成本费用比较多,使当期的利润减少,从谨慎性原则来说,企业应该选择加速折旧法比较保守,若固定资产设备提前报废,也不会给企业带来过多的损失。此外,由于前期计多了折旧,可以少交所得税,后期少计了折旧,

多交所得税。从资金的时间价值考虑,这样也是达到了合理避税的目的。

(三)、存货的计价方法

如果存货的计价方法是采用历史成本法计价,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存货的市场价格随时可能发生变动,而且生产力快速发展,产品很容易就会过时,使存货的价值减少。这种情况如果仍以历史成本计价,就会不利于企业资金的周转,虚增资产,导致会计信息真实可靠性相抵触,也不符合谨慎性原则。这时,可通过低估存货损失,多计产品当期成本,从而减少当期利润的办法来得到补偿。其具体方法是当企业的产品发生时,为了抵偿存货报废发生损失对企业的消极影响,或者防止商品大批削价而影响利润,企业可以提取减值准备。

(四)、确认收入

收入确认有五个条件:一是装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二是对商品的主要控制管理权转移,三是收入能够可靠地计量,四是与交易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五是相关的已发生或将发生的收入和成本能够可靠的计量。要以上五个条件同时满足,才能够确认收入,缺一不可,任何一条没有得到满足都不能够确认收入,这样就充分体现了谨慎性原则,不高估利益,即使是先收到了货款没有满足以上全部条件也不能够确认收入。

五、谨慎性原则在企业会计中运用的两面性

(一)、谨慎性原则的优点

企业运用谨慎性原则,通过计提坏账准备、加速折旧资产、低估存货、谨慎确认收入,引进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存货跌价准备等科目,可以有效防止企业为了自身利益虚增资产利益,传递不准备的会计信息给投资者,这样可以让投资者更加了解企业的财务经营状况。谨慎性原则又叫稳健原则,这有利于企业保守发展,在面对风险的时候选择给企业带来最小最合理损失的程序和方法去解决问题,促进企业的健康稳定发展,增强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二)、谨慎性原则的弊端

1、运用谨慎性原则各项程序和操作都比较烦琐,确认与计量的难度比较大,而且从我国的国情来看,我国的市场经济发展不够完善,市场机制尚不健全,所以愿意并且完全采用谨慎性原则的企业数量并不多。

2、谨慎性原则对于整个会计期间的效果并不是很明显。只在在某一时间段起到稳健作用,但是对于以后的会计期间或者相对整个会计期间来说效果并不是很明显,甚至可能造成利润反弹。

3、我国现行税法的某些规定与谨慎性原则不协调,使企业选择稳健而导致利润虚减,使得当期费用增加,所得税却未能相应抵减,造成利润虚减。

六、谨慎性原则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一)、谨慎性原则本身局限性

因为谨慎性原则只是一个原则性的要求,也没有具体的应用范围、方法等标准。它是用来对抗不确定因素带来了风险,但是它本身也是带着有不确定性,这就会影响到会计信息质量。

(二)、谨慎性原则在实务操作中带有主观臆断性

谨慎性原则在实务操作中带有极大的主观性,受到会计人员的职业水平、个人素质、职业道德以及职业判断能力的影响,加上我国市场经济发展不完善,市场机制尚不健全,市场公允价值比较难准确计量,使谨慎性原则比较难客观运行,会计信息不可验证。而且会计人员职业判断能力不同,会造成会计信息因人而异。

(三)、现行税法对谨慎原则运用的制约

现行税法对税前的费用规定有别于会计制度的规定,比如坏账准备,在计税的时候如果超过一定比率的准备金就应该调整应税所得额,这样会让企业需要补交所得税,增大企业现金支出,这样不得使谨慎性原则的运用受到限制。

七、谨慎性原则的改进对策

(一)、完善市场经济,健全市场经济体制

进一步发展并且完善市场经济,健全市场经济公有制,利用科技的发展,不断更新数据,完善数据为,对各种资产的信息资料进行定期分布,从而在计提差值准备方面、公允性和客员性等方面打下基础。也需要去统一一下企业的计提方法以及标准,在同一种标准下进行比较才能够更好的运用谨慎性原则,使会计信息质量更加具有可比性,让财务报告使用者能够更好的了解到企业的财务状况。

(二)、加强执法力度,加强法制建设

谨慎性原则作为一个会计原则,在运用的时候总会受到阻碍,这种情况只有加强法制建设,加大技法力度,明确制定具体的相关的措施能才够更好的保护会计信息,并且对于利用谨慎性原则来获利的会计人员要严惩打击,并且要明确事件各方面人员的责任,不得出现推卸责任的现象。从根本上防范有关人员利用虚假信息牟利。

(三)、提高企业会计人员的质量

不断提高会计人员质量和素质,加强会计职业道理教育,规范会计人员的行为,要求会计人员在会计核算中合理正确地运用谨慎性原则。提高会计人员质量可以从三方面下手,一是要求会计人员掌握会计专业知识,二是加强会计专业职业道德教育,三是会计人员应该不断更新专业知识,加强后续教育。缩小4、税收政策与会计政策的差异。

在我国,税法的计税基础在通常是与会计利润不相等的,为了解决企业实施谨慎性原则的忧虑,在国家财政能力的许可范围内,适当缩小税收政策与会计政策的差异,从而缩小会计利润与税法计税基础的差异,这样做也是从另一方面减轻了会计人员的工作量。

(四)、增加财务报表附注,做出必要的披露

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会遇到不同的不确定因素,风险也不确定,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环境下会遇到不同的情况,这时运用谨慎性原则所选的程序和方法也不同,与其他会计原则的冲突对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影响也会不同。因此有必要在信息披露中

充分说明,让财务报告使用者能够更准确地把握企业的财务状况。

(五)、强化内在约束机制,强化审计监督

为了避免企业滥用谨慎性原则去改变核算方法,导致会计信息失真,调节成本虚增利润,必须加强审计监督,规范各项标准,落实具体措施。同时也要强化企业的内部机制,防止内部滥用和歪曲谨慎性原则,保证会计信息使用者能够正确全面地了解会计信息。

八、结语

谨慎性原则是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之一,在会计核算中起着重要作用。但是谨慎性在运用中有优点也存在局限性,需要我们正确认识并且采取措施不断完善,做到合理正确地运用谨慎性原则,坚持谨慎性原则的宗旨,宁愿多计一些可能发生的概率很低的支出费用损失,也不会去计入可能发生概率很大的属于企业的未来利益,最大限度地保护投资者和债权人的利益。

会计岗位工作谨慎性原则分析

会计岗位工作谨慎性原则分析 【摘要】会计谨慎性原则指的是企业在面对一些不确定因素影响时,对交易或者事项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应高估计资产或者收益、低估负债或者费用。不确定因素代表着风险性,谨慎性原则就是为了防范某些不确定因素带来的风险。谨慎性原则要求会计人员对将要发生的费用和损失,做出合理的预计,对一些经济事项、会计业务尽量使用不虚增利润和夸大所有者权益的处理办法。谨慎性原则在企业会计核算的运用,能为企业起到预警风险和化解风险的作用,从而使会计信息更加稳妥和安全。 【关键词】会计;工作;谨慎性;原则 一、谨慎性原则应用的两面性 1.谨慎性原则的优点 面对企业经营活动的风险和不确定性,谨慎性原则要求人们在会计操作上做出谨慎的反映和处理,以保护企业的稳健经营和增强企业的防御能力。会计制度及新准则对会计实务的规范和要求,在很多方面体现了谨慎性原则,“不高估计资产或者收益,不低估负债或者费用”其有效地挤去了企业资产和利润中的水分,遏制了企业虚增资产和利润的做法,体现了公平、公允原则。谨慎性原则提供的会计信息相对稳健、可靠并反映经营风险,有利于会计信息使用者做出准确的决策,有利于保护投资人和债权人的经济利益,同时对保证会计信息披露质量发挥了重要作用。谨慎性原则的运用可以预计企业未来损失,预防经营风险,体现了资本保全制度,充分提高了企

业在市场上的竞争能力。 2.谨慎性原则与其他会计原则存在矛盾 (1)谨慎性原则与可靠性原则的矛盾。可靠性原则指会计核算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如实反映符合确认和计量要求的各项会计要素及其他相关信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谨慎性原则却强调预计可能发生但还未发生的损失与费用,具有主观随意性,两者明显相矛盾。 (2)谨慎性原则与配比性原则的矛盾。配比原则要求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收入与其成本、费用应当相互配比,同一会计期间内的各项收入和与其相关的成本、费用,应当在该会计期间内确认。谨慎性原则要求在当期确认可能将要发生的损失和费用,滞后确认或不确认可能发生的收入和收益,在当期没有相应的成本和收入与之配比,两者客观存在冲突。 (3)谨慎性原则与可比性、一致性原则的矛盾。可比性原则要求会计信息口径一致、相互可比;一致性原则要求会计处理方法前后保持一致,一经采用不得任意变更,并应一贯予以使用。谨慎性原则对于会计信息的口径和处理方法没有要求,允许企业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而变化,会计信息很大程度上失去可比性,因而与可比性原则和一致性原则发生分歧。 二、谨慎性原则的完善和提高 在当今充满竞争的市场环境下,企业面临着各式各样的市场风险,这些不确定的风险需要谨慎性原则的应用。但是如果滥用谨慎性原则,

浅论谨慎性原则在会计准则中的应用

一、谨慎性原则的涵义及必要性 (一)谨慎性原则的涵义 谨慎性原则又称稳健性原则,是指会计人员对某些经济业务存在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和程序可供选择时,在不影响合理选择的前提下,尽可能选用一种不虚增利润和夸大所有者权益的会计处理方法和程序进行会计处理,合理核算可能发生的损失和费用。谨慎性原则的本质就是资本保持或资本维持,其经济含义是只有在资本得到维护或成本得到弥补以后,才能确认收益。按照新准则的规定,企业对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不能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低估负债或者费用。在企业的经营活动中存在着大量的不确定因素,会计人员不得不经常面对它,并根据一定的标准对这些不确定因素进行估计。因而,谨慎性原则是对历史性原则的修正,对减少企业风险和经营的不确定性具有重大意。 (二)谨慎性原则的必要性 1.有利于保护投资者和债权人的利益。谨慎性原则要求企业在选择会计处理方法时,应当尽可能建立在比较稳妥可靠的基础上,对资产估价和收益计量用宁低勿高,对损失和费用计量采取宁高勿低的方法,以回避或转移经营风险。这就使企业有效避免短期化行为,保护各会计主体所拥有资产的安全完整,从而维护投资者和债权人的合法权益。 2.有利于提高会计信息质量。近几年,虚假会计信息日趋泛滥,已严重危及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规范会计行为、治理会计环境、确保会计信息质量,是会计领域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谨慎性原则要求适度少计或不计可能的资产和收益,这将对会计人员随意操纵企业会计利润的行为形成一定的遏制作用,有利于企业提供更加客观的会计信息。 3.有利于规避不确定因素或风险。对于可能发生的费用和损失,在进行会计核算时,遵循谨慎性原则预先估计可能发生的损失和费用,可以客观、审慎地反映经营中的风险因素,规避或转移未来不确定的风险损失,防范于未然,促使管理者对企业的经营状况始终保持较为清醒的认识,不至于被“过分乐观”的情绪所左右,从而增强企业竞争力。

谨慎性原则在会计实务中的应用.

辽东学院继续教育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设计(论文)题目:谨慎性原则在会计实务中的应用 学生:王美玲 年级:12级 专业:会计本科 指导教师:付艳 2014年3月26日

摘要 伴随着我国近十余年的会计制度改革,谨慎性原则在从无到有,从粗放到精细的发展历程中,逐步完善。但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在实际的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也越来越多。人们认识到,谨慎性原则作为一种对会计实务态度和会计实务的处理方法它具有两面性。谨慎性原则虽然能够解决企业虚增利润等问题,体现出它的重要性,但作为一项会计原则,它在运用中也具有明显的不足和局限性。这就需要我们与时俱进,根据现代企业的特点来解决这些不足。本文论述了我国新会计制度下谨慎性原则的重要性、表现形式及运用情况、存在的问题、以及一些思考和建议。 关键词:谨慎性原则;重要性;表现形式及运用;问题;思考及建议。

目录 摘要 (2) 1、我国的会计结构中包含谨慎性原则的重要性 (7) 1.1权责发生制制度原则中包含谨慎性原则 (7) 1.2实现原则中包含谨慎原则 (8) 2、谨慎性原则在我国会计实务中的表现形式及实际运用情况 (9) 2.1谨慎性原则的表现形式 (9) 2.2谨慎性原则在我国的具体应用情况 (12) 3、我国企业运用谨慎性原则存在的问题 (14) 3.1谨慎性原则应用中,会计确认与计量的难度大 (14) 3.2与其他会计原则有一定冲突 (15) 3.3谨慎性原则应用中易被滥用 (16) 4、关于谨慎性原则正确运用的几点思考及建议 (17) 4.1存在的问题 (17) 4.2综上所述我认为要更好的应用谨慎性原则就做好以下几点: (19) 参考文献 (26)

浅谈会计谨慎性原则

浅谈会计谨慎性原则 回顾中专短短两年的学习,使我受益匪浅,也因此我选择了续读大专,在中专期间本会计专业主要开设了基础会计,财务会计,财务管理,会计职业道德等一系列关于会计理论知识的学科。会计是一种管理活动,它对日常经济活动起着重要作用,而会计信息核算的谨慎更具有一定的经济后果。 《企业会计制度》从资产、负债及收益角度上全面体现了谨慎性原则的应用要求,作为一项会计原则,谨慎性既有其合理的一面,同时也存在着局限性。可见谨慎性原则对会计信息正确判断的重要性,否则虚增资产、过大的夸大利润将给企业、国家带来重大的危害。目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已成为企业经营的晴雨表,市场的多变使企业面临的不确定因素增加,经营风险增大,因此在会计核算中,充分的考虑了市场带给企业的各种风险,遵循谨慎性原则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企业会计准则》及会计制度中,也对谨慎性原则作出了相应的规定。 所谓的会计谨慎性原则是指在进行会计核算时,不得多计资产或收益,少计负债或费用,但不得计提秘密准备,也可以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竞争和风险的日益加剧,会计所处的宏观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程度越来越高。以投资者为主体的会计信息使用者更加重视与不确定性相关的风险信息披露,因此,谨慎性原则的遵循是必然的。可靠谨慎的会计信息对内部使用者来说,给予企业一定的盈余管理空间,有利于企业做出准确的经营决策,有利于保护债权人的利益,有利于提高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显然,在会计行业中强调谨慎性原则是在新的会计环境下保护会计目标能够做到充分实现。 从会计人员角度分析,谨慎性原则在实务操作中带有极大的主观性。受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职业判断能力的影响,从而导致会计信息的不可验证性。譬如,接受捐赠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在无取得发票账单和还不存在活跃市场的情况下,《企业会计准则》规定按该接受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作为入账价值。而如何确定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需要看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高低。由于谨慎性原则具有主观和不可验证性,致使该原则易被滥用,从而极大的破坏了会计信息真实性使会计信息失去可靠性。所以谨慎性原则对于企业会计活动中每个核算环节的影响都是十分之大的。没有了谨慎性原则,会计核算

会计之谨慎性思考

会计之谨慎性思考 我国新企业会计准则出台后的研究,较多的集中在公允价值、盈 余治理和与国际准则的比较等方面,而对会计目标、财务信息质量和财务 列报等相对较少。本文试图通过展现慎重性原则的进展历程,剖析慎重性 原则的经济实质,并立足于中国国情,从会计确认、计量两方面探讨慎重 性原则的运用,揭示遵循慎重性原则对提升会计信息决策有用性的重要意 义。 一、慎重性概念的起源与进展 在西方会计文献中,经常用来表达“面对不确定性所持有的态度” 的词有两个:conservatism和prudence。我国的会计学者一样把它们相应地译为“稳健、慎重”。尽管这两个词在词义上有细微差别(稳健,也称保守,强调对风险的较高预期;慎重,也称审慎,强调对风险的适度预期),但早期会计文献没有做出详细区分,而都统一为:对待会计中的不确定性,应 持小心、慎重、倾向于悲观的态度,也即在会计处理时,认为风险发生的 可能性要大于不发生的可能性(陈鸣,2005)。 据调查,阻碍财务会计信息可懂得性的前三位因素为,财务会计 的专业性、措辞的通俗程度以及使用者的前导知识(陈今池,1998)。由于“慎重性”和“稳健性”之间存在客观差异,必定会降低会计信息的可懂 得性,统一措辞显得尤为重要。随着会计研究的持续进展,对“慎重性” 与“稳健性”的争辩开始逐步趋于一致,大量的文献检索和实地调研从限 度分析(孙宝成,1995)和措辞偏好(孙铮,2005)等方面都支持采纳“慎重性”的讲法。 对慎重性概念的界定,Basu (1997)在事实上证研究中将其表述为,“会计师确认利得等好消息时所要求的可验证程度要比确认缺失等坏消息高”。所谓慎重性是对利得和缺失的可验证程度的非对称性状态;对利得和

谨慎性原则及其运用事例

谨慎性原则及其运用事例 谨慎性原则即稳健性原则,是指某些经济业务有几种不同会计处理方法和程序可供选择时,在不影响合理选择的前提下,应当尽可能选用对所有者权益产生影响最小的方法和程序进行会计处理,合理核算可能发生的损失和费用,即所谓“宁可预计可能的损失,不可预计可能的收益”。 会计谨慎性原则是企业会计核算中一项重要原则,运用广泛,可防止抬高资产和收益,压低负债和费用,并起到预警风险和化解风险的作用。但实际运用中存在利用谨慎性原则操纵利润的现象,因此要采取必要措施趋利弊害,使会计信息更具客观性。 运用事例 在资产方面:谨慎性原则在资产方面应用很多,首先,自行开发的无形资产的开发成本直接计入当期费用,而无形资产的摊销期限应选择合同期限、法律期限、经营期限,10年中最短者;其次,由于固定资产的使用存在较大的无形损耗,所以采取加速折旧法;再其次,企业应当定期或至少每年年度终了全面检查各项资产,合理预计可能发生的损失计提减值准备,其中包括:短期投资减值准备、长期投资减值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在建工程减值准备、委托贷款减值准备、坏账损失准备、存货跌价准备;最后、在物价上涨时,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选择后进先出法,物价下跌时选择先进先出法。 在收入方面:如果劳务的开始和完成分属不同的会计年度,应按劳务的完成程度确认收入,如果完工程度不能可靠计量,按实际消耗成本确认收入,当发生成本高于可能收回效益,按实际能收回收益确认收入。

债务重组方面:新制度规定债务人以低于债务账面价值的现金或非现金资产清偿某项债务的,债务人应将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与支付的现金或非现金资产账面价值和相关税费之和的差额确认为资本公积,若发生债务重组损失,确认为当期损失。在债权人方面,当债务人以非现金资产或债转股清偿债务时,债权人应按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作为受让资产或股权的入账价值,而不能以非现金资产的公允价值入账。 投资及清算股利的应用:《企业会计准则———投资》中规定,以放弃非现金资产取得的长期股权,股权投资成本以非现金资产的公允价值确定,公允价值超过所放弃非现金资产账面价值的差额扣除未来应交的所得税后的金额,作为资本公积的准备项目。如果所取得的股权投资的公允价值更为清楚,也可以取得股权投资的公允价值确定。对于股权投资差额的摊销,有投资期限的按投资期限摊销,没有投资期限的按不超过10年的期限摊销。在清算股利方面,采用成本法时除追加或收回投资外,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一般应保持不变,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的利润或现金股利,应作为当期收益。

谈谈会计信息的稳健性原则(一)

谈谈会计信息的稳健性原则(一) 摘要]通过对稳健性原则存在的前提、发展曲线、与其他质量特征的关系和其在会计实践中的作用作一个粗浅的分析,旨在更好地理解它,为会计信息使用者合理运用稳健性原则提供参考。 关键词会计信息稳健性原则 一、稳健性原则存在的前提 1.稳健性原则存在的客观前提 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是稳健性原则存在的客观前提。从宏观来看,我国市场经济正处于发展时期,资本市场才刚刚起步,很多制度尚未完善。加入WTO后要参与国际竞争经济不确定因素将会更大。从微观来看,通过企业制度的改革,企业成为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自身的不确定因素也在增加。企业内外的不确定经济环境使企业的经营同时存在风险与收益。人们不愿意遭受大的风险,因此,稳健原则就客观地存在了。 2.稳健性原则存在的主观前提 (1)契约理论是会计稳健性原则存在的主观前提。在企业契约中,主要有所有者与管理层之间的契约和债权人与管理层之间的契约。两种不同的契约存在两种不同的矛盾。在所有者与管理人之间的矛盾中,稳健性可以作为抵减所有者过于乐观的一种工具,从而管理人可以避免因盈余过高而带来的股东诉讼。另外,由于稳健原则可以缓解管理者对资产和利润的高估,限制对股东清算股利的发放,起到保护债权人利益的作用。由此可见,管理人愿意采用稳健性原则,是它能化解上述两对矛盾。 (2)税收是会计稳健性原则存在的主观前提。除了免税企业外,一般的企业都缴纳所得税,稳健性可以延迟收入确认和加速费用的确认进而延迟了利润的确认。这就降低了累计利润,减少了当期应纳税额,增加了企业价值,这些增值在企业各方面得以分享,同时也扩大了企业管理层的业绩。因此,企业的各个方面都乐于采用稳健性原则。 二、稳健性原则的发展曲线 会计稳健性思想明确表述起源于中世纪的欧洲,如Bliss(1924)的名言“不预计利润,但预计所有损失(Anticipatenoprofitsbutanticipatealllosses)”这是当时财产托管人为其解脱责任的一种策略。 1980年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在2号财务会计概念公告中指出:“对于不确定性的一种审慎的反映,以确保对经济环境中内在的不确定性给与充分的考虑。”稳健型的这一定义只指明需要“审慎反映”没有说明如何保证风险被“充分的考虑”。 1983年,财政部制定了《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会计制度(试行尊案)》。其中提出了稳健原则,如存货以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计价等。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借鉴国际惯例而制定的会计制度。1992年经国务院批准,财政部以第五号部长会的形式,签发了《企业会计准则-基础准则》。在一般原则的第十八条中表述:会计核算应遵循谨慎原则的要求,合理核算可能发生的损失和费用。稳健性原则得到重视并在会计实践中也得到更多的应用,如长期投资采用权益法;提取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等。 1993年到现在,在这段时间里,一系列具体会计准则相继发布。在这些准则中继续重视了稳健性原则,我国2001年加入WTO后,会计制度由国际接轨转向国际趋同。到现在为止,财政部共发布了38项具体准则,并与2007年1月1日起执行。这标志着我国与国际趋同的会计准则体系已经建立起来。在新的会计准则中,稳健性原则被描述为:企业对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应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低估负债或者费用。”在新的会计准则中,稳健性原则的内涵和外延都有了新突破。 二、稳健性原则与其他信息质量原则的辩证关系 稳健性原则是一种限制性或者附加条件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它与其他信息质量特征统一于

关于会计谨慎性原则的思考

关于会计谨慎性原则的思考 发表时间:2010-01-05T15:33:59.250Z 来源:《今日财富》2009年11月供稿作者:徐芹 [导读] 由于会计政策的可选择性较强,使资产和利润达到客观性要求的目的不一定能够完全实现。 徐芹(江苏泗阳县行政审批中心招商局,江苏泗阳 223700)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标识码:A 一、谨慎性原则的含义 谨慎性原则又称稳健主义、审慎原则、保守主义。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在它的概念框架研究中反复讨论了这个概念,并试图用“稳健主义”来取代这一概念。在财务会计概念公告第2号中它将稳健主义表述为:“稳健主义是对不肯定因素所作出的审慎反应,试图保证充分地顾及企业经营中所固有的风险和不肯定因素”。《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十八条规定:“谨慎性原则要求企业对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应高估资产或者收益,或者低估负债或者费用。”在资产计价及损益确定时,如果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方法或金额可供选择时,应选择使本期净资产和利润较低的方法或金额。 二、谨慎性原则在财务会计实践中的运用情况分析 谨慎性原则在我国财务会计改革过程中曾引起理论界和实务界广泛的争议,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过度谨慎性;另一个是谨慎性不足问题。因此,提供客观、真实和公允的财务会计信息是企业应用谨慎性原则的目的。只有基于谨慎性原则指导下编制的财务报表有充分的理解,广大投资者才能进行更为准确的客观的财务分析并昀终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 由于会计政策的可选择性较强,使资产和利润达到客观性要求的目的不一定能够完全实现。 1.实际成本计价下,发出存货的成本按什么价格计价,是采用先进先出法或加权平均法。企业作出的任何一种选择,都会使当期利润偏高或偏低。 2.固定资产采用快速折旧法还是采用直线折旧法,也会影响到当期利润偏高或偏低。 3.短期投资计提跌价准备时,可分别按投资总体、投资类别、单项投资计提。如果某项短期投资比重比较大(如占整个短期投资金额10%及以上),应按单项投资为基础计算并计提跌价准备,但究竟采用哪一种,企业自定。 4.企业计提坏账准备的方法(一般有应收账款余额百分比法、账龄分析法和销货百分比法)和比例由企业自定。诸如以上情况,都会由于选择性较强而出现不同的结果,形成资产价值和利润不实的情况。 《制度》明确规定境外上市公司、境内发行外资股和香港上市的上市公司必须按上述方法计提四项准备金。其他上市公司则只是参照执行,而对于占国民经济主导地位的非上市国有企业,则更未明确,这对于同为发行A股的公司和在同一市场竞争环境中的企业来说存在着苦乐不均;他们体现出来的业绩更存在着不可比性,因而同样经营效益的企业由于有着A、B股的区别,则有B股的企业不具备配股条件,而无B股只有 A股的企业则具备配比股条件;同时,他们的市场形象、股票价格及信用等级也大不一样,这不能不说是谨慎性原则在我国运用的一大局限。 目前,我国企业绩效评价仍然以利润为主。企业主管部门和所有者对企业经理业绩评价也以利润为主要指标。一些企业追求利润昀大化甚至通过不计提准备或部分计提准备的做法达到目标。财务分析中,“净资产收益率”、“每股收益”等利润指标,往往对企业上市、配股产生深远影响。这些做法无疑为谨慎性原则的应用设置了制度障碍。 三、改进谨慎性原则的思路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面临着许多风险和不确定性,会计信息质量的谨慎性原则要求,需要企业在面临不确定性因素的情况下作出职业判断时,应保持应有的谨慎,充分估计到各种风险和损失,既不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也不低估负债或者费用。 通过逐步扩大谨慎性原则的应用范围,促使各不同类型的企业在同一市场中进行公平竞争,使投资者及债权人对企业的分析有较强的可比性,从而使会计信息成为其真正决策的有效信息。寻找一个应用谨慎性原则的平衡点,以使谨慎性原则的优点得到昀大限度的发挥,将自身的缺陷约束在昀小范围内。 在适度谨慎性的会计实务中,可以对谨慎性原则的应用前提和条件进行必要的约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会计人员的主观性和随意性。由于谨慎性原则贯穿于会计工作各个方面,因此,谨慎性原则的运用会减少企业利润,在一定程度上会减少国家财政收入,有关部门应加强对谨慎性原则运用的监管,在执行谨慎性原则时,应指定若干事实细则和操作指南,推行时必须循序渐进,逐步有计划的进行。将谨慎性原则的运用与会计信息披露结合起来。 作为一名会计人员除了需要掌握专业知识外,还应进一步掌握有关的经济、管理、金融、法律等方面的知识,以增强对经济环境的预测能力和经营状况分析能力。另外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是必不可少的,应不断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才能为会计谨慎性原则的正确运用奠定基础。这种职业判断能力不仅要实践锻炼来提高,还要通过加强教育来提高会计人员职业水平和判断能力。 总之,在我国实行谨慎性原则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但在谨慎性原则的应用过程中要注意“度”的问题,只有适度地应用谨慎性程序和方法,才能真正揭示谨慎性会计的本质。

谨慎性

新会计准则下对谨慎性原则的思考 2010-6-4 10:58潘娜朱卫东【大中小】【打印】【我要纠错】 我国新企业会计准则出台后的研究,较多的集中在公允价值、盈余管理和与国际准则的比较等方面,而对会计目标、财务信息质量和财务列报等相对较少。本文试图通过展示谨慎性原则的发展历程,剖析谨慎性原则的经济实质,并立足于中国国情,从会计确认、计量两方面探讨谨慎性原则的运用,揭示遵循谨慎性原则对提高会计信息决策有用性的重要意义。 一、谨慎性概念的起源与发展 在西方会计文献中,经常用来表达“面对不确定性所持有的态度”的词有两个:conservatism和prudence。我国的会计学者一般把它们相应地译为“稳健、谨慎”。尽管这两个词在词义上有细微差别(稳健,也称保守,强调对风险的较高预期;谨慎,也称审慎,强调对风险的适度预期),但早期会计文献没有做出详细区分,而都统一为:对待会计中的不确定性,应持小心、谨慎、倾向于悲观的态度,也即在会计处理时,认为风险发生的可能性要大于不发生的可能性。 据调查,影响财务会计信息可理解性的前三位因素为,财务会计的专业性、措辞的通俗程度以及使用者的前导知识(陈今池,1998)。由于“谨慎性”和“稳健性”之间存在客观差异,必然会降低会计信息的可理解性,统一措辞显得尤为重要。随着会计研究的不断发展,对“谨慎性”与“稳健性”的争论开始逐步趋于一致,大量的文献检索和实地调研从限度分析(孙宝成,1995)和措辞偏好(孙铮,2005)等方面都支持采用“谨慎性”的说法。 对谨慎性概念的界定,Basu (1997)在其实证研究中将其表述为,“会计师确认利得等好消息时所要求的可验证程度要比确认损失等坏消息高”。所谓谨慎性是对利得和损失的可验证程度的非对称性状态;对利得和损失的可验证的差异性越大,就越谨慎。谨慎性会计处理结果,是对净资产的持续低估。我国学者陈今池(1998)认为:“谨慎性原则是指某项经济业务有几种会计处理方法可供挑选时,应当选用对业主产权产生乐观影响最小的那种方法。”汤云为(2001)则进一步将谨慎性原则,明确为选择对本期净资产及利润较为不利的方法或金额。“ 我国新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18条强调”应有的谨慎“,即应对可能发生的风险进行科学合理的预期,既不夸大也不回避,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公允“。这一提法既符合人们对风险预期的认知心理,又规范了会计术语的准确表达。 二、谨慎性原则的发展与应用 (一)国外文献综述方面 谨慎性原则最早可追溯至中世纪托管人解脱其受托责任所采取的策略:不预计托管财产的增值。在19世纪后期的英格兰,一些审计人员在企业破产后常受到投资者的起诉,大部分诉讼的原因,是因为审计人员对高估资产和收益的财务报告提供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这一点被美国会计学家谢菲尔德在本世纪初注意到,从而拉开了美国的会计界讨论谨慎性原则的序幕。而对谨慎性原则的普遍关注,则是在20 世纪30年代的大危机之后,人们认识到大危机之前粉饰会计报表(主要表现为浮夸利润)的泛滥,导致了各方面对经济的”盲目“乐观,是引发大危机的一个重要原因,至此谨慎思想的地位得以确立(李军,2006)。

企业会计准则中谨慎性原则的体现

毕业论文 企业会计准则中谨慎性原则的体现

目录 摘要 (1) 第1章绪论 (2) 1.1 研究背景 (2) 1.2 研究目的 (2) 1.3 国内外文献研究 (2) 第2章会计谨慎性原则概论 (3) 2.1 会计谨慎性原则的定义 (4) 2.2 会计谨慎性原则的目的 (4) 第3章企业会计准则中谨慎性原则的体现 (5) 3.1 无形资产的确认 (5) 3.2 计提资产减值准备 (6) 3.3 加速计提固定资产折旧 (6) 3.4 谨慎核算存货实际成本 (6) 3.5 谨慎处理债权债务重组 (7) 3.6 谨慎处理融资租赁业务 (7) 3.7 谨慎处理暂时性差异 (7) 3.8 谨慎处理和披露或有事项 (8) 第4章企业会计使用谨慎性原则应注意的问题 (8) 4.1 在会计准则谨慎性的应用上缺乏客观性、独立性和权威性 (8) 4.2 企业会计人员素质不高 (8) 4.3 谨慎性原则的职能不能有效发挥 (9) 第5章对企业运用谨慎性原则的建议 (9) 5.1 明确会计谨慎性原则对企业发展的意义 (10) 5.1.1 提高公司企业的经济效益 (10) 5.1.2 优化公司企业的财务状况 (10) 5.1.3 实现公司企业的价值最大化 (10) 5.2 健全企业的会计管理结构,重视会计人才的培养 (10) 5.3 转变态度,建立战略化的会计管理思想 (10) 5.4 加强会计人员自身素质的培养 (11) 第6章结论 (11) 参考文献: (12) 致谢 (13)

摘要 随着社会经济飞速进步,国内众多中小型企业随之面临着大量发展机会,同时也需要接受更强挑战,在今天,市场经济持续进步,社会对于中小企业会计实务建设的需求和需要也随之增强。中小企业是我国社会长期关注的重心,同时也受到广大社会群体的重视。然而,尽管在现阶段,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前景一片大好,但是真正落实到具体的企业管理中,还是需要企业加强会计实务的规范化管理。通过对我国中小企业近些年来的会计实务情况进行调查和研究发现,在现阶段,我国的中小企业在会计实务管理方面并不规范,还存在许多问题。 相关数据表明,部分中小企业的会计信息存在失真的情况,而在中小企业的内部人员管理和规范中,也存在部分中小企业内部的会计人员利用法律规范的缺口偷漏税款,获取不当利益,制造虚假业绩等等不良的情况。因此,在这个大环境下,本篇论文从会计谨慎原则相关理论入手,根据会计准则提出的谨慎性原则,明确国内中小企业在这一方面的不足之处,经过深入探讨,提供相关对策建议。 关键字会计准则;谨慎性原则;会计核算

会计之谨慎性思考

会计之谨慎性思考

新会计准则下对谨慎性原则的思考 发布时间:2010-6-2 9:34:30 来源:新会计作者:添加到我的收藏 我国新企业会计准则出台后的研究,较多的集中在公允价值、盈余管理和与国际准则的比较等方面,而对会计目标、财务信息质量和财务列报等相对较少。本文试图通过展示谨慎性原则的发展历程,剖析谨慎性原则的经济实质,并立足于中国国情,从会计确认、计量两方面探讨谨慎性原则的运用,揭示遵循谨慎性原则对提高会计信息决策有用性的重要意义。 一、谨慎性概念的起源与发展 在西方会计文献中,经常用来表达“面对不确定性所持有的态度”的词有两个:conservatism和 prudence。我国的会计学者一般把它们相应地译为“稳健、谨慎”。尽管这两个词在词义上有细微差别(稳健,也称保守,强调对风险的较高预期;谨慎,也称审慎,强调对风险的适度预期),但早期会计文献没有做出详细区分,而都统一为:对待会计中的不确定性,

应持小心、谨慎、倾向于悲观的态度,也即在会计处理时,认为风险发生的可能性要大于不发生的可能性(陈鸣,2005)。 据调查,影响财务会计信息可理解性的前三位因素为,财务会计的专业性、措辞的通俗程度以及使用者的前导知识(陈今池,1998)。由于“谨慎性”和“稳健性”之间存在客观差异,必然会降低会计信息的可理解性,统一措辞显得尤为重要。随着会计研究的不断发展,对“谨慎性”与“稳健性”的争论开始逐步趋于一致,大量的文献检索和实地调研从限度分析(孙宝成,1995)和措辞偏好(孙铮,2005)等方面都支持采用“谨慎性”的说法。 对谨慎性概念的界定,Basu (1997)在其实证研究中将其表述为,“会计师确认利得等好消息时所要求的可验证程度要比确认损失等坏消息高”。所谓谨慎性是对利得和损失的可验证程度的非对称性状态;对利得和损失的可验证的差异性越大,就越谨慎。谨慎性会计处理结果,是对净资产的持续低估。我国学者陈今池(1998)

会计谨慎性原则的起源与经济影响

会计谨慎性原则的起源与经济影响 2006-11-98:42黄梅【大中小】【打印】【我要纠错】 摘要:谨慎性是传统会计中一项历史久远、影响深远但又颇具争议的计量原则。作者分析谨慎性原则的内涵及其演化过程;阐明谨慎性起源的三种解释:契约解释、诉讼解释和税收解释,说明这些解释的理论含义而且列举了相关的实证证据;有关谨慎性的经济影响,包括其对财务报表的影响和股票市场价格的影响;指出对谨慎性的主要批评。 关键词:会计谨慎性;会计准则;净资产账面价值 谨慎性是传统会计中一项历史久远、影响深远但又颇具争议的计量原则。我国自1993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中首次引入了谨慎性原则,在2001年新的《企业会计制度》中这一原则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许多体现谨慎性原则的会计处理方法被引进,它对会计实务的影响也日渐凸现,但我国对谨慎性原则的研究大多处于解释运用表层面,本文试图深入分析谨慎性原则的内涵、起源和经济影响,以丰富我们对谨慎性原则的认识。 一、谨慎性原则的内涵及其演化 谨慎性原则历史可以追溯到中世纪,它最早是财产托管人解脱其受托责任的一种策略,后来被会计人员所认同接受,逐渐成为一项历史悠久、影响深远但又颇具争议的会计核算原则。 从笔者目前掌握的资料看,这些概念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类: 1.受托责任观下的谨慎性原则。谨慎性原则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世纪,当时的财产托管人为了减轻受托责任,对其托管财产的增值不进行任何预计。随着19世纪会计受托责任的盛行,会计人员面对着日益上升的诉讼风险,普遍存在强烈的灾难意识,中世纪财产托管人减轻责任的谨慎方式逐渐为会计界所认同,进而形成了受托责任观下的谨慎性原则。受托责任观下的谨慎性原则的表述很多,其中最典型的是Bliss 在1924年给出的一个定义:不预计利得,但预计一切损失[1].它意味着会计师可以运用各种手段低估资产和收入,高估负债和费用,以减轻受托责任。这种观点本身缺乏会计学和经济学的理论依据,它只是站在“实用主义”的角度来对谨慎性进行定义,强调蓄意地、一贯地低估净资产和利润,招致了对谨慎性的诸多批评。谨慎性原则的批评者认为,谨慎性的蓄意低估,会形成大量的“秘密准备”,有违会计信息真实性和公允表达的要求。 2.决策有用观下的谨慎性原则。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会计目标由受托责任观转向决策有用观,对谨慎性的批评也日渐激烈,谨慎性的原理和内涵被会计职业团体或准则制定机构重新审视。美国的FASB在它的概念框架研究中反复讨论了这个概念,并且试图用“审慎”来取代这一概念,在财务会计概念

小议会计谨慎性原则的运用诠释

小议会计谨慎性原则的运用诠释 摘要谨慎性原则是企业会计核算中运用的一项重要原则,但由于谨慎性原则在运用中具有明显的倾向性、主观臆断性等弱点,随着应用范围的扩大,任意调节费用、操纵利润的空间也增大,谨慎性原则既有其合理的一面,也存在其固有的局限性。就其在会计中的运用及其局限性作一些探讨。 关键词谨慎性原则运用局限性 1谨慎性原则的在会计中的运用 1.1谨慎性原则在会计核算中的运用 谨慎性原则针对经济活动中的不确定因素,要求人们在会计处理上充分估计可能发生的风险和损失,提供反映经营风险的信息,这样有利于保护投资人的权利,也有利于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能力。但谨慎性原则若使用不当也可能降低企业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可比性,使会计信息失真。因此,有必要对谨慎性原则的运用进行严格规定,以扬长避短,发挥其最大作用。《企业会计准则》第二章第18条规定:“会计核算应当遵循谨慎性原则的要求,合理核算可能发生的损失和费用。”《企业会计制度》(以下简称《制度》)第11条第12项规定:“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应当遵循谨慎性原则的要求,不得多计资产或收益,少计负债或费用,但不得计提秘密准备。”这是《企业会计准则》和《制度》

对会计核算中贯彻谨慎性原则的一般要求。 1.2谨慎性原则在财务分析中的运用 谨慎性原则在财务分析中的应用主要是就短期偿债能力、企业资产运营效率等进行初步分析,旨在分析谨慎性原则在中国目前财务会计中的运用情况。 (1)短期偿债能力分析中的运用。谨慎性原则在短期偿债能力分析中的作用是通过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来体现的。在计算流动比率指标时予扣除或根据具体情况按一定比例扣除。另外,在资产负债表的流动负债中最好应加上将有可能发生的可以预计的或有负债,如产品质量保证金、诉讼赔偿金等。速动资产是指变现能力较强的流动资产,速动比率更充分地体现了谨慎性原则的要求。 (2)企业资产营运效率分析中的运用。谨慎性原则在企业资产营运效率分析中的运用是通过应收账款周转率和固定资产周转率来体现的。应收账款周转率是指在一个会计年度内应收账款转为现金的次数。存货周转率指标反映在一个会计期间存货周转次数,一般越高越好。固定资产周转率指标越大,表示固定资产周转率越高。 2慎性原则在我国财务会计改革实践中的运用情况分析 谨慎性原则在我国财务会计改革过程中曾引起理论界和实务界广泛的争议,主要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过度谨慎性。我国企业在实施承包经营过程中,为了自身利益,行为短期化进

谨慎性原则要求

谨慎性原则要求 问题: 谨慎性原则要求()。 [A]从会计确认方面来说,要求确认标准建立在稳妥合理的基础上 [B]从会计计量方面来说,要求会计计量不得高估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和利润的数额 [C]从会计报告方面来说,要求会计报告向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带给尽可能全面的会计信息,个性是应报告有可能发生的风险损失 [D]谨慎性原则意味着企业能够设置秘密准备 答案:D 【相关阅读】 谨慎性原则要求 一、谨慎性原则的依据 谨慎性原则的产生和应用,其最根本的依据是不确定性。那里的不确定性,除了企业经济活动具有的内在的不确定性,即各种风险外,还包括会计核算上的不确定性。会计核算本身的不确定性,首先是源于会计核算基本前提的不确定性。持续经营、会计分期以及货币计量,本身就是一种会计假设,虽然这是必需并且合理的,但仍然具有其不确定性。例如货币计量假设,其隐含了币值恒定这一前提条件,但实

际是不可能到达的。其次,在会计实务中也有不确定性。在会计核算中,不可避免地要超多运用会计估计,对于这些估计的合理性和未来的预期依据就务必做些假定。例如,固定资产使用年限和净残值就有其不确定性,在实务中实际上是假定它是合理而且确定的,并据此计提折旧。而谨慎性原则,则是处理这些不确定性的一种约束因素。 应用谨慎性原则的第二个依据是,为了抵消企业管理人员和投资者的过分乐观,谨慎的倾向是必要的。这种观念能够追溯至19世纪。当时的会计人员采用稳健主义的观念,是因为业主及经理们对自我的企业总是持乐观态度,并有可能将这种乐观态度反映在财务报表中。迫于债权人及其他报表使用者的要求,为真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会计人员采用稳健主义来抵消反映在财务报表中的乐观情绪。一般来说,会计人员能够得到的会计信息比其能够传递给报表使用者的信息要多得多,因此,会计人员应试图权衡这些信息和其中的风险,并对可能发生的风险做出恰当的估价来带给信息,使报表使用者能更全面地预计到企业面临的风险,减少盲目的乐观。 谨慎性原则的再一个依据是,对于企业来说,高估资产、权益和利润比低估它们更加危险,因为这样可能会导致企业资产不实、虚盈实亏,使企业做出错误而不是稳健的经营决策,从而可能导致企业以后的亏损、资金周转困难、缩小生产规模,甚至破产。从这个角度看,谨慎性原则的实质是资本维持,即只有在资本得到维护或成本得到弥补以后,才能确认收益。相对于货币资本维护,谨慎性原则更强调实物资本维护,即只有在企业消耗掉的实物资产能够得到补偿后,才能

方案-对会计谨慎性原则的思考

对会计谨慎性原则的思考 '谨慎性原则即稳健性原则,是指某些 业务有几种不同会计处理方法和程序可供选择时,在不影响合理选择的前提下,应当尽可能选用对所有者权益产生影响最小的方法和程序进行会计处理,合理核算可能发生的损失和费用,即所谓“宁可预计可能的损失,不可预计可能的收益”。 1.在资产方面:谨慎性原则在资产方面 很多,下面举例说明。首先,自行开发的无形资产的开发成本直接计入当期费用,而无形资产的摊销期限应选择 期限、法律期限、经营期限,10年中最短者;其次,由于固定资产的使用存在较大的无形损耗,所以采取加速折旧法;再其次,企业应当定期或至少每年年度终了全面检查各项资产,合理预计可能发生的损失计提减值准备,其中包括:短期投资减值准备、长期投资减值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在建工程减值准备、委托贷款减值准备、坏账损失准备、存货跌价准备;最后、在物价上涨时,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选择后进先出法,物价下跌时选择先进先出法。 2.在收入方面:如果劳务的开始和完成分属不同的会计年度,应按劳务的完成程度确认收入,如果完工程度不能可靠计量,按实际消耗成本确认收入,当发生成本高于可能收回效益,按实际能收回收益确认收入。 3.债务重组方面:新制度规定债务人以低于债务账面价值的现金或非现金资产清偿某项债务的,债务人应将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与支付的现金或非现金资产账面价值和相关税费之和的差额确认为资本公积,若发生债务重组损失,确认为当期损失。在债权人方面,当债务人以非现金资产或债转股清偿债务时,债权人应按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作为受让资产或股权的入账价值,而不能以非现金资产的公允价值入账。 4.投资及清算股利的应用:《企业会计准则———投资》中规定,以放弃非现金资产取得的长期股权,股权投资成本以非现金资产的公允价值确定,公允价值超过所放弃非现金资产账面价值的差额扣除未来应交的所得税后的金额,作为资本公积的准备项目。如果所取得的股权投资的公允价值更为清楚,也可以取得股权投资的公允价值确定。对于股权投资差额的摊销,有投资期限的按投资期限摊销,没有投资期限的按不超过10年的期限摊销。在清算股利方面,采用成本法时除追加或收回投资外,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一般应保持不变,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的利润或现金股利,应作为当期收益。 1.谨慎性原则有以下几方面优点:有利于进一步挤去资产和利润中的水分,能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更加准确可靠的会计信息;有利于做出准确的经营决策;有利于保护债权人和小股东的利益;有利于企业近期少交所得税,提高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有利于对其他基本会计原则的适应性进行修正。但谨慎性原则也有不足之处,具体表现为:(1)确认与计量难度较大。由于我国目前资产信息、价格市场机制尚不健全,加之债务企业和被投资企业财务状况及持续经营状况很难认定。实际操作主观性很强,受会计人员业务素质、判断能力影响,会计信息很难验证。(2)计提被滥用,因为资产减值准备的具体比例由企业自行确定,而上市公司持续经营两年亏损将ST处理,三年连续亏损将停止上市,上市公司就可能少提减值准备虚增利润,而有些上市公司股东为了逃避债务而多提减值准备。同时可能会产生前期谨慎后期不谨慎,或前期不谨慎后期谨慎自相矛盾的情况。(3)由于注册会计师、证券监督 机关、 机关等企业外部人员对企业的资产状态、使用价值知之甚少,所以对减值准备的再确认缺乏权威性。(4)现行税法对税前列支的费用规定有别于会计制度的规定,当计提减值准备时,还需补交所得税,增加企业现金流出,限制了稳健性原则的运用。并且谨慎性原则与配

会计谨慎性原则在会计工作中的应用

会计谨慎性原则在会计工作中的应用 摘要:谨慎性原则是会计核算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之一,正确理解与应用谨慎性原则十分重要。分析了谨慎性原则的含义,介绍了谨慎性原则在中国会计核算中应用的必要性;阐述了谨慎性原则在会计核算中的体现,同时运用实例说明谨慎性原则的具体应用,并指出了谨慎性原则在中国企业会计核算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及几点建议。关键词:谨慎性原则;会计核算;应用 《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18条规定:“会计核算应当遵循谨慎性原则的要求,合理核算可能发生的损失和费用。”而新《企业会计制度》则更加明确地规定:“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应当遵循谨慎性原则的要求,不得多计资产或收益,少计负债或费用,但不得计提秘密准备。”正确理解谨慎性原则,并针对其在会计核算中的应用进行具体的阐述,对正确进行会计核算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对谨慎性原则的理解谨慎性原则又称稳健性原则,是指在存在不确定因素的情况下作出判断时,保持必要的谨慎,既不高估资产或收益,也不低估负债或费用。在会计核算中应当对企业可能发生的损失和费用,作出合理预计,要求会计人员对某些经济业务或会计事项存在不同会计处理方法和程序可供选择时,在不影响合理选择的前提下,以尽可能选用不虚增利润和夸大所有者权益的处理方法和程序进行会计处理。由于谨慎性原则充分考虑了可能发生的损失和费用,而不考虑可能取得的收入或收益,就使得会计信息比较稳健,或比较慎重,也就是作了最坏的估计。 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面对的是纷繁复杂的外部经济环境,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市场风险,比如金融风波、债务人的死亡、破产、固定资产因技术进步而提前报废、恶性竞争等情况,谨慎性原则正是针对经济活动中的不确定因素,要求人们在会计处理上充分估计可能发生的风险和损失,这样有利于保护所有者和债权人的利益,也有利于提高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但谨慎性原则若使用不当,也可能降低企业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可比性,同时还可能导致企业设置秘密准备,使会计信息失真。二、谨慎性原则在中国会计核算中的具体应用情况 (一)谨慎性原则在会计核算中的应用与体现

会计谨慎性

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区别于英美模式,与日德模式相近,但也有明显区别,他们的公司财务管理目标是满足各方利益的企业价值最大化。由于我国的股票市场刚刚起步,股票市场人为炒作严重,股票价格与公司业绩联系不大,于是企业便人为夸大公司经营业绩,进行财务报告舞弊,以股票价格最大化作为理财目标,明显违背了会计谨慎性原则。 企业作为独立的经济实体,应当以自己的经营收入抵补其支出,并且实现盈利。企业财务报告是综合反映一定时期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以及现金流量等会计信息文件,但现实生活中,企业管理层为了达到获取非法利益的目的而蓄意粉饰会计报表,通过各种办法来进行利润操纵。例如按新会计制度规定,企业所发生的该处理的费用,应在当期立即处理并计入损益。但有些企业为了达到利润操纵的目的,故意不遵守规则,通过挂账等方式降低当期费用,以获得虚增利润之目的。另外会计政策有多种可选择性,企业按照谨慎性、实质重于形式和重要性原则进行选择。为保护会计信息的可比性和可靠性,企业采用的会计政策,不得随意变更。但有的企业为了虚计利润经常变更会计政策,人为操纵会计利润。具体有以下几种情况:(一)利用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操纵会计利润,新的《企业会计制度》充分体现了谨慎性原则的要求,与国际会计惯例接轨,全面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消除资产泡沫。坏账准备、短期投资跌价准备、存货跌价准备、长期投资减值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在建工程减值准备、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和委托款减值准备计提多少,采用哪种方法计提,则是由企业预计各项资产可能发生的损失,通过职业判断来确定。如果企业不恰当地运用谨慎性原则,会增加企业人为操纵利润的机会,或是多提资产减值准备隐瞒利润,或是少提资产减值准备虚增利润。(二)利用会计估计的不确定性操纵会计利润会计估计是指企业对其结果不确定的交易或事项以最近可利用的信息为基础所作的判断。由于企业经营活动中内在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在会计核算和信息披露中,会计估计是不可避免的,因此有的企业利用会计估计操纵会计利润。(三)通过虚假销售,提前确认销售或有意扩大赊销范围,调整利润总额这种利润操纵现象在年终表现尤甚,往往是企业年终达不到既定的利润目标时,便采取虚假销售或提前确认销售,从而达到既定的利润目标。这种销售无法取得现金,因此当企业出现这些现象时,应收账款的金额就会增加,表现在财务指标上,一方面体现为应收账款占流动资产的比重增加,另一方面还可能体现为应收账款周转率的降低。 美国能源巨头安然公司破产案揭开了美国审计业的巨大“黑洞”,为安然公司进行审计的安达信公司,多年来一直为安然虚报收入和利润、隐瞒巨额债务和亏损、出具虚假财务报告,使安然的投资者和债权人遭受了巨大损失.美国95%的上市公司都被毕马威、安永、德勤及普华永道所瓜分,会计师事务所不存在业务来源问题,而我国的一些会计师事务所由于市场竞争激烈,为了取悦、争取客户,默许上市公司造假。联系到我国许多上市公司与会计师事务所相互勾结,出具虚假财务报告欺骗投资者的种种行径,充分说明目前审计行业在制度、业务、监管等方面都存在着巨大漏洞。针对对现行审计制度应改变会计师事务所受雇于被审计企业的现状,改变会计师事务所对被审计企业业务涉足过深的现状,严格限定会计师事务所及审计师对同一企业审计的年限并进一步加强对审计业的监管力度。 符合会计谨慎性的会计信息能给公司带来收益,具体表现为公司声誉的增加、股票流动性的提高、机构投资者关注的上升以及融资成本的降低。审计职业道德失范是转型时期的结果,为摆脱审计职业的道德失范的黑洞,必须完善社会审计市场的监管机制,另外必须充分发挥政府监管机构、行业自律组织以及市场机制在审计职业道德建设方面的作用,建立三方面共同参与的监管模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