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校校园动态交通和静态交通规划研_省略__以华中师范大学校园交通规划为例_蒲向军

高校校园动态交通和静态交通规划研_省略__以华中师范大学校园交通规划为例_蒲向军

高校校园动态交通和静态交通规划研_省略__以华中师范大学校园交通规划为例_蒲向军
高校校园动态交通和静态交通规划研_省略__以华中师范大学校园交通规划为例_蒲向军

71

第25卷

10/2007建 筑1 华中师范大学校园道路现状分析

1.1 交通组织分析

校园机动车交通以不干扰教学、生活为原则进行

组织。校园食堂、锅炉房的后勤动力运输从校东入口出入。人流量大的会堂、行政办公区、体育馆、游泳馆、外事接待区均安排在主干道一侧,以方便人流、车流出入疏散。

核心教学区内部主要为步行交通,偶发性机动车交通以能满足各建筑物货运、消防要求为原则,通过周边式道路及少量的尽端式道路解决,其间广场、绿化、台阶等串联构成教学区的步行系统,并通过分布在林带中的步行道,延伸至各功能区,从而组成整个校区的步行系统。

设置机动车专用停车场,分布在核心教学区的主建筑旁,在各功能区及重要建筑如化学楼、体育馆、学术交流中心、图书馆等附近均根据需求配置相应的停车泊位。

鉴于自行车仍是校园内的主要交通工具,学校对自行车停放做了专门安排,学生生活区中采用停车棚集中停入;在教学区外围各入口均设置专门的自行车停车区;部分人流量大的建筑因地制宜,灵活结合建筑物旁以及绿化用地的旁侧空间集中停放。在附小门前的步行道上设置过度空间,舒缓了人流,但是静态交通还有许多待完善之处。在教工宿舍区,附小、8号教学楼后均没有专用停车位。从现状调查来看,停车位的设置是紧迫的。

总之,一条快捷环路作为校园主干道,联系了各功能区,不仅有利于人车相对分离,同时也有利于实现合理的动静分区,环行主路作为区分不同功能的界定,行政办公区、外事接待区、后勤保障区、学生生活区、体育运动区在“外”,核心教学区在“内”,并通过广场、院落、绿化等空间要素进行有机渗透,完善校园环境从外围到内核,由“闹”至“静”的逐层过渡,使核心教学区保持舒适、宁静的环境氛围。

高校校园动态交通和静态交通规划研究

——以华中师范大学校园交通规划为例

蒲 向 军 陈 剑

Study on the Static and the Dynamic Traf ? c Planning in Campus

——Case of HuaZhong Normal University

Pu XiangJun

Chen Jian

摘 要摘 要 以华中师范大学校园交通规

划为例,本文对高等学校校园动态交通和静态交通进行研究。关键词关键词 高校校园 交通规划 静态交通

动态交通

Abstract

Abstract The paper analyzes the traffic planning in campus on the basis of the present situations and planning of traffic in HuaZhong Normal University. Furthermore, the methods and the principles of the static traf ? c and the dynamic traf ? c in campus are proposed.

Key Words Key Words University campus, Traffic planning, Static traffic, Dynamic traf ? c

中图分类号 TU984.1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3-739X(2007)10-0071-02

第一作者第二作者邮 编收稿日期

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讲师华中师范大学基建处工程师430072

2007 05 22

1.2 现状交通流量调查分析

据实地调查发现,在校园中除了要了解校园所吸引的外部交通量,正门、南门、东门,由于西门有门卫专门登记来往车辆所以在此次调查中暂时不进行统计,还必须知道校园内部几个主要的交通流的流向和流量,根据校园人行和车行的特点,特别选在交通流大的时段进行调查,得出以下结果:

校园交通中的机动车主要由小客车(包括小轿车、出租车、小面包车)、大客车、货车、摩托车组成,其中小客车占绝大多数。我们进行分析时必须将这几种车型换算为标准车,从而得出各种车的流量的大小及占总量的比例。换算标准如下:小客车为标准车计为1;大客车和货车计为1.5;摩托车计为0.5。依此标准得出各个节点高峰时段的机动车标准流量和流向。由于在校园内非机动车主要是自行车,其他可忽略不计,都按非机车单位1来计算。

2 华中师范大学校园规划交通规划意图分析

2.1 分析一

在城市这个大的系统之内,校园是城市道路系统的一个交通单元,它本身具有与外界的连续性,它不是孤立的,而是与其他交通单元互动,形成整个外部交通。作为交通单元有相对的独立性,在交通单元内,自行车是最佳的交通出行方式。因此,交通单元的交通组织,特别是校园级主干道,次干道具有相对的完整性,在交通单元内鼓励使用自行车。由于交通单元是城市构成的基本单元,组织交通单元内交通时必须保持城市干道系统的通达性,提高城市道路系统的通行能力。在学校实际的项目规划中,山体导致自行车、机动车交通并重的开发模式;道路两侧公共设施所引发的公共活动引起局中路段的交通不畅,拥挤阻塞。因此,在道路系统的改造中就应减少这种干扰所带来的负面影响,通过道路系统的建设,在东西和

蒲向军,现为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讲师。主要承担城市规划专业本

科生的教学工作,主讲主要课程有《城市生态与城市环境》等专业主干核心课程,指导学生获得全国详细规划竞赛二等奖。此外进行多项城市规划研究及设计工作,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以及多项城市总体规划详细规划、

景观规划等设计工作并获奖。

?

交 通

?

城乡规划?园林建筑 及绿化

第25卷10 /2007

72建 筑南北方向上进行改造,适当分担部分城市交通,保持城市常规交通的畅通。停车方案停车主要采用地下车库。

2.2 分析二

目前校园教学区南北方向受地形限制,交通不够顺畅,缺少干道,东西方向交通主要依靠桂中路组织,绕行环山东路,人车同道,交通十分不便。由于学校师生规模的扩大、开放式办学及社会功能的深化、小车的普及,使进出校园的车辆、人数逐日增多,所以,合理规划改造交通道路,有效组织车行、人行交通显得尤为重要。结合校南侧道路的开辟,尽量不占山体和林地,拓宽校园内桂东路及环山北路,并按城市规划拓宽桂西路,共同组成学校主要的机动车交通环线(外环路)。外环线不穿越教学区,以形成完整的不受干扰的教学区整体环境,该道路沿线可通综合服务大楼、后勤服务楼、食堂、体育设施及教职工宿舍。疏通西区食堂东侧至体育馆之间的道路,与现有的桂中路环山路组成环状绿色长廊(内环路),道旁遍植桂花树,形成华中师范大学最典型的环状氛围。内环路与主干道可相通,主要作为步行道(兼作自行车道),必要时可为进入教学区的机动车使用,同时可作为消防通道;停车方案主要采用露天停车,校园入口及外环路沿途设有若干机动车停车处。体育中心考虑社会服务功能及举行大型活动的需要,留出较大集散、活动广场和较多的停车空间,行政办公楼、理科教学楼、外事中心等按建筑标准设置地下停车场。按平均每户0.5个车位(远期规模)以上配备教师住宅停车位,部分教师住宅的架空底部也作少量的访客停车。由于住宅底层架空,步行庭园系统渗透到住宅的底部也作少量的访客停车。由于住宅底层架空,步行庭园系统渗透到住宅的底层,形成小区内的人行网络(图1)。

3 高校校园动态交通与静态交通的组织方式

校园机动车交通除考虑本身的道路线型形式、满足机动车通性能力外,由于交通管制的因素,机动车交通和行人交通的组织方式是研究的重点。校园的交通系统可分为人行、非机动车行、机动车行3个部分(非机动车流线和机动车流线可共同考虑)。它们各自的规划特点和相互之间的关系,组织成了交通系统。由于受经济发展的影响,机动车的增加,以及高校与高校之间、高校与社会之间交流的增多,使得机动车成为高校内部交通中的一个

重要组成部分,且呈上升趋势。解决好机动车流线与人行流线的关系是处理高校内部交通和创造良好的校园环境的一个关键。高校的机动车可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不进入校内的车辆,如公交车、分校之间的专车、的士等。这种车流,应将校外停车场地和回车场地作为规划的一部分,加以妥善规划、预留,强化学校入口的形象工程。另一种,进入校内的车辆,主要是一些行政机构、教学实验机构、后勤服务及托运物资的、有时间限定进出的车辆等,这种情况涉及到处理这些车行流线与日常的人行流线的关系。借鉴城市设计的手法,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提出“人车分离式”和“步行者优先空间”两种规划设计形式。

3.1 “人车分离式”

一种较好地处理人行和车行的形式,可同时满足车行便捷,人行安全两方面的要求。其中有平面上的分离和垂直方向的分离两种。

(1)平面上的分离

常见的有采用内、外环设置的手法,以外环作车行系统,内环作步行系统,尽可能做到不交叉。外环以外设置各种辅助用房和对外设施,外环内设置教学设施、绿化等,创造一个校园步行系统。首先在大门处充分考虑了停车的设置。同时将一些对外的机构、后勤服务用房、运动场地等用地放置在外环车行线以外,使内环形成一绿色长廓,将教学楼、图书馆、学生宿舍通过前区广场、名人广场、文化广场、绿岛串联起来。在内环穿插有收有放的休闲小道,形成悠闲、充满绿意和文化的步行空间。校园的入口主干道脱离了单纯的步行交通的作用,与绿化相结合,一边拓展到水面,做成入水的叠落台阶,形成一个个凸空间,且在每块空间上放置名人雕像和布置绿化,真正做到“寓教育于休闲”。这样既富有人情味和文化气息,又不失高校气质的入口和主干道,与以往单纯追求气派的校园规划有明显的差别。

(2)垂直方向上的分离

垂直方向上的分离在高校中不可以作为主要手法,因为此种手法整体运用,会丧失校园安祥、自然的气息(用地拥挤的市区大学别论),但适当运用可造成很好效果,如相邻的教学楼,采用二层走廓连接,可活跃气氛,丰富空间层次,分散地面人流,达到交通便捷的作用。适当地加宽这种步行廓,并设置花台、靠树与桌椅,可形成流动与滞

留,交通和交往相结合的多功能空间。

3.2“步行者优先空间”

垂直方向上的分离步行者优先空间是城市设计的概念,是指人行车行共存的情况下,对车辆进行一定的限制,对步行者给予优先权。这种形式可运用于老校园改造,处理人车共存这种情况的道路。“步行者优先空间”可采用非直线化道路,单向通行汽车,限定车速,或定时限制等方法来实现。采用非直线化道路,一方面保证步行的安全,降低车速;另一方面创造层次丰富的步行系统,用于校园交通是可行的。定时限制是一种折衷的手法,可规定在上下课时间在某些路段限制车辆通行,保证步行者的安全(图2)。

4 高校校园静态交通规则

静态交通是自行车和机动车的停放问题。由于未来校舍发展,用地日益紧张,合理开发地下空间则更为重要。在有限的用地里,考虑地下、半地下停车规划是势在必行。也可以运用住宅底层车库的方式,结合地形,在宿舍底层架空,或半地下作自行车车库,并加以管理。

4.1 静态交通与动态交通统一考虑

停车后车辆还要出行,停车是为出行服务的,只要停车好,才能出行好,停和行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从某中意义上说,安排好停车就是为更好的出行。这一点,对于机动车交通尤为重要。

4.2 方便居民使用

停车场距离所服务的居民的距离不能过长。车位离家超过200m时居民就会感到不太方便,由于在一个交通单元内还存在垂直交通距离,所以机动车停车场距离住房的距离以不超过120m为宜,最多不超过150m为佳,非机动车停车场似为更近,距楼门不超过40m为佳,此外,停车场中应该尽量安排方便居民使用的设施。

4.3 尽量实现人——非机动车——机动车在交通

流线上的分离

停车布置将影响到车辆、行人的动态流线,在可能的情况下应该尽量实现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停放上的分离,进而实现它们在出入上的干扰。

4.4 减少对环境的干扰和污染

相对而言,机动车造成的干扰和污染远比非机动车严重。停车场地对于环境的污染和干扰主要包括:噪音污染、空气污染和影响视觉美观,有时夜间机动车出入时的灯光会影响居民的休息。对于噪场和空气污染可以采取隔离的措施,更重要的是防止车辆进出停车场不畅,以减少噪场和车辆的尾气排放。在地下停车场中,还要注意设置较好的通风设施,以改善停车空间的环境质量。停车场也不宜安排在中心绿地等地方,以免破球区域景观。如果存在视线的干扰,可以通过绿化等措施加以解决。

4.5 停车场入口要避开主要车流

这是保证交通单元内居民安全的重要措施。

4.6 不可缺少的原则

节约造价和充分利用空间;保证车辆安全和利于车辆保养;停车硬件设施建设与管理并重;考虑投资效,近远期分批规划建设。 ■

图1 道路系统规划图图2 步行系统规划图

浅谈城市静态交通设施

摘要:简略总结国外停车设施建设地四个发展阶段,来分析停车设施地发展,指明我国所处地阶段.介绍我国城市停车设施地发展及现状,接着再结合国内外地建设经验,提出了三个在未来国内城市停车建设中应该重点利用地三种建设模式. 关键词:静态交通设施停车场路边停车 引言 城市交通系统由动态和静态两方面组成.车辆有出行就必然有静止,两者相辅相成,互相支持,互相协调,缺一不可.城市交通问题地处理,不仅仅有动态交通,还有静态交通,只有将两者都处理好,才能彻底解决现在各个城市所面临地交通问题.近几年,随着经济地发展,越来越多地小汽车进入普通百姓地家庭,而长期以来,我国对停车问题重视不够,特别在本该高度重视地城市地区,停车问题越来越严重.随着经济地进一步发展,我国地城市化程度会越来越高,城市人口地密度会越来越大,而汽车保有量也会持续上升,“停车难,停车乱”地现象会愈演愈烈,直至影响到动态交通,造成城市地拥堵. 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国外停车设施建设发展过程[] 部分汽车工业比较发达地国家经过多年研究和实践,在停车设施问题上已经取得了很大地成就,在今天许多地国家停车设施地建设已经基本完成,他们地停车设施建设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路边停车阶段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这一时期城市中心区停车设施地供求矛盾不很突出,主要停车方式是沿街免费停车. 地面停车场和投币停车阶段 这一时期城市中心区停车设施发展地主要形式是地面停车场和沿街投币式停车车位. 地下停车和多层停车楼发展阶段 第三阶段是年代末至年代末期.这一时期是美国和欧洲城市经济蓬勃发展、人口迅速增长、小汽车拥有量突飞猛进、城市中心区再发展项目大上快上地时期.这一时期北美城市中心区发展地普遍特点是向立体发展地速度快于向水平方向延伸地速度,土地利用地集约程度日益提高,类型日益复杂.大型室内购物中心和高层办公大楼成为这一时期欧美城市中心区地主要发展内容.受欧美城市中心区上述特点地影响,这一时期亦成为城市中心区停车设施地主要发展时期.其发展特点是: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大型多层停车搂地建设; ()与其它建设项目结合在一起,大型地下停车设施地建设; ()有关城市中心区停车设施地发展研究日益受到重视,城市中心区停车设施地规划、设计、建设、运营、治理等专业部门纷纷建立;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城市中心区停车设施与城市中心区交通、步行区、土地利用组成一个庞大地有机系统,从而使人们进出城市中心区和在中心区地活动更加方便、容易、舒适. 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重视总体规划和强化管理阶段 《城市道路设计》课程论文 第四阶段是年代以来,这一时期是欧美城市中心区地稳定发展时期.城市中心区停车设施地发展已从大兴土木地建设阶段转入强化管理地完善阶段.这一时期城市中心区停车设施地发展重点是通过各项政策、法规及管理办法地制定与实施来抑制城市中心区停车设施地供给量,并使之既满足停车需求,又与城市总体规划、交通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环境规划及城市地社会经济发展. 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我国现在正处于第三阶段,正是一个发展地关键时期,经济快速发展、小汽车拥有量突飞猛

最新大学校园交通规划-以南京林业大学为例

摘要:通过分析近年来我国大学校园规划中道路系统和交通组织的方法与设计思想,结合南京林业大学的为实例,分别就道路系统和交通组织规划 关键词:校园交通规划景观步道道路绿化停车规划 正文: 1 南林交通现况分析 1.1地理位置及交通概况 南京林业大学新庄主校区占地1257亩,位于风景秀丽的紫金山麓、碧波荡漾的玄武湖畔,学校中央由东西方向树人路,园丁路和南北方向的梁希路,水杉路以及中间形成环状的求知路,创新路构成学校主要的道路干路网,周围连接通往学生住宿区以及运动场的翠竹路和学子路以及和谐路。周围毗邻南京主干道玄武大道以及龙蟠路与新庄立交桥,交通较为便利。 梁希路

1.2南林交通现状调查 根据南林大实际情况和规划需要,设计相关表格并展开调查。校园内主要道路等级分析设定如下:(宽度≤5m以及单向单车道的次要道路不在考虑范围之内) 1.2.1 道路基本信息 面积 干道总面积40397 m2 ,支路总面积23198m2 干道网密度2730/838419=3.2km/km2 支路网密度2865/838419=3.4km/km2 干道网面积率40397/838419=4.8% 支路网面积率23198/838419=2.7%

1.2.2 交通量调查信息 *注:表格中提到的早高峰指的是上午7:30~8:30,晚高峰指的是下午16:30~17:30 1.2.3 校园人口主要分布 南京林业大学的学生公寓主要分布在和谐路南北两侧,同时和谐路也是学校北二门通往校园内部的主干道,同时和体育馆和图书馆也分布在和谐路两侧,因此和谐路的交通量较大…同时也存在较多交通问题。 2 南林交通需求预测 2.1 根据四阶段法确定交通需求 2.1.1 出行生成 采用交叉分类法计算校园内可能发生的交通发生量和吸引量,公式如下: n ,2,1,,, ? ? i A A FA P P FP i i i i i i i i 其中:i P ,i A —根据现状出行生成率数据计算得到的校园发生量和吸引量 i FP ,i FA —规划年内的校园交通发生量和吸引两 —规划你那人均出行次数 —规划年人口规模 2.1.2 出行分布 从出行生成预测中获取出行发生量和吸引量之后,出行分布环节

交通规划四阶段法

前言 (3) 第一章课程设计要求 (4) 1.1、设计题目 (4) 1.2、课程设计的目的意义 (4) 1.3、设计的时间及分组 (4) 1.4、课程设计内容 (4) 1.4.1掌握交通规划四阶段交通需求预测的原理方法 (4) 1.4.2学习交通规划软件TransCAD的操作方法 (5) 1.4.3对研究区域提出交通改善策略 (5) 第二章小组成员及任务分配 (6) 第三章四阶段中各阶段做法及成果展示 (6) 3.1 相关资料收集 (6) 3.2 交通发生和吸引预测及平衡 (6) 3.2.1交通区划分原则及划分结果 (6) 3.2.2交通生成预测 (7) 3.2.3 预测结果 (8) 3.3 交通分布预测 (8) 3.4 交通方式划分 (10) 3.5 交通分配预测 (11) 3.6 交通分配评价 (13) 3.7 对我校道路网分析及建议 (14) 3.7.1道路网规划 (14) 3.7.2慢行交通系统设计 (14) 3.7.3道路横断面设计 (15) 3.7.4总结 (15) 第四章 transcad中交通规划四阶段法具体操作 (15) 4.1生成初始路网图 (15) 4.1.1 生成路网前准备 (15) 4.1.2 新建路网层(线层) (16)

4.2 生成小区图 (17) 4.3 在路网与交通区层填入数据并进行人口预测 (18) 4.4 生成小区质心 (19) 4.5 创建网络 (21) 4.6 生成阻抗矩阵 (22) 4.7 对未来年限小区发生与吸引量进行平衡 (23) 4.8 用重力模型进行交通分布预测 (24) 4.9 进行交通分配并查看结果 (25) 4.10 绘制小区质心间的期望线 (27) 4.11 交通方式划分 (27) 第五章总结 (28)

城市轨道交通规划与设计复习要点整合版

《城市轨道交通规划与设计》课程复习要点 第一章概述 1、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规划与设计的主要内容 (1)特定城市社会与经济环境下轨道交通系统的功能定位。 (2)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线网规划是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设计和建设的基础。 (3)轨道交通系统客流预测。是确定轨道交通网络及线路建设规模、能力水平的依据。(4)轨道交通工程可实施规划。 (5)轨道交通系统的线路和车站设计。 (6)轨道交通的枢纽设计与规划。 (7)轨道交通系统与其他交通方式的衔接设计。 (8)轨道交通系统的安全防护设计。 (9)运营规划。 第二章站场设计技术条件 2、站场股道编号原则 为作业和维修管理上的方便,站内线路和道岔应有统一的编号。 站内正线规定用罗马数字编号(Ⅰ、Ⅱ……) 站线用阿拉伯数字编号(1、2、3……) 单线铁路:应当从站舍一侧开始顺序编号;位于站舍左、右或后方的线路,在站舍前的线路编完后,再由正线方向起,向远离正线顺序编号。 复线铁路:下行正线一侧用单数,上行正线一侧用双数,从正线向外顺序编号。 双线横列式区段站按单线铁路车站内线路编号办法,由靠站房的线路起向站房对侧递次顺序编号。 (3)尽头式车站: 站舍位于线路一侧时,从靠近站舍的线路起,向远离站舍方向顺序编号。 站舍位于线路终端时,面向终点方向由左侧线路起顺序向右编号。大站上股道较多,应分别按车场各自编号。

3、道岔(组)的编号原则 (1)用阿拉伯数字从车站两端由外而内,由主而次依次编号,上行列车到达端用双数,下行列车到达端用单数。 (2)如车站一端衔接两个方向以上(有上行、也有下行),道岔应按主要方向编号。 (3)每一道岔均应编以单独的号码,渡线道岔、交叉渡线道岔及交分道岔等处的联动道岔,应编为连续的单数或双数。 (4)站内道岔,一般以信号楼中心线或车站中心线作为划分单数号与双数号的分界线。(5)当车站有几个车场时,每一车场的道岔必须单独编号,此时道岔号码应使用三位数字,百位数字表示车场号码,个位和十位数字表示道岔号码。应当避免在同一车站内有相同的道岔号码。 4、确定相邻两道岔中心间的距离 相邻道岔对向布置: 1)异侧对向: L=a1+f+a2+Δ 2)同侧对向 L=a1+f+a2+Δ Δ一个轨缝的长度,按0.008米计。f 为两道岔基本轨起点间插入的直线段长。 相邻道岔的岔心间距: 相邻道岔顺向布置: 1)异侧顺向 L=a2+f+b1+Δ 2)支线异侧顺向 L=a2+f+b1+Δ

国际城市静态交通发展趋势

2013城市静态交通与智能停车技术研讨会于2013年12月27日14时在北京市职工服务中心报告厅举行。此次研讨会以“让城市更畅通”为主题,旨在为城市“停车难”出谋划策。会议由智能交通网主办,北京市停车行业协会副秘书长、北京市停车行业协会服务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市易泊安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学林出席了此次研讨会。王副秘书长主要阐述了国际的城市静态交通的发展趋势,与我国的停车管理作了比较,指出我国停车诱导当从中吸取的经验及今后的发展趋势。 他讲到,城市静态交通涵盖领域十分广泛,规划、设计、建设、运营、服务、融资、法律、管理等诸方面。 一、停车场引导: 通过停车场的信息获取,减少车辆寻找停车场的无效交通流,以缓解交通压力。特别是如果在出行前就获取了停车场信息后,可能直接影响到是否驾车出行。 广义的停车场引导是在出行前通过电脑、传真、手机、导航终端等获取停车场的各种信息(停车位规模数量、空满状况、收费标准、营业时间、可停放车辆类型、可否使用信用卡或一卡通、是否有电动车充电设备等)。 狭义的停车场引导是在进入目标区域一定范围内,通过道路上的三级引导牌(含停车场名称、空满信息、方向信息、距离信息等),将车辆准确快速引导至停车场入口。 系统构成 1、采集停车场车位使用率信息(超声波、红外、地磁、地感线圈等各种传感技术); 2、传递信息(有线、无线、专网、互联网等); 3、控制中心收集和处理信息; 4、发布停车场的停车位空满等信息(各种信息接受终端和道路上树立的带有动态停车场车位空满信息的标牌); 5、提供用于管控的静态交通实时数据(政府管理部门用)。

城市停车引导系统总括 在停车场引导信息发布上,日本与欧美国家有着明显的信息表示的不同 欧美国家主要是发布停车场剩余的停车位的数量; 日本则使用满(红色)、混(黄色)、空(绿色)的方式来发布停车场剩余停车位的状况。欧美国家多采用二级引导牌(城市规模小),日本多采用多级显示(城市规模大)。 区域停车诱导系统: 设置三级以上电子诱导(区域诱导牌、街区诱导牌、个别诱导牌)等。

专题四++区域及对外交通规划研究·

区域及对外交通规划研究 区域及对外交通是城市总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湖州市作为浙江省北部,三省交界处的重要交通枢纽,有必要对区域及对外交通进行深入研究。本研究报告针对湖州市的公路、水运和铁路现状,进行了分析和评价,对区域及对外交通体系进行整体研究,作为城市交通规划的一个支撑报告。 一、湖州市区域及对外交通概述 湖州市是浙江省西北部,三省交界处的交通枢纽,也是长三角地区与广大内陆市场联系的重要枢纽。随着杭宁高速公路湖州段、二环西路、鹿唐线、318国道改造等一批工程的竣工通车,湖州市综合运输网络逐步完善。公路有杭宁高速、318国道、104国道、04、09、10、11、12、13等省道;铁路有宣杭铁路,规划为华东第二大通道;航道有长湖申线,京杭运河、杭湖锡线、东宗线等主干航道,和东苕溪等支线航道;民航依托杭州萧山机场、上海机场;这些交通基础设施构成了湖州市对外交通的基本格局。从指标层面上分析,湖州对外交通基础设施与长三角、环太湖城市群的城市相比,并不存在劣势。但从经济圈的角度分析,其交通区位可能在某种程度上处于“边缘化”,但随着长三角经济辐射功能的加强,其“边缘化”概念将会淡出,交通枢纽功能会得以进一步强化。 从湖州市目前现状分析,虽然公路、水路的枢纽已基本形成,但公路、铁路和水路之间的相互衔接,以及其自身的网络构成及技术指标等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许多问题,整体优势未能充分发挥。其主要问题有: 1.宣杭铁路作为华东第二大通道,未能充分发挥运输潜力,铁路站场等级低,设施陈旧,限制了铁路运输的发展,铁路运输利用率不足; 2.高等级公路里程少,比例低,分布不均,东西差距较大,没有形成完善的快速交通体系,而且混合交通严重,极大的降低了公路的通行能力; 3.318国道穿越市区,干扰大。国道、省道等级不高,造成过境交通和城市交通混杂,无法满足城镇之间密切交往的需要; 4.城市各方向主要出入口少,公路等级较低,交通量饱和; 5.城市道路系统不完善,东西向交通拥挤;

校园道路交通组织方案设计

机械与车辆学院交通工程专业课程设计校园道路交通组织方案设计 指导老师:林科吴小丹 班级:08交通工程2班 姓名:唐庆丽 学号: 080402021038 成绩: 中国·珠海 二○一一年十一月

校园道路是人们在校园中通行的载体和校园规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道路在校园中不但是疏导交通的通道,构成校园规划的骨架,而且为在校园中行进的师生提供观赏风景的通道。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校园交通情况日趋复杂,自行车规模越来越大以及机动化程度不断上升引发了一系列的交通安全、交通冲突、道路拥挤、停车空间不足等问题,针对目前这些交通现状问题,在现有的交通条件下对本校园道路交通组织进行优化方案设计, 对校园的交通进行有效的组织,保障校园内的交通安全。 关键词:校园交通交通冲突道路拥挤优化方案

The campus road is the people in the campus through the carrier and an important part of campus planning. Roads in the campus is not only the traffic channel, forming the campus planning framework, but also in campus through the teachers and students to provide viewing scenery channel.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Zhuhai university campus traffic situation is complex with each passing day, bicycle increasingly large scale and mechanization degree rise ceaselessly caused a series of traffic safety, traffic conflict, road congestion, parking space problems, aiming at these traffic problems, the existing traffic conditions on the campus road traffic organization optimized design, on the campus of traffic through the effective organization, ensure the traffic safety on campus.

校园交通规划研究

山东建筑大学新校区综合交通规划设计 (顾聘聘山东建筑大学土木学院交通工程济南 250101) 0摘要:以山东建筑大学为例,从大学校园综合交通规划视角思考自行车停放、小汽车、交通、安全等问题,提出车辆停放要与景观、建筑、绿化和人的行为模式相结合的设计方法,为改善高校校园的整体生态环境提供参考。力争把我校建设成为花园式单位。 关键词:校园交通规划;静态交通;校园景观 Abstract:Taking Shandong University of Architecture for example ,this paper attempts to examine such issues relating to bicycles as parking ,cars ,riding and security from the standpoint of uniform campus planning. A proposal concerning cars parking which takes campus landscape ,buildings forestation and human behaviors into consideration is put forward. This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overall campus ecological amelioration.For our shool built into a garden type university. Key words:the campus traffic planning;static traffic;campus landscape

,同济大学《交通设计》试卷及答案,推荐文档

同济大学课程考核试卷(B卷) 2007 —2008学年第一学期 命题教师签名:审核教师签名: 课号:15014101 课名:交通设计考试考查:考试此卷选为:期中考试()、期终考试()、重考(V试卷年级专业学号姓名得分 一、判断题,共5题(对下面各题的正误作出判断,正确的用“V”示,错误的用“浓示)(10% ) ①交通设计即交通标志、标线和信号灯设计。() ②交通设计贯穿于交通规划与交通管理之中,具有中微观性质。() ③对于设置在路侧的公交停靠站,其设置位置宜优先选择在进口道。() ④两块板断面形式不利于道路沿线车辆左转进出。() ⑤在城市道路上设置护栏或隔离设施有助于提高其安全性,但会降低通行能力。()二、简答题,共5题(40% ) 1)简述交通设计的基本目标及实现各目标的设计方法。(10% ) 2)试简述城市道路路段机动车道单车道通行能力的影响因素有哪些?(10% ) 3)试述城市道路沿线进出交通组织方式及其适应性。(提示:可从道路等级方面加以考虑)(5% ) 4)城市道路公交停靠站的设置位置及形式有哪几种?试论述不同位置的公交停靠站在交通方面的适应性。(10% ) 5)试绘制路边停车场(点)的设计模式图。(5% ) 三、解析题,共2题(50% ) 1已知:某城市道路为交通型主干道,南北走向,路段和交叉口红线均为50m。道路沿线机动车流量较大,需要设置双向六车道;非机动车、行人流量适中,建议人行道设计为5m、非机动车道设计为5m。 1)请运用交通设计基础知识,进行城市道路路段横断面设计。(10% ) 2 )该道路上某交叉口为主干道-主干道交叉口,南北进口左转流量和右转流量均较大,试进行该交叉口南北进口横断面设计,同时进行交叉口进口道车道功能设计。(10% ) 2试概括现行的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交通渠化设计模式,并论证各模式的优缺点及适用条件。(30%) 一、错对错对错 二、简答题,共5题(40% 1)简述交通设计的基本目标及实现各目标的设计方法。(10% 方法:(1)交通网络与交通组织设计(2)交通流有序化设计(3)交通安全设计(4)提高通行能力设计(5)提高设施资源利用率设计(6)公交优先设计(7)交通语言系统设计(8)附属设施布局设计(9)交通环境、景观协调设计(10)以人为本设计 目标:安全(1 ; 2; 3; 7; 9; 10)通畅(1 ; 2; 3; 4; 6; 8; 9)环保(1; 5; 6; 7)便捷(2; 7; 8; 9; 10)效率(1; 2; 4; 5; 6; 8) 2)试简述城市道路路段机动车道单车道通行能力的影响因素有哪些?(10% 与路口通行能力匹配与对向车流隔离与非机动车隔离车道位置车道宽度 不同道路条件(横断面类型;交叉口类型;车道宽度;车道数;纵断面坡度;转弯半径)不

交通枢纽规划与设计

交通枢纽规划与设计 第一章港站与枢纽概述 一、交通枢纽定义 在两条或者两条以上运输线路的交汇、衔接处形成的,具有运输组织、中转、装卸、 仓储、信息服务以及其他服务功能的综合性设施。二、主要功能 1. 运输对象(人):旅客换乘、餐饮、住宿、娱乐等;货物的存储、包装、处理及 各种手续; 2. 运输工具(车):停放、给养、维护和调度; 3. 运输网络(路):连接运输线路,形成运输网络。三、交通枢纽的分类 (1)按交通运输方式分:单式交通枢纽和复式交通枢纽。 (2)按地理位置分:①陆路交通枢纽;②滨海交通枢纽;③内河交通枢纽。(3)按 运输方式组合分:①铁路—公路枢纽;②水路—公路枢纽;③水路—铁路—公路枢纽;④ 综合交通枢纽。 (4)按交通干线与站场空间分布形态分类:①终端式枢纽;②伸长式枢纽;③辐射 形枢纽;④辐射环形枢纽;⑤辐射半环形枢纽。 (5)按交通网络上的位置分:已定型、半定型和全定型。四、我国交通枢纽相关规 划 1992年,交通部组织编制了《全国公路主枢纽布局规划》,确定了全国45个公路主 枢纽的布局方案。 2019年8月,交通部公布了《国家公路运输枢纽布局规划》,共确定179个国家公路运输枢纽,其中12个为组合枢纽,共计196个城市。 2019年11月,国家发改委颁布《综合交通网中长期发展规划》将综合交通枢纽分为 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和地区性综合交通枢纽三个层次。 根据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的基本定位,规划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节点城市)42个。 五、运输线路 1. 骨干线路:全国运输网的骨干和大动脉; (1)国道主干线(122830); (2)公路主骨架(“五纵七横”) ;(3)国家高速公路网(7918);

东南大学交通规划课程设计作业

第一章概述 1.1规划目的 巩固和掌握在授课中学到的理论知识和技术方法,实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提高教学效果。通过该环节使学生拓展专业实践知识,增强动手能力;掌握交通调查、OD小区划分及调查数据统计处理;熟练掌握“四阶段”交通预测的原理及方法,熟悉道路网络构造及交通分配算法实现。 1.2规划内容 本次课程设计的题目为:东南大学九龙湖校区交通规划研究。 根据东南大学九龙湖校区的交通特点,本次规划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点:(1)九龙湖校区的交通调查与数据分析; (2)九龙湖校区交通预测; (3)九龙湖校区道路交通网络分析; (4)对九龙湖校区道路网优化处理; (5)设计自行车交通系统与行人交通系统规划方案; (6)校外交通衔接规划; (7)总体评价。 1.3指导思想与规划原则 本次规划属于大学校园内部交通规划,规划的指导思想在于便捷校园内部学生及工作人员的交通出行,使九龙湖小区内行人,非机动车,机动车运行安全,有序,高效。规划要有整体观念,进行全面综合的分析。本次交通规划要满足近期与远期相结合的原则,理论联系实践,局部服从整体的原则。 1.4规划的范围和期限 本次课程设计交通规划的范围为东南大学九龙湖校区全部区域。本次规划为中长期规划,规划的年限为10年。

第二章交通现状分析与交通调查方案设计 2.1交通小区划分 东南大学九龙湖校区交通小区划分 说明:1九龙湖宾馆;2北门;3校医院;4桃园生活区;5桃园体育场;6院系楼A;7院系楼B;8西门;9李文正图书馆;10本科教学楼;11东门;12院系楼C;13橘园生活区;14橘园体育场;15行政楼;16南门;17院系楼D;18梅园生活区;19梅园体育场 2.2方案设计 调查组织方案具体如下: 1.确定调查对象:东南大学九龙湖校区全体学生。 2.组织调查机构:东南大学。 3.准备工作:设计,印刷调查问卷。 4.确定抽样方法:桃园,梅园,橘园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出行差异较大,不能采用

我国城市发展中的静态交通问题

我国城市发展中的静态交通问题 提要静态交通是各种车辆在交通出行中的短暂停车,以及在停车场的长时间停车所组成的一个总的概念。一个完善的城市道路交通体系,应该由完善的动态交通子系统及静态交通子系统所组成。动态交通需要空间(即车行道)、各种设备以及管理措施;静态交通同样需要空间(即停车场)、各种设备和管理措施。过去,人们只重视动态交通问题,而对静态交通问题没有给子足够的重视,更缺乏研究探讨。本文通过分析,得到一些有利于我国城市交通发展的渠道和方法。 一、我国城市静态交通现状 (一)我国城市交通环境复杂。行人、自行车和机动车并存的混合交通,具有平面混合低速的特点,道路使用者没有路权分配限制的行为使我国原本复杂的混合交通环境变得更为复杂,我国交通流的随机程度更大。目前,我国学者主要采用跟驰模型和元胞自动机模型、速度梯度连续模型、多车道动力学模型等,但是缺乏独立自主开发的交通流模拟系统,结合我国交通流特点的针对性研究不够。 (二)道路设施。我国城市道路系统存在着总量不足和结构不合理的严重缺陷。长期以来,我国城市人均道路面积一直处于低水平状态,尽管近十年增长幅度较快,仍赶不上城市交通量年均20%的增长速度。支路合理密度应该为干道路网密度的3倍左右,而我国目前大多城市支路网密度不到干道网的2倍。支路不足以及被不合理占用使得干道被迫承担过多的本应由支路承担的出入和集散功能,从而导致路网功能混乱,效率下降。

(三)交通管理。我国目前城市交通由公交、出租、地铁、公安等部门各管一摊,管理部门的分割造成部门之间很难资源共享和协调,各自制定的交通政策法规难以从全局考虑,在城市交通系统中同时运行时则不够和谐,难以形成整合的综合交通管理措施体系。缺乏和城市整体发展的协同性,缺乏科学的整体交通战略和规划,治理工作往往顾此失彼,前后失调。 (四)公共交通。目前,世界各国都认识到公共交通是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良策,目前国内公交最高水平的深圳特区公共交通分担率也只有25%。我国目前公共交通的基本缺陷如下:由于路网密度较低,限制了公交线网覆盖率的提高和线路布设的灵活性;线网结构不合理,缺乏合理的层次,经营机制不完善,调度水平落后等问题仍然存在。对公交营运效率、道路使用以及交通管理都造成了不利的影响;公交企业主要依靠政府补贴,运营效率不和经济挂钩,服务质量下降和企业生存无关,因而普遍处于亏损状态,公共汽车在整个城市交通客运量中的比重越来越缩小。道路公交服务水平较低,表现在公交营运速度低、准点率差、乘客步行和等待时间长等方面。 二、我国城市静态交通问题 (一)停车设施供需不平衡。为了加强对全国城市停车设施规划、建设和管理,1988年公安部、建设部曾联和颁发了《停车场建设和管理暂行规定》和《停车场规划设计规则》。以两部的“暂行规定”为基础,各地纷纷研究制定适和地方自身需要的停车设施规划建设、管理规定和建筑物停车设施配建标准,并根据规划建设了一些停车场。

09交通规划课程设计1

交通规划课程设计Course Exercise in Traffic Planning 专业班级:2009级交通工程 姓名:小脚丫 班级:交工 09-2 学号: 0900502 设计时间:2012\6\4-2012\6\10 指导教师:魏丹

成绩综合评定表

《交通规划》课程设计指导书 一、设计的目的与任务 交通规划课程设计是交通工程专业教学计划中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实践环节,其目的和任务是:目的:为了巩固和进一步掌握在《交通规划》授课中学到的理论知识,通过交通规划设计工作,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良好作风,并进一步明确本专业学习的宗旨与任务; 任务:通过对现有路网进行分析划出交通影响区以及主要节点,并在未来预测年的经济、社会发展预测基础上,采用四阶段法进行相应的交通规划,使学生了解交通规划的大体流程、基本技术方法和未来的发展趋势。 二、设计题目及相关要求 1、相关要求: 总体目标:在交通规划区域内相关社会经济分析预测的基础上,完成交通规划设计内容,增强学生完整的交通规划设计概念及强化规划意识。 具体设计要求: (1)依据分组情况合理分工,各组均独立、按时、按质、按量完成本课程设计。(2)充分理解并掌握相关理论,熟悉行业规范以及设计流程。 (3)完成设计项目后,将设计指导书、任务书、计算书按要求装订成册。 通过整理课程设计资料、撰写并打印课程设计报告等,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获得对本此课程设计的全面、系统的认识,同时取得一定的工作技能和专业经验。 2、注意事项: (1)本课程设计要求学生依据分组情况合理分工,各组均独立自主完成,严禁抄袭、抄袭者以零分计。

校园交通环境景观规划设计

校园交通环境景观规划设计 一个社会的组成部分有很多,校园就是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为国家提供高端人才的重要温床。校园是一个拥有大量建筑的地方,人口密度大、使用很多的能源与资源,各种设施存在其中。社会能耗很大比重消耗于此,更是人性关怀的集散地。所以校园建设从侧面也影响着国家的综合实力。 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大连理工大学校园交通与环境安全问题日益凸显。为了更好的为学生和老师提供舒适的校园环境,提升校园文化和综合实力。我们总结出景观与道路等的合理关系,积极研究其建造方法的规划理念与创新思路。 校园景观的设计与建造,首先应该做到维护其原有的历史意义、地域文脉、生态特征,而建筑、景观等物化元素皆应和谐处理,以形成统一的景观面貌。 大连理工大学凌水主校区,位于辽宁市省大连市沙河口区与甘井子区交界的凌水镇内。周围有很多高校,东侧为居住区用地,南侧与大连海事大学相连,西侧是丘陵地带的自然山体,北侧的邻居是大连软件园。 整个校园空间景观规划改造应体现整体中有连续、连续中显多样、多样中有统一的景观设计原则,并且在人性化方

面依据人体工程学原理以及人的行为变化、心理学科学等方面对自身空间变化做出的反应,通过开始、发展、高潮等空间层次的顺序步步深入,将人工与自然有机的结合,实现人与景的情感交融。将宏观的设计构成要素与微观的构成要素进行整合,产生步移景异、寓情于景、情随景生、融入自然的人性心里效应。 校园交通特点 1.人车混行、人流量大、交通复杂的特点。 高校平时同时有大量的师生、后勤人员在校园内学习、工作,尤其是学生往往处于饱和的状态。因为是丘陵地带,在校园内,95%的学生的交通方式是步行,大多数的教职工以及外来人员则选择机动车出行。因此,校园道路就同时承载着步行、机动车、非机动车三种交通方式,相互交织在一起,形成混合的交通流。容易造成车祸等问题。 2.阵发性拥挤、较强的分布规律的特点。 为了方便安排校内师生的学生、工作,高校往往都会实行统一的作息时间,因此在某个时间点上,如上下课时间,就会出现短时间的人流量“爆发”,形成阵发性的拥堵特点,而且这种阵发性还会出现明显的周期性,而这种周期性表现在校园内,经过调查就能找到一定的规律。同时,在这种瞬间爆发的人流中,往往以教学楼或食堂等公共场所为中心,聚散行较强。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与及路线设计

重庆市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及路线设计规范

前言 本规范系根据重庆市规划局关于重庆市《道路交通规划及路线设计规范》编写要求和 《重庆市工程建设标准立项申请》建标[2005]第3号要求编写。 本规范是针对《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90和《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对山地城市实用性不足而编制的地方规范。规范总结了重庆市近年城市建设经验,借鉴和吸收了国内外最新规范和研究结果,是国家规范针对山地城市道路规划设计内容的增加、补充、完善。山地城市道路规划设计,宜采用本规范。其他关于道路路基、路面、照明、排水、交通安全设施设计等内容仍采用国家标准。 在规范条文初稿完成后,通过了多种方式广泛征求了重庆地区有关单位和专家意见, 最后完成送审稿。经重庆市建委组织专家审查通过,现已完成报批搞。 本次规范主要有变化内容: 1、道路规划设计理念变化而引起规范内容变化。引入道路设计交通功能为确保汽车通行、进入、停留空间和行人、通行、进入、停留功能的设计理念。调整减小车行道宽度、减小交叉口转弯半径和增加路网密度等内容。 2、增加和细化了设计小时交通量及道路通行能力的定义和计算要求,增加和明确交通量作为道路规划设计基础控制条件的要求,使道路设计基础条件更明确。 3、废除计算行车速度作为道路设计基本参数,引入了设计速度作为道路几何设计最重要的控制参数,使之概念更清晰。并针对城市道路建设特点引入的运行速度对设计路段标准分段进行校核概念,使道路设计更安全。 4、引入道路设计服务水平初步评判标准,使道路建设目标和标准选取更明确。 5、修改了设计车辆的选用类型,增加设计车辆性能图示,使设计对设计交通特性有更清楚直观认知。

四川大学校园交通规划建设方案v3.0

四川大学校园交通 建 设 方 案 成都市灵奇空间软件有限公司 2015-5

目录 1系统特点 (1) 2系统建设内容 (2) 2.1GIS平台 (2) 2.1.1平台功能框架 (4) 2.1.2三维校园 (4) 2.1.3校园微地图 (9) 2.1.4360°实景校园 (13) 2.2系统功能 (16) 2.2.1车主导览APP (16) 2.2.2保安移动办公 (19) 2.2.3后台GIS监管平台 (21)

1 系统特点 ●基于校园精细化微地图,打造校内交通专题图,实现校内不同交通区域的可 视化呈现,让用户通过直观、便捷了解校内停车区域。并支持所有不同停车区域的一键引导,实现校内智慧交通服务。 ●打造VIP用户车位智能专属地锁,采用蓝牙+网络的通讯手段,实现自动检 测车辆、手机远程控制多方式结合的地锁升降控制模式。实现VIP用户车位的无人化、智能化管理。保证VIP用户车位随时可停,为校园专用车位的定向使用提供,无人值守、管理无忧。 ●采用外部地图+校园精细化地图结合,实现校内车位查询、实时定位、校内 外结合的路径导航服务、POI地标点查询等,为校内车主用户提供精准的出行服务。 ●基于实时定位反向寻车,有效的解决车主无法通过环境标识寻找车辆的问 题,节约用户寻车时间,并提供一键出车,引导用户从最近的出口离开校区; ●提供校内外摆渡车位置实时查询,并结合校区班车班次排班信息,共同为校 园师生提供便捷、及时的交通动态资讯; ●提供车辆访校网络预约功能,实现用户车辆信息的提前登记,停车费用的在 线支付,提升车辆出入口通关速率,解决因车辆量大造成的拥堵问题; ●依托互联网移动在线支付,提供教职工账户在线充值付费停车卡费,实现用 户帐号欠费提醒,自主缴费; ●实现校园重大活动交通引导专题图的制作,为校内人员及访客提供更加直 观、便捷的移动可视化引导服务,也有效降低校内交通压力,维持校园良好交通秩序。 ●基于GIS的校内停车热力图的动态呈现,实时呈现校内车辆停车分布情况, 以便对后来车辆进行提前引导,缓解热门停车区域周边的交通压力,提升校园交通管理效率。 实现校内停车数据、车辆信息的移动可视化查询,实现违规停车的智能化监管,方便校内巡逻人员对于违停车辆的即时查询,提高的校内交通监管效率。

交通规划 设计说明书

沈阳工学院校园交通规划设计说明书 学号:1510020147 姓名:严浩洲 指导教师:张初旭

引言 (3) 1.校园出行调查与数据分析 (4) 1.1沈阳工学院交通区划分 (4) 1.2校内居民出行OD调查 (5) 1.3出行调查数据分析 (5) 1.3.1扩样 (5) 1.3.2调查日出行OD分布 (5) 1.4校内主要出行目的地 (6) 1.5常用出行方式 (6) 2.校园道路与交通现状分析 (6) 2.1校园道路现状 (6) 2.2.1道路干路基本信息 (7) 2.2校园交通现状分析 (7) 3.校园公交线网规划 (8) 3.3校园公交线网规划原则 (9) 3.4.1确定公交线网结构类型 (9) 3.4.2确定基础道路网络 (10) 3.4.3沿主要客流方向开线 (10) 4.公交站点布设 (14) 4.1公交首末站布设 (14) 4.1.1首末站布设原则 (14) 4.1.2线路首末站的选择 (14) 4.2公交中途停靠站点布设 (15) 4.2.1中途停靠站的布设原则 (15) 4.2.2校园公交站点布设 (15) 5校园公交车辆设计 (17) 5.1校园公交车辆选型 (17) 5.1.1公交车辆选型原则 (17) 5.1.2公交车辆选型 (17) 5.1.3所选车型的优点 (18) 6.个人小结 (19) 6.1实训内容总结 (19) 6.2实训心得 (19)

引言 沈阳工学院占地约1092亩,校园主要包括:教学区、学生生活区、教工生活区、公共生活区、科技园区等五个区。校园面积大,自然造成了学生、教工日常出行不便。“从宿舍区到最里面的教学区,步行至少要半个小时”较远的距离为很多学生造成了不便。 此外,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在大学内任教的老师们的经济条件大幅度提高下,许多老师开始购买小轿车作为代步工具。另一方面,大学生为节约时间,纷纷购买自行车充当代步工具。这种情况下,进入大学校园的车辆数量日益增加,加重了校园内部的交通压力。特别是上下课的校园交通高峰期,学生、自行车、汽车等都集中在校园内并不宽敞的道路上,极容易发生交通事故或者交通堵塞。由于自行车数量和汽车数量的大幅度增加,车辆的停放以及保管问题也成了棘手的问题。因此,为了解决校园交通问题,提高校内居民的出行方便性,在沈阳工学院内设置校内公交车是具有一定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 本文结合沈阳工学院的校内出行情况、道路网现状,为工学院设计了一套校园公交方案,其包括校园公交线路规划、站点布设、车场布设、车辆配置和方案评价等五个方面。方案设计中,考虑了校内所有居民的出行特点,包括学生、教工职员等居住在校园内的人员,并统称为校内居民。由于学生人数占总人数的85%左右,所以,学生是本方案设计中考虑的主体。方案设计基于沈阳工校园建筑的目前现状,分析校内居民出行特点,即目前新建的校史馆、医务室和国际交流中心、新信息院建成等现状。若将来,学校这些建成后,则需重新进行校园出行情况调查,从而对本设计方案进行调整。

交通规划四阶段法资料讲解

交通规划四阶段法

前言 (4) 第一章课程设计要求 (4) 1.1、设计题目 (4) 1.2、课程设计的目的意义 (4) 1.3、设计的时间及分组 (5) 1.4、课程设计内容 (5) 1.4.1掌握交通规划四阶段交通需求预测的原理方法 (5) 1.4.2学习交通规划软件TransCAD的操作方法 (5) 1.4.3对研究区域提出交通改善策略 (6) 第二章小组成员及任务分配 (6) 第三章四阶段中各阶段做法及成果展示 (7) 3.1 相关资料收集 (7) 3.2 交通发生和吸引预测及平衡 (7) 3.2.1交通区划分原则及划分结果 (8) 3.2.2交通生成预测 (8) 3.2.3 预测结果 (10) 3.3 交通分布预测 (10) 3.4 交通方式划分 (11) 3.5 交通分配预测 (12) 3.6 交通分配评价 (15) 3.7 对我校道路网分析及建议 (16) 3.7.1道路网规划 (16) 3.7.2慢行交通系统设计 (16) 3.7.3道路横断面设计 (17) 3.7.4总结 (17) 第四章 transcad中交通规划四阶段法具体操作 (18) 4.1生成初始路网图 (18) 4.1.1 生成路网前准备 (18) 4.1.2 新建路网层(线层) (18) 4.2 生成小区图 (19)

4.3 在路网与交通区层填入数据并进行人口预测 (20) 4.4 生成小区质心 (22) 4.5 创建网络 (23) 4.6 生成阻抗矩阵 (24) 4.7 对未来年限小区发生与吸引量进行平衡 (25) 4.8 用重力模型进行交通分布预测 (26) 4.9 进行交通分配并查看结果 (28) 4.10 绘制小区质心间的期望线 (30) 4.11 交通方式划分 (31) 第五章总结 (31)

我国高校校园巴士交通运行组织与规划研究

我国高校校园巴士交通运行组织与规划研究 祝亚坤王庆海 摘要:随着高校招生比例的逐年增加,全国各大高校都面临着扩建、发展的问题。校区的不断扩大在带给我们学生更加优越的硬件设施和更加舒适的生活环境的同时,也给我们的校园交通带来了一些不便。本文通过对南京工业大学(江浦校区)校园巴士现行交通组织与规划的研究,见微知著,进而可以将此研究方法与模型推广到全国高校校园巴士交通运行组织与规划研究。 关键词:校园巴士,交通运行,交通规划 Chinese university campus bus transportation operation and planning research Abstract: along with the university enrollment ratio increased year by year, the major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re faced with the expansion, development issues.Campus continues to expand to bring our students more excellent hardware facilities and a more comfortable living environment at the same time, but also to our campus traffic inconvenient. Based on Nanj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Jiangpu campus) from research, the current traffic organization and planning the campus bus, then the research method and the model is extended to the campusbus research and planning of traffic operation organization. Key words:campus bus, transportation operation, transportation planning 1 引言 校园巴士是一项重要的校园基础设施,是大学生校园内常用的交通方式之一。校园巴士的目的是为校内师生以及教职工家属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提供了安全、迅速、方便的服务,为学校的建设、发展与繁荣做出贡献。由于我国各个高校的扩招,新校区如雨后春笋一般竞相出现在全国各地,然而新校区大多面积“可观”,这样就对校园巴士有了更高的要求。 本文通过对南京工业大学(以下简称“南工大”)校园巴士现行交通运行组织与规划的研究,进而提出改善方案,并进行对新方案的综合分析,从而提出改善意见和集体规划方案,以此为依据,可以将此研究方法与模型推广到全国高校校园巴士交通运行组织与规划研究。 2 “南工大”校车规划现状分析 2.1 学校简介 南京工业大学(江浦校区)是国家首批“2011计划”14所重点建设大学之一、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试点高校、教育部首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高校、省部共建高校、江苏省重点建设高校、江苏省综合改革试点高校、江苏省人才强校试点高校,具有百年办学历史,是一所以工为主的多科性大学。南京工业大学于2001年由原化工部南京化工学院与原建设部南京建筑工程学院合并组建而成。原南京化工学院的前身可追溯到创建于1902年的三江师范学堂;原南京建筑工程学院的前身可追溯到创建于1915年的同济医工学堂。学校依山而建,总占地面积200公顷(3000亩),呈长形,南北长约2220米,东西宽约920米,采用“教宿分离”的管理模式。 2.2 现行校园巴士交通运行与规划 目前南京工业大学校园巴士运行情况为: (1)校园巴士车辆数为2辆;由于学校依山而建,呈长形,南北长约2220米,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