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脱硝氨区管理制度

脱硝氨区管理制度

脱硝氨区管理制度

1. 背景

脱硝氨区是一个重要的污染治理领域,它主要涉及空气污染治理。脱硝氨区是指通过脱硝装置将燃煤锅炉等产生的二氧化氮转化为氮氧

化合物,然后利用氨水将氮氧化合物转化为氮气和水蒸气,达到减少

氮氧化物排放的作用。

为了保障脱硝氨区的安全运行和顺利实现污染治理的目标,需要

建立一套管理制度来规范脱硝氨区的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流程。

2. 目的

本管理制度的目的是为了保障脱硝氨区的安全运行和顺利实现污

染治理的目标,明确脱硝氨区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流程,保证脱硝氨

区的污染治理效果,并遵守国家和地方相关法律法规。

3. 范围

本管理制度适用于脱硝氨区。

4. 责任

4.1 脱硝氨区管理者

负责制定脱硝氨区管理制度的制度体系和管理规程,并对脱硝氨

区的管理制度执行情况进行监督。

4.2 脱硝氨区工作人员

负责脱硝氨区日常运行和管理工作,执行本管理制度规定的各项制度、程序和要求。

4.3 安全环保部门

负责脱硝氨区的安全和环保管理工作,开展安全检查和环保检测工作,确保脱硝氨区的运行安全和环保合规。

5. 管理制度

5.1 设备管理

脱硝氨区的设备在启动前必须进行检查,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另外,对设备进行定期维护,并做好设备的档案管理。

5.2 操作规程

脱硝氨区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掌握操作规程,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确保操作规程的正确性和安全性。

5.3 废气排放管理

脱硝氨区废气排放必须符合国家和地方的环保要求,确保排放指标达到国家和地方标准。同时,必须对废气进行监测,确保排放指标合法合规。

5.4 安全管理

脱硝氨区的安全管理必须符合国家和地方的安全要求,确保操作过程中人员和设备的安全。操作人员必须穿戴符合要求的劳动保护用品,并按照要求进行安全操作。

5.5 质量管理

脱硝氨区的质量管理必须符合国家和地方的质量要求,确保操作过程中产生的产品质量符合标准。同时,对产品进行检测,并做好检测数据的记录和档案管理。

6. 总则

脱硝氨区属于环保污染治理领域,必须切实加强管理,确保脱硝氨区的污染治理效果。本管理制度是脱硝氨区管理的重要依据,是保证脱硝氨区安全运行和顺利实现污染治理目标的必要手段。

脱硝系统(氨区)管理制度

甘肃省九连山水泥有限责任公司SNCR烟气脱硝系统 氨 区 管 理 制 度 甘肃省九连山水泥有限责任公司 二〇一五年十一月

脱硝系统(氨区)管理制度 氨为有毒、挥发性危险化学品,脱硝系统所用的氨水区属国家级重大危险源和重点防火部位。做好氨区的保卫、防火工作,是每个人的责任和义务。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1.1 本制度规定了脱硝氨区的运行及安全管理事项,包括氨区日常运行、氨水接卸、设备消缺检修期间必须执行的人员出入、劳动防护和各项安全措施。 1.2 本制度适用于氨区的正常运行管理。 2.管理内容 2.1 脱硝氨区出入规定 2.1.1 禁止任何与工作无关人员进入氨区。需要进入氨区的工作人员(各级检查人员除外),必须由所在部门(外来作业人员由归口管理部门)组织进行氨水的特性及防火、防爆规定的培训并考试合格后持证进入。 2.1.2 严禁毁坏围堰、警示牌、监控设施、入口铁门及门锁等。2.1.3 严格执行氨区准入制度。在氨区的室内固定地点设立人员登记本,任何人每次进、出氨区都必须进行登记。 2.1.4 氨区围栏门锁的钥匙存放在脱销系统控制室,由当班控制运行人员负责管理,按值移交;任何人员不得私自取用。管理、检修人员需进入氨区巡检、作业时,自行联系控制运行值班人员开门。

2.1.5 任何进入氨水储罐、氨泵房的人员,必须先关闭手机、对讲机,交出所有火种、非防爆手电筒等,分别存放在控制室设立的专用箱内。 2.1.6 运行值班人员必须按规定时间认真巡检脱硝系统,并做好记录。其他人员进入氨水储罐、氨泵房内巡查或检修时,每次中途离开或工作结束时,必须联系运行人员来将门锁好后才能离开。 2.1.7 进入氨水储罐、氨泵房的所有人员禁止穿能产生静电的合成纤维衣服或带铁钉的鞋,特殊工作项目,必须在进入前穿戴好专用防护服和必要的防护用品。 2.2 日常运行规定 2.2.1 运行值班人员负责氨区的日常运行和机组的供氨操作。按指定路线对氨站设备进行巡回检查,完成抄表记录,及时发现缺陷并按公司缺陷流程正确处置。 2.2.2 运行人员进入氨水储罐、氨泵房前须确认无漏氨报警,有漏氨报警时按2.2.5条处置。 2.2.3 运行值班人员每周进行一次手动试喷淋操作,操作结果在运行日志上记录,该系统不能正常工作时立即报修并汇报上级。 2.2.4 氨泄漏监测仪和漏氨报警装置必须在有效检定期内,运行人员发现仪器超过检定周期时,应及时通知仪器检定部门进行校验,并汇报上级。 2.2.5 出现漏氨报警时,运行值班人员立即停运相关运行设备,启动喷淋装置,汇报上级。得到上级指令后携带便携式漏氨检测仪到就地确认,靠近氨区前明确上风位,进入氨水储罐、氨泵房必须穿戴好全

脱硝专业培训试题

一、氨水特性须知 1、危险性概述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 健康危害:吸入后对鼻、喉和肺有刺激性,引起咳嗽、气短和哮喘等;可因喉头水肿而窒息死亡;可发生肺水肿,引起死亡。氨水溅入眼内,可造成严重损害,甚至导致失明,皮肤接触可致灼伤。慢性影响:反复低浓度接触,可引起支气管炎。皮肤反复接触,可致皮炎,表现为皮肤干燥、痒、发红。如果身体皮肤有伤口一定要避免接触伤口以防感染。 2、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用水冲洗至少15分钟。若有灼伤,就医治疗。对少量皮肤接触,避免将物质播散面积扩大。注意患者保暖并且保持安静。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至少15分钟。然后用1%硼酸溶液冲洗。立即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呼吸困难时给输氧。呼吸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如果患者食入或吸入该物质不要用口对口进行人工呼吸,可用单向阀小型呼吸器或其他适当的医疗呼吸器。脱去并隔离被污染的衣服和鞋。 食入:误服者立即漱口,口服稀释的醋或柠檬汁,就医。吸入、食入或皮肤接触该物质可引起迟发反应。确保医务人员了解该物质相关的个体防护知识,注意自身防护。 3、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易分解放出氨气,温度越高,分解速度越快,可形成爆炸性气氛。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灭火方法:雾状水、二氧化碳、砂土。 4、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疏散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污染区,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化学防护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在确保安全情况下堵漏。用大量水冲洗,经稀释的洗水放入废水系统。也可以用沙土、蛭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然后以少量加入大量水中,调节至中性,再放入废水系统。如大量泄漏,利用围堤收容,然后收集、转移、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 二、SNCR脱硝的原理是:4 NH3+ 4NO +O2 →4N2 + 6H2O 三、脱硝系统定期工作日期: 每月8、18、28日 定期切换措施:先启动备用泵,然后停运运行泵 四、卸氨水时,泵不出力如何处理? 先确认泵的进出口门打开,氨水储罐的入口门打开;然后将泵体的排气螺栓卸下,排净泵内气体。 五、氨水数据统计是如何规定的? 六、调节回路的自动投入过程: 首先,在手动的方式下,人工调整PID回路的输出OP值,使得过程值(PV)发生改变,当观察到过程值(PV)接近能满足工艺生产要求所需的值,将回路切换到自动方式,并在“SP”处输入设定值。切不在过程值严重偏离设定值时切换到自动方式。

脱硝氨区设计规范修订稿

脱硝氨区设计规范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

参照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 50160—2008版).,液氨作为乙A类可燃液体考虑。 脱硝氨区设计规范列表,如有欠缺,请补充: 1、HJ 562-2010 《火电厂烟气脱硝工程技术规范:选择性催化还原法》 2、GB 5044-1998 《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关于氨的毒性 3、GB 50219-1995 《水喷雾灭火系统设计规范》关于氨区消防 4、GB50160-2008 《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并于氨区间距和防火堤 5、GB50016-200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关于氨区间距 6、GB/T20801-2006 《压力管道规范》关于氨输送管道 7、GB18218-2009 《重大危险源辨识》关于氨危险源 8、GB536-1988?《液体无水氨》关于氨的性质 9、GB12268-2005 《危险货物品名表》关于氨的特性 10、GB50093-2002 《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关于氨区施工 11、SH3007-1999 《石油化工储运系统罐区设计规范》关于氨区安全阀 12、SH3063-1999 《石油化工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规范》关于氨检测仪 13、SH3007-1999 《石油化工储运系统罐区设计规范》行业规范 14、SH3094-1999 《石油化工排雨水明沟设计规范》行业规范 15、SH3505-1999 《石油化工施工安全技术规程》行业规范 16、HG20660- 2000 《压力容器中化学介质毒性危害和爆炸危险程度分类》氨属于中度危害的化学物质 17、HG/ 《管径选择》关于氨管道流速设计

氨区安全管理规定

氨区安全管理规定 一、氨水储罐彩板房必须保持完整无破损,并挂有"严禁烟火"等明显的警告标示牌。 二、氨水储罐彩板房周边5米内内严禁烟火,必须保持清洁,无杂草,不准储存其他易燃品和堆放杂物,不准搭临时建筑。 三、所有进入氨水储罐彩板房的人员严禁吸烟,及明火作业,需动火操作时,应执行相应的动火管理规定,。工作人员离开后必须将大门上锁。 四、氨水储罐彩板房四周必须配备8具干粉灭火器,氨区喷淋系统要定期进行检查试验。灭火器要定期进行检验,发现失效要及时更换。 五、脱硝系统作业的人员必须经专业培训合格后,掌握氨区系统设备并了解氨气的性质和有关的防火、防爆规定。 六、岗位作业人员必须加强个人防护,按照规定配备齐全安全防护装置(防护手套、护目镜、防护面罩、防护服等)并定期维护。进入现场维修时,作业人员应着防腐蚀的工作服,围裙并佩戴防护眼镜,并佩戴防毒面具,日常操作时应穿防静电工作服并戴橡胶手套。 七、氨水卸氨时要有专人就地检查,发现跑、冒、漏立即进行处理,严禁在雷雨天和附近地区发生火警时进行卸氨工作。加完氨水后立即盖好,严禁无故打开氨水储罐。 八、严格执行登记制度,接卸氨水时,对氨水接卸人员姓名,车牌号、氨水数量,进行登记。 九、罐体、阀门、管道连接处不得有泄漏现象,罐体旁边如有积水要及时排净。 十、经常检查电机运转情况是否平稳,机械密封的磨损及泄漏情况,及时更换磨损密封件,防止压力水进入电机。 十一、不管系统是否运行,只要喷枪没有被取出,就必须保证喷射模块内有压力(约为0.4MPa),防止没有空气冷却导致喷枪烧坏。 十二、当皮肤与还原剂接触后,要用清水彻底清洗皮肤,当与眼睛接触后,要用水冲洗眼睛至少15分钟。 十三、无论系统是否运行,必须保证PLC的电源供应,若停电时间过长,会

电厂SCR脱硝液氨风险预控及管理

电厂SCR脱硝液氨风险预控及管理 摘要:结合液氨的特性,分析电厂SCR(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系统中液氨的储存与使用,可能存在的事故风险,按照电厂安全生产管理要求,提出风险防范措施与应急建议。 关键词: SCR脱硝;液氨;防范、应急措施 随着国家环保部《火电厂大气污染排放标准》修订后,从2014年1月1日起,重点地区火电机组氮氧化物排放量达到100毫克/立方米,非重点地区2003年以前投产的机组达到200毫克/立方米。环保部还提出,到2015年年底前,现役火电机组全部完成脱硝改造。目前,火电厂成熟的脱硝工艺主要为SCR 法(选择性催化还原法),脱硝还原剂为气化后的无水液氨(NH3),通过高压槽车运输,压力容器储存。该工艺装置简单、成本较低、运行较为成熟、效率较高,其氮氧化物脱除率可达到80%以上,在国内外广泛使用。由于液氨为危化品,电厂的使用储存构成重大危险源,发生泄漏事故易造成人员伤亡和环境危害,所以使用单位必须高度重视和采取可行的防范措施,来实现风险预控。 一、氨的特性危险分析 1.可燃性:液氨在常温常压下是气体。虽然在空气中难以燃烧,但在空气中持续接触火源,便会发出黄 绿色的火焰,燃点是651℃,通常不易燃烧,空气中即使没有火源,加热到该温度以上会立刻燃烧。 2.爆炸性:氨与空气混合15-28%(最易引燃浓度17%);与氧气混合14.8-79%的状态下,遇火源即刻爆炸。 与其它可燃性气体相比较,氨爆炸的范围比较窄,危险性低,但是进入爆炸范围极其危险。液氨与卤素氟、氯、溴、碘、强酸接触,会发生爆炸、飞溅。按国家标准《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规定,车间中氨气最高允许浓度为30mg/m3,约为39.5ppm。 3.腐蚀性:对铜、铜合金等有强烈的腐蚀性,氨系统中不宜使用铜质零件。 4.危险性:人体接触液氨可致眼和皮肤灼伤。液氨从容器内泄漏后,使周围温度下降,易造成接触人员 皮肤冻伤。储存液氨的压力容器遇高热时,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危险,可破坏环境,造成土壤、水体、大气污染。 5.毒理特性:液氨储罐内压力较高,泄漏后液氨迅速蒸发占据空间,在空气中蔓延使人中毒。低浓度氨 对粘膜有刺激作用,高浓度可造成组织溶解坏死。急性中毒:轻度者出现流泪、咽痛、声音嘶哑、咳嗽、咯痰等;眼结膜、鼻粘膜、咽部充血、水肿;胸部X线征象符合支气管炎或支气管周围炎。中度中毒上述症状加剧,出现呼吸困难、紫绀;胸部X线征象符合肺炎或间质性肺炎。严重者可发生中毒性肺水肿,或有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剧烈咳嗽、咯大量粉红色泡沫痰、呼吸窘迫、谵妄、昏迷、休克等。可发生喉头水肿或支气管粘膜坏死脱落窒息。 6.物理性质:无色;有呼吸阻塞样的刺激气味;易溶于水、乙醇、乙醚; 二、SCR脱硝系统液氨区的危险分析 1.对照《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液氨系统属于第二级释放源,在正常运行中不释放

脱硝氨区安全管理规定

脱硝氨区安全管理规定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保障脱硝氨区的安全,规范管理行为,确保人员和设备安全,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脱硝工作场所和相关设施的人员,包括管理人员、操作人员、维护人员等。 第三条脱硝氨区是指用于脱硝工作的封闭区域,其内进行脱硝反应过程。 第四条对脱硝氨区的管理主体应当建立脱硝氨区的安全管理组织,并指定专人负责安全管理工作。 第五条脱硝氨区的管理主体应当制定相应的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操作规程和紧急救援预案。 第六条脱硝氨区的管理主体应当保证脱硝区域的通风设备正常工作,确保空气质量达到国家标准。 第七条脱硝氨区的管理主体应当定期组织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第八条脱硝氨区的管理主体应当配备专业的安全检测设备,进行日常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 第九条脱硝氨区的管理主体应当每年组织一次安全演练,提高应急处理能力。 第十条对于发生事故或者安全事故隐患的脱硝氨区,应当立即停止使用,并进行相应的修复和整改。

第二章安全设施和装备 第十一条脱硝氨区的管理主体应当配备相应的安全设施,包括但不限于警示标识、防护栏杆和安全出口。 第十二条脱硝氨区的管理主体应当配备应急救援设备,包括但不限于呼吸器、防化服和急救箱等。 第十三条脱硝氨区的管理主体应当配备气体检测仪,定期检测脱硝区域内氨气浓度,确保安全。 第十四条脱硝氨区的管理主体应当配置自动监测系统,监控脱硝区域内的氨气浓度和温度变化。 第十五条脱硝氨区的管理主体应当配置消防设备,包括但不限于消防器材和喷淋系统等。 第三章安全操作规程 第十六条脱硝氨区的操作人员应当经过专业培训,并持有相应的操作证书。 第十七条脱硝氨区的操作人员应当熟知脱硝工艺流程,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第十八条脱硝氨区的操作人员应当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包括但不限于防护服、防护眼镜和安全帽等。 第十九条脱硝氨区的操作人员应当按照规定的工作程序进行操作,禁止随意操作或者违规操作。 第二十条脱硝氨区的操作人员应当及时上报安全隐患和异常情况,确保安全。

脱硝运行管理制度(2篇)

脱硝运行管理制度 1.1 管理内容 1.1.1 公司所属各部门依据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标准的要求,对脱硝设施运营实施标准化管理,杜绝环境污染事故的发生。 1.1.2 脱硝设施应与生产系统同步投运,未经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同意,不得擅自降低脱除效率、停运脱硝设施;发生故障确需停运时,必须提前征得所在地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同意。脱硝设施的规模、地点、工艺发生重大变化时,应向当地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申报,并经批准后方可实施。 1.1.3 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依据标准及法规要求与当地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省级电网公司联网并接受监督管理和考核。公司有责任做好系统的运行管理并纳入公司考核体系。 1.1.4 脱硝设施的运行和维护,应有完整的记录,并实行严格的档案管理。 1.1.5 固定污染源在线自动监测系统数据作为环保设施运行调控依据及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监督依据,作为排污费及环保电价补贴依据,按照主设备标准实施管理并纳入公司考核体系。 1.1.6 发生环境污染事故或其他突发性事件,必须依据应急预案妥善处理,及时通报可能受到污染危害的单位和居民,并按国家法律法规要求和公司危急管理的有关规定,及时向公司和当地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报告,接受调查处理。对重大和特大环境污染事故,应在事故发生后立即报告控股公司和当地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启动《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 1.2 管理方法 1.2.1 脱硝氨站的出入规定

1.2.1.1 脱硝氨站正常运行期间为无人值守岗位,集控人员通过接入集控室DCS的控制系统对氨站的设备运行参数进行远程监控,并辅助工业电视和值班人员定期巡回检查。氨站实行封闭管理,站内无人期间一律上锁,钥匙由集控人员保管。 1.2.1.2 因工作需要进入氨站的设备管理人员、检修人员、运输人员、必须经运行值班人员许可后方可入内。 1.2.1.3 进入氨区的槽车必须设有可靠的防静电接地胶带。 1.2.1.4 各级安全检查人员进入氨站必须有综合部相关人员陪同,站内一律不接待外来参观学习人员。 1.2.1.5 所有进入氨站的人员须听从运行值班人员指挥。经过安全交底,明确氨站的安全风险,遵守各项规定,接受安全检查,并执行登记制度。 1.2.1.6 进入氨站人员必须穿全棉工作服,禁止进食和饮水,不得穿带铁钉的鞋,不得携带火种,关闭无线通讯工具,释放静电。 1.2.2 日常运行规定 1.2.2.1 运行值班人员负责氨站的日常运行和机组的供氨操作。按指定路线对氨站设备进行巡回检查,完成抄表记录,及时发现缺陷并按公司缺陷流程正确处置。 1.2.2.2 运行人员进入氨站前须确认无漏氨报警。 1.2.2.3 氨泄漏监测仪和漏氨报警装置必须在有效检定期内,热控维护人员应定期对表计进行校验。 1.2.2.4 出现漏氨报警时,运行值班人员立即停运相关运行设备,启动喷淋装置,汇报上级。得到上级指令后携带便携式漏氨检测仪到就地确认,靠近氨区前明确上风位,进入氨站必须穿戴好全身防护用品。

《电厂氨区防火防爆措施》

2016年氨区防火防爆措施 华电环保系统工程分公司 2016年10月

氨区防火防爆措施 1、目的: 为防止氨区火灾、爆炸事故发生,建立了防火防爆要求、主要措施、消防设施等程序;本措施适用于防火防爆管理,由各专业,各级人员认真执行。 2、适用围: 适用于氨区防火、防爆的平安管理。 3、要求: 3.1根据火灾危险程度与生产、维修、基建等工作的需要,氨区周围30m为一级动火区域。 3.2禁止产生明火的机动车辆进入氨区,必须进入时必须加阻火器。电瓶车禁止入。 3.3禁止使用汽油、苯等易散发可燃蒸气的液体擦洗设备、工具与衣服等。 3.4易燃、易爆物品应存放在指定的平安地点。现场禁止堆放油布、油棉丝纱或其它易燃 物品。现场生产用油存放量一般不应超过48小时的使用量。 3.5使用搬运危险物品,或在易燃、易爆危险场所搬运铁质物品时,不准抛掷,拖拉或滚 动。 3.6在带有易燃易爆物质〔残渣、残液和余气〕的设备、管道、容器上工作时,禁止使用 铁质工具,应使用铜质等不产生火花的工具。假设必须用铁质工具,那么需在工具接触面上涂以黄油,或采用其它平安措施。 3.7具有火灾危险性的甲乙类生产所用设备、管道的保温层,应采用非燃烧的材料,并应 防止可燃液体渗入保温层。高温设备、管道禁止使用易燃,可燃物保温。 3.8必须加强火源管理。厂区焊割动火、熬炼用火等一切动火工作,必须认真执行"平安 生产动火制度"的规定。 3.9要防止可燃易燃物与高温物体接触或靠近,高温工件禁止带入防火防爆区,不准在高

温设备和管道上烘烤衣服和可燃易燃物体。 3.10避雷装置单独设置时,其接地电阻不得大于10欧姆;如与电气设备共用,接地电阻 不大于4欧姆。管道法兰之间电阻不大于0.3欧姆。 3.11未经批准,不准随意搭设临时工棚和其它建筑物。 3.12所有设备、管道、阀门、仪表和零部件,必须有合格证并按要求使用,不明规格、 型号的材质禁止使用。禁止擅自代用。 3.13设备管道在使用前,必须按照规定对外观、尺寸与补焊过或其它疑焊缝进展复验, 并作耐压试验或气密试验,平安装置和附件必须齐全、灵敏可靠。定期对压力容器进展外观、部检查和无损伤检查。严格执行《压力容器管理规定》。 3.14设备检修时,应严格遵守"脱硝检修规程"。 3.15消防机构必须健全,消防器材的设置必须按规定配备齐全。一切消防设施或器材未 经许可〔非火灾情况下〕不准动用。消防道路必须保持畅通无阻,占用道路,必须经保卫科、平安部批准。 3.16所用职工必须分批轮流进展消防知识教育,掌握灭火知识,并会正确使用各种消防 器材。 3.17禁止使用氧气代替空气对设备、管道充压、保压、试压、置换或吹扫。禁止擅自向缺氧的设备、管道、井下等场所输送氧气。 4、主要措施 4.1防爆泄压。

液氨罐区安全管理规定

液氨罐区安全管理规定 第一章 第一条总则 为加强燃煤发电厂液氨罐区(以下简称氨区)安全管理,防范液氨事故 发生,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特种设备安全法》、《危 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电力监管条例》等法律法规及有关标准规范,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燃煤发电厂利用液氨作为还原剂的烟气脱硝系统 中氨区的安全管理。本规定所称氨区指接卸和储存液氨以及制备氨气的生 产区域,按功能分为生产区(含储罐区、卸氨区、氨气制备区)和辅助区 (含控制室和值班室)。 第三条发电企业是氨区安全责任主体,应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 和标准规范,全面履行氨区安全管理责任。本规定所指发电企业包括投资 建设和管理氨区的使用单位和特许经营单位。 第二章 第四条安全要求氨区应布置在厂区边缘且处于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 风侧,并设置必要数量的风向标。生产区应符合火灾危险性乙类和抗震重 点设防类标准和要求。 第五条氨区设备配置和系统应满足国家和行业有关技术标准和规范的 要求,储罐应符合《压力容器》(GBl5O一2022)等特种设备相关规定。 第六条氨区应设置避雷保护装置,并采取防止静电感应的措施,储罐 以及氨管道系统应可靠接地。

第七条氨区电气设备应满足《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符合 防爆要求。 第八条氨区大门入口处应装设静电释放装置。静电释放装置地面以上 部分高度宜为1.0m,底座应与氨区接地网干线可靠连接。 第十条氨区应设置两个及以上对角或对向布置的安全出口。安全出口 门应向外开,以便危险情况下人员安全疏散。 第十一条氨区设置洗眼器等冲洗装置,水源宜采用生活水,防护半径 不宜大于15m。洗眼器应定期放水冲洗管路,保证水质,并做好防冻措施。 第十二条氨区宜设置消防水炮,消防水炮采用直流/喷雾两用,能够 上下、左右调节,位置和数量以覆盖可能泄漏点确定。 第十三条氨区应设置能覆盖生产区的视频监视系统,视频监视系统应 传输到本单位控制室(或值班室)。第十四条氨区应设置事故报警系统和氨 气泄漏检测装置。氨气泄漏检测装置应覆盖生产区并具有远传、就地报警 功能。 第十五条氨区应设置用于消防灭火和液氨泄漏稀释吸收的消防喷淋系统。消防喷淋系统应综合考虑氨泄漏后的稀释用水量,并满足消防喷淋强 度要求,其喷淋管按环型布置,喷头应采用实心锥型开式喷嘴。消防喷淋 系统不能满足稀释用水量的,应在可能出现泄漏点较为集中的区域增设稀 释喷淋管道。 第十六条储罐区宜设置遮阳棚等防晒措施,每个储罐应单设置用于罐 体表面温度冷却的降温喷淋系统。喷淋强度根据当地环境温度、储罐布置、装载系数和液氨压力等因素确定。

烟气脱硝氨区作业安全技术规定

烟气脱硝氨区作业安全技术规定 1. 引言 烟气脱硝是工业生产过程中常见的一项任务,通过脱硝工艺可以减少大气污染物的排放。在进行烟气脱硝作业时,必须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以防止事故的发生。本文档将对烟气脱硝氨区作业的安全技术规定进行详细说明。 2. 作业人员要求 为了保证烟气脱硝作业的安全进行,作业人员必须满足以下要求: •必须经过专业的培训并获得合格的证书; •必须具备相关工艺的操作经验; •必须熟悉所操作设备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必须严格遵守作业规程,并使用个人防护装备; •必须具备应急处理和救援能力。 3. 作业区域要求 烟气脱硝氨区为危险作业区域,作业人员必须遵循以下要求: •只有经过培训并获得许可的人员才能进入作业区域; •在作业区域内,必须戴上防毒面具和防护手套; •作业区域必须保持通风良好,以确保氨气浓度不超过安全标准; •禁止在作业区域内吸烟、吃饭或者带入易燃易爆物品; •作业区域必须定期清洁和消毒,以避免积存的污物引发事故。 4. 操作规程 在进行烟气脱硝作业时,必须严格遵守以下操作规程: 4.1. 操作前准备 •检查设备是否正常运行,并确认脱硝剂的储存量是否足够; •确保阀门和管道连接处无泄漏; •检查防护设备的完好性并佩戴。 4.2. 操作流程 •打开进气阀门,调整进气量至正常参数; •打开脱硝剂加入阀门,并调整剂量; •观察反应器内的压力和温度变化,确保正常运行;

•根据设备要求进行操作调整。 4.3. 操作注意事项 •严禁脱硝剂泄漏到周围环境中; •注意观察反应器内部的压力和温度变化; •如有异常情况发生,立即停止作业并报告相关负责人。 5. 应急处理 在进行烟气脱硝作业时,可能会发生突发情况,作业人员必须具备应急处理的能力,包括以下步骤: •在发生爆炸、泄漏等事故时,立即停止作业,采取安全撤离措施; -紧急情况下,及时向相关负责人报告,并进行紧急处理; •在事故处理过程中,必须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态扩大。 6. 结论 本文档对烟气脱硝氨区作业的安全技术规定进行了详细阐述,包括作业人员要求、作业区域要求、操作规程和应急处理等内容。通过严格遵守这些规定,可以有效预防烟气脱硝作业中可能发生的事故,确保作业人员的安全和设备的正常运行。

脱硝氨区液氨泄漏现场处置应急预案

脱硝氨区液氨泄漏现场处置应急预案 一、概述 脱硝氨区液氨泄漏是有潜在风险的紧急情况。为了确保人员的 安全和减轻环境污染,制定脱硝氨区液氨泄漏现场处置应急预案是 非常必要的。该预案旨在指导应急情况下的工作人员进行快速响应 并采取适当的措施以应对泄漏事件。 二、应急响应程序 1. 确认泄漏信息 当发现液氨泄漏事件时,工作人员应立即报告相关部门,并提 供详细的泄漏信息,包括泄漏点的位置、泄漏物质的性质和数量等。确保及时传达准确的信息是成功处理泄漏事件的重要一步。 2. 制定安全措施 首要任务是确保人员的安全。工作人员应按照相关应急程序迅 速撤离人员,并将周围的人员远离泄漏现场。在撤离过程中,避免 吸入泄漏物质的气味,尽量远离泄漏源。 3. 接合泄漏源

液氨泄漏事件发生后,需要尽快找到泄漏源,并采取措施封堵 泄漏口。在操作过程中,工作人员必须穿戴适当的防护设备,如防 护服、防护手套和防毒面具,以保护自身免受泄漏物质的伤害。接 合泄漏源时,要谨慎操作,确保泄漏口能够有效封堵。 4. 控制泄漏物质扩散 一旦泄漏源得到控制,工作人员需要立即采取措施控制泄漏物 质的扩散。这可以包括使用防渗透材料、搭建临时隔离屏障等。同时,应尽量保持现场的通风,以降低泄漏物质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5. 处理泄漏物质 处理泄漏物质是防止事态进一步恶化的关键步骤。根据泄漏物 质的特性,工作人员可以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处置,如中和、吸收、稀释等。在处理过程中,必须遵守相关安全操作规程,防止二次污 染和事故。 6. 清理现场

泄漏物质处理完毕后,工作人员应进行现场清理。这包括将有 可能被污染的物体进行处理,妥善处置废弃物,并确保现场没有泄 漏物质残留。 7. 事故报告和事故调查 任何液氨泄漏事件发生后,应及时向相关部门进行事故报告, 并进行详细的事故调查。分析事故的原因可以为今后预防类似事件 提供有力的指导。 三、培训与演练 为了确保应急预案顺利实施,需要定期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培训 和演练。工作人员应熟悉应急程序、安全措施和泄漏物质的处置方法,以保证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响应,并正确处理事态。 四、注意事项 1. 在现场处置过程中,工作人员必须穿戴合适的个人防护装备,防止暴露于泄漏物质中,包括防护服、防护手套、护目镜和防毒面 具等。

烟气脱硝氨区作业安全技术规定

烟气脱硝氨区作业安全技术规定 烟气脱硝技术的应用渐渐增多,一般通过氨水喷淋来促进烟气 中的氮氧化物与氨反应,生成氮和水,从而实现脱硝目的。作为一 种常见的工业装置,烟气脱硝氨区的安全问题也引起了广泛关注。 本文旨在提出一些针对烟气脱硝氨区的安全技术规定,以便对烟气 脱硝氨区的安全管理起到肯定的引导作用。 一、人员管理 1.1 烟气脱硝氨区必需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安全法》等 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要求,聘用有资格证书和相应技能的人员从 事相关工作。 1.2 烟气脱硝氨区的工作人员必需经过必要的安全培训,谙习 脱硝设备及其工作原理,把握相关安全学问和操作规程,并接受统 一的考核。 1.3 烟气脱硝氨区的操作人员必需严格依照相关规定进行操作,不得进行任何违规操作。 1.4 人员进入烟气脱硝氨区前必需进行穿戴个人防护装备,并 进行必要的安全交底。 1.5 烟气脱硝氨区的现场管理要求每位工作人员具备良好的工 作习惯和职业操守,保持安全和生产上的充分沟通和搭配,实现安 全和生产经济的协调进展。 二、设备管理 2.1 烟气脱硝氨区的设备必需依照相关标准的要求进行设计、 制造和安装。

2.2 烟气脱硝氨区必需设置完备的监测装置,实时监测氨气浓 度等安全指标。 2.3 烟气脱硝氨区必需依照相关规定进行设备维护和保养,设 备显现故障时必需适时进行维护和修理或更换。 2.4 烟气脱硝氨区必需设置相应的防爆装置,以防设备发生爆 炸事故。 2.5 烟气脱硝氨区内的设备运行必需实行安全自动化管理。 2.6 烟气脱硝氨区设备及其附件必需符合国家的安全生产法律 法规和标准要求,严禁使用各种假冒伪劣、超期服役的设备及附件。 三、现场管理 3.1 烟气脱硝氨区的布局和现场的设置必需符合安全生产标准 的要求。 3.2 烟气脱硝氨区内的设施必需乾净、卫生,排放口、空气净 化设施、消防器材、救生器材必需清楚、明确、有效,并保持良好 的状态。 3.3 烟气脱硝氨区必需依照规定的程序进行操作,遵守相关操 作规程和安全管理制度。 3.4 烟气脱硝氨区必需设置专人负责现场管理,保持现场秩序 良好。发觉或者疑似安全事故请立刻上报安全部门。 3.5 烟气脱硝氨区必需依照相关安全法律法规要求订立应急预 案和演习计划,订立事故报告和记录,并按要求向上级有关部门上报。 四、处理安全事故

电厂氨区的安全管理及防范措施

电厂氨区的安全管理及防范措施 摘要:液氨是燃煤电厂SCR烟气脱硝系统的还原剂,在发电厂的储存量较大。 当液氨储罐发生爆炸或大量泄漏时,会造成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因此SCR脱硝 氨区要加强安全管理,必须建立和完善各类规范制度和手册,尤其要加强防火和 防泄漏。 关键词:SCR脱硝;氨区;安全管理;防范措施 0 引言 国电浙能宁东发电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宁东公司”)2×1000MW超超临界燃 煤发电机组于2019年12月28日完成168小时试运。系统采用SCR (选择性催化 还原)脱硝技术,以液氨作为脱硝还原剂,共两台120m3液氨储罐(一用一备),最大储量140吨,液氨的储存数量超过临界量(10t)时,即构成了重大危险源。SCR脱硝系统分为脱硝本体(SCR反应器)和液氨贮存、氨气制备(称为氨区)两 部分,用管道连接。脱硝本体布置在锅炉与电除尘器之间的烟道中。氨区主要由 液氨接卸设备、储罐、液氨蒸发器和氨气缓冲罐等设备组成,液氨由专用液氨罐 车运送到氨区,再利用卸氨压缩机由槽车输入储罐内。 1 液氨的理化性质 液氨具有腐蚀性,容易挥发成氨气,无色有强烈刺激性气味,为第2.3类有 毒气体,具有腐蚀性,其火灾危险性为乙类。熔点-77.7℃,沸点为-33.5℃,相对 密度(水=1)0.82(-79℃),相对密度(空气=1)0.6,氨与空气混合物的爆炸极限为15.7%-27.4%时,形成爆炸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即发生爆炸。在受热、 撞击、强烈震动或存储设备故障时,均存在液氨泄漏危险。 低浓度氨对粘膜有刺激作用,高浓度可能造成组织溶解性坏死,引起化学性 肺炎和灼伤。轻度者表现为皮肤、粘膜的刺激反应,出现鼻炎、咽炎、气管及支 气管炎;重度者出现喉头水肿、声门狭窄、呼吸道粘膜细胞脱落、气管阻塞而窒息,可能有中毒性肺水肿和肝损伤,甚至会造成失明和窒息死亡。 2 安全管理 氨区是宁东公司唯一的重大危险源,必须加强对氨区的安全管理,加强设备 管理和运行管理,加强宣传和培训,建立应急机制,避免事故发生。 2.1 建立和完善各项管理制度 安全管理制度包括安全管理制度、各级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重大危险源源 长管理制度、危化品安全管理制度、特种设备管理制度、两票管理制度、液氨安 全管理制度、消防管理及脱硝液氨区出入管理等。 运行规程、操作规程包括:脱硝系统设备规范、工质理化性质、工艺流程等 说明;操作规定、维护、检修、定期巡检、异常情况或事故状态的处理规定等。 应急处置预案包括:危险源辨识、组织机构成员及职责、风险分级与响应、 应急救援保障与准备、预案启动与响应、应急处置方案、事件调查与评估等。 2.2重大危险源备案 根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暂行规定》(国家安全监督管理总局 令第40号),委托具备国家规定资质条件的机构对氨区的安全生产条件进行定 期安全评价,取得安全评价报告。 企业将安全评价档案资料,向灵武市应急管理局进行重大危险源的登记备案,同时向国家能源局西北监管局备案。 2.3作业人员的培训管理

浅谈发电厂SNCR脱硝氨区的安全管理经验

浅谈发电厂SNCR脱硝氨区的安全管理经验 摘要:垃圾发电厂在运行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氨氧化物,这些氨氧化物会 对空气造成严重的污染,因此,垃圾发电厂都会设置相应的脱硝氨区。本工程烟 气净化系统采用“半干式旋转喷雾反应塔+干粉喷射+活性炭吸附+布袋除尘”工艺,并设置高效SNCR(选择性非催化还原法)脱硝(用氨水作还原剂)装置。 关键词:发电厂;SNCR脱硝氨区;安全管理 引言 脱硝氨区是垃圾发电厂中重要的构成部分,脱硝氨区中的脱硝系统能有效达 到净化氨氧化物质的作用,起到保护环境的目的。生活垃圾焚烧烟气中的污染物 可分为颗粒物(粉尘)、酸性气体(HCl、HF、SO×等)、重金属(Hg、Pb、Cr等)和有机剧毒性污染物(二噁英、呋喃等)四大类。为防止垃圾焚烧处理过程中对 环境产生二次污染,必须采取严格措施,利用烟气净化系统控制垃圾焚烧烟气的 排放。 一、烟气净化系统设计原则 (1)烟气净化系统不影响垃圾焚烧炉的稳定运行。脱酸性气体系统应具有 动态适应能力,保证装置高效稳定运行。 (2)对酸性气体、烟尘、二噁英等污染物进行有效脱除,以确保达到国家 环保有关规定排放标准和业主的具体要求。 (3)烟气净化系统技术装备水平贯彻先进实用、可靠经济的原则。 (4)设备布置力求紧凑合理,节约用地,最大限度降低建设投资。 (5)提高自动化生产水平,采用计算机控制系统,基本实现中控室集中控制,为降低工人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创造良好的劳动条件。 (6)烟气净化系统使用价格便宜、易于采购、便于运输的脱除剂。 二、脱硝氨区存在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 2.1化学性灼烫 液氨本身就是一种有害气体,其自身所具有的腐蚀性也较强,若其溅入到人 的眼睛里或皮肤等脆弱的区域,就会使人体出现灼伤的情况。这种灼伤对人体的 危害具有延迟性,液氨在对人体造成灼伤后,若不采取及时的治疗,会使人体的 皮肤创伤口逐渐增大,人体的皮肤很难会生长出新肌肤。 2.2化学性爆炸 化学性爆炸是氨气在高温环境下,或遇到明火时,氨气出现化学反应,从而 出现爆炸现象。在空气中压力及温度都处于正常状态时,氨气也会出现爆炸反应,这种爆炸出现几率在27.4%范围内,氨气出现爆炸的几率相对较小。若空气中氯 气及氟气等各种可与氨气发生反应的气体达到一定标准时,或出现一定的反应条件,氨气出现爆炸的几率就会大大增加。 2.3中毒和窒息 液氨在应用过程中,会形成大量氨气,氨气对空气具有污染性,其混合到空 气中,会使空气的质量下降。氨气具有极强的刺激性,在人体吸入大量的氨气后,就会使人们出现咳嗽及流泪的问题。长期吸入氨气,还会使人体内的肺部出现水 肿等各种问题,最终导致人们出现严重呼吸困难的情况,引发呼吸道疾病。当空 气中的氨气含量严重超标,人体在吸入450mg/m的氨气后,就会使患者喉咙部

液氨区安全管理制度

液氨区安全管理制度 一、目的与适用范围 (一) 目的 为加强脱硝储氨区重点防火部位的防火安全管理,确保重点防火部位的防火安全,避免发生重、特大火灾和爆炸事故,保护广大员工人身安全、设备安全,根据《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和《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反措》以及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等要求,结合脱硝液氨区实际,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脱硝氨区管理。 二、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范的引用而成为本制度的条款.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使用于该制度.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二)《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44号) (三) GB 18218-2009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 (四) GB 50160 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 (五) GB/T 21509 燃煤烟气脱硝技术装备 (六) DLT335—2010 火电厂烟气脱硝(SCR)系统运行技术规范 (七) HJ 562 火电厂烟气脱硝工程技术规范-选择性催化还原法 (八) HJ 563 火电厂烟气脱硝工程技术规范—选择性非催化还原法 (九) SH 3007 石油化工储运系统灌区设计规范 三、一般注意事项 (一)进入氨区必须履行登记制度,严禁无关人员进入。非运行值班

人员进入氨区,必须经过运行值班人许可,按规定办理登记手续,并在运行值班人员监护下方可进入.氨区的大门在人员进入后应随手关闭,但不能上锁,当发生紧急情况时,便于逃生。氨区的大门在人员离开后应随手关闭并上锁。 (二)进入氨区,不得携带打火机等火种,手机等非防爆电子设备必须关机,并将手机、火种存放在氨区门外指定地点。进入氨区前应先用手触摸静电消除器,消除身上的静电。 (三)氨区作业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熟悉系统、熟悉液氨物理、化学特性和危险性,并经考试合格方可上岗。 (四)在氨区内进行作业的人员,禁止穿着可能产生静电的衣服或带钉子的鞋.在工作时应佩戴安全防护装置(护目镜,防护手套,能过滤氨的面罩、防护服等)并定期维护。 (五)未经运行值班人员许可,任何人员严禁操作氨区内的任何阀门、开关和其他设备。 (六)氨区应配备适合的消防器材和泄漏应急处理设施,并对该设施进行定期检查和试验,氨区围墙(栏)必须完整,并设置“严禁烟火”等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氨区内应保持清洁、无杂草,不得储存其他易燃品和堆放杂物。 (七)氨区内必须保证通风良好.操作、检修时使用能有效防止产生火花的专用工具(如铜质工具),如果必须使用钢制工具时应涂上黄油或采取其它措施,手和衣服不应粘有油脂.储存、补充或置换氨气时。应均匀缓慢地开启阀门,使气体缓慢放出,防止因摩擦引起爆炸。 (八) 氨区所有电气设备均应选用相应等级的防爆电气设备。由于氨对铜有腐蚀作用,凡有氨存在的设备、管道系统不得有铜材质的配件。 (九) 氨区应设置风向标。氨区30m范围内属于静电导体的物体必须接地。 (十) 氨区内应配有洗眼、快速冲洗装置和急救药品、正压式呼吸器、

氨区防泄漏措施

氨区防泄漏措施 随着国家对大气污染排放物要求越来越严格,国内新建火电机组均需同步建设脱硝装置,老电厂也需按期进行脱硝改造。由于火电厂脱硝工程以危险化学品液氨作为scr法烟 气脱硝的还原剂,且其储存量通常构成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使还原剂制备与储存场所 一一氨区存在氨泄漏、造成大量人员中毒伤亡及环境污染风险。作为脱硝装置重要组成部 分的氨区,其安全性与可靠性将直接影响电厂及脱硝装置的运行安全,故氨区设计上采取 的安全技术措施应严格按照国家及行业标准规范执行。下面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氨区防泄 漏措施: 一、氨区安全设计 1、氨区选址1.1边线 脱硝还原剂卸料、储存及制备场所集中布置在相对设施区的常年最小风频的上风侧。1.2防火距离 氨区与周围建筑物的防火间距,及氨区内部设施的防雷距离合乎gb50016、gb50160 的规定;其中,氨气按乙类易燃气体,液氨按乙a类易燃液体考核(《石油化工企业设计 防雷规范》gb50160-2021条文表述表中1,2规定)。此外,液氨储罐间的防火间距建议 与液化烃储罐相同。详尽六义一: 表一:防火距离明细 规范建议序号123456781.3防火堤 名称液氨储罐与主要道路边间距储罐与压缩机间距鹤管与压缩机间距鹤管与主要道路 边间距压缩机与主要道路边间距主要道路转弯半径氨罐与油罐机柜间与主要道路边间距单 位设计距离间距mmmmmmmm101210101012465101010101012155《石化规》表4.2.1《石化规》表4.2.1《石化规》表4.2.1《石化规》表4.2.1《石化规》表4.2.1《石化规》表4.3.4《石化规》4.2.12《建规》3.4.3参考规范氨区内的地上、半地下储罐或储罐组应设置非 燃烧、耐腐蚀材料的防火堤;防火堤不高于0.6m,防火堤内堤脚线距储罐不应小于3m; 防火堤内的有效容积不应小于1个最大储罐的容积。2、工艺系统安全 (1)液氨储罐设置了液位计、压力表和安全阀;东会液位报警器,必要时entitled自 动变压阻断进料设施。安全阀排气应引至废旧系统。液氨储罐进出口管线应当设置双切断阀,其中1只出口切断阀为应急切断阀。 (2)蒸发器的气相部分设置了压力表和安全阀。进入蒸发器的液氨管道安装了液氨调 节阀和止回阀。 (3)氨区液氨储罐设置了水泵事故氨罐。

脱硝氨区安全管理规定

脱硝氨区安全管理规定 为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加强液氨储存罐及其系统安全管理,保证用氨安全,预防和减少事故,特制定本规定。 一、氨区一般规定: 1.氨区应配备适合的消防器材和泄漏处置应急设施。氨区围栏必须完整,并设置“严禁烟火”、“液氨有毒”、“注意防护”、“易燃易爆”等明显的安全(及职业病危害)警示标志。氨区内应保持清洁、无杂草,不得储存其他易燃品或堆放杂物。氨区入处应设置静电释放装置,并良好接地。 2.氨区所有电气设备均应选用相应等级的防爆电气设备。由于氨对铜有腐蚀作用,凡有氨存在的设备、管道系统不得有铜和铜合金材质的配件。 3.氨区内应备有洗眼器、快速冲洗装置,其防护半径不宜大于15m。并同时配备急救药品、正压式呼吸器和劳动防护用品等。 4.氨区应设置风向标,其位置应设在容易看到的高处。应设置事故警报系统,一旦发生紧急情况,向周边5m内存在的居民发出报警,通过该系统能及时向企业内部和周边群众进行紧急疏散,避免事故扩大。 5.氨区作业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熟悉系统,熟悉液氨物理、化学特性和危险性,并经考试合格,持证上岗。 6.进入氨区应履行登记制度,严禁无关人员进入。非运

行值班人员进入氨区,必须经过运行值班人员许可,按规定办理有关手续,并在运行值班人员监护下方可进入。氨区的大门进出后应随时关闭并上锁。 7.氨区30m范围内属于静电导体的物体必须接地。进入氨区,不得携带打火机等火种,手机、摄像器材等非防爆电子设备必须关机,或将手机、摄像器材、火种等存放在氨区门外指定地点(处所)。进入氨区前应先以手触摸静电消除器,消除人体静电。 8.进入氨区,禁止穿着可能产生静电的衣服或带钉子的鞋。在工作时应按照规定佩戴安全防护用品,安全防护用品 (如:护目镜、防护手套、防氨面罩、防护服等)应定期维护并处于完好状态。 9.氨区周围道路必须畅通,以确保消防车能正常作业。氨气输送管道及其桁架跨厂内道路的净空高度不应小于m,桁架处应设醒目的交通限高标志。 10.未经批准的车辆一律不得进入氨区内,必须进入的车辆需采取有效的防火措施(戴阻火器等)、并经保卫部批准后,在安检人员的监护下方可进入。 11.氨区内必须通风良好。操作、检修时使用能有效防止产生火花的专用工具(如铜质工具)。如必须使用钢制工具时,应涂上黄油或采取其它措施,手和衣服不应粘有油脂。 12.储存、补充或置换氨气时,应均匀缓慢地开启阀门,使气体缓慢放出,禁止剧烈地排放,防止因摩擦引起爆炸。 13.禁止将氨区内的消防设施、安全标志等移作他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