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古代散文发展概述

中国古代散文发展概述

中国古代散文发展概述

散文是我国古代的主要文体之一。我国古代把与韵文、骈体文相对的

散体文章称为“散文”。我国古代散文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时期:

(一)先秦时期

1.第一部散文集《尚书》殷商甲骨文的某些卜辞已可算作片段的散文,成篇的散文可以追溯到《尚书》。原称《书》,到汉代改称《尚书》,意为

上代之书。这是我国第一部上古历史文件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它保存了商周特别是西周初期的一些重要史料。

《尚书》是中国古代散文已经形成的标志。书中文章,结构渐趋完整,有一定的层次,已注意在命意谋篇上用功夫。后来春秋战国时期散文的勃兴,是对它的继承和发展。秦汉以后,各个朝代的制诰、诏令、章奏之文

都明显地受它的影响。刘勰《文心雕龙》在论述“诏策”、“檄移”、

“章表”、“奏启”、“议对”、“书记”等文体时,也都溯源到《尚书》。《尚书》中部分篇章有一定的文采,带有某些情态。如《盘庚》3篇,是盘庚动员臣民迁殷的训词,语气坚定、果断,显示了盘庚的目光远大。

2.历史散文先秦历史散文为中国的历史文学奠定了基础,对后世历史

家和古文家都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殷商时代有了文字,也就有了记史

的散文。到了周朝,各诸侯国的史官进一步以朴素的语言、简洁的文字记

录了列国间的史实,如《春秋》。以后,随着时代的需求,产生了描述现

实的历史文学,这就有了《左传》、《国语》、《战国策》等历史著作。《左传》与《战国策》是先秦历史散文的代表。“至战国而后世之文体

备”(章学诚《文史通义·诗教上》)。

《左传》是《春秋左氏传》的简称,又名《左氏春秋》,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的史官左丘明所著,共18万字,记载了春秋240年间列国的政治、军事、外交活动和言论以及天道、鬼神、灾祥、占卜之事。这部书叙事富于戏剧性,情节紧凑,战事描写尤为出色,语言精炼、富于形象。《国语》是一种国别史,分别记载了周王朝及诸侯各国(公元前1000—前00)之事,记言多于记事,所记大多为当时较有远见的开明贵族的话。

3.诸子散文春秋战国时代,百家争鸣,产生了诸子散文。春秋战国之交是社会大变革的时代,各种学术流派纷纷著书立说,争论不休,形成百家争鸣

的局面。代表不同阶级或阶层的思想家的著作,促进了说理散文的发展。这些思想家有儒家、墨家、道家、法家等。记载他们言论的书流传到现在的有《论语》、《孟子》、《墨子》、《庄子》、《韩非子》等。

(二)两汉两汉时代,散文进一步发展。1.政论文汉初,政论散文有所发展。贾谊(公元前200——前168)是西汉初年杰出的文学家,他的文章《过秦论》总结了秦代灭亡的原因,汲取了秦末农民起义的教训,发展了先秦的民本思想。他的散文善用比喻,语言富于形象性。除贾谊外,汉初还有不少散文家,他们的文章大多或论秦之得失,或针对时弊,提出自己的主张,其中以晁错和邹阳成就较高。晁错以主张募民备塞的《守边劝农疏》、《论贵粟疏》两篇散文最为著名。

2.史传文汉武帝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封建王朝迫切需求总结古代文化,给予大一统的统治局面以哲学和历史的解释。《史记》、《汉书》。

3.赋

汉代出现了一种新的文体“赋”。赋的名称始于战国赵人荀卿的《赋篇》,到后代形成了特定的体制。讲究文采、韵节,兼具诗歌和散文的双重性质。接近散文的称“文赋”,接近于骈文的称“骈赋”。汉赋以铺叙事物见长,继承了《楚辞》。因其篇章宏大,后世称为“大赋”。

(三)魏晋南北朝魏晋南北朝时期,本期文章多讲求声律,形成骈俪文体,《水经注》、《洛阳伽蓝记》不同凡响。魏晋南北朝的文坛,在各种文体中,辞赋创作的时代特征最为突出,与汉赋的对比也最为鲜明。讲究对偶、声律和藻饰之美成为风气,文章的句式结构逐渐发生变化,其结果是骈文的出现和成熟。赋体受诗的影响,也趋于骈化,有些赋其实就是骈文。北朝文坛虽然整体上受骈化的影响,但仍有别具风格的散体名篇大放异彩,从而构成对唐代文坛发展的多重影响。

辞赋在魏晋时期出现了新局面,其标志是抒情小赋的涌现,从而拓展了辞赋的表现领域与表现风格。沿着东汉以来

情理赋发展的方向,魏晋之际的辞赋创作显示出抒情化、小品化的特色。

(四)唐宋时期。中唐韩愈、柳宗元领导了古文运动,“文起八代之衰”。北宋时,欧阳修力倡古文,苏氏父子等人互相应和,古文日渐占领文坛。唐朝韩愈大力反对浮华的骈俪文,提倡作古文,一时从者甚众,后又得柳宗元大力支持,古文创作业绩大增,影响更大,成为文坛的主要风尚,文学史上称其为古文运动。以韩柳为首的古文运动的胜利,树立了一种摆脱陈言俗套,自由抒写的新文风,大大提高了散文的抒情、叙事、议论、讽刺的艺术功能。

中唐以后,古文运动一度衰落,到了宋代,欧阳修再一次掀起了古文运动,此后的王安石、曾巩、苏轼、苏洵、苏辙等人都在古文革新运动的

影响之下取得了各自的成就,后人将他们与唐代韩愈、柳宗元合称为“唐

宋八大家”。北宋的历史文学家司马光编有一部历史巨著《资治通鉴》,

它除具有史学价值外,还非常具有文学价值。

(五)元明清时期本期散文基本上继承发展了唐宋古文运动的精神。明

代出现了前后七子的复古派,反对复古的唐宋派,主张性灵的公安派,出

现了归有光等散文大家,清代影响最大的是桐城派。明初的宋濂是“开国

文臣之首”,他的一部分传记文很有现实意义,比较著名的作品有《秦士录》、《王冕传》、《李疑传》等。明中叶以后,针对程朱理学、八股文

的束缚,以李梦阳、何景明为首的前七子发起“复古运动”,倡导文必秦汉。

归有光等“唐宋派”首先起来反对复古派,进而是万历年间的公安派

也加入猛烈抨击拟古主义的队伍。公安派以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为代表,时称“三袁”,袁宏道最为著名。他们认为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文学,因此反对贵古贱今,模拟古人。袁宏道更出于作家的主观

要求提出了“性灵说”。公安派的散文创作特点是:冲破传统古文的

陈规旧律,自然流露个性,语言不事雕琢。与公安派存在的同时还有以钟惺、谭元春为代表的竟陵派,他们也主张独抒性灵。

桐城派古文是清中叶最著名的一个流派,主要作家方苞、刘大櫆、姚

鼐都是安徽桐城人,桐城派因此而得名。方苞继承归有光的传统,提出

“义法”主张,并使之成为桐城派古文的基本理论。桐城派代表作品有方

苞的《狱中杂记》、《左忠毅公逸事》,姚鼐的《登泰山记》等。

清初有不少成绩突出的散文家,如王猷定、魏禧。王猷定的传奇性散

文以小说传奇体打破了传统古文写法,代表作有《李一足传》、《汤琵琶记》、《义虎记》等。魏禧以人物传记最为突出,代表作是《大铁椎传》。

中国古代散文发展概述

古代散文:我国古代,为区别于韵文、骈文,凡不押韵、不重排偶的散体文章,包括经、传、史书在内,一律称之为散文。 散文的特点:1、形散而神不散。2、意境深邃,注重表现作者的生活感受,抒情性强,情感真挚。3、语言优美凝练,富于文采。 一、先秦散文诸子散文(说理) 卜辞(殷商、巫师)——《尚书》(商周、史官)—— 历史散文(记事) 诸子散文: 汉代对先秦文化学术进行总结整理,把诸子分为儒、道、阴阳、法、名、墨、纵横、杂、农、小说十家代表:儒家有《论语》、《孟子》、《荀子》;道家有《老子》、《庄子》 法家有《韩非子》;墨家有《墨子》; 杂家有《吕氏春秋》等 文风方面:《论语》言简意赅《墨子》讲究逻辑《孟子》言辞雄辩《庄子》想象奇特《荀子》论证缜密《韩非子》犀利峻峭 历史散文: 史书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编年体的《左传》,有国别体的《国语》、《战国策》等 《春秋》只是编年的大事记,写得比较简约。其中的褒贬是通过一字一句来显示的。 后人称之为“微言大义”或“《春秋》笔法”。其中的意义很不容易为读者所领会,后来就有解说、补充它的书出来。现存的有《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春秋左氏传》,世称“春秋三传”。 二、汉代散文 政论文:贾谊、晁错 史传文:司马迁、班固 汉赋:司马相如、扬雄、枚乘、班固、张衡等 《史记》作者司马迁创造的以人物为中心的纪传体,在汉以后一直是历代王朝正史所沿用的体制。 《汉书》的体制虽承袭《史记》,但它是中国第一部断代史,记载了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至王莽四年(公元23)共229年的断代历史。 赋: 赋的特点:体物写志,注重铺陈,词藻华美,色彩绚丽。 在发展中它吸收了楚辞的某些特点──华丽的辞藻,夸张的手法,因而丰富了自己的体制。正由于赋体的发展与楚辞有着密切关系,所以汉代往往把辞赋连称。 赋作为一种文体,早在战国时代后期便已经产生了。最早写作赋体作品的是战国后期的荀子。宋玉也有赋体作品,如《高唐赋》、《神女赋》,《登徒子好色赋》等。 汉赋的发展: 赋体的流变:骚赋、汉赋、骈赋、律赋、文赋。大赋——京都赋——小赋 代表作作品:枚乘的《七发》司马相如的《子虚》、《上林》扬雄《甘泉》、《河东》、《羽猎》、《长杨》班固的《两都赋》张衡《二京赋》、《归田赋》蔡邕的《述行赋》祢衡的《鹦鹉赋》 三、魏晋南北朝 这个时期的散文具有如下的特征: ①在内容上抒情色彩越来越浓,表达社会政治见解和抒发个人感慨往往密切结合。(写山水景物的散文、抒情小赋) ②在形式上骈偶化倾向逐渐明显,更加讲求遣词造句的艺术技巧,体裁愈益多样化。(骈文) 代表作家:魏曹氏父子 魏晋阮籍、嵇康 东晋王羲之、陶渊明 南朝鲍照

中国古代散文发展概述

中国古代散文发展概述 散文是我国古代的主要文体之一。我国古代把与韵文、骈体文相对的 散体文章称为“散文”。我国古代散文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时期: (一)先秦时期 1.第一部散文集《尚书》殷商甲骨文的某些卜辞已可算作片段的散文,成篇的散文可以追溯到《尚书》。原称《书》,到汉代改称《尚书》,意为 上代之书。这是我国第一部上古历史文件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它保存了商周特别是西周初期的一些重要史料。 《尚书》是中国古代散文已经形成的标志。书中文章,结构渐趋完整,有一定的层次,已注意在命意谋篇上用功夫。后来春秋战国时期散文的勃兴,是对它的继承和发展。秦汉以后,各个朝代的制诰、诏令、章奏之文 都明显地受它的影响。刘勰《文心雕龙》在论述“诏策”、“檄移”、 “章表”、“奏启”、“议对”、“书记”等文体时,也都溯源到《尚书》。《尚书》中部分篇章有一定的文采,带有某些情态。如《盘庚》3篇,是盘庚动员臣民迁殷的训词,语气坚定、果断,显示了盘庚的目光远大。 2.历史散文先秦历史散文为中国的历史文学奠定了基础,对后世历史 家和古文家都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殷商时代有了文字,也就有了记史 的散文。到了周朝,各诸侯国的史官进一步以朴素的语言、简洁的文字记 录了列国间的史实,如《春秋》。以后,随着时代的需求,产生了描述现 实的历史文学,这就有了《左传》、《国语》、《战国策》等历史著作。《左传》与《战国策》是先秦历史散文的代表。“至战国而后世之文体 备”(章学诚《文史通义·诗教上》)。

《左传》是《春秋左氏传》的简称,又名《左氏春秋》,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的史官左丘明所著,共18万字,记载了春秋240年间列国的政治、军事、外交活动和言论以及天道、鬼神、灾祥、占卜之事。这部书叙事富于戏剧性,情节紧凑,战事描写尤为出色,语言精炼、富于形象。《国语》是一种国别史,分别记载了周王朝及诸侯各国(公元前1000—前00)之事,记言多于记事,所记大多为当时较有远见的开明贵族的话。 3.诸子散文春秋战国时代,百家争鸣,产生了诸子散文。春秋战国之交是社会大变革的时代,各种学术流派纷纷著书立说,争论不休,形成百家争鸣 的局面。代表不同阶级或阶层的思想家的著作,促进了说理散文的发展。这些思想家有儒家、墨家、道家、法家等。记载他们言论的书流传到现在的有《论语》、《孟子》、《墨子》、《庄子》、《韩非子》等。 (二)两汉两汉时代,散文进一步发展。1.政论文汉初,政论散文有所发展。贾谊(公元前200——前168)是西汉初年杰出的文学家,他的文章《过秦论》总结了秦代灭亡的原因,汲取了秦末农民起义的教训,发展了先秦的民本思想。他的散文善用比喻,语言富于形象性。除贾谊外,汉初还有不少散文家,他们的文章大多或论秦之得失,或针对时弊,提出自己的主张,其中以晁错和邹阳成就较高。晁错以主张募民备塞的《守边劝农疏》、《论贵粟疏》两篇散文最为著名。 2.史传文汉武帝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封建王朝迫切需求总结古代文化,给予大一统的统治局面以哲学和历史的解释。《史记》、《汉书》。 3.赋

中国散文发展史(先秦散文、秦汉散文、魏晋南北朝散文、唐宋散文)

中国散文发展史(先秦散文、秦汉散文、魏晋南北朝散文、唐宋散文) 一、先秦散文 文学的起源是远在文字之前的。我国最古老的文学便是始于诗歌;有了文字以后,由于中国文字具单音、独体等特性,在用字造句的时候,自然会因为声气调和的关系,产生了奇、偶的自然音韵。于是讲求对偶的便逐渐形成诗赋一派,好奇的则产生为散文一派。然而我国在汉以前所谓的“散文”,并不能算纯文学,大多都是一些记事说理的实用文,像伏羲的“教”,神农的“占”,都属这一类。仅管如此,这些说理记事的散文,随着时间不断的累积,除了提供前人的思想见解给后人了解外,文章的写作手法,实际上也不断的在往纯文学的艺术标准迈进着。 先秦散文是我国古典散文的一个重要发展时期,指的是后殷商到战国末年这一段时期的散文。以目前的文献资料看来,我国最早的“书面文学”应该起于商朝的甲骨卜辞及铜器铭文,它们包括了韵文和散文的记载,这就是散文的起源。接着在春秋战国时代,由于社会文化变迁,提供给散文一个很好的孕育、发展环境,使散文迈向中国古典散文的第一个黄金时代。 春秋战国时代的散文可分为两大派:史传散文与诸子散文。当时的散文之所以会大量出现、发展,成为先秦时代散文最重要的时代,是因为春秋战国之际,因为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增加了土地的利润,也增加了土地的侵占掠夺情形;且当时列国并立,竞争激烈,经常有兴亡纷争的事件发生,需要有文章记载这些事情。于是史传散文因用而生,并且开始迅速发展。同时,因为农业生力的发展,渐接造成商业繁荣,商人抬头。当时有不少富商置身政治舞台,而封建制度则日趋毁坏,从此贵族没落,平民崛起。贵族在封建制度破坏后流落民间,与庶民无异,只能以传授知识技能谋生,学术文化也从贵族专有普及于民间。再加上社会政治的影响,一般的才智之士,可以抒发己见,用以劝谏君王,或著书立作,匡救时弊,百家争鸣局面由此产生,于是有诸子散文的产生,并且呈现长足的进步,与史传散文互相辉映。 总之,先秦时代散文能突然蓬勃发展、大放光彩,主要是受到政治经济的改变、社会阶级的变动、文化思想、文学本身的发展等因素的影响。 先秦散文的发展:先秦的散文著作大多不是一人所作,而是经过许多人的润饰和加工,所用时间长短不一,我们可以将它分为以下四个阶段:(一)第一个阶段是从殷

中国古代散文发展历程

中国古代散文发展历程 中国古代散文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公元前6世纪的春秋战国时期。在这个时期,散文开始逐渐与古代的诗歌形式分离出来,形成独立的写作风格。 春秋战国时期的散文更多地关注现实生活和人的情感表达。其中代表性的作品包括《孔子家语》和《韩非子》。这些作品的写作形式直接、简洁,善于运用寓言和典故来阐述道理。 到了汉代,散文取得了更为丰富的发展。汉代散文主要分为传记和杂记两种形式。传记是对历史人物的生平事迹进行记述,以《史记》为代表,它以其丰富的内容和优美的文笔成为了中国传世文学的经典之作。杂记则是对各种琐碎事物进行论述的文学形式,以《淮南子》为代表,它在揭示人类思想和自然科学方面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进入魏晋南北朝时期,散文的发展趋势呈现多样化。《晋书》中的杂传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之一。此外,佛教文化的影响也促进了散文的发展。佛教著作如《楞伽经》和《金刚经》以及佛教修行文化的影响,为散文赋予了更深层次的内涵。 唐代是中国古代散文的鼎盛时期。杜牧、韩愈、刘禹锡等作家的散文作品影响深远。他们的作品有的以史实为基础,有的通过回忆和议论来表达个人情感。唐代的散文运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和艺术手段,形成了别具一格的风格。 宋代是中国散文发展的又一个重要阶段。在这个时期,散文的

思想性和艺术性得到进一步提升。代表作品有苏轼的《东坡乐府》和《黄州寒食行》等。宋代散文注重情感表达和个人体验的展示,形成了一种富有感受力和表现力的写作风格。 总的来说,中国古代散文的发展历程经历了春秋战国、汉代、魏晋南北朝、唐代和宋代等时期。这些时期的散文作品在风格和内容上各具特色,为中国古代文学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古代散文的发展历程

中国古代散文的发展历程 散文是文学中的一个重要体裁,它既可以传递思想,表达情感,也可以记录事实,反映人生。在中国文学史上,散文的发展历程非常丰富,有着不同的流派风格和代表作品。 先秦散文: 先秦时期的散文主要是《诗经》中的《国风》、《楚辞》等。这些散文和现代的散文有所不同,大多数是通过歌谣的形式传唱流行的。在这些文字表达中,也没有太多精致与深入的思想,更多的是对生活、对美好的追求和表达。 汉代散文: 汉代是中国文学史上散文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个时期,散文开始逐渐从音乐歌谣向纯文字发展。韩愈、刘禹锡等人的散文成为了汉代散文的代表。韩愈在文学世界里的地位非常高,他的散文深受人们欣赏,成为了无数后人学习的典范。他的《进学解》、《师说》等作品,不仅对当时的文化教育水平有了深层次的理解,也对后来的文学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魏晋南北朝散文: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散文的发展更加深入。这个时期的散文更注重写作技巧,尤其是语言的艺术表现。岳阳楼记、梁甫吟、杂录等是这个时期著名的散文代表。杂录是一种以写作者日常所见所闻为主题的散文题材,它反映了这个时期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同时,这个时期的散文注重了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提倡“天人合一”、“自然感人”,影响了以后散文的写作风格。 唐代散文: 唐代是散文达到繁荣全盛期的时期。唐代散文家有白居易、韩愈、刘禹锡、杜甫等许多文学巨匠。他们不仅在传统散文因素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发展,形成了唐代散文独特的特点:如以美感、典雅、洒脱为精神特征,以骨力、节奏、意味为语言魅力,以志向、个性、地域为艺术特色,以述叙、议论、抒情为基本手段。这个时期的散文代表作品有《漫兴》、《庐山谣》、《六一山房文集》等。 宋代散文:

中国散文发展简史

中国散文发展简史 中国散文发展史 一、先秦散文 文学的起源是远在文字之前的。我国最古老的文学便是始于诗歌;有了文字以后,由于中国文字具单音、独体等特性,在用字造句的时候,自然会因为声气调和的关系,产生了奇、偶的自然音韵。于是讲求对偶的便逐渐形成诗赋一派,好奇的则产生为散文一派。然而我国在汉以前所谓的“散文”,并不能算纯文学,大多都是一些记事说理的实用文,像XXX的“教”,XXX的“占”,都属这一类。仅管如此,这些说理记事的散文,随着时间不断的累积,除了提供前人的思想见解给后人了解外,文章的写作手法,实际上也不断的在往纯文学的艺术标准迈进着。 先秦散文是我国古典散文的一个重要发展时期,指的是后殷商到战国末年这一段时期的散文。以目前的文献资料看来,我国最早的“书面文学”应该起于商朝的甲骨卜辞及铜器铭文,它们包括了韵文和散文的记载,这就是散文的起源。接着在春秋战国时代,由于社会文化变迁,提供给散文一个很好的孕育、发展环境,使散文迈向中国古典散文的第一个黄金时代。

春秋战国时代的散文可分为两大派:史传散文与诸子散文。其时的散文之所以会大量出现、发展,成为先秦时代散文最重要的时代,是由于春秋战国之际,由于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增加了土地的利润,也增加了土地的侵犯掠夺情形;且其时列国并立,竞争激烈,经常有兴亡纷争的事件发生,需求有文章记录这些事情。于是史传散文因用而生,而且开始迅速发展。同时,由于农业生力的发展,渐接造成商业繁荣,商人抬头。其时有不少富商置身政治舞台,而封建制度则日益损坏,从此贵族衰败,平民鼓起。贵族在封建制度破坏后漂泊民间,与庶民无异,只能以教授知识技能谋生,学术文化也从贵族专有遍及于民间。再加上社会政治的影响,一般的才智之士,可以表达己见,用以劝谏君王,或著书立作,匡救时弊,百家争鸣局面由此产生,于是有诸子散文的产生,而且呈现长足的进步,与史传散文互相辉映。 总之,先秦时代散文能突然蓬勃发展、大放光彩,主如果受到政治经济的改变、社会阶级的变动、文化思想、文学本身的发展等因素的影响。 概括的说,先秦散文共可分为二类,一类是以记述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为主的历史散文;一类是以议论、说理为主的散文,通称诸子散文,又称哲理散文。它们有共同点,也有不同

古代散文的发展历程

古代散文的发展历程 古代散文,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一大流派,其发展历程可追溯到先秦时期。在这个漫长的历程中,古代散文经历了从雏形到成熟的过程,逐渐形成了独特的风貌。 古代散文的发展始于先秦时期的散文文化。先秦时期,书面文字的普及和士人文化的兴盛,为散文的发展创造了条件。那个时候,散文多以文章、笔记、谱录等形式存在,虽然内容多以政治、军事和科技为主,但已经显现出一些散文的风貌。 公元前3世纪的战国时期,散文迎来了一个重要的发展时期。这个时期的散文,不再仅仅是记录和记载,而更多地融入了作者个人的感悟、思考和议论。以《吕氏春秋》为代表的政治散文,以及《怀仁堂集》等个人散文的出现,使得散文逐渐从实用文体向文学艺术迈进。 到了西汉时期,散文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汉代最重要的散文作家就是司马迁,《史记》是他的代表作品。这部兼具记载和评价的巨著,被称为华夏史学之宗,不仅成为了后世评书、史传、修教材的经典之作,也为后世文人提供了范本和启示。 随着晋唐五代的文学繁盛和文人风气的兴盛,散文在唐代达到了全盛期。唐代散文以韩愈、刘义庆、柳宗元等为代表。他们以才情横溢、文字优美的散文作品,丰富了散文的形式和内容,使之达到了一个顶峰。这个时期的散文以“杂”为主,内容多以各种文学题材为主,既有评论文,也有记录文,形式多样,丰富多彩。

宋代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又一个重要的时期。这是一个注重写实、关注现实生活的时代。苏轼、陆游等名家在散文创作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使得宋代散文成为了中国散文史上的黄金时期。苏轼的《东坡志林》是一部以随笔形式为主的文章集,他以简练、明快的语言,表达了自己对社会现象、人生哲理的独到见解,被誉为散文的代表作之一。 明清时期,散文进入了衰落期。尽管仍有许多重要的作家和作品,但整体来说,明清散文风格趋于刻板,内容偏重描述和记载,失去了先秦到唐代散文的创新精神和艺术追求。然而,一些作家如沈复、袁枚等依然在散文创作上做出了一些积极的尝试。 总体来说,古代散文的发展历程是从实用到艺术的过程。从先秦到唐代,散文经历了从写实到艺术化的转变,在形式和内容上取得了重要突破。虽然明清时期散文有所衰退,但仍有一些杰出的作品出现。这个发展历程为中国古代散文的多样性和独特性奠定了基础,也为后世散文创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范例。

中国散文发展简史

中国散文发展史 一、先秦散文 文学的起源是远在文字之前的。我国最古老的文学便是始于诗歌;有了文字以后,由于中国文字具单音、独体等特性,在用字造句的时候,自然会因为声气调和的关系,产生了奇、偶的自然音韵。于是讲求对偶的便逐渐形成诗赋一派,好奇的则产生为散文一派。然而我国在汉以前所谓的“散文”,并不能算纯文学,大多都是一些记事说理的实用文,像伏羲的“教”,神农的“占”,都属这一类。仅管如此,这些说理记事的散文,随着时间不断的累积,除了提供前人的思想见解给后人了解外,文章的写作手法,实际上也不断的在往纯文学的艺术标准迈进着。 先秦散文是我国古典散文的一个重要发展时期,指的是后殷商到战国末年这一段时期的散文。以目前的文献资料看来,我国最早的“书面文学”应该起于商朝的甲骨卜辞及铜器铭文,它们包括了韵文和散文的记载,这就是散文的起源。接着在春秋战国时代,由于社会文化变迁,提供给散文一个很好的孕育、发展环境,使散文迈向中国古典散文的第一个黄金时代。 春秋战国时代的散文可分为两大派:史传散文与诸子散文。当时的散文之所以会大量出现、发展,成为先秦时代散文最重要的时代,是因为春秋战国之际,因为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增加了土地的利润,也增加了土地的侵占掠夺情形;且当时列国并立,竞争激烈,经常有兴亡纷争的事件发生,需要有文章记载这些事情。于是史传散文因用而生,并且开始迅速发展。同时,因为农业生力的发展,渐接造成商业繁荣,商人抬头。当时有不少富商置身政治舞台,而封建制度则日趋毁坏,从此贵族没落,平民崛起。贵族在封建制度破坏后流落民间,与庶民无异,只能以传授知识技能谋生,学术文化也从贵族专有普及于民间。再加上社会政治的影响,一般的才智之士,可以抒发己见,用以劝谏君王,或著书立作,匡救时弊,百家争鸣局面由此产生,于是有诸子散文的产生,并且呈现长足的进步,与史传散文互相辉映。 总之,先秦时代散文能突然蓬勃发展、大放光彩,主要是受到政治经济的改变、社会阶级的变动、文化思想、文学本身的发展等因素的影响。 概括的说,先秦散文共可分为二类,一类是以记述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为主的历史散文;一类是以议论、说理为主的散文,通称诸子散文,又称哲理散文。它们有共同点,也有不同的地方,这些特色广泛的表现在内容、体裁、风格、结构、语言艺术等方面:文体上:先秦散文众体兼备,百花齐放。就历史散文而言,《国语》、《战国策》为国别体;《春秋》、《左传》、《竹书纪年》为编年体。《尚书》、《国语》和《战国策》以记言体为主;《春秋》、《左传》、《竹书纪年》以叙事为主。性质上:先秦散文都是密切为现实服务的产物,不存在为艺术写作的文章。许多著作的目的性非常明确,作家首先想到的事实用价值,而不是美学欣赏。 二、秦汉散文 一、秦代 秦并六国,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王朝,随著文化专制政策的推行,姹紫嫣红的文学园地变的一片凋零,在钳制思想、摧残文化和刑法统治下,短短十九年的秦代,几乎没什么文学可言,谈不上什么成就。称的上有成就散文作家唯李斯一人,李斯在文学上以散文见长,其文上承战国荀卿,下西汉邹阳、

古代散文发展历程

古代散文发展历程 古代散文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过程中。古代散文是一种独立的文体,它与诗歌并列,是中国古代文学的两大主要表现形式之一。散文是一种以文字为媒介,以叙述、描写、议论为主要方式的写作形式,它以自由、灵活的方式表达作者的情感和思想。 古代散文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刚刚形成时期、鼎盛时期和后期的演变。 古代散文的刚刚形成时期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这一时期,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都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人们的思想开始自由开放,诸子百家的学术争鸣也为散文的发展提供了土壤。在这个时期,散文主要是以教化为目的,形式上还带有诗歌的痕迹。代表作品包括《孔子家语》、《管子》等。这些作品在字数上和内容上都有一定的限制,还未完全形成独立的散文体系。 鼎盛时期是指汉代(公元前206年-公元220年)到唐代(公元618年-公元907年)的一段时间。这一时期,散文得到了蓬勃的发展,形成了独立完整的散文体系。汉代的散文以"琴瑟和谐,志怀相感"为主题,追求鲜明的个性和充盈的情感。代表作品有《文选》、《升庵集》等。到了唐代,散文的发展更加成熟,出现了很多优秀的作品,如韩愈的《进孝经》和《原道》等。唐代的散文风格儒雅古朴,以理性的探讨和对人生的反思为主要特点。

后期的演变是指宋代(公元960年-公元1279年)以后的时期。在这一时期,散文的发展逐渐趋于平缓,同时吸收了元杂剧和白话小说的影响,呈现出一种新的趋势。这一时期的散文风格更加自由灵活,内容上也更加广泛多样。代表作品有苏轼的《东坡乐府》和欧阳修的《秋水悲共作》等。此外,元杂剧的影响也使得散文表现形式更加多样化。 通过对古代散文的发展历程的分析,可以看出古代散文的发展经历了从初期的探索和摸索到后期的成熟和多样化的过程。古代散文以其独立的形式和自由的内容,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后世文学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

中国古代散文发展概况

中国古代散文发展概述【一】 (一)散文概述 文学体裁之一,散文这个名称,随着文学的发展,它的含义和范围也在不断的演变。我国古代把与韵文、骈体文相对的散体文章称为“散文”,即除诗、词、曲、赋之外,不论是文学作品还是非文学作品,都一概称之为“散文”。现代的散文指除诗歌、戏剧、小说以外的文学作品,包括杂文、小品文、随笔、游记、传记、见闻录、回忆录、报告文学等。近年来,由于传记、报告文学、杂文等已发展为独具特色的文体,所以 人们又趋于把散文的范围缩小。 (二)散文的古今概况 1、古代散文:我国古代,为区别于韵文、骈文,凡不押韵、不重 排偶的散体文章,包括经、传、史书在内,一律称之为散文。 我国古代散文的发展历程: (1)先秦散文:包括诸子散文和历史散文。诸子散文以论说为主,如《论语》《孟子》《庄子》;历史散文是以历史题材为主的散文,凡记述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文章和书籍都是历史散文,如《左传》。 (2)两汉散文:西汉时期的司马迁的《史记》把传记散文推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东汉以后,开始出现了书、记、碑、铭、论、序等个 体单篇散文形式。

唐宋散文:在古文运动的推动下,散文的写法日益繁复,出现了文学散文,产生了不少优秀的山水游记、寓言、传记、杂文等作品,著名 的“唐宋八大家”也在此时涌现。 (3)明代散文:先有“七子”以拟古为主,后有唐宋派主张作品“皆自 胸中流出”,较为有名的是归有光。 清代散文:以桐城派为代表的清代散文,注重“义理”的体现。桐城派的代表作家姚鼐对我国古代散文文体加以总结,分为13类,包括论辩、序跋、奏议、书说、赠序、诏令、传状、碑志、杂说、箴铭、颂赞、 辞赋、哀奠 2、现代散文:指与诗歌、小说、戏剧并称的文学样式。 特点是通过对现实生活中某些片断或生活事件的描述,表达作者的观点、感情,并揭示其社会意义,它可以在真人真事的基础上加工创造;不一定具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而是着重于表现作者对生活的感受,具有选材、构思的灵活性和较强的抒情性,散文中的“我”通常是作者自己;语言不受韵律的限制,表达方式多样,可将叙述、议论、抒情、描写融为一体,也可以有所侧重;根据内容和主题的需要,可以像小说那样,通过对典型性的细节欲生活片段,作形象描写、心理刻画、环境渲染、气氛烘托等,也可像诗歌那样运用象征等艺术手法,创设一定的艺术意境。散文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杂文、短评、小品、随笔、速写、特写、游记、通讯、书信、日记、回忆录等都属于散文。总之,

中国古典散文发展史

中国古典散文发展史 散文是我国古代的主要文体之一。我国古代把与韵文、骈体文相对的散体文章称为“散文”。我国古代散文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时期: (一)先秦时期 1. 第一部散文集《尚书》。自汉以来,《尚书》一直被视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经典,既是帝王的教科书,又是贵族子弟及必遵的“大经大法”,在历史上很有影响。 2。历史散文 随着时代的需求,产生了描述现实的历史文学,这就有了《左传》、《国语》、《》等历史着作。《左传》与《》是先秦历史散文的代表。 3. 诸子散文 ,,游说之士蜂起。在的环境中,产生了一批和,写作了大量以透辟、严密、言辞锋利、善用比喻为特点的论说,又称诸子散文。诸子散文各具特色:雍容富有哲、雄畅犀利富有鼓动性、谨严富有逻辑性、》淳厚富赡富有学术性、峻峭透辟富有政治性、玄妙精警富有性、谲怪富有浪漫性。在诸子散文中,最强当数《庄子》、《孟子》、《荀子》、《韩非子》。与诸子散文辉映一时的,是以记言记事为主的历史散文。、和,或以年为序,或以国为别,多出于各国史官之手。其中许多优秀篇章,情节曲折,,剪裁得体,有很高的艺术性,如《左传》中的《鞍之战》、《》,或叙述激烈的战争进程,或表现统治集团内部的争斗,在叙事写人方面均很出色。《战国策》中的人物形象更有个性光彩,描写技巧愈加,是历史散文中文学价值最高的一部。 (二)两汉 崇文,的鼎盛,要求用文学来。于是一种以铺写帝王和都市生活为主的文学样式——辞赋便。赋是两汉最流行的文体,是一代文学的标志。其体式导源于荀子的《赋篇》,并吸收了楚辞的某些形式要素而形成的。汉初、的赋,尚未脱楚辞形迹,被称为骚体赋;枚乘的《七发》奠定了汉代大赋的形式格局;至时代,献赋诵赋风气大盛,产生了一大批赋家。的《》、,极写帝囿之盛、之乐,稍后的,有《》、《羽猎》诸赋。这些赋写得铺厉:多以歌功颂德为。到了,的《赋》《西都赋》,的《赋》仍是散体大赋中的煌煌巨作。随着社会矛盾的日益激化,帝国强势不再,一些有识之士开始用辞赋来抒、来刺时世。张衡的《归》,赵壹的《刺世疾邪赋》,的《述行赋》等是这方面的名作。他们的创作突破了大赋原有的体制,对以后魏晋时期的抒情小赋和唐宋时期的散文赋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1. 的文章《》,以主张募民备塞的《守边劝农疏》、《》两篇散文最为着名。 2. 史传文 汉武帝时,,迫切需求总结古代文化,给予的统治局面以哲学和历史的解释。 (1)《史记》司马迁的《史记》代表了两汉散文的最高成就。 (2)《汉书》 在《史记》的影响下,东汉产生了不少历史散文着作,的《汉书》便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3. 赋

散文的发展历程

散文的发展历程 散文是一种以平实的语言表达个人感悟、思考和情感的文学形式,它在发展历程中经历了不断的变革和演进。本文将以散文的发展历程为标题,探讨散文从诞生到现代的变迁,并分析其中的原因。 一、起源与发展初期 散文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文学的鼻祖——《诗经》。《诗经》中的《风》、《雅》等篇章,虽然被称为诗歌,但其实质上已经具备了散文的一些特征,比如平实自然的语言、对生活的真实描写等。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言辞表达的需求,散文逐渐从古代的歌谣、谚语中脱颖而出,成为一种独立的文体形式。 二、古代散文的繁荣时期 在古代,散文的发展迎来了繁荣期。战国时期的《楚辞》和汉代的《乐府诗集》等作品,体裁上已经具备了散文的特征,但在形式上仍保留了一定的诗歌元素。此后,随着魏晋南北朝时期文艺的繁荣,散文开始发展成为一种独立的文学形式,出现了大量的散文作品。这些作品以抒发个人情感、描写自然景物、论述人生哲理为主要内容,展示了作者独特的思想和情感表达方式。 三、唐宋散文的成熟时期 唐宋时期,散文进入了成熟期。这一时期的散文作品数量众多,题材广泛,风格多样。唐代的韩愈、柳宗元等以及宋代的苏轼、辛弃

疾等大家,都是散文方面的重要代表人物。他们的散文作品,不仅在情感表达上更加深入细腻,还在思想内容上有了更深层次的探讨。同时,散文的形式也更加多样化,除了以散文骈文为主的传统形式外,还出现了一些新的形式,如笔记体、游记等。 四、现代散文的多元发展 进入现代社会,散文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多元化的时期。随着现代社会的多元化和个性化,散文的题材和风格也更加多样化。现代散文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文人雅致,更加关注生活的真实和人性的探索。同时,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媒体的发展,散文也开始在互联网上迅速传播,形成了网络散文的新兴形式。网络散文以其独特的表达方式和广泛的影响力,吸引了大量的读者和写作者。 总结起来,散文作为一种独立的文学形式,经历了起源与发展初期、古代散文的繁荣时期、唐宋散文的成熟时期以及现代散文的多元发展。这一发展历程中,散文不断与时代进步相结合,积极探索新的形式和内容,为人们提供了一个表达个人情感、思考和感悟的重要平台。相信在未来的发展中,散文会继续以其独特的魅力和作用,为读者带来更多的思想启迪和情感共鸣。

中国古代散文的发展历程

中国古代散文的发展历程 1. 定义和特点 散文是一种自由写作形式,以白话表达感情、思想和意境。它与诗歌和骈文相对,不受严格的格式要求,注重真实性和表达个人情感。 中国古代散文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 - 追求自然真实:强调对生活细节的观 察和描写,反映社会风貌。 - 注重个体情感:展现作者内心体验、情感抒发, 以及人性的喜怒哀乐。 - 批判思辨性:反思社会问题,审视人生道德伦理等。 - 融合修辞技巧:运用比喻、夸张、对偶等手法提升艺术感染力。 2. 先秦散文时期 中国古代散文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其中,《离骚》是最早被公认为散文的作 品之一。除此之外,还有《庄子》、《列子》等哲学类著作。 3. 魏晋南北朝时期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大量优秀的散文作品。代表性的作家有嵇康、阮籍、刘宋慧远等人。其作品多以抒发个人情感和寄托理想为主题,形式上则注重韵 律的运用。 4. 唐宋时期 唐宋时期是中国古代散文的全盛时期。这一时期的散文风格更加多样化,包括 了骈文、小品文、游记等多种形式。著名的散文家有韩愈、柳宗元、苏东坡等。

5. 元明清时期 在元明清时期,散文进入了一个相对低谷。散文作品大多是政治宣传或礼仪制度方面的论述,缺乏个性和艺术性。 6. 当代散文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中国当代散文也取得了重要成就。许多作家将自己身世经历与社会状况相结合,深入探讨现实问题和个人情感。 7. 总结 中国古代散文经历了漫长而丰富的发展历程,从先秦到当下都留下了许多精彩之作。这些散文作品不仅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的风貌,更深刻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和思想。通过阅读古代散文,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与人性情感的交融。

散文的发展历史

散文的发展历史 论引言 散文自古以来就以其精巧细腻、抒情自由著称,其在国学曲院里也备受喜爱。两千五百多年来,散文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了悠久而辉煌的历史。通过梳理散文的发展历史,可以深远地理解散文对文学史的影响力及其艺术性特点。 一、先秦:兴起最早的散文 中国最早的散文形式是“训诫散文”。“训诫”的散文,大都以凝练的语言宣扬正道,在政治上表现惩恶扬善之精神,反映出当时的社会形势;在宗教上提倡信仰传统,彰显出人们对道义的追求;在思想上强调智慧与品德,体现出传统文化的精髓。代表性作品有《管子》《尚书》《诗经》等等。 二、春秋时期:繁荣并演变 到了春秋战国的时代,散文的发展事业大大蒸蒸日上,呈现出了繁荣景象,以拓展以及改革原有形式,实现了散文艺术的进一步发展。著名的《荀子》就把古训诫文化和性质的文章演变成了情感化、文理兼顾的“致言”散文,成为春秋之际散文发展的一大突破。 三、汉至宋代:进步与崭新 汉代开始,散文人物开始多有创作,形式开始规范,《尚书》就形成了“句句圆融,文情晦涩,思辨灵秀,表里如一”的特点,是春秋散文发展的重要成果。杨玉环写出了《玉芙蓉》等十三篇古风散文,这也是历史上著名的散文作品。汉代散文表现出从情感化到实用性的转变,从内容上观之,有了突显内容的“说而不赋”的新重心,是散文发展的一个里程碑。 到了宋代,它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宋代散文在自然美的描写及凝练传神的文字上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例如林清玄的《秋词》,陆游的《荷花池边》等,堪称为宋朝散文录的精品,享誉文坛,成为模板,为後世案牍。 四、元明清:宝贵补充 元明清两代保存了大量宝贵的散文作品,如令狐楚、令狐冲的《谈虎》,蒙古学家穆英杰的《晚钟》等等。清代散文则动情无限的表达了对中国传统园林的热爱之情,给世人留下了许多佳篇,比如纳兰性德的《泊船瓜洲》和《鹊桥仙》;冯梦龙的《满江红》和钱钟书的《游园惊梦》等。

《中国古代散文发展概述》习题及答案

《中国古代散文发展概述》 班级姓名 1、我国最早的片段散文是时期文的某些。 2、《论语》是体散文,《孟子》属于著作。 3、我国最早的成篇的散文可以追溯到。先秦散文还处在。 4、先秦散文的哲学家用以,而用以记事。哲学家的代表作有、 、。后者的代表作有、。 5、标志着我国叙事散文初步成熟的著作是。《战国策》塑造了一系列的形象。 6、先秦散文开创了我国散文的最基本形式,即和。 7、汉代散文可分为、、三类。 8、创立了纪传体通史的著作是时期(作者名)写的。 9、西汉的贾谊和是文作家。贾谊的代表作是。 10、先秦的散文走出应用文尝试的是从开始的,而西汉最流行的文学体裁是。 11、东汉辞赋出现了新的题材,即“”。代表作家是班固的,张衡的。最早写赋的是战国 后期国的。 12、西汉赋家有、,东汉赋家有、等人。 13、魏晋南北朝是文学的。在这一时期盛行一时。 14、魏代的散文以曹氏父子为代表,他们是、、。 15、魏晋之交散文的代表人物则是、。 16、南朝(作者名)的《世说新语》是记叙轶闻隽语的的先驱。 17、(年代)王羲之的代表作是。《五柳先生》的作者是。 18、在北朝描写山川景物丰富多彩的作者是,他的代表作是。

19、唐宋两代是中国古代散文发展的,以为代表。 20、被誉为初唐骈文双壁的作者是和,他们的作品分别是、。 21、南北朝时期最杰出的赋家是,他的代表作是。 22、唐代古文运动的领导者是和。其中是司马迁之后又一语言巨将。 23、现在广为使用的词语“垂头丧气”、“杂乱无章”、“摇尾乞怜”等都是所创的。 24、宋代散文文风的创立者是。他之后代表宋代散文最高成就的是。 25、柳宗元山水游记清新秀美,代表作是。为游记奠定了稳固的基础。 26、时期的李商隐主要写作律诗和四六体骈文,后来形成风靡一时的。 27、成为元明清三代散文楷模的是、、、、 、、、这八大家。 28、元明清三代、兴盛起来。明清两代用于科举考试的文体是 29、明代晚期以为首的“公安派”提出。 30、明代开国之初散文主要作家有、。 31、讽刺元末官僚“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作品是写的。 32、明代中期“前七子”以、为中心;“后七子”以、 为中心。在他们之间的则是以为代表的“”。 33、晚明小品成就最高的要数明末的。代表作是。 34、明末清初在诗文中有突出表现的是思想,代表人物是。 35、鸦片战争前后,杰出的家、家(作者名)开创了的新风,标志着清代。他的代表作是。 36、康熙、乾隆年间一个著名的散文流派是,它的创立者是。 37、晚晴时创立了“新文体”的是,他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是。 38、“五四”时期,被誉为文学改革的先导的是:(人名字)。 39、中国古代散文的特点有哪些:

散文的发展历程

散文的发展历程 先秦时期 包括诸子和历史散文。诸子散文以论说为主,如《论语》《孟子》《庄子》;历史散文是以历史题材为主的散文,凡记述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文章和书籍都是历史散文,如《左传》。 两汉时期 西汉时期的司马迁的《史记》把传记散文推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东汉以后,开始出现了书、记、碑、铭、论、序等个体单篇散文形式。汉赋四大家——司马相如、扬雄、班固、张衡四人被后世誉为汉赋四大家。另说,司马相如,枚乘,贾谊,淮南小山。 唐宋时期 在古文运动的推动下,散文的写法日益复,出现了散文,产生了不少优秀的山水游记、、传记、等作品,著名的“唐宋八大家”也在此时涌现。 明代时期 先有“七子”以拟古为主,后有唐宋派主张作品“皆自胸中流出”,较为有名的是归有光。 清代散文:以桐城派为代表的清代散文,注重“义理”的体现。桐城派的代表作家姚对我国古代散文文体加以总结,分为13类,包括论辩、序跋、奏议、书说、赠序、诏令、传状、碑志、杂说、箴铭、颂赞、辞赋、哀奠。 近现代 指与、、戏剧等并称的文学样式。特点是通过对现实生活中某些片断或生活事件的描述,表达作者的观点、感情,并揭示其社会意义,它可以在真人真事的'基础上加工创造;不一定具有完整的情节和人物形象,而是着重于表现作者对生活的感受,具有选材、构思的灵活性和较强的抒情性,散文中的“我”通常是作者自己;语言不受韵律的限制,表达方式多样,可将叙述、议论、抒情、描写融为一体,也可以有所侧重;根据内容和主题的需要,可以像小说那样,通过对典型性的细节如生活片段,作形象描写、心理刻画、环境渲染、气氛烘托等,也可像诗歌那样运用象征等艺术手法,创设一定的艺术意境。散文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杂文、短评、小品、随笔、速写、特写、游记、通讯、书信、日记、回忆录等都属于散文。总之,散文篇幅短小、形式自由、取材广泛、写法灵活、语言优美,能比较迅速地反映生活,深受人们喜爱。

古代散文的发展及特点

古代散文的发展及特点 1. 古代散文的发展概述 (1).<春秋战国> 古代散文成熟 诸子散文《论语》、《老子》、《庄子》等 历史散文《左传》、《战国策》 最早的散文集《尚书》:西周至春秋王侯讲话的记录稿,如:西周初期,分封诸侯时周公对封侯者的告诫,谈话等) (2).<两汉> 传纪文学的成熟——《史记》与《汉书》 (3).<魏晋南北朝> 骈文占据文坛400年。 骈文——讲究形式美,对仗,具有诗歌特点的散文。骈文体也称“骈偶”、四六等”,正式形成于两晋,于南北朝臻于巅峰。 (4).<唐> 古文运动 古文运动——是中唐由韩愈,柳宗元提倡的一种文体和文学语言的革新运动。是一种文学思潮。提倡“文以载道”,“唯陈言之务去”。 “古文”——和魏晋以来流行已久的骈文相对立的。特点是:奇句单行,不拘格式。在文法上取法先秦两汉的散文。) (5).<宋> 诗文革新运动 诗文革新运动——与政治革新紧密关联。范仲淹主持庆历新政,包括针对晚唐五代文风的改革,得到欧阳修的支持。欧阳修主持科举,严令写平实朴素的古文。

强调“道”先“文”后,与古文运动的“文以载道”一脉相承。继承并发展了唐代古文运动,取得胜利。) 2.古代散文的特点 内容:现实主义;注重情感表达;富有哲理;塑造形象 结构:形散实不散,看似无章法,实则有主线 语言:平易流畅,优美隽永,回味无穷 3.古代散文的作家作品 (1)<春秋> 时期——《三传》 左丘明《春秋左氏传》(《左传》) 公羊高《春秋公羊传》 谷梁赤《春秋谷梁传》(另有穀梁的写法。) 【注意】传——在中国古代,对经书的讲解称为“传” 【注意】《春秋左氏传》——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记录了春秋时代200余年的历史。比《春秋》的叙事编年多13年。 【注意】春秋左氏传》与《国语》成为珠联璧合的历史文化巨著。左丘明是位了不起的盲人史官!公羊传和谷梁传将的是所谓“微言大义”,就是希望试图阐述清楚孔子的本意(作者认为《春秋》是孔子所作。)因而许多内容太过牵强附会,经不起推敲。而左传则以史实为主,补充并纠正《春秋》中错误或没有记录的大事。而且左传的文学性也很高,因此它的史料价值和影响力都大于公羊传和谷梁传。

中国古代散文发展概述

. 中国古代散文发展概述 古代散文包括汉以后的赋与骈体文,也包括说理著作中具有文学色彩的作品。 古代散文与诗歌历史同样悠久。殷商甲骨文的某些卜辞,已可算作片段的散文,而成篇的散文可以追溯到《尚书》。《尚书》是商周记言史料汇编。《尚书.盘庚》是商代国王盘庚迁都于殷(今河南安阳西北)的报告辞,古朴艰涩,语言带有感情色彩和形象性,“若网在纲,有条而不紊”等比喻,至今仍活在我们的语言中。 先秦散文尚处在应用阶段。哲学家用以说理,史学家用以记事。前者有《老子》《论语》《孟子》《荀子》《庄子》《墨子》《韩非子》等,后者有《春秋》《左传》《国语》《国策》等。这些书,虽属于哲学和史学著作,但都具有很强的文学色彩。 诸子散文往往寓理于形,借助形象陈义说理,其中含有叙事成分,还有许多寓言故事和生动的比喻。《论语》是记录孔子言论的语录体散文,精炼简洁,含义深刻。所记孔子言论,,如“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大都带有格言的意味。书中不仅孔子的音容笑貌,就连子路、颜渊、子贡等人的性格,也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如《侍坐》一章,已能给人以真实具体的感受。 《孟子》属于对话式论辩著作,是孟轲晚年和他的弟子们一起编篡的。它言辞雄辩,用语警辟,比喻精当,说理透彻。孟子讲究养气,文章有充沛的气势,但又往往曲折生姿,富有幽默感。《孟子》议论正大,深入浅出,气盛言宜,对后代散文,特别是唐宋散文影响很大。 《庄子》一书,在文章主旨的统领下,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加以形象地展示。庄子总能为他所说的道理,创造出确切生动的寓言故事,全书仿佛是由寓言故事连缀而成。《庄子》丰富的想象力,及其汪洋恣肆、变化莫测、挥洒自如的风格,对后世文章多有沾溉。鲁迅评《庄子.》说:“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莫能先也。” 其他诸子百家,如《墨子》富于逻辑性,议论透彻,行文流畅;《荀子》朴实深厚,说理透辟,取譬精审;《韩非子》严峻峭刻,深抉隐微,对后代都有相当的影响。先秦时期的史传文以记言、记事为主。《尚书》以记言为主,而孔子根据鲁国史料编纂的一部编年史------《春秋》则是一部大事记,记述十分简括。相传为鲁太史左丘明所著的《左传》是为阐释《春秋》而写的,它详细叙述了事情的本末,以及有关的轶闻琐事。在不违背历史真实的前提下,使历史事件故事化,引人入胜。如《郑伯克段与鄢》从头到尾,常常出人意料,波澜迭起,精彩地刻画了几个人物的性格。《晋公子重耳出亡》中能够见出人物个性的情节更多,而且写出重耳性格发展变化的历程。《左传》出色记述了当时的许多外交辞令,描写了复杂的战争场面。《晋楚城濮之战》,《秦晋殽之战》、《晋楚邲之战》都能用简洁的语言,描绘出头绪纷繁、波澜壮阔的战争场面与过程。《左传》被推为先秦散文“叙事之最”,标志着我国叙事散文的初步成熟。《国语》是一部国别史,是各国史料的汇编,记言多于记事,文学性不如《左传》,但也有许多精彩的部分。《战国策》主要记录战国时代游说之士的策谋,以记言为主,塑造了一系列“士”的形象。如苏秦、张仪、冯谖、鲁仲连等人,莫不情态毕现。其中有许多出于虚构想象的文学性描写。《战国策》铺张扬厉、议论纵横、文辞瑰丽,是战国纵横捭阖的时代特征的体现。 先秦散文开创了我国散文的最基本形式,即议论文和叙事文。虽然当时主要取散文的实用性,但其文学性的光芒不可掩饰。 汉代散文可分为史传文、政论文、赋三类。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