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加减法的速算与巧算

加减法的速算与巧算

加减法的速算与巧算

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加减法是我们经常会遇到的基本运算。然而,有时候面对大量的计算题目,我们可能感到手忙脚乱,效率低下。所以,了解一些速算和巧算的方法,将会帮助我们更加高效地完成这些

加减法题目。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加减法速算和巧算技巧,希望对

大家有所帮助。

一、基本加减法的速算

1. 相同数位相加减法:当两个数位相同的数相加或相减时,我们只

需要将每位上的数相加或相减即可。

例如,计算345 + 376:

3 + 3 = 6;

4 + 7 = 11(将个位上的1留下,十位上的1进位);

5 +

6 = 11(同样留下个位上的1进位);

所以,345 + 376 = 711。

同理,计算574 - 228:

4 - 8 不够减,需要向十位上借位,借位后为14 - 8 = 6;

7 - 2 = 5;

5 - 2 = 3;

所以,574 - 228 = 346。

2. 九九乘法口诀:九九乘法口诀是我们学习初中时就要掌握的基础

技巧。当进行乘法计算时,我们可以利用九九乘法口诀中的规律,快

速得到结果。

例如,计算6 × 8,我们可以利用九九乘法口诀中6和8的位置关系:8在前,6在后,所以结果的十位是5,个位是4,即48。

3. 九九加法口诀:九九加法口诀同样是一个好用的速算方法。当进

行加法运算时,我们可以根据九九加法口诀中的规律,快速得到结果。

例如,计算7 + 9,我们可以将7和9交换位置,变为9 + 7,根据

九九加法口诀的规律得到结果是16。

二、巧算技巧

1. 调整数位计算次序:有时候我们可以调整数位的计算次序,使得

计算过程更加简便。

例如,计算234 + 567,我们可以将它变为:

(200 + 500)+ (30 + 60)+(4 + 7)= 700 + 90 + 11 = 801。

同样地,计算762 - 345,我们可以将它变为:

(700 - 300)+ (60 - 40)+(2 - 5)= 400 + 20 +(-3)= 417 - 3 = 414。

2. 利用数的分解与重组:我们可以将一个较大的数进行数的分解与

重组,将大数的计算转化为较小数的计算,从而简化计算过程。

例如,计算98 + 37,我们可以将98分解为90 + 8,37分解为30 + 7,然后进行分别相加,得到:90 + 30 + 8 + 7 = 135。

同样地,计算92 - 47,我们可以将92分解为90 + 2,47分解为40

+ 7,然后进行分别相减,得到:90 - 40 + 2 - 7 = 45。

3. 利用补数计算:在进行减法计算时,我们可以通过转化成加法运算,利用补数计算的方法简化计算步骤。

例如,计算56 - 29,我们可以将29补成30,即56 - 29 = 56 + 1 - 30,然后进行加法运算得到:56 + 1 - 30 = 27。

另外一个例子是计算76 - 48,我们可以将48补成50,即76 - 48 = 76 - 50 + 2,然后进行加法运算得到:76 - 50 + 2 = 28。

综上所述,加减法的速算与巧算技巧能够帮助我们在日常生活和学

习中更加高效地完成加减法计算。通过掌握基本加减法的速算方法,

如同数位相加减法和九九乘法口诀,我们可以迅速计算出结果。同时,巧用一些技巧,如调整数位计算次序和利用数的分解与重组,能够大

大简化复杂的计算过程,提高计算效率。希望大家能够通过学习和实践,熟练掌握这些加减法的速算与巧算技巧,在日常的加减法运算中

能够事半功倍。

加减法速算技巧

加减法速算技巧

加、减法的速算与巧算( 基础篇 ) 姓名:--------- 1、加法运算定律(2个): ☆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即:a + b = b + a ☆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可以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一个数,和不变。即:(a + b) + c = a + (b + c) (提醒:运用加法结合律时,要注意把结合的两个数用括号括起来。)连加的简便计算方法: ①使用加法交换律、结合律凑整(把和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先交换再结合在一起。) ②个位:1与9,2与8,3与7,4与6,5与5,结合。 ③十位:0与9,1与8,2与7,3与6,4与5,结合。 连加的简便计算例题: 50+98+50 488+40+60 165+93+3565+28+35+72 2、连减的性质: ☆一个数连续减去几个数等于这个数减去这几个数的和。 即:a – b – c = a – (b + c) 注:连减的性质逆用:a – (b + c) = a – b – c = a – c – b ☆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数先减去后一个数再减去前一个数。 即:a-b-c=a—c-b 连减的简便计算方法: ①连续减去几个数就等于减去这几个数的和。如:106-26-74 = 106-(26+74) ②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先减去后一个数再减去前一个数。如:226-58-26=226-26-58 ③减去几个数的和就等于连续减去这几个数。如:106-(26+74) = 106-26-74 连减的简便计算例题: 528—65—35 528—89—128 528—(150+128) 3、加、减法混合运算的性质:在计算没有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时,计算时可以带着运算符号“搬家”。即:a + b – c = a – c + b

常用的巧算和速算方法

常用的巧算和速算方法 【顺逆相加】用“顺逆相加”算式可求出若干个连续数的和。 例如著名的大数学家高斯(德国)小时候就做过的“百数求和”题,可以计算为 1 + 2 + ……+ 99 + 100 所以,1+2+3+4+……+99+100 =101×100÷2 =5050。 “3+5+7+………+97+99=? 3+5+7+……+97+99=(99+3)×49÷2= 2499。 这种算法的思路,见于书籍中最早的是我国古代的《张丘建算经》。张丘建利用这一思路巧妙地解答了“有女不善织”这一名题: “今有女子不善织,日减功,迟。初日织五尺,末日织一尺,今三十日织讫。问织几何?”题目的意思是:有位妇女不善于织布,她每天织的布都比上一天减少一些,并且减少的数量都相等。她第一天织了5 尺布,最后一天织了1 尺,一共织了30 天。问她一共织了多少

布? 张丘建在《算经》上给出的解法是: “并初末日织尺数,半之,余以乘织讫日数,即得。”“答曰:二匹一丈”。 这一解法,用现代的算式表达,就是 1 匹=4 丈,1 丈=10 尺, 90 尺=9 丈=2 匹1 丈。(答略) 张丘建这一解法的思路,据推测为:如果把这妇女从第一天直到第30 天所织的布都加起来,算式就是 5+…………+1 在这一算式中,每一个往后加的加数,都会比它前一个紧挨着它的加数,要递减一个相同的数,而这一递减的数不会是个整数。若把这个式子反过来,则算式便是 1+………………+5 此时,每一个往后的加数,就都会比它前一个紧挨着它的加数,要递增一个相同的数。同样,这一递增的相同的数,也不是一个整数。 假若把上面这两个式子相加,并在相加时,利用“对应的数相加和会相等” 这一特点,那么,就会出现下面的式子: 所以,加得的结果是6×30=180(尺) 但这妇女用30 天织的布没有180 尺,而只有180 尺布的一半。所以,这妇女30 天织的布是

20以内加减法巧算与速算方法

20以内加减法巧算与速算方法 例1. 6+5 7+9 思路导航: 计算6+5时,可以这样想:6比5多1,把6换成5+1,用5+5+1=11,所以6+5=5+5+1;或者把5换页6-1,用6+6-1=11,所以6+5=6+6-1=11。 计算7+9时,可以这样想:9+()=10,9+1=10,从7里拿出1给9,把9凑成10,7剩下6,6+10=16,所以7+9=16。练习题:比一比,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3+8 6+9 5+6 8+7 9+8 4+5 例2. 15-8 14-9 思路导航: 计算15-8可以这样想:8+()=15,因为8+7=15,所以15-8=7.也可以这样想:15可以分成10和5,10-8=2,2+5=7,所以15-8=7。 计算14-9,减数是9,个位不够减,用10-9=1,1与被凑数个位上的4想加得5,因此,可以直接用4+1=5来计算。练习题: 16-8= 12-3= 11-4= 18-9= 10-4= 15-7= 12-8= 15-9 例3.2+7+8 思路导航:

计算2+7+8时,我们发现如果把先加的7与后加的8交换加的顺序,先加8,再加7,就变成2+8+7,2+8=10,10+7=17,这样片区起来比较简便。 2+7+8=2+8+7=10+7=17 练习题: 1+8+9= 3+7+2= 4+2+8= 6+5+4= 6+5+5= 9+7+1= 例4.1+3+5+7+9 思路导航: 如果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进行计算,不但麻烦,而且很容易算错。通过仔细观察算式中的各个加数,可以发现1+9=10,3+7=10,这样可以把能凑成10的数先加起来。因此1+3+5+7+9=(1+9)+(3+7)+5=25 练习题: 2+4+6+8+10= 2+7+3+4+8= 5+4+9+5+6+1= 1+3+5+7+9+10= 例5.15-7-3 思路导航: 计算连减的算式时,如果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进行计算,第一步就是退位减法,容易算错。如果认真分析算式就会发现,两次要减去的数合起来正好是整十数,这样我们可以把要减去的两个数先合起来,然后一次减,这样做起来,又对

加减法中的速算与巧算

加减法中的速算与巧算 知识储备 1、加法的运算律 加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a+b+c=(a+b)+c=a+(b+c) 2、加、减法运算的性质: a-b-c=a-c-b=a-(b+c) a+b-c=a-c+b=a+(b-c) 3、在加法、减法和加减混合运算中,常常利用改变运算顺序或添加括号的方法进行巧算。 4、加减法的速算与巧算常用到的方法还有以下两种: ①借数凑数法巧算; ②利用平均数进行巧算。 思维引导 例1、巧算:76+35+48+14+45+52 跟踪练习:巧算:89+123+109+11+77+181 例2、巧算:500-99-1-98-2-97-3 跟踪练习:巧算6728-116-202-551-67-1098-133 例3、巧算:548-136+17-64+35 跟踪练习:巧算1000-2+3-4+6-6+9-8+12-10+15 例4、计算:①567-76+74 ②567-74+76 跟踪练习:简便计算:①476-47+37 ②359+58-60 例5、简便计算:432-(154-68) 跟踪练习:①783-(583+16)②489-(342-11) 例6、计算:999+99+9 跟踪练习:计算:19+199+1999+19999 例7、计算:(1)728+598 (2)436—103 跟踪练习:计算:(1)288—199;(2)576+189 例8、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跟踪练习:计算 例9、巧算:599996+59997+3998+407+89 跟踪练习:巧算:700012+6009+41008+59001

例10、1966+1976+1986+1996+2006这五个数的总和是多少? 跟踪练习:巧算:2010+2005+2004+2003+1998 例11、计算:100+99-98+97-96+…+3-2+1 跟踪练习:计算:98+97-96-95+94+93-92-91+90+89-…-4-3+2+1 能力对接 1、在正确的算式前的圈圈里打“√”,错的打“×”。 (1)○54+32+46=100+32 (2)○284-16-84=284-100 (3)○343+27+57=470+57 (4)○101-78=(100-78)+1 (5)○128+99=128+(100-1) 2、填一填。 (1)78+97=78+100○□(2)126-96=126-100○□ (3)267+398=267+□○2 (4)435-299=435-□○□ 3、计算。 (1)1456-302 (2)2541-1998 (3)548-164-236 (4)8495-(495-281) 4、计算。 (1)(50-43)+(43-41)+(41-39)+(39-32) (2)812-593+193-647+247-374+174+200 5、用简便方法计算。 (3)19.32-5.56-3.44 (4)37.6-(7.6+3.25) 6、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1)1-2+3-4+5-6+…+1991-1992+1993=_______________。 (2)1+2+3+4+5+6+…+100=____________________。 (3)9+99+999+9999+99999=___________________。 7、计算:199999+29999+3999+499+59 8、计算:998+1413+9989 9、计算:799998+79997+7996+797+18 10、计算:123+234+345+456+567+678 11、计算:(2+4+6+…+1998+2000)-(1+3+5+…+1997+1999) 12、某养猪专业户七月份出售了10头肥猪,每头肥猪的质量分别是:125,128,119,118,118,131,135,140,115,115(千克)。七月份出售肥猪总共多少千克? 13、一只鸡的价钱加上一只鸭的价钱是34.5元,一只鸭的价钱加上一只兔的价钱是36.1

加减法的速算与巧算

加减法的速算与巧算 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加减法是我们经常会遇到的基本运算。然而,有时候面对大量的计算题目,我们可能感到手忙脚乱,效率低下。所以,了解一些速算和巧算的方法,将会帮助我们更加高效地完成这些 加减法题目。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加减法速算和巧算技巧,希望对 大家有所帮助。 一、基本加减法的速算 1. 相同数位相加减法:当两个数位相同的数相加或相减时,我们只 需要将每位上的数相加或相减即可。 例如,计算345 + 376: 3 + 3 = 6; 4 + 7 = 11(将个位上的1留下,十位上的1进位); 5 + 6 = 11(同样留下个位上的1进位); 所以,345 + 376 = 711。 同理,计算574 - 228: 4 - 8 不够减,需要向十位上借位,借位后为14 - 8 = 6; 7 - 2 = 5; 5 - 2 = 3; 所以,574 - 228 = 346。

2. 九九乘法口诀:九九乘法口诀是我们学习初中时就要掌握的基础 技巧。当进行乘法计算时,我们可以利用九九乘法口诀中的规律,快 速得到结果。 例如,计算6 × 8,我们可以利用九九乘法口诀中6和8的位置关系:8在前,6在后,所以结果的十位是5,个位是4,即48。 3. 九九加法口诀:九九加法口诀同样是一个好用的速算方法。当进 行加法运算时,我们可以根据九九加法口诀中的规律,快速得到结果。 例如,计算7 + 9,我们可以将7和9交换位置,变为9 + 7,根据 九九加法口诀的规律得到结果是16。 二、巧算技巧 1. 调整数位计算次序:有时候我们可以调整数位的计算次序,使得 计算过程更加简便。 例如,计算234 + 567,我们可以将它变为: (200 + 500)+ (30 + 60)+(4 + 7)= 700 + 90 + 11 = 801。 同样地,计算762 - 345,我们可以将它变为: (700 - 300)+ (60 - 40)+(2 - 5)= 400 + 20 +(-3)= 417 - 3 = 414。 2. 利用数的分解与重组:我们可以将一个较大的数进行数的分解与 重组,将大数的计算转化为较小数的计算,从而简化计算过程。

20以内加减法巧算与速算方法

8+7 9+8 4+5 凑数个位上的 16-8= 12-3= 11-4= 18-9= 15-9 20 以内加减法巧算与速算方法 例 1. 6+5 7+9 思路导航: 计算 6+5 时,可以这样想: 6 比 5 多 1,把 6 换成 5+1, 用 5+5+1=11 ,所以 6+5=5+5+1 ;或者把 5 换页 6-1,用 6+6-1=11,所以 6+5=6+6-1=11 。 计算 7+9 时,可以这样想: 9+( )=10,9+1=10 ,从 7 里拿出 1 给 9,把 9 凑成 10,7 剩下 6,6+10=16 ,所以 7+9=16。 练习题:比一比,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3+8 6+9 5+6 例 2. 15-8 14-9 思路导航: 计算 15-8 可以这样想: 8+( )=15,因为 8+7=15 , 所以 15-8=7. 也可以这样想: 15 可以分成 10 和 5,10-8=2, 2+5=7,所以 15-8=7 。 计算 14-9,减数是 9,个位不够减,用 10-9=1, 1 与被 4 想加得 5,因此, 可以直接用 4+1= 5 来计算 练习题: 10-4= 15-7= 12-8= 例 3. 2+7+8 思路导航: 计算 2+7+8 时,我们发现如果把先加的 7 与后加的 8 交换加的顺序,先加 8,再加 7,就变成 2+8+7,2+8=10 , 10+7=17 ,这样片

区起来比较简便。 2+7+8=2+8+7=10+7=17 练习题: 1+8+9= 3+7+2= 4+2+8= 6+5+4= 6+5+5= 9+7+1= 例4. 1+3+5+7+9 思路导航:如果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进行计算,不但麻烦,而且很容易算错。通过仔细观察算式中的各个加数,可以发现1+9=10 ,3+7=10 ,这样可以把能凑成10 的数先加起来。因此1+3+5+7+9= (1+9)+(3+7)+5=25 练习题: 2+4+6+8+10= 2+7+3+4+8= 5+4+9+5+6+1= 1+3+5+7+9+10= 例5. 15-7-3 思路导航:计算连减的算式时,如果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进行计算, 第一步就是退位减法,容易算错。如果认真分析算式就会发现,两次要减去的数合起来正好是整十数,这样我们可以把要减去的两个数先合起来,然后一次减,这样做起来,又对

10种常见速算与巧算方法

10种常见速算与巧算方法 数学速算法指利用数与数之间的特殊关系进行较快的加减乘除运算,这种运算方法称为速算法、心算法。 巧算或简算包括乘法,除法的分配律,结合律,交换律,加法交换、结合等,这需要在某个算式中找出,找到了可以应用的定律,及每个数的分解数,就可以巧妙地算出答案了。 我们练习速算与巧算的目的是: 1:会算法--笔算训练, 现今我国的教育体制是应试教育,检验学生的标准是考试成绩单,那么学生的主要任务就是应试,答题,答题要用笔写,笔算训练是教学的主线。与小学数学计算方法一致,不运用任何实物计算,无论横式,竖式,连加连减都可运用自如,用笔做计算是启动智慧快车的一把金钥匙。 2:明算理-算理拼玩, 会用笔写题,不但要使孩子会算法,还要让孩子明白算理。使孩子在拼玩中理解计算的算理,突破数的计算。孩子是在理解的基础上完成的计算。

3:练速度--速度训练, 会用笔算题还远远不够,小学的口算要有时间限定,是否达标要用时间说话,也就是会算题还不够,主要还是要提速。 4:启智慧--智力体操, 不单纯地学习计算,着重培养孩子的数学思维能力,全面激发左右脑潜能,开发全脑。经过快心算的训练,学前孩子可以深刻的理解数学的本质(包含),数的意义(基数,序数,和包含),数的运算机理(同数位的数的加减,)数学逻辑运算的方式,使孩子掌握处理复杂信息分解方法,发散思维,逆向思维得到了发展。孩子得到一个反应敏锐的大脑。 下面就来看看速算与巧算的10种方法吧! 一、顺逆相加:用“顺逆相加”算式可求出若干个连续数的和。例如著名的大数学家高斯(德国)小时候就做过的“百数求和”题,可以计算为

加减法速算与巧算讲解

加减法速算与巧算讲解 1.计 算: (1)24+44+56(2)53+36+47 解:(1)24+44+56=24+(44+56) =24+100=124 这样想:因为44+56=100是个整百的数,所以先把它们的和算出来. (2)53+36+47=53+47+36 =(53+47)+36=100+36=136 这样想:因为53+47=100是个整百的数,所以先把+47 带着符号搬家,搬到+36 前面;然后再把53+47的和算出来. 2.计(1)96+15 (2)52+69 解:(1)96+15=96+(4+11) =(96+4)+11=100+11=111 这样想:把15 分拆成15=4+11,这是因为96+4=100,可凑整先算. (2)52+69=(21+31)+69 =21+(31+69)=21+100=121 这样想:因为69+31=100,所以把52分拆成21与31之和,再把31+69=100 凑整先算. 3.计 算: (1)63+18+19 (2)28+28+28 解:(1)63+18+19 =60+2+1+18+19

=60+(2+18)+(1+19) =60+20+20=100 这样想:将63分拆成63=60+2+1就是因为2+18和1+19可以凑整先算. (2)28+28+28 =(28+2)+(28+2)+(28+2)-6 =30+30+30-6=90-6=84 这样想:因为28+2=30可凑整,但最后要把多加的三个 2 减去. 二、改变运算顺序:在只有“+、”“-”号的混合算式中,运算顺序可改变 计(1)45-18+19 (2)45+18-19 解:(1)45-18+19=45+19-18 =45+(19-18)=45+1=46 这样想:把+19带着符号搬家,搬到-18的前面.然后先算19-18=1. (2)45+18-19=45+(18-19) =45-1=44 这样想:加18 减19 的结果就等于减 1. 三、计算等差连续数的和 相邻的两个数的差都相等的一串数就叫等差连续数,又叫等差数列,如:1,2,3,4,5,6,7,8,9

运算定律:加减法速算与巧算

加、减法的速算与巧算( 基础) 1、加法运算定律(2个): ☆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即:a + b = b + a ☆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可以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一个数,和不变。 即:(a + b) + c = a + (b + c) (提醒:运用加法结合律时,要注意把结合的两个数用括号括起来。)连加的简便计算方法: ①使用加法交换律、结合律凑整(把和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先交换再结合在一起。) ②个位:1与9,2与8,3与7,4与6,5与5,结合。 ③十位:0与9,1与8,2与7,3与6,4与5,结合。 连加的简便计算例题: 50+98+50 488+40+60 165+93+3565+28+35+72 2、连减的性质: ☆一个数连续减去几个数等于这个数减去这几个数的和。 即:a –b –c = a –(b + c) 注:连减的性质逆用:a –(b + c) = a –b –c = a –c –b ☆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数先减去后一个数再减去前一个数。 即:a-b-c=a—c-b 连减的简便计算方法: ①连续减去几个数就等于减去这几个数的和。 如:106-26-74 = 106-(26+74) ②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先减去后一个数再减去前一个数。 如:226-58-26=226-26-58 ③减去几个数的和就等于连续减去这几个数。 如:106-(26+74) = 106-26-74

连减的简便计算例题: 528—65—35 528—89—128 528—(150+128)3、加、减法混合运算的性质:在计算没有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时,计算时可以带着运算符号“搬家”。 即:a + b –c = a –c + b 加、减混合的简便计算方法: 在没有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时,第一个数的位置不变,其余的 例如: 整十、整百数时,可以利用如下原则:多加了要减去;多减了要加上;少加了要加上;少减了要减去。 加、减法的简便计算例题: 324+98 762-598 123+104 328-209 5、利用“移多补少法”进行简便计算: 几个数相加,当加数都比较接近某一个数时,可以把这一个数作为基准数,其它的数与基准数相比较,利用移多补少的方法进行运算。 如:256+249+251+246 ……以250为基准数 6、利用高斯的想法简便计算:总和= (首项+ 末项)×(项

小学三年级数学:加减法速算与巧算

小学三年级数学:加减法速算与巧算 一、加法中的巧算 1.什么叫“补数”? 两个数相加,若能恰好凑成整十、整百、整千、整万…,就把其中的一个数叫做另一个数的“补数”。 如:1 9=10,3 7=10,2 8=10,4 6=10,5 5=10。 又如:11 89=100,33+67=100,22 78=100,44 56=100,55 45=100, 在上面算式中,1叫9的“补数”;89叫11的“补数”,11也叫89的“补数”.也就是说两个数互为“补数”。 对于一个较大的数,如何能很快地算出它的“补数”来呢?一般来说,可以这样“凑”数:从最高位凑起,使各位数字相加得9,到最后个位数字相加得10。 如:87655→12345,46802→53198,87362→12638,… 下面讲利用“补数”巧算加法,通常称为“凑整法”。 2.互补数先加。 例1 巧算下面各题: ①36 87 64②99 136+101 ③ 1361+972+639+28 解:①式=(36+64)+87 =100+87=187 ②式=(99+101)+136 =200 136=336 ③式=(1361+639)+(972+28) =2000 1000=3000 3.拆出补数来先加。

例2 ①188+873 ②548+996 ③9898+203 解:①式=(188 12)(873-12)(熟练之后,此步可略)=200 861=1061 ②式=(548-4)+(996+4) =544 1000=1544 ③式=(9898+102)+(203-102) =10000 101=10101 4.竖式运算中互补数先加。 如: 二、减法中的巧算 1.把几个互为“补数”的减数先加起来,再从被减数中减去。例3① 300-73-27 ② 1000-90-80-20-10 解:①式= 300-(73+ 27) =300-100=200 ②式=1000-(90+80+20+10) =1000-200=800 2.先减去那些与被减数有相同尾数的减数。 例4① 4723-(723+189) ② 2356-159-256 解:①式=4723-723-189 =4000-189=3811

20以内加减法巧算与速算方法

20以内加减法巧算与速算方法 例 1. 6+5 7+9 思路导航: 计算6+5时,可以这样想:6比5多1,把6换成5+1, 用5+5+1 = 11,所以6+5=5+5+1;或者把5换页6-1,用6+6-1=11,所以 6+5=6+6-l=llo 计算7+9时,可以这样想:9+ ( ) =10, 9+1=10,从7 里拿岀1给9,把9凑成10,7剩下6,6+10=16,所以7+9=16。练习题:比一比,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3+8 6+9 5+6 8+7 9+8 4+5 例 2. 15-8 14-9 思路导航: 计算15・8可以这样想:8+ ( ) =15,因为8+7=15, 所以15・8=7.也可以这样想:15可以分成10和5, 10-8=2, 2+5=7,所以15-8=7o 计算14・9,减数是9,个位不够减,用10-9=1, 1与被凑数个位上的4想加得5,因此,可以直接用4+1=5来计算。练习题:16-8=12-3=1U4=18-9= 10-4=15-7=12-8=15-9 例3・2+7+8 思路导航:

计算2+7+8时,我们发现如果把先加的7与后加的8 交换加的顺序,先加8,再加7,就变成2+8+7, 2+8=10, 10+7=17,这样片区起来比较简便。 2+7+8=2+8+7=10+7=17 练习题: 1+8+9= 3+7+2= 4+2+8= 6+5+4= 6+5+5= 9+7+1= 例4・1+3+5+7+9 思路导航: 如果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进行计算,不但麻烦,而且很容易算错。通过仔细观察算式中的各个加数,可以发现1+9=10, 3+7=10,这样可以把能凑成10的数先加起来。因此1+3+5+7+9= (1+9) + (3+7) +5=25 练习题: 2+4+6+8+10= 2+7+3+4+8= 5+4+9+5+6+1= 1+3+5+7+9+10= 例5・15-7-3 思路导航: 计算连减的算式时,如果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进行计算,第一步就是退位减法,容易算错。如果认真分析算式就会发现,

第一讲 加减速算与巧算(1)

第一讲加减速算与巧算 一、加法中的巧算 加减法速算与巧算中常用的三大基本思想: 1.凑整(目标:整十、整百、整千... (1)补数:两个数相加,若能恰好凑成整十、整百、整千...,就把其中的一个数叫做另一个数的“补数” (2)如何求补数:高位找9,个位找10.。 2.分拆(分拆后能够凑成整十、整百、整千...) 3.基准数法 常见加减法巧算原理运用的定律: a)加法交换律:a+b=b+a a+b+c+d=d+b+a+c b)加法结合律:a+b+c=(a+b)+c=a+(b+c) 1.什么叫“补数”? 两个数相加,若能恰好凑成整十、整百、整千、整万…,就把其中的一个数叫做另一个数的“补数”。 如:1+9=10,3+7=10,2+8=10,4+6=10,5+5=10。 又如:11+89=100,33+67=100,22+78=100,44+56=100,55+45=100。 在上面算式中,1叫9的“补数”;89叫11的“补数”,11也叫89的“补数”.也就是说两个数互为“补数”。 如何求补数? 对于一个较大的数,如何能很快地算出它的“补数”来呢?一般来说,可以这样“凑”数:从最高位凑起,使各位数字相加得9,到最后个位数字相加得10。 如:100000- 87655= 100000-46802= 100000-87362=

下面讲利用“补数”巧算加法,通常称为“凑整法”。 2.互补数先加。 例1 巧算下面各题: ①36+87+64 ②99+136+101 ③ 1361+972+639+28 3.拆出补数来先加。 例2 ①188+873 ②548+996 ③9898+203 4.基准数法 几个比较接近于某一整数的数相加时,选这个整数为“基准数”。 例3. ①22+19+23+18+21 ②78+76+83+82+77+80+79+85 二、减法中的巧算 1.把几个互为“补数”的减数先加起来,再从被减数中减去。 例 4 ① 300-73-27 ② 1000-90-80-20-10 2.先减去那些与被减数有相同尾数的减数。 例5 ① 4723-(723+189) ② 2356-159-256 3.利用“补数”把接近整十、整百、整千…的数先变整,再运算(注意把多加的数再减去,把多减的数再加上)。

小学三年级数学-加减法速算与巧算

小学三年级数学-加减法速算与巧算 速算与巧算(一) 一、加法中的巧算 1.什么叫“补数”? 两个数相加,若能恰好凑成整十、整百、整千、整万…,就把其中的一个数叫做另一个数的“补数”。 如:1+9=10,3+7=10,2+8=10,4+6=10,5+5=10。 又如:11+89=100,33+67=100,22+78=100,44+56=100,55+45=100, 在上面算式中,1叫9的“补数”;89叫11的“补数”,11也叫89的“补数”.也就是说两个数互为“补数”。 对于一个较大的数,如何能很快地算出它的“补数”来呢?一般来说,可以这样“凑”数:从最高位凑起,使各位数字相加得9,到最后个位数字相加得10。 如:87655→12345,46802→53198,87362→12638,… 下面讲利用“补数”巧算加法,通常称为“凑整法”。 2.互补数先加。 例1巧算下面各题: ①36+87+64②99+136+101 ③ 1361+972+639+28 解:①式=(36+64)+87 =100+87=187 ②式=(99+101)+136 =200+136=336 ③式=(1361+639)+(972+28) =2000+1000=3000 3.拆出补数来先加。 例2 ①188+873 ②548+996 ③9898+203 解:①式=(188+12)+(873-12)(熟练之后,此步可略)

②式=(548-4)+(996+4) =544+1000=1544 ③式=(9898+102)+(203-102) =10000+101=10101 4.竖式运算中互补数先加。 如: 二、减法中的巧算 1.把几个互为“补数”的减数先加起来,再从被减数中减去。例3① 300-73-27 ② 1000-90-80-20-10 解:①式= 300-(73+ 27) =300-100=200 ②式=1000-(90+80+20+10) =1000-200=800 2.先减去那些与被减数有相同尾数的减数。 例4① 4723-(723+189) ② 2356-159-256 解:①式=4723-723-189 ②式=2356-256-159 =2100-159 =1941 3.利用“补数”把接近整十、整百、整千…的数先变整,再运算(注意把多加的数再减去,把多减的数再加上)。

加减法的速算与巧算

加减法的速算与巧算 奥数知识 在进行加减运算时,为了又快又好,除了要熟练地掌握计算法则外,还需要掌握一些巧算的方法。加减法的巧算主要是运用“凑整”的方法,把接近整十、整百、整千的数看作所接近的数进行简算。 进行加减巧算时,凑整之后,对于原数与整十、整百、整千…相差的数,要根据“多加要减去,少加要再加,多减要加上,少减要再减”的原则进行处理。 另外,可以结合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以及减法的性质进行凑整,从而达到简算的目的。 【例题1】计算下面各题。 (1)396+55 (2)427+1008 (3)456-298 (4)582-305 【思路】 (1)中396接近于400,396+55可以看成400+55,多加了4,所以还要减4; (2)中1008接近于1000,427+1008变成427+1000,少加了8,所以还要加8; (3)中298接近于300,456-298变成了456-300,多减了2,所以还要加2; (4)中305接近于300,582-305变成了582-300,少减了5,所以还要减5。

【练习1】 1.速算。 (1)497+28 (2)750+1002 (3)598+231 (4)2004+271 2.巧算。 (1)574-397 (2)472―203 (3)8732―2008 (4)487―298 3.计算:402+307―297―99

【例题2】你有好办法迅速计算出结果吗? (1)502+799―298―97 (2)9999+999+99+9 【思路】 (1)是一道加减混合运算,每个数都接近于整百数,计算时可先把这些数拆成两部分,再把整百数与整百数相加减,“零头数”与“零头数”相加减,最后把两个部分数合起来;(2)这四个数都分别接近于整万、整千、整百、整十数,我们可以把9999看作10000,999看作1000,99看作100,9看作10,这样每个数都多了1,最后再从它们的和中减去4个1,即可得出结果。 【练习2】 1.计算。 (1)307+201―398―99 (2)208+494―498―95 【例题3】计算: (1)487+321+113+479 (2)723-251+177 (3)872+284―272 (4)537―142―58 【思路】 (1)487和113,321和479,分别可以凑成整百数,我们可以通过交换位置的方法,487+113得到600,321+479得到800,然后600+800=1400。 (2)723与177可凑成整百数,因而用723+177得到900,900再减251,得数是649。(3)可以先用872减272得到整百数是600,再用600加上284得数是884。 (4)537连续减142和58,而142和58正好可以凑成整百数200,再用537减去200,得到337。

小学奥数整数加减法速算及巧算

整数加减法速算与巧算 一、基本运算律及公式 一、加法 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他们的和不变。即:a+b=b+a 其中a,b各表示任意一数.例如,7+8=8+7=15. 总结:多个数相加,任意交换相加的次序,其和不变. 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与第一个数相加,他们的和不变。 即:a+b+c=(a+b)+c=a+(b+c) 其中a,b,c各表示任意一数.例如,5+6+8=(5+6)+8=5+(6+8). 总结:多个数相加,也可以把其中的任意两个数或者多个数相加,其和不变。 二、减法 在连减或者加减混合运算中,如果算式中没有括号,那么计算时要带数字前面的运算符号“搬家”.例如:a-b-c=a-c-b,a-b+c=a+c-b,其中a,b,c各表示一个数. 在加减法混合运算中,去括号时:如果括号前面是“+”号,那么去掉括号后,括号内的数的运算符号不变;如果括号前面是“-”号,那么去掉括号后,括号内的数的运算符号“+”变为“-”,“-”变为“+”. 如:a+(b-c)=a+b-c a-(b+c)=a-b-c a-(b-c)=a-b+c 在加、减法混合运算中,添括号时:如果添加的括号前面是“+”,那么括号内的数的原运算符号不变;如果添加的括号前面是“-”,那么括号内的数的原运算符号“+”变为“-”,“-”变为“+”。 如:a+b-c=a+(b-c) a-b+c=a-(b-c) a-b-c=a-(b+c) 二、加减法中的速算与巧算 速算巧算的核心思想和本质:凑整 常用的思想方法: 1、分组凑整法.把几个互为“补数”的减数先加起来,再从被减数中减去,或先减去那些与被减数 有相同尾数的减数.“补数”就是两个数相加,如果恰好凑成整十、整百、整千……,就把其中的一个数叫做另一个数的“补数”. 2、加补凑整法.有些算式中直接凑整不明显,这时可“借数”或“拆数”凑整. 3、数值原理法.先把加在一起为整十、整百、整千……的数相加,然后再与其它的数相加. 4、“基准数”法,基准当几个数比较接近于某一整数的数相加时,选这个整数为“基准数”(要注

加减法的速算与巧算

加减法的速算与巧算 速算与巧算----加减法的速算与巧算 知识背景: 速算与巧算是计算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掌握一些速算与巧算的方法,有助于提高我们的计算能力和思维能力。我们先学习加、减法的巧算方法,这些方法主要根据加、减法的运算定律和运算性质,通过对算式适当变形从而使计算简便。在巧算方法里,蕴含着一种重要的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问题法即把所给的算式,根据运算定律和性质,或改变运算顺序,或减整从而变成一个易于算出结果的算式。. 例1:计算9+99+999+9999 分析与解答:这四个加数分别接近10、100、1000、10000。在计算这类题目时,常使用减整法,例如将99转化为100-1。这是小学数学计算中常用的一种技巧。 9+99+999+9999 =(10-1)+(100-1)+(1000-1)+(10000-1) =10+100+1000+10000-4 =11106 练习一:计算下面各题答 1:99999+9999+999+99+9 2:9+98+996+9997 3:1999+2998+396+497 4:198+297+396+495 5:1998+2997+4995+5994 6:19998+39996+49995+69996 例2:计算489+487+483+485+484+486+488 分析与解答:认真观察每个加数,发现它们都和整数490接近,所以选490为基准数。489+487+483+485+484+486+488 =490×7-1-3-7-5-6-4-2 =3430-28 =3402 想一想:如果选480为基准数,可以怎样计算? 计算:489+487+483+485+484+486+488 练习二计算下面各题答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