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植物学知识点(全册)

植物学知识点(全册)

第一章 植物细胞 第一节 植物细胞的形态结构 第二节 植物细胞的繁殖

第三节 植物细胞的生长和分化

第一节 植物细胞的形态结构 一、细胞是构成植物体的根本单位

二、植物细胞的形状和大小 三、植物细胞的结构 四、植物细胞的后含物

五、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一、细胞是构成植物体的根本单位

1665年,英国人虎克(Hooke 1635—1703)第一次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到细胞,取名“cell 〞。 1838年,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论植物的发生〞中第一个指出“一切植物,如果它们不是单细胞的话,都完全是由细胞集合而成的。 细胞是植物结构的根本单位〞。

1839年,德国动物学家施旺在“显微研究〞一文中指出动物及植物结构的根本单位都是细胞。

他们的观点就是恩格斯称之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的“细胞学说〞,即:细胞是生物有机体的结构和功能的根本单位。此后,细胞学说进一步开展,德国细胞学家Virchow 〔1858〕指出“细胞来自于细胞〞。Weismann 更进一步指出,现在所有细胞都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的一个共同祖先〔1880〕。

细胞是构成生物有机体的根本单位,但并不是唯一的构成单位。

二、植物细胞的形状和大小

1.大小:一般细胞直径为10—100μm 。少数植物细胞 较大,如番茄果肉、西瓜瓤的细胞。 原因:①细胞的大小受细胞核的控制作用相关。

②细胞越小,相对外表积越大,有利于细胞与

周围环境间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和转运。

2.形状:单细胞植物,细胞常呈球形。多细胞植物体,理想状态下,细胞呈正十四

面体〔但是这种细胞很少见〕细胞的形状与细胞所执行的功能有关。

2.细胞质 ⑴质膜:〔plasmalemma 〕 Ⅰ 单位膜:电子显微镜下,质膜显示出暗-明-暗的三层结构,中央明

1. 细胞核:〔n u c l e u s 〕

⑴形态:通常为1个,球形或半球形。

⑵结构:

⑶功能:

① 储存和传递遗传信息,控制细胞的遗传。

② 调节细胞的生理活动。 核膜:双层膜〔外膜和内膜〕,上有小孔,称核孔。 控制核与细胞质之间物质交流的作用。 核质: 核仁:1—多个,核内合成和储藏RNA 的场所。

碱性染料染色 核液〔浅色〕

染色质〔深色〕

〔一〕原生质体

带的主要成分是类脂,厚度为3.5nm,两侧暗带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厚度为2nm,这三层结构组成一个单位的膜,称单位膜。

Ⅱ主要功能:

①使细胞与环境隔离,保持一个相对稳定的细胞内环境;②控制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具有“选择透性〞;③具有能量传递与信息传递的功能;④质膜上具有大量的酶,也是进行生化反响的重要场所。

⑴质膜:〔plasmalemma〕

Ⅲ生物膜的结构:

①磷脂双分子层:两排磷脂分子在膜上形成双分子层,亲水的含磷酸的“头部〞,朝向膜的内、外两侧;疏水的脂肪酸的烃链“尾部〞朝向膜的中间。

②膜的流动镶嵌模型:蛋白质以各种方式镶嵌在磷脂双分子层中,构成膜的磷脂和蛋白质都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暗带,厚2nm,主要成分蛋白质。明带,厚3.5nm,主要成分类脂。暗带

⑵细胞器(organelle):细胞质内具特定结构和功能的微结构或微器官〔亚细胞结构〕。

①质体(plastid):植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

Ⅰ质体的类型:根据所含色素不同,分为叶绿体〔含叶绿素a、b和胡萝卜素、叶黄素〕、有色体〔只含胡萝卜素、叶黄素〕和白色体〔不含色素〕。

Ⅱ叶绿体(chloroplast)的结构:光学显微镜下,高等植物的叶绿体为球形、卵形或凸透镜形。电子显微镜下,叶绿体具精细的结构。

Ⅲ叶绿体的功能:进行光合作用的质体。

CO2+H2O [CH2O] +O2 光反响:在基粒上进行。暗反响:在基质中进行。

Ⅳ有色体(chromoplast)和白色体(leucoplast):

有色体只含有胡萝卜素和叶黄素,它们常存在与果实、花瓣和植物体的其它局部,使植物体呈现黄色、橙色、和橙红色。其功能有二:①积聚淀粉和脂类;②在花和果实中具有吸引昆虫传粉及传播果实的作用。白色体不含色素,呈颗粒状,常存在于植物体的储藏细胞中,其功能为:合成和储藏淀粉和脂类。

Ⅴ质体的形成和相互转变

②线粒体(mitochondria):

Ⅰ形态与结构:光学显微镜下,需特殊染色,才可区分。常为球状、棒状或细丝状颗粒。电子显微镜下,可分为:外膜、内膜、嵴、基质。

Ⅱ功能:细胞内进行呼吸作用的场所。线粒体呼吸释放的能量,透过膜转运到细胞的其它局部,提供细胞各种代谢的需要,被称为“动力工厂〞。

③内质网;〔endoplasmic reticulum〕

Ⅰ形态与结构:由单层膜构成的网状管道系统。

Ⅱ类型:粗糙型内质网和光滑型内质网。

Ⅲ功能:粗糙型内质网与蛋白质的合成有关;光滑型内质网主要合成和运输类脂和多糖。

④高尔基体:〔dictyosome〕

Ⅰ形态与结构:单层膜包围成的扁平囊〔3-8个〕组成的结构,边缘逐渐出现穿孔。

Ⅱ功能:与细胞的分泌功能有关。分泌物主要为多糖和多糖与蛋白质复合体。这些分泌物可起到参与细胞壁的形成、生长等作用。

⑤液泡:〔vacuole〕植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Ⅰ形态与发育:由一层单位膜〔液泡膜〕包被,内含大量水溶液〔细胞液〕。

Ⅱ功能:a、液泡膜具有特殊的选择透性,能使许多物质大量积聚在液泡中。b、维持细胞的渗透压和膨压c、提高细胞的抗旱和抗寒能力。

⑥微管〔microtubule〕和微丝〔microfilament〕:

Ⅰ形态与结构:微管是细胞内细小中空的长管状细胞器,直径为23—27微米。微丝比微管更细,直径为5—6微米。二者与中间纤维组成了细胞内的骨骼状的支架,因此,被称为细胞骨架〔微梁系统〕。

Ⅱ功能:a、维持细胞的形状b、参与细胞壁的形成和生长。c、影响细胞内的运输和胞质运动。

d、参与纺锤丝的形成。

⑦核糖体:〔ribosome〕

Ⅰ形态与结构:在电镜下为球形的小颗粒,其大小为20—25微米,是无膜结构的细胞器。由两个大小不等的半球形亚单位组成。Ⅱ功能:合成蛋白质的主要场所。

⑶胞基质:〔cytoplasmic matrix〕细胞内无特殊结构的细胞质局部。胞质运动:生活细胞中,胞基质处于不断的运动状态,它能带动其中的细胞器,在细胞内作有规那么的持续的流动,这种运动称为胞质运动。〔二〕细胞壁

⒈细胞壁的层次

⒉纹孔〔pit〕和胞间连丝〔plasmodesmata〕:

⑴初生纹孔场和胞间连丝:初生纹孔场:初生壁上凹陷的区域。胞间连丝:通过初生纹孔场的原生质细丝。⑵纹孔:次生壁上未增厚的局部。包括纹孔膜和纹孔腔。⑶纹孔的类型:单纹孔〔纹孔腔内均

匀一致〕和具缘纹孔 〔纹孔腔直径不同〕。⑷ 纹孔对:纹孔多为成对出现的,因此纹孔对有 下面几种类型:①单纹孔对; ②具缘纹孔对; ③半具缘纹孔对;

⒊ 细胞壁的化学组成及亚显微结构: 细胞壁主要化学成分为纤维素,还常有果胶、半纤维素和多糖等。另外,细胞壁还因为在植物体部位不同,常发生一些变化:角质化、矿质化、栓质化和木质化。在电子显微镜下,可以看出,细胞壁的结构单位是微纤丝〔由微团聚合而成〕,再由微纤丝聚合成大纤丝。

四、植物细胞的后含物

细胞内的代谢中间产物和废物。㈠淀粉:常以淀粉粒(呈颗粒状)的方式储存在细胞中。在形态上淀粉粒有三种类型:单粒淀粉粒 复粒淀粉粒 半复粒淀粉粒

㈡蛋白质:细胞中贮藏的蛋白质呈固体状态。常有两种方式:拟晶体〔结晶状态〕和糊粉粒〔无定形状态〕。

㈢脂肪和油滴:脂类是体积最小,含能量最高的贮藏物质。在常温下呈固体的为脂肪,液体的为油滴。常贮藏在种子、胚和分生组织细胞中。

㈣晶体:常为细胞的代谢废物,为防止其对细胞的毒 害,被贮藏在细胞的特殊局部〔常在液泡中〕。 根据形状不同,可分为单晶、针晶和簇晶

五、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原核细胞结构比真核细胞简单:

⑴细胞内无真正由核膜包被的细胞核;遗传物质〔DNA 〕位于细胞中央的一个较大的区域,称核区或拟核。 ⑵无细胞器的分化。即没有由膜包被的质体、线粒体、高尔基体和内质网等细胞器。

细菌和蓝藻的细胞核为原核细胞,因此,它们被称为原核生物。

第二节 植物细胞的繁殖

细胞的繁殖:植物体要生长和繁衍后代,组成植物体的细胞就必须能进行繁殖,细胞繁殖是通过细胞 的分裂来实现的。繁殖的方式: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和 减数分裂。

一、有丝分裂:〔mitosis 〕

㈠ 概念:有丝分裂又称间接分裂,其过程较复杂,尤其是分裂过程中细胞核出现明显的变化,出现染色体和纺锤丝,因此称有丝分裂。

㈡ 分裂周期的概念:持续分裂的细胞,从结束一次分裂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为止的整个过程,称为细胞周期,即分裂周期。 细胞周期包括分裂间期和分裂期。

㈢ 过程:包括核分裂和胞质分裂两步。 ⒈间期:分裂前的准备时期。

⒉前期: ① 染色体出现; ② 核膜、核仁消失; ③ 纺锤丝出现。 ⒊中期: ① 染色体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面上; ② 纺锤体形成。 ⒋后期: ① 染色体在着丝点处断开,形成两条子染色体; ② 子染色体在纺锤丝的牵引下,移向两核

分裂

分裂间期:

细胞形态上无明显变化,是分裂前的准备阶段,核内发生一系列的生化变化,主要是DNA的复制和能量的积累。根据各时期合成的物质不同:又可分为三个阶段:⑴DNA合成前期〔G1〕:RNA和蛋白质的合成。⑵DNA合成期〔S〕:DNA和组蛋白的合成。⑶DNA合成后期〔G2〕:少量RNA和蛋白质的合成。分裂前期:①染色体出现;②核膜、核仁消失;③纺锤丝出现。

分裂中期:①染色体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面上;②纺锤体形成。

分裂后期:①染色体在着丝点处断开,形成两条子染色体;②子染色体在纺锤丝的牵引下,移向两极。分裂末期:①染色体到达两极,开始解螺旋;②核膜、核仁重新出现,形成两个子核。

胞质分裂:在两个子核之间形成新壁的过程。

首先,纺锤丝密集,形成成膜体,由成膜体中的小泡,向赤道面移动,并相互融合,释放多糖类物质,形成细胞板。细胞板最初在中央位置形成,并不断向四周扩散,直至把母细胞完全分成两个子细胞。㈣有丝分裂的意义:

由于在分裂间期进行一次染色体的复制,在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分开形成两条子染色体,并平均分配给两个子细胞,因此,有丝分裂形成的每个子细胞具有与母细胞相同数量和性状的染色体,从而保证细胞遗传的稳定性

二、无丝分裂:又称直接分裂,其过程十分简单,无染色体和纺锤丝的出现与变化。常见方式有横裂、纵裂和出芽。为一些低等植物常见的分裂方式。高等植物中,愈伤组织的形成、胚乳的发育过程中,也常进行无丝分裂。

第三节植物细胞的生长和分化

一、植物细胞的生长

细胞分裂产生的子细胞,有的进入下一个细胞周期,再行分裂;有的不再分裂,而朝着生长和分化的方向进展。细胞分裂产生的子细胞,其体积只有母细胞的一半,但它们合成代谢旺盛,合成大量的原生质,从而使细胞的体积增加,随着体积的增加,细胞内部也发生相应的变化。细胞的生长是有一定限度的,这主要是受遗传因子的控制。

二、细胞的分化

种子植物体内的各种组织的细胞,虽都来自合子,但各个细胞在结构和功能上都变的不相同。分化:多细胞有机体内的细胞在结构和功能上变成彼此互异的过程称分化。细胞分化,主要表现在形态结构和生理生化上的分化两个方面。

三、细胞的全能性

经有丝分裂产生的子细胞,都获得了与母细胞相同的整套染色体或遗传物质,因此,植物体的每个体细胞在遗传上应该是相同的。而且,都应该和合子一样,具备有发育成为整个植株的遗传上的潜在能力,即全能性。细胞全能性已经在多种植物上得到证实。如:

四、极性和细胞的不等分裂

极性是细胞分化中的一个根本现象,是指器官、组织、细胞沿着一个轴向的一端和另一端之间,存在着结构和生理上的差异。一个细胞内极性的建立,引起以后它的不等分裂,由于不等分裂,产生的两个子细胞将来会朝不同方向开展和分化。

第二章植物组织

第一节植物组织的类型

第二节组织系统

组织:具有相同来源的同一类型或不同类型的细胞群组成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简单组织:同一类型的细胞构成的组织。

复合组织:不同类型〔多种类型〕的细胞构成的组织。

第一节植物组织的类型

植物组织的类型如下表:分生组织、成熟组织(保护组织:根本组织:机械组织:输导组织:分泌结构

一、分生组织:

〔一〕概念:具持续分裂能力的细胞群。

〔二〕类型:1、按在植物体上的位置分:顶端分生组织侧生分生组织居间分生组织

2、按来源性质分:原分生组织初生分生组织次生分生组织

〔一〕保护组织:覆盖植物体表起保护作用的组织。

⒈表皮:初生保护组织。由原表皮分化而来。通常由一层生活细胞组成。表皮细胞形状扁平,排列紧密,无细胞间隙。细胞的外壁增厚,常形成角质膜。在气生表皮上具有气孔,另外,表皮上有时还具有附属物。

⒉周皮:次生保护组织。由木栓形成层分裂形成。

周皮木栓层

木栓形成层复合组织

栓内层

〔二〕薄壁组织:植物体内进行各种代谢活动的组织。

⒈特点:①细胞壁薄,液泡较大;细胞质较小,一般都具有胞间隙。②分化程度较浅,有潜在的分生能力。

⒉类型:①吸收组织②同化组织③储藏组织④储水组织⑤通气组织⑥传递细胞

(三)机械组织:稳固、支持植物体的组织。

1、厚角组织:①特点:初生的机械组织;由活细胞组成。细胞初生壁的角隅处增厚;常含有叶绿体,并有一定的分裂潜能。②分布:植物的幼茎、花梗、叶柄和大的叶脉中。即可以支持器官的直立,又适应器官的迅速生长。

(三)机械组织

2、厚壁组织:

①特点:次生的机械组织,其细胞壁呈不同程度的木质化加厚,成熟细胞一般没有生活的原生质体,细胞腔很小。

②类型:纤维:木纤维:分布在木质部中。坚硬,但易断韧皮纤维:分布在韧皮部中。坚韧,有弹性

石细胞:常由薄壁细胞经过细胞壁强烈木质化而来。细胞近等径。

〔四〕输导组织:运输水溶液及同化产物的组织。

1、木质部:输导水分和无机盐的一类复合组织。由导管、管胞纤维和薄壁细胞组成。其中,导管和管胞都是长管形,起主要输导作用。

①导管分子:长管状,细胞壁强烈木质化,成熟后为死细胞。导管分子纵向连接,形成导管。导管分子是通过端壁溶解后形成的穿孔来进行物质运输的。端壁那么可称为穿孔板。导管分子在发育过程中,细胞次生壁〔内壁〕形成特殊的木质化增厚,呈现出各种花纹。

〔五〕分泌结构:能产生挥发油、树脂、蜜汁等物质,并能将其积聚在细胞内或排出体外的细胞或细胞组合,总称为分泌结构。通常可分为外分泌结构和内分泌结构两大类。

第二节组织系统

一、概念:一个植物体上,或一个器官上的一种组织,或几种组织在结构和功能上组成一个单位,称组织系统。

二、类型:皮组织系统〔皮系统〕组织系统〔根本系统〕组织系统〔维管系统〕

第三章种子和幼苗

第一节种子的结构和类型

一、种子的结构;〔一〕种皮:有种脐、种孔、种脊、种阜等结构。〔二〕胚:由胚芽、胚轴、胚根和叶

四局部组成。胚是新个体的雏体。〔三〕胚乳:种子内贮存养料的场所。

二、种子的类型:

〔一〕有胚乳种子: 1、双子叶:如蓖麻、烟草、桑和茄等。2、单子叶:小麦、水稻、玉米和洋葱等。〔二〕无胚乳种子: 1、双子叶:如蚕豆、棉等。2、单子叶:慈姑、泽泻等。

第二节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的形成

一、种子的休眠和寿命:

休眠:种子脱离母体后,即使在适宜的环境下,也不能立即萌发。

原因:1、种皮阻碍了种子对水分和空气的吸收。2、种子的后熟作用。3、抑制性物质的存在。

二、种子萌发的条件:

1、充足的水分:种子吸水后,种皮软化,易于氧的进入和二氧化碳的排出;种子内的生化反响,需在水环境下进行;柔软的种皮适于胚根、胚芽突破种皮。

2、足够的氧气:种子内的各种生化反响需要能量,产能的方式为呼吸作用。

3、适宜的温度:各种反响需要酶的催化。

三、种子萌发的过程:

1、吸涨过程;

2、营养物质的分解和同化过程;

3、胚根和胚芽迅速伸长,胚根先突破种皮,形成主根及进一步形成根系,胚轴将胚芽推出土面,胚芽发育成茎叶系统

子叶出土幼苗:下胚轴伸长,子叶出土。子叶留土幼苗:上、中胚轴伸长,子叶留土

第四章种子植物的营养器官

器官(organ):成年植物体上,由多种组织构成,有特定生理功能和形态结构,易于区分的局部。

营养器官(vegetative organ):根、茎、叶担负着植物体的营养生长,为营养器官。

生殖器官(reproduction organ):花、果实、种子为生殖器官。

第一节根(root)

一、生理功能

⒈吸收功能⒉固定和支持功能⒊输导功能⒋合成、储藏和繁殖功能

二、根和根系的类型

㈠根的类型

⒈主根〔main root〕:由胚根形成。

⒉侧根(lateral root):主根、侧根和不定根上的支根。来源于母根中柱鞘或内皮层。

⒊不定根(adventitious root):来源不固定,由茎、叶或胚轴上生出。

㈡根系(root system)的类型

⒈直根系:有明显主根和侧根区别的根系。⒉须根系:主根不兴旺,无有明显主根和侧根区别的根系。

直根系多为深根系。须根系多为浅根系。

三、根的发育

㈠顶端分生组织

㈡根尖(root tip)结构

⒈根冠(root cap):⒉分生区(meristematic zone)⒊伸长区(elongation zone)⒋成熟区(maturation zone)

㈢细胞分裂方向

切向分裂〔平周分裂〕:细胞分裂方向和新壁与器官外表平行。子细胞径向排列。组织或器官增粗。

径向分裂〔垂周分裂〕:细胞分裂方向和器官与新壁外表垂直。子细胞切向排列。组织或器官周径扩展。横向分裂:分裂方向与器官横切面平行。子细胞纵向排列。器官或组织伸长。

四、根的初生结构

由根的初生分生组织分裂衍生而来的细胞,经过生长,形成根的初生结构。表皮:由原表皮发育而来。皮层:由根本分生组织发育而来:皮层皮层薄壁细胞内皮层

维管柱:由原形成层发育而来。〔中柱〕中柱鞘初生木质部初生韧皮部薄壁细胞

㈠表皮

由一层表皮细胞组成,表皮细胞壁薄,角质层薄,不具气孔,局部细胞细

胞壁外突生长,形成根毛。

㈡皮层

外皮层为紧靠表皮的一层或几层细胞,细胞较小,排列紧密,无胞间隙。

在一定时期,能代替表皮起保护功能。皮层薄壁细胞占皮层的绝大局部,细胞体积大,排列疏松,有明显的胞间隙。内皮层为皮层最内的一层,细胞排列整齐紧密,无胞间隙。最明显的特征是

其上具有凯氏带的结构。

凯氏带〔casparian strip〕:内皮层细胞的细胞壁的横壁和径壁上,常

有一条栓质化和木质化的带状增厚。凯氏带可控制水分和溶质的横向运输。

㈢中柱

中柱鞘细胞紧接内皮层,由一层薄壁细胞组成。初生木质部位于根的最中央,呈辐射状排列,其发育方式是由外向内成熟的,称外始式。〔exarch〕在初生木质部外方的是原生木质部,由管径较小的环纹或螺纹导管组成。内部的是后生木质部,由管径较大的网纹或孔纹导管组成。根的初生木质部呈辐射状,外部的原生木质部构成辐射状的棱角,称为木质部脊〔束〕,其数目在同一植物上是较为固定的,根据木质部的数目判定根的原型。如:毛茛,木质部四束,称四原型根。初生韧皮部在初生木质部束之间,也为外始式。初生木质部与初生韧皮部之间有薄壁细胞,具有一定的分裂潜能。

㈣双子叶植物根与单子叶植物根初生结构的差异

⒈单子叶植物根内皮层细胞,常具五面增厚,只有外切向壁仍保持薄壁。

⒉单子叶植物根少数内皮层细胞,仍保持初生发育阶段的结构,即细胞具凯氏带,但壁不增厚,称为通道细胞〔passage cell〕。⒊单子叶植物根初生木质部常为多原型。⒋单子叶植物根中央常具髓。

五、侧根的形成

㈠侧根的来源

侧根起源于母根的中柱鞘,内皮层也可能以不同程度参与侧根的形成。〔内起源〕

㈡与母根关系

二原型根:⒈正对初生木质部。⒉正对初生韧皮部。⒊初生木质部两侧。

三、四原型根:正对初生木质部。多原型根:正对初生韧皮部。

六、根的次生生长和次生结构

㈠维管形成层的发生

⒈初生木质部与初生韧皮部之间的薄壁细胞。

⒉初生木质部正对的中柱鞘细胞。

㈡维管形成层的活动

⒈主要进行切向分裂,向外产生次生韧皮部,向内产生次生木质部。

⒉还进行径向分裂和其它方向的分裂,使形成层周径扩大。

⒊在次生韧皮部和次生木质部之间产生新的组织,使维管组织内有轴向和径向之分。

㈢木栓形成层的发生

第一次来源于中柱鞘细胞,以后逐渐内移。㈣木栓形成层的活动向外分裂产生木栓层,向内分裂产生栓内层。共同构成周皮

七、根瘤和菌根

植物根部与土壤微生物之间的共生现象

㈠根瘤

根部与细菌的共生现象。根毛分泌物吸引根瘤菌根瘤菌分泌物刺激根毛卷曲、膨胀根瘤菌侵入根毛,进入皮层细胞根瘤菌分泌物刺激皮层细胞皮层细胞分裂,使局部体积膨大,形成根瘤。功能:固氮作用。〔根瘤菌含有固氮酶----钼蛋白和钼铁蛋白〕

㈡菌根根部与真菌的共生现象。

类型:外生菌根:菌丝不进入细胞内。内生菌根:菌丝进入细胞内。混生菌根:又称内外生菌根。

功能:⒈真菌提供所吸收的水分、无机盐和转化的有机物质;种子植物提供制造的有机养料。

⒉菌根还可以起到促进根细胞的输导和吸收;促进根细胞储藏物质的分解等作用。

第二节茎

一、茎的生理功能㈠输导功能㈡支持功能㈢储藏和繁殖功能

二、茎的形态㈠外部形态特征

节:着生叶的部位。

节间:节之间的局部。

顶芽和侧芽:

枝条:着生叶和芽的茎。

叶痕:叶脱落留下的痕迹。

维管束痕:叶痕内,维管束的痕迹。

芽鳞痕:顶芽是鳞芽的枝条萌发时,芽鳞片脱落留下的痕迹。

皮孔:茎内外气体交换的通道。

㈡芽

⒈芽的概念:处于幼态而未伸展的枝、花或花序的原始体。

⒉枝芽的结构:生长锥叶原基幼叶腋芽原基〔侧枝原基〕

⒊芽的类型

①按在植物体上位置分:顶芽、腋芽和不定芽。

②按芽鳞有无分:裸芽和被芽〔鳞芽〕。

③按芽将形成的器官性质分:枝芽、花芽和混合芽。

④按芽的生理活性分:活动芽和休眠芽。

㈢茎的生长习性

直立茎缠绕茎攀缘茎匍匐茎

㈣茎的分枝

⒈单轴分枝:主干是由顶芽不断向上生长而成。

⒉合轴分枝:顶芽生长一定时期后停止生长,由下面侧芽代替顶芽生长,每年交替进行。

⒊假二叉分枝:具对生叶的植物,一种特殊的合轴分枝方式。

⒋二叉分枝:低等植物的一种分枝方式。顶端分生组织一分为二。

㈤禾本科植物的分禾本科植物特殊的,在靠近地表的很短区域内,产生大量不定根和腋芽的分枝方式。

三、茎的发育

㈠顶端分生组织

㈡顶端分生组织组成的几种理论⒈组织原学说⒉原套--原体学说⒊细胞学分区学说

㈢叶和芽的起源

外起源:叶和芽的起源于茎尖分生组织外表第一层或第二、三层细胞,即起源于茎尖外表,这种起源叫外起源。

四、茎的初生结构

㈠双子叶茎的初生结构

表皮:

皮层:

维管柱:维管束(初生木质部初生韧皮部束中形成层)

髓射线

⒈表皮

茎的表皮由一层表皮细胞组成,是主要起保护作用的初生保护组织。表皮细胞最显著的特征是其外切向壁明显增厚,并且角质化。

⒉皮层表皮内方,由多层薄壁组织细胞组成。常不形成内皮层,并且在幼茎内,近表皮的皮层细胞常含叶绿体。

⒊维管柱由维管束、髓和髓射线三局部组成。

①维管束:茎内的维管组织即初生木质部和初生韧皮部常结合成束,称维管束。

初生木质部:由导管、管胞、木薄壁细胞和木纤维组成。发育方式内始式。

初生韧皮部:由筛管、伴胞、韧皮薄壁细胞和韧皮纤维组成。发育方式外始式。

茎内维管束有以下几种类型:外韧维管束、内韧维管束、双韧维管束、周木维管束、周韧维管束。

并可根据初生木质部和初生韧皮部之间有无形成层分为有限维管束和无限维管束。

②髓:茎中央由薄壁细胞组成的中心局部。

③髓射线:位于皮层和髓之间,具横向运输作用的薄壁细胞。也称初生射线

㈡单子叶植物茎的初生结构

可分为实心茎和空心茎〔中央具髓腔〕两种。现以玉米茎为例,说明其结构。

⒈表皮:由两种表皮细胞组成—长细胞和短细胞。短细胞又可分为栓细胞和硅细胞。

⒉根本组织:由于玉米茎内维管束散生,因此无皮层和维管柱的明显分界。 ⒊维管束:外有维管束鞘;有限维管束;初生木质部很有特点。 五、茎的次生生长和次生结构 ㈠双子叶植物茎的次生结构

⒈维管形成层的来源 束中形成层和束间形成层两局部。

⒉维管形成层的组成和活动形成层的细胞可分为纺锤状原始细胞和射线原始细胞两种。

⒊维管形成层的季节性活动 ①早材和晚材:

早材:温带的春季或热带的湿季;形成层活动旺盛,形成的次生木质部细胞,径大而壁薄,质地疏松,颜色浅,称早材或春材。

晚材:温带的夏末、秋初或热带的旱季;形成层活动减弱,形成的次生木质部细胞,径小而壁厚,质地紧密,颜色深,称晚材或秋材。 ②年轮线和年轮:

年轮线:当年早材与上年晚材之间的界限。

年轮:两个年轮线之间的次生木质部,即一年中形成的早材和晚材。 ③心材和边材:

心材:次生木质部的内层,较早形成的木材。

边材:靠近维管形成层的次生木质部,是新形成的木材。 ⒋木栓形成层的来源和活动

木栓形成层第一次的形成,因不同植物有所差异,可起源于表皮、 皮层的各局部。其活动时间一般较短,以后,发生位置逐渐内移。 木栓形成层的活动将形成次生保护组织--周皮。 ⒌树皮和皮孔

树皮可指维管形成层以外的所有结构。

可包括外树皮和内树皮两局部。外树皮指新的木栓层以外的所有组 织。因为得不到水分和营养,逐渐枯燥、脱落,因此,又称硬树皮或落 皮层。内树皮指新的木栓形成层以内的局部,是一些生活的组织构 成,又称软树皮。

皮孔是树皮上的气体交换通道,可分为具封闭层的和不具封闭 层的两种。

纺锤状原

射线原始维管形成层

横裂、纵裂、缩短

扩大维管形成层环的周径

木射线

㈡裸子植物和单子叶植物茎的次生结构㈢木质茎和草质茎

第三节叶〔leaf〕

一、叶的生理功能

㈠光合作用

㈡蒸腾作用〔transpiration〕

⒈根系吸水的动力;

⒉矿质元素随蒸腾液流上升;

⒊降低叶片的外表温度。

㈢吸收、繁殖作用

二、叶的形态

㈠叶的组成

叶片:叶的主要局部。

叶柄:承受叶片,将叶片展布在各空间

位置上,并与茎相连。

托叶:叶的附属物,结构似叶片。

完全叶:三者都有的叶。

不完全叶:三者缺少一或二局部的叶。

㈣单叶和复叶

单叶指叶柄上只有一个叶片;叶柄上着生多个叶片,称复叶。

复叶可分为:羽状复叶掌状复叶三出复叶单身复叶

叶轴和小枝的区别:

⑴叶轴顶端没有顶芽。⑵小叶的叶腋处无腋芽。⑶叶轴脱落。⑷叶轴上的小叶在同一平面上㈤叶序和叶镶嵌

⒈叶序:叶在茎上的排列方式。可分为:互生、对生和轮生。

⒉叶镶嵌:同一枝上的叶,以镶嵌状态的排列方式而互不重叠的现象。

㈥异形叶性同一植株不同叶形的现象。

三、叶的发育

叶原基的形成顶端生长,迅速伸长边缘生长,形成雏形居间生长。

叶肉的分化,形成了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的区别。

叶脉的分化是向顶的。

四、叶的结构

㈠被子植物叶的一般结构:

异面叶:由于叶片两面受光的情况不同,叶片有明显上下面之分,两面的结构也不同。

等面叶:叶片两面受光情况差异不大,无明显背腹之分。

⒈表皮:由一层表皮细胞组成,有上下表皮之分,表皮细胞角质化。

表皮上有气孔,气孔可分为以下类型:

无规那么型:无副卫细胞。

不等型:有三个大小不等的副卫细胞。

平列型:每个保卫细胞侧面有一至多个副卫细胞,它

们的长轴与气孔长轴平行。

横列型:有两个副卫细胞,副卫细胞的共同壁与气孔

的长轴呈直角。

⒉叶肉;叶内的绿色组织。异面叶中有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的分化。

栅栏组织细胞长柱形,细胞长轴与叶外表垂直,含叶绿体较多。

海绵组织细胞不规那么,排列疏松,胞间隙较大,含叶绿体较少。

⒊叶脉:叶内的维管束。

维管束的木质部在上方,韧皮部在下方。外有维管束鞘。较大的叶脉两侧有机械组织。

㈡单子叶植物叶的特点

⒈表皮:由长、短两种细胞组成,长细胞细胞壁不仅角质化,并且硅质化;短细胞又分为硅细胞和栓细胞。

禾本科植物气孔的保卫细胞哑铃形。上表皮有特殊的薄壁细胞,称泡状细胞。

⒉叶肉;无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的分化。

⒊叶脉:维管束鞘很有特点。

C3植物:两层,外层薄壁,内层厚壁。

C4植物:一层,薄壁。与外围叶肉细胞形成花环状结构。

㈢松针的结构

表皮细胞细胞壁较厚,角质层兴旺,内方有几层厚壁细胞,称下皮。叶肉细胞的细胞壁,向内凹陷,叶绿体沿皱折分布,叶肉内方有明显内皮层。叶内有树脂道。维管束一或二。

五、叶的生态类型

㈠旱生植物和水生植物的叶:⒈旱生植物的叶⒉水生植物的叶

㈡阳地植物和阴地植物的叶⒈阳地植物的叶⒉阳地植物的叶

六、落叶和离层

落叶树:全树的叶同时脱落。常绿树:落叶有先后,新叶发生后,老叶才脱落。离层是指叶将脱落时,在叶柄基部,有一局部薄壁细胞开始分裂,产生一群小形细胞,这群细胞的细胞壁胶化,细胞

呈游离状态,因此支持力量较薄弱,这一区域称离层。叶脱落后,在离层下会形成由栓质、伤胶等保护物质形成的保护层。

第四节营养器官间的相互联系

一、营养器官间维管组织的联系

叶迹:茎内维管束向外弯曲,穿过皮层,到达叶柄基部的一段。

叶隙:叶迹上方的空隙,由薄壁细胞填充,称为叶隙。

枝迹:

枝隙:

第五节营养器官的变态

变态:植物为适应环境的变化,某些器官形态和结构发生改变,从而改变其原有的功能。

一、根的变态

〔一〕贮藏根

1、肉质直根:由主根发育而来。

萝卜:次生木质部兴旺。

胡萝卜:次生韧皮部兴旺。

甜菜:三生结构。除初生、次生结构外,甜菜的中柱鞘细胞还可产生新的形成层,称额外形成层,它分裂产生大量的薄壁细胞和新的维管组织〔三生维管束〕。

2、块根:由侧根或不定根发育而来。

〔二〕气生根

⒈支柱根⒉攀缘根⒊呼吸根

〔三〕寄生根:寄生植物叶退化,根伸入寄主体内,吸取寄主的营养。

二、茎的变态

〔一〕地上茎的变态

⒈茎刺⒉茎卷须⒊叶状茎⒋小鳞茎、小块茎

〔二〕地下茎的变态

⒈根状茎:地下横走的茎,上有节和节间。叶长退化成鳞叶,并有腋芽。

⒉块茎:根状茎先端膨大而成。上有芽眼、芽眉等结构。

⒊鳞茎:茎扁平,称鳞茎盘。上有鳞叶。

⒋球茎:球形的地下茎。具明显节与节间,叶退化成膜质鳞叶。

三、叶的变态

㈠苞片和总苞:花或花序下的变态叶。

㈡鳞叶:包括芽鳞和鳞茎等地上茎上的鳞叶。

㈢叶卷须:与茎卷须区别:茎卷须发生在叶腋处或与花枝相当的位置,叶卷须下有芽。

㈣捕虫叶:食虫植物的特殊变态叶。

㈤叶状柄:叶片退化,叶柄转变成扁平的片状。

㈥叶刺:与茎刺区别:茎刺发生在叶腋,上有分枝生叶,有叶痕。叶刺无上述结构,但基部有芽。

同功器官:来源不同,形态和功能相同的器官。

同源器官:来源相同,形态和功能不同的器官。

第五章种子植物的繁殖器官

第一节植物的繁殖

第二节花

第三节花药的发育和花粉粒的形成

第四节胚珠的发育和胚囊的形成

第五节开花、传粉与受精

第六节种子和果实

第七节被子植物生活

第一节植物的繁殖

一、繁殖的概念:植物体通过一定的方式,从它本身产生新的个体来延续生命,称为繁殖。

植物繁殖的类型:

营养繁殖:营养体从母体别离出去,形成新个体。

无性繁殖:形成无性繁殖细胞〔孢子〕。

有性繁殖:形成有性生殖细胞—配子,由配子融合形成的合子发育形成新个体。

二、被子植物营养繁殖和有性生殖

〔一〕营养繁殖及其在生产中的运用

⒈自然营养繁殖:植物自然产生的块根、鳞茎、块茎、根状茎等营养变态器官。

⒉人工营养繁殖:⑴别离繁殖:由植物体的根状茎、根蘖、匍匐茎等产生的新植株,人为分割后移栽的方法。⑵扦插:利用植物体的一段茎、叶或根,在排水良好的基质上,使其生长出愈伤组织,并形成不定根和不定芽等,从而形成新个体的方法。⑶压条:选取靠近地面的枝条,将其压入土中,当产生不定根后,再从母体上别离。⑷嫁接:选取植物体的枝条或芽,移接到另一株带根的植物体上,使二者相互愈合,共同生长的方法。被接的植物〔带根的〕称砧木,接上去的枝条或芽称接穗。

①靠接:②枝接:③芽接:

〔二〕有性生殖的概念

有性生殖是植物最高等的生殖方式,它是由两性配子融合后形成合子或受精卵,再由合子发育成新的植物体的方式。

被子植物的有性生殖在花内进行,两性配子—精细胞和卵细胞,经传粉和受精过程,形成胚,再由胚形成新的植物体。

第二节花

一、花的概念和花的组成

〔一〕花的概念

第一个为花下定义的是德国的博物学家和哲学家歌德:他提出植物一切器官的共同性和多种多样植物形态的统一性的观点。

花是适应生殖的变态短枝。

〔二〕花的组成

⒈花柄和花托

花柄是着生花的小枝,又称花梗。可以把花展布在枝条的显著位置上,同时把花与茎相连。花托是花柄的顶端局部,常膨大或呈各种形状。

⒉花被:着生在花托外围,起保护作用的结构。

⑴花萼:由假设干萼片组成。

离萼:合萼:

落萼:早落萼:宿萼:

⑵花冠:由假设干花瓣组成。

离瓣花:合瓣花:

落冠:早落冠:宿冠:

单被花;两被花;无被花。

⒊雄蕊群:花内雄蕊的总称。由花丝和花药两局部组成。

花粉囊破裂方式:纵裂;横裂;孔裂和瓣裂。

花药着生方式:底着药;贴着药;丁字着药;内着药和外着药。

雄蕊类型:二强雄蕊;四强雄蕊;单体雄蕊;二体雄蕊;三体雄蕊;多体雄蕊和聚药雄蕊。

⒋雌蕊群:花内雌蕊的总称。

构成雌蕊的根本单位是心皮。根据心皮数目及联合情况可分为:

单雌蕊:一心皮,腹缝线相愈合。

复雌蕊:多心皮,各心皮腹缝线联合。

离生单雌蕊:多心皮,各心皮别离。

⑴柱头:雌蕊顶端,承受花粉的部位。可分为:干柱头和湿柱头。

⑵花柱:花粉管进入子房的通道,可分为:空心型和实心型〔有引导组织或无〕两种。

⑶子房:雌蕊基部膨大局部,由子房壁、子房室和子房室内的胚珠构成。

子房壁即心皮全部或局部;子房室是子房内的空腔。胚珠着生在子房壁上,其着生部位称胎座。

胎座类型:边缘胎座;侧膜胎座;中轴胎座;特立中央胎座;基生胎座和顶生胎座。

〔三〕花各局部演化

⒈数目的变化:演化趋势由无定数到定数。一般来说,单子叶植物常为3基数,双子叶植物多为4或5基数。

⒉排列方式的变化:两种,螺旋排列和轮状或圆周排列。

⒊对称性的变化:分为辐射对称和两侧对称。

⒋子房位置的变化:可分为子房上位下位花;子房上位周位花;子房下位上位花;子房半下位周位花。

二、禾本科植物的花

禾本科花结构比拟特殊,花集中在穗轴上,每个小穗外有两枚不孕苞片--颖片,称外颖〔第一

颖〕和内颖〔第二颖〕。小花外也有两枚不孕苞片—稃片,称外稃和内稃。内稃内有两个由花被退化而成的肉质浆片。

三、花程式和花图式

〔一〕花程式:花的各局部用符号〔拉丁文的第一个字母〕表示,书写成公式。又称花公式。

如:百合的花程式:٭P3+3A3+3G〔3:3〕

蚕豆的花程式:K〔5〕C1+2+〔2〕A〔9〕+1G1:1

柳的花程式:K0C0A2;٭K0C0G〔2:1〕

K 代表花萼; C 代表花冠; A 代表雄蕊群;

G 代表雌蕊群;P 代表花被;

G 代表子房上位;G 代表子房下位;G 代表周位;

整齐花,公式前加“٭〞;两侧对称花,公式前加“ 〞。

花各局部的右下角书写数目,如有联合,在数字外加“〔〕〞。数目极多,可用“∞〞表示。雌蕊群右下角,前面数字表示心皮数目,后面的数字表示子房室数。

〔二〕花图式花的各局部用横切面简图表示

四、花序

〔一〕无限花序:〔总状花序类〕开花顺序自下而上,或自外而内。

⒈总状花序:小花梗近等长,排列在花序轴的两侧。

⒉伞房花序:小花梗不等长,排列在近同一平面上。

⒊伞形花序:小花梗等长,着生在花序轴的顶端。

⒋穗状花序:小花无梗,排列在花序轴的两侧。

⒌葇荑花序:小花为无柄的单性花,常无花被,花须常下垂。

⒍肉穗花序:花序轴粗短而肥厚,上着生无柄单性花。

⒎头状花序:花序轴扁平,称花序盘,开花顺序从外至内。

⒏隐头花序:花序轴肥大而内凹,小花无柄,着生在内凹的壁上

复合花序的种类:

⑴圆锥花序:⑵复穗状花序:⑶复伞形花序:⑷复伞房花序:⑸复头状花序:

〔二〕有限花序开花顺序自上而下或自内而外。

⒈单歧聚伞花序:主轴顶端先生一花,然后在主轴下方形成一侧枝,同样在顶端开花,依次下去。又可分为蝎尾状聚伞花序和卷伞花序〔螺状聚伞花序〕。

⒉二歧聚伞花序:主轴下形成两分枝。

⒊多歧聚伞花序:分枝在三个以上。

第三节花药的发育和花粉粒的形成

雄蕊由花丝和花药两局部组成,多数被子植物的花药由四个花粉囊组成,左、右各两个,中间由药隔相连。成熟花粉囊内有花粉粒,花药成熟后,花粉囊的壁破裂,花粉粒散出。

一、花药的发育

雄蕊是由花芽分化形成的突起—形成的雄蕊原基发育而来。最初的雄蕊原基由于顶端分裂较活泼,形成花药的原始体。

药室内壁:由一层细胞组成,花药成熟时其细胞壁的内切向壁和横向壁上发生填加纤维素的带状的加厚。因此,又称为纤维层。两花粉囊相接处的药室内壁细胞不增厚,称唇细胞。

中层:一层或多层细胞组成。花药成熟时解体消失。

绒毡层:一层细胞组成,常有多核现象,花药成熟时解体消失。

二、小孢子的形成

〔一〕减数分裂的概念

减数分裂发生在花粉母细胞形成花粉粒和胚囊母细胞形成胚囊的时候。它包括两次连续的分裂,但DNA只复制一次,染色体也仅分裂一次,因此,减数分裂后形成四个子细胞,每个子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为母细胞的一半。

细线期:核内染色体螺旋化,在光学显微镜下可见染色体由两条染色单体在着丝点处连接而成。

偶线期:同源染色体相互靠拢,称联会。

粗线期:同源染色体上染色单体片段的交叉互换。

双线期:发生交叉的染色单体开始别离。

终变期:染色体更为缩短,核膜、核仁消失,纺锤丝出现。

㈡减数分裂的过程:

第一次分裂:

前期Ⅰ:

中期Ⅰ:同源染色体移向赤道面,纺锤体形成。

后期Ⅰ:同源染色体发生别离,在纺锤丝的牵引

下移向两极。

末期Ⅰ:可分为同时型和连续型两种情况。

同时型:形成双核细胞。

连续型:形成两个子细胞,称二分体。

第二次分裂:

前期Ⅱ:染色体逐渐缩短变粗,核膜、核仁消失。

中期Ⅱ:染色体排列在赤道面上,纺锤体形成。

后期Ⅱ:染色单体在着丝点处别离,由纺锤丝牵

引移向两极。

末期Ⅱ:移向两极的染色单体各形成子核,并各

形成子细胞。

同时型:同时形成细胞壁。形成的四个子细胞成四面体。

连续型:第一次分裂即形成细胞壁。因此,壁的形成是连续的。形成的四个子细胞在同一平面上。

〔三〕减数分裂的意义

⒈形成的单核花粉粒和单核胚囊中只含有一套染色体〔单倍体〕,以后经过有丝分裂形成的精细胞和卵细胞也是单倍体,卵细胞和精细胞融合形成的合子〔受精卵〕,恢复了染色体数目,从而保证了物种

遗传的稳定性。

⒉减数分裂中同源染色体上染色单体片段的交叉互换,使遗传物质发生交换,产生了遗传物质的重组,丰富了植物遗传的变异性。

三、花粉粒的发育和形态结构

四分体单核中央期单核靠边期双核期

〔核分裂,形成营养核和生殖核〕成熟花粉粒花粉粒的类型:

2--细胞花粉粒:成熟花粉粒内只含有营养细胞和生殖细胞。

3—细胞花粉粒:生殖细胞在花粉粒成熟前,进行一次有丝分裂,形成两个精细胞。成熟花粉粒内有三个细胞。

花粉壁的结构:

成熟花粉粒有内、外两重壁。外壁质地坚硬,缺乏弹性,主要构成物质是孢粉素。并含有类胡萝卜素、类黄酮素和脂类、蛋白质等物质。在花粉粒外壁上,常有一些孔和沟槽,称萌发孔、萌发沟。内壁较薄,有弹性,由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蛋白质等组成。

第四节胚珠的发育和胚囊的形成

二、胚囊的发育和结构

〔一〕大孢子〔胚囊〕的发生

大孢子母细胞〔胚囊母细胞〕发生在胚珠珠心表皮下方的孢原细胞 胚囊母细胞形成胚囊的过程,可能有三种情况: ⒈ 单孢型胚囊:〔蓼型或正常型〕 ⒉ 双孢型胚囊:

⒊ 四孢型胚囊:〔贝母型〕

珠柄

珠被 珠心 珠孔 合点

胚珠的结构

胚珠的类型:倒生胚珠;直生胚珠;横生胚珠; 弯生胚珠;拳卷胚珠。

一、胚珠的发育

以:

形成珠心一局部或退化消

造 胚囊母细胞 四分

体 单核胚囊

7细胞或8核胚囊

〔〔N 〕 〔

N 〕 〔N 〕 〔N 〕 〔N 〕 卵细胞1个 助细胞2个 中央细胞1个〔极核 2个或次生核1个〕 反足细胞3个到多个 〔N —多N 〕

减数分裂

三次有丝分裂

〔二〕胚囊的形成与结构

卵细胞是高度极化的细胞,表现在其近珠孔端的壁较厚,近合点端逐渐变薄,最后消失。卵细胞是直接参与生殖的细胞。

助细胞也位于珠孔端,和卵细胞合称卵器。它也是具有高度极性的细胞,壁的特征同卵细胞,另外,其珠孔端细胞壁上有丝状器。助细胞的功能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吸收和转运营养物质;②引导花粉管定向生长;

③为花粉管进入和释放内容物的场所

中央细胞是胚囊内最大的一个细胞,细胞高度液泡化,它是胚囊营养物质贮藏的场所。同时,能从周围珠心组织内吸取营养物质。在受精过程中,与精细胞结合,发育成胚乳。

反足细胞是胚囊中变异最大的一群细胞,在形成过程中,常因胞质分裂不完全,而形成“合胞体〞。主要功能:吸收珠心组织营养物质,并转运给胚囊。

第五节开花、传粉和受精

一、开花

雄蕊内的花粉囊和雌蕊中的胚囊〔或二者之一〕成熟时,花被展开,露出雄蕊和雌蕊。

二、传粉

开花后,花粉囊散出花粉,落在雌蕊柱头上的过程。

〔一〕异花传粉的适应性

1. 自花传粉:

⒉异花传粉:

⒊植物对异花传粉的适应:

⑴单性花;⑵雌雄蕊异熟;⑶雌雄蕊异位;⑷雌雄蕊异长;

⑸自花不孕

〔二〕风媒花和虫媒花

⒈风媒花:风媒植物的花常成穗状花序、葇荑花序;能产生大量花粉。划分质轻、枯燥、外表光滑,常为雌雄异花或异株,不具香味和色泽。

⒉虫媒花:常能产生特殊气味吸引昆虫;常产生蜜汁;花大而显著,花粉外壁粗糙。

⒊其它传粉方式:如水媒和鸟媒。

〔三〕人工辅助授粉

三、受精

〔一〕花粉粒的萌发

花粉管落在雌蕊柱头上,经过与雌蕊柱头相互识别,亲和的开始吸收水分和营养物质,体积增加,花粉粒的内壁从萌发孔处伸出,形成花粉管。

〔二〕花粉管的伸长

花粉管在萌发后,继续伸长,通过花柱到达子房,通

过花柱时,可能有以下几种可能:

⒈穿过中空的花柱道;⒉花柱内有引导组织;

⒊花粉管通过花柱薄壁细胞的间隙或细胞壁与细

胞膜之间的间隙穿过。

花粉管到达子房后,进入胚珠的途径有三种:

珠孔受精:合点受精:中部受精:

⒈概念:

精细胞〔N〕+卵细胞〔N〕合子〔2N〕

(完整版)植物学知识点总结

植物学 第一章绪论 一.1.植物:一般有叶绿素,自养;无神经系统,无感觉,固着不动。 2.植物界被子植物 种子植物雌蕊植物维管束植物 裸子植物高等植物 蕨类植物 苔藓植物颈卵器植物 真菌 细菌菌类植物 卵菌 黏菌 孢子植物地衣地衣植物 褐藻 红藻非维管束植物 蓝藻低等植物 绿藻 黄藻藻类植物 金藻 甲藻 硅藻 裸藻 轮藻 3.生物界的分。

○1二界系统:植物界(光合,固着)、动物界(运动,吞食); ○2三界系统:植物界、动物界、原生生物界(变形虫,具鞭毛,能游动的单细胞群体); ○3四界系统:植物界、动物界、原生生物界、原核生物界(原始核); ○4五界系统:植物界、动物界、原生生物界、原核生物界、菌物界; ○5六界系统:植物界、动物界、原生生物界、原核生物界、菌物界、非细胞生物界(病毒、类病毒) 区别:原生生物界与原核生物界 4.植物作用 □1植物在自然界中的生态系统功能 ◇1合成作用(光合作用): 6CO2+6H2O→C6H12O6+6O2(三大宇宙作用)○1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 ○2将光能转化为可贮存的化学能; ○3补充大气中的氧。 ◇2分解作用(矿化作用) 复杂有机物→简单无机物 意义:a、补充光合作用消耗的原料 b、使自然界的物质得以循环 □2植物与环境 ○1净化作用:对大气、水域及土壤的污染具有净化作用,其途径是吸收,吸附,分解或富集。 ○2监测作用:监测植物-对有毒气体敏感的植物。 ○3植物对水土保持、调节气候的作用。 ○4美化环境。

○5其它:杀菌(散发杀菌素);减低噪音等等。 □3植物与人类 人类的衣、食、住、行、医药及工业原料等都直接或间接大部分与植物有关; 第二章植物细胞与组织 一.1.细胞概念 细胞(cell) 是构成植物和动物有机体的形态结构和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2.细胞学说的内容 ○1植物与动物的组织由细胞构成 ○2所有的细胞由细胞分裂或融合而成 ○3卵细胞和精子都是细胞 ○4单个细胞可以分裂形成组织 病毒是目前已知最小的生命单位,仅由蛋白质外壳包围核酸芯所组成 二.原生质(化学和生命基础) 原生质是细胞活动的物质基础,可以新陈代谢。原生质有着相似的基本成分。 1.水和无机物:原生质含有大量的水,一般占全重的60-90%。原生质中还含有 无机盐及许多呈离子状态的元素,如铁、锌、锰、镁、钾、钠、氯等。 2.有机化合物 ○1蛋白质:蛋白质分子由20多种氨基酸组成;结构蛋白、活性蛋白、储藏蛋白; ○2核酸:含有核糖的核糖核酸(RNA),含有脱氧核糖的脱氧核糖(DNA); ○3脂类:经水解后产生脂肪酸的物质,单纯脂、复合脂、结合脂等; ○4糖类:单糖(葡萄糖、核糖), 双糖(蔗糖、麦芽糖),多糖(纤维素、淀粉) --酶、维生素、激素、抗菌素等。

植物学知识点总结

植物学知识点总结 植物学是生物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植物的形态、解剖、生理、分类、生态等方面的知识。植物学内有着各类知识点,在学习过程中,我们需要深入掌握这些知识点,才能更好地理解植物的性质和特点。下面,就让我们细致地总结一下植物学的各类知识点。 1. 植物的基础结构 植物体分为根、茎和叶三部分,其中虫食植物的贮水袋和捕虫叶等对于植物的生长也有重要作用。根主要是植物的吸收器官,是向土壤中吸取水分和养分的地方。茎则是植物的坚韧承托,可以把根和叶之间的物质传输的历程最大化。叶是一个非常独特的器官,可以吸收来自阳光的光能,并利用水和二氧化碳来制造糖类。茎和叶也可以帮助植物在土壤中寻找养分和水分。 2. 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植物在生长和发育过程中,会经历从植株种子发芽,到根、茎、叶的成长发育的整个过程。其中,在生长的过程中还会受到环境的影响和调节,比如水分、光照、氧气浓度等等。除此之外,植物生长还会受到植物荷尔蒙,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等的影响。相应地,若是想要优化植物生长的速度与效率,则需要在掌握生长基本过程的前提下,侧重于土壤、水、肥料、光照等方面因素的掌控与优化。

3. 植物的分类和进化 植物之间分享着许多共同的特征,如叶、根和茎等器官、用光合成制造食物等,但在进化过程中,诸如生长环境、形态、结构差异等都会也会导致不同的物种间的分裂与变化。植物的分类主要分为种类学分类法和分子分类法两种。物种学分类法是根据植物在分子和形态结构上的差异,而将植物遵从如树木、花草、蕨类植物、苔藓植物等具有类似结构的物种一类划分。在分子分类法中,植物务不能被归类到根基上,而区别其不同的方法是研究其DNA序列的共同点和差异。 4. 植物的生态和环境 植物既是生命中的一部分,又是生命的一个基本元素。它们向大气中释放出氧气,并用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消耗 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积累了氧气。在地球上,植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是相互依存的,一旦生态环境发生改变,植物也会相应地受到影响。为了保护这些重要的生物资源,我们应加强保护环境和生态环境的意识,葆持联续的环境意识,并且支持和维护环境保护的各类措施。 5. 植物的应用与价值 人类对植物资源的一直以来一直是非常需要和重视的。无论是食品、药品、建筑材料,还是燃料、食物,植物都与之息息相关。现今,人们早已把从这些大自然的礼物中抽离出来的诸如油、木材、纤维、香料、天然染料、纸张、化妆品、药品等物品纳入到生产和个人生活中,这也让植物资源得到了越来越多的保护和利用。

植物学知识点(全册)

第一章 植物细胞 第一节 植物细胞的形态结构 第二节 植物细胞的繁殖 第三节 植物细胞的生长和分化 第一节 植物细胞的形态结构 一、细胞是构成植物体的根本单位 二、植物细胞的形状和大小 三、植物细胞的结构 四、植物细胞的后含物 五、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一、细胞是构成植物体的根本单位 1665年,英国人虎克(Hooke 1635—1703)第一次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到细胞,取名“cell 〞。 1838年,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论植物的发生〞中第一个指出“一切植物,如果它们不是单细胞的话,都完全是由细胞集合而成的。 细胞是植物结构的根本单位〞。 1839年,德国动物学家施旺在“显微研究〞一文中指出动物及植物结构的根本单位都是细胞。 他们的观点就是恩格斯称之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的“细胞学说〞,即:细胞是生物有机体的结构和功能的根本单位。此后,细胞学说进一步开展,德国细胞学家Virchow 〔1858〕指出“细胞来自于细胞〞。Weismann 更进一步指出,现在所有细胞都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的一个共同祖先〔1880〕。 细胞是构成生物有机体的根本单位,但并不是唯一的构成单位。 二、植物细胞的形状和大小 1.大小:一般细胞直径为10—100μm 。少数植物细胞 较大,如番茄果肉、西瓜瓤的细胞。 原因:①细胞的大小受细胞核的控制作用相关。 ②细胞越小,相对外表积越大,有利于细胞与 周围环境间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和转运。 2.形状:单细胞植物,细胞常呈球形。多细胞植物体,理想状态下,细胞呈正十四 面体〔但是这种细胞很少见〕细胞的形状与细胞所执行的功能有关。 2.细胞质 ⑴质膜:〔plasmalemma 〕 Ⅰ 单位膜:电子显微镜下,质膜显示出暗-明-暗的三层结构,中央明 1. 细胞核:〔n u c l e u s 〕 ⑴形态:通常为1个,球形或半球形。 ⑵结构: ⑶功能: ① 储存和传递遗传信息,控制细胞的遗传。 ② 调节细胞的生理活动。 核膜:双层膜〔外膜和内膜〕,上有小孔,称核孔。 控制核与细胞质之间物质交流的作用。 核质: 核仁:1—多个,核内合成和储藏RNA 的场所。 碱性染料染色 核液〔浅色〕 染色质〔深色〕 〔一〕原生质体

大一植物学重点知识点总结

大一植物学重点知识点总结植物学是生物学的重要分支,研究植物的结构、功能、分类、演化、生态等方面的知识。作为大一学生,学习植物学是打下生物学基础的重要一步。下面将对大一植物学的重点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植物的组织结构 1. 顶芽和侧芽:顶芽位于植物茎的顶端,主要负责植物的生长和发育;侧芽位于茎的侧面,主要在顶芽受到抑制时分化为新的茎、叶或花。 2. 根的结构:根由根尖、根毛、根茎和根冠组成。根尖是根的生长点,根毛可以增加吸收水分和养分的表面积,根茎连接根和茎,根冠是根的顶部。 3. 茎的结构:茎由节和间节组成,节上生长着叶、花和侧芽,间节是相邻节之间的部分。

4. 叶的结构:叶的主要部分包括叶柄、叶片和叶脉。叶柄连接 叶片与茎,叶片是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叶脉则负责输送水分和 养分。 二、植物的生理过程 1. 光合作用:光合作用是植物通过吸收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 化为有机物质和氧气的过程。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被用于维持 植物的生长和繁殖。 2. 呼吸作用:呼吸作用是植物将有机物质分解为能量和二氧化 碳的过程。植物通过呼吸作用获取能量,以维持生命活动。 3. 运输:植物内部的运输主要包括水分和养分的吸收和运输、 光合产物的分配和运输等过程。其中,根的根毛吸收水分和养分,茎和叶的导管负责运输。 三、植物的繁殖方式

1. 无性繁殖:植物的无性繁殖分为植物体分裂、萌芽和植物体 干细胞分裂等方式。这些方式不涉及两性生殖,能够快速繁殖后代。 2. 有性繁殖:植物的有性繁殖指的是通过花粉和卵细胞的结合,形成种子并进行传播。有性繁殖能够增加遗传的多样性。 四、植物的分类与演化 1. 植物的分类:植物根据体细胞结构、营养方式、生殖方式等 特征进行分类。常见的植物类群包括藻类、苔类、蕨类、裸子植 物和被子植物等。 2. 植物的演化:植物的演化可以追溯到地球上最早的生命形式。随着环境的变化,植物经历了从水生到陆生的演化过程,形成了 各种不同的形态和特征。 五、植物与环境的关系

大学植物学知识点(院校的整理版,更有条理)

第一章植物细胞 19 世纪初,两位德国生物学家施莱登和施旺正式明确提出:一切生物,从单细胞到高等动、植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细胞是植物体和动物体的基本结构单位。 第一节细胞的基本特征 一、细胞的概念 细胞学说 /细胞是植物有机体的基本结构单位。 /细胞也是代谢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细胞还是有机体生长、发育的基础。 /细胞又是遗传的基本单位,具有遗传上的全能性。 原核细胞 /没有典型的细胞核:其遗传物质集中在某一区域,没有核膜包被。 /DNA 呈环状,不与或很少与蛋白质结合。 /没有以膜为基础的细胞器。 /细胞通常体积很小,直径为~10 m 不等。 由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称原核生物。植物界(两界系统)中的细菌和蓝藻属于原核生物。 真核细胞 /具有典型的细胞核结构。 /基因组DNA 为线状,并且与组蛋白结合。 /具有以膜为基础的多种细胞器。 /细胞较大,直径一般为20-50 微米。 由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称真核生物,高等植物和绝大多数低等植物均由真核细胞构成。 二、植物细胞的基本特征 (一)植物细胞的形态、大小 1.大小:一般20-50 微米。 /特例:棉花种子的表皮毛细胞可长达70mm,成熟的西瓜果实和番茄果实的果肉细胞,其直径约 1 mm,苎麻茎的纤维细胞长达550 mm。 2.形状:球状体、多面体、纺锤形和柱状体等。 (二)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主要区别 植物细胞有一些特有的细胞结构是动物细胞所没有的,如细胞壁、液泡、质体和胞间连丝等。有些动物细胞的结构,如中心粒,是植物细胞内不常见到的。 第二节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真核植物细胞由细胞壁、原生质体和后含物三大部分组成。 /原生质体是指活细胞中细胞壁以内各种结构的总称,是细胞内各种代谢活动进行的场所。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 /植物细胞中还常有一些贮藏物质和代谢产物称后含物。 一、原生质体 (一) 质膜(细胞膜)

植物的知识点

植物的知识点 写在前面: 我们身边的植物们是如此的多样化和神奇,但我们对它们的了 解却很少。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植物, 但很少有人真正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结构和功能。事实上,植 物学是一个非常广泛而且深入的学科。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为 您介绍一些植物学的知识点。 一、植物的基本结构 每一个植物都有它独特的结构。植物主要由根、茎和叶组成。 1.根 植物的根是植物体的一部分,用于吸收水分和必需的营养物质。它与地面相连接,并通过根柄和地下茎连接成为一体。一个植物 的根可以分为两部分:主根和侧根。主根是从幼苗形成,它在形 成后会逐渐分枝,形成侧根。

植物的茎是一棵植物的主要支撑结构。它负责植物体的生长和运输水分和养分。不同植物的茎结构有所不同,有独立的、分枝的、蔓生的、爬行的等各种形态。在一些植物中,茎很短或者呈现出地下的形态,比如芋头、地下茎等。 3.叶 植物体中的叶是最容易被人们发现的一部分,它通常位于茎的顶端或侧端。叶子是植物通过光合作用获得能量和营养的主要器官。光合作用是一种化学反应,植物通过利用太阳能和二氧化碳来产生养分。 二、植物的生长过程 植物的生长过程主要包括:萌芽、生长和成熟。这个过程是由几个基本的因素:植物体的部分、光、水分、养分、温度、土壤组成。

萌芽是指植物体各部位起初生长的过程。种子或孢子在适当的温度和湿度下,依靠养分的来源萌发出根、茎和叶。同时,光合作用也需要适当的光线。 2.生长 生长是植物体的分化和发育的过程。在此期间,植物需要光、水分、营养和温度等基本因素的支持和供应。 3.成熟 成熟指的是植物达到了完全生长的状态,拥有了自己的种子和花卉。这时,植物需要适当的环境条件,例如气温、光照等,才能保持良好的生长状态。 三、植物的生殖方式 植物的生殖方式可以分为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两种。

大一植物学第二版知识点

大一植物学第二版知识点 植物学是生物学领域中一门重要的学科,它研究植物的起源、 结构、功能、分类、生长、发育以及其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大一 植物学第二版是一本经过修订和更新的教材,旨在帮助学生更好 地理解与掌握植物学的基础知识。本文将介绍该教材中的一些重 要知识点,从细胞结构到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让读者对植物学 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第一章:植物的起源与分类 该章节主要介绍植物的起源和分类方法。植物起源于原始藻类,通过进化逐步形成不同类型的植物。植物的分类是根据其形态、 生命周期和遗传关系等特征进行的,常见的植物分类包括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等。 第二章:植物细胞与组织 该章节重点介绍植物的细胞结构和组织组织学。植物细胞的特 点是有细胞壁、有叶绿体和质体、有中心体等,这些特点使得植 物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和细胞分裂。植物组织包括表皮组织、导管 组织、维管束组织等,不同的组织有不同的功能和结构。

第三章:植物的营养生长 该章节主要介绍植物的养分吸收、物质运输以及生长调控等方面的知识。植物通过根系吸收土壤中的营养物质,并通过导管组织将其运输到各个部位。生长调控是植物根据外界环境和内部条件来控制生长和发育的过程,它包括内源性激素和环境因素的调节。 第四章:植物的生殖 该章节介绍植物的不同繁殖方式和生殖器官的结构与功能。植物的繁殖包括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其中有性繁殖包括花粉传递和受精过程,无性繁殖包括萌枝、球茎、分株等。生殖器官是植物进行繁殖的部分,包括雄蕊、雌蕊和花瓣等。 第五章:植物的适应与生态互作 该章节介绍植物的适应性和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植物通过一系列适应策略来适应不同的生态环境,其中包括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等。植物与生态环境之间存在着一种互动关系,例如植物通过释放氧气来影响环境气候,同时也依赖其他生物参与的生态系统。

大一植物学知识点总结

大一植物学知识点总结 植物是地球上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维持生态平衡和人类生活起着重要作用。作为大一学习生物专业的学生,植物学是你必须要掌握的基础知识之一。本文将对大一植物学课程中的一些重要知识点进行总结,帮助你加深对植物学的理解。 一、植物的分类 植物学研究的对象是植物界,植物界按照植物的特征和进化关系可分为苔藓植物门、蕨类植物门、裸子植物门和被子植物门四个门。被子植物门又可分为单子叶植物纲和双子叶植物纲。 二、植物的体器 植物的体器包括根、茎、叶和花四部分。根是植物的吸收和固定器官,茎是植物的支撑和导水导养器官,叶是植物的光合作用器官,花是植物的繁殖器官。根、茎、叶的结构和功能各异,适应了不同的环境和生活方式。 三、植物的营养 植物的营养主要通过光合作用和吸收土壤养分来获取。光合作用是植物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质的过程,这一过

程中植物释放出氧气。植物从土壤中吸收的主要养分包括氮、磷、钾等元素。 四、植物的生殖 植物的生殖方式分为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两种。无性生殖指的 是植物通过不同的无性繁殖器官(如根状茎、匍匐茎、营养膜等)繁殖后代,后代与亲代基本相同。有性生殖指的是植物通过花部 进行受精和种子形成,后代与亲代基因存在差异。 五、植物的适应和响应 植物在不同的环境中具有不同的适应性和响应能力。植物的适 应方式包括形态结构调整、生理代谢变化以及生命周期和繁殖方 式的适应。植物对环境刺激有感应和响应,如光向性、地向性和 化学向性等能力。 六、植物的生态地位 植物在生态系统中起着重要的地位。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可以固 定大量的碳元素,并作为底层生物提供食物和栖息地。植物和其 他生物之间形成复杂的相互关系,如植物与动物的共生、竞争和 捕食关系,这些关系对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

大一植物学学科知识点总结

大一植物学学科知识点总结植物学是研究植物的起源、结构、生命过程和演化等相关知识的学科。对于大一的学生来说,正是接触和学习植物学的起点。下面将对大一植物学学科的一些重要知识点进行总结,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门学科。 一、植物分类学 1.植物的命名与分类原则 - 植物命名:拉丁文学名法、国际植物学命名规则 - 植物分类原则:形态分类、细胞分类、进化分类 2.植物分类的基本单位与分类系统 - 种:生物学上的基本单位 - 属、目、科、纲、门:系统发育关系的分类单位 - 分类系统:三域分类系统、五界分类系统、七界分类系统 二、植物的形态结构

1.植物的细胞结构与组织器官 - 植物细胞:细胞壁、质膜、质网、细胞器 - 植物组织器官:根、茎、叶、花 2.植物的生殖结构与生殖方式 - 雌蕊:花柱、柱头、子房 - 雄蕊:花药、花粉 - 生殖方式:无性生殖、有性生殖、两者交替进行 三、植物的生长发育 1.植物的生长方式 - 主茎生长:走茎生长、短节生长、长节生长 - 侧枝生长:分枝、花序、腋芽 - 组织生长:原生细胞分裂、细胞分化 2.植物的生活史

- 一年生植物、二年生植物、多年生植物 - 无性生殖生活史、有性生殖生活史 四、植物的生理过程 1.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 - 光合作用: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过程 - 呼吸作用:有机物被氧化释放能量的过程 2.植物的水分运输与吸收 - 植物体的水分结构:细胞膜、细胞壁、木质部 - 水分运输机制:根压力理论、蒸腾拉力理论 五、植物的适应与生态 1.植物的适应与种群分布 - 植物的适应机制:生理适应、形态适应、生态适应- 植物的种群分布:地理分布、群落分布、垂直分布

植物学知识点总结

植物学知识点总结 引言 植物学是研究植物的起源、结构、生长发育、分类以及与环境的相互关系的科学。作为生物学的一个分支,植物学对人类的生活和社会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将对植物学的一些重要知识点进行总结,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这个领域。 植物的起源与进化 植物是地球上最早出现的生物之一,起源于约47亿年前的地球上。植物的起 源和进化经历了原始海藻、藻类、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以及被子植物等阶段。在进化的过程中,植物逐渐适应了陆地环境,形成了多样化的植物类群。 植物的结构与功能 植物体主要由根、茎和叶组成。根负责吸收水分和养分,并固定植物在地面上。茎起到支撑和传导物质的作用。叶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通过叶绿素吸收光能并将其转化为化学能。另外,植物还具有花、果实和种子等繁殖器官,通过花粉传播和种子传播来繁殖后代。 植物的生长发育 植物的生长发育包括萌发、生长和成熟三个阶段。萌发阶段是种子在适宜的环 境条件下发育成幼苗的过程。生长阶段是植物体积和大小增长的过程,包括细胞分裂和细胞伸长两个过程。成熟阶段是植物体发育到达一定阶段,能够繁殖繁衍后代的阶段。 植物的分类 植物具有丰富的物种多样性,根据植物体的结构、生殖方式、生活史等特征, 植物学家将植物分为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以及被子植物等四大类。被子植物是最为常见的植物类群,包括了两子叶植物和一子叶植物。植物的分类研究对于了解植物的多样性和进化关系有着重要的意义。 植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植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是植物学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植物对环境的适应性是 其能够生存和繁衍的基础。植物受光、温度、水分和营养等环境因素的影响很大,不同的植物对这些环境因素的适应性也各不相同。植物还能够通过与其他生物的互动来适应环境,比如与昆虫、鸟类和哺乳动物等的共生关系。

植物学笔记大一全部知识点

植物学笔记大一全部知识点植物学是研究植物的科学,涉及到植物的起源、结构、功能、分类、进化、生长发育、生理生化过程等方面的知识。本篇笔记将整理大一植物学课程中的全部知识点,帮助读者全面了解植物的基本特征和生物学原理。 1. 植物起源与进化 1.1 植物界的分类与特征 1.2 植物的起源与进化过程 1.3 绿色植物的共同祖先 2. 植物的形态结构 2.1 植物的体部结构 2.2 植物的根、茎、叶的特征与功能 2.3 植物的花、果实与种子的结构 3. 植物的生长发育 3.1 植物的生长形态与生长素的调控

3.2 植物的细胞分裂与组织分化 3.3 植物的形态发生与组织生长 4. 植物的物质代谢 4.1 光合作用与光合器官结构 4.2 呼吸作用与能量转化 4.3 植物的营养吸收与运输 5. 植物的生殖与繁殖 5.1 植物的有性生殖与花的形成 5.2 植物的无性生殖与营养器官的利用 5.3 植物的繁殖方式与生境适应 6. 植物的适应与生存策略 6.1 植物的生态位与生境条件 6.2 植物的形态与生理对环境的适应 6.3 植物的竞争与共生关系

7. 植物的系统分类 7.1 植物分类的基本原则与方法 7.2 苔藓植物、蕨类植物与裸子植物的分类 7.3 被子植物的分类与演化 8. 植物的经济与生态意义 8.1 作物与果树的种植与利用 8.2 物质循环中的植物生态功能 8.3 生态保护与植物资源可持续利用 本文通过对植物学大一全部知识点的整理,总结了植物起源与进化、形态结构、生长发育、物质代谢、生殖与繁殖、适应与生存策略、系统分类以及经济与生态意义等方面的内容。希望读者能够通过这些知识点的学习,对植物的基本特点和生理生物学原理有更深入的理解,为深入学习植物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植物学重点内容

植物学重点内容 植物学作为生物学的一个分支,是研究植物的形态、结构、生理、系统分类、发育、生态和分子遗传等方面的学科。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社会需求的不断变化,植物学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本文将综合介绍植物学中的一些重点内容。 一、植物的形态结构 植物的形态结构是植物学研究的一个重点内容,主要包括根、茎、叶、花和果实等方面。根是植物体的下部,通常是地下生长,吸收水分和养分,支持植物体。茎是植物体的上部,通常是地上生长,起到支撑和运输水分和营养物质的作用。叶是植物体的器官之一,主要用于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并释放氧气。花是植物繁殖的器官,起到传粉和结实的作用。而果实则是花受精后,由花药底部发育而成的,起到保护种子和传播种子的作用。 二、植物的生理过程 植物的生理过程是植物生长和繁殖的基础,主要包括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水分代谢、矿质元素吸收和转运等方面。光合作用是植物利用太阳能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糖和氧气的过程,是绿色植物能量来源的主要来源。呼吸作用则是植物利用葡萄糖等有机物质,氧气和酶等生成二氧化碳、水和能量的过程。水分代谢则是植物体内水的进出和运输的过程,其中包括根吸水、根压力、叶片蒸腾等过程。矿质元素的吸收和转运则是植

物体内矿质元素的来源和运输方式的研究,主要包括根吸收、离子通道等方面。 三、植物的分类学 植物的分类学是植物学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主要通过对植物生物学特征进行描述、比较、归类和命名,以实现对植物种类、种群和物种形成机制等方面的研究。目前,植物的分类学体系主要基于形态学、分子生物学和生态学等方面,按照植物的形态分类、进化历史分类和植物的环境分类等多种分类方式。目前人们普遍认可的分类体系是APGIV体系,这个体系是基于基因亲缘关系建立的,采用了多个基因的分子数据对所有植物进行分类。 四、植物的生态学 植物生态学是研究植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学科,包括植物群落和生态系统等方面,主要用于解释植物的生态适应和生态演化机制,同时也可以用于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等方面。植物的生态学包括植物与环境的关系、植物种间的关系、植物群落的形成和分布等方面。目前,植物的生态学正在快速发展,不断提出新的假设和理论模型,预测或验证植物和生态系统对人类活动的响应和适应能力。 五、植物的分子遗传学 分子遗传学是研究遗传物质的性质、变异、表达和遗传信息的转移等方面,其中涉及DNA、RNA、蛋白质等多个层面,是现代植物学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植物的分子遗传学研究包括基因结构、表达和转录调控等方面,可以应用于植物繁殖、

大一植物学知识点汇总

大一植物学知识点汇总 植物学是生物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的是植物的起源、结构、生长发育、生理生态特性以及分类、演化和分布等方面的知识。 对于大一学生来说,植物学是一个重要的基础课程,下面将对大 一植物学的一些知识点进行汇总,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 门学科。 1. 植物的起源与演化 - 植物起源于海洋,最早的植物为藻类,后来逐渐进化为陆生植物。 - 植物的演化过程中出现了不同的植物群,包括苔藓植物、蕨类植物和种子植物。 2. 植物的结构和功能 - 植物的结构主要包括根、茎、叶和花等部分。 - 根的主要功能是吸收水分和矿物质,并固定植物在土壤中。 - 茎的主要功能是支撑植物体,并通过导管组织运输水分和养分。 - 叶的主要功能是进行光合作用,实现植物的自养。

- 花的主要功能是进行有性生殖,产生种子。 3. 植物的生长发育 - 植物的生长发育包括萌芽、生长、分化和开花等过程。 - 萌芽是指种子在适宜的条件下发芽并生长为幼苗。 - 生长指植物体的形态和体积的增加,包括细胞分裂、细胞伸长和物质积累等过程。 - 分化是指细胞根据自身的特性发展为不同的组织和器官。 - 开花是指花蕾发育成为成熟的花朵,进行有性生殖。 4. 植物的生理生态特性 - 植物的生理生态特性包括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蒸腾作用和适应性等方面。 - 光合作用是植物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质的过程。 - 呼吸作用是指植物利用有机物质进行能量的释放和物质的代谢。 - 蒸腾作用是指植物通过气孔释放水蒸气,调节体内水分平衡。

- 植物适应性是指植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包括对光照、温度、水分和土壤等因素的适应能力。 5. 植物的分类与系统发育 - 植物根据不同的特征进行分类,包括种子植物、蕨类植物和苔藓植物等。 - 种子植物是植物界最为重要的群体,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 蕨类植物具有细胞壁含有纤维素的细胞、具十字分裂的孢子囊等特征。 - 苔藓植物是最原始的陆生植物,没有导管组织和真正的根茎叶结构。 通过对以上知识点进行汇总,相信大家对于大一植物学的学习 有了更加清晰的了解。在学习过程中,可以结合实际的植物观察,深入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提高自己的植物学素养。同时,也希 望大家能够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保护环境的意识,共同构建美 丽的地球家园。

七年级生物植物全部知识点

七年级生物植物全部知识点作为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植物在生命力、药用价值、生态环境和生产生活等方面都扮演着重要角色。对于七年级生物学生而言,掌握植物的全部知识点是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重要方法之一。本文将全面介绍七年级生物植物全部知识点,共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植物的生活现象 1. 光合作用:植物利用太阳光线、二氧化碳和水分合成有机物质,并产生氧气。主要是在叶绿体中进行。 2. 呼吸作用:植物通过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质,同时释放二氧化碳和水。 3. 鸟嘴花的特殊适应:鸟嘴花的主要传粉者是鸟类,其鸟嘴形状适用于吸吮花蜜,并且利用花内的钙质作为消化液。 二、植物的形态构造

1. 根:主要吸收水分和养分,并固定植物体。 2. 茎:是植物的主要机械支撑结构,承受花、叶和果实等重量。 3. 叶: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器官。 4. 花:是植物进行繁殖的器官,包括花瓣、花萼等。 5. 果实:是植物繁殖完成后形成的结构,用于保护种子和传播 种子。 三、植物分类 1. 裸子植物:没有真正的种子包被,例如松树、杉树等。 2. 被子植物:具有真正的种子包被,包括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 植物。 四、植物的生活习性

1. 光照条件:不同植物对光照的要求不同,例如蕨类植物对阴光较适应,而向日葵则需要充足阳光。 2. 水分条件:不同植物对水分的需求不同,一些沙漠植物可以长时间不需水分,而水草则需要大量水分维持生长。 3. 温度条件:不同植物对温度的容忍度不同,寒冷地区的植物多数冬眠过冬。 综上所述,植物是我们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了解植物的全部知识点不仅可以增加生物学知识和植物学兴趣,还可以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增加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希望本文能对七年级生物学生学习植物有所帮助。

大一植物学知识点汇总高中

大一植物学知识点汇总高中植物学是生物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植物的结构、生长发育、功能以及与环境的互动关系。对于高中生而言,在大一的植物学学习中,需要掌握一些基础的知识点。本文将对大一植物学知识点进行汇总,以帮助高中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这些内容。 1. 植物的组成部分 植物由根、茎、叶、花和果实组成。根负责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营养物质;茎具有支撑和输送水分、养分的功能;叶主要进行光合作用,可吸收二氧化碳,并释放氧气;花是植物进行有性繁殖的器官,通常具有花瓣、花蕊和花萼等部分;果实则是经过受精后发育形成的结构,用于保护和传播种子。 2. 植物的生长过程 植物的生长过程可以分为萌发、生长、开花和结果四个阶段。萌发是种子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发芽并长出根和茎;生长阶段是植物通过细胞分裂和伸长,不断增加体积;开花是芽的顶端形成花蕾,并在适宜的条件下展开花瓣,进行繁殖;结果是指花授粉后的花柱开始发育,最终形成成熟的果实。

3. 植物的分类 植物按照体型和结构特征,可以分为藻类、苔藓植物、蕨类植 物和种子植物四大类。藻类是一类生活在水中的植物,比如藻类 和蓝藻等;苔藓植物包括苔藓和角苔等,生活在湿润的环境中; 蕨类植物具有真根、茎和叶,比如蕨类和铁角蕨等;种子植物是 目前地球上最主要的植物群体,分为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两类。 4. 植物的组织结构 植物的组织结构包括表皮组织、维管组织和基本组织。表皮组 织是植物体的最外层,具有保护和气体交换的功能;维管组织主 要负责水分和养分的输送,由导管和木质部组成;基本组织包括 表皮细胞、地下组织、绒毡组织等。 5. 植物的生殖方式 植物的生殖方式主要分为无性和有性两种。无性生殖是指植物 通过无性繁殖器官(如分株、块茎、地下茎等)繁殖后代,后代 与父本基本相同;有性生殖则是通过花进行受精,形成新的个体。有性生殖有助于增加遗传多样性,提高抗逆能力。 6. 植物的适应性特征

大一植物学学科知识点汇总

大一植物学学科知识点汇总植物学是研究植物的结构、功能、分类、生理、生态、发育等内容的科学学科。本文将对大一学习植物学时需要了解的一些基础知识点进行汇总,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学习植物学。 一、植物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植物主要由根、茎、叶和花组成。根是植物的地下器官,负责吸收水分和养分,固定植物体。茎是植物的地上主体,承担着支持植物体、输送物质、储存物质等功能。叶是植物的光合器官,通过叶绿素吸收光能,并进行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有机物质。花是植物的繁殖器官,能够产生种子并参与有性繁殖。 二、植物的分类 植物根据其特征可以分为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四大类。苔藓植物是最简单的植物,没有真正的根、茎、叶,通过孢子繁殖。蕨类植物是较为进化的植物,有根、茎、叶等结构,通过孢子或无性生殖进行繁殖。裸子植物是种子植物的

一类,其种子裸露在雌蕊或球果中。被子植物是最为进化的一类 植物,种子包裹在果实中,具有根、茎、叶等完整的器官系统。 三、植物的生理过程 植物生理包括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运输、激素调控等过程。 光合作用是植物通过叶绿素吸收阳光能量,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 为有机物质的过程。呼吸作用是植物吸收氧气,释放二氧化碳, 产生能量的过程。运输是植物体内物质的吸收、运输和分配过程,包括水、矿物质、有机物等。植物的生长发育和代谢过程受到植 物激素的调控,包括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等。 四、植物的生态适应能力 植物的生态适应能力是指植物为了适应不同的环境条件而采取 的一系列适应策略。例如,水生植物会通过空气通道和浮力来适 应水中生活;沙生植物通过鳞片、毛发等特殊结构来减少水分蒸 发和对抗沙尘侵蚀;寄生植物为了养分获取而在其他植物上寄生等。这些适应策略使得植物能够在不同的生境中存活和繁衍。

大一植物学知识点汇总新版图片

大一植物学知识点汇总新版图片植物是地球上最为丰富的生物种类之一,它们在我们的生活中 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作为大一学习的一门科学课程,植物学为我 们提供了了解植物的基本知识和原理的机会。本文将围绕这一主题,汇总一些大一植物学知识点,并配以新版图片解释。 1. 植物的分类 植物按照形态、生命周期、细胞结构等特征,可以分为苔藓 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四大类。苔藓植物是最原 始的陆地植物,如藓类和苔藓。蕨类植物则包括蕨菜、蕨类等, 它们具有根、茎和叶的结构。裸子植物是一种种子植物,如松树、银杏等,它们的种子裸露在空气中。被子植物则是绝大部分的植物,如花草、树木等。 2. 植物组织结构 植物的主要组织结构可以分为根、茎和叶。根是植物的吸收 水分和养分的器官,通过根毛吸收并传输至茎。茎是植物的支撑 结构,也是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叶是植物的光合作用器官,具 有绿色的叶绿素,能够吸收光能进行光合作用。

3. 光合作用 光合作用是植物体内重要的代谢过程,它通过光能转化成化 学能。植物通过叶绿素吸收太阳光,然后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氧气和葡萄糖。同时,光合作用还能释放 出氧气,维持地球上的氧气含量。 4. 植物的繁殖方式 植物可以通过性繁殖和无性繁殖两种方式进行繁殖。性繁殖 是指两个不同的个体通过花粉传递和授粉结合,形成新的个体。 而无性繁殖则是指通过植物自身的根、茎或叶等部位分裂和萌发 形成新个体。 5. 植物的适应性 植物为了在不同的环境中生存和繁衍,具备了一定的适应性。比如,一些植物适应了干旱环境,它们的茎和叶发达,能够在有 限的水分条件下进行光合作用。一些植物适应了水生环境,它们 具有气孔在茎上面的特点,能够获取充足的氧气。 6. 植物的药用价值

植物学知识点总结大一

植物学知识点总结大一 植物学知识点总结 植物学是生物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植物的起源、结构、生 理活动和分类等方面的知识。在大一的学习过程中,我们接触到 了许多基础的植物学知识,下面对这些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植物的起源和进化 1. 植物的起源:最早的植物为藻类,随后出现了较为复杂的泥 岩藻和藻类的后代-蕨类植物。 2. 植物的进化:从蕨类植物演化出裸子植物,再进化成了被子 植物。被子植物分为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两类。 二、植物的结构与功能 1. 植物体的结构:植物体包括根、茎、叶和花四部分。根负责 吸收水分和养分,茎则起到支撑和运输的作用,叶用于光合作用,花则与繁殖相关。 2. 光合作用:植物通过叶绿素吸收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 为有机物质,并释放出氧气。

3. 水分和养分吸收:根的表皮细胞具有根毛,能增大吸收表面积,使植物更好地吸收水分和养分。 4. 植物的运输系统:通过茎和根的组织形成的细管组织,包括 了导管和木质部,能将水分、养分和有机物质在植物体内输送。 三、植物的繁殖 1. 无性繁殖:包括根茎、块茎、地下茎、关节等结构的植物可 以通过无性繁殖进行繁殖。此外,还有根出芽、花芽和植物体的 断裂等方式进行无性繁殖。 2. 有性繁殖:有性繁殖包括花的授粉和胚胎发育两个过程。花 的授粉可以由昆虫、风、水等媒介完成,花粉经过传送到花粉管 中与卵细胞结合形成胚胎,经过胚胎发育,最终形成种子。 四、植物的分类 1. 植物的主要分类:植物根据其结构、形态和生活习性来进行 分类,主要分为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四大类。 2. 植物的系统分类:按照近年来对植物的显示进化关系的研究,植物可分为多个门,包括藻类门、苔藓门、蕨类门、裸子植物门、被子植物门等。

植物学知识点详解

植物学知识点详解 植物学是研究植物的科学,它涉及到植物的形态、结构、生长发育、生理功能、分类系统等方面的知识。本文将详细解析植物学的一些重要知识点,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植物的奥秘。 一、植物的形态和结构 植物的形态和结构是植物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植物的形态包括根、茎、叶、花和果实等部分。根是植物的地下器官,用于吸收水分和养分。茎是植物的地上器官,用于支撑和输送养分。叶是植物的光合器官,通过光合作用产生能量。花是植物的繁殖器官,用于进行有性繁殖。果实是植物的种子保护器官,用于种子的传播。 植物的结构包括细胞、组织和器官。细胞是植物体的基本单位,植物细胞包括 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等部分。组织是由相同或相似细胞组成的结构,常见的植物组织包括表皮组织、维管组织和根茎组织等。器官是由不同组织构成的功能单位,植物的根、茎、叶、花和果实都是器官。 二、植物的生长发育 植物的生长发育是指植物从种子发芽到成熟的整个过程。植物的生长发育包括 萌发、生长、开花和结果等阶段。萌发是指种子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发芽生长。生长是指植物体的增长和发育,包括细胞分裂和细胞扩张等过程。开花是指植物的花蕾发育成花朵,进行有性繁殖。结果是指花受精后形成的果实,其中包含种子。 植物的生长发育受到环境条件的影响,包括光照、温度、湿度和营养等因素。 光照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条件,光照不足会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温度是植物体内化学反应的重要因素,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会对植物的生长发育产生负面影响。湿度是植物体内水分的重要来源,过高或过低的湿度都会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营养是植物体生长和代谢所需的物质,植物通过根系吸收土壤中的营养物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