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学化学普通化学习课后题答案

大学化学普通化学习课后题答案

普通化学 马家举 第一章 物质结构基础习题

4 假定有下列电子的各套量子数,指出哪几套不可能存在,并说明原因。 (1)3,2,2,1/2;(2)3,0,-1,1/2;(3)2,2,2,2;

(2)当角量子数l 取0时,磁量子数m 不能取-1。

(3)当主量字数取2时,角量子数不能取2;自旋量子数不能取2,只能取+1/2或-1/2。

5写出原子序数为47的银原子的电子分布式,并用四个量子数表示最外层电子的运动状态。

Ag :1s 22s 22p 63s 23p 63d 104s 24p 64d 105s 1 5,0,0,+1/2。

试用杂化轨道理论解释:

(1) H 2S 分子的键角为920,而PCl 3的键角为1020。

(2) NF 3分子为三角锥形构型,而BF 3分子为平面三角形构型。

(1) H 2S 分子与H 2O 分子一样,中心原子采取sp 3不等性杂化,在两个孤电子对的作用下,两个H-S

键键角减小。之所以键角小于H 2O 分子中两个H-O 键的键角104045’,是因为H-S 键的成键电子对更靠近H 原子,两个H-S 键之间的斥力小,被压缩的程度更大。PCl 3分子与NH 3分子一样,也是中心原子采取sp 3不等性杂化,同理Cl-P 键的成键电子对更靠近Cl 原子,所以两个P-Cl 键的键角小于NH 3分子中两个N-H 键的键角。

(2) NF3分子与NH 3分子一样中心原子采取sp 3不等性杂化,使分子产生三角锥形构型;BF 3分子中心

原子B 采用sp 2等性杂化,使分子产生平面三角形构型。

7 为什么(1)室温下CH 4为气体,CCl 4为液体,而CI 4为其固体?(2)水的沸点高于H 2S ,而CH 4的沸点低于SiH 4?

(1) 从CH 4→CCl 4→CI 4分子量增加,分子间色散力增大,而色散力在范德华力中占较大比例,即分子

间力是增大的,而分子间力越大,熔沸点越高。

(2) H 2O 分子与H 2S 分子相比,水中H 2O 分子之间存在氢键,虽然H 2O 分子间的色散力较小,氢键的存

在却使沸点更高一些。CH 4分子之间没有氢键,只能比较色散力大小,故分子量小的CH 4的沸点低于分子量大的SiH 4的沸点。

第二章 热力学基础 习题

6 计算下列反应的(298.15)r m H K θ

∆和(298.15)r m S K θ

∆ (1)32224NH (g)+3O (g)==2N (g)+6H O(l) (2)22224C H (g)+H (g)==C H (g) (1)

2232111

(298.15)2(N ,g)6(H O,l)4(NH ,g)3(O ,g)

206(285.83kJ mol )4(46.11kJ mol )301530.54kJ mol

r m f m f m f m f m H K H H H H θθθθθ

---∆=∆+∆-∆-∆=⨯+⨯-⋅-⨯-⋅-⨯=-⋅

22321111111111

(298.15)2(N ,g)6(H O,l)4(NH ,g)3(O ,g)

2191.6J mol K 669.91J mol K 4192.4J mol K 3205.14J mol K 582.36J mol K r m m m m m S K S S S S θθθθθ----------∆=+--=⨯⋅⋅+⨯⋅⋅-⨯⋅⋅-⨯⋅⋅=-⋅⋅

(2)

24242111

(298.15)(C H ,g)(C H ,g)(H ,g)

(52.26kJ mol )(226.7kJ mol )0174.44kJ mol

r m f m f m f m H K H H H θθθθ---∆=∆-∆-∆=⋅-⋅-=-⋅

2424211111111

(298.15)(C H ,g)(C H ,g)(H ,g)

(219.6J mol K )(200.9J mol K )(130.68J mol K )111.98J mol K r m m m m S K S S S θθθθ--------∆=--=⋅⋅-⋅⋅-⋅⋅=-⋅⋅

7 利用下列反应的(298.15)r m G K θ

∆值,计算Fe3O4(s )在和298.15K 时的标准摩尔生成吉布斯函数。 (1)1223r 2Fe(s)+3/2O (g)==Fe O (s), (298.15)742.2kJ mol m G K θ

-∆=-⋅ (2)12334r 4Fe O (s)+Fe(s)==3Fe O (s) (298.15)77.7kJ mol m G K θ-∆=-⋅

111

(298.15)(4/3)(1)(1/3)(2)

(4/3)(742.2kJ mol )(1/3)(77.7kJ mol )1015.5kJ mol

r m r m r m G K G G θθθ---∆=∆+∆=⨯-⋅+⨯-⋅=-⋅

8 估算反应222CO (g)+H (g)==CO(g)+H O(g)在873K 时的标准摩尔吉布斯函数变和标准平衡常数。若系统中个组分气体的分压为

22(CO )(H )76kPa p p ==,2(CO)(H O)p p =

127kPa =(注意此时系统不一定处于平衡状态),计算此条件下反应的摩尔吉布斯函数变,并判断反应进行的方向。

2221111

(298.15)(CO,g)(H O,g)(CO ,g)(H ,g)

(110.52kJ mol )(241.82kJ mol )(393.51kJ mol )041.17kJ mol

r m f m f m f m f m H K H H H H θθθθθ----∆=∆+∆-∆-∆=-⋅+-⋅--⋅-=⋅

2221111111111

(298.15)(CO,g)(H O,g)(CO ,g)(H ,g)

(197.67J mol K )(188.83J mol K )(213.7J mol K )130.68J mol K 42.12J mol K r m m m m m S K S S S S θθθθθ----------∆=+--=⋅⋅+⋅⋅-⋅⋅-⋅⋅=⋅⋅ 21111

(873K)(CO,g)(H O,g)

41.17kJ mol 873K 0.04212kJ mol K 4.41kJ mol

r m r m r m G H T S θθθ

----∆=∆-∆=⋅-⨯⋅⋅=⋅

1

114.411000J mol [][]0.548.314J mol K 873K r m G K Exp Exp RT θθ

---∆⨯⋅=-=-=⋅⋅⨯

2221111(/)(/)ln

(/)(/)

127127

4.41kJ mol 0.008314kJ mol K 873Kln 7676

11.86kJ mol 0

CO H O r m r m CO H p p p p G G RT p p p p θθθ

θθ----∆=∆+⨯=⋅+⋅⋅⨯⨯=⋅>

逆向自发。

10 已知反应22H (g)+Cl (g)==2HCl(g)在298.15K 时的164.910K

θ

=⨯,

1(298.15)92.31kJ mol r m H K θ

-∆=-⋅,求在500K 时的K θ值。

2112

2112116

10

1111

ln ()11

Exp[()]

92.31kJ mol 114.910Exp[()] 1.4510

0.008314kJ mol K 298.15K 500K

r m r m H K K R T T H K K R T T θθ

θθ

θ

θ

---∆=-∆=--⋅=⨯-=⨯⋅

12 在298.2K 的标态下,下列反应

33CaO(s)+SO (g)==CaSO (s)

的111402kJ mol ,189.6J mol K r m

r m H S θ

θ

---∆=-⋅∆=-⋅⋅,试求

(1) 上述反应是否能自发进行?逆反应的r m G θ

∆是多少? (2) 升温是有利于上述反应正向进行还是降温有利? (3) 计算上述逆反应进行所需要的最低温度。 (1)

1111

(298.2)402kJ mol 298.2(0.1896kJ mol K )345.46kJ mol

r m r m r m

G K H T S θθθ----∆=∆-∆=-⋅-⨯-⋅⋅=-⋅

能自发进行。逆反应的1(298.2)

345.46kJ mol r m G K θ

-∆=⋅

(2)由于反应正向放热,降温有利于正向移动。 (3)

1

11

402kJ mol 2120K 0.1896kJ mol K

r m r m H T S θ

θ---∆⋅===∆⋅⋅

第三章 溶液与离子平衡 习题

3 将1kg 乙二醇与2kg 水相混合,可制得汽车用的防冻剂,试计算 (1)250

C 时该防冻剂的蒸气压; (2)该防冻剂的沸点; (3)该防冻剂的凝固点。

(1) M(乙二醇)=1

0.062kg mol

-⋅,M(H 2O)=1

0.01801kg mol

-⋅

n (乙二醇)=

1

1kg

16.13mol 0.062kg mol -=⋅

n(H 2O)=

1

2kg

111.11mol 0.018kg mol

-=⋅ 22111

(298.15)(H O,g)(H O,l)

241.82kJ mol (285.83kJ mol )44.01kJ mol

r m f m f m H K H H θθθ

---∆=∆-∆=-⋅--⋅=⋅

2211122112

11111ln ln ()11

Exp[()]

44.01kJ mol 11

101.325kPa Exp[()] 2.86kPa

0.008314kJ mol K 373.15K 298.15K

r m r m H K p K p R T T H p p R T T θθ

θθ

---∆==-∆=-⋅=⨯-=⋅*111.1

2.86kPa 2.50kPa 111.1+16.13

A p p x ==⨯=

(2) 116.13mol 8.07mol kg 2kg

B B

A n b W -=

==⋅

**11373.15K 0.512K kg mol 8.07mol kg 377.28b b b b b B T T T T k b K

--=+∆=+=+⋅⋅⨯⋅=

(104.130

C) (3)

**11273.15K 1.86K kg mol 8.07mol kg 258.14K

f f f b f B T T T T k b --=-∆=-=-⋅⋅⨯⋅=

(-15.010

C)

7 在100kPa 、20℃时,H 2S 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是2.61体积H 2S/1体积H 2O ,求饱和H 2S 水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及+

3H O 和S 2-离子的平衡浓度;如用HCl 溶液调节酸度到pH=2.00时,溶液中的S 2-

离子浓度又是多少?

计算结果说明什么问题?

将H 2S 看成是理想气体

11318.314J mol K 293.15K 24.37dm mol 100kPa

m RT V p ---⋅⋅⨯===⋅

233133

2.61dm /24.37dm mol 0.107mol dm 1dm

H S

c --==⋅

353dm 9.8710mol dm H c θ+---==

⋅=⨯⋅ 212

32 1.110

mol dm a S c K c θθ---==⨯⋅ pH=2.00

22122

8

12

3163

22

(/)

(/)9.110 1.1100.107

mol dm 1.0710mol dm (1.010)

a a H S S H K K c c c c c c θθθ

θ

θ-+------=⨯⨯⨯⨯=

⋅=⨯⋅⨯

计算H +

浓度时,可以将多元弱酸当成一元弱酸来处理;二元弱酸的酸根离子浓度数值上近似等于二级酸解离常数;弱酸的浓度一定,酸根离子浓度与H +

浓度平方成反比。

9 正常情况下,人体动脉血液中33(HCO )

24mmol dm c -

-=⋅,32(CO ) 1.2mmol dm c -=⋅此时人

体血液的pH 值为多少?在某些情况下,如糖尿病患者体内能快速产生酸性物质,假设因此有

3

10mmol dm -⋅的H +

流入血液,而因此产生的过多的CO 2通过呼吸排出,仍维持

32(CO ) 1.2mmol dm c -=⋅的话,血液的pH 值又为多少?,

124

lg

6.37lg

7.671.2b a a c pH pK c θ

=+=+= 114lg

6.37lg

7.441.2

b a a

c pH pK c θ

=+=+= 12已知25℃时,PbI 2的容度积是8.4×10-9

,试求 (1) PbI 2在纯水中的溶解度(3

mol dm -⋅);

(2) 饱和溶液中Pb 2+

和I -

离子浓度; (3) 在0.013

mol dm -⋅KI 溶液中Pb 2+

离子浓度。

(1

)2

33dm 0.00128mol dm PbI

s θ

--=

=⋅=⋅ (2)22233

0.00128mol dm 20.00256mol dm

PbI Pb PbI I c s c s +---==⋅==⋅

(3)

2223293

353

2253

(/)(/)

(s /)[(0.01mol dm +2s)/]=

8.410mol dm mol dm 8.410mol dm 0.010.018.410mol dm sp Pb I sp sp

Pb c c c c K c c K K s c s θθθ

θθθθ+-+--------=⋅⨯=⋅=⋅=⨯⋅==⨯⋅

14 25℃时,溶液中含有Fe 3+

、Fe 2+

离子,它们浓度都是0.053

mol dm

-⋅,如果要求Fe(OH)3沉淀完全,而

Fe 2+

离子不生成Fe(OH)2沉淀,试问溶液的pH 值应控制为多少?

Fe 3+

沉淀完全

3123dm 6.4210mol dm

141411.19 2.81

OH c pH pOH θ

----=

=⋅=⨯⋅=-=-=

Fe 2+

开始沉淀

383

dm 3.1210mol dm

14147.51 6.49

OH c pH pOH θ

----=

=⋅=⨯⋅=-=-=

第四章 氧化还原反应与电化学 习题

4 根据下列反应设计原电池,用电池符号表示,写出对应的半反应。 (1)+

2+Ag

+Cu(s)Cu +Ag(s)−−→←−− (2) 2+

2Pb +Cu(s)+S Pb(s)+CuS(s)-−−→←−−

(3) 2+

+22Pb +2H +2Cl PbCl (s)+H ()g -−−→←−−

(1)+

+-Ag /Ag :Ag +e Ag(s)−−→←−− 2+

2+/Cu :Cu(s)2e Cu

Cu -−−→-←−−

2+()(1)Ag (2)Ag()

Cu Cu c c +-+

(2)2+

2+-Pb /Pb :Pb +2e Pb(s)−−→←−−

2CuS/Cu :Cu(s)+S

2e CuS(s)-

-−−→-←−−

22+()Cu CuS (1)Pb (2)Pb()S c c --+

(3)2+

2+-2Pb /Pb :Pb +2Cl +2e PbCl (s)-−−→←−−

+

+22H

/H :H (g)2e 2H -−−→-←−−

22()Pt,H (g,)(1)Cl (2)PbCl Pb()

p H c c +--+

大学化学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第1章 化学热力学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 2.A 3.C 4.B 5.D 6.C 7.C 8.C 9. A 10. C 11. A 12.C (二)填空题 1.40; 2.等温、等容、不做非体积功,等温、等压,不做非体积功; 3.>,<,=,> 4.增大、不变 5.不变 6.3.990 kJ·mol - 1 (三)判断题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四)计算题 1.解:(g) O N (l)H 2N 4242+O(l)4H (g)3N 22+ (l)H N 42摩尔燃烧热为 2.解: ) mol ·(kJ 28.254166.963.502)84.285(401f B r --=-?--?+=?=?∑H H ν)mol ·(kJ 14.6272 11r -Θ-=?=H Q p K 1077.3109.9824.3733 3 m r r ?=?--= ??= -S T 转) mol ·(kJ 78.34357 .86)15.137(36.3941 f B r --=---=?=?∑ G ν)K ·mol ·(J 9.9865.21056.1975.1912 1 6.21311B r ---=--?+==?∑ νNO(g )CO(g )+(g) N 2 1(g)CO 22+) mol ·(kJ 24.37325 .90)52.110(5.3931f B r --=----=?=?∑ H ν

此反应的 是较大的负值,且)(,)(-?-?S H 型反应,从热力学上看,在 T 转的温度以内反应都可自发进行。 3.解:外压kPa 50e =p ,11p nRT V = ,2 2p nRT V =,2e p p = 系统所做功: 定温变化,0=?U 0=+=?W Q U ,所以Q =1 247.1(J ) 定温过程pV =常数 ?(pV )=0 所以 0)(=?+?=?pV U H 4.解:查表知 CaO(s) + SO 3(g) = CaSO 4(s) 求得 同理求得 因为 所以根据经验推断可知,反应可以自发进行。 但由于该反应 ,故存在一个能使反应自发进行的最高温度,该 温度为 一般的炉温是1 200℃左右,所以热学上,用CaO 来吸收SO 3以减少天气污染的可能性是存在的。这种方法在实际中已有应用。 5.解:(1) ) mol ·kJ (4.116108.21515.29874.18013 r r r --=??-=???T )K 298(r ?) (J 1.247150 100100 50300314.8150RT 2112e 21 e e e e -=?-? ???=? ??? ??-=? ??? ??--=?-=?-=p p p p n p p nRT p nRT p V p V p W 7 .10676 .25675 .39) k ·mol ·(J 79.321106.37103.604)mol ·(kJ 11.434172.39509.634)mol ·(kJ 111f 1f -------?---?S G H 11r 1r K ·m ol · J 81.189,m ol ·kJ 7.346----=?-?S 11r mol ·kJ 42mol ·kJ 7.346---<<-?℃8571 K 0.130281 .189103.4043 ==-?-==H T )mol · kJ (74.180) 37.90(21f B r -=-?-=?=?∑ ν0,0r r ?? < ) K ·mol ·J (8.2150 .7220.2044.77211B r --=?-+?==?∑ ν1 3f 3f 4f r mol ·kJ 3.404)09.634()72.395(11.4341)CaO )SO )CaSO --=-----=?-?-?=?H H H H

【9A文】同济大学普通化学-第一章、二章习题答案(详细)

普通化学(新教材)习题参考答案 第一章化学反应的基本规律(习题P50-52) 16解(1)H 2O(l)==H 2O(g) ∆f H θm /kJ ⋅mol -1 -285.83-241.82 S θm /J ⋅mol -1⋅k -169.91188.83 ∆r H θm (298k)=[-241.82-(-285.83)]kJ ⋅mol -1=44.01kJ ⋅mol -1 ∆r S θm (298k)=(188.83-69.91)J ⋅mol -1⋅k -1=118.92J ⋅mol -1⋅k -1 (2)∵是等温等压变化 ∴Q p =∆r H θm (298k)⨯N=44.01kJ ⋅mol -1 ⨯2mol=88.02kJ W=-P ⋅∆V=-nRT=-2⨯8.315J ⋅k -1⋅mol -1⨯298k=-4955.7J =-4.956kJ(或-4.96kJ) ∴∆U=Q p +W=88.02kJ -4.96kJ=83.06kJ 17解(1)N 2(g )+2O 2(g )==2NO 2(g) ∆f H θm /kJ ⋅mol -1 0033.2 S θm /J ⋅mol -1⋅k -1191.6205.14240.1 ∴∆r H θm (298k)=33.2kJ ⋅mol -1⨯2=66.4kJ ⋅mol -1 ∆r S θm (298k)=(240.1J ⋅mol -1⋅k -1)⨯2-(205.14J ⋅mol -1⋅k -1)⨯2-191.6J ⋅mol -1⋅k -1 =-121.68J ⋅mol -1⋅k -1 (2)3Fe(s)+4H 2O(l)==Fe 3O 4(s )+4H 2(g) ∆f H θm /kJ ⋅mol -1 0-285.83-1118.40 S θm /J ⋅mol -1⋅k -127.369.91146.4130.68 ∴∆r H θm (298k)=[-1118.4-(-285.83⨯4)]kJ ⋅mol -1=24.92kJ ⋅mol -1 ∆r S θm (298k)=[(130.68⨯4+146.4)-(27.3⨯3+69.91⨯4)]J ⋅mol -1⋅k -1 =(669.12-361.54)J ⋅mol -1⋅k -1=307.58J ⋅mol -1⋅k -1 18. 解:2Fe 2O 3(s)+3C(s,石墨)==4Fe(s)+3CO 2(g) ∆f H θm (298k)/kJ ⋅mol -1 -824.2 S θm (298k)/J ⋅mol -1⋅k -187.45.7427.3 ∆f G θm (298k)/kJ ⋅mol -1-742.2 ∵∆r G θm =∆r H θm -T •∆r S θm ∴301.32kJ ⋅mol -1=467.87kJ ⋅mol -1-298k •∆r S θm ∴∆r S θm =558.89J ⋅mol -1⋅k -1 ∴∆r S θm =3S θm (CO 2(g)298k)+27.3J ⋅mol -1⋅k -1⨯4-87.4J ⋅mol -1⋅k -1⨯2-5.74J ⋅mol -1⋅k -1⨯3 ∴S θm (CO 2(g)298k)=1/3(558.89+192.02-109.2)J ⋅mol -1⋅k -1=213.90J ⋅mol -1⋅k -1 ∆f H θm (298k,C(s,石墨))=0∆f G θm (298k,C(s,石墨))=0 ∆f H θm (298k,Fe(s))=0∆f G θm (298k,Fe(s))=0 ∆r H θm =3∆f H θm (298k,CO 2(g))-2∆f H θm (298k,Fe 2O 3(s)) ⇒467.87kJ ⋅mol -1=3∆f H θm (298k,CO 2(g))-2⨯(-824.2kJ ⋅mol -1) ∴∆f H θm (298k,CO 2(g))=1/3(467.87-1648.4)kJ ⋅mol -1=-393.51kJ ⋅mol -1 同理∆r G θm =3∆f G θm (298k,CO 2(g))-2∆f G θ m (298k,Fe 2O 3(s))

普通化学习题与解答

第一章 热化学与能源 1. 是非题(对的在括号内填“+”号,错的填“-”号) (1)已知下列过程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则此温度时蒸发1mol 6()UF l ,会放出热30.1kJ 。 (-) (2)在定温定压条件下,下列两个生成液态水的化学方程式所表达的反应 放出的热量是一相同的值。 (-) (3)功和热是在系统与环境之间的两种能量传递方式,在系统内部不讨论功和热。 (+) (4)反应的H ∆就是反应的热效应。 (-) 2、选择题(将所有正确答案的标号填入空格内) (1)在下列反应中,进行1mol 反应时放出热量最大的是 (c ) (2)通常,反应热的精确的实验数据是通过测定反应或过程的哪个物理量而获得的。 (d ) (a )H ∆ (b )p V ∆ (c )P q (d )V q (3)下列对功和热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 ) (a )都是途径函数,无确定的变化途径就无确定的数值 (b )都是途径函数,对应于某一状态有一确定值 (c )都是状态函数,变化量与途径无关 (d )都是状态函数,始终态确定,其他值也确定 (4)在温度T 的标准状态下,若已知反应2A B →的标准摩尔反应焓,1r m H θ∆, 2222221 ()()() 2 2()()2() H g O g H O l H g O g H O l +=+=1 66()();30.1r m UF l UF g H kJ mol θ-=∆=422242224222422()()2()()2()()()2()()2()()()2()()2() 3 ()()()()2()2 a CH l O g CO g H O g b CH g O g CO g H O g c CH g O g CO g H O l d CH g O g CO g H O l +=++=++=++=+

大学普通化学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 习题答案 1. 答案(1-)(2-)(3+)(4-) 2. 答案(1c )(2d )(3a )(4d )(5abd )(6ad )(7d )(8d ) 3. 答案(1)燃烧前后系统的温度(2)水的质量和比热(3)弹式量热计热容 4..答案:根据已知条件列式 K C g K g J g m o l g m o l J b )35.29659.298](120918.4[5.0122100032261 1 1 1 -+⨯⋅⋅-=⨯⋅⋅⨯----- C b =849J.mol -1 5.答案:获得的肌肉活动的能量=kJ mol kJ mol g g 8.17%3028201808.31 1 =⨯⋅⨯⋅-- 6. 答案:设计一个循环 3× )(2)(32s Fe s O Fe →×3 →)(243s O Fe )(3s FeO ×2 (-58.6)+2(38.1)+6p q =3(-27.6) 1 7.166 ) 1.38(2)6.58()6.27(3-⋅-=----= mol kJ q p 7.答案:由已知可知 ΔH=39.2 kJ.mol -1 ΔH=ΔU+Δ(PV )=ΔU+P ΔV w ‘ =-P ΔV= -1×R ×T = -8.314×351J = -2.9kJ ΔU=ΔH-P ΔV=39.2-2.9=36.3kJ 8.下列以应(或过程)的q p 与q v 有区别吗? 简单说明。 (1)2.00mol NH 4HS 的分解 NH 4HS(s) NH 3(g)+H 2S(g) (2)生成1.00mol 的HCl H 2(g)+Cl 2(g) 2HCl(g) (3)5.00 mol CO 2(s)(干冰)的升华 CO 2(s) CO 2(g) (4)沉淀出2.00mol AgCl(s) AgNO 3(aq)+NaCl(aq) AgCl(s)+NaNO 3(aq) 9.答案:ΔU-ΔH= -Δ(PV )=-Δn g RT (Δn g 为反应发生变化时气体物质的量的变化) (1)ΔU-ΔH=-2×(2-0)×8.314×298.15/1000= - 9.9kJ (2)ΔU-ΔH=-2×(2-2)×R ×T= 0 (3)ΔU-ΔH=-5×(1-0)×8.314×(273.15-78)/1000= -8.11kJ (4)ΔU-ΔH=-2×(0-0)×R ×T= 0 10.(1)4NH 3(g)+3O 2(g) = 2N 2(g) +6H 2O(l) 答案 -1530.5kJ.mol -1 (2)C 2H 2(g) + H 2(g) = C 2H 4(g) 答案 -174.47kJ.mol -1 (3)NH 3(g) +稀盐酸 答案 -86.32kJ.mol -1 写出离子反应式。产物是NH 4+ (aq) (4)Fe(s) + CuSO 4(aq) 答案 -153.87kJ.mol -1 11.答案 查表)15.298(K H m f θ ∆/kJ.mol -1 -74.81 0 -135.44 -92.31 25℃ 25℃ -78℃ 25℃

普通化学第七版习题册答案

普通化学第七版习题册答案 普通化学第七版习题册答案 化学作为一门基础科学,对于我们理解和掌握自然界的运行规律有着重要的作用。而习题册作为化学学习中的重要辅助工具,帮助我们巩固理论知识,提高解题能力。在学习普通化学第七版习题册时,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难题,需要查阅答案来进行参考。本文将为大家提供一些普通化学第七版习题册的答案,帮助大家更好地学习化学知识。 第一章:化学基本概念 1. 什么是化学? 答案:化学是研究物质组成、性质、变化以及与能量之间的关系的科学。 2. 什么是物质? 答案:物质是构成宇宙的基本单位,具有质量和占据空间的特征。 3. 什么是元素? 答案:元素是由具有相同原子序数的原子组成的纯净物质,无法通过化学反应分解成其他物质。 4. 什么是化合物? 答案:化合物是由不同元素以一定的比例结合而成的物质,可以通过化学反应分解成其他物质。 5. 什么是混合物? 答案: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可以通过物理手段分离。 第二章:化学计量与化学方程式

1. 什么是化学计量? 答案:化学计量是指在化学反应中,物质的质量之间的关系。 2. 什么是摩尔? 答案:摩尔是物质的质量与其相对分子质量之间的比值,用符号"mol"表示。 3. 什么是化学方程式? 答案:化学方程式是用化学符号和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关系。 4. 如何平衡化学方程式? 答案:平衡化学方程式需要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摩尔比例来调整系数,使得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摩尔数相等。 第三章:气体的性质与状态方程 1. 什么是理想气体? 答案:理想气体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其分子之间没有相互作用力,分子体积可以忽略不计的气体。 2. 什么是气体的状态方程? 答案:气体的状态方程描述了气体的压强、体积和温度之间的关系。 3. 什么是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答案: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是指在一定条件下,气体的压强、体积和温度之间的关系可以用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nRT表示,其中P为气体的压强,V为气体的体积,n为气体的摩尔数,R为气体常数,T为气体的温度。 第四章:溶液与溶解度 1. 什么是溶液?

大学化学普通化学习课后题答案

普通化学 马家举 第一章 物质结构基础习题 4 假定有下列电子的各套量子数,指出哪几套不可能存在,并说明原因。 (1)3,2,2,1/2;(2)3,0,-1,1/2;(3)2,2,2,2; (2)当角量子数l 取0时,磁量子数m 不能取-1。 (3)当主量字数取2时,角量子数不能取2;自旋量子数不能取2,只能取+1/2或-1/2。 5写出原子序数为47的银原子的电子分布式,并用四个量子数表示最外层电子的运动状态。 Ag :1s 22s 22p 63s 23p 63d 104s 24p 64d 105s 1 5,0,0,+1/2。 试用杂化轨道理论解释: (1) H 2S 分子的键角为920,而PCl 3的键角为1020。 (2) NF 3分子为三角锥形构型,而BF 3分子为平面三角形构型。 (1) H 2S 分子与H 2O 分子一样,中心原子采取sp 3不等性杂化,在两个孤电子对的作用下,两个H-S 键键角减小。之所以键角小于H 2O 分子中两个H-O 键的键角104045’,是因为H-S 键的成键电子对更靠近H 原子,两个H-S 键之间的斥力小,被压缩的程度更大。PCl 3分子与NH 3分子一样,也是中心原子采取sp 3不等性杂化,同理Cl-P 键的成键电子对更靠近Cl 原子,所以两个P-Cl 键的键角小于NH 3分子中两个N-H 键的键角。 (2) NF3分子与NH 3分子一样中心原子采取sp 3不等性杂化,使分子产生三角锥形构型;BF 3分子中心 原子B 采用sp 2等性杂化,使分子产生平面三角形构型。 7 为什么(1)室温下CH 4为气体,CCl 4为液体,而CI 4为其固体?(2)水的沸点高于H 2S ,而CH 4的沸点低于SiH 4? (1) 从CH 4→CCl 4→CI 4分子量增加,分子间色散力增大,而色散力在范德华力中占较大比例,即分子 间力是增大的,而分子间力越大,熔沸点越高。 (2) H 2O 分子与H 2S 分子相比,水中H 2O 分子之间存在氢键,虽然H 2O 分子间的色散力较小,氢键的存 在却使沸点更高一些。CH 4分子之间没有氢键,只能比较色散力大小,故分子量小的CH 4的沸点低于分子量大的SiH 4的沸点。 第二章 热力学基础 习题 6 计算下列反应的(298.15)r m H K θ ∆和(298.15)r m S K θ ∆ (1)32224NH (g)+3O (g)==2N (g)+6H O(l) (2)22224C H (g)+H (g)==C H (g) (1)

普通化学课后答案

普通化学 (第二版)习题答案 中国农业大学 无机及分析化学教研组编

第一章 气体和溶液 1.1 (1) 溶液的凝固点下降 (2) 土壤溶液浓度过大,渗透压大于植物根细胞液的渗透压 (3) 溶液的凝固点下降 1.2 沸点不断上升,至溶液达到饱和后,沸点恒定; 蒸气凝结温度恒定,等于溶剂的沸点。 1.3 % 6.1) O H (/1)O H () O H () O H ()O H ()O H ()O H (kg mol 91.097.0% mol kg 034.0/%0.3)O H (1)O H (/)O H ()O H (L mol 88.0mol 34g L g 1000%0.3) O H ()O H ()O H (2222222222221 -1 -2222222 21 -1 --1 222222=+= += ⋅=⋅=-=⋅=⋅⋅⨯= = M b b n n n x w M w b M w c ρ 1.4 凝固点自高至低顺序:葡萄糖溶液、醋酸溶液、氯化钾溶液 1.5 b = 1.17 mol ⋅kg -1 ∆T b = K b b = 0.52K ⋅kg ⋅mol -1⨯1.17 mol ⋅kg -1 = 0.61K T b = 373.76K = 100.61℃ ∆T f = K f b = 1.86K ⋅kg ⋅mol -1⨯1.17 mol ⋅kg -1 = 2.18K T f = 270.87K = - 2.18 1.6 π = cRT = RT V M m / 1 -4-1 -1 mol g 100.2kPa 499.0L 10.0K 300K mol L 8.31kPa g 40.0⋅⨯=⨯⨯⋅⋅⋅⨯= =π V mRT M 1.7 21:2: 30 12 80.3 : 1610.2 : 15.9= 化合物中C 、H 、O 原子数比为21:30:2 1 --1 A b B f mol g 3105.00g 0.33K g 100.0mol kg K 12.5⋅=⨯⨯⋅⋅= ∆= m T m K M 故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C 21H 30O 2 1.8 1 -B 2B B 22222m o l g 4.342)O H (/) O H (} CO )NH {(/}CO )NH {(⋅=∴= M m M m m M m

普通化学第六版答案

普通化学第六版答案 【篇一:大学普通化学(第六版大连理工)】 普通化学习题答案 一、是非题(用“+”、“—”表示正确和错误) 第2、3、5、6、10、11、12题“+” 其它题“—” 二、选择题 1-5b、c、d、d、a 6-9 d、bcd、ac、cd 三、填空题 1 ②⑤①③⑥④ 2 ①>④>② = ③>⑤ 3 ①31② 4 Ⅲa ③4s24p1 4 略 5 分子或晶体中相邻原子之间的强烈相互吸引作用 离子间、共价键和金属键 6 方向饱和 7 sp 3 109。 28’ sp2杂化3个平面三角形 dsp2杂化 4个 90 。 sp3杂化 4个 109。 28’ 11sp3杂化 4个 109。 28’正四面体形 d2sp3 6个 90 。正八面体形 12 13 18禁带宽度(eg)不同(半导体eg<2ev,绝缘体eg>6ev),导体有导带,绝缘体则无。 19 (不要求)错位粒子缺陷间隙离子缺陷杂质粒子缺陷空位缺陷 四、简答题 1 ①该写法违背了洪特规则。根据洪特规则,n相同的电子应尽先占据m不同的轨道,且自旋平行。 ②该写法违背了泡力不相容原理。3s只有一个轨道,只可容纳两个自旋相反的电子。

③该写法违背了能量最低原理。n相同l不同的轨道,能量高低为ns<np。 3是指从la到lu的15个元素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原子半径依次缩小不明显的累积现象。4①为非极性分子,在其同种分子之间只有色散力。②均为非极性分子,它们之间只存在色散力。 ③为极性分子,分子之间存在色散力、诱导力和取向力。 ④为极性分子,且n与h之间能形成氢键,所以nh3分子间存在色散力、诱导力、取向力,还有氢键。 5 沸点与分子间力关系一般为:分子间力越大,沸点越高。所以沸点高的物质分子间力大。分子间力大小:i2>br2>cl2>o2>n2>h2 6 卤代烃hx虽然是极性分子,但分子间作用力仍以色散力为主。对相同结构类型的物质色散力随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大而增大。hcl,hbr,hi 三者的相对分子质量依次增大,分子间力也依次增大,它们的熔沸点同样依次增高。但在hf分子之间,除色散力为主外,还多了氢键的作用,所以hf的熔沸点高于hcl。 7 分子价层电子对数孤独电子对数空间构型 cs2 2 0 直线形 pf3 4 1 三角锥形 of2 4 2 v字形 bbr3 3 0 平面三角形 【篇二:普通化学第5章习题及答案】 >一、判断题 1.某反应?rgm的负值很大,表明反应趋势很大,也反应其反应速率很大。() 2.化学反应速率通常随时间的增加而减小。() 3.对一切化学反应来说,如反应物浓度加倍,则反应速率也加倍。() 4.在复杂反应中,反应速率一般决定于其中最慢的步骤。() 5.反应物浓度对时间作图得一直线,是一级反应的特征。() 6.二级反应的特征是其半衰期为常数。() 7.温度升高使反应加速的主要原因是在较高温度下,速率常数变大。() 8.反应活化能ea的大小,与正、逆反应的标准热效应的大小有关。()二、选择题 1. 下述两个反应的速率系数分别为 h??oh??h? h;ka=3.2?10?4l2?mol?2?min?12po22po32(g)

大学化学课后习题1,2,3答案

大学化学课后习题1,2,3答案 大学化学课后习题答案(吉林大学版)第1_2_3_章 第1章化学反应基本规律 1.2习题及揭秘 一.判断题 1.状态函数都具备提和性。(×) 2.系统的状态出现发生改变时,至少存有一个状态函数出现了发生改变。(√) 3.由于caco3液态的水解反应就是放热的,故caco3的标准摩尔分解成焓就是负值。(×) 4.利用盖斯定律排序反应热效应时,其热效应与过程毫无关系,这说明任何情况下,化学反应的热效应只与反应的起至,始状态有关,而与反应途径毫无关系。(×) 5.因为物质的绝对熵随其温度的增高而减小,故温度增高可以并使各种化学反应的δs大大增加。 (×) 6.δh,δs受到温度影响不大,所以δg受到温度的影响并不大。(×) 7.凡δg大于零的过程都无法自发性展开。(×) 8.273k,101.325kpa之下,水成水冰,其过程的δs<0,δg=0。(√) kt(ph2o/p)4(ph2/p)49.反应fe3o4(s)+4h2(g)→3fe(s)+4h2o(g)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10.反应2no+o2→2no2的速率方程式是: v?kc2(no)?c(o2)。 (√) ,该反应一定就是基元反应。 (×) 二.选择题 1.某气体系统经途径1和2膨胀到相同的终态,两个变化过程所作的体积功相等且无非体积功,则两过程(b) a.因变化过程的温度未明,依吉布斯公式无法推论δg与否成正比 b.δh成正比 c.系统与环境间的热交换不相等 d.以上选项均正确2.已知

cucl2(s)+cu(s)→2cucl(s)δrhmθ(1)=170kj?mol- 1cu(s)+cl2(g)→cucl2(s)δrhmθ(2)=-206kj?mol-1则δfhmθ(cucl,s)应属(d) kj.mol-1 a.36 b.-36 c.18 d.-18 3.以下方程式中,能够恰当则表示agbr(s)的δfhmθ的就是 (b)a.ag(s)+1/2br2(g)→agbr(s)b.ag(s)+1/2br2(l)→agbr(s)c.2ag(s)+br2(l)→2agbr( s)d.ag+(aq)+br-(aq)→agbr(s) 4.298k下,对参考态元素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c)a.δfhmθ≠0,δfgmθ=0,smθ=0b.δfhmθ≠0,δfgmθ≠0,smθ≠0c.δfhmθ=0,δfgmθ=0, smθ≠0d.δfhmθ=0,δfgmθ=0,smθ=0 5.某反应在高温时能自发性展开,低温时无法自发性展开,则其(b) a.δh>0,δs<0; b.δh>0,δs>0 c.δh<0,δs<0; d.δh<0,δs>0 6.1mol气态化合物ab和1mol气态化合物cd按下式反应:ab(g)+cd(g)→ad(g)+bc(g),均衡时,每一种反应物ab和cd都存有3/4mol转变为ad和bc,但是体积没变化,则反应平 衡常数为(b) a.16 b.9 c.1/9 d.16/97.400℃时,反应3h2(g)+n2(g)→2nh3(g)的k673θ= 1.66×10-4。同温同压下,3/2h2(g)+1/2n2(g)→nh3(g)的δrgmθ为(d)kj.mol-1。a.-10.57b.10.57c.-24.35d.24.358.已知下列反应的标准gibbs函数和标准平衡常 数:(1)c(s)+o2(g)→co2(g)δg1θ,k1θ(2)co2(g)→co(g)+1/2o2(g)δg2θ,k2θ(3)c(s) +1/2o2(g)→co(g)δg3θ,k3θ则它的δgθ,kθ之间的关系分别是 (a)a.δg3θ=δg1θ+δg2θb.δg3θ=δg1θ×δg2θc.k3θ=k1θ- k2θd.k3θ=k1θ+k2θ 9.若反应a+b→c对a,b来说都就是一级反应,以下观点恰当的就是(c)a.该反应就是 一级反应 b.该反应速率常数的单位可以用min-1 c.两种反应物中,无论哪一种物质的浓度减少1倍,都将并使反应速率增加一倍 d.两反应物的浓度同时增加一倍时,其反应速率也适当增加一倍.10.对一个化学反应来说,以下描 述恰当的就是(c)a.δgθ越大,反应速率越快b.δhθ越大,反应速率越快c.活化能越大, 反应速率越快d.活化能越大,反应速率越慢 11.化学反应中,加入催化剂的作用是(c)a.促使反应正向进行b.增加反应活化能c.改 变反应途径d.增加反应平衡常数

普通化学课后习题答案

普通化学课后习题答案 【篇一:普通化学习题参考答案】 2. 功和热是在系统和环境之间的两种能量传递方式,在系统内部不讨论功和热。(√ ) 二、选择题(将正确的答案的标号填入空格内) 1. 对于封闭体系,体系与环境间 ( b ) a. 既有物质交换,又有能量交换 b. 没有物质交换,只有能量交换 c. 既没物质交换,又没能量交换 d. 没有能量交换,只有物质交换 2. 热力学第一定律的数学表达式?u?q?w只适用于 ( c ) a. 理想气体 b. 孤立体系 c. 封闭体系 d. 敞开体系 3. 环境对系统作10kj的功,且系统又从环境获得5kj的热量,问系统内能变化是多少? ( d ) a. ?15kj b. ?5kj c. +5kj d. +15kj ?4. 已知2pbs(s) + 3o2(g)=== 2pbo(s) + 2so2(g) 的?rhm=?843.4kj?mol?1,则该 反应的qv值是多少kj?mol?1? ( d ) a. 840.9 b. 845.9 c. ?845.9 d. ?840.9 5. 通常,反应热的精确实验数据是通过测定反应或过程的哪个物理量而获得的。 ( d ) a. ?h b. p?v c. qp d. qv 6. 下列对于功和热的描述中,正确的是哪个?( a ) a. 都是途径函数,无确定的变化途径就无确定的数值 b. 都是途径函数,对应于某一状态有一确定值 c. 都是状态函数,变化量与途径无关 d. 都是状态函数,始终态确定,其值也确定 ?7. 在温度t的标准状态下,若已知反应a→2b的标准摩尔反应焓?rhm,1,与反应 ???2a→c的标准摩尔反应焓?rhm,2,则反应c→4b的标准摩尔反应焓?rhm,3与?rhm,1及 ???rhm?h的关系为,2rm,3=? ( d ) ????a. 2?rhm,1??rhm,2b. ?rhm,1?2?rhm,2 ????c. ?rhm,1??rhm,2 d. 2?rhm,1??rhm,2 8. 对于热力学可逆过程,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哪个? ( c)

大学化学教程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大学化学教程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大学化学教程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P32 思考题 1.1 a)主量子数(n)决定电子在核外空间离核的远近,即电子出现概率密度大的地方离核远近。n的取值为除零以外的正整数。 b)角动量量子数(l i)决定电子运动的轨道角动量,确定原子轨道和电子云的形状。角动量量子数的取值可为正整数和零,受主量子数的影响。 c)磁量子数(m i)决定原子轨道和电子云在空间的伸展方向,磁量子数(m i)的取值可为整数。 d)自旋量子数(s i)决定电子自身固有的运动状态。自旋量子数(s i)的取值为±½。 n、l i和m i的关系为:n=1,2,3,…,n; l i=0,1,2,3…,n-1; m i=0, ±1, ±2,…, ±l i 1.2 1)错电子云图中黑点越密的地方代表电子出现的机会多,概率大。 2)错。。。。。。。。。 3)错角量子数l i=0的轨道为s轨道 4)对保里不相容原理 1.3 不相同,电子围绕原子核运动是没有轨道的,按照能量的不同,在原子核外各处的出现的概率不同。而行星围绕太阳运

动是有固定轨道的。 1.4 主量子数角 量 子 数 磁 量 子 数 轨 道 符 号 轨 道 数 最 多 容 纳 电 子 数 总 轨 道 数 总 电 子 数 4 0 0 4s 1 2 16 32 1 +1 4p 3 6 -1 2 +2 4d 5 10 +1 -1 -2 +3 +2 +1

3 0 4f 7 14 -1 -2 -3 1.5 (1)p区元素(2)Fe(3)Cu 1.6 (1)4s (2)3p (3)3d (4)3d (5)3s 能量由高到低:(1)﹥(2)﹥(3)=(4) ﹥(5) 1.7 元素的电负性指的是原子在分子中吸引电子的能力,电负性越大说明原子在分子中得到电子的能力越强。 习题 1.1 (1) 2s n=2 l i=0,1 m i=0,±1 存在2s,2p轨道,轨道数3个 (2) 3f n=3 l i=0,1,2 m i=0,±1,±2 存在3s,3p,3d轨道,不存在3f轨道 (3)1p n=1 l i=0 m i=0 故只存在1s轨道,不存在1p 轨道 (4)5d n=5 l i=0,1,2,3,4 m i=0,±1,±2,±3, ±4 故存在5s,5p,5d,5f轨道,轨道数为9个 (5)4f n=4 l i=0,1,2,3 m i=0,±1,±2,±3 故存在4s,4p,4d,4f轨道,轨道数7个 (6)3p n=3 l i=0,1,2 m i=0,±1,±2 存在3s,3p,3d

普通化学第七章课后习题解答

第七章沉淀反应参考答案 P 142【综合性思考题】: 给定体系0.02mol/LMnCl 2溶液(含杂质Fe 3+),经下列实验操作解答问题。(已知K θSPMn(OH)2=2.0×10-13,K θSPMnS =2.5×10-13,K θbNH3=1.8×10-5,K θaHAc =1.8×10-5 ①与0.20mol/L 的NH 3.H 2O 等体积混合,是否产生Mn(OH)2沉淀? 解:等体积混合后浓度减半,[Mn 2+]=0.01mol/L ,c b =[NH 3.H 2O]=0.10mol/L ∵是一元弱碱体系,且c b /K b θ>500 ∴10.0108.1][5⨯⨯=⋅=--b b c K OH θ 又∵ 622108.101.0][][--+⨯⨯=⋅=OH Mn Q c =1.8×10-8 > K θSPMn(OH)2=2.0×10-13 ∴ 产生Mn(OH)2沉淀。 ②与含0.20mol/L 的NH 3.H 2O 和0.2mol/LNH 4Cl 的溶液等体积混合,是否产生Mn(OH)2沉淀? 解:混合后属于NH 3.H 2O~NH 4Cl 的碱型缓冲液体系 此时浓度减半:c b =[NH 3.H 2O]=0.2V/2V=0.1(mol.L -1) c S= [NH 4+]=0.2V/2V=0.1(mol.L -1) [Mn 2+]=0.02V/2V=0.01(mol.L -1) A 、求[OH -] 用碱型缓冲液计算式求算: s b b c c K OH ⋅ =-θ][ 55108.11 .01.0108.1--⨯=⨯⨯= B 、求Qc 22][][-+⋅=OH Mn Q c =0.01×[1.8×10-5]2 =3.24×10-12 C 、比较θ2)(,OH Mn SP K ∵13)(,100.22-⨯=>θOH Mn SP C K Q 故有Mn(OH)2沉淀产生。 ③与0.20mol/L 的NaAc 溶液等体积混合,是否产生Mn(OH)2沉淀? 解:混合后属于NaAc 强碱弱酸盐组成的体系 此时浓度减半: c S= [Ac -]=0.2V/2V=0.1(mol.L -1) [Mn 2+]=0.02V/2V=0.01(mol.L -1) 此时有:Ac -+H 2O HAc+OH - A 、求[OH -] ∵c s / K θbAc->500 ∴b b c K OH ⋅= -θ][ 6514 1045.71.010 8.110---⨯=⨯⨯=⋅=θθa s W K c K B 、求Qc 22][][-+⋅=OH Mn Q c

普通化学__赵士铎_(第三版)习题答案

普XX学〔第三版习题答案 中国农业大学 无机及分析化学教研组编 第一章分散系 1.1 〔1 溶液的凝固点下降 (2)土壤溶液浓度过大,渗透压大于植物根细胞液的渗透压 (3)溶液的凝固点下降 1.2沸点不断上升,至溶液达到饱和后,沸点恒定; 蒸气凝结温度恒定,等于溶剂的沸点. 1.3 1.4 凝固点自高至低顺序:葡萄糖溶液、醋酸溶液、氯化钾溶液 1.5 b = 1.17 mol⋅kg-1 ∆T b = K b b = 0.52K⋅kg⋅mol-1⨯1.17 mol⋅kg-1 = 0.61K T b = 373.76K = 100.61℃ ∆T f = K f b = 1.86K⋅kg⋅mol-1⨯1.17 mol⋅kg-1 = 2.18K T f = 270.87K = - 2.18

1.6 π = cRT = RT V M m / 1.7 化合物中C 、H 、O 原子数比为21:30:2 故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C 21H 30O 2 1.8 第二章 化学热力学基础 2.1 <1>错误;<2>正确;<3> 错误;〔4错误;<5>正确;<6>正确;<7> 错误;〔8错误 2.2 〔1/4[反应式〔1-反应式<2>]得:<1/2>N 2+<1/2>O 2=NO ∴∆f H m θ=<1/4>{ ∆r H m θ<1> - ∆r H m θ<2>} =<1/4>[-1107kJ ⋅mol -1-<-1150 kJ ⋅mol -1>] =90 kJ ⋅mol -1 2.3 〔1/4[反应式〔3-反应式<4>+3⨯反应式<2>- 反应式<1>]得: N 2+2H 2=N 2H 4 <5> ∴∆f H m θ=<1/4>{ ∆r H m θ<3> - ∆r H m θ<4>+ 3⨯∆r H m θ<2> - ∆r H m θ<1>} = <1/4>{-143kJ ⋅mol -1-<-286kJ ⋅mol -1+3⨯<-317kJ ⋅mol -1>-<-1010kJ ⋅mol -1>> = 50.5 kJ ⋅mol -1 2⨯反应式〔4-反应式〔5得: N 2H 4+ >O 2= N 2+2H 2O ∆r H m θ=2⨯∆r H m θ<4>- ∆r H m θ<5>=2⨯<-286 kJ ⋅mol -1>- 50.5kJ ⋅mol -1= -622.5 kJ ⋅mol -1 2.4 ∆r H m θ=2∆f H m θ+3∆f H m θ+<-1>⨯∆f H m θ+<-

普通化学 赵士铎 习题答案

普通化学 (第三版)习题答案 中国农业大学 无机及分析化学教研组编 第一章 分散系 1、1 (1) 溶液的凝固点下降 (2) 土壤溶液浓度过大,渗透压大于植物根细胞液的渗透压 (3) 溶液的凝固点下降 1.2 沸点不断上升,至溶液达到饱与后,沸点恒定; 蒸气凝结温度恒定,等于溶剂的沸点。 1、3 % 6.1) O H (/1)O H () O H ()O H ()O H ()O H ()O H (kg mol 91.097.0% mol kg 034.0/%0.3) O H (1)O H (/)O H ()O H (L mol 88.0mol 34g L g 1000%0.3)O H ()O H ()O H (2222222222221-1 -2222222 21 -1 --1 222222=+=+= ⋅=⋅=-=⋅=⋅⋅⨯==M b b n n n x w M w b M w c ρ 1、4 凝固点自高至低顺序:葡萄糖溶液、醋酸溶液、氯化钾溶液 1、5 b = 1、17 mol ⋅kg -1 ∆T b = K b b = 0、52K ⋅kg ⋅mol -1⨯1、17 mol ⋅kg -1 = 0、61K T b = 373、76K = 100、61℃ ∆T f = K f b = 1、86K ⋅kg ⋅mol -1⨯1、17 mol ⋅kg -1 = 2、18K T f = 270、87K = - 2、18 1、6 π = cRT = RT V M m / 1-4-1-1m ol g 100.2kPa 499.0L 10.0K 300K m ol L 8.31kPa g 40.0⋅⨯=⨯⨯⋅⋅⋅⨯==πV mRT M 1、7 21:2: 30 12 80.3 : 1610.2 : 15.9= 化合物中C 、H 、O 原子数比为21:30:2 1--1A b B f mol g 3105.00g 0.33K g 100.0mol kg K 12.5⋅=⨯⨯⋅⋅=∆=m T m K M

《大学化学》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化学反应热 教学内容 1.系统、环境等基本概念; 2. 热力学第一定律; 3.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教学要求 掌握系统、环境、功、热(恒容反应热和恒压反应热)、状态函数、标准态、标准生成焓、反应进度等概念;熟悉热力学第一定律;掌握化学反应标准焓变的计算方法。 知识点与考核点 1.系统(体系) 被划定的研究对象。化学反应系统是由大量微观粒子(分子、原子和离子等)组成的宏观集合体。 2.环境(外界) 系统以外与之密切相关的部分。 系统和环境的划分具有一定的人为性,划分的原则是使研究问题比较方便。 系统又可以分为敞开系统(系统与环境之间既有物质交换,又有能量交换); 封闭体系(系统与环境之间没有 ..能量交换); ..物质交换,只有 孤立系统(体系与环境之间没有物质交换,也没有能量交换)系统与环境之间具有边界,这一边界可以是实际的相界面,也可以是人为 的边界,目的是确定研究对象的空间范围。 3.相 系统中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完全相同的均匀部分。在同一个系统中,同一个相 可以是连续的,也可以是不连续的。例如油水混合物中,有时水是连续相,有时油是连续相。 4.状态函数 状态是系统宏观性质(T、p、V、U等)的综合表现,系统的状态是通过这些

宏观性质描述的,这些宏观性质又称为系统的状态函数。 状态函数的特点:①状态函数之间往往相互制约(例如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式中p、V、n、T之间互为函数关系);②其变化量只与系统的始、末态有关,与变化的途径无关。 5*.过程 系统状态的变化(例如:等容过程、等压过程、等温可逆过程等) 6*.途径 完成某过程的路径。若系统的始、末态相同,而途径不同时,状态函数的 变量是相同的。 7*.容量性质 这种性质的数值与系统中的物质的量成正比,具有加合性,例如m(质量)V、U、G等。 8*.强度性质 这种性质的数值与系统中的物质的量无关,不具有加合性,例如T、 (密度)、p(压强)等。 9.功(W) 温差以外的强度性质引起的能量交换形式[W=W体+W有]。 环境对系统做功,其符号为(+);反之为(–)。功不是状态函数,是过程量。因为功总是与系统变化的途径有关。例如盐酸与锌单质在烧杯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会有热效应,但是系统并不做功(W有= 0)。但是,若将其组成原电池,系统就可以对环境做电功(W有<0)。又例如一个带活塞的汽缸膨胀,分别经过①向真空中膨胀;②向大气中等外压膨胀。设活塞的两个过程的始、末状态相同,则W体1=0;而W体2 = p环境(V2–V1)≠0。 10.热(Q) 系统与环境之间因温差引起的能量交换形式。系统吸收热量,热的符号为(+),系统放热为(–)。热是与变化途径有关的物理量,任何一个系统只能说它在某过程中吸收或放出多少热量,不能说它本身含有多少热量,所以热不是状态函数。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