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七章 地面生产系统

第七章 地面生产系统

第七章  地面生产系统
第七章  地面生产系统

第七章地面生产系统

7.1 煤质及其用途

本矿区主要可采煤层为3号层,其煤质特征可概括为:低中灰、特低硫、低磷、

低挥发分、高发热量的贫煤和无烟煤,是良好的化工及动力用煤。

3号煤层物理性质为:黑色,半亮一光亮型煤。玻璃光泽与强玻璃光泽,具条带状结构,参差状和壳状断口。条痕为黑色。显微组分镜质组以均质镜质体和基质镜质体为主。半镜质组含量少,多呈棉絮状,有部分的结构半丝质体。半丝质组多为氧化丝质体,半丝质体常分布在基质镜质体中。部分煤样中丝炭胞腔内充有方解石。有少量的粗粒体和碎屑体,组分界线不清。

3号煤层的化学性质为:原煤挥发分(V daf%)平均10.50%,为低中灰煤,原煤硫分(S t,d%)平均0.35%,精煤硫分(S t,d)平均0.36%。属特低硫煤,3号煤层以有机硫为主。

原煤干基弹筒发热量(Q b.d)平均为29.65MJ/kg,精煤干基弹筒发热量(Q b

,d

)平

均为32.96MJ/kg,原煤干基恒容高位发热量(Q gr

,V。d

)平均30.262MJ/kg,精煤干基

恒容高位发热量(Q gr

,V。d )平均32.699MJ/kg。原煤空气干糙基低位发热量(Q net.ad

变化在26.517-30.950之间,平均29.342MJ/kg,精煤空气干糙基低位发热量(Q net.ad

)变化在31.301-32.336 MJ/kg之间,平均31.671MJ/kg,为高热值-特高热值煤。化学性质见煤质特征表7.1-1。

3号煤煤的工艺性能为:TS+6为65.1%~85.27%,平均80.5%。属较高热稳定性-高热稳定性煤。煤对CO2的反应950℃时,CO2还原率为29.4%,属对CO2反应性较低的煤。煤HGI(哈氏可磨性指数)为69~77,属中等可磨煤。煤的结渣性:当鼓风强度为0,3m/S时,3号煤灰的结渣率为7.1%~13.2%,平均9.7%。属中等结渣煤。原煤固定炭平均为77.55%,属中高固定炭-高固定炭煤。

表7.1-1 主要可采煤层煤质特征表

7.2 煤的加工

在矿井工业场地建有与矿井生产能力相适应的矿井选煤厂,本矿生产的原煤全部进入矿井选煤厂进行洗选加工,有关原煤的可选性、选煤方法、工艺流程等方面的内容详见选煤厂设计说明书,此不赘述。

7.3 生产系统

本矿井分设长平主工业场地、釜山风井工业场地两场地,两场地相距约2.5km左右。矿井改扩建生产能力3.00Mt/a,采用斜井、立井混合开拓方式。扩建后在长平主工业场地内布置一个主斜井、一个副斜井,在釜山风井场地布置进风立井装备一套罐笼提升容器兼作辅助提升井。

长平主斜井担负矿井煤炭的提升任务,长平副斜井担负矿井大件设备及长材料的提升任务,釜山进风立井担负扩建后的提升矸石、升降人员和小型设备材料等辅助提升任务。

长平主工业场地内设有矿井修理车间、综采设备中转库、坑木加工房等设施。7.3.1 长平主工业场地面生产系统

7.3.1.1 主斜井生产系统

主斜井井筒内装备一台钢丝绳芯带式输送机,担负矿井煤炭的提升任务。井下原煤通过大巷带式输送机进入井底缓冲煤仓,原煤通过仓下给料机连续均匀地给到主斜井带式输送机上,运至主斜井井口房,进入选煤厂系统进行洗选加工。

主斜井井底设有1个缓冲煤仓,直径10m,煤仓容量约为2500t,煤仓下装备1

台JDG-5-F-S-I型甲带给煤机,给料能力为520~2000t/h,通过手动调节输出速度,可以很容易地控制带式输送机上的煤流量。并带有调节闸门可以控制主斜井带式输送机上煤的流量。为避免井底缓冲煤仓的堵塞,在煤仓上设置了风力清仓装置。

主斜井带式输送机的主要参数:Q=1600t/h、B=1400mm、V=4.0m/s、δ=16°、L=815m、

ST3150阻燃型胶带、3台630kW电动机和CST,采用头部驱动方式,二滚筒三电机,功率分配2:1,尾部重载车式拉紧装置。

为便于带式输送机的安装和检修,在井口房内装备Q=20/5t、L K=16.5m、H=14m的地面操纵电动双梁桥式起重机一台;胶带接头所用的硫化器1套及2台JH-8型回柱绞车及电磁除铁器一套。

主斜井地面井口处设置井口房面积为30m×18m(长×宽)。

主斜井带式输送机主要技术参数见表6.1-1。

主斜井井口房设备布置见图C1002K-411-00。

7.3.1.2 副斜井生产系统

本矿井扩建后,在长平主工业场地增建单钩提升副斜井,装备两台单绳缠绕式提升,主要担负坑木、长材和大件的运送任务(预留串车提升能力),其中JK-4/30E提升机用于液压支架、采煤机、掘进机等重量在20t以上大型设备的升降,JK-2.5/30E 提升机用于重量20t以下设备的升降。

副斜井井口房采用平车场布置形式,在井口房内通过一副对称道岔将井筒内的1条线路变为2条线路,其中1条空车线路,1条重车线路。空车线路上设有电液动阻车器,并有销齿推车机承担空车入井的推车任务。重车线路上设有一台逆止器。在井口处设防火门1套,在天轮与井口之间设置托绳网,避免钢丝绳下垂,便于作业。并在井口、井筒内、井底适当位置分别设置防跑车装置SRC-102型雷达捕车器共3套。以防止在断绳或矿车跑车时造成跑车事故。井口房长×宽35×9=315m2。

副斜井井底车场设有换装站,配备20t+20t、10t+10t各一台固定式防爆双梁起重机,在此进行轨道运输车与无轨胶轮车装载物的换装工作。

长平工业场地副斜井井口房机械设备布置见图 C1002K-412.2-00。

7.3.2 釜山风井场地面生产系统

扩建后新增的釜山进风立井,井筒直径φ7m,装备1对四绳单层宽窄罐笼(宽罐断面尺寸5.210×2.304 m2,窄罐断面尺寸5.210×1.024 m2,本体高4200mm)。井下物料和小型设备的升降通过载重3t的WQA-3无轨胶轮车进入罐笼直接上下井。宽罐笼

每次可载运58人,窄罐笼每次可运载10人。风立井井口房及井底车场连接处各装备摇台、安全门1套,摇台和安全门的动力为电液推杆。备用罐笼存放在井口房内出车侧,其上方设10t手动单轨小车和10t手拉葫芦,用于更换、悬吊罐笼。进风立井井口房长×宽=15.5×15m2。

罐笼的悬挂装置采用YXZ型钢丝绳张力自动平衡装置。该悬挂装置可在动、静状态下实现钢丝绳张力自动平衡,能有效提高多绳摩擦提升机运行的安全可靠性,并延长钢丝绳和摩擦衬垫的使用寿命。为保证罐笼能正常地进出车,在井口、井底停罐位置设有四角稳罐装置。

按照《煤矿安全规程》,本副井提升系统设置了防撞梁、FHT型托罐装置、托罐梁及BS型多盘式摩擦缓冲装置,以避免发生罐笼过卷、蹾罐等事故,防止毁坏设备,保障人身安全。

釜山进风立井井口房机械设备布置详见附图C1002K -412.1-00。

釜山进风立井井底车场连接处机械设备布置见附图C1002K -413.1-00。

为控制下井材料重量,在釜山进风立井井口设置汽车衡一台,型号规格:SCS-10。

7.3.3 矸石系统

井下采用煤巷开拓,矸石量很小,一般尽量采用井下处理方式,即由无轨胶轮车运至大巷横贯处堆放,同时,当矸石量较大时,则由无轨胶轮车运输矸石由釜山进风立井提升到地面通过汽车排入现有矸石场地。

7.4 辅助设施

矿井辅助设施的设计,应结合矿井实际情况,充分发挥社会及矿区已有机修设施的能力,只建设矿井机电设备的日常检修、维修和保养必不可少的设施,以减员增效,提高矿井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本矿井有长平主工业场地、釜山风井场地两个工业场地,且相距约2.5km左右。上下井的人员、中小型设备、器材、矸石等辅助运输任务,都由无轨胶轮车进出釜山

进风立井完成。坑木、液压支架等大型设备由副斜井提升或下放。因此,在长平主工业场地,只设置矿井综合修理车间、综采设备中转库、坑木加工房,而无轨胶轮车库设置在釜山风井工业场地。

7.4.1矿井综合修理车间及无轨胶轮车库

本矿井综合修理车间,主要承担矿井及选煤厂机电设备的日常检修、维护和保养。其机电设备的大、中修可依托于矿区机电设备修理厂进行。根据综合修理车间的修理性质和任务,确定机修车间面积为长×宽=81×15m2。工艺组成为:机加工工段、电气修理工段、铆焊钳工段,主要配备的设备有金属切削机床9台、铆锻焊设备12台、30t电动单梁起重机1台。

矿井综合修理车间与外部的联系为900mm轨距窄轨运输。

矿井综合修理车间见附图C1002K-431-00。

7.4.2综采设备中转库

本矿井下采用的是国产或国外引进的大型高产高效综采设备、支架拖车和搬运车等大型设备。为确保维修质量,要求供应商提供维修服务或依托矿区机修厂对其进行修理。矿井只承担对综采设备的日常维护和保养.

综采设备中转库共有综采机械维修设备8台。为便于液压支架的周转,在综采设备中转库装备1台Q=30/5t、Lk=13.5m、H=9m 通用双钩桥式起重机。综采设备中转库厂房面积为长×宽=40×15m2。

综采设备中转库与外部的联系为900mm轨距窄轨运输。

7.4.3 坑木加工房

由于本矿井沿煤巷开拓,采用综合机械化开采,坑木需求量较少,因此坑木加工房以坑木材料的改制加工为主。

坑木加工房配备的设备有木工园锯机1台、木工带锯机1台、修磨设备2台。坑木加工房面积为长×宽=18×12m2。

坑木加工房设在长平主工业场地铁路专用线西侧。

7.4.3无轨胶轮车库

暂考虑在釜山风井场地利用现有库房改造为无轨胶轮车库,用于胶轮车的存放及日常保养。主要设备有清洗机、充电机、各1台。

由于本矿井设有选煤厂,其煤样室、化验室等由选煤厂统一设置。

自控系统安装工程施工方案

8.1. 工程概况 本工程自动化控制要求较高,整个工程仪表设备及控制系统包括:生产过程的自动监测与控制、计算机管理网络系统、闭路电视监控系统等。 全厂中央控制室设在厂区综合楼,设备监控自动化系统由中央监控计算机、服务器、工业以太网、PLC控制站及远程I/O子站ECU组成。中央监控计算机通过通讯适配器与工业以太网相连,配置实时监控软件,实现对生产现场设备状态的实时监测、远程控制、生产过程数据存储分析、报表报警打印等功能。 中控室计算机通过控制网络远程控制现场重要设备或机组的开、关、停和运行参数设定,监测设备及仪表的运行工况和运行参数。 现场使用了大量的仪表具体有:超声波液位仪、浊度仪、压力变送器、温度变送器、电磁流量计等。 8.1.2 施工程序 施工准备→复检预留、预埋→盘柜基础、支架制安→保护管敷设→PLC柜安装→仪表单校→现场仪表安装→电缆、光缆敷设→校接线→系统调试。 8.1.3 主要施工方法 8.1.3.1 施工前的准备 包括技术准备和物资准备。技术准备,熟悉图纸,掌握设计意图及全部技术要求,进行图纸会审,发现图纸中的问题,及时向业主、设计单位提出疑问及合理化建议。物资准备,根据施工图编制物资材料计划书,及施工需要准好的材料、机具设备,安排好进厂时间。 8.1.3.2 仪表设备的开箱检验 仪表设备在搬运、开箱入库时要小心谨慎。设备的现场开箱检验,由我方技术人员会同业主及有关人员一起进行,并严格按照施工设计图纸及有关合同认真核对产品的型号、规格、铭牌参数、数量及产品的合格证,作好检查记录。如果发现问题后,及时配合业主做好更换工作,最后由我方技术人员根据设计要求及产品说明书对每台仪表进行单体检查,单体检查合格后的仪表方可交付安装。对开箱随机带来的产品资料可先交付业主和监理,在安装需要时再由我方技术人员向业主和监理申请。 8.1.3.3 配管及桥架安装 (1)电缆桥架安装 ①桥架的订货,为便于尽量减少现场制作,施工人员详细阅读图纸,根据产品说明书,提出详细的桥架的配件、吊架、固定件的具体型号和数量。 ②桥架到货后,为防止因堆放造成桥架变形和配件混乱,应把各种型号的桥架堆放整齐,配件分类堆放,做上标志。 ③桥架支架的安装与制作符合下列要求: a.制作支架时材料矫正、平直,切口不应有卷边和毛刺,制作好的支架应牢固、平整、尺寸准确,防腐齐全完好。 b.支架安装按设计要求,一般间距少于2m,支架固定牢固,间距均匀,整齐美观。 c.安装支架时,在金属结构上(征得业主同意)和砼的预埋件上,应采用焊接固定,在砼上,宜采用膨胀螺栓固定。 ④桥架安装横平竖直,整齐美观,距离一致,固定牢固。 ⑤桥架的所有断口、开孔实行冷加工,不得采用气焊。 ⑥桥架连接

柔性制造系统FMS方案

柔性制造系统(FMS)方案 一、建设目标 采用工业标准的主流设备和器件,以真实工程零件为加工对象,构建一个企业型的高精度、高可靠性与高安全性的柔性制造生产、教学平台。 二、功能要求 1. 加工对象:以工程零件为加工对象,在该系统下能实现转向螺母的全自动加工,加工的零件符合图纸的各项精度指标要求。同时,该系统还能完成同类型5-6个真实零件的加工。 2. 操作模式:具有“联机/单机”两种操作模式,可单机训练也可整体控制。即系统中的每个加工执行单元(物流传输线、机器人、立体仓储、检测设备等)既能独立完成加工,利于学生的参与;又能联机自动加工,生产出合格的零件。 3. 软硬件接口:系统具备开放兼容的软硬件接口,在每个控制电控柜单元都留有扩展接口,以便系统有条件通过外接其它品牌的PLC 或单片机对系统进行控制与通讯。整套系统从软、硬件到结构都具有很强的开放性,便于扩展更多模块或外接外部工业设备。 4. 管理模式:采用数字化系统管理模式,每一台设备均采用网络型式对外联接,由服务器统一管理生产过程当中的各种数字联接任务,具有现代化柔性制造加工系统的特征,可进行小批量多品种柔性加工、无人值守加工。 5. 硬件性能:核心元器件均采用进口知名品牌,如机器人、可编程控制器、变频器、视觉系统、传感器、气动原件、伺服电机、继电器、人机界面、滚珠丝杠、直线导轨等,以确保设备的高精度、可靠性与安全性。 系统可以最终实现从综合控制监控中心、加工装配自动线、检测分拣系统、到最终的整套物流循环系统功能。可将大型现代化制造自动化现场的技术应用与工程项目完整涵盖。

三、加工零件及技术要求 图1 零件图1

煤矿地面生产运输系统设计方案

煤矿地面生产运输系统设计方案 第一章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东沟联办煤矿地面生产运输系统设备安装工程,本工程由省煤炭设计,主体思路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初步处理主井皮带机所运出的混煤:其先经固定滑筛分为两种煤:块煤和混煤,块煤上B=1200拣矸皮带机,进行块煤与矸石分离;混煤由B=1200皮带机运至缓冲仓储存.第二阶段是把缓冲仓的煤经过风选、振动筛进一步深加工。缓冲仓的煤由其下的漏煤嘴给出,上B=1000皮带机运给风选设备,进一步进行矸石与煤的分离。所选出的矸石由B=800皮带机运走。风选选出的精煤由B=1000皮带机运上筛分楼,由YH2460振动筛分成两种煤,三八块煤和面煤,分别运至储煤仓待销。拣矸皮带机的水平段、上筒仓皮带机都包单层彩钢板、其余皮带机安装防雨棚。皮带机所用栈桥及支腿均用国标钢材,荷载要求均按国家相应规规程执行。 各部皮带机及栈桥支腿详见设计图

第二章指导思想和实施目标 1. 指导思想 本工程施工指导思想是:追求质量卓越、创造过程精品、交付业主满意工程。 全面采用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等系列标准,建立工程质量保证体系。编制项目质量计划,选派高素质的项目经理、总工程师和工程技术管理人员,按国际惯例实施项目法施工,积极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精心组织、科学管理,优质高速地完成本工程施工任务。 2. 项目部目标 发挥机械设备和先进技术的优势,科学的组织钢结构件等的制作及安装,采用娴熟的工艺、推广应用科技成果;以有力的技术手段,促进施工顺利进行,严格履行合约,确保以下实施目标: 2.1质量目标:本工程质量要一次交验达到合格标准。 2.2工期目标:经我单位综合考虑,安排工期为108天左右。 2.3安全目标:完善安全措施,提高安全意识,杜绝死亡、重伤事故的发生。 2.4文明施工目标:划分职责,严格总平面管理及进出场安全保卫工作,确保文明施工目标,成为标准化管理达标工地。 2.5 科技进步目标:充分发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作用,在工程施工中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和现代化管理技术。

煤矿生产调度管理系统

煤矿生产调度管理系统 日期:2009-5-23 9:09:00 1.系统概述 本系统依据煤矿企业生产经营调度管理的业务流程,采用信息化手段,实现矿及职能部门管理的有机衔接,使 得企业的生产经营调度信息有效整合,为企业生产经营决策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支持。为企业构建一个基于信息化 手段的、贯穿“计划à执行à反馈à分析”管理思想的不断优化的生产调度管理平台。提供灵活报表管理功能,用户可 以根据需要采用报表设计工具进行报表定制。引入工程项目的管理思路,实现以企业原煤生产拉动相关业务的管理模 式。将生产活动按照生产特点划分成不同专业的工程项目,根据工程项目特点组织生产活动、进行生产过程跟踪和控 制,从定性管理逐步过渡为定量管理,从而不断提升企业管理水平。 2.系统功能

格润特公司根据多年的行业项目实施经验,提出的生产调度指挥中心信息化系统整体解决方案包括工业视频、 电话调度指挥及录音系统、模拟系统、瓦斯监控、电力监控、产量监控、生产调度管理系统等七大分系统。这些系统 共同构成和担负着煤矿信息化生产调度环节的管理、检测、协调、控制、调度等职责。 其中,生产调度管理系统是生产调度人员日常工作及紧急事务处理最频繁使用的一个系统,担负着整个系统的 信息录入、统计、分析、汇总、设计与打印报表、紧急与日常事件处理、以及与其他部门信息交互等重要工作,调度 人员80%以上的工作涉及到生产调度管理系统。生产调度系统是整个生产调度指挥中心信息系统的核心所在。 生产调度管理系统主要由基础数据管理、矿井档案管理、调度基础业务、调度交接班管理、事故信息管理、生 产计划管理、生产验收管理、综合统计询、生产报表管理、系统设置等部组成。如图:

基于柔性制造系统的创新实训教学

收稿日期:2008-08-29 作者简介:庄焕伟(1981-),男,广东潮州人,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工业中心助教。研究方向:机器人控制、电机运动控制。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08年第12期Journal of Guangdong Polytechnic Normal University No .12,2008 基于柔性制造系统的创新实训教学 庄焕伟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工业中心,广东广州510665) 摘 要:本文介绍了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工业实训中心利用柔性制造系统进行实训教学的模式,探讨了通过创 新实训,充分提高和培养学生的各种实际能力。 关键词:实训教学;综合素质;柔性制造系统中图分类号:G 424.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02X (2008)12-0088-03 1引言 随着工业自动化技术的迅猛发展,现代自动生产加工系统中的控制和操作技术越来越复杂,往往综合了机械、气动、液压、传感器技术、PLC 及伺服驱动、数控技术、机器人技术、通信技术、柔性制造及计算机集成制造技术等多门学科;在传统的工程学科教学中,通常各门课程单独讲授,每门课程虽然都有相应的实验,但基本上是原理性的验证,一般都是某一特定知识点的实验,而且使用的设备一般是特定的实验平台,与实际工业生产用的设备有着较大的差异,致使学生很少有机会了解各种技术在实际工程中是如何被综合运用的,也致使学生在学习各门课程后,仍不具备有实际的综合工程应用能力,仍不能达到现代企业生产对人才的要求水平。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以下简称学校)工业实训中心成立于2003年,是学校各系师生的实操训练中心和职业素质训导中心,工业中心按学科区域建设为艺术学部、工业工程学部、专业技术考证学部、信息技术学部、中文经管学部以及教育与外语学部等,已建有58个文理科实训室。学生在完成专业理论课程的学习后,再到工业中心参加专业相关项目的实训,通过实训,不仅能使得学生掌握一些专业领域的先进技术,增强学生对工厂、企业、公司等环境的深入了解,并熟悉对对口专业基本设备的操作、维护和保养,同时有利于使学生把所学的知识与工程实践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综合工程应用能力,首先,满足现代化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其次,使学生走 上工作岗位后,能快速适应实际生产工作。 在柔性制造系统的实训教学中,我们进行创新的教学实践的尝试,围绕的中心思想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以科学的方法转换学生的思维方式,系统地提高他们结合工程实际进行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养成科学作风和团队协作精神。在柔性制造系统的实训教学上,通过引导学生自行设计训练方案、自行编写加工程序、自行操作加工、自行检验,在较大程度上改变了老师讲授,学生被动接受的传统教学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2教学设备的组成和功能 柔性制造系统FMS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 -tem )是由统一的信息控制系统、物料储运系统和一组数字控制加工设备组成,能适应加工对象变换的自动化机械制造系统;依各种生产要求的不同,柔性制造系统有各种不同的形式。学校工业中心微型自动生产线实训室的柔性制造系统的组成如图1所示。 图1实训设备系统组成

柔性制造系统的关键技术a

柔性制造系统的关键技术 柔性制造系统(FMS)系指具有自动化程度高的制造系统。目前所谈及的FMS通常是指在批量切削加工中以先进的自动化和高水平的柔性为目标的制造系统。随着社会对产品多样化、低制造成本及短制造周期等需求日趋迫切,FMS发展颇为迅速,并且由于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机械与控制设备的发展,也促使柔性制造技术日臻成熟,80年代后,制造业自动化进入一个崭新时代,即基于计算机的集成制造(CIMS)时代,FMS已成为各工业化国家机械制造自动化的研制发展重点。 一、规模 按规模大小FMS可分为如下4类: 1.柔性制造单元(FMC) FMC的问世并在生产中使用约比FMS晚6~8年,它是由1~2台加工中心、工业机器人、数控机床及物料运送存贮设备构成,具有适应加工多品种产品的灵活性。FMC可视为一个规模最小的FMS,是FMS 向廉价化及小型化方向发展和一种产物,其特点是实现单机柔性化及自动化,迄今已进入普及应用阶段。 2.柔性制造系统(FMS) 通常包括4台或更多台全自动数控机床(加工中心与车削中心等),由集中的控制系统及物料搬运系统连接起来,可在不停机的情况下实现多品种、中小批量的加工及管理。

3.柔性制造线(FML) 它是处于单一或少品种大批量非柔性自动线与中小批量多品种FMS 之间的生产线。其加工设备可以是通用的加工中心、CNC机床;亦可采用专用机床或NC专用机床,对物料搬运系统柔性的要求低于FMS,但生产率更高。它是以离散型生产中的柔性制造系统和连续生产过程中的分散型控制系统(DCS)为代表,其特点是实现生产线柔性化及自动化,其技术已日臻成熟,迄今已进入实用化阶段。 4.柔性制造工厂(FMF) FMF是将多条FMS连接起来,配以自动化立体仓库,用计算机系统进行联系,采用从订货、设计、加工、装配、检验、运送至发货的完整FMS。它包括了CAD/CAM,并使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投入实际,实现生产系统柔性化及自动化,进而实现全厂范围的生产管理、产品加工及物料贮运进程的全盘化。FMF是自动化生产的最高水平,反映出世界上最先进的自动化应用技术。它是将制造、产品开发及经营管理的自动化连成一个整体,以信息流控制物质流的智能制造系统(IMS)为代表,其特点是实现工厂柔性化及自动化。 二、柔性制造的关键技术 1.计算机辅助设计 未来CAD技术发展将会引入专家系统,使之具有智能化,可处理各种复杂的问题。当前设计技术最新的一个突破是光敏立体成形技术,该项新技术是直接利用CAD数据,通过计算机控制的激光扫描系统,将三维数字模型分成若干层二维片状图形,并按二维片状图形

平安煤矿地面生产系统技术措施正式版

In the schedule of the activity, the time and the progress of the completion of the project content are described in detail to make the progress consistent with the plan.平安煤矿地面生产系统技术措施正式版

平安煤矿地面生产系统技术措施正式 版 下载提示:此解决方案资料适用于工作或活动的进度安排中,详细说明各阶段的时间和项目内容完成的进度,而完成上述需要实施方案的人员对整体有全方位的认识和评估能力,尽力让实施的时间进度与方案所计划的时间吻合。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 一、工程概况 山西寿阳段王集团平安煤业有限公司,位于寿阳县城西北部平舒乡平舒村附近,主体企业为山西寿阳段王集团有限公司。 矿井地面生产系统布置在东井工业场地。工业场地主要有主斜井、副立井、回风立井、原煤处理系统。东井工业场地建设有两座储煤筒仓,净直径18m,高 34.2m,有效容量5000×2m3。可储煤4500×2t,可满足矿井4.0天储煤量。整个原煤生产场地已建设防风抑尘网及防尘洒水系统,进行定期洒水。

原煤经主斜井的DTL100/40/2*160型皮带机运至地面筛选楼内,由筛选楼内皮带机将原煤运至DTII100/50/90型入仓皮带机,经仓上转载皮带至可逆移动式配煤胶带输送机将原煤运至煤仓内。 筒仓设计安装54台空气炮,以改善筒仓内煤的流动性,达到清仓的目的。仓底配备8套装车给煤设备和4台汽车电子衡,以完成原煤装车的目的。 本次安装工程施工内容为:一部 DTII100/50/90型入仓皮带机安装和机头的安装;二部可逆移动式配煤皮带输送机安装;一部仓上转载胶带输送机的安装;四台汽车电子衡安装;五十四台空气炮安装;八套装车给煤设备安装以及整个地面

柔性制造系统简述

柔性制造系统简述 1 前言 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用户对产品的需求向着多样化、新颖化的方向发展,传统的适用于大批量生产的自动线生产方式已不能满足企业的要求,企业必须寻找新的生产技术以适应多品种、中小批量的市场需求。同时,计算机技术的产生和发展,CAD/CAM 、计算机数控、计算机网络等新技术新概念的出现以及自动控制理论、生产管理科学的发展也为新生产技术的产生奠定了技术基础。在这种情况下,柔性制造技术应运而生。柔性制造系统(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 —FMS)的雏形源于美国马尔罗西(MAL —ROSE)公司,该公司在1963 年制造了世界上第1 条加工多种柴油机零件的数控生产线。FMS 的概念是由英国莫林(MOLIN)公司最早正式提出,并在1965 年取得了发明专利。FMS 正式形成后,世界上各工业发达国家争相发展和完善这项新技术,使之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柔性制造系统作为一种新的制造技术,在零件加工业以及与加工和装配相关的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2 FMS 的定义和组成 FMS 指在自动化技术、信息技术和制造技术的基础上, 通过计算机软件科学, 把工厂生产活动中的自动化设备有机地集成起来, 打破设计和制造的界限, 取消图纸、工艺卡片, 使产品设计、生产相互结合而成的, 适用于中、小批量和较多品种生产的高柔性、高效率、高自动化程度的制造系统。下图是典型的FMS 示意图。 从从图中可以看出,FMS 一般由5个功能系统构成: (l)自动加工系统。一般由2台以上的数控机床、加工中心或柔性制造单元(FMC)以及其他的加工设备构成。 (2)自动物流系统。该系统包括运送工件、刀具、冷却润滑液等加工过程中所需“物资”的搬运装置以及装卸工作站。 (3)自动仓库系统。由设置在搬运线始端或末端的自动仓库和设在搬运线内的缓冲站构成,用以存放毛坯、半成品和成品。 (4)自动监视系统。由各种传感器检测和识别整个FMS 及各分系统的运行状态,对系统进行故障诊断和处理,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

柔性制造系统

柔性制造系统 一、基本简介 简称,,,,是一组数控机床和其他自动化的工艺设备,由计算机信息控制系统和物料自动储运系统有机结合的整体。柔性制造系统由加工、物流、信息流三个子系统组成。 柔性制造系统是由统一的信息控制系统、物料储运系统和一组数字控制加工设备组成,能适应加工对象变换的自动化机械制造系统(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 m),英文缩写为FMS。 FMS的工艺基础是成组技术,它按照成组的加工对象确定工艺过程,选择相适应的数控加工设备和工件、工具等物料的储运系统,并由计算机进行控制,故能自动调整并实现一定范围内多种工件的成批高效生产(即具有“柔性”),并能及时地改变产品以满足市场需求。 [编辑本段] 二、主要功能和技术效果 FMS兼有加工制造和部分生产管理两种功能,因此能综合地提高生产效益。FMS 的工艺范围正在不断扩大,可以包括毛坯制造、机械加工、装配和质量检验等。80年代中期投入使用的FMS,大都用于切削加工,也有用于冲压和焊接的。

采用FMS的主要技术经济效果是:能按装配作业配套需要,及时安排所需零件的加工,实现及时生产,从而减少毛坯和在制品的库存量,及相应的流动资金占用量,缩短生产周期;提高设备的利用率,减少设备数量和厂房面积;减少直接劳动力,在少人看管条件下可实现昼夜24小时的连续“无人化生产”;提高产品质量的一致性。 [编辑本段] 三、发展历史 1967年,英国莫林斯公司首次根据威廉森提出的FMS基本概念,研制了“系统24”。其主要设备是六台模块化结构的多工序数控机床,目标是在无人看管条件下,实现昼夜24小时连续加工,但最终由于经济和技术上的困难而未全部建成。 同年,美国的怀特?森斯特兰公司建成 Omniline I系统,它由八台加工中心和两台多轴钻床组成,工件被装在托盘上的夹具中,按固定顺序以一定节拍在各机床间传送和进行加工。这种柔性自动化设备适于少品种、大批量生产中使用,在形式上与传统的自动生产线相似,所以也叫柔性自动线。日本、前苏联、德国等也都在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先后开展了FMS的研制工作。 1976年,日本发那科公司展出了由加工中心和工业机器人组成的柔性制造单元(简称FMC),为发展FMS提供了重要的设备形式。柔性制造单元(FMC)一般由1,2台数控机床与物料传送装置组成,有独立的工件储存站和单元控制系统,能在机床上自动装卸工件,甚至自动检测工件,可实现有限工序的连续生产,适于多品种小批量生产应用。 70年代末期,FMS在技术上和数量上都有较大发展,80年代初期已进入实用阶段,其中以由3,5台设备组成的FMS为最多,但也有规模更庞大的系统投入使用。 1982年,日本发那科公司建成自动化电机加工车间,由60个柔性制造单元(包括50个工业机器人)和一个立体仓库组成,另有两台自动引导台车传送毛坯和工件,此外还有一个无人化电机装配车间,它们都能连续24小时运转。

平安煤矿地面生产系统技术措施示范文本

平安煤矿地面生产系统技术措施示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平安煤矿地面生产系统技术措施示范文 本 使用指引:此解决方案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一、工程概况 山西寿阳段王集团平安煤业有限公司,位于寿阳县城西 北部平舒乡平舒村附近,主体企业为山西寿阳段王集团有 限公司。 矿井地面生产系统布置在东井工业场地。工业场地主 要有主斜井、副立井、回风立井、原煤处理系统。东井工 业场地建设有两座储煤筒仓,净直径18m,高34.2m,有 效容量5000×2m3。可储煤4500×2t,可满足矿井4.0天 储煤量。整个原煤生产场地已建设防风抑尘网及防尘洒水 系统,进行定期洒水。 原煤经主斜井的DTL100/40/2*160型皮带机运至地面

筛选楼内,由筛选楼内皮带机将原煤运至DTII100/50/90型入仓皮带机,经仓上转载皮带至可逆移动式配煤胶带输送机将原煤运至煤仓内。 筒仓设计安装54台空气炮,以改善筒仓内煤的流动性,达到清仓的目的。仓底配备8套装车给煤设备和4台汽车电子衡,以完成原煤装车的目的。 本次安装工程施工内容为:一部DTII100/50/90型入仓皮带机安装和机头的安装;二部可逆移动式配煤皮带输送机安装;一部仓上转载胶带输送机的安装;四台汽车电子衡安装;五十四台空气炮安装;八套装车给煤设备安装以及整个地面生产系统的联合试运转。 二、编制依据 《煤矿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MT5010-95 《煤矿安全规程》(2011版)有关规定; 《煤炭建设工程技术资料管理标准》-(机电安装工程

矿井开拓与生产系统-矿井开拓方式(正式版)

文件编号:TP-AR-L7476 In Terms Of Organization Management, It Is Necessary To Form A Certain Guiding And Planning Executable Plan, So As To Help Decision-Makers To Carry Out Better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From Multiple Perspectives. (示范文本) 编订: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 矿井开拓与生产系统-矿 井开拓方式(正式版)

编订人:某某某 审批人:某某某 矿井开拓与生产系统-矿井开拓方式 (正式版) 使用注意:该安全管理资料可用在组织/机构/单位管理上,形成一定的具有指导性,规划性的可执行计划,从而实现多角度地帮助决策人员进行更好的生产与管理。材料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作相应修改,请在使用时认真阅读。 煤炭资源埋藏在山里或地下,必须从地面开掘一 系列的井筒和巷道通达煤层,才能进行资源的开采。 这些井筒和巷道构成矿井开拓系统。这些井筒和主要 巷道在井田内的总体布置方式,称为矿井开拓方式。 通常按井筒形式将矿井开拓划分为立井开拓、斜井开 拓、平硐开拓和综合开拓4种方式,如图3-1所示。 图3-1 矿井开拓系统 1—平硐; 2—立井; 3—斜井; 4—斜巷

1.立井开拓 立井开拓是指利用垂直巷道由地面进入地下,并通过一系列巷道通达煤层的开拓方式。当煤层埋藏较深,表土层厚,瓦斯、水文情况复杂等情况下广泛应用的一种开拓方式。 2.斜井开拓 斜井开拓是指利用倾斜巷道由地面进入地下,并通过一系列巷道通达煤层的一种开拓方式。根据井筒位置和开拓巷道布置方式的不同,可分为片盘斜井和斜井分区式开拓。当煤炭储量较少时可采用片盘斜井开拓;斜井分区式开拓又分单水平分区式开拓和多水平分区式开拓。 3.平硐开拓 平硐开拓是指利用水平巷道从地面进入地下并通过一系列巷道通达煤层的开拓方式。采用平硐开拓

柔性制造系统

柔性制造/自动化物流系统方案 一、概述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新产品不断涌现,产品的复杂程度也随之增加,而产品的市场寿命日益缩短,更新换代加速,中、小批量生产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面临这—新的局面,必须大幅度提高制造柔性和生产效率,缩短生产周期,保证产品质量,降低能耗,从而降低生产成本,以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柔性制造系统正是在这种形势下应运而生的。 柔性制造系统是由数控加工设备、物料运储装置和计算机控制系统等组成的自动化制造系统。它包括多个柔性制造单元,能根据制造任务或生产环境的变化迅速进行调整,以适宜于多品种、中小批量生产。它通过简单地改变软件的方法能够制造出多种零件中任何一种零件。 系统主要由八个单元模块组成: 自动化立体仓库、码垛机单元 CCD形状识别单元; 柔性制造加工单元; 上下料搬运机器人单元; CCD工件尺寸检测及颜色识别单元; 气动分拣及条码打印扫描检测单元; 自动化输送线系统单元; 气动分拣搬运机器人单元。 所有模块单元通过工业总线控制联接。即还包含系统总控单元。 为了促进相关专业的学生对机器人、柔性制造系统等先进制造技术有一个全面的深入了解和体会,我们立足于自己的技术优势,结合实际教学的需求,开发了一套完全模拟工业现场实际应用的柔性制造教学实训系统,并配备了相应的实验指导书。 通过该系统,使学生可通过实验了解柔性制造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基本原理,为学生提供一个开放性的,创新性的和可参与性的实验平台,让学生全面掌握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开发和集成技术,帮助学生从系统整体角度去认识系统

各组成部分,从而掌握机电控制系统的组成、功能及控制原理。可以促进学生在机械设计、电气自动化、自动控制、机器人技术、计算机技术、传感器技术等方面的学习,并对电机驱动及控制技术、PLC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应用、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和现场总线技术、高级语言编程等技能得到实际的训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机电系统的设计、装配、调试能力等方面均能得到综合提高。该系统设计有漏电保护、短路保护、急停保护、限位保护、隔离保护等多种保护功能。 二、系统特点 ●高度集成 通过Profibus-DP工业现场总线及开发型组态软件等网络通讯技术将系统中的所有单机模块设备进行高度的集成。与工业现场形式完全相同。 ●标准化 按工业标准设计,并可全面兼容标准工业级设备。 ●单元模块化 系统中的单元设备具有“联机/单机”两种操作模式。所有的单元设备的软硬件均可以脱离系统独立操作,可用单机设备为平台,进行单项技术的研发,易扩展。即方便教学又最大程度的满足了教师进行科研、学生进行创新的需要。●机器人嵌入式系统控制 六自由度串联机器人及六自由度并联机器人等关键设备采用嵌入式系统控制。系统紧凑小巧,对实时和多任务有很强的支持能力,能完成多任务并且有较短的中断响应时间。具有功能很强的存储区保护功能,便于学生动手操作和系统维护。 ●开放性 开放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软件源代码。此外,系统中以运动控制技术为主的单元装备需具有良好的硬件开放性,可以和工业上众多装备接口,进行系统集成。软件系统采用开放式源代码和通用软件开发平台(MS VC++和Borland C++),用户可以进行深层次的软件系统二次开发,以便于开发出适合用户需求的系统调度程序和单机运行程序,很大程度上方便了老师和同学课题研究工作。 ●网络化视频监控(选配)

机电安装工程简介

三、安装主要工程项目建设情况 1、主斜井大倾角带式输送机设备安装工程 (1)建设情况 本工程始建于2014年7月25日,由山西西山金信建筑有限公司施工,于2014年9月5日竣工,通过“五方”验收,验收结论为合格。 (2)技术特征及工程量 主斜井大倾角带式输送机:型号DTC100/40/2×250、长度330m,配有YBBP4003-4型高压隔爆型变频调速三相异步电动机两台,M3PSF70型减速器、ST/S1000×1000×Φ4.0(6+6)型皮带,宽度1000mm;电控装置系统装有GD5000-A0500-10-LP型高压变频调速系统、KYN28A-12(Z)/T1250-31.5型开关柜、供配电线路敷设、接地装置。 2、副斜井主提升绞车安装工程 (1)建设情况 本工程始建于2014年5月20日,机械部分由洛阳九亿重工有限公司施工,绞车配电部分和配套副斜井防跑车装置由山西西山金信建筑有限公司施工,于2014年6月8日竣工,通过“五方”验收,验收结论为合格。 (2)技术特征及工程量 主提升绞车型号为:JK-3.0×2.2/31.5,配套YBT5004-10型三相异步电动机,电控系统配套:HARSVERT-KYFVA06/100型高压变频调

试系统、KYN28A-12/1277-JS3型开关柜五台,副斜井井筒配套安装ZDC30-2.5型跑车防护装置一套,安装分部分别为:机械设备、配电设备、跑车防护装置安装、提升信号安装、接地装置共五个分部工程。 3、行人井架空乘人装置安装工程 (1)建设情况 本工程始建于2016年8月10日,由山西西山金信建筑有限公司施工,于2012年12月18日竣工,通过“五方”验收,验收结论为合格。 (2)技术特征及工程量 行人井安装RJHY37型架空乘人装置一套,运输距离全长675米,配套YB3-250M-6/37kW三相异步电动机,最大输送效率230人/h,吊椅90件,电控系统:KXJ1.8/127(A)矿用隔爆兼本安型PLC控制箱。钢丝绳型号20NAT6×36WS+FC1670。 4、无极绳绞车系统安装 (1)建设情况 本工程始建于2017年4月25日,由山西西山金信建筑有限公司施工,于2017年7月8日竣工,通过“五方”验收,验收结论为合格。 (2)技术特征及工程量 在轨道下山与运输下山之间的联络巷安装一部型号为SQ-120/132P型无极绳绞车,配套电机YBBP-315L2-6功率132kW变频调速电机,电控系统为ZJK127P型矿用隔爆兼本安型变频控制装

矿井开拓与生产系统-矿井开拓方式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矿井开拓与生产系统-矿 井开拓方式 Deploy The Objectives, Requirements And Methods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9349-38 矿井开拓与生产系统-矿井开拓方式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进行具体的部署,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煤炭资源埋藏在山里或地下,必须从地面开掘一系列的井筒和巷道通达煤层,才能进行资源的开采。这些井筒和巷道构成矿井开拓系统。这些井筒和主要巷道在井田内的总体布置方式,称为矿井开拓方式。通常按井筒形式将矿井开拓划分为立井开拓、斜井开拓、平硐开拓和综合开拓4种方式,如图3-1所示。 图3-1 矿井开拓系统 1—平硐; 2—立井; 3—斜井; 4—斜巷 1.立井开拓 立井开拓是指利用垂直巷道由地面进入地下,并通过一系列巷道通达煤层的开拓方式。当煤层埋藏较深,表土层厚,瓦斯、水文情况复杂等情况下广泛应

用的一种开拓方式。 2.斜井开拓 斜井开拓是指利用倾斜巷道由地面进入地下,并通过一系列巷道通达煤层的一种开拓方式。根据井筒位置和开拓巷道布置方式的不同,可分为片盘斜井和斜井分区式开拓。当煤炭储量较少时可采用片盘斜井开拓;斜井分区式开拓又分单水平分区式开拓和多水平分区式开拓。 3.平硐开拓 平硐开拓是指利用水平巷道从地面进入地下并通过一系列巷道通达煤层的开拓方式。采用平硐开拓时,一般以一条主平硐担负运煤、出矸、进风、排水、设置管路和行人等任务,在井田上部回风水平开掘回风平硐或回风井。当煤层赋存位置在较高的山岭、丘陵、沟谷中时可采用平硐开拓。 4.综合开拓 综合开拓是指借助于两种或两种以上井筒形式从地面进入地下,并通过一系列巷道通达煤层的开拓方

柔性制造系统

柔性制造系统 摘要:本文旨在介绍柔性制造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优势以及其面临的困惑,并简单介绍它的发展情况和发展趋势,为以后进一步地学习打下基础。 关键词:柔性制造系统、FMS 引言: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新产品不断涌现,产品的市场寿命日益缩短,更新换代加速,中、小批量生产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面临这一新的局面,必须大幅度提高制造柔性和生产效率,缩短生产周期,保证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以获得更好的效益。柔性制造系统正是这种形势下应运而生的。 一、概述 柔性制造系统(英文全称为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简称FMS)是由数控加工设备,物料贮运装置和计算机控制等系统等组成的自动化系统。它包括多个柔性制造单元(FMC),是一种集多种高新技术于一体的现代化制造系统。 二、FMS的一般组成 柔性制造系统是一个很复杂的系统,可概括为下列三部分: 1、加工系统。加工系统的功能是以任意自动化加工各种工件,并能自动地更换工件和刀具通常由若干台对工件进行加工的数控机床和所使用的刀具构成。 2、物流系统。工件、工具流统称为物流,物流系统,即物料贮运系统,是柔性制造系统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物流系统一般由下列三部分组成: / 输送系统建立各加工设备之间的自动化联系。它与传统的自动生产线

或流水线不同,FMS的工件输送系统可以不按固定节拍,固定顺序运送 工件,甚至是几种工件混杂在一起输送。 贮存系统具有自动存取机能,用以调节加工节拍的差异,使用的是自 动化存储仓库。 操作系统建立加工系统和贮存系统之间的自动化联系。 3、信息系统。包括过程控制和过程监控个系统。过程控制系统进行加工系统及物流系统的自动控制;过程监控系统进行在状态数据自动采集和处理。 三、FMS的工作原理 FMS工作过程:柔性制造系统接到上一级控制系统的有关生产计划信息和加工信息后,由其信息系统进行数据信息的处理,分配,并按照所给程序对物流系统工程进行控制。 物料库和夹具库根据生产的品种及调度计划信息提供相应品种的毛坏,选出加工所需要的夹具。毛坏的随行夹具由输送系统送出。工业机器人或自动装卸机按照信息系统的指令和工件及夹具的编码信息,自动识别和选择所装卸的工件及夹具,并将其安装在相应机床上。 机床的加工程识别装置根据送来的工件及加工程序编码,选择加工所需的加工程序,并进行检验。全部加工完毕后,由装卸及运输系统送入成品库,同时把加工质量、数量信息送到监视和记录装轩置,随行夹具被送回夹具库。 当需要改变加工产品时,只要改变传输给信息系统的生产计划信息、技术信息和加工程序,整个系统即能迅速、自动地按照新的要求来完成新产品的加工。 中央计算机控制着系统中物料的循环,执行进度安排、调度和传送协调等功能。它不断收集每个工位上的统计数据和其它制造信息,以便让统作出控制决策。

煤炭建设机电安装工程消耗量定额(完整版)概要

七、煤炭建设机电安装工程消耗量定额 第一章关于《煤炭建设机电安装工程消耗量定额 (2007基价)》(以下称本定额)的介绍 (一)概述 1、编制煤炭专业机电安装工程消耗量定额,顺应当前我国在建设领域进行 工程造价管理改革趋势,结合原煤炭机电安装预算定额的基础上,吸取近几年来,我国煤炭行业机电设备新内容新工艺,主要反映当前施工过程组织和管理水平,基本能满足在今后一段时期煤炭行业机电安装工程编制造价文件的需要。 2、在行定额的特点,从整体而言不但适用于煤矿地面通用与专业安装工程, 而且也适用于煤矿井下设备、设施安装工程。包括煤炭矿井地面生产系统、矿井地面、井下运输系统、矿井地面井下排水系统、井下通风压风系统、井下生产系统、全矿井供电、通讯系统、安全检测系统、地面选煤、装车系统等。基本上体现当前煤炭安装工程的全况。 3、本定额遵从以往预算定额优点和结构,以消耗量形式出现,能满足“清 单计价”的模式,也可适用“定额计价”的模式,是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企业等编制煤炭机电安装工程造价文件的依据和基础,适用于矿井、选煤厂各类机电安装工程。 (二)、本定额的主要特点: 本定额是以突出从井下开采、输出到加工全过程所有机电安装工程,在其内容划分与项目设置上坚持以煤炭专业为中心和以井下安装为重点进行设定的。本定额的特色主要反映在以下几方面。 1、在安装项目设置上具有行业特色:本定额既有机械设备(含主机、辅机、附件)设施和电气设备、器具、仪器仪表、缆线、信号、通讯、避雷装置安装,又有金属构件、管道和装置性材料安装,还有部分检测、监控装置安装。而且大都还具有防水、防尘、防火、防爆、防潮、防雷等特殊要求。 2、本定额在安装设备下面砼基础的划分上也有针对性: (1)凡是地面安装对象的砼基础属于土建工程; (2)凡是井下安装对象和地面井架的砼基础属于矿建工程; (3)凡是输电线路杆塔基础属于安装工程。

柔性制造系统的应用现状

柔性制造系统的应用现状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班级:1092班 学号:12 姓名:唐林娜

摘要: 自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一些工业发达的国家与地区,在达到了高度工业化水平以后,就开始了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转化的时期。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出现了“柔性制造系统(FMS)。自1967年英国MODLINS公司建成第一条FMS 以来,随着社会对产品多样化、低制造成本及缩短制造周期等需求日益迫切,FMS 的发展颇为迅速,并且由于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机械与控制技术的发展,柔性制造技术日益成熟。随着全球化市场的形成与发展,各类生产企业进行大规模生产变革,具体实践了柔性制造的变革过程。我国目前的制造业对柔性制造的需求趋于逐渐增长的态势,主要源于快速发展的制造业、新产品、新工艺的需要以及大量外资加工业进入的需要,此外,中国劳动力价值的不断提升也驱使企业经营者购买可大量节省劳动力的柔性制造产品,其中以柔性制造单元和柔性制造线的需求居多。为缩小制造业作为现代生产方式的主流方向和共同基础,柔性制造技术支撑企业满足消费者个性化、多样化需求,同时有效地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全面提升制造能力。本文具体以中联重科为例阐析柔性制造系统技术的应用现状。 关键词:柔性制造系统中联重科应用现状 正文: 柔性制造系统(FMS)指具有自动化程度高的制造系统。目前所谈及的FMS通常是指在批量切削加工中以先进的自动化和高水平的柔性为目标的制造系统。随着社会对产品多样化、低制造成本及短制造周期等需求日趋迫切,FMS发展颇为迅速,并且由于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机械与控制设备的发展,也促使柔性制造技术日臻成熟,80年代后,制造业自动化进入一个崭新时代,即基于计算机的集成制造(CIMS)时代,FMS已成为各工业化国家机械制造自动化的研制发展重点。 一、柔性制造系统的组成 典型的柔性制造系统由数字控制加工设备、物料储运系统和信息控制系统

柔性制造系统码垛机单元的设计与仿真

摘要 柔性制造系统(FMS)是集成了自动控制技术、人工智能、计算机语言编程组态监控等现代化技术的生产设备。 目前实践教学作为教学过程中的一个环节,是工科院校培养跨世纪创造性人才必不可少的。为配合卓越工程师试点工作中的课程改革,结合教学研究任务,本设计针对学校实验室的柔性制造系统中的立体仓库环节进行实验前期准备工作。 本设计主要由三层12仓位的立体仓库和四自由度码垛机械手两部分组成。其中码垛机械手由机械传动部分和电气控制两部分组成,电气控制是由西门子S7-200 CPU224XP型可编程控制器(PLC)、步进电机驱动器、开关电源、位置传感器等器件组成。 在设计过程中,不断参阅相关电气设计规范的资料,参照现有的码垛机的工作模式及控制方法,最终完成PLC为控制核心的码垛单元的PLC控制系统设计,并应用组态软件制作监控仿真界面。 关键词:柔性制造系统;码垛机;立体仓库;PLC;组态

ABSTRACT A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is the production equipment, which integrates the automatic control technology,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computer programming language configuration and monitoring modern technology. The current practice of teaching as teaching process of a part is the training of cross century creative talents in Colleges of engineering is essential. As with outstanding engineer pilot work in the curriculum reform, combined with teaching and research tasks, the design for the school laboratory in the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 of stereoscopic warehouse links in experimental preparations. This system is mainly composed of three layers of 12 positions of the warehouse and four degrees of freedom palletizing manipulator. The palletizing manipulator is composed of a mechanical drive and an electric control. The electrical control is formed by Siemens S7-200 CPU224XP 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 (PLC), stepper motor drive power modules, switching power supply, sensors and other devices. During the design process, the author refers a lot of the materials concerning the electrical design specification, refer to the existing palletizer work mode and control method, finally completed the PLC as control core Palletizing unit PLC control system design, and the application of configuration software production control simulation interface. Key words: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Palletizer; Stereoscopic warehouse; PLC; Configuration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