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众妙之门-老子

众妙之门-老子

众妙之门-老子
众妙之门-老子

一,谁是老子?

《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老子者,楚苦(hù)县厉(lài)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聃,周守藏室之史也。孔子适周,将问礼于老子。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无主貌)而行。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孔子去,谓弟子曰:“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其所终。

或曰:老莱子亦楚人也,著书十五篇,言道家之用,与孔子同时云。

盖老子百有六十余岁,或言二百余岁,以其修道而养寿也。

自孔子死之后百二十九年,而史记周太史儋见秦献公曰:“始秦与周合,合五百岁而离,离七十岁而霸王者出焉。”或曰儋即老子,或曰非也,世莫知其然否。老子,隐君子也。老子之子名宗,宗为魏将,封于段干。宗子注,注子宫,宫玄孙假,假仕于汉孝文帝。而假之子解为胶西王卬太傅,因家于齐焉。

世之学老子者则绌儒学,儒学亦绌老子。“道不同不相为谋”,岂谓是邪?李耳无为自化,清静自正。(第七册2139-2143页)

由之而有三个老子,即:李聃、老莱子、太史儋。那么,究竟谁是老子?有意见认为关于后二者的文字,乃后人记识之语,混入本文者。(《吕思勉《先秦学术概论》29页》)我个人亦倾向于认李聃为老子。实则不考虑后人混入了文字一说,单从行文上看,司马迁也是这个意思。

《庄子?天下篇》:以本为精,以物为粗,以有积为不足,澹然独与神明居。古之道术有在于是者,关尹、老聃闻其风而悦之,建之以常无有,主之以太一,以濡弱谦下为表,以空虚不毁万物为实。关尹曰:“在己无居,形物自著。其动若水,其静若镜,其应若响。芴乎若亡,寂乎若清。同焉者和,得焉者失。未尝先人而常随人。”老聃曰:“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谿;知其白,守其辱,为天下谷。”人皆取先,己独取后。曰受天下之垢。人皆取实,己独取虚,无藏也故有余,岿然而有余。其行身也,徐而不费,无为也而笑巧;人皆求福,己独曲全,曰苟免于咎。以深为根,以约为纪。曰坚则毁矣,锐则挫矣。常宽容于物,不削于人,可谓至极。关尹、老聃乎﹗古之博大真人哉!

这里将关尹(亦即尹喜或尹熹)与老聃放在一起,倒与《史记?老子列传》的记载吻合,老子当为关尹之师。“师资唱和,与理相应,故闻无为之风而悦爱之也。”(《庄子集释》472页)故称颂他们为“古之博大真人”!“何谓真人?古之真人,不逆寡,不雄成,不谟(谋)士(事)。若然者,过而弗悔,当而不自得也。若然者,登高不栗,入水不濡,入火不热。是知之能登假(至)于道者也若此。古之真人,其寝不梦,其觉无忧,其食不甘,其息深深。真人之息以踵(直达脚跟,通于涌泉),众人之息以喉。屈服者,其嗌(aì,咽喉)言若哇(wā,意为碍)。其耆欲深者,其天机浅。古之真人,不知说生,不知恶死;其出不欣,其入不距(拒);翛(xiāo)然而往,翛然而来而已矣。不忘其所始,不求其所终;受而喜之,忘而复之,是之谓不以心损道,不以人助天,是之谓真人。若然者,其心忘,其容寂,其颡(s?ng意为额)頯(ku í,宽大);凄然似秋,暖然似春,喜怒通四时,与物有宜而莫知其极。古之真人,其状义(峨)而不朋(崩),若不足而不承(下之而无不上);与乎其觚(gū,特立独群)而不坚(固执)也,张乎其虚而不华(浮华)也;邴(b?ng,喜悦貌)乎其似喜乎!崔(动)乎其不得已乎!滀(聚)乎进(益)我色也,与(通豫,宽舒)乎止我德也,厉(广)乎其似世乎!謷(傲然高远)

乎其未可制也;连(收摄检束,绵邈深远)乎其似好闭也,悗(man,心不在焉)乎忘其言也。故其好之也一,其弗好之也一。其一也一,其不一也一。其一与天为徒,其不一与人为徒,天与人不相胜也,是之谓真人。”(《庄子?大宗师》)

二,《老子》的主要观念:道、无、玄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归结)。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一章,通行本)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元。元之又元,众妙之门。(王弼本)

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故恒无欲也,以观其眇(妙);恒有欲也,以观其噭(徼)。两者同出,异名同胃(谓),玄之又玄,众眇(妙)之门。(帛书本)

“道”。老子言“道”,依唐君毅诠释,含以下六义(参阅《中国哲学原论?导论篇》224-234页),即:

1.有通贯异理之用之道。亦即:通贯万物之普遍共同之理,或自然或宇宙之一般律则或根本原理也。可只为一虚理。此义之道,乃由道字之原义,即人所行之道路,引申而来。例如,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七十七章)

2.形上道体。一形而上之存在的实体或实理者。此义最为论老子形而上学者所重视。例证,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二十五章)

3.道相之道。初即道体之相,可由第二义之道引申而出。譬如,

反(循环)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四十章)

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而名之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二十五章)

4.同德之道。道亦可以或同于物所得所有之德,或同于道之畜物生物之德。比如,

道者万物之奥(藏),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保。(六十二章)

大道泛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而生而不辞,功成不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三十四章)5.修德之道及其他生活之道。此即为人与求具有同于道之玄德,而求有德时,其修德积德之方,及其他生活上自处处人之术,政治军事上之治国用兵之道。此纯属于应用上之道,其影响也最广最大。例如,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四十一章)

6.为事物及心境人格状态之道。譬如,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全),王(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十六章)

古之善为士(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性好疑虑)焉(兮)若冬涉川,犹(警觉戒惕)兮若畏四邻,俨(端谨庄严)兮其若客,涣(融合可亲)

兮若冰之将释(涣兮其若凌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浊。孰能浊以止?静之徐清(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久?动之徐生(孰能安以动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敝不新成(蔽而新成)。(十五章)

要之,老子之知有此形上道体,唯由老子之直觉此道体之存在,又必源于老子自己之相应的心境与人格状态之具有,依于老子自己之修养之工夫。此工夫,吾意谓其要在老子所言之致虚守静等。吾人今果与老子有类似之修养工夫,而具有类似之心境与人格状态,则亦将能悟此道体之存在。此即同于谓,吾人虽取上述之道之第二义,以为次第顺通其余诸义之始点;而吾人欲了解此第二义之道,复须济以道之第五义项下,所言之修养工夫之实践,以进而具第六义项下所言之合于道之心境与人格状态。至少吾人对此道之第五义项下,致虚守静等之工夫之涵义及第六义项下,合于道之心境与人格状态之相,宜先有若干会悟;然后吾人方能亦用吾人之直觉,以宛然识得此第二义之道,并与老子所言者相印证;乃能更循之以次第顺通此道之诸义,而一一加以识取也。(唐君毅《中国哲学原论?导论篇》237页)

具体就《老子》一章而言,第一个与第三个“道”字皆兼有上述的道之第一义和第二义。

“无”。据说,本有三种“无”(参阅庞朴《谈玄说无》,载2006年5月9日《光明日报》),亦即:

1. 相对的“无”。是待“有”之“无”,在汉语中用“亡”字来表达。甲骨文造该字,就是把“有”字(一只伸出的右手)去掉一半。意思是说本来有了,现在没有了,这就是“无”,这就是逃亡的“亡”。

2. “無”。它来自“舞”。原始舞蹈与神灵交通,舞所侍奉的对象就是“無”。绝地天通以后又有了专门通过“舞”来侍奉“無”的“巫”(此即“舞”字的简化)。这三个字连到一起,就代表了一个东西,就是似无似有的那个“无”。此即所谓“实而不有,虚而不无”。

3. “无”,“不必待有”,亦即“绝对没有”。《说文》称:“奇字,无也。”因为是“通于元者,虚无道也”和“天屈西北为无”(亦即:“天”字缺西北角则成“无”)。“元”字的一笔往上一捅就成“无”。“元”就是开始,“通元”亦即“上通元始”则是开始以前,那就到了一个“无”的境界,一个“绝对没有”的地方,“虚无”、“道”、“形而上的本体”,比开始还要开始,比没有还要没有。它实际上相当于数学里的零符号。

此外,从术语“无”可能的形成过程来看,或许是:

无为——无(作为动词)——无(作为名词)。

“无为”是“面对周文疲敝而发”,这时的“有为”就是造作、虚伪、矜持、不自然、不自在、有依待等等,因此要将其“无”掉,这就是“无为”,由此而正面显示出的境界就是“无”,亦即“道”。(参阅牟宗三《中国哲学十九讲》88-94页)

一章中的“无”(通行本),或者“无名”(王弼本与帛书本)都指不必待有之“无”,绝对之“无”,即“道”。蒋锡昌云:“按天地未辟以前,一无所有,不可思议,亦不可名,故强名之曰‘无名’。二十一章王《注》所谓:‘至真至极,不可得名;无名,则是其名也。’迨天地既辟,万物滋生,人类遂创种种名号以为分别,故曰‘有名’。质言之,人类未生,名号未起,谓之‘无名’;人类已生,名号已起,谓之‘有名’。故‘无名’、‘有名’,纯以宇宙演进之时期言。《庄子?天地》:‘泰初有无,无有无名。’此《庄子》以‘无名’为泰初之时期也。‘无名’为泰初之时期,则‘有名’为泰初以后之时期也明矣。十四章:‘视之不见名曰夷(无色无形不可捉摸),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皦(光明),其下不昧;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此老子自冥想其所谓‘无名’时期一种空无所有、窈冥恍惚、不可思议之状态也。老子有感于现实之不满,特赞美此种‘无名’时期之可乐。因此世界清净空寂,无事无为,既无生物,亦无罪恶,故即以‘无名’或‘无’为

‘道’之代名词。三十二章‘道常无名’,二十五章‘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四十二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四十章‘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道’、‘无’二字与‘无名’同为万物之始,可见‘无’即‘无名’,‘无名’即‘道’也。”(参见高明撰《帛书老子校注》223-224页)

“玄”。《说文》上说:“玄,幽远也,黑而有赤色者。”因而“玄”有三层意思(参阅庞朴《谈玄说无》):其一,黑色,黑里透红就是玄色;其二,遥远;其三,高深莫测,奥妙。引申出来,“玄”有时代表宇宙本体。

甲骨文里的“玄”字像一把改锥,因而有说“玄”就是“镟”,亦即拿一把改锥镟东西。竹简上的“玄”字倒像天上掉下来两个包子之类的东西。郭沫若还说是“镟”,是钻木取火的动作。后来解释为“人旋转”,人一旋转,头就发晕,眼就发黑,因此“玄”有黑的意思。庞朴经考证确认:“玄”是水的旋涡的图形,体现先民对水的崇拜。水的旋涡本身看起来是黑色的,又深不可测,奥妙神奇。图案上再抹上红色表达浓重和神圣。万物都从这里出,又最终归到这里,这就与“天道”、“形而上”联系在一起了。中国五行所对应的五神即:金——蓐收;木——句芒;水——玄冥;火——祝融;土——后土。

其中,水神的名字就显然来源于此。

崇拜水的思想观念以后还成就了道家哲学。道家本身就发生在水流纵横的南方长江流域。《老子》有言: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八章)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谿。为天下谿,常德不离。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常德乃足,复归于朴。(二十八章)

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三十二章)

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六十六章)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功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七十八章)

老子及道家因此把“玄”作为他们的最高哲学范畴,所谓“玄之又玄,众妙之门”,乃因为万物皆由这里出,又从这里归。所以是“众妙之门”。

三,庄子其人

《史记?老子韩非列传》:庄子者,蒙人也,名周。周尝为蒙漆园吏,与梁惠王、齐宣王同时。其学无所不窥,然其要本归于老子之言。故其著书十余万言,大抵率寓言也。作《渔父》、《盗跖》、《胠箧》,以诋訾孔子之徒,以明老子之术。《畏累虚》、《亢桑子》之属,皆空语无事实。然善属书离辞,指事类情,用剽剥儒、墨,虽当世宿学不能自解免也。其言洸洋自恣以适己,故自王公大人不能器之。

楚威王闻庄周贤,使使厚币迎之,许以为相。庄周笑谓楚使者曰:“千金,重利;卿相,尊位也。子独不见郊祭之牺牛乎?养食之数岁,衣以文绣,以入大庙。当是之时,虽欲为孤豚,岂可得乎?子亟去,无污我。我宁游戏污渎之中自快,无为有国者所羁,终身不仕,以快吾志焉。”(2143-2145页)

《庄子?天下篇》:芴漠无形,变化无常,死与生与,天地并与,神明往与﹗芒乎何之,忽乎何适,万物毕罗,莫足以归,古之道术有在于是者。庄周闻其风而说之。以谬悠(若忘于情

实者也)之说,荒唐(大空)之言,无端崖之辞,时恣纵而不傥(不偏党。或者无“不”字,谓忽然而至也。),不以觭(jī,通奇,单,只)见之也(言不以一端自见)。以天下为沉浊,不可与庄语,以卮言(无心之言)为曼衍,以重(zh?ng)言(述尊老子之言)为真,以寓言为广。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敖倪于万物,不谴是非,以与世俗处。其书虽瑰玮(奇特也),而连犿(fān,婉转貌)无伤也。其辞虽参差,而諔(chū,奇异)诡可观。彼其充实,不可以已,上与造物者游,而下与外死生、无终始者为友。其于本也,弘大而辟,深闳而肆;其于宗也,可谓稠(tiào)适(和适之意)而上遂矣。虽然,其应于化而解于物也,其理不竭,其来不蜕(指不离于道),芒乎昧乎,未之尽者。

庄子赞老子为“古之博大真人”,我们亦可看作庄子自道也。后之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悠然田耕乡居,其前有古人,那就是庄子。《庄子?秋水》中还记载有一则故事,说: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鹓鶵(yuān chú),子知之乎?夫鹓鶵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于是鸱得腐鼠,鹓鶵过之,仰而视之曰:‘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因而在实际生活中,庄子亦常常忍受贫寒,他住的是“穷闾陋巷”,瘦成为“槁项黄馘(xù脸)”,“困窘”到了只靠着“织屦”(打草鞋)以维持生计。连见魏王的时候,他穿的“大布之衣”都是“补”了的。他饿得没有饭吃,曾经向监河侯借过小米。

关于庄子的师承,大致说来思想精神秉承老子,以诋訾孔子之徒,因为《庄子》中有大量的证据,例如,《渔父第三十一》,主旨阐扬“保真”思想,并批评儒家礼乐人伦的观念。孔子坐在林中杏坛,见一白眉被发渔父,亦即一隐逸型的有道者,渔父斥孔子“擅饰礼乐,选(序列)人伦”,指责他“苦心劳形以危其真”,教导孔子要“谨慎修身,保持本真,使人与物各还归自然。”(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815-827页)《盗跖第二十九》,主旨在于抨击儒家礼教规范及俗儒富贵显达的观念,主张尊重自然的情性。本篇主要部分为借盗跖而评孔子的对话。(《庄子今注今译》775-804页)《胠箧第十》,写出圣智礼法的创设,本用以防盗制贼,却反被盗贼所劫,用为护身的名器,张其恣肆之欲,而为害民众。所以主张莫若绝弃圣智礼法,以免大盗所乘。(同上,252-266页)《庚桑楚第二十三》主张为政之道也宜像“春气变而百草生,正得秋而万宝成”那样自然无为,抨击尧舜以来,标举贤名,使人民互相倾轧,任用心智使人民互相争盗的混乱政情。(同上,591-623页)

不过,亦有人认为,庄子出于儒家。证据同样是在《庄子》中,例如,《天下篇》把儒术列为“内圣外王之道”的总要,并称道《诗》、《书》、《礼》、《乐》与邹鲁之士、缙绅先生,而谓百家众技只是“一曲之士”。《齐物论篇》言“六合之外,圣人存而不论;六合之内,圣人论而不议;春秋经世,先王之志,圣人议而不辩”,这所谓“圣人”,很明显地是指仲尼。《田子方篇》:“颜渊问于仲尼曰:‘夫子步亦步,夫子趋亦趋,夫子驰亦驰;夫子奔逸绝尘,而回瞠若乎后矣。’夫子曰:‘回,何谓耶?’曰:‘夫子步,亦步也;夫子言,亦言也;夫子趋,亦趋也;夫子辩,亦辩也;夫子驰,亦驰也;夫子言道,回亦言道也;及奔逸绝尘而回瞠若乎后者,夫子不言而信,不比而周,无器而民滔乎前,而不知所以然而已矣。’”等等。其实,庄子可谓集众家之长,而最终成就了老子以来道派为与儒、墨鼎足成三的道家。

四,《庄子》的“无己”、“丧我”、“心斋”与“坐忘”

故夫知效一官,行比(合)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而宋荣子犹然(喜笑的样子)笑之,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彼其于世未数数然(汲汲然,急促的样子)也。虽然,犹有未树也。夫列子御风而行,冷然(飘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返。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此虽免

乎行,犹有所待者也。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阴阳风雨晦明也)之辩(变),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逍遥游》)

此即“无己”!《逍遥游》篇名,义取闲放不拘,怡适自得。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逍遥,无为也。是欲心意之逍遥自得,重在无为也。本篇之旨在凝神,而神之能凝,在心意之逍遥,欲心意之逍遥,则在无为。人之不能逍遥者,有为也。其所为者,名也,功也,己也。此外则有有用之材也。故篇中揭其纲目,圣人无名,神人无功,至人无己,大樗(chū)无用。夫至于无名、无功、无己、无用,斯无为矣,斯逍遥矣。(参阅刘武撰《庄子集解内篇补正》1-2页,北京:中华书局。)

南郭子綦隐(凭也)机而坐,仰天而嘘,荅焉似丧其耦(物我相对)。颜成子游立侍乎前,曰:“何居乎(何故)?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今之隐机者,非昔之隐机者也?”子綦曰:“偃,不亦善乎,而问之也!今者吾丧我,汝知之乎?汝闻人籁而未闻地籁,汝闻地籁而未闻天籁夫!”子游曰:“敢问其方。”子綦曰:“夫大块噫气,其名为风。是唯无作,作则万窍怒呺(xiào,号也)。而独不闻之翏翏(liáo,长风声)乎?山林之畏崔,大木百围之窍穴,似鼻,似口,似耳,似枅(jī),似圈,似臼,似洼者,似污者;激者、謞(xi ào)者、叱者、吸者、叫者、譹者、宎(y?o)者、咬者,前者唱于而随者唱喁(y?ng)。泠风则小和,飘风则大和,厉风济则众窍为虚。而独不见之调调之刁刁(草木摇动貌)乎?”子游曰:“地籁则众窍是已,人籁则比竹是已,敢问天籁。”子綦曰:“夫天籁者,吹万不同,而使其自已也。咸其自取,怒者其谁邪?”(《齐物论》)

此即“吾丧我”!庄子于《逍遥游》篇之后,继以斯篇。良以心之能逍遥者,无己也,无己则不齐齐矣。物本不齐,心则可齐,故《人间世》篇仲尼以“斋”语颜回。斋者,齐也。又曰:“一若志。”即齐其心也。夫心何以不齐?由感于不齐之物,而有审辨彼此、是非、美恶之知,因而生好恶之情,随发而为不齐之论矣。故欲论之齐,则在冥情去知。情冥知去,则心如死灰矣,蝶我胥忘矣。此之谓“丧我”,丧我则齐之极致也。具体言之,文中“丧耦”乃形于外,丧耦则物论自齐,即佛书之“无人相”;而“丧我”则存于内,乃子綦自明之辞,人固无从知之。非仅丧耦也,系进一层说。即下之化蝶不知周也,又即佛书之“无我相”也。无人无我,彼是双忘,尚何物论之不齐哉!(参阅刘武撰《庄子集解内篇补正》30-35页。)

颜回曰:“吾无以进矣,敢问其方。”仲尼曰:“斋,吾将语若!有心而为之,其易(易伪也)邪?易之者,暤(gāo)天(自然也)不宜。”颜回曰:“回之家贫,唯不饮酒不茹荤者数月矣。如此,则可以为斋乎?”曰:“是祭祀之斋,非心斋也。”回曰:“敢问心斋。”仲尼曰:“若一志(或“一若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耳止于听,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唯此真道,集在虚心)。虚者,心斋也。”颜回曰:“回之未始得使(言得教诲),实自回也;得使之也,未始有回也,可谓虚乎?”夫子曰:“尽矣!吾语若!若能入游其樊而无感其名(不为名位所动),入则鸣(能接纳则说),不入则止。无门(入焉不测其方)无毒(游焉不泥其迹),一宅而寓于不得已,则几矣。绝迹易,无行地难。为人使易以伪,为天使难以伪。闻以有翼飞者矣,未闻以无翼飞者也;闻以有知知者矣,未闻以无知知者也。瞻彼阕(空也)者,虚室生白(光明,道也),吉祥止止(也)。夫且不止,是之谓坐驰(形坐而心驰)。夫徇耳目内通而外于心知(排除心机),鬼神将来舍,而况人乎!是万物之化也,禹、舜之纽也,伏戏、几蘧(qú,三皇以前无文字之君也)之所行终,而况散(普通人也)焉者乎!”(《人间世》)

此即“心斋”!心斋即“一若志”,即“一宅”。《达生篇》:“必斋以静心:斋三日而不敢怀庆赏爵禄,斋五日不敢怀非誉巧拙,斋七日辄然忘吾有四肢形体也。”夫至忘四肢形体,则心可谓虚矣。“虚”字为全篇主脑。而“一若志”,乃庄子之道,其功夫即在此,亦本篇主要语,

即《老子》之“抱一”也。《老子》云:“致虚极,守静笃。”欲致虚之极,在守静之笃,欲守静笃,则在抱一,即“一若志”之谓也。故一志为道家下手功夫,虚则其功效也。而一宅者,宅居于一而不二也,为上“一若志”之喻。处心至一之道,不得已而应之,非预谋也,则庶几矣。(参阅刘武撰《庄子集解内篇补正》93-101页。)

颜回曰:“回益矣。”仲尼曰:“何谓也?”曰:“回忘礼乐矣。”曰:“可矣,犹未也。”他日,复见,曰:“回益矣。”曰:“何谓也?”曰:“回忘仁义矣!”曰:“可矣,犹未也。”他日,复见,曰:“回益矣!”曰:“何谓也?”曰:“回坐忘(坐而自忘其身)矣。”仲尼蹴然曰:“何谓坐忘?”颜回曰:“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仲尼曰:“同则无好(偏好)也,化则无常(执滯)也。而果其贤乎!丘也请从而后也。”(《大宗师》)此即“坐忘”!又《在宥篇》云“堕尔形体,吐尔聪明,伦与物忘,大同乎涬溟,解心释神,莫然无魂”,可作此节参证。(参阅刘武撰《庄子集解内篇补正》176-177页。)

五、结语:老子与庄子

假如没有《老子》这本书的话,中国文化与中国人的性格将会截然不同。假如不能真正领会这本小书里的玄妙哲思,我们就不能期望他可以理解中国的哲学、宗教、政治、艺术与医药,甚至包括烹饪在内。道家潜入个人的生命里面安享宁谧,进入生命之道更深更远,故道家独享“道”之名。道是“一”,是自然的、永恒的、自发的、无名的,而且也是不可描述的。它既是万物的起源,也是万物行程所依的途径,乃至万物的归宗。当道为个别事物所拥有时,即转变成了它的“德”。个人的理想生命、社会的理想秩序,以及政府的理想形态,都要奠基在它上面,并且接受它的引导。落实到生命之道而言,它意指素朴、自发、宁静、柔弱,最重要的还要无为,亦即“不要作出违反自然的行为”,或者说,让自然摊开自己的历程。甚至圣王也当以不干扰自然的方式治理这个世界。人确实当顺从自然,但顺从自然时,他并没有被抹杀掉,相反地,他的本性反而会更加的充实饱满。综述道家哲学最精要者,莫过于《庄子》,“以本为精,以物为粗,以有积为不足,澹然独与神明居。古之道术有在于是者,关尹、老聃闻其风而悦之。建之以常无有,主之以太一,以濡弱谦下为表,以空虚不毁万物为实。”“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敖倪于万物,不谴是非,以与世俗处。(中略)上与造物者游,而下与外死生、无终始者为友。其于本也,弘大而辟,深闳而肆;其于宗也,可谓稠(tiào)适而上遂矣。虽然,其应于化而解于物也,其理不竭,其来不蜕,芒乎昧乎,未之尽者。”不过,庄子同样也跨越了老子的思想,他确实将道家思想带到了一新的高峰。他反抗传统以及习俗的标准、他诗意的神秘主义、他精巧的个人主义、他对于人性的洞见,以及他对于万物的辽阔视野等,都是中国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灵感泉源。(陈荣捷《中国哲学文献选编》137-138,163-165页)

《老子》与《庄子》风格迥异,例如,(1)《老子》冷峭透彻地洞察宇宙万物;《庄子》诗性地体证,意象地表达。(2)《老子》惯用格言与简练的隽语;《庄子》惯用“三言”——卮言、重言、寓言。(3)《老子》立足于超越而批判社会;《庄子》立足于遗世独立而关注个体自由。(4)《老子》可以用世,为法家所吸收并后来导致“黄老之学”;《庄子》后来的影响主要在文学审美方面。总之,庄子将老子对“道”关注,转移至对个体内在自由的追求,从而彻底改变了道家思想发展的方向。这对后世中国知识分子的人格心理与文化精神的影响至深至远。(参阅胡伟希《中国哲学概论》107-8页)

不过,老庄之论道,确为一具内部一致性之思想。然吾人以儒家思想与道家思想比较,首将觉老庄之思想,虽可合乎吾人对宇宙之所以为宇宙之一种理性之直觉,然却与吾人性情上之要求,或心灵上之价值感,不直接相干。老庄之道为一冷静无情之宇宙观与人生观。依吾人之仁心以观此道,便为一毕竟无情,亦无善无恶之一中性之形上存在。是即老庄之道终为不

仁或非仁,而不如《中庸》《易传》之道体,兼为一既仁且智而至善者也。至儒者之所以知此天道之为仁而至善,则原于儒者之能由知人之心性,而本之以知天。老庄则未言人之心性之仁,亦未尝循之以知天;乃唯由观万物之在天地间之由有而无,由生而复,以冥悟一混成之道;而彼之视人,亦视如万物之一,而与他物同依一自然律以生。唯此人其智足以知此自然律,与其所依之道体,其性足以与其为一,遂能知其生活上之道之所宜然与当然,而由修德以上合于道体,而契彼玄冥耳。然此与儒家之修仁智之德,纯在人心性之要求之不容己者上立根,固不同矣。(唐君毅《中国哲学原论?导论篇》253-255页)荀子批评庄子“蔽于天而不知人”;(《荀子?解弊》)司马迁论庄子“皆空语无事实。(中略)其言洸洋自恣以适己,故自王公大人不能器之”。(《史记?老子韩非列传》)朱子亦指出:“老子犹要做事在,庄子都不要做了。又却说道他会做,只是不肯做。”庄子“多是说孔子与诸人语,只是不肯学孔子,所谓‘知者过之’者也。”(《朱子语类》卷一二五)皆不亦宜乎!孟子言:“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我们懂得与明白了学问之道,却不照此诚意正心修身齐家等等,知而不行或知行不一,则我们不能够“成己”,不能成己,则不能“成人”,不能成人,则亦不能真实地“成物”。反之,我们既不能行,则我们的知亦非真知。道家学问近于此,西学则几乎尽陷溺于此。望在座诸君能真切地省觉之!

附《墨子》

1.墨子的生平

据《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载:“盖墨翟,宋之大夫,善守御,为节用。或曰并孔子时,或曰在其后。”此外,便没有更多的记载了。

所以,在中国历史上,墨子是个最神秘的人物,我们不仅弄不清他的生卒年代,就是对他的国籍和出生地点也不能确切判定。还有人说他是鲁国人或者说是齐国人,甚至说他是印度人、犹太人、希腊人的都有。据梁启超推断:墨子生于周定王初年,约当孔子卒年后十余年,卒于周安王中叶,约当孟子生前十余年(见氏著《墨子学案》)。他早年“学儒者之业,受孔子之术”;及长,又从史角之后学习科技。据说,其晚年尤为凄凉。(参阅《中国哲学辞典大全》770-772页)

据《韩非子?显学篇》载:“世之显学,儒墨也。儒之所至,孔丘也;墨之所至,墨翟也。”据《淮南子?泰族训》载:“孔子弟子七十,养徒三千,皆入孝出悌。言为文章,行为仪表,教之所成也。墨子服役者,百八十人,皆可使赴火蹈刃,死不旋踵,化之所致也。”

2.“墨”字的涵义

据《庄子?天下》载:“不侈于后世,不靡于万物,不晖于数度,以绳墨自矫,而备世之急;古之道术有在于是者。墨翟、禽滑釐闻其风而说之。为之大过,已之大循。作为《非乐》,命之曰《节用》;生不歌,死不服。墨子泛爱兼利而非斗,其道不怒;又好学而博,不异,不与先王同,毁古之礼乐。(中略)今墨子独生不歌,死不服,桐棺三寸而无槨,以为法式。以此教人,恐不爱人;以此自行,固不爱己。未败墨子道,虽然,歌而非歌,哭而非哭,乐而非乐,是果类乎?其生也勤,其死也薄,其道大觳(qua,薄也);使人忧,使人悲,其行难为也,恐其不可以为圣人之道,反天下之心,天下不堪。墨子虽独能任,奈天下何!离于天下,其去王也远矣。(中略)使后世墨者,多以裘褐为衣,以跂蹻(q? ju?,有跟草鞋)为服(用也),日夜不休,以自苦为极,曰:‘不能如此;非禹之道也,不足谓墨。’(中略)墨翟、禽滑釐之意则是,其行则非也。将使后世之墨者,必自苦以腓无胈胫无毛,相进而已矣。乱之上也,治之下也。虽然,墨子真天下之好也,将求之不得也,虽枯槁不舍也,才士也夫。”由此看古之所谓墨者,“非姓氏之称,乃道术之称”。因为“墨字从黑,为会意兼形声字,故古人训墨为黑,又训为晦。引为之为瘠墨,为绳墨。是则所谓墨者,盖垢面囚首,面目黧黑

之义也”。(参见江瑔《读子卮言?论墨子非姓墨》)

所谓墨就是绳墨之墨,因为墨子绳墨技巧过人,遂有墨者之称,人遂以墨子呼之。(例如墨子与公输子攻守城池竞赛的故事,参阅《墨子?公输》)而墨子以“利于人”为号召,遂蔚成墨家的风尚,因而墨者遂成为道术之称。同时墨者为一种有组织的团体,其领袖即为“巨子”。或许“巨子”是手工业者中最高的权位,须是技艺最高,而又能“自苦为义”的人,才有充当的资格。墨子当然是第一任的巨子。(李石岑《中国哲学十讲》69-72页)

1.非儒

据说,“墨子学儒者之业,受孔子之术,以为其礼烦扰而不侻(tu?,简易),厚葬靡财而贫民,久服伤生而害事。故背周道而用夏礼。”(《淮南子?要略》)于是墨子处处反孔子之道而行之:

? 孔子亲亲,墨子尚贤;

? 孔子差等,墨子兼爱;

? 孔子重礼,墨子节用;

? 孔子重丧,墨子节葬;

? 孔子统天,墨子天志;

? 孔子远鬼,墨子明鬼;

? 孔子正乐,墨子非乐;

? 孔子知命,墨子非命;

? 孔子尊仁,墨子贵义。

《墨子?公孟》举出四点“足以丧天下”的理由反对儒家,亦即:

(1)“儒以天为不明,以鬼为不神。天鬼不说,此足以丧天下。”

孔子主张自律的道德,启迪人的内心觉悟,体会仁义天理,所以是“祭神如神在”。抑恶扬善皆自觉慎独而行,无须以神鬼的奖惩为前提。反之,墨子对此似体会不足,或者他想让所有人都能够行善去恶,唯有让人们都相信神鬼的存在和神鬼的奖惩,方才可能。他主张的是一种他律的道德。或许孔子考虑的是君子人格,愿天下人皆成为君子、“成人”;而墨子更多考虑的是现实的大众,所以他要“明鬼”,因为“今若天下之人,偕(皆)若信鬼神之能赏贤而罚暴也,则夫天下岂乱哉?”(《墨子?明鬼》)

(2)“又厚葬久丧,重为棺槨,多为衣衾,送死若徙,三年哭泣,扶后起,杖后行,耳无闻,目无见,此足以丧天下。”

礼仪制度、仪式比如丧礼无论对于个体完整人格的养成,维护淳朴纯善的民风都是不可或缺的。所以孔子坚持人应当以虔诚的心来参与到仪式当中,尤其是在丧礼之中恰当地表达出自己发自内心的哀痛之情。孔子在弟子颜渊死后的悲恸,在有丧者之侧悲伤而不忍下食,是日不歌等等都是仁心的自然流露,所以,孔子严厉地批评那些不愿意守父母三年之丧的人,尤其是那些在此期间还心安理得地食甘衣锦赏乐的人,说他们是不仁之人。曾子也曾说:“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相反,在这个问题上墨子似只看到丧礼所投入的大量个人及社会的精力与财力,所以他要主张一律节葬。他说出的理由没有超出宰我,说古圣王实行薄葬或许也是事实。不过人类从最早的不葬到葬,这最是仁心的自然养成与流露。以后又由简单的掩埋到薄葬乃至严整的丧礼,都可以依从“丧与其易也,宁戚”的原则。令墨子不能想到的是后世的人会硗薄到无动于衷的地步。再者,墨子这里的主张似与他《明鬼》中所力倡的“古圣王治天下也,必先鬼神而后人者”不尽一致。

(3)“又弦歌鼓舞,习为声乐,此足以丧天下。”

墨子“非乐”,因为“乐”“上考之,不中圣王之事;下度之,不中万民之利”,“以求兴天下

之利,除天下之害,而无补也”。(《非乐》)反过来,乐等还会烦扰而不侻,靡财而贫民。可是,为什么礼乐诗歌对大众的教化功能,墨子就能全然视若无睹呢?墨子是否曾真正深入地思考过这个问题?人是必须得表达自己的情感情欲乃至性爱的,或许“非礼”“非乐”“非诗”的表达则既不美亦不善,甚至还会是粗俗粗暴而极令人憎恶不齿的!宗教一般会诋毁情欲性爱之丑陋来抑制本能的直接表达,人们通常称这为“禁欲”。墨子的做法是否有些近于宗教呢?显然在“本能”与“禁欲”之间,诗书礼乐的教化是一条最为妥帖的中庸之道,它不是径直地通过禁欲来遏制人的本能,而是要将人的本能提升到既美亦善的层面,于是人类世世代代生存于斯,繁衍与斯,才既不失人之尊严,又令人生得以圆满如斯!

(4)“又以命为有,贫富、寿夭、治乱、安危,有极矣,不可损益也。为上者行之,必不听治矣,为下者行之,必不从事矣。此足以丧天下。”

墨子言天志,而又非天命。是见墨子之天,仍同于诗书中之天,乃唯监观四方,视人之行为合不合于其志,而施赏罚者。故墨子虽非命,然其不特未尝非“诗书中之天命之主要意义”,而正是承诗书中所谓天所命于人者,以努力从事。其非命,唯是非预定论之思想。所以,墨子唯其非命,而后天有“志”而期望人之行为足与其志相副,及天未尝对人之未来之行作预定之义,方得确立。天有志而无对未来之预定,天斯更自成其为“明明在上,赫赫在下”以自居其位者;人斯更能自求尽力以上体天志,而从事力行,以“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者。是则墨子之分别天人,而厘清其分位与关系之功也。但墨子以此来非儒则似文不对题。因为儒者言知命者,乃言人须知其所遇之穷达、顺逆、富贵、死生之境,皆可以为进德之资,人不当枉道以求富贵,或贪生而苟存之谓。孔子之言命乃与义合言,吾人如知人求行道时所遭遇之一切艰难困厄之境,死生呼吸之事,皆是求行道者,义所当受,亦即天命之于行道者之所;则亦知依孔子之教,人而真欲为君子,欲为志士仁人,则其行义达道之事,与其所遇者,乃全副是义,全副是命。达则兼善天下,用之则行,而有所为,是义是道。隐居或乘桴浮海,而舍之则藏,乃有所不为,皆不主痈疽与侍人瘠环,不枉尺直寻之类;是所以避非义非道之行,而自求其志,独善其身,仍是义,仍是道。人当此际,处境之于我,实无顺逆之分,顺是顺,逆亦是顺,斯人无可怨,天无可尤;而一切顺逆之境,无论富贵、贫贱、死生、得失、成败,同所以成人之志、成人之仁;斯见全副天命,无不堪敬畏。此境界自非人所易达。(以上参阅唐君毅《中国哲学原论?导论篇》333-336页)

墨子以“利”言“义”、言“天志”,一味以实利的大小、得失为判准,哪怕这“利”并非私利,而是“天下之利”,那么,这“义”、这“天志”还会是超越的“义”、形上的“天志”吗?它们不会因一味迁就实利而令自身的形上超越的价值乃至一切礼文之理想丧失殆尽吗?这是否即荀子所批评的“蔽于用而不知文”(《荀子?解蔽篇》)呢?儒家以仁义之道德理想为最高判准,把义利二者始终辨析得清楚明白,不为利而不合义之事,乃至不义而得天下亦不为。墨子及墨家义利不分,为利即为义,为天下之利即为天志,他们的尚贤、尚同、兼爱、非攻、节用、节葬、明鬼、非乐、非命、贵义等等皆本于此,他们以大禹为榜样、为楷模,忠实地践履禹之道,为天下也的确做到了“多以裘褐为衣,以跂蹻为服,日夜不休,以自苦为极”,且“必自苦以腓无胈胫无毛,相进而已矣”(《庄子?天下篇》)。不过,我们能如孔子论禹所言“禹,吾无间然矣”而亦言“墨,吾无间然矣”?倘若不能,那么是为什么呢?

老子哲学论文论老子的朴素辩证法思想

主题:论老子的朴素辩证法思想 摘要: 老子的辩证法,不是简单地猜测和比喻,而是进入理性的说明论证:第一、老子肯定世界上的事物不是铁板一块。而是遍普存在着对立的,存在着一个肯定,必然存在着一个否定。在中国哲学史上,是他首先揭示了对立存在普遍性,从而提出了矛盾的普遍性。第二,进而提出世界万事万物是动的,是运动变化的。动因是事物内部存在对立面,对立面的作用促进了事物的运动,“反者道之动”,准确地说明了相反两个方面的斗争或相反的两种作用,是事物存在和运动的根据。第三,矛盾的两个方面并非绝对对立。老子进而揭示了对立面的相互依存性,渗透性、同一性,提出“相反相成”的矛盾论思想,“万物负阴而抱阳”肯定事物的内在矛盾。第四,老子提出反是事物变化的遍普规律,而柔弱是运用道而使事物保持相对长久的关键。反是不可避免的,但柔弱是可以延缓反的到来。 关键词: 老子哲学朴素辩证法对立矛盾规律 正文: 第一部分:概述 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楚国苦县(今鹿邑县)人。约生于前571年。老子即老聃,生卒年不可详考,约生于公元前580年(周简王6年0,约死于公元前500年(周敬王20年)。史载,曾任周王朝史官,孔子曾向他问礼,晚年见周王朝日趋没落,便骑青牛而去,回故乡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过着隐居生活。老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道家学派的始祖。 1.1老子学说的产生 春秋战国时期,农民小私有者,自从公社解体后是一直存在的人数众多的阶层。在社会剧烈变动的时代,逃亡的奴隶,被大国吞并的小国的降为皂隶的贵族,都有成为自由农民的可能,农民小私有者阶层在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时期,有扩大的趋势。老子书中小国寡民反对剥削农民平均主义等思想都反映了当时农民小私有者的愿望。他们没有政治特权,受剥削,有反抗压迫的要求,但又不是一无所有,并非处于社会的最低层,所以其革命性不彻

老子生死时间略考

老子生死时间略考 李健 【作者简介】李健,北京元学文化院院长,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理事,老子道学文化研究会道商委员会讲师。 老子的具体生死时间问题,至今似乎还是一个谜。尤其是道教对老子赋予了神话色彩,造成老子给人的感觉是来无影去无踪,于是有的人甚至质疑老子在历史上真实存在过。对于老子的具体生死时间,笔者掌握了一点文献,现简述如下。 一、老子生于公元前604年(周定王三年) 根据《史记》等文献关于孔子向老子问礼的记载,可以得出老子的出生时间不晚于春秋,但具体生于哪一年,《史记》没有记载。偶然的机缘,我在李氏族谱上看到了老子的出生时间的记载,引起了我对老子生死时间问题的关注,后来发现多个文献验证了李氏族谱的记载。 《李火德族谱》中的《珠公遗墨》一篇记载:“……耳,字伯阳,称老聃,为老子。生于周定王三年……。”(珠公即李珠,是宋代人,系李火德之父,老子第六十六代世孙。) 永安《陇西李氏族谱》记载:“耳,名聃,号伯阳,又名老子……生于春秋时期周定王三年……。”

唐代《北山录》中的“圣人生第二”记载:“老氏生于定王”。(宋)慧宝注为:“老子,周定王三年……生于楚国陈郡赖乡曲仁里。姓李,名耳,字伯阳,谥聃也。”(《北山录》,(唐)神清撰;(宋)慧宝注;(宋)德珪注解;富世平校注.中华书局2014年5月第1版第62页。) 宋代《佛祖统纪》中的“卷第五十五·历代会要志十九之四”记载:“周定王三年(前604)……,老子生于楚陈郡。”(《佛祖统纪》,(宋)志磐撰;释道法校注.中华书局2012年11月第1版第1286页。) 明代憨山大师的《老子道德经解》中的《老子传》记载:“老子生周定王三年。”(《老子道德经解》,光绪十二年春二月金陵刻经处。) 唐代的《续高僧传》和明代的《佛祖纲目》也提到了“老子生于周定王三年”。 多处文献互相验证,所以可以确定老子的出生时间为周定王三年,即老子生于公元前604年。(老子大孔子53岁,当时的思想家中,老子年龄大出了很多,所以尊称李耳为“老子”。孔子之所以要向老子问礼,其中重要的原因也不外乎是老子作为守藏室之史,对历史了解得更多,并亲历了孔子之前半个世纪的历史。) 二、老子死于公元前520年(寿命为84岁) 老子成仙升天、老子化胡等传说,皆不可信。对于老子死亡的

对老子第一章的看法

对老子第一章的看法 摘要:经过一学期《老子读解》课程的学习,谈谈对老子第一章所讲的个人看法,结合资料和所学对老子所讲进行解释。以及学习老子第一章之后的感受。关键词:道常道名常名无有欲 一、我对老子第一章的逐句理解 (一)、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为什么说“道,可道,非常道”呢?“道”为什么说不出呢?我认为“道”是一种体验。体验是无法传达的。如果你不知道什么是爱,当有人为爱献身的时候,你会觉得不可思议。你可以在字典里找到这个“爱”字,但你会理解不了它的意义。如果你真的爱过什么人,你就知道“爱”这个字的意义了。意义来自于体验,当你有了体验,它就变得有意义了——否则它就是空洞的。文字可以被传达,但文字只是一种容器。如果你没有体验,你拿到的就只是一个空洞的容器。当你看到它、或者听到它,你会用你的体验去理解它。许多人一辈子都没有爱过,他们一辈子也不能理解“爱”这个字的意义,当他们听到有人为爱献身的时候,他们会觉得那个人很傻。尽管字典里也在解释这个“爱”字的意义,但他们理解不了,他们只能姑妄听之。所以说,“道”是一种体验。你只有通过亲身体验才能理解它,没有人能够代替你,就像没有人能够代替你吃饭和恋爱一样。所以说,如果“道”可道的话,那一定不是永恒的道(常道),或者理解为正确的道。 那又为什么说“名,可名,非常名”?经过一学期的学习,我的看法是,名,可以用名称界定的,就不是恒久的名。对某事物进行定义,这个定义必然存在偏差。天地万物首先都是没有定义(名字)的,但是我们要先给它一个定义,它才算某物。认为可以称呼的名称都是应物而起的,它们随事物的发展而变迁,都不是永恒的。 (二)、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个人的思路是,这句的重点在于有和无的含义。有与无,是中国哲学史的一对范畴。在《老子》书中专门讨论“有”、“无”问题的有十几章之多。有,指有形,有名,实有等。无,指无形,无名,虚无等。老子提出这对范畴,他用无和有来指称“道”,表明“道”由无形向有形落实的活动过程。无,是作为天地初开、混沌未分之际的命名;有,是作为万物本原的命名。在老子看来,世界是统一的,由‘道’的运动产生的。老子认为‘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始制有名。(《老子》第三十二章)由于天地相合,产生万物之后,才有名(概念)的出现。因此,“无”和‘有’分别代表世界产生过程的两个阶段。在有与无这一对范畴中,我推测,老子认为无和有同样重要,是世界重要组成。如“三十幅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老子》第十一章)。 我把这句结合《老子》第四十章所云:“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认为老子可能是在表达世上是从无实形到有实形继而衍生万物。 (三)、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又是何意?人排除主观的欲望,就可以看出万物的奧妙,亦即万物形成一定的秩序。依此可以猜想造物的神奇,推源「万物之始」无法说出的奥秘。其次,常有欲,以观其徼,又是何意?人若想了解特定的现象,就得设计某些情境,由之看出其广大边界(徼)。

哲学基础平时作业及答案

《哲学基础》平时作业一 一、单项选择题 1.人生无聊,世界不值得留恋,这种思想属于(悲观主义 2.哲学思想主要解答(世界是什么 3.哲学思想派别可以分为两大阵营(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4.认为世界一切都是我们主观精神以内的东西,这种观点属于(主观唯心主义)5.实践是指(人们改造世界的物质性活动) 6.认识主体和认识客体相统一的基础是(实践) 7.事物的质变是事物(由一种质态转化为另一种质态的变化 8.偶然性对事物发展过程(其加速或延缓作用 9.事物的假象是(歪曲的表现事物本质的现象) 10.检验认识的真理性,就是要检验认识是否同(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相符合) 二、判断题 1.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对) 2.意识中存在的东西,在客观世界中都能找到其原型。(对) 3.唯心主义哲学体系中无任何合理的成份。(错) 4.原因和结果是相对应而存在的。(对) 5.新事物是指那些力量强大、发展速度比较快的事物。(错) 6.量变是事物发展的起点,质变是事物发展的终点。(错) 7.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发挥者,必是成功者。(错) 8.感性认识积累多了就能上升为理性认识。(错) 9.实践是人们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对) 10.认识正确与否可以用科学理论来检验。(错) 三、分析题 从唯物论的角度分析“人为什么会有不如意的事”。 答主观与客观相符合,因为人的水平、生活素质导致看待问题的角度不同才导致有不如意的事发生,马克思说世界万物都是有联系的,当代社会物理学说世界就是相互各种作用。世界是一个系统,人是系统中的一个元素元素之间存在相互作用这起到了调解个体间需求的作用也造就了世界与社会的复杂性首先个体的欲望是可能不合理的那么必然不能如意因为会影响世界与其他元素的平衡次之即使每个个体的欲望都是合理的但是世界是变化的

老子文献等

?一、关于《老子》几种版本以及相关老学的研究史料介绍 ?1、《老子注》魏王弼,清刻《二十二子》本,《诸子集成》本。 ?2、《老子道德经》旧题河上公章句,《四部丛刊》本。 ?3、《老子古本篇》唐傅奕,《道藏本》,《经训堂丛书》本。 ?4《老子翼》明焦竑,清刻本,排印本。 ?5、《老子道德经考异》清毕沅,《经训堂丛书》本。6、《老子道德经考异》罗振玉,上虞罗氏刊本。 ?7、《老子新译》任继愈.适合初学。 ?8、《老子校诂》马叙伦,中华书局刊本。 ?9、《老子古义》杨树达,中华书局刊本。 ?10、《老子校释》朱谦之,中华书局刊本。 参考资料 ? 1.陈鼓应:老子译注及评介[M].北京:中华书局,1984. ? 2.高明:帛书老子校译[M].北京:中华书局,1996. ? 3.熊铁基:中国老学史[M]. 福建:福建人民出版社,2005. ? 4.熊铁基等: 二十世纪中国老学[M]. 福建: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 ?2、《道德经》其书 《史记?老子韩非列传》“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汉河上公作《老子章句》,分为八十一章,以前三十七章为《道经》,后四十四章为《德经》,故有《道德经》之名。但1973年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老子》抄写本,《德经》在《道经》之前。道教奉为主要经典之一。道德经有多个版本,长沙马王堆汉墓帛书《老子》甲﹑乙本是最古的本子。魏王弼《老子注》最为通行。清魏源《老子本义》掘其意蕴。近人马叙伦《老子校诂》则详于章句训诂。 今人张松如有参照马王堆帛书《老子》甲﹑乙本而作的《老子说解》。 相传老子修道德,著书上下篇。春秋末期已有老子其人。现在通行本《老子》,多数学者认为在孔子、墨翟之后,可能成书于战国中前期。王弼注本、傅奕本上篇言道,下篇言德。1973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老子》甲、乙本,则上篇为“德篇”,下篇为“道篇”。在上下篇中分章次第,以及《道德经》的题名都是后人所加。 现存《老子》的版本,以帛书甲、乙本为最早。甲本文字,不避汉高祖刘邦讳,可证它是刘邦称帝以前抄写的。乙本避刘邦讳,但不避惠帝刘盈、文帝刘恒讳,可知它是刘邦称帝以后,刘盈、刘恒为帝以前抄写的。甲、乙本皆分二篇,乙本篇末标出《德》3041字,《道》2426字,合计5467字。甲本尾题残缺不明。两本都不分章次。 ?东汉时成书的《老子河上公章句》,分81章,上篇道经37章,下篇德经44章,河上本复于每章章次之首冠以“章题”二字。魏王弼《老子注》,只分81章,并无章题名称。唐初傅奕校定《道德经古本篇》,据宋代谢守灏《混元圣纪》记载:傅奕考核众本,勘数其字。项羽妾本,齐武平五年,彭城人开项羽妾冢得之:安丘望本,魏太和中,道士寇谦之得之;河上丈人本,齐处士仇岳得之。其中项羽妾本迄今仍有

生死的各种观点

总按:所谓“轮回路险,生死事大”,不可不察,本连载笔记探讨生死问题,博采各家之言,虽不成篇,亦可供同道参考,友好交流。 解除永世沉沦之恐怖 按:本篇摘自《世界人生哲学金库》之“人生真谛篇”,该书由施忠连主编,上海文化出版社1994年版。 人生哲学的永恒课题 在《哈姆雷特》这部不朽名剧中,莎士比亚借哈姆雷特之口苦苦追问生存和死亡问题。他没有沉溺于对生死本质的苦思冥想,而是将主要兴趣集中于探讨人们对待生死的态度问题,……既然死亡可以使人从生存困境中得到永恒的解脱,我们为什么还要在人世苟且偷生?……《一报还一报》中……“死了,到我们不知道的地方去,长眠在阴寒的囚牢里发霉腐烂,让这有知觉有温暖的、活跃的生命化为泥土;一个追求着欢乐的灵魂,沐浴在火焰一样的热流里,或者幽禁在寒气砭骨的冰山,被无形的狂飙吞卷着,上下八方肆意狂吹;也许还有比一切无稽的想象所能臆测的更大的惨痛,那太可怕了!只要活在世上,无论衰老、疾痛、穷困和监禁给人怎样的烦恼和苦难,比起死的恐怖来,这也像天堂一样幸福。” 德国生命哲学家齐美尔指出:“我们如何理解生命?如何理解死亡?这是同一基本态度的两个方面。” 未知生,焉知死:悬置死亡 孔子……说:“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未知生,焉知死”……程颐……发挥道:“知生之道,则知死之道;尽事人之道,则尽事鬼之道。” 后世儒家遵循孔子的教诲,将主要时间和精力用于“立德、立功、立言”,用于“正心诚意、格物致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而很少对死亡问题作正面阐述。与此相应,在中国传统中,人们用驾崩、殒没、溘世、过世、仙逝、永别、就义、殉难、自尽等许多词来委婉地称呼各种死亡,死亡在现实生活中最终成了一个禁忌的话题。 伊壁鸠鲁教导人们说:“当我们存在时,死亡不存在;死亡存在时,我们已不存在了”……人生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在现实世界中追求快乐、幸福的生活,死亡对于人而言根本不是一个问题。 帕斯卡尔……指出:“不去想它,然后坦然自若地接受——这是对付死亡最好的方法。” 斯宾诺莎……看来,“自由的人绝少思想到死,他的智慧不是死的默念,而

读《老子-第一章》

读《老子?第一章》 *导读:《老子》一书,版本多样,其中以王弼的通行本影响最大,本文在解读《老子第一章》时,即以王弼本为主,并参照马王堆…… 《老子》一书,版本多样,其中以王弼的通行本影响最大,本文在解读《老子第一章》时,即以王弼本为主,并参照马王堆帛书本进行解读。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此为通行本《老子第一章》之内容。 道可道,非常道,此句解法颇多,笔者仅举影响较大的两例:其一,第一个道为人们习称之道,即今人所谓道理,第二个道意为言说,第三个道乃老子哲学的专有名词;常,帛书本为恒,通行本为避汉武帝刘恒讳而改为常(此说法亦是被大多数《老子》研究者所接受的,笔者亦如是),恒解为永恒,且恒变恒动。程颐言惟随时变易,乃常道,不动而恒常存在的理是会穷尽,唯有动则终而复始,周行而不殆(二十五章)。故,句意为,习常可以言说之道,并不是老子所言的永恒的、恒变恒动之道。其二,第一、三个道均为老子哲学之专有名词,是老子所言 道,第二个道仍为言说,意思是,老子所言之道一旦被言说

出来就不再是其所说的恒变恒动的永恒之道。 笔者认为,此两种解读意均在强调老子所言之道是不可言说的,他们认为,因为道是无限的,语言是有限的,人无法言尽其全部,而只言局部又会损坏其全部。笔者认为,此种解读是只看到了言说的缺陷而强调道不可说,却未思及老子之所以这样说之理。笔者认为,一方面,老子如大多数学者一样看到了言说的表达方式的有限性,以有限的语言去诠释无限的道就是以有限去限定无限,这明显是有缺陷的,但是老子却认为有缺陷的表达方式并不是错误的方式,它只是一种具有相对性的表达方式,所以,其所言之道也就是具有相对性的道。另一方面,老子认识到其自身对道的认识并非完全的,这与道本身特性是相关的,如道之形体就是很难把握的,《老子》中仅以恍兮惚兮、无状之状、无物之象等去描述道之形;但,作为规律性的道和发挥创生万物之功用的道又是可以认识的,如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五十八)的事物相反相成之规律的道是可以认识的,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二十五章),道的创生功用也是可以认识的。道本身可被清楚认识的部分和不可被清楚认识的部分给老子完全认 识道造成一定阻碍。因此,综上两方面而言,笔者认为,老子意在强调,首先,道是可以言说的;其次,其自身所言之道并非完全是那个恒变恒动的绝对正确之道。因此,笔者认为此句应解读为,道(老子所言之道)是可以言说的,但是一旦言说出来就又不完全是那个恒变恒动的永恒之道了。需要再次强调的是,理解

《中华传统思想-对话先秦哲学》单选题(含答案)

《中华传统思想-对话先秦哲学》单选题 1.古人读书中提到“左孟庄骚”中“庄”指的是(C )。 A、庄子 B、庄周 C、庄子的书 D、以上各项都不是 2.“和谐”这一词语最早出现在(C )。 A、中庸 B、论语 C、礼记 D、仪礼 3.和与谐可以连接成词是在代开始。(B ) A、宋 B、唐 C、汉 D、明 4.教化的基础和本源是(A )。 A、善 B、真 C、美 D、德 5.“进以礼,退以义,得之不得曰‘有命’”是的行事原则。(C ) A、老子 B、庄子 C、孔子 D、孟子 6.孔子认为在他的弟子中,达到了仁的标准。(B ) A、子路 B、颜回 C、子张 D、子贡 7.孔子在对“文与质”的关系阐释中,质指的是(C )。 A、文化 B、人文 C、自然 D、社会 8.老子的道论是人生修养的(C )。 A、形而上 B、性善论 C、境界论 D、本体论 9.老子和庄子共同认定是实在的,是天地万物的本源。(C ) A、气 B、天 C、道 D、自然 10.《老子其人其书及其道论》的作者是(A )。 A、詹剑锋 B、东方美 C、叶海烟 D、张默生 11.历史上关公形象中的永恒精神价值是(B )。 A、仁 B、义 C、礼 D、智 12.民间学术的特点是(C )。 A、真实 B、规范 C、自由 D、简单 13.“仁”在礼”中的体现是(C )。 A、慈爱孝亲 B、温和润泽 C、祭祀存念 D、报本施恩 14.“仁”在十三经中总共出现了多少次?(D ) A、456 B、356 C、365 D、465 15.儒家的核心理念是(A )。 A、仁 B、义 C、礼 D、智 16.儒家思想中“仁”的品质是(B )。 A、慈爱孝亲 B、温和润泽 C、报本施恩 D、祭祀存念

《老子》版本简介

《老子》版本简介 文学院08级,汉语言文学2班,潘主庭,222008308011148 《老子》,亦称《道德经》、《老子五千文》,是道家的主要经典。相传由春秋末期老聃著。但从书的思想内容和涉及的某些问题看来,该书可能编定于战国初期,基本上保留了老子本人的主要思想。《老子》共81章,5000余言,分上下篇。注本有西汉河上公注、魏王弼注、明清之际王夫之《老子衍》、清魏源《老子本义》等。1973年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文物中,有《老子》的抄写本。《老子》这部书的版本很多。古今有关《老子》的注说千百种之多。秦汉魏晋以来,流传较广的当推王弼注本和河上公注本。《老子》版本纷繁芜杂,至今影响较大的主要有以下几个版本:郭店竹简本、马王堆帛书《老子》甲乙本、西汉竹书本(又名北大竹简本)、严遵《老子指归》、王弼本、河上公本、傅奕本、唐代景龙碑本及其它。 一、郭店竹简本 《老子》郭店楚简本,出自郭店楚墓的出土竹简。这些竹简于1993年在湖北荆门市郭店一号楚墓出土,据考古专家考证,该墓年代为战国中期偏晚,大约为公元前300年左右,墓的主人身份不明。由于该墓曾被盗窃,竹简出土时已散乱、残损,故无法完全恢复简册原状。经专家整理,郭店楚简《老子》书写于形制各异的甲、乙、丙三组竹简上,被认为是《老子》五千言的三种节录本。郭店楚简本的简文不分章,次序和文字与通行本有较大差异。郭店楚简本现存2046字,约为通行本的2/5,是迄今为止所知的年代最早的《老子》传抄本。 二、马王堆帛书《老子》甲、乙本 《老子》马王堆帛书甲乙本,出自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这些帛书于1973年在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3号墓出土,据考证,马王堆汉墓群是西汉初期长沙国丞相利仓以及妻子、儿子的墓地,其中3号墓的下葬年代为汉文帝十二年(公元前168年)。3号墓出土的帛书《老子》有两种抄本,被研究者称为甲本和乙本。甲本不避讳“邦字,其抄写年代应在刘邦称帝(前206 年)之前;乙本避讳“邦”字而不避汉惠帝刘盈(前194- 187 年)之讳, 其抄写年代应是刘邦在位之时( 前206- 194 年)。尽管帛书《老子》也存在当时一般抄本难免的文字上的错误, 比起晚于帛书本并且历经辗转传抄的王弼本和河上公本,应该说帛书《老子》较多地保留了《老子》的原貌。在语言上, 帛书本和世传本最主要的差异就是, 帛书本保留了许多虚词, 如“也”、“安(案)”、“矣”,这些虚词为《老子》的解读提供了有力的依据,解决了前人在校释《老子》时解决不了的一些难题。 三、西汉竹简本 北京大学藏西汉竹书是北京大学于2009年1月接受捐赠的一批从海外回归的西汉竹简。竹质墨迹,书体为隶书,完整简1600余枚。竹书内容丰富,基本涵盖了《汉书·艺文志》所划分“六艺”、“诸子”等六大门类。《老子》属于“诸子”类。 北大汉简《老子》上下经是继马王堆帛书本、郭店楚简本之后出土的第三个《老子》古本,也是保存较为完整的汉代古本。与北大简本相比,郭店本和马王堆本虽然年代较早,但郭店本的内容仅为传世本的五分之二。马王堆本虽是全本,但残破较甚,在甲、乙两本可互为补充的情况下,仍有不少残缺的文句。北大简

老子的无为而治的思想

老子的“无为而治“的管理哲学思想 前言:经过几天几夜的奋战,终于看完了《老子》以及《老子注释及评价〉这2本书。我觉得老子哲学的中心观念是"道",他的整个哲学系统都是由他所预设的"道" 而展开的。形而上的"道"是我们人类的感觉知觉所不能直接接触的。如果这个形而上的"道"不与人生发生关系,那么我觉得它只是一个挂空的概念而已。然而老子的哲学形而上的色彩固然浓厚,但他最关心的仍是人生与政治的问题。因此,"道"必然要向下落实到经验界中,老子认为凡是自然、无为、柔弱等观念都是"道"所表现的基本特性和精神。其中,"无为"的观念,成为《老子》一书的中心思想,其他的重要观念都是围绕这个观念展开的。而我想谈谈的就是对老子的“无为而治”的思想的一些认识吧! 关键词: 无为无为而治道家历史背景自身管理 (1)老子提出“无为而治“的历史背景 老子所处的时代天下大乱,诸侯混战,统治者强作妄为、贪求无厌、肆意放纵,违背自然规律、社会规律,即"有为",老子看到的"有为"的祸害己经非常严重了,老百姓饥寒交迫,是因为统治者的苛捐杂税太多,老面姓的灾难不断,是因为统治者妄自作为,违背规律。老子对当时的统治者不顾人民死活,过着越来越奢侈的生活提出了批判,他说:"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 服文采,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余,是谓盗夸。"(五十三章〉这几句话,道尽了"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人间不平。统治者侵公肥私,过着豪华的生活,穿着名贵的服装、带的是宝刀利剑、山珍海味都吃厌了,钱财货物堆积如山,而农民却是田园荒芜、仓库空虚、家无隔夜之粮。这种情形,老子看在眼里,怎么能不感叹呢? 无怪乎他要气愤的骂一句:"这简直是强盗头子"。 老子看到当时的统治者本是无德无能的,却偏偏好大喜功,妄自作为,结果使老百姓疲于奔命,劳民伤财,造成人民的灾难。在这种情形下,老子极力呼吁统治者为政要"无为",实行"无为而治",不要过多干涉者百姓的生活。但在老子哲学里,"无为而治"的思想成为了一个体系。老子说:"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五十七章〉"好静"是针对统治者的骚扰而提出的;无事',是针对统治者的苛政而提出的: "无欲"是针对统治者的贪欲而提出的。老子认为为政者应当能做到"无为而治",有管理而不干涉,有君主而不压迫:君主应当学水的本色,有功而不自居, 过着勤俭的生活,日理万机不贪享受,治国能顺应社会规律、时代潮流,制利国、利万众的宪政:一旦制订颁布,就不轻易改动,让万民在颁布的宪政下自化。 (2)对“无为而治“的理解 无为而治作为一个老子的思想体系,千百年被许多人进行理解和一个杰说,可以说千百人读就有千百人的不同想法,有人认为"无为"就是毫无作为、消极等待,只是听从命运的摆布,这实在是误解了老子的本意。而我读了以后,我觉得我还是比较赞同的一种观点是:老子的"无为"并不是什么都不做,并不是不为,而是含有不妄为、不乱为、顺应客观态势、尊重自然规律的意思。 老子说过:"无为而无不为",意思是说:"不妄为,就没有什么事情作不成了。" 这里,"无为"乃是一种立身处世的态度和方法,"无不为"是指不妄为所产生的

从_重生轻死_到_生死齐一_道家死亡观的哲学维度

?中国哲学? 从“重生轻死”到“生死齐一” 3———道家死亡观的哲学维度 海 波 死亡是人类自身最大的困惑,是古今中外所有宗教、文化所不能回避的问题。中华文化和世界上大多数文化一样,在其发展中形成死亡禁忌的传统。早在西周时期,“悦生恶死”的观念已经积淀到国人的死亡心理中;先秦儒家则承接传统以生观死,形成“重生轻死”的伦理色彩浓厚的实用主义死亡观。但是,这种思维模式受到同期道家颇具颠覆性的挑战和冲击。道家扩展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生死视域,提升了中国人思考死亡的哲学维度,其死亡观富有超越性。道家从人与自然的关系入手探究生死问题,突破只重视死亡社会属性的误区,把看视死亡的视角还原到死亡的自然属性,由死亡揭示生之价值,提出“生死齐一”,直指生命的超越性,从而在消解死亡的终结意义方面作出卓有成效的探索。 一 道家死亡观的产生与形成既源于其独特的理论视角,同时也和当时的社会状况息息相关。同处西周末年,面对礼崩乐坏的社会现状,孔子和老子解决问题的思维模式迥然不同,人生向度定位在不同的生死视域,由此得出大相径庭的死亡观。 孔子认为,挽救社会的惟一途径是唤醒人的道德自觉,回复到礼乐征伐自天子出、上下有序的礼制时代。这一出发点注定儒家继承传统,以社会人生为生死视域,以生观死,重生轻死,对死亡的关注和探讨都围绕伦理教化这一核心目的。老子则立足于诸侯纷争的表象之外,从“道”的角度思考人生和政治的原则,看重人自身的存在价值,不把现有的伦理秩序当作价值目标。道家杨朱学派即以 此为理论基点高扬生命至上的大旗,把“贵生”作为生死存亡的根本。①庄子是对生死问题论述最多 的中国古代哲学家,战火纷飞、命若蝼蚁的外在景象促使庄子在人生向度思考得更加深入。他继承老子的自然主义道论,由探求生死奥秘入手追寻一种合乎社会终极本质的自由,从浩渺宇宙、万物一体的广大视角俯瞰人生。庄子提出生死本质与人生归宿问题,②在不断探索中完成了道家死亡观体系的建构。 道家死亡观开中国文化中抬高死亡地位之先河。老庄时代,国人“悦生恶死”的意识基本定型,人死为鬼的观念以及由此而来的祭祖习俗积淀成华夏民族的死亡心理,生死的截然区分根深蒂固。儒 3 本文为陕西省教育厅资助项目(编号06JK013)。 ① 道家杨朱学派以 “贵生”、“重生”为原则,认为“贵生”是评价行动得失其情的标准,也是生死存亡的根本: “由贵生动则得其情,不由贵生动则失其情矣。此二者,生死存亡之本也。”(参见《吕氏春秋?仲春纪》)② 《庄子?天下》曰:“死与生与?天地并与?神明往与?芒乎何之?忽乎何适?”。通常认为《庄子》一书的“杂篇”是后人所作,但因其表达的仍是道家思想,故此引用。 ? 07?

老子及其思想的几点总结及见解

(一)总结 揭世弊,思所出;为人、治国、用兵之道,巧述以例,贯之以矛盾相依之理;时抒己之道不为所用之愤…然此一切皆为一“生”字,故曰重死。这是我对《老子》一书的概括。 (二)老子给后人的印象 老子其人有春秋说与战国说,前者较盛行,于此不做考证,暂取春秋说。其时教育为高层统治者所垄断,其下层根本无机会读书史。老子在相当于今天的国家档案馆、图书馆中供职,他的眼界比一般人开阔的多。今天,老子给人以极端冷静甚至无情的印象,其实这种印象是由于我们忽视道家与道教的区别而产生的,这是不符事实的。因出有下:1道教是道家与佛教结合的产物。汉末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佛道相争了很长时间(其实中国佛教依附于玄学),为了诋毁对方,传统的道家思想必然有变,而这时产生的道教表现得有些无情并一直延续至今,他们以老子为圣,所以老子亦不免给人留下了这种印象。2上溯至《老子》——道家思想的源头,可看出道家思想特别是老学是积极入世的。老子虽不是无情的,但他确乎是冷静的。博览群书,解读政治之后,人往往对世间采取冷静的态度。 (三)生之道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享受生命是人生的终极目标(看似文天祥等人不爱生命,为国献身,但为何如此?对胜朝的眷恋。再分析一层可知其人生目标亦是享受生活),此乃人之动物性。老子深知“反者道之动”(该思想可追溯至易经),祸福相依,矛盾融存。万物到达极点会转变为其对立面。因此,要事身先、利身后,取得成功要从内心与行动上将功劳推给别人,自足快乐自然就会在心中长存。有人说,老学是虚伪之学,其实当我们读完《老子》,就会被该书折服,内心丝毫不觉它的虚伪,因为它讲自然变化的规律。关于生与死,老子极其重前者,故曰重死。但人在世上唯有无形体即死才可从根本上保全自己。就此点说,死是最高意义的生。试以印度佛教的生死轮回观点来看。灵魂不灭,肉体轮回,唯有修炼才可超脱,那么纵使今生肉体解脱,烦恼不会消失,这里可见道家、佛教思想的冲突。还有一点,道教希望永生不灭,而印佛教相信来生,此亦思想的冲突。从节欲的目的上比较,儒家的目的是维护周礼,统治者唯有节欲人民才不至过分贫苦,阶级矛盾才不致尖锐,具有反动意义;老子是从“反者道之动”的思想出发,其目的是更久地享受生命,具有发展个性的革新意义。 (四)中心:道 道(“德”乃具体事物形成发生的规律,“道”是宇宙间最高规律)是《老子》的中心。道是什么?万物皆循一定规律而生,比如树木是怎样形成的,刀剑怎样铸成……其中必有一定规律,上升至宇宙,其亦必有一定规律,此即道。但道本身是无名的,所谓的“道”不过是“强为之名”,“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即是此理。举例来讲,我们的手机总是按照一定规律与道理发明生产的,但若不规定其规律与道理名字,恐怕谁也叫不出它名字吧。依老子之说可推知世界有两个——我们所能感觉到的客观感性世界以及现象世界后的本质世界即道所在的世界。这一点与柏拉图的思想颇为相似,柏拉图认为世界分三种:理式世界、感性世界、艺术世界(后两种可等同于老子的现实感性世界)。第一世界可与老子的道之世界相当,第二世界是前者的影子,而第三世界是影子的影子。柏拉图贬低了后二界,而老子似乎并未做这种等级的区分,并以感性世界为始或

《道德经》第一章解释

《道德经》第一章 宫延庆释 老子的《道德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最经典之作,千百年来,世代人们读他、解释他,总是受益匪浅。几年来,我从另一个视角——认知学的视角去解读他,顿觉豁然开朗。虽然与许多前贤们很有出入,但还是愿作为一家之言与大家共享。 道可道也,非常道。名可名也,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 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 同谓之玄。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道这个东西是可以用语言来说一通的,但说一通的道与世间本来存在的那个道不是一回事。 (其中的道理也是容易理解的,要说一通就要用名称、概念这类语言材料,)名称、概念是可以解释的,但这种解释与它背后所指事物的丰富内涵也不是一回事。 (比方说)“无”这个词,可以解释为事物的初始状态。 “有”可以解释为事物的原因或母体。 但“无”的深层含义是要人们把注意点放到事物的细微精致之处, 而“有”的深层含义是要人们把注意点放到事物的整体框架方面。 “无”也好,“有”也好,其实说的是同一件事情,由于着眼点不同,才有不同的说法。 这种从不同着眼点看事情的方法就叫做“玄”。 反反复复地从不同着眼点看事情,这是认知万事万物的根本法门。 第一章的逻辑思路是很清晰的,由“道”引出“名”,由“名”引出“无”和“有”,再由“无”和“有”归结为“玄”。“道”是出发点,“玄”是归结点。由此看来,第一章讲的既不是道、名,也不是无和有,而是“玄”。玄是一种思维方法和认知方法。《道德经》八十一篇,其余的八十篇用的就是玄的方法,理解了“玄”就理解了《道德经》的篇章结构。 在通常情况下,玄字经常被理解为玄奥,通过这一章,使我们意识到,玄字并不玄奥。它其实就是指多视角的认知方法。这种多视角的认知方法,我们在现实生活里经常见到。在逻辑上叫“同出而异名”,现在经常说“辨证的看问题”,其意思和玄字也有些相近。中医诊病望、闻、问、切,可看成是玄的方法,西医看病要做切片化验,做CT扫描也是是玄的方法。机械制图三视图的方法,计算机CAD还

(完整版)2018哲学概论尔雅考试答案

2018中国哲学概论尔雅考试答案 一、单选题(题数:50,共50.0 分) 1()提出“天地之化日新”。(1.0分) A、顾炎武 B、董仲舒 C、王夫之 D、李贽 我的答案:C 2()创立了法相唯识宗。(1.0分) A、鉴真 B、法藏 C、玄奘 D、一行 我的答案:C 3《旅獒》中提到的“不役耳目,百度惟贞”中,百度指的是()。(1.0分) A、人的思维 B、各样的事情 C、多次反复 D、获得的结果 我的答案:B

4黄帝时期开创的中国文化对()并不十分重视。(1.0分) A、探索自然现象 B、修养德行 C、大力发展宗教 D、振兴兵力 我的答案:C 5道家是在()时候创立的。(1.0分) A、东汉中期 B、西汉晚期 C、战国中期 D、春秋末期 我的答案:D 6()反映了宇宙事物必然性的本质和法则。(1.0分) A、民心 B、道心 C、外心 D、人心 我的答案:B 7()是世界上所有的世俗学派中寿命最长的学派。(1.0分) A、道家学派 B、儒家学派 C、佛教学派

D、基督教学派 我的答案:B 8()是《周易》六十四卦的门户。(1.0分) A、损益 B、乾坤 C、既济未济 D、咸恒 我的答案:B 9()提出“天地之间,有理有气”。(1.0分) A、王夫之 B、程颢 C、朱熹 D、程颐 我的答案:C 10商周时代上流社会男子一般会随身携带()。(1.0分) A、香囊、玉佩、宝剑 B、香囊、玉佩、折扇 C、乐器、玉佩、宝剑 D、乐器、玉佩、折扇 我的答案:C 11墨家代表的是社会()利益。(1.0分) A、中下层

B、中上层 C、士阶层 D、农阶层 我的答案:A 12佛教中的“惑”包括()。(1.0分) A、无明惑 B、尘沙惑 C、见思惑 D、以上都有 我的答案:D 13()提出“因字而生句,积句而为章,积章而成篇”。(1.0分) A、刘安 B、刘勰 C、刘裕 D、祖冲之 我的答案:B 14下列人物中对辩学的发展贡献较少的是()。(1.0分) A、李悝 B、公孙龙 C、邓析 D、尹文 我的答案:A

王弼

王弼 [编辑本段] 魏晋玄学家王弼 王弼(226~249),魏晋玄学理论的奠基人。字辅嗣,山阳高平(今山东邹城、金乡一带)人。 生平 王弼出身官僚世家,其曾外祖父是东汉末号称“八俊”之一、身为荆州牧的刘表。据《三国志?魏书?钟会传》注引《博物记》和《博物志?人名考》、《王弼别传》等记载,东汉末年大乱中,弼祖父王凯与其族弟王粲避乱荆州,依附刘表,刘表重粲之才。欲以女妻之,而又嫌其形貌丑陋,非女婿才,将女嫁给王凯。凯有风貌。凯生子业,业生弼。弼为刘表之曾外孙。王粲于建安二十二年(217)从曹操征孙权,病死途中,而粲之二子又坐罪处死。粲绝嗣后而以王业为继嗣。王粲又成了王弼的继祖父。王粲是著名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其才学出众,少年成名。十四岁至长安受到著名文学家、大学者蔡邕礼遇,即将家藏书籍文章万卷送给了王粲。装载数车的书籍,后来全为王业所有。这对王弼的成长提供了极有利的条件。王弼的家庭祖风对王弼的成长也有重大影响。其六世祖王龚,名高天下,官至太尉,位列“三公”;五世祖王畅为汉末“八俊”之一,官至司空,亦列“三公”;其父王业,官至谒者仆射,再加上继祖王粲的文学地位,都会对王弼成长产生极大的有利影响。 王弼“幼而察慧,年十余,好老氏,通辩能言。”何晏曾叹称:“仲尼称后生可畏,若斯人者,可与言天人之际乎!”(《三国志·魏志·钟会传》,裴注引何劭《王弼传》)据何劭《王弼传》载,王弼十多岁时,即“好老氏,通辩能言”。他曾与当时许多清谈名士辩论各种问题,以“当其所得,莫能夺也”,深得当时名士的赏识。王弼为人高傲,“颇以所长笑人,故时为士君子所疾”。正始中,大将军曹爽擅权,王弼补台郎。正始十年(249),曹爽被杀,王弼受案件牵连丢职。同年秋天,遭疠疾亡,年仅二十四岁。

[老子哲学论文]老子哲学思想论文

[老子哲学论文]老子哲学思想论文 老子是我国春秋时期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他所撰写的《道德经》开创了我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先河。以下是精心的老子哲学论文的相关资料,希望对你有帮助! 浅析老子的政治哲学思想 老子是我国春秋时期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他所撰写的《道德经》开创了我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先河。老子的政治哲学以“道”论为基础,以“无为而治”为核心,追求“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他的政治哲学非常有远见,是对当时社会现实状况的深刻反思。 一、“道”论体系是老子政治哲学思想的基础 老子的政治哲学思想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道”,其一切主张皆是围绕着“道”展开的。 老子说“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上德无为而无不为”,道与德既然密不可分,那么自然和政治也应该密不可分。老子认为既然自然界拥有自己的规律,人类社会也拥有着自己的规律,并按照这个规律自然而然的运行下去。只有人们认识并掌握了自然界的规律并遵守它,人类社会才能实现安居乐业,才能得到顺其自然的发展,这就是

老子说的“言人事必本之于道”,可见“道”是老子政治哲学思想的基础。 1、道是世界万物的本源 道是老子政治哲学思想的最高范畴,也是贯穿《老子》的核心思想。《老子》开篇就提到:“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可言说的道不是“常道”,能给出的名不是“常名”,不可道之道是永恒的、不变的道,可道之道是暂时的、可变的道。道是宇宙万物的根源、本体,是万物的宗主。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是宇宙万物的实现根基,道归根到底是浑然完整的“一”,无名无形,道是宇宙人生的总法则、总规律。“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进而指出,人以地为根据,地以天为根据,天以道为根据,道的法则是自然,即“道”是根据事物自身的内在规律而运动的。 2、道的存在状态是自然 老子认为道的存在是一个客观状态。老子用“法自然”来规定“道”,认为世界上的事物都应该遵从自然的法则。但是天地是没有思想的,没有意志和情感,听任万物自然生长与消亡,圣人可以体天地无心之道,不刻意表现仁爱,也不以个人意志干涉老百姓的生活,让百姓自然而然的生老病死。天地没有意志,也无所谓仁慈不仁慈,

道家老子的哲学思想

道家老子的哲学思想 国际儒学院让我开讲座,不过我讲的是道家,但是没关系,儒家道家和法家当时共生,所以讲哪家其实也都跟儒家连在一起。 道家老子其实对儒家是有影响的,但是这个看法不一样,史记记载孔子在33、34岁的时候到河南去见过老子。据说老子当时70多岁了,孔子对老子说了些什么,史记里没有记载,但是老子批评了孔子,史记里孔子的传记里说,老子说:你尽关注前人的肉体和骨头,而这些都已经朽了,肉体和骨头是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这些物质的东西不可能是永恒的,老子希望孔子多注意前人的言论,言论是表达思想的,言论是无形的,实际上老子批评孔子你只注意有形的东西,不注意无形的东西,言论所表达的东西是无形的,而无形的东西恰恰是永恒的东西。在孔子回去的路上,孔子的学生就问孔子,你对老子什么印象?孔子说:老子是野兽?不是;他是一只鸟?也不是;他是一条鱼?也不是。他既不是陆地上奔跑的野兽,也不是天空中飞的鸟,也不是水中的鱼,那他是什么呢?他是条龙,龙是什么?龙什么都是,龙什么都不是。孔子接着说,野兽我能够挖个陷阱把它给抓住,鸟我能用箭把它射下来,鱼我能用钩子把它鈎上来,可是老子我没地方抓他,因为他是无形的。根据这段资料,可以看出老子对儒家是有影响的。什么影响呢?无形。我想孔子此前可能只注重有形的文化。儒家其实注重文化,儒家用文化来治国安邦,但是从前只注重有形的文化,大概这次受到老子的影响,后来儒家对文化的注重开始从有形走向无形。关于儒家注重无形的文化,我上次给大家开的讲座已经讲过了。 实际上儒家跟道家是分不开的。有人说老子是孔子的老师,何以这么说?根据司马迁史记里的记载,应该说是有根据的。所以我们在研究儒家的时候,一定要研究道家,当然也要研究儒家的对立面法家。 在讲老子的思想的时候,我先简单的说一下老子其人,再简单的说两句老子的道德经。首先老子其人,老子到底是谁其实现在说不清楚。别说我们说不清楚,就是两千多年前,大史学家司马迁也说不出来了。我估计他离老子也就是三、四百年,我们现在已经几千年了,司马迁那时候都说不清楚了。但是司马迁是伟大的史学家,他有一种使命感,他觉得他有责任把一些能搜集到的重要文化信息,都应该传递给后人。所以他还是尽量搜集老子的信息。他在老子的列传里列举了三个人,这三个人都是根据当时的传说记载下来的,大概是司马迁在当时许许多多关于老子的传说中选择了三个比较可信的,并按照他认为的重要顺序一一记载下来。第一个,李耳,字聃,楚国人,苦县厉乡,(也有人念濑乡)。有人说是现在的安徽亳州市涡阳,有人说是河南周口市鹿邑县。结果安徽河南死争,双方都到北京来自找学者,和找政治靠山。河南发动河南籍的学者为河南说话,安徽发动安徽籍的学者为安徽说话。双方都还到海外去拉赞助,双方都在争夺旅游资源嘛。这是司马迁列举的第一个人。也有人说李耳并不是这两个字,李耳是他的小名狸儿的谐音,狸儿即小老虎。就像我们过去在农村,什么阿牛、小凤、小燕子。也有人说他姓老,名聃。有没有姓老的啊?在春秋时代还真有姓老的家族。有人说他姓聃,春秋时代姓聃的家族也有。叫老聃,就像我们现在叫老王、老张。是否如此今天说不清楚了。 第二个司马迁列举的是什么人呢?据说楚国有一个隐者,人称老莱子。这个人也不是做官的,就是民间的一个知识分子,特别有学问,特别有见解,那时候读书人少,有见解的人呢不多,所以出现这样一个知书达理的人,十里八乡我估计都传遍了。所以有很多传说,但是司马迁没有对他进行过多的记载,就是说楚国有一个人叫做老莱子,很有学问很有见解,这就是第二个人老莱子,他到底是哪儿人呢,司马迁没有记载。司马迁列举的第三个人物是

死亡文化与生死教育尔雅答案100分

.......................................................................................................................................................... 死亡意识 1 【单选题】 唤醒人们的死亡意识,就是要让人们了解两个常常被人们忽略的事实。曹操在《短歌行》中说:“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这道出了其中的一个事实是A ?A、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 ?B、 人生无常 ?C、 饮酒会让人早死 ?D、 饮酒应该唱歌 2 【单选题】未知生,焉知死C ?A、墨子 ?B、老子 ?C、孔子 ?D、孟子 3

【多选题】下面表达了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这一思想的诗句有ABD ?A、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飙尘。 ?B、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 ?C、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D、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 4 【多选题】下面表达人生无常的诗句有BCD ?A、天翻地覆慨而慷,人间正道是沧桑。 ?B、浩浩阴阳移,年命如朝露。 ?C、古往今来共一时,人生万事无不有。 ?D、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 5 【判断题】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说人生无常时,是借用了佛学中“一切事物因为因缘而生,迁变流转,没有常态”的思想,指人生的际遇变幻不定,难以预测。正确 死亡意识 1 【单选题】生死教育教导我们尊重生命,下面对尊重生命的理解最准确的是D ?A、尊重一切生命 ?B、主要是尊重他人生命 ?C、主要是尊重自己的生命 ?D、既尊重他人的生命,也尊重自己的生命 2 【单选题】“今吾生之为我有,而利我亦大矣。论其贵贱,爵为天子,不足以比焉;论其轻重,富有天下,不可易之;论其安危,一曙失之,终身不复得。”《吕氏春秋》中这段话告诉我们的道理是D ?A、当天子,生命就会变得宝贵 ?B、拥有财富,生命才会变得宝贵 ?C、只有富贵之人的生命才是宝贵的 ?D、生命是一次性的,没有什么东西能比它更宝贵 3 【多选题】以下主张生命是最可宝贵的名言有ABC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