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川崎病——儿童最常见获得性心脏病的病因

川崎病——儿童最常见获得性心脏病的病因

川崎病——儿童最常见获得性心脏病的病因

川崎病是一种好发于儿童的急性、自限性且病因不明的血管炎性反应症候群,其导致的冠状动脉病变主要包括冠状动脉扩张、冠状动脉瘤、冠状动脉狭窄、冠状动脉瘘形成等,是发达国家儿童最常见的获得性心脏病的病因,严重者可出现心肌梗死及缺血性心肌病,甚至发生猝死。

川崎病自1967年首次由日本川崎富作先生报道以后,全世界范围报道了川崎病的发生。我国自1993年起开始组织川崎病流行病学调查,2008年~2012年上海地区年龄小于5岁的儿童川崎病发病率为30.3-71.9/10万。由于人们对其的认识不断提高,其发病率近年来呈逐年上升趋势,已成为儿科常见病之一。

川崎病诊断

2017年,美国心脏病协会(AHA)制定的川崎病新的诊断标准,并提出了不典型川崎病或不完全川崎病的诊治方法和长期管理方案。

在以上表型中,婴儿川崎病易出现杨梅舌表现,且不典型川崎病

的发病率较高,随着年龄的增长,川崎病患儿出现颈部淋巴结肿大的几率逐渐升高。年龄越小,患儿越容易出现贫血。

川崎病治疗

我国在川崎病的临床诊治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自从早期(起病10天内)大剂量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1g/kg/d* 2d)联合口服阿司匹林(30~50mg/kg)治疗后,冠状动脉损伤的发生率明显下降,但仍高达15%~25%。最近上海地区5年川崎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冠状动脉损伤的发生率为15.9%。在诊治过程中,发现大约有20%的患者在应用丙种球蛋白治疗后持续发热,表现出丙种球蛋白无反应。加大丙球剂量和辅助二段治疗方案是治疗丙球无反应川崎病人的重要手段。主要的辅助二段治疗方案有糖皮质激素,甲基蝶呤,英孚利昔,阿那白滞素、阿托伐他汀、环孢霉素等。

多数川崎病预后良好,复发率约为1%~2%。无冠状动脉病变患儿于出院后1、3、6个月及1~2年应进行全面检查(包括体格检查、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等)。美国心脏学会指出川崎病异常的冠状动脉虽然回缩,但结构和功能已发生改变,远期有硬化和狭窄风险。因此,如有冠状动脉损伤更应长期密切随访,并服用抗血小板及溶栓药物。

川崎病护理

01

一定要卧床休息:急性期体温发烧患儿必须保证卧床休息,这样可降低患儿机体的耗氧量,减少能量消耗,保护患儿心脏。多采用温水擦浴,头部枕冰枕或冰贴,用于降温。同时,密切注意观察患儿的体温变化及伴随症状的发生,及时与医生联系。

02

注意合理饮食:给予高热量、高维生素,营养丰富且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并将食物放凉之后再吃,同时,供给充足的水分,鼓励患儿多饮水,忌口过热、过咸、过硬或辛辣食物,以减少对口腔粘膜的刺激。

03

对皮肤粘膜的护理:川崎病患儿多于1-3天出现皮疹,表现为猩红热样皮疹、斑丘疹或多形红斑样皮疹等症状,多见于躯干。家长应密切观察患儿皮肤粘膜病变情况,每天用柔软的毛巾或纱布为孩子擦洗皮肤,注意切勿擦伤;注意每次便后清洗患儿臀部,涂鞣酸软膏;注意勤剪指甲,并保持手部的清洁,以免抓伤皮肤;脱皮处不要进行撕拉,以免引起皮肤感染,让皮肤自行脱落;保持患儿衣被质地柔软清洁;口唇有皲裂的可涂护唇油或金霉素鱼肝油,较大的患儿给予1%-2%的碳酸氢钠溶液或生理盐水漱口;眼部护理可用1%-4%硼酸水棉球擦洗双眼,必要时涂抗生素眼膏。

04

对于心血管系统的护理:家长应特别注意观察患儿有无心血管损害症状,如患儿面色是否苍白、精神状态是否萎靡、脉搏是否加快等,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就诊。当心肌损害时,保证患儿绝对卧床休息,严格控制输液速度,必要时用输液泵。

05

定期检查:患儿需要定时测心率、听心音,定期复查心电图、心脏B超、超声心动图及血心肌酶检查等,注意恢复期可能会发生冠状动脉瘤、血栓形成和心肌梗塞。

川崎病相关科学研究进展

研究人员普遍认为川崎病发病机制与病原微生物感染因素相关,并与环境因素有很大的关联,但目前都没有直接证据。新技术的发展为川崎病的机制研究带来机遇,采用高通量测序、蛋白质组等技术可以实现对川崎病发病机制的系统研究。其中川崎病相关易感基因的研究近年来发展迅速,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全基因组关联研究鉴定川崎病遗传易感基因和川崎病生物诊断基因标志物。此外还有相关的动物模型、细胞模型和蛋白质组学研究等,为川崎病的血管并发症研究提供一种新的方向和预示了川崎病新的治疗靶点。

鸣谢:上海市儿童医院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黄敏教授

川崎病

川崎病 川崎病,是在1967年时第一次被一位日本的儿童医生所发现,并以他的名字命名。至今人们还不清楚这种病的原因是什幺,极有可能是对某种病菌的反应。川崎病多见于8个月到4岁之间的小朋友,偶尔会有8~9岁的大孩子患病,一般在夏季和冬季发病。 发病时,幼儿突然发高烧,体温在38~39度之间,发烧可持续5天,但精神较好,食欲也只是略微下降。发烧两天左右时全身出现各种大小不等的红色斑疹,嘴唇发干而有裂纹,口中粘膜发红,舌头上长出红色的小疙瘩;两眼充血、发红,但没有脓。手脚又红又肿,油光晶亮的,也有整个膝部和手脚发红的,一两个星期后体温下降时,脚尖开始出现脱皮,脖子上多个淋巴结肿大。 川崎病可能会引起各种心肌炎和血管炎等疾病,差不多25~35%的患者心脏会受到影响,引起冠状动脉扩张成动脉瘤。川崎病几乎全都能痊愈,只是偶尔有少数病人可突然死亡。 川崎病在早期并没有明显的特点,发烧常常会被认为是喉咙发炎或感冒。如果宝宝连续5天发高烧就必须引起注意。出现红色的疹子常常会被误认为是麻疹,但川崎病不会像麻疹一样咳嗽、打喷嚏,如果已作过预防接种,就不可能是麻疹。心脏超声波检查可以帮助了解心脏有没有受到牵连,以及冠状动脉是否扩张或狭窄等。此外检查中可能会发现血小板增多、血沉积加快、白血球增多、贫血等。 川崎病在目前还没有特效疗法,医生确定是川崎病后,如发病后的9天内能及时使用阿斯匹林的话,宝宝很快就会退烧,大约一个星期时就会痊愈,而且患上动脉扩张的几率不到5%,如果治疗的太迟,动脉扩张的几率为25%。同时配合使用丙种球蛋白也可预防冠状动脉病变,但有时宝宝会出现过敏反应,如心跳加速、呼吸困难、血压下降、发烧、出红疹等,必须在医生的监护下才能使用。 实际上,即使诊断不正确也不会影响治疗,因为任何医生都习惯用抗生素、退热药对付持续的高烧。但如果单独使用抗生素是没有效果的。同其它疾病引起的发烧一样,要多给宝宝喝一些水,最好是果汁。 至于宝宝好到什么程度才能去保育所或幼儿园,并没有特别的规定,只要宝宝没有特别的不适就可以恢复正常生活。一般来说,川崎病日后不会复发,但由于心脏受到影响的后遗症要在多年以后才会出现,所以有必要定期进行心脏检查。 川崎病又称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是以血管炎为中心的全身性脏器炎症如心脏、肾脏、消化道等,多发于4岁以下婴幼儿,近年来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并取代了风湿热而成为儿童期重要的获得性心脏病。川崎病的病因至今未明,它所引起的发热、皮疹、淋巴结肿大均不足虑,因为这都是一过性的。其严重危害是对心脏、血管的损害,是永久性的,发病率为13~20%,主要累及冠状动脉,表现为冠状动脉炎、冠状动脉扩张、冠状动脉瘤、冠状动脉栓塞等。冠状动脉是供应心肌的血管,出现血栓易引起心肌缺血,导致心绞痛及心肌梗塞的发生;一旦冠状动脉瘤不慎破裂,还会引发猝死。当然,除心脏症状外,还累及肾脏、消化道出现腹痛、腹泻,尿检还可发现白细胞及蛋白。 川崎病以急性发热起病,并有咳嗽、流涕、腹泻、口腔粘膜明显充血,早期往往易被误诊为上呼吸道感染,随着病程进展还会出现: ● 发热持续5天以上,用抗生素无效; ● 在急性发热早期,手足皮肤广泛硬性水肿,手足掌心有红斑,指(趾)端膜片样脱皮。 ● 与发热同时或发热不久,全身可见多形性皮疹,无水疱或结痂; ● 双眼结膜充血,但无脓性分泌物及流泪,持续于整个发热期或更长; ● 口腔粘膜呈弥漫性充血,唇红干燥、皲裂出血、结痂,舌乳头突起呈“杨梅舌”;

川崎病资料

小儿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川崎病) 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又称川崎病(Kawasaki syndrome),为一种急性全身性血管炎,以婴幼儿发病为主。1967年日本的川崎博士总结了1961~1967年50例有持续性发热、皮疹、淋巴结炎等特征性表现的病例后,将本病命名为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而首先报道。此后,随即发现川崎病并非是一种良性的疾病,许多患儿由于并发心血管疾病而导致死亡。事实上,川崎病已成为引起儿童获得性心血管疾病的两个主要因素之一,在许多地方其危险性甚至大于风湿热。 症状体征 1.诊断标准由于川崎病的病因尚不明确,所以没有经过验证的诊断标准,川崎病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标准。这些标准是由日本川崎病研究中心制定的,在表1中有详细的描述。川崎病有6种主要的临床表现,临床诊断时需要有其中的5~6项同时存在。在最近修订的标准中,由于许多患儿会较快地发生冠状动脉瘤,故只需4项表现即可诊断。美国心脏病学会的诊断标准与此大致相同,但必须有发热5天以上这一表现。越来越多的病人虽未符合诊断标准但因为有以上临床表现而被诊断为川崎病,并接受静脉免疫球蛋白治疗。由于在川崎病的回顾性研究中发现,急性发热后随即可诊断出有冠状动脉瘤的存在,故提示过去应用完全的诊断标准来确诊疾病是不恰当的。 2.分期川崎病是一种三相性的疾病。急性期通常持续1~2周,主要特征是发热,结膜充血,口咽部的改变、四肢末梢红肿、皮疹、淋巴结炎、无菌性脑膜炎、腹泻和肝功能受损。心肌炎常见于急性期,

尽管冠状动脉炎也发生于此时,但心脏超声检查却无法检测出有否动脉瘤的存在。当发热,皮疹及淋巴结炎好转后进入亚急性期,此时约距离发热起始1~2周,出现手足脱皮及血小板增多。此外,此期冠状动脉瘤开始形成。猝死的危险最大。亚急性期持续至发热后4周。在起病后6~8周,当所有临床症状消失,血沉恢复正常后进入恢复期。 3.主要症状持续高热是急性期的特点。典型的发热通常起病急,热度高达39℃以上,呈弛张热。如没有及时治疗,高热可持续1~2周,有时可达3~4周。另一方面,如果及时静脉使用免疫球蛋白和大剂量的阿司匹林,发热常在1~2天内缓解。 在发热24~48h后常出现双侧结膜充血。球结膜充血较睑结膜多见,尤其多见于结膜周围。一般没有分泌物。裂隙灯检查可发现前葡萄膜炎。 口咽部的改变也见于热起后24~48h。最初是口唇泛红,几天后出现肿胀,皲裂及出血。最典型的是舌乳头增生,即草莓舌。口腔及咽部明显充血,但不伴有溃疡和分泌物。 通常在起病后3~5天出现手掌及足底发红,双手足硬肿。热起后10~20天手足硬肿与泛红趋于消退,进入亚急性期,指趾末端开始脱皮,进而累及整个手掌与足底。川崎病起病后1~2个月,在指甲上可出现横沟(Beau线)。 皮疹即使在同一病人也可有许多类型,可同时在四肢出现。皮疹多见于躯干和四肢近侧端,一般无显著特点。最常见的是斑丘疹,猩

川崎病

川崎病( Kawasaki disease, KD),又名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MCLS),1967年***川崎氏首先报告,其病因、发病机理不明,是全身血管炎为主要病变的急性热性发疹性疾病,多侵犯冠状动脉,部分患儿形成冠状动脉瘤,其中少部分患儿冠状动脉可发生狭窄或血栓,甚至导致心肌梗死。 病因发病机制及病理改变 本病病因未明,但发病呈一定的流行性、区域性及明显季节性,临床表现有发热、皮疹等,推测与感染有关,曾进行过多种病原包括溶血链球菌、葡萄球菌、EB病毒、人类疱疹病毒-6(HHV-6)等研究,但多数研究未获得一致结果。 近年研究表明微生物毒素类超抗原致病学说,在KD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超抗原(superantigen, sAg)指某些抗原物质(如细菌毒素)只需极低浓度即可过度活化某些亚型的T细胞克隆,产生极强的免疫应答。 川崎病的主要病理改变 川崎病的主要病理改变为全身性非特异性血管炎。病程早期为全身微血管炎,约5日表现为冠状动脉内膜炎,10日左右波及全层动脉和周围炎,约12日部分病例在急性期形成动脉瘤(内膜弹性板断裂所致)。急性期后动脉瘤可以消退或持续存在,后者可有冠状动脉瘤的血栓形成,或冠状动脉内膜异常增厚、钙化、血浆成分浸润、肉芽增生,继而机化导致冠状动脉狭窄、闭塞或血管再疏通。在急性期心脏受累可表现为心肌炎、心内膜炎及心包炎。除心血管系统外,全身器官,如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神经系统、肾、关节及皮肤等部位的血管亦可受损。 诊断 采用***川崎病研究班推荐川崎病诊断标准(2002年2月修订,第5版)进行诊断[4]。 1、发热持续5天以上(包括经治疗后发热<5天者)。 2、双侧眼球结膜充血。 3、口腔表现:口唇潮红、杨梅舌,口腔咽部粘膜弥漫性充血。 4、不定形皮疹.。 5、四肢末端变化:[急性期]手足硬性水肿,掌跖及指趾端红斑;[恢复期]甲床皮肤移行处膜样脱皮。 6、在急性期非化脓性颈部淋巴结肿大。 诊断 符合上述主要症状5项以上者即可诊断,4项附合,但在病程中经二维超声心动图或心血管照影证实有冠状动脉瘤(包括动脉扩张)者亦可诊断。但疾病不能被其他已知疾病所解释。 根据***15届川崎病全国调查结果(1999年),典型病例即诊断标准中6项中符合5项以上者占84.3%;而仅有4项者,但在病程中超声心动图或血管照影证明有冠状动脉瘤者占3.7%。 非典型KD(指不具备KD诊断标准条件者)的诊断 1、诊断标准6项只有3项,但在病程中超声心动图或血管照影证明有冠状动脉瘤者(多见于<6月婴儿或>8岁年长儿),属重症。 2、诊断标准6项中只有4项,但可见冠状动脉壁辉度增强(提示有冠状动脉炎)。应除外其他感染性疾病(病毒性感染、葡萄球菌感染、溶血性链球菌感染、耶尔森菌感染等)。 非典型KD诊断的参考项目 ⑴BCG接种处再现红斑; ⑵血小板数显著增多; ⑶CRP、ESR明显增加; ⑷超声心动图示冠状动脉扩张或动脉壁辉度增强; ⑸心脏杂音(二尖瓣关闭不全或心包摩擦音); ⑹低白蛋白血症、低钠血症。 KD的鉴别诊断 KD的诊断是建立在论证特征性临床体征,应强调除外其他疾病,须与下列疾病相鉴别。 特异性炎症疾病(感染性):耶尔森菌(yersinia)感染*,溶血性链球菌感染(猩红热、暴发型),葡萄球菌感染(中毒性休克综合征),肺炎衣原体感染,病毒感染(麻疹、流感、EBV*、HIV)、白色念珠菌感染、钩端螺旋体病。 非特异性炎症疾病:Stills病,Stevons-Johnson综合征,药物过敏,疫苗接种后,烧伤后。*可并发CAD/CAA。 耶尔森菌感染:本病约有10%病例的临床表现符合川崎病的诊断标准,亦可并发冠状动脉瘤/扩张;但本病多有发热、腹痛、腹泻(水样或粘液样便,镜下可见白细胞)等小肠结肠炎症状。最有特征表现为急性肾功能衰竭(约50%为非少尿型,血BUN>30mg/dl、血肌酐>1.5mg/dl)。粪便细胞培养和血清抗体(凝集价)上升160倍以上有助本病诊断。 慢性活动性EB病毒感染:近年发现本病的散发病例,临床表现可类似川崎病亦可并发冠状动脉瘤。本病的特征:⑴病程持续3个月以上或反复出现单核细胞增多症临床表现;⑵EB病毒特异抗体:抗VCA-IgG抗体增加(≥1280),抗EA抗体阳性; ⑶外周血易检测出EBV基因;⑷重型有持续高热,肝脾肿大、肝功能异常显著和全血减少。

川崎病的护理

川崎病的护理 【概述】 皮肤粘摸淋巴结综合症(mucocutaneus lymphnode syndrom),是一种病因未明的全身血管炎综合症,幼儿高发,临床特点为急性发热、皮肤粘膜病损和淋巴结肿大。多数自然康复,心肌梗塞是主要死因。 1967年日本川崎富作医生首次报道。 由于该病可发生严重心血管病变,引起人们重视,随着发病增多,1990年北京儿童医院风湿性疾病住院病例中,川崎病67例,风湿热27例;外省市11所医院相同的资料中,川崎病为风湿的2倍。显然川崎病已取代风湿热为我国小儿后天性心脏病的主要病因之一。 【流行病学】 该病的婴儿及儿童均可病,但80~85%患者在5岁以内,好发于6~18个月婴儿。 男孩较多,男:女为1.3~1.5∶1。无明显季节性,或谓夏季较多。 日本至1990年已有川崎病约10万例。并于1979、1982年已及1986年发生3次流行,流行期间4岁以内儿童发病率为172~194/10万。 世界各地虽报告例数不如日本多,但北至瑞典,荷兰,美国,加拿大,英国,南朝鲜;南达希腊,澳大利亚,新加坡等都有发病。我国首先自1978年京、沪、杭、蓉及台湾等地报告少数病例。 1989年《实用儿科杂志》综合220例,来源遍及全国各地。1983~1986年全国主要儿童医院及医学院附属医院的通信调查,共有住院病例965例。1987~1991年第二次调查,住院病例增至1969例,并有每年增加趋势。 4岁以内患者占78.1%,男:妇女1.6∶1。美国所见病例中以日本裔较多,日本报道同胞发病1~2%,提示有遗传倾向。 【病因】 1.感染(EB virus, bacteria, mycoplasma) 一般认为可能是多种病原,包括EB病毒、逆转录病毒(retrovirus),或链球菌、丙酸杆菌感染。1986年曾报道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上清液中逆转录酶活性增高,提示该病可能为逆转录病毒引起。但多数研究未获得一致性结果。以往也曾提出支原体、立克次体、尘螨为该病病原,亦未得到证实。 2.免疫反应:机体对感染源的过敏反应参与了发病机制,唯尚缺乏确切依据。 3.其他(环境污染、化学药品) 【病理】 基本病理: 血管周围炎、血管内膜炎或者全层血管炎,涉及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以小型动脉为重,好发于冠状动脉。 分期: Ⅰ期:约1~2周,其特点为:①小动脉、小静脉和微血管及其周围的发炎;②中等和大动脉及其周围的发炎;③淋巴细胞和其它白细胞的浸润及局部水肿。 Ⅱ期:约2~4周,其特点为:①小血管的发炎减轻;②以中等动脉的炎变为主,多见冠状动脉瘤及血栓;③大动脉少见血管性炎变;④单核细胞浸润或坏死性变化较著。 Ⅲ期:约4~7周,其特点为:①小血管及微血管炎消退;②中等动脉发生肉芽肿。 Ⅳ期:约7周或更久,血管的急性炎变大多都消失,代之以中等动脉的血栓形成、梗阻、内膜增厚而出现动脉瘤以及瘢痕形成。 【临床表现】 一、主要症状体征

川崎病

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MCLS (川崎病KD) 川崎病是一种病因未明的血管炎综合症。以幼儿多发,临床特点为发热、皮肤粘膜病损和淋巴结肿大。由于近几年来本病有增加发病的趋势,临床误诊较多,本症早期治疗效果较好。 川崎病不会危及生命但会死于其并发症,通常严重的并发症为心肌梗死,并发症的演变过程:早期心衰—→心律失常—→冠脉扩张—→后期心梗。 一.病因(具体为以下几种,依据可能不足) 1.感染:β-溶血琏球菌,EB病毒。 2.免疫反应:急性期都有免疫失调的情况,可能与一定宿主感染多种病原引发的免疫介导有关。 3.其他:与药物,化学元素物质过于敏感有关。 二.病理变化(分四期) 1.初期(1-2周):全身小动脉炎症,可见到冠状动脉外膜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侵润,此为早期表现,程度最轻。 2.极期(2-4周):此期最危险,易致死亡,表现为全程血管炎,细胞内膜侵润,此期过后基本形成冠状动脉瘤,血管内膜增生、肥厚,此期过后基本无动脉瘤出现。 3.肉芽肿期(4-7周):血管炎症消退,内膜肉芽组织增生,血管内膜肥厚更加进一步。 4.陈旧期(7周-4年):瘢痕形成,血管多为冠状动脉狭窄,易

致血栓形成-→致使心肌梗死为川崎病致死的主要原因,另可引起动脉瘤破裂(狭窄-→心脏代偿收缩-→动脉壁压力增大-→动脉瘤破裂) 三.临床表现 发病年龄1个月~13. 8岁,平均2.6岁,中位年龄2. 0岁。发病高峰年龄为1岁, 87·4%患儿<5岁,79·8%患儿<4岁, 67·2%患儿<3岁, 49·3%患儿<2岁,21·5%患儿<1岁。男716例,女391例,男:女=1. 83:1,病程 1-67天,平均6-7天。有流行年份和季节分布特点,春夏多见,除主要表现外,部分患儿出现卡介苗接种部位红肿、肛门周围脱皮脱屑等其他表现,但这些表现较6个主要症状少见,且 主要出现在3岁以下小儿,对婴幼儿不典型KD诊断有帮助北京小儿川崎病协作组发热仍是最常见的临床表现,而多形性皮疹取代淋巴结大成为最少见的临床特征。(北京小儿川崎病协作组) (一)主要症状和体征 1.发热:38-40°呈稽留热,持续1-2周。就像SARS必有发热一样,且发热5天以上,抗生素治疗无效。 2.皮肤粘膜: (1)皮疹:向心性,多形性,同一期内可有几种皮疹,如荨麻疹样,麻疹样,深红色,猩红热样皮疹,但无疱疹。 (2)肢端的变化:指(趾)呈梭形肿胀,关节酸痛,僵直(类似于类风湿小关节病变的表现),手足硬性水肿(按压较硬),以上为发热期。当体温退后,肢端肛周成块脱皮。

川崎病——儿童最常见获得性心脏病的病因

川崎病——儿童最常见获得性心脏病的病因 川崎病是一种好发于儿童的急性、自限性且病因不明的血管炎性反应症候群,其导致的冠状动脉病变主要包括冠状动脉扩张、冠状动脉瘤、冠状动脉狭窄、冠状动脉瘘形成等,是发达国家儿童最常见的获得性心脏病的病因,严重者可出现心肌梗死及缺血性心肌病,甚至发生猝死。 川崎病自1967年首次由日本川崎富作先生报道以后,全世界范围报道了川崎病的发生。我国自1993年起开始组织川崎病流行病学调查,2008年~2012年上海地区年龄小于5岁的儿童川崎病发病率为30.3-71.9/10万。由于人们对其的认识不断提高,其发病率近年来呈逐年上升趋势,已成为儿科常见病之一。 川崎病诊断 2017年,美国心脏病协会(AHA)制定的川崎病新的诊断标准,并提出了不典型川崎病或不完全川崎病的诊治方法和长期管理方案。 在以上表型中,婴儿川崎病易出现杨梅舌表现,且不典型川崎病

的发病率较高,随着年龄的增长,川崎病患儿出现颈部淋巴结肿大的几率逐渐升高。年龄越小,患儿越容易出现贫血。 川崎病治疗 我国在川崎病的临床诊治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自从早期(起病10天内)大剂量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1g/kg/d* 2d)联合口服阿司匹林(30~50mg/kg)治疗后,冠状动脉损伤的发生率明显下降,但仍高达15%~25%。最近上海地区5年川崎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冠状动脉损伤的发生率为15.9%。在诊治过程中,发现大约有20%的患者在应用丙种球蛋白治疗后持续发热,表现出丙种球蛋白无反应。加大丙球剂量和辅助二段治疗方案是治疗丙球无反应川崎病人的重要手段。主要的辅助二段治疗方案有糖皮质激素,甲基蝶呤,英孚利昔,阿那白滞素、阿托伐他汀、环孢霉素等。 多数川崎病预后良好,复发率约为1%~2%。无冠状动脉病变患儿于出院后1、3、6个月及1~2年应进行全面检查(包括体格检查、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等)。美国心脏学会指出川崎病异常的冠状动脉虽然回缩,但结构和功能已发生改变,远期有硬化和狭窄风险。因此,如有冠状动脉损伤更应长期密切随访,并服用抗血小板及溶栓药物。 川崎病护理 01

川崎病病因、诊断及治疗的研究进展

川崎病病因、诊断及治疗的研究进展 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是一种好发于5岁以下儿童的、以全身血管炎为主要病理改变的急性发热、出疹性疾病。急性冠脉综合症是KD的主要并发症,流行病学显示KD发病率呈逐年增高的趋势。为提高临床医师对KD的认识及早期诊治能力,本文就近年来该病的病因、诊断及治疗方面的研究作一综述。 标签:川崎病;感染因素;免疫学因素;遗传学因素 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是一种好发于5岁以下儿童的、以全身血管炎为主要病理改变的急性发热、出疹性疾病,其主要临床特征为发热、不同程度口腔黏膜改变、皮疹、眼结膜充血、手足指端改变等,可累及小血管、中等肌性动脉及全身各个脏器。急性冠脉综合症是KD的主要并发症,研究显示在未经及时诊治的KD患儿中,约15%~30%会发生冠状动脉扩张或冠状动脉瘤形成[1]。流行病学显示KD发病率呈逐年增高的趋势,并取代风湿热而成为小儿后天获得性心脏病的主要危险因素[2]。虽然经过多年的深入研究,但有关KD的确切病因至今未明,在一些诊断和治疗方法上也存在一定争议。为提高临床医师对KD的认识及早期诊治能力,本文就近年来该病的病因、诊断及治疗方面的研究作一综述如下。 1 病因学研究 1.1 感染因素 从发病特征、年龄段、时间、区域分布来看,KD呈自限性和低复发率、好发于5岁以下儿童和婴幼儿、季节性暴发及区域流行性等特点。因此,人们推测该病病原可能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某一种或多种微生物。国外学者Benseler等[3]回顾性研究发现33%典型KD患儿存在感染,感染病原体为病毒或细菌;Suenage 等[4]对照研究后发现KD患者大便中链球菌致热外毒素(SPE)和中毒休克综合征毒素-1(TSST-1)检出率为70%,显著高于对照组,提示KD发病可能与链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密切相关。国内学者对此也进行的大量研究,汪霞等[5]对105例KD患者住院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后发现,经免疫荧光法检测外周血清巨细胞病毒(CMV)特异性IgM、IgG后显示患儿有65.9%的CMV感染率,且证实CMV感染与冠状动脉损害(CAL)密切相关。不完全性KD常因其临床表现不典型而导致漏诊或延迟诊断,从而错过最佳治疗时机而影响预后。郑岩[6]采用巢式PCR法检测后发现不完全KD患儿中微小病毒B19(HPVB19)阳性检出率为47.5(29/61),显著高于典型KD患儿检出率的27.4%(46/166),且两组心脏彩超冠脉内径值存在明显差异,提示HPVB19与不完全KD有关,且该病毒感染后导致的冠脉病变更为严重。 从Meta系统评价结果来看,与KD发病相关的可能病原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和A组链球菌(OR值=4.26,95%CI为2.54~7.16,P<0.05),HPVB19(OR 值=6.58,95%CI为2.37~18.25,P<0.05),支原体和衣原体(OR=3.41,95%CI

儿童川崎病的科普常识

儿童川崎病的科普常识

儿童特殊心脏病也被称作为儿童川崎病,该种病症发生后,会引起儿童高热,严重患儿有淋巴结肿大,或者是出现精神异常等。患儿如果发生川崎病症后,不采用有效方法治疗,会引起患儿冠状动脉瘤,威胁患儿生命安全。为了提高该种疾病的治疗效果,需要临床上早期确诊该种病症。但是在实际的川崎病症发生过程中,许多儿童家长对该种病症知识不了解,导致诊断延误,影响病症治疗。因此,为了提高儿童川崎病治疗效果,需要对川崎病症知识进行科普。 1.川崎疾病发病率高 川崎病症不仅仅是在我国有发生,在世界各地的儿童中,都有川崎病症发生,而且根据2019年世界卫生组织提供数据显示,该种病症在世界各国呈现增长趋势。我国儿童发生川崎病症发生率也是非常高,而且每年该种疾病的发生率是逐年增长。川崎病对儿童危害性非常大,该种病症发病早期常见心脏冠状动脉炎,如果不采用有效措施治疗,会导致患儿冠状动脉损伤,影响其身体健康。根据我国卫计委的数据统计,有25%患儿发生川崎病后会引起冠状动脉损伤,严重患儿还会出现冠状动脉瘤,引起患儿死亡。因此,在临床上的医务人员,需要多关注该种疾病的治疗,减少川崎病对儿童造成的损伤,以此来保证儿童能够健康成长。 2.川崎病的发病原因 川崎病的发病原因在临床上还没有明确定论,但是从流行病学研究发现,该种病症和感染有直接关系。而且有最新的研究机构表明,川崎病感染因素和新冠肺炎有关系,在今年的美国感染新冠肺炎患儿中,有些患儿出现了类型川崎病症症状,后经过美国相关机构研究发现,新冠肺炎可以引发川崎病,因此,在现在新冠肺炎流行期间,儿童发生新冠肺炎后,需要关注儿童因为新冠肺炎引发川崎病。 儿童在发生川崎病症后,该种病症需要早期治疗,因为延期对川崎病治疗,会引起儿童发生多种并发症,而且有些并发症还会威胁患儿生命安全。目前在临床上治疗川崎病时,主要使用的药物有丙球蛋白,该种药物使用静脉滴注后,可以在短期时间内对病症临床症状控制。同时在使用丙球蛋白治疗过程中,还需结合阿司匹林治疗,该种药物可以缓解儿童冠状动脉炎,减少冠状动脉损伤发生,对患儿治疗后恢复健康有很多的促进作用。同时,在患儿采用以上药物治疗后临床症状消失时,还需口服阿司匹林治疗,该种治疗方案,可以减少患儿病症复发,以此来提高治疗效果。

川崎病健康教育

川崎病健康教育 川崎病是一种儿童常见的全身性血管炎疾病,主要影响儿童的小血管,特别是 冠状动脉。为了提高大众对川崎病的认识和预防意识,以下是关于川崎病的健康教育内容。 一、什么是川崎病? 川崎病是一种原因不明的儿童全身性血管炎疾病,主要发生在5岁以下的儿童。该病的主要特征包括高热、皮疹、结膜炎、口腔黏膜炎、手足红肿、淋巴结肿大等症状。如果不及时治疗,川崎病可能导致心脏病变,如冠状动脉炎,甚至引发心脏衰竭。 二、川崎病的症状 1. 高热:川崎病的典型症状是持续高热,通常持续5天以上。 2. 皮疹:患儿身体出现红色皮疹,多呈斑丘疹或结节状。 3. 结膜炎:眼睛的结膜发炎,表现为眼白发红。 4. 口腔黏膜炎:口腔黏膜发炎,舌苔厚重,口腔黏膜出现红斑。 5. 手足红肿:双手双脚出现红肿,有时伴有疼痛。 6. 淋巴结肿大:颈部淋巴结肿大是川崎病的常见表现。 三、川崎病的诊断和治疗 1. 诊断:川崎病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和排除其他疾病。医生会根据患儿的 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结果来进行诊断。 2. 治疗:早期治疗对于预防心脏病变非常重要。治疗主要包括使用抗炎药物、 免疫球蛋白和抗凝药物等。医生会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四、川崎病的预防措施 1. 加强个人卫生:定期洗手,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避免接触患有传染性 疾病的人群。 2. 避免感染:川崎病的发病与感染有关,因此要尽量避免接触感染源,避免患 感冒、咳嗽等传染病。 3. 注意饮食均衡:合理搭配饮食,增加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摄入,提高免疫力。 4. 定期体检:定期带孩子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五、川崎病的重要性 川崎病是一种儿童常见的疾病,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心脏病变。因此,提高大众对川崎病的认识和预防意识非常重要。及早发现症状,尽早就医,可以减少心脏病变的发生率,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 六、川崎病的就医建议 如果孩子出现持续高热、皮疹、结膜炎、口腔黏膜炎、手足红肿、淋巴结肿大 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医生会根据症状和实验室检查结果来进行诊断,并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七、川崎病的注意事项 1. 不要擅自停药:治疗过程中,不要擅自停药或减少药量,应按医生的指导进 行治疗。 2. 定期复查:治疗结束后,应定期复查,及时了解患儿的病情。 3. 注意心理护理:川崎病对患儿和家庭来说都是一次巨大的打击,需要进行心 理护理,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育儿知识-川崎病,在现代社会爆发

川崎病,在现代社会爆发 '专家指导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院长、教授黄国英\r \r 看到我们的题目,你也许会觉得奇怪,一是奇怪这个病的名字,二是奇怪我们为什么会说起这个很少见的病。\r \r 的确,长久以来,川崎病一直淹没在众多儿童疾病中,没有得到过特别的关注。但是,社会的发展,却可能让它得到一次“爆发”的机会!\r \r 名词解释:川崎病\r 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又叫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Mucocutaneous Lymphnode Syndrome)。1967年,日本的川崎富作教授首先描述了该病,随后其他国家和地区也先后作了有关川崎病的报道。据统计,目前全球累计病例已经超过30万例。\r \r 2003年月-12月,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儿童医院、新华医院等50多家医院历时半年,共计调查了1390人次的门诊病儿,结果显示,上海5岁以下儿童川崎病的发病率为34/10万,相比以前,呈现逐年上升趋势,而且上海儿童川崎病的发病率要高于江苏、广州等地。\r \r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副院长黄国英教授告诉记者,近几年,儿科医院每年收治入院的川崎病患儿达100名左右。\r \r

为什么一种少见的疾病突然开始“高发”了呢?黄教授分析说,川崎病在上海发病率的逐年提高,除了与种族有一定的联系外,可能与城市越来越严重的工业污染有关。由于川崎病是引起儿童时期缺血性心脏病、成年后冠心病的危险因素,所以黄教授告诫父母要对此病引起足够的重视。\r \r 哪些孩子容易得川崎病?\r \r 黄国英教授介绍说,川崎病好发于5岁以下的孩子。根据调查资料显示,自从1988年以来,上海地区已经诊治的川崎病患儿近1500例。在这些患儿中,84%为5岁以下的孩子,而且男孩的发病率是女孩的2倍左右。\r \r 其中,27%的患儿在病后一个月出现冠状动脉损害,其中有2例分别因为冠状动脉破裂和急性心力衰竭而死亡,并有22例发生了2次,也就是说有复发的现象。\r \r 一般来说,春夏交替季节是川崎病的高发时间,但它的病因迄今未明,专家们猜测它可能与人体免疫功能异常有关。\r \r 川崎病有什么症状与危害?\r \r 患川崎病的孩子主要表现为持续发热、皮疹、眼结膜充血、口腔内膜损害和淋巴结肿大,但也不排除在有些时候,川崎病可能是以肝、肺、肾等器官的损害为首发症状的。\r \r

警惕小儿罕见病——川崎病

警惕小儿罕见病——川崎病 冠心病常见于老年人群,但儿童及青少年也会得这类疾病吗?答案当然是“会” 川崎病就是儿童疾病中常见的易导致心脏病的元凶之一。 川崎病(Kawasa kidisease,KD)又称为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是一种病因不明的急性发热性出疹性疾病,主要累及5岁以下婴儿及儿童,1942年首先由日本学者川崎富作描述,1967年又报道50例。近年来国内很多学者对本病做了诸多方面的研究。目前在美国、日本和我国,KD已取代风湿热成为儿科常见后天性心脏病的主要原因之一,不仅如此,心肌梗死等症状也是川崎病的并发症状,对患儿的生命健康造成极大威胁,医治费用较高,对其整个家庭造成极大经济压力,以及生活上的不便。正是川崎病对人体造成的不利影响和严重后果,使其收到更多业界学者和专家的关注。 川崎病的主要表现是什么?

川崎病早期,患儿的表征主要体现在体温、皮肤、眼结合膜等方面,早期症状还不会危及患儿生命,但是如果贻误治疗,这些初期症状会迅速发展为严重并发症,进而威胁患儿生命。不仅如此,若是治疗过程存有疏漏,将会带来心血管系统后遗症,这种后遗症会伴随患儿终身,大大增加其冠心病的患病概率。 1发热。常为骤起的原因不明的持续性发热,一般持续1周~2周,提问多为39~40°C,可伴有寒战,烦躁或嗜睡,抗生素治疗无效。 2手足改变。急性期手足常呈弥散性非凹陷性水肿,可伴有掌跖或指,趾端红斑,恢复期指,趾甲床与皮肤交界处出现膜状脱屑,愈后指,趾甲上往往留有一交叉沟。有时可见肛周脱皮,约占54.8%,可能比指端蜕皮要早出现3d以上。 3多形性皮疹。病后2d~3d面部及躯干皮肤出现皮疹,疹型不一,可呈猩红热养,麻疹样,荨麻疹样或地图样等不定性皮疹,与正常皮肤交接清楚,压之不褪色,疹退后可留暂时性色素沉着,不形成水疱或结痂。 4眼结膜充血。多为双眼眼结膜充血,个别病例可见结膜下片状出血,可伴有流泪,无脓性物或溃疡,多在病初3d~4d内发生,持续1d~5d后小时 5唇,口腔病变口唇潮红,似涂胭脂,舌充血,乳头突起呈“杨莓状“,口咽部弥散性充血,无脓苔或伪膜。

川崎病不可怕

川崎病不可怕

世界首例川崎病发生于日本,在1967年由日本医师川崎富作首次报道,以其名称,临床又作“小儿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MCLS)”。截止今日,总计有超60个国家有过川崎病相关报道。临床就川崎病的研究仍处于探索阶段,对其发病机制的掌握仍无明确定论,但结合流行病学研究发现,川崎病存在显著地域性特征,尤好发于亚洲地区,但在欧洲、美洲、非洲等地亦分布有川崎病患者。该病好发儿童群体,尤以5岁以下儿童为高发年龄段,且农村儿童的发病率普遍低于城市儿童,男童发病率高于女童。该病临床表现可伴有皮疹、手足硬性水肿、颈部非脓性淋巴结肿大等,治疗不当可并发严重心血管疾病,致病率最高可达25%,影响患儿健康成长,并一定程度对患儿造成心理创伤[1]。但川崎病真就如此可怕么?对此,本文就川崎病诊治展开讨论,详请下阅。 1 何为川崎病 川崎病(KD)是一种病因尚不明确,可致全身血管炎病变的急性出疹性疾病,好发于5岁以下儿童,具备显著地域性,亚洲为KD好发地区。约九成患儿伴随有皮肤黏膜病变,若不得有效治疗,最终将可致冠状动脉瘤,促使患儿发生相应心血管疾病,如心肌梗死、心肌缺血等严重合并症,损及患儿健康成长,不利其身心健康发育。该病临床表现为持续性发热、手足硬性水肿、口腔粘膜弥漫充血、眼结合膜充血及颈部非脓性淋巴结肿大等,同时,患儿还可能伴随一定临床非特定症状,诸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肺功能异常、脑膜炎或尿道炎等合并症。针对KD疾病需建立足够的疾病认知,及时就医寻求医疗诊治,方可促良好预后。下文就KD疾病的诊断机制与治疗方法展开讨论。 2 川崎病的诊断标准 2.1 诊断标准 KD疾病诊断标准可总结为以下六点[2]:①经相应治疗(抗生素),发热症状持续超5d 以上并无缓解征兆;②双侧眼结合膜充血;③口腔病变含以下至少一点:口咽黏膜充血、口唇干燥皲裂、杨梅舌、舌乳头突起;④病初期(<9d)手足硬性水肿,掌跖潮红,恢复期(9至21d内)指趾端膜、肛周脱屑;⑤颈部非脓性淋巴结肿大(多呈双侧);⑥全身多形性充血皮疹,无水泡结痂。以上满足五点即可确诊KD。 2.2 参考标准 患儿伴随有心听诊杂音,影像学下可见冠状动脉扩张或动脉瘤,伴有消化系统障碍,诸如腹痛腹泻、麻痹性肠梗阻等,或出现贫血、低蛋白血症等血液系统异常,蛋白尿,影像学

川崎病的病因治疗与预防

川崎病的病因治疗与预防 川崎病(Kawasakidiseaes)又称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 (muco-cuta-meouslymphnodesyndrome,MCLS),它是一种急性发热性皮疹儿童疾病,以全身血管炎为主要病理。1967年,日本川崎富作医生首次报道。由于这种疾病可能发生严重的心血管疾病,近年来引起了人们的关注。1990年,在北京儿童医院风湿病住院病例中,川崎病67例,风湿病27例;川崎病是其他省市11家医院的两种风湿病。显然,川崎病已经取代了风湿热,这是中国儿童后天性心脏病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川崎病被认为是一种免疫介导性血管炎,暂时纳入结缔组织疾病。 川崎病的病因尚不清楚。该病具有一定的流行性和地主性,临床表现为发热、皮疹等,推测与感染有关。一般认为可能有多种病原体,包括EB病毒、逆转录病毒,或链球菌、丙酸杆菌感染。1986年,有报道称,逆转录酶活性增加,表明该病可能是由逆转录病毒引起的。

但大多数研究都没有得到一致的结果。过去,支原体、立克次体和尘螨被提出为病原体,但尚未得到证实。有些人认为环境污染或化学物质过敏可能是病因。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川崎病在急性期存在明显的免疫障碍,在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急性周血T细胞亚群失衡,CD4增多,CD8减少,CD4/CD8比增加。这种变化发生在病变3~5周最明显,8周恢复正常。CD4/CD8比增加,激活身体免疫系统,CD4分泌的淋巴因子增多,促进B细胞多克隆水激活、增殖和分化为浆细胞,导致血清IgM,IgA,IgG,IgE升高,活化T细胞分泌高浓度的白细胞介素(1L-1,4,5,6)、r-干扰素(IFN-r)、肿瘤坏死因子。这些淋巴因子和活性介质可以诱 导内皮细胞表达和产生新的抗原;另一方面,它促进B细胞分泌自身抗体,导致内皮细胞溶解细胞毒性,内皮细胞损伤导致血管炎。L-11L-6、TNF增加可诱导肝细胞合成急性反应性蛋白质,如C反应蛋白、αr- 抗胰蛋白酶和结合珠蛋白引起急性发热反应。本病患者循环免疫复合物增多,50~70%病例可在病程第一周得不到,至第3~4周达高峰。

最新:中国儿童川崎病诊疗循证指南推荐要点2023

最新:中国儿童川崎病诊疗循证指南推荐要点2023 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 KD)是一种急性自限性血管炎性疾病,是引起5岁以下儿童后天获得性心脏病的最常见原因。《中国儿童川崎病诊疗循证指南(2023 年)》针对KD的分类及定义、不同类型KD的诊断、KD急性期治疗、超声心动图在KD并发症识别中的应用和KD合并巨噬细胞活化综合征的处理等临床问题提出推荐意见。关于KD的诊断和急性期治疗,指南主要提出以下推荐意见。 KD的诊断 推荐意见1 CKD的诊断:发热,并存在CKD定义中5项主要临床特征中的至少4 项,即诊断为CKD (高质量证据,强推荐)。 推荐意见2 IKD的诊断:发热持续5 d或以上或热程不定,并存在5项主要临床特征中的2项或3项,同时明确存在CAL的超声心动图改变,即(1)左或右冠状动脉Z值≥2.0或(2)冠状动脉特征符合CAL相关标准(<5 岁者内径>3 mm,≥5 岁者内径>4 mm和/或相邻内径相比扩张≥1.5倍或管腔明显不规则),即诊断为IKD (中等质量证据,强推荐)。 推荐意见3 疑似IKD的评估:任何患有长期不明原因发热、少于CKD定义中4个主要临床特征,但具有相关的实验室或超声心动图改变的患儿,

在排除其他疾病的情况下,都应考虑IKD (高质量证据,弱推荐)。 KD 的急性期治疗 1.阿司匹林(ASA)治疗 推荐意见1 对于所有确诊KD的患儿,急性期强烈建议使用ASA。推荐剂量及疗程:推荐急性期使用ASA30~50 mg/(kg·d),分2~3次口服,至热退48~72 h或发病14 d后改为3~5 mg/(kg·d),顿服维持。持续口服6~8周,发生CAL的患儿则需口服至冠状动脉正常(高质量证据,强推荐)。

川崎病知识点

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症 【概述】 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症又称川崎病,是一种以全身血管炎变为主要病理的急性发热性出疹性小儿疾病。1967年日本川崎富作医生首次报道。由于本病可发生严重心血管病变,引起人们重视,近年发病增多,已取代风湿热为我国小儿后天性心脏病的主要病因之一。川崎病的病因至今未明,它所引起的发热、皮疹、淋巴结肿大均不足虑,因为这都是一过性的。其严重危害是对心脏、血管的损害,是永久性的,发病率为13〜20%,主要累及冠状动脉,表现为冠状动脉炎、冠状动脉扩张、冠状动脉瘤、冠状动脉栓塞等。冠状动脉是供应心肌的血管,出现血栓易引起心肌缺血,导致心绞痛及心肌梗塞的发生;一旦冠状动脉瘤不慎破裂,还会引发猝死。当然,除心脏症状外,还累及肾脏、消化道出现腹痛、腹泻,尿检还可发现白细胞及蛋白。川崎病多见于8个月到4岁之间的小朋友,偶尔会有8~9岁的大孩子患病,一般在夏季和冬季发病。 【诊断】 日本MCLS研究委员会(1984年)提出此病诊断标准应在下述六条主要临床症状中至少满足五条才能确定:①不明原因的发热,持续5天或更久;②双侧结膜充血;③口腔及咽部粘膜弥漫充血,唇发红及干裂,并呈杨梅舌;④发病初期手足硬肿和掌跖发红,以及恢复斯指趾端出现膜状脱皮;⑤躯干部多形红斑,但无水疱及结痂;⑥颈淋巴结的非化脓性肿胀,其直径达1.5cm或更大。但如二维超声心动图或冠状动脉造影查出冠状动脉瘤或扩张,则四条主要症状阳性即可确诊。 近年报道不完全性或不典型病例增多,约为10%〜20%。仅具有2〜3条主要症状,但有典型的冠状动脉病变。多发生于婴儿。典型病例与不典型病例的冠状动脉瘤发生率相近。一旦疑为川崎病时,应尽早做超声心动图检查。 【治疗措施】 急性期治疗 1 .丙种球蛋白近年研究已证实早期静脉输入丙种球蛋白加口服阿司匹林治疗可降低川崎病冠状动脉瘤的发生率。必须强调在发病后10天之内用药。用法为每日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400mg/kg,2〜4小时输入,连续4天;同时加口服阿司匹林50〜100mg/kgd分3〜4次,连续4天,以后闰至5mg/kgd顿服。 2 .阿司匹林早期口服阿司匹林可控制急性炎症过程,减轻冠状动脉病变,但尚无对照研究表明阿司匹林治疗能降低冠状动脉瘤的发生率。服用剂量每天30〜

川崎病的研究和诊治进展12月

川崎病的研究和诊治进展 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又名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Mucocutaneous Lymph Node Symdrome, MCLS),是全身血管炎为主要病理改变的急性发热性出疹性疾病,是目前儿童后天获得性心脏病的主要病因之一。部分患儿可累及冠状动脉,导致冠状动脉扩张或冠状动脉瘤、冠状动脉狭窄和血栓形成。心肌梗死是主要的死因。日本学者在1967年首先报道本病,我国于七十年代中期首次报告,病例数有增多趋势。 一、流行病学资料 八十年代,日本小于五岁儿童的年发病率为67/10万,至1998年升达111.7/10万,而欧美国家九十年代中后期相应的年发病率约为10-20/10万,我国尚未有确切的数据。80%的患儿年龄小于四岁,报道年龄最小的患儿仅20天。发病的高峰年龄在日本为6-11个月,而西方国家则为18-24个月。小于三个月的婴儿发病较为少见,约占总病例数的1.67%,提示来自母亲的抗体有一定的免疫保护作用。男女性别比为1.4-1.5:1。全年均可发病,以冬春季居多。有一定的区域爆发流行现象,据文献报道,日本曾分别在1979、1982和1986年先后三次发生由南向北的爆发流行,而韩国、芬兰和美国不同州也均有类似流行发生。在未推行使用静脉丙种球蛋白治疗以前,心脏并发症发生率为20-25%,现已降至12%,病死率也由0.4%减少至0.1%。本病再发生率1-3%。从人种情况看,亚裔尤其是日本裔人群发病率较高。有资料表明,亚裔与美国白人的混血儿其川崎病的发病率分别是黑人和白人的三倍和六倍。另据统计,1.5-2%患者为双胞胎,其中50%间隔七天内、甚至同一天发病;而同一家庭内继第一个孩子发病后,其他孩子患川崎病的可能性明显增加,且常发生在相隔十天内。上述现象提示,本病的发生具有遗传倾向或暴露于相同的致病因素。 二、病因和病理变化 本病的病因至今未明。从发病呈一定的爆发流行和临床表现有发热、皮疹等推测与感染有关。金黄色葡萄球菌、化脓性链球菌、支原体、肺炎衣原体和病毒感染是否是本病的直接致病因素至今从培养和血清学研究上未能予以证实。有研究发现,中毒性休克毒素(Toxic Shock Syndrome Toxin-1,TSST-1)与川崎病的发生呈一定的相关性;而中性粒细胞与细菌脂多糖结合使蛋白酶分泌的增加导致血管内皮损伤均提示感染与本病的发生密切相关。有流行病学资料显示,川崎病与使用地毯洗涤剂相关联。本病在急性期存在明显的免疫调节异常,可能在发病机理中起重要作用。目前推测本病是由免疫介导的、感染与自身遗传易患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川崎病的主要病理变化为全身性非特异性血管炎,尤以中动脉累及为甚。病程早期为全身微血管炎,约两周后表现为主动脉分支的动脉内膜炎和动脉周围炎,冠状动脉多易受累,在急性期形成动脉瘤。急性期后动脉瘤可消退或持续存在,后者可有血栓形成或冠状动脉内膜异常增厚、钙化、血浆成分浸润、肉芽增生,继而机化致冠状动脉狭窄、阻塞,也可血管再通。急性期心脏受累尚表现为心肌

川崎病发病机制及治疗研究进展(全文)

川崎病发病机制及治疗研究进展(全文) 摘要 川崎病是一种以全身急性血管炎性病理改变为主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是儿童获得性心脏病的主要病因。川崎病可引起冠状动脉病变的发生,其病因和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清楚。随着川崎病发病率的逐年上升,越来越受到临床医生的关注和重视。该文主要综述了川崎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及治疗的研究进展。 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又称作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是1967年由日本医生川崎富作首次报道,主要的临床表现为超过5 d的持续性发热、口唇及口腔黏膜改变、多形性皮疹、颈部非化脓性淋巴结肿大、双眼球结膜充血、手足硬性水肿及指端脱皮等[1]。KD主要发生在5岁以下儿童,亚裔儿童发病率高于西方国家,具有较为明显的性别差异,男性多于女性[1]。KD的标准治疗方案为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联合大剂量的阿司匹林,尽管这样可以明显降低冠状动脉瘤的发生率,但冠状动脉损伤仍然存在[2]。近年来,国内外的研究认为,KD的发病与感染、遗传易感性及免疫反应显著相关,其发病机制及治疗方面仍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本文就目前关于KD的病因、发病机制及治疗的新进展进行综述。 1病因 1.1 感染因素目前报道有多种病原体与KD相关,包括细菌、病毒、肺炎支原体、衣原体、真菌等,流行病学调查结果亦认为KD的发病与

感染有关[3]。国外一项研究发现,有4例KD患儿被认为有病毒感染的证据,包括博卡病毒、鼻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和麻疹病毒,其中2例患儿曾接种活病毒疫苗[4]。另外,轮状病毒、腺病毒、巨细胞病毒及副流感病毒等也被认为与KD发病相关[5]。 自2019年底新型冠状病毒(2019-Novel Coronavirus,2019-nCoV)感染出现后,欧美国家陆续报道了2019-nCov感染儿童重症病例,出现了类似不完全KD或中毒性休克综合征的症状[6-7],称为小儿炎性多系统综合征(pediatric inflammatory multisystem syndrome,PIMS)。该综合征在许多方面与KD相似,典型症状如草莓舌、皮疹、球结膜充血等[8]。根据目前文献报道,KD还可以诱发巨噬细胞活化综合征,导致多器官系统功能障碍。该项研究建立了一个诊断和评估疾病的框架,结果认为延迟治疗可能会对2019-nCoV相关KD患儿产生有害的影响[9]。Loomba等[9]在实验室检查中发现,PIMS与KD相比,患儿的C-反应蛋白、D-二聚体、铁蛋白及心肌酶升高,全血淋巴细胞计数降低。PIMS并发症复杂,包括血栓形成、缺血性事件和冠状动脉瘤的发生。以往的研究提示感染是KD发病的主要原因之一,但病原体诱发KD的机制尚不明确。我们仍需要通过多中心、大样本、前瞻性的研究来进一步探索KD的病理生理机制。 1.2 遗传易感因素遗传因素在KD的发病中起着重要的因素,逐渐成为研究热点。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在多个基因中,如CD40、BLK、CASP3、ITPKC、FCGR2A和HLA等,与KD和冠状动脉瘤的发生发展有关[10]。CD40属于肿瘤坏死因子受体超家族的一员,在体液及细胞免疫中发挥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