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XX学院2014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模板】

XX学院2014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模板】

XX学院2014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模板】
XX学院2014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模板】

**学院

2014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学院

二〇一五年六月

目录

第一部分本科教育基本情况 (1)

一、学校办学定位 (1)

二、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及服务面向 (2)

三、教学工作中心地位落实情况 (2)

1.领导认识到位 (2)

2.教学投入到位 (2)

3.实践教学条件得到普遍改善 (2)

4.队伍建设到位 (2)

5. 教学措施到位 (2)

四、各类全日制在校学生情况及本科生所占比例 (3)

第二部分师资队伍 (3)

一、数量与结构 (3)

二、教育教学水平 (3)

1. 师德水平 (3)

2. 教学水平 (3)

三、教师教学投入情况 (4)

1.制订规范和标准,做到有章可循 (4)

2. 改革教学方法 (4)

3.改革考核方式 (4)

四、教师发展与服务情况 (4)

1.组织开展新教师培训 (5)

2.组织全校教师参加教育部高校教师网络培训 (5)

3.定期开展教学沙龙活动 (5)

4.注重对骨干教师的培训 (5)

5.定期组织全校范围的教学公开课和观摩课活动 (5)

6.定期开展各类教学竞赛活动 (5)

7.开辟了“名师讲坛”,邀请专家来校作讲座 (6)

第三部分教学资源 (6)

一、教学投入与教学设施 (6)

1.加强实验室建设,提升实验教学设施水平 (6)

2.引企入校,为学生实习实训搭建平台 (7)

3.校企共建生产性实习基地 (7)

4.校内实习基地条件进一步改善 (7)

5.加强校外实习基地建设 (7)

二、专业设置情况 (8)

三、人才培养方案 (9)

1.指导思想 (9)

2.基本原则 (9)

3.人才培养方案的基本内容 (10)

四、课程资源与社会资源情况 (11)

第四部分人才培养过程 (12)

一、教学改革情况 (12)

1.加强教学研究工作,以教学研究促进教学改革 (12)

2.进一步明确专业定位,全面修订人才培养方案 (12)

3.优化课程体系,培养应用型人才 (13)

4.积极推进校企合作,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13)

5.积极推进考试方法改革,全面推进以能力为主的考核方法。 (15)

二、课堂教学情况 (15)

三、实践教学及第二课堂情况 (15)

1.实验教学 (15)

2. 实习实训 (16)

3. 毕业设计(论文) (16)

4. 社会实践 (16)

第五部分学生发展 (16)

一、招生及生源情况 (16)

二、学生指导与服务情况 (17)

1.学生指导 (17)

2. 学生服务 (18)

三、学风与学习效果 (19)

1.加强学风建设,提高学生学习满意度 (19)

2.应届本科生毕业情况和学位授予情况 (19)

3.攻读研究生情况 (19)

四、就业与发展 (19)

第六部分质量保障 (20)

一、建立和完善教学质量标准 (20)

1. 制订了本科课程标准 (20)

2. 制订了本科主要教学环节质量标准 (20)

3. 修订完善了教学管理规章制度 (20)

二、建立和完善自我评估制度 (20)

三、完善教学质量监控组织体系 (20)

1. 完善三级监控组织架构 (20)

2. 加强教学质量监控队伍建设 (20)

3. 进一步发挥教学督导队伍作用 (21)

四、建立健全教学质量信息反馈机制 (21)

1. 拓宽教学质量信息反馈渠道 (21)

2. 明确专门部门进行信息收集和处理 (21)

第七部分特色发展 (21)

1.以德树人 (21)

2.以习育人 (21)

3.以文化人 (22)

4.以技培人 (22)

5.以严律人 (22)

第八部分存在问题及整改情况 (23)

1.思想观念转变与人才培养转型尚不到位 (23)

2.队伍水平需要进一步提高 (23)

3.专业结构和发展目标需要进一步调整优化 (23)

4.校企合作需要进一步加强 (24)

5.现代教育技术在人才培养中的应用有差距 (24)

附件:《**学院2014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支撑数据一览表

附录材料一:**学院本科教学合格评估以来整改情况总结

附录材料二:**学院本科教学工作存在问题的深度剖析

**学院2014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学院始建于1992年,是经教育部批准的山东省首批民办普通本科院校,2009年具有学士学位授予权。学校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形成董事会决策、校务会执行、党委会保障、顾问委员会和学术委员会指导的领导机制。学校坐落在经济发达、名企云集、环境优美、气候宜人的青岛西海岸经济新区,毕业生就业、创业具有广阔的空间。

学校规划占地1015亩,总建筑面积51.25万平方米,总投资14亿元,固定资产投资********万元,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2461.71万元;图书馆总建筑面积6.51万平方米,纸质藏书177.18万册,电子图书10TB,阅览室座位5132个;有33个普通本科专业,13个实践(实验)教学中心,10个校内实习基地和129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经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被评为山东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金属材料工程专业获批教育部“本科教学工程”地方高校第一批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日语、金属材料工程专业被评为省级特色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金属材料工程、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被列入山东省民办本科高校优势特色专业支持计划;金属材料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被确定为山东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项目;金属材料工程被确定为**市市校共建重点学科;机电一体化专业、软件技术专业被确定为**市高职重点建设专业;《金属材料学》等21门课程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

学校始终坚持“以兴教育才为己任,以利民报国为目的”为办学宗旨,以“培养明德、践行、善事、创新之现代公民”为培养目标,以“要学做事、先

学做人,人人有才、人人成才”为育人理念,坚持以人为本、以德立校、特色育人和内涵发展。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等方面进行了探索与实践,并在办学实践中逐步明确了“德育为先、能力为重、知识为基、素质为本”的人才培养要求,教育教学水平逐步提高。先后被授予全国学生就业示范民办高校、全国语言文字工作先进单位,山东省文明校园、德育工作优秀高校、山东省民办教育先进集体、企校合作培养人才先进单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集体等称号,2013年被教育部确定为应用技术大学战略研究改革试点院校,2014年被山东省教育厅财政厅确定为民办本科高等教育特色名校建设高校。

第一部分本科教育基本情况

一、学校办学定位

学校始终坚持“以师生为本,以兴教育才为己任,以利民报国为目的,走内涵发展之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为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办学指导思想。根据滨海学院现实条件和优势,结合青岛区位特点,统筹考虑学校近、中期及长远发展来定位。

发展目标及类型定位:将学校建成办学条件优越,办学特色鲜明,办学规模适度,广受社会赞许,省内领先,国内有一定影响的高水平民办应用型大学。

办学层次定位:近期定位,积极发展本科教育,兼顾高职专科教育;中长期目标,以本科教育为主,适时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

学科专业定位:以文、工、管学科专业为主体,其他学科协调发展,形成适应市场需求的学科专业结构布局。

二、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及服务面向

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明德,践行,善事,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满足生

产、管理、服务一线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服务面向:立足**市,面向全国,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面向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

三、教学工作中心地位落实情况

学校领导高度重视教学工作,通过多种渠道筹措资金,优先保证教学投入,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各职能部门积极为教学工作提供支持和服务,保证了教学工作的正常运行。

1.领导认识到位

学校领导高度重视教育教学工作,始终把教育教学工作作为学校的中心工作,实行一把手负责制,扎扎实实地落实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坚持间周一次教学例会制度,每学期组织一次全校教师培训会议,每年召开一次全校教学工作会议,适时召开教学工作专题会议。通过培训、学习、讨论,全校上下对应用型本科教育内涵特征的认识更加清晰和系统,对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目标应强调的人才特性与服务面向,培养理念应注重的能力与素质要求,培养体系应处理好的各种关系,知识结构的特点,培养模式的特点,上述环节上下之间的逻辑关系等问题的认识,更加清晰、更加系统,为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奠定了理论基础。

2.教学投入到位

学校通过多种渠道筹措资金,优先保证教学投入,为确保教学正常运行、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了资金保障。学校投入1.95亿元,用于基础条件建设。新启用7幢教学、科研和宿舍楼,进一步改善了教学、学习和生活条件;增加了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和纸质图书;新成立了2个与专业直接相关的研究机构;新建了天象馆、蝴蝶标本馆,扩建了世界动物标本艺术馆,进一步丰富了校园文化建设载体。学校总建筑面积达到51.25万平方米,其中,教学科研及辅助用房********平方

米;学生宿舍面积********平方米,学生宿舍被评为山东省标准化公寓。学校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2461.71万元。学校现有图书馆2座,有馆藏纸质图书177.15万册,中外文期刊708种;电子图书140万种。

3.实践教学条件得到普遍改善

学校投入1980万元,购置教学仪器设备和教学场地装修。经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护理实验(训)教学中心、学前教育实践教学中心、机械加工实践教学中心等实践教学中心和考宝网等校内实习基地迁入新楼,建筑工程实践教学中心迁址并集中布设,大大改善了教学环境和条件;新建了焊接工程实践中心、跨境电子商务综合实训室、酒店管理专业实训基地、附属幼儿园二分园、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等5个校内实习基地。

4.队伍建设到位

学校高度重视教学队伍建设,组织实施了师资队伍建设五大工程:即专任教师队伍建设工程、高端人才引进工程、名师建设工程、青年教师培养工程、“双师型”教师培养工程。学校把教学团队建设作为实施质量工程、提高整体教学水平的重要内容。结合学科专业建设,以教研室和课程组为平台,整合教师资源,先后遴选了9个校级优秀教学团队作为培养对象予以重点扶持。开展了专业带头人的选拔和培养,提高了专业负责人的业务能力。进一步发挥教师发展中心的作用,建立了促进教师发展的长效机制。

5. 教学措施到位

本年度,学校进一步充实了教学管理队伍力量,改善了队伍结构,提高了教学管理水平。设立了质量监控与评估办公室;完善了校、院、教研室三级教学质量监控组织。制订了《本科主要教学环节质量标准》和《本科课程标准》;新制

订了《教学管理工作规程》等30项教学工作规章制度,重新编印了《**学院本科教学管理规章制度汇编》;制订和修订专业评估方案、课程评估方案、实验课程评估方案和课程考核评价方案,初步建立了内部教学质量评估体系。

四、各类全日制在校学生情况及本科生所占比例

截至2014年底,学校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在校生为17258人,其中本科生7975人,占全日制在校生总数的比例为46.21%。

第二部分师资队伍

一、数量与结构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909人,其中正高职称78人,副高职称214人,中级职称446名,有博士学位的教师53人,有硕士学位的教师585人。有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省级教学名师6人、市级教学名师3人。

二、教育教学水平

1. 师德水平

学校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出台并实施了《关于建立健全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实施办法》《**学院学术道德规范》等文件,把师德建设作为实施“以德育人”的重要保障。确定了《**学院教师誓词》,举行新教师宣誓仪式;每学期开展师德学习培训、新教师岗前培训、最受学生欢迎的十佳教师评选等工作,大力宣传优秀教师先进事迹。建立了学生评教、教师互评相结合的师德考核评价体系,坚持师德年度考核制度,教师引进、聘用、定岗定级、职称评定、评优等工作严格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引导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观和人才观,增强育人意识;深入学习和践行“以兴教育才为己任,以利民报国为目的”办学宗旨、“要学做事,先学做人;人人有才,人人成才”育人理念、“有利于学生成才,有利于学校发展,有利于社会进步”做事准则,以保证滨海“以德树人,人品为先”育人模式的传

承和发展。增强教师职业的光荣感、教书育人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强化主人翁意识,把个人成长与学校发展紧密结合起来,爱校爱生,严谨笃学,淡泊名利,以渊博学识和人格魅力引领学生健康成长。

2. 教学水平

学校把提高教师教学水平作为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决定性因素常抓不懈。一是做好高层次人才引进和新教师选聘工作,把好业务和师德关;二是加强教师业务、现代教育技术、教育理念及科研能力培训;三是制订实施《**学院中青年老师实践能力考核方案》,通过培训和考核提高中青年教师实践动手能力;四是制订《**学院课堂教学规范》等一系列教学管理制度,通过强化管理保障教学水平;五是建立激励机制,在职称评聘、岗位聘任、年度考核、评优表彰等工作中,教学水平作为重要指标。每年举行青年教师讲课大赛,40岁以下的教师全员参与,通过教研室推选、学院初赛、学校复赛、公开观摩四个阶段,把竞赛作为切磋研讨、共同提高的过程,对优胜者给予表彰奖励;六是鼓励教师参与教研工作,促进教学内容更新、教学方法创新和教学水平提高,把前沿知识和研究成果及时纳入教学。

全省第三届民办高校青年教师教学大赛,我校晋级决赛教师2名全部获得一等奖;全国民办高校“优师杯”国际商务双语教学技能大赛,我校2名参赛教师全部获奖;在“山东省高校教师微课教学比赛”中我校有2名教师获奖。

学校采取一系列鼓励措施,加强教学研究工作,提升教学水平。2014年以来,获得山东省教育厅、山东省文化厅等纵向项目26项,学校立项156项;目前在研项目233项,参与教师达1200人次;发表论文256篇,被SCI、EI收录18篇,出版教材、著作18部。2014年获奖35项,其中山东省教学成果奖

4项,山东省高校科研优秀成果一等奖1项,**市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2项,山东省高校工委优秀成果奖3项。

三、教师教学投入情况

1.制订规范和标准,做到有章可循

学校制订并实施了《**学院教师教学工作规范》,进一步明确了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对教师的教学纪律、课堂行为、教学大纲、授课计划、教材的选用、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等内容做出了明确的规范和要求。规定了教师教学工作考核成绩由三部分组成,其中学生评教占40%,教学管理人员评教占15%,定量考核占45%。制订并实施了《**学院本科主要教学环节质量标准》,进一步明确了备课、课堂教学、作业、辅导答疑、课程考核、实验教学、实训教学、实习教学、写生采风、课程设计等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为进一步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调动教师教和学生学的积极性,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打下了基础。

2. 改革教学方法

在教学中注重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因材施教,师生互动,积极探索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等教学方法。实现六个转变,即教学观念从传授到指导的转变、课堂教学从以教师为主体向以学生为主体的转变,学生学习方式从被动到主动的转变、课堂教学模式从以讲授为主到以研讨探究为主的转变、考核方式从单一理论考试到注重实践能力考核的转变、学生收获从掌握知识为主到知识能力素质全面提高的转变。大学英语课程采用分层教学法,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普遍采用项目驱动法,商学院重点推广案例教学法,思想品德课程重点采用了“活动”教学法,商务文案写作课程采用“模真教学法”,对于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均取得了较好效果,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

3.改革考核方式

学校从2002年全面推行学分学绩制,对同一门课程既计学分,又计学绩,旨在贯彻落实学校“以人为本,追求每个人的个性发展和充分发展”的教育理念,鼓励学生个性发展,突出优势课程,允许以优补劣;为强化学生实践能力,配合学分学绩制改革,实施“一试两卷”制。“一试两卷”是指一门课程的考核分为基础知识考核和综合能力考核。卷一是基础知识考核,由教务处统一组织命题(从试题库抽取试题),主要考核该课程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学生通过基础知识考核即可取得该课程规定的学分;卷二是综合能力考核,由任课教师根据课程性质采用笔试、口试、实际操作、提交论文(报告)等不同方式进行,综合能力考核最终成绩一般由平时成绩、单元测验成绩、期中考核成绩、期末考核成绩等综合评定而成,期末考核成绩占比不超过综合能力考核总成绩的50%。这一改革有利于克服学分制本身的不足,既有利于保证教学质量的提高,同时又能够充分调动教与学两个方面的积极性。

四、教师发展与服务情况

我校教师发展中心于2012年9月成立,其任务是为教师提供教学能力和业务水平方面的培训,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共享相关教育教学资源,促进教师教学能力提高,使教师对其职业化发展有更新的认识,进而推动本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和长远发展。

1.组织开展新教师培训

本学年度教师发展中心面向2013届新教师开展了关于“课堂表达技巧”、“课堂教学设计”以及“互动式教学”等五个方面的系列培训。为引导新教师树立职业规划意识,促进新教师进行教学反思,中心对新教师进行跟踪听课,并将新教师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反馈给本人,建立新教师成长档案。除此之外,

教师发展中心还督促二级学院注重对新教师的过程性培养,以“以老带新”的形式加强对新教师的教育管理以及教育教学方面的培养;辅助科研处做好对新教师科研能力、教学创新能力的培养。

2.组织全校教师参加教育部高校教师网络培训

为实现优质教学成果的应用与共享,教师发展中心在每学期都组织全校教师开展教育部高校教师网络培训活动。本学年度累计培训人次达1500余人次。在长期组织活动过程中,教师发展中心不断规范过程管理,并出台相关管理细则,切实保证学习质量。

3.定期开展教学沙龙活动

为使教学沙龙活动高效实用,与广大教师的教学需求契合,教师发展中心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了关于教学沙龙活动主题的调查问卷,据此了解教师们在日常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困惑。在此基础上,中心组织了以“如何引导有效的课堂讨论,实现高效的课堂互动”、“高校教师如何处理教学与科研的关系”以及“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等为主题的教学沙龙活动,带领中青年教师通过活动对老师们共同关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取得了良好效果。

4.注重对骨干教师的培训

学校的发展依赖于优秀的师资。作为应用型本科高校,骨干教师、双师型教师是学校打造的重点。教师发展中心根据各学院教学需要,鼓励骨干教师进行进修培训、交流或参加行业、企业的相关会议,并积极为其进修学习创造条件。

2014年,有11名青年教师攻读博士学位,32人在职攻读硕士学位,5名教师在海外攻读硕、博学位;派出国(境)外访问学者、进修10人;选拔33

名青年教师为“以老带新,以老带青”对象,经老教师的传帮带和名师的指导,教学专项考核全部合格。

5.定期组织全校范围的教学公开课和观摩课活动

为了扎实抓好课堂教学,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积极推进课程改革的进行,教师发展中心每学期组织全校范围的教学公开课和观摩课活动。公开课活动期间,每个教研室推选一名优秀教师参加,全院教师进行观摩学习,在此基础上,每个学院推选1-2名优秀教师参加全校观摩课,组织全校教师观摩学习。

6.定期开展各类教学竞赛活动

定期开展全校范围的教学竞赛,并根据校外竞赛情况不定期举行全校范围或某一专业领域的相关校内选拔赛。为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育的融合,2014年上半年教师发展中心举办了“**学院第一届微课大赛”,对全校54名教师进行了微课录制及评审工作,最终36名教师获奖。

根据校外教学竞赛安排,教师发展中心还相应地组织了“山东省高校教师微课教学比赛”以及“国际商务专业教师双语教学技能竞赛”的校内选拔赛,推荐的4名教师在复赛中均获奖。

7.开辟了“名师讲坛”,邀请专家来校作讲座

借助教师发展中心的平台,中心定期邀请有一定知名度的学者、教学管理专家为教师们传经送宝,更新教师们的观念,掌握更有效的教学方法。本学年度,成功组织了题为“高等学校基础课教师的科研方法”、“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改革”以及“凝魂聚气,立德树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探索”等4场报告。

中心以促进广大教师业务发展为宗旨, 协调学校相关教学资源,为教师更新教学理念、提高教学水平搭建交流、学习的平台,以“提高教师师德修养、提升教师业务水平、增强学校凝聚力”为目标,希望通过努力真正成为广大教师的“教师之友,教学智库”。

第三部分教学资源

学校总建筑面积51.25万平方米,总投资14亿元,固定资产投资********万元,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2461.71万元;图书馆总建筑面积6.51万平方米,纸质藏书177.15万册,电子图书10TB,阅览室座位5132个;有13个实践(实验)教学中心,10个校内实习基地和129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有多媒体教室和语音教室座位12722个;有200人以上座位学术报告厅6个和1600座的礼堂1个;有综合运动场2个,篮球场15个,网球场3个,排球场8个,羽毛球场12个,室内5900平方米的体育馆1个,室内25m×50m泳池游泳馆1个,形体训练厅4个;建有1.4万平方米的博物馆,内设陶瓷馆、中外油画馆、中国字画及根雕馆、科技馆、校史馆、教育史馆、宇宙馆、世界动物标本艺术馆,为**市生态文化科普教育基地、山东省四星级科普基地、国家级科普教育基地、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一、教学投入与教学设施

2014年以来,学校投入1980余万元用于实验(实践)教学中心、校内实习基地、创业孵化基地的教学仪器设备购置、办公设施购置和教学场地装修,新建实验室42个,改建、整合了实验室26个,实践教学条件进一步改善。

1.加强实验室建设,提升实验教学设施水平

——经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迁入新建成的工程技术研发服务大楼,中心面积达到3000平方米,增加和更新了350台教学用计算机,购置和升级了9款

教学软件,新建了8个实验室,进一步改善了经济与管理类专业的实验教学条件,受益本科专业达到7个。

——新启用的护理实验楼,面积3666平方米,专门用于护理实验实训中心建设,新建14个实验室,原有的13个实验室的实验设施全面升级,实验条件达到山东省内先进水平。

——建筑工程实践教学中心新建土工实验室、暖通空调实验室、建筑环境监测实验室等6个实验室,改建8个实验室。

——机电工程实验教学中心新建了工业工程综合实验室、液压仿真实验室等7个实验室。

——新建学前教育专业教学楼,增加1个形体训练房和附属幼儿园二分园,实验实训设施配置更加先进。

——大众传媒实验教学中心新建了摄影摄像实训室和陶艺工作室等。

——大学物理、信息技术、金属材料等实验教学中心分别新建了大学物理数字模拟试验室、笔记本电脑机房、焊接工程实践中心。

实验室的增建和升级,增开了一批新的实验项目,更新了一些实验项目内容,使实验教学内容更加贴近专业发展前沿和生产实际。

2.引企入校,为学生实习实训搭建平台

2014年,学校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迁入工程技术研发服务大楼,面积3000余平方米;学校累计投资200多万元用于基地办公环境改造、装修和办公设施配置。基地共入驻在孵创业团队37个,注册资本总额3689万元。随着基地的发展和入驻企业的成长,基地吸纳学生实习、毕业生就业的能力不断增强。

3.校企共建生产性实习基地

商学院与多家阿里跨境电商用户企业共建了“跨境电子商务综合实训室”,校方提供实训场所和管理、服务,企业提供办公设备并负责实训室装修;企业提供实习指导教师,对实训学生进行产品、企业文化、平台操作等方面的培训,指导学生实习,学校委派专业教师与企业对接实训有关工作同时进行实践锻炼;校企双方共同管理学生,共同对学生的实训效果进行考核。首批引入合作企业5家,设立工作席位40个,对学生进行外贸实务的轮训。学生利用企业所拥有的阿里巴巴跨境贸易平台账户宣传企业及其产品、进行海外产品推广和销售,完成真实环境的专业实训。

机电工程学院与青岛滨大机电科技有限公司共建校内实习基地“机械加工中心”,与青岛滨大材料工程有限公司共建“焊接工程实践中心”。机械加工中心具备车、铣、刨、磨、钻、钳等加工工艺条件,学生可在其中完成上述各工艺实习以及维修装配实操,并利用上述条件完成创新设计、制作。焊接工程实践中心设有50个互相隔离的焊接作业间,可同时接纳100名学生进行焊接实习。

建筑工程学院与青岛开发区五岳建筑工程公司共建的土木建筑类专业实习基地运行多年。2014年,五岳建筑工程公司由三级资质升为二级资质,实习条件更加完善,实习内容更加完备。

4.校内实习基地条件进一步改善

2014年,学校考宝网,作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商务、市场营销、视觉传达设计、广播电视学、动画等专业学生实习基地,入迁到工程技术研发服务中心大楼,面积1800多平方米;增加了课程研发部、技术研发部、市场营销部、网络营销与推广部等11个功能室和1个视频录播室,服务器机房1个,实习指导教师33名,提供技术、管理、业务等三大类17种实习岗位,可同时接纳实

中国农业大学2016-2017学年度本科教学质量报告2016-2017学年

中国农业大学2016-2017学年度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2016-2017学年,中国农业大学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提高本科人才培养质量为根本任务,全面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高教质量30条”)以及《教育部农业部国家林业局关于推进高等农林教育综合改革的若干意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进一步提高本科教学质量。 (一)本科教育基本情况 学校的发展目标是具有中国特色、农业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办学类型为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办学层次:基本教育形式为全日制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适度开展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和继续教育,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中外合作办学和国际合作交流,促进教育国际化。面向国际竞争,服务农业现代化,服务农村发展,服务国家经济和社会建设。根据上述定位,本科教育的发展思路是:控制教育规模,注重提高质量,遵循教育规律,坚持立德树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宽厚的人文与自然科学基础、扎实的专业知识与实践技能、富有创新精神与能力的行业领军人才。 1、本科专业设置。本学年未新增本科专业,本科专业规模与上学年相同,仍为65个专业,分布在经济学、法学、文学、理学、工学、农学、管理学七个门类的40个专业类。 2、本科招生情况。2016年我校在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及港澳台地区录取普通本科学生2909名,河北、江西、国际学院计划安排在提前批,其他全部在各省本科第一批次录取。其中录取理科生2526人、文科生383人;男生1205

人,女生1704人;共产党员5人,共青团员2798人;城镇考生2170人,农村考生739人;汉族2613人,其他民族296人;英语考生2881,其他语种4人(新疆少数民族预科生高考不应是外语24人)。 生源质量继续提高。录取第一志愿考生为2889人,第一志愿率为99.31%。专业志愿满足率达到92.68%,其中第一专业志愿满足率为48.40%。除部分专业特殊类考生外,理工类在26个省市区录取最低分超过当地一本线的分值超过历史最高水平,比当地一本线平均高出98.56分,比2015年提高了12.26分,实现了从2008年以来的九连增。文史类普通新生的投档成绩比当地一本线平均高出66.15分,比2015年提高了7.16分,为近年来最高。 在校生规模。2015年全日制在校生总数为19341人,其中本科生11395人(占58.9%)、硕士生4478人(占23.1%)、博士生3183人(占16.5%)、港澳台和外国留学生285人(占1.5%)。学生总数与上年基本持平。 11395名本科生(女生6765)分布在58个专业和2个试验班中,平均每个专业190人,平均每年级每专业47.5人。 (二)师资与教学条件 1、师资队伍与授课情况 整体实力雄厚、结构合理。现有专任教师1624名,其中女教师707名(占教师总数的(43.5%)。专任教师中有教授572人(占35%)、副教授827人(占51%),中级及以下228人(占14%)。专任教师中有博士学位者1237人(占76%),有硕士学位者271人(占16.7%)。生师比为15.0:1(硕士生按1.5计,博士生按2.0计)。教师队伍总体数量充足、层次高、结构合理,能够满足培养各类本科生、研究生的需要,并积极开展科学研究与技术服务。 专任教师中有中国科学院院士5人、中国工程院院士7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24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 42人,国家“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15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专家26人,“新(跨)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获得者145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70人。入选“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万人计划)4人,国家级教学名师2人。 学科专业之间很不平衡、差异明显。各专业平均教师数27人;教师人数最

北京联合大学2013年度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北京联合大学 2013年度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一、本科教育基本情况 (一)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及服务面向 学校普通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的总目标落实学校第四届党代会确立的“学术立校、人才强校、开放兴校”战略和今后五年学校事业发展的主要任务,深化教学品质提升计划,强化“分类指导、分层培养、因材施教、突出特色”的人才培养理念,以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学校为本科生培养目标,即培养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创业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学校各本科专业可在此基础上根据专业办学定位和特色,制定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学校服务面向是立足北京,服务首都,面向全国,以高水平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为国家特别是首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二)本科专业设置情况 本科专业设置情况。目前,学校共有本科专业66个,涵盖经、法、教、文、史、理、工、医、管、艺等10个学科门类。其中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5个、北京市级特色专业建设点8个,1个专业获批国家级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3个专业获批北京市级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学校主动适应国家及首都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需要,不断整合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凝练学科专业特色,初步形成了结构优化、布局合理、应用性特色初显、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 2013年本科专业设置一览表

专业建设坚持“面向大众,服务首都;应用为本,争创一流”的办学定位和“分类指导,分层培养,因材施教,突出特色”的人才培养理念为指导,以实施“教学品质提升计划”为抓手,构建适应首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符合学校定位的学科专业体系,将传统工科类专业逐步调整为与都市型工业、生物医药和生产性服务业等相适应的轻型化专业,大力发展与现代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等相关的专业,以适应北京地区产业(行业)布局调整需要。2013年,学校有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5个:旅游管理、金融学、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通信工程、机械工程及自动化,有市级特色专业建设点8个:旅游管理、金融学、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通信工程、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历史学、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特殊教育。有11个学院共计12个专业被选为校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其中旅游管理、历史学和金融学3个专业评选为北京市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历史学专业还被评为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 北京联合大学校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一览表

关于做好2017-2018学年度二级学院本科教学质量报告编制工

关于做好2017-2018学年度二级学院本科教学质量报告编制工作的 通知 各二级学院: 为配合《2018年惠州学院本科教学质量报告》的编制工作、一年一度的本科教学状态基本数据采集工作和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为了更好地显示各二级学院本科教学状态,充分反映各学院、专业自身的优势特色,展现教学的新理念、新措施、新成果。惠州学院继续实施二级学院教学质量年报制度,各二级学院要在充分分析和认真总结提炼的基础上,紧扣本科教学工作,分析教学基本状态,突出教学改革亮点、成就和经验,准确把握存在的问题,实事求是撰写本科教学质量年度报告,全面展示本科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状况。 现就做好2017-2018学年度本科教学质量报告编制工作通知如下:一、本科教学质量报告主要内容 (一)本科教育基本情况:包括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及服务面向、本科专业设置及学科门类情况,各类全日制在校学生情况及本科生所占比例,本科生源质量情况等。 (二)师资与教学条件:二级学院师资队伍数量及结构情况、主讲教师情况、教授承担本科课程情况,教学经费投入情况,设备情况等。 (三)教学建设与改革:揭示教学过程各主要方面和关键环节,包括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教学改革等。特别是培养方案

特点、开设课程门数及选修课程开设情况、课堂教学规模、实践教学、毕业论文(设计)以及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等。 (四)专业培养能力(分专业撰写)。展示本科专业培养能力和发展水平,包括各专业培养目标、教学条件、人才培养等情况,特别是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与社会人才需求适应性、培养方案特点、专任教师数量和结构、生师比、教学经费投入、教学资源、实践教学及实习实训基地,立德树人落实机制、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教授授课、实践教学、创新创业教育、学风管理等概况。(此项将合并到学校质量年报内对全社会公开) (五)质量保障体系:阐述二级学院人才培养中心地位落实情况、二级学院领导班子研究本科教学工作情况、出台的相关政策措施,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日常监测及运行、规范教学行为情况,本科教学基本状态分析,开展专业评估、专业认证、国际评估情况等。 (六)学生学习效果:呈现学生学习满意度、应届本科生毕业情况、学位授予情况、攻读研究生情况、就业情况、社会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评价等。 (七)特色发展:总结二级学院在本科教育教学工作中的特色和经验。 (八)要解决的问题:针对影响教学质量的突出问题,分析主要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及措施。 二、本科教学质量年报编制要求 (一)本科教学质量报告内容要详略得当、图文并茂、报告中要用图表形式体现相应的支撑数据(见附件)。 (二)统计数据时间为2017年9月1日—2018年8月31日,不能以年度统计的数据以时点为准。

哈尔滨工程大学2014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2014年度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二〇一五年十月

目录 引言 (1) 一、本科教育基本情况 (2) 1、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及服务面向 (2) 2、本科专业设置情况 (2) 3、各类全日制在校学生情况 (2) 4、本科生源质量情况 (3) 二、师资与教学条件 (3) 1、学校师资队伍数量及结构 (3) 2、本科生主讲教师情况 (5) 3、教授承担本科课程情况 (5) 4、教学经费投入情况 (6) 5、教学行政用房及设备情况 (6) 6、图书信息资源及应用情况 (6) 三、教学建设与改革 (7) 1、培养方案特点 (7) 2、开设课程门数及选修课程开设情况 (8) 3、教材建设 (8) 4、实践教学 (9) 5、毕业论文(设计) (9)

6、教学改革 (9) 7、学生创新创业教育 (11) 四、质量保障体系 (12) 1、重视本科教学工作,牢固树立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 (12) 2、建立健全教学质量保证与评估体系 (12) 3、教学质量保障的政策和措施 (12) 4、日常教学监控及运行情况 (13) 5、开展专业评估和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情况 (14) 五、学生学习效果 (14) 1、学生学习满意度 (14) 2、应届本科生学位授予情况 (15) 3、应届本科生就业情况 (15) 4、社会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评价 (16) 六、特色发展—秉承哈军工“三严”传统,不断创新管理制度;坚持工学并举,校企协同实施卓越计划,积极探索工程创新人才培养的新途径。 (17) 附件1:2014年度本科教学质量报告支撑数据一览表 (20) 附件2:学校基础数据表 (21)

引言 哈尔滨工程大学前身是创建于1953年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哈军工”)。1970年,在“哈军工”原址,以海军工程系全建制及其他各系(部)部分干部教师为基础,组建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1978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1982年,成为首批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1994年,更名为哈尔滨工程大学;1996年,进入首批“211工程”建设高校行列;2002年,被教育部批准设立研究生院;2007年,由国防科工委、教育部、黑龙江省政府、海军四方共建;2011年,进入国家“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建设高校行列。学校现隶属于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是我国“三海一核”(船舶工业、海军装备、海洋开发、核能应用)领域重要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 学校基础设施完备,占地面积125.6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93.13万平方米。现设有20个学院以及3个教学系、部、中心;设有40多个科研机构以及150多个科研和教学实验室,其中国家级重点实验室2个,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及工程研究中心5个,国家级学科创新引智基地3个,国家工程实验室1个,国家级电工电子教学基地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6个,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1个。“现代舰船与深海工程”跻身国家“优势学科创新平台”行列,材料科学、工程学、化学进入ESI全球前1%行列。 2014年学校本科人才培养硕果累累。在2014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评审过程中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其中1项为参与)。1名教师入选“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教学名师。《无处不在的物理现象》、《探海利器——声呐》2门入选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4种教材入选第二批“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舰船动力技术虚拟仿真中心入选国家级虚拟仿真中心。获得国家本科教学工程建设专项经费800万元。

2014年本科专业教学质量年度报告

2014年本科专业教学质量年度报告 1、专业发展概况(包括专业发展历程、专业办学的经费投入、图书资料、实验室等基本教学条件、在校学生数、生师比、一志愿录取率、新生报到率、学生转入和转出人数)。 电气信息工程系其前身是建于1978年10月的原上海师范学院分院的物理系,1992年改名为电子工程系。设有应用电子技术教育、电气技术教育、计算机应 用三个专业。至1994年10月与上师大并校时,有专任教师28名,其中副教授 5名,讲师及实验师20名,助理实验师及助教3名。设有电子、电工、电气自 动化、计算机、物理五个教研室和相应的实验室。1999年1月成立机械与电子 工程学院时,把应用电子技术和电气技术二个专业分别提升为电子工程系和电气工程系;2000年又建立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至2000年9月设有电子应用技术教育、电子信息(通信)工程、电气技术教育、电气工程及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育技术六个本科专业和电子、电气、制冷三个专科专业,2002年 下半年之后,由于学校要求: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育技术三个本科专业相继被并入数理信息学院。2010年月学院为考虑到教育资源的更优化配置,把电子工程系和电气工程系二个系又合并为电气信息工程系。电气信息系设有三个专业: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和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2014年本专业在校学生300人,生师比为20.6。第一志愿录取率为100%,新生报到率为97.78%,有3名学生转入本专业,转出人数为0。 2、专业定位、培养目标与培养方案(包括专业定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结构、理论课、实践课、选修课的学时学分分配)。 (1)专业定位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是一个面向信息技术产业的宽口径专业。作为信息技术领域中的主干专业,主要研究信息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与信息应用等方面的理论、技术和工程实现问题,培养从事电子设备与信息系统的设计、开发、生产和维护工作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属于电子信息类学科,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我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以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为主要目标,使专业

2020年度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XX年度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xx年度重庆师范大学北碚校区继续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xx-2020年)》及《重庆师范大学“十二五”发展规划》精神,紧紧围绕学校教学工作中心和重点,在学院党政班子的领导下,狠抓教学管理、专业建设、质量工程和教研教改工作,进一步提高我院本科教学质量和教师教学教研能力,使我院朝着“努力把北碚校区建设成为规模适当、结构合理、特色鲜明、在重庆市有重要影响,综合实力居西部地区同类学院前列的小学教师教育基地和应用技术人才培养基地”的方向蓬勃发展。 一、高度重视本科教学工作,本科专业发展态势良好 重庆师范大学北碚校区(初等教育学院、应用技术学院)一直以来都将本科专业建设和本科教学工作作为学院工作的中心,将培养理论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和富有创新精神、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小学教育教师及应用技术人才作为本科人才培养的目标,不断提高本科人才培养质量。为了学院的进一步发展,近年来适当增加本科招生专业和扩大范围,xx年新增本科专业方向三个,招生范围扩大至11个省市,学生生源质量良好,报到率均在96%以上。 目前北碚校区两个学院(初等教育学院、应用技术学院)共有5个全日制本科专业,12个专业方向,分别是师范类的小学教育(语

文、数学、英语)专业、小学教育(应用技术·语文、数学、英语、音乐)专业、音乐学(小学教育)专业、艺术教育(书法、小学美术)专业和非师范类的艺术设计(室内设计、珠宝首饰设计)专业。全日制本科在校学生达1621人,占学院全日制在校学生总人数的77.49%。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学资源建设,推进北碚校区可持续发展 1、师资队伍建设稳步推进 教师是学校的办学主体,师资队伍建设是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合格人才的保证,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按照学校“人才强校”队伍建设规划要求,学院采取“培养骨干、吸纳尖子、优化结构、提高素质”的工作方针,坚持培养和引进并举,旨在造就一支适应教学研究型定位和富于创新精神的师资队伍。 xx年学院继续全面实施和推进在职培养与积极引进相结合的师资队伍建设,采取了一系列举措改善师资队伍结构。一方面继续鼓励青年教师攻读学位,提高在职教师学历层次和教学科研水平,目前有6名教师正在攻读博士学位。同时实施“走出去”战略,加大专项经费投入,选派5名教师到国内外进修学习,近50人次参加全国各类学术研讨会,从整体上提升在职教师的学术层次。另一方面继续加大力

浙江大学本科课程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实施办法

浙江大学本科课程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实施办法 (2009年10月修订) 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是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核心环节,为进一步推进本科教学改革,加强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进一步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根据《关于加强本科教学质量监控工作的若干意见》(浙大发教〔2006〕46号)文件精神和新的人才培养目标,特修订本办法。 一、评价目的 本科课程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目的是以评促教,提升教师教学水平,提高本科课程教学质量,同时为学校教学相关决策提供有效信息,实现学校人才培养目标。 二、评价范围 评价范围包括所有全日制本科课程的课堂教学,不包括实习和毕业环节。 评价对象包括“教师”和“课程”,即某课程任课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和课程的教学质量,即“人·课”。 三、评价指标 理论课、实验课、体育课和双语课分别制订评价指标。评价指标详见附件。 四、评价人员及权重 1.评价人员 参加本科课程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评价人员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学生;二是同行及管理人员,包括院系主管教学领导、教学

督导和教学管理人员。 2.权重 原则上,学生评价权重占70%,同行及管理人员评价权重占30%(院系主管教学领导、教学督导和教学管理人员各占10%)。 五、评价方式和流程 学生评价和同行及管理人员评价均在现代教务管理系统进行。系统首先剔除每一个评价对象即“人·课”的最高5%和最低5%学生评价分,再与同行及管理人员评价分汇总,经过加权统计,得出综合评价分,并将综合评价分按类别由高到低排序。 评价工作流程见附件3。 六、评价结果及等级评定 1. 评价结果分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个等级。按同类可比的原则分类排序,并按一定比例确定评价等级。 2.全校课程按以下类别统计评价结果。 (1)通识课程:思政类、军事理论类、公共体育类、外语类、计算机类、历史与文化类、文学与艺术类、沟通与领导类、科学与研究类、经济与社会类、技术与设计类、新生研讨课等。 (2)大类课程:数学类、物理类、化学类、生物类、工程类、设计及艺术类、经管类和文史哲类等。 (3)全校性公共选修课:人文社科类、理工农医类等。 (4)专业课程:按同一学院或学系分别统计评价结果。 (5)双语课程:文科类、理科类和工科类等。 每门课程只能归入其中一类,并在此类中按综合评价分由高

本科教学质量报告支撑数据填报表

本科教学质量报告支撑数据填报表 此表为《本科教学质量报告》支撑数据,《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继续做好上海高校本科教学质量年度报告发布工作的通知》(沪教委高〔2013〕21号)文件要求,质量报告要提供反映学校教学质量状态的客观数据,并根据科学的教学理念和质量目标对数据信息进行纵向和横向的比较研究,以此来反映学校教学质量发展的动态趋势,支撑数据应规范、有效。 一、时间节点 自然年度:即2018年1月1日-2018年12月31日,统计财务、科研、图书等信息 学年度:即2018年9月1日—2019年8月31日, 统计教学及相关信息。 *** 学生和师资数量按2019年9月30日时点数统计 二、填报表格 :全日制在校本科生数及占在校生总数的比例(责任单位:教务处)按本次状态数据采集

生师比=折合在校生数/教师总数, 其中:折合在校生数=普通本、专科(高职)生数+硕士生数*1.5+博士生数*2+留学生数*3+预科生数+进修生数(指进修及培训时间在一年以上的学生数)+成人脱产班学生数+夜大(业余)学生数*0.3+函授生数*0.1; 教师总数=专任教师数+外聘教师数*0.5 电子期刊种类数:学校图书馆拥有的正式出版的各类光盘、软盘、数据库等电子期刊的种类总数。 表9:本科生图书流通量(责任单位:图书馆)

(教高厅〔2011〕2号),仅指教学基本支出中的商品和服务支出(302类)(不包括教学专项拨款支出)。

表16:当年本科应届毕业生实践教学学分和选修课学分分别占总学分比例 数。跨学期讲授的同一门课程计为一门课程。 课程总门次:指当年开设课程累计次数的总和。

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北京中医药大学 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2012年)

北京中医药大学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2012年度) 2012年,我校积极应对医疗卫生制度和高等医学教育变革,在本专科教学工作中坚持改革创新,加强制度建设和内涵建设,取得了许多新的成绩,教育教学质量得到了稳步提升。 一、本科教学基本情况 2012年,我校对本科教育的专业结构进行了优化调整,将原来的制药工程专业(工学)调整为中药制药专业(理学),同时申报了药学专业(理学),目前本科教育共设有中医学、中药学、中药制药、药学、针灸推拿学、公共事业管理(卫生事业)、工商管理(医药企业)、护理学、英语(医学)、法学(医药卫生)10个本科专业,较上一年度增加了1个专业,涵盖医学、理学、工学、文学、法学、管理学6大学科门类。2012年,我校全日制本科生共5634人(含大陆学生4642人、台港澳学生262、留学生730人),全日制在校生共计9279人,本科生占全日制在校生总数的比例为60.7%,较上一年度下降了1.49%。 2012年,我校在全国31个省市招生,实际录取1100人。其中:男生337人,占31%,女生763人,占69%;预备党员2人,共青团员1067人,群众31人;汉族977人,少数民族123人,其中政策

性招收少数民族学生43人。我校今年本科录取生源质量在往年的基础上全面提升,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一是我校在全国26个省市本科全部为一志愿一次性投档录取;二是24个省市最低录取线均高于2011年,平均高出一本线34分,各省市平均分高出一本线59分。呈现整体上升水平;三是医学类各专业、制药工程(生物制药)达到专业志愿匹配率100%,岐黄国医实验班学生均为第一专业志愿录取;四是本科新生中男生所占比例相比2011年上升6%:岐黄国医实验班男生26人,占42%,比2011年增加25.33%;五是岐黄国医实验班学生基本素质优秀,16个省市岐黄国医实验班学生得分率高于80%。卓越医师培养计划各省市录取平均分数平均高出一本线79分,相比于2011年平均上升了9分;六是自主招生报名生源省份为历年最高水平,达到28个。 我校2013届本科毕业生共862人,截止2013年8月31日教育部就业率统计时点,落实去向818人,去向落实率(初次就业率)达到94.90%,其中升学287人,占33.29%;出国47人,占5.45%;就业 484人,占56.15%;未就业44人,占5.10%。我校以问卷调查的形式对长期招聘我校毕业生的用人单位进行《北京中医药大学毕业生培养质量、就业服务及社会需求调查》。其中问及贵单位对我校毕业生总体满意度,分为很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很不满意5级评分,用人单位选择满意的比例占80%;选择一般和很满意的比例各占10%。 二、本科教学质量提升和保障的发展思路和改革举措

五邑大学本科教学质量报告(2013年)

二〇一四年三月 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2013年

目录 前言 (1) 一、学校基本概况 (2) 二、本科教育基本情况 (4) (一)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及服务面向 (4) (二)专业结构 (4) (三)课程结构 (7) (四)各类全日制在校生情况 (8) (五)学业要求 (9) (六)奖学金、帮困助学金 (9) (七)本科生生源及其质量情况 (9) 三、师资与教学条件 (11) (一)师资队伍数量与结构 (11) (二)生师比 (13) (三)本科课程主讲教师情况 (13) (四)教授承担本科课程教学情况 (14) (五)教学经费投入情况 (14) (六)教学行政用房、图书、设备、信息资源及其应用情况 (15) (七)国际交流 (15) 四、教学建设与改革 (17) (一)专业建设 (17) (二)课程建设 (19) (三)教学改革 (21) (四)实践教学及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23) 五、质量保障 (26) (一)学校本科人才培养中心地位 (26)

(二)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28) (三)教学质量监控体系运行 (30) 六、学生学习效果 (32) (一)学生学习满意度 (32) (二)就业率总体情况 (33) (三)社会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评价 (35) (四)毕业生成就 (35) 七、特色发展 (35) 八、挑战与对策 (36)

前言 2012-2013学年度,学校坚持“根植侨乡,服务社会,内外合力,特色发展”的办学理念,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和自身特点,全面推进本科教学工作。调整和优化专业结构,新增旅游管理、社会工作专业,专业总数达到41个。推进专业建设,有计划有步骤地引进和培养各类教师,聘请了一批企业行业高水平人员作为兼职教师,学校教师队伍的数量不断增加,结构不断优化。成立教师教学发展中心,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实施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多样化改革,有针对性地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通过学校与企业行业协同实施,提升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优化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制定以突出学生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课程教学大纲,引进行业企业先进的技术、管理和突出的案例,更新教学内容,实施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方法和以能力考核为导向的学习效果评价方法;形成了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机械-电子类、纺织-化工-环境类、土木-交通类以及经济-管理类等优势专业群。成立教学评估中心,加强教学监控,保障人才培养质量。成立学生学业指导中心,提升学生学业服务水平。2013届毕业生总体就业率达到99.54%,培养了一批满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闽南理工学院2015-2016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闽南理工学院2015-2016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闽南理工学院是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石狮华景集团投资创办,福建省人民政府管理的民办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其前身为1998年5月石狮华景集团与长春理工大学联合创办石狮长兴工业学校,2001年5月,经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升格为泉州光电信息职业学院。2008年4月,经教育部批准组建本科高校,定名为闽南理工学院。2012年5月,获准为学士学位授予单位。2015年12月,学校顺利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 学校地处我国著名侨乡、“海上丝绸之路”发祥地、民营经济综合改革试验区——福建省泉州市,坐落在著名的石狮市宝盖山风景区。学校举办者、法人代表是全国政协委员、石狮华景集团董事长、港澳同胞许景期先生。学校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现任校长潘世墨教授是厦门大学原常务副校长,党委书记吴永年研究员是华侨大学原党委副书记。 学校占地面积72.84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48.52万平方米,固定总资产总值8.58亿元。学校现有在校生15100人,教师842人,其中专任教师673人。 学校设有光电与机电工程学院、电子与电气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学院、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信息管理学院、经济与管理学

院、财务与会计学院、外国语学院、体育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研部等10个教学单位以及继续教育学院;开设27个本科专业,构成以工学为主,涵盖理、经、管、文、教育、艺术等学科专业群。目前,学校有光学工程、电气工程2个省级重点学科建设点,省级教育改革试点项目、特色专业建设点、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公共基础课实验教学平台、校企合作实践教学基地、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等13类29个省级教学改革项目。 学校的办学成绩与特色受到国家、省、市领导的高度赞扬和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先后获得省级文明学校、先进基层党组织、“五四”红旗团委,泉州市社会力量办学先进单位、平安校园等荣誉称号。2015年《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福建日报》、《人民日报(海外版)》等重要媒体记者采访、专题报道了学校的办学成绩和办学特色。2016年学校潘世墨校长、吴永年书记根据学校的发展历程,总结学校成功的办学经验,在核心刊物中国高等教育上发表署名文章《民办大学如何“借势”兴学》。 一年来,学校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以质量为生命线,全面推进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教学改革,在人才培养模式、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实践教学、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科技创新、社会服务与文化传承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本科教育基本情况 (一)办学定位

2012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doc

2012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二〇一三年六月

目录 一、学院本科教育基本情况1 二、学院师资与教学条件3 三、学院教学建设与改革6 四、学院质量保障体系10 五、学生学习效果12 六、学院本科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15

兰州大学管理学院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一、学院本科教育基本情况 1.本科人才培养目标 兰州大学管理学院是教育部直属综合性“985工程”大学中唯一的一所综合性管理学院。根据兰州大学本科生教育为“精英教育”的战略定位和重点培养学术型、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兰州大学管理学院立足于“一切为了师生的成长成才”的崇高使命,确立了为国家特别是西部地区培养管理精英、管理学术精英和高级管理技术人才的人才培养目标。 2.本科专业设置 学院目前开设有管理学基础理论班、会计学专业、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市场营销专业、行政管理专业和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在校本科生共950人。本科生生源具有扎实的数学和英语基础,生源质量位列全校文科类专业生源前列。为了满足国际会计化人才需求,2013年3月由教务处组织经校内外会计学专业ACCA方向班专家论证会,论证专家一致认为学院有实力开设会计学专业ACCA方向班,学校决定从2013年起从入校新生中选拔40名本科生。 (1)甘肃省管理学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 致力于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富有创新精神、科研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并具有领导才能和社会责任感的管理学学术精英。毕业生主要到国内外著名高校继续攻读硕士或博士研究生。 (2)行政管理专业 培养具有扎实的管理学和经济学基础知识,系统掌握行政管理理论,具有较强的行政管理技能,能够从事行政管理理论研究和实际管理工作的专门人才。毕业生主要攻读本专业及相关专业的硕士研究生。1989年,全国第一批31名行政管理专业本科生从兰州大学毕业。行政管理专业现为教育部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 (3)工商管理类(含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会计学3个专业) 培养具有扎实的管理学和经济学基础知识,知识面宽、综合素质高、应用能力强的各类高素质工商管理人才。毕业生主要到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从事实际工作、

2019年系部本科教学质量报告主要内容

附件1 2019年系部本科教学质量报告主要内容 本科教学质量报告应围绕本科人才培养工作的核心要素,既要反映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共性,又要充分反映系部自身的优势特长,展现系部本科教学的新思想、新政策、新措施、新成果。本科教学质量报告字数不超过5千字,时间范围为2019年1月1日-12月31日,主要包含以下内容: 一、本科教育基本情况 包括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及服务面向、本科专业设置情况,全日制在校生自然数(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本科生自然数及所占比例(本科生/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本科生源质量情况等。 二、师资与教学条件 描述师资队伍数量及结构情况、本科生主讲教师情况、教授承担本科课程情况,教学经费投入情况,教学用房、图书、设备、信息资源及其应用情况等。 三、教学建设与改革 揭示教学过程各主要方面和关键环节,包括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教学改革等。特别是培养方案特点、开设课程门数及选修课程开设情况、课堂教学规模、实践教学、毕业论文(设计)、国际化培养以及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等。(需提供典型案例) 四、质量保障体系 阐述系部人才培养中心地位落实情况、院领导班子研究本科教学工作情况、出台的相关激励措施,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日常监控及运行、规范教学行为情况,本科教学基本状态分析,开展专业评估、专业认证、国际评估情况等。 五、学生学习效果 呈现学生学习满意度、应届本科生毕业情况、学位授予情况、攻读研究生情况、就业情况、社会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评价、毕业生成就等。(需提供典型案例) 六、特色发展 总结系部在本科教育教学工作中的特色和经验。(需提供典型案例) 七、挑战与对策 针对影响教学质量的突出问题,分析主要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及建议。

本科教学质量分析报告.doc

本科教学质量分析报告 (2003年度) 二○○四年一月

北京工业大学本科教学质量年度分析报告 (2003年度) 北京工业大学是一所以工科为主,理、工、经、管、文、法相结合的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大学。学校占地1200多亩。有16个学院,34个本科专业,6个一级学科博士点,24个二级学科博士点,9个博士后流动站,55个二级学科硕士点,11个工程硕士授权领域。有2个国家重点学科,8个北京市重点学科,11个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有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科技部与北京市共建重点实验室,11个北京市高新技术实验室和重点实验室。有1个国家产学激光研究中心,1个教育部数字社区工程中心。有10个本科教学基地。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064人,其中有两院院士6人,博士生导师111人,教授196人,副教授400人。有全日制在校生16865人。 2003年,是我校以教学评估为契机,加强本科教育教学建设的一年。全校上下高度重视评估与建设工作,达到了“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目的。2003年11月17日-21日,教育部专家组对我校进行了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考察,这对我校进一步加强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有重要的意义。 本报告分六部分:一是明确办学思路,确保教学中心地位;二是建立健全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三是强化实践教学,构建本科实践教学平台;四是加强学风建设;五是教学质量分析;六是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一、明确办学思路确保教学中心地位 我校的定位是:“立足北京、融入北京、辐射全国、面向世界”,到2008年,把我校建设成重点学科国内一流、具有鲜明特色和优势,人才培养质量、科学技术水平及综合办学实力位居全国同类大学领先地位的教学研究型大学。学校结合北京社会经济建设的需要,提出“三个为主”(人才培养以本科为主,学科专业以工科为主,人才类型以应用型为主)的办学思路。坚持“两个优先”,抓住“一根主线”,用“两个轮子”走路,确保“一个中心”。也即:坚持教学优先、育人优先;抓住人才培养这根主线;科研与教学并重,以科研促教学;确保教学工作中心地位不动摇。学校实行领导联系基层单位制度,校领导经常深入教学一线进行调查研究,分析解决教学工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学校实行干部听

【VIP专享】2011年北京交通大学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突破瓶颈,提升内涵,多措并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度教学质量分析报告 2011年是学校“十二五”规划起步之年,也是国家规划纲要全面实施的第一年。学校以不断提高教育质量为目标,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顶层设计制定本科人才培养“十二五”规划、“本科教学工程”实施计划、本科人才培养新方案为切入点,突破改革瓶颈,强化内涵建设,创新培养模式,较好地完成了本年度工作目标与任务,开创了“十二五”开局之年本科人才培养工作新局面。 一.谋篇布局“十二五”发展蓝图, 凝聚培养质量提升新思路 科学制定本科人才培养“十二五”规划,系统部署改革发展战略任务。深入分析、认真研究了本科人才培养面临的形势、机遇与挑战,围绕如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科学规划和系统研究制定了《本科人才培养“十二五”发展规划》,明确了本科人才培养“改革创新,完善机制,改善学风,提高质量”十六字工作方针,确立了本科人才培养战略发展目标和定位,梳理了四个方面的战略任务,提出了五个方面的保障举措。 顶层设计新一轮教育教学改革实施方案,全面启动“本科教学工程”。确立了建设目标,部署了五个方面教学改革与建设任务,从观念更新、组织保障、政策机制、资金投入四个方面明确了具体管理措施,制定了7个配套文件。通过召开2011年“本科教学工作会议”再次开展全校教育思想观念大讨论,进一步统一了“教学质量是学校生命线”的基本认识,凝聚了“要将全校各方面资源优势转化并服务于人才培养”基本发展思路,明确了任务。 修订完善新一轮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着力突破本科教学质量提升瓶颈。组织调研十余所高水平大学人才培养工作,形成了《调研总报告》,提出了“理念观念创新、制度机制创新、管理模式创新、培养模式创新”四项进一步深化改革的具体建议,下达了《2012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完善修订的指导性意见》。新培养方案重点实现三个突破:一是引导学生构建主动学习、探索研究的学习模式,学分压缩到155-165;二是优化通识教育与专业主干课程体系结构,改革教学模式;三是提升内涵,在教学全过程中落实创新人才培养质量标准。 二. 深入实施国家教育改革试点,着力突破创新人才培养瓶颈 协同创新,探索模式,校企联合造就卓越工程人才。以“卓越计划”为载体,深化“探索行业高校产学联合培养人才的模式和机制”教育体制改革项目试点。与12家大型企业协同创新,探索了新型“3+1+2”学业与职业全程联合培养的模式机制;建立校企联合培养政策机制,健全8项管理制度,切实保障联合培养有效实施;校企共同参与,建设了

[精编]长沙学院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长沙学院年本科教学 质量报告

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2012年) 长沙学院 二○一三年十二月

目录 学校概况1 一、本科教育基本情况3 (一)目标定位3 (二)本科专业设置3 (三)在校学生情况5 (四)本科生生源质量5 二、师资与办学条件6 (一)师资队伍数量及结构6 (二)本科生主讲教师6 (三)教学经费投入7 (四)教学用房及使用7 (五)实验实训条件7 (六)图书及信息资源8 三、教学建设与教学改革8 (一)专业建设9 (三)课程与教材建设情况11 (四)教学研究与改革12 (五)实践教学13 四、质量保障体系17 (一)领导重视,保证教学工作中心地位17

(二)质量保障体系健全,教学运行有序18 五、学生学习效果22 (一)学生学习满意度22 (二)应届毕业生毕业情况与学位授予情况22 (三)攻读研究生情况22 (四)就业情况23 (五)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评价23 (六)毕业生成就23 (七)学生英语、计算机等级考试情况24 (八)学科竞赛情况24 六、特色发展25 七、问题与对策28 (一)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28 (二)进一步加大课程建设力度28 (三)进一步强化师资队伍培养培训29 (四)进一步加强教学行政用房建设力度30

学校概况 长沙学院位于我国中部历史文化名城——湖南省长沙市。学校的前身是原长沙大学和长沙职业技术师范专科学校。长沙大学创办于1983年,长沙职业技术师范专科学校创办于1978年。1996年4月,经原国家教委批准,长沙职业技术师范专科学校成建制并入长沙大学。2004年5月经教育部批准升本并更名为“长沙学院”。学校实行省市共建共管、以市为主的管理体制。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3339人。 办学条件校园占地面积132.55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29万余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8350.34万元。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118万册。校园湖光山色,风景秀美,为“湖南省园林式单位”、“湖南省文明单位”。 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692人,其中正高职称教师87人,副高职称教师205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112人,硕士学位教师426人。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3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1人,湖南省新世纪“121人才工程”人选3人,湖南省优秀教师3人,湖南省教学名师2人,省级青年教师教学能手8人,湖南省教学奉献奖2人。 专业设置设有16个教学系(院、部),32个本科专业,基本形成了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以工学为主体,文学、管理学为两翼,理、工、文、管、法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布局。

XX大学现代经济管理学院本科教学质量报告【模板】

**大学现代经济管理学院 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2017-2018学年) 二零一八年十二月

学校概况 **大学现代经济管理学院地处江西省**市,是财经院校,举办者为地市教育部门,于2001年开办本科。学院有本科专业17个,其中1个为新办专业。招生批次为第二批次招生A,第二批次招生B,第三批次招生A。 学校全日制在校生8,561人,折合在校生8,561人。全校教职工594人,其中专任教师460人。学校共有2个校区,其中1个为本地校区。 学校有党政单位17个,教学科研单位8个。 在各地校友会数量2个。 与学校签署协议联合进行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生产服务等活动的机构102个,行业机构和企业98个,地方政府4个。 ※以上数据来源:1-1学校概况,表1-2校区地址,表1-5-1专业基本情况,表1-6-1教职工基本信息,表1-8-2 科研基地,表3-1-1高层次人才,表4-1-1学科建设,表6-1学生数量基本情况 【注】:1.折合在校生数=普通本、专科(高职)生数+全日制硕士生数×1.5+全日制博士生数×2+留学生数×3+预科生数+进修生数+成人脱产班学生数+夜大(业余)学生数×0.3+函授生数×0.1(不含自考生)。 2.全日制在校生数=普通本、专科(高职)生数+全日制硕士生数+全日制博士生数+留学生数+预科生数+成人脱产班学生数+进修生数。

本报告的撰写是根据国教督办[2016]75号文件中关于普通高校编制本科教学质量报告基本要求,现有数据资料是基于全国高校本科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数据统计的时间也与全国高校本科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数据采集时间要求一致。

一、本科教育基本情况 (3) (一)人才培养目标 (3) (二)学科专业设置情况 (3) (三)在校生规模 (3) (四)本科生生源质量 (4) 二、师资与教学条件 (7) (一)师资队伍 (7) (二)本科主讲教师情况 (9) (三)教学经费投入情况 (11) (四)教学设施应用情况 (11) 1.教学用房 (11) 2.教学科研仪器设备与教学实验室 (12) 3.图书馆及图书资源 (12) 4.信息资源 (12) 三、教学建设与改革 (13) (一)专业建设 (13) (二)课程建设 (14) (三)教材建设 (14) (四)实践教学 (15) 1.实验教学 (15) 2.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15) 3.实习与教学实践基地 (15) (五)创新创业教育 (15) (六)教学改革 (16) 四、质量保障体系 (17) (一)校领导情况 (17) (二)教学管理与服务 (17) (三)学生管理与服务 (17) (四)质量监控 (17) 五、学生学习效果 (19) (一)毕业情况 (19) (二)就业情况 (19) (三)转专业与辅修(双学位)情况 (19) 六、特色发展 (19) 七、存在问题及改进计划 (20) (一)加强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20) (二)继续推进并优化师资队伍建设 (20) (三)进一步加强专业内涵建设 (21) 附件 (22) 本科教学质量报告支撑数据 (22)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