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城市贫困问题的原因与对策探析

中国城市贫困问题的原因与对策探析

中国城市贫困问题的原因与对策探析
中国城市贫困问题的原因与对策探析

中国城市贫困问题的原因与对策探析

余培源

南方论刊·2008年第9期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湖北武汉430060)

【摘要】城市贫困问题是当今世界比较突出的社会难题。在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城市贫困问题也日趋严重。该文分析了我国当前城市贫困人口的构成与现状,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剖析产生贫困的原因,提出了一系列关于目前我国解决城市贫困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城市贫困;现状;原因;对策

近些年来,城市贫困问题逐渐成为当代世界比较关心的社会难题。据国际劳工组织分析,到2000年,全球城市贫困居民首次超过农村人口,全球因失业造成的城市贫困人口达到10亿。在我国,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城市中大多数居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人均可支配收入大幅增加,然而与此同时,随着城市体制改革逐步深化,由于生产要素占有的不均衡和分配不公,社会调节不力,以及物价上涨等因素,使城市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原有的社会保障和救助体系越来越不适应新的形势,城市贫困问题逐渐凸现出来。目前,随着居民价格消费指数的迅速上涨,城市贫困问题有进一步加剧的趋势,因此,及早深入研究和解决这方面的问题,对于我国社会长久稳定,经济快速发展,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1.我国城市贫困人口的构成与规模

1.1 城市贫困人口的构成

我国城市贫困人口一般是指社会主义制度下社会救助的“三无人员”。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有企业体制的转变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城市涌现出大批新的贫困人口,他们主要是失业,困难企业的职工以及离退休职工中的困难群众,另外还包括城市中的部分外来打工人口。中国城市贫困人口的数量在不断扩大,其构成群体的多元化特征也日益明显。目前看来,我国城市贫困人口主要包括以下群体:一是无劳动能力,无收入来源,无法定扶养人或法定扶养人无扶养能力的居民,即传统意义上由政府一直予以救济的“三无人员”民政对象。二是因原属国有企业、集体企业亏损和结构性调整而下岗的无业人员,企业停产或半停产被拖欠工资的生活特困职工,收入低的退休职工,以及这几类人员所赡养的家属。这部分贫困群体就是我们现在称之为的城市“新贫困人口”。三是由农村流入城市,靠打短工为生,并且经常处于失业或半失业状态的外来民工。由于目前我国城乡二元体制障碍和政策原因滞留在城市中的这部分贫困人口没有纳入城市贫困人口的正式统计范围,其规模和结构都无明确的说法。因此,我们将此称为城市流动性边缘贫困群体。

1.2 城市贫困人口的规模

2000年~2001年,亚洲开发银行组织了一批国内外专家共同进行“中国城市贫困问题”的课题研究。在2001年10月举办的成果发布会上,亚行专家组披露:根据国家统计局城市调查总队提供的1998年的统计数据,专家们先用热量支出法和市场菜篮法测定各省的贫困线(最

低生活保障标准),然后再据此计算出全国城市的贫困人口,结论是1480万。

著名经济学家萧灼基2002年推算,在城市,人均月收入200元的贫困人口约占城市人口的5%,达2000万。

据民政部2006年民政事业发展统计报告,全国已领取最低生活保障金的城市贫困居民人数,1997年为87.9万人,2000年底增至402.6万人,2001年底增至1170.7万人,2002年底增至2053.6万人,2003年底增至2246.8万人,2004年、2005年和2006年分别为2205万人、2234.2万人和2240.1万人。这不包括由于种种原因未能纳入低保的贫困人口。因此,可以肯定城市贫困居民人数大大超出目前纳入低保的人数。为形象地表达贫困人口的变化趋势,将以上数据作图。从(图1)中可以看出,低保人数2000年以后呈现急剧上升的态势。由于研究考察的角度和方法的不同,以及贫困本身的模糊性,所以很难得出一个众所公认、精确度非常高的城市贫困人口数量。绝大多数学者认为,当前我国城市贫困发生率应当在5%~10%之间,总量规模在2500万~3500万人之间。随着改革进一步深化,收入差距仍在扩大,加之国有企业下岗分流职工规模增加,因此,城市贫困的发生率仍可能继续升高。

2.中国城市贫困的原因分析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玛蒂亚·森曾指出,造成贫困人口的原因是他们获取收入能力受到剥夺以及机会的丧失。低收入是导致贫困人口获取收入能力丧失的一个重要因素,但并不是全部因素,疾病、人力

资本不足、社会保障系统的软弱无力等都是造成人们收入能力丧失的不可忽视的因素。由此可见,导致城市贫困的因素并不是单一的,它

是由一系列的因素综合作用而形成的。一般来说,对于城市贫困群体致贫的原因分析,主要有两个角度,一种是宏观角度,一种是微观角度。宏观原因主要是从社会结构方面的社会变迁以及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全球及国际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微观原因主要是从城市贫困人口的人力资本因素进行分析。

2.1 宏观原因

研究导致我国城市贫困的宏观原因,主要是根据我国特殊的社会经济背景,分析城市经济与社会转型与经济高速发展过程中导致城市贫困问题的因素。

2.1.1 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是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特征。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向来呈梯形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因国家实施的是重点发展东部地区的经济政策,使得东、中、西三个经济区域带的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迅速拉大,发展不平衡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居民收入水平的不平衡,这是中西部地区贫困人口比重高、程度深、数量大的重要原因。

2.1.2 经济体制改革和调整。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因城市经济体制改革逐步深入,原有的企业经营体制,就业体制,收入分配体制被打破,而新的体制一时还难以形成。大多数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由于种种原因,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经济效益滑坡,亏损严重,从而,一方面因职工的经济收入直接与单位的经济效益挂钩,企业效益低下导致在职职工低收入,从而引发贫困;另一方面企业经营体制转变,致使大量隐性失业人员迅速表面化,许多人失去工作和主要收入来源,没有可靠的收入来源必然导致贫困。

2.1.3 城市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我国现行的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无法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形势的需要,这是导致城市贫困恶化的又一重要因素。市场经济的引入使得我国社会保障体制由单位内的保障向全社会的保障过渡,但是在这一转化过程中,出现了一个所谓“制度空缺”的时期:一方面原有的单位保障己出现漏洞或部分解体。而另一方面,全社会的保障体制又远远没有建立起来。主要表现为新旧体制并存,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不完善、覆盖面窄、保障水平低,没有形成覆盖全社会的多层次保障体系,尤其表现在失业保险方面。

由于缺乏有效的失业保险体系,大部分下岗失业人员得不到基本的生活保障。为了解决下岗失业人员的生活困难问题,虽然中央政府增加财政上的资助力度,但是具体落实到人和户时情况又有所不同。根据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在武汉和沈阳的一项调查,2000年大约有46%的下岗职工没有收到任何生活保障补贴。

2.2 微观原因

造成个人或家庭陷入贫困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除了前文已论述过的宏观原因,微观层面的原因也不容忽视。

2.2.1 家庭和个人因素。一方面,从家庭结构来看,单亲家庭,有残疾人、重病患者、无养老金保障的老年人的家庭,往往经济负担较重,容易陷入贫困;另一方面,从个人因素来看,孤寡老人和孤儿、残疾人、重症患者、受教育程度低者,通常是贫困人口的基本成员。

2.2.2城市贫困者人力资本禀赋的因素。国家统计局2000年对全国的抽样调查显示:在小学文化程度人口中贫困率为6.38%,初中为4.51%,高中为2.58%,而大学本科只有0.29%,可以看出城市贫困者的文化素质低,专业技能低是导致贫困的原因之一。

3.中国城市反贫困对策解析

3.1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尽快制定《反贫困法》

由于种种原因,贫困群体往往在权益维护方面处于不利境地。因此,要真正地保护和维护贫困群体的合法权益,除了在全社会范围内营造关心社会贫困群体的外部环境外,还需建立和完善相关的法律及法律援助体系。加快社会保障制度的立法步伐,改变我国社会保障立法滞后的状况,尽快制定出台《社会保障法》,为贫困群体享受社会保障和救助,提供更加有力的法律保障,规范城市贫困群体的保障和救助工作。此外,还可借鉴国际经验,制定《反贫困法》,使城市贫困群体的社会保障与救助逐步走上法制化、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从而依法构筑起维护和保障城市贫困群体基本生活权益的立体屏障。

3.2扩大就业空间,大力提高社会就业率

在中国当今社会里,劳动依然是人们基本的生存手段。对贫困人口而言,就业是实现其参与经济发展、分享经济发展成果的有效途径,是消除贫困的最基本的手段。目前,我国城市贫困人口规模扩大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劳动者下岗、失业或就业质量不高,而再就业和正规就业又较为困难。因此说,促进就业是积极的、根本的脱贫手段。从城市反贫困的角度看,解决城市贫困和低收入问题,增加就业、扩大就业是首先要采取的措施。只有实现了就业,城市贫困人口和低收入群体才有持续获得收入的能力。政府可以采取以下的政策:首先,要将就业摆在重要的战略位置,将就业列入国家宏观调控的战略目标之一,通过宏观政策的调整增加就业机会。其次,产业结构调整中要因地制宜,重视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防止盲目地发展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产业。第三,鼓励灵活就业,帮助下岗职工改变就业观念,自主创业。

3.3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险制度,健全社会救助体系

就目前而言,社会保险制度虽然扩大了覆盖面,使更多的劳动者成为受益者,但是它毕竟是以就业和缴费为基础的体系,而对于社会中的贫困人口或长期处于失业状态而没有稳定的收入,或在非正规部分就业而尚未被社会保险所覆盖,或因其它种种原因而无力交纳社会保险费的人来说,无法从中获得保障。针对城市出现的这部分贫困现象,中央和地方政府先后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建立和完善了多项救助、保障制度。如目前,已实行的城市扶贫救助制度主要有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在岗困难职工补助制度,相关制度还有最低工资制度、下岗职

工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失业人员救济制度等。3.4 加大人力资源开发力度,提高城市贫困人口素质政府城市扶贫战略中一个不容忽视的环节是,加强人力资源开发,提高劳动力素质。从现状看,我国城市贫困人口共同具有的最突出的特点是文化素质低,缺少一技之长,这使他们易于下岗失业,再就业困难。城市贫困人口的低素质客观上要求政府加强人力资源开发,通过培训和教育提高劳动者素质和技能,增强职工再就业能力。

反贫困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世界各国在反贫困问题上都在进行着持之以恒的努力,随着中国政府和社会对贫困和反贫困问题的重要性认识逐步加深,我们有理由相信,在21世纪,中国在城市反贫困问题上会取得更多的成绩。

参考文献:

[1]王霞:对我国城市贫困问题的思考[J].攀登(双月刊),2001,(3):52.

[2]叶普万:贫困经济学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3]李军:中国城市反贫困论纲[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

[4]民政部:2006年民政事业发展统计报告[EB/OL]https://www.doczj.com/doc/e05467023.html,/article/tjbg,2008-1-19.

[5]徐金锋:我国城市贫困问题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06.

[6]李建平:关于我国城镇贫困题的探讨[J].理论探索,2004,(3):48.

作者简介:余培源,男,江苏淮安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公

共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从事收入分配。

责编/关山校对/文琪

贫困山区农村教育现状调查报告

贫困山区农村教育现状调查报告 摘要:学生是学习和发长的主体,教育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如何提高贫困山区农村的教育质 量是我国当前急待解决的重大问题。贫困山区农村教育的发展对我国的全面发展有重要的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就贫困山区农村的教育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相应的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教育现状;课程体系;教育现状 要发展贫困山区农村,必须首先要诊断农村即穷困地区教育的症状。农村教育在诸多方面都 处于不利地位,如师资、设备、经费等都是贫困山区农村教育发展的大障碍。“城市中心”的教育 现象更使山区孩子远离了山区农村这一特定环境,更加大了贫困山区学生的学习难度,山区农村教 育呼吁:键构符合农村山区教育的教育模式或课程形态。现行教育既不利于贫困山区学生参加当地 的生产劳动,更为加大城乡贫福差距埋下根源。 一、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农村教育状况虽然有了明显改善,但仍存在着很多问题。总的看来,我国农村教 育的整体发展水平低,与城乡教育存在着巨大差别。主要表现以下几个方面: 1、家庭环境影响。一些离异、单亲家庭,孩子从小就失去家庭温暖,无论是心理还是身心都 留下阴影,使孩子性格变成冷漠、孤僻。特别是有的父母离异或丧偶后再婚更是对孩子不闻不问, 祖辈人只是对孩子怜爱,照顾好孩子的生活已经吃力,何谈帮助孩子学习,一旦学习成绩不理想, 孩子自动放弃求学,尽早打工独立生活,以图改变生活环境。近几年,大学生上学成本的不断提高, 大学生毕业就业难问题成了人们茶余饭后谈论的话题。所以许多贫困家庭主动放弃子女上大学,有 些孩子只上到初中毕业就到工厂打工挣钱。由于有了读书无用的思想,也就更谈不上家庭教育了。 当我在富东中学实习时,遇到一些这样的家长。在家访时,我把几位孩子学习不认真的情况 向他们家长反映,家长坦言他们从未过问孩子的学习情况,特别不主张孩子在夜晚花时间学习,认 为既影响孩子的身体又浪费电。他们也不责怪老师,认为孩子的学习能力是天生的,是由“八”字 排定的,与后天的培养没有多大关系,有出息的不用教育也会有出息;没有出息的就算再花多少功 夫也是白费劲。 2、教育经费短缺。投入少,经费短缺是农村教育发展中面临的首要问题。由于经费短缺,现 有农村教育的办学条件只能满足学科教学的基本需要,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相去甚远。农村 中小学教师学历层次偏低,教师工资待遇不能保障,学校的教学设施简陋,教学基本仪器不足等也 是不争的事实。这些现实问题都严重影响了农村教育的质量。 3、农村学校硬件设施落后。富东中学占地面积为29250平方米,建筑面积为4470平方米, 教学辅助用房为1252平方米,行政办公用房为255平方米,生活用房为2936平方米,绿化面积约 700平方米,建成计算机、多媒体教室,共有35台计算机供教学使用,有藏书5500册的图书阅览 室一个,有60平方米的实验室一个。 与城市相比,学校教学设施陈旧,教学设备缺乏,严重地限制了教师教学,从而影响教学质 量,阻碍学生拓展知识面。学校图书陈旧,试验、电教仪器不完备,多媒体设备缺乏,学生计算机 比例远远低于城区学校,计算机和多媒体教学设备更为不足。有些学校,虽然配备了少量多媒体教 学仪器,但由于缺少必要的维护和仪器的落后,不少课程都无法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所谓现代化

我国贫困大学生现状及原因分析

我国贫困大学生现状及原因分析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贫困生比例逐年增加,贫困大学生问题已成为国家、社会和学校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胡锦涛总书记明确要求“完善资助困难大学生的机制,帮助贫困家庭大学生完成学业”。本文结合我校贫困生工作实践,分析了贫困大学生的基本状况,总结了贫困大学生的主要特点及其成因。 关键词:贫困大学生现状 贫困大学生主要是指由于家庭经济困难,在高等学校学习期间基本生活费用难以达到学校所在地的最低标准,且无力缴纳学费及购置必要的学习用品,日常生活没有经济保障的大学生[1]。高校贫困大学生的生活、就业以及心理健康等问题的出现不仅严重影响了贫困大学生的正常生活和学业的完成,而且还引发了越来越多的学生个体、家庭和社会问题。因此,调查分析贫困大学生的现状以及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对于开展贫困大学生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1、贫困大学生现状 1.1 经济贫困 根据国家有关部门公布的数据,家庭年收入在1500元以下为特困生,年收入3000元以下为贫困大学生。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特别是实行高等教育成本分担制度改革,从1997年全部实行招生收费并轨后,高校学生上学不给钱或少给钱的时代随之而去,高等教育部分费用由个人、家庭负担,大量的高校贫困学生也随之涌现出来。通常一个普通家庭支持孩子读完大学所需要的费用约为5-6万元,而一个困难家庭最少支出大概4万元才能帮助其孩子完成学业,而贫困大学生家庭的年收入仅为3000元左右,4年大学的学费相当于这个家庭11年的收入。高校经济困难学生的产生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来自经济欠发达偏远地区、灾区的农村家庭;有的来自城市父母双下岗职工家庭;有的是低收入家庭的学生;有的是家庭突遭意外或不幸,面临经济困难的学生;有的是家庭人口多,兄弟姐妹多人上学的学生。据调查[2],当前高校贫困生的生活费用主要来源于国家助学贷款、政府助学金、勤工俭学、社会助学基金等,部分优秀贫困生还可以获得奖学金。但是,由于国家助学贷款基本上用于缴纳学费,国家奖学金、政府奖学金和政府助学金又不能够同时享受,再加上勤工俭学、社会助学基金资助人数和金额的有限性,贫困生每月从外界获得的经济资助不足250元,经济来源少直接导致生活费用低,造成经济贫困。 1.2 心理贫困 一般地说,由于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加快、竞争日趋激烈以及行为方式、价值观念等因素变化、冲突的影响,人们的心理问题普遍地增多。走出农村进入大学学习的贫困学生,他们的心理负担较其他人要重很多,他们的学费来自于全村乡亲的资助,来自父母常年省吃俭用的劳作,他们希望能够凭借自己的力量改变家庭贫困落后的现状。对贫困家庭学生而言,由于其特殊的家庭环境和生活条件,使得他们的心理问题更加突出,这也是社会不稳定因素。 1.2.1 自卑心理 家庭生活上比较困难,经济上比较拮据的自卑;现代高科技的学习方法和学习工具或更时尚的文化消费差异产生的自卑;人际交往、社会活动、业余特长、就业“资本”等方面都不如其他同学而产生自卑;个别同学的言行使他们产生的自

中国当前的贫困状况分析

中国当前的贫困状况分析 1.1 贫困与中国的贫困群体 世界银行在《1990年世界发展报告》中给“贫困”下的定义是:“缺少达到最低生活水准的能力。”结合我国当前的实际状况,我国的贫困群体可以归纳为无法合法地获得基本生活条件并参与基本的社会活动的人的集合。根据国家统计局、国务院扶贫办对全国6万农村人口的消费支出情况进行的入户调查,确定农村贫困标准2003年为人均年收入637元,按照这一标准统计,目前中国农村的贫困人口有2 900万,城市中有2 000~3 000万的贫困人员需要救助。这两部分人口属于绝对贫困人群。 这一贫困群体主要由以下两类人员组成:一是计划体制下的贫困群体。一般是城市中的三无人员, 即无依无靠、无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的人;农村中的五保户,由集体经济负担的保吃、保穿、保住、保医、保葬(孤儿保教)的农村无依无靠的老、弱、孤、寡、残疾人员。二是市场体制下的新贫困群体,城市下岗、失业、半失业而造成生活困难的人员;以及在农村中因城市化,而“上班无岗、种田无地、劳保无份”,生活陷于贫困的失地农民,以及流动在城市和农村之间的部分农民工。除了这一绝对贫困人群外,我国还有近2亿的农村人口的年均收入是在850~950元之间,以及一些因灾返贫和因病返贫的人群。 1.2 中国的贫困现状 1.2.1 计划体制下的贫困问题得到了基本缓解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长期实行计划经济,基本上走的是一条由农村补贴城市,农业补贴工业的发展道路,因此在计划体制下,贫困主要集中在农村,表现为“普遍性的区域贫困与极端贫困”。但是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首先在农村中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一些自然条件较好的农村地区迅速走上了致富的道路。在另一方面由于改革开放使得中国的经济发展迅速,国家财力得以能够进行一系列大规模的扶贫运动,使一些贫困地区摆脱了绝对贫困的处境,取得的扶贫成就举世瞩目。2004年10月17日,“国际消除贫困日”中国宣布:农村贫困人口从1978年的2.5亿减少到2003年底的2 900万,贫困人口占农村总人口的比例由30.7%下降为3%左右。 1.2.2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新贫困问题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城市中除了无依无靠、无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的三无人员外,基本上不存在贫困群体,城市居民可以享受到许多国家给予的优惠,比如就业、上学、住房、医疗等福利待遇,通过户籍制度将农业人口与非农业人口区分开来,逐渐形成以国有、集体企事业单位为依托的城市经济体制。随着市场化和国有企业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大部分企业经营困难,经济效益下降,从而使职工的生活状况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目前,城市中的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国有企业和集体单位,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经济体制转轨和产业结构调整的结果,其中最为关键的因素就是国有企业与集体企业在转轨过程中普遍表现出对市场的不适应,造成了自身的经营困难,部分企业破产、倒闭,减发、停发职工工资,造成城市“新贫困群体”的出现。 从收入分配制度上来说,由于规范和调节收入分配和再分配的法律、法规、经济杠杆、行政措施等存在许多缺陷,从而导致了部分城市居民的收入非透明化、非制度化,同时由于对高收入群体的调节不力,对低收入群体又保护不足,使我国城市居民收入差距日益拉大,造成相对贫困现象。 2 当前中国非政府组织的发展 2.1 非政府组织的基本含义及基本特征 非政府组织是介于政府和企业之间不以盈利为目的,且具有正式组织形式,提供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的社会组织。 由于非政府组织是介于政府和企业之间的,因此它具有和政府与企业相区别的特性。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莱斯特?萨拉蒙教授提出了著名的五特征法,只要是符合这5个特征的社会组织都

我国城市贫困问题的原因及对策

我国城市贫困问题的原因及对策 摘要: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结构的调整,中国社会、经济和城市的发展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国民经济持续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与此同时,我国城市贫困现象随之凸显,因此就现阶段来说,对该问题产生的原因和应对策略的研究尤为重要。 关键字:城市贫困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 我国现阶段的城市贫困应当是缺乏基本的生活资料以及发展的物质条件和资本条件的生活状态,是生存意义上的绝对贫困和发展意义上的相对贫困的综合体。无庸讳言,城市贫困问题已成为我国改革和发展中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治理城市贫困关系到社会稳定大局,关系到实现“共同富裕”的发展目标,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一、我国城市贫困问题产生的原因 我国城市贫困问题是由许多因素综合作用而形成的,它既包括宏观的社会制度因素,也有微观的贫困人口家庭结构及自身因素,但其中经济体制和产业结构的变革是导致城市贫困的主要原因。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原因: (一)体制转型及结构调整导致职工下岗和人员流动 1. 经济体制改革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使下岗失业者剧增 经济转制过程中对国企的改革和调整导致部分职工失业、下岗,进而因生活困难进入贫困行列。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是我们对国有企业改革和调整的目标。为达成这一目标,在我们为盘活国有资产,对国有资产以资产为纽带进行兼并重组时,必然要求改变过去那种人力资源在资本营运中,以牺牲效率为代价的资本与劳动力的结合方式,而转变为以效率为基础,这必然会导致大量冗员的剥离和低素质劳动力的退出。这样一来,以前广泛存在的隐性失业显性

化、公开化,从企业退出的职工因收入锐减直接影响生活质量和水平,部分适应能力差、自身条件差的职工因而进入城市贫困人口行列。[ 另外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必然要不断调整产业结构。从产业发展规律看,第三产业就业人数在全部就业人数中比例将越来越大。目前,我国第三产业仍不发达,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例较低,吸纳劳动力就业的比例也低。从现代产业分工规律来看,产业结构布局遵循比较优势原则,大城市、特大城市主要发展服务业、高科技产业,中小城市、乡镇企业主要发展普通制造业,而我国长期受计划体制影响,没有遵循这个“产业分工”规律,加入WTO后,我国产业分工将必然遵循这个普遍规律。因此,经济转型期产业结构调整导致失业是造成城市贫困的直接原因。 2. 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入城市使城市贫困问题复杂化 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使大量农民涌入城市。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早于城市,在80年代初就开始启动,并取得显著成效。农村改革后,生产力空前解放,农民有了较大的自主权,大量劳动力流入城市,寻求新的发展。由于二元经济制度的限制,农民进城在80年代并没有对城市就业产生很大压力。但进入90年代后,由于城市企业有了用工自主权,可以招收农民工,而农民工的低成本对企业产生了较大的吸引力,从而形成了农民工与城市工的竞争。在用工需求量有限的情况下,劳动力供给量的增加,无疑增大了就业的难度。这样,一方面是城市企业需要清理大量冗员,另一方面又有大量农民工想挤进企业,因此就导致了城市下岗、失业人员的急剧增加,使贫困问题凸现出来。[ 可见,我国城市贫困主体表现出多元性,不仅有下岗失业人员还有涌入城市的农 [1]城市贫困人口及反贫困对策——以武汉市为调查个案 [2]转型期我国城市贫困与反贫困的对策探讨

浅析贫困大学生现状及解困对策

151 2009年? 08月?下期 学 术 ? 理 论 现代企业教育 MODERN ENTERPRISE EDUCATION现代企业教育 参考文献: [1]程秀玲,梅义征.法治论丛-上海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18,(06). [2]夏锦文,蔡道通.《论中国法治化的观念基础》.中国法学,1997,(5).[3]张君成.《当代中国法治国家的目标探讨》.华南热带农业大 学学报,2003,12(4). [4]李步云,刘士平.《论法与法律意识》.法学研究,2003(4).[5]李燕萍,李秋萍.《法治理想的实现思考》.北方论丛,2003(5).□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高校收费及住宿标准也在提高,再加上经济危机、物价上涨等因素,当代大学生每年花费达万元以上。这对于经济困难家庭来说是难以承担的,也导致高校贫困生队伍越来越大。贫困生问题已成为政府高度重视和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也影响到当前高校的稳定和发展。如何推进贫困大学生工作,帮助贫困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促进贫困大学生健康成长,既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时代要求,也是高等教育发展道路上面临的一大挑战。因此,调查分析贫困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提出帮助贫困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具体措施,对于开展贫困大学生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一、贫困生的现状 贫困生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1)来自经济欠发达偏远地区、灾区的农村家庭;(2)城市父母双下岗(无业)职工家庭;(3)低收入家庭的学生;(4)家庭突遭意外或不幸,面临经济困难的学生;(5)父母长期患病,需长期支付医疗费用且不能从事繁重劳动;(6)家庭人口多,兄弟姐妹多人上学的学生。 这些贫困大学生大都依靠借贷上学,其中大部分学生交不起学费。他们生活十分简朴,在衣、食、住等方面较之其他同学差距很大。生活上大多比较拮据,时刻限制着自己生活上各个方面的花费,甚至连生活都难以保证。 有些贫困生不仅面临着经济困难,还承受着很大的心理压力,在人际关系上趋于封闭,他们排斥师生善意的同情。这种巨大的精神压力也产生了种种心理障碍,使其不愿积极主动地与人交往。部分贫困生参与社会活动的热情受到打击,更有的贫困生由于贫困而对社会持极端的观点,如果不能得到及时、恰当的帮助,就会对其心理产生消极影响。 二、贫困大学生问题分析 改革开放前,我国高等教育费用全部由国家承担,国家统包了个人的高等教育与生活费,因此贫困生问题尽管存在但不是很明显。改革开放后,尤其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特别是实行高校招生“并轨”制度改革以后,高等教育部分费用由个人负担,于是高校贫困生问题日益突出。具体来看,目前中国高校贫困生问题凸显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 社会原因是贫困大学生产生的根本原因 由于我国经济发展起步较晚,教育基础薄弱,教育总体水平较之发达国家仍有不少差距,公共教育支出比例相对很低,所以浅析贫困大学生现状及解困对策 杨海波 (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 徐州 221003) 摘要:目前我国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贫困大学生数量也日益增多,如何推进贫困大学生工作,改善高校贫困大学生的现状,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需要各个层面共同努力。本文分析了贫困大学生的基本状况,总结了贫困大学生的主要特点及其成因,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困对策。 关键词:贫困生 现状 对策 高等教育不可能实行免费。其次,由于我国人口众多,高校招生 规模扩大,尽管教育投入总量不断提高,人均教育支出却很低。第三,家庭贫困是产生贫困大学生的直接原因。地区经济发展失衡导致社会贫富分化加剧。目前高校大半的贫困生来自“老、少、边、穷”地区。近几年,城市贫困家庭尤其是下岗职工家庭数量日趋加大,再加上经济危机,下岗职工的再就业率比前两年有所降低,社会贫富差距也无可避免地体现在校园里,贫困大学生问题也逐年体现出来。 (二)教育产业化是贫困大学生问题产生的直接根源。 教育体制改革,高校教育产业化,学费与住宿费越来越高,生活费用也随之增加。尽管目前不同学校、不同专业的收费标准有所不同,但学生人均年缴费用大都在4000元 ̄6000元,一些民办院校学费则高达万元,再加上住宿费、生活费等,培养一个大学生年平均费用为1万元甚至更多。一般家庭尚难支付,贫困家庭则更难承担,从而导致高校贫困生人数不断加大。1999年以来,随着高校不断扩招,贫困生的绝对人数也不断上升。据统计,全国大学生中贫困生的比例达到了近30%,特困生比例为10% ̄15%,而在一些边远地区和山区,贫困生和特困生的比例更高,占到一半的比例。 (三)资助体系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党和政府一直致力于建立一种比较完善的资助困难学生的政策体系。目前已初步建立起一种以“奖、助、贷、补、减、免”为主要内容的资助体系。各高校、社会各界也以多种方式资助贫困生。应该充分肯定,我国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有了相当大的进步,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相对于日益扩大的贫困生需求,目前我国高校贫困生助学工作及其体系仍存在着许多问题与不足,譬如资助体系比例不均匀、励志诚信教育措施不到位等。因而总体缺乏完善有效的工作机制,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四)助学贷款额度有限,难以解决大面积贫困生问题 从目前情况看,存在学生贷款难问题。面对逐年迅速增长的贫困生总数和奖、助学金等的局限,国家助学贷款本应该成为解决贫困学生完成学业的基本途径。但遗憾的是,现在对贫困生的贷款比例、数额和次数等都有诸多限制。根据有关文件规定,贫困生的贷款比例不得超过在校学生数的20%,每生每年贷款数额不超过 6000元。且根据银行要求,贷款手续繁杂,时间、条件等要求严格,使本已很少能申请的贫困生中只有一多半的人能够申请成功。所以,每年获得国家助学贷款的贫困生,往往只有一部分。

我国城镇贫困现象的现状及对策

BUSINESS REVIEW 商业经济评论 经济导刊58 2011 / 05 贫困并不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问题,而是一个世界上所有国家和地区都存在的普遍问题。就算在美国这样的世界第一强国也仍然有很多人生活在贫困中。对于不同的国家贫困也有不同的定义,在我国是用绝对贫困来定义的。 所谓绝对贫困就是指如果一个家庭的总收入不足以取得维持仅仅是物质生活所必备的需要,那么该家庭就处于贫困状态。因此,绝对贫困也叫生存贫困,是指收入难以维持最低限度生活水准的状况。 之所以采用绝对贫困这个定义,是因为绝对贫困具有一定的使用范围。对发达国家而言,由于人们生活水平普遍较高,处于绝对贫困状况的人很少。即使由于突发事件或 其它原因使有的人陷入绝对贫困,也能很快得到政府和社会的救济,这种绝对贫困是暂时的。但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仍有一部分人的温饱问题没有得以解决,政府也不能短时间内解决,实际上我国目前实现的小康是一个低水平的小康。尽管贫困根据不同的思想体系、不同的学科可以划分为很多类别,但绝对贫困的概念更具有现实性,它能更加准确地概括这些贫困者的生活境况,为此,这里就采用绝对贫困的定义。 现阶段我国城镇中存在的 贫困问题 社会学家划分为了新的十大阶层,其中【关键词】 中国,城镇,贫困,贫困阶层,贫富差距 我国城镇贫困现象的现状及对策 文 | 陈锡萍 可以看到一般工人、农民、失业者和半失业者排在了最后,这些也正好是贫困阶层的主要人员。贫困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形势严峻。在我国,又把贫困阶层分为农村贫困阶层和城镇贫困阶层两种。贫困已经成为一个社会各方面都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 首先,收入差距拉大。收入差距问题的实质是贫富差距扩大。我国社会的收入差距主要表现为城乡居民之间的差距、城市居民之间的差距、农村居民之间的差距以及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收入差距是客观存在的,不可消除。据媒体报道,我国最高工资与最低工资差距已达15倍之多。在城乡居民之间收入、农村居民内部收入、地区收入差距不 断扩大的同时,城镇居民收入的差距也在日趋拉大。 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城乡还是地区之间,收入的差距都在逐年拉大。而且由于灰色收入的大量存在,实际的收入差距可能还要更大,并且财富的收入差距更远高于收入差距。 其次,城市出现大量新的贫困阶层。随着经济的发展,在城市中出现了以失业、下岗无业和困难企业的离退休人员以及他们的赡养人口为主体的城市贫困群体。这些贫困者在社会生活中面临着许多问题。 第一,城镇贫困群体的人口规模庞大。我国城镇贫困群体的成员包括:失业人员与下岗职工,效益欠佳企业的职工,许多退休者、 低收入或无劳动收入的残疾人和长期患病

大学生贫困调查报告

大学生贫困调查报告 【内容摘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尤其在高校招生“并轨”制度的实施和扩大招生规模后,高校贫困生问题日益突出,已成为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本文采用了问卷法对民院贫困大学生生活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总结了民院贫困大学生的生活状况和存在问题。旨在通过此次调查更准确地掌握我校贫困生的现状,以便能从实际方面解决我校贫困生所遇到的困难,同时也为学校探索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贫困生,大学生,生活状况 一、调查背景 据国家有关部门公布的数据,家庭收入在1500以下的为特困生,年收入在3000元以下的为贫困生。截至2005年8月,我国普通本专科在校生数是1561万余人,其中贫困大学生405万人,约占学生总数的26%,西部地区高校中贫困生的比例更高。贫困大学生问题已经成为影响我国高等教育进一步发展的一大障碍。 二、调查内容 我们此次调查主要是要了解到贫困大学生的生活状况,其中包括他们的日常生活经济情况、日常生活的心理状况和交际情况。即调查中我们会涉及他们的生活行为,如兼职行为、娱乐行为和交友行为等。还会涉及到他们的态度,如对环境的满意否、和涉及心理压力时的态度等。

三、调查目的 由于现今贫困生问题的严峻形势,我们调查了解贫困大学生的生活现状让人们能够意识到这个问题,同时分析贫困生问题存在的原因和贫困生所存在的问题,是为了更好地了解和掌握贫困生的情况,落实贫困生救助工作,解决贫困生就读问题。以便各方力量解决此问题时有所借鉴,促进贫困生拥有更好的生活环境的提高的进程。 四、调查时间 2011年6月25日——2011年6月28日 五、调查方法 此次调查主要采用了问卷调查法,并以文献法为辅。 六、调查对象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社工系大一、大二贫困生 七、贫困生生活现状 (一)家庭情况 从调查结果我们可以发现绝大部分贫困生来自农村及偏远山区,部分来自城市或城镇下岗职工家庭。从他们的家庭结构可以看出大部分贫困生家庭成员偏多,最多可达到一家11口人,也有小部分贫困生来自单亲家庭,而家庭成员中有收入的成员又偏少,所需供养的人过多,负担过重导致家庭贫困。 (二)、消费情况: 从贫困生的月生活费情况来看,月生活费在300元以下的贫困生占总体比率的7%;月生活费在300—600元的贫困生占总体比率的68%;

我国贫困问题和治理对策

我国贫困问题及治理对策 摘要:贫困问题已成为当今世界最尖锐的社会问题之一。各国政党、政府和社会各界对贫困问题一直相当重视消除贫困是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我国政府的奋斗目标。但是中国目前的农村贫困问题与城镇贫困问题呈现此消彼长的发展趋势。因此,必须要根据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状况和贫困现状采取综合治理的措施。 关键词:贫困;农村贫困;城镇贫困;治理对策;制度保障 一、中国贫困问题的现状 贫困线的标准因各个国家发展水平、社会文化和制度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因而绝不能用别国的贫困线标准作为我国的衡量标准。中国国家统计局对贫困线下的定义是:所谓贫困线,是在一定的时间、空间和社会发展阶段的条件下,维持人们的基本生存所必需的物品和服务的最低费用,贫困线又叫贫困标准。现阶段我国把把每人每年收入低于2300元的低收入人群定为贫困人群,2017年2月28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统计资料:2016年我国农村贫困人口为4335万人,比上年减少1240万人。我国贫困地区的教育、医疗、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也得到长足发展,基础设施状况明显改善,毋庸置疑,中国扶贫开发工作所取得的辉煌成就不仅为13亿中国人进入和建设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为推动全球反贫困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但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还要看到:中国贫困人口还很多,而且这些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特定区域国务院扶贫办表示,在14.8万个贫困村当中,绝对贫困和低收入人口占乡村总人口的33%;在石山区、荒漠区、高寒山区、黄土高原区和地方病高发区、人口较少民族地区以及42个沿边境的扶贫重点县,这个数字超过40%。在贫困人口总量不断减少的情况下,这些地区需要移民的农户比例明显提高。此外,革命老区发展相对滞后,全国237个革命老区目前农民人均纯收入是全国平均水平的57%。 目前我国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城市岗位竞争日益激烈,我国城镇失业率也处在较高的水平,经济结构改革和转型使部分城镇职工失去了工作岗位。,在农村

我国城市反贫困问题研究

我国城市反贫困问题研究 作者:郝亮来源:陕西省资本论研究会 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经济制度的转型和各种经济、社会政策的变化,我国城市人口在收入和实际生活水平上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城市贫困问题开始显现出来,且规模扩张速度令人吃惊。本文将针对现如今我国城市所呈现出来的贫困问题的现象及特征,通过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的原因分析,在着重考虑国情的基础上提出一些反贫困策略。 一、我国城市贫困的现状及特征 城市是人类社会不断发展和进步的产物,城市也是人类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但是,长期以来,单一追求经济高速增长的发展模式,虽然促成了城市的一时繁荣,但市场经济的高效率也严重破坏了城市社会的公平和公正。随着城市人口数量的剧增和城市规模的扩大,城市贫困问题变得越来越突出。世界银行的一份报告说,城市的贫困问题将成为21世纪“最引人注目、政治上最为敏感的问题”。 城市贫困(Urban Poverty)指的是城市社会的贫困问题。对于贫困来讲,是指在物质资源方面处于匮乏或遭受剥夺的一种状况,其典型特征是不能满足基本生活之所需。贫困主要包含有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两层含义。绝对贫困(Absolute Poverty)是指个人或家庭依靠劳动所得和合法收入不能维持基本的生存需要。相对贫困(Relative Poverty)是指个人或家庭获取的劳动所得和合法收入不能维持社会可以接受的最低标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通过努力,人类可以消除绝对贫困。但是由于贫困的相对性,消除相对贫困是困难的,甚至是不可能的。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我国现阶段城市贫困概念的定位总体上是指人的基本生存条件的缺乏,即指人的衣、食、住、行、医、教需求得不到满足的生活状况。 1 我国城市贫困的现状 根据民政部的统计,截至2003年3月31日,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为2140.3万人。另外学术界认为中国城镇贫困人口的规模应在1500万至3100万人之间,占中国城镇人口总数的4%—8%。这些城市贫困人口大体可以分为以下四类:一是无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无法定赡养人、扶养人的“三无”人员(占贫困人口总数的6%);二是贫困的失业者(占贫困人口总数的17%);三是领取基本生活费、离退休金或养老金后,家庭人均收人仍低于当地贫困线标准的在职职工、下岗人员和离退休人员(占贫困人口总数的54% );四是其他贫困人员(占贫困人口总数的23%)。其中,第一类是社会长期救助和保障的对象,第二类和第二类是当前我国城市贫困人口的主体,占总数的70%以上。

农村贫困问题的现状及对策

农村贫困问题的现状及对策 在看完《上学路上》这部影片后,我对农村的贫困问题有了更多的了解。在影片中,主要是以主人公王燕没有钱上学来体现农村生活的,通过她的挣学杂费的经历让我看到了农村小孩上学的困难。也看到了在农村生活、养家、上学需要付出多少艰辛。 一、我国农村贫困问题的表现 首先,农村贫困地区自然条件恶劣,农业基础薄弱,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低。一遇天灾人祸,会导致很多的不幸。也正是这个原因,农村没有发展为城市,各类工厂、产业、医院、学校都不会来到农村,也导致农村生活条件的进一步恶化。第二,具体表现为人口增长过快,教育、卫生等基本社会服务水平跟不上农村的需要。相信大家也看过“放羊-攒钱-结婚-生娃-放羊”这个故事,正是由于缺少教育,农村家长认为越是穷越要生更多的孩子来当劳力,来养活家。也正是因为这个观念,导致农村更加贫困。传统、落后的生育观念,导致生育行为与计划生育政策相悖。由于诸多主观、客观因素的综合影响,长期以来逐渐形成农村独特的、与自然经济相联系的生育观念。例如,在农村以“传宗接代”等为主要内容的传统、落后生育观念,驱使农村计划外生育普遍存在,超生数量增加,从而导致盲目的实际生育行为。这些都是与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相矛盾,无法减轻人口与土地、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巨大压力,无法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第三,财政收入水平低,缺乏公共投入和基础投入。由于长期处于公共收入水平低下的阶段,贫困县无力增加投入以改善贫困社区的公共设施、基础社会服务的低水平状态,形成恶性循环。 二、改善农村贫困现状的对策 1、加大农村公共设施投入力度,增加财政投入。农村反贫困应针对农村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供给不足而贫困的认识不足问题,努力强化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加快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实现农村公共供给扶贫。这就要求政府根据公共产品对农村社会、经济所起的作用不同,将农村公共产品分类,其中可持续发展类公共产品,如大江大河的治理、污染、水土流失、土地沙化、计划生育、基础教育等应由政府承担起主要供给人的责任,这是其不可推卸的。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从社会公平和正义的角度出发,政府要逐渐加大对农村贫困地区的投入力度,即便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效率损失。另一方面,也应该贯彻落实三农政策。 2、加强农村居民受教育程度,大力普及义务教育制度。贫困的根源在于愚昧,所以教育是治国之本更是扶贫之本。贫困地区往往有很久的贫困与灾难大的历史,尽管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基础教育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善,但与发达地区及社会平均水平相比,仍然存在着很大的差距,这种差距使贫困地区的人口素质长期处于社会平均水平之下,长此以往就在经济和社会的差异中显现出来。由于这个状况,我国政府应该加大对农村贫困地区基础教育的扶持力度,主要是由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出资兴办中小学校,对贫困地区的学生免除学杂费,同时鼓励有条件的地方,采取政府购买的方式向学生免费提供教学辅导材料和学具以及统一购买校服、卧具。此外,还要严格按照国务院文件规定,规范收费行为,坚决杜绝各种形式的教育乱收费,严禁挪用农村义务教育经费及教育专项资金。 3、适当地减少农村税收。农业税和农业特产税的取消,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减轻农民负担。但是,从我国近几年农村经济发展的情况看,很多地区的农业

贫困大学生调查报告

背景: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作为社会特殊消费群体的大学生的消费观呈现出多种特点,这些特点不仅是其世界观的反映,而且对世界观的形成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反作用,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因此,关注大学生消费状况,把握大学生生活消费的特征和行为导向,培养大学生形成科学、理性、文明、责任的新消费理念,就成为我们当代大学生共同关注的课题。 由于大学生年纪较轻,群体较特别,有着不同于社会其他消费群体的消费心理和行为。一方面,大学生有着旺盛的消费需求,另一方面,又尚未获得经济上的独立,消费受到很大的制约。消费观念的超前和消费实力的滞后,都对大学生的消费有很大影响。因此,为了调查清楚大学生的消费现状及潜力,我们开展了此次调查活动。 目的: 通过调查以帮助当代大学生了解自身的消费状况,从而有利于大家树立正确健康合理的消费观,促进自身全面发展。 调查基本情况: 按照老师的要求,我们小组对我校大学生的消费状况进行了调查。本调查采用问卷的形式,共设30个题目,其中基本资料3题,单项选择题22题,多项选择题3题,开放式问答2题。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50份,全部为有效问卷。在调查随机抽取的调查对象中,男生28名,女生22名。其中大一、大二、大三、大四的同学分别为12、14、12和12名。由于时间和条件有限,本次调查的调查问卷数

量较少,调查范围也仅限与本校。虽然如此,但经过我们的认真调查,精心研究,对我校大学生消费状况也有了一定的认识。 调查结果及分析: 1.本次调查的对象的家庭所在地城市占20%,城镇占28%,农村占52%(如图一)。可见我校在校大学生还是来自农村的人数居多。 【图一】 2.本次调查中月生活费在500元以下的大学生占18%,在500-800元的占56%,800-1200元的占20%,1200-1500元的占6%,没有1500元以上的(如图二)。可见大部分大学生的家庭状况一般,自己可支配的生活费并不是很高。并且生活费有多余的同学只有32%,60%的同学差不多花完,而还有8%的同学不够花(如图三)。可见大部分大学生都攒不下钱。 【图二】【图三】 3.关于消费方式的调查和生活费的安排调查(见图四和图五),可见大部分大学生并没有攒钱的习惯,对于支出也缺少详细的预算和计划。

九十年代末中国城市贫困的增加及其原因

九十年代末中国城市贫困的增加及其原因 李 实 一、前 言 贫困一向被看作是中国农村的一种现象。然而自1995年以来由于公有制企业的重组,中国的城市贫困已经成为一个引人注目问题。根据官方统计,1999年失业和下岗的职工人数已达1200万(NSB ,2000)。这一问题关系到社会的稳定,中央政府对此也日益关注。 城市贫困是九十年代后期出现的新问题,也被称为“新贫困”(Knight,2000)。人们认为这与城市职工的失业和下岗有关。对此,政府的主要政策是给失业和下岗职工提供资金支持,但这一政策在各省市的执行情况并不令人满意。大量的下岗职工并未能从地方政府和企业得到他们应得的资助款项(劳动科学研究所,2000) 这种情况下,研究中国城市的贫困规模以及失业和贫困发生率的关系就是很有意思的题目。为研究这些问题,我们计算了样本城市和分组数据的贫困发生率和贫困强度指标,然后用probit模型分析了个人陷入贫困的概率和下岗失业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贫困发生率并不像某些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地区那么高,但是高于官方发布的数据。我们的研究结果还表明贫困和失业有着很强的相关性,城市贫困主要的原因就是城市职工下岗失业的人数增加了。 本文分为以下几部分。第二部分是中国城市贫困问题的有关研究文献。第三部分说明本文所采用的贫困线。第四部分是数据情况。第五部分是贫困发生率的分析结果以及按家庭和个人特征的分组分析。第六部分着重分析了城市家庭贫困增加的原因。第七部分提出了贫困的新概念,即“自愿贫困”,这是与长期贫困和暂时贫困相联系的。实证分析说明了城市贫困有别于这三种贫困。第八部分以模拟分析为基础,对缓解城市贫困的政府政策进行了评价。最后一部分提出了研究结果及其政策含义。 二、文献述评 直到九十年代中期决策者和学者均未把城市贫困看作是一个大问题。因此,与农村贫困的大量研究文献相比,在此领域可参考的文献不多。但是尽管各种估算的的结果差别很明显,有些研究仍值得一提,。根据基本生活消费的假设和统计局公布的收入分配的分组数据,世界银行对1978-1990年间中国的贫困状况进行了时间序列分析(World Bank,1992)。他们的估算显示中国城市的贫困问题很小,八十年代的城市贫困人口不到1%。阿齐兹卡恩(1988)利用中国社科院的两次调查数据估算了1988和1995两年中国城市的贫困发生率。他发现如果采用经调整的标准的贫困线[2],这两年的贫困发生率分别是6.7%和8.0%.更有意思的是,他的估算显示,如果采用极端贫困线,这两年间的贫困发生率将有较大的提高。采用同样的1988年的数据,以及国家的相对贫困线,这一贫困线相当于个人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一半,古斯塔夫森和李实(1997)估计中国城市的贫困发生率不到1%,和中国农村的数字相比非常之低。古斯塔夫森和魏众(2000)重新计算了1995年全国的相对贫困线,据他们估算,城市贫困率相当于1988年的46%[3].国家统计局的课题组在九十年代初期提出了中国城市贫困发生率的另一种估算。

中国城市贫困问题研究

中国城市贫困问题研究 亚行专家组 1.背景 直到90年代初期,中国的贫困问题仍然被认为主要发生于农村地区。因此,中国政府在制订有关政策时,主要着眼点依然是如何消除农村贫困。当然,当时在城镇地区也同样存在贫困问题,但其涉及面只是总人口中的一小部分,主要是“三无”人员(无劳动能力、无经济来源、无法定的赡养人、扶养人和抚养人)。然而,到了上个世纪的最后10年,城市贫困问题日益凸显,相当多的城镇人口陷入其中。 中国城镇中的“新”贫困人口与“老”贫困人口相比,有三点明显的差别: ⑴.城镇中“新”贫困人口在数量上远比“老”贫困人口要多。 ⑵.新城镇贫困的出现同时伴随着城镇地区的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上,这种贫富差距是前所未有的。 ⑶.城镇中的“新”贫困人口与“老”贫困人口不同,他们中的大部分人是有工作能力并且愿意工作的,但是他们没有工作机会。 在上述三点中,前两点是相互关联的。提出城镇贫困问题,部分原因是由于人们对贫困的认识发生了变化。许多人从前不会被认为是贫困人士,而按现在的标准则会被认为是贫困人口。在此之前,有劳动能力的人必须工作,而政府有责任为他们安排工作岗位,虽然有时报酬很低而且不能及时发到他们手中。 从1994年以来,中国城镇的经济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国有单位和城镇集体企业的工作岗位在过去几年中以极快的速度锐减。从1996年以来的三年中,国有单位已精减了2700万名职工,相当于1996年国有单位总人数的25%。城镇国有单位和集体企业削减人员的趋势预计将会继续下去。非国有部门虽然也创造了一些新的工作岗位,但是在数量上远远不足以抵消国有部门缩减的工作岗位。缩减工作岗位与创造就业机会之间的“时间差”导致了下岗、失业问题,而下岗、失业问题便是近期出现的城镇贫困的主要原因。 2000年,城镇失业人口为595万,这意味着中国的城镇失业率相当低,只有 3.1%。然而,这一数字仅仅包括“登记失业人员”,而为数甚多的本应列为

“城市贫困群体”现状 成因及对策

“城市贫困群体”与社会保障 城市贫困已经并越来越成为影响改革发展和社会稳定的一个主要矛盾。如何解决“城市贫困群体”的生活问题,保证这些人群的基本生活是维护社会稳定的政治问题。解决问题的关键是要积极做好就业和再就业工作,提高贫困人员的就业质量,加强就业保障,帮助其脱离贫困和贫困边缘。可以说,对城市贫困群体来讲,就业是最大的社会保障。 一、城市贫困群体的主体及现状 当前“城市贫困群体”的主体是下岗、失业人员和企业退休人员中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城市居民生活最低保障线”的人员。 “城市贫困群体”现状不容乐观,主要体现在: 1.贫困人数逐年增加。近年来,享受低保人数出现逐年上升趋势。 2.贫富差距逐渐加大。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们虽然建立起了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的调整机制,但市场规律带来的无情竞争、优胜劣汰,造成经济体制转型期的贫富悬殊,差距加大。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增幅逐年下降与社会平均工资标准增幅的逐年提高形成反差。 3.多种困难类型组合造成家庭更为贫困。据调查,贫困群体中单一困难的是少数,而大多数为多种困难类型组合造成的家庭,我们暂且称为“多元贫困家庭”。他们中有的是双下岗、双失业或一下岗一失业,其子女未成年,正在上学;有的本人下岗或失业,其爱人是农村户口,并带有未成年子女;有的家庭有残疾或重残、重病人等等。 二、城市贫困群体的成因 “城市贫困群体”的问题,是我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时期的社会问题之一。人们对“城市贫困群体”成因的认识与理解,必须引起管理层的足够重视。 一是不能陷入认识误区。误区之一:有些人把城市贫困归咎

于改革和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看成是改革和发展市场经济之过,这种观点是片面的。城市贫困群体的出现是诸多错综复杂的综合因素造成的,改革和市场经济,尤其是竞争机制的引进是出现城市贫困群体的原因之一,但绝非根本的、唯一的原因。恰恰相反,没有改革和市场经济发展,只能带来整个国家的落后。改革发展是缓解直至逐步缩小、消除城市贫困的必由之路和治本之举。误区之二:混淆相对贫困和绝对贫困,不分贫困程度,把收入相对较低,生活水平相对不高统统视为贫困者。城市贫困人员应该指低于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中的绝对贫困者。 二是应历史、全面、客观地分析。从宏观上分析:一是在经济体制转型,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时期,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法规、政策滞后,造成了部分人群贫困。二是市场经济供求关系、价值规律作用,尤其是竞争规律作用的发挥,优胜劣汰、效率优先、收入分配、利益调整的立足点向竞争机制倾斜,而不是向平等理念倾斜。三是国家规定的工资制度、市场决定收入制度与部分企业实际用人、分配的不合理制度的差别;以及资本收入、劳动收入的差别,成为高收入富裕人群与低收入或困难人群差距不断扩大的原因。 从微观上分析:一是多年来计划经济体制使长期工作在“全民”、“集体”企业的人们,固化在平均主义大锅饭的观念中,下岗、失业后抱着陈旧观念,不愿参加力所能及的再就业工作。二是这部分人员年龄大、身体弱、技能低、缺乏竞争就业条件。三是部分人员因种种原因丧失或部分丧失再就业能力,难以取得其它收入。四是政策的不完善,造成部分享受低保且有劳动能力人员,宁吃低保也不愿再就业;或者隐性就业。五是低保只是收入的标准,而本人或家庭成员因重症、难症或发生特殊事故造成贫困的救助制度刚刚制定或尚未提出解决办法。六是部分企业因不景气拖欠在职、退休人员医药费,造成退休人员名义上有退休金,而实际用于生活上的费用却寥寥无几等等。

贫困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及解决对策

贫困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及解决对策 近几年,毕业生数量急剧增加,大学生就业的形势非常严峻。就业难已然成为社会问题。对于贫困大学生,就业压力就更大了。由于外在因素和自身内部因素共同决定,他们在就业方面处于明显劣势,造成就业率偏低。有的甚至在毕业后半年仍旧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贫困大学生是我国重要人才资源的一部分,他们能否顺利就业关乎社会稳定和社会和谐。 一、贫困生就业难是综合因素形成的结果 具体分析有下面几个方面的原因: 1.社会就业大环境 因为我国高校扩招,高校毕业生增长迅猛。据统计,2001年高校毕业生人数达114万,2016年高达770万。毕业生数量翻了7倍多。但是就业岗位的增加程度远不如此比例。待就业人员与社会能提供的就业岗位之间的矛盾,造成了当前的就业形势非常严峻,应届毕业生就业遇到的是前所未有的困难。大学生早已从“天之骄子”退为“大众化劳动力”。贫困生亦是如此。 2.个人家庭小环境 一个人的成长和家庭环境密不可分,深受家庭环境的影响。贫困生的家境贫困,在教育孩子、培养孩子的过程中是有异于富裕家庭的。贫困大学生在就业方面受到的影响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贫困生的综合素质较低会导致就业能力较低。贫困生可能自小就受家庭影响而存有些许自卑心理。随着年龄的增长,自信心的缺乏会造成不能利用相关平台去提高素质、锻炼能力。这些诸如社交礼仪、人际交往能力的缺乏在招聘的过程中使得贫困毕业生处于劣势。 其次,贫困生的就业渠道、就业资源非常有限。在当前的社会,贫困毕业生只有通过自己寻找就业机会,形成的是社会支持较少,就业渠道较窄,就业机会较少的局面。 就业资费也是贫困生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就业期望也是贫困毕业生寻找工作的一个阻碍。因为家境贫寒,所以自己会非常努力的去争取好的就业环境、就业待遇,以期完成父辈们改变生活境况的愿望,也改变自己比较困苦的生活。如此,形成的结果是贫困毕业生的就业期望较高。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贫困生的这种就业期望无疑会更加大就业难度。 贫困生就业虽然有很多劣势,但也具有一些富裕家庭培养出来的孩子可能没有的优点。例如继承了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具有很强的自理能力,学习刻苦,自强自立,有很突出的优秀品质。这些都是被某些用人单位看好的。 二、降低贫困大学生就业的难度,需要多方面的努力 1.政府提供倾向贫困生就业的政策。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