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护理管理的三主责三管理一体化管理机制的具体内容

护理管理的三主责三管理一体化管理机制的具体内容

护理管理的三主责三管理一体化管理机制的具体内容

专科护理技术操作是护士专业水平的体现,也是评价--所医院护理队伍素质的重要指标。临床护理工作者直接面对的是备受身心困扰的病人,我院在医疗服务改革中探索出了“医、护、患”共同参与的“三位-体"*的管理模式应用于专科护理操作中,建立起符合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规范化服务程序,能够提高专科护理水平。专科护理操作培训目前已作为护理部工作的重点之一-,也是卫生部实施专科护士培训大纲的要求。为进一步转变服务,把“以病人为中心,全面提高护理服务质量"的服务理念贯穿于护理操作的全过程,因此我院把专科护理操作的人性化.程序化及完整性作为培训专科护士操作的目标。近年来,经过精心的组织和周密细致的研究与探讨,对专科护理操作项目实施了“三位一体"的管理模式,应用于临床专科护理操作培训中,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一、制订“三位一体”的管理模式。

在进行专科护理操作前由主管医师或值班医师将专科护理操作的项目、目的及意义告知病人,取得病人的配合。医师开具医嘱,护士在执行医嘱前再次评估病人并告知即将实施的操作。取得病人的知情同意,病人做好充分准备,顺利配合操作。2008年8月由护理部组织护理操作带教老师和富有丰富沟通经验的责任护士组长10余名,共同探讨在我院

常用的6项专科护理操作(心肺复苏术、心电监护、胃肠减压术、胸腔闭式引流术、动脉采集血气分析标本、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维护)实施“三位一体”的管理模式。与传统的护理操作程序相比较,“三位一-体”的管理模式具有“医、护、患"”3方共同参与,更好地使病人行使了自己的权利,主要指认知权与知情同意权的充分履行。完善操作前医师对病人的解释与告知,护士在操作前的评估,操作中对病人的适时指导、操作后对病人的询问与交代等内容和特点。以心电监护操作为例,具体的操作:①医师在开具医嘱前到病人床前查看病情,讲解病人的病情以及心电监护的目的与意义,取得病人的配合,病人知情同意后开具医嘱。②护士执行医嘱,评估病人。备齐用物,按操作规程连接各配件。推车进门。核对病人床头卡与腕带信息,呼唤床号、姓名,向病人问好(某某您好,根据您的病情给您上监护,您安心休息,如果有异常仪器会报警,我也会经常来巡视的)。③向病人解释(护理操作的名称、目的,征得病人.的同意,询问病人现有的需求。如: “您的心率比正常稍快,给您上监护便于观察您的心率”。④协助病人摆好体位。帮助病人松解衣扣、贴好电极、连接电源、调节好各参数(告知病人需摆的体位,询问病人是否舒适,如:“上监护时您需要平卧位,我帮您慢慢翻身")。⑤协助病人整理衣物,整理床单位。⑥勤巡视,密切观察病情并记录(询问病人病情,如“您现在感觉怎样,心慌症状缓解了吗?")。

⑦向病人致谢(“您的症状好转了吗?请您注意卧床休息,夜间防止受凉,谢谢您的配合,祝您早日康复”)。

二、提高了病人的满意度

“三位一体”的管理模式使护士在专科护理操作过程中能够与医生对某一项具体的操作共同与病人沟通,它满足了病人期望了解疾病与治疗方面信息的需求,密切了医患关系。在专科护理操作过程中医、护、患"3方缺- -不可,于细微之处体现真情,充满人情味,能真正提供人文关怀。病人的满意度评价比较中,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三位一体*的管理模式的制订和培训应用,使护理操作整体流畅气氛和谐,增加了我院专科护理操作的温馨感和病人对专科护理操作的满意度。

三、增加了护士操作的自信心

护士有时候在进行某些专科护理操作时,不能取得病人的配合,由于传统观念,少数病人有时只听医师的话,而对护士的话却半信半疑,专科护理操作中有了医师的参与,融入了良好的沟通与交流,极大地增加了护士的自信心,消除了面对护理操作出现的情绪紧张的状态。通过“三位- -体”的管理模式的应用,对病人进行护理操作服务时可有的放矢,满足病人全面的需求。

护理管理的三主责三管理一体化管理机制的具体内容

护理管理的三主责三管理一体化管理机制的具体内容 专科护理技术操作是护士专业水平的体现,也是评价--所医院护理队伍素质的重要指标。临床护理工作者直接面对的是备受身心困扰的病人,我院在医疗服务改革中探索出了“医、护、患”共同参与的“三位-体"*的管理模式应用于专科护理操作中,建立起符合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规范化服务程序,能够提高专科护理水平。专科护理操作培训目前已作为护理部工作的重点之一-,也是卫生部实施专科护士培训大纲的要求。为进一步转变服务,把“以病人为中心,全面提高护理服务质量"的服务理念贯穿于护理操作的全过程,因此我院把专科护理操作的人性化.程序化及完整性作为培训专科护士操作的目标。近年来,经过精心的组织和周密细致的研究与探讨,对专科护理操作项目实施了“三位一体"的管理模式,应用于临床专科护理操作培训中,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一、制订“三位一体”的管理模式。 在进行专科护理操作前由主管医师或值班医师将专科护理操作的项目、目的及意义告知病人,取得病人的配合。医师开具医嘱,护士在执行医嘱前再次评估病人并告知即将实施的操作。取得病人的知情同意,病人做好充分准备,顺利配合操作。2008年8月由护理部组织护理操作带教老师和富有丰富沟通经验的责任护士组长10余名,共同探讨在我院

常用的6项专科护理操作(心肺复苏术、心电监护、胃肠减压术、胸腔闭式引流术、动脉采集血气分析标本、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维护)实施“三位一体”的管理模式。与传统的护理操作程序相比较,“三位一-体”的管理模式具有“医、护、患"”3方共同参与,更好地使病人行使了自己的权利,主要指认知权与知情同意权的充分履行。完善操作前医师对病人的解释与告知,护士在操作前的评估,操作中对病人的适时指导、操作后对病人的询问与交代等内容和特点。以心电监护操作为例,具体的操作:①医师在开具医嘱前到病人床前查看病情,讲解病人的病情以及心电监护的目的与意义,取得病人的配合,病人知情同意后开具医嘱。②护士执行医嘱,评估病人。备齐用物,按操作规程连接各配件。推车进门。核对病人床头卡与腕带信息,呼唤床号、姓名,向病人问好(某某您好,根据您的病情给您上监护,您安心休息,如果有异常仪器会报警,我也会经常来巡视的)。③向病人解释(护理操作的名称、目的,征得病人.的同意,询问病人现有的需求。如: “您的心率比正常稍快,给您上监护便于观察您的心率”。④协助病人摆好体位。帮助病人松解衣扣、贴好电极、连接电源、调节好各参数(告知病人需摆的体位,询问病人是否舒适,如:“上监护时您需要平卧位,我帮您慢慢翻身")。⑤协助病人整理衣物,整理床单位。⑥勤巡视,密切观察病情并记录(询问病人病情,如“您现在感觉怎样,心慌症状缓解了吗?")。

县紧密型医共体建设实施方案

XX县紧密型医共体建设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深化我县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有效整合医疗卫生资源,逐步实现基层首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秩序,根据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福建省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和发展实施方案》(闽政办[2017]144号)要求,按照漳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漳州市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和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漳政办[2018]39号)精神以及省、市有关医改要求,结合我县实际,经研究决定,建立县域紧密型医共体,整合医疗资源和开展县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工作,组建诏安县总医院,现制定实施方案如下: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党的十九大和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省、市有关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文件精神,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要求,优化县域卫生资源配置,建立以“县级公立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为枢纽,村卫生所为基础”的县乡村三级医疗服务体系,通过优化整合全县医疗卫生资源,提高医疗资源利用率,努力构建与全民健康管理服务相适应的县乡村医疗服务一体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促进我县医药卫生事业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健康需求,切实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二)工作目标。改革现行医疗管理体制,推进县乡村医疗

服务一体化管理,健全行政、人事、财务、设备、药品、医疗、信息等管理长效机制;深化薪酬制度改革,充分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切实提升各级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服务能力,实现优质医疗资源有序有效下沉,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进一步规范就医秩序,健全“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制度,提高医疗资源利用效率和整体效益,实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量明显增加,县域内就诊率提高到90%左右。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政府指导、管办分离 加强政府宏观管理和规划引导,建立健全诏安县总医院组织架构和内部运行机制,对总医院的规划建设、可持续发展、重大投资等实行宏观管理。落实政府办医的领导、保障、管理和监督责任,统筹推进资源整合、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等各项工作。建立总医院院长领导的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落实总医院人事、分配、经营及财务自主权。明确区域内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功能定位、目标任务、分工协作机制,不断完善服务体系、运行机制和激励机制。 (二)坚持资源整合、循序渐进 以强化管理、合作互动为纽带,整合技术、人员、设备、信息等要素资源,形成比较科学、合理、有序的紧密型县域医疗体系。在机构设置和行政建制、机构职能和任务、财政投入保障机

医护一体化工作模式在护理领域中的应用现状

医护一体化工作模式在护理领域中的应用现状医护一体化是一种新型的医护工作模式,此模式强调医护双方共同參与、 共同合作,共同参与诊疗和护理工作。国内学者将该模式广泛应用于临床护理、护理管理、护理科研和护理教育工作中,都取得了一定效果。本研究综述医护一体化工作模式在护理领域中的应用现状,并且探讨了医护一体化工作模式开展中存在的不足,旨在为医护一体化工作模式地完善和推广使用提供参考。 [Abstract] Medical integrationis a new type of working mode,which emphasizes the medical mutual participation and mutual cooperation,that is means jointly participation in diagnosis,treatment and nursing.This model is widely applied in clinical nursing,nursing management,nursing research and nursing education work by domestic scholars,having achieved a certain effect.This study reviews the application status of medical integration in the field of nursing and analyzes the deficiencywhen applying the model of medical integration in clinical,designing to provide reference and improvement to the use ofmedical integration working model. [Key words] Medical integration;Physician-nurse collaboration;Trans-disciplinary;Nursing;Chronic diseases management 随着医学模式从传统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护理学科也相应发生转变。2011年3月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二十六次会议的有关决议[1],将护理学增加到一级学科行列,自此之后,护理学科发展迎来巨大的契机,护理工作者也面临了巨大的机遇和挑战[2],护理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不再从属于医学。医疗和护理工作是医院工作中密不可分而又相对独立的两个系统。医护工作配合的好坏与否直接影响患者疾病的转归[3-5]。主导-从属的传统医护关系已经不再适应临床医护工作需求,新型医护关系已转化为并列一互补关系[6]。在新型医护关系的大背景下,医护一体化作为一种新兴的医护工作模式,在护理领域中广泛开展实践,并且取得较好成效。本文就医护一体化工作模式在护理领域中的应用展开综述,以期为该模式的完善与广泛开展提供参考。 1 医护一体化工作模式的形成过程 1.1 医护合作的概念 医护一体化属于本土化的概念,在国外被称为医护合作(physician-nurse collaboration)。Judith G[7]在研究中指出医护合作被很多护理工作者定义为跨学科交流,但他认为其中最重要的是医护双方共同计划、共同决策、共同制定目标和解决问题,并且共同承担对患者的责任。Elizabeth[8]在研究中指出医护合作是一个复杂而巧妙的过程,它对于医护工作十分重要,医护合作需要参与合作的医护双方的能力,信心和承诺对合作双方的尊重和信任。学者Weiss SJ[9]指出医护合作是医护双方的一种交互式的作用,它使得医护双方可以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协同影响对患者的治疗与护理。2003年美国护理协会将医护合作定义为

”医护一体化“管理模式

”医护一体化“管理模式 医护一体化管理模式是指在医疗机构中,医生和护士之间形成紧密的协作、协调和互相补充的关系,以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这种模式强调医生和护士之间的合作,使二者可以共同参与医疗决策和协同工作,为患者提供更加全面和综合的护理服务。同时,医护一体化管理模式也可以让医生和护士之间的沟通更加顺畅,促进信息的共享和互动。下面将详细介绍医护一体化管理模式的特点、优势和实施方法。 医护一体化管理模式的特点: 1.协作和协调:医护一体化管理模式强调医生和护士之间的合作与协调,通过制定共同的目标和工作计划,确保各方在医疗过程中的角色和职责得到明确和协调。 2.互相补充:医生和护士在医疗过程中互相补充,医生负责诊断和治疗方案的制定,护士则负责协助医生进行护理操作和监测病情的变化。这种分工使得医疗服务更加全面和综合。 3.患者为中心:医护一体化管理模式将患者放在第一位,以患者的需求为导向,共同制定个性化的医疗计划,并提供全方位的医疗护理服务,保证患者得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医护一体化管理模式的优势: 1.提高医疗质量:医护一体化管理模式可以促进医生和护士之间的沟通和交流,避免信息的传递中出现误差,提高医疗过程中的准确性和安全性,从而提高医疗质量。

2.增加工作效率:医护一体化管理模式减少了医生和护士间的冲突和摩擦,提高了工作的效率。医生和护士可以互相协助和配合,避免重复工作和资源的浪费,使医疗服务更加高效。 3.改善患者体验:医护一体化管理模式以患者为中心,充分考虑患者的需求和意见,提供个性化的医疗护理服务,使患者获得更好的体验和满意度,增强对医疗机构的信任。 医护一体化管理模式的实施方法: 1.建立团队意识:医院要加强团队意识的培养,通过定期召开团队会议、开展培训和工作交流,增强医生和护士之间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 2.制定共同目标:医生和护士应共同制定医疗目标和工作计划,明确各方的角色和职责,并建立相应的监督和评估机制,确保目标的达成。 3.加强沟通和协作:医生和护士之间要加强沟通和协作,确保信息的准确传递和共享,避免沟通误解和信息断层的情况发生。可以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电子病历、医疗信息系统等,提高信息的流动性和及时性。 4.建立培训机制:医院可以建立医护一体化培训机制,定期开展培训和学习活动,提高医护人员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使其更好地适应医护一体化管理模式的要求。 总之,医护一体化管理模式是一种强调医生和护士之间紧密协作和互相补充的管理模式。通过建立协作和协调机制、加强沟通和协作、以患者为中心等方式,可以提高医疗质量、增加工作效率,并改善患者体验。医护一体化管理模式的实施需要医院和医护人员共同努力,加强团队意识,建立共同目标,并加强培训与沟通机制,以提高整体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果。

2023年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方案

2023年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方案 引言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的健康意识的提升,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成为了现代健康管理的重要模式。2023年,我们将进一步推进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通过整合社区卫生服务、医院医疗服务和公共卫生服务等多个领域的资源,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全人群的卫生服务,确保人民的健康权益和生活质量。 一、整合卫生服务资源 1.构建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平台:建立统一的卫生服务管理平台,整合各级医疗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公共卫生机构等部门的信息系统,实现数据的互通共享。 2.优化医疗资源配置:通过合理规划医疗资源,提高医疗服务的可及性和覆盖范围,合理配置医疗机构和人员,满足人民的基本医疗需求。 3.加强基层医疗机构建设:加大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投入,提升其服务能力和质量,增加基层医生和护士的培训和职业发展机会,为人民提供更为便捷和优质的卫生服务。 二、完善卫生服务体系 1.建立健康档案管理体系:推动电子健康档案的建设和使用,实现个人、家庭、社区和医疗机构之间的信息互通,便于医疗机构进行综合评估和疾病管理。

2.推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鼓励人民与家庭医生签订服务协议,对有一定慢性病风险的人群进行定期健康管理和干预,提供个性化的健康指导和疾病预防控制。 3.加强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通过多种方式,如开展卫生讲座、宣传活动等,加强公众健康教育,提高人民的健康意识和健康行为。 三、推进分级诊疗制度 1.建立分级诊疗机制:推动医疗机构分级参与卫生服务,让患者根据自身疾病情况进行初步诊疗选择,减少不必要的就诊和重复检查,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 2.加强分级诊疗网络建设:建立分级诊疗网络,使医疗机构间能够进行顺畅的信息传递和患者转诊,确保患者在就医过程中得到适时、规范的医疗服务。 四、加强公共卫生服务 1.健全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加强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完善疫苗接种工作、疾病监测和报告体系,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 2.加强慢性病防控工作:加大慢性病防控宣传力度,鼓励人民积极参与慢性病的健康管理,加强对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的防治工作。

护理2023年度工作计划5篇

护理2023年度工作计划5篇 护理年度工作计划1 一、加强病区管理,确保安全 1.护理人员的环节监控:对新调入护士以及有思想情绪的护士加强管理,做到重点交待、重点跟班。切实做好护理安全管理工作,减少医疗纠纷和医疗事故隐患,保障孕产妇就医安全。 2.孕产妇的环节监控:新入院、转入、急危重孕产妇、有发生医疗纠纷潜在危险的孕产妇要重点督促检查和监控。 3.时间的环节监控:节假日、双休日、工作繁忙、易疲劳时间、交接班时均要加强监督和管理。 4.护理操作的环节监控:输液、输血、注射、各种过敏试验等。虽然是日常工作,但一旦发生问题,都是人命关天的大事,作为护理管理中监控的重点之重点。 5.从护理管理角度监控:不定期的进行护理安全隐患检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自身及科室的角度进行分析,分析发生的原因,吸取的教训,提出防范与改进措施。对同样问题反复出现的个人,追究相关责任,杜绝严重差错及事故的发生。 (1)坚持医疗安全天天抓,坚持每月专业知识、急救知识、技术操作培训,强化责任意识,急救意识。确保患者就医安全、防患医疗纠纷的发生。 (2)强化科室注重抢救物品的管理,平时加强对性能及安全性的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维修,保持设备的完好率100% (3)加强薄弱环节的管理,减少护理差错事故发生。主要是科室新进人员,责任心不强人员的管理要重点帮扶。 (4)加强危重孕产妇的护理,预防并发症的发生,认真落实产科各项护理常规,杜绝差错事故发生。 (5)培养护士经营意识,认真执行物价收费标准,善于进行成本效益核算,降

低医疗成本,节约不必要的开支,保证资源有效合理配置。 (6)定期对科室人员进行院感知识培训考核,定期或不定期进行院感质量检查,进行原因分析,及时反馈并进行整改。 二、转变护理观念,配合市场部,做好科室的营销 加强服务就必须有考核,要宣传营销没有后续好的服务反而是浪费资源,所以明年的工作中继续加强全体人员服务意识的教育,加强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同时还要加大宣传力度,配合市场部做好宣传工作,把科室的宣传资料及科室电话、科室骨干电话送到他们手中,让他们有机会联系我们,并取得孕产妇的信任。 1、继续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增强工作责任心。培养护理人员树立“以孕产妇为中心”的观念,把孕产妇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孕产妇的需要作为第一需要,把孕产妇的利益作为第一考虑,把孕产妇的满意作为第一标准。加强主动服务意识,质量意识,安全意识,在进一步规范护理操作的基础上,提高护患沟通技能,从而促使护理质量提高,确保护理工作安全、有效。 2、注重收集护理服务需求信息,通过与孕产妇的交谈,发放满意度调查表等,了解回访意见、获取孕产妇的需求及反馈信息,及时提出改进措施,同时对护士工作给予激励,调动她们的工作积极性,从思想上,行动上作到真正的主动服务。把“用心服务,创造感动”的服务理念运用到实际工作中。 3、深化亲情服务,提高服务质量。在培养护士日常礼仪的基础上,进一步规范护理操作用语,护患沟通技能。培养护士树立良好的职业形象。 三、加强护士在职教育,做好带教工作,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 1、继续保持临床带教小组,强化相关知识的学习掌握,定期组织护士授课,实行轮流主讲,分级针对性进行业务培训,每月组织业务学习、技能操作培训、急救演练,定期考核。如遇特殊疑难情况,可通过请医生授课等形式更新知识和技能。互相学习促进,并作记录。 2、随着护理水平与医疗技术发展不平衡的现状,有计划的选送部分护士外出学习,提高护理人员的素质,优化护理队伍,不断的更新护理知识。 3、新上岗护士实行一对一带教,适应制教学,重点加强专科疾病的培训,将

2023年医共体护理帮扶工作方案_1

2023年医共体护理帮扶工作方案 2023年医共体护理帮扶工作方案1 为进一步落实分级诊疗制度,推动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移、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切实缓解群众看病就医问题,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和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办发〔〕32号)、省医改办《关于进一步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和发展的实施意见》(苏医改办发〔〕15号)、省卫健委等6部门《关于加快推进紧密型医联体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苏卫医政〔〕54号)等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现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要求,以推进医共体建设为抓手,努力构建市、镇、村医疗服务一体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优化医疗卫生资源,形成整体效益,提高医疗卫生资源的使用效率和服务质量,注重医疗卫生服务的全过程和连续性健康管理。以加快完善分级诊疗制度为重点,坚持医疗、医保、医药统筹联动,通过探索下放卫健部门管理职能,建立医共体内人员、经费等新的管理模式,增强市域医共体综合管理协调能力,真正带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升,打造“服务、责任、利益、管理、发展”共同体,形成区域内更加紧密的医疗服务体系。 二、工作目标 (一)通过医共体建设,区域医疗卫生资源进一步整合,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的卫生健康服务能力全面提升,基层首诊不断扩大,双向转诊衔接顺畅,急慢分治高水平实现,为“健康仪征”建设奠定更加扎实的基础。 (二)通过医共体建设,促进医共体成员单位医疗服务能力整体提升,分级诊疗制度更加科学合理,真正实现“基层首诊、急慢分治、双向转诊、上下联动”

的分级诊疗服务,增强群众获得感,让群众享受到分级、连续、节约、高效的健康服务。 (三)通过医共体建设,实现医疗对公共卫生的支撑能力显著增强,公共卫生项目实施质量不断提高;防治结合更加紧密,医防深度融合;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覆盖面进一步扩大,服务质量明显改善;医养康护一体化服务模式逐步推开;群众对基层医疗机构满意度明显提升。 (四)通过医共体建设,充分发挥核心医院优质资源的辐射和带动作用,使市、镇、村三级联动更加顺畅,分级诊疗制度更加科学合理,推动全市医疗卫生事业协调可持续发展。 三、工作原则 (一)坚持公益性质,突出以人为本。坚持政府主导,将维护人民群众健康权益放在首位,将公益性贯穿于推进医共体建设的全过程,将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保障水平、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作为改革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试点先行、创新机制,资源整合、提高效率,上下联动、合作共赢。 (二)坚持三级联动,突出共同发展。建立市、镇、村三级医疗卫生事业统筹发展、共同发展的体制机制,形成三级联动、以市带镇、以镇促村的医疗卫生发展格局。 (三)坚持纵向整合,突出优化结构。统筹优化诊疗资源配置,注重发挥核心医院优质资源的辐射和带动作用,提高基层医疗机构发展的质量和水平。 (四)坚持责权统一,突出资源共享。实行市、镇、村医疗服务一体化管理,制定医共体建设实施方案,明确核心医院权力和责任清单,及时协调解决医共体实施进程中的困难和问题,核心医院对成员单位的基本医疗服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村卫生室等实行全面管理和运营,享有管理权和人事任免建议权。

一体化管理体系

一体化管理体系 一体化管理体系是为了实现企业高效、高质量地进行管 理和生产而创建的一种管理组织方式。它集成了企业各个方面的管理体系,在资源配置及利用、流程管理、人力资源、质量管理、环境保护、安全控制等方面实现企业内部资源共享和协调合作。一体化管理体系的建立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核心竞争力,同时也有利于保证企业的安全、环境和质量管理,提升企业形象和品牌价值。 一体化管理体系的构成包括了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 体系、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和社会责任管理体系。其本质是一种全面管理,是从管控全过程、整合多方面资源和协同作战等角度出发的一种综合管理机制。这种综合管理方式已被越来越多的企业采用,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不同行业的管理工作。 质量管理体系是构建一体化管理体系的基础和前置要素。质量管理体系采用系统化方法,从产品或服务需求的定义、规划、开发、制造或提供等全生命周期的各个环节,保证产品或服务符合质量标准和客户要求。通过引入ISO9000认证、Six Sigma精益管理、和持续改进等手段,建立全员质量意识和持 续改进的机制,以实现质量全过程的管控和优化。 环境管理体系是贯穿企业全生命周期的管理体系,将环 境因素的统筹考虑,建立出保护环境、合规经营、生态文明的管理体系。它在企业的设计、开发、生产、物流等过程中,注重对环境的影响进行管控,同时也包括对环境监测数据的收集和分析,协调调整企业整体的环境管理策略。企业可以采用

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能源管理体系等标准,持续优 化自身的环境标准和性能。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是对企业安全保障的重要措施。 它关注的是员工的安全和健康问题,为员工提供健康安全的工作条件、制定应急和灾难预防机制,致力于消除或减轻员工在工作中的安全风险,实现职业健康与企业经济效益的双赢。通过ISO45001认证等措施,企业可以规范和优化职业健康安全 管理工作,降低员工意外伤害、疾病患病率等风险,提升员工满意度和企业形象。 社会责任管理体系是企业的公民责任,体现了企业对社 会和公众的关注与尊重。社会责任管理体系通过企业自愿履行社会责任、合法合规经营、可持续发展等方面来维护企业与社会公众的和谐关系。企业通过实施社会责任计划、行为准则及管理制度、推进公益事业等措施,优化管理模式和形象塑造,提高企业的社会形象和社会信任度。 一体化管理体系的建立,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 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质量管控、环境保护、安全管理和社会责任等要求,在企业内部建立起一定的协调机制,实现全员质量意识,维持企业整体的和谐和稳定运作。同时,一体化管理体系也符合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可以使企业形象和品牌价值得到提升,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社会影响力。 企业一体化管理体系的建立还需要进行如下的步骤: 一、领导层的支持和承诺:企业必须有管理层的明确认知,领导层必须在促进一体化管理体系的建立及运作中积极作为,承担现实责任和义务,推动企业进程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二、制订企业一体化管理体系文件:包括政策、过程和 标准化框架,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加强各个管理核心流程的基

江苏省卫生厅关于推进乡村卫生机构一体化管理的实施意见

江苏省卫生厅关于推进乡村卫生机构一体化管理的实 施意见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江苏省卫生厅 •【公布日期】2011.03.22 •【字号】苏卫农卫[2011]6号 •【施行日期】2011.03.22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卫生医药、计划生育综合规定 正文 江苏省卫生厅关于推进乡村卫生机构一体化管理的实施意见 (苏卫农卫〔2011〕6号) 各市卫生局: 为进一步规范村卫生机构服务与管理,健全完善农村卫生服务体系,根据《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推进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的意见》(卫办农卫发〔2010〕48 号),结合我省实际,现就推进乡村卫生机构一体化管理工作,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目标要求 乡村卫生机构一体化管理,是指在政府领导下,由县级卫生行政部门统一规划和组织,乡镇卫生院受卫生行政部门的委托履行管理职能,对辖区内村卫生室的行政和业务实施统一、规范的管理。 通过推进乡村卫生机构一体化管理,合理配置村级卫生资源,规范村卫生室服务,保障乡村医生待遇,提高村卫生室服务效能,促进乡村卫生机构统筹协调发展。2011年,以县为单位规范实施乡村卫生机构一体化管理的比例要达到70%;2012年提高到90%以上。有条件的地区,应逐步将村卫生室的资产和人员并入乡镇

卫生院,实现乡村卫生机构一体化。 二、一体化管理主要内容 (一)统一机构管理 原则上按照行政村或3000-5000服务人口规划设置一所村卫生室,纳入当地农村医疗卫生机构设置规划,由县级卫生行政部门依法审批。村卫生室主要由集体经济组织或政府举办,其房屋设施、设备条件应达到省定建设标准。纳入一体化管理的村卫生室,鼓励由乡镇卫生院院长担任村卫生室法人。 (二)统一人员管理 1、严格人员准入。村卫生室从业人员原则上按照服务人口1-1.2‰比例配备,在岗乡村医生必须取得乡村医生执业证书,村卫生室新补充人员应当具备执业助理医师以上资格或其他符合法定资质的执业证书。每个村卫生室至少配备一名女性乡村医生或执业(助理)医师。村卫生室从业人员凭证执业,定岗定职,不得开展执业范围以外的医疗卫生活动。 2、人员统一调配。经乡村医生本人申请,乡镇卫生院按照公开竞聘、择优录用的原则,在不改变人员身份的情况下统一聘用,在辖区内各村卫生机构之间合理调配。聘用的乡村医生按照规定程序办理注册或变更注册手续。县级卫生行政部门建立乡村医生基本信息电子档案,对乡村医生聘用、培训、考核、奖惩等情况实施动态管理。有条件的地区,在乡镇卫生院核定的总编制范围内,逐步将符合条件的村卫生室新补充人员或取得执业(助理)医师资格的人员选聘纳入乡镇卫生院编制管理。建立乡镇卫生院人员派驻村卫生室轮岗工作制度,力争尽快使每个卫生室配有一名执业(助理)医师、一名执业护士。 3、加强业务培训和执业考核。县级卫生行政部门统一制定乡村医生年度培训计划,建立乡村医生全员岗位培训制度,促进乡村医生知识更新,提高运用适宜技术、基本药物的能力。乡镇卫生院通过业务讲座、临床带教、例会等形式,共同做

关于创新村医管理机制深入推进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工作的实施意见(20XX年1121)

关于创新村医管理机制深化推动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工作的实施意见(20XX年1121) XX县区卫生局关于推动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的实施意见 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以下简称乡村一体化管理)是指在市政府领导下,由市卫生局统一规划和组织,以乡镇(街道)为范围,实行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村卫生所(室)行政、业务、药械、财务和绩效考核等方面规范管理的制度。依据中共中心、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发〔2009〕6号)、XX省卫生厅《关于推动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的实施意见》(闽卫农社〔2010〕80号)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 依据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总体部署,乐观推动乡村一体化管理,合理规划和配置乡村卫生资源,把村卫生所建设纳入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加大农村卫生投入,加强村级卫生服务网络和卫生 人才队伍建设,改善农村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条件,规范服务行为,提高服务力量,巩固和完善新农合制度,保障宽敞农村居民的健康。

二、工作目标 依据我市农村的实际状况,实行试点先行、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稳步推动方法,2011年9月前每个乡镇先行试点20%的村卫生所乡村一体化管理,至2012年底,在全市实现乡村一体化管理,使每个行政村有一所基本设施较为规范、齐全的村卫生所,有一名具备肯定专业素养的乡村医生,建立起与农村经济社会进展水平相适应的乡村卫生服务网络和适用、有效的乡村卫生管理机制,促进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所共同进展,满足农村居民初级卫生保健的需求。 三、实施内容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依照市卫生局的托付履行本辖区内卫生管理职责,在向居民供应公共卫生服务和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等综合服务的同时,担当对村卫生所的业务管理和指导职责。村卫生所担当行政村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及一般疾病的初级诊治等工作。 乡村一体化管理的主要内容是,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村卫生所实行“五统一两独立”为基本内容的规范管理,即对村卫生所的规范建设、人员队伍、业务工作、药械配置、绩效考核进行统一管理;村卫生所的法律责任独立、财务核算独立。具体如下: (一)统一机构规范建设 依据区域卫生规划和医疗机构设置规划,由市卫生局负责组

乡村医生一体化管理制度

乡村医生一体化管理制度 一、引言 乡村医生一体化管理制度是为了提高农村地区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加强对乡村医生队伍的管理和培养,促进乡村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而制定的一项管理制度。本文将详细介绍乡村医生一体化管理制度的目的、内容和实施步骤。 二、目的 乡村医生一体化管理制度的目的是: 1. 提高农村地区医疗服务质量:通过规范乡村医生的行为准则和工作要求,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和服务水平,确保农村居民能够获得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2. 加强乡村医生队伍的管理和培养:建立健全的人员管理机制,加强对乡村医生队伍的培训和考核,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职业道德,增强他们的服务意识和责任感。 3. 促进乡村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通过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推动乡村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提高农村地区的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满足农村居民的基本医疗需求。 三、内容 乡村医生一体化管理制度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乡村医生的招聘与培养:制定招聘标准,招募具备相关医学专业背景和技能的人员作为乡村医生,并提供必要的培训和学习机会,不断提升其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 2. 工作责任和行为准则:明确乡村医生的工作职责和行为准则,包括医疗服务内容、服务对象、服务时间、服务流程等,确保乡村医生按照规定提供医疗服务,并保证服务的质量和安全。

3. 绩效考核和奖惩机制: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体系,对乡村医生的工作进行评估和奖惩,激励其积极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4. 医疗设备和药品管理:规范医疗设备和药品的采购、使用和管理,确保医疗设备的正常运行和药品的安全使用,提供良好的医疗条件和服务环境。 5. 技术支持和信息化建设:提供技术支持和信息化建设,为乡村医生提供必要的技术工具和信息资源,提高他们的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 四、实施步骤 乡村医生一体化管理制度的实施步骤如下: 1. 制定管理制度的目标和原则:明确乡村医生一体化管理制度的目标和原则,确保制度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2. 成立管理机构和人员: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负责乡村医生的管理和培养工作,明确各个岗位的职责和权限。 3. 制定管理规定和标准: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管理规定和标准,包括乡村医生的招聘标准、工作责任和行为准则、绩效考核和奖惩机制等。 4. 培训和学习机会的提供:为乡村医生提供必要的培训和学习机会,包括专业知识培训、技能培训、职业道德培养等。 5. 绩效考核和奖惩措施的实施:根据制定的绩效考核体系,对乡村医生的工作进行评估和奖惩,激励其积极工作。 6. 医疗设备和药品管理的规范:建立医疗设备和药品管理制度,确保医疗设备的正常运行和药品的安全使用。 7. 技术支持和信息化建设的推进: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和信息化建设,为乡村医生提供必要的技术工具和信息资源。

医院——社区——家庭一体化管理模式在携管患者中的应用

医院——社区——家庭一体化管理模式在携管患者中的应用 摘要】通过回顾和分析我院住院患者携管出院及居家养老的慢性病携管患者的 护理现状,探讨医院——社区——家庭一体式合作管理模式在携管患者中的应用,并从其一体化管理的角度,总结携管患者后期护理实践成果。为推动社区护理工 作的发展,逐步加强社区护理工作的规范化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携管医院——社区——家庭一体化管理模式 我院是一所市属二级医院,由原来的企业医院改制为事业性质医院。肩负周 边铁路职工和家属、市参保、新农合等人员的医疗保健任务。下属三个社区卫生 服务中心,为探索社区护理工作模式,我们从携管患者护理着手。社区护理工作 是以维护人的健康为中心,家庭为单位,社区为范围,社区护理需求为导向,其 服务对象以老年病人、慢性病人为主,同时还包括各种群体。对服务对象的护理 时间是全面的、系统的、优质的、连续性的服务。随着我国医疗制度的进一步改革,为了节约有限的医疗经费,患者在医院经过系统治疗后转入社区护理服务, 真正做到大病有医院,小病有社区,使有限的医疗资源更好的发挥作用。本文将 从医院——社区——家庭一体化合作管理模式,以携管患者的护理实践进行总结,为后期社区护理的规范化管理提供保障。 1 一体化的管理模式 医院——社区——家庭一体化管理模式,是以患者为中心,实施医院与社区相互合作,优势互补,使有限的资源发挥其更大的作用,为患者提供优质整体、个 性化、连续系统的护理服务。使患者在一体化的工作模式中接受到全方位的治疗 与护理。 2 一体化管理模式在携管患者中的应用 2.1制定医院——社区——家庭一体化管理制度 根据社区工作任务制定相应的工作制度,护士岗位职责,成立社区护理管理 组织并配备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规模相适应的人员,护士数量根据开展业务的工 作量合理配备。社区卫生服务站,由护士长负责护理管理工作,护理工作受所属 医疗机构护理部门管理、监督和考核。 2.2 组建医院——社区——家庭一体化合作团队、明确职责 社区护理团队人员组成包括具有国家护士执业资格经注册的护士,同时还应 通过地(市)以上卫生行政部门对社区护士岗位培训。能够独立从事家庭访视护理 工作,应具有在医疗机构从事临床护理工作5年以上的工作经历。同时还包括医疗、保健人员等。社区护士职责包括:参与社区诊断工作,负责辖区内人群护理信 息的收集、整理及统计分析。了解社区人群健康状况及分布情况,注意发现社区人 群的健康问题和影响因素,参与对影响人群健康不良因素的监测工作;参与对社区 人群的健康教育与咨询、行为干预和筛查、建立健康档案、高危人群监测和规范 管理工作;参与社区传染病预防与控制工作,参与预防传染病的知识培训,提供一 般消毒、隔离技术等护理技术指导与咨询;参与完成社区儿童计划免疫任务;参 与社区康复、精神卫生、慢性病防治与管理、营养指导工作。重点对老年病人、 慢性病人、残疾人、婴幼儿、围产期妇女提供康复及护理服务;承担诊断明确的 居家病人的访视、护理工作,提供基础或专科护理服务,配合医生进行病情观察与 治疗,为病人与家属提供健康教育、护理指导与咨询服务;承担就诊病人的护理工作;为临终患者提供临终关怀护理服务;参与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的宣传教育与咨询。

一体化管理工作的实施方案

汉川市杨水湖防治院一体化管理工作实施方案 按照,《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推进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的意见》精神和要求,结合《医疗机构管理条例》、《乡村医生从业管理条例》等有关卫生政策、法律、法规要求。由市卫生局组织统一规划,以我院为单位,对村卫生室的机构、人员、业务、财务、药械等方面予以规范管理的新体制,为优化乡村卫生资源配置,强化农村卫生服务管理,做好农村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现就推进我镇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工作实施方案如下。 一、工作目的 按照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工作要求,通过实行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加强我院对村卫生室的业务指导和管理,合理规划配置,规范服务行为,促使乡、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协调发展,为群众提供方便、价廉、安全、有效的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 二、基本原则 (一)以调整优化现有村级卫生资源为核心,健全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络。 (二)以强化我院对村卫生室的综合管理和指导为基础,提升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的能力。 (三)以深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为目标,以保障乡村医生的合法权益及农民群众的健康权益为目的,促进村卫生室的健康发展。

(四)探索我院对村卫生室人、财、物的统一高效管理。 三、工作基本内容 村卫生室实行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实现机构、人员、业务、药品、财务“五统一”管理。 (一)统一机构管理。 1、村卫生室的设置应按照《创建湖北省示范村卫生室标准》文件规划进行设置,严格控制一村多室。 2、加强机构审批管理。由市卫生局负责统一规划,村卫生室机构设置审批前须征求村委会意见,经我院审核。 3、建立村卫生室设置审批备案制度。我院审批村卫生室或从业人员变更。 (二)统一人员管理。 1、合理配置从业人员。村卫生室从业人员配置严格按照《湖北省村卫生室管理规范(试行)》规定,从业人数原则上按服务人口的1-1.2‰进行配置,保证每个村卫生室至少有1名具有从业资格的医疗人员。村卫生室人员必须具备执业(助理)医师、乡村医生、护士等法定从业资格,规范执行,不得开展执业范围以外的诊疗活动。 2、实行乡村医生聘用制。由我院负责统一聘用村卫生室从业人员,并与乡村医生签订聘用合同书。采取区域内统一调配乡村医生和引进执业医师等措施,改善乡医老龄化和专业技术水平低下的问题。调配不到的村卫生室,由我院派出医疗人员,杜绝“空白村”现象。村卫生室聘用从业人员须征求村委会意见,经

喀什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喀什市“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喀什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喀什市“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喀什市人民政府 •【公布日期】2012.05.10 •【字号】喀市政办发[2012]79号 •【施行日期】2012.05.10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卫生医药、计划生育综合规定 正文 喀什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喀什市“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喀市政办发〔2012〕79号) 各乡(场)、镇,各有关单位: 《喀什市“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工作实施方案》已经市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二〇一二年五月十日喀什市“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工作实施方案按照自治区卫生厅《关于进一步推行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的指导意见》(新卫农卫发〔2010〕32号)要求,为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卫生服务需求,理顺乡镇卫生院与村卫生室的关系,明确两者在农村卫生服务中的责、权、利,最大限度地发挥乡村卫生组织的服务功能,提高卫生资源的利用率,逐步建立起宏观调控有力、微观运行有序的新机制。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目的和意义 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是指在市级卫生行政部门的统一规划和组织实施下,

以乡镇为范围,对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的行政、业务、药械、财务和绩效考核等方面予以规范的管理体制。实施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是农村卫生改革与发展的需要,有利于巩固农村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络,有利于农村卫生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有利于乡村医生业务素质的提高,有利于促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巩固和发展,有利于规范乡村医疗卫生服务行为,维护农村医药市场秩序,保证农民看病和用药安全。 二、组织领导 为最大限度地发挥乡村卫生组织的服务功能,提高卫生资源的利用率,特成立喀什市“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如下: 组长:古丽鲜·亚祖农(副市长) 副组长:胡茂森(卫生局党委书记) 成员:依力哈木·买海提(卫生局局长) 林启龙(人社局局长) 赵东平(卫生局纪检书记) 祝桂东(地方病防治办公室主任)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在市卫生局,办公室主任由依力哈木·买海提同志兼任,负责方案制定和具体工作的实施。 三、工作步骤 1、宣传动员阶段(2012年1月16日-2012年3月31日) 各乡镇卫生院要高度重视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工作,及时召开院委会及乡村医生例会,明确实行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明确工作任务、工作目标以及开展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服务工作对医疗服务,公共卫生等方面带来的好处。各乡镇卫生院要切实加强领导,按照工作要求制定各自的工作职责及相关制度,资料应统一模版,做到市、乡、村统一管理。各乡镇卫生院还要成立乡村卫生

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工作制度常用版(二篇)

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工作制度常用版 一、人事管理制度 (一)执业人员的聘用 村卫生室工作人员一律实行聘任制。乡卫生院聘任村卫生室负责人;乡卫生院确定卫生室编制和人员结构后,村卫生室负责人聘用其他工作人员。乡卫生院也可以根据工作需要直接确定卫生室的应聘对象或终止聘用关系。发聘方与应聘方签定聘用协议,原则上一年一聘。 (二)执业责任金的缴纳和使用 1.村卫生室聘用人员,应及时向乡卫生院缴纳执业责任金____元整。 2.执业责任金主要用于村卫生室工作人员在卫生室执业期间发生医疗纠纷的赔偿和经营亏损的补偿。因医疗责任事故引起的赔偿责任,全部由责任人承担;因其它医患纠纷引起的赔偿或补偿责任,由负责人承担____%,村卫生室____承担____%。 3.执业责任金每年由乡卫生院核定____次,村卫生室工作人员应按各自责任金实际动支数额在年底一次性补齐。 4.执业责任金属村卫生室工作人员所有,聘用关系终止后,村卫生室将执业责任金的余额退还工作人员本人。 (三)执业人员岗位培训1.村卫生室受聘的执业人员必须定期接受岗位培训,每年接受培训不得少于____次。

2.参加岗位培训的人员,由____培训单位签证记录。 3.培训制度将与考核考试制度结合到一起,作为确定执业资格和续聘的依据。 二、财务管理制度 (一)管理原则 乡卫生院对村卫生室收支实行统一管理,分室设户,独立核算,自负盈亏。 (二)财务人员及帐目设置 乡卫生院设主办会计____名,统一负责本乡各村卫生室的帐目管理和财务监督。各村卫生室配备兼职报帐员____名,卫生院对各村卫生室设置总帐、收支明细帐、财产物资明细帐,卫生室设现金日记帐、财产物资明细帐。 (三)收入管理 1.统一执行国家规定的收费标准,卫生室不得擅自变更。 2.卫生室所有收入由收费员收取。其他人员代收的,应于次日将所收款项移交给收费员。 3.所有收费凭处方,所有处方归药房。出诊处方必须有患者或其亲属签字证明其收费额。 4.实行收费登记制度。收费员收款,需在专用的收费登记薄上按序登记。注明收费的日期、处方编号、金额等内容,并在处方上签字或盖章。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