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2高考古诗鉴赏知识体系全梳理

2022高考古诗鉴赏知识体系全梳理

2022高考古诗鉴赏知识体系全梳理

一诗歌形象

诗歌作品的形象指的是诗歌作品创造出来的生动具体的、寄寓作者的生活理想和思想感情的艺术形象。包括人、景、物。

1、鉴赏人物形象答题规范:(1)什么形象;(2)形象的基本特征(联系诗歌内容分析);(3)形象的意义。答题范例:诗歌中的抒情主人公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规范作答:(1)陆鸿渐是一个寄情山水、不以尘事为念的高人逸士形象。

(2)前四句通过对陆鸿渐幽僻、高雅的隐居之地的景物描写,表现了他的高洁不俗。最后两句通过西邻对陆鸿渐行踪的叙述,侧面烘托了陆鸿渐的潇洒疏放。(3)作者通过陆鸿渐这一形象的塑造表现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2、鉴赏景物描写题型一:分析意境提问方式:(1)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2)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情感?(3)请从情和景的角度鉴赏这首诗?答题规范:这首诗描绘了()画面,营造了一种()的氛围,抒发了作者()的感情。

题型二:分析写景特色及作用型提问方式:(1)这首词从哪些角度写出了景物怎样的特点?(2)这首诗在写景上用了哪些技巧?(3)请分析这首诗的写景特色及作用。答题步骤:①明确写景特色(描写手法:远近、高低、俯仰、视听、动静、虚实、色彩对比等;修辞手法)②阐述怎样体现这种特色的(结合诗句)③分析作用(营造氛围、借景抒情、以景衬情)写景要注意以下内容:角度:远近、高低、俯仰、动静、明暗等。方式:嗅、视、听、触、感。手法:点面结合、白描、工笔、细节描写、虚实结合、声色结合、色彩对比、想象联想。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

3、鉴赏事物形象答题规范:步骤一:指出形象(物象)并概括物象的基本特征;步骤二:结合诗句具体分析形象(结合表现手法);步骤三:点出形象的意义(作者的情感、理想、追求、品性等)。常见意象的思想感情、文化意义:1、树木类:黄叶:凋零、成熟、美人迟暮、新陈代谢。绿叶:生命力、希望、活力。2、花草类:花开代表希望、青春、人生灿烂。花落代表凋零,失意,人生、事业的挫折,惜春,对美好事物的留恋、追怀。草代表荒凉、偏僻、离恨,生命力强、生生不息、希望,身份、地位的卑微。3、动物类:猿猴代表哀伤、凄厉。鸿鹄:理想、追求。鹰代表刚劲、自由、人生的搏击、事业的成功。马代表奔腾、追求、漂泊。沙鸥代表飘零、伤感。

4、风霜雨雪水云类:江水是时光的流逝、岁月的短暂、绵长的愁苦、历史的发展趋势。春风是旷达、欢愉、希望。东风指春天、美好。西风是落寞、惆怅、衰败、游子思归。露指人生短促、生命易逝。云象征游子、漂泊。朝阳代表希望、朝气、活力。

二诗歌语言

(一)炼字类

①分析炼字

答题步骤:第一步: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表层、深层)。

第二步:指出该字的特点(如是否是色彩词、叠字,有无活用等)和所用的

手法(有则分析)

第三步: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第四步:作用:1、描绘了某种景象(姿态、神态、氛围、意境)2、或增

强了感染力和表现力。3、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②寻找诗眼

答题步骤:(1)指出该字(句)在表达主旨中所起的作用。(2)结合诗句进行

梳理,列举全诗围绕该字(句)写了哪些内容。(3)分析该字(句)在结构上所起的作用。

③版本比较

答题方法:(1)从修辞手法运用上进行比较,看哪种手法更有表现力。(2)联

系诗歌描写的情景进行比较,看哪种用语更符合语境。(3)从表达思想感情上进

行比较,看哪些用语更能准确表现作者当时的思想感情。改换词语效果比较题

一般只认可原文本用词。答题时必须要有对两种内容的比较!

2、炼句类

答题方法:一定要从内容、形式两方面作答。内容上看它表达了什么意思、

情感;形式上看它在炼字、词法、句法、章法和表达技巧上的特点以及它们是

如何为写景抒情服务的。

答题步骤:(1)解释该句的含意、表达的情感。(2)指出它在炼字、词法、句法、章法,尤其是表达技巧方面的特点。(3)根据该句在全诗中的位置分析其对

全诗所起的结构作用。(4)点出其对表达主旨和情感所起的作用。

3、分析语言风格

常见语言风格:清新自然、朴实无华、华美绚丽、明白晓畅、多用口语、

简练生动、婉约缠绵、委婉含蓄、雄浑豪放、慷慨悲凉、豪迈飘逸、低沉婉约……

答题步骤:(1)叙: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 (2)析: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 (3)评:指出意境和作者的感情。

三表达技巧

表达技巧是指作者在塑造形象、创造意境、表达思想感情时所采取的特殊方式。它的含义非常广泛,包括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等方面的技巧。如下表:

(一)修辞手法1.比喻:用一种事物或情景来比作另一种事物或情景。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有突出事物特征,把抽象的事物形象化的作用。如刘禹锡的《望洞庭》:“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2.比拟:就是根据想象把物当作人来写(即拟人),或把人当作物来写、把此物当作彼物来写(即拟物)。比拟有促使读者产生联想,使描写的人、物、事表现得更形象、生动的作用。

如韩愈的《晚春》:“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3.夸张: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能够更突出、更鲜明地表现事物,增强语言的感染力。如李白的《秋浦歌》:“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4.借代:借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借代可用部分代替全体,具体代替抽象,特征代替人等。借代的运用可使语言简练、含蓄。如李清照的《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5.对偶(对仗):用结构相同、字数相同的一对句子或短语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对偶的作用从形式看,语言简练,整齐对称;从内容看,意义集中含蓄。如李华的《春行即兴》:“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6.设问:先提出问题,接着自己把看法说出。问题引入,带动全篇;中间设问,承上启下;结尾设问,深化主题,令人回味。如阿鲁威的《〔双调〕·蟾宫曲·怀古》:“问人间谁是英雄?有酾酒临江,横槊曹公。紫盖黄旗,多应借得,赤壁东风。更惊起南阳卧龙,便成名八阵图中。鼎足三分,一分西蜀,一分江东。”

7.反问:用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用来加强语气,表达强烈的感情。如王安石的《叠题乌江亭》:“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弟子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8.双关:利用词的多义和同音的条件,有意使语句同时兼有两种意思,表面上说这个意思,实际上是说另外一个意思,这另外一个意思才是语句的真意所在。双关可以分为谐音双关和语意双关两大类,在诗歌中常见的是谐音双关。如李白的《春思》:“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

9.顶真:上句结尾的词语作下句的开头,或前文的末尾句作下文的开头。这种环环相扣的句式,主要作用是贯通语气,突出事物之间的紧密联系。如元代马致远的杂剧《汉宫秋》第三折[梅花酒]:“呀!俺向着这迥野悲凉。草已添黄,兔早迎霜。犬褪得毛苍,人搠起缨枪,马负着行装,车运着糇粮,打猎起围场。他、他、他,伤心辞汉主;我、我、我,携手上河梁。他部从入穷荒,我銮舆返咸阳。返咸阳,过宫墙;过宫墙:绕回廊;绕回廊,近椒房;近椒房,月昏黄;月昏黄,夜生凉;夜生凉,泣寒螀;泣寒螀,绿纱窗;绿纱窗,不思量!”10.比兴:朱熹《诗集传》中有“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比”,就是打比方;“兴”,就是联想,触景生情,因物起兴。如《诗经》中第一首诗《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11.反复:是指为了强调某个意思、某种感情,有意重复某个词语或句子的修辞手法。可以增强语气或语势,增强感染力和表达效果。同时,还可以使诗文的格式整齐有序,而又回环起伏,充满音韵美。如辛弃疾的《丑奴儿》:“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12.互文:是指在古诗文中相邻的句子所用的词语互相补充,结合起来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的一种修辞手法。内容丰富、相互补充,可以起到言简意赅的效果。如《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中:“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13.通感:就是通过联想把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感觉沟通起来的一种修辞手法。可以使色彩有温度,使声音有形象,冷暖有重量,气味有锋芒。可以创造出更加鲜明的形象,开拓出新颖的意境,抒发出独特的感受,增强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如韩愈的《听颖师弹琴》:“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划然变轩昂,勇士赴敌场。浮云柳絮无根蒂,天地阔远随飞扬。喧啾百鸟群,忽见孤凤凰。跻攀分寸不可上,失势一落千丈强。”14.排比:是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语气一致的句子排列在一起而

构成。可以增强语言气势,深化思想内容,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如《木兰辞》中:“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

15.列锦:就是全部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经过选择组合,巧妙地排列在一起,构成生动可感的图像,用以烘托气氛、创造意境、表达情感的一种修辞手法。运用列锦修辞可达到凝练美、简约美、含蓄美的艺术效果。如邵康节的《山村咏怀》:“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二)表达方式1.直接抒情(直抒胸臆):就是以第一人称“我”为抒情主体、直接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写作手法。如李清照的《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2.借景抒情(或借物抒情):借景或借物抒情即作者对某种景象或某种客观事物有所感触时,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此景此物中,通过描写此景此物予以抒发,这种抒情方式就叫借景或借物抒情。在我国古代诗歌中,松、竹、梅、菊、柳、山石、溪流、沙漠、古道、边关、落日、夜月、清风、细雨、微草等等,都是诗人常常借以抒情的对象。如孟浩然的《宿建德江》:“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3.用典抒情:借用典故来抒发自己的感情,讽刺时事。如秦观的《踏莎行》中以“驿寄梅花,鱼传尺素”来表达远离故土、他乡为官、前途渺茫的无数重的恨。

4.托物言志:指诗人借自然界中的某物自身具有的特征,来表达某种志向或情感,诗中的物带有了人格化的色彩。托物言志的写作方法,最常用的有比喻、拟人、象征等。如王冕的《墨梅》:“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5.借古讽今:指借历史上的事件来讽喻当朝。如刘禹锡的《石头城》:“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三)表现手法

1.对比和衬托:对比是把两种对立的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对比的两个方面一般不分主次,反衬有主次之分。如梅尧臣的《陶者》:“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寸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衬托是指利用事物间相同或相对的条件,以一方作为陪衬来突出另一方的手法。利用事物的相同条件来衬托另一方,称正衬;利用事物的相对条件来衬托另一方,称反衬。如崔护的《题都城南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2.渲染和烘托:渲染,本是一种国画技法,一般是在需要强调的地方浓墨重彩,使画面形象的某一方面更为突出。用于艺术创作,就是从正面着意描写。如汉乐府民歌《江南》:“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烘托本是一种国画技法,用水墨或色彩在物象的轮廓外面渲染衬托,使物象明显突出。用于艺术创作,指从侧面着意描写,作为陪衬,使所要表现的事物鲜明突出。可以是以人烘托人,如《陌上桑》中借“行者”“少年”等的反应来烘托秦罗敷惊人的美貌;也可以是以物烘托物,更多的是以景物烘托人物。

3.象征:就是诗人借助物的象征义来表达个人情感或心志的一种表现手法,它们在整体构思上经常用到拟人、比喻、双关、借代等修辞手法。如于谦的《石灰吟》:“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4.用典:指诗歌中援用前人诗文名句、神话传说、历史故事等典故,使诗歌的意蕴更加丰富、含蓄、深刻。用典根据用法的不同可以分为明用和暗用。明用就是直接援用,如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暗用就是间接

援用,又称化用,如欧阳修的《宿云梦馆》:“北雁来时岁欲昏,私书归梦杳难分。井桐叶落池荷尽,一夜西窗雨不闻。”

5.联想和想象:联想是由某人或某事物而关联性地想起其他相关的人或事物。这里“其他相关的人或事物”是已经客观存在的。如温庭筠的《咸阳值雨》:“咸阳桥上雨如悬,万点空蒙隔钓船。还似洞庭春水色,晓云将入岳阳天。”想象是由某人或某事物而创造性地想出其他具体形象或情景。这里“其他具体形象或情景”原本是不存在的,是人的主观的创想。如陈陶的《陇西行》:“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6.抑扬结合:把要贬抑否定的方面和要褒扬肯定的方面同时说出来,只突出强调其中的一个方面,以达到抑此扬彼的目的。抑扬按形式可分欲扬先抑(先抑后扬)、欲抑先扬(先扬后抑)两种。欲扬先抑如南宋诗人叶绍翁的《游园不值》:“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欲抑先扬如李商隐的《贾生》:“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7.以小见大:就是以细小的内容和景物来表现重大的思想和寓意。如杜牧的《过华清宫》:“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8.点面结合:广镜头为面,特写镜头为点;粗线条勾勒多为面,细笔描绘多为点。如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四思想情感

(一)审题与答题

1、注意提问方式:①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情感?从全文看,诗人的情感有

怎样的变化?该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②这一句(一联,上片或下片)

蕴含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寄寓了什么样的感慨?流露了怎样的心境?表现了

怎样的态度(志趣)?

2、答题:通过什么内容+表达了+基于某种原因或环境条件下所产生的+

感情基调(或忧愁或孤独或喜悦)。

(二)山水田园诗

①热爱自然生活,钟情山水田园

1.表现对闲适恬淡的山水田园生活的热爱的诗歌中常描绘的景物有:炊烟、桑麻、桑榆、桃李、麦苗、豆苗、菊花、鸡、犬、禽雀、眠蚕

这类景物的共性特点及情与景的关系:这些景物都与田园生活密切相关,

这些景物组合在一起,清新优美、宁静和谐、富有生活气息。(与官场的污浊

和紧张压抑形成对比,与诗人身处其中的悠闲自在和轻松愉悦的心情是和谐统

一的)

2、厌恶官场,向往隐逸

常出现的景物有:野径、古木、荆扉、柴门、空林、空山、鸾鹤(仙灵之鸟,超凡脱俗)、孤云(孤高傲世)、禅房、古寺、暮钟

常出现的人物有:五柳、接舆、伯夷、叔齐、寺僧、道人、林叟、樵夫、

幽人

这些景物和人物的共性特点:远离尘俗,清幽静谧、清冷荒僻(这与官场

的明争暗斗形成对比,这些景物组合在一起,为诗人营造出一片清幽静僻,远

宁尘俗的天地,与诗人超然世外、宁静淡泊或自甘寂寞的情怀是和谐统一的)

3、淡泊宁静,志趣高远

4、生活闲适,悠然自得

注意:山水田园诗的写景技巧。

(三)怀古咏史诗

咏史诗是以吟咏或评论历史故事、历史人物为题材,借此抒发情怀、讽刺时事的诗歌。

怀古诗的结构:临古地——思古人——抒己志

1、怀人伤己:对比失落型、同病相怜型

2、怀古伤今:古盛今衰、物是人非

常用典故:1、投笔:“投笔”就指弃文从武。2、长城:万里长城”指守边的将领。3、楼兰:用“破(斩)楼兰”指建功立业。4、折腰:“折腰”意为躬身拜揖,后来喻指屈身事人,而诗人常反其义用之。5、化碧:刚直中正的人为正义事业而蒙冤受屈。6、五柳:“五柳”就成了隐者的代称。7、东篱:多用“东篱”表现辞官归隐后的田园生活或娴雅的情致。8、劳歌:成为送别歌的代称。9、阳关:王维《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后来就把送别时唱的歌曲称作“阳关”。10、后庭花——即玉树后庭花,相传是南朝后主所制的乐曲,为绮靡之音。11、杨柳曲——乐府曲调“杨柳枝”,有时也作“折杨柳”,主要写军旅生活,从梁、陈到唐代,多为伤别之词,以怀念征人为多。12、行路难——古曲名,多言世路艰难及离别伤悲之情。13、吴钩、柳营——利剑、军营。14、乌衣巷——繁华之地。

(四)边塞征战诗

(1)内容——边塞风光(奇丽壮阔)、统治者 ( 穷兵黩武)、将士 (生活艰苦)。

(2)常用手法——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对比衬托、虚实相生、用典。

(3)常见意象——边关、玉门关、羌笛、胡人、黄河、长城、明月、阴山、黑山。

(4)两种主要情感:①消极:反战情绪(环境的恶劣、场面的残忍悲壮、思念亲人的悲伤、战争带来的痛苦和灾难等?)②积极:主战思想(意欲建功立业的豪情?抨击主降派?讽刺当朝无能?)

(5)主要内容:描绘边塞雄奇壮丽的独特景观、描写艰苦激烈的戍边生活、对家乡亲人的思念、愿意戍守边关、渴望建功立业,不惜为国捐躯的豪情壮志;厌恶连年战事,批评边将无能,反对统治者的穷兵黩武。

(五)赠友送别诗

1、表达离愁别绪,多依依不舍、孤寂惆怅、迷恋伤感。

2、表达深情厚谊,多赞美留恋。

3、表达豁达豪放胸襟,寄托诚挚安慰、劝勉和祝愿;

4、借诗吐胸中积愤或表明心志(多在艰难困厄之际)

5、诗人对友人或自己未来的担忧之情。

(六)思妇闺情诗

所谓思妇闺情诗,指的是以闺中思妇的情怀或愁绪为主要写作内容的诗歌。

1、表现闺中女子的怨恨

2、对丈夫的关切牵挂,反映战争的残酷。

3、表现闺中人的孤寂、冷清

4、专写古代帝王宫中宫女以及失宠后起的怨情。

在闺怨诗中,一些诗歌中女性意象淡化,政治性较为突出。主要通过男女的恋爱关系比喻君臣关系。具体分为两种:一是用男女之恋表达诗人对君王的依恋,希望重用;二是用男女失恋,女子被弃来喻自己不被朝廷重用。

(七)羁旅思乡诗

1、主要情感:①叙写羁旅之苦,抒发内心的孤独凄凉及思乡之情。如《枫桥夜泊》《秋思》。

②感念亲情之深,表达对亲人的热爱与思念。如《游子吟》《商山早行》《征人怨》。③抒发愤慨之愁,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孤独寂寞幽怨。如《登高》。

2、常用手法

触景生情:如“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

感时生情:①望月怀远②鸿雁传书③折柳送别④杜鹃啼血

2022年高考语文古诗词鉴赏实例分析及练习

2022年高考语文古诗词鉴赏实例分析及练习 一、诗歌分类: 按内容(主题):送别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即景抒情诗、咏史怀古诗、咏物诗、闺怨诗等。 按形式(体裁):(1)古体诗:古诗、楚辞、乐府诗。 (2)近体诗:绝句(每首四句)、律诗(每首八句,超过八句的称为排律或长律)。 (3)词:长调(91字以上)、中调(59~90字)、小令(58字以内)。 二、诗歌的艺术手法 1、表达方式:叙述、描述、议论、抒情 (1)描写方式有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等。 (2)抒情方式有直接抒情(即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2、结构形式: 首尾照应,开门见山、层层深入,先总后分,先景后情、卒章显志,过渡、铺垫、伏笔等. 3、修辞手法: "对偶"、"比喻"、"拟人"、"借代"、"夸张"、"排比"、"反复"、"象征"等, 4、写作技巧: 赋比兴、衬托、对比、渲染、卒章显志、画龙点睛、以小见大、欲扬

先抑、联想、想象等. 三、高考“古诗鉴赏的答题格式”可归纳为以下几种: 1、形象:身份+性格 点绛唇·蹴罢秋千(宋)李清照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客入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词人在词中刻画了怎样的艺术形象 答:上片写身份,写人物神态,也烘托了人物娇美的风貌。下片写性格,把一个少女惊诧、惶遽、 含羞、好奇以及爱恋的心理活动,栩栩如生地刻画出来。在我们心中立起了一个天真纯洁、感情 丰富却又带着几分矜持的少女形象。 2、诗歌意象含义:表层含义+深层含义(即解释诗句) 瀑布李忱 千岩万壑不辞劳,远看方知出处高。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 简要分析诗中塑造的“瀑布”这一意象。 答:涓涓细流不辞辛苦,汇集成一落千丈、雄伟壮观的瀑布,谢绝溪涧的挽留继续向前,决心化作 汹涌澎湃的波涛。(表层含义)这“瀑布”乃是胸怀大志、不惧艰难、不达目标誓不罢休的志士的化身。

2023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古诗词阅读与鉴赏 特别知识清单 (三) 读懂古诗

特别知识清单(三)读懂古诗 一、知识必备 (一)古诗题材、体裁 (二)古诗结构 1.古诗的一般结构 古体诗以自然段为层 近体诗绝句前两句写景(次),后两句抒情(第四句最重要) 有的诗讲究起、 承、转、合律诗前四句写景(次),后四句抒情(主) 词上阕(片) 首句渲染气氛 写景(次) 主句写景 尾句过渡 下阕(片) 承接上阕(片),表达主旨抒情(主)

2.近体诗(主要是律诗)的结构 3.律诗中间两联对仗 (三)古诗语言 古诗语言是语言的变形,它离开了口语与一般书面语,成为一种特异的语言形式,既遵循语言规范,又时时欲超出语言规范。古诗语言的“变形”:在语言方面,建立格律以营造音乐美;在用词、造句方面,改变词性、改变词序、省略成分等;在修辞方面,常常是互文见义。由此取得“新、巧、奇、警”的艺术效果;增加语言容量,以取得多义的效果;强化语言的启发性,以取得写意传神的效果。但语言的“变形”都服从表情达意的目的,而非文字游戏。 古诗语言变形的地方,往往是读懂诗歌的难点。

二、方法路径 (一)找准最直接的路径——标题、情语和注释 1.读标题,挖信息 标题,通常是诗歌内容和形式等信息的重要载体,是解读诗歌的第一把钥匙。其蕴含的信息

有:①提示写作的时间、地点、对象、事件、主旨;②交代写作缘由或目的,暗含情感;③奠定诗歌的感情基调;④表明诗歌的题材或体裁;⑤暗示诗歌的表达技巧。 2.抓情语,明主旨 诗歌如果有直接表达作者情感的词语或句子,就应紧紧抓住,这是理解诗情的一条捷径。情语多出现在诗的后半部分,尤其是尾句,还有词的下阕。有时作者也“移情”到景、物中,如杜甫《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中的“哀”字。 当然,诗中所谓的“情语”并不都是作者最真实的情感表达,有的诗人会故意用反语(这种情况很少)。但绝大多数情况下,我们都是能够通过抓住“情语”进而读懂诗歌的。 3.读注释,明暗示 诗后如果有注释,则注释也蕴含着丰富的信息,知晓这些信息,会对读懂诗歌有直接的帮助。

2022届高考专题复习:古代诗歌鉴赏之读懂比答题更重要

古代诗歌鉴赏:读懂比答题更重要 【学习目标】 1.掌握读懂诗歌的“三种路径”(八读法)。 2.综合运用多种途径读懂古诗。 【学法指导】 1.自主学习:导学案“找准路径,精准理解”部分。(20分钟) 2.边讲边练:读懂诗歌的“三种路径”(八读法)。(45分钟) 3.强化训练:完成“即练即悟”(10分钟) 4.归纳整理笔记(5分钟) 【学习内容】 找准路径精准理解 一、找准最直接的路径——标题、情语和注释 1.读标题,挖信息 标题,通常是诗歌内容和形式等信息的重要载体,是解读诗歌的第一把钥匙。其蕴含信息有: ①提示写作的时间、地点、对象、事件、主旨; ②交代写作缘由或目的,暗含情感; ③奠定诗歌的感情基调; ④表明诗歌的题材或体裁; ⑤暗示诗歌的表达技巧。 《鲁望春日多寻野景日休抱疾杜门因有是寄》 皮日休 野侣相逢不待期,半缘幽事半缘诗。 乌纱任岸穿筋竹,白袷从披趁肉芝。 数卷蠹书棋处展,几升菰米钓前炊。 病中不用君相忆,折取山樱寄一枝。 《奉和袭美抱疾杜门见寄次韵》 陆龟蒙 虽失春城醉上期,下帷裁遍未裁诗。 因吟郢岸百亩蕙,欲采商崖三秀芝。 栖野鹤笼宽使织,施山僧饭别教炊。 但医沈约重瞳健,不怕江花不满枝。 边练边悟1 根据下列标题,挖掘蕴含信息。 ①交代写作缘由、目的(袭美抱疾杜门) ②表明诗的题材或体裁(奉和诗) ③暗示可能的情感(安慰朋友,希望早日康复) ①表明诗的题材(咏物诗)

②交代写作对象的特点(苦) ③暗示表达技巧(托物言志) 敲黑板 【不要被标题引入歧途】 题目即文章的额头,富含着诸多信息,可以这样说,诗歌的题目是诗歌鉴赏的向导。但是,并不是所有的诗题都具有以上功能,不要让下面这些标题引入歧途。如:“饮中八仙歌”“丽人行”“李凭箜篌引”“病妇吟”,这里的歌、行、引、吟表示诗歌的类型;词牌名“昭君怨”“虞美人”“祝英台近”“二郎神”“忆王孙”等不反映词作的具体内容; 乐府旧题一般只揭示诗歌的题材类型,而不反映诗歌的具体内容,如“出塞”“塞下曲”“关山月”“青楼曲”等。 2.抓情语,明主旨 诗歌如果有直接表达作者情感的词语或句子,就应紧紧抓住,这是理解诗情的一条捷径。情语多出现在诗的后半部分,尤其是尾句,还有词的下阕。有时作者也“移情”到景、物中,如杜甫《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中的“哀”字。 当然,诗中所谓的“情语” 并不都是作者最真实的情感表达,有的诗人会故意用反语(这

统编版高中语文20篇必考古诗词鉴赏要点归纳--2023高考语文复习备考

统编版高中语文20篇必考古诗词鉴赏要点归纳(命题、备考必备) “教考结合”已然大势所趋。 比如古诗鉴赏就可以用课内知识和课外古诗来对比鉴赏。 细细梳理课内知识,迫在眉睫。 思想情感和表现手法尤其要注意掌握! 爱情: 一、《静女》 物象:彤管,“有炜”;荑草,“洵美且异”。 场景:甜蜜欢乐。 内容:恋人相会,赠送礼物。 抒情主人公: 男主人公:憨厚,真诚,淳朴。 女主人公:娴静,美丽,活泼。 情感:热爱,深情。 艺术手法:1、借动作描写塑造人物形象,描写人物心理。(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2、借物抒情(反复,象征):借彤管,荑草表达对静女的爱。 3、双关:“悦怿女美”,“匪女之为美”中的“女”,既指彤管,荑草,又指静女。 语言风格:淳朴自然,生动活泼,言简义丰,耐人寻味。 4、情节上的逆转:爱而不见。 二、《涉江采芙蓉》(兼有思乡、羁旅) 意象:芙蓉、兰泽、芳草。 意境:清幽高洁,苍茫阔远。 内容:采芙蓉,望旧乡。 抒情主人公:游子。 情感:淡淡的喜悦与哀伤,思念之情。艺术手法:1、融情于景与直抒胸臆(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结合。 2、自问自答:(强调感情,引出下文,为悲伤情感作铺垫。)

语言风格:朴素自然,生动真切,天然浑成。 三、《鹊桥仙》 意象:纤云、飞星、银汉、金风、玉露。 意境:辽阔,遥远。 内容:牛郎织女相会,分别。 抒情主人公:牛郎织女,对爱情忠贞不渝。 感情:无限惜别,依依不舍之情。 艺术手法:1、拟人:纤云弄巧,飞星传恨。 2、比喻:柔情似水,佳期如梦。 3、化用:“由来碧落银河畔,可要金风玉露时。”李商隐《辛未七夕》 4、寓情于议,善于议论:在议论中抒情。“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语言风格:优美流畅,通俗易懂,婉约蕴藉,意味隽永。 四、《春江花月夜》(兼有羁旅怀乡) 意象:春、江、花、月、夜、浦口、扁舟,鸿雁、鱼龙、落花、流水、春去。 意境:阔远深沉,宁谧朦胧,瑰丽优美,空灵曼妙。 内容:春江花月夜,人生短暂,宇宙永恒,思妇怀远,游子思归。 抒情主人公:游子思妇。 感情:相思之情,离愁别恨,惆怅迷惘哲理:人生苦短,乐观旷达。 艺术手法:1、结构,以月为线索,以月升起,以月落结,以景结情。 2、写景,议论,抒情,融为一体。 3、问句,拟人的修辞手法。 4、虚实结合,两面兼写:“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昨夜闲潭梦落花,碣石潇湘无限路”“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语言风格:清丽自然,细腻委婉,富于情韵。 五、《江城子》(兼有记梦,悼亡) 意象:孤坟、幽梦、轩窗、明月、短松。

高考诗歌鉴赏知识点梳理

高考诗歌鉴赏知识点梳理 1、如何区分古体诗和近体诗?如何区分律诗和绝句?如何理解押韵和韵脚? 从形式上古体诗和近体诗之分。古体诗一般指作者是唐代以前的诗歌,且题目里有“行、吟、歌、引”等标志性字眼,每首诗的句数长短不限。近体诗是指隋唐时期出现的比较讲究音韵格律的诗歌,又称“格律诗”,大致可分为绝句和律诗两种,讲究偶句押韵,绝句为四句,律诗为四联八句,四联分别为首联(一二句),颔联(三四句),颈联(五六句),尾联(七八句),律诗的颔联、颈联必须对仗(对偶)。押韵:一般押诗歌偶句未尾一个字的韵母,有时第一句最后一字也押韵,一首诗一般押平声韵。韵脚:偶句未尾押韵的字(有些诗歌第一句的未尾一个字也押韵,这个也是韵脚)。如李白《静夜思》的光、霜、乡都是韵脚。 2、词的别称是什么? 注意词的词牌、曲牌和题目,元曲有哪两种形式? 词的别称:又叫长短句。元曲有杂剧和散曲两种形式。 3、诗歌有哪些类型?各类诗歌有哪些特点? 诗歌的分类: (1)从形式上古体诗和近体诗之分。古体诗一般指作者是唐代以前的诗歌,且题目里有“行、吟、歌、引”等标志性字眼,每首诗的句数长短不限。近体诗是指隋唐时期出现的比较讲究音韵格律的诗歌,又称“格律诗”,大致可分为绝句和律诗两种,讲究偶句押韵,

绝句为四句,律诗为四联八句,四联分别为首联(一二句),颔联(三四句),颈联(五六句),尾联(七八句),律诗的颔联、颈联必须对仗。 (2) 从艺术手法上分,有写景抒情诗、即事感怀诗、咏物言志诗;从表现内容上分为:山水田园诗、边塞诗(战争诗)、咏史怀古诗、咏物诗、羁旅思乡诗、闺怨诗、赠友送别诗等。掌握类别的同时,还要了解各类诗歌的特点。山水田园诗。以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见长,它是通过描写山水田园景物来抒发自己的情感和远大抱负,或归隐田园,钟情山水,或描绘山川美景,热爱祖国河山,或厌弃官场黑暗,抒发闲适情调,表达自己决不同流合污的高洁品格。诗境隽永优美,风格恬静淡雅,语言清新优美、恬淡宁谧。代表人物主要有谢灵运、陶渊明、孟浩然、王维、范成大、杨万里等,李白、杜甫、欧阳修、苏轼等也有大量描写山水的佳作。边塞诗(战争诗)。大都以描写战争为主题,建立功业的渴望;保家卫国的决心;山河沦丧的痛苦;久居边关的乡愁;对家乡和亲人的怀念;塞外生活的艰辛和连年征战的惨烈;报国无门的愤懑,归家无望的哀痛。艺术风格方面,有的豪放旷达,有的雄奇壮美,有的豪壮悲慨,有的委婉清丽,王维、王昌龄、王翰、高适、岑参、李益。咏史怀古诗。诗人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为题材,借登高望远、咏叹史实、怀念古迹或表达像古人那样建立功业志向,抒发对古人的缅怀之情,或抒发昔盛今衰的感慨,暗含对现实的不满甚至批判,多借古讽今;或忧国伤时,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同情

高考古诗鉴赏必备知识体系

高考古诗鉴赏必备知识体系古代诗歌知识点 语言炼字炼(名词、动词、形容词、叠音词、数量 词、虚词、色彩词、拟声词) 炼句标题、开头、结局、关键句、抒情句、主 旨句、过渡句、工巧句、意境句 特点清新、朴素、雅致、平实、华丽、绚 丽、幽默、活泼、诙谐、庄重、简约 简洁、精练、精当、生动、凝练、洗 练、含蓄、明快、通俗、口语化、明白如 话 风格平实质朴清新自然飘逸绚 丽明快简洁 婉约含蓄豪放雄浑沉郁顿 挫慷慨悲壮 变形词性变化、留空补白、颠倒语序 典故分类成语典故、历史典故、文学 典故、文化典故 来源 民间故事、传说、习俗、 神话、历史上的著名事件, 或是某个地名等;

历史书上或文学作品中的故事和人物; 佛经、圣经等宗教上的故事、人物、礼仪等。 形象人物 豪放洒脱、傲岸不羁;心忧天下、忧国忧民;友人送别、羁旅思乡; 矢志报国、慷慨愤世;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献身边塞、反对征伐; 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爱恨情长,物是人非;热爱自然,悠然闲适; 景物 意象松梅竹菊寓高洁,借月托雁寄 乡思。杜鹃鹧鸪啼凄凄,梧桐 叶落透悲意。 别时长亭柳依依,落花流水 传愁绪。乌鸦燕子系兴衰,草 木仍在人事移。 意境花鸟缠绵——明丽鲜艳的 美云雷奋发——热烈崇 高的美 弦泉幽咽——悲凉凄清的 美雪月空明——和平静 穆的美

事物外在特征,内在品质,生长环境,生活习 性 技巧(略)动(热烈繁华喧闹生机绚丽)静(恬静宁静幽静静谧) 悲(清冷凄凉萧瑟幽远)壮(壮阔壮丽空旷雄浑)美(优美明丽雅致清新) 主题 忧国 伤时 咏史怀古 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 朽杜牧《过华清宫 绝句》 反映国家离乱、山河沦 丧杜甫《春望》、文 天祥《过零丁洋》 同情人民的疾苦 白居易《卖炭翁》 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 的担忧杜甫《登楼》 揭露统治者穷兵黩武 杜甫《兵车行》 昔盛今衰的感慨刘 禹锡《乌衣巷》 建功立业的渴望陆游 《书愤》

2023年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知识点整合

专题训练二诗歌鉴赏 知识点整合 一、诗歌题材 1、边塞诗 (1)讴歌边塞风光、抒发壮志豪情。 (2)体现战士勇于杀敌、保家卫国旳决心。 (3)揭发战争旳残酷,体现对战争旳厌恶。 (4)边疆战士对家乡旳怀念,边塞生活旳凄苦。 2、山水田园诗 (1)讴歌自然风光,体现对田园风光旳爱慕。 (2)从山水中体验人生真谛,借山水阐释人生观(豁达、达观) (3)体现诗人旳隐逸情怀,与世无争,抒发恬适旳生活乐趣。 (4)对世俗、现实旳不满,壮志难酬、愤懑不平。 3、怀古咏史诗 (1)借古讽今,抒发昔盛今衰、物是人非之感,悲叹王朝覆亡,批评当朝无能,劝诫后人。 (2)怀古伤今,借古人类比或对比自己,抒发怀才不遇、壮志难酬、报国无门之情,批评当朝不重用人才。 (3)赞扬古人功绩,体现建功立业旳渴望与雄心。 4、即事感怀诗

(1)思乡怀人:羁旅行役之愁,在外思亲,边关思乡 (2)闺中怀人:对在外(戍边)丈夫旳怀念,春光易逝、青春不再旳感伤。 (3)离别送别:羁旅行役之愁,依依惜别之情,坦陈心志、体现别后怀念,对友人路途旳担忧,鼓励安慰。 (4)生活杂感。 5、咏物言志诗 (1)托物言志,讴歌此物高洁品格,表明志向。 (2)借物抒怀,借某物抒发现实感慨。 二、艺术技巧

三、诗歌语言 质朴自然,含蓄隽永,清新雅致,婉约细腻,风趣挖苦,雄浑壮阔,豪迈奔放,沉郁顿挫,绚丽飘逸,旷达洒脱,悲慨凄怆。 四、常见题型答题技巧 首句写景:○1开篇写景○2点明时间集结○3点题,照应上下文,对比○4手法○5写了...内容,有...特点○6渲染气氛奠定基调,为接下来旳抒情做铺垫○7体现...情感 炼字题:字义+句意+手法修辞+情感+效果 炼句题:手法+内容+情感+效果 人物形象:描绘了一种....旳人物(不一定是诗人!!)+分析+人物情感 行文思绪:先描绘...再描绘....最终抒发... 语言特色:词语概括特点+详细分析+效果

2022届高考专题复习:古代诗歌整体阅读指导

古代诗歌整体阅读指导 一、考情分析·切高考之脉搏 2019-2020课标卷考查情况如下: 从高考卷命题情况来看,古代诗歌阅读呈现如下特点: 1.从体裁来看,以诗、词为主;从题材上看,涉及山水田园、托物咏怀、咏史怀古等;从作品的时代来看,以唐宋时期的作品为主;从题型来看,2020三套课标卷均为一道单选题和一道简答题。 2.考查内容基本涵盖了古代诗歌的主要考点: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难度有所增加。这种题型在近几年的高考中应该会保持不变。 二、阅读指导·提知识之纲领 (一)了解与鉴赏有关的古诗特点 1.语言跳跃特点 中国古典诗歌大都篇幅短小,语言高度凝练、概括、含蓄而有跳跃性。因为篇幅字数的限制,诗人要把所叙述的事物全部详细地呈现出来是不可能的,也是不艺术的,这就要求诗人选取其中的关键字词进行合理的排列组合,于是诗歌便有了语言跳跃的特点。 2.情景结合特点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曾说过:“一切景语皆情语也。”在古诗中,不管是借景抒情,还是缘情设景,景和情之间的关系都是默契而和谐的。写景与抒情(前、后内容)是相关、相反或相衬的。 3.章法结构特点 诗词的一般章法结构如图所示,当然,也有很多诗歌采用诸如开宗明义、直接点题、以景结情等章法结构。 (二)掌握古诗鉴赏的一般步骤 1.“读”题目 诗歌的标题往往是诗歌的眼睛、灵魂、核心,常起到统领全篇的作用,鉴赏时可以根据标题提供的信息,较为准确地理解诗歌。从形式上看,诗的标题往往是或记叙或议论或说明性的文字;一般来说诗题是按照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感想排列的。如对李白《春夜洛城闻笛》稍加分析即可知道:时间是“春夜”,地点是“洛城”,事件是“闻笛”。标题蕴含的信息可以从以下方面来“读”: ①“读”标题揭示的写作时间、地点、对象、事件、主旨; ②“读”标题交代的写作缘由或目的; ③“读”标题暗含的情感或奠定的作品感情基调; ④“读”标题揭示的作品线索; ⑤“读”标题表明的诗歌题材; ⑥“读”标题暗示的诗歌表达技巧。 2.“知”作者 诗歌鉴赏讲究“知人论世”,即鉴赏诗歌时要了解作者的生平和当时所处环境。如陶渊明、王维、孟浩然,他们的诗多表现远离浊世,向往朴素的田园生活和热爱大自然的美好

2022年高考语文新课标卷1古诗鉴赏深度解析

2022年高考语文新课标卷1古诗鉴赏深度解析 一、原题回放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阮郎归无名氏① 春风吹雨绕残枝,落花无可飞。小池寒渌欲生漪,雨晴还日西。 帘半卷,燕双归。讳愁无奈眉②。翻身整顿着残棋,沉吟应劫迟③。 8.词上半阕的景物描写对全词的感情抒发起了什么作用请结合内容 分析。(5分) 二、原词赏析: 1、关于词牌: “阮郎归”来历是一个香艳穿越离奇的故事,非常符合现代人的口味,如果入了哪位大导演的法眼,拍摄成的影片肯定比时下的《大闹天宫》票 房好多了。 “阮郎归”的故事见于《太平广记》,讲述了叫刘晨和阮肇的两个人,进入天台山去采药,因为路远不能回家,已经饿了十三天了。远远地望见 山上有桃树,树上的桃子熟了,就跻身险境抓着葛藤到了桃树底下。他们 吃了几个桃子,觉得不饿了,身体充实了,想要下山。突然发现身边溪流 漂来一只杯子,便顺手拿来杯子取水时,看见有芜菁叶流下来,很鲜艳。 又有一个杯子流下来,里面还有胡麻饭。于是两人互相安慰说:“这里离 人家近了。”就越过山,出现一条大溪,溪边有两个女子,姿色很美。她 们看见二人拿着杯子,就笑着说:“刘、阮二位郎君拿回刚才的杯子来了。”刘晨、阮肇都很惊讶。两个女郎就高高兴兴地如旧相识一般,跟他

们说:“怎么来晚了呢?”便邀请刘晨、阮肇跟她们回家。南边东边两壁 各有大红色的罗织床帐,帐角上悬着金铃。上面有用金银雕嵌的综横交错 的花纹图案交错。两个女郎各有几个侍奉的婢女使唤。吃的东西有胡麻饭、羊脯、牛肉,味道很美。吃完饭又喝酒。忽然有一群女子拿着桃子,笑着说:“祝贺你们女婿到来!”酒喝到尽兴时就奏乐。晚上,刘晨与阮肇各 到一个女郎的床帐里去睡觉,女郎娇婉的情态特别美妙。住了十天,两人 请求回家,二女又苦苦留住了半年。从气候、草木情形看,当是春天的时节,百鸟啼鸣,使他们更怀乡思,思归更苦。女郎就送他们,指点回去的 道路让他们看清。他们回乡以后,看到乡邑已经零落,才知道已经过了十 代了。后来,刘、阮二人黯然返回山下,刘晨再次投入人世娶妻生子,繁 衍后代。阮肇则红尘看破,入山修道去了。 词牌《阮郎归》就取自这个故事,最早是唐代教坊使用“阮郎迷”的 曲牌,又叫“醉桃园”。 有宋一代,会填词的人多矣。像这种写闺怨的婉约之作,北宋文人能 写的肯定很多,佚名之作也讲得过去。不过,高考语文选秦观词作,已有 多次,了解一下他也有必要。 秦观(1049-1100)字太虚,又字少游,汉族,北宋高邮(今江苏高邮)人,称“苏门四学士”,别号邗沟居士、淮海居士,世称淮海先生。 被尊为婉约派一代词宗,官至太学博士,国史馆编修。代表作品:《鹊桥仙》《淮海集》《淮海居士长短句》; 秦观一生坎坷,所写诗词,高古沉重,寄托身世,感人至深。秦观在 感伤词作的艺术表现方面,展示出独特的审美境界。其次,在掌法结构方面,秦观受到柳永的影响,创作了大量慢词。但是他能把令词中含蓄缜密 的韵味带进慢词长调,从而弥补了柳永以赋法填词所造成的发露有余,浅

6古诗鉴赏考点第四章古诗鉴赏四大考点第五章古诗文体知识—2022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项知识点梳理

第四章古诗鉴赏四大考点一、诗歌形象鉴赏 1.形象种类 (1)人物形象:○1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 ○2抒情主人公形象,即诗人自己 (2)事物形象:多指咏物诗或杂诗中的物象 (3)景物形象:指诗歌中的意象、意境 2.常见题型 (1)概括形象特点(2)赏析塑造形象手法(3)分析形象的作用 3.古诗中常见的人物形象 (1)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的形象。(2)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 (3)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隐者形象。(4)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 (5)矢志报国、慷慨愤世的形象。(6)漂泊怀乡、羁旅愁思的形象。 (7)爱恨情长形象(8)献身边塞,反对战争的形象。 4.塑造形象的手法 (1)人物形象:○1正面描写(外貌、语言、神态、动作、心理描写)。如“雄姿英发,羽扇纶巾”就是运用神态描写和外貌描写来塑造周瑜儒将形象。○2侧面描写:如用其他人物来对比、衬托。 (2)其他形象:○1各种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借代、夸张、双关。○2表现手法:对比、衬托、托物言志、象征等。 5.意象与意境((知识体系参考“读懂景语”) .............. (1)意象:诗中融入诗人情感的景象和物象 (2)意境:意象组合形成的画面给人的感受,用形容词概括 二、思想情感鉴赏 古诗中常见的情感有: 1.忧国伤时(战乱离散之苦、同情百性疾苦、揭露社会黑暗或统治者腐朽、对国家前途的担忧、 昔盛今衰的伤感) 2.建功立业(建功立业的豪情、怀才不遇寂寞、报国无门的激愤、仕途失意的苦

闷、贬官谪居的怨恨、年华消逝的感慨、壮志难酬的喟叹) 3.思乡怀人(羁旅天涯的愁思、思亲念友的孤独、闺中思妇的怀人、边关征夫的 思归) 4.离情别绪(依依惜别的深情、情深意长的勉励、坦陈心志的告白) 5.寄情山水(游山玩水的闲适、弃官归田的自在) 三、诗歌语言鉴赏 1.古诗语言特点:(1)讲究跳跃和留白;(2)打破常规,追求新奇;(3)讲究准确传神 2.古诗语言赏析要点: (1)妙字赏析:辨(辨析词义、词性、手法)+描摹物态抓特征+表达效果(意境、情感、心绪) (2)诗眼赏析:一句诗的诗眼是用得最准确传神的字;一首诗的诗眼是统领全篇的字词。 (3)妙句赏析:○1写景写得好的诗句;○2富有意味和哲理的诗句;○3技巧别致的诗句 【答题范式】手法+内容+情感 (4)语言风格赏析 在遣词造句、运用修辞等方面所体现的特色,往往与作者的生活经历、文化素养有关。语言风格常用形容词来概括,如:清新、冲淡、含蓄、明丽、典雅、朴素、豪放、雄奇等 (四)技巧鉴赏(知识体系见第一章) 1.四类技巧:修辞、表现手法、表达方式、结构技巧 2.技巧判断要注意以下几点: (1)技巧是为了把思想情感表达得更好 (2)技巧有局部技巧和整体技巧 (3)技巧有四类,修辞往往着眼于局部 (4)浙江卷近三年都是告诉你技巧,要求你结合文本分析这种技巧的特色、好处 【附】答题模式:明技巧+释运用+析作用

2022年高考语文必背古诗词小结

2022年高考语文必背古诗词总结 1.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 万里如虎。(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2.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 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3.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 在空城。(姜夔?扬州慢?) 4.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 生?(姜夔?扬州慢?) 5.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 人泪。(王实甫?长亭送别?) 6.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 之博见也。?荀子"劝学? 7.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荀子"劝学? 8.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 明自得,圣心备焉。?荀子"劝学? 9.故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

10.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 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11.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 并吞八荒之心。(贾谊?过秦论?) 12.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折木为兵,揭竿为旗, 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贾谊?过秦论?) 13.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贾谊?过秦论?) 14.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 激湍,映带左右。(王羲之?兰亭集序?) 15.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 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王羲之?兰亭集序?) 16.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 非。(陶潜?归去来兮辞?) 17.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 休。(陶潜?归去来兮辞?) 18.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 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19.居域中之大,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斯亦伐根以求木茂, 塞源而欲流长也。(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20.凡百元首,承天景命。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魏征?谏太 宗十思疏?) 21.虑雍蔽,那么思虚心以纳下;惧谗邪,那么思正身以黜恶。(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2022年高考语文全国甲卷诗歌鉴赏《画眉鸟》《画眉禽》注释翻译、赏析及真题详解

2022年高考语文全国甲卷诗歌鉴赏《画眉鸟》 《画眉禽》注释翻译、赏析及真题详解 画眉鸟 【宋代】欧阳修 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注释 啭:鸟婉转地啼叫。 随意:随着自己(鸟)的心意。 树高低:树林中的高处或低处。 金笼:贵重的鸟笼,喻指不愁吃喝、生活条件优越的居所。 百啭千声:形容画眉叫声婉转,富于变化。 始知:现在才知道。 不及:远远比不上。 译文 画眉鸟千啼百啭,随着自己的心意在林间飞动,在那开满红红紫紫山花的枝头自由自在地穿梭。 现在才知道:以前听到那锁在金笼内的画眉叫声,远远比不上悠游林中时的自在啼唱。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既不同于咏花赏鸟的消闲之作,又有别于一般咏物寄情的诗,它本是一首含有深邃理趣的哲理诗。诗中通过对画眉鸟自由生活的赞美,抒发了诗人贬官外任后的忧郁情怀。表现了诗人向往和追求自由生活的热切愿望。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束缚个性、压抑人才的种种拘系与禁锢的强烈憎恶和否定。 欧阳修的《画眉鸟》,前两句写景:画眉鸟千啼百啭,一高一低舞姿翩翩,使得嫣红姹紫的山花更是赏心悦目。后两句抒情:看到那些关在笼里的鸟儿,真羡慕飞啭在林间的画眉鸟,自由自在,无拘无束。这里也要了解的是,作者欧阳修此时因在朝中受到排挤而被贬到滁州,写作此诗的心情也就可知了。 最后,对比鲜明,反差强烈。前二句,通过声音与色彩的对比,描绘出山林中一种自由无拘、生机勃勃的景象:画眉鸟自由自在,鸣声婉转动人,其生存环境又是那样美好。作者这种写法的真正用意,在于和后二句构成鲜明的对比。而后二句又通过“金笼”与“山间”的对比,说明了“锁向金笼听”远远不如“山

2023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诗歌鉴赏 知识梳理与练习题汇编(Word版,含答案)

2023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诗歌鉴赏知识梳理与练习题汇编一、从诗歌的题材可分为:写景抒情诗、咏物言志诗、边塞征战诗、即事感怀诗、怀古咏史诗。 (1)写景抒情诗,歌咏山水名胜、描写自然景色的抒情诗歌。这类诗常将要抒发的情感寄寓在后描写的景物之中,其风格清新自然。如陶渊明的《饮酒》、王湾的《次北固山下》等。 (2)咏物言志诗,诗人对所咏之物的外形、特点、神韵、品格等进行描摹,以寄托诗人自己的感情,表达诗人的精神、品质或理想。如曹操的《龟虽寿》等。 (3)边塞征战诗,是以边疆地区军民生活和边疆风光为题材的诗。如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等。 (4)即事感怀诗,因某一事由引发诗人的感慨,如怀亲、思乡、念友等。如杜甫的《春望》、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5)怀古咏史诗,以历史典故为题材,或表明自己的看法,或借古讽今,或抒发沧桑变化的感慨。如杜牧的《赤壁》。 二、几个重要概念 1.表达方式。诗词中主要运用叙述、描写、议论、抒情四种表达方式,其中描写、抒情是考查的重点。描写方式有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等;抒情方式主要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打情两种方式,具体地说,就是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情景相生、情由景生、以景衬情、融情入景、一切景语皆情语等。 2.修辞手法。常见的有:比喻、拟人、借代、夸张、互文、通感、双关、衬托、对比、反语、反复等。 3.表现手法。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借古抒怀、借古讽今、用典、铺垫、象征、对比、映衬、烘托、欲扬先抑、先声夺人、以小见大、动静结合、以动写静、虚实相生(塑造人物形象时,称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比兴(间接抒情的诗歌)、直抒胸臆(直接抒情的诗歌)等。 4.结构形式。诗歌的结构形式,常见的有:首尾照应;开门见山,层层深入;先总后分;先景后情,卒章显志;过渡,铺垫,伏笔等。 三、诗词意象 “意象”一词是中国古代文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古人以为意是内在的抽象的心意,象是外在的具体的物象;意源于内心并借助于象来表达,象其实是意的寄托物。中国传统诗论实指寓情于景、以景托情、情景交融的艺术处理技巧。诗歌创作过程是一个观察、感受、酝酿、表达的过程,是对生活的再现过程。作者对外界的事物心有所感,便将之寄托给一个所选定的具象,使之融入作者自己的某种感情色彩,并制造出一个特定的艺术天地,使读者在

万唯四川语文必背古诗文梳理2022电子版

万唯四川语文必背古诗文梳理2022电子版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优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2、蒹葭(诗经·秦风)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图像:四川高考语文必背篇目古诗文汇总(最细整理版)) 3、观沧海(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4、饮酒(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5、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6、次北固山下(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7、使至塞上(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8、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9、行路难(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0、望岳(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1、春望(杜甫)

诗歌鉴赏2022年高考真题汇总

2022年高考真题之诗歌鉴赏汇总(附参考答案) 一、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病柏【1】 杜甫 有柏生崇冈,童童状车盖。 偃蹇龙虎姿,主当风云会。 神明依正直,故老多再拜。 岂知千年根,中路颜色坏【2】。 出非不得地【3】,蟠据亦高大。 岁寒忽无凭,日夜柯叶改。 丹凤领九雏,哀鸣翔其外。 鸱鸮志意满【4】,养子穿穴内。 客从何乡来,伫立久吁怪。 静求元精理【5】,浩荡难倚赖。 注释:【1】此诗作于上元二年(761)秋,杜甫时居成都草堂。【2】中路:中途。【3】出:生长。【4】鸱鸮:猫头鹰。【5】元精理:事物根本的道理。 1.下列对诗句的分析,不正确 ...的一项是() A.前六句写柏树枝繁叶茂、高大轩昂之态,表现出诗人的赞美之情。 B.“岂知”两句写柏的衰败,“岁寒”两句写凋零,流露出惋惜之情。 C.“客从何乡来”两句,诗人由病柏而想到故乡,抒发了思乡之情。 D.这首诗在结尾两句抒发胸臆,表达了世事无常、难以意料的感慨。 2.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善用比兴手法,此诗中的病柏与刘禹锡“病树前头万木春”有相同的寄托。B.文似看山不喜平,此诗运用转笔形成了诗意的转折,其色调也从明朗转为黯淡。C.杜甫借物抒怀,用柏树的“蟠据亦高大”之姿隐喻了当时藩镇的龙盘虎踞之势。D.此诗情感复杂而深沉,既有对现实的不满,也有对未来的希望,可谓沉郁顿挫。3.咏物诗注重通过意象表达主题,这首诗中的主要意象有哪些?分别说明这些意象有何意蕴。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送别

寻阳五溪水,沿洄直入巫山里。 胜境由来人共传,君到南中自称美。 送君别有八月秋,飒飒芦花复益愁。 云帆望远不相见,日暮长江空自流。 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根据本诗内容可知,诗人的友人即将乘船出发,沿水路驶往三峡方向。 B.诗人表示友人将去的地方景色优美,而友人的风采正与这美景相称。 C.本诗最后两句的表达方式,在《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也曾使用。 D.诗中前后两次使用“君”,都是指即将离别的友人,含义并无不同。 5.本诗是如何表现离愁别绪的?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醉落魄·人日南山约应提刑懋之[注] 魏了翁 无边春色,人情苦向南山觅,村村箫鼓家家笛,祈麦祈蚕,来趁元正七。 翁前子后孙扶掖,商行贾坐农耕织,须知此意无今昔,会得为人,日日是人日。[注]人日:旧俗以农历正月初七日为人日。 6.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人在人日约朋友去南山探春,但因年老体弱,感到此行会比较困难。 B.在人日这天吹打奏乐,祈盼农桑丰收,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C.这首词以朴实的笔触描绘当时农村的风俗景况,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D.词人以议论入词,能够做到情由境出,情至论随,全词并无生硬之感。 7.词人在下阕发表议论,指出如果懂得做人的道理,每天都是人日。词中谈到哪些做人的道理?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楼前 [中唐]王建 天宝年前勤政楼,每年三日作千秋①。 飞龙老马曾教舞,闻着音声总举头。 过勤政楼

2022高考诗词诗歌鉴赏

2022高考诗词诗歌鉴赏 一切美好的东西都可以用诗来形容:诗一般的风景,诗一般的国度,诗一般的语言,诗一般的年华,诗一般的时代……我在此整理了2022高考诗词鉴赏,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 2022高考诗词鉴赏1 1春望 杜甫〔唐代〕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此诗前四句写春日长安凄惨破败的景象,饱含着兴衰感慨;后四句写诗人挂念亲人、心系国事的情怀,充溢着凄苦哀思。全诗格律严整,颔联分别以“感时花溅泪“应首联国破之叹,以“恨别鸟惊心”应颈联思家之忧,尾联则强调忧思之深导致发白而稀疏,对仗精巧,声情悲壮。 2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唐代〕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死亦足一作:死意足) 这首诗描绘秋夜屋漏、风雨交加的情景,真实的记录了草堂生活的一个片段。末段忽生异境,以切身的体验,推己及人,进一步把自己的困苦丢在一边,设想大庇天下寒士的万间广厦。这种非现实的幻想建立在诗人许身社稷,饥溺为怀的思想基础上;而博大胸怀之表现,则使作品放射出积极的浪漫主义光辉。全诗语言极其质朴而意象峥嵘,略无经营而波澜叠出,盖以流自肺腑,故能扣人心弦。 3出塞 王昌龄〔唐代〕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这是一首著名的边塞诗,表达了诗人希望起任良将,早日平息边塞战事,使人民过上安定的生活的愿望。 2022高考诗词鉴赏2

2023年高考语文古诗文阅读与鉴赏答题技巧已整理归纳超节省纸张

语文古诗文阅读与鉴赏答题技巧 第一版块:古诗文阅读与鉴赏(7题33分) 1.诗歌鉴赏题 ◆第一种类型:分析意象类(意象即诗中描写旳人、景、物) 常式问:这首诗歌营造了哪些意象? 变式问:这首诗歌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怎样旳画面?或:这首诗歌描写了什么样旳景物? 注意诗歌中有固定含义旳意象: ⒈离别类:双鲤、尺素(远方来信),月亮(思乡或团圆),鸿雁(游子思乡怀亲或羁旅伤感),寒蝉(悲凉),柳(喻离别留念或代家乡),芳草(离愁别恨),鹧鸪鸟(叫声似“行不得也哥哥”,指旅途艰苦或离愁别绪),南浦(送别之地),芭蕉(离情别绪),燕(惜春或恋人怀念或物是人非旳变迁,或传书叙离情或游子漂泊),关山(思家),长亭短亭(送别),阳关曲(送别旳歌声)。 ⒉情爱类:莲(音同“怜”体现爱情),红豆(男女爱情或友谊),红叶(传情之物)。 ⒊人格类:菊花(清高),梅花(不怕摧残敢为人先或保持冰清玉洁),松(傲霜斗雪坚守节操), ⒋悲情类:梧桐(象征悲凉),乌鸦(衰败荒芜),杜鹃鸟或子规(象征凄凉哀伤或思家思归),碧血(蒙冤枉而死或忠心不泯灭),猿(悲伤)。 ⒌其他类:昆山玉(人才),折桂(科举及第),采薇(隐居生活),南冠(囚犯),柳营(军营)。东篱(高雅,洁身自好) ■第二种类型:分析意境类(意境=意象+情感) 常式问:这首诗歌营造了一种怎样旳意境气氛? 变式问:这首诗歌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怎样旳画面?体现了诗人什么样旳思想? 这首诗歌描写了什么样旳景物?抒发了诗人怎样旳情怀? A. 意境(气氛)特点术语有: 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恬静安谧,雄奇优美生机勃勃,富丽堂皇,肃杀荒寒瑰丽雄壮,虚幻飘渺凄寒萧条繁华热闹等。 B. 思想感情术语: 迷恋、哀愁、惆怅、寂寞、伤感、孤单、烦闷、恬淡、闲适、欢乐、仰慕、激愤,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等。

秘籍06 古代诗歌阅读简答题满分秘籍-备战2023年高考语文抢分秘籍(全国通用)(解析版)

秘籍06 古代诗歌阅读简答题满分秘籍 (全国甲、乙卷) 古代诗歌阅读简答题的主要考点:诗歌形象、诗句内容、表达技巧、思想情感、观点态度。语言的考查,通常融入对鉴赏表达技巧和评价思想内容的考查之中 一七法快速读懂古代诗歌阅读 在诗歌鉴赏中,首先是要读懂诗歌内容,读懂是王道,读懂是鉴赏和表达的基础。因为任何诗歌鉴赏都是分三步进行的,能读懂——会鉴赏——精表达。二快速读懂诗歌内容的方法 (一)看标题,抓题眼; (二)看注释,抓暗示信息; (三)看作者,知人论世 (四)看字词,把握“情感关键字” (五)看意象,把握特定含意 (六)看典故,取用原来意义 (七)看尾句,卒章显志 三紧扣题干要求,参考选择题正确选项的解读,结合诗句整理答案。具体解题时,上述方法综合运用,但关键是要看清题干要求,具有整体意识,简单题与选择题综合考量,有时选择题做到二选一确定不了时,暂时放一放,看看简答题的题干,查找隐含信息,再来关联选择题,就会豁然开朗。

【典例1】 (2021·全国甲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 和南丰先生出山之作① 陈师道 侧径篮舁两眼明②,出山犹带骨毛清③。 白云笑我还多事,流水随人合有情。 不及鸟飞浑自在,羡他僧住便平生。 未能与世全无意,起为苍生试一鸣。 [注] ①南丰先生:即曾巩,陈师道敬重仰慕的师长。②侧径:狭窄的路.篮舁:竹轿。③骨毛清:谓超凡脱俗,具有神仙之姿。 [整体阅读] 第一步,看标题,抓题眼。 首先看诗题,“和南丰先生出山之作”,“和”提示本诗是一首酬和诗,“南丰先生出山之作”交代写诗的缘由。由此可知,此诗是作者应和南丰先生出山之作,表达了对南丰先生出山的看法。 第二步,看注释,抓暗示信息。 通过注释①可知,题目中“南丰先生”即曾巩,曾巩是诗人陈师道敬重仰慕的师长,注释②③有利于把握诗歌的内容。 第三步,看作者,知人论世 陈师道,不是学生特别熟悉的作者,没有已知背景,课结合第二步注释一并考虑。 第四步,看字词,把握“情感关键字” 笑,有情不及羡他未能全无意试一鸣 综合五、六、七步,看意象,典故,尾句等细读全诗,理解诗歌大意。 首联紧扣“出山”二字,写出山路途。在狭窄的山路上,曾巩乘坐着竹轿,眼前一片光明,带着一身清爽。 颔联承接上文,写出山路上所见。白云和流水也像是有了人的情态,白云笑

2022年高考语文高中语文诗歌鉴赏之知识梳理与训练附答案

一、高中语文诗歌鉴赏 1.阅读下面这首古歌,完成下面小题。 送严士元 刘长卿① 春风倚棹阖闾城②,水国春寒阴复晴。 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 日斜江上孤帆影,草绿湖南万里情。 君去若逢相识问,青袍③今已误儒生。 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④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注:①刘长卿,中唐诗人,官至监察御史,屡次遭贬。刘长卿与好友严士元在苏州相逢,短暂相聚后又送严去湖南。②阖闾城,苏州城。③青袍,贞观四年规定,八品九品官员的官服是青色的。④王昌龄,盛唐诗人。作此诗时诗人被贬为江宁臣。 (1)对刘长卿的《送严士元》一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A.首联“倚”字将春天拟人化,表现朋友相见的喜悦心情;“寒”字写出春寒料峭,也为诗人与朋友的相别营造氛围。 B.颔联分别从视觉和听觉方面描写景物,“细”得看不见,“落地”听不到。诗中景物之柔美,给人以惬意心情。 C.“日斜江上孤帆影”一句描写落日去帆的景象,暗含作者与友人盘桓到日暮仍恋恋不舍及相遇又别离的复杂情思。 D.“草绿湖南万里情”属于远景描写,既点出了朋友所去之地是遥远的湖南,又蕴含了朋友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 (2)试结合刘诗的尾联“君去若逢相识问,青袍今已误儒生”与王诗的“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分析两首诗的主人公在个人经历和情感上的异同点。 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各题。 归雁(其一) 唐·杜甫 万里衡阳雁①,今年又北归。 双双瞻②客上,一一背人飞。 云里相呼疾,沙边自宿稀。 系书元浪语③,愁寂故山薇④。 【注释】①衡阳雁;雁是候鸟,秋来南飞,传说到衡阳为止,不过衡山的回雁峰。②瞻:往上看,往前看。③浪语:妄说;乱说。④故山:喻家乡。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第一句用“万里”和“衡阳雁”写向南漂泊路途之远,为大雁的北归作了铺垫。 B.颔联中的“瞻”“背”前后呼应,更写出大雁北归时整齐的队形和浩大的阵势。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