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生理学03》教案: 第三章 血液

《生理学03》教案: 第三章 血液

生理学03教案.doc

第三章血液

简介:第三章血液教学目标掌握:血量与红细胞比容、血浆胶体渗透压与晶体渗透压的组成以及生理意义。红细胞生成及生成调节。血小板的止血功能.内源性凝血与外源性凝血的概念, ...

第三章血液

教学目标

掌握:

血量与红细胞比容、血浆胶体渗透压与晶体渗透压的组成以及生理意义。红细胞生成及生成调节。血小板的止血功能.内源性凝血与外源性凝血的概念,血浆中主要的抗凝物质。ABO血型的分型原则。

熟悉:

全血与血浆的概念,血浆蛋白的分类及其生理作用。影响红细胞生成的因素,红细胞悬浮稳定性和渗透脆性的概念及影响因素。血小板的基本功能、交叉配血的概念及对输血的指导意义。凝血的主要步骤。

了解:

血液的组成及理化特性,白细胞的分类及功能,凝血因子与凝血,纤维蛋白溶解系统,Rh血型系统。

内容概述

一、体液的概念

体内的水分及溶于其中的各种物质

二、体液的分布

体液(占体重60%)。包括细胞内液:为体重的40%;细胞外液:血浆,为体重的5%;组织液为体重的15%

三、血液的生理功能

(一)运输功能

(二)调节体温

(三)防御和保护功能

教案

第一节血液的组成和理化特性

一、血液的组成

(一)血液的基本组成

血细胞(有形成分45%)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

血浆:水和各种溶于其中的化学物质。

(二)红细胞比容(血细胞比容)

血细胞在全血中所占容积百分比。

男性 40%~50%

女性 37%~48%

(三)血浆的化学成分:水占91%~92%;

溶质占8%~9%。

1.血浆蛋白(60~80g/L)包括白蛋白40~50g/L、球蛋白20~30g/L、纤维蛋白

2~4g/L,白/球=1.5~2.5:1

2.非蛋白含氮化合物即非蛋白氮(NPN)-蛋白质的代谢产物:尿素、尿酸、肌苷、氨基酸、多肽、胆红素、氨等。

3.不含氮的有机化合物

葡萄糖、甘油三酯、胆固醇、磷脂、脂肪酸、有机酸等。

4.无机盐

Na+ 、K+、Ca2+、Mg2+、Fe2+、Cl+、I-、HCO3-、HPO42-、SO42-

5.呼吸气体和微量物质

(四)全血、血浆、血清的概念

1.全血=血浆+血细胞

2.血浆=全血-血细胞

3.血清:血液凝固后析出的液体部分,不含纤维蛋白原

二、血液的理化特性

(一)颜色:红细胞内血红蛋白的颜色

动脉血:鲜红色。HbO2

静脉血:暗红色。Hb

空腹血浆:清澈透明

餐后血浆:较混浊

(二)比重

全血 1.050~1.060 决定于红细胞的数量

血浆 1.025~1.030 决定于血浆蛋白的含量

红细胞 1.090 决定于血浆蛋白的含量

(三)粘滞性

血液在血管中流动时的阻滞特性。血液内部分子或颗粒之间的摩擦。

(四)渗透压

概念:溶液具有的吸引和保留水分子的特性或能力。

血浆渗透压包括血浆胶体渗透压和晶体渗透压。血浆渗透压约为300毫(mOs)其中血浆晶体渗透压为主要组成部分。

晶体渗透压:由晶体物质形成。可维持细胞内外水平衡及血细胞的正常形态。

胶体渗透压:由血浆蛋白(主要是白蛋白)形成。调节毛细血管内外水平衡。(五)酸碱度

血浆PH 7.35~7.45。大于7.45为碱中毒,小于7.35为酸中毒。

第二节血细胞

一、红细胞

(一)红细胞的数量和功能

1.数量

成年男性 RBC(4.0~5.5)×1012/L平均 5.0×1012/L

Hb 120~160g/L

成年女性 RBC(3.5~5.0)×1012/L平均 4.2×1012/L

Hb 110~150g/L

新生儿 RBC(6.0~7.0)×1012/L Hb 170~200g/L

2.功能:①运输O2和CO2,②缓冲作用:KHb/HHb,KHb O2/HHb O2等

(二)红细胞的生理特性

1.悬浮稳定性

(1)概念:RBC能较稳定地分散悬浮于血浆的特性。

(2)原理①血液流动

②RBC与血浆之间的摩擦使下沉速度减慢

③表面积与体积比较大,不易下沉

④表面带负电荷,互相排斥

(3)测定方法通过测定红细胞沉降率,即血沉(ESR)的方法测定。

1小时末,男性:0~15mm;女性:0~20mm。

(4)影响因素主要决定于血浆

①红细胞相互叠连→表面积与体积比↓→摩擦力↓→ESR↑。

②血浆中的纤维蛋白原、球蛋白、胆固醇可减弱负电荷,促进叠连。

③白蛋白、卵磷脂可减弱叠连。

(5)临床意义

急性炎症或组织破坏、月经期、妊娠期、风湿热、肿瘤、结核病等疾病时,肝脏制造纤维蛋白原、球蛋白增多,血沉加快。

2.红细胞的渗透脆性

(1)概念:红细胞膜对低渗NaCl溶液抵抗力的大小。

(2)表明RBC对低渗溶液抵抗能力的大小

脆性大→抵抗力小,易溶血

脆性小→抵抗力大,不易溶血

(3)等渗溶液与等张溶液

等渗溶液:与血浆渗透压相等的溶液。如0.9%NaCl溶液、1.9%尿素溶液等。等张溶液:能保持RBC正常大小和形态的溶液,如 0.9%NaCl溶液。

3.红细胞形态的可塑性(变形性)

(1)概念:红细胞可改变其形态的能力。

(2)原理:容积远大于体积且内容物和细胞膜均具有流动性。

(3)意义:使RBC可通过直径较小的毛细血管或穿过肝、脾血窦的空隙。(4)影响因素:①膜中胆固醇含量与变形性呈反比。

②RBC形态表面积与体积比与变形性呈正比。

4.红细胞膜的通透性

(1)符合一般细胞膜的特点,但与正离子相比,负离子更易通过。

(2)低温贮存较久的血液,代谢停止,Na+-K+泵活动减弱,K+离子外流造成血浆K+离子浓度升高。

(三)红细胞的生成

1.生成的部位:出生后,红骨髓是制造红细胞的唯一场所,其功能的正常是红细胞生成的前提。过程:骨髓造血干细胞→红系祖细胞→原红细胞→早、中、晚幼红细胞→网织红细胞→成熟红细胞。

2.原料铁和蛋白质

(1)铁

①来源:

内源性:红细胞在体内破坏后释放,贮存于肝、骨髓和巨噬系统。吸收25mg/天。外源性:食物摄取,食物中Fe3+在胃酸的作用下,还原为Fe2+在十二指肠和空肠上段吸收,吸收1~2mg/天。

②缺铁的原因

a、摄入不足或需要量增多,如哺乳期婴儿、生长发育期儿童、孕妇、乳母等。

b、失血过多,如妇女月经过多、溃疡病、钩虫病或创伤等。

c、铁的吸收利用障碍,如慢性腹泻、萎缩性胃炎等。

(2)蛋白质:食物中的蛋白质被消化分解成氨基酸后吸收→氨基酸在有核红细胞内合成珠蛋白→珠蛋白与血红素结合成血红蛋白。

3.促进红细胞成熟的因子

(1)叶酸

①来源 a、人类肠道细菌合成;b、动植物性食品中普遍存在。

②作用是合成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的辅酶,与DNA的合成有关。缺乏→ DNA合成障碍→红细胞成熟障碍→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2)维生素B12

①来源与吸收各种动物性食品中存在,必须在胃内与内因子结合成复合物,然后才能在回肠吸收。

②作用活化四氢叶酸,促进叶酸的利用。维生素B12摄入不足,或内因子缺乏致维生素B12吸收障碍→叶酸利用障碍→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4.生成的调节因子

(1)促红细胞生成素

①产生肾脏在组织缺氧或氧耗量增多的刺激下产生

②作用 a、促进红系祖细胞分化与增殖

b、促进网织红细胞的成熟和释放

c、促进血红蛋白的合成

(2)雄激素类固醇激素

①直接作用刺激骨髓,促进DNA和血红蛋白的合成,使有核红细胞分裂增快,红细胞生成增多。

②间接作用刺激肾脏,使促红细胞生成素增多。

(四)红细胞的破坏

1.寿命:平均120天。

2.破坏

(1)血管内破坏:外伤或溶血物质进入血管内,致红细胞破坏,血红蛋白释放入血,与珠蛋白结合后被肝脏摄取,处理后转为胆色素。

(2)血管外破坏:衰老或破损的红细胞在肝、脾被巨噬细胞吞噬消化,铁可被再利用,脱铁血红素被转换为胆色素。

二、白细胞

(一)白细胞的数量和分布

1.数量健康正常成年人(4.0~10.0)×109

2.分类

白细胞包括:

粒细胞

中性粒细胞 50~70%

嗜酸性粒细胞 1~4%

嗜碱性粒细胞 0~1%

无粒细胞

淋巴细胞 20~40%

单核细胞 1~7%

(二)白细胞的功能

主要功能是防卫,参与人体对入侵异物的反应过程。

白细胞包括

吞噬细胞: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

免疫细胞:淋巴细胞

1.中性粒细胞

有吞噬能力、变形能力和趋化性,吞噬细菌和异物后,并在各种溶酶体酶的作用下加以分解破坏。死亡的中性粒细胞称为脓细胞,是脓液的主要成分。中性粒细胞减少则机体抵抗力降低,中性粒细胞增多则提示有细菌感染。

2.单核-巨噬细胞的功能

单核细胞由血液透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转化为巨噬细胞,其功能有

(1)吞噬致病微生物,如细菌、原虫等。

(2)吞噬衰老变形的红细胞、血小板。

(3)识别、清除变形的血浆蛋白。

(4)激活淋巴细胞的特异性免疫功能。

3.淋巴细胞的功能

T淋巴细胞执行细胞免疫,破坏肿瘤或异体移植细胞。

B淋巴细胞在抗原刺激作用下转化为浆细胞产生抗体,执行体液免疫

4.嗜碱性粒细胞的功能

主要合成和释放多种生物活性物质,表现两方面的作用:引起各种过敏反应的症状;吸引嗜酸性粒细胞,限制嗜碱性粒细胞在过敏反应中的作用。

5. 嗜酸性粒细胞的功能

含有溶酶体和颗粒,但无溶菌酶,故有吞噬作用而无杀菌能力。抑制嗜碱性粒细胞引起的过敏反应;参与对蠕虫的杀伤反应。

三、血小板

由骨髓巨核细胞的胞质裂解脱落下来形成小块胞质,有完整的胞膜,无细胞核,具有代谢能力。

(一)血小板的数量

健康成人(100~300)×109/L

<50×109/L称为血小板减少,有出血倾向

>1000×109/L称为血小板增多,易形成血栓

(二)血小板的生理特性

1.粘着血管内膜损伤后,血小板与暴露的胶原组织结合,粘着在损伤的血管内膜处。

2.聚集在生理性(ADP、5-羟色胺、肾上腺素)及病理性(细菌、病毒、药物)致聚剂的作用下,血小板能够彼此聚合。其过程可分两个时相:

第一时相:组织释放ADP,发生可逆性聚集

第二时相:血小板释放内源性ADP,发生不可逆性聚集

3.释放反应

损伤刺激引起血小板颗粒释放:

ADP:促进血小板聚集→形成松软的血小板血栓,堵塞血管伤口

5-HT:儿茶酚胺类物质→损伤血管收缩

可暂时阻断或减小血流,有利于后续血栓形成过程的进行。

4.收缩:血小板内的收缩蛋白收缩,使血凝块硬化,止血更牢。

5.吸附:血小板吸附凝血因子于其表面,使血管破损部位局部的凝血因子浓度显

著增高。

6.修复:血小板可融合入血管内皮细胞,保持血管内皮完整性,并修复损伤的内皮细胞。

(三)血小板的生理功能

1.参与生理性止血:小血管损伤后,血液从小血管流出数分钟后出血自行停止的现象。是血管、血小板、凝血因子协同作用的结果。

其中血小板所发挥的作用有:

①释放缩血管物质:5-HT、Adr等。

②粘着、聚集,形成较松软的血小板止血栓,暂时堵塞小的出血口。

④修复小血管受损的内皮细胞。沉积、填补、融合。

⑤参与血液凝固过程,形成坚实的血凝块,最后完成止血过程。

2.促进凝血:血小板含有许多与凝血过程有关的因子,可促进凝血。其中作重要的是PF3。

3.维持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

血小板可随时沉着于毛细血管壁上,以填补内皮脱落留下的空隙,及时修补血管壁。

第三节血液凝固及纤维蛋白溶解

一、血液凝固

(一)概念血液由液体状态变为不流动的胶冻状态的过程称为血液凝固,简称凝血。是一系列顺序发生的酶促反应。

(二)凝血因子

血液和组织液中直接参与凝血的物质统称为凝血因子(见教材表)。其中因子Ⅳ为Ca2+,Ⅱ、Ⅶ、Ⅸ、X都是在肝脏中合成,并且合成中需要维生素K的参与。(三)凝血过程

1.三个阶段(1)凝血酶原激活物生成

(2)凝血酶原被激活生成凝血酶

(3)纤维蛋白原在凝血酶的作用下生成纤维蛋白

2.两个途径

(1)内源性凝血途径参与凝血的全部凝血因子都在血管内。启动因子为XII,因子Xa、V、Ca2+和PF3共同组成凝血酶原激活物。

(2)外源性凝血途径参与凝血的始动因子为组织因子(Ⅲ)来自组织。启动因子为Ⅲ,因子Ⅲ、Ⅶ和 Ca2+组成复合物,激活因子X,其后反应过程同内源行凝血途径。

(四)影响血液凝固的因素

1.一般因素(1)接触面的光滑程度:接触粗糙面加速血液的凝固。

(2)温度:一定范围内温度升高加速血液凝固。

(3)Ca2+浓度:浓度增高,血液凝固速度增快。

2.血液中的抗凝物质

(1)肝素:抗凝物质。主要通过增加抗凝血酶Ⅲ的活性发挥抗凝作用,可用于体内外的血液抗凝。还通过抑制凝血酶原的激活,抑制血小板的粘着、聚集和释放,刺激血管内皮细胞释放凝血抑制物和纤溶酶原激活物等途径发挥抗凝作用。(2)抗凝血酶Ⅲ:由肝脏产生,在肝素存在的情况下有较强的抗凝作用。通过与凝血酶结合并使之失活,封闭因子VII、IX、X、XI、XII的活性中心等途径发挥抗凝作用。

(3)蛋白C系统在维生素K的参与下由肝脏合成,可灭活因子Ⅴa、Ⅷa,减低Ⅹa的活性,还可以促进纤维蛋白的溶解。

(4)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是由血管内皮细胞合成的一种糖蛋白,可抑制因子X 且可灭活因子VII与因子Ⅲ复合物,抑制外源性凝血途径。

二、纤维蛋白溶解

(一)概念纤维蛋白在纤维蛋白酶的作用下,被降解液化的过程为纤维蛋白溶解,简称纤溶。

(二)纤溶系统的组成

1.纤维蛋白溶解酶原(纤溶酶原)

2.纤维蛋白溶解酶

3.纤溶酶原激活物

(1)血浆激活物由血管内皮细胞合成与释放,大多吸附在血凝块上。

(2)组织激活物存在于组织中,损伤时释放,主要在血管外进行纤溶

(3)依赖凝血因子XII的激活物如激肽释放酶,使血凝与纤溶相配合。

4.纤溶抑制物

(1)抗纤溶酶为α-球蛋白,能与纤溶酶结合从而使之失活。

(2)激活物的抑制物如α2 -巨球蛋白,能抑制尿激酶从而发挥抑制纤溶酶被激活的作用。

(三)纤溶的过程

包括两个过程:纤溶酶原激活和纤维蛋白降解。

(四)纤溶系统的功能和意义与凝血系统一起组成两个既对立又统一的功能系统,它们之间的动态平衡,使人体在出血时既能有效地止血,又防止血块堵塞血管,从而维持血流的正常状态。

第四节血量和血型

一、血量

(一)正常血量占体重的7~8%

分布:

循环血量:在心血管系统中循环流动

储备血量:在肝、脾、肺、腹腔及皮下静脉等处,流动缓慢,称为储血

库。

(二)血量相对恒定的意义:使血管保持一定程度的充盈,从而维持正常血压和血流,保证器官、组织、细胞能够获得充足的血液灌流。

(三)失血程度与后果

1.轻度失血:成人一次失血<500ml或<全身血量的10%,可代偿,病人无症状。

2.中等程度失血:成人一次失血>1000ml或>全身血量的10%,不能代偿,病人有症状。

3.严重失血:失血量达总血量的30%以上时,如不及时抢救,可危及生命。

二、血型

(一)血型的概念是血细胞膜上特异凝集原的类型。根据凝集原的不同,目前认可的血型系统有23个,其中较重要的有ABO血型系统和Rh血型系统。(二)ABO血型系统

1.分型依据红细胞膜上特异性凝集原的种类(A、B两种凝集原)。

2.血型判断

(1)制备标准的A型血清(含抗B凝集素)和B型血清(含抗B凝集素)。(2)用标准血清分别与被鉴定人的红细胞悬液相混合。

(3)根据反应的结果判定被鉴定人红细胞膜上所含凝集原,并根据所含凝集原确定血型:

红细胞膜上只含有A凝集原→A型血→血清中含有抗B而不含抗A凝集素

红细胞膜上只含有B凝集原→B型血→血清中含有抗A而不含抗B凝集素

红细胞膜上既含A又含B凝集原→AB型血→血清中既不含抗A也不含抗B凝集素

红细胞膜上既不含A又不含B凝集原→O型血→血清中既含抗A又含抗B凝集素

3.交叉配血试验:

①方法:主侧供血者的红细胞混悬液与受血者的血清相混合;

次侧受血者的红细胞混悬液与供血者的血清相混合。

②结果判断:a、两侧均无凝集→配血相合,可以输血;

b、主侧凝集,不管次侧凝与否→配血不合,不能输血;

c、主侧不凝而次侧凝→紧急情况下少量缓慢输血。

4.输血的原则输血的基本原则是保证供血者的红细胞不被受血者血浆中的凝集素所凝集,即供血者红细胞膜上的凝集原不与受血者血浆中的凝集素发生凝聚反应。以下每项均为输血的必要条件:

①同型血相输;

②若无法得到同型血,O型血可以少量、缓慢输给;

③AB型血的人可以接受少量其他血型的血液,但要少量、缓慢输入;

④交叉配血试验:在检测血型的同时,还必须做交叉配血试验。

a、两侧均无凝集→配血相合,可以输血;

b、主侧凝集,不管次侧凝与否→配血不合,绝不能输血;

c、主侧不凝而次侧凝→紧急情况下可少量、缓慢输血。

(三)Rh血型系统

1.凝集原的种类和血型的判定

与临床关系密切的有C、c、D、E、e 5种。其中D凝集原的抗原性最强。红细胞表面含有D抗原的称为Rh阳性,没有D抗原的称为Rh阴性。我国汉族人99%为Rh阳性。

2.临床意义

①Rh阴性病人第一次接受Rh阳性血液时,由于体内没有天然的凝集素,不发生凝聚反应,但可刺激机体产生凝集素,当病人再次接受Rh阳性血液时,便可发生凝集反应。宜作交叉配血试验。

②Rh阴性妇女怀孕Rh阳性胎儿时,胎儿Rh抗原经胎盘进入母体,使母体产生凝集素;待再次怀孕Rh阳性胎儿时,母体抗Rh凝集素经胎盘进入胎儿体内引起红细胞凝集和溶血反应,造成胎儿死亡。

生理学第三章 血液 习题及答案

第三章血液 【测试题】 一、名词解释 1.凝血因子(clotting factor) 2.(血浆)晶体渗透压(crystal osmotic pressure) 3.血细胞比容(hematocrit value) 4.红细胞凝集(agglutination) 5.生理性止血(physiology hemostasis) 6.血浆(plasma) 7.血清(serum) 8.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 9.血液凝固(blood coagulation) 10.血量(blood volume) 11.血型(blood group) 12.ABO 血型系统(ABO bood group system) 13.红细胞渗透脆性(RBC osmotic fragility) 二、填空题 14.正常人血浆的pH 值为,它取决与血浆中主要缓冲对的比值。 15.根据血细胞的形态与功能特征,一般把造血过程分为、和等三个阶段。 16.正常人血小板数量是,当血小板数减少到以下时,可出现紫癜。17.血液和组织中参与凝血的物质称为,按其发现的先后顺序,以统一命名。18.血液凝固的三个基本步骤是、和,都需要的参与。按始动因子的来源的不同,凝血过程包括性凝血和性凝血两条途径。19.纤溶系统包括四种成分,即、、和。 20.ABO 血型系统将人类的血型分成、、、四种血型;Rh 血型系统将人类的血型分成和两种血型。 21.用盐析法可将血浆蛋白分为、和三大类。其中含量最多的是,它是构成血浆渗透压的主要部分。 22.正常红细胞呈双凹圆碟形,这种形状表面积相对较大,有利于、。

生理学第七版校对版-第三章-血液讲课讲稿

第三章血液 血液(blood)是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的流体组织,在心血管系统内循环流动,起着运输物质的作用。因此,运输是血液的基本功能。血液将从肺获取的氧和从肠道吸收的营养物质运送到各器官、细胞,将内分泌腺产生的激素运输到相应的靶细胞;另一方面,血液又将细胞代谢产生的CO2运送到肺,将其他代谢终产物运送到肾脏等排泄器官而排出体外。血液又具有缓冲功能,它含有多种缓冲物质,可缓冲进入血液的酸性或碱性物质引起的血浆pH 变化。血液中的水分有较高的比热,有利于体温的相对恒定。因此,血液在维持机体内环境稳态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此外,血液还具有重要的防御和保护的功能。参与机体的生理性止血、抵抗细菌和病毒等微生物引起的感染和各种免疫反应。当血液总量或组织、器官的血流量不足时,可造成组织损伤,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很多疾病可导致血液的成分或性质发生特征性的变化,故临床血液检查在医学诊断上有重要的价值。 第一节血液的组成和理化特性 一、血液的组成 血液由血浆(plasma)和悬浮于其中的血细胞(blood cells)组成。 (一)血浆 血浆的基本成分为晶体物质溶液,包括水和溶解于其中的多种电解质、小分子有机化合物和一些气体。由于这些溶质和水都很容易透过毛细血管壁与组织液中的物质进行交换,所以血浆中电解质的含量与组织液的基本相同(表3-1)。临床检测循环血浆中各种电解质的浓度可大致反映组织液中这些物质的浓度。 血浆的另一成分是血浆蛋白(plasma proteins)。血浆蛋白是血浆中多种蛋白的总称。从表3-1中可以看出,血浆与组织液的主要差别是后者蛋白含量甚少。用盐析法可将血浆蛋白分为白蛋白、球蛋白和纤维蛋白原三类;用电泳法又可进一步将球蛋白区分为α1-、α2-、β-和γ-球蛋白等。正常成年人血浆蛋白含量为65-85g/L,其中白蛋白为40~48g/L,球蛋白为15~30g/L。除γ-球蛋白来自浆细胞外,白蛋白和大多数球蛋白主要由肝脏产生。肝病时常引起血浆白蛋白/球蛋白的比值下降。血浆蛋白的主要功能是:①形成血浆胶体渗透压,可保持部分水于血管内;②与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性激素等结合,使血浆中的这些激素不会很快地经肾脏排出,从而维持这些激素在血浆中相对较长的半衰期;③作为载体运输脂质、离子、维生素、代谢废物以及一些异物(包括药物)等低分子物质;④参与血液凝固、抗凝和纤溶等生理过程;⑤抵御病原微生物(如病毒、细菌、真菌等)的入侵;⑥营养功能。 (二)血细胞 血细胞可分为红细胞(erythrocyte,或red blood cell,RBC)、白细胞(1eukocyte,或white blood cell,WBC)和血小板(platelet,或thrombocyte)三类,其中红细胞的数量最多,约占血细胞总数的99%,白细胞最少。若将一定量的血液与抗凝剂混匀,置于比容管中,以每分钟3000转的速度离心30min,由于比重的不同,血细胞将与血浆分开,比容管中上层的淡黄色液体为血浆,下层深红色,为红细胞,二者之间有一薄层白色不透明的白细胞和血小板。血细胞在血液中所占的容积百分比称为血细胞比容(hematocrit)。正常成年男性的血细胞比容为40%~50%,成年女性为37%~48%。由于血液中自细胞和血小板仅占总容积的0.15%~1%,故血细胞比容可反映血液中红细胞的相对浓度。贫血患者血细胞比容降低。由于红细胞在血管系统中的分布不均匀,大血管中血液的血细胞比容略高于微血管。 二、血量

生理学第三章血液习题及答案

【习题】 一、名词解释 1.内环境 2.血细胞比容 3.可塑变形性 4.渗透脆性 5.红细胞沉降率 6. 趋化性7. 血浆8. 血清9. 红细胞悬浮稳定性10. 血型11. 体液 12.血液凝固 二、填空题 1.以细胞膜为界将体液分为_______ 和 ________ 。血浆是_______ 活跃的部分,它可沟通 各部分组织液,成为细胞与外环境间进行物质交换的_________ 。 2.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称为______ 。 3.正常成年男子的血细胞比容为_______ 女子的血细胞比容为_______ 。在脱水时,其值_______ 贫血时,其值__________ 。 4.正常成人的全部血量约占体重的________ o 5.血浆蛋白中构成血浆胶体渗透压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 ,具有免疫功能的是________ o 6.血浆胶体渗透压的生理意义是维持_______ 与_______ 间的水平衡。 7.维持细胞内与细胞外之间水平衡的渗透压是________ 主要是由_________ 形成。 8.正常人的血浆渗透压约为313 mOsm/L静脉输入0.9 % NaCI CD血细胞形态________ o 9.正常人血液pH值为 ________ 。血液pH值的相对恒定取决于所含的各种缓冲物质,在血 浆中最主要的缓冲对是________ o 10.成年男子红细胞平均约为_______ ;女子平均约为_________ 这种差异主要与_________ 水平有关。 11.正常成年男子Hb的含量是_______ 女子的Hb含量是 ________ o 12.红细胞的脆性越小,说明红细胞对低渗盐溶液的抵抗力越_________ ,越不易_____ o 13.血沉的正常值男子为______ ;女子为 _________ o 14.红细胞生成的主要原料是_______ 和_______ o 15.红细胞生成的主要调节因素是______ 和_______ o 16.离心沉淀后的抗凝血液,离心管上段是________ 下段是________ o 17.胃腺壁细胞功能异常可使内因子缺乏,导致_______ 吸收障碍,可引起________ o 18.高原居民红细胞数较多,是由于缺氧而导致肾脏产生_________ 曾多所致。 19.正常成年人安静时白细胞数为______ 。其中中性粒细胞占总数的_________;淋巴细胞占总数的_______ o 20.急性细菌性炎症的病人血中_______ 曾多;肠虫病患者血中_______ 曾多。 21.中性粒细胞具有活跃的变形能力、_________ 口很强的______ o 22.正常成人的血小板数量为______ 。血小板减少时,毛细血管的脆性________ o 23.血小板聚集形成的血小板______ ,可以堵塞小血管伤口,利于_______ o 24.外源性凝血过程是由______ 启动,这种因子存在于 ________ o 25.血液凝固的基本过程分为______ ,______ ,______ 步。 26.血液凝固是一种________ 应,加温可使凝固过程_________ o

生理学(本科)第三章 血液的功能随堂练习和参考答案

生理学(本科)第三章血液得功能 3、1 血液得组成与理化特性3、2 血细胞生理3、3 血液凝固与纤维蛋白溶解3、4 血量、血型与输血 1、 (单选题)血细胞比容就是指血细胞( ) A、在血液中所占得重量百分比? B、在血液中所占得容积百分比? C、与血浆容积得百分比? D、与白细胞容积得百分比 E、与血浆蛋白质得重量百分比 参考答案:B 2、 (单选题)正常成年男性得血细胞比容值就是( ) A、 30%~40% B、 37%~48% C、 40%~50% D、 50%~55% E、 55%~65% 参考答案:C

3、 (单选题)构成血浆晶体渗透压得主要成分就是( ) A、氯化钾 B、氯化钠 C、碳酸氢钾 D、氯化钙 E、蛋白质 参考答案:B 4、 (单选题)血浆胶体渗透压主要由下列哪项形成 ( ) A、球蛋白 B、白蛋白 C、纤维蛋白原 D、氯化钠与碳酸氢钠 E、血细胞 参考答案:B 5、 (单选题)下列哪种缓冲对决定着血浆得pH( ) A、 KHCO3/H2CO3 B、 Na2HPO4/NaH2PO4

C、 NaHCO3/H2CO3 D、血红蛋白钾盐/血红蛋白 E、蛋白质钠盐/蛋白质 参考答案:B 6、 (单选题)正常成年女性得红细胞数量平均为( ) A、 4、2×1012/L B、 5、0×1012/L C、 4、0×109/L~10×109/L D、 10×109/L ~30×109/L E、 100×109/L ~300×109/L 参考答案:A 7、 (单选题)血沉加快表示红细胞得( ) A、膜通透性增大 B、脆性增大 C、脆性减小 D、悬浮稳定性差 E、可塑性差

生理学 第三、四章 血液 血液循环 名词解释

生理学第三章血液 1.血细胞比容(hematocrit):血细胞在血中所占的容积百分比称为血细胞比容,正常成年男性为40%~50%,成年女性为37%~48% 2.红细胞沉降率( 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 ESR)将新采集的含有抗凝血的血沉管垂直静置,观察第一小时末红细胞下沉的距离。正常值男性为0-15mmh,女性为0-20mm/h。 3.红细胞渗透脆性( rythrocyte osmotic fragility):红细胞在低渗盐溶液中发生膨胀破裂的特性。脆性越大,抵抗力越小;脆性越小,抵抗力越大。 4.生理性止血( hemostasis):正常情况下,小血管损伤后引起的出血在几分钟内就会自行停止的现象。 5.血液凝固( blood coagulation):血液由流动的液体状态变成不能流动的凝胶状态的过程,其实质就是血浆中可溶性的纤维蛋白原转变成不可溶性的纤维蛋白的过程。 6.血浆pasm抗凝血超速离心后上层的淡黄色液体,即全血去除血细胞后的液体部分。 7.血清( serum):血液发生凝固以后12小时,因血凝块中的血小板激活,使血凝块回缩,释出淡黄色的液体,称为血清。 8.红细胞凝集( erythrocyte agglutination):若将血型不相容的两个人的血液混合,其中的红细胞即凝集成簇的现象。 9.凝集原(agglutinogen):镶嵌在红细胞膜上的一些特异性抗原,因其可以引起红细胞凝集,故称之为凝集原。

10.凝集素 (agglutinin)能与红细胞膜上的凝集原起反应的特异性抗体110型( (blood group):指红细胞膜上特异抗原的类型。 第四章血液循环 1.正常起搏点( normal pacemaker):正常情况下,窦房结的自律性最高,它产生的节律性兴奋是主导整个心脏兴奋和收缩的正常部位,故称为正常起搏点。 2.期前收缩( premature systole):正常心脏按窦房结的节律而兴奋,如果在心室有效不应期之后(相对不应期或超常期内)受到人为刺激或窦房结以外的病理性刺激时,则可在下一次窦房结正常冲动传来之前产生一次正常节律以外的兴奋和收缩,分别称为期前兴奋和期前收缩。 3.代偿间歇( compensatory pause):期前兴奋也有它自己的有效不应期,当紧接在期前兴奋之后的一次窦房结的兴奋传到心室时,如果落在期前兴奋的有效不应期内则不能引起心室兴奋和收缩,形成一次兴奋和收缩的“脱失”必须等到再下一次窦房结的兴奋传来时才能引起兴奋和收缩。这样,在一次期前收缩之后往往会出现一段比较长的心室舒张期,称为代偿间隙。 4.心动周期( cardiac cycle):心脏一次收缩和舒张,构成一个机械活动周期,称为心动周期。 5.每搏输出量( (stroke volume,SV):一侧心室每次搏动输出的血液量,称为每搏输出量,简称搏出量。 6.每分输出量( minute volume,MV):一侧心室每分钟输出的血液量,称为每分输出量,简称心输出量。心输出量等于心率与搏出量的乘积。

生理学第三章 血液

第三章血液 第一节血液的组成和理化性质 一、血液的组成 (一)血浆 1.血浆的基本成分是晶体物质溶液。 2.血浆的另一成分是血浆蛋白。用盐析法可将血浆蛋白分为白蛋 白、球蛋白和纤维蛋白原三类;用电泳法可进一步将球蛋白分为α 1-、α2、β1-、γ1-球蛋白。正常成年人血浆蛋白含量为65~85g/L, 其中白蛋白为40~48g/L,球蛋白为15~30 g/L。 3. 血浆蛋白的功能:①形成血浆胶体渗透压;②与甲状腺激素、 肾上腺激素、性激素结合,使血浆中的这些激素不会很快经肾脏排 出;③作为载体运输脂质、离子、维生素、代谢废物以及一些异物; ④参与血液凝固、抗凝、纤溶等生理过程;⑤抵御病原微生物的入 侵;⑥营养功能。 (二)血细胞 1.分为红细胞(RBC)、白细胞(WBC)、血小板。红细胞最多, 约占血细胞总数的99%,白细胞最少。 2.血细胞比容(hematocrit) :血细胞在血液中所占的容积的百分比。 3.正常成年男性的血细胞比容为40%~50%,成年女性为37%~48%。 4. 血细胞比容可反映血液中红细胞的相对浓度。 6.大血管中血液的血细胞比容略高于微血管。 二、血量 1.全身血液的大部分在心血管系统中快速循环流动,称为循环血量,小部分在肝、肺、腹腔静脉和皮下静脉丛内,流动很慢,称为储存血量。 2.正常成人血液总量约占体重的7—8%,或每公斤体重70—80ml。 3.血浆量和红细胞量可按稀释原理进行测定。 4.血量=红细胞总容量/血细胞比容;血量=血浆量/(1-血细胞比容) 三、血液的理化特性 (一)血液的比重 1.正常人全血的比重为1.050~1.060。 2.血浆的比重为1.250~1.030,其高低取决于血浆蛋白的含量。 3.红细胞的比重为1.090~1.092,与红细胞内血红蛋白的含量呈正相关。 (二)血液的粘度 1.全血的相对粘度为4~5。 2.全血粘度主要决定于血细胞比容,血浆的粘度主要决定于血浆蛋白的含量。 3.水、酒精、血浆的粘度不随切率的改变而变,称为牛顿液体。 4.全血为非牛顿液体。粘度与切率呈反变关系。 (三)血浆渗透压 血浆渗透压(主要来自晶体物质)晶体渗透压:770kPa 晶体物质数量(80% 来自Na离子和Cl离 子) 保持细胞内外水平衡胶体渗透压:3.3kPa 血浆蛋白(75%~80%保持血管内外水平衡

生理学第三章血液知识点总结

生理学第三章血液知识点总结 一、名词解释 1、血浆(blood plasma ):血液除血细胞外的液体成分。 2、血清(serum):血液凝固后,血凝块会缩析出的淡黄色透明液体。 3、血细胞比容(hematocrit):用离心的方法所测得的血细胞占全血容积的百分比。 成年男性为40%-50%成年女性为37%-48% 4、胶体/晶体渗透压(colloid/crystal osmotic pressure ):由血浆中胶体可溶颗粒形 成的渗透压。 5、等渗溶液(iso-osmotic solution ):指与血浆渗透压相等的溶液,约为313mOsm/L 6 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 ):红细胞在抗凝血液中的沉降速 度,通常以红细胞在第一个小时末下沉的距离来表示,可反映红细胞悬浮稳定性的高低。 7、红细胞的渗透脆性(osmotic fragility of erythrocyte ):红细胞膜对低 渗溶液的抵抗能力。渗透脆性大,抵抗能力小。 8、溶血(hemolysis):红细胞破裂后血红蛋白溶解于血浆中的现象。 9、血型(blood group ):指红细胞膜上的特异性抗原的类型。与临床关系最为密切的 是ABC血型系统和Rh血型系统。 10、生理性止血(physiologic hemostasis):小血管破损,血液从血管中流出,数分 钟后出血自行停止的现象。 11、红细胞叠连(rouleaux formation of erythrocyte ):红细胞彼此以凹面相贴重叠在 一起的现象。 12、血小板(platelet ):从骨髓中成熟的巨核细胞胞浆裂解脱落下来的具有代谢能 力的小块细胞质。 13、血小板粘附(platelet adhesion ):血小板黏着于非血小板表面的过程。 14、血小板凝集(platelet aggregation ):血小板与血小板之间的黏着。依赖 于纤维蛋白原、钙离子等的参与。 15、造血微环境(hemopoietic mocroenvironment ):造血干细胞定居、存活、增 殖、分化和成熟的场所,包括造血器官中的基质细胞、基质细胞分泌的细胞外基质和各种造血调节因子,以及造血器官的神经和血管,在血细胞生成的全过程中起调控、诱导和支持作用。 16、血液凝固(blood coagulation ):血液由流动的溶胶状态变成不能流动的凝胶状 态的过程。其实质就是血浆中的可溶性纤维蛋白原变成不可溶的纤维蛋白的过程。 17、凝血因子(coagulation factor ):是血浆与组织中直接参与凝血的各种物质的总 称。 18、内源性凝血途径(intrinsic pathway):参与凝血的因子全部来自血液,通常 因血液与带负电荷的异物表面接触而启动。 19、外源性凝血途径(extrinsic pathway):来自血液之外的组织因子与血液接触 而启动的凝血过程。 20、纤维蛋白溶解(纤溶)(fibrinolysis ):纤维蛋白被分解液化的过程。正常情 况下纤溶和凝血之间保持动态平衡,维持血管的通畅状态。 21、凝集原(agglutinogen ):红细胞膜上含有的特异性抗原性物质。

生理学第三章血液习题及答案.doc

第二章血液 【习题】 一、名词解释 1.内环境 2.血细胞比容 3.可塑变形性 4.渗透脆性 5.红细胞沉降率 6.趋化性 7.血浆 8.血清 9.红细胞悬浮稳定性10.血型11.体液12.血液凝固 二、填空题 1.以细胞膜为界将体液分为_______和_______。血浆是 _______最活跃的部分,它可沟通各部分组织液,成为细胞与外环境间进行物质交换的_______。 2.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称为_______。 3.正常成年男子的血细胞比容为_______;女子的血细胞比容为 _______。在脱水时,其值 _______;贫血时,其值 _______。 4.正常成人的全部血量约占体重的_______。 5.血浆蛋白中构成血浆胶体渗透压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具有免疫功能的是_______。 6.血浆胶体渗透压的生理意义是维持_______与_______之间的水平衡。 7.维持细胞内与细胞外之间水平衡的渗透压是_______,主要是由 _______所形成。 8.正常人的血浆渗透压约为313 mOsm/L。静脉输入%溶液,血浆渗透压 CD,血细胞形态 _______。 9.正常人血液 pH 值为 _______。血液 pH 值的相对恒定取决于所含的各种缓冲物质,在血浆中最主要的缓冲对是_______。 10.成年男子红细胞平均约为_______;女子平均约为 _______,这种差异主 要与 _______水平有关。

11.正常成年男子Hb 的含量是 _______;女子的 Hb 含量是 _______。 12.红细胞的脆性越小,说明红细胞对低渗盐溶液的抵抗力越_______,越不易_______。 13.血沉的正常值男子为 _______;女子为 _______。 14.红细胞生成的主要原料是_______和_______。 15.红细胞生成的主要调节因素是_______和_______。 16.离心沉淀后的抗凝血液,离心管上段是_______,下段是 _______。 17.胃腺壁细胞功能异常可使内因子缺乏,导致_______吸收障碍,可引起 _______。 18.高原居民红细胞数较多,是由于缺氧而导致肾脏产生_______增多所致。 19.正常成年人安静时白细胞数为_______。其中中性粒细胞占总数的 _______;淋巴细胞占总数的 _______。 20.急性细菌性炎症的病人血中_______增多;肠虫病患者血中 _______增多。 21.中性粒细胞具有活跃的变形能力、_______和很强的 _______。 22.正常成人的血小板数量为_______。血小板减少时,毛细血管的脆性 _______。 23.血小板聚集形成的血小板_______,可以堵塞小血管伤口,利于 _______。 24.外源性凝血过程是由 _______所启动,这种因子存在于_______。 25.血液凝固的基本过程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步。 26.血液凝固是一种 _______反应,加温可使凝固过程_______。 27.人体血液内的抗凝物质主要有_______和_______。

人体解剖生理学课件第三章血液第五节血型和输血

注:①四种血型都有H抗原(是形成A、B抗原的结构基础),但其抗原性较弱,故血清中一般不含抗H抗体。②A1型RBC 可与A2型血中的抗A1发生凝集反应。③A2型和A2B型的抗原性比A1型和AB型的弱,血型鉴定时易使A2型和A2B型误判定为O型或B型。(二)Rh 血型系统 1. 发现和分布白种人:85%凝集(Rh+) 15%不凝(Rh-)汉人:Rh+占99% 1%不凝(Rh-) 1) 给患者再次输入同一供血者血液三、输血的原则 1. 输同型血: ABO相合 Rh血型相合(育龄妇女与反复输血者)万能输血者(O型)与万能受血者(AB 型) 成分输血(transfusion of blood components) 自身输血交叉配血试验 * 第五节血型与输血原则 •概述:血型的发现: 最初试用输血疗法时,有些人输血后效果良好,但有些人则引起大量溶血和血管堵塞,造成严重的后果。提示:不同人的血液有某些类型差别。后经深入研究,1901年Landsteiner 发现了第一个在临床上有重要意义的RBC的ABO血型系统。获得了1930年的诺贝尔生理学及医学奖,此后他又发现了MN、P、Rh等血型,赢得了“血型之父”的誉称 • 血型的分类:目前已知人类的RBC 除ABO血型外,还有Rh、Kell、MNSS、P等15个血型系统,还发现一些亚型。也发现了其他细胞的血型系统,如人白细胞上的抗原系统(HLA)在体内分布广泛,与器官移植的免役排斥反应密切相关;白细胞和血小板的抗原在输血时可引起发热反应。一、红细胞血型共有23个RBC血型系统、193种抗原

(一)、ABO血型系统分型原则以红细胞膜上的凝集原定型。• 凝集原: 指红细胞膜上的抗原物质(糖蛋白或糖脂上的寡糖链)。凝集素:指能与凝集 原结合的特异抗体(由?-球蛋白构成――IgM)。• 血 型鉴定 ABO血型检测:红细胞的凝集反应与叠连 Rhesus monkey RBC Rabbit Rabbit血清+人RBC 1) Rh血型抗原:人类RBC膜上有C、D、 E六种抗原, • 以D抗原的抗原性最强。 • 分型:Rh+:有D抗原为Rh 阳性(汉族99%) Rh-:无D抗原为Rh阴性 (苗族12%, 塔塔尔族16%) 2) Rh血型抗体:主要是IgG,属免疫性抗体, 故可通过胎盘。 特点:血清中不存在“天然”抗体。当Rh+的RBC进入Rh-的人体内,通过 体液性免疫,产生抗Rh的抗体。 2.抗原与分型: 3.Rh血型的特点及其临床意 义 A.无天然抗D抗体 B.抗D抗体为不完全抗体IgG 可通过胎盘 临床第一次输Rh+血 Rh- Rh- ,产生抗D抗体抗原抗体反应,溶解Rh+血细胞 第二次输Rh+血 Rh-母亲再次怀孕Rh+胎儿 2) 新生儿溶血 Rh-母亲怀孕Rh+ 胎儿胎儿D抗原(分娩时) Rh-母亲血液产生抗D 抗体抗原通过胎盘溶解胎儿 红细胞,流产抗体通过胎盘临床意义: 1.输血:第一次输血不必考虑Rh血型 • 第二次输血需考虑Rh血型是否相同 2.妊娠:Rh-的母亲①若输过血,怀孕后 其孕儿为Rh+者,孕妇的抗Rh+的抗体,可通过胎盘导致胎儿溶血。②第一次 孕儿为Rh+,胎儿的RBC因某种原因(如胎盘绒毛脱落)进入母体,或分娩时进行 胎盘剥离过程中血液挤入母体,孕妇体内产生抗Rh+的抗体。 • 第二次妊娠时, 孕妇体内的抗Rh+的抗体,通过胎盘导致胎儿溶血。常规及时输注特异性抗D 免疫球蛋白 *

《生理学03》教案: 第三章 血液

生理学03教案.doc 第三章血液 简介:第三章血液教学目标掌握:血量与红细胞比容、血浆胶体渗透压与晶体渗透压的组成以及生理意义。红细胞生成及生成调节。血小板的止血功能.内源性凝血与外源性凝血的概念, ... 第三章血液 教学目标 掌握: 血量与红细胞比容、血浆胶体渗透压与晶体渗透压的组成以及生理意义。红细胞生成及生成调节。血小板的止血功能.内源性凝血与外源性凝血的概念,血浆中主要的抗凝物质。ABO血型的分型原则。 熟悉: 全血与血浆的概念,血浆蛋白的分类及其生理作用。影响红细胞生成的因素,红细胞悬浮稳定性和渗透脆性的概念及影响因素。血小板的基本功能、交叉配血的概念及对输血的指导意义。凝血的主要步骤。 了解: 血液的组成及理化特性,白细胞的分类及功能,凝血因子与凝血,纤维蛋白溶解系统,Rh血型系统。 内容概述 一、体液的概念 体内的水分及溶于其中的各种物质 二、体液的分布 体液(占体重60%)。包括细胞内液:为体重的40%;细胞外液:血浆,为体重的5%;组织液为体重的15% 三、血液的生理功能 (一)运输功能 (二)调节体温 (三)防御和保护功能 教案 第一节血液的组成和理化特性 一、血液的组成 (一)血液的基本组成 血细胞(有形成分45%)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 血浆:水和各种溶于其中的化学物质。 (二)红细胞比容(血细胞比容) 血细胞在全血中所占容积百分比。 男性 40%~50% 女性 37%~48% (三)血浆的化学成分:水占91%~92%; 溶质占8%~9%。 1.血浆蛋白(60~80g/L)包括白蛋白40~50g/L、球蛋白20~30g/L、纤维蛋白

2~4g/L,白/球=1.5~2.5:1 2.非蛋白含氮化合物即非蛋白氮(NPN)-蛋白质的代谢产物:尿素、尿酸、肌苷、氨基酸、多肽、胆红素、氨等。 3.不含氮的有机化合物 葡萄糖、甘油三酯、胆固醇、磷脂、脂肪酸、有机酸等。 4.无机盐 Na+ 、K+、Ca2+、Mg2+、Fe2+、Cl+、I-、HCO3-、HPO42-、SO42- 5.呼吸气体和微量物质 (四)全血、血浆、血清的概念 1.全血=血浆+血细胞 2.血浆=全血-血细胞 3.血清:血液凝固后析出的液体部分,不含纤维蛋白原 二、血液的理化特性 (一)颜色:红细胞内血红蛋白的颜色 动脉血:鲜红色。HbO2 静脉血:暗红色。Hb 空腹血浆:清澈透明 餐后血浆:较混浊 (二)比重 全血 1.050~1.060 决定于红细胞的数量 血浆 1.025~1.030 决定于血浆蛋白的含量 红细胞 1.090 决定于血浆蛋白的含量 (三)粘滞性 血液在血管中流动时的阻滞特性。血液内部分子或颗粒之间的摩擦。 (四)渗透压 概念:溶液具有的吸引和保留水分子的特性或能力。 血浆渗透压包括血浆胶体渗透压和晶体渗透压。血浆渗透压约为300毫(mOs)其中血浆晶体渗透压为主要组成部分。 晶体渗透压:由晶体物质形成。可维持细胞内外水平衡及血细胞的正常形态。 胶体渗透压:由血浆蛋白(主要是白蛋白)形成。调节毛细血管内外水平衡。(五)酸碱度 血浆PH 7.35~7.45。大于7.45为碱中毒,小于7.35为酸中毒。 第二节血细胞 一、红细胞 (一)红细胞的数量和功能 1.数量 成年男性 RBC(4.0~5.5)×1012/L平均 5.0×1012/L Hb 120~160g/L 成年女性 RBC(3.5~5.0)×1012/L平均 4.2×1012/L Hb 110~150g/L 新生儿 RBC(6.0~7.0)×1012/L Hb 170~200g/L 2.功能:①运输O2和CO2,②缓冲作用:KHb/HHb,KHb O2/HHb O2等 (二)红细胞的生理特性 1.悬浮稳定性

生理学第三章 血液重点知识总结

第三章血液 血细胞比容:血细胞在血液中所占的容积百分比,男性约为40%到50%,女性约为37%到48%o 可塑变形性:正常红细胞在外力作用下,具有变形能力的特性。 红细胞悬浮稳定性:红细胞在血液中保持悬浮状态而不易下沉的特性,其大小取决于红细胞是否发生叠连现象。 渗透脆性:红细胞在低渗溶液中发生膨胀破裂的特性,红细胞膜对低渗溶液抵抗力越大,渗透脆性越小。 红细胞沉降率(ESR):红细胞在第一小时,为下降的距离,来表示红细胞的沉降速度,男性为0~15mm∕h,女性为0~20mm∕h,ESR越大,则悬浮稳定性越小。 血型:红细胞膜上特异性抗原的类型,包括ABo血型系统和RH血型系统。 血液凝固:指血液从流动的液体状态变成不能流动的凝胶状态的过程,本质为可溶性的纤维蛋白原转变为不可溶的纤维蛋白的过程。 红细胞凝集:指红细胞表面的凝集原与血液中对应的凝集素结合使红细胞粘附成团的过程,红细胞凝集是抗原一抗体反应。 生理性止血:正常情况下血管损伤引起的出血在数分钟后自然停止的现象。临床上用小针刺破消失,或耳垂使血液自然流出。测定出血延续的时间,称出血时间。正常约为1~3分钟。出血时间的长短,可反映生理性止血功能的状态。 凝血因子:血浆和组织中直接参与凝血的物质。 纤维蛋白溶解:纤维蛋白在纤维蛋白溶解酶的作用下,被降解液化的过程,防止血栓形成,保证血流通畅,参与组织修复和血管再生过程。 促红细胞生成素:在缺氧或二氧化碳增多,是在肾脏产生的一种促进骨骼生成红细胞的糖蛋白称为促红细胞生成素加速血红蛋白的合成促进红细胞的生成和入血。 等渗溶液:与血浆渗透压相近的溶液称为等渗溶液,如0.9%的氯化钠溶液,5%的葡萄糖溶液和1.9%的尿素溶液。

生理学第三章血液

血液 【测试题】 一、名词解释 1.(血浆)胶体渗透压(colloid osmotic pressure) 2.(血浆)晶体渗透压(crystal osmotic pressure) 3.血细胞比容(hematocrit? value) 4.(红细胞的)悬浮稳定性(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 5.生理性止血(physiology hemostasis) 6.血浆(plasma) 7.血清(serum) 8.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 9.血液凝固(blood coagulation) 二、填空题 10.体液约占体重的 %,其中细胞内液约占体重的 %,细胞外液占体重的%,血浆约占体重的 %。 11.正常人血浆的pH值为,它取决与血浆中主要缓冲对的比值,正常值为。 12.造血过程可分为阶段、阶段和阶段等三个阶段。 13.白细胞可分为、、、、等五类。 14.正常人血小板数量是,当血小板数减少到以下时,可出现紫癜。 15.血液和组织中参与凝血的物质称为。按其发现的先后顺序,以统一命名。 16.血液凝固的三个基本步骤是、和,都需 要、、、、、、、的参与。按始动因子的来源的不同,凝血过程包括性凝血和性凝血两条途径。 17.体内的抗凝系统可分为抗凝系统和抗凝系统两类。 18.纤溶系统包括四种成分,即、、和。 血型系统将人类的血型分成、、、四种血型;Rh血型系统将人类的血型分成和两种血型。 20.用盐析法可将血浆蛋白分为、和三大类。其中含量最多的是,它是构成血浆渗透压的主要部分,是防御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则参与血液凝固。 21.内环境稳态是指的各种和相对稳定,即处于一种动态平衡状态。 22.抗凝血酶中最重要的是,它与凝血酶形成复合物,从而使凝血酶丧失活性。 三、选择题 A型题 23.下述哪种因子不存在于血浆中? A.Ⅴ因子 B.Ⅲ因子 C.Ⅹ因子 D.Ⅻ因子 E.Ⅶ因子

生理学(第三章血液)习题及答案

第三章血液 一、基本知识问答题 1.简述血浆蛋白的生理功能。 2.请分别简述血浆胶体渗透压和晶体渗透压的主要组成成分和主要功能。 3.简述白细胞的分类及其生理功能。 4.简述血小板在生理止血中的作用。 5.请叙述血液凝固的基本过程。 6.何为纤维蛋白溶解,纤溶系统主要包括哪些成分? 7.ABO 血型系统分型的依据是什么?请简述每种血型的抗原与抗体。 8.简述为什么输同型血时仍必须坚持交叉配血试验? 9.简述血凝的基本过程及内、外凝血系统的主要异同点。 二、名词解释 1.plasma crystal osmotic pressure(血浆晶体渗透压) 2.plasma colloid osmotic pressure(血浆胶体渗透压) 3.hematocrit(血细胞比容) 4.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 ESR(红细胞沉降率) 5.osmotic fragility(红细胞渗透脆性) 6.hemostasis(生理性止血) 7.blood coagulation(血液凝固) 8.extrinsic pathway of blood coagulation(凝血的外源性途径) 9.intrinsic pathway of blood coagulation(凝血的内源性途径) 10.serum(血清) 11.agglutinogen(凝集原) 12.agglutinin(凝集素) 13.blood group(血型) 三、填空题 1.正常成年人的血量占体重的。 2.血浆的pH 值是,其中最重要的缓冲对物质是。 3.血浆晶体渗透压的组成成分主要是,其生理作用是;血浆胶体渗透压的组成成分主要是,其生理作用是。 4.正常成年男性红细胞(RBC)的数量是;女性是。 5.正常成年男性血细胞比容是;女性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