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三章地球上的大气第1讲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讲义含解析新人教版

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三章地球上的大气第1讲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讲义含解析新人教版

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三章地球上的大气第1讲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讲义含解析新人教版
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三章地球上的大气第1讲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讲义含解析新人教版

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讲第1

城市风等);在等压线图上判程。读风向、比较风力的大小仍将是高考命题的重点。

考点一大气受热过程

高考清单

1. 大气受热过程

12________而增温,________,然后到达地面,地面吸收□太阳辐射穿过大气层时受大气的□3________辐射而增温,地面以地面长波辐射向外传播能量,近地面大气强烈吸收□大气通过45________作用。(辐射把热量返还给地面,从而对地面起□________如下图所示) □

2.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678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散射作用和□,其中能强烈吸收紫外线的大气成分是□

__________。

3. 大气的能量来源

109________。故全球气温水平分布自赤道向两极□。________地球大气最重要的能量来源是□4. 大气受热过程对对流层气温垂直分布的影响

1112________。□________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因此对流层气温随海拔上升而□5. 大气受热过程对气温变化的影响

13不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一天中正午太阳辐射最强,一天中地面温度最高时刻出现在□1415________,一天中气温最高时刻出现在□,一天中气温最低的时刻出现在□

________________。(如下图所示)

)

命题探究对接高考

命题角度一影响大气受热过程的主要因素]

经典例题[

(2015·广东高考)大规模的火山爆发可能造成地表温度下降。其合理的解释是火山爆发导致( ) A. 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增加 B. 高纬度地区极光现象减少

C. 地球表面长波辐射增强

D. 到达地面的短波辐射减弱

[思维建模]

1. 材料分析

2. 知识调用此处需要调用的知识是大气受热过程和火山喷发。] [小试牛刀________

]

方法归纳[ 针对性归纳:影响大气削弱作用与保温作用强弱的主要因素天气:云量越多,大气削弱作用和保温作用都越强。(1) :海拔越高,大气越稀薄,云雨越少,大气削弱作用与保温作用越弱。海拔(2)地势() (3)大气透明度:大气污染越重,大气透明度越低,大气削弱作用越强。(4)太阳高度:太阳高度角越小,太阳辐射通过的大气距离越远,受大气的削弱作用越强。地球上的大气第三章]

变式训练[ 题。21回答读图,)月高三质检10(2019届福建省福州如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

1. 与青藏高原小麦产量高、质量好有关的是( )

A. ①小②大

B. ①大③小

C. ③小⑦大

D. ④大⑥小

2. 与图中③有关的现象是( )

A. 夏天雨后的天空格外蓝

B. 城市上空多雾

C. 夏至日漠河市几乎是不夜城

D. 深秋阴天的夜晚无霜冻

大气受热过程对气温时空变化的影响命题角度二

]

经典例题[ 题。~(3)下图示意日本本州岛部分地区樱花初放日期。读图,回答(1)

) ( (1)导致该岛滨海地区樱花初放日期自南向北变化的主要因素是太阳辐射A. 地形

B.

降水C. 土壤 D.

) 地早的主要因素是M( (2)导致N地樱花初放日期比地形 B. 洋流A.

D. 降水C. 土壤) 、N地晚的主要因素是( P(3)导致地樱花初放日期比M 地形B. 洋流A.

降水 D. C. 太阳辐射] 思维建模[ 1. 材料分析推理分析有效信息获取

2. 知识调用

此处需要调用的知识是日本地理信息及气温的主要影响因素。

[小试牛刀]

(1)________ (2)________ (3)________

[方法归纳]

针对性归纳

(1)昼夜温差大小的分析方法

分析某地昼夜温差大小,是根据大气受热过程中的大气削弱作用与保温作用,主要从影响大气削弱作用和保温作用的主要因素——地势高低、天气状况和下垫面性质等方面分析。.

气温的水平分布及其主要影响因素(2)①当两地所处纬度不同时,影响气温差异的主要因素是纬度。纬度低,气温高;纬度高,气温低。影响气温差异的主要因素是海陆位置。距海近,受但

距海远近不同时,②当两地纬度相当,海洋影响大,年温差和日温差较小;距海远,气候的大陆性强,年温差和日温差大。夏季等温③夏季,同纬度的陆地气温高于海洋,冬季同纬度的海洋气温高于陆地。大陆上,线向高纬凸,冬季向低纬凸;海洋相反。其影响气温的主要因素是海陆分布。影响气温的主要因素④在等温线分布图上,当陆地内部出现等温线形成低值区或高值区时, )。海拔越高,气温越低;海拔越低,气温越高。是地形(山地或盆地⑤当两地均位于地区的不同沿海且所处纬度相当或沿海某地区的气温比同纬度的其他地区时,影响气温的主要因素是洋流。低)(高]

[变式训练读我国某城市四种下垫面不同日)届河南省高三4月普通高中毕业班高考适应性考试(2018 题。3~1期地表气温均值对比图,回答.

) 推测①②③④最可能分别为( 1.

裸地、植被覆盖地、城镇建筑用地、水体A.

城镇建筑用地、水体、裸地、植被覆盖地B.

水体、植被覆盖地、裸地、城镇建筑用地C.

D. 水体、裸地、植被覆盖地、城镇建筑用地) ( 3月4日,四地气温均值差异较大的主要原因可能是2. 2010年 B. 阴雨天气A. 台风影响天气晴朗C. 湿度较大

D.

) 3. 同一天不同下垫面气温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正午太阳高度热力性质 B. A.

D. 天气C. 地形

温室效应原理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命题角度三

]

[经典例题两层覆膜间留有(2017·全国卷Ⅰ)我国某地为保证葡萄植株安全越冬,采用双层覆膜技术(丰、枯雪年的平均2月)月至次年,效果显著。下图中的曲线示意当地寒冷期一定空间)(12 题。(3)~(1)气温日变化和丰、枯雪年的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据此回答.

) 图中表示枯雪年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的曲线是(1)(

B. ②A. ①

D. ④C. ③

) (2)该地寒冷期(

最低气温高于-16 ℃A.

气温日变化因积雪状况差异较大B.

膜内温度日变化因积雪状况差异较大C.

膜内温度日变化与气温日变化一致D.

) 该地可能位于( (3) B. 河北省A. 吉林省 D.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C. 山西省] [思维建模 1. 材料分析

高一地理地球上的大气练习题1

《地球上的大气(一)》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 冬季,农民人造烟幕防止农作物受冻。读“太阳辐射和地面辐射、 大气逆辐射关系示意”图,图中箭头能表示其原理的是( ) 读下图(图7),回答2~3题。 2.上述图中纬度相同的四地,昼夜温差最小的是 A .a B .b C .c D .d 3.导致上题中昼夜温差最小的作用是 ①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②地面对太阳辐射的吸收作用 ③大气的保温作用 ④地面的辐射作用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4. 下列四幅等压线图(单位:百帕)中,能正确反映北半球近地面 风向的是( ) a b c d 图

5. 图2为北半球某地地面状况示意图,7月份该地天气晴朗、稳定少 变,则该地白天因热力原因形成的等压面分布状况如图3中 图所示。 6. 读“北半球等压线分布图”(图1),A、B、C、D四处风向箭头 画法正确的是 下图是“某月份海平面气压沿30°纬线的分布(局部)图”,读图回答7—8题。

7、该图表示的是 A. 1月份30°N 的气压分布 B. 1月份30°S 的气压分布 C. 7月份30°N 的气压分布 D. 7月份30°S 的气压分布 8、影响图示气压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A. 洋流性质 B. 海陆分布 C. 地形地势 D. 气压带的季节移动 读图3,完成9~10题。 9.此时亚洲东部盛行 ( ) A .西南风 B .东南风 C .西北风 D .东北风 10.图中所示月份北半球被切断的气压带是 ( ) A .副热带高气压带 B. 副极地低气压带 C .极地高气压带 D .赤道低气压带 读图7,完成11—13题。 高气 图3 亚欧大陆气压状 0° 90° 180° 996 1004 1012 1020 (百帕)

(完整版)2020届高考人教版地理一轮复习_第三章地球上的大气常见天气系统

课时作业(九) 常见天气系统 作业时间:月日 (2019北京昌平区上学期期末联考)霾主要出现在近地面低空静风或微风,相对湿度不大的大气形势下。下图为四种地面天气系统图。读图,回答1~2题。 1.最有利于形成霾的天气系统是( ) A.甲B.乙 C.丙D.丁 2.某地冬季受甲天气系统影响,可能出现( ) A.地面气压下降B.阴雨天气 C.地面气温上升D.无风或微风 答案:1.D 2.B 解析:第1题,据图可知甲为冷锋天气系统,乙为暖锋天气系统,丙为低气压(气旋)天气系统,丁为高气压(反气旋)天气系统。据题干知,霾主要出现在近地面低空静风或微风,相对湿度不大的大气形势下,而甲、乙、丙、丁中,只有高压(反气旋)天气系统盛行下沉气流,近地面低空静风或微风,降水少,相对湿度不大,其他均可带来降水,故选D项。第2题,甲为冷锋天气系统,某地冬季受甲天气系统影响,气温下降,气压升高,可能出现阴天、降温、大风、雨雪天气,故选B项。 (2019北京石景山区上学期期末联考)读我国北方某城市天气与空气质量情况表,回答3~4题。 时间天气状况日平均气温最大风力空气首要污染物 第一天多云11 ℃5级总悬浮颗粒物 第二天阴雨8 ℃8级总悬浮颗粒物 第三天晴 3 ℃4级NO2

4.与第二天相比,第三天( ) A.大气逆辐射作用较弱 B.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强 C.气温日较差小、光照强 D.大气吸收地面辐射能力较强 答案:3.C 4.A 解析:第3题,从表中数据看该城市气温降低、风力增大、阴雨,故该天气系统是冷锋,C是锋面气旋,其他都不符合,选C项。第4题,从表中数据看与第二天相比,第三天晴,大气逆辐射作用较弱,A项正确;第三天晴,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弱,B项错误;第三天晴,气温日较差大,光照强,C项错误;第三天晴,大气吸收地面辐射能力较弱,D项错误。 (2019江西宜春一模)洗车指数是根据过去12小时和未来48小时有无雨雪天气,路面是否有积雪和泥水,是否容易使汽车溅上泥水,是否有沙尘等天气条件,给爱车族提供是否适宜洗车的气象指数。洗车指数共分为4级,级数越高,就越不适宜洗车。读2016年3月16日17时某区域地面天气图,回答5~6题。 5.图中①②③④四地,洗车指数数值最低的是( ) A.①B.② C.③D.④ 6.如果图中等压线状况维持不变,某自驾游汽车从②地经③地到④地,天气变化可能是( ) A.气温:暖—冷—暖 B.气压:低—高—低 C.降雨:晴—雨—睛 D.风向:西北风—西南风—东南风 答案:5.A 6.D 解析:第5题,①地受高压控制而为晴朗少风天气,利于洗车,故洗车指数数值最低,A项正确。而其他三地位于锋面附近而多大风、阴雨天气,不利于洗车而洗车指数较高。第6题,②地位于冷锋锋后,为低温、阴雨天气,风向为西北风;③地位于冷锋锋前,受暖气团控制,气温较高,为晴朗天气,风向为西南风;④地位于暖锋锋前,多阴雨天气,受冷气团控制而气温较低,风向为东南风。故D项正确。 (2019广东茂名一模)读图,回答7~8题。

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知识点归纳)

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 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一、大气的受热过程 1.大气的能量来源:太阳辐射能 ★2.大气受热过程及温室效应 ★二、热力环流——地面冷热不均形成的空气环流 1.热力环流中温度和气压值的比较方法(参看课本P30图 2.3) ⑴温度:同一水平面上,盛行上升气流的近地面温度最高;同一地点垂直方向上海拔越高气温越低。 ⑵气压值:同一水平面上看高低压;对同一地点垂直方向上海拔越高气压值越低。如下图 温度由高到低是DCAB 。 A B 气压由大到小依次是CDAB。 DC ⑶等压面的变化规律:同一水平面,形成高压的地方等压面上凸,形成低压的地方等压面下凹。★2.几种常见的热力环流实例 ★三、大气水平运动——风(参看课本P31图2.5、2.6、2.7) 第二节气压带和风带 一、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1.三圈环流——记气压带、风带名称及各风带的风向(参看课本P34图2.10) ★2.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由于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导致气压带、风带也随季节移动,就北半球而言大致是夏季北移,冬季南移。(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移动) 二、北半球冬夏季节气压中心 ★1. 北半球冬夏季节气压中心分布(参看课本P37图2.13、2.14) ★2.季风环流(参看课本P38图2.15) ★3.副热带高压与我国的降水和旱涝 三、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1.气候影响因素:一个地方气候的形成是太阳辐射、大气环流、海陆分布、地形、洋流等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 ★2.世界气候类型分布、成因、特点汇总

3.气候类型的判断方法 第三节常见天气系统 ★1.冷锋、暖锋与天气变化(参看课本P41图2.18、2.19、2.20) ★2.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系统(参看课本P44图2.22) 3.掌握锋面气旋的结构、冷暖锋判断方法、降水位置 (1)锋面气旋:地面气旋一般和锋面联系在一起,称 锋面气旋。气旋是气流辐合上升系统,尤其锋面上气流 上升更强烈,往往产生云、雨、甚至暴雨、雷雨、大风 天气。 (2)锋面的位置:锋面出现在低压槽中,与槽线重合。 (3)锋面类型的判断:①以槽线为界,高纬来的是冷 气团,低纬来的是暖气团。②标出气旋水平方向气流 的流向(北半球逆时针辐合,南半球顺时针辐合), 依据冷暖气团的移动判断冷暖锋面:如果冷气团主动 移向暖气团,形成冷锋;如果暖气团主动移向冷气团, 形成暖锋。③标出雨区:冷锋降雨在锋后,暖锋降雨 在锋前。 4.应用“左右手法则”判断气旋和反气旋——如下图 第四节全球气候变化

专题地球上的大气高考题及模拟题

专题03 地球上的大气 【2019年高考真题】 (2019年新课标全国卷Ⅱ)【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积云为常见的一类云,其形成受下垫面影响强烈。空气在对流过程中,气流携带来自下垫面的水汽上升,温度不断下降,至凝结温度时,水汽凝结成云。水汽开始凝结的高度即为积云的云底高度。据此完成6~8题。6.大气对流过程中上升气流与下沉气流相间分布,因此积云常常呈 A.连续层片状 B.鱼鳞状 C.间隔团块状 D.条带状 7.积云出现频率最高的地带是 A.寒温带针叶林地带 B.温带落叶阔叶林地带 C.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地带 D.热带雨林地带 8.在下垫面温度决定水汽凝结高度的区域,积云的云底高度低值多出现在 A.日出前后 B.正午 C.日落前后 D.午夜 (2019年北京卷)【影响降水的因素】平顶山市地处豫西山地向黄淮海平原的过渡地带。图2为该市各观测点年平均降水量图。读图,回答第3题。 3.导致该市年平均降水量空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太阳辐射 B.海陆位置 C.植被覆盖率 D.地形条件 (2019年北京卷)【常见天气系统】图5为某日08时亚洲局部海平面气压分布图。读图,回答第7题。 7.图示区域 A.①地的风向为东南 B.②地有大雾出现C.③地未来有强降水 D.④地寒暖流交汇(2019年天津卷)【常见天气系统】读图1和图2,回答3~4题。 3.在形成图1所示降水分布状况的当天,最有可能出现的气压场分布形势是 A.甲 B.乙 C.丙 D.丁 4.图2中所示的气压场分布形势,最可能出现在我国冬季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2019年江苏卷) 【常见天气系统】图3为“某月19日18时澳大利亚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读图回答7~8题。 7.该月最可能是 A.3月 B.6月 C.8月 D.10月 8.此时,澳大利亚 A.①地天高云淡 B.②地干热风大 C.③地南风暴雨 D.④地北风酷热 (2019年江苏卷)【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2019年1月某日三峡库区出现云海日出奇观,图9为某记者拍摄的照片。图10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19~20题。 19.三峡库区云海形成原理与下列大气热力环流模式相符的有 20.受云海影响,三峡库区大气受热过程对应于图10中 A.①增大 B.②增大 C.③减小 D.④减小 36.(2019年新课标全国卷Ⅱ·节选)【区域气候特征形成的原因】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高三地理练习题(地球上的大气)

2018届高三地理练习题 2017年2月8日,格陵兰岛北端的气温升至0℃以上,引发世人关注。近30年来,北极地区不仅在变暖,而且变暖速度是全球平均速度的2倍,这种加速变暖现象被称为“北极放大效应”。据此完成1,2题。 1.“北极放大效应”现象的形成机制是( ) A.受高气压带控制,晴朗天气多B.极昼时间长,海水热量收入多 C.海冰消融,海面的反射率下降D.周边国家的温室气体排放剧增 2.受“北极放大效应”的影响,下列北极地区的现象中,首现日期推迟的是( ) A.苔原植物的花期B.北极鸭的北迁日期 C.入海河流的汛期D.沿海港口的封冻期 下图示意我国某地的太阳辐射强度日变化,据此完成3-5题。 3.该地点位于( ) A.黑龙江B.新疆C.海南D.山西 4.当天的日期和天气状况是( ) A.3月5日晴天 B. 6月12日阴天 C.9月15日多云 D. 12月20日阴转雨 5.当地日落时刻的太阳辐射强度,理论与实测数值均大 于日出,有可能的影响因素是( ) A.纬度 B. 海陆 C. 海拔 D. 地形 读长江中游某地连续六天的天气情况统计图,分析回答下面小题。 6.图示天气变化的原因可能是() A. 冷锋过境 B. 暖锋过境 C. 气旋过境 D. 反气旋过境 7.有关该地区这几日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气温日较差不断缩小 B. 空气的湿度不断增大 C. 7日洪水水位最高 D. 7、8日大气的保温作用最强

年均温,是指某地当年测出的每日平均温度的总和除以当年天数得到的平均温度。下图为世界局部年均温等值线图。据此,完成8-9题。 8.图中对应的数值正确的是() A.0<P<10 20<Q<30 B.-10<P<0 30<Q<40 C.0<P<10 30<Q<40 D.-10<P<0 20<Q<30 9.造成甲、乙两地数值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盛行风、洋流B.纬度、地形 C.海陆位置、地形D.纬度、洋流 下图为某区域海平面气压形势图,该天气系统正以每小时50 km的速度向东南方向移动。读图,完成 10-11题。 10.此时可能出现连续性降水的地方是() A.①B.②C.③D.④ 11.4小时后,甲地天气状况的变化是() A.气温升高,风速增大B.气温升高,风速减小 C.气温降低,风速减小D.气温降低,风速增大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汇总

第一讲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一、大气的受热过程及其地理意义 1.能量来源 (1)根本来源:A太阳辐射。 (2)直接来源:B地面辐射。 2.两大过程 (1)地面受热:大部分太阳辐射透过大气射到地面,使地面增温。 (2)地面导热:地面以长波辐射的方式向大气传递热量,使大气增温。 3.两大地理意义 (1)大气的削弱作用:大气层中水汽、云层、尘埃等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反射和散射作用。

(2)大气的保温作用:C大气逆辐射将部分热量还给地面,从而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轻巧记忆 大气的受热过程和大气的保温作用 问题导思 “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是西北地区天气的真实写照,它体现了() A.气温日较差大B.气温年较差大 C.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 D.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弱 E.海拔高,空气稀薄 提示:ACD 二、热力环流 1.形成原因:地面冷热不均。 2.形成过程 具体如下图所示。(在下图中填出近地面的冷热状况和气压高低) 三、大气的水平运动 1.形成的直接原因 水平气压梯度力。 2.风的受力状况与风向 类型高空风近地面风

图示 (北半球 ) 受力 F1(水平气压梯度力)和 F2(地转偏向力)共同影响F1(水平气压梯度力)、F2(地转偏向力)和F3(摩擦力)共同影响 风向与等压线平行与等压线斜交 温馨提示 (1)近地面摩擦力越大,风向与等压线之间的夹角愈大;反之,则夹角愈小。 (2)风向与所在半球位置及气压分布有密切关系。无论高空还是近地面,风的来向为高压一侧的方向;北半球风向向右偏,南半球风向向左偏。 全析考点一|大气的受热过程 以示意图来记忆大气的受热过程 1.大气保温作用的应用

高考地理专题练习地球上的大气(附答案和解析)

高考地理专题练习(三) 地球上的大气 一、选择题 (2016·高考浙江卷)图乙为探空气球10天中随气流漂移路线图,图中数字所指的黑点为每天相同时刻的气球位置。图甲为图乙的局部放大图。图甲中虚线表示近地面空气运动。完成1~2题。 1.下列路段中,探空气球受水平气压梯度力作用最大的是() A.③至④B.④至⑤ C.⑥至⑦D.⑨至⑩ 2.图中⑦、⑧两点间近地面受() A.暖锋影响,吹西北风 B.冷锋影响,吹西南风 C.暖锋影响,吹东南风 D.冷锋影响,吹东北风 (2014·高考山东卷)下图为甲地所在区域某时刻高空两个等压面P1和P2的空间分布示意图,图中甲、乙两地经度相同。完成下题。 3.此后,来自乙地的气团使甲地的天气发生明显变化。造成此次天气变化的天气系统是() A.气旋B.反气旋 C.冷锋D.暖锋 4.(2014·高考四川卷)我国“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于北京时间2013年12月2日1时30分,在四川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发射时,发射场及其周围地区可能处于() A.冷锋过境时B.暖锋过境时 C.低压控制下D.高压控制下

图a为某日08时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单位:百帕),图b显示④地24小时内风的变化。读图,回答5~6题。 5.图a中() A.①比②风速大B.①比③云量少 C.②比③气压低D.②比④气温高 6.锋通过④地的时间可能为() A.上午B.下午 C.傍晚D.夜间 (2017·广东七校联合体一模)下图为2015年2月8日8时(北京时间)世界局部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单位:百帕)分布图。完成7~8题。 7.此时丙地的风向为() A.东北风B.东南风 C.西北风D.西南风 8.甲、乙两地的天气系统及对应的天气状况分别是() A.甲——反气旋、晴朗;乙——气旋、阴雨 B.甲——低压、阴雨;乙——高压、晴朗 C.甲——气旋、晴朗;乙——反气旋、阴雨 D.甲——高压、阴雨;乙——低压、晴朗 (2017·江西宜春二模)洗车指数是根据过去12小时和未来48小时有无雨雪天气,路面是否有积雪和泥水,是否容易使汽车溅上泥水,是否有沙尘等天气条件,给爱车族提供是否适宜洗车的气象指数。洗车指数共分为4级,级数越高,就越不适宜洗车。读“2016年3月16日17时某区域地面天气图”,回答9~11题。

高中地理必修1第三章《地球上的大气》测试卷(含答案)

第三章《地球上的大气》测试卷 一、单选题(共20小题) 新华社消息,我国平均每年有20个天然湖泊消亡。统计表明,湖北省五十年代共有湖泊1 052个,有“千湖之省”的美誉,而目前只剩下83个。昔日“八百里洞庭湖”水面缩小四成,由我国第一大淡水湖退居成第二。阅读上述文字,完成以下三题。 1.20世纪末以来,国家采取哪些措施整治洞庭湖问题并使其面积“变大”() ①退耕还林①建设“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①跨流域调水①退田还湖 A. ①① B. ①① C. ①① D. ①① 下图是从南极上空观察到的地球局部洋流示意图,图中箭头代表洋流流向。读图回答以下三题。 2.以①为中心的环流圈() A.其中的一支是西澳大利亚暖流 B.是南半球的中高纬环流 C.是南半球的副热带环流 D.位于印度洋,洋流流向会随季节而改变 下图是模拟洋流系统的一个实验装置,在透明水槽的内侧分别安放4只风扇,且假定F1和F2表示大洋西侧。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3.若同时开启风扇F1和F4,则该装置模拟的洋流系统是() ①北太平洋中低纬洋流系统①北太平洋中高纬洋流系统①南大西洋中低纬洋流系统①南大西

洋中高纬洋流系统 A. ①① B. ①① C. ①① D. ①① 下图为“世界水资源的供求关系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4.解决水资源短缺的主要途径是() A.发展节能工业 B.扩大水稻播种面积 C.跨流域调水 D.提高耕地的复种指数 2015年6月,太原市首次提出打造“海绵城市”的建设理念。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雨量大的时候吸水,干旱的时候把吸收的水再“吐”出来。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5.海绵城市建设对水循环的影响包括() ①调节地表径流①调节水汽输送①减少地下径流①增加地表下渗 A. ①① B. ①① C. ①① D. ①① 下图为“水圈的构成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资料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第一节 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第一课时) 重点与考点: 1.运用图示说明大气的受热过程 2.掌握大气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及几种常见的热力环流 探究学习主干知识 (一)大气的受热过程 1. 地球大气最重要的能量来源 。 2.大气的受热过程 3. 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 4.意义: 。 5.大气的热力作用: (二)热力环流 1.引起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 。 能量来源: 。 2.热力环流 3.热力环流的常见形式:海陆风:白天吹 夜晚吹 山谷风:白天吹 夜晚吹 城市热岛环流:形成原因 ① 太阳短波辐射穿过大气过程中,部分被大气 或 ,大部分到达 ,并被地面吸收和 。 ② 地面吸收 而增温,同时又以 的形式把热量传递给大气 ③ 吸收地面辐射以后又以 、 等方式层层向上传递热量 定义: 它是大气运动的 的形式。 形成原理:近地面空气 或 引起气流的 运动 导致 的气压差异引起大气的 运动 运动和 运动共同形成热力环流 大气的削弱作用:方式 大气的保温作用:① 对于地面辐射的强烈吸收。 ② 大气逆辐射: 。 ① ② ③

重点解析: 1. 大气的温度变化规律 ① 水平方向上,由低纬向高纬递减 ②垂直方向上,气温 随高度的升高而降低,高度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 2.太阳辐射是大气根本的热源,地面是大气直接的热源,大气受热过程实际上是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和大气辐射相互转化的过程,正是由于大气对可见光几乎是透明的,而对地面长波辐射却强烈吸收,而大气吸收地面长波辐射后,大部分又以大气逆辐射的形式返还给地面,从而完成了“温室效应”。 3.等压面的弯曲状况:地面受热不均,引起空气的上升或下降运动(垂直运动),造成同一水平面的气压差,导致等压面产生弯曲。其变化规律是:高压区凸向高处,低压区凸向低处 典题解析: 1、读图(一),判断A 、B 两处的温度差异。 解析:在垂直方向上,高度高则气压低,高度 低则气压高。故a >c ,b <d ,而c=d ,所以a >b 。 根据高空气压状况与地面相反的特点,可以确定A 处气压较低(注意,A 处气压低不是与其高空的a 处相比,而是与近地面的B 相比而言的),B 处气压较高。而AB 两处的气压差异是由地面冷热不均引起的空气上升或下沉运动所致。因此,可以根据地面气压高低,反推地面的冷热状况。A 处近地面气压低,说明空气受热上升,从而判断出A 处温度较高,B 处温度较低。 2.读下面“热力环流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A 、B 、C 三地中,属于下沉气流的是 , 判断理由是 。 (2)①、②、③三处中,属于低压区的是 。 (3)④、⑤、⑥三处中,属于高压区的是 ,判断理由是 。 解析: 一 由于地面受热不均匀,最终导致等压面的弯曲状况 二 在此处需联系的知识点是:① 在垂直方向上(对流层),气压高度升高而降低。 ② 由于地面受热不均匀,引起气流的垂直运动,导致同一水平面的气压差。受热 的地方,气流膨胀上升,相应的地方形成低压。冷却的地方,气流冷却下沉,相应的地方形成高压。反之,近地面是低压则对应温度高(受热),近地面是高压则对应温度低(冷却) ③ 等压面的弯曲规律是:高压区凸向高处,低压区凸向低处 答案:(1)B 、C 气流下沉,近地面形成高压 (2)② (3)⑤ 近地面受热,气流膨胀上升,在此堆积 达标训练: 1、下列现象与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无关的是( ) A .多云的夜晚通常比晴朗的夜晚温暖些 B .晴朗的天空呈蔚蓝色 图一 图二

高考地理-地球上的大气-专题练习(一)有答案

高考地理专题练习(一) 地球上的大气、选择题 (2016 ?山东济南高三期末考试)下图示意地球大气受热过程。读图,回答下题。 1?“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主要是因为此时() A .①强 B .②弱 C .③弱 D .④强 (2016 ?山东济宁3月一模)贝加尔湖是世界上最深和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俄国作家契诃夫曾描写道: “湖水清澈透明,透过水面就像透过空气一样,一切都历历在目,温柔碧绿的水色令人赏心悦目…… 下面甲图为贝加尔湖位置示意图,乙图为某年5月贝加尔湖遥感影像。读图完成2?4题。 甲 乙 2?贝加尔湖“湖水清澈、温柔碧绿”的主要原因,不包括() A ?水量大,自净能力强 B ?湖中藻类植物繁殖快 C.流域内植被覆盖率高 D ?湖泊周围人类活动少 3?贝加尔湖区与周边地区的气温存在较为显著的差异。贝加尔湖与周边水域相比() A .结冰期早,化冰期早 B .结冰期早,化冰期晚 C.结冰期晚,化冰期早 D ?结冰期晚,化冰期晚

4?贝加尔湖周围地区冬季平均气温约为一38C,而冰层以下的水温与夏季接近,其原因是()

A ?湖底地壳运动活跃,释放大量热能 B .终年寒冷,湖水温度变化小 C .冬季阳光透过冰层,形成“温室效应” D ?夏季冰雪融水注入,降低湖水温度 (山东省潍坊市高三第一次模拟 )湖陆风包括湖风(出湖风)和陆风(进湖风),是较大湖泊与陆地之间形成 的以24小时为周期的地方性风。图 1示意洞庭湖与岳阳市之间一天中某时刻测得的湖陆风垂直结构,图 2 示意洞庭湖东北部的岳阳市某日 6~14时的气温与湿度变化。据此完成 5~7题。 6. 图2所示日期陆风转湖风的时刻所在时段是 () A . 6: 00~7: 00 B . 7: 30~8: 30 C . 10: 00~11: 00 D . 13: 00~14: 00 7. 关于岳阳市与湖陆风相互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岳阳市地面硬化使湖陆风减弱 B .围湖造陆使湖陆风增强 C .湖陆风使岳阳市昼夜温差减小 D .湖陆风使岳阳市降水减少 (2016 ?河南洛阳市高三期中测试 )霾的形成与水平方向的静风现象、垂直方向的逆温现象、悬浮颗粒 物的增 加有关。当大气湿度增加时,霾可以转化为雾,因而霾与雾常常相伴而生,统称雾霾。在我国雾霾 天气分布的一般规律是,中西部地区少东部地区多,乡村少城市多,春夏季节少秋冬季节多。据此回答 8~9 题。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9.雾霾天气对下列相关产业,直接影响最大的是 () A .果林园艺及乳畜业 B .旅游业及交通运输业 C .钢铁及汽车制造业 D .环境保护及文教事业 - t LOC ■? ■ 1 ? MW r ■ 网 1 p a L0(9i '八" * MH 5. 图1所示时刻() A .①处为陆风 C .③处风力小于① B .②处更易形成降水 D .④处盛行上升气流 &下图所示天气状况容易出现严重雾霾的是 () fl] 囲2

高中地理关于地球上的大气的专题练习和答案.doc

高中地理关于地球上的大气的专题练习和答案 一、选择题 (2016·山东济南高三期末考试)下图示意地球大气受热过程。读图,回答下题。 1.“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主要是因为此时( ) A.①强 B.②弱 C.③弱 D.④强 解析诗句的意思是连日天气阴霾,孕育着雨意,所以霜也下得晚了。因为阴天,大气逆辐射强,大气D对。诗人庆幸留下了干枯的荷叶,可以听到雨打荷叶的声音,与图示内容无关。①是太阳辐射,②是云层的反射作用,③是地面辐射,对霜来的晚无影响,A、B、C 错。 答案D (2016·山东济宁3月一模)贝加尔湖是世界上最深和蓄水量的淡水湖。俄国作家契诃夫曾描写道:“湖水清澈透明,透过水面就像透过空气一样,一切都历历在目,令人赏心悦目……”。下面甲图为贝加尔湖位置示意图,乙图为某年5月贝加尔湖遥感影像。读图完成2~4题。 甲 乙 2.贝加尔湖“湖水清澈、温柔碧绿”的主要原因,不包括( ) A.水量大,自净能力强 B.湖中藻类植物繁殖快 C.流域内植被覆盖率高 D.湖泊周围人类活动少

3.贝加尔湖区与周边地区的气温存在较为显著的差异。贝加尔湖与周边水域相比( ) A.结冰期早,化冰期早 B.结冰期早,化冰期晚 C.结冰期晚,化冰期早 D.结冰期晚,化冰期晚 4.贝加尔湖周围地区冬季平均气温约为-38℃,而冰层以下的水温与夏季接近,其原因是( ) A.湖底地壳运动活跃,释放大量热能 B.终年寒冷,湖水温度变化小 C.冬季阳光透过冰层,形成“温室效应” D.夏季冰雪融水注入 解析第2题,“湖中藻类植物繁殖快”会使湖水变绿,影响湖水清澈透明程度。第3题,贝加尔湖面积较大,热容量大,与周边(小块)水域相比,升温慢,降温慢,故其结冰期晚,化冰期也晚。第4题,冰层起到“玻璃温室”的作用,使得冰层以下的水温较高。 答案2.B3.D4.C (山东省潍坊市2016届高三第一次模拟)湖陆风包括湖风(出湖风)和陆风(24小时为周期的地方性风。图1示意洞庭湖与岳阳市之间一天中某时刻测得的湖陆风垂直结构,图2示意洞庭湖东北部的岳阳市某日6~14时的气温与湿度变化。据此完成5~7题。 5.图1所示时刻( ) A.①处为陆风 B.②处更易形成降水 C.③处风力小于① D.④处盛行上升气流

(鲁京津琼)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三章地球上的大气学科关键能力提升3教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

(鲁京津琼)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三章地球上的大气学科关键能力提升3教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 学科关键能力提升3 一、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 典例1秘鲁是世界有名的“无雨之城”,却又多雾潮湿。首都利马纬度低,却又“四季如春”。下图为“秘鲁的区域图”和“利马的气候资料统计图”。据材料回答下题。 秘鲁首都利马气候具有少雨、多雾特征,试分析其成因。 答案少雨:该地位于东南信风背风坡,降水少;沿岸寒流减湿作用明显。多雾:临近海洋,水气充足;沿岸寒流降温作用明显,水汽易凝结成雾;冬季近地面气温低,形成逆温层,不利于浓雾扩散。 解析该地位于东南风背风坡,降水少。沿岸寒流减湿作用明显,所以气候少雨。多雾天气,要从雾的形成条件分析,包括水汽、降温、逆温等因素。该地临近海洋,水汽充足。沿岸寒流降温作用明显,水汽易凝结成雾,冬季近地面气温低,形成逆温层,不利于浓雾扩散,所以形成多雾天气。 思考:你从上述材料中解读到了与本章相关的哪些信息? 答案秘鲁降水少,多雾;秘鲁主要位于6°S~18°S之间的大陆西岸;利马位于大陆西海岸;利马气温介于15℃与20℃之间,降水较少,7、8月略多。 典例2(2019·广东湛江模拟)我国民间以农历立春作为春季的开始,但气象学上通常把连续5天日平均气温稳定超过10℃的第一天视为春季的开始。读“我国各地平均入春时间等值线分布图”,回答下题。

影响我国东部地区平均入春时间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 ) A.地形B.纬度位置 C.海陆分布D.大气环流 答案 B 解析读图分析可知,我国东部地区入春时间等值线与纬线大致平行,自南向北,纬度越高,温度越低,入春时间越迟,因此影响入春时间最主要的因素为纬度位置。B正确。 思考:你从上题材料和设问中解读到哪些与本章相关的信息? 答案入春时间等值线类似于等温线,若折算为同一日期,越往北等温线的数值越小,即温度越低;设问地点仅限于我国东部地区。 典例3(2019·安徽合肥模拟)下图为“安徽省某日14时和20时天气形势图”。据此回答(1)~(2)题。 (1)从14~20时,合肥( ) A.风向变化较小,风力变小 B.风向变得相反,风力变大 C.风向变化较小,风力变大 D.风向变得相反,风力变小 (2)根据图示信息推测( ) A.14时宿州气温比合肥高B.14时宿州降水比合肥少 C.20时合肥空气质量好转D.20时黄山受冷气团控制 答案(1)C (2)C

地理必修一_第二章_地球上的大气_知识点总结(完整版)

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知识点总结) 2.1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一、大气的受热过程 1、地球大气最重要的能量来源:太阳辐射能。 2、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地面。 3、大气受热过程:太阳暖大地、大地暖大气、大气还大地。 4、影响:温度分布、大气运动。 二、热力环流 1、引起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高低纬度间的温度差异。 2、热力环流: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 3.气压、气温、高度三者之间的关系: 4、过程: 5、海陆热力环流:白天吹海风,晚上吹陆风。 原因:白天陆地比海洋升温快,陆地形成低压、海洋是高压;晚上陆地降温比海洋快,陆地形成高压、海洋是低压。 6、三种常见的热力环流:海陆风、山谷风、城市风 三、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1、水平气压梯度力:它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方向与等压线垂直;由高压指向低压。 2、地转偏向力:只改变风向,不改变风速。北半球向右,南半球向左。 3、摩擦力:既改变风向,又改变风速。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可以减小风速。 4、风向:高压→ 低压 5、风力(风速):等压线密集(气压梯度大),风力(速)大

2.2气压带和风带 一、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1、大气环流:全球性的有规律的大气运动。 2、全球形成了7个气压带、6个风带。(P37) 高压带:干燥少雨信风带:干燥少雨 气压带风带 低压带:湿润多雨西风带:湿润多雨 二、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 1、冬季大陆降温快,形成高压,把副极地低气压带切断; 夏季大陆升温快,形成低压,把副热带高气压带切断。(冷高压,热低压) 2、气压中心(北半球): 3、季风: 夏季:我国盛行东南季风(来自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带),南亚是西南季风(南半球东南信风夏季越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向右逐渐偏成西南风)。 冬季:我国盛行西北季风,南亚是东北季风。

第三单元 地球上的大气2021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练透考法实战

第三单元地球上的大气 一、选择题 [2020山西吕梁阶段性测试]位温指干空气块被绝热膨胀或压缩到标准压强后的温度。空气块受热时位温升高,空气块放热时位温降低。在对流层内,位温随高度增加而增加。下图表示1979—2013年7—8月20°N—30°N、30°N—40°N和40°N—50°N三个纬度范围内对流层顶平均位温的经度变化。读图完成1—3题。 1.同一纬度范围内对流层顶平均位温经度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A.纬度位置 B.地形 C.海陆分布 D.洋流 2.据图可知,下列地区对流层顶最高的是() A.青藏高原 B.恒河平原 C.巴西高原 D.墨西哥湾 3.①地对流层顶平均位温高于②地的主要原因是() A.纬度高 B.海拔高 C.距海近 D.冰雪多 [2020山东统考]赤峰市气象局研究人员为研究本市降水的空间差异,根据多年观测数据,绘制了赤峰市年等降水量线分布图(下图)。据此完成4—5题。 赤峰市年等降水量线分布图 4.图中大局子、花都什两地年均降水量的最大差值可能是() A.149 mm B.239 mm C.321 mm D.351 mm 5.造成大局子、花都什两地年均降水量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海陆位置 B.纬度 C.大气环流 D.地形 [2020江西南昌摸底]某气旋在欧洲大陆自西向东匀速移动,气旋中心经过巴黎。下图示意气旋中心经过前后,巴黎气压变化情况,此期间巴黎仅在7日出现降水现象。据此完成6—8题。

6.对该气旋移动方向影响最大的气压带或风带是() A.副热带高气压带 B.副极地低气压带 C.低纬信风带 D.中纬西风带 7.受该气旋影响,巴黎4日的风向是() A.东南风 B.东北风 C.西南风 D.西北风 8.7日巴黎出现降水的原因是() A.温度较高 B.湿度较大 C.出现上升气流 D.出现较大风力 [2020广东惠州第二次调研]气象谚语凝聚了古人认识自然的智慧,有一定的科学性,但也有明显的地域性。某地理研学团队通过记录我国北方某县天气实况(下表示意部分摘取记录),开展气象谚语“久晴大雾必阴,久雨大雾必晴”验证实践。据此完成9—11题。 月份前期天气大雾时间雾之后天气 11—13日晴14日早晨14日白天降水 117—19日晴20日早晨20—22日降水 1—21月23—28日晴1月29日—2月1日2月3—5日降水 726—30日雨31日早晨31日白天晴好 9.该县1月主要受() A.冷高压影响 B.锋面气旋影响 C.副高影响 D.中纬西风影响 10.该谚语中前后两次“雾”的出现分别预示当地大气() A.云层消散水汽减少 B.水汽增加云层消散 C.水汽减少云层增厚 D.云层增厚水汽增加 11.当地预测雾后天气,失准率较高的地区最可能是() A.弃耕荒地 B.平原公路 C.居民社区 D.大型水库

第三章 地球上的大气 能力卷 湘教版新版必修一

《地球上的大气》检测题 一、单选题 1.下图为北半球近地面风向的是 A.A B.B C.C D.D 2.海面上的风力通常比陆地风力大些,原因可能是 A.水平气压梯度力大B.地转偏向力大C.摩擦力小D.水平气压梯度力小 下图为某游客在黄山拍摄的“石猴观海”景观照片,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图中的山地景观属于 A.黄土地貌景观B.花岗岩地貌景观 C.火山地貌景观D.喀斯特地貌景观 4.关于黄山云海气象万千的原因,叙述不正确的是 A.林木繁茂,湿度大,水汽多,容易成云致雾 B.山高谷深,峰顶和谷底,向阳处和背阳处温差大 C.黄山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雨量充沛 D.云海变幻诡谲与山谷风的影响密切相关 “绿岛效应”是指在一定面积的縹地里气温比周图樑地或建筑聚集处气温低出0.5℃以上的现象,绿地和树木对小气候的改善明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5.“绿岛”对小气候的改善作用主要体现在() A.可以消除各种污染B.可以增加空气湿度 C.可以增大气温日较差D.可以增大地表风速 6.图中绿地与周围裸地或建筑区域的大气运动状况是() A.近地面风由周围吹向绿地B.近地面风由绿地吹向周围 C.绿地气流上升D.裸地或建筑用地气流下沉 7.引起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是 A.地球自转B.地球公转 C.太阳辐射能在不同纬度分布不均D.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8.当温室气体含量增加后,下图中大气受热过程明显增强的是() 全球气候变暖是一种和自然有关的现象,是由于温室效应不断积累,导致地气系统吸收与发射的能量不平衡,能量不断在地气系统累积,从而导致温度上升,造成全球气候变暖。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题: A.A1和B1B.A2和B1C.B1和C2D.A2和C 下图为“我国部分区域12月某日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单位:百帕)。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2020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2.1大气的垂直组成和垂直分层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9

第一节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 探究一大气的组成 考向1 大气成分及其作用 大气层是地球最外部的气体圈层。据此回答1~2题。 1.地球的大气圈( ) ①由包围着地球的气体和悬浮物质组成②主要成分是氧和二氧化碳③与其他圈层之间没有联系④主要成分是氮和氧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 D 解析地球的大气圈是由气体和悬浮物质组成,①正确;水汽和二氧化碳在地球大气中的含量很小,②错误;大气圈和其他圈层之间进行着物质和能量的传递,③错误;地球上的低层大气中的干洁空气,主要成分是氮和氧,④正确。故选D项。 2.关于大气成分及其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二氧化碳对地面有保温作用②水汽和杂质是天气变化的重要角色③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物质原料 ④臭氧能大量吸收太阳光中的红外线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答案 A 解析臭氧能大量吸收太阳光中的紫外线,排除④。 考向2 人类活动对大气组成的影响 受人类活动的影响,大气组成会产生一定的变化。据此回答3~4题。

3.就全球来说,受人类活动的影响,含量明显增加的大气成分是( ) A.氧气B.氮气 C.二氧化碳D.臭氧 答案 C 解析氧气和氮气含量不会有明显的变化,A、B两项错误;受矿物燃烧和森林破坏的影响,二氧化碳含量明显增加,故C项正确;受氟氯烃化合物排放的影响,臭氧含量明显减少,D项错误。 4.下图所示曲线反映了城市绿地具有的作用是( ) A.改变大气成分、净化空气 B.减弱噪声、美化环境 C.调节气温、改善城市小气候 D.防风固沙、防止沙尘暴发生 答案 A 解析图示曲线反映了城市绿地覆盖率越高,二氧化碳体积分数减少,说明城市绿地的作用是改变大气成分、净化空气,故A项正确。 探究二大气的垂直分层 考向1 对流层 对流层是靠近地面的大气层,与人类的关系密切。据此回答5~6题。 5.下列关于对流层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有( ) ①气温随高度升高而降低②对流运动显著③云雨雪雾等天气现象主要发生在对流

高一地理地球上的大气练习题

一、选择题 1、夏季常有这样一个现象:多云的白天气温不会太高,形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 、云层的反射强烈 B 、大气的吸收强烈 C 、大气的散射强烈 D 、地面反射强烈 2、霜冻常出现于深秋至第二年早春晴朗的夜晚,原因是( ) A 、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反射作用强 B 、大气对地面辐射吸收作用强 C 、大气的逆辐射作用弱 D 、大气的保温作用强 3、下列辐射的波长由长到短排列的一组是 A 、地面辐射 大气辐射 太阳辐射 B 、大气辐射 地面辐射 太阳辐射 C 、太阳辐射 地面辐射 大气辐射 D 、大气辐射 太阳辐射 地面辐射 4、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是 A 、海陆之 间的热力差异 B 、不同纬度间的温度差异 C 、同一水平面上气压差异 D 、地球自转引起的偏向力 5、有关风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地面的 冷热不均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 B 、大气的运动即是风 C 、风是大气运动的一种最简单的形式 D 、风向就是风的来向 6、读“北半球等压线分布图”(图1),A、B、C、D四处风向箭头画法正确的是( ) 7、有关大气运动的力的正确叙述是 A 、水平气 压梯度力垂直于等压线并指向高压 B 、地转偏向力既改变风向,又改变风速 C 、摩擦力与风向相反,只减小风速,不影响风向 D 、水平气压梯度力对风速风向起主要 8、下图(图2)四幅等压线分布图中①②③④四地风力由大到小的正确排序是 ( ) A 、②>①>③>④ B 、①>②>③>④ C 、①>③>②>④ D 、④>③>①>② 9、形成三圈环流的因素之一是 A 、海陆热力性 质的差异 B 、台风与寒潮 C 、地转偏向力 D 、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 10、气流处于上升状态的气压带是 A 、赤道低气压带 B 、副热带高气压带 C 、副热带低气压带 D 、极地高气压带 11、亚洲大陆上高压产生的时空条件是 A 、冬季, 北美大陆 B 、7月,北大西洋 C 、夏季,北太平洋 D 、1月,亚欧大陆 12、副热带的大陆东岸,降水较丰富的最主要原因是由于受 ( ) A 、夏季风的影响 B 、盛行西风的影响 C 、台风的影响 D 、信风的影响 13、形成我国东部季风气候的最主要的原因是 A 、台风的 影响 B 、副热带高压的影响 C 、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 D 、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读甲、乙、丙、丁四地气候类型的气温与降水月份分配图(图3),据此回答14-16题: 14、下列气候类型的排序与图序吻合的是 A 、温带海 图2 A B C D

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知识点总结

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知识点总结 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章行星地球知识点总结 高二学业水平测试地理模拟试卷1及答案 2020年高二地理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卷2 2020年高二地理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卷3 高中地理必修一必修二基础知识考前复习 2019-2020学年上期期末考试高二地理试卷及答案 高中地理必修三专题 2020年11月高二期中考试地理试卷及答案 2020年高二地理周周练1试卷、答案及解析 高一地理必修一期中考试卷 《海啸》视频 视频解析:狭管效应2(达坂城) 视频解析:狭管效应1(鄱阳湖) 地理纪录片|地球起源与成长史 不同气候类型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高一地理必修一 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知识点总结 一、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 1.低层大气的组成:干洁空气(氮—生物体的基本成分、氧—生物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二氧化碳—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臭氧—吸收太阳紫外线“地球生命的保护伞”)、水汽和固体杂质(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 2.大气的垂直分层 六、气候的形成和变化 1.气候的形成因子(太阳辐射、地面状况、大气环流、人类活动) ①不同气候类型的气温特点 a气温的分布,一般是低纬温度高,高纬温度低;山上的气温比山下低;暖流经过地区的气温比寒流经过地区高 b同一纬度地带内,由于下垫面不同,不同地点的气温状况不同,其中影响比较的大是海洋和陆地 大陆性气候与海洋性气候的比较(北半球)

②不同气候类型的降水状况 a赤道地区气流以辐合上升为主,全年雨量充沛 b南北回归线至南北纬30o之间,在副热带高压和信风带控制下,常年干旱 c大陆的西岸有两种情况,以亚欧为例,地中海地区(亚热带),夏季处于副热带高压中心的边缘,气流下沉,干燥少雨,冬季由于副热带高压向南移,此地受西风带的控制,多气旋活动,湿润多雨。欧洲地区(温带),终年盛行西风,各月降水量较多,而且比较均匀 d大陆的东岸,以亚欧大陆为例,处于季风环流的控制下,冬季受来自大陆的冷干气流的影响,降水不多,夏季受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的影响,降水较多e大陆的内部,以亚欧大陆为例,终年受大陆气团的控制,降水比较少 f两极地区以辐合下沉气流为主,全年降水少 2.气候的类型 七、大气环境保护 (1)全球变暖 原因:二氧化碳的增多而使气温升高 二氧化碳增多的原因:①大量燃烧矿物燃料,②毁林 危害: ①海平面上升,淹没陆地 ②改变各地降水状况和干湿状况,导致世界各国经济结构的变化 保护措施: ①提高能源的利用技术和能源利用效益,采用新能源 ②努力加强国际合作 (2)臭氧层的破坏与保护 原因:除了自然原因以外,主要是人类使用制冷设备排放的氟氯烃 危害:①危害人体健康,②对生态环境和农林牧渔业造成破坏 保护措施:减少并逐步禁止氟氯烃等消耗臭氧物质的排放,加强国际合作(3)酸雨 概念:人们一般把PH值小于5.6的雨水称为酸雨 成因:燃烧矿物排放的大量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酸性气体 危害:河湖水酸化,土壤酸化,危害森林和农作物生长,腐蚀建筑和文物古迹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