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年3月30日河北省衡水二中2020届高三下学期高考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

2020年3月30日河北省衡水二中2020届高三下学期高考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

2020年3月30日河北省衡水二中2020届高三下学期高考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
2020年3月30日河北省衡水二中2020届高三下学期高考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

绝密★启用前

河北省衡水市第二中学

2020届高三毕业班下学期高考适应性考试

语文试题

(解析版)

2020年3月30日一、现代文阅读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曾说词“能言诗之所不能言,而不能尽言诗之所能言。诗之境阔,词之言长”。他说词能言诗之所不能言,表达出诗所难以传达的情绪,但有时也不能表达诗所能传达的情意。换句话说,诗有诗的意境,词有词的意境,有的时候诗能表达的,不一定能在词里表达出来,同样的,有时在词里所能表达的,不一定能在诗里表达出来。比较而言,是“诗之境阔,词之言长”,诗里所写的内容、所传达的意境更为广阔、更为博大,而词所能传达的意思是“言长”,也就是说有余味,所谓“长”者就是说有耐人寻思的余味。缪钺先生在《诗词散论·论词》中也曾说:“诗显而词隐,诗直而词婉,诗有时质言而词更多比兴。”

为什么诗与词在意境和表达方面会形成这样的差别呢?其既有形式上的原因,也有写作时语言、环境、背景的原因。

我们先说形式上的原因,如果以词跟诗歌相比,特别是与五言古诗相比,二者之间便有很大的不同。像杜甫的《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北征》这样的长篇五言古诗,所叙述的内容这样博大、这样质朴,像这种风格和意境,在词中是没法传达的,因为词在性质上本是配乐歌唱的歌辞,它有音乐曲调上的限制。

另外,在形式上的字句和音律方面,诗一般流行的是五言和七言的句式,通篇是五言或七言,字数是整齐的,押韵的形式都是隔句押韵,即第二、四、六、八句押韵,形式固定;而词的句式则长短不整齐,每句停顿的节奏也不尽相同。就诗的停顿而言,一般来说,五言诗常是二三或是二二一的节奏,七言诗常是四三或二二三的节

奏,像杜甫诗句“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可是在词里,不仅词句的字数是长短不整齐的,而且在停顿节奏方面也有很多不整齐的变化,就算是五字或七字一句的,其停顿也有时不同于五言或七言诗的停顿。即如五言的句子会有一四的停顿或三二的停顿,七言的句子会有三四的或三二二的停顿,如周邦彦词句“嗟——情人断绝”和“似——风散雨收”。当然,词里面也会有与诗相同的停顿。这两种不同的停顿方式有两个名称:凡最后一个停顿的音节是单数的与诗相同的,这样的句式称之为单式;最后一个音节的字数是双数的,则称为双式。一般来说,一个词牌里单式的句子较多,这个调子就比较轻快流利,而双式句子较多,这个调子则比较曲折、委婉、含蓄。

有的人要说,不是词里才有不整齐的句子,诗里面也有杂言的形式,也是不整齐的句式。即如汉乐府诗:“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同词一样是长短不等的句式。有人还说,汉乐府和词一样都是可以配乐歌唱的诗歌,两者相似,其间有没有什么密切的关系呢?

我以为,乐府诗是先有歌词后配乐曲的,而词则是先有曲调而后按照曲调填写歌词的;乐府的长短句是完全自由的,而词则是完全不自由的。二者虽外表形式很相似,但完全自由写作的乐府诗和按曲填写的歌词是有很大区别的,而且所配的音乐也是不同的。

(选自叶嘉莹《唐宋名家词赏析》,有删改)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有时候,诗能表达的,不一定能在词里表达出来;词能表达的,也不一定能在诗里表达出来。

B. 诗的内容、意境更为广阔、博大,而词所能传达的则有余味,正所谓“诗之境阔,词之言长”。

C. 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的内容之所以博大、质朴,是因为它没有音乐曲调上的限制。

D. 诗与词在意境和表达方面会形成巨大差别,除了写作时的各种原因,还是二者形式不同所致。

2020年3月30日河北省衡水二中2020届高三下学期高考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

绝密★启用前 河北省衡水市第二中学 2020届高三毕业班下学期高考适应性考试 语文试题 (解析版) 2020年3月30日一、现代文阅读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曾说词“能言诗之所不能言,而不能尽言诗之所能言。诗之境阔,词之言长”。他说词能言诗之所不能言,表达出诗所难以传达的情绪,但有时也不能表达诗所能传达的情意。换句话说,诗有诗的意境,词有词的意境,有的时候诗能表达的,不一定能在词里表达出来,同样的,有时在词里所能表达的,不一定能在诗里表达出来。比较而言,是“诗之境阔,词之言长”,诗里所写的内容、所传达的意境更为广阔、更为博大,而词所能传达的意思是“言长”,也就是说有余味,所谓“长”者就是说有耐人寻思的余味。缪钺先生在《诗词散论·论词》中也曾说:“诗显而词隐,诗直而词婉,诗有时质言而词更多比兴。” 为什么诗与词在意境和表达方面会形成这样的差别呢?其既有形式上的原因,也有写作时语言、环境、背景的原因。 我们先说形式上的原因,如果以词跟诗歌相比,特别是与五言古诗相比,二者之间便有很大的不同。像杜甫的《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北征》这样的长篇五言古诗,所叙述的内容这样博大、这样质朴,像这种风格和意境,在词中是没法传达的,因为词在性质上本是配乐歌唱的歌辞,它有音乐曲调上的限制。 另外,在形式上的字句和音律方面,诗一般流行的是五言和七言的句式,通篇是五言或七言,字数是整齐的,押韵的形式都是隔句押韵,即第二、四、六、八句押韵,形式固定;而词的句式则长短不整齐,每句停顿的节奏也不尽相同。就诗的停顿而言,一般来说,五言诗常是二三或是二二一的节奏,七言诗常是四三或二二三的节

衡水二中作息时间表(骄阳教育)

衡水二中作息时间表 5:30起床 5:40--5:50跑操 5:50--6:00操后班会 6:00--6:40早读 6:40--6:55打饭、吃饭 6:55--7:10自助 7:10—11:00上午上课 11:00—12:05中午限训 12:05—12:40中午时间 12:40—13:45午休(伪) 12:45—12:53飞奔去教室交作业唱班歌 2:00—5:40下午上课 5:40—5:55晚饭 5:55—6:10物理自助 6:10—9:00晚间限训 9:00—9:50晚四 9:55—10:05回宿舍就寝 10:08打铃睡觉 在二中,不需要有多快的脑子,但必须学会坚持,要勤奋,有理想,遵守纪律。二中很苦很累,但有付出必有回报,个中滋只有亲身经历才能体会。最后不管去哪学习希望能取得心仪的成绩。 6:55 --7:10自助 你们可能不太懂这个名字,在二中日常做题分为自助餐,限时训练,强化练习,错题重做四种,自助餐就是日常作业,限时训练是习题课上做的题,强化是一章学完以后的拔高题,错题重做是老师根据正答率重新编的卷子即偏难怪合集。这一时间做的就是自助,题型大部分为选择,大多数人是无法完整做完的,做完马上涂卡,老师在课上会讲这一部分题,对做的不好的同学会批评并有一定的惩罚 11:00—12:05中午限训 限时训练来了,都说数学要多做题,二中的数学题基本都是在这个时间做的,在你已经开始饿肚子的时候,来一张数学卷子折磨一下那个feel也是倍儿爽,别说你休息不做,二中老师可不是吃素的。当然了并不是一直做数学,前期会练生物题,两个月后开始练英语听力,中午的时间很容易疲倦,建议在十一点下课后吃点喝点,保持血糖水平, 12:05 —12:40中午时间 首先确保你的中午作业拿回宿舍,这玩意可不是开玩笑的,语文英语老师就盯着中午给你留的作业呢!通常是语文一张卷子,都是语言运用的选择题,时常会有诗歌鉴赏题,题量大概在二十分钟左右,英语则是完形填空一篇,改错一篇,语法填空一篇,有时会留七选五,有时会留习字,大概半个小时完成。 12:40 —13:45午休(伪) 为啥要加个伪,因为基本上就是在做作业,整理错题,很少有睡觉的时间,效率较高的同学能争取到大约二十分钟左右的睡眠,中午不睡,下午崩溃。中午作业要涂卡下午上课前交到教室外,卡和二卷都交,老师查的很严

对衡水中学教学模式的思考

对衡水中学教学模式的思考 一、1998年,学校引入了陕西师范大学张熊飞教授的“诱思探究教学论”,把学习这一理论列入了上至校长、下至教师的考核目标,专门制定了学习制度,定期召开学习交流会,校长、教师轮番登台搞讲座、谈心得,并定期组织考试,不论校长还是教师考试不及格,都要重新补考。1996年,衡水中学开始改革课堂教学,校长李金池开始把大量先进的教育思想引入校园,并开始大量地派教师出去学习。 思考:由于一线的教师在平时都有很重的教学任务,由此在搞科研上的精力和经验是不足的,我们学校能不能象衡水中学那样把大学的教学理论和教学思想引进校园,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使我们平时的教学减少盲目性、近期功利性和无计划性。2004年2月衡水中学申请了市教育科学规划研究课题,我们学校也应该争取这方面的工作以提高我们学校的科研能力。(首都师范大学开设了一个中学教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题,已经有全国50多所中小学参加,我想我们学校假如能参加,对我们学校提高教师理论水平,使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及时吸收当今中学教学教改成果,以实现我校的长远规划和发展都是非常有意义的) 二、衡水中学特别强调让学生了解知识的形成过程,强调“四基”教学,即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事实、基本方法。依据这种教学思想,衡水中学理化实验教学就做了重大改革。由过去教师总是“先讲后练”,即先把书上的知识告诉学生,然后再由学生去通过实验验证,学生最终的心理感受是“确实如此”——书上说的是正确的,变为教师不告诉学生结果,而是指导学生通过实验自己去得出结果,学生的心理感受是“原来如此”——客观事物原来是这样联系和变化的。同是一个实验,一个是为了让学生认识书本知识,一个是为了让学生认识客观世界,而不是书本。两种方法,哪一个更好不言而喻。 思考:其实这种方法之所以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就是因为它遵循了人认识事物的一般规律,就是由感性到理性,由无次序到有次序,由浅层到深层,而且这个过程也充分尊重了学生在吸收知识和形成能力上的个性差异,使教学和学习不再只是流于形式,使差生的学习不再被动,也为优等生充分挖掘自己的潜力留下了很大的空间。 三、关于教学的高度。校长李金池说,知识就象长在树上的桃子,教学活动的一切安排都是要“让学生跳一跳能摘到桃子”。“让”强调的是教师的诱导。“跳一跳”强调的是学生的努力。“摘”强调的是学生自主地获得知识的过程。这个“桃子”是学生自己摘到的,而不是教师摘下来塞给学生的。学生“跳一跳摘到了桃子”自然就得到了锻炼,获得了知识,形成了能力。 思考:李金池校长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的形象比喻,说明他抓住了当今中学教改的真谛。当然一种教学思想到具体的操作还不是一回事,但只有拥有了这种思想我们都能有可走好下一步。而且应该指出的是这对教师的要求不是降低了,而是提高了,教师由一个演员变成了一个导演,由一个班长变成了一个司令。

家长眼中的衡水中学

家长眼中的衡水中学:有升学率的教育才是真正的素质教育作者:邢台胡子宏(我敲这篇博文,是针对《回应超级中学对素质教育的挑战》。该文对衡中的担忧,应该是杞人忧天。该文对衡中管理的指责,简直是空想臆断。没有感受衡中的生活,单就表象就对衡中教学和管理信口雌黄,不仅有失公允,也不是理论探讨的正确态度。这里作为一个衡中的学生家长,谈谈我对衡中的一些认识。仅仅就事论事,对具体某个学校,某个人,没有私下的恶意或恩怨。) 近一个时期,关于衡中的褒贬,经常见诸各个媒体。报章网络的评点,既透出了对衡中104个清北录取量的惊讶,又表达出对中国教育的忧思。作为教育工作者,可以从诸多的教育理论上,对衡中的办学模式,进行剔骨绞肉式的评点,从而得出“不利于素质教育”、“妨碍学生健康成长”“掠夺本省优秀生源”的结论。但是,全国各地那么多的校长、老师去衡中参观,总是验证着这所超级中学的无穷魅力。 成绩就是硬道理,你服,你不服,升学率就在那里。你批,你不批,大批优秀生源总是涌向那里。从宏观角度讲,衡中的褒贬总是被人说得头头是道,但具体选择上,假如你是中国最伟大的教育家,一边儿是高升学率的衡中,一边儿是一年几个985升学量的普通中学,你让自家孩子去哪所学校上学呢?理论上的头头是道,总比不上现实选择的残酷性。 衡中真的那么残酷吗?衡中为什么成为众矢之的?衡中的魅力在哪里?若非自家孩子在衡中就读,谁能说出个子丑寅卯呢?

一、衡中的现实,就是中国教育的现实。衡中的存在和发展,是教育和社会现实提供了丰厚的土壤。 河北人民距离祖国的心脏那么近,但是心脏给河北人民供了多少“血”呢?在河北,不仅没有一个985大学,甚至,仅有的211河北工业大学,也是在天津。当北京的教育家们的孩子优哉游哉地享受着北京几十所985、211大学名额的时候,河北人民的孩子眼睁睁地看着所谓的教育资源被首都人民占有。在天津,有南开,有天大;在上海,有复旦,有交大;弹丸之地的重庆,还有重庆大学。江苏有南京大学,大半录取了的江苏学生,浙江有浙江大学7成录取的是浙江学生。这种教育资源的偏差,叫嚣了多少年,何曾改观? 僧多粥少,现实必然会催出激烈竞争的恶之花。如果把全国的名牌大学的录取数字,均衡地分配到各个县市区,那么,衡中超级大学的大厦定然会轰然倒塌。 理论上,一些专家教授分析得头头是道,甚至是对衡中模式口诛笔伐,但多少人只是从教育理论的本身去分析,却没有摆出高等教育资源不均衡的终极原因。他们只是看到了孩子们在“抢食”,却不敢说“粥少”。 素质教育喊了多少年,貌似找到了教育的真谛,但是只是从国家建设和民族发展的层面,试图让学生摆脱苦读书的现状。但,中国社会阶层的固化,验证着,低阶层的孩子只能通过高考,获取通往高阶层的位

河北省精英中学高效“6+1”课堂教学模式

-- 河北省精英中学高效“6+1”课堂教学模式 李金池校长(衡水中学原校长,精英中学现任校长)到由(河北省衡水市)衡水中学到(河北省石家庄市)精英中学后,借鉴衡水中学体现自主创新的“三转五让”教学模式,构建实施了精英中学的高效“6+1”课堂教学模式。 1、精英中学高效“6+1”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形态是由两部分组成的。 第一部分是高效“6+1”模式中的“6”,是指课堂教学中依次进行的六个环节,包括“导”、“思”、“议”、“展”、“评”、“检”6个教学环节;第二部分是高效“6+1”模式中的“1”,谓之“练”,这是在课后自习中进行的一个教学环节,是为迁移运用。 2、精英中学高效“6+1”课堂各个环节的设计。 ⑴导—课堂起点(2-3分钟):“导”包括“导入”和“导学”两个方面。 ⑵思—自读深思(20分钟左右):这个环节好像洋思模式中的“先学”,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看书,看学案自主学习。 ⑶议—小组合作学习(8-9分钟):合作学生时学生全部站起来。 ⑷展--激情展示(6-7分钟):小组讨论之后,要进入展示环节,或口头表述,或到黑板上板演。 ⑸评—点评精讲(4-5分钟):“评”是精讲,“评”是拓展,“评”是点睛,“评”是结论。在“评的环节”教师主要是讲规律、讲思路、讲方法,讲线索、讲框架 ⑹检—检测反馈(4分钟左右):这个环节,主要是检验本节课学生学习效果、学习目标落实如何。 ⑺练—巩固迁移、学以致用。这个环节是在课外(自习课)进行的,主要形式是让学生联系实际进行习题巩固训练,还有写随笔、小制作之类,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更好的实现从“懂”到“会”,从“会”到“用”,它是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最后环节。 --

2019-2020衡水二中 第二学期三月 高三模考真题 全国一卷 (第1套)

2019-2020衡水第二中学高三第二学期下3月模考试题(一) 英语试题 本测试共150分,共8页。测试时间为120分钟。 第一部分听力(略) 第二部分阅读理解(共两节,满分40分) 第一节(共1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30分) 阅读下列短文,从每题所给A、B、C和D四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 A Succulents(多肉植物)are plants with parts that are thick and fleshy,usually to stay wet in hot and dry climates.As a group,succulents include better-known plants,such as the aloe(芦荟)and the agave(龙舌兰),and many almost unknown plants.Succulents are easy to grow well. Step1 Get the pots ready.Succulents need pots that will house the plant comfortably.The actual pot size will depend on the size of the plant.Make sure that you are not using either too large or too small a pot. ·There should be3or more holes at the bottom of the pot.Clay(陶土)pots are the best. ·Fill1/3of the pot with gravel(沙砾). Step2 Prepare your soil.If you don’t want to use one of the ready-made succulent mixes available on the market,prepare your own.Mix up a nutritious(有营养的),well-drainable(排水好的)soil to use for planting. Step3 Provide good sunlight.Succulents prefer bright light;therefore,place the pots in an area where there is plenty of sunlight,direct or indirect.An ideal sun exposure will be from dawn to12noon during the summer. Step4 Fill the pots up to the desired level with the potting mix so that the tip of the roots will touch it.Then,hold the plant carefully at the center of the pot,allow the roots to hang inside and place the potting mix loosely around the roots until it covers them up.You may also knock the pot softly on the ground to settle the potting soil. Step5 Water your plant.The first watering will be done on the third day of planting.The plant needs the soil to be dry for the first two days so that any harm to the root system can heal. Watering afterward will have to be done according to the species and growth rate of the individual plant.A good rule is that the soil mix should be allowed to dry up before the next watering.Succulents grow during summer and rest during winter.Watering is recommended twice a week during the summer,once a fortnight during early and late winter and once a month during the peak of cold weather. Step6 Fertilize(施肥),during the summer growing season,as you would with other houseplants.Stop fertilizing entirely during the winter.The nitrogen content(含氮量)of the fertilizer should always be very low. 21.How should you prepare a pot for a succulent?

河北省衡水二中2020年新高一语文暑假作业十

语文暑期作业第十套 第Ⅰ卷(共60分) 一、下列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 ..是符合题意的。请你把符合题意的一项的序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共8分。每小题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有误的是() A.勉强.(qiǎng)比拟.(nǐ)水涨.船高(zhǎng) B.膝.盖(xī)追溯.(sù)谆谆教诲.(huì) C.炫.耀(xuàn)赈.灾(zhèn)装模.作样(mó) D.称.职(chèn)狭隘.(ài)鲜.为人知(xiǎn)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的错误,分析有问题 ...的一项是() A. 我们班的语文科代表对工作尽职尽责,同学们都很爱戴 ..他。 爱戴:敬爱并且拥护。适用于晚辈对长辈,下级对上级。 分析:对工作尽职尽责是值得学习的事情,谈不上“敬爱”和“拥护”。科代表是同学,不是长辈和上级,所以使用有误。 B. 昨天我做作业时遇到了一个难题,就对同桌说:“我不耻下问,向你请教一个问题,可 以吗?” 不耻下问:不以向学问比自己差或地位、辈份比自己低的人请教为可耻。含褒义,形容虚心求教。 分析:同桌的学问未必比自己低,地位、辈份是平等的,所以使用有误。 C. 在外漂泊十多年的他见到亲人时终于忍俊不禁 ....,流下了辛酸的眼泪。 忍俊不禁:原指热衷于某事,不能克制自己。后指忍不住发笑。 分析:久别重逢时“流下了辛酸的眼泪”,表明心里很不好受,应该是笑不出来的,所以使用有误。 D. 上次作文,王平同学因用词不当丢了丑以后,我决心吃一堑,长一智 .......,苦下功夫背词造句,一定不要吃他那样的亏。 吃一堑,长一智:经受一次挫折,就会增长一分智慧。 分析:“经受一次挫折,就会增长一分智慧。”是从自己的角度说的,不是指吸取他人的经验教训,所以使用有误。 3. 结合语境,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衡中教学模式

衡中教学模式 1教学 绝对的一流~ 1、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各种能力的主渠道在课堂。衡水中学的每节课40分钟。 2、“两个对待”:把每节自习都当作考试对待,把每次考试都当作高考对待,真正做到“自习考试化,考试高考化,高考平时化”。 3、“三个按时”:自习课按时到位辅导,按时布置作业,按时收缴作业。 4、“四精”:精选、精讲、精练、精评。 5、“五必”:作业有发必收,有收必看、有看必批、有批必评、有评必补。 6、是“六个环节”:备、讲、批、辅、考、评。 7、教学改革上,以“五主”为原则: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问题为主导轴、思维为主攻,训练为主线。 8、在课程安排上体现“三步走”:夯实基础,和谐发展→凸显优势,自我发展→超越目标,跨越发展。 9、教学过程中如何提高课堂45分钟教学效率是突破课堂的关键。 10、开设了语文、外语阅读课,开辟专门阅览室,定出必读和选读书目,规定最低阅读量、摘抄量、写作量,其中语文阅读课不少于 3 课时。 2课堂 没什么偷懒是允许的~ 1、上课禁止行为:看表、朝外看、擦眼镜、翘二郎腿 2、禁拖堂 3、先进的教学设施全部进入每个教室,提高了课堂效率,也提供了一个互动的平台。 4、课堂重能力。 (1)识记运用能力。 (2)理解概括能力:理解并概括文本的能力是一个核心能力。

(3)读题全局能力。教学生读题,弄清题目的知识点、提示点和考查点 (4)答案还原能力。答从题中来,弄清答案的来源。 (5)技巧内化能力。内化方法然后形成思维习惯。 (6)听课反省能力。 (7)整理迁移能力。将某一类题的答题思路和方法迁移到类似题目中。 (8)分析创新能力。 (9)书写表达能力。 3管理:重点在宿舍 估计你都想不到~ 1、在学生管理上实行半军事化、全封闭寄宿制管理。所有学生均住校,每两周市区学生允许回家一次,每一个月放一次回家周。非放假时间,任何学生不得出校门。 2、全校实行统一就寝时间管理,宿舍不准放书,学习资料一律放在教室,学生到寝室后安静速度异常之快,学校规定晚上 10 点熄灯睡觉,学生睡前必须上好厕所,10 点到 11 点,学生不准上厕所。公共厕所和洗漱间、寝室里无学生学习用书,学生白天学习生活共 14.5 小时。 4学生行为 生活里没有太多的杂草~ 1、仪容仪表 2、物品携带。学校的超市只准卖学习用品和必需的生活用品,饮料、食品一概不准卖。不准在食堂和宿舍以外的任何地方吃,不准带手机、零食的情况。不准带手机、mp3 等入校。 3、文明行为:语言、礼貌、卫生、零食。 5自习双轨制 自习可不是说说而已~ 自习分为学科自习课和公共自习课 1、学科自习课

衡水二中2020高三语文模拟

衡水二中2020届高三语文测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群”与“众”密切相关,“群”本身就有“众”或“众多”的意思。《国语·周语》讲:“人三为众。”正是由于“群”与“众”相近,所以形成了“群众”组合词,代表“许多人”“众人”。古典文献存在“群众”一词的使用现象。例如,《荀子》:“群众不能移也。”进入20世纪,“群众”与“人民”“大众”等基本同义。 先秦儒家不乏“众”的论说,某种意义上发展了一种“众论”。孔子的“众论”极富特色,内涵深刻,集中体现了先秦儒家特有的群众责任观念。在儒家视野中,为政者的群众责任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则主张爱众。孔子主张仁者爱人,这其中必然包含着对民众的爱。为此,孔子对弟子提出了孝悌、谨信和泛爱众等责任伦理要求。对于孟子来说,爱众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与众同乐”。他认为,“独乐乐”不如“与人乐乐”,而在“与人乐乐”中“与少乐乐”又不如“与众乐乐”,体现了爱民众的责任担当。 二则强调济众。在孔子看来,一个真正的仁者能够做到己立立人、己达达人,如果广泛地给予人民以好处,又能接济广大的民众,不仅属于仁者,甚至就已经达到了圣人的境界。孔子这里对仁的诠释,包含着对仁者爱民济众的政治道德要求。 三则倡导得众。在教学过程中,孔子不但括明了“仁”为“爱人”和“知”为“知人”,而且阐明了真正的智慧之人应当是“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对此樊迟不理解,孔子弟子子夏解释:舜汤之所以拥有天下,就在于注重从人民大众当中选贤任能,使得心存不仁不义的人选离。“选于众”就是“得众”,就是“尊众”,体现了原始民主精神。 四则提倡容众。与“宽则得众”一脉相承,孔子弟子子张从人际关系角度阐明了“容众”的责任伦理。子张认为,不论一个人可不可交都应当与之交往,君子既尊重贤人又能容纳众人,既赞美善人又同情能力差的人,关键是自己要具备贤良之德,如此才有拒绝别人的资格。显然,子张所倡导的是普遍交往准则,追求的是“尊贤容众”的责任美德。 无疑,儒家所彰显的爱众、得众、济众、容众等群众责任观,由于缺乏现实经济政治基础而带有一定的理想主义成分,但它毕竟表达了对广大民众的关爱之情,对民事民疾的同情之感,对民众力量的认同之心,因此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启迪意义。 (摘编自涂可国《得众济众——先秦儒家关于为政者的群众责任观》)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群”与“众”意义相同,“群众”代表“许多人”“众人”,与“人民”“大众”同义。 B.孔子提出的孝悌、谨信和泛爱众等主张是为了要求人们具有爱民众的责任担当。 C.“与众同乐”、“与少乐乐”不如“与众乐乐”是孔子“爱众”思想的重要表现。 D.“容众”与“宽则得众”一脉相承,子张强调君子既要尊重贤人又要能容纳众人。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以《荀子》中的句子为例证明古典文献存在“群众”一词的使用现象,有说服力。 B.文章先阐述“群”与“众”的关系,再引入对儒家视野中为政者群众责任观的论述。 C.文章采用了举例论证、对比论证的方法,分析先秦儒家关于为政者的群众责任观。 D.文章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来论证论点,最后指出群众责任观仍然具有现实意义。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孔子认为,一个己立立人、己达达人的仁者如果能够接济民众,就达到了圣人境界。 B.舜、汤注重从人民大众当中选贤任能,人才“选于众”,体现了原始的民主精神。 C.子张觉得不论一个人可交不可交都应当与之交往,表明了子张倡导普遍交往准则。 D.儒家所彰显的群众责任观,表达了对广大民的关爱之情,在当今依然具有积极意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衡水二中试卷及答案

衡水市第二中学15-16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 高三年级语文试题 第Ⅰ卷(阅读题) 甲必做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汉字蕴含的美学 骆冬青 传说,仓颉造字,“天雨粟,鬼夜哭”,古人对文字的创生充满惊怖和景仰之情,后世“敬惜字纸”的意识中凝聚着华人对“文字”的共通感。汉字的诞生无从考据,可是,从古人刻画的留痕中,我们依然能够感受到那种鲜活灵动的精神。这种精神凝聚在汉字中,凝聚在书法中,凝聚在甲骨、青铜器、竹帛中。中华民族一项最伟大的创造,无疑是汉字这一文化符号。 身在中国文化浸润之中,却最容易忘记这一点。这是因为,汉字与西方拼音文字比起来,似乎在文化形态的比较中,已经落了下风。黑格尔曾断言:“拼音文字自在自为地最具智慧。”这表达了赤裸裸的西方中心主义,表现了一种傲慢与偏见。可是,这种观念,却被一些现代中国文人所接受。这无疑是受一种进化论式的想法所支配,认为文字的发展要经历四个主要阶段,即图画文字、象形文字、表意文字、表音文字。在这样的序列中,似乎清晰地显示了一种文字所处的文化地位,最晚形成的表音文字自然属于最高级的文字。那么,汉字处于什么位置? 从文字的起源来看,即使是拼音文字,亦需以一定形体作为“符号”来展示“声音”。也就是说,在根本意义上,形、音的合一,是所有文字必然的归宿。只不过,西方的拼音文字是以“字母”为基本元素的,“字母”作为表音的基础,生成为“单词”,方才成为西方语言书面表达的意义元素。汉字则不然。许慎的《说文解字序》曰:“仓颉之初作书也,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文者,物象之本;字者,言孳乳①而浸多也。”这里,着重指出了“象形”的重要性。“文字”获得了一种哲学意义,作为“物象之本”的“文”和“形声相益”的“字”构成的“汉字”,与“字母”的不同在于,它是以“形声相益”的复合形态出现的,从而具有了一种生态学意义上的“生生不息”的创发性。 所以,从图画文字到象形文字,汉字似乎完成了一种飞跃。但在两者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关联,并非是一种单线的进化,“图”进一步形式化,“画”进一步抽象化,从而使“字”逐渐“象形化”“文字化”。也就是说,汉字,正如公认的,是合形、音、义为一体的文字。于是人们把汉字说成是表意文字。

衡水二中2018届入学考(理科)

2018届第一次评价性考试 理科数学 2017.09.13 时间:120分钟 总分:150分 第I 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 1.若集合{}1,2lg <=? ?? ???-==x x N x x y x M ,则=?N C M R ( )C A .)2,0( B .(]2,0 C .[)2,1 D .()+∞,0 2.已知i 是虚数单位,则2015 1i i +( )3.C A . 12i - B .12i + C .12i -- D .12 i -+ 3.“勾股定理”在西方被称为“毕达哥拉斯定理”,三国时期吴国的数学家赵爽创制了一幅“勾股圆方图”,用数形结合的方法给出了勾股定理的详细证明,如图所示的“勾股圆方图”中,四个相同的直角三角形与中间的小正方向拼成一个边长为2的大正方形,若直角三角形中较小的锐角6 π α= ,现在向该正方形区域内随机地投掷一枚飞镖,飞镖落在小正方 形内的概率是( ) A. 1 B. C. D. 4.设,则下列不等式成立的是( ) A . B . C . D . 5已知下列三个命题: 1:p 若直线l 和平面α内的无数条直线垂直,则l α⊥; 2p :若()22x x f x -=-,则()(),x R f x f x ?∈-=-; 3p :在ABC ?中,若A B >,则sin sin A B >. 01a b <<<33a b >11 a b <1b a >lg 0b a -<()

其中真命题的个数是 ( )C A. 0 B. 1 C. 2 D. 3 6.在n x x ) ( 312-的展开式中,只有第5项的二项式系数最大,则展开式中常数项是( ) A .7-B .7C .28-D .28 7.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各侧面中,面积最小值为( ) A . B C D .12 8.如图所示的茎叶图(图一)为高三某班50名学生的化学考试成绩,图(二)的算法框图中输入的i a 为茎叶图中的学生成绩,则输出的m ,n 分别是( ) A .38m =,12n = B .26m =,12n = C .12m =,12n = D .24m =,10n =

衡水中学的教学教育方案计划规范标准要求

衡水中学的教育教学规范要求(推荐阅读) 一、教学 1、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各种能力的主渠道在课堂。 2、“两个对待”:把每节自习都当做考试对待,把每次考试都当作高考对待,真正做到“自习考试化,考试高考化,高考平时化”。 3、“三个按时”:自习课按时到位辅导,按时布置作业,按时收缴作业。 4、“四精”:精选、精讲、精练、精评。 5、“五必”:作业有发必收,有收必看、有看必批、有批必评、有评必补。 6、是“六个环节”:备、讲、批、辅、考、评。 7、教学改革上,以“五主”为原则: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问题为主导轴、思维为主攻,训练为主线。

8、在课程安排上体现“三步走”:夯实基础,和谐发展→凸显优势,自我发展→超越目标,跨越发展。 9、教学过程中如何提高课堂40分钟教学效率是突破课堂的关键。 10、开设了语文、外语阅读课,开辟专门阅览室,定出必读和选读书目,规定最低阅读量、摘抄量、写作量,其中语文阅读课不少于 3 课时。 二、课堂 1、上课禁止行为:看表、朝外看、擦眼镜、翘二郎腿 2、禁拖堂 3、先进的教学设施全部进入每个教室,提高了课堂效率,也提供了一个互动的平台。 4、课堂重能力。 (1)识记运用能力。 (2)理解概括能力:理解并概括文本的能力是一个核心能力。

(3)读题全局能力。教学生读题,弄清题目的知识点、提示点和考查点。 (4)答案还原能力。答案从题中来,弄清答案的来源与方法。 (5)技巧内化能力。内化方法然后形成思维习惯。 (6)听课反省能力。 (7)整理迁移能力。将某一类题的答题思路和方法迁移到类似题目中。 (8)分析创新能力。 (9)书写表达能力。 三、管理:重点在宿舍 1、在学生管理上实行半军事化、全封闭寄宿制管理。所有学生均住校,每两周市区学生允许回家一次,每一个月放一次回家周。非放假时间,任何学生不得出校门。 2、全校实行统一就寝时间管理,宿舍不准放书,学习资料一律放在教室,学生到寝室后安静速度异常之快,学校规定晚上10 点熄灯睡觉,学生睡前必须

衡水中学教育教学管理规程要求)

衡水中学教育教学管理规程要求 一、教学 1、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各种能力的主渠道在课堂。衡水中学的每节课 40 分钟, 2、“两个对待”:把每节自习都当做考试对待,把每次考试都当作高考对待,真正做到“自习考试化,考试高考化,高考平时化”。 3、“三个按时”:自习课按时到位辅导,按时布置作业,按时收缴作业。

4、“四精”:精选、精讲、精练、精评。 5、“五必”:作业有发必收,有收必看、有看必批、有批必评、有评必补。 6、是“六个环节”:备、讲、批、辅、考、评。 7、教学改革上,以“五主”为原则: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问题为主导轴、思维为主攻,训练为主线。 8、在课程安排上体现“三步走”:夯实基础,和谐发展→凸显优势,自我发展→超越目标,跨越发展。 9、教学过程中如何提高课堂45 分钟教学效率是突破课堂的关键。 10、开设了语文、外语阅读课,开辟专门阅览室,定出必读和选读书目,规定最低阅读量、摘抄量、写作量,其中语文阅读课不少于 3 课时。 二、课堂 1、上课禁止行为:看表、朝外看、擦眼镜、翘二郎腿 2、禁拖堂

3、先进的教学设施全部进入每个教室,提高了课堂效率,也提供了一个互动的平台。 4、课堂重能力。 (1)识记运用能力。 (2)理解概括能力:理解并概括文本的能力是一个核心能力。 (3)读题全局能力。教学生读题,弄清题目的知识点、提示点和考查点 (4)答案还原能力。答从题中来,弄清答案的来源。 (5)技巧内化能力。内化方法然后形成思维习惯。 (6)听课反省能力。 (7)整理迁移能力。将某一类题的答题思路和方法迁移到类似题目中。 (8)分析创新能力。 (9)书写表达能力。 三、管理:重点在宿舍

2015届河北省衡水二中高三高考模拟一语文试卷

2015届河北省衡水二中高三高考模拟一语文试卷 学校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 一、现代文阅读 1.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谈吟诵 陈向春 吟诵是什么?或者,今天我们所理解的吟诵是什么?吟诵是传统文化、古典诗词不可或缺的一种美的表现形式,有着独特的文化和艺术内涵。 初次接触到吟诵的人们,新奇之后,往往会问:古人是这么“吟”的么?这是原汁原味的古调子么?事实上,现在所有古典诗词的吟调,包括出自那些已经八九十岁、曾经接受过私塾教育的老人之口的吟调,都非古调。理由很简单,一是数千年语音变迁,所谓的“正宗”古音并不存在。其次,古人吟诵皆口耳相授,声音实况没有记载。古调绝响,无从谈起。但是,语音变迁之中,仍有不变的因素。比如“入声”被认为是一种“原生态”,华东、华南、西南以及台湾地区的方言就有入声,还保留了某些中古语音的特征,当地一些八九十岁老人还能以此为我们传递唐诗宋词微妙的声情韵味。 吟诵这个词,其意既可指吟,也可指诵;或者两者兼有,泛指用抑扬顿挫的声调有节奏地诵读。吟诵合称,表明至少有两种方式,即吟和诵。从有利于传承的角度说,概念或者叫法还是统一为好。台湾统一叫吟唱,大陆统一叫吟诵。吟诵的叫法,好在把吟和诵组合在一起,提醒人们:吟是从诵之中来的。吟唱的“唱”也并非一般的歌唱,是从吟读之中自然生发出来的,且不受固定乐谱束缚的自由唱。或许,比较方便简单的分类有三:诵、吟、唱。这当中,“诵”为基础,“吟“是结果,“唱”是升华。一个现代人,要想得到古人那种自由吟诵的境界,一是要吟出自己的调;二是要随“调”吟出,想吟就吟;三是音情并茂,韵味十足。 其实吟诵的根并不是一般说的古诗词文,而是传统蒙学诸经典。传统蒙学的本意在于“播种于心,求其日后自己发芽”,用“经典”打底,扎根在童心之内,故所读所诵必为精挑细选出来的好书好文好诗。中华文明,日积月累,不断生发,产生了众多的人文经典。多且文字繁难的经典,须经过“中介”的智慧,化繁为简,化难为易。这个转化的结果,便是各种蒙学教材的诞生。于是,中华“经典”的核心思想化作朗朗上口的韵读文字,随着熟诵、吟诵渗入人心。 古人把作诗称之为“吟咏情性”,诗在性情里,把诗从情性里吟咏出来,即为诗。而诗的鉴赏,则是从相反方向进行,靠吟咏作出来的诗,还须回到声音里体会。所以,“吟咏”的作用,不单是所谓“语言的艺术”问题,或艺术的审美问题,最根本的是它内涵着传统的“性情”。 【注】蒙学,即蒙馆,启蒙的学塾,相当于现在的幼儿园或小学。 【小题1】关于“吟诵”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吟诵是传统文化、古典诗词不可或缺的一种美的表现形式,有其独特内涵。

衡水二中高考地理题型专练与纠错25—— 高考学科素养训练(1)(原卷版)

(40分钟100分) 高考地理学科素养训练(1) 第I卷(选择题,共44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下图为一个岩层剖面,因其中岩层呈香肠形态,故名为石香 肠构造。由于不同力学性质互层的岩系受垂直或近垂直岩层的挤 压,软弱岩层被压向两侧塑性流动,夹在其中强硬岩层不易塑性 变形而被拉断,构成平面上呈平行排列的长条状块段。据图完成 下列各题。 1.形成石香肠构造的最主要的地质作用属于 A.岩浆活动B.地壳运动 C.变质作用D.风化作用 2.形成石香肠构造必须具备的条件 ①不同岩层有韧性差异①受到强大的压力①出现明显的断层构造①火山活动强烈 A.①① B.①① C.①① D.①①

城市是人类活动最为强烈的区 域,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 大量的自然地表不断被道路、高楼 建筑等人工地表所替代。下图示意 1991~2015年我国东部某城市不透 水地表空间变化图。据此完成3—5 题。 3.1991~2015年该市不透水地表的空间变化是 A.东西方向延伸 B.保持原有格局不变 C.略有缩小且北移 D.东北一西南方向延伸趋势越加明显 4.推测不透水地面增幅最小的应该是 A.核心功能区B.功能扩展区C.城市发展新区D.住宅区 5.该市不透水地表空间的变化产生的影响是 A.加大昼夜温差B.城市水域面积增加C.城市功能区北扩D.生态环境有所改善山东半岛某入海河流的流域内在 1952-2009年期间修建了大量水库,实施大 面积坡耕地改梯田和拦河闸坝修建,大规模 林地、园地建设等,但该河流输入海洋的泥 沙受其影响不大。下图示意1952-2009年间

河北省衡水二中2020届高三年级下学期第 8 周早读资料 语文含答案

2020 届衡水二中高三下学期语文早读资料(第 8 周) 一、情景式默写 1.《师说》中以为子择师和自己不从师作对比,韩愈直接点明自己的态度,认为这样做,最终导致的结果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韩愈《师说》中,作者认为弟子可以为师,师也可以为弟子,所以师和弟子的关系是相对的,不过是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的缘故。 3.《荀子?劝学篇》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这与韩愈《师说》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观点是相同的。 4.韩愈《师说》中士大夫之族耻学于师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5.韩愈《师说》中指出老师职能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韩愈在《师说》中表达了从师的重要性,并提出了择师的标准,其中明确择师标准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韩愈《师说》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反问道出了从师学习的必要性。 8.在《师说》中,韩愈对当时耻于学习的现象发出了两句慨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 “久”字写出了当时耻师现象已成陋习,“难”字写出了从师学习的重要性。 9.《师说》中韩愈以孔子为例,指出古代圣人重视师道的事迹,并由此得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结论,这是“教学相长”思想的体现。 10.韩愈在《师说》中以对比手法揭示了古代圣人和时下一般人形成的巨大差距的原因:古代圣人在自身很优秀的前 提下还不断为自己“充电”,而时下一般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韩愈在《师说》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强调懂得道理有先有后,技能学业各有专门研究,人与人之间可以互相学习。 二、成语积累 281.剑拔弩张势逼人282.间不容发形势急283.见微知著知趋势284.见异思迁不专一285.渐入佳境逐渐好286.江河日下慢慢坏287.江郎才尽才枯竭288.匠心独运构思巧289.交辉相映好景象290.胶柱鼓瑟不知变291.矫揉造作过分装292.矫枉过正做过头293.桀骜不驯人倔强294.捷足先登行动快295.津津乐道说不停296.金科玉律信条严297.紧锣密鼓在筹备298.噤若寒蝉不敢说299.泾渭分明界限清300.惊世骇俗言行怪301.精卫填海不畏难302.敬谢不敏婉推辞303.久假不归借不还304.举手投足不费力305.举重若轻能力强306.绝无仅有物稀少307.开诚布公人真诚308.开门揖盗自招祸309.开源节流多增收310.开宗明义阐宗旨311.侃侃而谈从容说312.慷慨解囊不吝啬313.克己奉公心为公314.恪尽职守尽职责315.空谷足音音信来316.空穴来风无根据317.苦心孤诣苦钻研318.脍炙人口赞诗文319.老气横秋无朝气320.乐不思蜀乐忘归 三、作文指导 作文原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 今年,是我们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 70 周年。 70年,时光带走了许多,也带来了许多。从泥泞的土路到平整的柏油路,从吃不饱到减肥茶,从笔墨书信到智能手机,从遥望天空到载人航天……你可曾了解那些沧桑巨变的细节、那些改天换地的故事;可曾思考是什么使我们的国家日益强大、让我们的生活日新月异…… 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见解或感悟,使共和国一百周年时的青年人读到你的文章,能从一个角度了解历史,了解我们时代的时代精神。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参考立意】 正确立意: 1.追梦时代,青春是用来奋斗的。 2.笃步前行,奋斗不止。 3.扬奋斗之帆,逐复兴之梦。 4.时代精神的重要内核是创新。 5.奋斗铸造美好。 6.初心不改,奋斗正当时。 7.时代精神决定时代命运。 8.幸福是奋斗出来的。 9.争做时代弄潮儿。10.科技创新,造福中国。11.改革创新,铸造时代辉煌。12.做建设美好家园的追梦人。13.弘扬开拓精神,争当时代先锋。14.弘扬铁人精神,勇做时代排头兵。15.继往开来,勇敢开拓。16.自强不息,拼搏创新。 片面或错误立意: 1.多难兴邦 2.弘扬大国工匠精神 3.吸经验教训,展大国风范 4.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5.坚持文化自信 【优秀范文】 奋斗青春追梦时代 (标题简洁,用八个字四个词精准体现审题,切中要害。) 亲爱的青年们: (称呼顶格写起,后用冒号,符合书信要求。若下一行空两格写上问候语如“你们好!”则更好。)时光荏苒,岁月如梭。共和国七十华诞仿佛还在昨日,今便已是百年诞辰。或许属于我的时代已成过去,但那段奋斗 的追梦年华依然沸腾于心,不禁想与你们分享那岁月。(开头对象感、对话意识明显,落实了“使共和国一百周年时的 青年人读到你的文章”的要求,完成了一个重要的“驱动任务”。“或许属于我的时代已成过去,但那段奋斗的追梦年 华依然沸腾于心”呼应标题,强调本文论点。“不禁想与你们分享那岁月”很自然地引出下文。) 我们的时代是变革的时代,我们的时代精神是奋斗精神。改革的号角引领着我们奋斗、前进。七十年前,一位老人在 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从此改革开放的春雨便滋润了大江南北。从东南沿海到西北大漠,我们的国家一步步打开大 门迎接世界。电视机、手表、汽车接踵而至,飞入寻常百姓家。泥泞的土路变成了平整的柏油路,荒芜的渔村变成了高 楼林立的大都市。老百姓从吃不饱到小康,再到全面发展的美好的生活需要。 人们的日子一天比一天红火,一天比一天热闹。那积贫积弱的旧中国早已一去不复返。而在世界上,中国更是真正“站了起来”、强了起来。我们有蛟龙下海、神舟探月,有时速三百五十公里的“复兴号”,有世界第一的量子卫星“墨 子号”,我们有看得最远的望远镜“FAST”天眼。这一切都离不开两个字——奋斗。正如晚清留学生羡慕外国车水马龙 一样,如今的我们也迎来大变革:我们也有了令人羡慕的“大国名片”。听从时代浩浩汤汤之大潮,顺应改革的号角,年 轻的人们,接过奋斗的接力棒,你们准备好了吗? (这一部分是主体部分第一层,段首句“我们的时代是变革的时代”为分论点一。作者擅长用比喻、引用、反复、对比等手法,语言概括力强,意蕴丰厚有张力,生动形象。后半段用重笔介绍“站了起来”的中国的种种令人羡慕的变革表现。)我们的时代是追梦的时代,我们的时代精神是奋斗精神。七十年艰苦追梦路漫漫,不觉回首遍地花开。伟大的变革离 不开一代又一代中华赤子的追梦奋斗。新中国成立之初,当美苏早已展开“星球大战”逐鹿太空时,中国却只能遥望天 空做着“航天梦”,钱学森、邓稼先等一批爱国科学家毅然回国,投身航天事业,从此我们先是有了“东方红”卫星, 不久又迎来了“神舟”载人飞船,再到如今“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 我们从无到有,从落后到领先,中国人不仅在太空留下了身影,还骄傲地向世界证明:中国是第一个登陆月背的国家。或许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那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中国梦已实现,但请年轻的人们不要忘却了那个追梦的时代,还有那用青春浇灌共和国梦想之花的前辈们。 (这一部分是主体部分第二层,段首句“我们的时代是追梦的时代”为分论点二。用对比手法,表达追梦时代志士先贤 的爱国情怀和强国表现。呼吁年轻的人们勿忘实现伟大变革的前辈。) 奋斗是我们的时代精神,也是我们永远的使命。生命不息,奋斗不息。奋斗筑造我们的时代。可曾想过,是什么使我 们的国家日益强大?是什么让我们的生活日新月异?是天时地利,不,是奋斗不息!中华民族从来生于忧患,从来勇于 面对多灾多难,但正因为奋斗,我们战胜洪水,战胜病疫。正因为奋斗,我们让滚滚黄沙成绿洲。没有那些笃志创新的“科技先锋”,没有那些精益求精的“大国工匠”,以及无数坚守奋斗的人们,哪得如此成就?奋斗吧,青年们,让我 们拉起袖子加油干!创造更辉煌的未来! (这一部分是主体部分第三层,段首句“奋斗是我们永远的使命”为分论点三。本段用设问句巧妙地诠释了“是什么使我们的国 家日益强大?是什么让我们的生活日新月异?”之问。多重间隔反复句“正因为奋斗,我们战胜洪水,战胜病疫。正因为奋斗, 我们让滚滚黄沙成绿洲。没有那些笃志创新的“科技先锋”,没有那些精益求精的“大国工匠”,以及无数坚守奋斗的人们,哪 得如此成就”,使内容充实丰满。段尾新时代领路人的金句,时代感鲜明,口号响亮,有感召力!) 我的时代在那头,你的时代在这头,中间连接着奋斗。年轻的人们,你们了解了我们的时代,那你们准备好迎接你们的时代 了吗?(这一部分是结尾部分,仿用余光中诗句,表达你我关联,拳拳之心呼唤后辈要随时迎接时代的挑战。)(正文后,若能 写上祝福语,如“祝青年们:梦想成真,幸福美好,未来更辉煌!”则既总结了全文,又完美了书信格式。) 一个你们的前辈 2019 年 3 月(右下对齐落款内容,先是写信人,后是日期,符合写作任务要求及书信格式要求。) 四、作文素材 01 于敏 于敏,男,汉族,中共党员,1926 年 8 月生,2019 年 1 月去世,天津宁河人,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高级科学顾问、研 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他是我国著名核物理学家,长期领导并参加核武器的理论研究和设计,填补了我国原子核理论 的空白,为氢弹突破作出卓越贡献。荣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和“全国劳动模范”“改革先锋”等称号。 02 申纪兰 1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