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伤寒论》中出现最多的经方(严选优质)

《伤寒论》中出现最多的经方(严选优质)

《伤寒论》中出现最多的经方(严选优质)
《伤寒论》中出现最多的经方(严选优质)

涉及条文经方

48 承气汤方

29 桂枝汤方

27 小柴胡汤方

12 五苓散方

12 四逆汤方

10 麻黄汤方

9 白虎汤方

8 大陷胸汤方

8 理中汤方

6 小青龙汤方

6 吴茱萸汤方

6 白虎加人参汤方

5 小建中汤方

5 大柴胡汤方

5 抵挡汤方

5 栀子豉汤方

4 瓜蒂散方

4 小半夏汤方

4 猪苓汤方

4 甘草干姜汤方

3 大青龙汤方

3 葛根汤方

3 甘草泻心汤方

3 泻心汤方

3 桔梗汤方

3 肾气丸方

3 十枣汤方

3 通脉四逆汤方

3 附子汤方

3 葛根黄连黄芩甘草汤方2 桂枝甘草汤方

2 桂枝加芍药汤方

2 桂枝加芍药大黄汤方

2 桂枝加葛根汤方

2 桂枝加黄芪汤方

2 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方

2 芍药甘草汤方

2 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方2 桂枝人参汤方

2 桂枝麻黄各半汤方

2 炙甘草汤方

2 奔豚汤方2 当归生姜羊肉汤方

涉及条文经方

2 当归芍药散方

2 麻黄加白术汤方

2 麻黄附子甘草汤方

2 越婢加白术汤方

2 甘草麻黄汤方

2 柴胡桂枝汤方

2 柴胡桂枝干姜汤方

2 黄芩汤方

2 大黄黄连黄芩泻心汤方

2 葶苈大枣泻肺汤方

2 茯苓甘草汤方

2 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方

2 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方

2 真武汤方

2 猪膏乱发煎方

2 下瘀血汤方

2 茵陈蒿汤方

2 理中丸方

2 理中加附子汤方

2 白通汤方

2 乌梅丸方

2 桃花汤方

2 竹叶石膏汤方

2 栀子干姜汤方

2 黄连阿胶汤方

2 黄土汤方

2 白头翁汤方

2 白头翁加甘草阿胶汤方

2 赤小豆当归散方

1 桂枝加桂汤方

1 桂枝加附子汤方

1 桂枝加附子当归细辛人参干姜汤方1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方

1 芍药甘草附子汤方

1 桂枝去桂加黄芩牡丹汤方

1 桂枝去芍药汤方

1 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方

1 桂枝去芍药加人参生姜汤方

1 桂枝去芍药加牡蛎龙骨救逆汤方1 桂枝去芍药加茯苓白术汤方

1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方

1 桂枝芍药知母甘草汤方

1 桂枝附子汤方

涉及条文经方

1 桂枝当归汤方

1 桂枝当归牡丹桃仁枳实汤方

1 桂枝生姜枳实汤方

1 桂枝茯苓枳实芍药甘草汤方

1 桂枝茯苓白术细辛汤方

1 桂枝茯苓丸方

1 桂枝甘草麻黄生姜大枣细辛附子汤方1 桂枝二越婢一汤方

1 桂枝二麻黄一汤方

1 黄芪建中汤方

1 黄芪桂枝五物汤方

1 黄芪桂枝五物加干姜半夏汤方

1 黄芪芍药桂枝汤方

1 黄芪桂枝茯苓细辛汤方

1 黄芪当归汤方

1 乌头桂枝汤方

1 栝蒌桂枝汤方

1 当归四逆汤方

1 当归四逆加人参附子汤方

1 当归四逆加茱萸生姜附子汤方

1 温经汤方

1 蜘蛛散方

1 王瓜根散方

1 当归散方

1 阿胶艾叶汤方

1 阿胶生姜汤方

1 当归贝母苦参丸方

1 当归附子汤方

1 麻黄杏子薏苡甘草汤方

1 麻黄杏子甘草石膏汤方

1 麻黄茯苓汤方

1 麻黄连轺赤小豆汤方

1 麻黄附子细辛汤方

1 麻黄升麻汤方

1 越婢汤方

1 越婢加半夏汤方

1 大青龙加附子汤方

1 小青龙加石膏汤方

1 葛根加半夏汤方

1 文蛤汤方1 文蛤散方

1 半夏麻黄丸方

1 厚朴麻黄汤方

涉及条文经方

1 射干麻黄汤方

1 乌头麻黄黄芪芍药甘草汤方

1 鼻塞散方

1 一物瓜蒂汤方

1 皂荚丸方

1 蜀漆散方

1 三物小白散方

1 小柴胡加茯苓汤方

1 小柴胡加茯苓白术汤方

1 小柴胡加黄连牡丹汤方

1 柴胡加芒硝汤方

1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方

1 柴胡枳实芍药甘草汤方

1 柴胡黄芩芍药半夏甘草汤方

1 防己黄芪汤方

1 旋复花代赭石汤方

1 生姜泻心汤方

1 半夏泻心汤方

1 黄连汤方

1 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方

1 黄芩加半夏生姜汤方

1 附子泻心汤方

1 黄连黄芩泻心汤方

1 黄连黄芩半夏猪胆汁汤方

1 黄连石膏半夏甘草汤方

1 黄连半夏石膏甘草汤方

1 小陷胸汤方

1 栝蒌茯苓汤方

1 黄芩牡丹栝蒌半夏枳实汤方

1 栝蒌薤白白酒汤方

1 栝蒌薤白半夏白酒汤方

1 枳实薤白桂枝厚朴栝蒌汤方

1 旋复花汤方

1 葶苈栝蒌桔梗牡丹汤方

1 黄连黄芩麦门冬桔梗甘草汤方

1 桔梗甘草茯苓泽泻汤方

1 桔梗甘草枳实芍药汤方

1 桔梗甘草枳实芍药加地黄牡丹汤方1 苦酒汤方

1 半夏散方

1 小半夏加茯苓汤方

1 半夏干姜散方

1 生姜半夏汤方

涉及条文经方

1 半夏茯苓汤方

1 竹茹半夏汤方

1 干姜人参半夏丸方

1 半夏厚朴茯苓生姜汤方

1 甘遂半夏汤方

1 橘皮汤方

1 橘皮竹茹汤方

1 橘皮枳实生姜汤方

1 排脓汤方

1 排脓散方

1 枳实芍药散方

1 枳实栀子豉汤方

1 枳实白术汤方

1 枳实白术茯苓甘草汤方

1 枳实厚朴白术甘草汤方

1 枳实橘皮桔梗半夏生姜甘草汤方1 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方

1 厚朴四物汤方

1 厚朴七物汤方

1 厚朴大黄汤方

1 厚朴枳实白术甘草汤方

1 白术散方

1 白术石膏半夏干姜汤方

1 白术茯苓半夏枳实汤方

1 白术茯苓厚朴汤方

1 白术枳实桃仁干姜汤方

1 白术枳实干姜白蜜汤方

1 茯苓白术厚朴石膏黄芩甘草汤方1 茯苓白术戎盐汤方

1 茯苓白术甘草汤方

1 茯苓杏子甘草汤方

1 茯苓泽泻汤方

1 葵子茯苓散方

1 防己茯苓汤方

1 木防己汤方

1 木防己去石膏加茯苓芒硝汤方1 防己椒目葶苈大黄丸方

1 猪苓加人参汤方1 猪苓加黄连牡丹汤方

1 滑石乱发白鱼散方

1 泽泻汤方

1 牡蛎泽泻汤方

1 泽漆汤方

涉及条文经方

1 栝蒌瞿麦薯蓣丸方

1 狼牙汤方

1 蛇床子散方

1 矾石丸方

1 硝石矾石散方

1 苦参汤方

1 诃黎勒散方

1 雄黄散方

1 猪肤汤方

1 猪胆汁导方

1 王瓜根导方

1 蜜煎导方

1 白蜜煎方

1 麻仁白蜜煎方

1 麻子仁丸方

1 大陷胸丸方

1 大黄甘遂阿胶汤方

1 大黄厚朴甘草汤方

1 大黄厚朴枳实半夏甘草汤方

1 大黄石膏茯苓白术枳实甘草汤方1 大黄芒硝汤方

1 大黄黄芩地黄牡丹汤方

1 大黄香蒲汤方

1 大黄牡丹汤方

1 大黄附子细辛汤方

1 大黄蟅虫丸方

1 抵挡丸方

1 甘草干姜茯苓白术汤方

1 理中加黄芪汤方

1 理中加人参栝蒌汤方

1 人参白术芍药甘草汤方

1 大建中汤方

1 四逆加人参汤方

1 四逆加吴茱萸黄连汤方

1 四逆散方

1 茯苓四逆汤方

1 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方

1 白通加猪胆汁汤方

1 干姜附子汤方

1 人参附子汤方

1 人参干姜汤方

1 甘草附子汤方

1 白术附子汤方

涉及条文经方

1 附子粳米汤方

1 天雄散方

1 大乌头煎方

1 乌头赤石脂丸方

1 薏苡附子散方

1 薏苡附子败酱散方

1 九痛丸方

1 禹余粮丸方

1 附子细辛黄连黄芩汤方

1 赤石脂禹余粮汤方

1 石膏黄连黄芩甘草汤方

1 黄芩石膏杏子甘草汤方

1 竹叶石膏杏子甘草汤方

1 竹叶石膏黄芩泽泻半夏甘草汤方1 竹叶汤方

1 竹皮大丸方

1 人参石膏汤方

1 白虎加桂枝汤方

1 白虎加桂枝人参汤方

1 白虎加桂枝人参芍药汤方

1 白虎加人参黄连阿胶汤方

1 白虎加地黄汤方

1 栀子汤方

1 栀子甘草豉汤方

1 栀子生姜豉汤方

1 栀子厚朴枳实汤方

1 栀子大黄汤方

1 栀子黄柏汤方

1 栀子连轺甘草栝蒌汤方

1 甘草汤方

1 甘草粉蜜汤方

1 甘草小麦大枣汤方

1 酸枣仁汤方

1 人参地黄龙骨牡蛎茯苓汤方

1 麦门冬汤方

1 栝蒌牡蛎散方1 紫参汤方

1 地黄半夏牡蛎酸枣仁汤方1 地黄黄柏黄连半夏汤方

1 地黄黄柏茯苓栝蒌汤方

1 地黄黄柏秦皮茯苓泽泻汤方1 地黄知母黄连阿胶汤方

1 柏叶阿胶汤方

涉及条文经方

1 黄连黄芩阿胶甘草汤方

1 黄连阿胶半夏桃仁茯苓汤方1 连轺阿胶半夏赤小豆汤方1 黄连茯苓汤方

1 柏叶汤方

1 红兰花酒方

1 鳖甲煎丸方

1 升麻鳖甲汤方

1 升麻鳖甲去雄黄蜀椒汤方1 王不留行散方

1 黄连粉方

1 黄连黄芩栀子牡丹芍药汤方1 百合洗方

1 百合知母汤方

1 百合鸡子黄汤方

1 百合滑石散方

1 百合滑石代赭石汤方

1 百合贝母茯苓桔梗汤方

1 百合地黄汤方

1 百合地黄加牡蛎汤方

1 百合地黄牡丹半夏茯苓汤方1 烧裩散方

1五苓加茵陈蒿散方

桃仁承气汤方

调胃承气汤方

小承气汤方

大承气汤方

《伤寒论》中出现最多的经方(严选优质)

涉及条文经方 48 承气汤方 29 桂枝汤方 27 小柴胡汤方 12 五苓散方 12 四逆汤方 10 麻黄汤方 9 白虎汤方 8 大陷胸汤方 8 理中汤方 6 小青龙汤方 6 吴茱萸汤方 6 白虎加人参汤方 5 小建中汤方 5 大柴胡汤方 5 抵挡汤方 5 栀子豉汤方 4 瓜蒂散方 4 小半夏汤方 4 猪苓汤方 4 甘草干姜汤方 3 大青龙汤方 3 葛根汤方 3 甘草泻心汤方 3 泻心汤方 3 桔梗汤方 3 肾气丸方 3 十枣汤方 3 通脉四逆汤方 3 附子汤方 3 葛根黄连黄芩甘草汤方2 桂枝甘草汤方 2 桂枝加芍药汤方 2 桂枝加芍药大黄汤方 2 桂枝加葛根汤方 2 桂枝加黄芪汤方 2 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方 2 芍药甘草汤方 2 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方2 桂枝人参汤方 2 桂枝麻黄各半汤方 2 炙甘草汤方 2 奔豚汤方2 当归生姜羊肉汤方 涉及条文经方 2 当归芍药散方 2 麻黄加白术汤方 2 麻黄附子甘草汤方 2 越婢加白术汤方 2 甘草麻黄汤方 2 柴胡桂枝汤方 2 柴胡桂枝干姜汤方 2 黄芩汤方 2 大黄黄连黄芩泻心汤方 2 葶苈大枣泻肺汤方 2 茯苓甘草汤方 2 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方 2 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方 2 真武汤方 2 猪膏乱发煎方 2 下瘀血汤方 2 茵陈蒿汤方 2 理中丸方 2 理中加附子汤方 2 白通汤方 2 乌梅丸方 2 桃花汤方 2 竹叶石膏汤方 2 栀子干姜汤方 2 黄连阿胶汤方 2 黄土汤方 2 白头翁汤方 2 白头翁加甘草阿胶汤方 2 赤小豆当归散方 1 桂枝加桂汤方 1 桂枝加附子汤方 1 桂枝加附子当归细辛人参干姜汤方1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方 1 芍药甘草附子汤方 1 桂枝去桂加黄芩牡丹汤方 1 桂枝去芍药汤方 1 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方 1 桂枝去芍药加人参生姜汤方 1 桂枝去芍药加牡蛎龙骨救逆汤方1 桂枝去芍药加茯苓白术汤方 1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方

伤寒论释义胡希恕

考历代研究《伤寒论》的成绩与不足:宋之前将之当成方书,对其理论体系了解不足,且认为《伤寒论》是治疗外感热病的专书,这一极错误的认识直到清代才有所纠正; 隋唐时的孙思邈再次编次了《伤寒论》,并首先提出“方证同条”,为日后方证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北宋校注了《伤寒论》是一大功绩,赵开美仿宋刻本至今仍是《伤寒论》最权威版本; 成无已首注《伤寒论》,并系统论述二十三种腹证(然不受重视),之后的注家皆袭用《内经》注解大论,牵强附会,曲意穿凿,玄虚晦涩难解,将一部实用医典活活曲解成难懂、不实用之书。且由于封建观念的影响,历代只重脉诊不重腹证。这些都是中国历代治《伤寒论》的特点及通病。 在日本,以吉益东洞为首的古方派,独立于《内经》之外,发展了《伤寒论》自身的体系,以方证相对、不尚思辨而尚实用、重视腹诊为特点,将经方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科,而非单用于外感热病。 应该看到,分清经方与医经的体系不同,是正确学习《伤寒杂病论》的第一步,不然一些概念会被误导,终身不得其门而入。在中国,从宋金之后,《伤寒杂病论》皆是《内经》的附庸,都要以经解论,要知道,作为一部经典,不可能要依靠《内经》、《难经》方能立足,它定有其自身体系,从学术、行文、概念便知大大有别,有这方面,日本比我们做得好(我素对日本没有好印象,但在这方面却要肯定它)。 到明清,出现了方有执、徐大椿、尤在泾、柯琴,这种局面才有所改善,方有执敢于提出:《伤寒例》的学术思想与论中条文有根本不同;柯琴率先提出“仲景之六经,为百病立法,不专为伤寒一科,伤寒杂病,治无二理,咸归六经之节制”,使经方用途大大扩展,对《伤寒论》认识大有突破,但乃离不开《内经》,似乎没有《内经》,《伤寒论》便不可自立于世;腹诊在清代也略有了发展,但乃重视不够。应该看到,虽有柯琴等人提倡,《伤寒论》是治疗外感热病专书乃是主流观点,又由于明清温病学的发展,即便在外感热病治疗上,大都认为伤于寒邪才用伤寒法,余五邪皆用温病法。究其实,大家虽口头仍尊仲景为医圣,实际《伤寒论》已沦落到可有可无的地位。 后世发展了很多辩证方法,不是提倡以症状的客观事实为依据,而推崇玄学思辨,没完没了的诡辨,随意臆测病机,直接或间接导致了中医的堕落。到了民国,有人要废除中医,不搞实用真要消亡了。在中医面临被废除的民国时期,激发了《伤寒论》的潜力,反而迎来了其研究的又一个高峰,当时伤寒派名家林立,多借鉴了日本的古方派观点,以实用派占了主流,如恽铁樵、陆渊雷、余无言等,《伤寒论》的实用价值才进一步得到体现。 胡希恕正是在这个时候出现,在那个特殊时期,他充分了解《伤寒论》的核心价值在于它的实用、高效。为了中医的生存,他付出了毕生的心血。他既有师承,又博览群书、聪颖善悟,既办学育人又密切联系临床,既了解中国传统的伤寒学观点,又得到日本的古方派、巴甫洛夫学说的启发,提出了: 1、《伊尹汤液经》是《伤寒论》原始蓝本、与《内经》的医经体系不同,《伤寒论》自有其独特体系。 2、六经辨证的实质是八纲辨证:《伤寒论》的六经辨证不是脏腑经络辨证,而是八纲辨证。

倪海厦经方治感冒简易图表

注1 :发烧+有汗+ 口渴欲饮冷+怕热T白虎汤注2 :发烧+无汗+ 口不渴+怕冷+四肢冰冷+疲累T麻黄附子细辛汤

注1:女子月经期感冒一律使用小柴胡汤,若咳嗽加厚朴杏仁、喉咙痛加葛根 注2 :小青龙汤症但表症(恶寒发热头痛)不明显T 射干麻黄汤 注3 :咳嗽/喉咙痛+无汗+ 口不渴+怕冷+四肢冰冷+疲累T 麻黄附子细辛汤 咳嗽 喉咙痛 (可兼有发 麻杏 甘石汤 桂枝汤 +厚朴 +杏仁 大青龙 小青龙 汤 麻杏 甘石汤 桂枝汤 +葛根 大青龙 葛根汤 冷渴痰 怕口黄

感冒治症简易图表(三) 注1:鼻塞严重则另加【辛夷+苍朮+石菖蒲】 注2 :女子月经期感冒一律使用小柴胡汤 注3 :鼻塞/头身痛+无汗+ 口不渴+怕冷+四肢冰冷+疲累-麻黄附子细辛汤 头?身痛 麻杏 甘石汤 桂枝汤 大青龙 小青龙 汤 桂枝汤 +葛根 桂枝汤 葛根汤 麻黄汤 (可兼有发

常见问题与说明【一】 首先感谢倪海厦恩师无私的教导、张孟浩的精心制作,及叶昭呈完美的slides show,才有此图表的遐生. ※读表的方法:请由最上方之有汗无汗开始读起, 再依症状分支往下走到对应方剂为止。 1.服用科学中药的剂量,及方法为何? a.每日三次,早中晚餐饭前,空腹,温开水送服 b.若病情较重,可于睡前加服一次. a. 续服用2日仍然无效时,应该转方或停服,并到 诊所就医,避免延误病情. 浸泡胆巴或硫磺薰制(氧化硫)的中药,与防腐 剂一样,都会严重损伤肝肾,请务必慎选葯材.3.服葯后,退烧,不再恶寒身痛(表解),但有后遗 症,如咳嗽不愈,声哑怎么办? a.若是咳嗽不愈,表示此人平时即多有痰饮体质. …如(寒性)白痰,则用苓甘姜味辛夏仁汤. …如(热性)黄痰,则用千金苇茎汤. 《芦根、冬瓜子、桃仁、及仁》 b.如(津亏)声哑,或干咳无痰,表示此人平时多 晚睡,贪食炸烤食物,或服抗生素,伤到津液, 则用麦门冬汤. 4.病症看起来像似表寒桂枝汤证(有汗,恶寒,□不 渴)? 乂有鼻流黄涕看似有热证的麻杏甘石汤证该如何选方? a.恭喜,您已进入合方运用的殿堂.请用 桂枝汤加麻杏甘石汤但总剂量不变. 5.月经期间感冒喉痛,可否用小柴胡汤合葛根汤? a.正确答案,但小柴胡汤量要大一些。 6.严重之喉痛,如扁桃腺化脓,可再加桔梗,玄参,石膏 7.若服用水药,各方之参考剂量及使用法请详见后列之 投影片,实际使用量请依合格中医师处方。小孩服用量依照与成人体重之比例。如60公斤成人需喝一 碗,30公斤小孩则喝半碗o 张孟超敬笔2-20-2010

古今中药剂量换算

古今中药剂量换算 The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the evening of 2021

古今中药剂量换算 《古今中药剂量换算问题》 编撰:春风微拂 1981年我国考古发现汉代度量衡器“权”,并以此推算出古方剂量,解决了历史上古方剂量的一大疑案,对仲景学说的教学、科研、临床应用意义重大。以下根据柯雪帆、郝万山教授网上资料整理。 仲景时代药量与现代公制药量(约合换算): 千二百黍重十二铢,两之为两,十六两为斤,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 即1200个黍米重12铢,两个12铢为1两,16两为斤,30斤为钧,4钧为石。 (汉代“石”读shi,后世读dan)。 1权=12斤,1斤=16两=250克(液体250毫升), 1两=克,约15克 千二百黍实其龠(yue),合之为合(ge),十合为升,十升为斗,十斗为斛。

1斗=2000毫升,1升=200毫升,1合=20毫升,1龠=10毫升, 1铢=~克,1两=24铢,一钱匕=5铢钱=~克, 1刀圭=毫升约克,1撮=4刀圭=2克,1分=~克 1方寸匕=10刀圭=毫升约3~5克 (金石类药末约2克草木类药末约1克), 蜀椒1升=50克,葶力子1升=60克,吴茱萸1升=50克, 五味子1升=50克,半夏1升=130克,虻虫1升=16克,附子大者一枚=20~30克、中者一枚15克, 乌头一枚小者=3克,大者5~6克,杏仁大者10枚=4克, 栀子10枚平均=15克,瓜蒌大小平均一枚约46克, 枳实一枚约克,石膏鸡蛋大1枚约40克, 厚朴1尺约30克,竹叶一握约12克,梧桐子大(约)黄豆大。 十分为寸,十寸为尺,十尺为丈,十丈为引。 1寸=公分,1尺=23公分

经方《伤寒论》17方整理总结

经方《伤寒论》17方整理总结 经方之一:乌梅丸 中国国务学位委员医学科学评议组成员,北京中医学院教授任应秋的老师刘有余以善用乌梅丸治杂病蜚声一时,任老在一旁待诊时,曾见刘有余老师半日曾四次疏用乌梅丸,一用于肤厥,二用于消渴,一用于腹泻,一用于吐逆。毕诊后问难于老师,他说,凡阳衰于下,火盛于上,气逆于中诸证都可以随证施用。这此,记得有一位名医学的话,《伤寒论》你要弄懂一字一方,即可受用一生,看来说的一点也不假,上面的刘有余可谓是持一方乌梅丸即可蜚声一时。 一。从木土理论看待理肝重剂乌梅丸。 肝属木,脾属土,木能克土,而土得林而达之,木能疏土脾滞以行,风肝之病,知肝传脾,风木一动必乘脾胃。 厥阴提纲之症多属肝风内扰乘克脾胃之象,即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其中,消渴,饥而不欲食乃是肝风内扰中消脾胃之症,食则吐蛔乃是肝风内扰,上逆胃口之症,下之利不止,乃是肝风内扰下揎脾土之症,提纲六症属肝风乘土则四。 厥阴主方乌梅丸,有泄木安土之法,其中君药乌梅酸敛肝泻风,佐苦辛甘之黄连,干姜之类。 辛开苦降相伍,可以升降胃气,调和中焦。以参归补虚安中,总体构成泄风木之有余,安中土之不足。使风木得静,中土得安,脾胃得和。则扶土抑木,达到源流并治,治已防变之效果,确有见肝之病,各肝

传脾当先实脾之意。此乃泄肝安胃一大法也。 乌梅丸的应用木土不和是治验的主要类型,以肝脾不和,肝胃不和为主。辨证要紧扣肝风同夹寒热,乘虚内扰脾胃,治疗勿忘重用酸收和调理寒热比例,此乃临证取效的关键。 二。从调理阴阳说乌梅丸。 乌梅丸本来是治疗蛔虫症、药物既有酸甘化阴配伍,又有辛甘温阳、酸苦泄热、苦辛顺其升降等方法。这可谓寒热并用,刚柔共济,气血兼顾,扶正祛邪集于一身。 在治疗消化系统疾病,例如慢性胃炎、胃溃疡、胃粘膜脱垂、胃肠神经官能症、慢性胆囊炎等疾病时,如果病程绵长,有形体消瘦、精神郁闷、体倦乏力、四肢发凉、心烦口苦、食欲差、头晕耳鸣、恶心呕吐等症状时,可以抓住其阴阳错杂的病机,用乌梅丸加吴茱萸、煅瓦楞子、橘络等来治疗,来针对病症的寒热虚实俱存、上下内外均病等具体情况。治疗高血压病,对一些老年病人,如果长期精神紧张、多愁善感,除了常见的头晕耳鸣症状外,还出现颜面潮红、口干、舌红的上热症状,以及四肢发凉、畏寒、脉沉迟等下寒症状,两者互相交错,此时可用乌梅丸,去掉干姜、川椒、而加用吴茱萸、生姜,取吴茱萸汤 (由吴茱萸、人参、生姜、大枣组成)之意,治疗胃中虚寒,胸膈满闷,手足逆冷。如果失眠多梦,则取肉桂代替桂枝,用交泰丸(由黄连、肉桂组成)之意,交通心肾,治疗失眠。治疗窦性心动过缓,传导阻滞等心率缓慢症状时,如果病程长,有精神忧郁、头晕、胸闷、头面烘热、出汗口苦等上热症状,又有四肢厥冷、畏寒等心阳虚的症

伤寒论经方用量换算表

刚搜来的,供参考 字号:大中小 在淘宝和卖家聊, 问小柴胡汤要柴胡八两, 他放几克? 答24克, 经方一两等于现在3克. 问为什么不是240克, 他反问: 柴胡一味药你要半斤? 反吓我一跳. 原来按我的想法, 竟然一味药要放半斤. 现在500克就是一斤嘛. 难道是我错了? 忙去翻JT的文章: 《伤寒论》小柴胡汤的柴胡是半斤,汉代半斤的话,大概现在剂量的三四两左右。不过我开经方的话,通常是乘以0.3,不太会乘到0.4,所以他写半斤、八两,我就开二两四。 我现在开柴胡汤,二两四的药单拿到药行,药行不卖,药行说「没有人这样开的」,当我听到这个药行说「没有人这样开」的时候,我心里就会有一个疑惑:「现在台湾的人得了柴胡证,怎么办?」因为柴胡证用柴胡汤,要确保这个药有效,柴胡需要开得很重,也就是,一碗汤里面,柴胡不得少于八钱,这是基本的规范。少于八钱有没有可能有效?有可能,但是没有效的可能性也很大。 按JT的折法, 经方一两是现在0.3两. 0.3两是30g吗? 台湾的一两是37.5g, 所以0.3两是11.25g. 所以算下来二两四是90g. 柴胡剂加90g柴胡量算大吗?!

倪海夏:认为是37克,去掉7克是30克,但好象他很少用这么大量,关键是药要对症! 黄元御:经方之一两今之12.65克 郝万山:1两等于15.625g 中医学校里普遍按汉之一两折合今之3g折算. <-- 鄙视一下,呵呵. 随着东汉出土文物考古工作的深入,经方剂量的折算愈来愈显得明确。根据考古、度量衡研究新的考证,成书与东汉末年的《伤寒杂病论》一斤约等于220g,一两约等于13.8g,一升约等于200ml,一合约等于20ml;一尺约等于23.1cm。 看来汉之一两折成今之15.6克比较靠谱. 那是不是简单的按一两15克算呢? 真如此, 桂枝汤的桂枝三两就是45克, 小柴胡汤的柴胡八两就是120克, 量也惊人. 汉代度量衡的转化 ——郝万山

《伤寒论》中出现最多的经方

48 承气汤方 29 桂枝汤方 27 小柴胡汤方 12 五苓散方 12 四逆汤方 10 麻黄汤方 9 白虎汤方 8 大陷胸汤方 8 理中汤方 6 小青龙汤方 6 吴茱萸汤方 6 白虎加人参汤方 5 小建中汤方 5 大柴胡汤方 5 抵挡汤方 5 栀子豉汤方 4 瓜蒂散方 4 小半夏汤方 4 猪苓汤方 4 甘草干姜汤方 3 大青龙汤方 3 葛根汤方 3 甘草泻心汤方 3 泻心汤方 3 桔梗汤方 3 肾气丸方 3 十枣汤方 3 通脉四逆汤方 3 附子汤方 3 葛根黄连黄芩甘草汤方2 桂枝甘草汤方 2 桂枝加芍药汤方 2 桂枝加芍药大黄汤方 2 桂枝加葛根汤方 2 桂枝加黄芪汤方 2 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方 2 芍药甘草汤方 2 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方2 桂枝人参汤方 2 桂枝麻黄各半汤方 2 炙甘草汤方 2 奔豚汤方 2 当归生姜羊肉汤方2 当归芍药散方 2 麻黄加白术汤方 2 麻黄附子甘草汤方 2 越婢加白术汤方 2 甘草麻黄汤方 2 柴胡桂枝汤方 2 柴胡桂枝干姜汤方 2 黄芩汤方 2 大黄黄连黄芩泻心汤方 2 葶苈大枣泻肺汤方 2 茯苓甘草汤方 2 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方 2 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方 2 真武汤方 2 猪膏乱发煎方 2 下瘀血汤方 2 茵陈蒿汤方 2 理中丸方 2 理中加附子汤方 2 白通汤方 2 乌梅丸方 2 桃花汤方 2 竹叶石膏汤方 2 栀子干姜汤方 2 黄连阿胶汤方 2 黄土汤方 2 白头翁汤方 2 白头翁加甘草阿胶汤方 2 赤小豆当归散方 1 桂枝加桂汤方 1 桂枝加附子汤方 1 桂枝加附子当归细辛人参干姜汤方1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方 1 芍药甘草附子汤方 1 桂枝去桂加黄芩牡丹汤方 1 桂枝去芍药汤方 1 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方 1 桂枝去芍药加人参生姜汤方 1 桂枝去芍药加牡蛎龙骨救逆汤方1 桂枝去芍药加茯苓白术汤方 1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方 1 桂枝芍药知母甘草汤方 1 桂枝附子汤方

倪海厦感冒治症简易图表讲课稿

倪海厦感冒治症简易 图表

首先感谢倪海厦恩师无私的教导、张孟浩的精心制作,及叶昭呈完美的slides show,才有此图表的诞生. ※读表的方法:请由最上方之有汗无汗开始读起,再依症状分支往下走到对应方剂为止. 1. 服用科学中药的剂量,及方法为何 a.每日三次,早中晚餐饭前,空腹,温开水送服 b.若病情较重,可于睡前加服一次. c. 1 岁以下幼儿每次剂量 0.3 ~ 0.5 公克 1 ~ 3岁每次剂量 0.5 ~ 1.5 公克

3 ~ 6岁每次剂量 1.5 ~ 2 公克 6 ~ 10岁每次剂量 3 公克 10 ~ 14岁每次剂量 4 公克 14 岁以上成人每次剂量 5 公克 此剂量仅供参考, 请依体格及医师建议,酌量加减. 2.服用多久,仍然无效时应该停服 a.若对证, 多半24小时以内,病情改善, 如连续服用2日仍然无效时,应该转方或停服,并到诊所就医,避免延误病情. 浸泡胆巴或硫磺薰制(氧化硫)的中药,与防腐剂一样,都会严重损伤肝肾,请务必慎选药材. 3. 服药後, 退烧,不再恶寒身痛(表解), 但有後遗症,如咳嗽不癒,声哑怎麽办 a. 若是咳嗽不癒,表示此人平时即多有痰饮体质. ---如(寒性)白痰,则用苓甘姜味辛夏仁汤. ---如(热性)黄痰,则用千金苇茎汤. 《芦根、冬瓜子、桃仁、苡仁》

b. 如(津亏)声哑,或乾咳无痰, 表示此人平时多晚睡, 贪食炸烤食物,或服抗生素,伤到津液,则用麦门冬汤. 4. 病症看起来像似表寒桂枝汤证(有汗,恶寒,口不渴) . 又有鼻流黄涕看似有热证的麻杏甘石汤证该如何选方 a.恭喜, 您已进入合方运用的殿堂. 请用桂枝汤加麻杏甘石汤但总剂量不变. 5. 月经期间感冒喉痛,可否用小柴胡汤合葛根汤 a. 正确答案, 但小柴胡汤量要大一些. 6. 严重之喉痛,如扁桃腺化脓, 可再加桔梗,玄参,石膏 7. 若服用水药,各方之参考剂量及使用法请详见後列之投影片,实际使用量请依合格中医师处方.小孩服用量依照与成人体重之比例.如60公斤成人需喝一碗,30公斤小孩则喝半碗. 张孟超敬笔2-20-2010 【桂枝汤处方】 桂枝9克(3钱) 白芍9克(3钱) 炙甘草6克(2钱) 生姜切片9克(3钱) 大枣擘(用手掰开)12枚

刘渡舟伤寒论50个常用经方

《伤寒论》中最常用的50个经方+刘渡舟教授《新编伤寒论类方》歌诀选 最常用的50个经方 麻黄汤(麻甘桂+杏) 葛根汤(麻黄+桂枝汤+葛根) 桂枝汤/(桂甘+姜芍枣) 桂枝加葛根汤(桂枝汤+葛根) 麻杏石甘汤(麻甘+杏+石)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麻甘+杏姜枣+桑白皮连翘赤小豆) 麻杏薏甘汤(麻甘杏+薏苡仁) 越婢汤 (麻甘+姜枣+石) 小青龙汤(麻黄汤以芍代杏+半夏干姜辛味) 桂枝芍药知母汤(桂枝汤去枣麻黄防风+知母术附) 麻黄附子细辛汤(麻黄+细辛+附子) 桂枝加附子汤(桂枝汤+附子) 栀子豉汤(栀子+香豉) (三黄)泻心汤(大黄+芩连) 白虎汤/石膏(石膏知母+甘草粳米) 小建中汤(桂枝汤+增芍药+饴糖) 理中汤或丸/人参汤(干姜甘草+人参+白术) 四逆汤(附子+干姜甘草) 竹叶石膏汤(竹叶+石膏+麦门冬汤去大枣) 竹皮大丸(竹茹白薇石膏+桂甘枣) 吴茱萸汤(吴茱萸+参姜枣 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参甘+姜夏+厚朴) 麻子仁丸(麻仁杏仁白芍+小承气汤/大黄+厚枳) 酸枣仁汤(川芎甘草+酸枣仁知母茯苓) 猪苓汤(滑石+猪苓茯苓泽泻+阿胶) 甘姜苓术汤/肾着汤 (苓术+干姜甘草) 真武汤(姜芍+苓术+附) 射干麻黄汤(麻黄 +半夏生姜大枣细辛+五味子紫菀款冬花射干) 小半夏汤(夏姜) 五苓散(猪苓术泽+桂枝]下焦泽泻汤(泽泻白术) 半夏厚朴汤(小半夏加茯苓汤+厚朴苏叶) 茯苓杏仁甘草汤(茯苓杏仁+甘草) 苓桂术甘汤(苓术+桂甘) 桃核承气汤(大黄芒硝甘草+桃仁+桂枝)(调胃承气汤+桃仁+桂枝) 当归四逆汤(桂枝汤—生姜+细辛+当归通草) 胶艾汤(归芎芍地+胶艾甘) 桂枝茯苓丸/桃仁(茯苓+桂枝+芍药丹皮桃仁) 小柴胡汤/柴甘(柴芩+参甘枣夏姜) 大柴胡汤(小柴胡汤—参甘+大黄+枳实芍药)即(柴芩+枣+夏姜+大黄+枳实芍药) 四逆散(柴胡甘草+枳实芍药散) 柴胡桂枝干姜汤(干姜甘草+柴芩+瓜牡+桂) 半夏泻心汤(干姜+芩连+参甘枣+半夏) 甘草泻心汤(半夏泻心汤增甘草) 生姜泻心汤(半夏泻心汤,减干姜,增生姜) 黄连汤(“半夏泻心汤去黄芩增量黄连加桂枝”干姜+连+参甘枣+半夏+桂枝) 桔梗汤(桔梗+甘草) 旋覆代赭汤(参甘枣+夏姜+旋覆花代赭石) 薏苡附子败酱散(薏苡仁败酱草+附子) 小陷胸汤(黄连+瓜蒌半夏) 刘渡舟教授《新编伤寒论类方》歌诀选 桂枝汤类方歌(二十一首) 一、桂枝汤: 桂枝汤方桂芍草,佐用生姜与大枣。啜粥温服取微汗,调与营卫解肌表。二、桂枝加葛根汤: 桂加葛根走经输,项背几几反汗濡。解肌驱风滋经脉,用治柔痉理不殊三、桂枝加附子汤: 桂加附子治有三,风寒肢痛脉迟弦。汗漏不止恶风甚,肌肤麻木卫阳寒。四、桂枝去芍药汤: 桂枝去芍意何居,胸满心悸膻中虚。若见咳逆与短气,桂甘姜枣治无遗。五、桂枝去芍加附子汤: 桂枝去芍避阴寒,加附助阳理固然。脉促无力舌质淡,胸痹治法非等闲。六、桂枝麻黄各半汤: 桂加麻杏名各半,肌表小邪不得散。面有热色身亦痒,两方合用发小汗。七、桂枝二麻黄一汤: 桂二麻一名合方,寒热如疟治法良。大汗之后表未解,去邪同时正亦匡。八、桂枝二越婢一汤: 桂加麻膏量要轻,热多寒少脉不丰。小汗法中兼清热,桂二越一记心中。 九、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 桂枝汤中去桂枝,苓术加来利水湿。小便不利心下满,颈项强痛热翕翕。十、桂枝加厚朴杏子汤: 桂加厚朴杏子仁,喘家中风妙如神。如今肺炎求治法,媲美麻杏说与君。 十一、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 桂枝加参新加汤,增姜加芍效力彰。身疼脉沉非表证,血虚营弱汗多伤。 十二、桂枝甘草汤: 桂枝甘草补心虚,两手叉冒已浇漓。汗多亡液心阳弱,药少力专不须疑。十三、小建中汤: 桂加饴糖小建中,倍加芍药方奏功。虚劳里急心烦悸,伤寒尺迟梦失精。 十四、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 桂枝去芍恐助阴,痰水犯心狂躁纷。龙牡安神桂枝助,蜀漆涤饮有奇勋。 十五、桂枝加桂汤: 桂枝加桂剂量增,奔豚冲心来势凶。平冲降逆解外寒,补心代肾立奇功。 十六、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 桂枝甘草组成方,龙牡加入安神良。心悸同时兼烦躁,补阳宁心效果彰。十七、桂枝附子汤: 桂枝附子寒痹痛,去芍加附量要重。扶阳散寒应兼顾,脉浮虚涩就是其应。十八、去桂加白术汤: 去桂加术大便硬,寒湿相搏身疼痛。术

整理中医经方家倪海厦的感冒治症药方简易图表(完整资料).doc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1感冒症治对照 1.1判断表

1.2常见问题与说明 首先感谢倪海厦恩师无私的教导。 1)服用科学中药的剂量,及方法为何? a.每日三次,早中晚餐饭前,空腹,温开水送服 b.若病情较重,可于睡前加服一次。 1岁以下幼儿,每次剂量0.3~0.5公克; 1~3岁,每次剂量0.5~1.5公克; 3~6岁,每次剂量1.5~2公克; 6~10岁,每次剂量3公克; 10~14岁,每次剂量4公克; 14岁以上成人每次剂量5公克。 此剂量仅供参考,请依体格及医师建议,酌量加减。 若服用水药,实际使用量请依合格中医师处方。小孩服用量依照与成人体重之比例。如60公斤成人需喝一碗,30公斤小孩则喝半碗。

2)服用多久,仍然无效时应该停服? 若对证,多半24小时以内,病情改善,如连续服用2日仍然无效时,应该转方或停服,并到诊所就医,避免延误病情。 3)服药后,退烧,不再恶寒身痛(表解),但有后遗症,如咳嗽不愈,声哑 怎么办? a.若是咳嗽不愈,表示此人平时即多有痰饮体质。 ---如(寒性)白痰,则用“苓甘姜味辛夏仁汤”。 ---如(热性)黄痰,则用“千金苇茎汤”。《芦根、冬瓜子、桃仁、苡仁》b.如(津亏)声哑,或干咳无痰,表示此人平时多晚睡,贪食炸烤食物,或服抗生素,伤到津液,则用麦门冬汤。 4)病症看起来像似表寒桂枝汤证(有汗,恶寒,口不渴) 。又有鼻流黄涕看 似有热证的麻杏甘石汤证该如何选方? 恭喜,您已进入合方运用的殿堂。请用桂枝汤加麻杏甘石汤但总剂量不变。 5)月经期间感冒喉痛,可否用小柴胡汤合葛根汤? 正确答案,但小柴胡汤量要大一些。 浸泡胆巴或硫磺熏制(氧化硫)的中药,与防腐剂一样,都会严重损伤肝肾,请务必慎选药材。 严重之喉痛,如扁桃腺化脓,可再加桔梗,玄参,石膏 服用感冒药忌食:生冷、粘滑、肉面、五辛(辛辣)、酒、酪、臭恶等物。2阳明证 如果你的病进入阳明的时候, 有阳明经热和腑热两种情形发生。经热就是全身发热, 阳明无寒症, 全是热症。这时候有两种, 一种是便秘, 一种是没有便秘。只有发热, 没有便秘, 就用白虎汤。 再者阳明有腑症, 如果便秘, 第一种叫大黄甘草汤, 大黄甘草汤是在胃的下方有屯积东西的时候, 便秘, 肚子痛, 病人呈现的症状是朝食暮吐, 早上吃进的烧饼油条, 到了傍晚吐出来还是烧饼油条, 就代表说这个东西堵在胃里面, 这时候大黄甘草两味药就可以治好。

我对《伤寒论》中经方的体会

我对《伤寒论》中经方的体会 摘要】《伤寒论》中经方的体会 【关键词】伤寒论桂枝汤柴胡桂枝汤柴胡桂枝干姜汤 【中图分类号】R2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13-0364-02 《伤寒论》,开创了中医辨证论治的体系,其理论严谨,其方精当灵验,其 用药鬼斧神工,精妙之处,深为历代医学家所传颂。后世潜心于《伤寒论》之学者,其成为中医界大家者,无不以善用经方而称道,他们精研方证,穷其理致, 用药精准,匠心独运,逐步扩大了经方的主治范围,令伤寒之学代有发挥,而成 为指导临证治疗之门径。 在学习历代医家对《伤寒论》之运用,更感仲师用药方法之精心巧妙,使我 有了运笔之感,浅谈几点对经方的体会,以探求“医圣”的用药法度。 一桂枝汤 《伤寒论》云:“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桂枝汤主之。”又云:“病人脏无他病,时发热自汗出而不愈者,此卫气不和也,先其时发汗则愈宜桂枝汤。 【组成】 桂枝三两(去皮)、芍药三两、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 桂枝、生姜均属辛温发汗药,但桂枝降气冲,生姜治呕逆,可见二药都有下 达性能,升发之力不强,虽合用之,不至大汗。并且二者均有健胃作用,更伍以 大枣、甘草纯甘之品,益胃而滋津液。芍药微寒而敛,既用以制桂姜的辛散,又 用以助枣草的滋津。尤其药后少食稀粥,更有益精祛邪之妙。所以本方既是发汗 解热汤剂,又是安中养液方药,也就是后世医家所谓的“甘温除热”。 白芍和营敛阴,桂枝和营解肌。二药伍用,发汗之中寓有敛汗之意,和营之 内有调卫之力。白芍养血敛阴而不滞邪,桂枝和营解肌而不伤阴。二药相合,一 收一散,一寒一温,相互制约,而收调营卫、和气血、启发心阳、益阴止汗之功。 桂枝色赤,入于血分,可通血脉;白芍善走阴分,能益阴护里,缓急止痛。 桂枝又能振奋脾阳,白芍又善养胃阴。二者相合,一阴一阳,共奏通调血脉、缓 急止痛、振奋中阳、调整脾胃功能。 【主治】 1、外感风寒表虚之证,症见发热、头痛、汗出恶风,鼻鸣干呕、口不渴、 舌苔薄白、脉浮缓; 2、自汗、盗汗,症属营卫不和、恶风怕冷、脊背发凉,或有躁汗,平素易 于感冒者,或心血不足,脾肺虚弱使然者; 3、胸痹、胸痛,症属心阳不振、经气不和、气血不调者; 4、腹痛,症属气血不调、虚寒性腹痛; 5、四肢酸楚、疼痛、麻木,症属气血不调者; 6、脉管炎; 7、妊娠恶阻,表现为畏寒、纳少、乏力、恶心呕吐、尺脉小弱者。 二柴胡桂枝汤 《伤寒论?阳明病篇》第205条:“发汗多,亡阳谵语者,不可下,与柴胡桂 枝汤和其营卫,以通津液后自愈。”《少阳病篇》第225条:“伤寒六、七日,发 热微恶寒,支节烦疼,微呕,心下支结,外证未去者,柴胡桂枝汤主之。……而不

经方《伤寒论》17方整理汇总

经方《伤寒论》17方整理汇总

————————————————————————————————作者:————————————————————————————————日期:

经方《伤寒论》17方整理总结 经方之一:乌梅丸 中国国务学位委员医学科学评议组成员,北京中医学院教授任应秋的老师刘有余以善用乌梅丸治杂病蜚声一时,任老在一旁待诊时,曾见刘有余老师半日曾四次疏用乌梅丸,一用于肤厥,二用于消渴,一用于腹泻,一用于吐逆。毕诊后问难于老师,他说,凡阳衰于下,火盛于上,气逆于中诸证都可以随证施用。这此,记得有一位名医学的话,《伤寒论》你要弄懂一字一方,即可受用一生,看来说的一点也不假,上面的刘有余可谓是持一方乌梅丸即可蜚声一时。 一。从木土理论看待理肝重剂乌梅丸。 肝属木,脾属土,木能克土,而土得林而达之,木能疏土脾滞以行,风肝之病,知肝传脾,风木一动必乘脾胃。 厥阴提纲之症多属肝风内扰乘克脾胃之象,即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其中,消渴,饥而不欲食乃是肝风内扰中消脾胃之症,食则吐蛔乃是肝风内扰,上逆胃口之症,下之利不止,乃是肝风内扰下揎脾土之症,提纲六症属肝风乘土则四。 厥阴主方乌梅丸,有泄木安土之法,其中君药乌梅酸敛肝泻风,佐苦辛甘之黄连,干姜之类。 辛开苦降相伍,可以升降胃气,调和中焦。以参归补虚安中,总体构成泄风木之有余,安中土之不足。使风木得静,中土得安,脾胃得和。则扶土抑木,达到源流并治,治已防变之效果,确有见肝之病,各肝

传脾当先实脾之意。此乃泄肝安胃一大法也。 乌梅丸的应用木土不和是治验的主要类型,以肝脾不和,肝胃不和为主。辨证要紧扣肝风同夹寒热,乘虚内扰脾胃,治疗勿忘重用酸收和调理寒热比例,此乃临证取效的关键。 二。从调理阴阳说乌梅丸。 乌梅丸本来是治疗蛔虫症、药物既有酸甘化阴配伍,又有辛甘温阳、酸苦泄热、苦辛顺其升降等方法。这可谓寒热并用,刚柔共济,气血兼顾,扶正祛邪集于一身。 在治疗消化系统疾病,例如慢性胃炎、胃溃疡、胃粘膜脱垂、胃肠神经官能症、慢性胆囊炎等疾病时,如果病程绵长,有形体消瘦、精神郁闷、体倦乏力、四肢发凉、心烦口苦、食欲差、头晕耳鸣、恶心呕吐等症状时,可以抓住其阴阳错杂的病机,用乌梅丸加吴茱萸、煅瓦楞子、橘络等来治疗,来针对病症的寒热虚实俱存、上下内外均病等具体情况。治疗高血压病,对一些老年病人,如果长期精神紧张、多愁善感,除了常见的头晕耳鸣症状外,还出现颜面潮红、口干、舌红的上热症状,以及四肢发凉、畏寒、脉沉迟等下寒症状,两者互相交错,此时可用乌梅丸,去掉干姜、川椒、而加用吴茱萸、生姜,取吴茱萸汤(由吴茱萸、人参、生姜、大枣组成)之意,治疗胃中虚寒,胸膈满闷,手足逆冷。如果失眠多梦,则取肉桂代替桂枝,用交泰丸(由黄连、肉桂组成)之意,交通心肾,治疗失眠。治疗窦性心动过缓,传导阻滞等心率缓慢症状时,如果病程长,有精神忧郁、头晕、胸闷、头面烘热、出汗口苦等上热症状,又有四肢厥冷、畏寒等心阳虚的症

整理中医经方家倪海厦地感冒治症药方简易图表

1感冒症治对照1.1判断表

注1:小青龙汤症但表症(恶寒发热头痛)不明显→射干麻黄汤1.2常见问题与说明 首先感谢倪海厦恩师无私的教导。 1)服用科学中药的剂量,及方法为何? a.每日三次,早中晚餐饭前,空腹,温开水送服 b.若病情较重,可于睡前加服一次。 1岁以下幼儿,每次剂量0.3~0.5公克;

1~3岁,每次剂量0.5~1.5公克; 3~6岁,每次剂量1.5~2公克; 6~10岁,每次剂量3公克; 10~14岁,每次剂量4公克; 14岁以上成人每次剂量5公克。 此剂量仅供参考,请依体格及医师建议,酌量加减。 若服用水药,实际使用量请依合格中医师处方。小孩服用量依照与成人体重之比例。如60公斤成人需喝一碗,30公斤小孩则喝半碗。 2)服用多久,仍然无效时应该停服? 若对证,多半24小时以内,病情改善,如连续服用2日仍然无效时,应该转方或停服,并到诊所就医,避免延误病情。 3)服药后,退烧,不再恶寒身痛(表解),但有后遗症,如咳嗽不愈,声哑怎么办? a.若是咳嗽不愈,表示此人平时即多有痰饮体质。 ---如(寒性)白痰,则用“苓甘姜味辛夏仁汤”。 ---如(热性)黄痰,则用“千金苇茎汤”。《芦根、冬瓜子、桃仁、苡仁》 b.如(津亏)声哑,或干咳无痰,表示此人平时多晚睡,贪食炸烤食物,或服抗生素,伤到津液,则用麦门冬汤。 4)病症看起来像似表寒桂枝汤证(有汗,恶寒,口不渴) 。又有鼻流黄涕看似有热证的麻杏甘石汤证该如 何选方?

恭喜,您已进入合方运用的殿堂。请用桂枝汤加麻杏甘石汤但总剂量不变。 5)月经期间感冒喉痛,可否用小柴胡汤合葛根汤? 正确答案,但小柴胡汤量要大一些。 浸泡胆巴或硫磺熏制(氧化硫)的中药,与防腐剂一样,都会严重损伤肝肾,请务必慎选药材。 严重之喉痛,如扁桃腺化脓,可再加桔梗,玄参,石膏 服用感冒药忌食:生冷、粘滑、肉面、五辛(辛辣)、酒、酪、臭恶等物。 2阳明证 如果你的病进入阳明的时候, 有阳明经热和腑热两种情形发生。经热就是全身发热, 阳明无寒症, 全是热症。这时候有两种, 一种是便秘, 一种是没有便秘。只有发热, 没有便秘, 就用白虎汤。 再者阳明有腑症, 如果便秘, 第一种叫大黄甘草汤, 大黄甘草汤是在胃的下方有屯积东西的时候, 便秘, 肚子痛, 病人呈现的症状是朝食暮吐, 早上吃进的烧饼油条, 到了傍晚吐出来还是烧饼油条, 就代表说这个东西堵在胃里面, 这时候大黄甘草两味药就可以治好。 如果是堵在十二指肠的时候, 我们就用调胃承气汤, 就是炙甘草, 大黄, 芒硝, 堵在十二指肠, 病人会便秘, 恶心, 排气很多, 肚子中间的地方会痛。 再来是小承气(厚朴, 枳实, 大黄), 是堵在小肠, 我现在讲的病人小便都是黄的, 因为堵在小肠, 大肠里面没有东西, 所以不断的放屁, 只有放屁, 没有大便出来, 就用小承气把小肠清干净。 进入大承气, 就是堵在大肠里面, 此时会连屁都不放出一个, 因为大肠里面都是大便, 就用厚朴, 枳实, 大黄, 再加上芒硝, 就便成了大承气。芒硝能够攻坚, 把干燥的大便都打散排出来。

学用《伤寒论》经方的感悟

学用《伤寒论》经方的感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毛进军:学用《伤寒论》经方的感悟by 毛进军 2014-07-26 中医师承学堂 刘观涛按: 一门深入《伤寒论》,每日勤修“戒定慧”。 根据来自清华大学的一位教授读者的建议,我们为检验一下学员学习的认真程度,特意在毛进军老师的系列文章中放置了“测试性文字”,请您阅读的时候格外留意一下。对于“测试性文字”提出正确意见的读者,将予以加分奖励。昨天的文章里,您是否已经发现“测试性问题”了呢?答案在本文的后面。毛进军:学用《伤寒论》经方的感悟

(一)经方的“道”是六经方证辨治法则 我注意到,咱们师承班的创建有这么一个愿景:“三年期满,皆能行道救人”。 这句话说的很好,是一个充满自信心的祈望。 “行道”,道是什么。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有句名言:“阴阳者,天地之道也……”,老子的《道德经》中有个非常具有哲理性的句子:“道可道,非常道”。这个“道”的意义就是道理、法则和规律。 我们经方的道,就是《伤寒论》的六经方证辨证施治的大法和总规律。 我们能在这里共同学习、研究和探讨这个经方的“道”,首先要感谢经方大师胡希恕先生创立的《伤寒》“方证辨证”学说。 胡老的学说明白易懂,崇尚实效而无一丝浮华,将六经思辨

步步落实在方证上,辨证识机,方证相应,药症相对,形成了一套完整而独特的六经方证辨证施治体系。这个体系,大道至简,疗效彰明,可操作性强,真正是发皇了《伤寒》经方济世救人的古义。 还要感谢胡希恕先生的学术继承人,著名经方医家冯世纶教授的无私奉献。 冯老不遗余力地传授、弘扬和创新胡希恕先生的学术思想,使得胡老的学术思想和经验不被湮灭,真正是造福于世,功莫大焉。 三年学成而行道救人,这个愿望是好的,但时间是非常紧迫的,也注定不会是一帆风顺的。 我们不能光是说说而已,重要的是要下真功夫。 唐代文人吕岩有句诗:“莫言大道人难得,只是功夫不到头”,这句话说的很实在,这就是说,不要说高深的道理和学问不易学到手, 只是你下的功夫还不到家罢了。

伤寒论经方用量换算表

伤寒论经方用量换算表 刚搜来的,供参考字号:大中小在淘宝和卖家聊, 问小柴胡汤要柴胡八两, 他放几克? 答24克, 经方一两等于现在3克. 问为什么不是240克, 他反问: 柴胡一味药你要半斤? 反吓我一跳. 原来按我的想法, 竟然一味药要放半斤. 现在500克就是一斤嘛. 难道是我错了? 忙去翻JT的文章: 《伤寒论》小柴胡汤的柴胡是半斤,汉代半斤的话,大概现在剂量的三四两左右。不过我开经方的话,通常是乘以0.3,不太会乘到0.4,所以他写半斤、八两,我就开二两四。我现在开柴胡汤,二两四的药单拿到药行,药行不卖,药行说「没有人这样开的」,当我听到这个药行说「没有人这样开」的时候,我心里就会有一个疑惑:「现在台湾的人得了柴胡证,怎么办?」因为柴胡证用柴胡汤,要确保这个药有效,柴胡需要开得很重,也就是,一碗汤里面,柴胡不得少于八钱,这是基本的规范。少于八钱有没有可能有效?有可能,但是没有效的可能性也很大。 按JT的折法, 经方一两是现在0.3两. 0.3两是30g吗? 台湾的一两是37.5g, 所以0.3两是11.25g. 所以算下来二两四是90g. 柴胡剂加90g柴胡量算大吗?! 1/14页 倪海夏:认为是37克,去掉7克是30克,但好象他很少用这么大量,关键是药要对症~黄元御:经方之一两今之

12.65克郝万山:1两等于15.625g 中医学校里普遍按汉之一两折合今之3g折算. 鄙视一下,呵呵. 随着东汉出土文物考古工作的深入,经方剂量的折算愈来愈显得明确。根据考古、度量衡研究新的考证,成书与东汉末年的《伤寒杂病论》一斤约等于220g,一两约等于13.8g,一升约等于200ml,一合约等于20ml;一尺约等于23.1cm。 看来汉之一两折成今之15.6克比较靠谱. 那是不是 简单的按一两15克算呢? 真如此, 桂枝汤的桂枝三两就是45克, 小柴胡汤的柴胡八两就是120克, 量也惊人. 汉代度量衡的转化——郝万山2/14页1.度量衡制要用好《伤寒论》中的方剂还要注意它的药物用量问题,论中用的是汉代的度量衡,和我们现代的不同,所以我们要考证汉代的度量衡。其实这一点并不困难,班固的《汉书.律历制》中记载说:千二百黍重十二铢,两之为两,十六两为斤,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就是说1200个黍米重12铢,两个12铢是一两。明确的指出了汉代的度量衡制度,用量单位和进位关系。单位应用了铢、两、斤、钧、石。石这里读shi,在后来读dan,是个衡量单位。但是现在要用黍米来推测汉代的度量衡肯定不准确,但是我们可以通过文物考察来准确的到结果。北京博物馆里有汉代司农铜权,是东汉国家最高的管理农业的行政部门,它所制定的标准的衡重器具,实际称下来汉代的1斤,250g,汉代的1两,15.625g,约等

整理中医经方家倪海厦的感冒治症药方简易图表

1感冒症治对照 1.1 判断表 注1:小青龙汤症但表症(恶寒发热头痛)不明显→射干麻黄汤 1.2 常见问题与说明 首先感谢倪海厦恩师无私的教导。

1)服用科学中药的剂量,及方法为何? a.每日三次,早中晚餐饭前,空腹,温开水送服 b.若病情较重,可于睡前加服一次。 1岁以下幼儿,每次剂量0.3~0.5公克; 1~3岁,每次剂量0.5~1.5公克; 3~6岁,每次剂量1.5~2公克; 6~10岁,每次剂量3公克; 10~14岁,每次剂量4公克; 14岁以上成人每次剂量5公克。 此剂量仅供参考,请依体格及医师建议,酌量加减。 若服用水药,实际使用量请依合格中医师处方。小孩服用量依照与成人体重之比例。如60公斤成人需喝一碗,30公斤小孩则喝半碗。 2)服用多久,仍然无效时应该停服? 若对证,多半24小时以内,病情改善,如连续服用2日仍然无效时,应该转方或停服,并到诊所就医,避免延误病情。 3)服药后,退烧,不再恶寒身痛(表解),但有后遗症,如咳嗽不愈,声哑怎么办? a.若是咳嗽不愈,表示此人平时即多有痰饮体质。 ---如(寒性)白痰,则用“苓甘姜味辛夏仁汤”。 ---如(热性)黄痰,则用“千金苇茎汤”。《芦根、冬瓜子、桃仁、苡仁》 b.如(津亏)声哑,或干咳无痰,表示此人平时多晚睡,贪食炸烤食物,或服抗生素,伤到津液,则用麦门冬汤。 4)病症看起来像似表寒桂枝汤证(有汗,恶寒,口不渴) 。又有鼻流黄涕看似有热证的麻杏甘石汤证该如 何选方? 恭喜,您已进入合方运用的殿堂。请用桂枝汤加麻杏甘石汤但总剂量不变。 5)月经期间感冒喉痛,可否用小柴胡汤合葛根汤? 正确答案,但小柴胡汤量要大一些。 浸泡胆巴或硫磺熏制(氧化硫)的中药,与防腐剂一样,都会严重损伤肝肾,请务必慎选药材。 严重之喉痛,如扁桃腺化脓,可再加桔梗,玄参,石膏 服用感冒药忌食:生冷、粘滑、肉面、五辛(辛辣)、酒、酪、臭恶等物。 2阳明证 如果你的病进入阳明的时候, 有阳明经热和腑热两种情形发生。经热就是全身发热, 阳明无寒症, 全是热症。这时候有两种, 一种是便秘, 一种是没有便秘。只有发热, 没有便秘, 就用白虎汤。 再者阳明有腑症, 如果便秘, 第一种叫大黄甘草汤, 大黄甘草汤是在胃的下方有屯积东西的时候, 便秘, 肚子痛, 病人呈现的症状是朝食暮吐, 早上吃进的烧饼油条, 到了傍晚吐出来还是烧饼油条, 就代表说这个东西堵在胃里面, 这时候大黄甘草两味药就可以治好。 如果是堵在十二指肠的时候, 我们就用调胃承气汤, 就是炙甘草, 大黄, 芒硝, 堵在十二指肠, 病人会便秘, 恶心, 排气很多, 肚子中间的地方会痛。

《伤寒论》重点经方

《伤寒论》Ⅰ级经方 012 桂枝汤方 桂枝三两,去皮芍药三两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 右五味,?咀三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适寒温,服一升。 服已须臾,歠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覆令一时许,遍身漐漐,微 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若一服汗出病差,停后服,不必尽剂。若不汗,更服依前法。又不汗,后服小促其间。半日许,令 三服尽。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时观之。服一剂尽,病证犹在者, 更作服。若汗不出,乃服至二三剂。禁生冷、粘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 034 葛根黄芩黄连汤方 葛根半斤甘草二两,炙黄芩三两黄连三两 右四味,以水八升,先煮葛根,减二升,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分 温再服。 035 麻黄汤方 麻黄三两,去节桂枝二两,去皮甘草一两,炙杏仁七十个,去皮尖 右四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半,去滓,温服八合,覆取微似汗,不须歠粥,余如桂枝法将息。 038 大青龙汤方 麻黄六两,去节桂枝二两,去皮甘草二两,炙杏仁四十枚,去皮尖生姜三两, 切大枣十枚,擘石膏如鸡子大,碎 右七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 去滓,温服一升,取微似汗。汗出多者,温粉粉之。一服汗者,停后服。 若复服汗多,亡阳遂一作逆。虚,恶风烦躁,不得眠也。 040 小青龙汤方 麻黄去节芍药细辛干姜甘草炙桂枝各三两,去皮五味子半升半 夏半升,洗

右八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 去滓,温服一升。若渴,去半夏,加栝楼根三两;若微利,去麻黄,加 荛花如一鸡子,熬令赤色;若噎者,去麻黄,加附子一枚,炮;若小便 不利、少腹满者,去麻黄,加茯苓四两;若喘,去麻黄,加杏仁半升, 去皮尖。且荛花不治利,麻黄主喘,今此语反之,疑非仲景意。臣亿等谨 按:小青龙汤,大要治水。又按《本草》,荛花下十二水,若水去,利则止也。又按《千金》,形 肿者,应内麻黄,乃内杏仁者,以麻黄发其阳故也。以此证之,岂非仲景意也。 063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方 麻黄四两,去节杏仁五十个,去皮尖甘草二两,炙石膏半斤,碎,绵裹 右四味,以水七升,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去 滓,温服一升。本云黄耳柸。 067 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方 茯苓四两桂枝三两,去皮白术甘草各二两,炙 右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 071 五苓散方 猪苓十八铢,去皮泽泻一两六铢白术十八铢茯苓十八铢桂枝半两,去皮 右五味,捣为散,以白饮和服方寸匕,日三服,多饮暖水,汗出愈。如 法将息。 096 小柴胡汤方 柴胡半斤黄芩三两人参三两半夏半升,洗甘草炙生姜各三两,切大 枣十二枚,擘 右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 三服。若胸中烦而不呕者,去半夏、人参,加栝楼实一枚;若渴,去半 夏,加人参合前成四两半、栝楼根四两;若腹中痛者,去黄芩,加芍药 三两;若胁下痞硬,去大枣,加牡蛎四两;若心下悸、小便不利者,去 黄芩,加茯苓四两;若不渴、外有微热者,去人参,加桂枝三两,温覆 微汗愈;若咳者,去人参、大枣、生姜,加五味子半升、干姜二两。100 小建中汤方 桂枝三两,去皮甘草二两,炙大枣十二枚,擘芍药六两生姜三两,切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