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水泥净浆流动度测定仪自校记录

水泥净浆流动度测定仪自校记录

水泥净浆流动度测定仪自校记录
水泥净浆流动度测定仪自校记录

水泥性能试验作业指导书

水泥性能试验作业指导书 (NTJCZ-TG09) 1.适用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普通硅酸盐水泥、硅酸盐水泥、复合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性能试验。 2.执行标准 《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175—1999 《复合硅酸盐水泥》GB12958—1999 《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及粉煤灰硅酸盐水泥》GB1344—1999 《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法)》GB/T17671—1999 《水泥细度检验方法(80um筛筛析法)》GB1345—1991 《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方法》GB/T1346—2001 3.细度 3.1方法原理 是采用80um筛对水泥试样进行筛析试验,用筛网上所得筛余物的质量占试样原始质量的百分数来表示水泥样品的细度。 3.2取样 水泥试样应充分拌匀,通过0.9mm方孔筛,记录筛余物情况; 3.3试验步骤 1)把负压筛放在筛座上,盖上筛盖,接通电源。调节负压至4000—6000Pa范围内; 2)称取试样25g置于洁净的负压筛上,盖上筛盖,放在筛座上,开动筛析仪,连续筛2min,在此期间如有试样粘附在筛盖上,可轻轻敲打,使试样落下,筛毕,用天平称量筛余物; 3)当工作负压小于4000Pa时,应清理吸尘器内水泥,使负压恢复正常。 结果计算:F=Rs/W×100%(精确至0.1%) 3.4试验筛修正法: 用一种已知80um标准筛筛余百分数的粉状式样,作为标准样,测试方法同筛析法。 计算修正系数C=Fn/Ft(精确至0.01);修正后:Fo=C×F;修正系数C超出0.08~1.20的试验筛不能用作水泥细度检验。 4.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测定 4.1原理 1)水泥标准稠度净浆对标准试杆(或试锥)的沉入具有一定阻力。通

流动度实验方法

流动度实验方法 1.方法提要:在水泥净浆搅拌机中,加入一定量的水泥,外加剂和进行搅拌,将搅拌好的净浆放入截锥圆模内.提起截锥圆模,测定水泥净浆在玻璃板平面上自由流淌的最大直径. 2.仪器:水泥净浆搅拌机,截锥圆模:上口直径36MM,下口直径60MM,高60MM,内壁光滑无接缝的金属制品.玻璃板:400*400*5MM秒表钢直尺刮刀,药物天平,称量0.1G0.01G 3实验步骤:将玻璃板放在水平位置上,用湿布摩擦玻璃板、截锥圆模,搅拌器和搅拌锅,使其表面湿而不带水,将截锥圆模放在玻璃板的中央,并用湿布覆盖以备带用。 2。称取水泥300G,倒入搅拌锅中,加入推荐掺量的外加剂及87G或水105,搅拌3MIN 3。将搅拌好的净浆迅速注入截锥圆模内,用刮刀刮平,将截锥圆模按垂直的方向提起,同时开启秋表计时,任水泥净浆在玻璃板上流动,至30S,用直尺量取流动部分互相垂直的两个方向的最大直径,取平均值作为水泥净浆流动度。结果表示应注明注水量,所用的水泥型号。,出厂和外加剂掺量。 室内允许差:5MM 室间允许差:10MM

水泥净浆流动度 (1)在GB/T 8077标准中试验步骤12.3.2“称取水泥300g,倒入搅拌锅内,加入推荐掺量的外加剂及87g或105g水,搅拌3min。”在此,标准规定了两种加水量分别是87g或105g,却未明确规定何种外加剂采用87g水,何种外加剂采用105g水。 我们对该指标的理解,应按照其流动度大小来加以区分,即当所掺外加剂的净浆流动度相对较小,则加105g水;反之,则加入87g水。 (2)试验步骤中,“将拌好的净浆迅速注入截锥圆模内,用刮刀刮平,将截锥圆模按垂直方向提起,同时开启秒表计时,任水泥净浆在玻璃板上流动,至30s,用直尺量取流淌部分互相垂直的两个方向的最大直径,取平均值作为水泥净浆流动度”。 对此,我们通过长期的试验,发现在试验过程中测其第一个直径时与测第二个垂直的直径时,时间间隔大概有3~4s。对于高减水率、大流动度的净浆而言,30s后仍具有一定的流动性,还会继续扩展,经过3~4s的时间间隔,流动度值就增大。因此,我们对二种高效外加剂不同的用水量在一方向上测得的直径,经3~4s再次测其同一方向的直径,所得数据如表1所示。

水泥净浆检测外加剂减水率的方法

水泥净浆检测外加剂减水率 摘要: 利用水泥净浆流动度来检测外加剂的减水率,该方法具有操作简单、检验结果明显、误差小等特点,可以作为在日常施工中工地试验室控制外加剂质量的一种手段。 关键词: 水泥净浆流动度检测减水率 随着高速公路建设的发展,一些高架公路、大型桥梁为了减轻自重、增大跨径,对结构混凝土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进年来高性能混凝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这就要求混凝土有优良的工作性能,具有较大的流动性而不发生离析,降低泵送压力;有较高的耐久性,保护钢筋在恶劣条件下不被锈蚀;有较高的体积稳定性,弹性模量高,徐变率小,收缩小,温度应变小。所有高性能混凝土的这些特点,离不开外加剂的使用,所以说外加剂已经成为混凝土中不可缺少的组分。外加剂的技术指标包括减水率、泌水率比、含气量、凝结时间差、抗压强度比、收缩比等,所有这些技术指标中,减水率是配制混凝土时首先要考虑的。减水的作用机理是在外加剂中有一种表面活性剂,对水泥颗粒起扩散作用、润滑作用、湿润作用,使水泥颗粒均匀分布,从而达到减小用水量、降低水灰比、节约水泥、提高工作性能的目的。所以,减水率的检测比较重要。 1 规范中减水率的试验方法 在我国现行国标《混凝土外加剂》(GB8076)中规定,测定减水率的试验方法是:按《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设计基准混凝土配合比,配制掺外加剂与不掺外加剂的混凝土,两种混凝土坍落度均要求达到(80±10)mm,减水率为坍落度基本相同时,掺外加剂混凝土和不掺外加剂基准混凝土单位用水量之差与不掺外加剂基准混凝土单位用水量的百分比,基准配合比见表一。 其中要求砂符合GB/T14684细度模数2.6—2.9,石子符合GB/T14685粒径5mm—20mm (圆孔筛),而且石子中粒径为5mm—10mm占40%,10mm-20mm占60%。 减水率按下式计算: W R= (W0-W1)/ W0×100% 式中W R——减水率%; W O——基准混凝土单位用水量Kg/m3; W1——掺外加剂混凝土单位用水量Kg/m3; 规范中采用的方法,试验结果精确。但由于采用材料不同,坍落度存在一定的误差,而且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大。所以笔者在日常工作中尝试用水泥净浆流动度检测减水率,这种方法可以避免许多产生误差的环节。 2 利用水泥净浆流动度检测减水率的方法 水泥净浆流动度试验一般用于测定外加剂对水泥净浆的分散效果,它用一定时间内水泥净浆在玻璃平面上自由流淌的最大直径表示。用水泥净浆流动度来检测减水率,其方法为配制两种水泥净浆,在水泥净浆流动度基本相同时,掺外加剂与不掺外加剂用水量之差与不掺外加剂用水量的百分比就是减水率,下面简单介绍一下试验步骤。 2.1 主要试验器具: a、水泥净浆搅拌机 b、截锥圆模:上口直径为36mm,下口直径60mm,高60mm,内壁光滑,无接缝

流动度实验方法

1.方法提要:在水泥净浆搅拌机中,加入一定量的水泥,外加剂和进行搅拌,将搅拌好的净浆放入截锥圆模内.提起截锥圆模,测定水泥净浆在玻璃板平面上自由流淌的最大直径. 2.仪器:水泥净浆搅拌机,截锥圆模:上口直径36MM,下口直径60MM,高60MM,内壁光滑无接缝的金属制品.玻璃板:400*400*5MM秒表钢直尺刮刀,药物天平,称量0.1G0.01G 3实验步骤:将玻璃板放在水平位置上,用湿布摩擦玻璃板、截锥圆模,搅拌器和搅拌锅,使其表面湿而不带水,将截锥圆模放在玻璃板的中央,并用湿布覆盖以备带用。 2。称取水泥300G,倒入搅拌锅中,加入推荐掺量的外加剂及87G或水105,搅拌3MIN 3。将搅拌好的净浆迅速注入截锥圆模内,用刮刀刮平,将截锥圆模按垂直的方向提起,同时开启秋表计时,任水泥净浆在玻璃板上流动,至30S,用直尺量取流动部分互相垂直的两个方向的最大直径,取平均值作为水泥净浆流动度。结果表示应注明注水量,所用的水泥型号。,出厂和外加剂掺量。 室内允许差:5MM 室间允许差:10MM

(1)在GB/T 8077标准中试验步骤12.3.2“称取水泥300g,倒入搅拌锅内,加入推荐掺量的外加剂及87g或105g水,搅拌3min。”在此,标准规定了两种加水量分别是87g或105g,却未明确规定何种外加剂采用87g水,何种外加剂采用105g水。 我们对该指标的理解,应按照其流动度大小来加以区分,即当所掺外加剂的净浆流动度相对较小,则加105g水;反之,则加入87g水。 (2)试验步骤12.3.3中,“将拌好的净浆迅速注入截锥圆模内,用刮刀刮平,将截锥圆模按垂直方向提起,同时开启秒表计时,任水泥净浆在玻璃板上流动,至30s,用直尺量取流淌部分互相垂直的两个方向的最大直径,取平均值作为水泥净浆流动度”。 对此,我们通过长期的试验,发现在试验过程中测其第一个直径时与测第二个垂直的直径时,时间间隔大概有3~4s。对于高减水率、大流动度的净浆而言,30s后仍具有一定的流动性,还会继续扩展,经过3~4s的时间间隔,流动度值就增大。因此,我们对二种高效外加剂不同的用水量在一方向上测得的直径,经3~4s再次测其同一方向的直径,所得数据如表1所示。 从表1可见,同一方向上经3~4s时间间隔净浆流动度都有较大的变化,相互垂直的二个方向经3~4s时间间隔也应有较大的变化。针对此种情况,我们认为在垂直方向测量直径时,应严格控制时间或在玻璃底板上垫上一张带有同心圆标记的纸,在试验时间到时就可以迅速、准确地读出读数,尽可能地避免了由于时间间隔而产生的误差。 (3)在检测净浆流动度的试验中,在注入大流动度的净浆时,模子周围有少许水泌出,把水从四 周抹去,则流动度值会减少4~6 mm。我们认为不应将模子四周的水抹去,但应说明其有泌水现象。 根据GB/T 8077—2000标准中的规定,净浆流动度的允许室内误差为5 mm。以上第(2)、(3)种情况都有可能会导致误差大于5 mm,从而导致试验失败。因此,规定其合理的检测方法是保检测数据准确性的重要因素。

水泥浆泌水率试验

水泥浆液主要性能试验方法 水泥净浆稠度的试验方法 高效减水剂,减水率12%。水泥净浆稠度采用水泥浆稠度试验漏斗(上口φ178,下口φ13,体积1725ml)测试。测定时,先将漏斗调整放平,关上底口活门,将搅拌均匀的水泥净浆倾入漏斗内,直至浆液表面触及点测规下端(表明漏斗内已经装满1725ml浆液)。打开活门,让水泥浆液自由流出,水泥浆液全部流完时间(s),称为水泥浆的稠度。 水泥净浆泌水率的试验方法 往高约120mm的有机玻璃容体中填灌水泥浆约100mm深,测填灌面高度并记录下来,然后用密封盖盖严,置放3h和24h后量测其离析水水面和水泥浆膨胀面。离析水的高度除以原填灌浆液高度即 为泌水率,计算公式如下: 泌水率=(静置3h后离析水面高度-静置24h后水泥浆膨胀面高度)/ 最初填灌水泥浆面高度*100% 水泥净浆膨胀率的试验方法 水泥净浆的膨胀率分两部分测试:一为测试水泥浆体凝结前膨胀率;另一为测试水泥浆体中后期膨胀率。测试凝结前膨胀率是结合泌水率的测试进行的,即将测试好泌水率的水泥浆继续静置21h(实际距离制浆时间为24h)后测量水泥净浆膨胀后的浆面高度。膨胀的高度除以水泥浆原来填灌高度即为膨胀率。计算公式如下:膨胀率=(膨胀后水泥净浆面高度-最初填灌水泥浆面高度)/最初填灌水泥面高度*100%

测中后期膨胀率的方法为:用40*40*160水泥软练三联试模,在两端镶嵌铜测头,水泥浆入模后24h拆模并量测试件长度作为试件的初始长度。试件在20±1℃标准条件下进行养护,前14天为水中养护,14后转入湿空气中养护。分别测试试件3d、7d、14d、28d 的长度。膨胀的长度除以试件的基长即为膨胀率,计算公式如下:膨胀率=(膨胀后的长度-初始长度)/试件基长*100% 水泥净浆极限抗压强度的试验方法 用70.7mm*70.7mm*70.7立方体试件对每种配合比的水泥浆液都制作两组(12块)试块,标准养护28天,测其抗压强度。 不同水胶比水泥浆液的性能 根据规范对水泥浆液的技术条件要求:强度一般与被注浆体同强度,没有要求时应不小于30Mpa;在掺入适量减水剂的情况下,水灰比可减到0.35;水泥浆的泌水率最大不得超过3%,拌和后3h泌水率宜控制在2%,泌水应在24h内重新全部被浆吸回;水泥浆中可加入膨胀剂,但其自由膨胀率应小于10%;水泥浆液稠度宜控制在14~18s之间。所以暂时以减水剂掺量1%,膨胀剂掺量10%为基准配合比进行试验。 水泥净浆稠度测试结果,见(表1) 表1 水泥净浆稠度测试结果 ⑴水胶比为0.34~0.35之间的水泥净浆的稠度符合规范要求。

水泥技术性能实验总结

水泥技术性能实验总结 实验2 水泥技术性能实验报告 (1)实验目的 (2)水泥试验的一般规定 ①同一试验用的水泥应在同一水泥厂出产的同品种、同强度等级、同编号的水泥中取样。 ②当试验水泥从取样至试验要保持24h以上时,应把它贮存在基本装满和气密的容器里,这个容器应不与水泥发生反应。 ③水泥试样应充分拌匀,且用0.9mm方孔筛过筛。④实验时温度应保持在20℃±2℃,相对湿度应不低于50%。养护箱温度为20℃±1℃,相对湿度不低于90%。试体养护池水温度应在20℃±1℃范围内。 ⑤试验用水必须是洁净的淡水。水泥试样、标准砂、拌合用水及试模等的温度应与试验室温度相同。 (3)水泥细度检验①主要仪器设备 ②试验步骤 ③试验结果计算计算依据: 结果分析: (4)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测定①主要仪器设备 ②试验步骤 实验结果见下表

(6)安定性试验(试饼法) ①主要仪器设备 ②试验步骤 安定性结果判别 (7)水泥胶砂强度试验①主要仪器设备 ②水泥胶砂的制备 ③试件的制备 ④试件养护 ⑤实验数据记录 试体龄期是从水泥加水搅拌开始时算起。不同龄期强度试验时间应符合表10-1r 规定。 实验结果分析: 问题讨论 ①水泥技术指标中并没有标准稠度用水量,为什么在水泥性能试验中要求测其标准稠度用水量? ②进行凝结时间测定时,制备好的试件没有放入湿气养护箱中养护,而是暴露在相对湿度为50%的室内,试分析其对试验结果的影响? ③某工程所用水泥经上述安定性检验(雷氏法)合格,但一年后构件出现开裂,试分析是否可能是水泥安定性不良引起的? ④判定水泥强度等级时,为何用水泥胶砂强度,而不用水泥净浆强度?

实验二 水泥常规试验

试验二水泥常规试验 分实验一、水泥净浆综合性能实验(本次实验不做)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 掌握GB/T 1346—2011 《水泥标准稠度、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方法》,正确使用仪器设备,并熟悉其性能。 二、实验原理 1、水泥标准稠度净浆对标准试杆(或试锥)的沉入具有一定阻力。通过试验不同含水量水泥净浆的穿透性,以确定水泥标准稠度净浆中所需加入的水量。 2、凝结时间以试针沉入水泥标准稠度净浆至一定深度所需的时间表示。 3、试饼法是观测水泥标准稠度净浆试饼的外形变化程度。 三、实验仪器 l 、仪器 (1)、水泥净浆搅拌机 (2)、净浆标准稠度与凝结时间测定仪 (3)、沸煮箱:有效容积为410×240×310mm 。蓖板结构应不影响试验结果,蓖板与加热器之间的距离大于50mm 。箱内内层由不易锈蚀的金属材料制成,能在30±5min 内将箱内的试验用水由室温升至沸点并稳定沸点状态3h 以上,整个试验过程中不需补充水量。 (4)、量水器:最小刻度为0.5 mL。 (5)、天平:精确至1g。 (6)、标准养护箱:应能使温度控制在20±1℃,湿度大于90%。 2 .试样及用水 (l)、水泥试样应充分拌匀,通过0.9mm 方孔筛并记录筛余物情况,但要防止过筛时混进其它水泥。 (2)、试验用水必须是洁净淡水,若有争议时可用蒸馏水。 3 .温湿度条件 (1)、试验室的温度为20±2℃,相对湿度≥50 %。养护箱温度20±1℃,相对湿度≥90%。 (2)、水泥试样、拌和水、仪器和用具的温度与实验室一致。

四、操作步骤 1、标准稠度的测定 (1)、试验前必须做到 a)、维卡仪的金属棒能自由滑动; b)、调整至试杆接触玻璃板时指针对准零点; c)、搅拌机运行正常。 (2)、水泥净浆的拌制 用水泥净浆搅拌机搅拌,搅拌锅和搅拌叶片先用湿布擦过,将拌和水倒入搅拌锅内,然后在5s~10s 内小心将称好的500g 水泥加入水中,防止水和水泥溅出;拌和时,先将锅放在搅拌机的锅座上,升至搅拌位置,启动搅拌机,低速搅拌120s,停15s,同时将叶片和锅壁上的水泥浆刮入锅中间,接着高速搅拌120s 停机。 (3)、标准稠度用水量的测定步骤 拌和结束后,立即取适量水泥净浆一次性将其装入已置于玻璃底板上的试模中,浆体超过试模上端,用宽约25mm的直边刀轻轻拍打超出试模部分的浆体5次以排除浆体中的孔隙,然后在试模上表面约1/3处,略倾斜于试模分别向外轻轻锯掉多余净浆,再从试模边沿轻抹顶部一次,使净浆表面光滑。 在锯掉多余净浆和抹平的操作过程中,注意不要压实净浆。抹平后迅速将试模和底板移到维卡仪上,并将其中心定在试杆下,降低试杆直至与水泥净浆表面接触,拧紧螺丝1s~2s后,突然放松,使试杆垂直自由地沉人水泥净浆中。在试杆停止沉入或释放试杆30s时记录试杆距底板之间的距离,升起试杆后,立即擦净,整个操作应在搅拌后1.5min内完成。以试杆沉人净浆并距底板6 mm士1 mm的水泥净浆为标准稠度净浆。其拌和水量为该水泥的标准稠度用水量(P),按水泥质量的百分比计。 2、凝结时间的测定 (1)、测定前准备工作:调整凝结时间测定仪的试针接触玻璃板时,指针对准零点。 (2)、试件的制备:装模(同标准稠度测定),立即放入湿气养护箱中。记录水泥全部加入水中的时间作为凝结时间的起始时间。

水泥技术性能实验报告

实验2 水泥技术性能实验报告 (1)实验目的 (2)水泥试验的一般规定 ①同一试验用的水泥应在同一水泥厂出产的同品种、同强度等级、同编号的水泥中取样。 ②当试验水泥从取样至试验要保持24h以上时,应把它贮存在基本装满和气密的容器里,这个容器应不与水泥发生反应。 ③水泥试样应充分拌匀,且用0.9mm方孔筛过筛。 ④实验时温度应保持在20℃±2℃,相对湿度应不低于50%。养护箱温度为20℃±1℃,相对湿度不低于90%。试体养护池水温度应在20℃±1℃范围内。 ⑤试验用水必须是洁净的淡水。水泥试样、标准砂、拌合用水及试模等的温度应与试验室温度相同。 (3)水泥细度检验 ①主要仪器设备 ②试验步骤 ③试验结果计算 计算依据:

结果分析: (4)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测定 ①主要仪器设备 ②试验步骤 实验结果见下表

(6)安定性试验(试饼法) ①主要仪器设备 ②试验步骤 安定性结果判别 (7)水泥胶砂强度试验 ①主要仪器设备 ②水泥胶砂的制备

③试件的制备 ④试件养护 ⑤实验数据记录 试体龄期是从水泥加水搅拌开始时算起。不同龄期强度试验时间应符合表10-1r 规定。

实验结果分析: 问题讨论 ①水泥技术指标中并没有标准稠度用水量,为什么在水泥性能试验中要求测其标准稠度用水量? ②进行凝结时间测定时,制备好的试件没有放入湿气养护箱中养护,而是暴露在相对湿度为50%的室内,试分析其对试验结果的影响? ③某工程所用水泥经上述安定性检验(雷氏法)合格,但一年后构件出现开裂,试分析是否可能是水泥安定性不良引起的? ④判定水泥强度等级时,为何用水泥胶砂强度,而不用水泥净浆强度? ⑤测定水泥胶砂强度时,为何不用普通砂,而用标准砂?所用标准砂必须有一定的级配要求,为什么?

实时测定水泥净浆流动性能的试验设备及测试方法的生产技术

图片简介: 一种实时测定水泥净浆流动性能的试验装置,该试验装置的不锈钢杆焊接在升降台上,有圆形孔的拍摄台连接在不锈钢杆上,高清相机放置在有圆形孔的拍摄台上,升降台底座紧贴玻璃板放置,在平整的实验台上铺好画有多个同心圆的防水纸,防水纸上盖上平整的玻璃板,防水纸的同心圆圆心与玻璃板的中心点上下重合,玻璃板中心点处放置截锥圆模,有圆形孔的拍摄台伸到截锥圆模垂直上方正中心,通过调节升降台的高度使得高清相机能实时全景拍摄水泥净浆的流动过程,采集数据,实时测试水泥净浆流动过程,达到准确测量水泥净浆流动度和水泥净浆流动速度的目的。 技术要求 1.一种实时测定水泥净浆流动性能的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升降台、不锈钢杆、有圆形孔的拍摄台、高清相机、画有多个同心圆的防水纸和玻璃板,具体结构和连接关系为: 所述不锈钢杆焊接在升降台上,有圆形孔的拍摄台连接在不锈钢杆上,高清相机放置在 有圆形孔的拍摄台上,将升降台底座紧贴玻璃板放置,在平整的实验台上铺好画有多个 同心圆的防水纸,防水纸上盖上平整的玻璃板,防水纸的同心圆圆心与玻璃板的中心点 上下重合,玻璃板中心点处放置截锥圆模,有圆形孔的拍摄台伸到截锥圆模垂直上方正 中心,通过调节升降旋钮调整有圆形孔的拍摄台的高度,使相机镜头能穿过平台拍摄到 整个玻璃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时测定水泥净浆流动性能的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画有多个同心圆的防水纸是指在一张白纸上以白底红线间隔1cm画上多个同心圆,在画有多个同心圆的防水纸的水平和垂直方向上以每1cm又画分刻度为0.2cm的黑色横线并标注数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时测定水泥净浆流动性能的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画有多个同心圆的防水纸的直径为40c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时测定水泥净浆流动性能的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板为40×40c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时测定水泥净浆流动性能的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相机为高清相机。 6.一种适用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时测定水泥净浆流动性能的试验装置的实验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在水平的台面上,将画有多个同心圆的防水纸铺在玻璃平板底部,调整防水纸和玻璃板的位置,从而使得画有多个同心圆的防水纸的同心圆的中心和玻璃板中心上下重合,用水平尺测量玻璃板的水平性,用湿布将玻璃板及截锥圆模均匀擦过,使其表面湿而不带动水渍,将截锥圆模放在玻璃板的中央,并用湿布覆盖待用; (2)将升降台紧贴玻璃板边缘放好,随后将相机置于拍摄台上,镜头向下穿过拍摄台的圆形孔中央,开启相机,调整升降台的高度使得镜头能拍摄到整个玻璃板的场景; (3)将搅拌好的水泥泥浆迅速装入截锥圆模内,用刮刀刮平,将截锥圆模按垂直方向提取,用相机记录水泥净浆流动过程的变化一直记录到净浆不再流动; (4)净浆流动度读数是根据相机的记录时间,开启时间为提取截锥圆模的瞬间为0s,结束时间为净浆流动30s,记录30s后净浆在同心圆的两个垂直方向的读数,并取两个垂直方向的读数的平均值作为流动度结果;

水泥净浆检测

1 混凝土外加剂几个检测指标的探讨 在多年来的外加剂检测工作中,笔者发现一些检测指标值得注意和探讨。为了更好地说明问题,将嘉兴地区常用的几种液态外加剂做试验,以更好地理解相关的检测指标。①湖州某厂生产的二种脂肪族类外加剂(以下简称剂1、剂2)。②杭州某厂生产的二种萘系外加剂(以下简称剂3、剂4)。③嘉兴某厂生产的二种木钙、木钠类外加剂(以下简称剂 5、剂6)。 1.1 水泥净浆流动度 (1)在GB/T 8077标准中试验步骤12.3.2“称取水泥300g,倒入搅拌锅内,加入推荐掺量的外加剂及87g或105g水,搅拌3min。”在此,标准规定了两种加水量分别是87g或105g,却未明确规定何种外加剂采用87g水,何种外加剂采用105g水。 我们对该指标的理解,应按照其流动度大小来加以区分,即当所掺外加剂的净浆流动度相对较小,则加105g水;反之,则加入87g水。 (2)试验步骤12.3.3中,“将拌好的净浆迅速注入截锥圆模内,用刮刀刮平,将截锥圆模按垂直方向提起,同时开启秒表计时,任水泥净浆在玻璃板上流动,至30s,用直尺量取流淌部分互相垂直的两个方向的最大直径,取平均值作为水泥净浆流动度”。 对此,我们通过长期的试验,发现在试验过程中测其第一个直径时与测第二个垂直的直径时,时间间隔大概有3~4s。对于高减水率、大流动度的净浆而言,30s后仍具有一定的流动性,还会继续扩展,经过3~4s的时间间隔,流动度值就增大。因此,我们对二种高效外加剂不同的用水量在一方向上测得的直径,经3~4s再次测其同一方向的直径,所得数据如表1所示。 从表1可见,同一方向上经3~4s时间间隔净浆流动度都有较大的变化,相互垂直的二个方向经3~4s时间间隔也应有较大的变化。针对此种情况,我们认为在垂直方向测量直径时,应严格控制时间或在玻璃底板上垫上一张带有同心圆标记的纸,在试验时间到时就可以迅速、准确地读出读数,尽可能地避免了由于时间间隔而产生的误差。 (3)在检测净浆流动度的试验中,在注入大流动度的净浆时,模子周围有少许水泌出,把水从四 周抹去,则流动度值会减少4~6 mm。我们认为不应将模子四周的水抹去,但应说明其有泌水现象。 根据GB/T 8077—2000标准中的规定,净浆流动度的允许室内误差为5 mm。以上第(2)、(3)种情况都有可能会导致误差大于5 mm,从而导致试验失败。因此,规定其合理的检测方法是保检测数据准确性的重要因素。

净浆流动度实验

建筑材料实验报告实验二:掺入外加剂的水泥净浆流动度实验

一、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观察并分析外加剂掺量与水泥净浆流动度的关系,从而了解外加剂对水泥的重要影响。 二、实验原理 本次实验使用的外加剂为减水剂。 ①减水剂的分类 根据减水剂减水及增强能力,分为普通减水剂(又称塑化剂)及高效减水剂(又称超塑化剂),并又分别分为一等品、合格品。 按组成材料,分为:(1)木质素磺酸盐类;(2)多环芳香族盐类;(3)水溶性树脂磺酸盐类。普通减水剂宜用于日最低气温5℃以上施工的混凝土。高效减水剂宜用于日最低气温0℃以上施工的混凝土,并适用于制备大流动性混凝土、高强混凝土以及蒸养混凝土。 目前市场上常用的几种减水剂为:萘系高效减水剂,脂肪族高效减水剂,氨基超速高性能减水剂,减水激发剂,葡萄糖酸钠,木质素磺酸钠,木质素磺酸该,膨胀剂等。 ②减水剂的发展历程1 20世纪30年代,人们发现在混凝土中掺入亚硫酸盐纸浆废液之后,能改善拌合物的和易性,强度和耐久性也能得到提高。1935年,美国的E.W.Scripture首先研制成以木质素磺酸盐为主要成分的减水剂,1937年获得专利。20世纪50年代,在美国滑模混凝土、大坝混凝土和冬季施工混凝土中已大量使用。1962年日本花石王石碱公司服部健一等,首先研制成以β-萘磺酸甲醛缩合物钠盐为主要成分的减水剂,简称萘系减水剂。随后,1964年联邦德国研究成功磺化三聚氰胺甲醛树脂减水剂,德国由此发明了流态混凝土。 高效减水剂的应用成为继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之后,混凝土发展史上第三次重大突破。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首次提出高性能混凝土(HPC)的概念,及要求混凝土有高强度、高流动性、高耐久性等性能。高性能混凝土对减水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些新型高效减水剂得到了迅速的开发和应用,如聚羧酸系、氢基磺酸系高效减水剂。 ③减水剂和水泥粒子相互作用的理论基础 减水剂的主要作用为:在混凝土配合比不变时显著提高其新拌工作性;在混凝土新拌工作性和水泥用量不变时,减少用水量,降低水灰比,从而提高混凝土的强度;保持混凝土新拌工作性和强度不变时,节约水泥用量,降低混凝土的成本。 减水剂和水泥粒子相互作用的理论基础为:作为水泥粒子分散剂的普通减水剂和高效减水剂,它们大都是高分子表面活性剂。 对于新拌混凝土,可看作由固体颗粒(包括:胶凝材料和集料)、溶剂(水)和溶质(化学外加剂),所构成的溶液体系。 当减水剂作为溶质时,由于其自身为高分子表面活性剂,因此具有在固-液界面上吸附,并降低固-液界面张力的趋势。研究表明:减水剂在水泥粒子上的吸附是自由能降低的过程,因此,减水剂在水泥粒子上的吸附在热力学上是成立的。 三、实验内容 选用P.O42.5水泥300g, 水87g ,减水剂(萘系FDN-A)掺量不同,分别测定水泥净浆流动度。画1摘自《混凝土外加剂》,刘其成等编著,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年

水泥净浆流动度(同名13857)

文件编号ZY01-080-2003 作业指导书 (水泥净浆流动度测定) 编写:日期: 审核:日期: 批准:日期: 受控状态: 江苏省交通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心试验室 (江苏省交通工程质量检测中心)

目录 1.检测设备及开展项目 2.仪器设备操作规程 3.检测工作主要程序及样品处置 4.检测操作过程 5.测量结果,数据处理规定 6.测量不确定度报告 7.原始记录登记表

1、检测设备及开展项目 2、仪器设备操作规程 2.1 净浆搅拌机操作规程 1、搅拌机和搅拌叶片先用湿布擦过,将拌和水倒入搅拌锅内,然后水泥加入水中,防止水和水泥溅出。 2、拌和时,先将锅放在搅拌机的锅座上,升至搅拌位置,启动搅拌机,低速搅拌120s,停15s,同时将叶片和锅壁上的水泥浆刮入锅中间,接着高速搅拌120s 停机。 3、拌和完毕,立即将净浆装入试摸或锥模中,进行试验。 4、试验完毕后,关闭电源,清洁仪器并登记使用记录。 3、检测工作主要程序及样品处置 3.1 样品收发程序 委托送样→样品编号→样品室→取样品,试验人员做好取样登记→试验室进行试验→试验完毕→进行原始记录数据处理→填写试验报告 →复审员复审后签字→室主任审核后签字→由专人出据检测报告→客

户 3.2 检测工作程序及样品处理 取样→试验→试验结束,剩余样品留样→进行原始记录数据的处理→填写试验报告→出据检测报告→完毕 4、检测操作步骤 4.1将玻璃板放置在水平位置,用湿布抹擦玻璃板、截锥圆模、搅拌器及搅拌锅,使其表面湿而不带水渍。将截锥圆模放在玻璃板的中央,用湿布覆盖待用。 4.2称取水泥300g,倒入搅拌锅内,加入推荐掺量的外加剂及87g或105g水,搅拌3min。 4.3 将拌好的净浆迅速注入截锥圆模内,用刮刀刮平,将截锥圆模按垂直方向提起,同时开启秒表计时,任水泥净浆在玻璃板上流动,至30s,用直尺取流淌部分互相垂直的两个方向的最大直径,取平均值作为水泥净浆流动度。 5、测量结果数据处理 5.1 表示净浆流动度时,注明用水量,用水泥的强度等级、标号、名称、型号及生产厂和外加剂掺量。 5.2 室内允许差为5mm;室间允许差为10mm。 5.3有效数字 1、(末)的概念:所谓(末)指的是任何一个数最末一位数字对应的单位量值。 2、有效数字:任何一个数通过位数截取都可得到一个近似数,该近似数的绝对误差的模小于0.5(末)时,从左边第一个非零数字算起,直到最末尾为止的所有数字。 5.4 近似数运算 1、加、减运算:

实验二、水泥净浆综合性能实验

实验二、水泥净浆综合性能实验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 掌握GB/T 1346—2001 《水泥标准稠度、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方法》,正确使用仪器设备,并熟悉其性能。 二、实验原理 1、水泥标准稠度净浆对标准试杆(或试锥)的沉人具有一定阻力。通过试验不同含水量水泥净浆的穿透性,以确定水泥标准稠度净浆中所需加人的水量。 2、凝结时间以试针沉人水泥标准稠度净浆至一定深度所需的时间表示。 3、试饼法是观测水泥标准稠度净浆试饼的外形变化程度。 三、实验准备工作 l 、仪器 (1)、水泥净浆搅拌机 (2)、净浆标准稠度与凝结时间测定仪 (3)、沸煮箱:有效容积为410×240×310mm 。蓖板结构应不影响试验结果,蓖板与加热器之间的距离大于50mm 。箱内内层由不易锈蚀的金属材料制成,能在30±5min 内将箱内的试验用水由室温升至沸点并稳定沸点状态3h 以上,整个试验过程中不需补充水量。 (4)、量水器:最小刻度为0.1 mL ,精度1%。 (5)、天平:精确至1g。 (6)、标准养护箱:应能使温度控制在20±3℃,湿度大于90 %。 2 .试样及用水 (l)、水泥试样应充分拌匀,通过0.9mm 方孔筛并记录筛余物情况,但要防止过筛时混进其它水泥。 (2)、试验用水必须是洁净淡水,若有争议时可用蒸馏水。 3 .温湿度条件 (1)、试验室的温度为17~25℃,相对湿度大子50 %。养护箱温度20±2℃,相对湿度≥90%。 (2)、水泥试样、拌和水、仪器和用具的温度与试验室一致。 四、操作步骤 1、标准稠度的测定 (1)、试验前必须做到

a)、维卡仪的金属棒能自由滑动; b)、调整至试杆接触玻璃板时指针对准零点; c)、搅拌机运行正常。 (2)、水泥净浆的拌制 用水泥净浆搅拌机搅拌,搅拌锅和搅拌叶片先用湿布擦过,将拌和水倒人搅拌锅内,然后在5s~10s 内小心将称好的500g 水泥加人水中,防止水和水泥溅出;拌和时,先将锅放在搅拌机的锅座上,升至搅拌位置,启动搅拌机,低速搅拌120s,停15s,同时将叶片和锅壁上的水泥浆刮人锅中间,接着高速搅拌120s 停机。 (3)、标准稠度用水量的测定步骤 拌和完毕,立即将拌好的净浆装入下面置于玻璃板上的试模内,用小刀插捣,振动数次,刮去多余的净浆; 抹平后迅速将试模和底板移到维卡仪上,并将其中心定在试杆下,降低试杆直至与水泥净浆表面接触,拧紧螺丝1s~2s 后,突然放松,使试杆垂直自由地沉人水泥净浆中。 在试杆停止沉入或释放试杆30s 时记录试杆距底板之间的距离,升起试杆后,立即擦净; 整个操作应在搅拌后1.5 min 内完成。 以试杆沉人净浆并距底板6mm±1 mm 的水泥净 浆为标准稠度净浆。其拌和水量为该水泥的标准稠度 用水量(P),按水泥质量的百分比计。 2、凝结时间的测定 (1)、测定前准备工作:调整凝结时间测定仪的 试针接触玻璃板时,指针对准零点。 (2)、试件的制备:以标准稠度用水量按步骤1 制成标准稠度净浆一次装满试模,振动数次刮平,立 即放人湿气养护箱中。记录水泥全部加人水中的时间 作为凝结时间的起始时间。 (3)、初凝时间的测定:试件在湿气养护箱中养 护至加水后30 min 时进行第一次测定。测定时,从 湿气养护箱中取出试模放到试针下,降低试针与水泥净浆表面接触。拧紧螺丝1s ~25 后,突然放松,试针垂直自由地沉人水泥净浆。观察试针停止下沉或释放试针30s 时指针的读数。当试针沉至距底板4mm±lmm 时,为水泥达到初凝状态;由水泥全部加人水中至初凝状态的时间为水泥的初凝时间,用“min”表示。

水泥净浆凝结时间测定

土木工程材料实验报告 专业:组号:试验日期: 组长:组员: 实验名称:水泥净浆凝结时间测定 实验目的: 实验仪器:1、水泥净浆搅拌机 2、标准法维卡仪 实验原理: 实验步骤:(1)测定前准备工作调整凝结时间测定仪的试针接触玻璃班时, 指针对准零点。 (2)试件的制备以标准稠度用水量制成标准稠度净浆一次装满试模,震动数次刮平,立即放入湿气养护箱中。记录水泥全部加入水中的时间作为凝结时间的起始时间。 (3)初凝时间的测定试件在湿气养护箱中养护至加水后30min时进行第一次测定。测定是,从湿气养护箱中取出试模放到试针下降低试针与水泥净浆表面接触。拧紧螺丝1~2s,突然放松,试针垂直自由的沉入水泥净浆。观察试针停止下沉或释放至试针30s时指针的度数。当试针沉至距底板3~5mm时,为水泥达到初凝状态:由水泥全部加入水中至初凝状态的时间为水泥的初凝时间,用“min”表示。 (4)终凝时间的测定为了准确观测试针沉入的状况在终凝针上安装了一个环形附件,在完成初凝时间测定后立即将试模连同浆体以平移的方式从玻璃板取下,翻转180度,直径大端向上小端向下放在玻璃板上,再放入湿气养护箱中继续养护,当试针沉入试体0.5mm时即环形附件开始不能在试体上留下痕迹时,为水泥达到终凝状态,由水泥全部加入水中至终凝状态的时间为水泥的终凝时间,用“min”表示。 (5)测定是应注意,在最初测定的操作时应轻轻扶持金属柱,使其徐徐下降,以防试针撞弯,但如果以自由下落为准:在整个测试过程中试针沉入的位置至少要据试模内壁10mm。临近初凝时每隔5分钟测定一次,临近终凝时每隔15分钟测定一次,到达初凝或终凝时应立即重复测试一次,当两次结论相同时才能定为到达初凝或终凝状态。每次测定不能让试针落入原针孔,每次测试完毕须将试针擦净并将试模放回湿气养护箱内,整个测试过程要防止试模受阵。

关于水泥净浆流动度损失与混凝土坍损的相关性

关于水泥净浆流动度损失与混凝土坍损的相关性一直以来水泥净浆流动度试验广泛用于评价外加剂与水泥相容性、保坍性及水泥的流变性能等;但是在外加剂的实际应用中也会常常出现水泥净浆试验与混凝土试验相关性不大的情况,,长沙加美乐素的技术人员认为考虑外加剂与水泥的适应性时,特别是对泵送混凝土必须同时考虑掺合料的影响,即外加剂与含掺合料的胶凝材料体系的适应性。长沙加美乐素化工建材有限公司作为湖南最专业的高性能聚羧酸混凝土外加剂供应商,为通过净浆流动度能更好预测混凝土工作度而做了大量的试验工作和理论分析,从改变粉煤灰取代量、粉煤灰质量、砂含泥量及外加剂掺量等因素,探索研究净浆流动度与混凝土工作性能的关系。 1. 粉煤灰取代水泥量对净浆流动度的影响 粉煤灰质量对含粉煤灰的胶凝材料与外加剂之间的适应性影 响差异很大,粉煤灰颗粒越细,球型玻璃体含量越高,“滚珠” 效应较强,对减水剂的吸附量越小,适应性更好。 2. 外加剂掺量对净浆流动度与混凝土工作度的影响 在国内混凝土外加剂行业中,经常遇到净浆流动度保持很好,而混凝土坍落度和扩展度经时损失严重的情况。从长沙加美乐素技术人员提供的试验数据分析,当混凝土中的外加剂掺量高出净浆掺量的10%时,混凝土的工作性能与水泥净浆的分散性能具有很好的相关性。 3. 砂的含泥量对混凝土工作度的影响 砂的含泥量可分为I类(含泥量0%~1.00%)、II类(含泥量1.00%~3.00%)和III 类(含泥量3.00%~5.00%)三个等级含泥量砂。当试验所用砂含泥量为3.50%时,新拌混凝土的坍落度保持性和扩展度保持性较好,与净浆流动度的保持情况一致。而当试验所用砂含泥量达7.00%时,新拌混凝土的坍落度和扩展度损失较大,尤其是

水泥技术性能实验总结

水泥技术性能实验总结 百度最近发表了一篇名为《水泥技术性能实验总结》的范文,重新了一下发到百度。 篇一:水泥技术性能实验报告实验水泥技术性能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水泥试验的一般规定①同一试验用的水泥应在同一水泥厂出产的同品种、同强度等级、同编号的水泥中取样。 ②当试验水泥从取样至试验要保持以上时,应把它贮存在基本装满和气密的容器里,这个容器应不与水泥发生反应。 ③水泥试样应充分拌匀,且用方孔筛过筛。 ④实验时温度应保持在℃±℃,相对湿度应不低于%。 养护箱温度为℃±℃,相对湿度不低于%。 试体养护池水温度应在℃±℃范围内。 ⑤试验用水必须是洁净的淡水。 水泥试样、标准砂、拌合用水及试模等的温度应与试验室温度相同。 ()水泥细度检验①主要仪器设备②试验步骤③试验结果计算计算依据:结果分析:()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测定①主要仪器设备②试验步骤实验结果见下表()安定性试验(试饼法)①主要仪器设备②试验步骤安定性结果判别()水泥胶砂强度试验①主要仪器设备范文写作②水泥胶砂的制备③试件的制备④试件养护⑤实验数据记录试体龄期是从水泥加水搅拌开始时算起。

不同龄期强度试验时间应符合表-规定。 实验结果分析:问题讨论①水泥技术指标中并没有标准稠度用水量,为什么在水泥性能试验中要求测其标准稠度用水量?②进行凝结时间测定时,制备好的试件没有放入湿气养护箱中养护,而是暴露在相对湿度为%的室内,试分析其对试验结果的影响?③某工程所用水泥经上述安定性检验(雷氏法)合格,但一年后构件出现开裂,试分析是否可能是水泥安定性不良引起的?④判定水泥强度等级时,为何用水泥胶砂强度,而不用水泥净浆强度?⑤测定水泥胶砂强度时,为何不用普通砂,而用标准砂?所用标准砂必须有一定的级配要求,为什么?篇二:硅酸盐水泥实验报告唐山学院水泥方向综合实验题目:普通硅酸盐水泥的研制环境与化学工程系系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无机非金属材料()班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百度朱晓丽指导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年月日普通硅酸盐水泥的研制摘要普通硅酸盐水泥是由硅酸盐水泥熟料、%-%活性混合材料(或不超过%非活性混合材料),适量石膏磨细制成的水硬性胶凝材料,称为普通硅酸盐水泥(简称普通水泥)。 水泥与砂、石等材料的混泥土是一种低能耗新型建筑材料。 水泥具有较好的可塑性,与砂、石等胶合后的混和物具有较好的和易性,可浇注成多种形状及尺寸的构件,以满足设计上的不同要求;水泥的适应性较强,适用于海上、地下、深水、严寒、干热、腐蚀、

水泥净浆流动度

目录 1.检测设备及开展项目 2.仪器设备操作规程 3.检测工作主要程序及样品处置 4.检测操作过程 5.测量结果,数据处理规定 6.测量不确定度报告 7.原始记录登记表

1、检测设备及开展项目 主要仪器设备 仪器名称规格型号生产厂家测量范围准确度等级水泥净浆搅拌机NJ-160A 无锡建材仪器厂/ / 开展检测项目 项目名称测定方法方法来源测量范围允许误差范围 水泥净浆流动度测定/ GB 8077-2000 / 室内允许差为5mm;室间允许差 为10mm 2、仪器设备操作规程 2.1 净浆搅拌机操作规程 1、搅拌机和搅拌叶片先用湿布擦过,将拌和水倒入搅拌锅内,然后水泥加入水中,防止水和水泥溅出。 2、拌和时,先将锅放在搅拌机的锅座上,升至搅拌位置,启动搅拌机,低速搅拌120s,停15s,同时将叶片和锅壁上的水泥浆刮入锅中间,接着高速搅拌120s 停机。 3、拌和完毕,立即将净浆装入试摸或锥模中,进行试验。 4、试验完毕后,关闭电源,清洁仪器并登记使用记录。 3、检测工作主要程序及样品处置 3.1 样品收发程序 委托送样→样品编号→样品室→取样品,试验人员做好取样登记→试验室进行试验→试验完毕→进行原始记录数据处理→填写试验报告 →复审员复审后签字→室主任审核后签字→由专人出据检测报告→客

户 3.2 检测工作程序及样品处理 取样→试验→试验结束,剩余样品留样→进行原始记录数据的处理→填写试验报告→出据检测报告→完毕 4、检测操作步骤 4.1将玻璃板放置在水平位置,用湿布抹擦玻璃板、截锥圆模、搅拌器及搅拌锅,使其表面湿而不带水渍。将截锥圆模放在玻璃板的中央,用湿布覆盖待用。 4.2称取水泥300g,倒入搅拌锅内,加入推荐掺量的外加剂及87g或105g水,搅拌3min。 4.3 将拌好的净浆迅速注入截锥圆模内,用刮刀刮平,将截锥圆模按垂直方向提起,同时开启秒表计时,任水泥净浆在玻璃板上流动,至30s,用直尺取流淌部分互相垂直的两个方向的最大直径,取平均值作为水泥净浆流动度。 5、测量结果数据处理 5.1 表示净浆流动度时,注明用水量,用水泥的强度等级、标号、名称、型号及生产厂和外加剂掺量。 5.2 室内允许差为5mm;室间允许差为10mm。 5.3有效数字 1、(末)的概念:所谓(末)指的是任何一个数最末一位数字对应的单位量值。 2、有效数字:任何一个数通过位数截取都可得到一个近似数,该近似数的绝对误差的模小于0.5(末)时,从左边第一个非零数字算起,直到最末尾为止的所有数字。 5.4 近似数运算 1、加、减运算: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