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5种常见病的民间针灸推拿疗法

15种常见病的民间针灸推拿疗法

15种常见病的民间针灸推拿疗法

1、止鼻血流鼻血用细绳扎住中指下部可以迅速止血,很有效果,这是武当道家方法,简单但是理论高深莫测。

2、小儿发烧孩子发烧前一周有四大症状,耳朵晚上红一只或两只都红,口气重,大便臭或干,手心热或手背热。要是这些都有了,发烧马上就开始了。这些是身体警报,做父母的要耐心观察,发现情况赶紧去处理。手背发热是外感风寒,姜汤早期发汗好。手心发热是内热,需要清热解毒养阴,板蓝根早起用很好。外感多流鼻涕,内热多嗓子疼,扁桃体炎。

3、小儿感冒发烧夏天感冒发烧首选藿香正气水,最便宜那种。效果很好。受不了味道的可以用棉球吸饱药水放到肚脐做脐疗。效果也好。

4、失眠失眠睡不着,可以尝试按摩下图的奇穴,一般一会就睡着了。小孩大人都有用。

5、急性胃痛急性胃痛在肘窝刮痧止痛很快,如果能放出几滴血,效果就是秒杀了。

6、小儿积食小儿发烧多数与食积有关,系平时喂养不当,违背古训“若想小儿安,三分饥和寒”。食积容易生内热,造成扁桃体发炎,平时要注意喂养要少,不要过饱。嘴中一旦有口气,就要用些中成药。我推荐大山楂丸,成分全食品,效果很好。没有食积,不容易发烧的。大山楂丸不限品牌,便宜好用。

7、便秘便秘推拿清大肠法,就是单向推沿标线向尖头方向200下。便通停止。无副作用。

8、女性痛经解决女性痛经有个简单的方法,耳朵眼里塞个酒精棉球就可以止痛。如果处理时机正确,五分钟解决问题。药店卖的那种棉球正好。

9、牙疼缓解牙痛,选择按压劳宫穴,持续性和持久性比合谷穴更强。刚开始有牙痛感觉时是最佳的治疗时期。可以用手指按压手心区域,也可以用牙签按压。

10、小儿腹泻五岁之内小儿腹泻可以用下图捏脊方法解决,范围从腰到尾骨,从下到上十次,红润为度。部分类型腹泻初期,一次就搞定。早治疗有奇效。

11、鼻塞鼻塞用一个东西贴鼻子是很可笑的,我常用液门按摩针刺通鼻窍,针灸可以做到10秒,按摩3分钟以上就好了。

12、晕车晕车是个很讨厌的事,买张伤湿止痛膏把肚脐眼盖住就能控制症状。肚脐眼里放姜再盖上更好。

13、烫伤烧伤烫伤第一时间把白糖加水湿敷到创面上,立即止痛修复的。家居必备技术,创口不破都能用。

14、打嗝打嗝很讨厌,尤其手术后打嗝牵连刀口疼。按摩此处立即制止打嗝。搞不定取纸条刺激鼻孔打喷嚏一定搞定。打嗝为肝木病,用肺经或者取嚏取金克木本意。

15、腹胀吃多了腹胀,可以用牙刷沾点盐刷刷牙龈。古书上说如汤泼雪。效果很好。牙龈属肾经。肾为胃关,这是内经讲的。古代人生活方式很多值得我们学习。

针灸推拿科常见病诊疗方案

针灸推拿科常见病诊疗方案 一:颈椎病 颈椎(jing zhui)病:是指颈椎间盘退行性变及颈椎骨质增生,刺激或压迫了邻近的脊髓、神经根、血管及交感神经,并由此产生颈、肩、上肢一系列表现的疾病,简称颈椎病。 颈椎病分为五型,即颈型、神经根型、脊髓型、椎动脉型和交感型。 中医理论认为,感受外邪、跌扑损伤、动作失度、可使项部经络气血运行不畅,故颈部疼痛、僵硬、酸胀;肝肾不足,气血亏损,督脉空虚,筋骨失养,气血不能养益脑窍,而出现头痛、头晕、耳鸣、耳聋;经络受阻,气血运行不畅,招致上肢疼痛麻木等症状。 【治疗】 以活血化瘀,通络止痛为治则。采用〈1〉针刺治疗:穴取双侧:风池,颈夹脊穴,肩井,肩中俞,肩外俞,T1夹脊。椎动脉型加脑空,太阳,角孙,脑户,百会,后顶,强间等;神经根型加肩髃,肩髎,肩贞,曲池,合谷等。每日交替取一定数量以上腧穴上电,平补平泻,留针30min qd 〈2〉TDP照射:局部,30min qd〈3〉拔罐:适量,5min qd〈4〉中频脉冲电治疗:颈部及患部适当部位,30min qd〈5〉颈椎病推拿:30min qd①预备手法:先用滚法放松患者颈、肩背部的肌肉;接着,用拇指与食中三指拿捏颈项两旁的软组织由上而下操作。②治疗手法:用拇指指腹点揉风池、太阳、百会、风府、天宗、曲池、合谷等穴;弹拨缺盆、极泉、小海等穴;牵引颈部。③结束手法:拍打肩背部和上肢;搓揉患肢肌肉;牵抖上肢。 https://www.doczj.com/doc/1019326225.html, 【按语】 针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结合2ml当归注射液+2ml骨肽注射液于C5-C6颈夹脊穴穴位注射。qd,左右交替用,10日为一疗程,疗(ri wei yi liao cheng _liao)效较好。 针对神经根型颈(zhen dui shen jing gen xing jing)椎病,务必配合颈部牵引3-5分钟,qd,疗效较满足。针灸推拿结合治疗颈椎病可明显改善症状,尤其对颈型、椎动脉型、神经根型有较好的效果。 二:肩周炎 肩周炎是以肩部长期固定疼痛,活动受限为主症的疾病。 中医认为风寒是本病的重要诱因,故中医常称为“漏肩风”、“五十肩”、“肩凝症”、“冻结肩”等。

针灸推拿25种疾病

一、25个常见病简单诊断与治疗操作 一、感冒头痛 毫针刺:太阳、风池、合谷、列缺 按摩:太阳、风池及疼痛部位 刮痧:前额、太阳穴、背部脊柱两侧,可配刮肘窝、腘窝。 二、偏头痛 毫针刺:太阳、风池、率谷、头维、外关 按摩:太阳、风池及疼痛部位 三、麦粒肿 三棱针点刺放血:太阳、耳尖及肩胛区的红色反应点 四、急性结膜炎 三棱针点刺放血:太阳、耳尖 五、牙痛 毫针刺:合谷、颊车、下关、内庭 六、急性咽痛 三棱针点刺放血:少商、商阳、鱼际、耳尖 七、落枕 毫针刺:天柱、大椎、后溪、落枕穴 按摩:疼痛部位 刮痧:疼痛部位 八、急性胃痛 毫针刺:中脘、足三里、梁丘 艾灸:中脘、足三里、神阙;隔姜灸适用于寒性胃痛 刮痧:背部:脾俞、胃俞;腹部:中脘、天枢;上肢部:内关、手三里;下肢部:足三里 九、痛经 毫针刺:关元、中极、合谷、地机、三阴交、次髎 艾灸:关元、中极 刮痧:关元至中极、地机至三阴交、次髎 十、急性腰扭伤

毫针刺:腰痛穴、阿是穴、委中 刺络拔罐:阿是穴,配委中穴放血 刮痧:疼痛部位,委中 十一、腱鞘囊肿 好发于关节和腱鞘附近,囊肿表面光滑,质软,有波动感 围针刺法:囊肿局部 十二、肱骨外上髁炎(网球肘) 肘关节外侧痠痛,绞毛巾时痠痛加重 阿是穴围针加灸 十三、足根痛 毫针刺:昆仑、太溪、水泉 十四、腮腺炎 灯心草蘸食油点燃:雀啄状快速灸灼双耳尖 毫针点刺:少商、关冲放血 十五、小儿泄泻 1.辨证 (1)伤食:腹胀腹痛,痛则欲泻,泻后痛减,大便酸臭,状如败卵,或便质稀薄,含有未消化食物残渣,嗳气酸腐,苔厚腻,脉滑,指纹紫滞。 (2)阳虚:食后作泻,时泻时止,便色淡而不臭,面黄神疲,久则泄泻不止,或五更泻,形寒肢冷,脉沉细微。 (3)外感:便稀多沫,臭气不甚,肠鸣腹痛,兼恶寒发热,鼻流清涕,苔白润,脉浮为风寒;大便暴注下迫,色黄或绿,恶臭或少许粘液,肛门灼热发红,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为湿热。 2.推拿治疗 基本治法: (1)取穴:脾经、内八卦、大肠、小肠、脐、腹、七节骨、龟尾。 (2)操作: 1)患儿坐位或仰卧位:补脾经200次,运内八卦100次,推大肠300次,清小肠200次; 2)患儿仰卧位:以掌逆时针揉脐,逆时针摩腹各200次;

15种小儿常见病推拿手法(多图)

15种小儿常见病推拿手法(多图) 按下穴位,感冒,头痛,咳嗽,痛经……就连打嗝也能灭!最重要的是:已经被很多人验证过有效。下面同大家讲解一下15种小儿常见病的推拿方法。 1、眼疲劳 眼睛干涩或者见风流泪,按摩图示标红穴位,离腕横纹三指,对流泪症状能快速见效,对干涩症状要多按摩一会。此法对于纠正眼功能失调,也有显著效果。每日按按,保健眼睛。 2、偏头痛 偏头痛可以按摩图示标红处,离肘横纹三指,对于部分头痛可以立止。这是郭效宗老中医的方子。我自己的方法是用白萝卜绞汁后,用棉棒沾汁,然后塞到鼻孔,能有效止疼。 3、肩周炎 肩周炎时,按摩足三里下一寸左右,疼点就是按摩区。边按摩边活动肩周,会有不可思议的效果。 4、戒烟 隆重推出戒烟穴,图示中标红处就是,能缓解烟瘾,改变烟口味。烟瘾来时,掐掐有暂时缓解效果,适合不宜抽烟的场合。 5、缺乳 缺乳少乳是让婴儿全家都焦虑的事。图示穴位,从手术台下来就开掐,晚几天也可以。长掐多掐,乳通也会足。 6、咳嗽 咳嗽令人不适、在某些场合令人尴尬,处理一下图示穴位,离腕横纹三指,对于各类咳嗽都有快速、临时止咳的效果。使用针灸、按摩都同样有效。 7、感冒 夏天感冒发烧首选使用霍香正气水,非常便宜,效果很好。如果忍受不了味道,可以用医用脱脂棉球吸饱药水后,放到肚脐里做脐疗,效果也很好。

8、咽痛咽部不适,如疼、干、痒或异物感,都可以按摩图示穴位,效果很好。 9、痔疮 治疗痔疮,可以用白萝卜熬水后外洗,效果很好。肺与大肠相表里,萝卜是肺药。 10、小儿少睡 小孩不睡觉,可以尝试按摩图示奇穴,一般一会就能睡着,对大人也有用。(孕妇不能用) 11、小儿脾胃虚 根据图上所标位置,自大拇指桡侧由指尖向掌根方向推至少100下,有很好的补脾胃效果。(详细了解:小儿脾胃虚弱的家庭推拿治疗方法) 12、扁桃体炎 扁桃体发炎,发烧温度会很高。在左或右手任意大拇指上,用血糖取血针放几滴血,退烧会很快,部分可以靠此法治愈。 13、减肥 减肥的童鞋不要忘了每天拿抓此处200下,很好的瘦腰效果。裤腰带很快就告诉你效果的。 14、催经补肾 压制大拇指下部及手掌外侧按压左图穴位通经,这个穴位最早是用于催经的,在微博上传播了很久。很多人认为这个穴位是制污穴,其实不是。这个穴位体现了我们中医一个很重要的概念——象。 什么叫象?如果我们把大拇指比作一个人体,那么大拇指的下部,就是我们的腹部,按压的这几个点就是在刺激腹部的充血或缺血状态。每天按压2~3次,每次至少100下。按压之后腹部充血,月经就会来。验按压右图穴位补肾,例假到时不来有肾虚的因素,通经补肾对保持青春是有利的。 15、急救 十指指肚放血,这个急救法适用于所有的昏迷症状。请不要移动患者,只在手指肚放血,不会有什么风险。放血前要先用酒精将手指

针灸推拿传统特色疗法

针灸推拿传统特色疗法目录 温针 火针 保健灸 穴位埋线 蜂针 拔罐 刺络放血 耳穴 小儿捏脊

温针 概述:温针疗法是在毫针针刺后,在针尾加置艾柱,点燃后使其热力通过针身传至体内,以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治疗作用:祛风散寒、舒筋活络、活血化瘀、解痉止痛 适应病症:温针法主要用于慢性疼痛,如颈肩腰腿疼痛、痛经、关节酸痛,内科病症如慢性胃炎、消化不良、心悸等,也常用于保健。

火针 概述:火针疗法,是将特制的针具用火烧红针体后,灼刺人体一定的腧穴或部位,到达防病治病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 治疗作用:温壮阳气,生肌敛疮,散寒除湿,祛风止痒,祛腐排脓,散结消肿,止痛缓急,清热解毒。 适应病症:腱鞘囊肿、肌筋膜疼痛综合症,腰肌劳损、腰腿痛、膝关节炎、肩周炎、风湿与类风湿关节炎等骨关节疾病;哮喘、过敏性鼻炎、偏头痛、顽固性失眠、痛经、月经不调等内妇科疾病,湿疹、荨麻疹、神经性皮炎等各种以痒为主症的皮肤病;中风后遗症等神经科疾病。 艾灸 概述:艾灸疗法,是用艾叶制成的艾灸材料产生的艾热刺激体表穴位或特定部位,通过激发经气的活动来调整人体紊乱的生理生化功能,从而到达防病治病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

治疗作用:温阳补气、温经通络、消瘀散结、补中益气,调和气血、扶阳固脱、扶正祛邪,防病保健、。 适用病症:感冒、支气管炎、哮喘、咳嗽等呼吸系统疾病;胃痛、消化不良、胃下垂等消化系统疾病;尿储留、前列腺炎、不孕不育、痛经、月经不调、崩漏等生殖系统疾病;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腰肌劳损、肩周炎、膝关节炎、风湿及类风湿性关节炎等骨关节疾病;痤疮、黄褐斑等皮肤疾病。 穴位埋线 概述:穴位埋线,是将羊肠线埋入穴位,利用羊肠线对穴位的持续刺激作用治 疗疾病的方法。 适应病症:适用于针灸所能治疗的各种慢性疾病,如:慢性胃炎、功能性消化不良、哮喘、过敏性鼻炎、慢性腹泻、遗尿、尿失禁、面瘫、癫痫、腰腿痛、痿证以及脊髓灰质炎后遗症、神经官能症、单纯性肥胖、多囊卵巢综合征等。蜂针 概述:蜂针疗法是利用蜜蜂螫器官为针具,循经络皮部和穴位施行不同手法的针刺,以防治疾病的方法。蜂针既给人体经络穴位以机械刺激,同时自动注入皮内适量的蜂针液,具有独特的药理作用,其针后继发部分潮经充血,以兼具

25个基层常见病

附件3 25个基层常见病针灸推拿刮痧技术推广目录 一、从基层卫生实际出发,为鼓励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临床医疗服务人员运用适宜技术服务群众,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专家制定了25个常见病针灸推拿刮痧技术推广目录,内容包括25个疾病的简单诊断和治疗操作。 25个常见病包括:感冒头痛、偏头痛、麦粒肿、急性结膜炎、牙痛、急性咽痛、急性胃痛、痛经、急性腰扭伤、落枕、腱鞘囊肿、肱骨外上髁炎(网球肘)、足跟痛、腮腺炎、小儿泄泻、小儿食积、小儿遗尿、肩周炎、颈椎病、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症并坐骨神经痛、膝关节骨关节炎、中风后遗症、面瘫、三叉神经痛。 二、为使参加培训人员更好地掌握和应用这些技术诊治疾病,我局还组织专家编写了针灸、推拿、刮痧技术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作为本目录的第二至五部分,供各地在培训中使用。内容包括: 1.掌握针具选择、体位选择及消毒; 2.掌握毫针刺法---进针手法、行针基本手法(提插、捻转)操作规范; 3.掌握得气的表现,熟悉得气的意义、不得气原因及如何促使得气; 4.熟悉针刺的角度和深度; 5.掌握留针和出针; 6.掌握针刺注意事项; 7.掌握针刺异常情况(晕针、滞针、弯针、断针、出血、血肿)处理及预防; 8.掌握灸法---艾条灸、温针灸的操作规范; 9.熟悉腧穴的定位方法; 10.掌握60个常用腧穴的定位,包括: 列缺、少商、商阳、合谷、手三里、曲池、肩髃、迎香、四白、地仓、颊车、下关、头维、天枢、梁丘、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

内庭、三阴交、地机、阴陵泉、血海、后溪、肩贞、天柱、风门、肺俞、脾俞、胃俞、委中、肾俞、大肠俞、关元俞、秩边、承山、昆仑、至阴、太溪、水泉、内关、肩髎、外关、关冲、瞳子髎、率谷、风池、环跳、阳陵泉、太冲、关元、承浆、百会、水沟、神阙、中脘、大椎、印堂、太阳、鱼腰、耳尖、夹脊。 11.掌握拔罐法---火罐(闪火法); 12.掌握三棱针法---点刺法; 13.熟悉耳针疗法; 14.掌握成人推拿常用手法,包括:滚法、揉法、摩法、擦法、推法、按法; 15.掌握推拿的适应症、禁忌症; 16.掌握常用小儿推拿常用穴位及操作手法; 小儿推拿常用穴位:天门、坎宫、太阳、耳后高骨、腹、腹阴阳、脐、七节骨、脾经、大肠、八卦、三关、六腑。 17.掌握刮痧的操作规范。 一、25个常见病简单诊断与治疗操作 一、感冒头痛 毫针刺:太阳、风池、合谷、列缺 按摩:太阳、风池及疼痛部位 刮痧:前额、太阳穴、背部脊柱两侧,可配刮肘窝、腘窝。 二、偏头痛 毫针刺:太阳、风池、率谷、头维、外关 按摩:太阳、风池及疼痛部位 三、麦粒肿 三棱针点刺放血:太阳、耳尖及肩胛区的红色反应点 四、急性结膜炎 三棱针点刺放血:太阳、耳尖 五、牙痛 毫针刺:合谷、颊车、下关、内庭

针灸治疗常见疾病的原理和方法

针灸治疗常见疾病的原理和方法针灸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治疗效果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应用。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针灸也得以与现代医学相结合,成为一种重要的综合治疗方式。本文将详细介绍针灸治疗常见疾病的原理和方法。 一、针灸治疗的基本原理 针灸治疗的基本原理是在人体穴位上采用针刺或灸烧等方法,刺激经络,调节气血,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人体穴位是指身体上一些特定的位置,它们与身体的内脏、肌肉、骨骼和神经等系统有着密切的联系。经络是指人体内运行气血的通道,贯穿全身,负责人体各个部位及器官的代谢、运行和调节等功能。 针灸治疗的原理在于通过针刺或灸烧等方法刺激人体经络,调节人体内部环境的平衡状态,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在针灸治疗中,根据疾病的不同症状和病因,选用不同的穴位和方法进行治疗,从而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二、针灸治疗的适应症

1. 内科疾病:包括感冒、咳嗽、哮喘、胃病、肝病、脾病等。 2. 外科疾病:包括疼痛症、风湿病、骨折、腰痛、肩周炎等。 3. 妇科疾病:包括月经不调、痛经、不孕症、更年期综合征等。 4. 皮肤病:包括荨麻疹、湿疹、银屑病、痤疮等。 5. 神经病:包括头痛、失眠、抑郁症、癫痫等。 6. 慢性病:包括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关节炎等。 三、针灸治疗的方法 1. 针刺法:针刺法是指通过针刺的方式刺激穴位,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针刺时需要选择合适的针头和穴位,并根据病情和体质调整刺激时间和穴位。

2. 电针法:电针法是指在针入穴顶后,通过电流的作用改变穴位的生理活动,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电针法需要根据病情和体质调整电流强度和时长。 3. 灸法:灸法是指通过在穴位上燃点艾叶或灸条等物,使其产生局部刺激,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灸疗也需要根据病情和体质调整燃灸时长和穴位选择。 4. 推拿法:推拿法是指通过手法对经络和穴位进行刺激,从而达到调节气血、舒筋活络的效果。推拿疗法需要根据病情和体质调整刺激力度和时长。 四、针灸治疗的注意事项 1. 针灸治疗需要由专业的医师进行操作,不能自行进行。 2. 进行针灸治疗前,需要了解患者的病情和体质,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并告知患者治疗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针灸推拿常见手法及应用

针灸推拿常见手法及应用 针灸和推拿是中医传统疗法中非常常见的手法,具有悠久历史和广泛应用。下面将介绍针灸和推拿的常见手法及其应用。 针灸手法是通过针刺刺激人体特定穴位,调整人体阴阳气血平衡,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常见的针灸手法有以下几种: 1. 刺法:即直刺,是通过将针直接刺入皮肤,刺激穴位。这种方法刺激力度大,适用于气血不通、经络堵塞的病症。 2. 点刺法:这种方法是将针尖点在穴位上,然后迅速拔出。适用于那些对针刺敏感或禁忌刺激的患者。 3. 扎法:通过迅速扎入扎出的方式,刺激穴位。适用于那些需要加强刺激的疾病。 4. 旋转法:即将针刺入皮肤,然后以逆时针或顺时针方向旋转。旋转力度可以根据患者的情况调整。这种方法适用于那些需要调节气血运行的疾病。 推拿手法是通过掌握和按摩特定的身体部位或经络来调节阴阳平衡,促进气血通畅,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常见的推拿手法有以下几种:

1. 按压法:用手指或手掌按压穴位或特定部位,以刺激经络和穴位。适用于头痛、胃痛等疾病。 2. 揉捏法:用手指和手掌轻柔地揉捏肌肉或经络,促进气血流畅。适用于肌肉疼痛、疲劳等疾病。 3. 推拿法:用手掌按摩和揉捏身体部位,以促进气血流通和舒缓肌肉。适用于运动损伤、颈椎病等疾病。 4. 颤法:用手指在特定穴位上快速颤动,以刺激经络和穴位。适用于肠胃疾病、呼吸道疾病等。 以上是针灸和推拿的常见手法及其应用。针灸和推拿可以通过刺激穴位和按摩身体部位来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促进气血通畅,达到治疗和预防疾病的效果。然而,针灸和推拿的具体应用需要根据个体情况和具体疾病进行科学判断和合理运用。在接受针灸和推拿治疗之前,最好咨询专业医师的意见,并选择正规的医疗机构进行治疗,以确保安全和疗效。

「针灸防治疾病的方法」

「针灸防治疾病的方法」 针灸是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主要作用是通过在特定穴位插 入细针来调节人体内部的生理功能,从而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目的。 针灸防治疾病的方法多种多样,下面将从不同的角度介绍一些常见的 针灸方法及其适应症。 1.经络刺激法:这是针灸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通过在人体经络上的 穴位进行刺激,可以调节气血运行,平衡阴阳,增强机体抵抗力,达到防 治疾病的目的。如常用的四大经络: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 胃经和足太阴脾经,常被用于治疗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等疾病。 2.穴位选取法:根据疾病的不同特点,选择合适的穴位进行刺激。例如,治疗心脏病时,可以选择心包经上的“内关”、“劳宫”等穴位;治 疗胃病时,可以选择胃经上的“内关”、“足三里”等穴位。正确选取穴 位是确保针灸疗效的关键。 3.电针疗法:即在针灸的基础上加以电流刺激。电针疗法能够增强针 刺效果,使治疗更加迅速和有效。例如,在疼痛科的应用中,电针疗法常 被用于治疗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等疾病。 4.灸法:灸法是使用火烧艾条或中草药对穴位进行刺激的一种方法。 常见的有艾灸和敷救灸。艾灸可以温通经络,驱寒祛湿;敷救灸可以止痛、消肿、消炎。例如,艾灸可以用于治疗月经不调、风湿性疼痛等疾病。 5.针刺、推拿结合法:这是一种将针刺和推拿疗法相结合的治疗方法。针刺可以起到调节气血的作用,而推拿则可以通过按摩和按压促使经络通畅,调整脏腑功能,增强身体免疫力。通过这两种方法的综合应用,可以 更加全面地对疾病进行干预和治疗。

需要注意的是,针灸防治疾病的方法在实践中需要依据个体情况而定,因此,在实施针灸治疗之前,应该进行全面的望、闻、问、切诊断,了解 患者的病情、体质等,以确保针灸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 此外,针灸治疗需要专业针灸师的指导和操作,因为不规范的针灸操 作可能对患者造成伤害。患者在选择针灸治疗时,应该选择具备相关资质 和经验的专业医师,并且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

针灸推拿科住院患者常见病协定处方

针灸推拿科住院患者常见病理疗处方 一、腰痛 1.普通针刺治疗 主穴:肾俞、腰夹脊、委中、阿是穴。 随证配穴:风寒湿阻滞证配关元、腰阳关;气滞血瘀证者配血海;肝肾亏虚证配命门、三阴交、太溪。 随症配穴:大腿、小腿的前侧痛配伏兔、足三里;外侧痛配环跳、阳陵泉、悬钟;后外侧配承扶、委中、承山、昆仑。 操作:患者取俯卧位或侧卧位,依据病情采用补泻手法。每日针1次,7次为1疗程,疗程间隔2日。 留针:留针40分钟,TDP照射。 2.平衡针疗法 主穴:腰痛穴、臀痛穴、膝痛穴、踝痛穴 操作:强刺激、不留针、嘱患者卧床休息。 (二)艾灸疗法 取穴:病变压痛点(阿是穴)、肾俞、腰阳关、环跳、秩边、承扶、风市、委中、阳陵泉、足三里、承山、昆仑、绝骨、足临泣。 操作:每次选用5个穴位,连续施灸20分钟,至局部皮肤发红为止,每日灸1次,7次为1疗程,疗程间隔2日。 (三)推拿疗法: 操作:①患者取俯卧位,术者先立于患者的一侧,双手拇指自胸腰段开始自上而下挤压华佗夹脊穴至腰骶部为一遍,往复做3~5遍.;后沿竖脊肌用滚法,手法轻柔有渗透性,约3~5min,再于对侧用同样手法。②掌压法。③局部取肾俞、关元俞、大肠俞、上髎、次髎、环跳、承扶、委中、阳陵泉等穴上分别用一指禅推法和拿法,约5~7min。④脊柱微调法。⑤患者取俯卧位,再两侧腰骶段竖脊肌行擦法,以透热为度。以上手法一日一次,7次为一疗程。 注意事项:中央型突出较大者,有明显的骨质疏松者,突出物有钙化者,伴有严重的椎管狭窄者、椎弓根骨折或伴有脊椎滑脱症者、脊柱有器质性病变者禁用此法。

二、颈椎病 (一)针灸疗法 1、针刺法:局部取穴为主,远部取穴为辅,可选用运动针灸、平衡针、腹针、头针、手针、火针、铍针等特色针刺疗法。 体针选穴:大椎、天柱、后溪、颈椎夹脊穴。 加减:风寒畀阻者加风门、风府祛风通络;劳损血瘀者加膈俞、合谷、太冲活血化瘀、通络止痛;肝肾亏虚加肝俞、肾腧、足三里补益肝肾、生血养筋;根据压痛点所在取肩井、天宗疏通经气、活络止痛;上肢及手指麻痛甚者加曲池、合谷、外关疏通经络、调理气血;头晕、头痛、目眩者加百会、风池、太阳祛风醒脑、明目止痛;恶心、呕吐加天突、内关调理胃肠。 操作:大椎穴直刺1-1.5寸,使针感向肩臂部传导;夹脊穴直刺或向颈椎斜刺,施平补平泻法,使针感向肩背、上肢传导;其他穴位按常规针刺。 2、灸法:直接灸、艾条灸、热敏灸、雷火灸等。 (二)推拿手法 1、松解类手法 (1)基本手法:头颈部一指禅推法、点按法、滚法、拿法、揉法、叩击法等,可选择上述手法一种或几种放松颈项部的肌肉,时间可持续3~5分钟。 (2)通调督脉法。 (3)间歇拔伸法。 (4)牵引揉捻法。 (5)拔伸推按法。 2、整复类手法 (1)旋提手法。 (2)定位旋转扳法。 (3)旋转法。 (4)其他颈椎微调手法。 (三)牵引疗法,每次20分钟,七次为一疗程。 (四)其他外治法:敷贴、熏蒸、涂擦、膏摩、刮痧、拔罐、中药离子导入、针刀疗法、穴位埋线、封闭疗法等。

太全了,各种痛症的针灸治疗,赶紧收好!附详细图文

太全了,各种痛症的针灸治疗,赶紧收好!附详细图文 仁康棠=每日推送健康知识,推广中医课程,关注我们后-免费观看大量针灸、正骨、推拿、按摩、埋线、减肥的医学视频。 今天分享一个超有用、超全面的东西——各种痛症的针灸治疗(歌赋),而且都是只选一两个穴位哦。 1.腕痛太溪肘阴陵 (1)手腕痛,针刺太溪穴(手腕与脚踝相应): (2)手肘部痛,针刺阴陵泉(肘部与膝部相对应): 2.肩刺条口中渚颈 (1)肩部疼痛,针刺条口穴: (2)颈部疼痛,针刺中渚: 3.背痛内环腰印上 此句涉及两个穴位,内环穴、印上穴。现在的针灸书上基本上见不到这两个穴位,有说印上穴为印堂穴上一寸,又有说印上穴即是人中穴。无从考究,故不解释。 4.手麻后溪透劳宫 (1)劳宫分内、外劳宫,内外相对 (2)手掌发麻,针刺后溪穴,朝劳宫穴方向透刺:

5.颞颌关节手三里 颞颌部关节疼痛,针刺手三里穴: 6.髋求合谷跟大陵 (1)虎口,合谷穴: (2)髋部疼痛,针刺合谷和大陵穴: 7.肋间丘墟膝曲池 肋部疼痛,针刺丘墟和曲池穴: 8.踝痛合谷泻无踪 踝关节部位疼痛,针刺合谷。和第一条痛,上下交叉取穴。 9.头痛前针中脘穴 前额头痛,针刺中脘穴: 10.后寻至阴偏太冲 (1)后脑头痛,针刺至阴穴: (2)偏头痛,针刺太冲穴: 11.胃痛中脘胆胆囊 (1)胃痛,针刺中脘: (2)胆囊部疼痛,针刺胆囊穴: 12.急腹三里肾精灵 (1)腹痛,针刺足三里: (2)肾绞痛,针刺精灵穴:

13.上牙下关下合谷 (1)上牙痛,针刺下关穴 (2)下牙痛,针刺合谷穴: 14.咽痛廉泉目光明 (1)咽喉部疼痛,针刺廉泉穴: (2)眼睛痛,针刺光明穴: 15.臀针奇穴向腋窝 奇穴,一般指经外奇穴,此句不知所指,故不解释。 16.网球肘泻冲阳轻 网球肘痛,刺冲阳穴: 17.痛经十七椎下刺 痛经,针刺第五腰椎下: 18.口疮玉枕不留情 口疮,针刺玉枕穴: 19.乳痛肩井痔支沟 (1)乳房痛,针刺肩井穴: (2)痔疮痛,针刺支沟穴: 20.休厥失语刺人中 晕厥,针刺人中(老百姓直接掐人中)

针灸治疗学位

针灸治疗学位 一穴速治坐骨神经痛 - 凡坐骨神经痛在肩后找一压之特痛点按10-15分钟,左边痛压右边,右边痛压左边。只要是坐骨神经痛,点到痛止,有三五次痊愈的,有七八次痊愈的,所治之人没有超过15次的,自疗也行,你可以不信,但你可以试试 - 取穴方法: - 以手掌心按肩峰,大指尽处压痛取穴,以痛为穴。 - 按摩穴位治疗“痒症”湿疹 湿疹的痒,不同于麻疹般发作时那种爆发性的痒。而是一种会感觉到阴湿的刺痒。这种刺痒也会影响人的心情,连自己也无法清楚是痒或是有什么东西附着的感觉。就像蚂蚁在爬的感觉,使人无法忍受。尤其是身体较柔软及较敏感的部位。这种病症是越抓越痒且斑疹越多,有时会因痒的睡不着,而造成失眠症。即使能入睡,也会因无意识的搔抓。醒来一看斑疹的渗出液体已使得内衣及床单湿湿黏黏的。特别是手臂、膝盖、腋下的内侧最容易长出,若不加以治疗,会演变成慢性疾病,皮肤会变得很粗糙。这种病与麻疹同样,大都是因过敏及肝脏障碍和体质所引起的,但是此病比麻疹更难痊愈,所以变成慢性的可能性很高,如此便越来越难治疗。还有些人是因接触油漆,或因气候变化等而长的湿疹。 穴道指压发不仅能止痒,治愈湿疹的可能性也非常大。 治疗湿疹的穴位及指压法

止痒、祛除湿疹的穴道之一称为“治痒”穴,刺激此穴位,有止痒之效。 治痒穴是在手腕放下时,从肩膀凹洼,以垂直线而下,该线与乳头的水平线相交处寻找方法: 取此穴道时应让患者采用正坐或仰卧的取穴姿势,治痒穴的具体找法:在手腕放下时,从肩膀凹洼,以垂直线而下,该线与乳头的水平线相交处。 主治疾病: 治痒穴的主治疾病为:指压此穴,对于治疗湿疹等骚痒类疾病很有疗效,具体指压法请参考本站相关内容:穴道指压法治疗湿疹。 补充内容:(国家针灸穴位取穴标准) 百虫窝穴(请参阅“血海穴”穴位取穴法) 〖标准定位〗屈膝,在大腿内侧,髌底内侧端上3寸,(血海穴上1寸)。〖取穴〗患者屈膝取穴。 〖解剖〗穴下有皮肤、皮下组织、股内侧肌和大收肌。分布有股前皮神经。 〖功用〗祛风活血,驱虫止痒。 〖主治疾病〗1、蛔虫病。 2、荨麻疹,风疹,皮肤瘙痒症、湿疹等。 〖刺灸法〗直刺0.8-1.2寸,可灸。 一面缓缓吐气,一面按压6秒钟,反复做10次,即可止痒。其次,以和前面相同的要领一面吐气一面按压叫做“太白"定位方法: 取穴时,可采用仰卧或正坐,平放足底的姿势,太白穴位于足内侧缘,当第一跖骨小头后下方凹陷处。 主治病症: 太白穴的主治病症为:胃痛、腹胀、吐泻、痢疾等。此穴位为人体足太阴脾经上的重要穴位之一。本站有关此穴的疗法有:穴道指压法治疗湿疹。 补充内容:(国家针灸穴位取穴标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