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十四种常见疾病的针灸疗法

十四种常见疾病的针灸疗法

十四种常见疾病的针灸疗法

千金名方

中医知识,名医典籍

针灸疗法最早见于战国时代问世的《黄帝内经》一书。《黄帝内经》说:“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便是指灸术,其中详细描述了九针的形制,并大量记述了针灸的理论与技术。两千多年来针灸疗法一直在中国流行,并传播到了世界。而针灸的出现,则更早。

针灸可以疏通经络,调和阴阳,对于爱美的女士来说,针灸还可以减肥。针灸治疗的适应范围很广,举凡内、外、伤、妇、儿、五官、皮肤等各科的许多疾患,大部分都能应用针灸来治疗。

下面,小编就来介绍14种常见针灸治疗的疾病:

14种常见针灸治疗的疾病

1、感冒:取大椎、合谷、风池,都用针法,平补平泻,留针30分钟。

2、呕吐:主穴取内关、中脘、足三里,针刺,用平补平泻法,留针30分钟。

3、失眠:取神门、内关、三阴交、针刺,用平补平泻法,留针50分钟,每日针一次。

4、关节痛:腰脊痛取肾俞、昆仑;膝关节痛取足三里、阳陵泉、悬钟,先针刺,用泻法,留针20分钟,再艾灸20分钟。

5、痛经:经前或经期腹痛取中级、三阴交、内庭,先刺内庭,再针三阴交、后针中极、三阴交。均用泻法,留针20分钟。

6、经后腹痛:取气海、关元、三阴交,均用补法,针后加灸,留针30分钟。

7、牙痛:上牙痛取下关。内庭,下牙痛取颊撤、合谷,针刺,泻

法,留针30分钟,每日一次。

8、便秘:取支沟、天枢、长强,针刺,用平补平泻法,留针30分钟。

9、落枕:取落枕、大椎、后溪、针刺。落枕用泻法,大椎、后溪,用平补平泻法,留针20分钟。

10、月经不调:月经先期:取中极、血海、三阴交、太冲,均针刺、用泻法,留针20分钟。

月经后期:取命门、肾俞、关元,用补法,针后加灸,留针30分钟。

11、腰痛:取肾俞、委中、腰阳关,针刺,用泻法,留针30分钟,如是腰痛久不愈的,加艾条灸命门20分钟。

12、痢疾:针治痢疾,有较好的疗效。取中脘、天枢、足三里,针刺,用平补平泻法,留针30分钟,每天一次。如有发热的,加刺曲池;头痛的加刺凤池、百会;不发热而下痢过久的,可艾条灸关元10分钟,或隔盐灸神阙。

13、哮喘:针灸有缓解防止发作的作用。取膻中、肺俞、天突、丰隆。如吐出的痰稀白,用艾条灸20分钟;如痰色法黄时,针刺,用平补平泻法,留针30分钟。如果平时有灸肺俞、气海,可以防止发作。

14、头痛:头痛有正头痛、偏头痛、头顶痛、头项痛等区别。针灸治疗,是按头痛的部位来取穴的。

正头痛:取上星、合谷,攒竹,针刺,用泻法,留针30分钟。

偏头痛:取太阳、头维、外关,针刺,用泻法,留针20分钟。

头顶痛:取百会、太冲、后溪,冲刺,用泻法,留针20分钟。

头项痛:取风池、列缺、针刺,用泻法,留针30分钟。每日或隔日针一次。

温馨提示:文中所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等仅供专业中医人士参考学习,不能作为处方,请勿盲目试药,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针灸常见病的诊断与治疗

针灸常见病的诊断与治疗 1.中风:本病以突然昏仆,不省人事或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语言不利为主证。其发生多由肝阳偏亢,气血上逆所致。 中风包括脑溢血、脑血栓形成,脑栓塞等脑血管意外疾病。(1)闭证 【主证】神志昏沉,牙关紧闭,两手紧握,面赤气粗、喉 中痰鸣、二便闭塞、脉弦滑而数。 【治法】取督脉和十二井穴为主,平肝熄风,开窍启闭, 用毫针泻法或点刺出血。 【取穴】水沟、十二井、太冲、丰隆、劳宫。 牙关紧闭加颊车、合谷。 语言不利加哑门、廉泉、通里、关冲。 (2)脱证 【主证】目合口张、手撒遗溺、鼻鼾息微、四肢逆冷、脉 象细弱等。 【治法】取任脉经穴为主,用大艾炷灸之。 【取穴】关元、神阏(隔盐灸)。 (3)附注 凡年高形盛气虚,或肝阳亢越,自觉头晕、指麻者, 宜注意饮食起居,并针灸风市、足三里等穴作为预防措施。 指导病员进行瘫痪肢体的功能锻炼,并配合推拿、理疗。 脑血管意外急性期应采取综合治疗措施。 2感冒

1风寒感冒 【主证】头痛、四肢酸楚,鼻塞流涕,咽痒咳嗽,咯稀痰、恶寒发热(或不热)、无汗、脉浮紧、舌苔薄白。 【治法】取手太阴、阳明和足太阳经穴为主,毫针浅刺用 泻法。体虚者平补平泻,并可用灸。 【取穴】列缺、风门、风池、合谷。 2风热感冒 【主证】发热汗出、微恶寒、咳嗽痰稠、咽痛、口渴、鼻燥、脉浮数、苔薄微黄。 【治法】取手太阴、阳明、少阳经穴为主。毫针浅刺用泻法。 【取穴】大椎、曲池、合谷、鱼际、处关。 3中暑 1轻证 【主证】身热少汗、头晕、头痛、胸闷、恶心、烦渴、倦 怠思睡、舌苔白腻,脉濡数。 【治法】取督脉和手阳明经穴为主,毫针刺用泻法。 【取穴】大椎、曲池、合谷、内关。 2重证 【主证】壮热口渴、唇燥肤热、烦躁神昏、甚至转筋、抽搐、苔黄、舌红、脉洪数;气阴两脱,则见面色苍白、汗 出气短、血压下降、四肢抽搐、神志不清、舌淡、脉细数。

(完整)针灸

(完整)针灸 毫针 指以毫针针刺穴位,起到协调阴阳,扶正祛邪,疏通经络,行气活血,防治疾病的一种疗法。 【功效】疏通经络、调和阴阳。 【适应症】风寒湿痹,腰肌劳损、腰腿疼痛、肩周炎、骨质增生、腰椎问盘突出、痛经、经闭、面瘫、腹痛等;感冒;呕吐、胃痛、腹泻:久泄、久痢、遗尿、早泄、阳痿等;内脏下垂、脱肛、崩漏等. 【禁忌症】 1、患者在过于饥饿、疲劳,精神过度紧张时,不宜立即进行针刺。对身体瘦弱,气虚血亏的患者,进行针刺时手法不宜过强,并应尽量选用卧位。 2、妇女怀孕三个月者,不宜针刺小腹部的腧穴。若怀孕三个月以上者,腹部、腰骶部腧穴也不宜针刺。至于三阴交、合谷、昆仑、至阴等一些通经活血的腧穴,在怀孕期办应予禁剌.如妇女行经时,若非为了调经,亦不应针剌。 3、小儿囟门末合时,头顶部的腧穴不宜针刺。 4、自发性出血或损伤后出血不止的患者,不宜针刺。 5、皮肤有感染、溃疡、瘢痕的部位,不宜针刺. 【操作方法】 l、针具选择:使用一次性针具,在临床上根据病人的性别、年龄的长幼、形体肥瘦,体质的强弱,病情的虚实,病变部位的表里浅深和所取腧穴,所在具体部位,选择长短、粗细适宜的针具. 2、体位选择:根据处方选取腧穴的所在部位,选择适当的体位,既有利于俞穴的正确定位,又便于针灸的施术操作和较长时间留针而不致疲劳为原则。 3、消毒:医生的手指和病人的施针部位。 4、进针:临床上一般用右手持针操作,主要是以拇、食、中三指挟持针柄,其状如持毛笔,故右手称为“刺手”。左手爪切压所刺部位或辅助针身,故称生手为“押手”。刺手的作用,是掌握什具,施行手法操作;进针时,运指力于针尖,而使针刺入皮肤,行针时便于左右捻转,上下提插和弹震刮搓以及出针时手法操作等。押于的作用,主要是固定腧穴位置,夹持针身协助刺手进针,使针身有所依附,保持针垂直,力达针尖,以利于进针,减少刺痛和协助调节、控制针感. 5、行针:行针亦名运针,是指将针刺入腧穴后,为了使之得气,调节针感以及

常见病针刺疗法

李国政讲授著 台湾董氏常见疾病针刺疗法2012.2第一期酸痛科 1

序 师公董景昌先生渡台传针,共传七十三位入门弟子。董氏针灸经过多位师叔伯们的努力,使董氏针灸学派日益茁壮,身为董氏针灸门派后人,除深感荣幸外,更有一份发扬董氏针灸愿力热忱与责任,为本土针灸法尽一绵薄之力。 我本着为发扬董氏针灸绝学,而任劳任怨,不辞辛苦,接受 长庚、文大、清大。成大、逢甲等校中医社团的邀请,牺牲奉献,免费讲授董 氏针灸,这些年来 的努力,已见可观成果,学习董氏针灸尉为一股风潮,笔者深 感诚可告慰董公在 天之灵,董氏针灸安全效佳,中医社同学们常以董氏针灸相互 扎针治病,以为保 健养生之用,有见于此,特编写此书,以供其参考。使同学更 加了解掌握董氏奇穴,在临床上深入学习,毕业后,都能以董公服务精神为模范,积极地为人类健 康而服务奉献。 本书的编写,是清大硕士班毕业瑞雄、苏珊玉两位同学及各校中医已毕业同学们萧伃玲、许育铭、邝育珍、陈世雄等入门弟子,另外还有多位学生依笔者上课讲授录音、笔记及相关资料,由这十二位同学负责整理,画图编辑、打字、校对,在大家分工合作之下二个月完成,这批年轻同学都是董氏针灸的推广者、发扬者,他们和我都有一样的信心与信念,要将董氏针灸好的针法,公开的介绍给世人,希望针灸的爱好者,能为更多的病人解除病痛,使他们早日离苦得乐,以造福更多的人。 在台湾董氏针灸的书太少了。因此如何将董氏针灸理论化、系 统化、深入化,这是我一生奋斗努力建立的目标,因此我愿将 我一生所知、所学、所能、所会的董氏针法,一一公开写出, 这是我的愿力与心愿,基于此,先写一些小书,藉以抛砖引玉,希望有更多同门前辈,皆能贡献所知的董氏针灸,共同为发扬 董氏针灸而努力,本书写的不好,若有错误或不周延之处,还 望请诸师叔、伯前辈们,以及同门诸兄弟能惠予指导并请原谅,谢谢大家。 台北大龙峒李国政 85.4.14

十四种常见疾病的针灸疗法

十四种常见疾病的针灸疗法 千金名方 中医知识,名医典籍 针灸疗法最早见于战国时代问世的《黄帝内经》一书。《黄帝内经》说:“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便是指灸术,其中详细描述了九针的形制,并大量记述了针灸的理论与技术。两千多年来针灸疗法一直在中国流行,并传播到了世界。而针灸的出现,则更早。 针灸可以疏通经络,调和阴阳,对于爱美的女士来说,针灸还可以减肥。针灸治疗的适应范围很广,举凡内、外、伤、妇、儿、五官、皮肤等各科的许多疾患,大部分都能应用针灸来治疗。 下面,小编就来介绍14种常见针灸治疗的疾病: 14种常见针灸治疗的疾病 1、感冒:取大椎、合谷、风池,都用针法,平补平泻,留针30分钟。 2、呕吐:主穴取内关、中脘、足三里,针刺,用平补平泻法,留针30分钟。 3、失眠:取神门、内关、三阴交、针刺,用平补平泻法,留针50分钟,每日针一次。 4、关节痛:腰脊痛取肾俞、昆仑;膝关节痛取足三里、阳陵泉、悬钟,先针刺,用泻法,留针20分钟,再艾灸20分钟。 5、痛经:经前或经期腹痛取中级、三阴交、内庭,先刺内庭,再针三阴交、后针中极、三阴交。均用泻法,留针20分钟。 6、经后腹痛:取气海、关元、三阴交,均用补法,针后加灸,留针30分钟。 7、牙痛:上牙痛取下关。内庭,下牙痛取颊撤、合谷,针刺,泻

法,留针30分钟,每日一次。 8、便秘:取支沟、天枢、长强,针刺,用平补平泻法,留针30分钟。 9、落枕:取落枕、大椎、后溪、针刺。落枕用泻法,大椎、后溪,用平补平泻法,留针20分钟。 10、月经不调:月经先期:取中极、血海、三阴交、太冲,均针刺、用泻法,留针20分钟。 月经后期:取命门、肾俞、关元,用补法,针后加灸,留针30分钟。 11、腰痛:取肾俞、委中、腰阳关,针刺,用泻法,留针30分钟,如是腰痛久不愈的,加艾条灸命门20分钟。 12、痢疾:针治痢疾,有较好的疗效。取中脘、天枢、足三里,针刺,用平补平泻法,留针30分钟,每天一次。如有发热的,加刺曲池;头痛的加刺凤池、百会;不发热而下痢过久的,可艾条灸关元10分钟,或隔盐灸神阙。 13、哮喘:针灸有缓解防止发作的作用。取膻中、肺俞、天突、丰隆。如吐出的痰稀白,用艾条灸20分钟;如痰色法黄时,针刺,用平补平泻法,留针30分钟。如果平时有灸肺俞、气海,可以防止发作。 14、头痛:头痛有正头痛、偏头痛、头顶痛、头项痛等区别。针灸治疗,是按头痛的部位来取穴的。 正头痛:取上星、合谷,攒竹,针刺,用泻法,留针30分钟。 偏头痛:取太阳、头维、外关,针刺,用泻法,留针20分钟。 头顶痛:取百会、太冲、后溪,冲刺,用泻法,留针20分钟。 头项痛:取风池、列缺、针刺,用泻法,留针30分钟。每日或隔日针一次。 温馨提示:文中所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等仅供专业中医人士参考学习,不能作为处方,请勿盲目试药,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针灸推拿科常见病诊疗方案

针灸推拿科常见病诊疗方案 一:颈椎病 颈椎(jing zhui)病:是指颈椎间盘退行性变及颈椎骨质增生,刺激或压迫了邻近的脊髓、神经根、血管及交感神经,并由此产生颈、肩、上肢一系列表现的疾病,简称颈椎病。 颈椎病分为五型,即颈型、神经根型、脊髓型、椎动脉型和交感型。 中医理论认为,感受外邪、跌扑损伤、动作失度、可使项部经络气血运行不畅,故颈部疼痛、僵硬、酸胀;肝肾不足,气血亏损,督脉空虚,筋骨失养,气血不能养益脑窍,而出现头痛、头晕、耳鸣、耳聋;经络受阻,气血运行不畅,招致上肢疼痛麻木等症状。 【治疗】 以活血化瘀,通络止痛为治则。采用〈1〉针刺治疗:穴取双侧:风池,颈夹脊穴,肩井,肩中俞,肩外俞,T1夹脊。椎动脉型加脑空,太阳,角孙,脑户,百会,后顶,强间等;神经根型加肩髃,肩髎,肩贞,曲池,合谷等。每日交替取一定数量以上腧穴上电,平补平泻,留针30min qd 〈2〉TDP照射:局部,30min qd〈3〉拔罐:适量,5min qd〈4〉中频脉冲电治疗:颈部及患部适当部位,30min qd〈5〉颈椎病推拿:30min qd①预备手法:先用滚法放松患者颈、肩背部的肌肉;接着,用拇指与食中三指拿捏颈项两旁的软组织由上而下操作。②治疗手法:用拇指指腹点揉风池、太阳、百会、风府、天宗、曲池、合谷等穴;弹拨缺盆、极泉、小海等穴;牵引颈部。③结束手法:拍打肩背部和上肢;搓揉患肢肌肉;牵抖上肢。 https://www.doczj.com/doc/6019023502.html, 【按语】 针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结合2ml当归注射液+2ml骨肽注射液于C5-C6颈夹脊穴穴位注射。qd,左右交替用,10日为一疗程,疗(ri wei yi liao cheng _liao)效较好。 针对神经根型颈(zhen dui shen jing gen xing jing)椎病,务必配合颈部牵引3-5分钟,qd,疗效较满足。针灸推拿结合治疗颈椎病可明显改善症状,尤其对颈型、椎动脉型、神经根型有较好的效果。 二:肩周炎 肩周炎是以肩部长期固定疼痛,活动受限为主症的疾病。 中医认为风寒是本病的重要诱因,故中医常称为“漏肩风”、“五十肩”、“肩凝症”、“冻结肩”等。

针灸推拿25种疾病

一、25个常见病简单诊断与治疗操作 一、感冒头痛 毫针刺:太阳、风池、合谷、列缺 按摩:太阳、风池及疼痛部位 刮痧:前额、太阳穴、背部脊柱两侧,可配刮肘窝、腘窝。 二、偏头痛 毫针刺:太阳、风池、率谷、头维、外关 按摩:太阳、风池及疼痛部位 三、麦粒肿 三棱针点刺放血:太阳、耳尖及肩胛区的红色反应点 四、急性结膜炎 三棱针点刺放血:太阳、耳尖 五、牙痛 毫针刺:合谷、颊车、下关、内庭 六、急性咽痛 三棱针点刺放血:少商、商阳、鱼际、耳尖 七、落枕 毫针刺:天柱、大椎、后溪、落枕穴 按摩:疼痛部位 刮痧:疼痛部位 八、急性胃痛 毫针刺:中脘、足三里、梁丘 艾灸:中脘、足三里、神阙;隔姜灸适用于寒性胃痛 刮痧:背部:脾俞、胃俞;腹部:中脘、天枢;上肢部:内关、手三里;下肢部:足三里 九、痛经 毫针刺:关元、中极、合谷、地机、三阴交、次髎 艾灸:关元、中极 刮痧:关元至中极、地机至三阴交、次髎 十、急性腰扭伤

毫针刺:腰痛穴、阿是穴、委中 刺络拔罐:阿是穴,配委中穴放血 刮痧:疼痛部位,委中 十一、腱鞘囊肿 好发于关节和腱鞘附近,囊肿表面光滑,质软,有波动感 围针刺法:囊肿局部 十二、肱骨外上髁炎(网球肘) 肘关节外侧痠痛,绞毛巾时痠痛加重 阿是穴围针加灸 十三、足根痛 毫针刺:昆仑、太溪、水泉 十四、腮腺炎 灯心草蘸食油点燃:雀啄状快速灸灼双耳尖 毫针点刺:少商、关冲放血 十五、小儿泄泻 1.辨证 (1)伤食:腹胀腹痛,痛则欲泻,泻后痛减,大便酸臭,状如败卵,或便质稀薄,含有未消化食物残渣,嗳气酸腐,苔厚腻,脉滑,指纹紫滞。 (2)阳虚:食后作泻,时泻时止,便色淡而不臭,面黄神疲,久则泄泻不止,或五更泻,形寒肢冷,脉沉细微。 (3)外感:便稀多沫,臭气不甚,肠鸣腹痛,兼恶寒发热,鼻流清涕,苔白润,脉浮为风寒;大便暴注下迫,色黄或绿,恶臭或少许粘液,肛门灼热发红,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为湿热。 2.推拿治疗 基本治法: (1)取穴:脾经、内八卦、大肠、小肠、脐、腹、七节骨、龟尾。 (2)操作: 1)患儿坐位或仰卧位:补脾经200次,运内八卦100次,推大肠300次,清小肠200次; 2)患儿仰卧位:以掌逆时针揉脐,逆时针摩腹各200次;

针灸的种类及功能主治

针灸的种类及功能主治 引言 针灸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疗法之一,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应用并取得了显著 的疗效。本文将介绍针灸的一些常见种类及其功能主治,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针灸疗法的应用范围与作用机制。 经络针灸 经络针灸是基于中医经络学说的针灸疗法,通过刺激经络穴位来调节人体的气 血运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主要经络针灸种类有: - 彩色经络针灸:采用不同颜色的针灸簇来进行刺激, 以达到调节经络气血的作用。适用于头痛、失眠等症状。 - 气血通经针灸:通过刺 激经络穴位,促进气血的流通,并调整阴阳平衡。适用于经络阻滞、气血不畅的症状。 - 深部经络针灸:刺激深部经络穴位,以治疗深层组织疾病,如风湿性关节炎、腰椎间盘突出等。 耳针疗法 耳针疗法是一种通过针刺耳廓上的特定穴位来治疗疾病的方法。耳针疗法刺激 穴位神经末梢,通过反射作用达到调整人体功能的目的。 常见耳针疗法种类有: - 耳穴埋针:将药物制剂埋入特定耳穴中,通过药物的 渗透作用,达到治疗疾病的效果。适用于戒烟、减肥等疗法。 - 耳针按压:通过对 耳廓上特定穴位的按压刺激,调节人体功能,缓解疼痛和疾病症状。适用于头痛、失眠等症状。 灸法 灸法是一种利用燃烧的艾绒或艾叶对特定穴位进行温热刺激的疗法。通过灸热 的作用,激发穴位的生物反应,达到治疗疾病的效果。 常见灸法种类有: - 艾灸:使用燃烧的艾绒或艾叶对穴位进行热刺激。适用于 风寒湿痹、疲劳、肩颈痛等症状。 - 电灸:结合电刺激与灸热刺激的方法。适用于 神经痛、骨科疾病等症状。 刮痧疗法 刮痧疗法是一种通过对皮肤表面刮擦,刺激经络和穴位以治疗疾病的方法。刮 痧疗法主要通过刺激皮肤,调节气血循环,达到通经活络,祛病强身的效果。

中医针灸的26种刺法大全

中医针灸的26种刺法 —1— 腧刺 这种针刺治疗方法用于五脏有病时,腧指四肢荥穴和足太阳膀胱经在背部的五脏俞穴,就是心腧、肺腧、肝腧、脾腧、肾腧,用以治五脏疾病。 由于这种针刺法是刺特定的腧穴,故称之为腧刺,在临床上对结石性胆囊炎的疼痛,针刺胆腧穴针感可直达病所,即能止痛,故《灵枢·官针篇》曰:“腧刺者,刺诸经荥腧,脏腧也”。 —2— 远道刺 下肢合穴能主治六腑疾病,这种刺法称为远道刺。下合穴是指手足三阳六腑之气下合于足三阳经的六个腧穴,故称下合穴,主要分布于下肢膝关节附近。 《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指出:“合治内府……胃合入于三里,大肠合入于巨虚上廉(上巨虚),小肠合入于巨虚下廉(下巨虚),三焦合入于委阳(腘横

纹外端,股二头肌腱外缘),膀胱合于委中穴(腘横纹中央),胆合入于阳陵泉”; 《灵枢·刺节真邪篇》:“刺府俞,去府病也”;《灵枢·官针篇》讲:“远道刺者,病在上,取之下,琐府腧也。” —3— 经刺 经脉所过之处有结聚者,如郁血、硬结、压痛等常用经刺法。由于是直接刺大经,故称之为“经刺”。治疗腱鞘囊肿基本上是用这种刺法。又如“经络触诊法”和以触诊所得的阳性反应处为针刺点的治疗方法,均属经刺法。《灵枢·官针篇》曰:“经刺者,刺大经之结络经分也。” —4— 络刺

这是刺皮肤上的小络脉,使其出血以泻邪的一种治疗方法。《素问·调经论》中指出:“病在血,调之络。”目的在于泻郁滞络脉之间的邪热。 《灵枢·百病始生篇》讲:“阳络伤则血外溢,阴络伤则血内溢。”病热之邪所致血溢,必调治络脉。由于是刺在络脉上,所以称“络刺”。 近代临床上应用的各种浅刺、点刺放血法———如三棱针(古代叫锋针)或小针刀放血法、皮肤针重刺放血法等都属于本法范围。“刺络(放血)拔罐法”,就是在本法的基础上与拔罐疗法结合应用的一种方法。 —5— 分刺 这是指针刺直达深层肌肉的一种方法,用来治疗邪在分肉,溪谷酸痛等的疾病。古人将深部近骨处的肌肉叫做“分肉”,故称“分刺”。用此针刺法针刺环跳、秩边穴等,治疗“梨状肌综合征”。

常见病针灸方法

常见病针灸方法 1.中风病人,在辨证论治的同时结合背部膀胱经和督脉用梅花针叩刺后走罐效佳。 2.双腿走路无力的病人常规针刺无效时候,可以取面部下关穴,效佳。 3.患坐骨神经痛的患者针刺健侧风池效佳,得气后捻数次令患者带针行走,立效。 4.近视针刺治愈率不高。 5.肩周炎针灸配合阿是刺络拔罐效果很好,往往立竿见影,但是出血量要大一点。 6.咳嗽针灸治疗没有中药效果好。 7.国内的中医杂志可以阅读,但是里面的疾病治愈率很多有吹嘘。 8.针刺手法无需掌握几十种,,实际上七八种就够用。新得病,实证,身体壮实的可以重刺,久病,虚病,身弱者轻刺。但也有例外,因实致虚者有之,用中药攻下或刺络拔罐,反见大效。 9.膝骨质增生者可以用银针刺阿是,再加刺循经穴位,效佳。 10.凡慢性疾病在治疗过程中每三四天左右病情必反复一次,此是正虚邪盛,身体积蓄能量抗病的体现,一般一天就过去,过去以后病情继续见好,如此规律,一直到病好。在治疗时有必要和病人说明,否则病人遇到此情况必怀疑医生医术低劣,致医生名誉受损。 11.耳穴在治疗急性痛证时有特殊疗效,比耳穴贴压好。 12.瘫痪症,语音低微,但欲寐,饮食减少,各关节痛,反见平脉,难治。 13.耳聋比较难治。 14.牙痛者针刺督脉阿是神效,一般是针入得气痛止,如汤泼雪。此穴一般在十一椎以上,按压寻找即得。 15.糖尿病患者尽量不予针灸治疗,易感染,且恢复很慢,造成麻烦很难解决,不如用中药稳妥。 16.瘫痪者脉沉细无力,大便秘结,关节疼痛的,难治。

17.膝关节急性疼痛,在膝关节阿是刺络拔罐,再予健侧小海或尺泽针刺,得气后令病人带针行走,立效,但是一定要针刺3次以上,否则易复发。

针灸科常见疾病

一、针灸科常见疾病:颈椎病、面瘫、眩晕、耳鸣 颈椎病:颈椎夹脊天柱全,风池曲池阿是悬 颈夹脊俯卧位或俯伏坐位,在第1颈椎至第7颈椎棘突下两侧,后正中线旁开0.5寸处取穴、天柱横平第2颈椎棘突上际,斜方肌外缘的凹陷中、风池、曲池、悬钟、阿是 太阳:申脉 阳明:合谷 督脉、足太阳经:后溪 外邪内侵:合谷列缺 气滞血瘀:膈俞、合谷 肝肾不足:肝俞、肾俞 上肢麻、痛:手三里、合谷 头晕、头痛:百会或四神聪 恶心、呕吐:中脘、内关 耳鸣、耳聋:听宫、外关 耳鸣:耳鸣耳聋实证渚,侠溪听会翳风舒,虚证太溪肾翳宫 重点在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可以加用太溪、完骨 面瘫:面瘫地仓颊车穿,攒竹颧髎白四阳,祛邪合谷太冲肝,面颊经气梳调专 1、颈型颈椎病:目前认为与长期低头伏案工作、学习有关,属于姿势性疲劳,以局部酸痛、活动功能受限为主要表现,通常以保守治疗为主,包括制动、休息、热敷、按摩以及使用布洛芬等止疼药物; 2、神经根型颈椎病:病理基础是局部突出的髓核组织,包括增生组织压迫了神经根,产生上肢放射性神经痛,早期症状较轻,可以采取保守治疗,包括制动、休息、改善不良姿势,部分患者的压迫症状比较严重,保守治疗无效,需要通过微创的颈椎前路手术或后路手术治疗; 3、脊髓型颈椎病:局部脊髓受到压迫,未经及时治疗后容易产生变性、坏死,脊髓内会产生空洞现象,神经功能会有相应损失,表现为肢体麻木等症状,多数情况下要采用手术治疗解除压迫; 4、交感神经型颈椎病:主要为颈椎病变刺激颈椎周围的交感神经末梢,可产生头痛、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耳鸣、听力下降、鼻塞等症状,可以通过三

七等药物活血化瘀,吲哚美辛等药物消炎止痛,盐酸乙哌立松等放松肌肉,必要时通过手术治疗; 5、椎动脉型颈椎病:由于骨刺压迫椎动脉、血管变异导致供血不足,表现为头痛、头晕、视物模糊、耳鸣、眼花等症状,早期需要休息,通过甘露醇等降低颅内压,必要时可通过前路手术解除压迫。 面瘫: 二、问诊的主要格式 三、颈椎的解剖结构、面部神经解剖结构 四、注意事项 五、患者提问: 1、针灸治疗要多少天 六、常见穴位 左手:心肝肾,右手:肺脾肾 2.3 病案:患者约37岁,瘦削,面色白,夏天着三件毛衣。因为没有提前挂号进入诊室,在告知需要在隔壁提前挂号后才能就诊,反复确定了三次才出诊室挂号。开始询问患者不适,患者自述症状比较多,记不住。拿出手机2天前至今微信发送给自己的关于病情的聊天记录“每日吐痰2000-3000余次,经常吐痰,长期吐痰导致牙齿被腐蚀损坏,而且喉咙痛......”预计有数十条。 询问患者现在的不适,让患者诉说最困扰自己的症状。患者诉,长期吐痰3年,严重影响生活,无法找到工作。曾前往本院中医科就诊,只诊断为睡眠障碍,服用药物治疗未见明显疗效。患者诊疗过程中4次询问针灸是否对牙痛有效。 给患者把脉,左右手尺脉均极微细。 思路:肾在液为唾, 在反复追问后,患者才述说,长期手淫,大约从10岁开始,每日约1-2次 非甾体抗炎药是指一类不含糖皮质激素,而具有抗炎、解热、镇痛作用的药物,非甾体抗炎药是治疗骨关节炎的一线药物,同时还可用于其它骨关节疾病、风湿免疫性疾病和疼痛疾病的治疗。 临床上常用的非甾体抗炎药包括:1、水杨酸类,代表药物是阿司匹林;2、乙酰苯胺类,代表药物是对乙酰氨基酚;3、芳基乙酸类,代表药物有双氯芬酸、吲哚美辛、奇诺力;4、芳基丙酸类,代表药物有布洛芬、萘普生、氟比洛芬酯; 5、昔康类,代表药物有普洛昔康、吡罗昔康、美洛昔康; 6、吡唑酮类,代表药物有保泰松、羟基保泰松、安乃近; 7、选择性环氧化酶-2抑制剂,代表药有塞来昔布、尼美舒利、依托考昔。

针灸治疗常见病症

针灸治疗常见病症 针灸是一种古老而有效的中医疗法,通过刺激身体的穴位来调节机体的气血运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在中医学中,针灸被广泛应用于常见病症的治疗。本文将详细介绍一些常见病症并探讨针灸治疗的原理和应用。 一、头痛 头痛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不适症状之一。针灸治疗头痛病症的原理是通过刺激头部和颈部的穴位,调理气血运行,舒缓疼痛。常用的穴位包括太阳穴、风池穴和身体的背部,如大椎穴等。针灸治疗头痛常常能够迅速缓解疼痛,具有疗效显著的优点。 二、消化不良 消化不良是一类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包括胃胀、恶心、呕吐等症状。针灸治疗消化不良的原理是通过调节脾胃功能,促进消化液分泌和肠胃蠕动。常用的穴位包括足三里穴、中脘穴和内关穴等。针灸治疗消化不良不仅能够缓解症状,还能够改善消化系统的整体功能。 三、失眠 失眠是一种常见的睡眠障碍,会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针灸治疗失眠的原理是通过调节神经系统的稳定和平衡,改善睡眠质量。常用的穴位包括足涌泉穴、神门穴和内关穴等。针灸治疗失眠可以有效地改善睡眠质量,帮助人们恢复健康的睡眠。

四、月经不调 月经不调是女性常见的生理问题,会给女性带来很多不适。针灸治 疗月经不调的原理是通过调节子宫和卵巢功能,达到恢复月经周期和 缓解症状的目的。常用的穴位包括关元穴、足三里穴和气海穴等。针 灸治疗月经不调可以减轻症状,帮助女性维护健康的生理周期。 五、慢性疲劳综合征 慢性疲劳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身体疲劳症状,会导致人们长期感到 疲惫不堪。针灸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的原理是通过调节全身气血运行 和神经系统的平衡,减轻疲劳感。常用的穴位包括足三里穴、气海穴 和阳陵泉穴等。针灸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可以明显改善人们的体力状况,提升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针灸作为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在治疗常见病症方面具 有独特的优势。它通过刺激穴位,调节气血运行和神经系统的功能, 帮助人们缓解疼痛和不适。在实践中,针灸疗法通常与中药、按摩等 结合使用,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然而,需要注意的是,针灸治疗 需要由专业的中医师进行操作,确保安全和有效。在接受针灸治疗时,患者应该与医师保持良好的沟通,告知身体情况以便医师制定合适的 针灸方案。 总之,针灸治疗常见病症在中医传统医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其疗 效已经得到广泛认可和应用。通过针灸的刺激,人体的自愈能力得到 启动和促进,从而加速疾病的康复和恢复。未来,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针灸治疗将会在医学领域继续发挥重要作用,造福更多的患者。

中医针灸治疗常见疾病

中医针灸治疗常见疾病 中医针灸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疗法之一,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它以经络学说为基础,通过针刺穴位来调节人体的阴阳平衡,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在中医针灸的理论框架下,许多常见疾病都可以通过针灸来治疗。本文将重点介绍中医针灸治疗常见疾病的方法和效果。 一、头痛 头痛是一种常见症状,它可以由多种原因引起,例如颈椎病、神经衰弱、偏头痛等。中医认为,头痛常常是由气血不畅引起的。因此,在针灸治疗过程中,医生会选择适合的穴位来调节气血循环,缓解头痛症状。常用的穴位包括合谷、太阳、风池等,针刺后常能明显减轻头痛的程度。 二、颈椎病 颈椎病是现代生活中常见的一种慢性疾病,它对患者的生活和工作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中医针灸治疗颈椎病的方法主要包括针刺、艾灸和拔罐疗法。其中,针刺是最常用的方法,通过在患者的颈部和背部穴位上刺激,可以改善气血循环,缓解颈椎病的疼痛和僵硬感。 三、消化系统疾病 消化系统疾病是我们常见的一类病症,如胃痛、腹泻和便秘等。中医针灸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方法主要是利用穴位的刺激来调节胃肠蠕动、增强消化功能。例如,中医常用的足三里穴位对于胃痛和腹泻有一定的疗效;而关元和中脘穴位则适用于治疗便秘。

四、焦虑和抑郁症 焦虑和抑郁症是现代社会中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给患者的身心健康带来了不小的困扰。中医针灸治疗焦虑和抑郁症的方法主要是通过针刺头部和其他相关穴位来调节神经系统的功能。例如,印堂穴位可以缓解焦虑症的症状,膻中和涌泉穴位则适用于治疗抑郁症。 五、月经不调 许多女性在生理期间会遇到月经不调的问题,如经期过长、经量过多或经期延迟等。中医认为这主要是由于气血失调所致。中医针灸治疗月经不调的方法主要包括调经方和针灸疗法。例如,补充血气的灸法可以调节子宫内膜的生长,从而改善月经不调的症状。 在使用中医针灸治疗常见疾病时,有几个需要注意的地方。首先,针灸治疗需要找到正确的穴位,因此在选择医生时应选择有经验且熟悉针灸技术的医生。其次,针灸治疗需要一定的时间累积效果,所以患者需要保持耐心和坚持治疗。最后,患者在治疗期间需要注意饮食和作息的调节,以促进身体的恢复和治愈。 总之,中医针灸是一种安全、有效且无副作用的治疗方法,适用于许多常见疾病的治疗。通过正确的穴位刺激,中医针灸可以调节人体的阴阳平衡,促进气血循环,帮助患者恢复健康。然而,针灸治疗需要寻找合适的穴位和经络进行刺激,患者需遵循医生的建议并保持治疗的耐心。同时,结合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理疏导,中医针灸可以为患者带来更好的健康效果。

中医针灸大全及治疗方法

中医针灸大全及治疗方法 中医针灸是中国古代传统的疗法之一。它在很长时间里被广泛采用,是因为它被证明是有效的。这篇文章将围绕中医针灸进行介绍,并提供一些治疗方法。 1.了解中医针灸 中医针灸是利用针刺和灸烧的方法,在人体的特定穴位上刺激,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中医认为针灸能够调整人体的气血和阴阳,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它是一种常见的中医疗法,可以治疗多种疾病,包括头痛、失眠等。 2.中医针灸的治疗方法 2.1.针刺疗法:这是一种重要的治疗方法,需要专业医生根据特定的穴位进行针刺。穴位的选择非常关键,而且应该只由专业医生进行,以避免任何潜在的风险。 在针刺的过程中,医生将针插入特定的穴位,然后向左右旋转或抖动针。这样可以提高针的刺激效果,使疗效更加显著。在此期间,医生会观察患者的反应,并根据需求进行调整。 2.2.灸疗法:这种疗法需要燃烧艾草或其他物品,然后将它们放在特定的穴位上。灸疗法可以使用艾叶,薰衣草等植物,也可以使用石灸,三伏灸等灸疗具。患者会感到温暖的刺激,以及烟的气味,这通常被视为治疗疾病的标志。 2.3.刮痧疗法:这也是一种常见的中医疗法,它涉及到使用特殊的工具在患者的皮肤上刮擦,以改善气血循环,并提高体温。刮痧疗法通常被用于治疗寒性病症,如感冒,咳嗽和肌肉疼痛。 总的来说,以上三种方法都是中医针灸的常见疗法,有效缓解各种疾病的症状,并被广泛应用。 3.中医针灸的优势 与其他治疗方法相比,中医针灸有很多优势。首先,它是一种非常安全的疗法。它不像药物治疗那样有副作用,也不会恶化患者的病

情。尤其是在针灸治疗中,传统的针头都是一次性的,这可以有效地 避免交叉感染。此外,中医针灸在治疗慢性疾病方面非常有效,例如:糖尿病、高血压和脑中风。 在针灸治疗中,针刺的方法可以调整身体的脏腑平衡和气血流通,从而达到清除疾病的效果。这是非常不同于其他治疗方法的,因此对 于很多慢性疾病来说,它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 4.总结 中医针灸是一种非常有效的传统中医疗法。它可以治疗多种疾病,并且不会有副作用。在治疗过程中,医生会按照特定的方法进行针刺、灸烧和刮痧。中医针灸的疗效优秀,而且是诸多治疗方法中相比比较 安全的一种。如果您需要针灸治疗,建议选择专业的中医师和医院以 确保有正确的治疗效果。

针灸治疗常见疾病的原理和方法

针灸治疗常见疾病的原理和方法针灸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治疗效果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应用。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针灸也得以与现代医学相结合,成为一种重要的综合治疗方式。本文将详细介绍针灸治疗常见疾病的原理和方法。 一、针灸治疗的基本原理 针灸治疗的基本原理是在人体穴位上采用针刺或灸烧等方法,刺激经络,调节气血,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人体穴位是指身体上一些特定的位置,它们与身体的内脏、肌肉、骨骼和神经等系统有着密切的联系。经络是指人体内运行气血的通道,贯穿全身,负责人体各个部位及器官的代谢、运行和调节等功能。 针灸治疗的原理在于通过针刺或灸烧等方法刺激人体经络,调节人体内部环境的平衡状态,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在针灸治疗中,根据疾病的不同症状和病因,选用不同的穴位和方法进行治疗,从而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二、针灸治疗的适应症

1. 内科疾病:包括感冒、咳嗽、哮喘、胃病、肝病、脾病等。 2. 外科疾病:包括疼痛症、风湿病、骨折、腰痛、肩周炎等。 3. 妇科疾病:包括月经不调、痛经、不孕症、更年期综合征等。 4. 皮肤病:包括荨麻疹、湿疹、银屑病、痤疮等。 5. 神经病:包括头痛、失眠、抑郁症、癫痫等。 6. 慢性病:包括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关节炎等。 三、针灸治疗的方法 1. 针刺法:针刺法是指通过针刺的方式刺激穴位,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针刺时需要选择合适的针头和穴位,并根据病情和体质调整刺激时间和穴位。

2. 电针法:电针法是指在针入穴顶后,通过电流的作用改变穴位的生理活动,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电针法需要根据病情和体质调整电流强度和时长。 3. 灸法:灸法是指通过在穴位上燃点艾叶或灸条等物,使其产生局部刺激,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灸疗也需要根据病情和体质调整燃灸时长和穴位选择。 4. 推拿法:推拿法是指通过手法对经络和穴位进行刺激,从而达到调节气血、舒筋活络的效果。推拿疗法需要根据病情和体质调整刺激力度和时长。 四、针灸治疗的注意事项 1. 针灸治疗需要由专业的医师进行操作,不能自行进行。 2. 进行针灸治疗前,需要了解患者的病情和体质,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并告知患者治疗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中医不同针灸疗法介绍

中医不同针灸疗法介绍 毫针刺法 毫针刺法,是指利用毫针针具,通过一定的手法刺激机体的穴位,以疏通经络、调节脏腑,从而达到扶正祛邪、治疗疾病的目的。基本操作方法: 包括消毒、进针、留针、行针、出针等。 (一)消毒 针刺前必须做好针具、腧穴部位及医生手指的消毒。 (二)进针法 进针时,一般用左右双手配合。右手持针,靠拇指、食指、中指夹持针柄,左手按压针刺部位,以固定腧穴皮肤。具体的进针方法临床常用的有以下几种: 1、切指进针法 用左手拇指或食者的指甲掐切腧穴皮肤,右手持针,针尖紧靠左手指甲缘迅速刺入。 2、舒张进针法 用左手拇指、食指将所刺腧穴部分皮肤撑开绷紧,右手持针刺入。常用于皮肤松弛部分的腧穴。 3、提捏进针法 用左手拇指、食者将欲刺腧穴两旁的皮肤捏起,右手持针刺从捏起皮肤的上端刺入。用于皮肉浅薄部位的腧穴,如印堂穴等。 4、夹持进针法 左手拇指、食指持消毒干棉球,裹于针体下端,露出针尖,将针尖固定在腧穴的皮肤表面,右手捻动针柄,两手同时用力,将针刺入腧穴。用于较长毫针的进针。

(1) 行针与得气 毫针刺入后,为了使之得气、调节针感及进行补泻,要施行提插、捻转等行针手法。得气亦称针感,是指将针刺入腧穴后所产生的经气感应。当这种经气感应产生时,医生会感到针下有沉紧的感觉;同时 病人出现酸、麻、胀、重等感觉。得气与否以及得气的快慢,直接关系到针刺的治疗效果。 常用的行针手法有以下两种 1、提插法 提插法是将针刺入腧穴一定部位后,使针在穴内进行上、下进退的操作方法。将针从浅层向下刺入深层为插,有深层向上退至浅层为提。 2、捻转法 捻转法是将针刺入一定深度后,用右手拇指与食、中指夹持针柄,进行一前一后的来回旋转捻动的操作方法。 3、留针与出针 医生可根据病情确定留针时间,一般病症可酌情留针15~30分钟。出针时,用左手拇、食指按住针孔周围皮肤,右手持针作轻微捻转,慢慢将针提至皮下,然后将针起出,用消毒干棉球按压针孔,以防止出血。 适应症: (1)上呼吸道疾病 1、急性(慢性)鼻窦炎; 2、急性(慢性)鼻炎; 3、感冒; 4、急性(慢性)扁桃腺炎。 (2)呼吸系统疾病 1、急性(慢性)气管炎; 2、支气管哮喘。 (3)眼科疾病

针灸大全、针灸技术

针灸大全、针灸技术 - 温针法 - 【概述】温针法是在毫针针刺后于针尾捻裹艾绒燃点加温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又称为针柄灸法。在我国汉代的医籍《伤寒论》中就已提到这种方法。可以看作是针刺与艾灸的结合。【器具药物】【操作方法】先按疾病的需要选取穴位针刺得气后将针留在一定深度于针柄装上小枣大的艾绒必须捻紧以防止脱落。也可取1.52厘米长的一段艾条插在针柄上然后从下端点燃直到艾团烧完为止。为了防止艾火脱落灼伤皮肤可在穴区垫一张硬纸片。【适应病症】温针法主要用于关节酸痛、腹部冷痛等病症也适于保健。【注意事项】凡不能留针的病症如抽搐、痉挛、震颤以及精神病人或婴幼儿等均不宜使用温针法。在治疗过程中要嘱咐病人不可任意变动体位以防止艾火脱落烧伤皮肤或烧坏衣物、被褥等。 - 火针法 - 【概述】火针法古代又称为焠刺是将特制的针具用火烧红以后刺人一定的部位以治疗疾病的方法。这一治法在我国秦汉时代已经应用。【器具药物】火针针具针体较粗现代多采用不锈钢制成。分为两种。一种用于单针刺即为26号或27号毫针长23寸直径0.51毫米。其针柄上多用竹或骨质包裹以避免烧灼时烫手。另一种用于多针浅刺针身比较细短外形像皮肤针头部装有39枚针另有一根木质的柄。【操作方法】先根据病情选定穴位或部位用2碘酒消毒后再用75乙醇棉球脱碘。有两种针刺方法。 1深刺须用长针以右手持针左手固定穴位将针在酒精灯上自针身向针尖逐渐烧红对准穴位迅速刺人稍停随即退出然后用消毒棉球按揉针孔。针刺时须细心谨慎动作要敏捷一刺即达到所需深度。深刺的深度在0.30.5寸11.7厘米之间。 2浅刺多用装有木柄的多针针具在酒精灯上烧红轻轻地叩刺皮肤表面。主要用于治疗面积较大的顽固性皮肤病如神经性皮炎及牛皮癣等。病变范围较小的可用单针针具点刺。【适应病症】目前火针用得较多的病症为风湿痛、淋巴结核、象度肿、神经性皮炎、痣、疣等。【注意事项】使用火针深刺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