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九年级语文:《呼兰河传》(节选)

九年级语文:《呼兰河传》(节选)

九年级语文:《呼兰河传》(节选)
九年级语文:《呼兰河传》(节选)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教材

语文教案(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

学校:

年级:

任课教师:

语文教案 / 初中语文 / 九年级语文教案

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

《呼兰河传》(节选)

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通过学习语文的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交流能力,学习语文是为了更好的学习和工作,为了满足人类发展和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初中九年级语文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学习目标:1.品味作品关于童年生活的描写,体会儿童天真烂漫的个性。2.反复诵读有关片段,学习用鲜活而充满灵气的语言描摹事物。3.在质疑中体会作者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和对人性美的追求。重难点分析:教学重点:1.学习用鲜活而充满灵气的语言描摹事物。2.体会作者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和对人性美的追求。教学难点:1.体会作者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和对人性美的追求。

第一课时课堂学习:一、创设情景导入: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播放歌曲《童年》,当你们回忆童年的时候,记忆里或许更多的是老师、粉笔、作业和考试,榕树上的知了总在远远的池塘边呼唤着你,蝴蝶只停在上课时的秋千上引诱着你……可著名女作家萧红的童年却与你们截然不同,今天老师就带领你们一起走进萧红笔下的大花园,去感受什么才是童年的天真烂漫。聆听歌曲和老师的讲述,进入课本。2用投影介绍作者萧红,了解她的坎坷经历,做到知人论文。诵读投影内容,并作必要的记录。二、快速浏览,整体感知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1带着问题浏览课文,问题设计如下:

1.文章回忆了哪些人和物?他们分别有些什么特点?2.作者是用怎样的感情去回忆和描写这些人和物的?3.读完文章唤起了你哪些联想?学生带着问题快速浏览课文,边读边思考2组织学生讨论、交流,明确:1. 人物:“我”和爷爷(特点:“我”天真烂漫、无忧无虑;爷爷勤劳、慈爱、通达。)事物:大花园里的蜂子、蝴蝶、蚂蚱花、果、树……(特点:自由而充满活力,充满童趣,洋溢着诗意。)2.作者感情:喜爱、怀念、向往。3.羡慕?向往?讨论、交流三、反复诵读,学习用鲜活而充满灵气的语言描摹事物。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1引入:大家都还没有忘记鲁迅笔下的“百草园”吧!作者把它描绘得如此令人神往,可很多人到了真正的百草园却很失望,觉得事实上百草园没有那么诱人,是鲁迅语言艺术运用得好,同样的,平常的大花园在萧红笔下的也充满生机与活力,请同学选择自己喜爱的片段反复诵读,体会作者语言艺术的独特之处。在老师引导下反复诵读相关片段,揣摩语言特色。例:第27.28节,1.文字充满对自由的向往。2.文字充满生命的活力。3.文字里有儿童对生命的敬畏4.文字里充满着诗意。2教师小结:本文语言清新活泼,充满灵气,很好地体现了天真烂漫的童趣。课后学习:模仿作者的语言特色,描绘一下你儿时生活过的园子或到过的菜地,来表现你的童趣。第二课时课堂学习:一、深入探究分析,体会作者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和对人性美的追求。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11.请2-3位同学朗读自己的文字,让同学当评委,看看有没有与作者相似的语言风格。听同学的朗读,并能

恰当地评价同学的语言特色。22.引导思考:同学们能把童年生活写得这么好,是因为你们离开童年并不遥远,可作者写这部作品的时候,已经成年,为什么她对这童年生活记忆如此深刻,又这般的怀念呢?联系作者的生活经历,联系鲁迅写《百草园》,思考,交流3交流明确:童年属于每个人的自由天地,童年没有奢望,没有责任,无拘无束,没有成人世界的烦恼,无忧无虑,而成人不得不为生计操劳奔波,所以往往会怀想童年。萧红20岁起就漂泊流浪,生活极不安宁,情绪波澜起伏,国难之际亡命香港,一再受到感情挫折,病魔缠身,故乡又沦丧在日本侵略者的铁蹄之下,因而回忆故乡,回忆美好童年,成了她精神的最后寄托。明确作者的情感根源。二、质疑问难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1引导:在那样的年代,作者回忆天真烂漫的童年生活,仅仅是为了表示对童年生活的向往吗?揣摩一下作者是否有别的用意?你还能从文章中有自己独特的发现或疑问吗?把它拿出来,与同学老师共同探讨。研读课文,寻找自己独特的发现或疑问。2引导学生在质疑后用讨论和交流的方法解决问题。讨论、交流。组织交流并明确课后学习:1.阅读下面《童年的回忆》,体会成年人对于童年的特殊感情,珍惜今天幸福的生活。2.研读文章,设计5个问题,与同桌交流探讨并互相作解答。附:

童年的回忆走过一条长长的石板路,路的尽头就是我曾经生活的地方。小小的村子里留下了我儿时的梦想,留下了童真的回忆。甜甜的感觉现在还不时的涌上心头。

村子的东南有片草地,绿油油的小草儿茂盛的长在春天的怀抱里。有条小涧流着清澈的水,水里还有鱼儿。这里不仅是放养鸡鸭的好地方,更是我们几个小伙伴玩耍的好地方。我们每天都在这里尽情的嬉闹着,骑老牛,在草地上摔交,或是做着其他的游戏。

到了五,六月的时候,我们便在田里捉泥鳅或是在草地上抓蛤蟆。抓蛤蟆其实是件很有趣的事儿。折根青竹,用线吊条蚯蚓在竹头,悄悄地走到正在草地边鸣叫的蛤蟆的身边,轻轻的在它的后面一点一点的抖着竹子,线头上的蚯蚓就在草上或是地面上一跳一跳的。蛤蟆一看,以为有口福了,一口咬住就不放,任由我们就这样吊着它四处乱跑。不过,对它来说,我们几个还不算坏了。因为,一般我们都不会把它折腾到半死就会放了它的。

到了真正盛夏的时候,蟋蟀儿的叫声吸引了我们的注意。我,兔子,皮蛋,二丫头便会提着早就扎好了的笼子,欣然前往了。村的山脚下长满了青草,就在那石头缝隙里,它们欢快的叫着。有点黑色的是将军,有点绿的是豆蟋蟀,还有其他的名字呢,都是我们起的。抓蟋蟀还要有点方法的,听着它们声音的源头来处,屏住呼吸不要大口的喘气。悄悄的猫着腰,找准它在的地方,用手握成空拳,然后一把罩去。这样就可以十拿九稳到手了,要是一下没有抓住它而让它钻进了石头的缝隙里就不好抓了。那样的话,就要折根小树枝从缝隙里去挑它了。一般不久就可以把它挑出来的,要是还没有出来,那只有水浇了。这样它就更呆不住了,等它一跳出来就要赶快扑住。我们最喜欢抓到的就是有点黑色的将军了,因为它比其他

的更厉害多了,斗起来的时候赢的次数要更多些。

村北有条小河,水并太深,最深处也只有一人高。水里的小鱼儿到是蛮多的,只是都不很大。下午的时候,我们就经常到这条小河里游泳,捞鱼儿。皮蛋的点子最多了,每次他都会找个水面较狭窄的地方把水堵住,只在中间留出一个碗口大的孔,并用竹篮对准这个孔,让水从竹篮的缝隙间流过。然后,我们几个就到水的上游往下赶鱼。过了一会儿,他就将竹篮提起来,那鱼啊!便在竹篮里面“扑通,扑通”的跳着。望着半篮子小鱼,我们都会心奋得直跳起来。迫不及待把鱼倒出来,在空地上用树条穿鱼串做着烧烤。大口大口吃着自己烧烤的鱼串,那滋味就别提有多美了。

当碧绿的庄稼开始染上金黄色的时候,夏天就已经要悄悄地离开我们了。河水也变得凉了,捞鱼是不可以的事了。这个时候,我们更多的是玩“跳蛤蟆”。其实,并不是真的抓个蛤蟆来让它跳的。那是用纸折成蛤蟆的样子,放在地上排成对,然后轻轻的在半蹲着的“蛤蟆”屁股上按一下,要赶快松开手。这样,它就可以跳起来了。如果是折得好,力道用的巧的话,“蛤蟆”就可以跳得老高老高。也许是因为兔子太笨的缘故吧,几乎每次都是她输似的;而大多数是我赢。输了到好了,因为我们早就约定好了,谁的“蛤蟆”跳的最高最远的人就要给输了的人当“蛤蟆”骑。没有办法,只好让让她了。呵呵!不过每次我都不会让她太高兴的,我一装摔到就可以把她摔到地上。然后,我们就欢笑着,打闹着在田间追逐。

秋天就这样一天一天的过去了,等着第一场雪的到来。

雪,白皑皑的雪,均匀地洒落在村子的每个地方,没有南飞的鸟儿再也无处可藏,更难找得到食物。我们的新游戏就可以开始了。就在院子里一处新扫过的地方撒下些稻谷什么的,一个被木棍支着的大筐斜罩着下面的稻谷,木棍的下端系着一条长长的被拉紧的绳,一直通到我们藏身的地方。树上的鸟儿真傻啊!眼看着我们设制陷阱却偏偏要来自讨苦吃。它们呼啦啦的飞过来,胆大的就进了陷阱里。时机一到,我就使劲一拉绳,“扑”的一声大筐罩下来。我们就忽的一下子将筐围了起来。每次,我们都要大声的猜着筐里有几个鸟儿。皮蛋叫的最大声,叫嚷着有十只;兔子就喜欢说只有一只;更可笑的就是二丫头了,她说一只都没有的时候最多了。等到掀起一看,有时也真的最多只有两三只而已。鸟儿现在成了我们的战利品了,有时候是养着玩;有时候是放了再抓,因为我们知道它的家人还在等着它回家呢。

离开村子已经有好多年了,童年时发生的事好象还在昨天似的。

XX文讯教育机构

WenXun Educational Institution

九年级语文:《呼兰河传》(节选)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教材 语文教案(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 学校: 年级: 任课教师: 语文教案 / 初中语文 / 九年级语文教案 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

《呼兰河传》(节选) 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通过学习语文的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交流能力,学习语文是为了更好的学习和工作,为了满足人类发展和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初中九年级语文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学习目标:1.品味作品关于童年生活的描写,体会儿童天真烂漫的个性。2.反复诵读有关片段,学习用鲜活而充满灵气的语言描摹事物。3.在质疑中体会作者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和对人性美的追求。重难点分析:教学重点:1.学习用鲜活而充满灵气的语言描摹事物。2.体会作者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和对人性美的追求。教学难点:1.体会作者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和对人性美的追求。 第一课时课堂学习:一、创设情景导入: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播放歌曲《童年》,当你们回忆童年的时候,记忆里或许更多的是老师、粉笔、作业和考试,榕树上的知了总在远远的池塘边呼唤着你,蝴蝶只停在上课时的秋千上引诱着你……可著名女作家萧红的童年却与你们截然不同,今天老师就带领你们一起走进萧红笔下的大花园,去感受什么才是童年的天真烂漫。聆听歌曲和老师的讲述,进入课本。2用投影介绍作者萧红,了解她的坎坷经历,做到知人论文。诵读投影内容,并作必要的记录。二、快速浏览,整体感知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1带着问题浏览课文,问题设计如下:

《呼兰河传》(节选)

《呼兰河传》(节选) 学习目标:1.品味作品关于童年生活的描写,体会儿童天真烂漫的个性。2.反复诵读有关片段,学习用鲜活而充满灵气的语言描摹事物。3.在质疑中体会作者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和对人性美的追求。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1.学习用鲜活而充满灵气的语言描摹事物。2.体会作者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和对人性美的追求。教学难点:1.体会作者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和对人性美的追求。第一课时课堂学习:一、创设情景导入: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播放歌曲《童年》,当你们回忆童年的时候,记忆里或许更多的是老师、粉笔、作业和考试,榕树上的知了总在远远的池塘边呼唤着你,蝴蝶只停在上课时的秋千上引诱着你……可著名女作家萧红的童年却与你们截然不同,今天老师就带领你们一起走进萧红笔下的大花园,去感受什么才是童年的天真烂漫。聆听歌曲和老师的讲述,进入课本。2用投影介绍作者萧红,了解她的坎坷经历,做到知人论文。诵读投影内容,并作必要的记录。二、快速浏览,整体感知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1带着问题浏览课文,问题设计如下:1.回忆了哪些人和物?他们分别有些什么特点?2.作者是用怎样的感情去回忆和描写这些人和物的?3.读完唤起了你哪些联

想?学生带着问题快速浏览课文,边读边思考2组织学生讨论、交流,明确:1. 人物:“我”和爷爷(特点:“我”天真烂漫、无忧无虑;爷爷勤劳、慈爱、通达。)事物:大花园里的蜂子、蝴蝶、蚂蚱花、果、树……(特点:自由而充满活力,充满童趣,洋溢着诗意。)2.作者感情:喜爱、怀念、向往。3.羡慕?向往?讨论、交流三、反复诵读,学习用鲜活而充满灵气的语言描摹事物。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1引入:大家都还没有忘记鲁迅笔下的“百草园”吧!作者把它描绘得如此令人神往,可很多人到了真正的百草园却很失望,觉得事实上百草园没有那么诱人,是鲁迅语言艺术运用得好,同样的,平常的大花园在萧红笔下的也充满生机与活力,请同学选择自己喜爱的片段反复诵读,体会作者语言艺术的独特之处。在老师引导下反复诵读相关片段,揣摩语言特色。例:第27.28节,1.文字充满对自由的向往。2.文字充满生命的活力。3.文字里有儿童对生命的敬畏4.文字里充满着诗意。2教师小结:本文语言清新活泼,充满灵气,很好地体现了天真烂漫的童趣。课后学习:模仿作者的语言特色,描绘一下你儿时生活过的园子或到过的菜地,来表现你的童趣。第二课时课堂学习:一、深入探究分析,体会作者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和对人性美的追求。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11.请2-3位同学朗读自己的文字,让同学当评

小学语文公开课《火烧云》教案

小学语文公开课《火烧云》教案 火烧云是现代文学作品,萧红创作的《呼兰河传》中的一段文字。下面,为大家分享公开课《火烧云》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学 要求1.了解火烧云的绚烂多彩,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观察大 自然的兴趣。 2.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积累好词好句。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提高朗读能力。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重点 难点1.了解课文是怎样写火烧云的颜色和形状变化的,学习作 者观察事物和积累材料的方法。 2.了解火烧云的颜色和形状的变化,体会作者的心情。 教学 课时两课时 火烧云 晚饭过后,火烧云上来了。霞光照得小孩子的脸红红的。大白狗变成红的了。红公鸡变成金的了。黑母鸡变成紫檀(tán)色的了。[①这段话写出了什么?]喂猪的老头儿在墙根靠着,笑盈盈地看着他的两 头小白猪变成小金猪了。[②作者是怎样描写霞光的?这里用了几个“变”字,表达了怎样的心情?]他刚想说“你们也变了”,旁边走来个乘凉的人对他说:“您老人家必定高寿(shòu),您老是金胡子了。”[③从对话中可以体会到什么?]

段导读:这段是写火烧云上来时霞光照到大地上的情景。 天上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红彤彤(hónɡtōnɡtōnɡ)的,好像 是天空着了火。[④“烧”字用得好不好?为什么?] 段导读:这段是从地上转到天上,写天上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 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描写火烧云上来时的情景。 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儿红彤彤的,一会儿金灿灿的, 一会儿半紫半黄,一会儿半灰半百合色。[⑤这里连用了四个“一会儿”,突出了火烧云的什么特点?从哪两个角度表现了火烧云的色彩繁多?] 葡萄灰、梨黄、茄子紫,这些颜色天空都有,还有些说也说不出来、见也没见过的颜色。[⑥“说也说不出来”“见也没见过”的颜色又说 明什么?] 段导读:这段话主要写火烧云的颜色多。 一会儿,天空出现一匹马,马头向南,马尾向西。马是跪着的,像 等人骑上它的背,它才站起来似的。过了两三秒(miǎo)钟,那匹马大起来了,腿伸开了,脖子也长了,尾巴可不见了。看的人正在寻找马的尾巴,那匹马变模糊了。[⑦写马的姿态不断发生变化是为了说明什么?] 段导读:这段主要从“马”的变化说明火烧云变化快。 忽然又来了一条大狗。那狗十分凶猛,在向前跑,后边似乎还跟 着好几条小狗。跑着跑着,小狗不知哪里去了,大狗也不见了。[⑧作 者为什么描写狗?] 段导读:这段是从“狗”的变化,说明火烧云变化快。

呼兰河传阅读测试题及答案

呼兰河传阅读测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40 分) 1、《呼兰河传》这部小说的作者是(萧红)。 2、我们五年级下学期的一篇课文课文(《我和祖父的园子》)节选自这本小说。 3、呼兰河除了一些卑琐平凡的实际生活之外,还有不少精神上的盛举,如(跳大神)、(唱秧歌)、(放河灯)等. 4、呼兰河这个小城只有两条街,其中大泥坑在(东二道街)上. 5、在东二道街上,还有几家(扎染铺),这是为死人而预备的。 6、呼兰河最有名的地方是(十字街)。 7、拔牙的洋医生的招牌撒谎那个画着特别大的,有量米的斗那么大的(一排牙齿)。 8、卖豆芽的(王寡妇)的儿子,掉河淹死了。 9、(七月十五)是鬼节,呼兰河上会(放河灯). 10、这个地方的晚霞是很好看的,有一个土名,叫(火烧云)。 11、我经常跟祖父学诗,祖父教我的有(《千家诗》),并没有课本, 全凭口头传诵。 12、胡家养了个小童养媳——(小团圆媳妇)。 13、呼兰河这小城里边住着我的(祖父) . 14、花开了,就像(花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鸟上天了似的)。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 15、男女两家的公子、小姐都还没有生出来,就给订下亲了。这叫做(指腹为亲). 16、四月十八娘娘庙大会,这庙会的土名叫做(逛庙),也是无分男女老幼都来逛的,但其中以(女子)最多。 17、小灵花就是(小姑娘)。胡家就是(胡仙)。胡仙就是(狐狸精). 18、(野台子戏)是在河边上唱的,一唱就是(三)天。 19、我家有一个大花园,这花园里有(蜂子)、(蝴蝶)、(蜻蜓)、( 蚂蚱),样样都有。 20、呼兰河传》中,祖父用黄泥裹起来烧了给我吃的第一只是掉在井里的(小猪),第二只是掉在井里的鸭子。 二、选择题. 1、《呼兰河传》是萧红在(B)写的。 A、呼兰河 B、香港 C、台湾 2、跳秧歌是在每年的(C). A、七月十五 B、八月十五 C、正月十五 3、“我”是母亲的第(A)个孩子。 A、一B、二C、三 4、农业学校设在(B)里。 A、祖师庙B、龙王庙C、娘娘庙 5、“毛子人”在呼兰河指(C)。 A、本地人B、外地人C、外国人 6、跳大神时,大神旁边的二神都是(A) A、男人 B、女人 C、男人、女人都行 7、娘娘庙的泥像以( B )为多。 A、男子B、女子C、天王D、妖魔 8、祖母喜欢养(A),结果把果树都给啃了. A、羊B、牛C、猪D、马 9、到我记忆的时候,果园就只有一棵樱桃树和一棵(C). A、桃树B、梨树C、李子树 10、祖母的内间里边,在墙上挂着一个很古怪很古怪的(B)。 A、字画 B、挂钟 C、匾 11、( C )在呼兰河的土语叫做“毛子人”. A、老人B、小孩儿C、外国人

呼兰河传(节选)

呼兰河传(节选) 教学目标: 1、学习以亲切朴实的语言描写花园景物,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 2、体会“我”眼中的祖父的形象 3、感悟文中所描绘的轻松、欢乐的童年生活。 教学重点:学习平实贴切的景物描写,体会“我”眼里祖父的形象。 教学难点:1、体会儿童天真烂漫的个性特征。 2、通过读小说能形成自己独特的感悟,挖掘对文本解读的深度 教学准备:学生课前需搜集有关《呼兰河传》、萧红等相关资料,对这部小说的创作背景、意图、作者有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作家笔下的有关童年生活的作品--——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丰子恺《给我的孩子们》等相信都给我们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女作家萧红在她的长篇小说《呼兰河传》里,也为我们展示了她充满欢乐的童年生活。让我们一起走进她的童年生活中去看一看吧! 二、简介作者、作品 1.作者萧红(1911~1942),黑龙江省呼兰县人,现代女作家。她出生于一个旧式家庭,年纪轻轻便品尝了许多人生辛酸,但也培养了她的反抗意识,她是作为一个旧世界的叛逆者走进文坛的。她的创作力求写真,以绘出生活本来的色彩和道出生活的实感为限,这样,她状人写景,抒情写性,虽不着意敷彩设色,又在那上面染上了折光于生活的浓淡不等的色彩和明暗不同的色泽,将美丽鲜活和质朴无华统一起来,创造了一种介乎小说和散文诗之间的新的小说文体。代表作品有中篇小说《生死场》、,,长篇小说《呼兰河传》。 2.作品《呼兰河传》是一部回忆性、自传性的小说。作者仍以她惯用的散文手法,疏疏落落地写出儿时难忘的记忆。它再次打破了以人物为中心的传统小说模式,而以呼兰城的公众生活和环境为中心,辐射出生活的种种方面,正如书名所示,它是为整个小城的人情风习作传。这里面有活泼的“我”和慈爱的祖父,显示出一点天伦之乐,但这里更有着悲苦的人生。可以说,它实际上是沉默的国民灵魂的别传。课文节选部分是活泼的“我”和慈爱的祖父在一起时的快乐时光。 三、初读,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1、若给课文起个标题,你起什么名字,请说说理由。 预设《祖父和我》:叙事的主角(快七十岁的祖父和四五岁的女孩);《我家的大花园》:描写的对象;《我的故事》……起什么标题要视内容而定。 四、精读,探究人物形象 1、完成下面的填充:“我”是一个孩子,并结合课文说说你的理由。 明确:天真烂漫、充满童真等等。理由:“祖父戴一个大草帽,我戴个小草帽,祖父栽花我就拔草。”小孩子喜好模仿的天性,祖父做什么,我就做什么。 “我看着祖父还在笑,我就说:‘你不信,我到屋里拿了鸟笼上的一头谷穗,远远地就抛给祖父了,说:‘这不是一样的吗?”我跑到屋里拿了鸟笼,自认为是正确的,因而充满自信,因祖父的笑而觉得受了莫大的委屈,对祖父也就不那么亲近了,很容易受情绪影响。 “祖父虽然教我,我看了也并不细看,也不过马马虎虎承认下来就是了。抬头看见了一个黄瓜长大了,跑过去摘下来,我又去吃黄瓜去了。”;在事实面前也只是马马虎虎承认错误,注

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

《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默读梳理归纳,理清课文内容; 2、通过品读第17自然段,体会自由、快乐的情感,迁移作者写法,想象练笔。 (重点) 3、由园子中的自由快乐生活出发,猜想、了解萧红以及其《呼兰河传》,引起 孩子阅读《呼兰河传》的兴趣。 4、里的生活情景,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 5、3.情感与态度:学习作者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真实地表达自己 的感受。 【教学重点】: 体会作者从哪些情景表现“我”在园子里自由自在、快乐无忧的心情。学习作者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情。 【教学难点】 领悟作者如何表现“我”在园子里的心情的表达方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 【教学过程】 板块一:揭题导入 1、出示:《祖父的园子》 2、引导质疑:预设:园中有什么,在园中做些什么,为什么叫祖父的园子 板块二:整体感知:自由快乐之园 默读课文: 1、园子里有些什么,“我”和祖父又在园子里做些什么?请你拿起笔圈出相关的 词语。 2、交流明确:祖父的园子是一个()。为什么? 板块三:品读自由之园,快乐之源 1、自由读读课文,从哪些地方最能读出这个园子里那自由的味道。 2、交流,重点交流体会17段。 (读出自由、快乐的味道) (1)指导朗读 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就爬上架 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 黄瓜愿意开一朵花 就开一朵花 愿意结一个瓜 就结一个瓜 若都不愿意 就是一个瓜也不结 一朵花也不开 也没有人问它

…… ①指名读:谁能读出这份自由?②齐读;③师生配合读;④配乐朗读 3、小结: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 的。 板块四:迁移练笔 1、创设情境练笔: 这个自由的园子里一切都是自由的,请你仿照作者的写法,展开想象,写一写下面这些小动物在园子里的自由生活。 小蚂蚁、蜘蛛、蚂蚱、青蛙、蜜蜂、麻雀…… 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 3、交流小结: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 自由的。 板块五:回归园子,体会快乐 1、引导质疑过渡:怪不得,作者叫这个园子是“祖父的园子”。怪啊! 2、朗读: 祖父戴一顶大草帽,我戴一顶小草帽; 祖父摘花,我就摘花; 祖父拔草,我就拔草; 祖父种小白菜,我就跟在后边,用脚把那下了种的土窝一个一个地溜平。其实,不过是东一脚西一脚地瞎闹。 祖父铲地,我也铲地;其实哪里是铲,不过是伏在地上,用锄头乱钩一阵。 祖父浇水,我也过来浇,但不是往菜上浇,而是拿着水瓢,拼尽了力气,把水往天空一扬,大喊着:“下雨啰,下雨啰” 3、明确:()拔草()种菜()铲地()浇水 (感受我的淘气、顽皮祖父的慈爱、宽容、爱笑) 4、出示作者原作中的句子: “……祖父非常地爱我。使我觉得在这个世界上,有了祖父就够了,还怕什么呢?虽然父亲的冷淡,母亲的恶言恶色,和祖母的用针刺我手指的这些事,都觉得算不了什么。何况又有后花园!” 板块六:生命的园子 1、有这样的祖父,有这样的园子,有这样的童年。猜想一下,萧红的一生 应该是怎么样的? 2、出示: 萧红的命运十分坎坷,为反抗封建包办婚姻,她离家出走,颠沛流离和生活窘迫占据了她大多数的时间。1940年,萧红客居香港,一方面贫病缠身,另一方面祖国、家乡正处于战争的痛苦之中,在这样的境况中,完成了《呼兰河传》的写作。不久后,萧红在香港去世。可以说,《呼兰河传》是萧红

呼兰河传 节选 阅读一

《呼兰河传》节选 萧红除了念诗之外,还很喜欢吃。 记得大门洞子东边那家是养猪的,一个大猪在前边走,一群小猪跟在后边。有一天一个小猪掉井了,人们用抬土的筐子把小猪从井吊了上来。吊上来,那小猪早已死了。井口旁边围了很多人看热闹,祖父和我也在旁边看热闹。那小猪一被打上来,祖父就说他要那小猪。 祖父把那小猪抱到家里,用黄泥裹起来,放在灶坑里烧上了,烧好了给我吃。 我站在炕沿旁边,那整个的小猪,就摆在我的眼前,祖父把那小猪一撕开,立刻就冒了油,真香,我从来没有吃过那么香的东西,从来没有吃过那么好吃的东西。 第二次,又有一只鸭子掉井了,祖父也用黄泥包起来,烧上给我吃了。 在祖父烧的时候,我也帮着忙,帮着祖父搅黄泥,一边喊着,一边叫着,好像拉拉队似的给祖父助兴。 鸭子比小猪更好吃,那肉是不怎样肥的。所以我最喜欢吃鸭子。 我吃,祖父在旁边看着。祖父不吃。等我吃完了,祖父才吃。他说我的牙齿小,怕我咬不动,先让我选嫩的吃,我吃剩了的他才吃。 祖父看我每咽下去一口,他就点一下头,而且高兴地说:“这小东西真馋,”或是“这小东西吃得真快。” 我的手满是油,随吃随在大襟上擦着,祖父看了也并不生气,只是说:“快蘸点盐吧,快蘸点韭菜花吧,空口吃不好,等会要反胃的……” 说着就捏几个盐粒放在我手上拿着的鸭子肉上。我一张嘴又进肚去了。 祖父越称赞我能吃,我越吃得多。祖父看看不好了,怕我吃多了。让我停下,我才停下来。我明明白白的是吃不下去了,可是我嘴里还说着:“一个鸭子还不够呢!” 自此吃鸭子的印象非常之深,等了好久,鸭子再不掉到井里,我看井沿有一群鸭子,我拿了秫秆就往井里边赶,可是鸭子不进去,围着井口转,而呱呱地叫着。我就招呼了在旁边看热闹的小孩子,我说:“帮我赶哪!” 正在吵吵叫叫的时候,祖父奔到了,祖父说:“你在干什么?” 我说:“赶鸭子,鸭子掉井,捞出来好烧吃。” 祖父说:“不用赶了,爷爷抓个鸭子给你烧着。” 我不听他的话,我还是追在鸭子的后边跑着。 祖父上前把我拦住,抱在怀里,一面给我擦着汗一面说:“跟爷爷回家,抓个鸭子烧上。” 我想:不掉井的鸭子,抓都抓不住,可怎么能规规矩矩贴起黄泥来让烧呢?于是我从祖父的身上往下挣扎着,喊着:“我要掉井的!我要掉井的!” 祖父几乎抱不住我了。 一、请根据这篇节选课文内容推测,节选前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节选文章最后写“祖父几乎抱不住我了”,想象最后我会吃到鸭肉吗?并说说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用直线划出文中描写“我”贪吃馋相的语句,找出动词并在动词下标上三角记号,想想从吃的动作中看出了什么? 三、祖父对的吃相是什么反应,从中看出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我”为什么会想:“不掉井的鸭子,抓都抓不住,可怎么能规规矩矩贴起黄泥来让烧呢?”,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年级语文下册《呼兰河传》教学设计 苏教版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学习平实贴切的景物描写,体会“我”眼里祖父的形象。 教学难点:体会儿童天真烂漫的个性特征。 简要介绍作品,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1课时。 教学设计(A) 一、导入新课。 童年在每个人的心里都是难忘的记忆。许多作家在回忆起自己的童年生活时,总 是感慨良多,女作家萧红在她的长篇小说《呼兰河传》里,为我们展示了她充满欢乐的童 年生活。让我们一起走进她的童年生活中去看一看吧!(板书标题、作者) 二、指导自读。 (一)简介作者作品。 1.作者萧红(1911~1942),黑龙江省呼兰县人,现代女作家。她出生于一个旧式家庭,年纪轻轻便品尝了许多人生辛酸,但也培养了她的反抗意识,她是作为一个旧世界的叛逆者走进文坛的。她的创作力求写真,以绘出生活本来的色彩和道出生活的实感为限,这样,她状人写景,抒情写性,虽不着意敷彩设色,又在那上面染上了折光于生活的浓淡不等的色彩和明暗不同的色泽,将美丽鲜活和质利’无华统一起来,创造了一种介 乎小说和散文诗之间的新的小说文体。代表作品有中篇小说《生死场》、,,长篇小说《呼兰河传》。 2.作品《呼兰河传》是一部回忆性、自传性的小说。作者仍以她惯用的散文手法,疏疏落落地写出儿时难忘的记忆。它再次打破了以人物为中心的传统小说模式,而以呼兰城的公众生活和环境为中心,辐射出生活的种种方面,正如书名所示,它是为整个小城的人情风习作传。这里面有活泼的“我”和慈爱的祖父,显示出一点天伦之乐,但这里更有着悲苦的人生。可以说,它实际上是沉默的国民灵魂的别传。课文节选部分是活泼的“我”和慈爱的祖父在一起时的快乐时光。 (二)指名朗读课文,布置学生思考: 1.课文里哪些语句是反映“我”的天真烂漫的? 2.在“我”的眼里,祖父是一个怎样的人?

《呼兰河传》教学设计

改句:我和祖父一天都在后园里边。我和祖父各戴一个草帽。祖父干什么,我就干什么。 四、知人论世,探究主旨 1、再读把握情感。 过渡:是啊,在这一段无忧的时光里,人和景物都是自由的,我就在这充满爱和自由的大花园里“玩累了,就在房子底下找个阴凉的地方睡着了。不用枕头,不用席子,把草帽遮在脸上就睡了。” 童年的画卷就此合上,她走出园子,走进了另外一种人生。 导语:写下彩色童年的萧红,她的世界是黑白的;写下温暖童年的萧红,她的世界是冰冷的;写下自由童年的萧红,她一生不断逃离,直到无处可逃。(出示PPT7) 链接材料:萧红的一生是一直被冷落被忽略的一生,是一直寻找“爱”和“温暖”的一生。20岁的时候为了反抗父亲指定的婚姻,萧红离家出走,从此开始了漂泊流浪,极不安宁的生活。国难之际亡命香港,一再受到感情挫折,病魔缠身,最后孤独一人客死在孤岛香港,年仅31岁,长篇小说《呼兰河传》就在去世前一年完成。 师:那个时候,她最渴望什么? ——活力、自由、快乐 2、分析祖父形象,探究主旨。 过渡:冰冷的现实我们读到的确是温暖的笔触,这丝温暖来源于什么呢?(出示PPT9-10)——来源于祖父。祖父是一个什么样的祖父? 齐读:呼兰河这小城里住着我的祖父,我生的时候,祖父已经六十多岁了,我长到四五岁,祖父就快七十了。 思考:有评论家认为:整个《呼兰河传》只写了一句话“呼兰河这小城里住着我的祖父”,为什么不说“我的祖父住在呼兰河这小城里”?作者为什么在文章的开头细数我和祖父之间的年龄的变化呢? 五、借助评论,领悟情感。(出示PPT11) 文学家矛盾曾这样评论《呼兰河传》:它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 请你谈谈对这个评论的看法。 六、拟写标题,升华感情。 祖父、后园、呼兰河小城……对于漂泊困顿中的萧红意味着什么?请带着新的感悟为课文拟写一个题目。(出示PPT12) 师:祖父、后园、呼兰河小城,尽管萧红再也回不到童年,甚至找不到回家的路,然而在她的心底深处,这个院子始终存在,它是萧红生命的精神家园。 板书:精神的家园(温暖的) (出示PPT13)结束语:萧红,在悲惨的现实中,用她温暖的文字告诉我们,“人间可以有不幸,但爱永不缺少”。萧红的生命在她给我们的文字中永存!我们一样忘却不了她美丽的文字,难以忘却她——一代才女萧红! 下课。 六、课外延伸,布置作业(出示PPT14) 1.阅读萧红《呼兰和传》及其他作品,做关于她的卡片资料。 2.回忆你童年生活片段,写一段充满情趣的文字。(200字左右)

《呼兰河传》阅读题(有答案,内容全)

《呼兰河传》阅读题 (内容全,有答案) 一、填空题。 1、《呼兰河传》是一部充满、童心、诗趣的“灵感”长篇小说。 这部小说的作者是萧红。 2、我们曾经学过的课文《我和祖父的园子》节选自这本小说。 3、呼兰河除了一些卑琐平凡的实际生活之外,还有不少精神上的盛举, 如跳大神、唱秧歌、放河灯、野台子戏等。 4、呼兰河这个小城只有两条街,其中大泥坑在东二道街上,它曾经害死 过马、猪。在东二道街上,还有几家扎彩铺。这是为死人而预备的。 5、我经常跟祖父学诗,祖父教我的有《千家诗》,并没有课本,全凭口头传诵。 6、我家的院子是很荒凉的。那边住着几个漏粉的、几个养猪的、拉磨 的。他们不知道光明在哪里。我家是安静的的。街上热闹非凡,而我家里则仍是静悄悄的。 7、呼兰河这小城里边住着我的祖父。我家有一个大花园,这花园里有蜜蜂、 蝴蝶、蜻蜓、蚂蚱,样样都有。 8、花开了,就像花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鸟上天了似的。虫子叫了, 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 9、男女两家的公子、小姐都还没有生出来,就给订下亲了。这叫做指腹为亲。

10、四月十八娘娘庙大会,这庙会的土名叫做逛庙,也是无分男女老幼 都来逛的,但其中以女子最多。 11、小灵花就是小姑娘。胡家就是胡仙。胡仙就是狐狸精。 12、三野台子戏是在河边上唱的。 13、呼兰河这小城并不怎样繁荣,只有两条大街,而最有名的算是十字 街了,街上有金银首饰店、等。 14、《呼兰河传》这部小说的作者是萧红,我们五年级下学期的一篇课文《我 和祖父的园子》节选自这本小说。 15、呼兰河除了一些卑琐平凡的实际生活之外,还有不少精神上的盛举,如跳 大神、唱秧歌、放河灯等。 16、呼兰河这小城里边住着我的祖父,他十分疼爱我。我经常跟他学诗,他教 我的《千家诗》,并没有课本,全凭口头传诵。 17、花开了,就像花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鸟上天了似的。虫子叫了,就 像虫子在说话似的。 18、我家有一个大花园,这花园里有蜂子、蝴蝶、蜻蜓、蚂蚱,样样都有。 19、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红堂堂的了,一会金洞洞的啦,一会半紫 半黄的,一会半灰半百合色。葡萄灰、大黄梨、紫茄子,这些颜色天空上边都有,还有些说也说不出来的,见也未曾见过的,诸多种的颜色。 20、四月十八娘娘庙大会,这庙会的土名叫做逛庙,也是无分男女老幼都来逛 的,但其中以女子最多。 21、我家的院子是很荒凉的。那边住着几个漏粉的、几个养猪的拉磨的。他们 不知道光明在哪里。我家是安静的的。街上热闹非凡,而我家里则仍是静悄

呼兰河传(节选)

呼兰河传(节选) 呼兰河这小城里边住着我的祖父。 我生的时候,祖父已经六十多岁了,我长到四五岁,祖父就快七十了。 我家有一个大花园,这花园里蜂子、蝴蝶、蜻蜒、蚂蚱,样样都有。蝴蝶有白蝴蝶、黄蝴蝶。这种蝴蝶极小,不太好看。好看的是大红蝴蝶,满身带着金粉。 蜻蜒是金的,蚂蚱是绿的,蜂子则嗡嗡地飞着,满身绒毛,落到一朵花上,像个小毛球似的不动了。 花园里边明晃晃的,红的红,绿的绿,新鲜漂亮。 据说这花园从前是一个果园。祖母喜欢吃果子就种了果树。祖母又喜欢养羊,羊就把果树给啃了,于是果树都死了。到我有记忆的时候,园子里就只有一棵樱桃树和一棵李子树,因为樱桃和李子都不大结果子,所以觉得它们是并不存在的。小的时候,只觉得园子里边就有一棵大榆树。 这榆树在园子的西北角上,来了风,这榆树先啸,来了雨,大榆树先就冒烟了。太阳一出来,大榆树的叶子就发光了,闪烁得和沙滩上的蚌壳一样。 祖父一天都在后园里边,我也跟着祖父在后园里

边。祖父带一个大草帽,我戴一个小草帽,祖父栽花,我就栽花,祖父拔草,我就拔草。当祖父下种,种小白菜的时候,我就跟在后边,把那下了种的土窝,用脚一个一个地溜平,哪里会溜得准,东一脚西一脚瞎闹。 小白菜长得非常快,没有几天就冒芽了,一转眼就可以拔下来吃了。 祖父铲地,我也铲地;因为我太小,拿不动锄头杆,祖父就把锄头杆拔下来,让我单拿着那个锄头的“头”来铲。其实哪里是铲,也不过用锄头乱勾一阵就是了。也认不得哪个是苗,哪个是草,往往把韭菜当做野草一起割掉,把狗尾草当做谷穗留着。 等祖父发现我铲的那块只留着狗尾草的一片,他就问我,“这是什么?” 我说:“谷子。” 祖父大笑起来,笑得够了,把草摘下来问我:“你每天吃的就是这个吗?” 我说:“是的。” 我看着祖父还在笑,我就说:“你不信,我到屋里拿来你看。” 我跑到屋里拿了鸟笼上的一头谷穗,远远地就抛给祖父,说:“这不是一样的吗?”

《呼兰河传(节选)》教学设计9+优质公开课18新编

《呼兰河传》教案 [教学目标] 1、品味作品对童年生活状态的描写,体会作者赞美人性和自然的思想感情。 2、鉴赏本文的语言艺术,学习用鲜活的语言描摹事物。 [教学重点]学习平实贴切的景物描写,体会“我”眼里祖父的形象。 [教学难点]当人们回头去看自己的童年时,对新鲜的、活泼的生活的认识总是美好的、值得怀念的,并有了更清楚的界定。体会这种感情。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我们学过哪些回忆童年的文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幼时记趣》)这些作品中对童年的描写都是欢喜的,天真的,充满孩子气的。 二.学习目标 1、品味作品对童年生活状态的描写,体会作者赞美人性和自然的思想感情。 2、鉴赏本文的语言艺术,学习用鲜活的语言描摹事物。 三.关于作者 萧红(1911~1942)现代小说家。原名张乃莹,曾用笔名悄吟、田娣。黑龙江呼兰县人。1911年6月2日出生于地主家庭,中学时代喜爱绘画和文学,因反抗包办婚姻离家出走。1932年在哈尔滨与萧军相识,并开始为报刊写稿。她与萧军合著的小说散文集《跋涉》于1933年自费出版。1934年与萧军一起离开哈尔滨。同年从青岛到上海。在鲁迅的关怀与扶持下,萧红成为30年代文坛上活跃的女作家。她的代表作品《生死场》,列入鲁迅主编的“奴隶丛书”,1935年12月出版,鲁迅亲自校阅并写了序言。 1936年7月因病只身东渡日本疗养。这时期结集出版的作品有:散文集《商市街》(1936)、《桥》(1936),短篇小说集《牛车上》(1937)等。1937年初由日本归国。抗日战争时期,她先后到过武汉、西安、重庆等地,曾在山西临汾民族革命大学任教,并随同西北战地服务团辗转各地,写有短篇小说集《旷野的呼唤》(1939),散文集《回忆鲁迅先生》(1940)和《萧红散文》(1940) 1940。年春,萧红与端木蕻良同去香港,在贫病交迫中依然坚持文学创作,先后有中篇小说《马伯乐》(1941),长篇小说《呼兰河传》(1942)出版。1941年12月,日军占领香港,病重的萧红无法离避,1942年病逝于香港。 四.作品简介 《呼兰河传》是一部回忆性、自传性的小说。作者仍以她惯用的散文手法,疏疏落落地写出儿时难忘的记忆。它再次打破了以人物为中心的传统小说模式,而以呼兰城的公众生活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2《呼兰河传》课文解析 苏教版

萧红《呼兰河传》课文解析 呼兰河这小城里住着我的祖父。(文章为什么用“呼兰河这小城里住着我的祖父”这个句子开头?)我生的时候,祖父已经六十多岁了,我长到四五岁,祖父就快七十了。 【段析】介绍在呼兰河小城里生活的祖父及其年纪。 我家有一个大花园,这花园里,蜂子、蝴蝶、蜻蜓、蚂蚱,样样都有。蝴蝶有白蝴蝶、黄蝴蝶,这种蝴蝶极小,不太好看。好看的是大红蝴蝶,满身带着金粉。 【段析】介绍“我”家的花园及花园中的小动物,详细介绍了蝴蝶。 【品味】从颜色和大小方面来描绘美丽的蝴蝶。 蜻蜓是金的,蚂蚱是绿的,蜂子则嗡嗡地飞着,满身绒毛,落到一朵花上,胖圆圆 ...地就和一个小毛球似的不动了。 【段析】描绘园中的蜻蜓、蚂蚱和蜂子。 【品味】“胖圆圆”形容蜂子的体态,并把它比喻成一个小毛球,形象可感。 花园里边明晃晃 ...的,红的红,绿的绿,新鲜漂亮。 【段析】描绘花园里的颜色。 【品味】“明晃晃”恰当地写出了花园中各种颜色互相辉映时的耀眼。 据说 ..这花园,从前是一个果园。祖母喜欢吃果子就种了果园。祖母又喜欢养羊,羊就把果树给啃了。果树于是都死了。到我有记忆的时候,园子里就只有一棵樱桃树,一棵李子树,因为樱桃和李子都不大结果子,所以觉得它们是并不存在的。小的时候,只觉得园子里边就有一棵大榆树。 第一部分:介绍花园的历史及“我”小时候对花园的记忆。 【品味】“据说”表明花园过去的情况是自己听说的,不是亲见的,用词准确。 这榆树在园子的西北角上,来了 ..雨,大榆树先就冒烟了。太阳一 ..风,这榆树先啸,来了 出来,大榆树的叶子就发光了,它们闪烁得和沙滩上的蚌壳一样了。 【段析】介绍园子里的榆树。 第二部分第一层:介绍“我”家花园里的榆树,字里行间透露出对它的喜爱之情。 【品味】“来了……来了……一出来……”描绘了风吹雨打和阳光照射下榆树的各种“反应”。 用比喻句描绘出榆树叶子发光的情形,字里行间透出榆叶的美丽和自己的喜爱之情。 祖父一天都在后园里边,我也跟着祖父在后园里边。祖父戴一个大草帽,我戴一个小草

呼兰河传阅读测试题及答案

《呼兰河传》故事简介及人物形象分析 一、作者与作品简介 关于作者:萧红(1911—1943)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黑龙江省呼兰县人,原名张乃莹,笔名悄吟。曾因不满封建家庭的包办婚姻而离家出走,受尽颠沛流离之苦,个人感情生活也屡遭坎坷。先后辗转于哈尔滨、北京、青岛、上海、日本等地。1942年,31岁的肖红在历经艰辛之后,寂寞地病逝于战火纷飞的香港。在她不到十年的创作中,留下了长篇小说《呼兰河传》《马伯乐》、中篇小说《生死场》、短篇小说《手》《牛车上》等大量作品,这些介乎小说与散文之间的独特作品,包含着巨大的文化含量和独特的生命体验,对后世具有深远的影响。关于作品:《呼兰河传》创作始于1938年武汉,定稿于1940年12月的香港。1940年9月1日开始在香港《星岛日报》上连载,至12月27日截止;1941年由桂林河山出版社出版。《呼兰河传》是萧红在历经重重变故,在寂寞、苦闷、怀旧的心情中写完的。是作者的后期代表作。它通过追忆家乡的各种人物和生活画面,表达出作者对于扭曲人性损害人格的社会现实的否定,以及“孤寂与苦闷”的情怀。著名文学家茅盾评价:“它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 二、故事简介 《呼兰河传》以一个小女孩的眼光观察古老的呼兰河畔的种种人和事,是一部回忆性、自传性的小说。它再次打破了以人物为中心的传统小说模式,而以呼兰城的公众生活和环境为中心,辐射出生活的种种方面,正如书名所示,它是为整个小城的人情风习作传。 第一章写呼兰河的自然风光以及它的卑琐平凡的实际生活; 第二章写当地人们“精神上的盛举”——风俗民情; 第三、四两章写作者的幼年生活,她的慈祥的祖父以及左邻右舍; 第五、六、七章分别写三个独立的故事,三个不同的生活悲剧: 天真活泼的小团圆媳妇的死, 孤苦无依的有二伯遭受凌辱, 贫困的磨官冯歪嘴子的不幸。 三、人物形象分析 1、小团圆媳妇 小团圆媳妇是怎样的一个人? 一个仅仅十二岁而被称作十四岁的小姑娘;曾经“头发又黑又长,梳着很大的辫子”,曾经“看见我,也还偷着笑”;说碗碟很好看,想坐起来弹玻璃球玩;一点也不害羞,坐得笔直,走得风快,吃饭就吃三碗等。说明她健康、天真、活泼的单纯的小孩子活泼。 2、小团圆媳妇婆婆 “用破棉把她蒙起来了”;“又把她给蒙起来了”;“把她的衣服撕掉了”;“团圆媳妇的婆婆也睡得打呼了”;“团圆媳妇的婆婆一边烧着还一边后悔,若早知道没有什么看热闹的人,那又何必给这扎彩人穿上真衣裳,……心里又悔又恨”;“说这团圆媳妇一定是妖怪”;再联系选段之外婆婆的那一大段语言描写:“她

九年级 语文《呼兰河传》阅读资料汇编

九年级学考资料《呼兰河传》阅读资料汇编 前言:作者简介及章节综述 萧红(1911年─1942年),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黑龙江省呼兰县人,原名张乃莹,“萧红”是发表《生死场》时使用的笔名,被誉为“30年代的文学洛神”,作品有《呼兰河传》、《马伯乐》、《后花园》等。 《呼兰河传》创作于抗日战争最艰苦的阶段,这使远在香港的萧红更加怀念自己的故乡和童年,于是,她以自己的家乡与童年生活为原型,创作了这部小说。它在艺术形式上是一部比较独特的:它虽然写了人物,但没有主角;虽也叙述故事,却没有主轴;全书七章虽可各自独立却又俨然是一整体。作家以她娴熟的回忆技巧、抒情诗的散文风格、浑重而又轻盈的文笔,造就了她“回忆式”的巅峰之作。茅盾曾这样评价它的艺术成就:“它是一篇叙事诗,一片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 第一章:呼兰河就是这样的小城,严冬封锁了大地的时候,大地就裂开口了。呼兰河并不怎样繁华,只有两条大街。最有名的算是十字街了,它集中了全城的精华。那是一个既僻远又热闹的小城,在城中的交通要道上坐落着一个“大泥坑”,它常常淹死一些骡马和小孩,可居民都在看热闹,没有人出来加以整治。有的说应该拆墙,有的说应该种树,但没有一个人说要填平的,尽管填坑并不难。 第二章:又到了小城举行盛举的日子,人们有跳大神的、唱秧歌的、放河灯的、看野台子戏的、看庙会的,热闹异常。 第三章:我的祖父已年近七十,他是一个慈祥、温和的老人,家里面只有祖父最关心我,所以,一天到晚,门里门外,我寸步不离他,他常教我读诗,带我到后花园游玩,我走不动的时候,祖父就抱着我,我走动了,祖父就拉着我,祖孙俩相依相伴,有着无穷的快乐。 第四、五章我们有几家邻居,西边的一间破草房租给一家喂猪的;还有一间草房租给一家开粉坊的,他们常常一边晒粉、一边唱歌,过着很快乐的生活;厢房里还住着个拉磨的;粉坊旁的小偏房里还住着个赶大车的胡家。胡家养了个小童养媳——小团圆媳妇。她是个十二岁的小姑娘,成天乐呵呵的,可胡家想给她个下马威,总是无端打她,左邻右舍也支持胡家的行为,都说应该打。胡家就越打越凶,时间也越打越长,小团圆媳妇被折磨得生了病。老胡家听了跳大神的人的话,决定给小团圆媳妇用开水洗澡。洗澡时,很多人来看热闹,只见她被滚烫的水烫了三次,几天后终于死去了。 第六章:我有一个亲戚有二伯,他是个老光棍,性情非常古怪,同人不大爱打腔,却喜欢同石头、麻雀、黄狗谈天。听祖父讲,有二伯三十年前就到了我家,日俄战征时,多亏有二叔在,才守住了家,他最怕人骂他“绝后”,只要听到有人这样骂他,就会伤心的大哭起来。 第七章:人们都管拉磨的那个邻居叫“磨官冯歪嘴子”,他不但会拉磨,还会做年糕。有一次,我去磨坊买年糕,看到里面炕上躺着一个女人和一个小孩,原来冯歪嘴子成家了,那女人就是同院老王家的大姑娘王大姐。然而,冯歪嘴子的幸福生活遭到了邻人们的羡慕和嫉妒,大家都说王大姐坏,谣言层出不穷,冯歪嘴子受尽了人们的冷嘲热讽。过了两三年,王大姐在生下第二个孩子后因难产死去,冯歪嘴子常常含着眼泪,但他看到大儿子已会拉驴饮水,小儿子也会拍手笑了,他就不再绝望。在儿子身上,他看到了活着的希望。 尾声:呼兰河——祖父——后花园——那些活着和死了的人……以上我写的并没有什么幽美的故事,只因他们充满我幼年的记忆,忘却不了,难以忘却,就记在这里了。 一九四0年十二月廿日香港完稿 第一、二章练习题 一、选择题 1.呼兰河镇上有三条街,一条叫西二道街,一条叫东二道街,另一条呢?() A.呼兰河街 B.南二道街 C.北二道街 D.十字街 2.东二道街上有两家学堂,一家在祖师庙里,还有一家在哪里呢?() A.土地庙 B.龙王庙 C.磨坊 D.豆腐坊 3.在呼兰河的胡同里,常常听到卖麻花的吆喝声。一位母亲带了她的孩子出来买麻花,这位母亲一共有几个孩子?() A.3个 B. 4个 C. 5个 D. 6个 4.呼兰河的晚霞很美,文中有一段非常生动优美的描写。这里的人们又把晚霞称为什么?() A. 晚云 B. 火烧云 C. 霞云 D. 彩云 5.文中说到的封建迷信活动“跳大神”,目的是为了:() A. 祈求丰收 B. 治病 C.庆贺丰收 D.求雨 6.孟兰会放河灯是在家历的什么时候?() A.正月十五 B.七月十五 C.八月十五 D.九月十五 7有一个特别的日子,呼兰河人喜欢聚在一起跳秧歌,这是什么时候呢?() A.农历正月十五 B.农历七月十五 C.农历八月十五 D. 农历九月十五 8.呼兰河镇上有两所小学,一所是普通小学,又叫高等小学,一所是什么小学?() A.工业小学 B.农业小学 C.医药小学 D.民工小学 9.镇上的街道上有一个泥坑,经常有动物失足淹死在泥坑里,因此,当地的百姓以此为借口 可以吃什么动物?() A. 瘟鸡 B.瘟鸭 C.瘟鹅 D.瘟猪 10.街上的泥坑,每年都会令人跌倒,溺死猪鸭,因此人们聚在一次商量办法,哪个办法大 家没有想到。() A.拆墙让地 B. 种树 C.填平 D .绕路 11.七月十五盂兰会,家家户户都要去干什么?() A.念经B.点香C.放灯D.看戏 12.呼兰河的这些盛举,跳大神,唱大戏,逛庙会,放河灯,跳秧歌等,深得百姓喜欢,其 中大部分都是为鬼而作,其中哪项是为人而做?() A.跳大神B.唱大戏C.跳秧歌D.放河灯 二、填空题 1.呼兰河除了一些卑琐平凡的实际生活之外,还有不少精神上的盛举, 如、、、等。 2.呼兰河这个小城只有两条街,其中大泥坑在上,它曾经害死过。这条街 上,还有几家。这是为死人而预备的。 3.男女两家的公子、小姐都还没有生出来,就给订下亲了。这叫做。 4.四月十八娘娘庙大会,这庙会的土名叫做,也是无分男女老幼都来逛的,但其 中以最多。 5. 戏是在河边上唱的。 6.呼兰河这小城并不怎样繁荣,只有两条大街,而最有名的算是了,街上有 等。

呼兰河传节选

呼兰河传(节选)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学习平实贴切的景物描写,体会我眼里祖父的形象。 教学难点体会儿童天真烂漫的个性特征。 简要介绍作品,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1课时。 教学设计一、导入新课。 童年在每个人的心里都是难忘的记忆。 许多作家在回忆起自己的童年生活时,总是感慨良多,女作家萧红在她的长篇小说《呼兰河传》里,为我们展示了她充满欢乐的童年生活。 让我们一起走进她的童年生活中去看一看吧!板书标题、作者二、指导自读。 一简介作者作品。 1.作者萧红1911?1942,黑龙江省呼兰县人,现代女作家。 她出生于一个旧式家庭,年纪轻轻便品尝了许多人生辛酸,但也培养了她的反抗意识,她是作为一个旧世界的叛逆者走进文坛的。 她的创作力求写真,以绘出生活本来的色彩和道出生活的实感为限, 这样,她状人写景,抒情写性,虽不着意敷彩设色,又在那上面染上了折 光于生活的浓淡不等的色彩和明暗不同的色泽,将美丽鲜活和质利 '无华统一起来,创造了一种介乎小说和散文诗之间的新的小说文体。 代表作品有中篇小说《生死场》、,,长篇小说《呼兰河传》。

2.作品《呼兰河传》是一部回忆性、自传性的小说。 作者仍以她惯用的散文手法,疏疏落落地写出儿时难忘的记忆。 它再次打破了以人物为中心的传统小说模式,而以呼兰城的公众生活和环境为中心,辐射出生活的种种方面,正如书名所示,它是为整个小城的人情风习作传。 这里面有活泼的我和慈爱的祖父,显示出一点天伦之乐,但这里更有着悲苦的人生。 可以说,它实际上是沉默的国民灵魂的别传。 课文节选部分是活泼的我和慈爱的祖父在一起时的快乐时光。 二指名朗读课文,布置学生思考1.课文里哪些语句是反映我的天真烂漫 的?2.在我的眼里,祖父是一个怎样的人?3.课文对景物的描写,充满了童趣,试举例体会。 三学生自读课文,教师巡回指导。 四检查自读效果。 1.课文里哪些语句是反映我的天真烂漫的?提示如祖父戴一个大草帽,我戴个小草帽,祖父栽花我就拔草。 小孩子喜好模仿的天性,祖父做什么,我就做什么。 我看着祖父还在笑,我就说‘你不信,我到屋里拿来你看。 上的一头谷穗,远远地就抛给祖父了,说‘这不是一样的吗?我就栽花; 祖父拔草,我跑到屋里拿了鸟笼自认为是正确的,因而充满自信,因祖父的笑而觉得受了莫大的委屈,对祖父也就不那么亲近了,很容易受情绪影响。 ,祖父虽然教我,我看了也并不细看,也不过马马虎虎承认下来就是了。 ��抬头看见了一个黄瓜长大了,跑过去摘下来,我又去吃黄瓜去了。 ;在事实面前也只是马马虎虎承认错误,注意力极易分散委屈,一下子就忘记得一干二净了。 2.在我的眼里,祖父是一个怎样的人?提示可以从以下语句体会祖父的形象祖父一天都在后园里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