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助听器基础知识

助听器基础知识

助听器基础知识
助听器基础知识

助听器基础知识

第一节物理声学

第二节心理声学

第三节助听器适用对象

第四节助听器发展简史

第五节助听器的电学原理

第六节助听器的元件和特征

第一节物理声学

一、声学

听阈、最舒适阈和不舒适阈是比较容易测到的。助听器的作用事实上是以某种方式改变声音,比如,抬高某一频率的声音或削弱另一频率的声音,这就需要我们掌握声学的特征及测量声音的方法。

声音是一种能量,只有当另一种能量使固体、液体、气体分子振动时才会产生,一旦有振动,就会引起介质运动,而运动涉及到速度、距离、时间。

人耳通过声音的物理属性如响度、音调、音质来判断声音,并且因人而易的。

声学是声物理的一个分支学科,由于它和听力有关,将它分为物理声学和心理声学。

二、物理声学

物理声学包涵了声音的所有物理特性,它们都是可以被精确测量出来的,可以称他们为“定理”。

物理学上给声音下的定义:声音是弹性介质中密度、压力变化及其传播的过程。要引起这些变化,需要有物体的振动和弹性介质,弹性介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气体,而空气是最常见的。真空里没有弹性介质,因此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声音是一定能量作用于物体使之振动所产生并通过媒介转播的波。

声音是以球面波的形式向各个方向传播的,空气介质只传递声波,但不位移。声波是一种纵波,波的传播方向与振源的振动方向相同。

常见的声源有:

1、一个振动的物体如音叉、扬声器的膜片、小提琴琴弦等。

2、一股封闭的气流如汽笛、单簧管、人言语声等。

声波在传播途中,有些气体分子挤在一起——密波,有些则分离——疏波。如果敲一下音叉,就会看见音叉柄在前后振动,产生疏、密波,如果在音叉柄上连一只笔,将它放在可匀速移动的纸上,我们就能直观的看到波形了。

正弦波:音叉产生出来的声音是纯音,只有疏波和密波在简单的交替进行,而且只含有一个频率信号。一个完整的纯音包括一个疏波和一个密波,可用正弦波图表示。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声波的强度。音叉振动的幅度与所用的力成正比,用的力越大,音叉振动的幅度就越大,使振动停止所需的时间越长。

频率:单位时间内物体振动的次数(次/秒),用Hz表示。一个正弦波周期,从0到最大密波,回降到0,再到最大疏波,又返回0的过程,一个周期是360度。

周期:即完成一次周期性振动所需要的时间。例如,一个250Hz的纯音在一秒内振动了250次,完成一次振动所需的时间为周期(T)=1/f=1/250=0.004s或4ms,而8000Hz纯音完成一次振动所需时间为1/8000=0.000125s=0.125ms。

强度和振幅:振幅是描述物体振动时传递能量的大小。振幅是描述物体振动时传递能量的大小。

声速: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米/秒,声音传播的速度与频率无关,高频声一秒

传播的距离与低频声一样。

波长:声波在一个周期内传播的距离,即两个相邻正弦波上相同位置的两点间的距离。 波长、频率和速度:这三者是相互联系的;

250Hz 250=波长

秒/0110'或250波长=0110' 1波长=4.4'(1100除以250)

8000 Hz 8000=01108000/0110'='波长或波长

秒 1波长=5137.0'(1100除以8000)

如果将频率加倍,则波长相应减半: 55.02000342.131.110002.25004.4250'

==='='='

=Hz Hz Hz Hz 厘米

英寸 温度:声波在温度高的介质中传播得快,例如,声波在20℃的空气中传播速度为340米/秒,而在0℃速度减为330米/秒。

反射:反射是光和声共有的特性。声波从硬质的、平坦的表面上的反射要比从不光滑面反射回来的声波多。声源停止后,从墙面、地板、天花板上反射回来的声波还在继续的现象叫做混响。回声就是一种声反射,它与原音相分离。

吸收:与反射相反,地毯、窗帘、家具垫子都可以吸收声波,减少反射或回声。甚至空气自身也吸收声波,吸收的量取决于空气的温度和湿度。

声压:声波传播时,密波处的气压要比正常大气压高,而疏波处的气压低于大气压。声压实际上是指因声波的出现而产生的大气压变化。一个正弦波的波形只包含一个频率,如果再给一个同样频率的声音加在这个正弦波上,为了接纳新的声波,一定会有压力的变化,这种变化取决于他们之间的相位关系。

相位:在一个周期中,0o和360o相位相同。频率相等的两个声音同时给声的话就会有相同的相位,两者结合后会产生更低的疏波和更高的密波,它们的结合使声波的振幅更大,音量更响。相位也可以指声源相对于听者的方向或位置,但只适用于双耳同时听到声音,其结果是使声音显得更响。当声音一前一后分别到达双耳时,相位稍有不同,这就是判定声源方向,确定声源位置的依据。

复合波:不同频率纯音组成的波。当有几个声波同时存在时,总的声压取决于每个声波的频率、强度和相位。

周期波:有些复合波如音乐、言语声,波形可随时间变化而周期性重复。

非周期波:没有周期或一定形状的复合波,如噪音。

声强:声强是声音的一种属性,一个振动的物体如音叉,可使空气分子来回运动,当这些气压变化以瓦特/厘米2来测量时,这个压力即为声强(IL )。只要在某个表面施力,就会产生压力,当声强碰到接受器如鼓膜或麦克风时,就转换成了声压。

有效声压:毫巴或达因/平方厘米是声压的基本单位,它表示将一克的物体在一秒内移动一厘米所需的能量,也等于海平面正常大气压的百万分之一。

最轻声:正常人耳在最好的听力环境下,最敏感的频率区域所能听见的最小的声音平均为0.0002达因/ 厘米2,产生这个声压所需的强度为10

16-瓦特/ 厘米2。 最响声:正常人耳在所能忍受的痛阈之下的最大声音平均为1000达因/ 厘米2,声压在2000达因/厘米2也即0.01瓦特/厘米2可造成听力损害。最轻声和最响声间有很大的动态范围,

事实上,如果下限(0.0002)视为一,那么上限就为5000000,但最响声听起来并没有最轻声的5000000倍那么响。

声压级(SPL):是用对数级的办法来表示声压的相对大小。人耳的听声范围太大,使用分贝来简化数值,将多数位的数字转化为以10为底的对数形式,听声的动态范围就缩小为0~140分贝。贝尔是两个强度之比,1贝尔=10:1;2贝尔=100:1;3贝尔=1000:1。分贝

是1/10贝尔,它是两个声压级(p1/p0)或两个声强级的比,dB=20lgp

1/p

。声强级就是将声

强与参照声强1016

瓦特/ 厘米2比较后以dB IL的形式表达出来;声压级就是将有效声压与参照声压0.0002达因/ 厘米2比较后以dB SPL的形式表达出来。声强和声压是同一声波的两个不同物理量,它们的关系是I=P2,以分贝表示时,dB IL x 2=dB SPL。

第二节心理声学

心理声学研究的是人对物理声刺激引起的相关心理感觉。前面说到的声音的频率,人们听起来的心理感觉是音调,强度是响度,而音色则为音质。

一、强度和响度:在物理声学中,强度是以dB(IL、SPL等)来测量的,其它描述强度的词语还有振幅和最大声压,响度级则时心理概念。一个轻声的强度如稍有增加,其响度的增加就非常明显;而大声的强度增加,响度的增加就不如小声明显。如果我们使一个声音的强度增

加两倍,其响度绝不会相应加倍。按照dB=20lgp

1/p

的公式,其声压级只会增加6dB,而

要使响度加倍声压级需要增加10dB才行。如1000Hz纯音,80dB SPL比70dB SPL响一倍,但却只有90dB SPL的一半响度。响度级的单位是phon,与频率有关,响度的单位是宋,与频率无关。

响度级的单位是方,响度的单位是宋。

方:响度级参考点是1000H Z 40dB SPL的声音其响度级是40方。将其它的频率的声音与1KH Z 的声音相比,记下响度一样时二个频率的强度分别是多少,如果此时1KH Z的强度是50dB SPL,则响度级就是50方。尽管响度一样,但不同频率的所需要的强度都不一样。由等响曲线我们可以看出低频声响度变化较中频快,而高频的变化就更大了。重振现象就是强度和响度关系的很好例证,强度稍有增加,主观响度就有很大变化,这两者的关系是因人而易的。宋:响度的单位,与频率无关。1宋=1000H Z40dB SPL。在正常人即40方响度级增加10方,响度则增加2倍。即为:40方=1宋;30方=0.5宋;50方=2宋;60方=4宋。

二、频率和音调:频率的物理单位是赫兹。对于人耳的心理感受来说,就是高音调或低音调,频率增加音调也随之升高。频率加倍,上升一个倍频程,却不会使音调加倍。

美(mel)是音调的单位。1000美=1000Hz 40dB SL。正常人在最大舒适阈时,高调美多,低调美少。若频率加倍(一个倍频程)从1000Hz到2000Hz,其音调变化是从参考点1000美到1500美。若音调从1000美增加到2000美,其频率不会是2000Hz,而是3000Hz。

声音的主观响度与音调、感觉级和听力损失类型有关,也与声音的持续时间有关,如:一个人有听疲劳的话(音衰试验),随着声音的持续,他会感觉声音变得越来越轻,同时,音调也在改变。正常人耳觉察不到1美和2美或20美和30美之间的区别。声音的响度包括频率、强度和持续时间,正常听力者很容易分清1000Hz和1030Hz的纯音,其变化为3%,但是在耳蜗有病变时,频率解析能力降低,辨别两个相似声音有困难,言语分辨率受到影响。

三、言语:我们对自己的声音通过以下方式进行自我监控。

1、我们听到自己的声音后自动纠正错误发音;

2、在噪音环境下我们自动提高音量以便能听到自己的声音;

3、在对远处的人说话时也会自动提高音量;

4、在安静环境下我们会自动减小音量;

5、我们是通过气、骨导两条通路听自己的声音的;

6、感冒时我们的声音会受到影响,因为此时我们处于暂时的传导性耳聋状态。

永久性的听力损失会导致不同程度的言语功能下降。比如由腮腺炎或脑膜炎引起的突发性耳

聋患者短期内可保持言语功能,但不久就迅速减退;对由老年性耳聋或耳硬化症的渐进性听力损失患者最先出现的就是高频听力损失,然后音质改变,声音听起来很机械,患者通常不能控制自己说话的音量。绝大多数听力损失都是渐进性的,患者察觉不到,只有当听力损失影响到了自己的言语发音,患者才发现自己不能很好的分辨别人的声音,因为他认为自己的发音是正常的,通常他们将其归咎为年龄的增长而不是听力的衰退。

单侧耳聋患者丧失了判断声音方向的能力,他们也不能控制自己的音量,这就如同我们做言语测听时引入掩蔽的情形,测听时如果掩蔽好耳,由于没有全部丧失他们控制自己音量的能力,被试者就会自然的增加说话的音量,如果对坏耳进行掩蔽,就不会发生这种现象。

正常人是听声音,而听力损失患者则是感觉声音,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如果将他们的听声方式改变了,那么他们会觉得自己的声音也变了。助听器能够帮助患者听到以前听不到的某些声音,很多病人不能立即适应这一改变,所以,在选配助听器时,应给病人解释清楚,以便他们能更好的适应助听器。

四、言语的产生:当我们说话时,从肺里来得气流通过喉部,声带的开放和闭合产生了基频。男声的基频在120~250Hz之间,女声的基频在210~325Hz之间。声带继发性振动产生了谐波。它们在从喉到口腔这条声通道中,由于共振的作用,使某些频率的振幅得以加强,形成了共振峰。这样,在嘴唇、口腔、舌头、牙齿、鼻腔的帮助下,气流就形成了言语声。尽管气流经过声道后会使共振峰变化,但不能改变基频。

五、言语声是由音素组成,音素分为元音和辅音两类,在汉语里分为声母和韵母。发元音时声带会振动,在气道中没有阻碍,它主要是低频能量,故音量较大,持续时间长;辅音是气流在声道中受到阻碍产生的一种语音。发音时声带振动为浊辅音,声带不振动为清辅音,辅音主要是高频能量,故音量很轻。并不只是音量大,元音就比辅音更能听懂,如果只有j-t-t-q-zh-r-或只有-in-ian-ian-I-en-e-,你能明白这句话的意思吗?因此,为了保持言语的清晰度,我们需要元音、辅音平衡,也需要有共振峰转移。这样,上面的例句:“今天天气真热”才有意义。一般常用的言语声级,在正对说话者嘴唇1米远处,侧得以下数值:普通男性声级:65dB SPL

普通女性声级:63dB SPL

尽量大声说话:85dB SPL

尽量轻声说话:45dB SPL

从耳语声到大喊声范围:40dB SPL

六、能量和可懂度之间的关系:我们知道元音听起来比辅音更响,包含的低频能量更多,但这对言语理解贡献不大。如果将500Hz以下的能量都去掉,对于言语可懂度来说仅损失5%,如果我们将1000Hz以上的能量都去掉,我们损失只是5%的能量,但言语可懂度却损失了60%,因此500~1000Hz是响度和言语清晰度最平衡的范围。

对频率进行滤波以取得不同言语频率的最好清晰度,滤掉低频保留高频,能取得较好的清晰度。低频赋予声音音色和质感,高频赋予言语的清晰度。下表反映出各频率的言语清晰度百分比:250Hz 8%

500Hz 14%

1000Hz 22%

2000Hz 33%

4000 Hz 23%

第三节助听器适用对象

助听器适用于任何由于听力损失而引起的交流困难者。

成功选配:人们选择助听器是因为他们需要,选配助听器的动机是和他们的生活需求相关的。有些人的工作要求他们必须能听清小声,而有些对声音的要求没那么严格,后者往往在察觉

到听力损失之前听阈已降至40-50dB。老年人反应较慢,要他们学会正确使用助听器并非易事,即使佩戴了助听器,在嘈杂环境中也可能无所适从;由于儿童耳部结构特殊且难以配合,就需要与耳科医生密切合作。不论年龄大小,对于助听器的外观要求都很高,他们希望助听器越隐蔽越好。只有既美观又实用的助听器才会为病人所接受。

使用寿命:正确使用助听器者并不是整天戴着它,需要指出是使用寿命长并不意味着助听器选配得成功,关键还是看助听器是否能满足患者需求。

听力损失程度:听力损失程度往往能决定选配助听器的效果和使用寿命。

轻度:患者偶有听不清楚,在倾听时间过长时明显;

中度:患者听力在近距离对话时还可以,但会出现替代用词和曲解;助听器对他们来说是非常有效的;

中重度:患者能听清大声,但在噪音环境下听力较差,他们的残余听力尚可,佩戴助听器的效果较好;

重度:能听到大声和近的声音,他们甚至能听到某些环境噪音,但分辨率差,佩戴助听器的效果并不理想;

极重度:佩戴助听器的效果完全取决于患者残余听力和程度,即使戴上助听器,主要还是借助于其他感官来帮助听声。

听力损失坡度:绝大多数听力曲线都是较平坦的,逐渐上升或下降;而陡降型、深盘型或不规则型则少见,低频骤降和岛屿型的更是罕见。

分辨率得分:也是决定助听器选配效果的一个元素。

≥90% 效果好

70-90% 有轻微的改善

50-70% 有实质性的改善

≤50% 效果不理想

一、助听器选配方法:

我们知道助听器并不能改善耳部本身的病理状况,只能将声音放大,尽可能地发挥耳的残余听功能。根据听阈、最舒适阈、不舒适阈或言语频谱等,予以相应的放大,同时必须保证能提高患者的听敏度,否则患者会拒绝佩戴。助听器的增益有使用增益、功能增益和估计插入增益和保留增益等形式。

助听器的选配目前大致有两种方法:处方法和比较法。处方法是描述每个频率增益的方法;比较法是从坡度、频率、输出等方面将两者加以比较。

二、比较法

测压器:通过改变频率响应曲线来模拟各种助听器,亦称“助听器模拟仪”。它能在言语范围内改变特定频率,在不同听力环境下对病人进行评估,比较其分辨率得分,确定放大值。通过模拟各种不同的放大效果和听力环境,使得患者在正式选配助听器之前亲身体验放大的感觉。此种方法目前已很少运用。

三、处方法

处方法根据每个频率的听阈,运用四则运算公式计算增益。有的会使用修正值减少低频增益防止向上掩蔽或者用于补偿其它选配参数。大多数处方增益公式都考虑了言语频谱、重振和背景噪音。

1/2增益公式:确定使用增益的值为听阈的一半,如设有保留增益10-15db,患者可以不必调到最大音量。

Libby公式:每个频率增益1/3HTL,在250Hz减少5dB,500Hz减少3dB。

Lybarger公式:500Hz增益1/3HTL,1000-4000Hz增益1/2HTL。

选择增益值时,使每个频率增益后的声音落在动态范围中间部分,高、低频增益差不要超过

15dB,保持500-1000Hz、1000-2000Hz之间的平衡。

NAL-RP公式:为非线性放大助听器选配公式。TG i为目标增益;AC i为气导阈值;ki和PC 为修正值(有专门的表格);H3FA为500 Hz 、1000Hz、2000Hz的平均阈值;ABG为气、骨导阈值差。

DSL I/O公式:全动态范围压缩助听器选配公式。TG = AIR ( UCL + TS - I ) / UCL

TG为目标增益;AIR为气导阈值;UCL为不舒适阈值;I为输入声压级;TS为修正值。

修正值:不同的公式有不同的修正值。在Berger公式里规定,如果是耳背机,则2000Hz加2dB,3000Hz加3dB,以弥补耳廓导致的声音衰减;如果是定制机,则500Hz减少增益,2000Hz增加增益,防止机身的阻隔效应;如果是双耳选配,则增益减少3dB;如果有传导性因素,则操作增益要加上1/5气、骨导阈差。这些都是常规做法,有时因人而易,需要做特殊调整。

不舒适阈:无论用何种方法测量,不舒适阈必须用声压级(SPL)表示。窄带听力级不舒适阈每个频率都需转换为声压级;听力级增加20dB即转换为声压级(ANSI标准);

描述性公式还可以决定助听器的不适阈限制,通常用最大输出和饱和声压级表示。

Pogo公式:HL UCL(500Hz+1000Hz+2000Hz)/3+4dB,4dB是修正值。

三、选配种类

单耳选配:是指只选配一台助听器。其副作用有阴影效应和听力剥夺效应。阴影效应是由于颅骨的阻隔使得从未助听耳一侧传来的声音高频衰减,导致双耳的信噪比相差可达13dB之多;听力剥夺效应是由长期单耳助听引起,未助听耳逐渐丧失言语分辨率。

双耳选配:即双耳均选配助听器。双耳配戴助听器后感受声音时可以判断声源的方向,明显地扩大听声范围,提高噪音环境下的言语清晰度。听力损失越重,双耳选配就越显得重要。一般地,只要双耳听力下降并且无双耳选配禁忌症,都建议双耳选配。

双耳选配禁忌:1、退化效应:双耳言语分辨率反比单侧好耳差;

2、双耳听阈长期不对称;

3、单耳动态范围很窄;

4、复听,指用同一音频刺激时两耳的音调感受有差别;

5、有一只耳的不舒适阈非常低,这类患者动态范围通常很窄;

6、患者主观感觉堵耳效应严重;

7、患者有多功能障碍或自主功能异常。

骨导选配:适用于双耳闭锁、耳道溢液或者有传导性因素的感音神经性耳聋患者。

助听器选配禁忌:1、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患者,最大输出不足以达到患者的听阈;

2、重度或极重度混合性耳聋患者,比如耳道闭锁;

3、动态范围异常缩小,比如5db;

4、不舒适阈异常低;

5、言语分辨率低导致好耳功能退化;

6、正在治疗中的患耳;

7、耳鼻喉科医生不主张选配助听器者。

第四节助听器的发展简史

最早,把手作成杯状放在耳后,可使声音提高5~8dB。

1800~1900年期间,就有起到收集和传递声音作用的喇叭管式助听器,其中有的增益可达到15dB。

1876年:贝尔在为患有听力障碍的妻子制作一只真正的助听器时,发明出电话。

1892年:第一只专利产品——电话式助听器问世。

1903~1930年:开始全面生产电话式助听器。助听器是用碳粒式麦克风、一个电池和磁感应式电话组成,频率范围是1000~1800Hz,增益为10~15dB。

1920年:出现了真空管放大器,它通过控制电路的电压变化而将声信号放大。

1929年:随着技术的进步,真空管的体积和重量都明显缩小,并且用水晶式麦克风与之相匹配,使助听器可随身携带。

1938年:是助听器发展的转折点。缩微真空管的出现、小型晶体受话器的设计和制造,使助听器体积更小、更轻便,可以佩戴在人体上。

1950年:晶体管放大器取代了真空管放大器,使助听器体积明显减小,可以戴在头上。与晶体管放大器相配的是瓷式麦克风。

1964年:由晶体管、电阻和电线焊接在硅胶片上组成的集成电路出现了,使得助听器的体积更小、耗电更少、稳定性更好。

1982年:出现了现在使用的驻极体式麦克风。

90年代数字化的助听器应运而生,即可编程助听器出现,使助听器能极大限度地满足各种复杂的听力损失的要求。

1996年第一台全数字助听器面世,其核心成分就是助听器中的模/数转换器。

21世纪,用数字信号处理技术(DSP)替代了传统的声音处理方式,广泛运用于助听器领域。

第五节助听器的电学原理

能量守衡定理:能量既不会产生也不会消失,它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

助听器运用的电学原理有两个——转换和放大。

一、转换

声能很难控制,如果把声能转换为电信号就容易控制了,麦克风和受话器都是能量转换器,麦克风是将声能转化为电信号,放大处理后,再由受话器将电能还原成声能,声能在耳道经耳模的声耦合作用后到达鼓膜。

二、电能

电流有正极和负极,是由原子(物质的最小单位)组成。原子为中性,其核心为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荷的中子,外面有带负电的电子按一定的轨道围绕其旋转。同性相斥,异性相吸,质子之间和电子之间相互排斥,质子和电子相互吸引。

放大:只有电子能在原子间转移,电流以安培为单位。电流在某些物质中的传导比较容易。导体:电流在导体中传导,如铜、金、银、铝,它们的外层电子非常活跃,易于游离。

半导体:正常情况下表现为绝缘体,但在热能、光能或电场作用下激活外层电子产生移动,这时半导体的作用与导体相同。导体中质子和电子电荷量的多少决定了电流量的大小。多个带电体合起来可使电流加强或抵消,在助听器中如果电流大则音量也大。

电池:助听器的工作电流由电池提供,电池电压以伏特为单位。电源的工作原理如水泵一样,分离正电荷和负电荷,使它们分布于电极的两端。由于极性相反的两方相互吸引,在引力的作用下,若有导体做介质,电子则向正极方向移动并产生电流。

直流电:电流方向恒定,电池产生的电流就属于直流电。

交流电:电流方向不是恒定的,而是有规律的变化。像声波一样,交流电也有频率、波长和振幅,发电机产生的就是交流电。

电阻:单位是欧姆,由原子间的“摩擦”产生。摩擦能生热,暖气片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工作的。欧姆定律:电流=电压/电阻或声压=电池电压/电阻

电流:1、电流或声压与电压成正比;

2、电流与电阻成反比。

电阻:1、电阻与导线长度成正比,导线越长,电阻越大,低频声则加强;导线越短,电阻越小,高频声则加强;

2、电阻与导线直径成反比,导线越粗,电阻越小,高频声则越容易传导;

3、电阻与导线材料有关,传导性好的材料电阻就小,比如金属电阻较小,半导体如

硅、锗较差,而塑料、玻璃、橡皮等则没有传导性,因为它们外层电子已饱和且和原子核结合紧密。

电容器和感应器:它们能阻止交流电的产生,单位是欧姆,像电阻器一样,但原理不同,用阻抗描述它们更合适。电容是由两片平行的金属片组成,它的阻抗随着交流电频率的下降而下降,电容能让高频声通过而阻止低频声;感应器是由一个电感线圈组成,它的阻抗随着交流电的增大而增加,电感能让低频声通过而阻止高频声。若将电容和电感连接起来,则低、高频声音都被阻挡,而对中频声影响不大。

晶体管:就像一个可变电阻,它受到输入电流的控制,稍稍改变输入电流便会引起线路电阻较大变化。晶体管是由硅制成的固态半导体,具有放大功能,只许电流从一个方向通过,微小的麦克风电流流经三极管,调节电源正负间半导体的导电能力,将电池提供的电流控制调整为理想的输出电流。

放大器由晶体管、电容、电阻、开关组成,在集成电路出现以前,它是助听器里最大最复杂的部分。

第六节助听器元件及特征

助听器的每个元件既有自己的频响特征,又以某种方式影响现有的频响反应,助听器的频响曲线就是由每一元件的频响组合而成的。一般地,助听器组成元件包括:麦克风、放大器、受话器、音量调控、音调调控、电感和电池等。

麦克风:麦克风是一种换能器也是一种输入转换器,它能够将声能转换成机械能再转化为电能。

全向性麦克风:磁性、陶瓷和驻极体式麦克风都是全向性麦克风,即等量接受各方向的声音。目前,驻极体式麦克风被广泛应用于声学领域,它是采用一种绝缘的永久性极化材料制成。声音进入麦克风,声波的疏密变化引起带负电的薄金属膜片振动,随即将声能转变为机械能,膜片振动在驻极体上产生压力,传递至驻极体后板。驻极体后板和膜片底部都与场效应晶体管前置放大器相连并有一终端通向外部。当膜片振动时,膜片和驻极体后板间的距离和空间发生改变,产生电压,通过固定在麦克风上的场效应晶体管,将机械能转变为电能,再通过终端传到放大器。驻极体式麦克风频响宽,灵敏度高且耐用,而膜片是它唯一运动的部分。指向性麦克风:根据极性形式来分类,对前面传来的声音比后面传来的声音反应敏感得多。指向性麦克风有两个开口在膜片的两端,一边一个。膜片的振动根据相位关系,取决于两端的压力差。在后声孔的前端置一细密的声学滤网起延时作用,这样从后面传来的声音可同时从前后两个声孔到达振膜并抵消,因而指向性麦克风的极性图呈心形状。

放大器:放大器将麦克风转换好的微弱电压加以放大,在集成电路出现以前,是助听器最大的组成成分,包括晶体管、电容、电阻和开关。

受话器:与麦克风相反,将电信号转变为声信号,当电信号进入磁场后,其交替活动使得膜片振动,产生声信号。耳背式和耳内式助听器的受话器在机器内部,盒式的受话器是装在外部的,与耳塞或耳模相连。

受话器也有共振频率,耳模的声学影响和阻尼器的位置,能显著改变助听器的频响;阻尼器可以通过滤波使助听器频响反应上的尖峰变得平滑。

骨导受话器:适用于耳道塌陷或其他传导性因素导致不能使用耳模者,是将电能转换为机械振动。

一、集成电路

集成电路在电子工业有着极大的影响,它是将晶体管、二极管和电阻全部焊接在一块硅胶板上,而麦克风、受话器、音量电位器和电池因太大不能连在集成电路板上。

混合电路是在集成电路板上连接了更多的元件,包括多个集成电路。放大器保留了麦克风的频响,但每个放大器都会导致或多或少的频率失真,理想的放大器将产生一个与来自麦克风

的电信号完全一致、无失真的放大信号,因此如何提高保真度一直都是助听器研究的重点。线性放大器:线性放大是以恒定的比例将输入信号加以放大直至输出达到饱和,助听器的整个线路包括麦克风、受话器、电池等都决定了助听器输出所有电器都有固有最大输出级,超过这个水平,放大就会自动停止,受话器达到这个水平的速度要比麦克风快。

线性放大是1:1的放大,增益曲线是斜率为45度的直线,即增益总是恒定的,如输入 + 增益 = 输出

60+ 30 = 90

70+ 30 = 100

80+ 30 = 110

90+ 30 = 120(饱和)

100+ 30 = 120

饱和声压级或最大输出:对病人而言就是不舒适阈。虽然助听器有其固有的输出极限,但根据病人的不适阈调整助听器的饱和声压级是相当重要的。

二、放大器类型

A型放大器:为线性放大,只用一个输出晶体管。它采用的限制最大输出的方法为削峰。输出在到达饱和之前一直以线性方式放大,超过不适阈输出波形的峰值就被削减,它的优点是线路简单,在有限的空间内用几个电子元件就能达到限制输出的效果,且价格便宜,它主要的缺点是会导致谐波失真。A型放大器用于最大输出在125dB SPL以下的小、中功率的助听器。

B型放大器:也叫推挽型放大器,也是线性放大,其推挽线路是由两个晶体管组成。两个晶体管工作使得增益比A型放大器高6dB而不失真,这可以允许助听器的最大输出超过125dB。推挽线路的优点是失真少,增益多,功率大,其缺点是耗电量取决于增益设置及背景噪音。

D型放大器:采用脉宽调制技术使信号成系列脉宽不等的方波,对声信号以调幅的方式进行调制。其电流消耗低,但成本较高。

三、削峰

削峰有许多名字,软削峰、圆峰、二极管削峰、二极管压缩控制、输出压缩等,每一种都以一种非线性方式限制助听器的输出。助听器有一部分是线性放大,但从某一点开始,线性转变为非线性,随着输入的增加,输出逐渐减少,这一点就叫做拐点。

削峰是瞬间完成的,对助听器的输出功率具有一定影响。但它在到达预先设置的削峰极限以前,不会对输出功率的信号产生干扰。削峰使信号的波形变形,由于高强度母音比低强度辅音易于被削,所以它对言语的清晰度所造成的影响一般不大。

四、压缩

与削峰不同,压缩不是即刻起效的,它需要在反馈线路检测好信号后,才决定是否压缩。压缩分为输入压缩和输出压缩;输入压缩反馈线路紧接在麦克风后面,输出压缩反馈线路设在放大器和受话器之间;输入压缩与音量电位器的变化有关;而输出压缩与音量电位器变化无关。

起效时间:压缩开始工作所需要的时间。输入声信号突然以一定量增加的时,输出信号的增益出现改变并达到稳定所需的时间。通常为1-5毫秒。

释放时间:大声结束,反馈线路停止压缩,恢复到压缩前的放大状态所需时间,为释放时间,通常为50-100毫秒。

压缩拐点:压缩起效所需要的最小输入声压级。

压缩比:压缩启动后,输入变化量与输出变化量之比。

自动增益压缩控制(AGC):是一种反馈装置,能自动降低助听器的增益而不引起失真,从

而限制助听器输出。一旦自动增益压缩控制起作用,在输入和输出之间就会建立起新的线性关系。

五、强度依赖性自动信号处理

自动信号处理线路:

BILL——低频轻声增加,大声减少;

TILL——高频轻声增加,大声减少。K型线路就属于这一种;

PILL——可编程助听器,既可以控制低频,也可以控制高频,是上述二型的结合。

多频段(通道)助听器是将输入信号(言语和噪音),根据频谱分为多个频段,每个频段有其自身的压缩参数,这些频段是相互联系,但调节可以相对独立。

电池:电池是提供放大器增加来自麦克风的输入声的能源。一般而言,助听器的增益和输出越大,所需电池能量也越大,如果电池能量不足,将限制助听器的输出声压。

电池寿命的计算:电池的电流以毫安(mA)计算,1ma=1/1000A

电池寿命=电容(mA h)/电流(mA)

比如某电池电容是250mA h,助听器所需电流是2mA,则寿命=250/2=125h(125小时)。

音量调控:音量调控是一个可变电阻或电位器,调节通过放大器的电流。电阻大,通过的电流就少,音量就小;反之亦然。音量调控也是一种增益调控,大多数助听器都有轮盘式或按钮式的音量调控装置。

音调调控:是将助听器的麦克风和受话器的联合频响加以改变的电子装置。在放大线路中一个由电容和电阻组成的滤波器使助听器低频和高频的增益产生相应的变化。

常用的音调控制有两种类型,阶梯式调节——音调调控的变化是不连续的;连续性调节——音调调控的变化是连续性的,标记为N-H、N-L。N-H是低频调控,削低频,抬高频;N-L是高频调控,削高频,抬低频。

输出控制:一般使用削峰和输出压缩方法。

噪音开关:与患者调节音调的效果相似,低频声抑制减少了噪音环境中的低频掩蔽作用,但能够使患者在安静环境中听得更清楚。

电感:电感是一个磁感应线圈,看上去像一根用铜丝包绕的小棒。这根小棒能对从电话机上的受话器泄露出来的电磁场发生响应,转换为电信号后放大,使助听器可用于听电话。它可用于教室、剧场等任何拥有感应线圈的场所。如果有分离的感应线圈,就能接收安装了环绕导线发出的磁场,使用者可以直接与收音机、电视或辅助听力系统相耦合,听到无干扰的声音。

助听器验配师期末测试题

《助听器验配师》期末测试题(开卷) 姓名: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 一、选择题(共15题,每题3分) 1.耳朵由______、_____、_______组成。 A听神经B外耳C中耳 D耳蜗E内耳F咽鼓管 2.关于中耳功能的描述,错误的是_______。 A收集定位声音 B能将声音放大约30dB C将声音传递给内耳 3.根据病变部位听力损失分为_____、_____、_______。A先天性耳聋B混合性耳聋C传导性耳聋 D后天性耳聋E感音神经性耳聋 4.人耳听到声音的途径是_____、______。 A气导 B振动 C骨导 5.气导下降、骨导也下降、且气骨导阈值差距小于10dB的听损属于____类型。 A先天性耳聋B混合性耳聋C传导性耳聋

D后天性耳聋E感音神经性耳聋 6.某一用户气导听阈如下,该用户的听损程度为_______。 A轻度B中度C重度D极重度 7.影响听阈测试结果的因素除了____。 A测试方法B受试者C噪声D纯音种类8.助听器的三大主要部件包括______。 A电池B麦克风C受话器D耳模E放大器 9.以下哪项不属于受话器的类别______。 A A类BB类CC类D D类 10.堵耳式耳膜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A标准式B壳式C骨架式 D声管式E半壳式 11.号角导声管不包括哪型____。 A 3 mm普通型 B 3 mm厚壁型 C 4mm普通型 D 4mm型 12.通气孔的作用不包括______。 A降低堵耳效应B增加低频响应

C佩戴更舒适D降低低频响应 13.线性放大公式是_______。 A POGO B IHAFF C DSL D NAL-NL1 14.关于助听器保养,正确的有___、___、___。 A要防水防潮防震防摔 B长期不用时,需取出电池 C晚上不用时需放入干燥盒中 D洗澡时可以佩戴助听器,因为助听器防水等级高15.林氏五音中,/ ?/语音分布在以下哪段频率范围内_______。 A 250-500Hz B 900-2000Hz C 2000-4000Hz D 3500-7000Hz 二、填空题(共10题,每题2分) 16. 内耳由________和__________组成; 17. 波形图样在1s内重复呈现的次数称为波的_______记为_________; 18. 40方等响曲线称为______计权,70方等响曲线称为_____计权。 19. 助听器使用的是______电池,使用新电池时撕开膜后放置______分钟,再放入助听器中; 20. 聋儿语言发展特点,_____不清;______不好听等。

辅助器具基础知识

辅助器具基础知识 一、辅助器具概述 (一)前言 (二)辅助器具的定义 (三)辅助器具的分类 (四)辅助器具的功能 (四)辅助器具的特点 二、不同残疾类别辅助器具选择 (一)肢体残疾 (二)视力残疾 (三)听力残疾 (四)言语残疾 三、常用辅助器具介绍 (一)轮椅 (二)拐杖 (三)助行器 (四)防压疮垫

一、辅助器具概述 自有人类,就有残疾人。残疾是人类进化过程中不可避免要付出的代价,并伴随人类发展的全过程。我国有8300多万残疾人,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为 6.34%。由于身体功能和环境等方面的障碍,残疾人在日常生活中存在诸多不便。辅助器具的出现和发展,有力提高了残疾人的生存质量,改变了残疾人的人生。著名的天体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教授身患严重的神经元疾病,然而他借助一系列配套的辅助器具设备,可以撰写论文著作,与观众交流互动,取得了举世闻名的 成就。 【辅助器具的定义】 辅助器具是指(2004年《残疾人辅助器具——分类》):由残疾人使用的,特别生产或一般有效的,用于防止、补偿、减轻、抵 销残损、残疾或残障的任何产品、器具、设备或技术系统。 通俗地说,凡是能够有效减轻残疾影响,提高残疾人的生活质 量和社会参与能力的器具,普通到轮椅拐杖及自制的工具,高级到 植入式电子耳蜗等都是辅助器具。 【辅助器具的分类】

辅助器具品种多样,使用广泛,按使用人群可分为:肢体障碍者 辅助器具、视觉障碍者辅助器具、听力障碍者辅助器具、言语障碍者 辅助器具、智力障碍者辅助器具、精神障碍者辅助器具六类。 按使用功能可分为(国际标准ISO 9999):个人医疗辅助器具、技能训练辅助器具、矫形器和假肢、个人生活自理和防护辅助器具、 个人移动辅助器具、家务辅助器具、家庭和其他场所的家具及其适配件、沟通和信息辅助器具、操作物体和器具的辅助器具、环境改善和 评估辅助器具、就业和职业培训辅助器具、休闲娱乐辅助器具这12个主类、130个次类、781个支类。 【辅助器具的功能】 补偿减弱的功能。残疾人如果还有残留的潜能可利用,辅助器具可在残留潜能和环境间构建一个“通道”,使其活动和参与能力在一 定程度上得以补偿。例如配戴助听器能使具有残余听力的失聪患者重 新听到外界声音。 代偿失去的功能。当残疾人原有的机能基本丧失,无法通过补偿方式来获得原有的机能时,只能通过辅助器具代偿失去的机能以克服障碍。例如截肢者装配假肢后,可以行走、骑车和负重劳动。 创建无障碍环境。当残疾人使用辅助器具获得的补偿或代偿仍不能全面参与活动时,只能采用特殊辅助器具来适应残疾并创建无障碍

助听器验配协议书

助听器验配协议书 甲方: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五三中心医院 乙方:郑州市美科永高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一、为维护甲、乙双方的合法权益,经甲乙双方协商,达成本协议如下,以资共同遵守。乙方将助听器系列产品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五三中心医院耳鼻喉科内验配,协议到期后可根据使用情况决定是否继签协议。 二、双方的权利及义务: 甲方责任: 1、甲方负责患者验配前的相关检查,对具有佩戴助听器适应证的人群,推荐使用乙方产品。 2、甲方不得自行提高或降低销售价格。 3、甲方收到助听器后如发现有质量不合格等问题,应及时与乙方取得联系,由乙方负责调换,由此与患者引发的纠纷,由乙方负责赔偿。 4、因佩戴乙方产品产生医疗事故的,由甲方负责调解,若产生赔付,由乙方全额承担。 乙方责任: 1、产品的宣传由乙方负责,维护甲方形象,不得从事有损甲方形象之事。 2、合同履行期限内,乙方负责向甲方提供其所需的助听器,并向甲方提供厂家产品资质,由药械科审核。 3、乙方负责产品的售后服务,详见产品售后服务条款。 三、合作方式及付款事项: 1、乙方向甲方提供其所需助听器。 2、乙方只向甲方提供其所需助听器全国统一销售价70%的发票。 3、产品销售货款分配:院方占销售货款的30%;乙方占销售货款的70%。(销售货款:以乙方提供给甲方助听器全国统一销售价为标准) 4、甲方须保证按时、足额向乙方付清货款,每月20号向乙方付清上月所有货款。

助听器验配协议书 四、售后服务: 1、乙方负责产品的售后服务,及判定客户相关申诉是否合理。 2、因客户使用不当所致问题,相应工本维修服务费用由客户承担。 五、违约及终止: 1、双方有保守相互商业秘密的责任,不得将该协议或与本合作有关的内容泄露给第三方,违反本条款者必须承担一切法律责任。 2、甲方如在规定时间内未能履行本协议付款事项所示条款,乙方有权停止对甲方供货,并有权向甲方索取拖欠款项。 六、一般条款: 1、本协议未尽事宜,甲乙双方协商解决或签署补充协议。 2、本协议在执行过程若发生纠纷,以甲方所在地法律机关仲裁为准。 3、本协议一式两份,甲乙双方各持一份,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4、本协议由双方签字盖章后生效。 甲方: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五三中心医院乙方:郑州市美科永高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盖章)(盖章) 负责人签字:负责人签字: 2011年月日2011年月日

医疗器械的基本知识

医疗器械的基本知识(五)手持式家用血糖分析仪 手持式家用血糖分析仪 1.基本质量要求 仪器测试范围:40~500mg/dl 仪器重复性:标准偏差SD≤30 满量程测量绝对误差:≤±1%F.S 测试条重复性:相对标准偏差CV≤9.5% 测试条准确性:相关系数γ≤0.90 2.选购和使用注意事项 (1)应选择经过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注册批准的产品。 (2)血糖试条必须和其适配的血糖仪一起使用,要购买和自己的血糖仪相适应的试条。 (3)更换新批号试条时,一定要先用制造商提供的校准试条或质控液进行校准后再测血糖。 (4)血糖试条有使用期限,患者购买和使用时一定要注意标签上的有效期,并注意按规定温度保存。 (5)使用前应仔细阅读使用说明书,在专业人员指导下使用。 (6)塞期对仪器进行校正,检查血糖仪的准确性。患者只需通过血糖仪输入校准代码,或通过测试校准试片,即可将制造商为每个批次的试纸条所设置的校准参数等信息输入到血糖仪中,从而实现血糖检测的校准。制造商所提供的校准参数一般是通过将血糖仪与适配的血糖试条所得的一系列测量结果与参照分析仪所得的相应测量结果进行比较而得出的。

六)制氧机 家庭常用医疗器械制氧机 1.化学制氧机(氧立得) (1)特点 优点:体积小,成本低,产氧快,使用方便,便于携带,噪声小。 不足之处:不适宜长期使用,有一定副作用。 产氧量一般 (2)选购和使用注意事项:①要选择有生产许可证与市场准人证的正规厂家生产的发生 器和药品;②最好只做应急或外出时使用;③使用时先看说明书,切勿将管路和阀门堵死。 2.医用保健制氧机医用保健制氧机按制氧方式不同可分为三种,即分子筛变压吸附方 式制氧机、膜分离方式制氧机和电解水方式制氧机。 (1)分子筛变压吸附方式制氧机 ①特点:此类型制氧机目前国内外普遍采用。 其最大特点是:以一般交流电源为能源,以空气为原料,制氧成本低;产氧快,打开电源 2min后即可产出氧气;安全可靠,使用方便,移动便利,可连续使用。其缺点是有噪声。 ②选购和使用注意事项:要选用有生产许可证与市场准人证的正规生产厂家产品。 (七)助听器 助听器的选购和使用注意事项 步骤/方法 1. 保持助听器干燥。 避免受潮、受热、浸水,在洗脸、洗头、游泳和喷发胶时均应取下助听器,下雨时应注意保

助听器验配师国家职业标准(试行)

助听器验配师 (试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制定 说明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有关规定,为了进一步完善国家职业标准体系,为职业教育、职业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提供科学、规范的依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组织有关专家,制定了《助听器验配师国家职业标准(试行)》(以下简称《标准》)。 一、本《标准》以客观反映现阶段本职业的水平和对从业人员的要求为目标,在充分考虑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和产业结构变化对本职业影响的基础上,对职业的活动范围、工作内容、能力要求和知识水平都作了明确规定。 二、本《标准》的制定遵循了有关技术规程的要求,既保证了《标准》体例的规范化,又体现了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特点,同时也使其具有根据科技发展进行调整的灵活性和实用性,符合培训、鉴定和就业工作的需要。 三、本《标准》依据有关规定将本职业分为三个等级,包括职业概况、基本要求、工作要求和比重表四个方面的内容。 四、本《标准》是在各有关专家和实际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完成的。参加编写的主要人员有:孙喜斌、王树峰、仉丹、王琦,参加审定的主要人员有:倪道凤、梁涛、孙喜斌、陈振声、王树峰、张建一、张华、翟所强、唐惠德。本《标准》在制定过程中,得到中国听力医学发展基金会、中国残联听力语言康复中心(中国聋儿康复研究中心)等有关单位的大力支持,在此一并致谢。 五、本《标准》业经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批准,自2008年1月2日起施行。 助听器验配师国家职业标准 1.职业概况 1.1职业名称 助听器验配师。 1.2职业定义

根据听力障碍者的听力损失状况和心理需求制定听力补偿方案,使用助听器验配专用设备和软件,为其选择和调试适合的助听器,并进行效果评估和后续听力康复服务的人员。 1.3职业等级 本职业共设三个等级,分别为:四级助听器验配师(国家职业资格四级)、三级助听器验配师(国家职业资格三级)、二级助听器验配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 1.4职业环境 室内,常温。 1.5职业能力特征 具有较强的责任心、理解能力、表达能力及手指灵活性。 1.6基本文化程度 高中毕业(或同等学历)。 1.7培训要求 1.7.1 培训期限 全日制职业学校教育,根据其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确定。晋级培训期限:四级助听器验配师不少于480标准学时;三级助听器验配师不少于240标准学时;二级助听器验配师不少于120标准学时。 1.7.2培训教师 培训四级助听器验配师的教师应具有三级助听器验配师及以上职业资格证书或相关专业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培训三级助听器验配师的教师应具有二级助听器验配师职业资格证书或相关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在职资格;培训二级助听器验配师的教师应具有二级助听器验配师职业资格证书2年以上或相关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在职资格。 1.7.3培训场地设备 满足教学需要的标准教室和听力学实验室及必要的设备、器械、材料。 1.8鉴定要求 1.8.1 适用对象 从事或准备从事本职业的人员。 1.8.2 申报条件

耳鼻咽喉科学基础知识 试卷11 1

耳鼻咽喉科学(基础知识)-试卷11 (总分:62.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 A1型题(总题数:24,分数:48.00) 1.正常人林纳试验(RT)表现为 (分数:2.00) A.(+) √ B.(一) C.AC<BC D.AC=BC E.(±) 解析:解析:林纳试验比较的是受试耳气导和骨导的长短,气导长于骨导记作AC>BC,为RT、(+),见于正常人和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骨导大于气导记作AC<BC,为RT(一),见于传导性聋。气导与骨导相等记作AC=BC,RT(±),见于中度传导性聋或混合性聋。 2.Schwabach试验(ST)时,骨导延长,提示 (分数:2.00) A.传导性聋√ B.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 C.正常 D.以上皆是 E.以上皆非 解析: 3.在耳蜗感音过程中,起传递声音信息作用的是 (分数:2.00) A.微音电位 B.总和电位 C.动作电位√ D.三者都是 E.以上都不是 解析: 4.下列不属于客观测听的试验是 (分数:2.00) A.耳声发射检测 B.声导抗测试 C.纯音测听√ D.听性脑干反应测听 E.40Hz听性相关电位 解析:解析:临床听功能检查分为主观测听法和客观测听法。主观测听法要依靠受试者对刺激声信号进行主观判断,并作出某种行为反应,又称行为测听。包括语音检查法、表试验、音叉试验、纯音听阈及阈上功能测试和言语测听等。客观测听法无需受试者的行为配合,不受其主观意识的影响,临床常用的客观测听法有声导抗测试、听诱发电位和耳声发射测试等。 5.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分数:2.00) A.Mann试验阴性说明患者不存在平衡功能障碍 B.迷路性损害时,原地踏步试验身体旋转方向与眼震慢方向相同 C.小脑疾患时,Romberg试验偏倒向患侧或后方 D.小脑疾患时,书写试验字迹偏斜√ 试验可鉴别周围性和中枢性前庭损害E.Quix 解析:解析:小脑疾患时,书写试验字迹不能辨认。Quix试验,中枢性前庭损害时双手同时水平移向健侧,周围性反之。同时中枢性双手移动幅值不一致,同侧大于对侧。 6.下列不符合小脑疾患的检查结果是 (分数:2.00) A.偏指试验仅有一侧上肢偏向移位 B.书写试验字迹错乱不能辨认 C.Quix试验患侧手轻微颤动 D.Quix试验闭眼同侧上肢向健侧移动,并慢慢停止移动,或患侧上肢向下向外移动 E.Romberg试验偏倒向眼震慢侧√ 解析:解析:小脑疾患时,Romberg试验偏倒向患侧或后方。答案C为小脑轻度病变。 7.言语测听的临床应用不包括 (分数:2.00) A.判断病变部位 B.测试各种频率纯音的听敏度√ C.预估手术后果 D.评价听力康复效果 E.检查中枢听功能 解析:解析:言语测听的临床应用包括判断病变部位、评价社交能力、预估手术后果、评价听力康复效果、评估助听器及耳蜗植入效果和检查中枢听功能。 8.耳声发射临床应用不包括 (分数:2.00) A.婴幼儿听力筛选 B.估计听敏度 C.鉴别耳鸣的性质√ D.选配助听器 E.耳蜗性聋早期定量诊断 解析:解析:耳声发射在一定意义上反映耳蜗尤其是外毛细胞的功能状态。听力正常的人瞬态诱发耳声发射和2f1-f2畸变产物耳声发射的出现率为100%。耳蜗性聋且听力损失大于20~30dB(HL)时,诱发性耳声发射消失。中耳传音结构破坏时,外耳道内亦不能记录耳声发射。但耳声发射不能鉴别耳呜的性质。 9.适用于0~6个月婴幼儿的行为测听方法为 (分数:2.00) A.行为观察测听√ B.条件定向反应测听 C.视觉强化测听 D.可触奖品条件强化操作测听 E.游戏测听 解析:解析:0~6个月婴幼儿还不能自主控制头部运动,行为观察测听是对正在玩弄玩具的受试儿童发出刺激声,观察受试儿童对刺激声的行为反应;而B需要儿童转头寻找声源,适合1~3岁幼儿;C与B类似;D通过吸引受试儿童听到

助听器基础知识

助听器基础知识 第一节物理声学 第二节心理声学 第三节助听器适用对象 第四节助听器发展简史 第五节助听器的电学原理 第六节助听器的元件和特征 第一节物理声学 一、声学 听阈、最舒适阈和不舒适阈是比较容易测到的。助听器的作用事实上是以某种方式改变声音,比如,抬高某一频率的声音或削弱另一频率的声音,这就需要我们掌握声学的特征及测量声音的方法。 声音是一种能量,只有当另一种能量使固体、液体、气体分子振动时才会产生,一旦有振动,就会引起介质运动,而运动涉及到速度、距离、时间。 人耳通过声音的物理属性如响度、音调、音质来判断声音,并且因人而易的。 声学是声物理的一个分支学科,由于它和听力有关,将它分为物理声学和心理声学。 二、物理声学 物理声学包涵了声音的所有物理特性,它们都是可以被精确测量出来的,可以称他们为“定理”。 物理学上给声音下的定义:声音是弹性介质中密度、压力变化及其传播的过程。要引起这些变化,需要有物体的振动和弹性介质,弹性介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气体,而空气是最常见的。真空里没有弹性介质,因此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声音是一定能量作用于物体使之振动所产生并通过媒介转播的波。 声音是以球面波的形式向各个方向传播的,空气介质只传递声波,但不位移。声波是一种纵波,波的传播方向与振源的振动方向相同。 常见的声源有: 1、一个振动的物体如音叉、扬声器的膜片、小提琴琴弦等。 2、一股封闭的气流如汽笛、单簧管、人言语声等。 声波在传播途中,有些气体分子挤在一起——密波,有些则分离——疏波。如果敲一下音叉,就会看见音叉柄在前后振动,产生疏、密波,如果在音叉柄上连一只笔,将它放在可匀速移动的纸上,我们就能直观的看到波形了。 正弦波:音叉产生出来的声音是纯音,只有疏波和密波在简单的交替进行,而且只含有一个频率信号。一个完整的纯音包括一个疏波和一个密波,可用正弦波图表示。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声波的强度。音叉振动的幅度与所用的力成正比,用的力越大,音叉振动的幅度就越大,使振动停止所需的时间越长。 频率:单位时间内物体振动的次数(次/秒),用Hz表示。一个正弦波周期,从0到最大密波,回降到0,再到最大疏波,又返回0的过程,一个周期是360度。 周期:即完成一次周期性振动所需要的时间。例如,一个250Hz的纯音在一秒内振动了250次,完成一次振动所需的时间为周期(T)=1/f=1/250=0.004s或4ms,而8000Hz纯音完成一次振动所需时间为1/8000=0.000125s=0.125ms。 强度和振幅:振幅是描述物体振动时传递能量的大小。振幅是描述物体振动时传递能量的大小。 声速: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米/秒,声音传播的速度与频率无关,高频声一秒

医疗器械基本知识

14.医疗器械基本知识 医疗器械的概念[了解]: 是指单独或者组合使用于人体的仪器、设备、器具、材料或者其他物品,包括所需要的软件。其用于人体体表及体内的作用,不是用药理学、免疫学或者代谢的手段获得,但是可能有这些手段参与,并起一定的辅助作用;其使用旨在达到下列预期目的。 (1)对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监护、缓解。 (2)对损伤或者残疾的诊断、治疗、监护、缓解、补偿。 (3)对解剖或者生理过程的研究、替代、调节。 (4)妊娠控制 药物与医疗器械的区别一般可通过产品的预期目的和主要的预期作用与方法来界定。特别是产品的预期作用与方法是重要的,这些信息可从生产企业提供的产品标签、说明书所记载的内容,以及产品的作用机制等资料进行分析。 医疗器械的基本质量特性[了解]: 1.安全性 (1)使用电源驱动的医疗器械:这类设备的安全性主要是电气安全,其中包括防电击危险和防机械危险等,有专门的医用电气设备安全标准加以规定。 (2)无电源驱动的医疗器械:主要考虑的是细菌感染和生物相容性的安全要求。当然,有的医用电气设备于人体的部分也存在无菌和生物相容性问题,也需要考虑这类安全性。 2.有效性。 核心是:它是否真正能达到使用说明书所示的有效地诊治、防病之目的。 医疗器械产品的分类[掌握]: 1·第一类通过常规管理足以保证其安全性、有效性的医疗器械。 如:手术器械的大部分、听诊器、医用x线胶片、医用x线防护装置、全自动电泳仪、医用离心机、切片机、牙科椅、煮沸消毒器、纱布绷带、弹力绷带、橡皮膏、创口贴、拔罐器、手术衣、手术帽、口罩、集尿袋等。 2.第二类对其安全性、有效性应当加以控制的医疗器械。 体温计、血压计、助听器、制氧机、避孕套、针灸针、心电诊断仪器、无创监护仪器、光学内窥镜、便携式超声诊断仪、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恒温培养箱、牙科综合治疗仪、医用脱脂棉、医用脱脂纱布等。

助听器验配机构

《助听器验配机构基本设置推荐规范》(试行) 助听器是听力障碍者(以下简称听障者)专用康复设备之一,必须经过验配方能使用。为保护听障者的合法权益,确保助听器验配的规范性和科学性,特制定本规范。 一、验配机构的基本条件 (一)场地 业务用房要相对集中,使用面积须大于30 平方米,并按照功能设置为不同的科室。 (二)科室设置 1、诊断室:用于对听障者的一般耳科和相关系统检查,并在此形成和保管医疗及康复档案,面积须大于10平方米。 2、测听室:对听障者进行听力检查,面积须大于10平方米,室内按要求进行声学处理,本底噪声不大于30dB(A)。 3、耳模室:根据听障者的听力检查结果,制作相应的耳模。面积须大于10平方米,并安装通风换气设施。 4、助听器验配室:室内须按测听室的标准进行声学处理,除用于助听器验配的计算机、编程器外,还要有对助听器效果进行评估的听力检测设备。面积须大于10平方米(可与测听室合用)。 5、助听器维修室:承担助听器的日常维护和维修工作。面积须大于6平方米(可与耳模室合用)。 如同时承担听障儿童助听器验配的机构须设立: 6、学习能力评估室:评估听障儿童的学习能力和行为能力,以根据结果制定康复计划。面积须大于10平方米。 7、言语康复指导室:根据听障儿童的实际情况和助听器补偿效果制定阶段性康复计划并指导或协助家长完成康复计划。面积须大于6平方米(可与学习能力评估室合用)。

(三)人员组成 人数视机构规模而定,但必须拥有具有执业资格的耳科医师、助听器验配人员和听力测试人员(可相互兼职)。 (四)设备要求 1、耳鼻科检查设备和备品; 2、测听和助听器验配设备:声级计、带扬声器的纯音听力计、计算机、编程器;承担听障儿童助听器验配的机构同时要具有客观听力检查的设备和适合听障儿童助听器效果评估的相应设备。 3、耳模制作设备; 4、助听器维修设备; 以上配备中的测听和助听器验配设备要按规定,定期送国家计量监督部门进行检验和校准。 (五)规章制度 制订具有保护听障者合法权益的各项规章制度、技术操作规程及人员岗位责任制,并成册可用,主要部分上墙公示。 (六)耳模 制作材料要具备无毒、无味、对身体无害,成品与身体相应部分吻合良好,不能造成损伤。 (七)助听器 验配使用的助听器应采用经国家康复器械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检验合格及国家有关部门批准使用的进口或国产助听器,所有助听器包装必须齐全,同时具有合格证、中文使用说明书。必须按国家物价部门批准的价格销售,必须按有关要求做好售后服务工作。 二、验配机构的准入 满足上述条件的机构写出书面申请,上报所在地地市级(设区的市)残联主管部门备案,并经省级残联主管部门同意后,报全国残疾人康复工作办公室聋儿康复协调组审定。

助听器验配师选择题考试卷模拟考试题.docx

《选择题》 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试总分:100分 遵守考场纪律,维护知识尊严,杜绝违纪行为,确保考试结果公正。 1、按照我国常用的鉴定听力损失的程度分级,较好耳侧气导平均阈值为70dBHL 属于()。( ) A.一级; B.二级; C.三级; D.四级。(一级最重) 2、以下关于助听器验配的适应症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儿童听力障碍者,适合的助听器验配听力损失程度为中度到极重度;(轻度到中度) B.成人听力障碍者,一经确诊应尽早选配助听器,适合的助听器验配听力损失程度为中度到重度; C.对于重度以上听力障碍者,在验配助听器效果甚微或无效时可考虑人工耳蜗植入; D.对双耳听力障碍者,如受条件限制也可单耳选配,但应向患者指出单、双耳验配的优缺点。 3、以下情况应该优先进行右耳选配的是()。( ) A.左耳平均听力损失为65dBHL ,右耳平均听力损失为80dBHL ; B.左耳平均听力损失为45dBHL ,右耳平均听力损失为65dBHL ; C.左耳听力损失曲线为平坦型,右耳听力损失曲线为陡降型; D.两耳听力差不多,但是习惯使用左手。 姓名: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 --------------------密----------------------------------封 ----------------------------------------------线---------------------- ---

4、下列哪项不属于助听器验配的转诊指标()。() A.传导性听力损失; B.混合性听力损失; C.3个月以内发生的突发性、进行性听力下降; D.不明原因的单侧或双侧明显不对称听力损失。 5、以下哪种助听器适用于先天外耳发育不全、中耳炎后遗症、耳硬化症、外伤引起的外耳道狭窄,或作为手术前后补偿听力之用()。() A.盒式助听器; B.耳背式助听器; C.眼镜式助听器; D.骨导助听器。 6、手掌合拢在耳侧后方,能提高来自前方传导耳内的声音能量,在1500Hz 约能增加()。() A.6dB; B.10dB; C.15dB; D.20dB。 7、单侧交联式助听器的英文缩写是()。() A.CROS; B.BICROS; C.AGC; D.WDRC。 8、助听器若输入声强度每增加6dB,输出强度相应增加()。() A.3dB; B.6dB; C.9dB; D.12dB。 9、宽动态范围压缩的英文缩写是()。() A.PC; B.AGC-O; C.AGC-I; D.WDRC。

电测听检查基础知识

电测听检查基础知识 第一章电测听仪类型、工作原理和基本结构 电测听技术是一种主观测听法。在现代医学中,当人们发生听力障碍时,最初听力障碍程度的评估依据电测听的结果。近百年来电测听仪经历了机械式、电子管式、晶体管式、集成电路式的技术演进,80年代初期微电脑技术应用于电测听仪,使该设备向数字化、智能化、一体化的方向又迈出了一步。同时由于生产工艺的不断更新,电测听仪的传声器件耳机、骨导器的关键指标频率特性也取得长足的进展。 第一节电测听仪类型、工作原理和基本结构 一、电测听仪类型 电测听仪因用途不同大概分为以下五类: (一)纯音电测听仪: 以纯音听阈为主进行听能力测试的仪器。 (二)手动电测听仪: 频率、听力级的改变,结果记录均为人工操作的仪器。 (三)自描电测听仪: 频率、听力级的选用,信号的改变,听力结果曲线的描记是由受试者操作马达开关而自动完成的仪器。 (四)语言电测听仪:以语言为测试材料,以语言可懂度判断听力状况的仪器。 (五)筛选电测听仪:频率较少,通常用于较大范围人群体检筛查的仪器。 二、工作原理和基本结构 电测听仪的构成主要取决以下因素:(一)人的听域范围在0至20000Hz 以内,而满足日常生活的听域范围0至10000Hz即足够。通过听力学实践,人们认识到选取1000Hz为中心的11个频率作为气导域值测试点,基本能反映人的听力状况。这11个频率分别是:125、250、500、1000、1500、2000、3000、4000、6000、8000和10000。(二)声音向内耳传递时,空气传导占主流,颅骨亦有这方面的功能,根据颅骨的结构,人们选取了250、500、1000、2000、4000Hz 五个倍频程频率对骨传导状况进行测试。(三)为了规避测试较差耳时,因颅骨的传递产生伪听力,需对好耳实施声掩盖,听力学实践证明:越接近测试声频率的掩盖越有效。国际通常的做法是从通过窄带滤波器的白噪声中获得相应的掩盖

助听器验配档案

助听器验配档案 姓名: 省市区县(市) 街道、乡镇 二〇一〇年九月四日 1 说明 随着社会文明进步和残疾人事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到康复的作用。特别是本世纪中叶~现代康复从理论到实践都日趋成熟。残疾人享有参与社会生活的权利和愿望。只要提供必要的康复~他们就可能改善功能、同健全人一样去实现作为社会一员的人生价值与价值追求~为人类做出贡献。为实现2015年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宏伟目标~2002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卫生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残疾人康复工作的意见》~提出残疾人康复工作的总体目标~即到2015年~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云南省残疾人康复工作办公室组织制定了《助听器验配档案》~现就康复训练档案说明如下: 一、助听器验配档案的组成部分 《助听器验配档案》包括基本情况登记~听力及助听器验配报告~助听器验调试记录及听力复查记录组成。 二、助听器验配档案的使用说明 ,一,基本情况登记 以助听器验配患者做为康复对象~纳入康复档案~由康复员填写“基本情况登记”表。 ,二,听力及助听器验配报告

包括听力验配图和助听器处方组成~由听力医生具体填写“听力及助听器验配报告”相关内容。 2 ,三,助听器验调试记录 此表由测听或助听人员每半年将助听器调试的日期、结果及出现问题等情况填写一次。 ,四,听力复查记录 此表由测听或助听人员每半年将助听器调试的日期、结果及出现问题等情况填写一次。 3 目录 1、基本情况登记...................................................(1) 2、听力及助听器验配报告....................................(2) 3、助听器调试记录..........................................(3) 4、听力复查记录 (4) 4 基本情况登记 姓名性别男? 女? 出生年月年月日家庭住址 与残疾儿家长姓名联系电话童关系 是否伴有其他残疾 视力? 肢体? 癫痫? 其它? 智力? 致残原因 先天? 早产? 难产? 疾病? 药物? 遗传? 其它?

助听器验配师选择题考试卷模拟考试题.doc

助听器验配师选择题考试卷模拟考试题 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试总分:100分 遵守考场纪律,维护知识尊严,杜绝违纪行为,确保考试结果公正。 1、按照我国常用的鉴定听力损失的程度分级,较好耳侧气导平均阈值为70dBHL 属于( ) A.一级; B.二级; C.三级; D.四级。(一级最重) 2、以下关于助听器验配的适应症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儿童听力障碍者,适合的助听器验配听力损失程度为中度到极重度;(轻度到中度) B.成人听力障碍者,一经确诊应尽早选配助听器,适合的助听器验配听力损失程度为中度到重度; C.对于重度以上听力障碍者,在验配助听器效果甚微或无效时可考虑人工耳蜗植入; D.对双耳听力障碍者,如受条件限制也可单耳选配,但应向患者指出单、双耳验配的优缺点。 3、以下情况应该优先进行右耳选配的是( ) A.左耳平均听力损失为65dBHL ,右耳平均听力损失为80dBHL ; B.左耳平均听力损失为45dBHL ,右耳平均听力损失为65dBHL ; C.左耳听力损失曲线为平坦型,右耳听力损失曲线为陡降型; D.两耳听力差不多,但是习惯使用左手。 4、下列哪项不属于助听器验配的转诊指标( ) 姓名: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 --------------------密----------------------------------封 ----------------------------------------------线----------------------

辅助器具基础知识

辅助器具基础知识 The document was finally revised on 2021

辅助器具基础知识 一、辅助器具概述 (一)前言 (二)辅助器具的定义 (三)辅助器具的分类 (四)辅助器具的功能 (四)辅助器具的特点 二、不同残疾类别辅助器具选择 (一)肢体残疾 (二)视力残疾 (三)听力残疾 (四)言语残疾 三、常用辅助器具介绍 (一)轮椅 (二)拐杖 (三)助行器 (四)防压疮垫

一、辅助器具概述 自有人类,就有残疾人。残疾是人类进化过程中不可避免要付出的代价,并伴随人类发展的全过程。我国有8300多万残疾人,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为%。由于身体功能和环境等方面的障碍,残疾人在日常生活中存在诸多不便。辅助器具的出现和发展,有力提高了残疾人的生存质量,改变了残疾人的人生。着名的天体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教授身患严重的神经元疾病,然而他借助一系列配套的辅助器具设备,可以撰写论文着作,与观众交流互动,取得了举世闻名的成就。 【辅助器具的定义】 辅助器具是指(2004年《残疾人辅助器具——分类》):由残疾人使用的,特别生产或一般有效的,用于防止、补偿、减轻、抵销残损、残疾或残障的任何产品、器具、设备或技术系统。 通俗地说,凡是能够有效减轻残疾影响,提高残疾人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参与能力的器具,普通到轮椅拐杖及自制的工具,高级到植入式电子耳蜗等都是辅助器具。 【辅助器具的分类】

辅助器具品种多样,使用广泛,按使用人群可分为:肢体障碍者辅助器具、视觉障碍者辅助器具、听力障碍者辅助器具、言语障碍者辅助器具、智力障碍者辅助器具、精神障碍者辅助器具六类。 按使用功能可分为(国际标准ISO 9999):个人医疗辅助器具、技能训练辅助器具、矫形器和假肢、个人生活自理和防护辅助器具、个人移动辅助器具、家务辅助器具、家庭和其他场所的家具及其适配件、沟通和信息辅助器具、操作物体和器具的辅助器具、环境改善和评估辅助器具、就业和职业培训辅助器具、休闲娱乐辅助器具这12个主类、130个次类、781个支类。 【辅助器具的功能】 补偿减弱的功能。残疾人如果还有残留的潜能可利用,辅助器具可在残留潜能和环境间构建一个“通道”,使其活动和参与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得以补偿。例如配戴助听器能使具有残余听力的失聪患者重新听到外界声音。 代偿失去的功能。当残疾人原有的机能基本丧失,无法通过补偿方式来获得原有的机能时,只能通过辅助器具代偿失去的机能以克服障碍。例如截肢者装配假肢后,可以行走、骑车和负重劳动。 创建无障碍环境。当残疾人使用辅助器具获得的补偿或代偿仍不能全面参与活动时,只能采用特殊辅助器具来适应残疾并创建无

助听器验配师四级国家标准

助听器验配师 国家职业标准 1.职业概况 1.1职业名称 助听器验配师。 1.2职业定义 根据听力障碍者的听力损失状况和心理需求制定听力补偿方案,使用助听器验配专用设备和软件,为其选择和调试适合的助听器,并进行效果评估和后续听力康复服务的人员。 1.3职业等级 本职业共设三个等级,分别为:四级助听器验配师(国家职业资格四级)、三级助听器验配师(国家职业资格三级)、二级助听器验配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 1.4职业环境 室内,常温。 1.5职业能力特征 具有较强的责任心、理解能力、表达能力及手指灵活性。 1.6基本文化程度 高中毕业(或同等学历)。 1.7培训要求 1.7.1 培训期限 全日制职业学校教育,根据其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确定。晋级培训期限:四级助听器验配师不少于480标准学时;三级助听器验配师不少于240标准学时;二级助听器验配师不少于120标准学时。 1.7.2培训教师 培训四级助听器验配师的教师应具有三级助听器验配师及以上职业资格证书或相关专业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培训三级助听器验配师的教师应具有二级助听器验配师职业资格证书或相关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在职资格;培训二级助听器验配师的教师应具有二级助听器验配师职业资格证书2年以上或相关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在职资格。 1.7.3培训场地设备 满足教学需要的标准教室和听力学实验室及必要的 设备、器械、材料。 1.8鉴定要求 1.8.1 适用对象 从事或准备从事本职业的人员。 1.8.2 申报条件 ——四级助听器验配师(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1年以上。 (2)具有中等职业学校本专业(职业)或相关专业*毕业证书。 (3)经本职业四级助听器验配师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医疗器械基本知识

14、医疗器械基本知识 医疗器械得概念[了解]: 就是指单独或者组合使用于人体得仪器、设备、器具、材料或者其她物品,包括所需要得软件.其用于人体体表及体内得作用,不就是用药理学、免疫学或者代谢得手段获得,但就是可能有这些手段参与,并起一定得辅助作用;其使用旨在达到下列预期目得。 (1)对疾病得预防、诊断、治疗、监护、缓解。 (2)对损伤或者残疾得诊断、治疗、监护、缓解、补偿。 (3)对解剖或者生理过程得研究、替代、调节。 (4)妊娠控制 药物与医疗器械得区别一般可通过产品得预期目得与主要得预期作用与方法来界定。特别就是产品得预期作用与方法就是重要得,这些信息可从生产企业提供得产品标签、说明书所记载得内容,以及产品得作用机制等资料进行分析. 医疗器械得基本质量特性[了解]: 1、安全性 (1)使用电源驱动得医疗器械:这类设备得安全性主要就是电气安全,其中包括防电击危险与防机械危险等,有专门得医用电气设备安全标准加以规定。 (2)无电源驱动得医疗器械:主要考虑得就是细菌感染与生物相容性得安全要求.当然,有得医用电气设备于人体得部分也存在无菌与生物相容性问题,也需要考虑这类安全性. 2、有效性. 核心就是:它就是否真正能达到使用说明书所示得有效地诊治、防病之目得. 医疗器械产品得分类[掌握]: 1·第一类通过常规管理足以保证其安全性、有效性得医疗器械。 如:手术器械得大部分、听诊器、医用x线胶片、医用x线防护装置、全自动电泳仪、医用离心机、切片机、牙科椅、煮沸消毒器、纱布绷带、弹力绷带、橡皮膏、创口贴、拔罐器、手术衣、手术帽、口罩、集尿袋等。 2、第二类对其安全性、有效性应当加以控制得医疗器械。 体温计、血压计、助听器、制氧机、避孕套、针灸针、心电诊断仪器、无创监护仪器、光学内窥镜、便携式超声诊断仪、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恒温培养箱、牙科综合治疗仪、医用脱脂棉、医用脱脂纱布等。

助听器实验报告

篇一:电子系统设计实验报告编号: 实验报告 实验课程名称电子系统设计/单声道助听器 专业班级电信1202 学生学号 学生姓名陈晓琳高莹 实验指导教师顾智企 实验课程名称:电子系统设计 part 1 一、实验项目名称:单通道助听器(分立元件) 二、实验目的和要求: 1.学习单声道助听器(分立元件)电路的设计与调整方法 2.掌握电子仪器和仪表的使用 三、实验内容和原理: 1、系统组成框图: 2、单元电路设计: 1).声音采集 这里的声音采集是采用驻极体电容式咪头。咪头,是将声 音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的能量转换器件,是和喇叭正好相反的一个器件(电→声)。声音信号经 过咪头变成电信号,经过c1,c1作为耦合电容允许交流信号正常通过,而隔断直流电流,使之对下一级放大电路工作点不会产生影响。 2).一级放大 9014三极管是一种小电压,小信号,小电流的npn型硅三极管。信号经过三极管一级放大,经过c2耦合电容允许交流信号正常通过,而隔断上一级放大电路的直流电流,使之对下一级 放大电路工作点不会产生影响。此为共射极放大电路,交流小信号通过耦合电容c1以电压的 形式加到三极管的b~e之间,以电流的形式通过b~e。电子(负电荷)的传递方向为e~b。 r2用来提供b~e接面适当的正向偏压以及可使三极管进入线性工作区的电流。这个部分称为输入回路。r3用来提供b~c接面适当的反向偏压。电子(负电荷)的传递方向为b~c。集电极收集大量电子(负电荷),少数空穴(正电荷)漂移到基极与基极的空穴一起复合掉一部分e向c的电子(负电荷)。被复合掉的基区空穴由基极电源eb重新补给。由于e的电子浓度大于b,电位小于b,电源eb在补充空穴的同时带来了从e~b~c的大量电子。三极管完成放大电流作用。放大了的信号电流通过rc在c极上产生压降。这个压降就是输出端信号电压,是交流,可以通过电容c2耦合出去。 3).二级放大 此为共集电极放大电路,输入信号与输出信号同相,无电

助听器验配师助听器验配师考试四级模拟题二考试卷模拟考试题.doc

助听器验配师助听器验配师考试四级模拟题二考试卷 模拟考试题 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试总分:100分 遵守考场纪律,维护知识尊严,杜绝违纪行为,确保考试结果公正。 1、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病史采集的内容: ( ) A.一般项目; B.主诉; C.现病史; D.既往史; E.教育背景。 2、下列关于听力障碍者疾病史采集中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一般项目中,若患者为聋儿,不需填写父母的文化程度和听力情况; B.现病史中,还需详细记录听力检查的结果,助听器的验配、使用情况,听力语言康复训练情况及训练效果; C.详细记录母孕期传染病史、用药史、其他疾病患病史、外伤史等,详细记录分娩史; D.记录耳聋前的传染病史、耳毒性药物使用史、头外伤史、药物过敏史、X 射线接触史、语言能力、精神智力状况和心理状况等; E.特别询问父母、兄弟、姐妹及子女中是否有与耳聋相关的疾病,若在几个成员或几代人中都有同样疾病发生,可绘出家系图示明。 3、用窥耳镜看鼓膜时,窥耳器不应超越外耳道的外( ),才便于上下左右移动,以观察鼓膜全貌;同时也可避免因置入过深压迫骨部,引起疼痛和咳嗽。 ( ) A.1/2; 姓名: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 --------------------密----------------------------------封 ----------------------------------------------线----------------------

B.1/3; C.1/4; D.2/3。 4、临床上对鼓膜象限的分区为: () A.左上、左下、右上和右下4个象限; B.前上、前下、后上和后下4个象限; C.上、下、左和右4个象限; D.东、南、西和北4个象限。 5、以下关于鼓膜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鼓膜为椭圆形半透明薄膜,呈倾斜位; B.鼓膜外侧面向前、向下、向外,与外耳道底成45°~50°角; C.鼓膜上1/4部呈灰白色膜状,称紧张部; D.鼓膜前下方有一三角形反光区叫光锥,系外来光线被鼓膜的凹面集中反射而成。 6、鼓膜多为紧张部中央性小穿孔,呈针尖状,多伴有液体搏动,如星星闪烁样反光,又称灯塔征,此种属于: () A.急性炎症的穿孔; B.慢性炎症的穿孔; C.鼓膜炎; D.鼓室积液。 7、以下关于听阈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听阈是能够引起听觉的最小有效声压级; B.在规定的条件下,受试者对测试中给予的多次刺激信号,能察觉全部的最小声音强度; C.在规定的条件下,受试者对测试中给予的多次刺激信号,能察觉一半以上的最小声音强度; D.纯音听阈是测试听敏度的、标准化的主观行为反应测听,包括纯音气导听阈测试和骨导听阈测试。 8、以下关于声压级(SPL)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声压级是指声压与参考声压的比值; B.声压级是指声压与参考声压的比值取常用对数后的值;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