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学案5:3.3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

学案5:3.3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

第三节降水的变化与分布学案5 ◎学习目标

1.能够通过阅读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归纳世界降水分布特点并说出其三个影响因素。

2.能够运用降水资料,绘制降水量柱状图,说出降水量随时间的变化。

◎学习过程

自主学习

(认真阅读课本P58—61页的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1.降水的形式有哪些,其中最主要的形式是什么?

2.降水量是怎样测量出来的需要用到什么基本仪器?

3.读59页图3.22,比较A地和B地降水量的季节分配有什么差异?阅读图3.23左边黄色方框中的内容掌握降水量柱状图的绘制方法。

4.通常用什么样的图来表示降水量的分布情况?

5.读60页图3.24,归纳世界年降水量分布的一般规律。

6.通过61页“阅读材料”了解世界“雨极”和世界“干极”。

练一练

(1)下面关于降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降水就是指降雨 B.有雨必定有云,有云就会有雨

C.降水是一种天文现象 D.降水包括雨、雪、冰雹等多种形式。

(2)根据表格中数据完成下列问题。

①该地降水量最多的月份是月,降水量为毫米,最少的月份是月,降水量为毫米

②该地年降水量的季节分配特点是。

(3)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①A、B两地中,降水较多的是,主要原因是。

②C、D两地中,降水较多的是,主要原因是。

③A、B、C、D四地中降水量最多的是。

学生交流

学生互相讨论更正当堂检测中的错误。

合作探究

(1)降水的形式除了降雨外还有哪些?

(2)同一个地方的降水量除了有季节差异外,不同的年份会有差异吗?

(3)归纳世界降水量分布的一般规律,分析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因素对其有什么影响?

拓展延伸

请从地形因素分析为什么乞拉朋齐降水多被称为世界“雨极”?

◎学后反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年级地理上册-《降水的变化与分布》教案

七年级地理上册-《降水的变化与分布》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知道降水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知道降水量的测量仪器和表示单位. 2.能绘制降水量柱状图,并能用降水量柱状图说明降水的季节变化差异. 3.能用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图,说明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 2)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读图、绘图、析图能力,判断能力及主动探究能力. 2.通过授课使学生懂得及理解降水的多少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和关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关注生活中的地理,增强学习地理的兴趣,增强自信心,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克服困难的意志,提高与他人合作学习的能力. 教学重点: 1、降水量柱状图的阅读. 2、世界降水量的分布和影响因素. 教学难点:根据降水量柱状图说出降水的季节变化. 教学方法: 1)学会观察和分析:培养学生通过图片和资料,整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并能分析、得出结论. 2)学会探究:在合作与交流中学会探究,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 使学生通过观察、读图分析、思考、讨论、探究、归纳得出结论,并将知识落实在地图上,培养观察能力、读图分析能力、用图能力. 课时安排:共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向同学们一一展示在电脑上打印的降雨、降雪、冰雹的图片.并提问:这是什么天气? 【生答】 【师总】同学们回答的非常正确.下雨和下雪是我们常见的天气现象.人们把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统称为降水.

【板书】降水的变化与分布 一、降水与我们 1、降水的定义: 【图片展示】向同学们展示另一组图片:下雨了人们打伞出行、小孩在雪地里堆雪人、农田因缺水干旱、道路因洪水被淹、农田因风调雨顺而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目的是让学生了解降水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 【师总】降水对人类的生产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适宜的降水有利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过度的降水会对人类活动带来不利影响. 【过渡】降水的几种形式我们最常见的是哪种呢? 【生答】 【板书】2、降水的主要形式: 【师总】所以降雨是降水的最主要形式.在古代诗词里面也有很多描写降雨的美丽诗句: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等等. 【过渡】我们知道降水有的时候多,有的时候少,比方说降雨就分为好几种:小雨、中雨、大雨、暴雨等.那么气象部门是如何测量降水量的多少的呢?请同学们自学《降水量的测量》. 【学生看书】 【板书】3、降水量的测量:基本仪器:单位: 【师总】气象部门用一种仪器来测量一个地方一天中的降水,它是雨量器,表示降水量多少的单位是毫米.日降水量:一般每天8时、20时各观测一次,并把两次得到的降水量相加.月降水量:某月每天的降水量相加.年降水量:某年每日的降水量相加.测量出降水量,气象部门把日降水量小雨20毫米的称为小雨,日降水量为10-25毫米为中雨,日降水量25-50毫米为大雨,日降水量大雨50毫米为暴雨. 【过渡】一个地区,一年内各月的降水量是有差别的,并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季节变化.我们要怎样直观地知道一个地区一年内各月的降水变化情况呢?就要用到各月降水量柱状图.下面我们就降水的季节变化,做进一步学习、分析. 【板书】二、降水的季节变化 【指导读图】请同学们看到图3.22,这是两个降水量柱状图,表示的是A、B两地年降水量的季节分配情况,从A图我们可以看出该地一年内各月降水都比较均匀,降水的季节变化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优秀教案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知道降水的概念及降水的类型,了解降水量的测量方法; 2、学会读降水量柱状图分析该地降水的时间变化,能根据降水的数字资料,绘制降水量柱状图; 3、阅读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能够知道世界降水分布规律。 过程与方法 初步学会阅读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感知纬度、地形、海陆位置的不同对降水分布的影响,从而把握世界降水分布规律。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对降水的学习,对学生进行辨证唯物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学会阅读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简单分析世界降水分布的差异、分布规律。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在上一节课中,学习了“气温和气温的分布”,从什么是气温、气温在时间上的变化、气温在空间上的变化三个方面分析了气温这一节课的内容。那么我们以类似的思路来学习“降水和降水的分布”这一节的内容。 二、学前热身 通过不同的图片引导出学生对于“降水是什么?”的认识。 (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统称为降水。) 注意区分:露、霜、雾与降水的不同。 那么我们如何来衡量降水的多少呢?阅读P58阅读材料,自我总结。 三、合作探究 降水的时间变化 活动一: 分组讨论:分析某地区的降水柱状图,回答以下问题: 1、该地区哪几个月降水最多? 2、该地区那几个月降水最少? 3、该地区降水的特征? 活动二: 自主学习:P59活动题。自主学习降水量柱状图的绘制方法,自主完成未完成的降水量柱状图的绘制。 活动三: 课件展示:北半球不同地区的降水量柱状图,总结出5种不同的降水特征:①全年多雨②全年湿润③全年少雨④冬季多雨⑤夏季多雨。(注意区分南半球的降水量柱状图与北半球的有何不同?) 降水的空间变化 活动一: 教师引导:我们前面学过很多等值线,如等高线、等深线、等温线。那么与之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示范教案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教学方案 教学目标 1.知道降水的形式以及降水量的测定方法; 2.阅读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描述和简要归纳世界降水分布特点。 3.阅读某地区降水数据资料,并据此绘制降水量柱状图,说出降水量随时间变化的特点。教学重难点 重点: 运用降水资料,绘制降水量柱状图,说出降水量随时间的变化特点。阅读世界降水量分布图,归纳世界降水量分布特点。 难点: 阅读世界降水量分布图,归纳世界降水量分布特点。举例说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等因素对降水的影响。 课前准备 制作PPT。 相关资源 降雨的形成过程视频。 教学过程 【课堂引入】 谜语导入:同学们,喜欢猜谜语吗? (1)千条线万条线,落到水中看不见(雨)。 (2)白色花,无人载,一夜北风遍地开,无根无枝又无叶,原来它从天上来(雪)。 (3)大豆小豆天上撒,人畜庄稼谁都怕,尽干坏事伤天理,掌握科技征服它(冰雹)。 教师:这节课我们来学习降水的变化与分布。 【新知讲解】 一、降水的变化 1.降水的概念与形式 多媒体展示雨、雪、冰雹的图片。

教师: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统称为降水。降水的形式——雨、雪、雹、雾等,降雨是降水的主要形式。这节课我们来学习降水的变化与分布。 多媒体播放视频“雨”。 教师:观看视频,了解了降雨的形成过程,降雨形成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学生:充足的水汽、凝结核、降温等。 2.降水的等级 提问:水汽的多少和降温的幅度决定了降雨的不同级别,降雨分为哪些等级? 学生:小雨,中雨,大雨,暴雨等。 承转:我们通常用某一段时间内降水量的多少来划分降水的等级。那么降水量又是怎么测量的呢? 3.降水量的测量 请学生观看多媒体课件并思考:降水量的测量仪器、单位、及测量方法。 学生活动1:认识雨量器和降水量的测量,通过观看课件,认识雨量器的构成和降水量的测

3.3+降水的变化与分布——降水的分布+教学设计-2022-2023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学期人教版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降水的分布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根据生活体验描述降水的几种形式;2.阅读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掌握世界 降水的分布规律。3.能够具备通过合作或引导得出某个结论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降水的空间分布。 教学难点:掌握降水量分布图的阅读方法。 教学 辅助 课件、多媒体 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教学活动设计意图 一、等降水量线图的判读降水的分布 1.等降水量线图 等降水量线是把降水量相等的点,在地图上用线连起来。 世界各地,有的地方降水多,有的地方降水少。通常用等降 水量线图来表示降水量的分布情况。 注重新旧 知识的联 系和迁 移。 二、合作探究:读图并分析出世界年降水量分布的规律教师提示:由于都属于等值线,让学生自己类比等高线、等 温线图的概念,可加深对等降水量线的理解。 2.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 活动:根据课本上的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小组合作完成下 列学习任务。 通过 小组学习, 能够学会 合作,交 往,不断促 进自我发 展的基本

赤道附近各地的年降水量大约是多少毫米以上?两极地 区的降水大约在多少毫米以下? 在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和大陆西岸的降水有什么 差异? 在中纬度地区,从沿海到内陆年降水量有什么差别? 学生讨论,教师带着分析: ①赤道地区年降水量大概在1 000毫米以上,有些地区 超过2 000毫米。两极地区的年降水量大多在500毫米以下。 ②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的年降水量大约1000毫米 以上。大陆西岸的年降水量大约在200毫米以下。 ③在中纬度地区,内陆降水少于沿海地区,体现了降水 从沿海向内陆递减的变化特点。 观看视频:世界“雨极”——乞拉朋齐 1861年,位于世界屋脊喜马拉雅山南麓的印度的乞拉朋 齐,一年里雨量达到了20447毫米,夺得了世界“雨极”的 称号,以后来自世界各大洲的年雨量记录,都远远落后于乞拉 朋齐,可望而不可及!1960年8月~1961年7月,乞拉朋齐 再一次以26461.2毫米的成绩,打破了它自己的记录,蝉联 了世界“雨极”的荣誉。 素质。 三、知识小结总结归纳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 1.赤道附近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 2.南北回归线两侧,大陆东岸降水多,西岸降水少 3.中纬度地区,大陆东岸降水多,沿海地区降水较 再次 巩固知识 点,加深对 知识点的 理解。

七年级地理上册3.3降水的变化与分布教案

第三节降水的变化与分布 教学目标 1. 能够通过阅读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归纳世界降水分布特点。 2. 能够运用降水材料,绘制降水量柱状图,说出降水量随时间变化的特点。 3. 通过活动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实践能力,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合作意识,使学会从不同角度寻找解决问题的多种思路和方法。 教学重点 1. 学会阅读降水量分布图。深刻理解降水形成的两个基本条件,掌握降水的三种基本类型。 2. 能够依据降水量的数字资料绘制出月降水量柱状图。 3. 通过阅读降水量分布图,能够说出世界年平均降水量的分布规律。 教学难点 1.降水柱状图的阅读和绘制。 2.世界降水量分布图的阅读。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1课时 教学内容 降水的变化。 教学目标 1. 能够运用降水材料,绘制降水量柱状图,说出降水量随时间变化的特点。 2. 通过活动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实践能力,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合作意识,使学会从不同角度寻找解决问题的多种思路和方法。 教学重点 1. 深刻理解降水形成的两个基本条件,掌握降水的三种基本类型。 2. 能够依据降水量的数字资料绘制出月降水量柱状图。 教学难点 降水量柱状图的阅读和绘制。 教学准备 1. 用雨量器和量杯观测近期的一次降雨或降雪,并记录降水量。 2. 教师搜集:某地多年月平均降水量数据资料、阅读资料“一场春雨一场暖,一场秋雨一场寒”。 3. 童谣《小松树,快长大》磁带与录音机。 4. 教师和学生共同搜集:我国传统的居民房屋建筑形式中的平顶房、尖顶房、大土楼、竹楼、高架屋、窑洞等的照片或图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听童谣《小松树,快长大》:“小松树,快长大,绿树叶,发新芽,阳光雨露哺育它,快

初中地理_降水和降水的分布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第三节《降水的变化与分布》 教学设计 单位:东营市 一、教学总体设计主题: 教学目标: 【三维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知道降水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知道降水量的测量仪器和表示单位。 2、能绘制降水量柱状图,并能用降水量柱状图说明降水的季节变化差异。 3、初步学会阅读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说出世界降水分布的差异。(2)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读图、绘图、析图能力,判断能力及主动探究能力。 2、通过授课使学生懂得及理解降水的多少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和关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关注生活中的地理,增强学习地理的兴趣,增强自信心,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克服困难的意志,提高与他人合作学习的能力。 教学重点:降水柱状图的阅读和绘制。 教学难点:通过读图、绘图、阅读,使学生形成地理的空间概念认识世界降水的时空分布规律。 教学方法:启发式、探究式和合作学习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教学用具:多媒体展示 学法指导:通过读图、观看动画提取信息、合作讨论等,培养学生分析、归纳、创新等能力。

《降水和降水的分布》学情分析 三、说学情与学法 1、说学情 我校是一所初级中学,地处农村,基本为农民子女,家庭经济较一般,家里几乎没有电脑,学校的图书室藏书量有限,所在地没有图书馆。 学生对本节知识具有既熟悉又新鲜的感觉,求知欲强,好奇心大,学习积极性高。7年级学生在刚接触到本节内容时会觉得很熟悉,雨、雪、冰雹等降水过程,但在降水季节变化和降水的分布上,认知水平短缺,加上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不足,地理的学习方法,习惯没有完全养成,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2、说学法 人们常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还要教会学生

七年级地理上册3.3降水的变化与分布说课稿(新版)新人教版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 一、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是在小学六年学习的基础上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能力,降水是学生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现象,概念的学习并不是难点,因此在设计降水概念、主要形式、测量等内容时采用微课自主学习的方式学习,目的是进一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与此同时初一学生的抽象思维还不够强,降水量柱状图的阅读和世界年降水量分布的规律探究,通过设计层层递进的问题,课件及时展示直观醒目的地图和图片,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学会分析,培养学生类比的思想,提高学生读图、归纳知识等综合学习能力,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是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的第三节。本章内容从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天气现象入手,逐步引导学生关注两大气候要素气温和降水,最后了解各地的气候类型及影响因素。本节内容是在第二章大洲大洋的基础上展开,也是为七年级下册的世界分区地理学习的前提。本节教材讲述气候的要素之一——降水,主要介绍降水的时间变化和降水的空间分布两个方面的内容。本节与第二节的气温是对第一节天气知识的自然延伸,更是为学习第四节全球气候作铺垫,在本章内容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2、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七年级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认知能力,确定出以下三个维度的目标,让学生在学习地理知识的过程中掌握相应的学习方法并形成一定的能力。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降水的形式、等级和单位。 (2)观察降水量柱状图,说出降水的变化规律。 (3)观察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说明世界各地降水分布的差异。 2、过程和方法 (1)通过对降水量柱状图的分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探讨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掌握读图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创新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让学生养成学习生活中地理的习惯,增强学习地理的兴趣,增强自信心。 (2)锻炼学生主动探索、克服困难的意志,提高学生与他人合作的学习能力。体现老师对学生的关爱。 3、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1)能用降水量柱状图,说明降水的变化特点。 (2)通过阅读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归纳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 2、教学难点 降水的时间分配特点和空间分布规律的判读。 三、教学方法 1、教法 展示、设问、启发 2、学法 自主、合作、探究 新课程理念的三大目标强调学生的实践能力的提高,以“人的发展为本”,把学生的能力提高作为教学的目标。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演示降水分布图,设计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

最新人教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第三节《降水的变化与分布》教案

人教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第三节《降水的变化与分布》教案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第三节《降水的变化与分 布》教案 【核心素养】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 【课标要求】 1. 运用降水资料,绘制降水量柱状图,说出降水随时间的变化特点。 2.阅读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归纳世界降水分布特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降水的形式、等级和测量方法。 2.会绘制和阅读降水量柱状图。 3.知道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 过程与方法 使用读图和资料分析的方法获取地理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读图、绘图,学以致用的能力。 【重点与难点】 降水量柱状图的阅读和绘制;世界降水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 【教学方法】 读图、析图、绘图;分析探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水是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富贵的自然资源。无论是过去、现在或是将来,水始终是影响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水是可再生的自然资源,自然界中的水体都要通过降水的形式完成水循环。降水和人类的关系十分密切,降水是生活中较为常见的一种自然现象。这节课让我们共同来学习《世界降水的变化与分布》。 二、新课学习 (一)降水的变化 1.降水的定义 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统称为降水。降雨是降水的主要形式。 拓展延伸:观看视频-----降雨的形成 2.降水的影响 降水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有利影响:一、降水可以调节气候,二、可以灌溉农作物,三、可以促进海陆间大循环等。不利影响:

泥石流,暴雨导致山洪、洪水等自然灾害。 3.降雨的等级 读表格,了解降雨的等级 等级小雨中雨大雨暴 雨大暴雨特大 暴雨 24小时降水量(mm)<10. 10.0 ~ 24.9 25.0 ~ 49.9 50 ~ 99. 9 100.0 ~ 249.9 >250. 回顾旧知识:降雨的天气符号 4.降水量的测量 测量仪器:雨量器和量杯 人工测量:一般每天在8时和20时各记录一次,这两次记录的降水量之和就是这一天的日降水量。 单位:毫米(mm) 5.降水的季节变化 (1)降水的变化 降水的季节变化:一个地区,一年内不同月份降水量是有差别的。通常用降水量柱状图表示 降水的年际变化:同一地区,不同年份降水量不一样

人教版地理7年级上册教案3.3《降水的变化与分布》教案(第1课时)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教案(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知道降水及降水量的测定。 2.能举例说出降水与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关系。 3.能用降水量柱状图,说明降水的变化规律。 4.能用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图,说明世界降水分布的差异。 教学重点 降水的分布 教学难点 1.降水和降雨。 2.降水的季节变化。 教学方法 启发式谈话、图像分析为主的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创设环境,引导学生自觉地、积极地投入到本节课的学习之中。用一段视频材料“降雨、降雪、降冰雹”,依次展示三种天气现象,最后画面定格为正在降落中的雨、雪、雹三种降水的形式,使学生观察得出降水的概念。 推出课题:降水和降水的分布。 [讲授新课] 一、降水的变化 1.教师提出:“降水就是降雨”的说法,把学生一分为二,争辩这个说法是否正确?为什么?让学生在争辩中知道:降雨只是降水中的一种主要形式,降水还包括雪、雹等其他形式。因此,从大气中降落到地面的雨、雪、雹等,统称为降水。 2.多媒体课件演示降水量的测定

在学生观察了解的基础上,教师进一步说明:一般每天(不管是否降水)8时、20时各观测一次,并把两次观测到的降水量相加,得到的是该地的日降水量;把某月每天观测到的降水量相加,得到的是该地的月降水量;把某年每月观测到的降水量相加,得到的是该地的年降水量。教师要特别强调:通常所说的年降水量,是指多年平均降水量。 3.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说说当地一年内各季的降水是否均匀;哪个季节多?哪个季节少?转入降水的季节变化。 4.教师说明一个地方一年内降水的季节变化,通常用各月降水量柱状图来表示。 5.多媒体课件展示降水量柱状图的绘制,教师边鼠标点击,边说明。引导学生了解降水柱状图的组成以及绘制的方法和步骤,并让学生准备好画图工具跟着绘制。 (1)显示某地多年月平均降水量资料 (2)画面显示一个长方形图(指导学生要把握图幅的大小,不要过小或过大)。 (3)画面显示横坐标,依次标注12个月份。(指导学生把横坐标12等份,在每等份的中央标注月份) (4)画面显示纵坐标,依次标注降水量刻度,单位是毫米(指导学生降水量的刻度,要根据资料中月平均降水量的最高值和最低值来确定。如本资料中,最高值169毫米,最低值5毫米,因而每个刻度就应确定为30毫米或50毫米,总刻度从0至200毫米就行了)。

七年级人教版地理上册教案:3.3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

七年级人教版地理上册教案:3.3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

第三节降水的变化与分布 【教学目标】 1.认识降水量的季节变化。 2.认识降水量的空间变化。 【教学重难点】 降水量的季节变化与空间变化。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 情景导入:用一段视频材料“降雨、降雪、降冰雹”,依次展示三种天气现象,最后画面定格为正在降落中的雨、雪、雹三种降水的形式,使学生观察得出降水的概念,推出课题——降水和降水的分布。 自学互研生成能力 学习活动认识降水的变化与分布 【自主探究】认识降水的变化 1.学生读课本P58页内容。 思考:(1)什么是降水?(2)“降雨”就是“降水”的说法对不对? 学生归纳: ①降雨是降水的主要形式。气象部门把降雨划分为小雨、中雨、大雨、暴雨等不同等级。

②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统称为降水。 2.学生完成P59页活动,学会绘制降水量柱状图,掌握判读降水量柱状图的技巧。 教师点拨:判读降水柱状图时,要注意获取以下信息: (1)判读降水量最多的月份,降水量最少的月份;(2)估算年降水总量;(3)归纳降水与季节变化的关系;(4)结合气温曲线图,衡量水热配置状况。 3.教师小结:依据降水的季节变化特征,可将降水的变化分为全年多雨型,全年少雨型,夏季多雨型,冬季多雨型,全年湿润型。 【合作探究】 1.学生结合等高线、等温线特征,讨论等降水量线的特征。 教师点拨:由于都属于等值线,等降水量线图的阅读要领与等高线、等温线图的阅读要领基本相同。 2.学生分组合作,解读课本P60页世界降水量的分布图。读图要求了解以下信息: (1)从图中表示降水量多少的颜色渐变规律看,降水随纬度变化的情况怎样? (2)从降水的海陆分布看,降水分布有什么变化?

七年级地理上册 3.3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第2课时)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绘制降水量柱状图。通过参与绘制降水量柱状图的活动,培养学生认真、严谨、科学的学习态度 2、根据降水量柱状图,分析该地降水的季节变化规律。 3、阅读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归纳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 【教学重点、难点】:1、根据降水量柱状图,分析该地降水的季节变化规律。 2、阅读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归纳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 【教学过程】 一、展标导入 【活动一】播放钢琴曲《雨的印记》视频,学生欣赏视频 【师生活动】:通过今天天气预报符号读出今天的天气预报,(生读),我们迎来了2011年的第一场雪。教师提问,在我们生活中天气我们最关注的除了气温之外,还有降水,引入降水的学习。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课前感受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师生互动 【活动二】自主学习:首先请同学们自读课文,理清下面内容: 【师生活动】自主学习:首先请同学们自读课文,理清下面内容: 降水主要形式: 学生答后,教师紧接着问:在生活中你有没有见过其它的降水形式? 学生说出来的就对应点击出图片(将雾、霜、露的图片设置成热键形式,以便学生提到哪一个就能够对应出现哪一张的图片) 补充后教师:以上这些是自然降水,在实际生活中根据生活的需要,在特定的条件下还可以进行人工降水,这张图片就是人工降水的现场图片。 展示各种大小雨的符号 (承接)这些雨的大小是怎么知道的呢? 3、展示雨量器,(实物展示) 大、中、小雨的标准界定 利用现有仪器,装有不同量的雨请学生来读。 拓展:降水量的测量,老师还想强调一点就是:通常气象部门在每天的8时和20时各测一次降水里,把两次测得的结果加起来就是这一天的降水量,那么请问:我想计算一个月的降水量该怎么做? (承接)通过测量我们能得到一年内的降水资料。 展示北半球某地一年内的降水资料。回答问题 该地最大月降水量是多少毫米? 最小月降水量是多少毫米? 3、该地哪个季节降水较多? 4、哪个季节降水较少? (承接)同学想象有没有更形象的资料来展示一地年降水的变化情况呢? 降水量柱状图。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必免一言堂,给学生足够思考时间。让学生学会自学教材,练习自主学习的技能

2019-2020年七年级地理上册 3.3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II)

2019-2020年七年级地理上册 3.3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教案(新版) 新人教版 (II) ■教学目标 1.了解降水的形式、等级和测量方法。 2.运用降水资料,绘制降水量柱状图,并通过读图,说出降水随时间变化特点,归纳某地的降水季节变化规律。 3.通过阅读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归纳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特点,并理解海陆位置对降水的影响。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运用降水量资料绘制降水量柱状图,并归纳降水的季节变化规律。 2.通过阅读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归纳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特点。 【教学难点】 1.运用降水量柱归纳降水的季节变化规律。 2.利用降水形成原理理解降水分布规律。 ■教学方法 【教法】 操作演示法 【学法】 情景感受法、图画图话法、地图观察法、问题探究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迷语导入:同学们喜欢猜迷吗?我们来猜个迷语吧:千条线,万条线,落到水里看不见。(打一自然现象)白色花,无人栽,一夜北风遍地开。无根无枝又无叶,此花原从天上来。(打一自然现象) 雨和雪都是降水的形式,本节课我们就探究降水。 讲授新课 一、降水的形式和影响 (一)降水的形式 1.联系生活思考 想一想,除了这两种外,你还知道哪些降水的形式?(让学生根据生活经验说一说) 2.课件展示,认识形式 雨雪 冰雹 除此之外,露和霜也被认为是降水。

(二)降水的影响 1.联系生活,分析影响 今年夏天,栖霞曾经连续二十多天下雨,而秋季时,又曾有近一个月的时间没有下雨,想一想,这两种情况对生活有什么影响? 2.学生联系生活感受,各抒己见。 3.课件展示:旱灾和涝灾 降水过少──旱灾短时间降水过多──涝灾 (承转)既然降水如此重要,我们就有必要测量一下降水究竟有多少。 二、降水的测量和级别 (一)降水的测量 1.自学材料,降水测量 读一下阅读材料,了解降水的测量、降水的单位。

第三节降水的变化与分布学案

第三章第3节降水的变化与分布学案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降水及主要形式,举例说出降水与人类生产的 关系。初步学会阅读世界年平均降水分布图,说出降水分布的差异。 会使用降水资料绘制降水量柱状图。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绘制降水量分布图、柱状图,发展观察能 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 课堂研讨 1.降水的变化 (1)降水的概念:从大气中降落的、、等,统称为 降水。是降水的主要形式.此外,雾、露、霜等也属降水。根据降水量 的多少,把降雨划分为、、和。 (2)降水的测量:测量降水量的基本仪器是。它的外部 是一个不漏水的铁筒,里面有盛水器、漏斗和储水瓶,另外还配有与 储水瓶口径成比例的量杯。有雨时,雨水通过漏斗流入量杯内。从量 杯上读出的刻度数(毫米)就是降水量。 (3)降水与人民生产、生活的关系十分密切,直接影响到人民的工 业、农业、交通和日常生活。 2.降水的季节变化:某地降水量在一年中各月、各季降水量, 一个地区,不同年份的降水量也 .我们用来表 示一个地区一年内降水的季节变化。 . 根据绘图回答问题: 哪几个月降水量较少? 该地的年降水量大约是多少毫米? 该地的降水季节变化有什么特点? 1 2 3 4 5 6 7 8 9 10 1112月 3.降水的分布 (1)世界各地,有的地方降水,有的地方降水。人们根据世

界各地的气象记录,把同一时段内降水量相同的地点,在地图上用线连接起来,这叫做。降水的分布用等降水量线图来表示。(2)降水的分布规律,我们可以从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上看出来:地区降水量多少原因影响因素:两极地区少雨终年气温低,气流下沉增温,不易成云降雨(雪),因此降水 赤道地区多雨终年气温高,气流上升冷却,容易成云致雨;因此降水 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受热带高气压带控制降水大陆东岸多雨夏季风来自海洋降水;中纬度地区沿海多雨受海洋来的湿润气流影响大降水;内陆少雨距海远,海洋上的湿润气流难以到达降水。一般受低气压控制的地区,受高气压控制的地区。 (3)影响降水的因素:除上面提到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外,还受的影响。 (一)读课本60页《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图》,说出世界降水分布有什么差异。 1.年降水量在2000mm以上的地区分布在,,等大洲的﹝纬线﹞附近。 2.沿120°E经线,从赤道向南北两极,年降水量的数值是怎样变化的? 3、根据1,2题,说说世界年降水量分布沿纬度变化有什么规律? 4.以亚洲,南美洲或澳大利亚为例,对比南北回归线大陆东岸降水,西岸降水。 5.沿45°N纬线,从欧洲西部到中亚,东亚地区,年降水量是怎样变化的?欧洲西部年降水量,中亚地区年降水量,东亚年降水量。 6.根据第5题,说说北半球温带大陆地区降水分布有什么规律? 学习任务二:地形雨 如图3—10所示,箭头表示从海洋 过来的气流运动方向。 1.完成下列连线题 A背风坡降水多 B迎风坡降水少 2.A,B两地,降水出现在地。 3.小结:地形对降水分布的影响,表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导学案

第三节《降水的变化与分布》导学案 班级 _______ 姓名_______ 组内评价________ 班级评价__________ ◆课前自学:(微课自学,课前准备:带好尺子、铅笔和橡皮擦。) 一、降水及主要形式 降水:从大气中降落的 、 、 等统称为降水,其主要形式为 。 二、降水量的测量 测量降水量的基本仪器是__________。降水量以_______为单位。 三、降水的变化 同一个地区,一年内各月降水量是有_________。通常用各月_____________来表示一个地区一年内降水的季节变化。此外,一个地区,不同年份的降水量也是有__________,叫做降水的年际变化。 四、降水的分布: 通常用____________________图来表示降水的空间分布情况。 ◆课堂进行时 一、降水的季节变化 活动任务(一)根据北半球甲地多年平均降水量资料,把该地降水量柱状图绘制完整,并读图分析该地与乙地降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降水量/毫米 10 5 22 47 71 81 135 169 112 57 24 12 (1)根据绘制的图,分析甲地哪几个月降水量较多?_______________ (2)根据绘制的图,分析甲地哪几个月降水量较少?________________ (3)甲地的年降水量是________mm 。 (4)综上,甲地降水的季节变化特点是:________季节降水多,________季节降水少。 (5)乙地降水的季节分配比较________,该地降水的季节变化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任务(二) 读下列北半球... 五个地区的降水量柱状图,将下列降水季节分配的特点,分别填入相应图的括号中。 甲地 月份 降水量/毫米 乙地 月份 降水量/毫米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