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1讲 运动学基础.教师版

第1讲 运动学基础.教师版

第1讲 运动学基础.教师版
第1讲 运动学基础.教师版

写在竞赛课堂之前

亚里士多德开启了理性分析世界的物理学的第一篇章,虽然,他的篇章中多数内容都是错误的。例如,他认为自然界应该有四种基本“元素”:风,火,土,水组成,例如他认为重的东西下落的快,例如,他认为地球是静止不动的等等。后来,历史逐渐纠正了这些错误。但是不得不否认,亚里士多德的分析问题的一些基本思想:分析问题的基本构成,分析事物间的联系,抽象物理量等等都为后人的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伽利略是个热爱实验的好童鞋,他用假想的逻辑性很强的实验,验证了并不是重的东西就下落的快;他亲自设计实验,设计建造计时器,研究了困扰世人几个世纪的落体问题,给出了匀加速运动的公式。这些工作都透露着物理的理性之光:严密的逻辑推理和尽量精确的实验验证。

突然有一天,伽利略童鞋挂了,同一天,牛顿牛童鞋出生了。然而,他写的书《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的发表,远远要比他的出生更为重要。因为,他第一次以用占据当时数学制高点的微积分,解释了当时的物理学前沿:天体运动。在他的严密的逻辑推理+数学推演下,人眼所能见到的一切,似乎都有了可计算的答案。就连牛顿自己所相信的“上帝”似乎都不再具备存在的价值。

就在一切都按照牛顿给出的“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所构建的完美机械世界中运行的时候,一个在欧洲的专利局小职员,对这个世界的一个基本性质提出了质疑:爱因斯坦发表文章,质疑时间的绝对性,并且以另一种他认为是绝对的东西作为基本原理,开辟了另一片物理世界的天空。在爱因斯坦的理论框架中,牛顿的理论仅仅是速度很小的一种粗略的近似。

后来,前仆后继的各种人又相继的给出了更多对于我们能见到的,看不到的,感受得到的,感受不到的万事万物的运行机制的解释。他们运用着理性之光,通过分析总结,假设,实验,修正,再实验验证的方式不断的重塑着人类对于一切的认识。这群人,就是物理学家。

Physics is what physicists do.

物理解决的是“一切”问题,物理学家想要的是“一切”的答案。例如: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由什么构成的?时间是什么?我们能“穿越”么?……

物理学家不满足于数学家给出的“这个东西是可算的,我们证明了”的答案。物理学家也不会纠结于工程师们纠结的“如何能精确的连续打出99999个直径为1.00mm的孔”。

物理学家希望能够给人类的智慧贡献更多:经济,心理,金融,工程,医学,甚至看似对立的宗教……

踏入高中物理竞赛课堂之前,童鞋们所经历的“物理”神马的,都只是真正的理性训练之前的“浮云”。在这里,你将面对的是真正的高端的启迪智慧的物理学。在这里,你将收获的将不仅仅是知识,题目,答案,分数。你们将接过之前所有物理学家们奋斗传来的理性的火炬,并用它照亮人类的未来。

--孙鹏

物理研究的第一个最基本的问题就是运动,我们本讲的主要目的就是学会用严密的数学语言描述运动,并且依据运动本身的特有性质:例如矢量特性,相对性等处理一些实际问题。

并且引入一个物理竞赛的基本方法:微元法(微积分的爸爸)。

板块一运动的描述

<教师备案>这部分涉及一些高考难度的运动学基础知识,和描述运动的量的矢量性:

物体的位置随时间的变化,成为机械运动.

研究机械运动内在规律的科学,叫做动力学.运动学时研究物体运动状态及其变化的描述,而不管这种变化的原因.

为了能够更好的研究物体的运动状态,我们需要定义位置,速度,加速度等等的物理量.运动随时间的变化可以通过运动学方程来研究. 一. 概念与方法

任何物体都有一定的大小和形状,为使问题简化,我们可以采用抽象的方法:若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在所研究的现象中不起作用或所起作用可以忽略不计,我们就可以把物体看作一个没有大小和形状、具有同等质量的点,称为质点。质点突出了“物体具有质量”和“物体占有位置”这两个根本性质。

质点是一个理想模型。在物理学中常常用理想模型来代替实际的研究对象,这样抽象的目的是简化问题和便于作较为精确的描述。质点只是一例,以后还要用到光滑斜面、理想气体、点电荷等理想模型,要注意理解和学会这种科学的研究方法。

在下列情况下,一个实际物体都可视为质点:

① 在所研究的问题中,大小、形状和内部结构可以不计的物体;

②、物体平动时,任一点的运动状态都相同。所以,在研究的问题中,大小可以不计的平动物体;③、若一个物体既有平动又有转动,而在所研究的问题中,转动可以不计,该物体也可视为质点。 若研究地球绕太阳公转时,地球可视为质点;而研究地球上重力加速度随纬度的变化时,地球则不可视为质点。又如研究一根弹簧的形变,弹簧即使很短也不可视为质点;物质的分子和原子都很小,但在研究其内部的振动和转动时,视为质点就没有意义了。

有了质点我们还不能直接定义机械运动,为了正确的确定物体位置及其变化,必须事先选取另外一个假定为不动的物体作为参照才有意义.这个选来作为参照的物体叫做参照物.为了定量的描述物体的运动,还需要在参照系上建立坐标系,来描绘空间中的位置,(有时再加上时间).作为研究物体运动时所参照的物体(批次不做相对运动的物体群),称为参考系.

坐标系实质上是由实物构成的参考系的一个数学的抽象.最常用的坐标系就是直角坐标系

;有时候也是用极坐标系

用坐标表示就可以得到图像. 位移和路程

运动物体的位置发生变化,用位移来描述,位移这个物理量常用s 或x 有时也用x ?。位移可这样定义:

位移=末位置—初位置。可表示为:0R R S t ?=

(式中S 是位移,t R R ,0为初时刻和末时刻的位置矢量)

。 位移S 这个物理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且合成与分解符合平行四边形定则,具有这种性质的物理

量在物理学上叫做矢量。运动质点在一段时间内位移的大小就是从初位置到到末位置间的距离,其方向规定为:总是从初位置到指向末位置。 注意:

① 若质点沿直线从A 点运动到B 点,则位移S 就是末位置B 点的坐标减去初位置A 点的坐标如右图所示。

②、若质点在oxy 平面内或oxyz 空间内,从A 点运动到B 点,则这段时间内的位移S 可用oxy 或oxyz 坐标系中初位置和末位置坐标1R 、2R 表示,如左下图所示。

运动质点在一段时间内所经过的轨迹的长度叫做路程。在上述沿直线运动(不往复)的情况下,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可通过右上图体会一下位移与路程的区别与联系。 时刻和时间

时刻指某一瞬时,是与某一状态相对应的物理量。如第n 秒初、第n 秒末,并不是同一时刻;而第(n —1)秒末与第n 秒初,第n 秒末与第(n+1)秒初则是同一时刻。

时间指两时刻的间隔,是与是与某一过程相对应的物理量。注意第n 秒内与前n 秒内不是同一段时间。 速度

① 平均速度

在变速直线运动中,各时刻物体运动的快慢不同,可用平均速度粗略描述一段时间内运动的快慢和方向。在一段时间内t 内,质点的位移为S ,则位移S (或r Δ)与时间t (或t ?)的比值,叫做平均速度:t S v =

或t

S v ??=;平均速度的方向与位移的方向相同。由于作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各段路程上或各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一般来说是不相同的。故一提到平均速度必须明确是哪段位移上或

哪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② 瞬时速度(又称即时速度)

要精确地如实地描述质点在任一时刻地邻近时间内变速直线运动的快慢,应该把t ?取得很短,t ?越短,越接近客观的真实情况,但t ?又不能等于零,因为没有时间间隔就没有位移,就谈不上运动的快慢了,实际上可以把t ?趋近于零,在这极短时间中,运动的变化很微小,实际上可以把质点看作匀速直线运动,在这种情况下,平均速度可以充分地描述该时刻t 附近质点地运动情况。

我们把t ?趋近于零,平均速度t

S ΔΔ所趋近的极限值,叫做运动质点在t 时刻的瞬时速度。用数学

式可表示为:

t

S v t ΔΔ=lim

Δ0

→, 它具体表示t 时刻附近无限小的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其值只随t 而变,是精确地描述运动快慢程度的物理量。以后提到的速度总是指瞬时速度而言。平均速度、瞬时速度都是矢量。

描述质点的运动,有时也采用一个叫“速率”的物理量;速率是标量,等于运动质点所经过的路程与经过该路程所用时间的比值,若质点在t 时间内沿曲线运动,通过的路程S (即曲线的长度),则S 与t 的比值叫在时间t 内质点的平均速率,可表示为

t

S v =

。 例如在某一时间内,质点沿闭合曲线环形一周,显然质点的位移等于零,平均速度也为零,而质点的平均速率是不等于零的。所以平均速度的大小与平均速率不能等同看待。当质点沿直线单一方向运动时平均速度的大小等于平均速率。而瞬时速率就是瞬时速度的大小,而不考虑方向。 加速度

在变速直线运动中,速度改变的快慢一般是不同的,为了研究速度随时间而改变的特征,有必要引入加速度这个概念:速度的变化量和所用时间的比值叫做加速度。

仿前面定义速度的方法,若运动物体在o t 时刻的速度为o v (初速度),在t 时刻的速度为t v (末速度),那么在o t t t ?=?这段时间里,速度的变化量(也叫速度的增量)是

o t v v v ?=?,

v ?与t ?的比值称为这段时间内的平均加速度,可表示为:

t

v a ??=, 平均加速度只能粗略描述速度改变的快慢程度。跟平均速度引导到瞬时速度的过程相似,选取很短的一段时间t ?,当t ?趋近于零时,平均加速度的极限值,叫做运动质点在t 时刻的瞬时加速度。用数学式可表示为:

t

v a t ??=→?lim

。 若质点做匀速直线运动,它的加速度大小和方向恒定不变,则平均加速度就是瞬时加速度,通常

o t =0,时间

o t t t ?=?

可用末时刻t 表示,则加速度定义式为:

t

v

t v v a t ?=

?=

0, 注意这不是加速度的决定因素,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一个质点的加速度是由它受到的合外力和它的质量共同决定,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达式所表示的是加速度的决定式即m

F

a ∑=

。 上式是矢量式,其中F v a ∑?,,都是矢量。加速度的方向就是质点所受合外力的方向,对匀变速运动,加速度的方向总是跟速度变化量的方向一致。

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跟速度的大小和方向没有必然联系。速度与加速度的关系,不少同学有错误认识,复习过程中应予以纠正。

①、加速度不是速度,也不是速度变化量,而是速度对时间的变化率,所以速度大,速度变化大,加速度都不一定大。

②、加速度也不是速度大小的增加。一个质点即使有加速度,其速度大小随时间可能增大,也可能减小,还可能不变。(两矢量同向,反向、垂直) 二. 矢量和标量

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量叫做标量.

通常手写矢量用(带箭头的字母来表示).矢量的大小用“绝对值”来表示:

矢量的运算:

1. 加减法:平行四边形法则

坐标系中:把对应的坐标相加减

2. 矢量的数乘:

坐标系中:

根据矢量运算方法:

分别可以把位移,速度,加速度向着各个方向投影,用其分量描述。例如我们的速度就可以定义为:

)?ΔΔ+?ΔΔ+?ΔΔ(

=lim Δz t

z y t y x t x v t 0

→ 其中x

? y ? z ?代表三个方向上的单位矢量,是无单位的量。引入单位矢量是因为总的速度不等于各个方向速度大小直接相加,而必须用勾股定理计算合成的速度。

加速度的坐标定义法也一样,这里展开了。 三. 物理的图像

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函数来表达,这些函数关系也可以通过他们的图像来理解.比如图,

图,等等.研究这些图像时候要注意横纵坐标的意义,不同图线的物理意义,图线中包围的面积的意义等等.

矢量的分析也可以通过作图来理解,注意矢量的方向,大小.

【例1】 一质点做直线运动,前一半位移的运动速度恒为,整段运动的平均速度为,设其后一半

位移的速度大小不变,求该速度大小.

【解析】设前一半位移为,后一半位移的速度为,则,即,所以

【答案】

【例2】一个运动员参加400米跑决赛,他的成绩是.问,他在整个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平均速率是多少?他在跑到50米的时候的瞬时速度大概是多少?

【解析】平均速度是,平均速率是,跑到50米时候速度大概为

【例3】如图是一质点的速度——时间图象,质点在前内的位移和路程各是多少?在前内的位移和路程各是多少?

【解析】前内物体运动方向为正方向,后内物体运动方向为负方向,物体在内是做往返直线运动.图象中图线与横轴包围的面积的绝对值之和为总路程,代数之和为总位移.

从图中可知,前内的位移为

前内通过的路程是

前内的路程是

前内的位移是

【答案】见解析.

【点评】在速度一时间坐标内,速度图线与横轴围成的面积为位移.在横轴上方速度方向与正方向一致,故速度大于零,所以位移也大于零.由于质点是在做直线运动,所以位移大小就等于

路程;在横坐标下方的速度表示与正方向相反,即本题表示质点做往返运动,故总位移等于上下面积的代数和.而路程为上下面积绝对值的和.

【例4】 一个质点运动的

图象如图所示,则相对应的

图象是( )

【答案】 C

【例5】两辆完全相同的汽车,沿水平直路一前一后匀速行驶,速度为v 0,若前车突然以恒定的加速

度刹车,在它刚停住时,后车以前车刹车时的加速度开始刹车。已知前车在刹车过程中所行的距离为s ,若要保证两辆车在上述情况中不相碰,则两车在做匀速行驶时保持的距离至少

为:A .s B .2s C .3s D .4s

【解析】物体做直线运动时,其位移可用t v ?图像中的面积来表示,故可用图像法做。

作两物体运动的v —t 图像如图所示,前车发生的位移s 为三角形v 0Ot 的面积,由于前后两车的刹车加速度相同,根据对称性,后车发生的位移为梯形的面积S′=3S ,两车的位移之差应为不相碰时,两车匀速行驶时保持的最小车距2s.

所以应选B 。

【例6】A 、B 两汽车站相距60千米,从A 站每间隔10分钟有一辆汽车匀速开向B 站,车速大小为60千米每小时。若在A 站正有汽车开出时,在B 站有一辆汽车以同样大小的速度开向A 站,问:

① 为了在途中遇到从A 站开出的车最多,B 站的车至少应在A 站第一辆车开出后多久出发? ② 在途中,从B 站开出的车最多能遇到几辆从A 站开出的车? 【解析】①、在A 站第一辆车开出后50分钟出发 ②、11

【例7】一只锅牛从地面开始沿竖起电杆上爬,它上坡爬的速度v与它离地面的高度h之间满足的关系是,其中常数,.求它上爬所用的时间.

【解析】因蜗牛运动的时间是由每一小段时间累加而成,即

. 由,

得. 故图像为一条直线,如图所示.图中阴影部分面积即为所求的时间,即

代入数据得.

注:对本题也可用微元法处理,即将蜗牛运动的20cm分成足够多的n个小段,再分别求出蜗牛通过各小段所用的时间,然后累加求和.显然这样做十分繁琐.(具体解法如下)

板块二微元法分析物理问题

<教师备案>介绍微元法的基本思想

微元法:

为了分析清楚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定量的关系,往往采用微元法.也就是分析,经历了一段极小的时间,改变了一个小长度,或者一个小角度之后,有什么变化.利用几何的知识,

就可以解决问题了.

微元法的好处是把曲线变成直线,非线性变成线性,非理想模型变成理想模型,把线性的变量变成常量.这个也是微积分的一个基本思想.

知识补充:

1. 累加求和:

我们用符号来表示累加求和,用法如下:

其中可以理解成是一个变量,只能整数的从变到

常用的一些结论如下:

(思考一下如何证明?)(思考一下如何证明?)

注:平方和有个巧妙的带有故事的证明:

老村长想要嫁女儿,但是希望女婿聪明,于是立石碑,三角形,上面写着“如果能把石碑上的数字之和求出,就可以娶本村最漂亮的,也就是村长的女儿为妻”

一个牧童15~16岁的小帅哥只会放羊,也想娶老婆,放羊的时候就看着石碑,想算,但是看了几天都不懂。没吃东西,算不出来,很生气就踢石碑,石碑转了一下,他似乎发现了什么,又踢,石碑又转。他饿的严重,看到三次石碑的影子重合……于是他把三次看到的在同一个位置上的数字加起来,

发现都是,一共有个位置,所以他就算出了最后的答案。

2. 无穷大和无穷小

物理中经常会遇到这两个概念。字面上大家可以理解这两个概念,但是大家有没有想过这些问题:(1)无穷大与无穷大可以比较大小么?

(2)无穷小和无穷小可以比较大小么?

(3)都“无穷小”了,我们是否可以“忽略”呢?

无穷大和无穷小的阶数:

当两个无穷大的数的比值也是无穷大的话,显然分子上那个无穷大就更“大”一些。

当两个无穷小乘积之后,得到的数字也显然更加“小”一些。

因此我们可以规定是一个一般的数字,当时,就是无穷小,可以理解为2阶无穷小,

就是3阶无穷小……

当,则就是无穷大,可以理解为2阶无穷大,就是3阶无穷大……

在高中物理中,通常2阶无穷小,就可以相对于一般常数忽略。有时,我们对结果要求不高,1阶就可以忽略。

最粗略的讲,就好比甲有100万元,乙有1块钱,那么可以认为乙“没有钱”。

思考:相对于2阶无穷大,一个普通常数,可以忽略么?

【例8】两根筷子、如图放置,它们与水平线夹角分别为,,它们交点为.问:

⑴当不动,匀带以水平向右移动时,交点的速度大小如何,方向如何?

⑵当不动,匀速以水平向左移动时,交点的速度大小如何方向如何?

⑶当向左,向右的交点速度大小如何方向如何?

思考:如果不是,而是,,结果半会怎样?

【解析】微元法:

⑴如图所示,过小时间,则运动到

则有

⑵同理

【例9】一路灯距地面的高度为,身高为的人以速度匀速行走,如图所示.

⑴试证明人的头顶的影子做匀速运动.

⑵求人影的长度随时间的变化率.

⑶如果人是在太阳下面行走,他的头顶的影子如何运动.

【解析】⑴设时刻,人位于路灯的正下方处,在时间,人走

到处,根据题意有①

过路灯和人头顶的直线与地面的交点为时刻人头顶影子的位置,如图所示,

为人头顶影子到点的距离

由几何关系,有②

解①②得③

因与时间成正比,故人头顶的影子做匀速运动.

⑶太阳下面的光始终以一个角度射过来,影子在地面也是和人的头完全一样的速度运动.【例10】一只锅牛从地面开始沿竖起电杆上爬,它上坡爬的速度v与它离地面的高度h之间满足的关系是,其中常数,.求它上爬所用的时间. 【解析】(微元法)将蜗牛运动的分成足够多的个小段

则蜗牛通过各小段所用的时间

所以蜗牛爬上20m所用的时间

【例11】一个半径为的环(环心为)立在水平面上,另一个同样大小的环(环心为)以速

度从前一环的旁边经过.试求当两环环心相距为时,两环上部的交点的运动速度.两环均很薄,可以认为两环是在同一平面内,第二个环是紧贴着第一个环擦过去的.

【解析】解法一用微量元法求解

设两环心相距为时间的位置如图中的实线所示,自此时刻起,经历一段极短的时间很小,故图中的三点是相距很近的(为使图中相对位置清楚,图中的位移是夸大了的),则,可以近似地看成是与弦,重合的.故这段时间内,动环的位移可用表示,交点的位移可用弦表示,其大小分别为

所以①

上式中为交点的移动速度.又以表示等腰的底角,且视为一小段弦,则由图中有,

又在等腰中,有,即②

以②式代入①式有

解法二由速度的分解求解

仍如图所示,由于交点是在不动的环上由点移至点,故交点的移动速度必沿不动圆环

的切线方向;另一方面,可以从水平方向来考察交点的运动.当交点由多动至时,由

于交点在水平方向上的坐标总是与两环心连线中点的坐标相同,则在任何一段时间内此交点的水平位移总是在环心的水平位移的一半,即此交点速度的水平分量是.

由上一解法中已得出的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则有

故得.

1.如图所示,岸高为,人用绳经滑轮拉船靠岸,若当绳与水平方向夹角为时,收绳速率为,则该位置船的速率为多大?

【答案】

2.一只兔子向着相距为S的大白菜走去。若它每秒所走的距离,总是从嘴到白菜剩余距离的一半。试分析兔子是否可以吃到大白菜?兔子平均速度的极限值是多少?

励志小故事

灰常牛B的亚里士多德

亚里士多德(前384—前322年),古希腊斯吉塔拉人,世界古代史上最伟大的哲学家、科学家和教育家之一。是柏拉图的学生,亚历山大的老师。公元前335年,他在雅典办了一所叫吕克昂的学校,被称为逍遥学派。马克思曾称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哲学家中最博学的人物,恩格斯称他是古代的黑格尔。

他如此牛B,以至于几乎所有的科学都发端与他。亚里士多德一生勤奋治学,从事的学术研究涉及到逻辑学、修辞学、物理学、生物学、教育学、心理学、政治学、经济学、美学、博物学等,写下了大量的著作,他的著作是古代的百科全书,据说有四百到一千部,主要有《工具论》、《形而上学》、《物理学》、《伦理学》、《政治学》、《诗学》等。他的思想对人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创立了形式逻辑学,丰富和发展了哲学的各个分支学科,对科学等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他不但喜欢分析事物,还喜欢和别人辩论。他会用理性的眼光去研究,质疑一切。提出一个命题,证明,正确了。他会追问:为神马?也许你回答,因为某某定理,他会再追问:为神马?你也许会说

从公理可以推出来,他还会问:为神马?你也许回答:因为逻辑……他还会再追问:你你认为逻辑是神马?……他什么事情都要刨根问底的。如果你身边有这样的人,建议他学哲学。

以上这样说并不代表哲学比物理在认知世界上更本质,只不过物理和哲学对待人类疑问的态度和方法不同而已。哲学家会急迫的要求自己去用一句话描述万物,而且他就会真的这样做。而物理学家虽然也渴望这样,不过物理的描述必须数学的量化,而且必须预言新的现象。所以虽然很多物理学家虽然都会认为逻辑是大脑中的一种特殊的量子态,但是他不会去花时间研究,他会为后人去研究这个问题打下踏踏实实可信可传承的基础。

为了保证竞赛班学习的质量,请同学们花1分钟填写下面内容:

学习效果反馈:

代课教师:

通过今天学习,你觉得:

1. 本讲讲义内容设置:

A.太难太多,吃不透

B.难度稍大,个别问题需要下去继续思考

C.稍易,较轻松

D.太容易,来点给力的

2. 本节课老师讲解你明白了:

A .40%以下

B .40%到80%

C .80%以上但不全懂

D .自以为都懂了

3.有什么东西希望老师下节课再复习一下么?(可填题号,知识点,或者填无)

(完整版)小学五年级语文讲义1第1讲.尖子班.教师版

童年是纯真的,童年是金色的,童年是多梦的。一张糖纸、一次争执、一句话语……看似平常,却饱含着我们的快乐、梦想和追求。学习本讲内容,感受文章的中心;通过对重点词语、句子的理解、品味,感受作者所表达的感情。 [成语万花筒] 1.请在下面括号内填上适当的数字,使每个成语完整无误。试一试,你准行。 ()劳永逸()面三刀()顾茅庐()面楚歌()光十色 ()亲不认()零八落()面玲珑()牛一毛()万火急 ()无聊赖()篇一律()马齐喑 【参考答案】依次填入: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 2.填数词组成语。 ()穷()白()日()里()全()美()目()行 ()落()丈()心()意()上()下()头()臂 ()死()生()斤()两()山()水()言()语 【参考答案】 一穷二白一日千里十全十美一目十行一落千丈三心二意 七上八下三头六臂九死一生半斤八两千山万水千言万语 第1讲 我们的童年(上)

讲义使用参考 [快乐热身]环节重点在积累成语,建议教师在授课的时候可以花几分钟的时间帮助学生积累。 [读文章试身手]环节选用了三篇关于童年的文章。《餐桌上的谜底》中,作者的童年虽然尝过了酸甜苦辣,却也得到了人生启示;《会飞的蒲公英》写了一个大山里的孩子在母亲的教导下梦想成真的故事;《一千张糖纸》回忆童年往事,讲述了一个关于“诺言”“童心”的故事,有一定难度,教师要注意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讨论、理解文章的中心及作者要表达的情感。每篇文章后都有[教学思路导引]这个环节,教师参考这些内容,也可以补充其他相关问题。 在授课中,建议先让学生阅读文章,教师提出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分析讨论。教师在学生讨论中进一步引导,帮助学生得出结论,最后再让学生做文章后的习题,教师讲解方法,订正答案。 (一)餐桌上的谜底 小时候,每晚入黑的时候,我总要瞧准时机,站在自家门口,闻对门邻居餐桌飘出的肉香。那时,我家半个月才吃一次肉,我实在是太馋了。 每次,闻着邻居家飘出的肉香,我会身不由己地移动脚步,一步一步地①(挪、走、跑)到邻居家门边。 这时,邻居会夹上一块放在我的手心,说:“回去吧,回去叫你妈妈也买一点肉吃。”有时几个弟妹也去,搅得邻居好烦。 有一天,我终于问妈妈:“邻居的餐桌上为什么总有鱼和肉?” a 妈妈没有回答我。一个星期天,妈妈喊上我,问:“你今晚想不想吃肉?”我说:“想!做梦都想。”妈妈说:“好吧,你跟我去。” 妈妈带我到一家建筑工地,向工头要了一截土方。工头在土方上画了白灰线,挖完线内的土方给20元钱。妈妈说:“挖吧,挖完了,今晚就有肉吃了。”

第三节 地球运动学案3教师用

第三课时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2) 重点:时间计算 沿地表做水平运动的物体的偏转 难点:地方时、区时计算 自主学习 二 时差问题 1. 地方时: 概念:因经度而不同的时刻 经度与地方时的对应关系: 经度相差 15o,地方时相差 l 小时 经度相差 1o,地方时相差 4 分钟 将左图转化为北极俯视图, 在右图图中标出ABDE 四点,并标出每条经线的度数及地方时 地方时计算公式: 某地地方时=已知地方时± 14分钟?两地经度差(东加 西减) 2. 时区: 划分目的:避免地球上无数个地方时给人们活动带来的不便 国际标准:全球共分 24 个时区,每个时区 15o,中时区跨东西经各7.5度;东、西 12 时区各跨经度 7 . 5o ,合为一个时区区时计算:以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 本时区的区时 区时计算: 某地区时=已知地区时±两地时区差(东加 西减) 3. 地方时与区时的转化: 例 2oE 地方时为4点,求115oE 区时是几点? 答案:11点52分 4. 途经时间问题: 求出发地时间:“—” 求到达地时间:“+” 例1.我国一艘科考船从上海出发向东航行,过日界线于1981年1月2日15点抵达加拿大 温 哥华港(西七区)途径14天2小时,该船在上海起航时间是: A 、1980年12月21日4时 B 、1980年12月20日4时 C 、1981年1月16日17时 D 、1980年12月20日10时 答案:B 5. 日期的变更: F 0点 C N 120oE 12点

国际日界线:人为界线规定原则上以180o经线作为日界线 自然界线0点界线 顺着地球自转方向过180度经线,日期减一天,逆着地球自转方向过180度经线,日 期加一天,如下图 例1. 一艘航行在太平洋的轮船,从12月30日12时(区时)起, 经过5分钟,越过了180°经线,这时其所在地点的区时不 可能是……………………………………() A.12月29日12时5分B.12月30日11时55分 C.12月30日12时5分D.12月31日12时5分 答案:B 6. 如何区分两个日期: 当太阳直射180度经线时,180度经线为12点, 全球两个日期平分 当太阳直射0度经线时。0度经线为12点,全 球为一个日期 当太阳直射东经度时,全球新一天范围大于旧一 天范围 当太阳直射西经度时,全球新一天范围小于旧一 天范围 例1.下图是以北极为中心的图形,斜线部分为4 月30 日,判断指出北京时间5 月 1 日 2 时应是哪一幅?5 月1 日11 时是哪一幅?5 月1 日14 时是哪一幅? 【答案】5 月 1 日 2 时为A ; 5 月 1 日11 时为 C ; 5 月1日14 时为D 【解析】 此题是一道典型题并有一定难度。解此题的关键是要知道地球上划分日期的界线通常情况下有两条,一条是人为规定的日界线,即180o经线,另一条是地 方时为24 时(0 时)的经线,即图中除180o的经线外的另一条日期界线的 时间为0 时。这样该题可解:据已知条件①以北极为中心的图形。②斜线 部分为4 月30 日。③由图上可看出0 时经线与日界线180o之间的角度,

人体运动学考试重点

人体运动学考试重点 第一章总论 1、人体动力学概念(8):是运用力学的原理与方法研究人体在运动状态下各器官系统形态结 构与功能活动变化规律及其影响的一门学科。是多门学科之间相互交叉与渗透的科学。 是研究人体活动科学的领域。是通过位置、速度、加速度等物理量描述和研究人体和器械的位置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或在运动过程中所经过的轨迹,而不考虑人体和器械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 2、人体重心:人体重心一般在身体正中面上第三骶椎上缘前方7cm处。由于性别、年龄、 体型不同,人体重心略有不同。一般男子中心比女子高,自然站立时,男子重心高度大约是身高的56%,女子大约是身高的55%,这是因为女子骨盆较大的原因。 3、人体解剖参考轴与面(14): 轴:冠状横轴,垂直纵轴,矢状轴 面:水平面,与地面平行,把人体分成上下两部分 冠状面,把人体分成前后两部分 矢状面,把人体分成左右两部分 4、人体关节的运动形式(15): 屈曲与伸展,主要以横轴为中心,在矢状面上的运动 内收与外展,主要以矢状轴为中心,在冠状面上的运动 内旋与外旋,主要以纵轴为中心,在水平面上的运动 (前臂和小腿有旋前和旋后运动,足踝部还有内翻和外翻运动) 6、杠杆的分类(17):三类 第1类杠杆,又称平衡杠杆,支点位于力点和阻力点中间 第2类杠杆,又称省力杠杆,其阻力点在力点和支点的中间,可用较小的力来克服较大的阻力 第3类杠杆,又称速度杠杆,力点在阻力点和支点之间,如使用镊子 第二章骨骼肌肉系统运动学 *第一节骨运动学 1、骨运动学概念(22): 正常成年人人体共有206块骨 2、骨的功能(27):(疑问答题) 1)力学功能 a 支撑功能,骨是全身最坚硬的组织,对肢体起着支撑作用,并负荷身体自身的重 量及附加的重量,如脊柱、四肢 b 杠杆功能,运动系统的各种机械运动都是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通过骨骼肌的收 缩、牵拉骨围绕关节产生的。骨在运动中发挥着杠杆功能和承重作用 c 保护功能,某些骨按一定的方式互相连接围成体腔或腔隙来保护内在组织和器 官,如颅腔保护脑 2)生理学功能 a 钙磷储存功能与物质代谢功能 b 造血功能和免疫功能 第二节*肌肉运动学

第1讲等高线地形图--教师版

第1讲等高(深)线地形图 一、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及应用 1.判读规律

2.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⑴选点: ⑵选线: ①公路、铁路线:选择坡度平缓、线路平稳、弯路较少的线路,避免通过陡崖、沼泽、永久冻土区、地下溶洞区等,尽量少过河建桥,以降低施工难度和建设成本,并保证运行安全。 ②引水线路:线路尽可能短,避免通过山脊等障碍,并尽量利用地势使水自流。 ③输油、气管线:线路尽可能短,尽量避免通过山脉、大河等。 (3)选面: 二、等值线的判读方法 等值线图一直是高考中最为常见的地理图像之一。判读等值线图要“六看一分析”,即看图名、看疏密、看走向、看弯曲、看数值、看特殊,分析原因。 1.看图名:等值线的类型多种多样,读图名明确等值线图所要反映的地理事物,即等高线、等压线、等温线、等降水量线、等盐度线、等人口密度线、等震线、等时线、等潜水位线、等太阳高度线和等太阳辐射线等。

2.看疏密:等值线稀疏,说明单位距离内的差值较小;等值线密集,说明单位距离内的差值较大。如等高距一定时,等高线愈密则坡度愈陡,水流愈急;同一幅图中,等压线越密的地方,风力越大。 3.看走向:表明等值线数值变化的大致趋势及其主要受何种因素的影响。如等高线的走向表明了地形的起伏趋势;等温线大致呈东西走向表明气温主要受纬度影响,等温线大致与海岸线平行表明气温主要受海陆分布影响。 4.看弯曲:确定弯曲部分为高值区还是低值区,一般采用辅助线法和相关推理法。 ⑴辅助线法: ①垂线法:在等值线图上弯曲最大处的两侧作各等值线的垂线,方向从高值指向低值。若箭头向中心辐合,则等值线弯曲处与两侧相比为低值区;若箭头向外围辐散,则等值线弯曲处与两侧相比为高值区(如下图)。 ②切线法:在等值线弯曲最大处作某条等值线的切线,比较切点与切线上其他点的数值大小。若切点数值小于其他点的数值,则该处为低值区;若切点数值大于其他点的数值,则该处为高值区(如下图)。 ⑵相关推理法:①由山顶推出山脊:山脊是山顶向外延伸的部分,即山脊的等高线是由山顶等高线向外凸出的部分;由盆地推出山谷:山谷是盆地向外延伸的部分,即山谷的等高线是盆地等高线中向外凸出的部分。如下图所示(单位:m): ②同理可由高压中心的等压线推出高压脊,由低压中心的等压线推出低压槽。

人体运动学解读

1.平衡稳定性:反映了物体维持原有状态和抵抗倾倒的能力。 2.制动:指人体局部或全身保持固定或者活动被限制。 3.应力:所考察的截面单位面积上的内力 4.应变:对于构件任一点的变形(结构内某一点受载时所发生的形变),只有线变形和角变形两种基本变形,分别由线应变和角应变来度量。 5.黏弹性材料的特点: ①蠕变:若令应力保持一定,物体的应变随时间的增加而增大,这种现象蠕变。 ②应力松弛:当物体突然发生应变时,若应变保持一定,则相应的应力将随时间的增加而下降,这种现象叫做应力松弛。 ③滞后:对物体作周期性的加载和卸载,则加载时的应力-应变曲线同卸载时的应力-应变曲线不重合,这种现象称为滞后。 5.人体关节的运动形式 1.屈曲(flexion)与伸展(extension):主要是以冠状轴为中心,在矢状面上的运动。 2.内收(adduction)与外展(abduction):主要是以矢状轴为中心,在前额面上的运动。 3.内旋(internal rotation)与外旋(external rotation):主要是以纵轴为中心,在水平面上的运动。 6.人体运动链:三个或三个以上环节通过关节相连,组成运动链,分为开链和闭链。 7.人体运动:是维持生命活动的主要形式,包括呼吸运动、体液流动、肌骨系统运动、消化系统运动、还有额面运动等。 8.人体能量代谢分为三大功能系统,即:磷酸原供能系统、糖酵解供能系统和有氧代谢供能系统。 9.能量代谢当量(梅脱):是指单位时间内单位体重的耗氧量,单位为ml/(kg*min),1MET=3.5ml/(kg*min) 10.靶心率(THR):指在运动时应达到和保持的心率。 11.骨单位:是骨密质的基本结构单位。位于骨内、外环骨板之间,是骨干骨密质的主体。从骨单位的横断面可以看到同心分布的骨板,成为不同直径的、—层套一层的封闭的圆柱,这种结构又被称为哈佛氏系统。 12.骨重建:在成人期,骨生长停止,但骨的形成和吸收仍在继续,处于一种平衡状态,称为骨重建。 13.骨构建或称骨塑形:在人的生长期,骨形成大于骨吸收,骨量呈线性增长,表现为骨皮质增厚,骨松质更密集,这一过程称为骨构建或称骨塑形。 14.骨重建过程分为5期:第一期:休止期或静止期。第二期:激活期。第三期:吸收期。第四期:转换期。第五期:形成期。 15.骨重建单位(BRU):一个骨重建所形成的结构为一个骨重建单位(BRU)。 16.以长骨为例,骨骼的血液供应来自三个不同的但又相互关联的方面:滋养动脉、骨端、骨骺和干骺端血管、骨膜血管。 17.骨的功能 ①力学功能(1)支撑功能(2)杠杆功能(3)保护功能 ②生理学功能(1)钙、磷贮存机能与物质代谢功能(2)造血机能和免疫功能 17.衡量骨承载能力的三要素: ①强度:即指骨在承载负荷的情况下抵抗破坏的能力。 ②刚度:即指骨在外力作用下抵抗变形的能力。 ③稳定性:即指骨保持原有平衡形态的能力。 18.载荷:即外力,是一物体对另一物体的作用当力和力矩以不同方式施加于骨时,骨将受到拉伸、压缩、弯曲、剪切、扭转和复合等载荷。 19. 持续载荷对骨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即骨受到持续低载荷作用一段时间后,其组织会产生缓慢变形或蠕变。

人教版初二(下)英语第1讲:unit 1 词汇篇(教师版)

Unit 1 词汇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通过本讲学习,能够掌握本单元的重点词汇句型,并在综合能力上有一定的拓展。 1.matter的用法 (1)名词:事情,问题What’s the matter? =what’s wrong (with you)? =what’s the trouble 怎么啦?出什么事啦? (2)动词:有重大影响,有重要性如:What does it matter? 2.疾病的表达法 have a cold/a fever/ a toothache/ a stomachache 3.take 的固定搭配 take one’s temperature/ take breaks/ take risks/take some medicine/take off/ take care of/take away 4.surprise的用法 1.做名词:to one’s surprise 使。。。惊讶的,出乎。。。意料 2.做动词:surprise sb使某人吃惊 3.做形容词:surprising, surprised的用法 5.get的用法 get off下车/get on上车/get into陷入,参与 6.be used to sth/doing sth 习惯于做某事 be used to do sth 被用作去做某事 used to do sth 习惯于做某事 7.out of的固定搭配 look out of 向。。。外看/ get out of从。。。出来/ run out of用光

运动学基础 课程标准

《运动学基础》课程标准 建议课时数:64学分:4 适用专业:康复技术 先修课程:考试 一、课程定位 (一)课程性质 该课程是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是在多年教学改革的基础上,通过对康复治疗技术相关职业工作岗位进行充分调研和分析,借鉴先进的课程开发理念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理论,进行重点建设与实施的学习领域课程。目标是让学生掌握人体运动学的相关知识,重点培养学生在康复治疗、康复保健、康复教育等康复治疗岗位必需的专业能力和学生的个性发展能力。它以《康复医学概论》、《人体结构》课程的学习为基础,也是进一步学习《康复评定技术》、《运动治疗技术》、《作业治疗技术》、《临床疾病康复》等课程的基础。 (二)课程理念 本课程以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理念为指导,以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养养成为重点,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的任职要求,融合康复治疗师职业资格标准,以人体运动学典型工作过程,以来源于企业的实际案例为载体,以理实一体化的教学实训室为工作与学习场所,对课程内容进行序化。本课程的教学过程要通过校企合作,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等多种途径,采取工学结合等形式,充分开发学习资源,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教学效果评价采取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方式,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点评价学生的职业能力。 二、设计思路 该课程是依据康复技术专业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表中的项目进行设置的。其总体设计思路是,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转变为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并让职业能力。课程内容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理论知识的选取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来进行,同时又充分考虑了中等职业教育对理论知识学习的需要,并融合了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对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要求。充分利用教学资源,积极采用任务驱动、项目导向、案例分析、分组讨论、现场教学、启发式、鼓励式、点评式、师生互动式等多种

正常人体运动学 习题集答案

第二章正常人体运动学 第一部分 单项选择题 1、关于椎骨的描述不正确的时(E) A由椎体、椎弓、突起三部分组成 B椎体和椎弓围成椎间孔 C椎间孔内容纳脊髓 D椎体和椎弓发出7个突起 E所有椎骨相连,椎孔形成椎管 2、上肢骨的体表标志不包括(B) A肱骨内上髁和外上髁 B喙突 C桡骨和尺骨茎突 D鹰嘴 E肩胛骨上角和下角 3、关于肘关节描述正确的是(B) A包括肱尺、肱桡、桡尺远端3个关节 B 3个关节包在一个关节囊内 C关节囊的两侧最薄弱 D可沿矢状轴做屈伸运动 E伸肘时肱骨内外上髁与尺骨鹰嘴三点连成等腰三角形 4、提肋的肌不包括(B) A胸大肌 B肋间内肌 C肋间外肌 D前斜角肌 E中斜角肌 5、下列属于长骨的是(D) A 肋骨 B 胸骨 C 跟骨 D 趾骨 E 鼻骨 6、胸骨角平对(C)

A第一肋软骨 B 第三肋软骨 C 第二肋软骨 D 第四肋软骨E第五肋软骨 7、下列各项中协助围成椎管的韧带是(C) A 棘上韧带 B 前纵韧带 C 黄韧带 D 棘间韧带 E 后纵韧带 8、血中氧分压降低导致呼吸加强的原因是直接兴奋(C) A延髓呼吸中枢 B呼吸调整中枢 C外周化学感应器 D中枢化学感应器 E肺牵张感应器 9、关于端脑内部结构的描述,正确的是(B) A大脑半球表面有白质覆盖. B大脑纵裂的底为连接两半球宽厚的骈底体 C基底神经核位于底丘脑 D端脑内腔为第三脑室 E以上都不是 10、可兴奋细胞发生兴奋时的共同表现是产生(D) A收缩活动 B分泌活动 C静息电位 D动作电位 E 局部电位11、支配肱二头肌的是神经是(B) A腋神经 B肌皮神经 C桡神经 D尺神经 E正中神经12、支配咀嚼肌的神经是(C) A面神经 B上颌神经 C下颌神经 D舌下神经 E舌咽神经13、臀大肌可使髋关节(B) A前屈 B旋外 C旋内 D 外展 E 内收 14、既能跖屈又能使足内翻的肌是(B) A胫骨前肌 B胫骨后肌 C姆长屈肌 D趾长屈肌 E腓骨长肌 15、以下哪项不是骨组织的组成成分(D) A骨细胞 B胶原纤维 C 水 D弹性纤维 E黏蛋白16、以下关节软骨的特性不正确的是(C)

运动学预科 12、打点计时器测(教师版)

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 1、你左手拿一块表,右手拿一支笔,当你的合作伙伴沿直线运动拉动一条纸带,使纸带在你的笔下向前 移动时,每隔1 s用笔在纸带上点下一个点,这就做成了一台“打点计时器”.如果在纸带上打下了10个点,在打下这些点的过程中,纸带的运动时间是( ) A. 1 s B. 9 s C. 10 s D. 11 s 【答案】B 2、如图所示,你左手拿一停表,右手拿一画笔,在同伴沿直线牵动纸带的同时,用画笔在纸带上点下一 个个点,这样,就做成了一台“打点计时器”.为了提高该计时器的准确性,应尽量() A. 让同伴匀速拉动纸带 B. 使打点节奏保持均匀不变 C. 使打点时间间隔接近于0.02 s D. 使打点节奏随同伴拉动纸带速度的增大而加快 【答案】B 3、如图所示,根据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判断哪条纸带表示物体做匀速运动(______) A. B. C. D. 【答案】B 4.一位同学在用打点计时器做实验时,纸带上打出的不是圆点,而是如图所示的一些短线,这可能是因为( ) A. 打点计时器错接在直流电源上 B. 电源电压不稳定 C. 电源的频率不稳定 D. 振针压得过紧 【答案】 D 5.关于打点计时器的原理和使用方法,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打点计时器应接交流电源,交流电频率通常为50 Hz B. 如果纸带上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有四个点,则相邻两个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是0.08 s C. 如果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下的点先密集后稀疏,则说明纸带的速度是由小变大 D. 电磁打点计时器接在220V 电源上,电火花打点计时器接在6V 电源上. 【答案】A,C 6.关于电磁打点计时器的使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电磁打点计时器使用的是10V 以下的直流电源 B. 在测量物体速度时,先让物体运动,后接通电源

第1讲 分数乘法(教师版)(知识梳理+典例分析+举一反三+巩固提升)人教版

第1讲分数乘法

知识点一:分数乘整数 1. 分数乘整数的意义 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都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2. 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分数乘整数,用分数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 3. 分数乘整数的简便算法 能约分的可以先约分,再计算,这样可以简便些。 知识点二:分数乘分数 1. 分数乘分数的意义 分数乘分数,表示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2. 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用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 3. 分数乘法的简便运算 能约分的要先约分,后计算,计算结果必须是最简分数或整数。 知识点三:小数乘分数 1. 能约分的先约分再计算比较简便。 2. 可以把小数转化成分数来计算;如果分数能化成有限小数,也可以把分数化成小数来计算。知识点四:分数乘法运算定律 1. 应用乘法的运算定律时要做到: 一看符号:看运算符号是不是符合运算定律的要求;

二看数:看参与计算的数是否符合简便计算; 三选定律:根据参与运算的数和符号,选择合适的运算定律; 四计算:运用运算定律进行计算。 2. 连续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有两种解法: (1)用已知量(原始单位“1”的量)依次乘已知分率。 (2)先把各分率按顺序相乘,求出所求问题占原始单位“1”的量的分率,再用原始单位“1”的量乘这个分率。(2.1)解题关键是明确每一步中谁是单位“1”。 (2.2)每一步中的数量关系是:单位“1”的量×比较量占单位“1”的几分之几=比较量。 3. 求比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的问题;已知一个部分量是总量的几分之几,求另一个部分量的问题。两类问题都可以用以下两种解法: (1)单位“1”的量+单位“1”的量×这个数量比单位“1”的量多(或少)几分之几=这个数量 (2)单位“1”的量× (1+这个数量比单位“1”的量多(或少)几分之几)=这个数量 考点一:分数乘整数

(教师用书)高中物理 第五章第2节 平抛运动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

第2节 平抛运动 【学习目标】 1.会从理论上分析平抛运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的运动特点。 2.掌握平抛运动水平坐标和竖直方向的坐标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并会用这些规律解答有关问题。 3.掌握平抛运动水平分速度和竖直分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并会用这些规律解答有关问题。 【重点】平抛运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的运动特点。 【难点】用这些规律解答有关问题。 【知识回顾】牛顿第二定律,运动学公式 【自主导学】 1.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可推导出平抛运动的水平分位移和竖直分位移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2.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可推导出平抛运动的水平速度和竖直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3.斜抛运动的水平方向分运动是 。 4.研究平抛运动的位置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时,应该建立一个坐标系。 5.由平抛运动的水平坐标和竖直坐标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导出平抛运动的运动轨迹为 。 一、平抛物体的位置 1.研究的方法和分析思路 (1)坐标系的建立:以抛出点为 ,以水平抛出的方向为 轴的方向,以竖直向下的方向为 轴的正方向。 (2)水平方向上的受力情况及运动情况:由于小球在平抛运动过程只受 作用,小球在水平方向不受力的作用,故水平方向没有 ,水平方向的分速度v 0保持不变。 (3)竖直方向上的受力情况及运动情况:在竖直方向,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小球在重力的作用下产生的加速度为 ,而在竖直方向上的初速度为 。 2.位置的确定 (1)水平坐标:由于水平方向的分速度保持v 0不变,运动中小球的水平坐标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是x = 。 (2)竖直坐标:小球在竖直方向产生的加速度为 ,竖直方向初速度为 ,根据运动学的规律,小球在竖直方向的坐标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是y = 。 二、平抛物体的速度 1.水平速度v x 初速度为v 0的平抛运动,水平方向受力为零,故在时刻t 的水平分速度v x = 。 2.竖直分速度 平抛运动的竖直初速度为 ,竖直方向只受重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加速度为重力加速度 ,由运动学公式可知,竖直分速度v y = 。 三、平抛运动的轨迹 1.平抛小球水平方向坐标为x=v 0t ,竖直方向坐标为2 2 1gt y ,联立这两个式子消去t ,可得到平抛物体的轨迹方程:y = 。式中 、 都是与x 、y 无关的常量,这正是

五年级上人教第1讲博览群书教师版

第一讲 博览群书 学习目标 1、巩固书本上的基础知识,增加学生关于“书”的知识积累。 2、引导学生把握内容,体会对书的深厚感情。 3、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体会文章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4、在阅读中能够结合学习和生活实际,习得一些读书和习作的方法。

考点介绍 略高要求内容基本要求较高要求整体扩充局部扩充运用修辞、形象生动扩句知识体会文章字词句的含义把握文章内容课内阅读理解文章中心 体会感情,发表看法把握内容、中心课外阅读体会重点字词的含义 理解含义,正确使用正确书写、默写课下积累必须认真看 基础知识 【课前热身】把下列关于“读书”的名言警句补充完整。。(陈寿) 1、一日无书,,下笔如有神。(杜甫)、2 ,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3、 4,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朱熹)5、读书有三到,【参考答案】、百事荒芜1 2 3、书犹药也、读书破万卷、黑发不知勤学早 5、谓心到、眼到、口到4 教学参考.本讲安排关于“读书”的名言警句,学生可以先独立填写,教师进行订正。1 2.说一说:这些名言警句分别告诉我们什么?或者是:什么情况下可以引用这些句子? 3.教师针对一些诗句可以进行简单讲解、补充,要求学生积累。 【故事】学无止境苏轼年少时,天资聪颖,他广泛阅读诗书,博通经史,又长于作文,因而受到人们的赞赏,自矜之情亦随之而萌。. 一日,苏轼于门前手书一联:“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尽”与“遍”对,活画出苏轼当时的自傲之心。没料到,几天之后,一鹤发童颜老者专程来苏宅向苏轼“求教”,他请苏轼认一认他带来的书。苏轼满不在乎,接过一看,心中顿时发怔,书上的字一个也不认识;心高气傲的苏轼亦不免为之汗颜,只好连连向老者道不是,老者含笑飘然而去。 苏轼羞愧难当,跑到门前,在那副对联上各添上两字,境界为之一新,乡邻皆刮目:“发愤识遍

人体运动学重点24002

人体运动学重点整理 第一章人体运动学总论 一、名词解释 1、人体运动学:是研究人体活动科学的领域,是通过位置、速度、加速度等物理量描述和 研究人体和器械的位置岁时间变化的规律活在运动过程中所经过的轨迹,而不考虑人体和器械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 2、刚体:是由相互间距离始终保持不变的许多质点组成的连续体,它有一定形状、占据空 间一定位置,是由实际物体抽象出来的力学简化模型。在运动生物力学中,把人体看作是一个多刚体系统。运动形式有平动、转动和复合运动。 3、复合运动:人体的绝大部分运动包括平动和转动,两者结合的运动称为复合运动。 4、力偶:两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线互相平行,但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一对力。 5、人体运动的始发姿势:身体直立,面向前,双目平视,双足并立,足尖向前,双上肢下 垂于体侧,掌心贴于体侧。 6、第三类杠杆:其力点在阻力点和支点的中间,如使用镊子,又称速度杠杆。此类杠杆因 为力臂始终小于阻力臂,动力必须大于阻力才能引起运动,但可使阻力点获得较大的运动速度和幅度。 7、非惯性参考系:把相对于地球做变速运动的物体作为参考系标准的参考系叫非惯性参考 系,又称动参考系或动系。 8、角速度:人体或肢体在单位时间内转过的角度,是人体转动的时空物理量。 9、人体关节的运动形式: (1)屈曲(flexion)、伸展(extension):主要是以横轴为中心,在矢状面上的运动。(2)内收(adduction)、外展(abduction):主要是以矢状轴为中心,在前额面上的运动。(3)内旋(internal rotation)、外旋(external rotation):主要是以纵轴为中心,在水平面上的运动。 (4)其他:旋前(pronation)、旋后(supernation)、内翻(inversion)、外翻(eversion)。 二、单选题 【相关概念】 ·第一类杠杆:又称平衡杠杆,其支点位于力点和阻力点中间,如天平和跷跷板等。主要作用是传递动力和保持平衡,它即产生力又产生速度。

第1讲 握手问题及方程铺垫教师版

1. 握手问题思维方法:将每一个握手的人看做一个点,2个点的连线表示握手一次。 2. 解一元一次方程的5个步骤:第一步:去分母 第二步:去括号 第三步:移项 第四步:合并同类型 第五步:系数化为1 3. 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方法:通过消元,转化成解一元一次方程。 1.咱班共有18个学生, 你去和其余同学握手,你要握手 17 次. 2.每两个学生握手一次,你不是特殊的,其他每个学生都握手 17 次. 3.18个学生,每两个学生握手一次,一共要握手 306 次. ★ 握手次数问题及变式的一般性结论 1.咱班共有x 个学生, 你去和其余同学握手,你要握手 X-1 次. 2.每两个学生握手一次,你不是特殊的,其他每个学生都握手 X-1 次. 3.现有x 个学生,每两个学生握手一次,一共要握手 2 1 X*(X-1) 次. 例1.如果在老师所教的班级中,每两个学生都握手一次,全班学生一共握手780 次,那么请算出老师所教的班级共有多少名学生? 解: 2 1 X*(X-1)=780, X=40,-39(舍去). 练习1.要组织一场篮球联赛,赛制为单循环形式,即每两队之间比赛一场,计划安排15场比 赛,应邀请多少个球队参加比赛? 解: 2 1 X*(X-1)=15,X=6,-5(舍去). 迁移新知 例2.平面上有n 条直线,两两相交于不同的点; (1)交点个数总共有多少个? (2)交点个数可以是100个吗,若可以,求出n 的值;若不可以,请说明理由. 解:(1)21n*(n-1) (2)2 1 n*(n-1) =100,n=11,-10(舍去). 第1讲 握手问题及方程铺垫

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一运动学例题及解析

运动学 【1】物体沿直线向同一方向运动,通过两个连续相等的位移的平均速度分别为v 1=10m/s 和v 2=15m/s ,则物体在这整个运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分析与解答】设每段位移为s ,由平均速度的定义有 v =2 12121212//22v v v v v s v s s t t s +=+= +=12m/s [点评]一个过程的平均速度与它在这个过程中各阶段的平均速度没有直接的关系,因此要根据平均速度的定义计算,不能用公式v =(v 0+v t )/2,因它仅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 【2】一质点沿直线ox 方向作加速运动,它离开o 点的距离x 随时间变化的关系为 x=5+2t 3(m),它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为v=6t 2 (m/s),求该质点在t=0到t=2s 间的平均速度大小和t=2s 到t=3s 间的平均速度的大小。 【分析与解答】当t=0时,对应x 0=5m ,当t=2s 时,对应x 2=21m ,当t=3s 时,对应x 3=59m ,则:t=0到t=2s 间的平均速度大小为2 021x x v -==8m/s t=2s 到t=3s 间的平均速度大小为1 2 32x x v -= =38m/s [点评]只有区分了求的是平均速度还是瞬时速度,才能正确地选择公式。 【3】一架飞机水平匀速地在某同学头顶飞过,当他听到飞机的发动机声音从头顶正上方传 来时,发现飞机在他前上方与地面成600 角的方向上,据此可估算出此飞机的速度约为声速的多少倍? 【分析与解答】设飞机在头顶上方时距人h ,则人听到声音时飞机走的距离为:3h/3 对声音:h=v 声t 对飞机:3h/3=v 飞t 解得:v 飞=3v 声/3≈0.58v 声 [点评]此类题和实际相联系,要画图才能清晰地展示物体的运动过程,挖掘出题中的隐含条件,如本题中声音从正上方传到人处的这段时间内飞机前进的距离,就能很容易地列出方程求解。 【4】如图所示,声源S 和观察者A 都沿x 轴正方向运动,相对于地面的速率分别为v S 和v A .空气中声音传播的速率为v p .设v S

人体运动学 (1)

1.稳定角:中心垂直投影线和重心至支撑面边缘相应点连线间的夹角 2.平衡角:平衡角等于某方位平面上稳定角的总和。 3.骨构建:在人的生长期,骨形成大于骨吸收,骨量呈线性增长,表现为骨皮质增厚,骨松质更密集,这一过程称为骨构建。 4.骨重建:在成人期,骨生长停止,但骨的形成和吸收仍在继续,处于一种平衡状态,称为骨重建。 5.屈服点:弹性区末端或塑性区初始点。 6.脊柱功能单位:又称为脊柱的运动节段,它包括相邻的两个脊柱及其之间的链接结构,是脊柱节段运动的基本结构单位,影响脊柱整体运动功能。 角:股四头肌肌力线和髌韧带力线的夹角,即从髂前上棘到髌骨中点连线为股四头肌力线,髌骨中点至胫骨结节最高点为髌韧带力线,两条线所成夹角为Q角,正常值为11°—18°。 8.凸凹原则:滚动和滑动在凸凹关节面的运动遵循一个原则,即凸凹原则。当凹面相对固定时,凸起的关节面运动表现为滚动方向与滑动方向相反;当凸面相对固定时,凹面的关节面运动表现为滚动方向与滑动方向相同。 9携带角:肘关节在冠状面上自然伸展,尺骨的纵轴与肱骨的纵轴所形成的夹角。 10.颈干角:股骨颈与股骨干纵轴所形成的角为颈干角,成人平均成角为125°,大于125°为髋外翻;小于125°为髋内翻。 1.脊柱的生理功能 (1)保护功能(2)承载功能(3)运动功能(4)全身运动协调控制功能 2.腰椎间盘的特殊功能 (1)保持脊柱的高度,维持身高;(2)连结椎间盘上下两椎体,使椎体间有一定的活动度;(3)使椎体表面承受相同的力;(4)缓冲作用;(5)维持后方关节突间一定的距离和高度,保持椎间孔的大小;(6)维持脊柱的曲度 3.运动对高血压的降压机制 (1)通过作用于大脑皮质和皮质下血管运动中枢,调整其功能状态,使血压下降; (2)调节自主神经功能,降低交感神经兴奋性,提高迷走神经兴奋性,是血管扩张;(3)运动中肌肉的节律收缩与舒张,可以起到对血管的按摩作用。这有利于缓解小动脉痉挛、使周围血管扩张、降低外周阻力降低血压; (4)运动可以使改善情绪,减少血压波动幅度。 4.运动训练对COPD(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机制 (1)通过正确的呼吸运动和排痰运动训练,可以促进肺内分泌物排出,改善肺通气\血流比例,减少功能性残气量,有利于协调呼吸肌的运动功能,改善缺氧; (2)适当的全身耐力训练,可以改善全身组织血液循环,增强体质和机体耐力,促进建立以适应患者日常生活需要为目标的有效呼吸和体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5.膝关节旋转运动产生的机制 (1)股骨内外髁弧度不同,内髁大,外髁小,屈伸时出现以胫骨髁间隆突内侧为轴的旋转运动;(2)胫骨平台内外侧外形不同; (3)韧带的制约作用(包括前后交叉韧带和内外侧副韧带);(4)内旋肌力大于外旋肌力6.人体运动基本形式 (1)上肢的基本运动形式:推、拉和鞭打(2)下肢的基本运动形式:缓冲、蹬伸和鞭打(3)全身基本运动形式:摆动、躯干扭转和相向运动 7.人体关节运动形式 (1)屈曲与伸展(2)内收与外展(3)内旋与外旋(5)旋前与旋后(6)内翻与外翻 8.肩关节的稳定机制

第1讲 运动学基础.教师版

写在竞赛课堂之前 亚里士多德开启了理性分析世界的物理学的第一篇章,虽然,他的篇章中多数内容都是错误的。例如,他认为自然界应该有四种基本“元素”:风,火,土,水组成,例如他认为重的东西下落的快,例如,他认为地球是静止不动的等等。后来,历史逐渐纠正了这些错误。但是不得不否认,亚里士多德的分析问题的一些基本思想:分析问题的基本构成,分析事物间的联系,抽象物理量等等都为后人的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伽利略是个热爱实验的好童鞋,他用假想的逻辑性很强的实验,验证了并不是重的东西就下落的快;他亲自设计实验,设计建造计时器,研究了困扰世人几个世纪的落体问题,给出了匀加速运动的公式。这些工作都透露着物理的理性之光:严密的逻辑推理和尽量精确的实验验证。 突然有一天,伽利略童鞋挂了,同一天,牛顿牛童鞋出生了。然而,他写的书《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的发表,远远要比他的出生更为重要。因为,他第一次以用占据当时数学制高点的微积分,解释了当时的物理学前沿:天体运动。在他的严密的逻辑推理+数学推演下,人眼所能见到的一切,似乎都有了可计算的答案。就连牛顿自己所相信的“上帝”似乎都不再具备存在的价值。 就在一切都按照牛顿给出的“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所构建的完美机械世界中运行的时候,一个在欧洲的专利局小职员,对这个世界的一个基本性质提出了质疑:爱因斯坦发表文章,质疑时间的绝对性,并且以另一种他认为是绝对的东西作为基本原理,开辟了另一片物理世界的天空。在爱因斯坦的理论框架中,牛顿的理论仅仅是速度很小的一种粗略的近似。 后来,前仆后继的各种人又相继的给出了更多对于我们能见到的,看不到的,感受得到的,感受不到的万事万物的运行机制的解释。他们运用着理性之光,通过分析总结,假设,实验,修正,再实验验证的方式不断的重塑着人类对于一切的认识。这群人,就是物理学家。 Physics is what physicists do.

人体运动学

人体运动学 1.运动学:理论力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它是运用几何学的方法来研究物体的运动,主要研究质点和刚体的运动规律。 2.人体运动学:是研究人体活动科学的领域。是通过位置、速度、加速度等物理量描述和研究人体和器械的位置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或在运动过程中所经过的轨迹,而有考虑人体和器械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3.人体运动学中量的特性:瞬时性、矢量性、相对性和独立性 4.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物理量 5.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 6.角位移:逆时针为“正”,顺时针为“负” 7.惯性参考系:相对地球静止或匀速 8.非惯性参考系:相对地球变速运动 9.人体的基本姿势(始发姿势): 身体直立,面向前,双目平视,双足并立,足尖向前,双下肢下垂于体侧,掌心贴于体侧。手的姿势(手的掌心贴于躯干两侧,是唯一有别于解剖学中的人体基本姿势的,应提起注意) 10.人体运动形式:把人体简化成质点,按照质点的运动轨迹可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把人体简化成刚体,运动形式包括平动、转动和复合运动。 11.人体关节的运动形式:屈曲,伸展,内收,外展,内旋,外旋,旋前,旋后,内翻,外翻 10.人体基本运动形式:上肢—推,拉,鞭打(如投掷) 下肢—缓冲,蹬伸,鞭打 全身—摆动,躯干扭动,相向运动 10.人体运动原理:杠杆原理 11.杠杆分类: 第1类:平衡杠杆,人体中较少,支点位于之间; 第2类:省力杠杆,人体中极少见,阻力点位于中间,如站立位提足跟时; 第3类:速度杠杆,人体中最普遍,力点在中间,如使用镊子,肱二头肌屈前臂。 杠杆原理在康复医学中的作用:省力,获得速度,防止损伤 12.动力学:是研究人体运动学与受力的关系的学科。人体受力可分为动力和制动力。如果力的方向与人体运动(速度)方向相同,就称此力为人体动力,反之则称为人体制动力。 13.外力:指外界物体环境作用于人体的力(人体重力、支撑作用力、摩擦力、惯性力、流体阻力、器械的其他阻力) 内力:指人体内部各组织器官间相互作用的力(肌拉力、各组织器官间的被动阻力、各内脏器官间的被动阻力、各内脏器官的摩擦力、内脏器官和固定装置间的阻力、血液淋巴液在管道内流动时产生的流体阻力、在分流时产生的湍流等。) 14.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15.黏弹性材料的特点: (1)蠕变:若令应力保持一定,物体的应变随时间的增加而增大。 (2)应力松弛:当物体突然发生应变时,若应变保持一定,则相应的应力随时间的增加而下降 (3)滞后 16.梅脱:静息坐位下,每公斤体重从事1分钟活动,消耗3.5ML的氧,其运动强度为1MET,基础代谢3.3mlO2/(kg*min) 17.心脏的功能能力:指机体在尽力活动时所能达到的最大MET值。

小学六年级 语文讲义 1 第1讲.尖子班.教师版

1.能够读准字音、认准字形、辨明字义; 2.积累成语、歇后语,通过练习,正确运用成语、歇后语; 3.准确使用关联词语; 4.小升初面试支招(一)。 [成语万花筒] 请在下面括号内填上适当的数字,使每个成语完整无误。试一试,你准行。 ( )尘不染 ( )姓之好 ( )思而行 ( )海为家 ( )体投地 ( )神无主 ( )窍生烟 ( )面威风 ( )霄云外 ( )全十美 ( )感交集 ( )载难逢 ( )象更新 【参考答案】 依次填入: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 [文常小贴士] 1.《史记》的作者是汉朝的司马迁,《史记》既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又是中国第一部传记文学 名著,被鲁迅先生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2.《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汉书》的纪、表、志、传,体例完备,现存汉以后各朝代 所谓的正史,基本都是沿用《汉书》的体例,《汉书》在中国文学史是有巨大贡献,作者班固。 3.《资治通鉴》是我国最著名的编年体通史,是宋朝的司马光负责编纂的。 第1讲 固本夯实强基础(一)

讲义使用参考 学生经过六年的学习积累,已经掌握了一定的知识,但会了的东西还不能成为能力,只有熟练了的东西,达到“熟能生巧”的程度,才能在限定的时间内运用自如。本学期进入总复习阶段,目的在于帮助学生系统梳理、强化训练这些知识。本学期共12次课,从基础知识、阅读理解、写作这三方面进行集中训练,中间穿插小升初面试的真题及应答技巧。通过训练,帮助学生理清语文学习的脉络,巩固已学的知识和方法,学会灵活运用,提高学习能力,为将面临的小升初考试和以后初中学习奠定基础。 本学期[快乐热身]环节增加[文常小贴士],主要给学生介绍一些文学知识和文化常识,扩展学生的眼界和知识面,也是为小升初备考。每次内容2-3条,不拘形式,教师可以留为课后复习作业,在下一次上课的时候检查学生记忆的情况。 本讲重点在于对字、词进行系统梳理及强化训练,[方法导引]环节提供了一些解题方法和答题技巧,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结合例题讲解这些方法和技巧,要求学生记笔记。 [实战演练]环节提供了一些经典例题,教师引导学生解答例题,并讲解相关解题方法和技巧。 [牛刀小试]环节提供一些例题,让学生自己答题,目的在于让学生在实际解题的过程中巩固方法,运用答题技巧。 [小升初面试支招]选取了一些学校历年面试真题,请教师课上花几分钟时间给学生讲一讲,让学生了解面试题目,提前做好准备。 (教师专用,学生讲义上没有这部分内容。教师结合实际引导学生记笔记。) 一、汉字 (一)多音字 汉字大部分只有一个读音,但也有一些汉字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读音。我们掌握了辨识的方法就能 准确选择正确的读音。 1.看词性。有的多音字因词性不同而读音不同。如“钻”组成动词的时候读“zuān”(钻研)(钻探),组成名词的时候读“zuàn”(钻井)(钻头)。 2.看词义。有的多音字组成的词,当它的意思与某事物或现象有关时,读同一个音;与另外一个事物或现象有关时,读另一个音。如“强”组成的词语,当词语意思与“壮”有关时读“qiánɡ”(强壮、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