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语文句型转换

小学语文句型转换

小学语文句型转换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语文句型转换

1.我们遵守纪律.

改为双重否定句:

改为反问句:

2.几场春雨后,娇嫩(de)笋芽长了出来.

改为比喻句:

改为拟人句:

陈述句:你吃过饭了

反问句:难道你没吃过饭

设问句:你吃过饭了吗一定吃过了.

疑问句:你吃过饭了吗

被字句:饭被你吃了.

把字句:你把饭吃了.

否定句:你没吃饭.

1.厚厚(de)松脂在阳光下发出金色(de)光彩.(缩句)

2.同学们回答问题.(扩句)

3.蔺相如对赵王说:“我愿意带和氏璧到秦国去.”(换成间接引语)

4.马(de)后蹄踏着一只飞燕.(换成“被”字句)

5.外公对小英说:“我告诉你,这是中国最有名(de)花.”(间接引语)

6.那时侯,清政府腐败无能,刚一提出“京张”铁路(de)修筑计划,帝国主义就出来阻挠,要挟.(换成“因果关系”(de)说法)

7.太阳升起来.(扩句)

8.我看秦王没有诚意,就得把和氏璧送回赵国去.(换成反问句)

9. 那浪花所奏(de)不正是一首欢乐(de)歌吗(换成反问句)

10. 这三克镭体现了一个科学家伟大(de)人格.(改为感叹句、反问句、双重否定句)

11.钱在孤岛上又有什么用呢(改为陈述句)

按要求写句子.

1、把“把”字句改成“被”字句.

疲劳和干渴,把它们折磨得有气无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把“被”字句改成“把”字句.

我(de)错误马上被朋友们纠正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改变词序,意思保持不变.

出金华城大约5公里到罗甸.________________ .

雨从早到晚哗哗哗哗地下个不停.______________.

4、改变词序,改变句意.

那些来南京(de)客人都很热情.________________.

这几道题你全没有做对.__________________.

5、把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我们哪里有近道,还不和你们是一条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毒刑拷打算得了什么死亡也无法叫我开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都是你自己找(de),我怎么帮得了你(de)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把陈述句改成反问句.

猫(de)性格实在有些古怪.__________________.

在这个长满了红锈(de)鱼钩上,闪烁着灿烂(de)金色(de)光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把直接引语改成间接引语.

周瑜长叹一声,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不如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山姆握着珊迪(de)手说:“我会永远照顾你(d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张林告诉我:“要是星期日下雨,我们就不去看电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把间接引语改成直接引语.

妈妈严肃地对我说,马上就要期末考试了,我一定要认真复习,不要辜负老师和她对我(de)一片期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扩写句子

例:崭新(de)机器日夜不停地制造零件.

1、喜讯传到学校.

2、列车穿过山谷.

3、春风吹遍大地.

4、人们挥舞着鲜花.

5、爸爸是工人.

6、我制订学习计划.

7、柳条拂动着水面.

8.同学们回答问题.

7、太阳升起来.

8、体育健儿取得了成绩.

9、列车奔驰.

10小蜜蜂飞来飞去.

11、黑熊表演节目.

12、浪花跳跃.

13、猫捉老鼠.

14、鲜花盛开了.

15、小华做操.

16秧苗生长.

17、船开得快.

18、星星眨眼.

19、枝叶展开.

13、小蝌蚪游着.

缩写句子

1、伶俐可爱(de)小燕子停在细细(de)电线上休息.

2、奶奶在水井边用水桶打水.

3、夏天(de)天气热得像个蒸笼.

4、宽阔(de)钱塘江笼罩着一层薄薄(de)雾.

5、活泼(de)小松鼠在松树上蹦来跳去.

6、小鹿侧着脑袋欣赏自己在水里(de)影子.

7、绿油油(de)墓草地上盛开着五颜六色(de)野花.

8、夏天,火辣辣(de)太阳高高地挂在蔚蓝(de)天空

9、虹虹和姐姐在琳琅满目(de)书店里购买了一整套上下五千年和几本童话故事书.

10、每当夜幕降临,八角楼上(de)灯光就亮了起来.

11、万盛米行(de)河埠头,横七竖八地停泊着乡村里来(de)敞口船.

12、汽轮发电机厂(de)工人师傅把一台台进口钻机熟练地安装好了.

12、六、(2)班(de)语文老师给大家讲了一个关于小红帽打败大灰狼(de)故事.

13、詹天佑是我国杰出(de)爱国工程师.

14 、洪亮(de)钟声在天空中经久不息地回响.

15、敬爱(de)周总理无微不至地关怀着年轻(de)战士.

16 、吴国(de)都督周瑜十分妒忌很有才干(de)诸葛亮.

17、银色(de)雪光照着一望无际(de)大草原.

18、夏天,老人们都爱到河边(de)树阴下钓鱼.

19、时光老人给我们(de)礼物是珍贵(de).

20、我们要珍惜每一粒粮食.

21、看节目(de)人真多,还有许多小孩.

22、这里(de)风景真漂亮迷人.

23、半个学期来,我(de)语文知识提高了.

24、在会上,大家交流了学习语文.

25、前天,我们观望了舞稻表演和音乐.

26、晚上,我在院子里数着天上(de)星星和月亮.

27、我们班同学都去秋游了,只有小红没有去.

28、我每天早晨吃一杯牛奶和一个面包.

29、这篇作文对我产生了兴趣.

改病句:

内容和结构上有毛病(de)句子叫病句.常见(de)病句有:

成份残缺;搭配不当;重复罗嗦;语序颠倒;前后矛盾;用词不当;指代不明;分类不当;不合事理;含糊不清等.

应考点

1、先找出句子(de)主干,检查句子是否完整,搭配是否恰当.

2、如果句子主干没有毛病,就检查辅助成份与主干搭配是否合适.

3、检查句子是否符合逻辑,语序是否合理,指代是否明确,有无逻辑错误等.

4、如果确有错误,就开始动笔修改.

链接考题

1、我差不多肯定考了100分.(重复)

改:

2、语文对我感兴趣.(颠倒)

改:

3、我(de)成绩很优美.(搭配不当)

改:

4、虽然我很好,所以我要再努力.(关联词搭配不当)

改:

5、老师让我看“文摘”这本书.(标点错误)

改:

6、学习革命烈士诗两首一课,使我受到了深刻(de)教育.

7、我游览了万里长城、故宫博物院、秦始皇兵马俑和南京长江大桥等名胜古迹.

8、秋天(de)北京是一个迷人(de)季节.

9、全班同学都到齐了,只有王娟同学没有到.

10、看到詹天佑留下(de)伟大工程,许多外国游客都不住地赞叹不已.

11、一进花园,我就闻到一阵阵清香和悦耳(de)鸟叫声.

1、多次反复教育我们要好好学习.()

2、爷爷经常想起许多过去(de)往事.()

3、为人民服务这篇文章(de)作者是毛泽东写(de).()

4、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de)生活水平不断地改善.()

5、菜园里种着西红柿、西瓜、扁豆、茄子等各种蔬菜.()

6、参加会议(de)同学基本上都到齐了.()

7、我上完五年级了,还有一年没有毕业.()

8、从这件普通(de)小事中,却说明了深刻(de)道理.()

9、春天(de)街心花园飘着醉人(de)桂花香.()

10、我国人口是世界上最多(de)国家.()

11、一阵雷雨下了一天一夜.()

12、我肯定今天可能会下雨.()

13、我们必须认真改正并仔细检查作业中(de)错误.()

14、在会上,纷纷发表自己(de)意见.()

15、李老师(de)关怀,我一辈子终生难忘.()

16、我勇敢地冲下山坡,心里不免有些害怕.()

17、大家都讲卫生,我们(de)健康和疾病就有保障.()

18、世界四大文明古国是中国.()

19、望着邓奶奶(de)遗像,同学们不禁忍不住放声痛哭.()

20、两个新旧社会,真是鲜明(de)对比啊()

扩句和缩句

扩句就是通过添加词语,把简单(de)

句子扩充为个具体、形象(de)生动(de)句子.

缩句就是把复杂(de)长句子缩减,去掉全部或一部分附加(de)成份,留下主要部分.

扩句就是先画出句子(de)主要部分,找到了主要部分,就可以明确在哪儿加表示修饰、限制(de)成份,近而思考扩充什么样(de)词语,还可以抓住句子(de)主要成份,自己提一些问题.如果回答了提出(de)问题,也就是在进行扩句.

缩句可按三步进行:

1、先把句子分成“谁”、“做什么”或“什么”、“怎么样”两部分.

2、找每部分(de)主干部分.

3、最后去掉修饰、限制词语,把主干词语连接成完整(de)句子.

链接考题

1、妈妈买来了桔子.(扩句)

2、歌声打破了沉寂.(扩写句子)

3、我时常怀着深深(de)感激之情思念着我(de)启蒙老师们.(缩句)

4、可敬(de)老科学家静静地思考着这个疑难(de)问题.

一、填上恰当(de)词语,使句子表达(de)意思更完整.

例:他是一名少先队员.

他是一名(优秀(de))少先队员.

1、周总理听汇报.

周总理()听汇报.

2、天空中挂着园月.

()(de)天空中挂着园月.

3、燕子掠过湖面.

燕子()地掠过湖面.

4、战士们守卫边疆.

()战士们()守卫()边疆.

二、判断下列缩句是否正确,对(de)打“√”,错(de)打“╳”.

1、“这不是伟大(de)奇观吗”缩写为“这不是奇观.”()

2、“红军(de)主力渡过了天险大渡河,浩浩荡荡地奔赴抗日(de)最前线.”缩句为“主力奔赴最前线.”()

3、“高大挺拔(de)白杨树像一排卫兵似(de)(de),在宽阔而又笔直(de)公路两旁排列.”可缩写为“白杨树在公路排列.”()

4、“风景如画(de)桂林山水,吸引了成千上万(de)中外游客来此观光.”可缩写为“游客观光.”()

三、扩写句子.

1、微风吹拂着柳丝.

2、月亮升起来.

3、雨花石像翡翠.

4、游客登上了长城.

5、屋里走出老人.

6、湖面上漂着雾.

7、时间溜走了.

8、小女孩卖火柴.

9、小鸟唱歌.

四、缩句.

1、大家热情地接待了远方(de)客人.

2、她(de)旧围裙里兜着许多火柴.

3、我们追寻诗仙李白在这里游览山水、痛饮狂歌(de)行踪.

4、繁花似锦(de)焰火在夜空中构成一幅美妙(de)图案.

5、童年(de)往事多得像天上(de)繁星.

6、我们要努力探索大自然(de)奥秘.

7、渔夫(de)妻子桑娜坐在火炉旁补一张破帆.

8、这是第一条完全由我国(de)工程技术人员设计施工(de)铁路于线.

9、晌午(de)太阳热辣辣地照射着整个树林.

10、这是远在万里之外(de)异国他乡就读(de)妈妈特意送给我(de)圣诞礼物.

11、气象台发布了西伯利亚来(de)寒流即将南下(de)消息.

12、汉丞相曹操在营寨里听到鼓声和呐喊声.

五修辞手法

掌握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问、设问等修辞手法.

要掌握几种修辞手法(de)特点:

1、比喻是用具体、浅显(de),人们容易理解(de)事物去给抽象(de)、深奥(de)、人们生疏(de)事物打比方.一个比喻句中有本体和喻体以及比喻词.

2、拟人就是把物当作人写,赋予它们人(de)思想感情,和人一样会说话、有感情.

3、夸张是把要描写(de)事物有意地夸大或缩小,使其更鲜明,更突出.

4、反问是用疑问(de)形式表达比肯定更强烈(de)情感.

5、设问也就是明知故问、自问自答.

6、把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意义密切相关(de)三个或三个以上(de)短语、句子排列起来,就是排比.

链接考题

1、共产党像太阳.(什么修辞手法)

2、千万颗雨点落在水面上,好像一群小女孩在跳芭蕾舞.(什么修辞手法)

3、马跑得越快,离楚国不是越远吗(什么修辞手法)

4、是谁准确、及时地按住了大海(de)脉搏,使它紧随祖国前进(de)步伐一齐跳是他们,战斗在海洋台站(de)海洋工作者.(什么修辞手法)

5、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什么修辞手法)

6、我们(de)干部要关心每一个战士,一切革命队伍(de)人都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

专项突破

一、将句子补充完整.

1、春雨像()一样细.(比喻句)

2、月亮()躲进云朵里.(拟人)

3、蓝天、白云构成()(比喻句)

4、高梁()脸、稻子()腰.(拟人句)

二、判断,是夸张句(de)在括号里划“√”,不是(de)在括号里划“×”.

1、桂了花开,十里飘香.()

2、春雨贵如油.()

3、公共汽车里挤得连根针也插不下.()

4、田野里,小虫为他演奏.()

5、冬风生气地吹掉了老鸦(de)住宅.()

三、照样子,写句子.

例1、空旷(de)花园里,烧焦(de)树垂头丧气地弯着腰.

例2、鸬鹚像等待命令(de)士兵,整齐地排列在船舷上.

例3、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四、判断下列句子是否用了修辞手法,如果运用了,在括号里注明类型;没有运用则在括号里划“×”.

1、如果我们出了什么事,你们可不要忘了小夜莺.()

2、人群在欢跃,小草也从地下伸出头来向人们微笑.()

3、旷野里一片黑暗,天地交融在一起,什么也看不见.()

4、我好像在哪儿见过你.()

5、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

6、他是在介绍白杨吗不是(de),他是在表白自己.()

7、清清(de)溪水,照着蓝天(de)影子、照着彩霞(de)影子、照着山上松树林(de)影子、照着行人来往(de)影子.()

8、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排列句子

会把错误(de)句子排列成一段通顺(de)话,整理错乱(de)句子(de)关键在于分析句子之间(de)关系,确定应按什么结构排列.

1、把要排列(de)几句话默读一两遍,看看主要意思是什么.

2、用“排除法”找出首句.

3、再读剩下(de)句子,思考整篇文章(de)写作顺序和句、与句之间(de)关系.(写作顺

序:时间先后、事情发展、地点空间转换等)

把下面排列错乱(de)几句话,按一定(de)顺序重新排列.

()1、他想:这是谁丢(de),真不讲卫生.

()2、她看见地上有一团白白(de)东西.

()3、忽然,他看见有几个小同学在打扫操场,学习雷锋争做好事.

()4、下课了,小丽在操场上玩.

()5、她连忙回头,不好意思地拾起了刚才看到(de)那一团废纸.

()6、想着她就若无其事地走了.

()7、走过去一看,原来是一团白纸.

(分析)解答此题应先仔细读句子,了解其大意,思考间关系和写作顺序.经过阅读分析,我们知道这段话是按事情发展(de)先后顺序定(de).一般说来,按照事情发展顺序定(de)文章,应先交代时间、地点,那么我们就确定其中(de)第4句为第一句.接着“他看见地上有一团白色(de)东西”,这会是什么呢——“原来是一团废纸”,后来事情就顺理成章地发展了.排完以后,再按正确(de)顺序读一读,如果不正确,再修改.

(答案)4、2、7、1、6、3、5.

专项突破

一、把下列几个错乱(de)句子,整理成一段通顺(de)话.

()1、多少静静(de)深夜啊,老师还在灯下备课、批改作业.

()2、如果将来我能取得一些成绩,那我要说,是老师用身躯为我架起了通往成功之路(de)桥梁.

()3、他们普通而平凡,但他们担负着培育下一代(de)重任.

()4、那作业本上条条批语、个个红勾,不全都凝聚着老师(de)心血吗

()5、他既不像着名科学家那样驰名中外,也不像电影名星那样引人注目.

()6、老师啊,您为我们无私地奉献了一切.

()7、老师把一批批学生送到各个工作岗位,而在培养学生(de)过程中,却像火炬一样燃烧自己.

()8、我赞美桥,更赞美我们敬爱(de)老师,老师像桥一样朴实.

()9、老师像桥一样辛勤.

()10、老师像桥一样无私.

二、把下面错乱(de)几句话按一定顺序重新排列,在括号里填上序号,并注明依据.

()1、周瑜(de)兵船跟在后面.

()2、黄盖向曹操假投降.

()3、选有东风(de)一天作为进攻时间,并在船上装上引火用(de)东西.

()4、周瑜带兵从后面追杀.

()5、黄盖接近曹操兵船时下令点火,让火船冲进曹营.

小学语文句型转换练习含参考答案

句型转换练习 一、把下面句子改变人称换个说法。 1.美丽的姑娘说:“我是智慧的女儿。” 2.一位台湾同胞说,他是中国人,他爱中国。 3.小明高兴地告诉妈妈,他在新华书店买了一本《雷锋日记》。 二、把直接引述改为间接引述。 1.爸爸说:“小甜病了,我会不知道吗?” 2.王老师对同学们说:“如果明天下雨,我们就不去秋游了。” 3.那位年轻的母亲说:“你这么大年纪了,我站一会儿就行了。” 4.王军不好意思地说:“那次是我不好,不该弄坏你的钢笔。” 三、把引述句转为陈述句。 1.老师对我说:“我教你怎么写。” 2.巴金说:“我爱月夜,但我也爱星天。” 3.董存瑞坚决地说:“我去炸掉它!” 4.乌龟对青蛙:“你跳出井口来看一看吧。” 5.鲁迅在回信中:“我的信如果要发表,且有发表的地方,我可以同意。” 6.老师对我说:“你回去吧,我还要批改作业。” 7.贝多芬问盲姑娘:“您爱听吗?我再给您弹一首曲子吧。” 8.萌萌把馍递给我:“老师,您几天都没吃饭了。您吃吧,吃了身体就有劲了。” 9.那挑山工想了想说:“我们哪里有近道,还不和你们是一条道?”10.列宁问:“我应该排在哪一位同志的后面?”11.齐威王对田忌:“怎么,难道你还不服气?”12.桑娜对丈夫说:“咱们的邻居西蒙死了。”13.海力布急得掉下眼泪说:“我可以发誓,我说的话千真万确。相信我的话吧,赶快搬走!” 四、按要求给下面句子改变人称换个说法。 1.他热情地和我握了握手,说:“我的国语讲得不好,是初学的。”(改为

不用引号的转述)2.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会怕谦将军吗?”(改为转述语句)3.王老师对同学们说:“星期天,我们一起去滑雪”。(改为间接引用)4.小红军对陈庚说:“我还要等我的同伴呢?”(改为间接引用)5.爸爸对妈妈说:“明天我出发,你别去上班了。”(改为间接引用)6.有一天,妈妈忽然对我说:“莺儿,我们回唐山去。”(改为间接引用)7.父亲说:“这是我对你们的希望。”(改为间接引用) 五、照样子,改写下列句子。 例:罗蒙摇摇头说:“爸爸,我也要一本书!”罗蒙摇摇头对爸爸说,他也要一本书。 1.雷锋说:“大嫂,我送你们一程吧!” 2.大嫂含着热泪激动地说:“同志呀,我一辈子也忘不了你的情意。” 3.小鸟对青蛙说:“朋友,不信请你跳出井口看一看吧!” 六、把句子改成另一角度的说法。 1.周总理笑呵呵地说,他做得对,应该按制度办事。 2.小马嗒嗒嗒地跑过去,问牛伯伯,这条河,它能趟过去吗? 3.有人问王戎,他为什么不上树摘李子吃啊? 4.妈妈对我说:“明天我要出差,这几天只好你自己照顾自己了。” 练习参考答案

小学语文句型转换

小学语文句型转换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语文句型转换 1.我们遵守纪律. 改为双重否定句: 改为反问句: 2.几场春雨后,娇嫩(de)笋芽长了出来. 改为比喻句: 改为拟人句: 陈述句:你吃过饭了 反问句:难道你没吃过饭 设问句:你吃过饭了吗一定吃过了. 疑问句:你吃过饭了吗 被字句:饭被你吃了. 把字句:你把饭吃了. 否定句:你没吃饭. 1.厚厚(de)松脂在阳光下发出金色(de)光彩.(缩句) 2.同学们回答问题.(扩句) 3.蔺相如对赵王说:“我愿意带和氏璧到秦国去.”(换成间接引语) 4.马(de)后蹄踏着一只飞燕.(换成“被”字句) 5.外公对小英说:“我告诉你,这是中国最有名(de)花.”(间接引语) 6.那时侯,清政府腐败无能,刚一提出“京张”铁路(de)修筑计划,帝国主义就出来阻挠,要挟.(换成“因果关系”(de)说法) 7.太阳升起来.(扩句) 8.我看秦王没有诚意,就得把和氏璧送回赵国去.(换成反问句) 9. 那浪花所奏(de)不正是一首欢乐(de)歌吗(换成反问句) 10. 这三克镭体现了一个科学家伟大(de)人格.(改为感叹句、反问句、双重否定句) 11.钱在孤岛上又有什么用呢(改为陈述句) 按要求写句子. 1、把“把”字句改成“被”字句. 疲劳和干渴,把它们折磨得有气无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把“被”字句改成“把”字句. 我(de)错误马上被朋友们纠正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改变词序,意思保持不变. 出金华城大约5公里到罗甸.________________ . 雨从早到晚哗哗哗哗地下个不停.______________.

(完整版)小学语文句式转换大全

句式转换大全 一、反问句与陈述句 反问句与陈述句有时为了表达的需要,可以把陈述句变为反问句,也可以把反问句变为陈述句,它们的意思相同,语气有所不同。 (一)反问句变陈述句 1、先删去反问词(怎能、怎么、难道、哪里等等),有的句子可适当再加上“很”“都”等,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准确。 2、看句子里的有没有否定词“不”,有的给删去,没有的给加上。 3、反问语气词删去“?”变“。”。 练习: 1、我们怎能忘记老师的淳淳教导? 2、那浪花所奏的不正是一首欢乐的歌吗? 我们不能忘记老师的淳淳教导。那浪花所奏的正是一首欢乐的歌。 3、这里的景色这么美,怎能不使我们流连往返呢? 这里的景色这么美,使我们流连往返。 4、这点小事,难道还要妈妈担心吗? 5、大千世界,哪里没有野花的倩影呢? 这点小事,不要妈妈担心。大千世界,到处都有野花的倩影。 6.你难道没看比赛吗? 7.你难道不去上体育课了吗?(反问改陈述) .你看了比赛。你去上体育课。 (二)陈述句变反问句 1、先加上反问词(怎能、怎么、难道、哪里等等),有的句子可适当再加上“很”“都”等,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准确。 2、看句子里的有没有否定词“不”,有的给删去,没有的给加上。 3、反问语气词加上“。”变“?” 。 练习: 1、我们不能因为学习任务重而不参加体育活动。 (我们怎么能因为学习任务重而不参加体育活动呢?) 2、这幅画是我们班彩颖画的。 (难道这幅画不是我们班彩颖画的吗?) 3、父母含辛茹苦地把我们养大,我们不应该伤他们的心。 (父母含辛茹苦地把我们养大,我们怎么能伤他们的心呢?) 4、对少数同学不守纪律的现象,我们不能不闻不问。 (对少数同学不守纪律的现象,我们怎么能不闻不问呢?<难道我们能不闻不问吗?>) 二、对话与转述的互换练习:(直接引语改间接引语) 1、外公对小英说:“我告诉你,这是中国最有名的花。”

小学语文基础知识复习:句式转换解题方法与练习(附答案)

小学语文基础知识复习:句式转换解题方法与练习(附答案) 当我第一遍读一本好书的时候,我仿佛觉得找到了一个朋友;当我再一次读这本书的时候,仿佛又和老朋友重逢。我们要把读书当作一种乐趣,并自觉把读书和学习结合起来,做到博览、精思、熟读,更好地指导自己的学习,让自己不断成长。让我们一起到店铺一起学习吧! 小学语文基础知识:句式转换解题方法与练习(附答案) 反问句与陈述句 一、反问句变陈述句 1. 先删去反问词(怎能、怎么、难道、哪里等等),有的句子可适当再加上“很”“都”等,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准确。 2. 看句子里的有没有否定词“不”,有的给删去,没有的给加上。 3. 反问语气词删去“?”变“。”。 练习:(反问改陈述) 1. 我们怎能忘记老师的淳淳教导? 我们不能忘记老师的淳淳教导。 2.那浪花所奏的不正是一首欢乐的歌吗? 那浪花所奏的正是一首欢乐的歌。 3.这里的景色这么美,怎能不使我们流连往返呢? 这里的景色这么美,使我们流连往返。 4. 这点小事,难道还要妈妈担心吗? 这点小事,不要妈妈担心。 5.大千世界,哪里没有野花的倩影呢? 大千世界,到处都有野花的倩影。 6.你难道没看比赛吗? 你看了比赛。 7.你难道不去上体育课了吗?

你去上体育课。 二、陈述句变反问句 1.先加上反问词(怎能、怎么、难道、哪里等等),有的句子可适当再加上“很”“都”等,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准确。 2. 看句子里的有没有否定词“不”,有的给删去,没有的给加上。 3. 反问语气词加上“。”变“?” 。 练习: 1.我们不能因为学习任务重而不参加体育活动。 (我们怎么能因为学习任务重而不参加体育活动呢?) 2.这幅画是我们班彩颖画的。 (难道这幅画不是我们班彩颖画的吗?) 3.父母含辛茹苦地把我们养大,我们不应该伤他们的心。 (父母含辛茹苦地把我们养大,我们怎么能伤他们的心呢?) 4.对少数同学不守纪律的现象,我们不能不闻不问。 (对少数同学不守纪律的现象,我们怎么能不闻不问呢?<难道我们能不闻不问吗?>) 直接引语与间接引语 对话与转述的互换练习: 1. 外公对小英说:“我告诉你,这是中国最有名的花。” (外公对小英说,他告诉小英,这是中国最有名的花。) 2.张强笑着对妈妈说:“李明今天生病了,我去帮他辅导功课。” (张强笑着对妈妈说,李明今天生病了,他去帮李明辅导功课。) 3. 李老师兴奋地说:“我们班战胜了四(1)班,获得了冠军。” (李老师兴奋地说,他们班战胜了四(1)班,获得了冠军。) 4. 王老师对小华说:“我把你的书包缝好了。” (王老师对小华说,他把小华的书包缝好了。) 5.爸爸说:“我明天要去昆明,你自己做饭吃。” (爸爸说,他明天要去昆明,让我自己做饭吃。) 6.爸爸说:“你明天别去玩了,我带你有事去。 (”爸爸说,让我明天别去玩了,他带我有事去。)

小学五年级语文句子句型转换练习题(含答案)

小学五年级语文句子句型转换练习题(含 答案) 1.春天来了,大地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花草树木都在 生长茁壮。 改写:春天到来,大地一片欣欣向荣,花草树木蓬勃生长。 2.五星红旗在奥运会场高高飘扬,让所有中国人都感到骄傲。 改写:五星红旗在奥运会场高高飘扬,让所有中国人都感到自豪。骄傲也可以改为自豪。 3.夜幕下,树影摇来摇去,像幽灵一样。 改写:夜幕下,树影摇曳,宛如幽灵般的存在。 4.夜空中的小星星仿佛在眨眼,好像在对你微笑。 改写:夜空中的小星星仿佛在眨眼,似乎向你微笑。 5.这一朵朵菊花色彩鲜艳,像一个个绣球。 改写:这些菊花色彩鲜艳,宛如一串串绣球。

6.妈妈告诉我,她上班去了,让我中午在家自己复功课。 改写:妈妈对我说,她要上班,让我中午在家自。 7.这块地里的菜秧是我种的。 改写:这块地里的菜秧是我种的吧?否定句:这块地里的菜秧不是我种的。 8.我们不能退缩,要面对困难。 改写:我们遇到困难,不能退缩。 9.这个活泼的小孩是我的好朋友,对吧? 改写:这个活泼的小孩是我的好朋友,不是吗? 10.齐这船舷的菜叶和垃圾填满了这只船和那只船之间的空隙。 改写:“把”字句:齐这船舷的菜叶和垃圾把这只船和那只船之间的空隙填满了。 被”字句:这只船和那只船之间的空隙被齐这船舷的菜叶和垃圾填满了。

11.一大滴松脂滴下来,正好包住了一个苍蝇和一个蜘蛛。 改写:“把”字句:一大滴松脂滴下来,正好把一个苍蝇和一个蜘蛛包住了。 被”字句:一大滴松脂滴下来,一个苍蝇和一个蜘蛛正好 被包住了。 12.我们祖国的崇山峻岭蕴藏着丰富的煤和石油。 改写:崇山峻岭蕴藏着丰富的煤炭和石油。 13.我不小心摔坏了陈明的飞机模型。 改写:“被”字句:陈明的飞机模型被我不小心摔坏了。 14.周瑜的军队打得曹操丢盔弃甲,狼狈逃窜。 改写:“把”字句:周瑜的军队把曹操打得丢盔弃甲,狼狈逃窜。 15.这些客人来自北京,水平非常高。 改写:这些来自北京的客人水平非常高。

小学语文句型转换_有答案

小学语文句型转换_有 答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小学语文句型转换有答案 他要去补习。(双重否定句) 他不可以不去补习. 你明天难道不来上学吗(反问改陈述) 你明天不来上学。 他要去看书。(双重否定句) 他不得不去看书。 陈述句:你吃过饭了 反问句:难道你没吃过饭 设问句:你吃过饭了吗?一定吃过了. 疑问句:你吃过饭了吗 被字句:饭被你吃了. 把字句:你把饭吃了. 否定句:你没吃饭. .我们遵守纪律。 改为双重否定句:我们不得不遵守纪律 改为反问句:难道我们能不遵守纪律吗? 2.几场春雨后,娇嫩的笋芽长了出来。 改为比喻句:几场春雨过后,娇嫩的笋芽儿像刚出生的小鸡一样露出了头。改为拟人句:几场春雨过后,娇嫩的笋芽儿伸了个懒腰,从地里钻了出来。句式的转换: 一、把下列反问句改成陈述句、感叹句。 例子:反问句:还有比事实更能说明道理的吗? 陈述句:没有比事实更能说明道理的。 感叹句:没有比事实更能说明道理的! 3、不好好学习,能取得好成绩吗?

4、对少数同学不守纪律的现象,我们能不闻不问吗? 5、犯了错误,但是不敢向老师、同学承认,这是一个少先队员应有的态度吗? 6、我们能因为学习任务重而不参加体育活动吗? 7、没有爸爸采大赛的成功吗? 9、这不是伟大的奇观吗? 10、大家都是朋友,这样做应该吗? 11、父母辛苦地把我们养大,我们该伤他们的心吗?

二、把“被”字句改成“把”字句,把“把”字句改成“被”字句。 1、我把作业做完了。 2、农民伯伯把果园里的果子摘下来了。 三、展开丰富的想象,完成比喻句填空,看谁写得最美。 1、雨后,天空中出现了一道彩虹,宛如悬挂在天空。 2、月亮慢慢地从江心升起来了,圆圆的、亮晶晶的,好像一个 3、春风像一支彩笔,把整个世界 4、洁白的云朵像一样,轻轻地漂浮在空中。 5、美丽的西湖多么平静,就像一块 6、星星犹如在夜空中闪烁。 7、小姑娘的心灵像一样纯洁。 8、春天就是一位,她融化了冰雪,让小草破土而出.。 9、母亲真像,让我心中充满了幸福。 10、马路上一串串明亮的车灯,如同 11、一到夜晚,整个长沙就成了。 12、.棉花像。 13、太阳会发光,会发热,是个 14、火红的枫叶像一样纷纷地飘落下来。 15、运动员像一般向终点跑去。 16、北极星好像一样挂在天空。 17、妈妈的爱像一样温暖着我的心。

小学语文常见句式转换方法

小学语文常见句式转换方法及练习(含答案) 01 反问句与陈述句 一、反问句变陈述句 1. 先删去反问词(怎能、怎么、难道、哪里等等),有的句子可适当再加上“很”“都”等,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准确。 2. 看句子里的有没有否定词“不”,有的给删去,没有的给加上。 3. 反问语气词删去“?”变“。”。 练习:(反问改陈述) 1. 我们怎能忘记老师的淳淳教导? 我们不能忘记老师的淳淳教导。 2.那浪花所奏的不正是一首欢乐的歌吗? 那浪花所奏的正是一首欢乐的歌。 3.这里的景色这么美,怎能不使我们流连往返呢? 这里的景色这么美,使我们流连往返。 4. 这点小事,难道还要妈妈担心吗? 这点小事,不要妈妈担心。 5.大千世界,哪里没有野花的倩影呢? 大千世界,到处都有野花的倩影。 6.你难道没看比赛吗? 你看了比赛。 7.你难道不去上体育课了吗? 你去上体育课。 二、陈述句变反问句 1.先加上反问词(怎能、怎么、难道、哪里等等),有的句子可适当再加上“很”“都”等,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准确。 2. 看句子里的有没有否定词“不”,有的给删去,没有的给加上。

3. 反问语气词加上“。”变“?”。 练习: 1.我们不能因为学习任务重而不参加体育活动。 (我们怎么能因为学习任务重而不参加体育活动呢?) 2.这幅画是我们班彩颖画的。 (难道这幅画不是我们班彩颖画的吗?) 3.父母含辛茹苦地把我们养大,我们不应该伤他们的心。 (父母含辛茹苦地把我们养大,我们怎么能伤他们的心呢?) 4.对少数同学不守纪律的现象,我们不能不闻不问。 (对少数同学不守纪律的现象,我们怎么能不闻不问呢?<难道我们能不闻不问吗?>) 02 直接引语与间接引语 对话与转述的互换练习:(直接引语改间接引语) 1. 外公对小英说:“我告诉你,这是中国最有名的花。” (外公对小英说,他告诉小英,这是中国最有名的花。) 2.张强笑着对妈妈说:“李明今天生病了,我去帮他辅导功课。”(张强笑着对妈妈说,李明今天生病了,他去帮李明辅导功课。) 3. 李老师兴奋地说:“我们班战胜了四(1)班,获得了冠军。”(李老师兴奋地说,他们班战胜了四(1)班,获得了冠军。) 4. 王老师对小华说:“我把你的书包缝好了。” (王老师对小华说,他把小华的书包缝好了。) 5.爸爸说:“我明天要去昆明,你自己做饭吃。” (爸爸说,他明天要去昆明,让我自己做饭吃。) 6.爸爸说:“你明天别去玩了,我带你有事去。 (”爸爸说,让我明天别去玩了,他带我有事去。)

小学语文常见句型转换练习(最全最新整理)

小学语文总复习 常见句型转换练习(最全整理) 一、改“把”字句子。 1.密密层层的枝叶挡住了我的视线。 .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我的视线挡住了。 1.同学们交给我一项任务。 同学们把一项任务交给我。 2.姐姐送给我一件最有意义的礼物。 姐姐把一件最有意义的礼物送给我。 3.陈医生看好了孩子的病。 陈医生把孩子的病看好了。 二、改“被”字句。 1.翠鸟一口把小鱼吞了下去。 小鱼被翠鸟一口吞了下去。 2.森林爷爷战胜了妖魔。 妖魔被森林爷爷战胜了。 3.蚂蚁吃了一条大虫。 一条大虫被蚂蚁吃了。 4.细雨淋湿了人们的衣服。 人们的衣服被细雨淋湿了。 三、把句子改为把字句和被字句。 1.我们很快就学会了新的技术。 我们很快就把新的技术学会了。(被字句)新的技术很快就被我们学会了。(把字句)2.浓墨似的乌云一下子遮黑了半边天。 浓墨似的乌云一下子把半边天遮黑了。(被字句) 半边天一下子被浓墨似的乌云遮黑了。(把字句) 三、把陈述句写成反问句。 1.像桑娜那样品德高尚的人值得赞扬。 像桑娜那样品德高尚的人难道不值得赞扬吗? 2.为了把祖国建设得更强盛,我们应该努力学习。 为了把祖国建设得更强盛,我们难道不应该努力学习吗? 3.少先队员应该讲文明,有礼貌。 少先队员难道不应该讲文明,有礼貌吗?4.青少年不能没有理想。 青少年难道能没有理想吗? 5.西沙群岛是鸟的天下。 难道西沙群岛不是鸟的天下吗? 四、把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1.你不知道他们为什么这么急急忙忙吗? 你知道他们为什么这么急急忙忙。

2.毒刑拷打算得了什么?死亡也无法叫我开口。 毒刑拷打算不了什么。死亡也无法叫我开口。 3.实现四个现代化,难道不是全国人民的伟大历史任务吗? 实现四个现代化,是全国人民的伟大历史任务。 3.难道你就想不到它的朴质、严肃、坚强不屈,至少也象征了北方的农民? 你想到它的朴质、严肃、坚强不屈,象征了北方的农民。 4.每一个访问埃及的外国人,怎会不去看一看金字塔呢? 每一个访问埃及的外国人,都会去看一看金字塔。 5.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冬天来了,春天就不会远。 6.难道它要和我们一起搭船去外祖父家吗?它不要和我们一起搭船去外祖父家。 7.大自然难道没有许多美妙的声音吗? 大自然有许多美妙的声音。 五、直接引语改间接引语(第三人称转述)。 1.美丽的姑娘说:我是智慧的女儿。 美丽的姑娘说,她是智慧的女儿。 2.一位台湾同胞说:“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一位台湾同胞说,他是中国人,他爱中国。 3.小明高兴地告诉妈妈:“我在新华书店买了一本《雷锋日记》。” 小明高兴地告诉妈妈,他在新华书店买了一本《雷锋日记》。 4.贝多芬说:“我是来弹一首曲子给这位姑娘听的。” 贝多芬说,他是来弹一首曲子给这位姑娘听的。 六、疑问句、感叹句、祈使句、陈述句互换。 1.生活在新时代的青少年是多么幸福啊!(感叹句改为陈述句) 生活在新时代的青少年很幸福。 2.你们可以小点声说话吗? (改为祈使句) 请你说话小声一点! 3.伟大的祖国是非常美丽、富饶的。(感叹句) 伟大的祖国是多么美丽、多么富饶啊! 七、把句子改写成双重否定句 1.我有办法称出大象的重量。 我不可能没有办法称出大象的重量。 4.为了避免暴露,他们决定暂时断绝通讯联系。 为了避免暴露,他们不得不决定暂时断绝通讯联系。 3.我听说李晓为了帮助一位盲人昨天很晚才回家。

小学语文句型转换-有答案

小学语文句型转换有答案 他要去补习。(双重否定句) 他不可以不去补习. 你明天难道不来上学吗?(反问改陈述) 你明天不来上学。 他要去看书。(双重否定句) 他不得不去看书。 陈述句:你吃过饭了 反问句:难道你没吃过饭? 设问句:你吃过饭了吗?一定吃过了. 疑问句:你吃过饭了吗? 被字句:饭被你吃了. 把字句:你把饭吃了. 否定句:你没吃饭. .我们遵守纪律。 改为双重否定句:我们不得不遵守纪律 改为反问句:难道我们能不遵守纪律吗? 2.几场春雨后,娇嫩的笋芽长了出来。 改为比喻句:几场春雨过后,娇嫩的笋芽儿像刚出生的小鸡一样露出了头。改为拟人句:几场春雨过后,娇嫩的笋芽儿伸了个懒腰,从地里钻了出来。句式的转换: 一、把下列反问句改成陈述句、感叹句。 例子:反问句:还有比事实更能说明道理的吗? 陈述句:没有比事实更能说明道理的。 感叹句:没有比事实更能说明道理的! 3、不好好学习,能取得好成绩吗?

4、对少数同学不守纪律的现象,我们能不闻不问吗? 5、犯了错误,但是不敢向老师、同学承认,这是一个少先队员应有的态度吗? 6、我们能因为学习任务重而不参加体育活动吗? 7、没有爸爸采大赛的成功吗? 9、这不是伟大的奇观吗? 10、大家都是朋友,这样做应该吗? 11、父母辛苦地把我们养大,我们该伤他们的心吗? 二、把“被”字句改成“把”字句,把“把”字句改成“被”字句。 1、我把作业做完了。 2、农民伯伯把果园里的果子摘下来了。 三、展开丰富的想象,完成比喻句填空,看谁写得最美。 1、雨后,天空中出现了一道彩虹,宛如悬挂在天空。 2、月亮慢慢地从江心升起来了,圆圆的、亮晶晶的,好像一个 3、春风像一支彩笔,把整个世界 4、洁白的云朵像一样,轻轻地漂浮在空中。 5、美丽的西湖多么平静,就像一块

小学句型转换类型及方法技巧

小学句型转换类型及方法技巧 小学句型转换类型及方法技巧 (一)把握句式结构,明确词语分类 1.严格地把握句式结构 语文句式变换的方法及技巧 小学语文教学中常见变换句式的训练内容众多,例如句子的缩写,对句式进行仿写等。因为常见变换句式的教学内容过于抽象化,小学生在刚刚接触时很难在一时间内理解和掌握,学生在理解和掌握后知识容易混淆。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分解句式的主要结构,将较为复杂的句式转变为较为简单的句式,更加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例如,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缩句教学时,可以举例“我每天需要走很远很远的路去上学”,让学生把这句话缩减成十个字、七个字、五个字的句子。学生可以以小组交流的方式进行讨论,最终将讨论结果向教师汇报。讨论的过程也是对学生的训练过程,教师需要正确对学生进行引导,使学生在 讨论过程中了解句式结构,找寻缩句的规律。 2.明确词语的应用范围 想要使学生掌握良好的句式变换能力,教师需要帮助学生打下扎实的基础,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需要注重学生词语敏感性的培养,使学生了解词语在句子中承担着怎样的成分。在训练过程中可以让学生举一反三,让学生思考有哪些词语可以相互替换,或者找寻句子中能够代表动作、形态的词语,使得学生明确词语在句子中的成分。 加强对学生的训练,提升学生对词语的感知能力,使学生对词语的类别可以做出明确的判断,而不是依据自身的感觉。 (二)句式训练以个例学习为基础,引导学生发掘句式规律 1.理解个例 在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教师想要学生掌握某种句式,那么首先需要做的就是为学生提供相应句式的范例,使学生通过教师所提供的范例,对于句式有直观性的了解,并且在实际训练中提升语感。例

小学语文句型转换技巧解读

句型之间的转换 1、认识什么是句子。 句子就是由词或词组构成的,能够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其组成形式是“谁(什么、哪里)”加“做什么(是什么、怎么样)”。 例如:在明亮的教室里认真地学习知识。 认识句子对我们后面的修改病句、句式变换等很有帮助。 2、分辨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四种句子类型。 陈述句:能告诉别人一件事的句子,句末用句号。如:我游览了长城。疑问句:向别人提出问题的句子,句末用问号。如: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祈使句:向别人得出要求的句子,句末一般用句号,有时也用感叹号。如:油库重地,请勿吸烟! 感叹句:带有快乐、惊讶、厌恶等浓厚感情的句子,句末用感叹号。如:我们的生活多幸福啊! 一、直接引述改成间接转述 在说话与写作中,有时需要直接引用别人的对话,有时需要转述,即改成第三者转述。 一般的说来,直接叙述改间接叙述要注意三点变化: 1、标点变化。要将表示直接叙述的冒号改为逗号。 2、人称变化。要将直接叙述句中的第一人称改为第三人称,(即“我”

改为“他”“我们”改为“他们”)第二人称一般改为人名。 3、文字变化。可以改动少量文字。直接叙述改为间接叙述的原则:第一,不改变原句的意思;第二,句子通顺,无语病。 例子: ①温总理对废墟中的孩子说:“我是温家宝爷爷,你们一定要挺住,一定会得救的。”(直接叙述) 温总理对废墟中的孩子说,他是温家宝爷爷,让孩子们一定要挺住,一定会得救的。(间接叙述) ②同伴焦急地对向导说:“你得想想办法啊!”(直接叙述) 同伴焦急地对向导说,要向导得想想办法。(间接叙述) 同伴焦急地要向导想想办法。(间接叙述) 练习: 1、外公对小英说:“我告诉你,这是中国最有名的花。” 2、张强笑着对妈妈说:“李明今天生病了,我去帮他辅导功课。” 3、李老师兴奋地说:“我们班战胜了四(1)班,获得了冠军。” 4、王老师对小华说:“我把你的书包缝好了。” 二、反问句改为陈述句,陈述句改为反问句 一个意思可以用陈述句表达,也可以用反问句表达。两个不同的句式,表达的意思相近,但语气不同。 例子: ①”面对任何灾难,中华民族不会望而却步。(陈述句)

(完整版)小学语文句式转换归纳

一、反问句与陈述句间的转换:有不(否定词)去不,无不加不(否定词)。 陈→反:加上疑问词(怎么、难道)和语气词(呢?吗?) 二、把字句:主动者(动作行为的发出者)+把+被动者(动作行为的承受者) 被字句:被动者(动作行为的承受者)+被+主动者(动作行为的发出者) 三、调换顺序意思不变: 时间(地点、重点强调的内容)+逗号(,)+其余句子内容 四、直接引语(人物直接说的话,提示语后有冒号、引号) 间接引语(转述别人的话,提示语后加逗号,去掉引号) 注意:人称代词要变换 第一人称:我、我们 第二人称:你、你们 第三人称:他、她、它、他们、它们、她们 如:直接→间接 小明告诉我:“我明天要去春游。” 小明告诉我,他明天要去春游。 五、肯定句改为双重否定句(有两个否定词) 方法:一般改在后半句,找能构成否定词的字(有、能、是、可能……),如果没有可以再加否定词,最后看句子是否通顺,可进行适当的增减。 用“非……不可”的句式改双重否定句。 这些作业我一定要完成。 这些作业我非要完成不可!(句号→感叹号) 这些作业我不能不完成。 六、把句子改为比喻句。 一样事物(本体)+比喻词(好像、仿佛、是、宛如、似乎)+另一样事物(喻体,和原事物有相似之处:性质、形状、颜色、特点等) 七、把句子改为拟人句。 被描述的对象一般是动物或植物,改拟人句就是赋予他们人的动作或行为。(好处:生动、形象) 八、直接叙述与转述 第二个人转述(转给第三个人) A对B说话,然后B转述给第三个人听 妈妈对我说:“她明天还要去开会。” 2、第三个人转述(转给第四个人) A对B说话,然后C转述给第四个人听。 妈妈对爸爸说:“她明天要去开会。” 军官对夜莺说:“要是路带对了,他就把这东西送给你。” (二)从被转述的人(说话的那个人)来分析大致有3种情况 1、直述句提示语在前面。 妈妈说:“我明天还要去开会。”改为:妈妈说,她明天还要去开会。 2、直述句提示语在中间或者在后面。 “工作太多了。”妈妈说,“我明天还要去开会。”改为:妈妈说,工作太多了,她明天还要去开会。 “我明天还要去开会。”妈妈说。改为:妈妈说,她明天还要去开会。 (三)代词响应变化的分析 1、第二个人转述(转给第三个人)中的人称代词的变化。 A、妈妈对我说:“我明天要去开会。”改为:妈妈对我说,她明天要去开会。 B、妈妈对我说:“你要好好学习。”改为:妈妈对我说,让我好好学习。 2、第三个人转述(转给第四个人)中人称代词的变化。 A、妈妈对爸爸说:“你去买点菜。”改为:妈妈对爸爸说,让爸爸去买点菜。 3、指示代词的变化(这,那)

小学语文句型转换的方法

小学语文句型转换的方法 1、把字句与被字句的互改:把“把”或“被”前后的部分的词语进行交换(一般情况下),其余的照写。主语是动作的发出者(实施者)的句子叫主动句;主语是动作的接受者(受动者)的句子叫被动句。 例如:1.我被老师表扬了一番。老师把我表扬了。 2、陈述句改反问句:(1)、第一步:加上反问词、句号改问号(难道、、、、、、吗?或怎么、、、、、、呢?或不、、、、、、吗?)(2)、第二步:肯定改否定或否定改肯定。(3)、第三步:改完后读读句子是否通顺再进行适当加减字。 例如:(1)美丽的草原让人陶醉。改:美丽的草原怎能不让人陶醉呢? (2)真正的力量是人民群众。改:真正的力量难道不是人民群众吗? (3)秦王我都不怕,也不怕廉将军。改:秦王我都不怕,难道会怕廉将军吗? 3、反问句改陈述句:(1)、第一步:去掉反问词,问号改句号。(2)第二步:、 肯定改否定或否定该肯定。(3)、第三步:改完后读读句子是否通顺再进行适当加减字。 例如:如果我们不好好学习,将来能报效祖国吗?改:如果我们不好好学习,将来不能报效祖国。 4、缩句:(1)第一步:去掉“的”“地”“得”前面的词语。(2)第二步:去 掉表时间、表地点、表方位、表数量、表程度等词语。(3)、第三步:缩句后剩下“谁干什么”或“谁是什么”(一般为三个部分)。名词+动词+名词或名词+动词。 例如:(戴红领巾的)小姑娘(一片一片地)拾起(地上的)碎纸。 5、扩句:刚好与缩句相反。

6、修改病句:(1).成分残缺;例如:在这次活动中,受到了很大教育。改: 在这次活动中,我受到了很大教育。 (2).搭配不当;例如:春天的北京是美丽的季节。改:北京的春天是美丽的季节。 (3).用词不当;例如:班长把同学们的意见反应给老师。改:班长把同学们的意见反映给老师。 (4).词序混乱;例如:两个新旧社会,真是天壤之别。改:新旧两个社会,真是天壤之别。 (5).自相矛盾;例如:我估计他一定把这道题做好了。改:我估计他把这道题做好了。 (6).重复啰嗦;例如:班会上,小军首先第一个发言。改:班会上,小军首先发言。 (7).分类不当;例如:农贸市场里有黄瓜、豆角、白菜、西红柿、西瓜等蔬菜。 改:农贸市场里有黄瓜、豆角、白菜、西红柿等蔬菜。(8).错用关联词;例如:如果我们生活富裕了,就不应该浪费。改:即使我们生活富裕了,也不应该浪费。 (9)、指代不明;例如:小明和小军在教室写作业,老师叫他去一下办公室。改:小明和小军在教室写作业,老师叫小明(小军)去一下办公室。(10)、不合事理;例如:昨天下午,下了一整天的雨。改:昨天,下了一整天的雨。 (11)、一个动词两个宾语;例如:昨天下午,他戴着一顶帽子和一件大衣出门了。改:昨天下午,他戴着一顶帽子,穿着一件大衣出门了。

小学六年级语文句型转换类型总结归纳

小学六年级语文句型转换类型总结归纳 句式转换小学阶段一个重要的考点,无论是阶段性考试还是升学考试都是必考内容,所以对小学阶段常见句式转换进行系统地讲解,使学生了解几种句子变幻的特点,并能熟练掌握句式转换的方法是十分必要的。 1、陈述句和反问句之间的转换。陈述句:是陈述一个事实或者说话人的看法。它包括肯定句和否定句两种句式。例如:这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肯定句)多学些知识不是坏事。(否定句)反问句:反问句是问句的一种,无疑而问,答案就在句子里面,起到加强语气的作用。例如:小姑娘纯洁的心灵,难道不像一个含苞欲放的花蕾吗?【陈述句变反问句的方法】:陈述句变反问句要注意以下三点:1)加上疑问词(怎么、难道)和语气词(呢吗)怎么呢难道吗2)有不(否定词)去不,无不加不(否定词)。【即原来肯定的变否定,原来否定的变肯定】3)变标点。句号变问号。反问句变陈述句过程与陈述句变反问句相反例如:不耕耘怎么会有收获?不学习怎么会有知识?不耕耘不会有收获,不学习不会有知识。【练习与训练】巍巍高山是英雄坚强不屈的精神的象征。如果下面没有泉水,这么旱的天气,泥土不会这样湿。为了实现四个现代化,难道我们不应该努力学习吗?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怎么能不使我们感到亲切、舒服呢? 2、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之间的转换。直接引语(人物直接说的话,提示语后有冒号、引号)例如:鲁X在回信中说:我的信如果要发表,且有发表的地方,我可以同意。间接引语(转述别人的话,提示语后加逗号,去掉引号)例如:鲁X在回信中说,他的信如果要发表,且有发表的地方,他可以同意。【直接引语改间接引语的方法】:改标点。将句子中冒号改为逗号,去掉引号。【冒号改逗去双引】改人称。将句子中的第一人称(我、我们)改为第三人称(他、他们)若句中有第二人称(你、你们)应该分辨你、你们在句中指什么人,而后用具体的人名来替换,若没有具体所指,则不变也可。【一改三,我改他;第二人称若出现,特殊情况巧转换】查。检查句子的表述是否合理通顺。间接引语变直接引语的方法是一个相反的过程,也是注意三点。【练习与训练】1)巴金说:我爱月夜,但我也爱星天。 2)乌龟对青蛙说:你跳出井口来看一看吧。 3、肯定句改为双重否定句肯定句:这些作业我一定要完成。双重否定句:这些作业我不能不完成。【肯定句改双重否定句的方法】:一般改在后半句,找能构成否定词的字(有、

小学六年级语文总复习句型转换专项复习

小学六年级语文总复习句型转换专项复习 小学语文句型转换要求学生掌握的类型主要有三种:一是转换成“把”、“被”字句;二是陈述句与反问句的互换;三是直接引语转换成间接引语,在小学阶段通常叫做“换成转述句”。 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的互换 直接引语(人物直接说的话,提示语后有冒号、引号) 间接引语(转述别人的话,提示语后加逗号,去掉引号) 注意:人称代词要变换 第一人称:我、我们 第二人称:你、你们 第三人称:他、她、它、他们、它们、她们 (一)标点符号的改变 引述句改为转述句,冒号和引号要改为逗号。转述句改引述句,要加上冒号和引号。(二)人称的变化 1.引述是直接引用别人的话,而转述则是转达别人说的话,因此,引述句改为转述句 时,说话人即第一人称“我”要改为第三人称“他”或“她”。 如:张童说:“我一定要坚持长跑锻炼。” 改:张童说,他一定要坚持长跑锻炼。 练习 周杰伦说:“我要在辉县开演唱会。” 李宇春说:“星期五,我要参加百泉镇初级中学的元旦联欢会。” 2.当引述内容涉及其他人称时的改法。 如:姐姐说:“你说得对,我就这样做。” 改:姐姐说,我说得对,她就这样做。 上面的例句中涉及了第二人称,在改为转述句时就应改为第一人称。还应注意,冒号和引号前的内容不变。 练习 成龙说:“你们表现得很好,我要教你们武术。”

魏晨说:“我来教你唱《星空物语》。” 老师说:“你就应该这样做,我很赞同。” (1)第二个人转述(转给第三个人) A对B说话,然后B转述给第三个人听 妈妈对我说:“我明天还要去开会。” 妈妈对我说,她明天还要去开会。 (2)第三个人转述(转给第四个人) A对B说话,然后C转述给第四个人听。 妈妈对爸爸说:“我明天要去开会。” 妈妈对爸爸说,她明天要去开会。” 军官对夜莺说:“要是路带对了,我就把这东西送给你。”军官对夜莺说,要是路带对了,他就把这东西送给夜莺。(二)代词相应变化的分析 1、第二个人转述(转给第三个人)中的人称代词的变化。 A、妈妈对我说:“我明天要去开会。” 改为:妈妈对我说,她明天要去开会。 B、妈妈对我说:“你要好好学习。” 改为:妈妈对我说,让我好好学习。 2、第三个人转述(转给第四个人)中人称代词的变化。 A、妈妈对爸爸说:“你去买点菜。” 改为:妈妈对爸爸说,让爸爸去买点菜。 3、指示代词的变化(这,那) A、叔叔在信里对我说:“有时间我一定到你那儿玩。”改为:叔叔在信里对我说,有时间他一定到我这儿玩。 B、他对我说:“这是我的铅笔。” 改为:他对我说,那是他的铅笔。 4、趋向动词的情况(去,来) 妈妈对我说:“我来给你烧饭。” 改为:妈妈对我说,她去给我烧饭。

小学语文句型转换

小学语文句型转换 一、陈述句与反问句 (一) 反问句变陈述句 1、先删去反问词(怎能、怎么、难道、哪里等等),有的句子可适当再加上 “很”“都”等,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准确。 2、看句子里的有没有否定词“不”,有的给删去,没有的给加上。 3、反问语气词删去“?”变“。”。 练习: 1 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冬天来了,春天就不远了。 2 不对呀,大晴天怎么会下雨呢? 不对呀,大晴天不会下雨啊! 3 我刚搬到大田来,正需要营养,怎么可以交给你们呢? 我刚搬到大田来,正需要营养,不可以交给你们。 4 你看,烈日当空,连树上的叶子都晒蔫了,这不就是对骄阳似火最好的解释吗? 你看,烈日当空,连树上的叶子都晒蔫了,这就是对骄阳似火最好的解释。 (二)、陈述句变反问句

1将肯定句中的肯定词(是能会等)改为否定词(不是不能不回等); 2将否定句中的否定词(不是不能不回等)改为肯定此(是能会等); 3在肯定此或否定词前加“怎、怎么、难道、岂”等反问语气词; 4在结尾加上疑问助词“呢、吗”等,句末的句号改为问号。 练习:(1)白衣天使无私奉献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白衣天使无私奉献的精神难道不值得我们学习吗? (2)我们劝阻同学吵架是对的。 我们劝阻同学吵架难道不是对的吗? (3)每个人读了这个故事都会受感动。 每个人读了这个故事难道都不会受感动吗? 每个人读了这个故事怎能不受感动! (4)失败了还得干,不能知难而退。 失败了还得干,难道能知难而退吗? 失败了还得干,岂能知难而退! (5)没有比锻炼身体,争强体质更重要的事了。 难道有比锻炼身体,争强体质更重要的事? 二、缩句

小学语文常见句式变换方法与技巧

2017小学语文常见句式变换方法与技巧,为孩子收藏(附答案) 在小学语文的学习中,同学们重点学习的就是字词句的运用。而相比较与字词的学习,句子掌握起来就要困难一些。因为在小学语文的学习中,考查句子的运用,最常考的就是“句式转换”,它有很多种类型,比如:反问句与陈述句转换,直接引语与间接引语转换等等内容。 这是小学语文学习的重点,同时也是考试中最容易考到的知识点。所以同学们一定要掌握好它们。 今天,牛老师给大家分享一篇有关小学语文各类“句式转换”的集锦,方法与技巧+练习,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反问句与陈述句 反问句与陈述句有时为了表达的需要,可以把陈述句变为反问句,也可以把反问句变为陈述句,它们的意思相同,语气有所不同。 ➤一、反问句变陈述句 1、先删去反问词(怎能、怎么、难道、哪里等等),有的句子可适当再加上“很”“都”等,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准确。 2、看句子里的有没有否定词“不”,有的给删去,没有的给加上。 3、反问语气词删去“?”变“。”。 练习:(反问改陈述) 1、我们怎能忘记老师的淳淳教导? 我们不能忘记老师的淳淳教导。 2、那浪花所奏的不正是一首欢乐的歌吗? 那浪花所奏的正是一首欢乐的歌。 3、这里的景色这么美,怎能不使我们流连往返呢? 这里的景色这么美,使我们流连往返。 4、这点小事,难道还要妈妈担心吗? 这点小事,不要妈妈担心。 5、大千世界,哪里没有野花的倩影呢? 大千世界,到处都有野花的倩影。 6.你难道没看比赛吗? 你看了比赛。

7.你难道不去上体育课了吗? 你去上体育课。 ➤二、陈述句变反问句 1、先加上反问词(怎能、怎么、难道、哪里等等),有的句子可适当再加上“很”“都”等,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准确。 2、看句子里的有没有否定词“不”,有的给删去,没有的给加上。 3、反问语气词加上“。”变“?” 。 练习: 1、我们不能因为学习任务重而不参加体育活动。 (我们怎么能因为学习任务重而不参加体育活动呢?) 2、这幅画是我们班彩颖画的。 (难道这幅画不是我们班彩颖画的吗?) 3、父母含辛茹苦地把我们养大,我们不应该伤他们的心。 (父母含辛茹苦地把我们养大,我们怎么能伤他们的心呢?) 4、对少数同学不守纪律的现象,我们不能不闻不问。 (对少数同学不守纪律的现象,我们怎么能不闻不问呢?<难道我们能不闻不问吗?>) 直接引语与间接引语 ➤对话与转述的互换练习:(直接引语改间接引语) 1、外公对小英说:“我告诉你,这是中国最有名的花。” (外公对小英说,他告诉小英,这是中国最有名的花。) 2、张强笑着对妈妈说:“李明今天生病了,我去帮他辅导功课。” (张强笑着对妈妈说,李明今天生病了,他去帮李明辅导功课。) 3、李老师兴奋地说:“我们班战胜了四(1)班,获得了冠军。” (李老师兴奋地说,他们班战胜了四(1)班,获得了冠军。) 4、王老师对小华说:“我把你的书包缝好了。” (王老师对小华说,他把小华的书包缝好了。) 5、爸爸说:“我明天要去昆明,你自己做饭吃。” (爸爸说,他明天要去昆明,让我自己做饭吃。) 6、爸爸说:“你明天别去玩了,我带你有事去。 (”爸爸说,让我明天别去玩了,他带我有事去。) 缩句

小学语文句型转换-答案

(小学语文)句型转换练习题集锦答案 一、反问句与陈述句有时为了表达的需要,可以把陈述句变为反问句,也可以把反问句变为陈述句,它们的意思相同,语气有所不同。(一)反问句变陈述句 1、先删去反问词(怎能、怎么、难道、哪里等等),有的句子可适当再加上“很”“都”等,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准确。 2、看句子里的有没有否定词“不”,有的给删去,没有的给加上。 3、反问语气词删去“?”变“。”。练习: 1、我们怎能忘记老师的淳淳教导? 2、那浪花所奏的不正是一首欢乐的歌吗?我们不能忘记老师的淳淳教导。那浪花所奏的正是一首欢乐的歌。 3、这里的景色这么美,怎能不使我们流连往返呢?这里的景色这么美,使我们流连往返。 4、这点小事,难道还要妈妈担心吗? 5、大千世界,哪里没有野花的倩影呢?这点小事,不要妈妈担心。大千世界,到处都有野花的倩影。 6.你难道没看比赛吗? 7.你难道不去上体育课了吗?(反问改陈述) .你看了比赛。你去上体育课。 (二)陈述句变反问句第一步与第三步正好相反,第二步一样。 1、先加上反问词(怎能、怎么、难道、哪里等等),有的句子可适当再加上“很”“都”等,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准确。 2、看句子里的有没有否定词“不”,有的给删去,没有的给加上。 3、反问语气词加上“。”变“?”。练习: 1、我们不能因为学习任务重而不参加体育活动。 2、这幅画是我们班彩颖画的。我们怎么能因为学习任务重而不参加体育活动呢?难道这幅画不是我们班彩颖画的吗? 3、父母含辛茹苦地把我们养大,我们不应该伤他们的心。父母含辛茹苦地把我们养大,我们怎么能伤他们的心呢? 4、对少数同学不守纪律的现象,我们不能不闻不问。对少数同学不守纪律的现象,我们怎么能不闻不问呢?(难道我们能不闻不问吗?) 二、对话与转述的互换练习:(直接引语改间接引语) 1、外公对小英说:“我告诉你,这是中国最有名的花。”外公对小英说,他告诉小英,这是中国最有名的花。 2、张强笑着对妈妈说:“李明今天生病了,我去帮他辅导功课。”张强笑着对妈妈说,李明今天生病了,他去帮李明辅导功课。 3、李老师兴奋地说:“我们班战胜了四(1)班,获得了冠军。”李老师兴奋地说,他们班战胜了四(1)班,获得了冠军。 4、王老师对小华说:“我把你的书包缝好了。”王老师对小华说,他把小华的书包缝好了。 爸爸说:“我明天要去昆明,你自己做饭吃。”爸爸说,他明天要去昆明,让我自己做饭吃。 爸爸说:“你明天别去玩了,我带你有事去。”爸爸说,让我明天别去玩了,他带我有事去。 三、缩句 1、要知道写的是什么。 2、表示时间、地点、数量、方向、环境、修饰词语(的、地、得前面的词语) 都可以缩去。3、缩句后变成:“名词+动词+名词”或“名词+动词”。练习: 1、山民的几句朴素的话包蕴着意味深长的哲理。话包蕴着哲理。 2、红四团取得了长征中的又一次决定性的胜利。红四团取得胜利 3、汽轮发电机厂的工人师傅把一台台进口钻机熟练地安装好了。工人师傅把钻安装好。 4、语文老师给大家讲了一个关于小红帽打败大灰狼的故事。老师讲了故事。 四、修改病句病句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一)成分残缺 1、春天来了,越来越来暖和了。春天来了,天气越来越来暖和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