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因工程课程设计盥洗室

人因工程课程设计盥洗室

人因工程课程设计盥洗室
人因工程课程设计盥洗室

人因工程课程设计

校内学生公寓盥洗室的改进设计

指导老师:陈铓

组员:罗平唐翠林炳州肖遥汤庆

课程设计时间:7/13/2011~7/26/2011

目录

一、设计题目及说明 (2)

二、学生公寓盥洗室客观环境的调查 (3)

三、客观环境调查结果分析 (5)

四、改善方案 (7)

五、课程设计小结 (12)

六、参考文献资料 (13)

附注:小组各成员分工如下

实际测量与采集相关图片:唐翠、汤庆

讨论分析与改进:林炳州、罗平、肖瑶

制图:肖瑶

说明书的撰写:林炳州、罗平、肖瑶

一:设计题目及说明

题目:校内学生公寓盥洗室的改进设计

说明:学生公寓盥洗室的改进设计是整个学生公寓设计中最复杂但也是最重要的一部分,合理的学生公寓盥洗室设计能够减轻学生的疲劳与损伤,提高学习效率,为学生带来和谐,愉快的气氛以及更加美好的环境.本文运用人因工程的主要原则与理论,利用真实具体的数据,为学生公寓盥洗室进行了个性化设计,涉及布局,尺寸,环境,色彩与通风等各个主要方面,充分体现了人因工程的核心“以人为本,提高效率”。

背景:第十七、十八周是我们的人因工程课程设计周,我们的题目跟学生公寓盥洗室有关,给了我们机会对学生公寓盥洗室进行了解与改进。我们小组所选择的研究对象是南园学生公寓楼A.B栋里的盥洗室。众所周知A.B栋是南院学生宿舍楼中条件最好的,然而,通过对历届本校学生的调查,以及平时同学们的反应来看,学生公寓盥洗室的设计明显存在诸多不合理的地方,包括布局、环境、照明……一系列问题急需解决。本次课程设计就湖南工程学院南院学生公寓楼盥洗室的情况进行分析,所有有关尺寸的数据均为实际尺寸,希望通过比较各方面因素的关系,为其现状找到一个合适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盥洗室的改进、布局、尺寸、工效学

课程设计的意义:人机工程学主要是从人的角度出发来研究人-机-环境这三个因素,如何相互协调而达到效能最优,可以说其立足点在于保证人在工作过程中既能安全又能舒适地工作。实践表明在设计中忽视人性化设计而导致作业疲劳引发事故的情况并不少见,而且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进一步要求,各种产品的设计均要考虑到宜人的原则,这些都是人机工程学所要研究的内容。

课程设计的目的:通过本次课程设计,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相关课程的理论知识并积极寻找直接或间接资料来解决一些新的问题,既能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

解和掌握,又能培养其综合应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进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能锻炼其全面考虑问题的思想方法、工作方法以及计算、绘图和编写设计文件的能力,并了解有关人机工程学的设计标准。

二:学生公寓盥洗室客观环境调查

如图一

实地采集数据并作图如下

■洗手间外围260cm×160cm,

■洗漱台高77cm宽60cm长110cm深度5cm

■镜子尺寸60×40cm下边框距洗漱台40cm左边框距左侧壁30cm

■毛巾杆距地面150cm,

■防水插座距地面162cm

■水龙头及水管距地面90cm,

■洗漱间与厕所之间壁高210cm

■排风扇及灯开关距地面126cm

图(a)图(b)

三:客观环境调查结果分析

1、布局分析

(1)大便器的位置:如图(b)因为学生的清洗问题都在该洗手间解决,但会出现一些问题,学生在洗澡时可能会有肥皂掉到大便器里面的情况;还有大便器对着门口有着一种不雅观、不舒适的感觉,所有,大便器的位置应该有所改变。

(2)洗手间的位置:考虑到排风扇在厕所的位置如图(e),如果按照原布局看排风扇没有地方可安装,所以整个洗手间在寝室的位置也要改变。

2、尺寸分析

(1)洗漱台槽深度:如图(a)盥洗

池深度为5cm,洗漱时可能会有水溅出,所

以,洗漱台槽深度要加大。盥洗池太浅,

低于一般洗脸盆的高度。如图(c)因此,

洗漱中衣服前襟总是一片湿;洗衣服时,

水常溢出水池台面,弄湿鞋袜。

(2)洗漱台与人的尺寸关系:盥洗

池太低,从图(d)刷牙、洗脸时的三维模

拟土可以看出,刷牙、洗脸、洗衣服时弯

腰甚多,徒增劳累。图(d)种的人体大体

按中国成年人90百分位数身高加穿鞋修

正量进行人体尺寸建模。图(c)盥洗池太浅

图(d)在盥洗池刷牙、洗脸的三维模拟图

3、功能分析

(1)作为洗漱的地方,我们学校公寓洗手间却没有放置杯具的地方,所以,应该在适当的位置加以改进。

(2)通过观察,如图(f)洗手间照明条件较差,尤其在阴天的时候,洗手间内亮度实在太小,所以在光照上应该适当改进。

(3)为了防止出现在洗手间摔倒的情况发生,在地板砖的选择方面,应该向人生安全上考虑。

4、环境分析

本校卫生间内环境过于单调,与当代大学生的时代形象不符合。有必要进行适当的改进。

图(e)图(f)

四:改善方案

1、整体布局分析

卫生间是学校中进行个人卫生的常用场所,是具有便溺、清洗等功能的特定环境,实用性强,利用率高,应该合理、巧妙地利用每一寸面积。学校公寓卫生间最基本的要求是合理地布置“三大件”:洗漱台、大便器、淋浴间。有时,也将生活中一些清洁卫生工具纳入其中,如洗衣机的安置、拖把池(考虑清洗污物)、生活用品、卫生打扫工具的存放等。

卫生间在建筑设计时已安排“三大件”的下水位置,“三大件”基本的布置方法由外到内:从卫生间门口开始,最理想的是洗漱台靠近卫生间门,而大便器紧靠其侧,把淋浴间设置最内端。这样无论从作用、功能或外观上都是很好的。

洗漱台设计依卫生间大小来定夺,现在一般卫生间面积在3--6平方米左右,卫生间内的洗手台周围必须考虑预留一定的过道和活动空间,就5平方米洗手间而言,1.0m长、0.6m宽的洗手台已经足够了(学校可根据实际卫生间面积大小而定)。小卫生间也可选用立式洗面盆。洗漱台上方应设计银镜和镜前灯,镜子一般设计与洗漱台同宽即可。根据原建筑结构和使用要求,大便器有蹲式大便器和坐式大便器两种。为了卫生起见,一般客厅安装蹲式大便器,主卫安装坐式大便器。学校由于使用人员较多故使用蹲式大便器比较合适,预留大便器的宽度不应少于0.8m才方便使用。

淋浴间可以是用玻璃或浴帘间隔的现成独立淋浴房,也可以自做淋浴间,淋浴间的标准尺寸是0.9m*0.9m,理想尺寸是1m*1m,除非空间特别小,不应小于0.8m*0.8m,否则连转身、擦背也会碍手碍脚。设置玻璃隔断门进深不应小于

0.9m。设置淋浴间应考虑浴霸的位置与其对应,还应考虑开窗不受影响。

除了以上的“三大件”以外,卫生间内可设置拖把池,如果是蹲式大便器,则安装拖把龙头。面积允许时洗衣机也可安置在卫生间内,但应考虑干湿分开,避免洗衣机附近湿气过重,零件容易受腐蚀。

卫生间还要考虑如何巧妙地安排好林林总总的储物空间。在洗手台周边可大做文章,除台边有毛巾圈、纸巾架等,洗手台下一定要做柜子,它可有效地储放大量清洁卫生间的用品和放脏衣服的篮子。可在侧面的墙体“挖”进去一块做储藏柜。或利用镜子作镜柜,设置日常人们的卫生用品或女士的化妆品等,尽量避免把用品堆放在洗手台面上。在坐厕的上端可安装毛巾架,用以摆放干净毛巾或浴袍。淋浴间内可安置玻璃层板和浴巾架,放置淋浴的用品。

总之,卫浴空间中的洁具、搁架等应造型简洁,容易清理,卫生间的布局应方便使用,整齐有序。

2、各个功能区设计分析

(1)卫生间的设计分析

卫生间在学生公寓中地位的提升与布置的讲究正是迎合了现代学生公寓设计潮流的需要,美观实用、功能齐全的卫生间逐渐成为了新宠。

总之人们力求在功能、布置等诸多方面体现当代卫生间设计的合理性。

①卫生间设计要点:

地面:要注意防水、防滑

顶部:防潮、遮掩最重要

洁具:追求合理、合适

电路:安全第一,不宜有电线裸露的情况,防水措施至关重要。

采光:明亮即可

绿化:增添生气

美观:色彩定位和材质选择上应与洁具色调一致,颜色处理应自上而下、由浅到深。

方便适用:卫生间的设置地点及门的开启方向应考虑在最方便使用的位置。考虑到卫生间湿滑的特点,应就近设置必用物品和适当的扶手。整洁:盥洗区和淋

浴区要有一个模糊的划分,切忌零散、繁杂。

②卫生间适宜尺寸:

浴盆:侧面与墙间距不少于50cm;抽水马桶;纵向中线距离墙间距不少于38cm;前端线距墙间距不少于46cm;洗手盆:纵向中线距墙间距不少于36cm;淋浴间:宜靠墙角设置。

(2)洗漱间的设计分析

洗漱间的功能与作用:洗漱间一般设置在卫浴空间的前端,主要提供摆放各种盥洗用具及起到洗脸、刷牙、洁手、刮胡须、整理容貌等作用。还时常要起到置放脱、换衣服的作用。

①洗漱间的设计内容:

洗漱间的空间较小,设计应侧重简单和实用。设计策划的内容主要有化妆镜、面池、冷、热水的调节,盥洗用具的摆放等。

②洗漱间的内部装饰:

地面应选用具有防水、耐脏、易清洁的材料,如瓷砖、大理石板等。墙壁以光洁色雅的瓷砖较合适。天棚选用塑胶材料、石棉板或硅酸钙板并在其表面涂以水泥漆,既经济又实用。

③采光、照明及通风

有条件的卫生间可采用自然光与室外空气直接交流,亦可采用换气设备通风。晚间的灯光照明宜用柔和光,不宜直接照射。

(3)淋浴间的设计分析

淋浴间是专供沐浴的地方。

①淋浴间设计基本原则:

淋浴间使用面积不小于2.5平方米,冷热水的连接要比较方便,出水口应可调节冷热度,以免烫伤洗浴人的皮肤;

热水器切忌安装在浴室内,应分开安装在卫生间之外的通风处,避免中毒事件发生设计地坪时,还应考虑排水通畅,以方便清扫和排泄地面污水。

②淋浴间的内部装饰

由于沐浴时有大量的水及雾气,因此装饰选材时应以防水、防湿为重点。天然石材搭配使用不易滑倒,而大型瓷砖清扫方便,干燥迅速。这些都是淋浴间理

想的装饰材料。

淋浴间的墙壁面积最大,须选择防水性强,又具有抗腐蚀与抗霉变的材料。容易清洗的瓷砖、强化板花色多,可拼贴丰富的图案,且光洁平整易干燥,是非常实用的壁面材料。天花受水蒸气影响,最易发霉,以防水耐热的材料为佳。如选用硅酸钙板,表面涂以水泥漆,经济、防水性强。此外,多彩成型铝板和压克力成型天花板耐水性强,表面又贴有隔热材料,亦是浴室天花的理想用材。

③采光、照明和通风设备:

淋浴间的门、窗应密封遮蔽性好,以保持室内的热量和私密性。浴室除自然采光外,还必须辅以适当的灯光照明,以备晚间浴用。淋浴间的通风可选择自然通风或借助换气扇调节通风。

淋浴间的设计基本上以方便、安全、易于清洗及美观得体为主。由于的水气很重,内部装璜用料必须以防水物料为主。

在地板方面,以天然石料做成地砖,既防水又耐用。大型瓷砖清洗方便,容易保持干爽;而塑料地暗用价值甚高,加上饰钉后,其防滑作用更显著。

浴室窗户的采光功用并不重要,其重点在于通风透气。浴室的照明,一般以柔和的亮度就足够了。

浴室内温度高,放置盆栽十分适合。湿气能滋润植物,使之生长茂盛,增添浴室生气。

3、具体改善方案

(1)空间布局的改进

①将大便器的位置与淋浴间位置对换如图(g),并在中间设置台阶,防止洗浴时洗浴用品不慎掉入大便器内,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另外,考虑到安全因素,台阶应该设置倒角。当然水龙头的位置也要变。

②建议将卫生间的位置放在接近阳台处,这样对于卫生间内部的通风有一定的帮助。

(2)尺寸的改进

①将盥洗池外缘的高度提高到825mm,这一数据参考了目前有关市场相应主流新产品的有关尺寸。

图(g)改进后的布局

②将盥洗池最大深度设置为20—25cm,另外考虑到寝室人员较多用水量较大,为了便于废水的及时排除,可将盥洗池做成一定的斜度。

(3)功能的改进设计

①从实际拍摄的照片可以看到盥洗池下方和上方有大量空间被闲置,这不仅浪费了宝贵的空间,而且容易在盥洗池下方形成卫生死角,这显然与人因设计准则相违背,故可以在盥洗池下方添加一些功能柜,用于放脸盆,杯具,洗涤剂等生活用品。

②在盥洗池上方银镜下方可以添加一个台阶,用于放那些不宜与水接触的物品,如女生用的脂粉等等。

③考虑到照明要求,参考公共场所照明标准值,照度标准值为75/lx,Ra=60,还可以在银镜上方添加一个灯前镜如图(h)为效果图

④考虑到盥洗室内部湿度较大,地面较光滑,故普通瓷砖显然不适用,可以用抗滑性强,又容易清洗的特殊瓷砖。

图(h)盥洗台及上下布局效果图

(4)整体环境的改进与优化

可在适当位置,如墙体上,较空旷的区域放置自己喜爱的装饰物,创造活泼优雅的,生活环境。

五.课程设计小结

为期两个礼拜的人因工程课程设计结束了,它锻炼了我们小组查阅资料,进行方案构思,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设计过程中,我们按照指导老师的要求逐步完善设计方案。对指导老师提出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修改。完成了设计任务。但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

在本次人因工程课程设计过程中,由于对于人因的专业知识比较生疏,再加上平时没有什么设计经验,一开始的时候我们小组各位成员有些手忙脚乱,不知从何入手,甚至有些消沉。但在老师辛勤的指导下,和同学们的热情帮助下,功夫不负有心人,我们小组还是孙俪完成了所有任务。现在想想其实课程设计当中的每一天都是很累的,其实正象老师说得一样,人因工程的课程设计没有那么简单,因为你的每一个数据都要实地采集,并与标准数据进行对比。虽然困难很多,但是我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克服,然而还是难免有些疏忽和遗漏的地方,

毕竟任何人都不可能做到完美。在一个地方跌到了没关系,只要我们及时吸取经验并努力改正就会有收获,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呢?我们小组一直抱着这样的心态,最终完成了我的任务。

本次人因工程课程设计,充分运用了我们在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真正的做到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只有通过在这样的方法,才能让我们对所学的知识有一个系统的认识,之所以这样的课程设计是非常必要的。

最后要感谢我们的指导老师对我们的悉心指导,和同学的热情帮助。在设计过程中,我通过查阅大量有关资料,与同学交流经验和自学,并向老师请教等方式,使自己学到了不少知识,也经历了不少艰辛,但收获同样巨大。在整个设计中我懂得了许多东西,也培养了我独立工作的能力,树立了对自己工作能力的信心,相信会对今后的学习工作生活有非常重要的影响。通过这次课程设计,我才明白学习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都应该不断的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知识和综合素质。虽然这个设计做的不是最好,但是在设计过程中所学到的东西是这次课程设计的最大收获和财富,它使我们终身受益。

六、参考文献资料

1.郭伏、钱省三主编.人因工程学.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2.朱祖祥主编.人类工效学.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7

3、张力等编.人机工程学.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

4、阮宝湘编.人机工程学课程设计/课程论文选编.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5、GB10000-1988中国成年人人体尺寸

6、GB/T12985-1991在产品设计中应用人体尺寸百分位数的通则

7、GB/T13547-1992工作空间人体尺寸

8、GB16710.1-1996工程机械噪声限值

人因工程课程设计宿舍洗漱台设计

https://www.doczj.com/doc/2a18188534.html,/姚Y FEI 呈贡校区宿舍洗漱台的人机环境设计 摘要:根据调查发现我校学生宿舍洗漱台设计不符合人因工程要求,这种不合理的设计影响到学生的日常生活,同时也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和身体健康。本文实地调查学校三个园区洗漱环境设计,并分析洗漱环境不合理的设计,利用人因工程的方法找出设计不合理原因,结合人因工程的方法提出来比较合理的结构空间设计尺寸,力求为以后宿舍洗漱台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人因工程、洗漱环境、结构空间

目录 1.绪论 (3) 1.1人因工程学的概念 (3) 1.2 人因工程学的目的 (3) 1.3人机工程学的应用领域 (3) 1.4人机工程学的国内外研究 (3) 1.5 本文的研究内容 (5) 2.理论知识..................... .. (5) 2.1洗漱台空间和机构分析 (5) 2.2洗漱台人机环境分析 (7) 3.改进设计....... . (7) 3.1洗漱台空间色彩改进 (7) 3.2洗漱台宽度改进 (7) 3.3洗漱台高度改进 (8) 3.4水龙头改进 (9) 3.5水槽深度改进 (9) 3.6洗漱台其它改进 (9) 3.7改进前后评价.................... . (10) 3.8改进后洗漱台结构图................. . (12) 4.总结 (15)

1.绪论 1.1人因工程学的概念 人因工程学(Human Factors Engineering)是一门应用人性绩效(如生理、心理和工业工程),改善工作系统(包括人、工作、工具、设备、工作场所、工作责任和周边环境)使得人员能在安全、卫生和舒适的情况下,发挥其最大工作效率、及提高生活品质的科学。亦即,人因工程学是研究人与工作场所、人与生活及工作环境、人与使用器具间接口之互动关系,且包含相关之设备、工作场所、工做方法、生活环境和器具的一门实用性科学。 1.2 人因工程学的目的 人因工程的主要目的在增进人员的绩效(如增加工作的速度、提高工作时的安全性和增进工作时的正确性)、减少能力的浪费与疲劳、减少不必要的训练和降低训练成本、减少对特殊技巧和能力的依赖、增进人力的使用、减少人为错误所引发的事故,以降低时间和设备的损失,以及改善使用者或操作员的舒适程度。 1.3人机工程学的应用领域 由于现代科技迅速的发展及经济快速的成长,在人们对生活和工作品质之要求日渐提升之下,人因工程所扮演的关键角色也日益重要,人因工程可应用的范围更加广泛,包括生产制造、服务业之设备及工作环境、公共及生活空间、消费产品设计、计算机硬件及软件等等。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事故、健康与安全;(2)人体工作行为解剖学和人体测量;(3)认知工效学和复杂任务;(4)计算机软件人机工程;(5)计算机终端设计与布局;(6)显示与控制布局设计;(7)控制室设计;(8)环境人机工程;(9)专家论证:多工作环境;(10)人机界面设计与评价;(11)人的可靠性;(12)工业设计应用;(13)工业/商业工作空间设计;(14)管理与人机工程;(15)手工操作负荷,安全与培训;(16)办公室人机工程与设计;(17)生理学方面和医学人机工程;(18)产品设计与顾客;(19)风险评估,多种工作状况;(20)社会技术系统与人机工程;(21)系统分析;(22)任务分析;(23)管理培训

人因工程课程设计

《人因工程》课程设计 题目:人因工程在交通信号灯中的设计与应用 学院:机电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 14工业工程二班 姓名:汪长鑫王浩 学号: 1401040210 1401040222 时间: 14-15周 指导教师:吴海

摘要 现在交通安全对于我们的日常生活越来越重要,交通信号灯与我们的日常生活联系越来越紧密。交通信号灯的出现,使得交通得以有效管制,对于疏导交通流量,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减少交通事故有明显效用。但是交通信号灯也存在以下几个问题,本次课程设计研究旨在发现设计及安装不合理的状况 1.传统红绿灯(全屏灯)每个方向一组,共四组。这种红绿灯控制简 便但是缺点是只适合小型城市,由于没有各灯的停留时间,极易造成驾驶员误判从而导致交通拥堵。 2.箭头型红绿灯每个方向三组,共十二组。这种红绿灯应用广泛, 该模式下各方向车辆行人只需要按照相应指示箭头通行,缺点是绿灯时间较短,等待时间长,驾驶者容易心理焦躁。 3.红绿灯倒计时显示器与信号灯颜色不一致。容易出现闯红灯 4.部分红绿灯是单灯,通过变换颜色来控制交通,这种单一刺激的 情况下(即只有颜色)感知觉系统所需要的时间会较长 针对发现的问题及缺陷,运用人因工程学方面的知识进行重新考察和设计,提出部分建议,对机动车、非机动车、人行横道信号灯及信号灯灯架中存在的缺陷进行重新设计,力求重新设计的道路交通信号灯在交通安全中发挥作用。 关键词:道路交通信号灯,不合理设计,误判,心理焦躁,闯红灯

Abstract Now the traffic safety of our daily life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traffic lights in touch with our daily life more and more closely. The emergence of the traffic lights, make traffic is effectively controlled, for facilitating traffic flow, improve road traffic capacity to reduce traffic accidents have obvious effect. But there are also several problems with traffic lights, the course design of study aims to find the status of the design and installation is unreasonable 1. The traditional traffic light lamp (full screen) each direction a group, a total of four groups. The traffic light control is simple but the downside is only suitable for small city, because there is no residence time of each lamp driver misjudgment caused by extremely easily lead to traffic jams. 2. The arrow lights three groups in each direction, twelve groups. Under this model is widely used at the traffic lights, the direction of traffic just need to follow the instructions of the corresponding arrow, the disadvantage is that green time is shorter, waiting time is long, the driver easy psychological anxiety. 3. The traffic lights countdown display and light color is not consistent. It's easy to have a red light 4. Part of the traffic light is light, through the change color to control

人因工程研究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人因工程研究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宋寒梅 (湖南大学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 20110407105) 摘要:以人因工程学科研究方向和对象范畴为基础,以2001年~2005年人因工程各研究领域发表文章关键词和主要相关杂志内容检索统 计为依据,通过对已检索文献的阅读和比较,分析了21实际最初五 年国内外人因工程学研究的内容和特征。对国内外人因工程研究的热点问题进行了比较分析,并对所用的研究方法及应用对象进行比较。最后,结合国内科学技术水平和社会环境发展现状,提出了人因工程学在我国的发展趋势,并对其今后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人因工程学;研究方法;比较分析;研究热点 1.引言 人因工程学是近几十年发展起来的边缘学科,该学科从人的心理、生理等特征出发,研究人-机-环境系统优化,以达到提高系统效率,保证人的安全、健康和舒适的目的。人因工程研究领域涉及到几乎所有与“人”有关的系统。国外人因工程学科的发展经历了萌芽时期(科学管理),初始阶段(疲劳研究、人员选拔和培训)、成长阶段(人机界面设计)和发展阶段(应用领域和应用范围不断扩大)。我国的人 因研究比国外晚20年~50年,真正的发展是在1980年以后,主要以学习和引进西方人因工程理论和方法为主。 人类社会进入21实际,信息技术和制造技术的飞速发展改变着 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人的因素的影响和作用日益得到重视。与此

相关的人因工程学科在理论研究及应用上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新的研究领域不断诞生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国内外人因工程研究成果进行对比分析,比较其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上的异同,明确研究热点,进而把握人因工程学科的发展方向。 2.国内外人因工程学研究现状 2.1国外人因工程学研究现状 一直以来,我国理论界对国外人因工程学研究规模和成果的分析鲜有涉猎,因此本文首先进行了大量的英文文献阅读与翻译的准备工作,并通过专家咨询、因子分析,最终确定与人因工程学研究、应用和相关的外文期刊。其次,统计了从2001年1月到2005年6月为止的共1416篇英文文献,对其内容进行了逐一分析、统一甄选和聚类。 总体来看,国外涉及人因工程研究的期刊较多,发表的论文旨在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研究热点不断更新,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领导学术前沿。国外近五年人因工程研究内容包括人体研究、工作负荷与职业健康、作业环境研究、作业场所改善与作业方法研究、人因工程与行业研究、特殊人群研究、产品设计与评价、人机系统整体研究、组织和管理中的人因工程研究,以及人因工程项目成本绩效分析。图1描述了不同研究领域论文所占比重。

大学课程实验心得体会集锦

大学课程实验心得体会集锦 实验心得体会 在做测试技术的实验前,我以为不会难做,就像以前做物理实验一样,做完实验,然后两下子就将实验报告做完.直到做完测试实验时,我才知道其实并不容易做,但学到的知识与难度成正比,使我受益匪浅. 在做实验前,一定要将课本上的知识吃透,因为这是做实验的基础,否则,在老师讲解时就会听不懂,这将使你在做实验时的难度加大,浪费做实验的宝贵时间.比如做应变片的实验,你要清楚电桥的各种接法,如果你不清楚,在做实验时才去摸索,这将使你极大地浪费时间,使你事倍功半.做实验时,一定要亲力亲为,务必要将每个步骤,每个细节弄清楚,弄明白,实验后,还要复习,思考,这样,你的印象才深刻,记得才牢固,否则,过后不久你就会忘得一干二净,这还不如不做.做实验时,老师还会根据自己的亲身体会,将一些课本上没有的知识教给我们,拓宽我们的眼界,使我们认识到这门课程在生活中的应用是那么的广泛. 通过这次测试技术的实验,使我学到了不少实用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做实验的过程,思考问题的方法,这与做其他的实验是通用的,真正使我们受益匪浅. 实验心得体会 这个学期我们学习了测试技术这门课程,它是一门综合应用相关课程的知识和内容来解决科研、生产、国防建设乃至人类生活所面临的测试问题的课程。测试技术是测量和实验的技术,涉及到测试方法的分类和选择,传感器的选择、标定、安装及信号获取,信号调理、变换、信号分析和特征识别、诊断等,涉及到测试系统静动态性能、测试动力学方面的考虑和自动化程度的提高,涉及到计算

机技术基础和基于LabVIEW的虚拟测试技术的运用等。 课程知识的实用性很强,因此实验就显得非常重要,我们做了金属箔式应变片:单臂、半桥、全桥比较,回转机构振动测量及谱分析,悬臂梁一阶固有频率及阻尼系数测试三个实验。刚开始做实验的时候,由于自己的理论知识基础不好,在实验过程遇到了许多的难题,也使我感到理论知识的重要性。但是我并没有气垒,在实验中发现问题,自己看书,独立思考,最终解决问题,从而也就加深我对课本理论知识的理解,达到了“双赢”的效果。 实验中我学会了单臂单桥、半桥、全桥的性能的验证;用振动测试的方法,识别一小阻尼结构的(悬臂梁)一阶固有频率和阻尼系数;掌握压电加速度传感器的性能与使用方法;了解并掌握机械振动信号测量的基本方法;掌握测试信号的频率域分析方法;还有了解虚拟仪器的使用方法等等。实验过程中培养了我在实践中研究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培养了良好的工程素质和科学道德,例如团队精神、交流能力、独立思考、测试前沿信息的捕获能力等;提高了自己动手能力,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增强创新意识。 实验体会 这次的实验一共做了三个,包括:金属箔式应变片:单臂、半桥、全桥比较;回转机构振动测量及谱分析;悬臂梁一阶固有频率及阻尼系数测试。各有特点。 通过这次实验,我大开眼界,因为这次实验特别是回转机构振动测量及谱分析和悬臂梁一阶固有频率及阻尼系数测试,需要用软件编程,并且用电脑显示输出。可以说是半自动化。因此在实验过程中我受易非浅:它让我深刻体会到实验前的理论知识准备,也就是要事前了解将要做的实验的有关质料,如:实验要求,实验内容,实验步骤,最重要的是要记录什么数据和怎样做数据处理,等等。虽然做实验时,指导老师会讲解一下实验步骤和怎样记录数据,但是如果自己没有一些基础知识,那时是很难作得下去的,惟有胡乱按老师指使做,其实自己也不知道做什么。

人因工程期末复习重点

什么是人因工程? 基于对人和机器,技术的深入研究,发现并利用人的行为方式,工作能力作业限制等特点,通过对工具、机器、系统、任务和环境等进行合理设计,以提高生产率和安全性,舒适性和有效性的一门工程技术。 人因工程学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特点? 1.产品服务于客户,客户始终处于设计的首位 2.考虑个体在能力和限制上的差异及其对设计造成的影响 3.强调设计过程中,经验数据和评价的重要性 4.用系统的观点考虑问题、事物、过程、环境和人都不是独立存在的 5.人因工程学不是基于表格数据、指标进行设计,不是设计产品模型,不同于常识 什么是微气候? 微气候环境是指工作或生活场所所处的局部气候环境,主要包括空气气温、空气湿度、气流速度、以及热辐射条件等四个参数。空气气温是指空气的冷热程度。空气湿度是指空气的干湿程度。气流速度是指空气的流动速度。热辐射是指物体在绝对温度大于Ok时的辐射时的能量。 视觉特性(概念、应用等理解)? 1明暗视觉和色彩视觉 2明适应和暗适应:人从明亮环境进入黑暗环境时,视觉逐步适应黑暗环境的过程叫做暗适应,刚开始人眼不能辨别物体要经过,几十秒时间才能看清物体,这种适应叫做明适应。急剧和平繁的适应会增加眼睛的疲劳,使视力迅速下降,故室内照明要均匀而稳定。 3调节:调节是视觉的适应观察距离的能力,视觉工作距离不应小于3分之2调节近点 4视野:视野是指头部和眼部不动时,眼睛观看正前方所能看到的空间范围中心视角60°最为适宜视野视觉信息的感知是视野范围的限制 5视度:物体具有一定的亮度,在视网膜上成像所引起视觉感应的清晰程度称为视度 工作场所照明设计的要素及原则? 要素:一、照明方式;二、光源选择;三、眩光及其防控措施;四、照度分布;五、亮度分布 原则:1、最大限度的利用自然光,根据工作性质与工作点分布疏密,选用不同的照明方式:一般照明、局部照明、综合照明、特殊照明 2、考虑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光,无自然光最优选择显色指数高的人工照明 3、限制光源亮度,合理分布光源,光线转为散射,避免反射眩光,适当提高环境亮度,减少亮度对比 4、场内最大最小照度分别与平均照度之差小于或等于平均照度的三分之一 5、要求视野内有合适的亮度分布,提高照明质量还应该考虑照度稳定 色彩的特性(色彩的三要素)? 三个基本要素:色调,明度,纯度 色调:每种颜色区别于其他颜色的特征,区别色彩种类的名称 明度:与物体表面色彩的反差率,同一色调有不同的明度 纯度:色彩的纯净程度,取决于表面的反射光波波长范围的大小 色彩的表示方法(蒙赛尔原则)? 1 体系的中央轴坐标对应于明度,以符号V表示,反射率为零的颜色明度最低,设定明度轴坐标底端值为零,明度轴坐标顶端值为10,按视觉的等明度差均分为10段,构成等距坐标 2径向坐标(垂直于中心轴)对应于纯度,以符号C表示,中心轴的灰色系列纯度为0,离

人因工程学课程设计报告书

人因工程学课程设计说明书 题目:学生宿舍公共洗漱室的 人机学研究与设计小组: 成员姓名: 班级学号: 完成时间: 成绩: (学校) (系别)

目录 《人因工程学》课程设计任务书 (1) 课程设计说明书 (2) 前言 (3) 一、选题的目的 (3) 二、选题的意义 (3) 三、设计程序 (3) 第一部分评析准备 (4) 一、实地调研考察 (4) 1.1、洗漱室实际情况及调查表 (4) 1.2、问卷结果整理 (8) 1.3、问卷结果分析 (16) 第二部分人机评价及改进准备 (17) 一、洗漱室的整体布局评价 (17) 2.1.1、门的宽度 (18) 2.1.2、门的位置 (18) 2.1.3.人均使用面积 (19) 二、水龙头的使用及其与水管材料评价 (19) 2.2.1 水龙头的清洁及损坏 (20)

2.2.2 水龙头的使用空间 (20) 三、水龙头的水流的评价 (20) 四、洗漱室水槽的评价 (21) 2.4.1、水池太浅 (22) 2.4.2、水槽的高度 (23) 五、晾衣绳的高度评价 (24) 六、洗漱室的灯光评价 (25) 七、地板湿滑积水评价 (28) 2.7.1 地板湿滑 (28) 2.7.2、地面积水 (28) 第三部分改进设计 (32) 一、洗漱室的空间布局的设计改进 (32) 二、洗漱室水槽的设计改进 (33) 三、洗漱室的排水系统 (35) 第四部分设计评价 (38) 总结 (39) 参考文献 (40) 附录 (41)

《人因工程学》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设计题目 《学生宿舍公共洗漱室的人机学研究与设计》 二、设计任务 通过调研考察,分析现有学生宿舍洗漱室的人机关系是否合理,并结合所学《人因工程学》原理,对其进行调整设计,使得公共洗漱室能够得到更好地使用。

人因工程学案例

人因工程学案例 积极的案例 1、过去路标牌是用一般的油漆作为涂料的,现在路标牌全部用反光油漆, 夜间司机可以借助路标牌反射自身车灯的光线,在很远的距离就可以看 见路标牌,提醒时间提前,使司机有更充足的准备时间。并且,该油漆 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反射光线是有特定方向的,司机只能看到自己车灯 的反射光。这样避免其他汽车光线产生的眩光伤害司机眼睛,使之不能 看清前面的路况。 2、肯德基麦当劳等快餐点的设施布置是很人性化的。例如洗手间水池一高 一低,考虑了儿童实际身高条件。另外,他们均设置了单人的就餐环境, 面向墙或窗外的餐桌适合单个顾客就餐,符合人的心理需要。 3、汽车是人因工程应用比较多的地方。首先座椅是根据销售地人群的实际 身体条件设计的,还具有调节功能,司机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节。其次, 汽车的紧急制动是用手来操作的,而脚只负责非紧急情况下的制动,由 于手动比脚踩要迅速的多,所以在紧急情况下,需要手动制动。 4、卫生间的设计应更多地考虑人的因素,当前流行卫生间装修,马桶的颜 色选褐色,蓝色等,但是人体的尿液是通过颜色来反映人身体是否有某 种疾病的,用彩色的马桶会掩盖尿液的颜色,从而不能及时发现身体的 疾病。 5、楼层日光灯的开关以前是灯绳控制的,这种开关的缺点是灯泡怀掉需要 更换时不知道开关是通的还是断的,未切断电源更换灯泡更容易造成危险。现在采用按钮式开关,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到开关的通断情况,避免 上述危险的发生。更先进的开关还有声控式开关,这类开关仅在有声音 的情况下自动接通电源,声音消失自动切断电源。这样省去了人的操作, 而且更加节约能源。 6、手机是现代化的通信工具,但是在很多情况下手机来电铃声会打扰别人 的工作和休息,带有震动功能的手机就很容易避免这种问题。 7、在机动车道拐角出的建筑物通常会有圆角或斜角,对于要转弯的司机来说,看不见弯道的路况,容易发生事故,图 二布局,司机视野开阔,可以降低事故发生概率。 8、过去的笔记本是固定装订的,记不同课程的笔记不得不按照笔记本的顺 序记录,这样到复习时,各科笔记混在一起,非常不便。现在笔记本是 活页的,记笔记只需要拆下一张活页纸,到复习阶段,很容易把各科笔 记整理在一起便于阅读。 9、微软公司的word 文字处理系统非常人性化。其中它可以自动保存当前 所编辑的文档,在断电或电脑故障后还能提取最新的文档,不用从新编 辑所有文档。 10、城市里的步行街也考虑了盲人行走的需要,设置了盲人专用的道路,用有特殊纹路的瓷砖铺设,并且取消一切台阶,收到盲人的好评。 消极的案例 1、原西安交大管理学院大楼内,教室门上没有透明的玻璃窗,来上自习的 同学必须推开门才能看到该教室有没有空座位。这样打扰了室内同学的

大学生课程设计心得体会范文

( 心得体会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大学生课程设计心得体会范文College Students' experience in curriculum design

大学生课程设计心得体会范文 大学生课程设计心得体会 时光匆匆而过,一周转瞬即逝。在过去的这一周时间里面,原本以为会比较轻松的设计任务却让我觉得有点措手不及。虽然困难重重,但是在遇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中,我学会了耐心,学会了坚持,也学会了以前掌握得不太牢固的数电和模电知识。收获颇丰。 在这次电子课程设计中,我们小组的设计题目是汽车尾灯控制。在设计中我们使用了基本的芯片:双向移位寄74LS194,二输入与非门74LS00、四输入与非门74LS20、六反相器74LS04、3-8译码器,555定时器及电阻电容进行搭建。设计的时候并不是特别顺利,芯片的选择和电路的接法对于我这样从来没有实际操作过的学生还是有一定的难度的。经过我们大家集体的讨论过后,我们还是把最终的电路图拿出来了。这让我充分体会到团队的力量,团结才能让大家

把事情干好。一个人的力量始终太渺小,集思广益才能让我们进步得更快,让我们学到更多的知识。 最让我头疼的是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我们经常会因为一个小的失误,比如线接错了,有些地方的线没有接上等等问题而让实验板上的灯无法亮起来。这些都是让我始料不及的。由于不细心的地方太多,当时甚至有过要放弃的念头。但是我坚持了下来,当最终看到成果的时候,我觉得这一切都是值得的。记得汪中求说过细节决定成败。以前感触不深,没有注意太多的细节,总是抱着差不多就行了或者放纵自己的心态来面对生活学习中的许多问题。但是我现在明白了,这是不对的。对于科学我们就应该保持严谨的态度。课程设计中的许多细节都没有注意,老是求快,想早点完成设计和连接实验板的工作,但是这反而导致了很多次的失败。好在最终摆正了心态,细心检查之后,最终完成了连线。 我从这次的设计中还感受到坚持的重要性。做事情不能轻言谈放弃,虽然过程不顺利,与想象中相去甚远。但是只要我们能坚持,朝着自己既定的目标前进,就一定会走到终点。一点小小的挫折实

人因工程课程设计

课题:我校二楼食堂全触屏多功能售票机人因工程课程设计学院:长春工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专业:工业工程 班级:100110班 姓名:常幸福(20100357)

人因工程课程设计 一、设计题目及其说明 (3) 二、调研与分析 (3) 三、方案构思、多方案的对比与抉择 (4) 四、设计说明 (5) ㈠、整体外形图(具体尺寸图参见附录) (6) ㈡、人机界面设计流程图 (6) 1、购票功能 (6) 2、充值功能 (8) 3、缴费功能 (9) 4、建行ATM取款机功能 (10) ㈢、设计说明 (10) 1、对多动能售票机整体外形的设计说明 (10) 2、人机显示界面的设计 (11) ⑴、字符形状和大小设计 (11) ⑵、显示屏亮度 (12) ⑶、文字信息 (12) ⑷、色彩功能分析 (13) 五、设计小结 (14) 六、参考文献 (15) 七、为下一届学弟学妹留的作业 (15)

一、设计题目及其说明 食堂全触屏多功能售票机 针对我校饮食中心二楼的人因工程分析与改善,根据我们的调研分析发现食堂存在诸多问题,二楼饮食中心每天前去吃饭的人相对其它楼层较多,尤其在开学初和每周一的时候总是有大量的学生在排队等候饭卡充值或者打印小票,看到此景会联想到科研楼取款机前也具有类似的情形,根据此种状况我们设计了食堂全触屏多功能售票机。它集合了打印小票、饭卡充值、电话缴费和ATM取款机的功能。 二、调研与分析 我校饮食中心二楼进过假期的维修改善后已经有了一定的进展,但是经过一学期的使用和调试,仍然还有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通过我们的实地考察,发现二楼食堂还有许多地方需要改善。诸如: 1、餐桌的高度设计就不是很合理,有的人必须的大幅度弯腰才能 吃到放在餐桌上饭; 2、餐桌的大小也不太合理,如果俩人互相坐对面只能放下餐盘, 其他的饮料或者碗碟就没有地方可放; 3、有的座椅也不符合人的臀部体型,有时坐着还容易向下倾斜滑 下; 4、餐桌椅的颜色太单一,没有给人留下美感,从而影响到食欲; 5、餐窗口的设计没有考虑到由于冬天天气冷会产生雾气,导致学 生看不清窗口里面摆放的是什么饭菜;

人因工程学课程教学大纲

《人因工程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010341001 课程英文名称:Human Factors Engineering 课程总学时:40 讲课:32 实验:8 上机:0 适用专业:工业工程 大纲编写(修订)时间:2017.7 一、大纲使用说明 (一)课程的地位及教学目标 人因工程学是近几十年发展起来的一门交叉性应用科学,它研究的内容涵盖范围很广,与实际联系非常紧密,是一门很有应用价值的学科,是工业工程专业学生的一门必修课。 这门课主要研究人—机—环境这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恰当的设计和改进这些关系,使工作系统获得满意的效果,同时保证人的安全、健康和舒适。 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了解人体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掌握工作场所环境评价的方法以及作业空间设计的原则等一些人因工程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并能通过在相关实验中亲自动手,形成一定的实践能力,为学生将来从事实际工作做准备。 (二)知识、能力及技能方面的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并系统掌握人因工程学所涉及到的相关知识,学会运用人因工程学的方式方法去解决实际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旨在培养学生广阔的视野、从多学科角度去看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一种系统的观点和综合的能力,并通过实验环节的实际操作使学生增强实践的意识和能力。 (三)实施说明 1.本课程宜采用多媒体教学,以便更好地展示学科的研究成果、使用设备及应用案例。 2.教师应引导学生掌握人因工程学的基本概念,工作环境衡量指标的测定、评价和改善,体力工作负荷与脑力工作负荷的测定、疲劳的消除,并培养学生能够运用所学进行作业空间设计、人机系统与人机界面的设计与评价。 3.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酌情安排各部分学时,课时分配表可供参考。 (四)对先修课的要求 具备一定的数学、机械、管理、生理及心理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并已修完相关课程。 (五)对习题课、实践环节的要求 结合所学内容安排1-2次习题,布置学生课后完成,巩固所学内容。 本课程共有8学时实验,实验环节的安排如下所示: 生理因素实验2学时 测定人在不同色彩及光强的闪光融合频率值;测定响度绝对阈限值。 反应时测试实验2学时 对声音和光信号左右手简单反应时测定;对不同光信号的选择反应时测定。 环境照明与生产效率关系测定实验2学时 描述等照度曲线;测定并计算平均照度;简单方法测定和估算反射率;描述照明—工作效率曲线。 环境噪声测定实验2学时 用HS5633B型通用声级计测量工业企业或周围环境的噪声值。 (六)课程考核方式 1.考核方式

大学生课程设计心得体会范文(标准版)

编号:YB-TH-0172 ( 心得体会)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 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 大学生课程设计心得体会范文 (标准版) Being good at summarizing can enable you to choose the most reasonable ability to handle affairs when encountering the same or similar problems.

大学生课程设计心得体会范文(标准 版) 心得体会作用:善于总结可以使你在遇到相同或类似问题的时候可以选择最合理的处理事务能力,可以锻炼 你的逻辑思考能力,和判断能力。一个善于总结的人是很少会犯错误。本内容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使用。 大学生课程设计心得体会 时光匆匆而过,一周转瞬即逝。在过去的这一周时间里面,原本以为会比较轻松的设计任务却让我觉得有点措手不及。虽然困难重重,但是在遇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中,我学会了耐心,学会了坚持,也学会了以前掌握得不太牢固的数电和模电知识。收获颇丰。 在这次电子课程设计中,我们小组的设计题目是汽车尾灯控制。在设计中我们使用了基本的芯片:双向移位寄74LS194,二输入与非门74LS00、四输入与非门74LS20、六反相器74LS04、3-8译码器,555定时器及电阻电容进行搭建。设计的时候并不是特别顺利,芯片的选择和电路的接法对于我这样从来没有实际操作过的学生还是有一定的难度的。经过我们大家集体的讨论过后,我们还是把最

人因工程课程设计(计算机中的人因)

人因工程 个人设计报告 题目:浅析新型笔记本电脑中的人因工效学报告人:王小刚1111028 院系:控院工业工程 指导老师:张亚辉 2013年12月

新型笔记本电脑设计的工效学分析 【摘要】笔记本电脑作为常用的移动终端,正以更多的功能、更低廉的价位走进大众生活。PC的工效学设计或者“人性化”设计逐渐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如何才能设计出好的,更舒适、更高端的电脑才是抓住消费者眼球的关键,本文将针对新型笔记本的设计要求,做出分析,并从人因工程的角度提出改进设计。【关键词】新型PC 人因工程人性化设计高端 一、笔记本电脑和台式机的优缺点比较 台式机散热好,性价比高,寿命长,拆机方便,(小问题可以自己解决),组装比品牌机更有性价比,相比于笔记本不易使颈部产生疲劳。 笔记本电脑是台式PC的微缩与延伸产品,也是用户对电脑产品更高需求的必然产物。 其主要优点:体积小、重量轻、携带方便,超轻超薄是其的主要发展方向,它的性能会越来越高,功能会更加丰富。其便携性和备用电源使移动办公成为可能,因此越来越受用户推崇,市场容量迅速扩展。 总结: 1. 就是可以移动办公;

2. 耗电量较台式机小; 3. 辐射也较台式机小; 4. 在你身边没有电源的时候,电池可以顶一阵; 5. 可以让别人投来羡慕的目光,暂时满足一下虚荣心 台式电脑 笔记本电脑

新型笔记本电脑DTR:代表超桌面替换,这正是它的目标,删除两个 笔记本和台式机的缺点形成一个ultra-versatile替换设备。最明显的 进步是“宰杀”触摸屏,提升了监视,换了个更舒适的高度,类似于桌 面电脑。它是触屏的! 其他配件包括一个角度,更符合人体工学键 盘,,并降低电池的重量。 美国的另一个极端的重新设计。DTR是超然的主要电池。因为他 们的大型电力消耗和更长的工作时间,桌面替换几乎总是使用在办公 桌上,连接到电网。在这个场景中,巨大的内部电池有时占总重量的 50%。出于这个原因,。DTR是小,内置备用电池,而外部电池提供了 扩展的能力。 折角设计,易于抓握,相比于传统 的直体笔记本电脑,拿取方便,更 适合于人体手掌结构受力

人因工程课程设计

重庆理工大学 《人因工程学》课程设计报告 题目:基于人因工程学的公交车扶手分析、改善、评价专业:工业工程班级111040802 小组成员: 指导老师:

时间:2014616 —62014620 课程设计任务书 班级111040802 姓名_________________ 一、课程设计的题目 基于人因工程学的公交车扶手分析、改善、评价 二、课程设计主要解决的问题 (1)公交车扶手高度的问题分析以及改善_______________ (2)公交车扶手紧缺的问题分析以及改善_______________ (3)公交车扶手抓握不舒适的问题分析以及改善_________ 三、课程设计相关附件(如:表格、图纸、软件等) (1)公交车扶手的问题分析以及改善__________________ (2)关于公交车扶手的问题的调查问卷________________ (3)应用软件:auto CAD2007、WPS、VISIO _____________ 四、课程设计主要参考资料 (1)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刘焱,基于人机工程学的城市公交车设计方法研究

(3)______________ 五、任务发出日期:2014616完成日期:2014620 指导教师签字:___________________ 指导教师对课程设计的评语 指导教师签字:

目录 1.引言 (3) 2. 研究背景 (3) 3. 公交车扶手的问题 (4) 3.1问题一:扶手高高在上,乘客无可奈何 (4) 3.2问题二:无地儿可扶,扶手紧缺 (5) 3.3问题三:扶手设计不合理,抓握不舒适 (6) 4.分析与改善 (7) 4.1针对扶手高度问题 (9) 4.1.1扶手高度数据分析 (9) 4.1.2改善方案 (11) 4.2针对无地儿可扶,扶手紧缺问题 (12) 4.3针对扶手设计不合理,抓握不舒适问题 (13) 5. 改进方案的综合评价分析 (16) 6. ........................................................................ 设计体会16 参考文献 (17) 公交车扶手改善的设计

【2018】《大学计算机》实验报告

大学计算机 实验报告 编制教师:信息技术基础教研室全体教师审定:唐年庆 2018至2019学年第1学期 计算机科学学院

实验报告说明 本课程实验从开课学期第四周开始,每次课需要扫码签到、完成【勤学网】每周任务,十八周结束,共32学时。除统一安排的时间外,学生还可根据自己的实际适当安排课余时间上机。实验课注意事项如下: (1)每次实验前学生必须充分准备 ..每次的实验内容,以保证每次上机实验的效果。 实验过程中必须独立 ..完成。 (2)每次实验课将考勤 ..,并作为实验成绩的重要依据。 (3)每次实验完成后,亲自 ..批阅 ..,否则实验成绩无 ..将实验报告交实验指导老师检查 效。 (4)实验报告中学生必须填写【实验地点 ..完成。 ....】,注意:必须手写 ....】、【实验时间 (5)每次实验完成后,请将实验结果压缩后上传 .....到服务器。 (6)学期结束时,每位同学应将自己的《实验报告册》交各班级班长或学习委员, 由班长或学习委员以班级为单位、按学号从小到大排列 ........好统一交给实验指导老师,否则无实验成绩。 附实验成绩登记表

实验一:操作系统基本练习 实验日期:2018年月日实验地点:第三实验楼机房 一、实验目的: 1.掌握Windows 7 的启动和退出。 2.学会资源管理器、我的电脑的使用方法。 3.掌握控制面板的使用、Windows 7 系统设置。 4.掌握文件和文件夹的新建、选定、复制、重命名、删除和查找等操作。 二、实验任务: 1.实验准备:在【勤学网】(网址:http://17 2.16.26.3)下载“实验1”资料包,并解压于D盘,并将解压后的文件夹重新命名为你的姓名。 2.在“Text”文件夹中建立名为Test1.Txt文本文件。在所建立文本文件中用一种输入法输入以下文字内容: 3.查找C盘中所有jpg图片,然后按照大小排列,拷贝前.两.个到“Image”文件夹下;把资料包中audio文件夹下的css文件的扩展名修改为.txt类型,并设置为隐藏属性。 4.把任务栏调整在左边并取消“显示时钟”,然后抓取当前桌面图像,利用画图程序保存,命名为“窗口图像.jpg”,放在Image文件夹下。 5.在桌面上分别为“记事本”和“画图”两个应用程序建立快捷方式,并把这两个快捷方式复制到Text文件夹下。 6.查询磁盘的状态后然后回答下列问题:C盘:文件系统类型、已用空间、可用空间、容量。 7.选择合适的适配器模式,模式为:分辨率为800×600,增强色(16位),60赫兹。 8.给当前计算机添加一个用户,用户名为:JKXY,密码为:jkxy2340,账户图

人因工程课程设计

理工大学 《人因工程学》课程设计报告 题目:基于人因工程学的公交车扶手分析、改善、评价专业:工业工程班级111040802 小组成员: 指导老师:

时间:2014.6.16—62014.6.20 课程设计任务书 班级111040802 姓名 一、课程设计的题目 基于人因工程学的公交车扶手分析、改善、评价二、课程设计主要解决的问题 (1)公交车扶手高度的问题分析以及改善 (2)公交车扶手紧缺的问题分析以及改善 (3)公交车扶手抓握不舒适的问题分析以及改善三、课程设计相关附件(如:表格、图纸、软件等)(1)公交车扶手的问题分析以及改善 (2)关于公交车扶手的问题的调查问卷 (3)应用软件:auto CAD2007、WPS、VISIO 四、课程设计主要参考资料 (1)郭伏,省三《人因工程学》 (2)焱,基于人机工程学的城市公交车设计法研究(3)《2010年国民体质监测公报》数据统计

五、任务发出日期:2014.6.16 完成日期:2014.6.20 指导教师签字: 指导教师对课程设计的评语 指导教师签字: 年月日

目录 1. 引言 (3) 2. 研究背景 (3) 3. 公交车扶手的问题 (4) 3.1 问题一:扶手高高在上,乘客无可奈 (4) 3.2 问题二:无地儿可扶,扶手紧缺 (5) 3.3 问题三:扶手设计不合理,抓握不舒适 (6) 4.分析与改善 (7) 4.1针对扶手高度问题 (9) 4.1.1扶手高度数据分析 (9) 4.1.2改善案 (11) 4.2 针对无地儿可扶,扶手紧缺问题 (12) 4.3 针对扶手设计不合理,抓握不舒适问题 (13) 5. 改进案的综合评价分析 (16) 6. 设计体会 (16) 参考文献 (17)

大学毕业生课程设计总结与展望

大学毕业生课程设计总结与展望 工作总结 珍贵的三年大学学习生活即将接近尾声,我们迎来了大学最后一个比较关键的课程——毕业设计,因为它是衡量每个大学生知识掌握程度的关键,而且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一种检验,更是对自己能力的一种提高.毕业设计是学校对我们在大学中所学知识的一个检验,它几乎包含了我们学习的全部专业知识.毕业设计工作做的好坏,直接体现了个人现阶段实力的强弱,我们必须拿出百分之百的热情,用心搞好毕业设计. 经过几个月的奋战我的毕业设计终于完成了.但是现在回想起来做毕业设计的整个过程,颇有心得,其中有苦也有甜,不过乐趣尽在其中! 接到任务书以后进行选题,选择方案,了解课题思路.刚刚拿到课题——《多路可寻址遥控开关系统设计》的时候觉得有点恍惚,当时我有一种想法:觉得这么高难度的东西凭我的实力要完成简直是不可能,题目确定后就是找资料,完成图纸初稿.资料是做毕业设计的前期准备工作,好的开端就相当于成功了一半,因此资料是否全面、可靠,关系到整个毕业设计的进程.总之,不管通过哪种方式查的资料都是有利用价值的,要一一记录下来以备后用.在图书馆和百度搜

索中我查到了相关的资料和电路图,但是还是不太完善,后来又去找老师找到了相关的书籍. 通过前面几周不断搜索资料的过程中,我已经对所选的课题有了一定的了解,并且大概的设计思路已经确定了.于是和我们组的成员找到毕业设计指导老师周红兵老师,说明了我们对整个系统电路的设计与想法,指导老师给我们系统的设计思路讲述了在设计中需要注意的地方.经过老师的指导,我们的思路就越加清晰了,这不得不让我相信万事开头难的道理了,也坚定了我做毕业设计的信心.,这一步就是在这样一个基础上,综合已有的资料来更透彻的分析题目,最后完成图纸初稿. 在本次设计的过程中,我发现很多的问题,给我的感觉就是很难很不顺手,看似很简单的电路,要动手把它给设计出来,是很难的一件事,特别是整个电路图的设计,同时,通过本次课程设计,巩固了我们学习过的专业知识,也使我们把理论与实践从真正意义上相结合起来;考验了我们借助互联网络搜集、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和组织材料的综合能力;从中可以自我测验,认识到自己哪方面有欠缺、不足,以便于在日后的学习中得以改进、提高;这也使我明白要对以前学过的知识温故知新. 展望 通过这次毕业设计使我明白了自己原来知识还比较欠

人因工程学课程设计.doc

课程设计说明书 课程名称:人因工程学 题目:火车硬座车厢方面的人机学研究 专业:工业工程 班级: 11-1 姓名:吴霞、赵航 学号: 2011022410、2011022422 指导教师姓名:耿雷祝荣欣鞠金艳 设计起止日期: 2013年12月16日—2013年12月27日

目录 一、设计题目及说明-------------------------------------------2 (一)题目------------------------------------------------1 (二)说明------------------------------------------------1 二、现状调研-------------------------------------------------2 (一)现状调查--------------------------------------------3 (二)调查问卷--------------------------------------------5三、调研结果分析--------------------------------------------11 (一)结果显示-------------------------------------------11 (二)结果分析-------------------------------------------12 四、改善方案------------------------------------------------14 (一)座椅改善-------------------------------------------14 1.1改善背景---------------------------------------14 1.2改善原理---------------------------------------14 1.3人的坐姿状态-----------------------------------15 1.4坐姿受力---------------------------------------16 1.5人体尺寸数据获得-------------------------------17 1.6具体尺寸设计-----------------------------------18 (二)热水供应系统设计-----------------------------------20 (三)茶几的改进-----------------------------------------21 (四)火车照明设计---------------------------------------21 (五)车厢内色彩设计-------------------------------------23 (六)行李架的改进---------------------------------------24 (七)车厢中小推车的改进---------------------------------24 (八)卫生间的改进---------------------------------------24 (九)火车车厢中的温度改进-------------------------------25 9.1影响分析---------------------------------------25 9.2具体改进措施-----------------------------------25 (十)车厢内部空气质量的改进-----------------------------26 五、结论----------------------------------------------------27 六、参考文献------------------------------------------------28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