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教案最全版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教案最全版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教案

【课标解读】

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探讨其变化的因素。

【课前导读】

1.近现代社会的剧变是促使人们社会生活方式变化的根本原因。

2.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方式变化的主要阶段特点:

①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中期,中西合璧,不土不洋是这一阶段社会生活方式最突出特点;

②20世纪50年代后(新中国成立后),面貌焕然一新,但受到政治生活的明显影响;

③20世纪80年代后(改革开放后),变化迅速,科技在民众生活中的影响不断增加。

3.近现代社会生活方式变迁反映了中国社会近现代化的进程和社会的进步。

【知识结构】

一、近现代服饰的变化

1.总趋势(总特点):拘谨、保守、呆板、等级森严——美观、适体、方便、平民化

2.近代:

(1)男子服饰:

①长袍马褂——流行整个近代

②西装——鸦片战争后传入,民国流行

(疑难探究)西装何时传入我国?为何流行?

(西装的传入:鸦片战争后传入,民国初流行。流行的原因:从穿的角度:适体、潇洒;从社会转型:是民国成立后剪发易服的产物;从社会思潮:民国初年崇洋风气的产物。或西方文化对中国的侵略;西学思潮)

③中山装

A.基础、时间、设计者

B.造型特征:立翻领,对襟,前襟五粒扣,四个贴袋,袖口三粒扣。后片不破缝。这些形制其实是有讲究的,根据《易经》周代礼仪等内容寓以意义。其一,前身四个口袋表示国之四维(礼、义、廉、耻)。其二,门禁五粒纽扣区别于西方的三权分立的五权分立(行政、立法、司法、考试、监察)。其三,袖口三粒纽扣表示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其四,后背不破缝,表示国家和平统一之大义。

(疑难探究)从西装到中山装你能读出哪些启示?(从西装到中山装:反映中西文化的冲突与融合)

(2)女子服饰——旗袍的变化及流行:

由宽松肥大到适体、短袍窄袖(20世纪20年代)

(疑难探究)谈谈你对我国古代服饰的特点的认识。

A.样式变化不大,宽松肥大,遮盖了女性的曲线;反映了晚清时期,在封建伦理道德之下,人们的思想拘谨、保守、呆板。

B.服饰和阶级身份紧密相连,有着繁复的制度和规定,反映了古代封建社会的等级森严,但也反映了当时的民族特色。

C.是手工产品,历代服饰既体现了我国古代手工业的发展水平。也反映我国的文明文化的历程。

(疑难探究)认识我国近代服饰变化的特点及原因。

特点:中西并存和中西合璧、不土不洋;从保守、呆板向适体、方便过渡。

原因:①鸦片战争打开中国大门,中国社会结构变化,西方文化和西方生活方式传入中国

②西方民主思想的传播,中国人开始追求个性解放

3.现代(新中国成立后):

(1)演变①20世纪50、60年代:苏式服装(列宁装、连衣裙)

②20世纪60、70年代:中山装

③改革开放后:从穿暖到穿好,款式新颖,层出不穷

(2)现代服饰变化的特点及原因

①特点:政治性、保守性——开放性

②原因:①政治因素;②经济基础;③改革开放后的观念变化。

二、并行于世的中西餐

1.中国四大菜系的形成 (近代)

鲁菜:糖醋黄河鲤鱼、油瀑海螺;粤菜:五蛇羹、盐火鸡、烤猪;

川菜:怪味鸡块、麻婆豆腐;淮扬菜:鸭包鱼翅、西瓜鸡、盐水鸭。

2.西餐传入中国,中西餐并行于世

(1)时间、原因:

(2)影响:

三、居室建筑的演进

1.中国传统住宅:北方的四合院

2.中国住宅出现西化趋势:

(1)原因:鸦片战争后外国人来华……

(2)过程:①鸦片战争后,开始西化

②20世纪30年代,京津地区富家住宅完全欧化

③城市居民出现西式农具陈设

四、习俗风尚的变革

1.原因: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变革推动……

2.表现:

(1)婚姻风俗变化:

①古代:父母命之,媒妁之约

②清末民初:反对包办,婚姻自主——删繁就简

③现代:恋爱自由,婚姻自主

(2)丧葬礼俗变化:

①19世纪末20世纪初:

②新中国成立后:土葬——火葬

(2)其它风俗变化: (民国成立后,变化巨大)

剪辫易服;女子放足;反对迷信;公历使用;点头鞠躬;见面握手;女子步入社会。

【重难点突破】

1.你认为影响中国近现代生活中服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1)欧风美雨的潜移默化。西方国家资本的注入,把以工业文明、科学文化和生活方式为核心的近代文明移植到中国。

(2)西学思潮、革命思潮的推动。

2.概括近代以来中国服饰的几次大变迁。

(1)第一个阶段:鸦片战争后到新中国的建立。

①主要特征:中式与西式、传统和现代服饰并存。

②具体表现:西装、中山装、旗袍同时流行。

(2)第二个阶段:新中国建立后到十一届三中全会。

①主要特征:与革命相关的服饰成为主流;

②具体表现:列宁装、干部装、绿军装成为时尚。

(3)第三个阶段: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①主要特征:与世界接轨,多彩呈现;

③具体表现:服饰美观大方,款式层出不穷。

3.概述中国近现代社会服饰文化变迁的特点。

(1)在鸦片战争后直至民国时期经历了由盲目排外向学习西方;

(2)由过去的封建传统服饰向现代服饰趋进的过程;

(3)变化中呈现出既追新慕异、去土存洋,又新旧并存、中西合璧的特征。

海安县实验中学高三历史 第5单元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复习教案

江苏省海安县实验中学高三历史复习:第5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 活的变迁教案 【课前预习】 1.高考聚焦:近代以来的服饰和饮食等物质生活的变化及其原因;近代以来婚丧嫁娶等社会习俗和社交礼仪的变迁及其原因; 2.读背第14课的知识清单 3.预习练习:见《完胜新高考》108-109页 【课堂实施】 一.基础知识检查: 1.近代以来的服饰和饮食等物质生活的变化 a.服饰: ①是近代男子的通常服饰; ②后,“洋布”“洋装”(西装)渐渐进入城市百姓生活。民国成立后,流行开来,成为男子的礼服之一。 ③与是在广泛吸收欧美服饰优点的基础上形成的近现代民族服饰。 ④文革时期,和“干部服”盛行,蓝、绿、灰、黑成为服装的主要颜色。 ⑤改革开放以后,服装颜色从灰蓝色调为主变为五彩缤纷,从款色走向化。中国服饰从走向。 b.饮食: ①19世纪40年代起(鸦片战争后),开始传入,中西餐并行于世。吃西餐成为有钱人的一种时尚。 ②20世纪50-70年代,由于物质比较困乏,许多生活必需品凭计划供应。 ③由于经济体制改革提高了生产力,粮食产量逐年提高,到年,中国已基本解决了人民的温饱问题。政府还倡导工程,丰富的蔬菜、肉蛋、海鲜摆上了百姓的餐桌。 c.住房: ①中国传统住宅的样式:北方的四合院 ②鸦片战争后,中国的居室建筑开始出现的趋势,成为典型特征。2.近代以来婚丧嫁娶等社会习俗和社交礼仪的变迁 ①婚嫁习俗的变迁: 古代:,媒妁之言;近代:、;现代:恋爱自由,婚姻自主②丧葬礼俗的变化: 近代,丧葬礼俗趋于 ,并出现带有色彩的新色丧礼;新中国成立后,改土葬为。 ③社交礼仪: 辛亥革命后,握手、鞠躬取代跪拜作揖,握手逐渐成为社交场合的常见礼节。在称呼上,逐步采用平等的“先生”“同志”代替了“老爷”“大人”等称谓。 ④其它社会习俗: 戊戌变法时,维新派主张“断发易服”,“废止缠足”;前后,“断发易服”具有了的色彩;时期,政府颁布了和等法令,并以公历代替农历。 3.近代以来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发生变化的原因: 外因:鸦片战争以来,由于西方殖民者的入侵,西方的和也传入我国;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教案最全版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教案 【课标解读】 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探讨其变化的因素。 【课前导读】 1.近现代社会的剧变是促使人们社会生活方式变化的根本原因。 2.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方式变化的主要阶段特点: ①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中期,中西合璧,不土不洋是这一阶段社会生活方式最突出特点; ②20世纪50年代后(新中国成立后),面貌焕然一新,但受到政治生活的明显影响; ③20世纪80年代后(改革开放后),变化迅速,科技在民众生活中的影响不断增加。 3.近现代社会生活方式变迁反映了中国社会近现代化的进程和社会的进步。 【知识结构】 一、近现代服饰的变化 1.总趋势(总特点):拘谨、保守、呆板、等级森严——美观、适体、方便、平民化 2.近代: (1)男子服饰: ①长袍马褂——流行整个近代 ②西装——鸦片战争后传入,民国流行 (疑难探究)西装何时传入我国?为何流行? (西装的传入:鸦片战争后传入,民国初流行。流行的原因:从穿的角度:适体、潇洒;从社会转型:是民国成立后剪发易服的产物;从社会思潮:民国初年崇洋风气的产物。或西方文化对中国的侵略;西学思潮) ③中山装 A.基础、时间、设计者 B.造型特征:立翻领,对襟,前襟五粒扣,四个贴袋,袖口三粒扣。后片不破缝。这些形制其实是有讲究的,根据《易经》周代礼仪等内容寓以意义。其一,前身四个口袋表示国之四维(礼、义、廉、耻)。其二,门禁五粒纽扣区别于西方的三权分立的五权分立(行政、立法、司法、考试、监察)。其三,袖口三粒纽扣表示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其四,后背不破缝,表示国家和平统一之大义。 (疑难探究)从西装到中山装你能读出哪些启示?(从西装到中山装:反映中西文化的冲突与融合) (2)女子服饰——旗袍的变化及流行: 由宽松肥大到适体、短袍窄袖(20世纪20年代) (疑难探究)谈谈你对我国古代服饰的特点的认识。 A.样式变化不大,宽松肥大,遮盖了女性的曲线;反映了晚清时期,在封建伦理道德之下,人们的思想拘谨、保守、呆板。 B.服饰和阶级身份紧密相连,有着繁复的制度和规定,反映了古代封建社会的等级森严,但也反映了当时的民族特色。 C.是手工产品,历代服饰既体现了我国古代手工业的发展水平。也反映我国的文明文化的历程。 (疑难探究)认识我国近代服饰变化的特点及原因。 特点:中西并存和中西合璧、不土不洋;从保守、呆板向适体、方便过渡。 原因:①鸦片战争打开中国大门,中国社会结构变化,西方文化和西方生活方式传入中国

《社会生活的变迁》教案

《社会生活的变迁》教案 【内容标准】 以人们衣、食、住、行、用等方面的变化为例,说明改革开放对人们生活方式所产生的影响。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知道建国以来城乡居民物质、文化生活的变化等知识。培养学生认识与分析社会发展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教学,了解建国以来人们物质生活与生活的巨大变化,培养学生认识与分析社会发展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生活方面取得的巨大进步,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教学要点】 重点:建国以来人们衣、食、住、行等方面取得巨大变化及其原因 难点:建国以来物质和文化生活方面变化的原因。 【导入新课】 复习上一课时重点知识。 社会生活的变迁主要体现在物质生活(衣食住行)和精神生活(文化娱乐)两方面, 1987 年的中共十三大制定了 20 世纪末进入小康社会蓝图,进入新世纪,党的十六大又进一步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那么初步进行小康阶段的中国社会生活发生了哪些变化呢? 【新课探究】 一、从贫困走向小康 提问:两张生活照片,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请同学观看,回答:照片中的人物有什么不同?(从服饰发式、神态物质生活条件改善。) 你家居住的房屋与以前的住房有什么不同?(原来我们村都是土房,现在都是砖房,并且还有的进行室内装修。) 1.新中国初期:人民生活相当艰苦。 2.改革开放前:人民生活虽然有所改善但进展缓慢。 3.改革开放后:人民生活由脱离贫困、解决温饱到迈向小康。 讨论:最能反映人民生活水平改善的标志是生活消费结构的变化。生活条件的改善的原因是什么。 1 )改革开放,国家经济发展,社会财富充实,家庭收入增加。 2 )勤奋劳动,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素质,爱岗敬业,现在要有认真的学习态度,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 二、文化生活丰富多彩 1、引入提问:你主要通过什么途径了解时事新闻、国家大事? 2、主要原因:随着国民经济的逐步发展,城乡居民在物质生活提高的同时,精神文化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 3、概括主要表现: ⑴对文化教育的投入增多。 ⑵文化娱乐用品及服务支出在消费结构中的比例大幅度增长。 ⑶医疗、养生、保健受到重视。 ⑷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展现出多样性与个性化,提前消费、休闲生活成为新时尚。 4、深入理解并提问:

高考一轮复习历史教案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变迁

第九章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课标要求 1.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探讨影响其变化的因素。 2.了解中国近代以来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认识其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 3.以我国近现代报刊、影视和互联网的逐渐普及为例,说明大众传播媒体的发展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的巨大变化。 ◆备考指要 1.本专题的内容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在学习时要注意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应通过多种渠道,进一步了解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变迁的历史轨迹,并注意总结导致变迁的因素。 2.本专题的内容与世界形势的发展紧密联系。中国进入近代以来,己开始融入世界,学习时要注意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与当时世界形势的联系。 3.通过本专题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是历史和时代发展的必然性,学会站在发展的角度、用历史的眼光思考问题。 4.学习本专题可采用比较的方法。如比较古代服饰与近现代服饰的异同,可以加深对服饰变革的认识;通过比较古代交通、通信、和传媒方式的不同,从而加深对人们出行和传媒方式的不同,从而加深对人们出行和传媒方式变革的认识。还要注意同当前热点问题相联系。如联系磁悬浮列车的开通,理解交通工具的革新。 ◆教学主体 一、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四次大变迁 1.第一次大变迁: (1)时间:鸦片战争以后 (2)背景: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西方殖民侵略,“洋货”大量涌入,同时西方文化渗透到国民生活中,上海等近代化大城市崛起。 (3)主要表现:在被迫开放的沿海沿江地区,人民的生活与以前相比,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特别是城市变化尤其明显:①衣:“洋布”“洋装”渐入中国百姓生活;②食:鸦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教案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一、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 课标要求: 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探讨影响其变化的因素。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通过图书馆、上网浏览等方式,收集相关图片、音像等资料,掌握近代服饰、餐饮、居室建筑与家具陈设、社会习俗的变化情况;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探讨其影响其变化的因素;通过归纳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特点,培养归纳学习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根据教科书、教师或者网络提供的相关图片、史料和影像资料,与学生进行合作交流,主动探究“为什么近现代中国社会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会有如此大的变化”等问题,运用丰富的历史想象力,再现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场景,进而不断加深对历史和现实的理解。培养自己站在发展的角度思考历史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体验、感悟和反思的方式学习历史,拓展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将近现代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置于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变化的大背景之下,认识到它的发生是历史的必然,认识到历史的潮流是不可阻挡的,应该以开放的心态面对外部的世界。 教学课时:1课时。 重点难点: 重点:从衣、食、住、行等方面了解中国近代人们物质生活发生变化的基本史实和总的特点。 难点:结合以前学过的中国近代政治史的内容,从中国近现代社会巨变、西方思想观念和物质文明不断冲击的角度,认识中国近代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原因。 教学建议: 本课主要衣、食、住、社会风尚等方面向学生介绍了我国在19世纪40年代以来的社会生活和习俗的变迁。这些变化一方面说明国门洞开的中国开始向世界的文明靠拢,反证了明末闭关政策必然导致国家落后的现实;从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的生活质量才发生了质的变化,中国才会发生真正意义上的巨变。由于这一部分的内容和同学们的生活紧密相连,所以我们可以适当地采用多媒体的手段,适量地展现这一时期图片和影视资料,或以采访年长者的方式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以增加教学的直观感觉,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教学的效果。教学内容上紧紧抓住衣、食、住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实施教学。 通过课外阅读、上网浏览、收集实物(如老照片、旧服饰、旧器物)等活动,了解相关的衣、食、住、社会风尚等史实,探讨影响社会习俗发生变化的主要因素。并认识到,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是历史和时代发展的必然性,学会站在发展的角度、用历史的眼光思考问题。并将收集到的资料与老师、同学交流,或通过历史知识墙报、班级展览角等方式展出,与师生共同分享。 探究学习:查找有关资料,了解我国服饰发展的简单历史,写一篇关于服饰变迁方面的小习作。或者回家找一件旧服装(如中山装或旗袍等),看看它们有哪些特点?你喜欢这些服装吗?说出理由。

《社会生活的变迁》示范公开课教学设计【部编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第19课 《社会生活的变迁》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历史课程标准》要求:从衣食住行用等方面的变化,了解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本课是第六单元的第二课,新中国成立后,人们的衣、食、住、行等方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的生活发生了根本变化,生活水平不断的改善提高。随着人们收入的增加,休闲娱乐也成为人们正常生活的一部分,生活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而且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不断加大对交通运输和电信事业的投资,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便利了人们的生活也改善了人们的观念。 教学目标: 1.了解新中国成立以来,人们生活发生变化的背景原因和表现。 2.通过对比改革开放前后,掌握人们的衣、食、住、行、娱乐等方面发生的重大变化,并分析变化巨大的原因。 3.了解我国交通、通信事业的发展状况,分析交通、通信的发展对我们生活的重要影响。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衣、食、住、行、娱乐等方面发生的重大变化。 【教学难点】 交通、通信发展的重要影响,人们生活发生巨大变化的原因。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展示材料:

我和我身上这身风靡一时令我骄傲的军装眼下成了过时货。正在跳舞的人们已经穿上了高跟鞋、喇叭裤、尼龙衫,烫了头发,手腕上带着电子表,大概还有人在说英语......我跟我们头儿说我有办法买到日本产的彩色电视机,揣着部队养海带挣出来的3000块钱去广东倒走私电器去了。 ——《随笔集》展示图片:《作家王朔》 教师:从作家王朔的这番话中,我们可以看出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内,我国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那么,人们的日常生活到底发生了什么样的重大变化呢?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变化?今天我们大家就一起感受一下这些变化。 (设计意图)通过展示作家王朔的一段话,感受我国日常生活发生的变化,进而以问题的形式引发学生思考,能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进而导入本课内容。 【讲授新课】 一、日常生活的变化 1.日常生活变化的背景 展示图片: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学案]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Ⅰ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 知识结构: 影响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因素: 1、根本原因是鸦片战争以后,对近代中国政治、经济、思想造成影响; 2、推行各种改革,导致中国社会生活习俗的变化。 3、的兴起,一些先进的中国人积极主动吸收外国的一些生产生活方式; 影响现代社会生活变化的因素: 1、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当家作主。 2、改革开放后,党和政府把实现小康作为经济建设的奋斗目标。

Ⅱ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 知识结构: 近代以来交通工具进步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 交通工具和交通事业的发展,不仅推动各地经济文化交流和发展,而且也促进信息的传播,开阔人们的视野,加快生活的节奏,对人们的社会生活产生了深刻影响。

Ⅲ大众传媒的变迁 知识结构: 近代以来通讯工具进步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 通讯工具的变迁和电讯事业的发展,使信息的传递变得快捷简便,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 参考答案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Ⅰ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 影响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因素:

1、根本原因是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工业文明对近代中国政治、经济、思想造成影响; 2、中国政府推行各种改革,导致中国社会生活习俗的变化。 3、民主革命思潮的兴起,一些先进的中国人积极主动吸收外国的一些生产生活方式;影响现代社会生活变化的因素: 1、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当家作主。 2、改革开放后,党和政府把实现小康作为经济建设的奋斗目标。

Ⅱ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 近代以来交通工具进步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 交通工具和交通事业的发展,不仅推动各地经济文化交流和发展,而且也促进信息的传播,开阔人们的视野,加快生活的节奏,对人们的社会生活产生了深刻影响。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五单元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第14课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优质课教案_1

第14课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教学设计 一.教学分析 1.学情: 经过必修一和必修二专题一至专题三的学习,学生对自古至今的社会经济政治发展状况有一定的了解,为学习本课内容奠定了基础。学生在初中课本里也已初步领略了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的概况,但他们的知识是零碎的,没有形成系统的规律性的认识。这一节的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可以让学生自主收集资料进行主干知识的展示,教师以问题的形式进行归纳总结。 2.教材: 本专题主要叙述了近现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过程。主要涉及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交通和通信工具、大众传媒三个领域,重点突出鸦片战争、中华民国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改革开放四个发展阶段。 本节课主要讲述鸦片战争后西方资本主义政治、经济、文化势力进入中国,引起了中国社会各方面的剧烈变动,与此相伴,中国人民大众在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等方面,也开始了前所未有的深刻变化。随着中西各种社会文化因素的相互激荡和交汇,出现了许多色彩斑斓、新奇特异、令人目不暇接的新鲜事物,形成了中国社会生活和文化生活开始走向近代的广阔画面。因此,本课内容是对学生学习近现代社会政治经济历史的延伸和丰富,有利于加深学生对近现代社会政治与经济史的理解。对于本课教学,可以根据课标要求整合“衣、食、住、习俗四个子目”的内容,突出引导学生分析变化的因素,理解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变化与社会生活的关系。同时,我要依据学情和教学目标,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拓展,通过对典型史料的研读来更好地落实教学目标。 3.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指导学生通过阅读课文和独立思考,理解“断发易服”“废止缠足”“菜篮子工程”“安居工程”等概念的内涵和意义; (2)通过归纳、比较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情况,培养归纳发展特征的能力。通过思考“为什么近现代中国社会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会有如此大的变化”等问题,培养站在历史发展的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 (3)理解中国近代一些风俗习惯的进步,是人们追求进步、民主和文明的表现。掌握改革开放后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表现,并分析其原因。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提供大量近代以来不同时代服饰的图片和文字材料,引导学生研习中国近代以来服装的变迁史,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史料研习和多角度探究历史问题的方法。

重庆市高一历史必修二 第四章《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第一课《物质生活与社会习俗的变迁》全套教案

物质生活与社会习俗的变迁 【教材分析】 鸦片战争后,随着西方资本主义政治、经济、文化势力进入中国,引起了中国社会的剧烈变动,与此相伴,中国人民大众在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等方面,也开始了前所未有的深刻变化。随着中西各种社会文化因素的相互激荡和交汇,出现了许多色彩斑斓、新奇特异、令人目不暇接的新鲜事物,形成了中国社会生活和文化生活开始走向近代的广阔画面。这种变化的趋势是:由以往封闭逐渐走向开放、面向世界;由过去封建传统天下逐渐走向近代、现代化。 【学情分析】 1.学生在初中课本里已初步领略了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他们的知识是零碎的,对近 现代我国人民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没有形成系统的规律性的认识。本课着重引领学生通过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怎么变?”的史实,探究“为什么变?”的原因以及这种变化的特点和趋势。 2.物质生活的衣、食、住和社会习俗是学生比较熟悉并感兴趣的内容,可以让学生上 网查找有关资料或做相关社会调查,条件允许可自制成小课件在课堂上交流。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是学习本课的重要方法。因学生是外地外校的(杭州学生),在短时间里学生无法迅速做成课件,所以在本课的设计上以学生讲解为主,教师配合展示相关资料。 3.学生的个性特质与兴趣爱好有一定差异,在自主探究学习时让学生自由选题进行适 当的学习分工,然后再合作学习。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基础知识:了解近代以来物质生活变化的史实:服饰的变化、饮食结构的变化、住宅的 变化;了解近代以来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婚姻风俗的变化、丧葬礼俗的变化、其他社会风俗的变化。 基本技能: (1)解读历史图片,学会从特定的中国社会历史大背景中去探究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 (2)探讨影响近代以来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因素,学会从多角度分析思考问题,加深对历史与现实的理解。 2.过程与方法 选取有代表性的服饰、饮食、住宅、婚礼、丧葬、礼仪等历史老照片和文字资料再现近代以来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场景,结合现实物质生活和婚、丧照片进行对照,让学生感受社会生活的变迁,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走近历史,感悟生活。

2019-2020年高中历史《第14课近现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教案附教学流程图

2019-2020年高中历史《第14课近现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 教案附教学流程图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掌握近代服饰、餐饮、居室建筑与家具陈设、社会习俗的变化情况。 并分析发生变化的原因,增强学生分析史料,解决问提的能力。 (2)通过归纳、比较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情况,培养学生归纳历史课本信息和资料的能力。 (3)掌握改革开放后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表现,并分析其原因。 2.过程与方法 (1)课前通过学案让同学通过上网、图书馆查资料、询问家长等方式,课堂上通过材料学习法和归纳学习法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 (2)通过材料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归纳历史本质特征。并展开自由讨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近现代中国物质生活和习俗的演变,让学生认识到社会进步的必然结果,也是中国走向近代化的体现。 (2)改革开放后人民生活的巨大变化,是以中国共产党正确领导为根本前提。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改革开放后中国人的物质生活巨大变化 2.教学难点:影响中国近现代物质生活与习俗发生巨大变化的因素。 三、主要教学方式与教学用具 1.教学方式:启发式、讨论法、合作教学。 2.教学用具:制作的课件、有关的图片。 四、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激发学生讨论:我们现在的服饰是如何演变过来的?(图片:校服、时装、旗袍、中山装) 【学习新课】 1、现象 衣:长衫马褂 食:满汉全席-粗茶淡饭 住:深宅大院-北京四合院、广州西关大屋--重视家庭,家族集体生活的体现 行:马车-坐船-步行 2、原因:提示学生可以在若干方面回答(政治、经济、思想、对外关系……) 然后引导他们每个方面简约回答,可提示学生回忆必修一的内容。 3、总结:鸦片战争前中国尚处于封建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社会。 (三)鸦片战争后的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 1、打出衣、食、住、行四个项目,要求学生按照之前查资料等方式回答物质生活的变化。 •衣食住行—从沿海到内地 •衣:洋布、洋装 •食:西餐 •住:小洋楼 •行:火车、轮船 2、原因:简要找出两个或以上方面的原因 •例如:经济上:自给自足自然经济瓦解,外国货涌入 •对外关系上:开辟通商口岸,西方思想技术传入 3、近代风俗变化-断发易服、废止缠足,通过照片和文字进行详细解析。 •4、询问学生近代风俗变化的原因—

2021高中历史专题四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第1课物质生活的社会习俗的变迁教案(含解析)人民版必修

专题四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一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 课程标准: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探讨影响其变化的因素。 一、变化中的男女服饰 鸦片战争后到新中国的建立。 (1)概况:男子:长袍马褂→西装→中山装;女子:旗袍。 (2)特征:中西合璧,土洋并存。 2.第二阶段 新中国成立后到十一届三中全会。 (1)概况:50年代到60年代中期:列宁装、连衣裙。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末:军装、“干部装〞。 (2)特征:受政治因素影响,与革命相关的服饰成主流。 3.第三阶段 改革开放后,新式新款层出不穷。 (1)概况:改革开放后,人们对服饰的要求开场由穿得暖向穿得好、穿得时尚、穿得个性过渡,款式新颖的服装层出不穷。 (2)特征:与世界接轨,多彩呈现,由封闭走向开放。 4.变化的趋势 由拘谨、保守、呆板、等级森严逐渐向美观、适体、方便、平民化转变。 二、并行于世的中西餐 1.传统菜系 鲁菜、粤菜、川菜、淮扬菜四大菜系得以在近代开展和最终形成。 2.西方饮食

(1)传入:从19世纪40年代起。 (2)西式饭馆:最初由外国人经营,之后在各通商口岸陆续出现由中国人经营的西餐馆。 (3)西式糖果糕点与饮料也受到国人的欢送。 3.中西区别 烹饪方式、食品种类、就餐环境、礼节要求都存在明显区别。 4.重要影响 (1)一些西餐中常用的原料开场大量进入百姓饭桌。 (2)西菜、西点逐渐成为国人饮食的重要组成局部。 三、居室建筑的演进 1.北方传统民居 四合院流行于北方乡村或城市,是北方地区的典型民居。 (1)出现:鸦片战争后,在租界等外国人集中居住区,西式住宅开场出现。20世纪30年代前后,京、津等地开场出现受城市居民欢送的西化居室建筑。 (2)影响:中国的居室建筑融入了西式建筑的特点,中西合璧成为典型特征。同时,西式的家具陈设也受到人们的欢送。 四、习俗风气的变革 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新中国的成立以及改革开放等,都对社会习俗变革产生了重大影响。 2.表现 (1)婚姻风俗: ①近代:19世纪末20世纪初,丧礼趋于简化,并出现了带有浓厚西方色彩的新式丧礼。 ②现代:新中国成立后,殡葬风俗由土葬开场向火葬改革。 (3)其他风俗: ①民国成立后,开展了剪辫易服、迫令放足、破除神权、反对迷信等活动。 ②公历在官方活动中得以实施,点头鞠躬取代了传统的跪拜作揖,握手逐渐成为社交场合的常见礼节。 (4)民众思想观念的变化:旧道德、旧礼教遭到批判;女子获得受教育权利,开场走出家庭,步入社会。

近现代中国社会生活的演变教案

近现代中国社会生活的演变教案。 第一节:清末社会变革 1.1 课程目标 学习清末社会变革的基本情况和影响,了解康有为、梁启超等新思想家的思想和社会反映。 1.2 课程内容 1.2.1 背景介绍 介绍清朝末期的政治和社会背景,包括八国联军入侵、甲午战争、戊戌变法等事件,让学生掌握当时社会的混乱和不平等。 1.2.2 新思想家和社会反应 介绍康有为、梁启超等新思想家的思想和活动,尤其是对中国传统文化和政治形态的批判。通过阅读他们的著作和文章,了解当时社会上蔓延“变法思潮”和民主思想的兴起。 1.2.3 影响 了解新思想家和“变法派”的社会影响和带来的变化,包括政治局势、社会风气和文化传统等方面。进一步思考这些变化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意义和作用。

1.3 教学方法和评价 教学方法:PPT讲解、班内讨论、阅读课外资料。评价方式:小测验和论文写作。 第二节:20世纪初民主革命 2.1 课程目标 了解20世纪初中国民主革命的过程和关键事件,掌握革命运动和思想的主要特点。 2.2 课程内容 2.2.1 辛亥革命 介绍辛亥革命的起因、发展和意义,重点分析革命的政治宣言和举措,并让学生了解各方面反应,包括民众的反政府情绪和媒体的宣传等。 2.2.2 新文化运动 介绍新文化运动的起源、理念和重要人物。重点介绍运动对中国传统文化和教育体制的挑战和影响,以及运动为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奠定基础。

2.2.3 其他思想和运动 介绍其他思想和运动,如“三民主义”、“国共合作”、“五四运动”等,让学生了解不同思想和运动在中国现代史上的地位和意义。 2.3 教学方法和评价 教学方法:小组讨论、文献阅读、演讲展示。评价方式:课堂表现和汇总报告。 第三节:社会主义建设 3.1 课程目标 了解新中国成立后的社会主义建设历程和成就,掌握其中的重要事件和政策措施。 3.2 课程内容 3.2.1 福利政策 介绍新中国在社会福利、医疗保障和教育方面的政策,重点分析“人民公社”和“文革”时期的社会改革和变革。 3.2.2 经济发展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第19课《社会生活的变迁》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第19课《社会生活的变迁》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掌握中国社会生活的三个重大变迁:封建社会向资本主 义社会的过渡、资本主义制度的完全确立以及社会主义的到来和建设。 (2)了解社会生活的变迁对中国人民的生产、生活、文化等 方面产生的深刻影响。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讲解和课件呈现,引导学生思考中国社会生活变迁 产生的原因。 (2)透过社会生产、生活、文化等方面表象,深入揭示社会 变迁所带来的深刻影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了解社会生活的变迁必然伴随着旧的消退和新的兴起, 了解历史地看待事物和珍视生命,珍惜开放的现代社会。 (2)感受中国人民在自己独立自主、发展、进步的过程中所 经历和付出的艰辛,凝聚对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和力量。

【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 (1)掌握中国社会生活变迁的起因、过程、结果。(2)了解中国社会生产、生活、文化等方面的变迁。 2.教学难点: (1)理解社会变迁带来的影响。 (2)理解社会制度和社会生活发展互相促进的关系。【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开展活动:“藏在照片里的历史” (1)教师引导学生看图片: 图一:清代的官员、士人、商人。 图二:20世纪20年代的南京市民。 图三:改革开放初期的中国职工。

(2)教师提问: 图一:如果你是当时的士人,在清朝世道真的越来越悲催的情况下,你会怎么办? 图二:南京市民生活比起清朝、民国都有了很大的变化,这种变化代表了什么? 图三:改革开放初期,中国民工的生活状况变好了,你有没有想过这变化背后代表了什么? (3)引入新课: 今天的历史课,我们将学习的是中国历史上的社会生活变迁。通过这张鸟瞰南京的照片,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南京的市容在不断变化,市民的生活也不断得到改善,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呢? 2.新课讲解 (1)教师通过ppt教授生活变迁的三个阶段:封建社会向资 本主义社会的过渡,资本主义制度的完全确立以及社会主义的到来和建设。 (2)教师提问: ①为什么会从封建到资本主义呢?

专题五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教案2--课程、服饰、观念、建筑)

专题五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教案2—课程、服饰、观念、建筑) 1.[2013·四川卷] 课程变化与时代发展密切相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12年四川军政府令:“前清小学教科书,凡有尊儒崇满清及不合共和国宗旨等课,分别订正。”9月又饬废止读经,禁用清朝会典律系等为教科书。高初等小学加授缝纫课,高小改中国文为国文,中国史为本国史,格致课改为理科,增设英语,又饬注意体操、音乐、图画、手工等科。 (据贾大泉(四川通史)卷七) (1)根据材料一概括1912年四川小学课程指导思想的突出变化,并分析其积极作用。 材料二 (2)上图所示教材出现在新中国哪一时期?当时教材所呈 现的特色主要是由哪些原因造成的? 材料三20世纪七八十年代,我国高中历史教材对工业革命的影响表述为三个方面:促使社会生产力迅速提高,巩固了资本主义各国的统治基础;使整个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对立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展开疯狂的殖民掠夺,使东方从属于西方。现行高中历史教材大多表述为: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促进了相关国家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并推动其进行民主化改革和法制化建设。工业革命促进了城市化进程和科学教育的发展,促进了科学共产主义的产生。工业革命使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成为社会的两大阶级。工业革命推进了资本主义殖民体系的形成,密切了国际交流,促进了先进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的传播,扩大了工业文明对世界的影响。 (据高中历史教材整理) (3)根据材料三,指出两个时期高中历史教材关于工业革命影响的表述体现了何种不同的历史观?说明现行高中教材对工业革命影响的表述反映了哪些方面的时代要求? 2.[2013·重庆卷]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赵武灵王(前325—前299年在位)与肥义谋胡服骑射。国人皆不欲,公子成(赵武灵王的叔父)曰:臣闻中国者,蛮夷之所则效也。今王舍此而袭(穿)远方之服,臣愿王熟图之也!王曰:夫服者,所以便用也;制国有常,利民为本。吾国东有齐、中山,北有燕、东胡,西有楼烦、秦、韩之边。今无骑射之备,则何以守之哉?而叔顺中国之俗,恶变服之名,非寡人之所望也。公子成听命,乃赐胡服。于是始出胡服令,而招骑射焉。 ——司马光《资治通鉴》 (1)根据材料一,归纳赵武灵王颁布胡服令的目的及其关于服饰的基本观点。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胡服骑射改革的时代背景。

《第四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教学设计(精)

《第四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教学设计一、教材单元分析: 第四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用三个课时概述了中国近现代(也就是从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至今)一百六十多年中国人民社会生活所发生变化的历史。社会生活包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一般来说,物质生活指衣食住行用等方面;精神生活指文化娱乐和风俗习惯等方面。本单元依据课程标准,把以上内容分成三课,其中第一课将“衣”、“食”、“住”和风俗习惯放在一起,进行粗线条但有系统地概述。第二课将在近现代史上对社会生活影响巨大的交通和通迅进行重点阐述。第三课把报刊影视和互联网这些在现代生活中变得越来越重要的东西阐述其影响力。 在教材内容中,本单元的各课间存在互补性和交叉性,如第一课的“物质生活”通常指的是衣、食、住、行、用等,而第二课则把“行”单独提出来做更详细地叙述,说明本单元是把“行”作为重点介绍的。第三课“大众传媒”是社会生活中精神层面的东西,第一课的“风俗习惯”也是精神层面的,但本单元并没有合二为一,主要是为了突出“大众传媒”在当今社会的巨大影响力。 从教材的结构上看,各课的内容是把中华民国的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改革开放这三大历史转折作为内容的分段。从而突出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伟大成就。 本单元的核心思想是说明近代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由于社会的进步和技术手段的进步,人们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等方面变得方便、快捷和有质量。使自己的生活过得越来越好是我们每一个人的愿望,要实现这个愿望我们离不开科技的进步,也离不开好的政策环境,那就是要搞改革开放。这样,学习本单元就不会简单地停留在“就事论事”的层面上,达到一定的深度。 二、课标分析: 1、课标要求: ①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探讨 影响其变化的因素。 ②了解中国近代以来交通、通迅工具的进步,认识其对人们 社会生活的影响。 ③以我国近现代报刊、影视和互联网的逐步谈及为例,说明 大众传媒的发展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的巨大变化。 2、简要分析: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六单元 第19课 社会生活的变迁教案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下册历史教案

第19课社会生活的变迁 1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改革开放前后,人们在社会生活方面发生的变化以及中国在交通、通讯方 面的进步。培养学生用视频、图片等资料分析对比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安排学生采访或社会调查,收集改革开放前后人们在衣、食、住、行、用方面的变化为第一手资料,作为课堂教学内容的补充。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制度,数据。用数字有力说服,实施探究式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人们在社会生活方面发生的前所未有的变化,这是社会的进步,也是改革开放的胜利,培养学生积极的心态,对中国未来发展充满信心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改革开放前后,人们衣食住行的变化。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正确理解交通、通信的进步对社会进步的重要作用。 2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同学们,看老师手里拿的这两样东西是什么呀? 学生:毛主席语录、红包。 教师:这两样风马牛不相及的东西老师为什么会把它们放在一起呢? 学生:因为都是红色的。 教师:红色代表喜庆。这两样东西放在一起是因为它们在不同的年代充当过新人的礼物。这两样东西的变化说明我国在改革开放后人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那么这种变化的具体表现有哪些?为什么会发生这么大的变化呢?通过本课的学习,相信你会找到答案。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日常生活的变化 1.教师讲述:新中国成立后,人民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人们在衣、食、住、行、用各方面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到20世纪末,我国在整体上进入了小康社会。 2.播放:巩俐主演的电影《活着》片段。 3.教师讲述:时代背景是改革开放以前,确切地说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文革”时期;新娘穿的是军装,其他人穿的也是军装;婚礼中,迎亲队伍向人们派发的是糖;婚礼结束后,接走新娘的交通工具是自行车。 4.读教材,分组讨论:请同学们结合课本比较一下改革开放前后人们生活在衣、食、住、行、用方面有哪些变化。 提示:(1)衣:从买衣凭布票,色彩、样式单一到衣着丰富多彩。(2)食:从食物比较单一到不但能“吃饱”,还要“吃好”。(3)住:改革开放前,人们住房比较拥挤,改革开放后,人均居住面积扩大,装修和居住环境改善。(4)行:改革开放前是自行车,改革开放后,接亲使用轿车。(5)用:改革开放以前是四大件——三转一响,改革开放后是新四件。 5.教师总结:改革开放前,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不高,物质供应严重匮乏,限制了人们提高生活水平;改革开放后,经济迅速发展,物质丰富,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我们的生活可谓芝麻开花节节高。 目标导学二:交通、通信的不断发展 (一)交通 1.图片展示: 材料一: 中国高铁

第19课时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第19课时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1.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探讨影响其变化的因素。 2.了解中国近代以来交通、通信工具的进步,认识其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 3.以我国近现代报刊、影视和互联网的逐渐普及为例,说明大众传播媒体的发展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的巨大变化。 1.近代中国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①影响近代中国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迁的原因;②变迁的特点。 2.近代中国交通、通信工具的进步:近代交通与通信发展进步的表现。 3.近现代中国大众传媒的进步:①大众传媒的发展与进步;②各种传媒的优势与特点。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1.服饰变化 (1)趋势:由拘谨、保守、呆板、等级森严向美观、适体、方便、平民化转变。 (2)表现⎩⎪⎨⎪⎧ 近代⎩ ⎪⎨ ⎪⎧①男性:长袍马褂、西装、中山装。 ②女性:改良后的旗袍。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中期⎩ ⎪⎨⎪⎧①以列宁装和连衣裙为特征的苏式服装一度受到青睐。 ②民众服饰趋于单调,军装和“干部服”盛行。改革开放后⎩ ⎪⎨⎪ ⎧①对服饰的要求由穿得暖向穿得好过渡。②中国服饰从封闭走向开放。 2.饮食文化变化 (1)中餐:四大菜系,即鲁菜、粤菜、川菜、淮扬菜。 (2)西餐:鸦片战争后,西餐传入中国,出现了中西餐并行的局面。 3.居室建筑变化 (1)传统居室:四合院是北方地区的典型民居。 (2)西式住房:鸦片战争后,在租界,西式住房开始大量出现;20世纪30年代前后,出现欧化的新式住宅。 4.社会习俗变化 (1)背景: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新中国的成立以及改革开放等对社会习俗变革产生的影响。 (2)表现

⎩⎪⎨⎪ ⎧婚丧礼俗⎩⎪⎨ ⎪⎧①清末民初,新青年男女开始反对包办婚姻,主张婚姻自主,仿效西式婚礼。 ②新中国成立后,开始用火葬代替土葬。 社交礼仪:民国初,采用西方的握手和鞠躬,取代跪拜礼;在称呼上,用先生和同志, 取代老爷和大人。 受欧风美雨的潜移默化影响和维新思潮、革命思潮的推动,近代中国物质生活的变化主要反映在衣食住行等方面,社会习俗的变化主要反映在婚丧嫁娶和社交礼仪等方面。建国后,党和政府重视人民的生活改善,使社会主义新风尚大大发扬;改革开放后,经济腾飞带来了社会进步和生活巨变,人民的生活观念、生活方式以及质量都发生了巨大变化。 , 学法点睛 本知识点归纳为“一、二、三、四” 巧记速记 实录 在工业文明的冲击下,中国社会生活发生了显著变化,增添了新内容,客观上推进了近代社会的文明与进步,同时也加重了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色彩。 ,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1.交通工具更新 (1)特点:更迭速度快,在城市比较显著,在乡村则迟缓得多。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