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铁路涵洞施工要点

铁路涵洞施工要点

铁路涵洞施工要点
铁路涵洞施工要点

铁路涵洞施工要点

为了顺应世界建设和建筑事业不断发展的潮流,我国加强了对铁道事业的建设。因为在工业革命和科技革命中我国起步都比较晚,使得在国家经济发展上显得比较被动,所以在世界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国家看到了铁路建设的重要性,并且我国的铁路事业相对比较有优势,以至于政府和有关部门加强对铁路工程的施工建设。铁路工程建设工程中最让工程师费脑筋的就是在通过山体是的涵洞施工工程。涵洞施工同于其他的铁路道路施工工作,它是在山体内部进行施工的,因此施工难度和施工要求是其他铁路工作不能够与之相比的。因此就要求铁路施工人员加强对涵洞施工的建设要求,通过施工人员对涵洞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会里的了解和分析,并且坚持不懈的找出最优解决方案,保证铁路施工工作的顺利进行。

在实际的铁路涵洞施工项目中,除了要重视施工建筑材料的选择采购和施工工艺和技术的加强,还要注重铁路涵洞施工工作管理人员加强对整个施工项目的分工和协调。但是在面对复杂的铁路涵洞施工项目时,铁路涵洞施工管理人员应该掌握非常专业的施工管理经验,并且有一个非常完备的铁路涵洞施工管理体系,保证涵洞施工工作人员能够在一个非常完善的管理体系下面顺利的进行工作。但是,在一些中小型铁路涵洞施工团队中由于管理人员对管理体系不够重视就导致了铁路涵洞施工管理体系的不完善甚至有的施工团队没有施工管理体系。没有一定的铁路涵洞施工管理系统的综合管理就导致施工工作人员没

有一个能够约束在进行施工工作的条文规定,减少了铁路涵洞施工项目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不管铁路施工工作人员选择出合适的建筑材料,还是加强对人员培训和管理控制,他们的最终目的是一样的,就是使得我国的铁路涵洞施工事业得到更好的发展,从而促进我国铁路建设工程的进一步的发展。将铁路涵洞施工中存在的问题也得到了改进和提高,并且我国通过不断地问题研究和质量控制处理后,对铁路涵洞施工项目的进行提供了技术的支持,使在铁路涵洞施工中的优势不断地扩大,提高铁路施工建设的效率。

铁路涵洞施工方案

山西焦煤集团五麟煤焦有限公司 铁路涵洞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一、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山西焦煤集团五麟煤焦有限公司铁路涵洞工程 建设地点:五麟煤焦有限公司厂区 建设单位:山西焦煤集团五麟煤焦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西山煤电集团设计院 监理单位:中咨监理山西项目部 铁路涵洞走向为南北向,全长141.16m(水平距离),本工程采用筏板基础,基础底做2米厚3:7灰土,灰土扩出基础边缘各3.5米,灰土分层夯实,压实系数>0.97。基础及涵洞混凝土采用C30,基础垫层采用C15混凝土;涵洞片石基础、翼墙用M10水泥浆砌片石;涵洞出入口铺砌、泄床、锥体护坡用M7.5水泥浆片石。帽石用C25混凝土。钢筋均采用HPB235、HRB335。本涵洞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箱涵,涵洞底入口处标高878.171、出口标高877.787,其控制标高在装车线北侧第一铁路线下,涵洞由南向北按3‰找坡。 二、施工管理目标 1、质量目标 土方工程:合格 地基处理:合格 通廊主体:合格 2、根据实际每9m划分为一个施工段,与原通廊交接处4.5m一段。 3、安全文明施工

严格按照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法规和规范组织安全生产,杜绝重伤及死亡事故,杜绝机械、火灾事故,施工现场严格按照《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及山西省建筑工地施工管理条例要求进行布置和管理。 4、工期:55天 三、编制依据 1、工程招标文件、业主答疑文件、合同等; 2、施工图纸及相关标准图集; 3、《工程测量规范》(GB 50026—93) 4、《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02) 5、《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2—2002) 6、《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02) 7、《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2002) 8、《建设项目管理规范》(GB 50326—2001) 9、《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管理规定》 四、施工组织管理机构 (一)、施工组织 根据本工程的特点及本工程的重要性,我们组织施工的指导思想是科学管理,严格要求,文明施工和采用先进的施工手段。工程质量的好坏、进度的快慢,直接影响到这个工程的社会声誉。所以我公司将其列为我公司本年度的重点工程,以三个管理体系为标准,采用项目管理法,实行网络化、信息化管理。积极推广应用新技术,确保工程质量和施工工期的实现,为建设单位提供良好的施工服务,优质、高速的完成本工程施工。

涵洞-基坑回填施工方案

涵洞-基坑回填施工方案

目录 一、编制依据和参考资料 (1) 二、工程概况 (1) 三、施工部署..............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施工准备 (1) 4.1.施工机具..........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材料.............. 错误!未定义书签。 4.3.技术准备..........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井点降水 (3) 5.1.降水参数.......... 错误!未定义书签。 5.2.井点系统布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3.基坑总涌水量计算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4.计算井点管数量和间距错误!未定义书签。 5.5.降水施工..........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六、质量要求及保证措施 (4) 七、安全保证措施 (5) 八、文明施工 (5) 九、应急措施 (6)

涵洞基坑换填、回填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 1、本工程施工设计图纸及施工组织设计 2、《高速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52-2010 3、《铁路桥涵地基和基础设计规范》(TB10002.5-2005); 4、《铁路桥涵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303-2009 二、工程概况 1、新建蒙西至华中地区铁路煤运通道土建工程MHTJ-2标段,本工区施工段里程DK143+000-DK166+150段,位于毛乌素沙漠中,地势总趋势北高南低,海拔高程一般1372.0~1115.0,地形起伏不大,高差一般5.0m~10m。总长23.15km。本区段全长23.15km,共有大桥1座,中桥4座,小桥4座,框构箱涵66座,盖板涵3座。 2、地下水埋深0.4-1.4m(高程1203.00-1207.87m)。地下水主要由大气降水补给,主要排泄方式为蒸发,水位季节变化幅度1-3m。 3、本段地基换填的桥涵共42座,见下表。 三、施工部署 1、施工组织机构

铁路工程施工技术总结

铁路工程施工技术 总结

铁路工程施工技术总结 一、工程概况: 本标为兰州新区中川至马家坪铁路线第1标段, 起迄里程为DK73+767.01(兰州新区北)~DK87+702.18(马家坪方向),全长13.68km。主要工程内容包括拆迁工程(含道路改移、砍树挖根、临时用地)、电力迁改、路基工程、桥涵工程、站场工程(兰州新区北站、西小川车站)、四电工程、铺架工程(含T型桥梁预制架设、轨排组安装)、其它运营生产设备及建筑物工程、大型临时设施及过渡工程。 二、主要技术指标 铁路等级按照国铁Ⅰ级设计施工;正线数目执行单线、预留二线条件;旅客列车设计行车速度:160km/h;最小曲线半径:一般m,困难1600m;限制坡度:13‰;牵引种类:电力;机车类型:客机SS7E、动车组、货机HXD1C;牵引质量:4000t、5000t;到发线有效长度:西小川880m、预留1050m,兰州新区北1050m;闭塞类型:自动站间闭塞;机车交路:由兰州北电力机务段担当兰州北至中川、嘉峪关电力机务段担当嘉峪关至中川的机车交路。 三、主要工程数量 1.路基工程 路基工程:12.02km;根据施工图纸,区间路基断面方321.89m3,站场土石方为390.2624万m3。圬工方干砌石

64744m3,浆砌石167050m3,混凝土43487m3,片石混凝土91627m3。强夯162600m2,冲击碾压2285303m2。 2.桥涵工程 桥梁工程:共20座,其中大桥9座,中桥3座,框架立交8座;涵洞工程:共43座,其中砼圆管涵24座,砼盖板涵4座,砼框架(桥)涵14座,砼渡槽1个。 3.轨道工程 轨道工程22.2km,其中正线13.935km(含站内正线),站线8.265km。 4.站场工程 共2个(兰州新区北站、西小川车站) 5.四电工程 13.68km 6.房建工程 1项 四、总体施工组织及规划实施 我项目部在承接施工任务后,马上由集团公司领导带领及有关部门人员于2月14日进行施工调查,调查完毕后,精心编写施工组织设计,并按照施组安排。组织精干队伍,调迁机械设备,于 3月1日正式开工建设,于 12月20日顺利竣工。 1、工程实施指导原则 (1)施工技术指导思想概括本段工程特点,特别是对重点、

DK81+854.5段涵洞向浦铁路施工小结

DK81+854.5 1-4.5m 钢筋混凝土框架涵 向莆铁路XPJX-3标(涵) 工 程 小 结 中铁五局集团有限公司

工程施工小结 一、工程概况: 1、本涵洞为钢筋混凝土框架涵,里程DK81+854.5,孔径4.5*4.5m,涵长16.06横延米,与线路交角为90°,本涵用途为灌溉兼交通。 2、涵洞位于农田地段,造价人才网植被发育,多辟为水田。 3、地表为褐黄色黏土,可塑,厚1~1.5m,实测基底承载力为316Mpa,不需换填。 4、地下水为孔隙水及地下潜水,谷底地下水发育,随季节有所变化,地表水丰富,地下水及地表水对混凝土无侵蚀性。 5、框架涵采取就地现浇,涵身基础为1.0m厚的C30砼,中间涵节垫层均铺设0.1m厚的C30砼垫层。涵身为C35钢筋砼,端翼墙墙身采用C30砼,受力钢筋、纵向辅助钢筋均采用HRB335钢筋,单肢箍筋等采用Q235钢筋。翼墙基础、泄床、帽石采用C30砼。涵洞出入口边坡、沟床、锥体、顺沟、垂裙、辅砌采用M10水泥砂浆砌片石,浆砌片石下均设0.05m碎石垫层。检查台阶两侧采用C20砼现浇。涵洞防磨层采用C25砼,厚度0.2m。采用TQF-Ⅱ防水层。 二、开工和竣工日期: 开工日期:该工点于2009年5月1日开工。 完工日期:该工点于2009年8月1日完工。 三、变更原因及次数:

无 四、施工方法: 1、施工方案 1)基础施工 (1)基坑开挖:基坑开挖前,先对涵洞所在位置、地形、水文条件、基础埋深进行了勘测,与原地面相符;测定基坑开挖线、方向和高程。结合现场情况,确定开挖坡度、支护方案、开挖范围和防排水措施,本涵洞基坑开挖深度为1m,采用机械开挖,水田地段涵洞基坑坡率选用1:1.75,丘陵地段坡涵洞基坑坡率选用1:1。 (2)基坑排水:框架涵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基坑内不能有积水,在有水流的沟渠修建排水涵时,先在涵基坑顶缘以外适当位置修建临时导坑环保人才网排水沟将地表水引排,基坑排水采用排水沟与汇水井相结合集中抽水的方法。 (3)基础混凝土施工:该涵基底地基承载力为316mp,与设计相符,按程序经自检并报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后,测量放样,进行基础模板安装。混凝土浇筑采用分层浇筑,每层厚度30cm左右,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基础施工时,沉降缝按要求设置隔板材料。 2)涵身施工 本段涵洞工程涵身为整体框架式,拟分两次浇注成型:涵身内模采用定型整体钢模一次到顶,外模采用大块定制钢模,第一次浇注涵身底板及侧墙身墙脚处倒角,第二次浇注剩余墙身和顶板,涵洞帽石单独浇注。 (1)模板安装:外模采用定制大块拼装钢模,内模采用定制整体钢模。基础(垫层)施工完成后,准确地测放出涵身轴线及轮廓线,对混凝土表面进行清理,搭设脚手架。模板要求表面平整,尺寸偏差

铁路涵洞工程施工小结

******集团**铁路工程指挥部 DK24+885-D1K30+600涵洞工程施工小结 编制: 复核: 审核:

******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铁路项目 二零一五年十一月四日. 目录 一、工程概况 (1) 二、开竣工日期 (1) 三、主要施工流程及施工工艺 (2) 3.1 施工安排和施工准备 (2) 3.2 施工流程 (2) 3.3 施工工艺 (2) 3.3.1 施工前技术准备工作 (2) 3.3.2 测量及开挖 (2) 3.3.3 垫层施工及底板钢筋帮扎、模板安装 (3) 3.3.4 底板圬工施工 (4) 3.3.5 涵身施工 (5) 3.3.6 盖板预制安装 (6) 3.3.7 沉降缝施工 (7) 3.3.8 防水层施工 (7) 3.3.9 过渡段填筑(涵背回填)施工 (7) 3.3.10 砌体工程施工 (8) 四、安全及文明施工 (9) 4.1 安全方面 (9) 4.2 文明及环境保护方面 (10) 五、工程质量评价 (10) 六、运营过程中的建议 (11) 一、工程概况 DK24+885-D1K30+600涵洞分布在******集团**铁路工程指挥部 DK24+885-D1K28+782区间路基及D1K28+782-D1K30+600大龙场车站路基,共计九座涵洞(D1K25+060、D1K25+165、D1K26+812、D1K28+910、D1K29+150、D1K29+400、D1K29+700、D1K29+900、D1K30+445),设计均为盖板涵,按照使用功能分为排水涵及人行通道涵,所有涵洞基础均位于稳定地基上,设计要求地基承载力不小于150Kpa,基底悬空部分采用M10浆砌片石砌筑至基底,基底软弱层采取挖除软基换填M10浆砌片石进行处理。施工过程中,该涵洞群未发生变更。 涵洞里程及基本参数表 序号工点名称中心里程涵洞类型长度/m 正/斜交备注 排洪1-1.5m 36.36 盖板箱涵 D1K25+060 正交 1排盖板箱D1K25+1654斜1-1.5m13.122

涵洞施工测量作业指导书

涵洞施工测量作业指导书 1.适用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新建至铁路涵洞施工测量。 2 .作业准备 2.1 资料准备 图纸审核、资料收集、放样资料计算审核和报验。 2.2 现场核对 施工前对涵洞中心里程、平面位置、斜交角度、道路及河沟里程、涵长、各点高程、及有关尺寸进行放线核对,如有疑问及时与设计单位联系,确认无误后方可施工。 2.3 仪器设备配备 标称精度不低于2"、2mm+2ppm的全站仪。 标称精度不低于平面10mm+lppm,高程20mm+lppm的GPSRTK测量系统。 不低于S3光学水准仪。 2.4 测量人员配备 每个作业工区设测量放样小组1个,小组成员4人,其中测量工程师1名,测量工3名。 2.5 测量人员培训 测量人员上岗前均经过培训,主要测量人员应持有汉十高速铁路建设测量工程师业务培训结业证书,持证上岗。 2.6 仪器设备检定和日常检校 所有仪器设备均有法定计量检定证书,并在检定有效期。 测量仪器在使用前或使用过程中均要进行日常检校。 3.技术要求 涵洞施工前,应先对全线的控制网进行加密,施工控制网加密测量可根据施工要求采用同级扩展或向下一级发展的方法。加密高程控制测量应启闭于线路水准几点,采用同级扩展的方法按二等水准测量要求施测。 3.1施工加密控制网测量作业的基本要求: GPS作业技术要求

3.2 GPS加密施工控制网的精度指标。 卫星定位测量控制网的主要技术要求 3.3水准测量的精度及限差如表3.2所示。 水准测量精度(mm) 4. 涵洞施工放样程序与工艺流程 4.1 测量程序 测量准备→地基处理施工放样→基础施工放样→涵身施工放样→涵洞竣工测量。 4.2 测量工艺流程 测量工艺流程图。

铁路涵洞施工方案

涵洞施工方案 1、编制依据 本方案是依据湘桂铁路 __________ 段线路涵洞设计图及有关施工的 技术标准、规范和现场实际情况并结合我们的施工条件而编制。 2、 工程概况 2.1涵洞分布情况: ______ 段线路,共有涵洞—道,其中盖板涵 ____________ 道(累计:—延 长米),_道涵洞有的是排灌涵,_道是交通涵,_道是交通兼 排灌涵。这些涵洞均分布在山林、稻田内和道口上,且分布密集。 2.2主要工程数量: 该 道涵洞的主要工程数量如下: 3 混凝土: _______ m 3 回填土: _______ m 2 草袋围堰: ______ m 换填砂夹石:— 拆除圬 工: ____________ 3、 施工布置: 3.1高程设置 在水准基点复测合格的前提下, 施工地点附近一稳固处,经复核符合精度要求后,作为涵洞施工标高 控制点。 3.2材料准备 根据设计和有关施工规范要求选定涵洞施工所需水泥、砂、碎石、 片石和钢筋等材料的品种和规格,并按设计和有关规范取样进行原材 检验,经检验合格的原材由项目部材料管理人员根据工程进展需要, 分期送往施工现场。 3.3任务的划分: 及附属工程的施工。 3.4劳动力的配置情况 涵洞一队—人、管理和技术人员 _________ 人、技工 ____ 人、普工 ______ 人 涵洞二队 人、管理和技术人员 人、技工 人、普工 人 涵洞三队 ______ 人、管理和技术人员 _____ 人、技工 ____ 人、普工 ____ 人 3.5施工总工期: 3 —m 浆砌片石: ___ 3 3 m 顺土方: ___________ m 2 「 「 2 ___ m 丙种防水层: m 3 3 __ m 基坑挖土: ________ m 碎石垫层: 弃土:— 甲种防水层: 3 、 m 级配碎石: 3 m 利用往返测量将水准点引至涵洞

铁路扣轨加固施工方案设计

??铁路工程线风管过铁路段线路加固扣轨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铁路工程线风管过铁路段工程项目:为确保现场预制风管涵洞施工过程中??铁路工程线的行车安全,所以在预制风管涵洞施工前对铁路进行线路扣轨加固防护。 (一)、工程:??铁路工程线风管过铁路段该防护管涵穿越??铁路工程线里程K??+950处,防护涵管管径为φ2.0m,L=3.0m,防护涵管过铁路段管顶覆土层3.5m,穿越??铁路工程线1股道,面向深圳方向从左到右其中涵洞穿2.5m轨枕7根。 二、线路加固防护扣轨梁基础的设置: 线路加固扣轨梁的基础均采用人工挖孔桩,扣轨线路的每侧各设置2根,纵向(顺铁路方向)间距为10m,横向(垂直铁路方向)间距为5m;扣轨线路两线间采用共用桩基础,桩外径为φ1米。扣轨挖孔桩基础的设置及施工具体方案如下: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中的线路加固扣轨梁基础均采用人工挖孔桩基础,桩的直径分为φ1米挖孔桩为扣轨梁的共用桩,并加深开挖深度,人工挖孔前采用壁厚6~8mm的钢护筒,根据挖孔桩注浆加固范围线,挖孔桩护壁采用C20钢筋砼,厚度不小于15cm,在地面以下3m的护壁的厚度应加厚为20cm;挖孔桩桩身采用C20钢筋砼。因现场施工条件限制,本工程挖孔桩护壁砼采取现场人工自拌,桩身砼均采用商品砼。

根据线间情况及扣轨梁的型式,挖孔桩基础应均布设在路肩上,挖孔桩施工必须在封锁线路的情况下进行,施工时必须派施工防护员及驻站联络员做好施工防护。同时注意挖孔桩提升架及其他施工设备不能侵入铁路限界。特别在两线间的挖孔桩施工,由于线间距限制,应将桩顶处地面降低,并采用木板支护好道床石碴,确保道床稳定,确保挖孔桩挖土提升设备不侵入铁路限界。施工时应对过程实时检查,保证施工安全对铁路周边土层扰动较小,挖孔桩成孔采用常规法施工,即从地面往下开挖,每挖完一节(一般1m高一节,土质差的地方为0.3~0.5m一节)桩孔就绑扎护壁钢筋、安装护壁模板、浇筑护壁砼。 二、工点扣轨梁挖孔桩基础的布置: ⑴、??铁路工程线风管过铁路段工程:该工点该防护管涵穿越??铁路工程线里程K130+950处,扣轨梁挖孔桩基础共4根,采用为φ1.3m正方型。三、工点挖孔桩施工方案: ⑴、??铁路工程线风管过铁路段工程扣轨梁挖孔桩基础施工 1、线路两侧扣轨梁挖孔桩基础施工,必须安排在车站登记并设好防护后方可施工。为确保线路的正常运营,每次封锁只封锁??铁路工程线,分别在每天的白天利用列车间隔时间及封锁线路进行扣轨梁扣孔桩施工。挖孔桩施工顺序按如下进行: 因挖孔桩孔内安装钢筋需要,进行线路两侧扣轨梁挖孔桩钢筋笼安装施工。 扣轨挖孔桩施工采用人工开挖施工,由于封锁??铁路工程线进行股道旁挖孔桩施工时,其它股是正常运营的,因此,挖孔桩开挖的土方先采用

涵洞工程施工方法和施工工艺

涵洞工程施工方法和施工工艺 4.2.7.1盖板涵施工 1、施工放样 组织测量班对涵洞中心线、纵横轴线、高程进行施工测量,基坑开挖放样。 2、基坑开挖 基坑开挖采用人工配合挖掘机开挖,开挖线定位根据地质情况及边坡高度进行合理的放坡(坡度一般为1:1),防止基坑边坡坍塌。同时,基坑顶部四周2.0m范围内,禁止堆放重物,做好地表水截流,防止基坑边坡失稳、冲刷边坡。基坑边坡需要进行防护的,根据具体情况采用草袋围堰、挡板等基坑防护措施;若基坑内有积水,在基坑四周挖排水沟将水引入集水井,选用适宜功率潜水泵抽取积水,将积水引入路基边沟排水系统,使基底免受水浸泡。 基坑开挖底部预留30cm保护层,采用人工开挖至设计标高。涵洞基础挖好后进行地基承载力的检测、地质对比,检测其承载力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实际地质与设计地质是否相符,如与设计不符或者软硬不均,要及时提出变更处理。 3、模板 模板采用定型钢模板。内外模均用方木或钢管支撑,并适当斜拉钢筋加以固定。模板在折装过程中保证不变形、尽

量少损坏,安装前刷涂脱模剂,以保证表面光滑。安装时接缝严密不漏浆。 4、钢筋 钢筋必须有出厂合格证及中心试验室检验报告,钢筋必须作物理性检查,集中贮存,集中加工,并采取有效的措施,防止锈蚀和污染。钢筋加工:在现场分不同型号集中加工,钢筋表面要洁净,表面不得有污质及锈蚀。钢筋的接头要保证足够的搭接长度,单面焊不小于10d,双面焊不小于5d,且同一截面的焊接接头不得超过50%。架立完毕后的钢筋网要保证不变形、稳定性好,保护层垫块采用同强度砼预制垫块,按4个/m2布置。 5、混凝土运输和施工 涵洞浇筑所用混凝土,采用拌和站集中拌和,混凝土输送车运至各施工工点。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不应发生离析、漏浆、严重泌水及坍落度损失过多等现象。 浇筑时采用滑槽或斗送混凝土,插入式振动棒捣固,施工时严格按照设计文件和《混凝土与砌体工程施工规范》施工,材料采用符合设计和施工有关规定的材料,严格按配合比进行施工。 6、盖板预制与安装 盖板在拌和站内集中预制。侧模采用定型钢模板,砼采用插入式振捣棒捣固,盖板砼浇注后,采用棉毡覆盖洒水养

涵洞施工组织设计(DOC47)

1.编制依据 新建准神铁路专用线设计文件; 1?2类似工程施工经验; 1.3现场踏勘调查资料; 1.4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 1.5涵洞施工图; 1.6采用的主要规范: 1.6.1《铁路桥涵设计基本规范》(TB 1000 2.1-2005 ) 1.6.2《铁路桥涵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TB10002.3-2005 ); 163《铁路混凝土与砌体工程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03 ); 1.6.4《铁路桥涵地基和基础设计规范》(TB1000 2.5-2005 ); 1.6.5《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暂行规定》(铁建设(2005 ) 157 号); 1.6.6《关于发布 < 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暂行规定 > 等两项铁路工程建设标准局部修订条文的通知》(铁建设(2007 ) 140号); 1.6.7《铁路工程环境框架桥涵》(TB10501-98 X 2.编制原则 2.1坚持科学性、先进性、经济性、合理性与实用性相结合的原则。 2.2整体推进,均衡生产,保证总工期的原则。 2.3保证重点,突破难点,质量第一的原则。

2.4保持施组设计严肃性与动态控制相结合的原则。 2.5强化组织指挥,加强管理,保工馭保质量、保安全。 2.6优化资源配置,实行动态管理。 2.7文明施工,保护环境,保护文物。 3.编制范围 DK30+765框架涵、DK31+071框架涵、DK31+484框架涵、 DK31+735框架涵、DK33 + 112框架涵、DK33 + 540框架涵、 DK33+613框架涵、DK34+403框架涵、DK34+645框架涵、DK35+085框架涵,共10个框架涵。 4工程概况. 然地理特征 4.1工程技术标准 (1)铁路等级:国铁II级。 (2 ) 1W攵目:单线。 (3 )限制坡度:13%。。 (4 )最小曲线半径:—般地段800m ,困难地段600m o (5)牵弓|种类:电力。 (6 )机车类型:SSj3o (7 )闭塞类型:继电半自动。 (8 )牵引定数:5000t o (9 )到发线有效长度:1080m o 4.2工程范围 (1) DK30+765框架涵:为交通排洪用途,中心里程DK30+765 ;

铁路涵洞施工方案范文

涵洞施工方案 1、编制依据 本方案是依据湘桂铁路段线路涵洞设计图及有关施工的技术标准、规范和现场实际情况并结合我们的施工条件而编制。 2、工程概况 2.1涵洞分布情况: 段线路,共有涵洞道,其中盖板涵道(累计:延长米),道涵洞有的是排灌涵,道是交通涵,道是交通兼排灌涵。这些涵洞均分布在山林、稻田内和道口上,且分布密集。 2.2主要工程数量: 该道涵洞的主要工程数量如下: 混凝土:m3碎石垫层:m3浆砌片石:m3 回填土:m3弃土:m3顺土方:m3 草袋围堰:m2甲种防水层:m2丙种防水层:m2 换填砂夹石:m3级配碎石:m3基坑挖土:m3 拆除圬工: m3 3、施工布置: 3.1高程设置 在水准基点复测合格的前提下,利用往返测量将水准点引至涵洞施工地点附近一稳固处,经复核符合精度要求后,作为涵洞施工标高控制点。 3.2材料准备 根据设计和有关施工规范要求选定涵洞施工所需水泥、砂、碎石、片石和钢筋等材料的品种和规格,并按设计和有关规范取样进行原材检验,经检验合格的原材由项目部材料管理人员根据工程进展需要,分期送往施工现场。 3.3任务的划分: 涵洞作业一队负责WD1K ~WD1K 间的道涵洞及涵洞附属工程的施工。 涵洞作业二队负责WD1K ~WD1K 间的道的涵洞及附属工程的

涵洞作业三队负责WD1k ~WD1K 段间的道涵洞及附属工程的施工。 3.4劳动力的配置情况 涵洞一队人、管理和技术人员人、技工人、普工人。 涵洞二队人、管理和技术人员人、技工人、普工人。 涵洞三队人、管理和技术人员人、技工人、普工人。 3.5施工总工期: 根据本段的实际情况,涵洞工程的施工工期定为 2009年月日~200年月日。 3.6临时工程 施工队在现场施工调查的基础上,本着因地制宜和保证工程需要的原则,对临时工程全面规划、合理统筹安排、快速突击施工,为主体工程早日顺利开工创造充分的条件。 3.6.1临时便道 沿线交通不便,为了便于沿线土方调配,材料运输,盖板的运输施工机械设备的进出场,在充分利用现有道路的基础上,设置横向、纵向施工便道,根据使用频率和期限,部分便道铺片石路面。 3.6.1.1临时便道修建的位置。 临时道路修建位置:为了方便施工,自取土场修到用地界内,在用地界内沿线路平行的方向修建。乡间公路与工地相通的,平时注意加强道路维修养护即可出入行驶,可利用乡间简易道路或新建临时便道连接横向便道进入工地。 3.6.1.2临时道路修建质量及标准 根据施工现场具体情况,需在用地界内与线路平行的方向修建施工便道 Km,另外整修原有道路 Km,新修临时便道 Km,路面结构采用铺片石,硬化路面,便道宽6.0m。 3.6.2混凝土拌和站的布置 本着保证质量、快速、高效的施工方法。涵洞混凝土采用集中拌和运输浇筑的方法。涵洞盖板采用统一预制的办法。 涵洞用混凝土由项目部搅拌站提供,拟用混凝土输送车运输混凝土。这样布置,即节省了三个施工队各自建立搅拌站的费用,又能加快施工进度。 在东江大桥附近,利用原有征地和既有搅拌站,设一涵洞盖板加工场地。 3.7施工用电 混凝土输送泵带有自配电系统。 4、涵洞工程的施工方案及施工方法 4.1、涵洞施工方案 4.1.1本段有道盖板涵,为了能快速高质量的完成盖板涵的施工,不影响路基的填土,我们采用三个桥涵施工队,相互配合的施工方法,采取平行流水作业施工。盖板集中在预制场预制,全线的混凝土砂浆由混凝土输送泵车统一供应。 4.1.2盖板涵的基坑开挖采用机械开挖,人工配合的方法,当墙身施工完后,墙

涵洞外观装修施工方案

目录 1、编制依据 (1) 2、编制范围及原因 (1) 3、混凝土缺陷 (1) 3.1混凝土缺陷的分类及产生缺陷的原因 (1) 3.1.1 麻面 (1) 3.1.2 蜂窝 (2) 3.1.3 棱角破损 (2) 3.1.4 涨模 (2) 3.1.5 对拉螺栓露筋 (2) 3.2混凝土缺陷处理所选用材料 (3) 3.3混凝土缺陷处理措施 (3) 3.3.1 麻面的处理措施 (3) 3.3.2 蜂窝的处理措施 (4) 3.3.3 棱角破损的处理措施 (4) 3.3.4 涨模的处理措施 (5)

3.3.5 对拉螺栓露筋的处理措施 (5) 4、混凝土表面缺陷的修补注意事项 (6)

1、编制依据 (1)《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施工》铁建设[2010]241号; (2)《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 10424-2010; (3)《高速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 10752-2010; 2、编制范围及原因 工区已完成的涵洞混凝土表面主要存在蜂窝、麻面、棱角破损、涨模、对拉螺栓露筋等外观缺陷,所以编制涵洞混凝土缺陷修补专项施工方案。 3、混凝土缺陷 3.1混凝土缺陷的分类及产生缺陷的原因 3.1.1 麻面 麻面是混凝土表面局部出现缺浆粗糙或有小凹坑、麻点、气泡等,形成粗糙面,但混凝土表面无钢筋外露现象。 其主要原因是:(1)模板表面粗糙或粘附硬水泥浆垢等杂物未清理于净,拆模时混凝土表面被粘坏;(2)模板未浇水湿润或湿润不够,构件表面混凝土的水分被吸去,使混凝土失水过多出现麻面;(3)模板拼缝不严,局部漏浆;(4)模板隔离剂涂刷不均匀,局部漏刷或失效,混凝土表面与模板粘结造成麻面;(5)混凝土振捣不实,气泡未排出,停在模板表面形成麻点;(6)混凝土和易性差,含气量过大,含有大量气泡;脱模剂材料不当,有些材质的脱模剂有一定的吸附能力,会将气泡吸附在模板壁上形成混凝土的表面

涵洞总结

框架涵技术总结 一.工程概况 新建九景衢铁路JQJXZQ-5标一分部本工程位于DK128+400~DK139+578.46段范围内共有涵洞7座,分别为DK128+416、DK129+725、DK131+542、DK132+180、DK132+315、DK136+719、DK136+767,其中盖板涵3座,累计115.05延长米,框架涵4座,累计87.92延长米。 二.施工过程 1.施工准备 (1)施工前必须认真核对该涵洞施工图和地质资料,包括涵洞基础、涵身、盖板等具体细部尺寸及水文地质条件等原设计情况,并根据水文和地质条件选择相应的施工技术措施,分析研究地质情况对可能出现的硬岩稻田软泥等情况,制定针对性的安全技术措施。 (2)认真熟悉图纸、施工规范,对操作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及交底,并进行安全质量教育。 (3)测量放线:测量人员对涵洞进行定位放线,并将控制桩引至路边加以保护。在临近位置布设两个水准点,以备施工时使用。所测控制桩均应稳固可靠,一直保留到工程结束。 2.基坑开挖 (1)根据技术人员放样出的涵洞中线桩、涵洞基础大小、现场地质情况和放坡要求及基坑底的工作宽度(每边至少放宽

100cm),确定基础开挖位置,用石灰撒出开挖边线,现场测量原地面标高,计算出基坑下挖深度,并在开挖边线旁打好标高控制桩。 (2)基坑开挖出的弃土不得妨碍开挖基坑及其他工作,弃土应堆放在远离基坑位置,必须堆放在基坑附近时,弃土堆坡脚距基坑顶缘的距离不小于基坑的深度。 (3)基坑挖到接近设计标高时,应停止机械开挖,改由人工清底、平整。遇有地下水,应在四周加设排水沟及集水井,及时进行抽水,防止基底被水浸泡。 (4)基坑开挖应不间断地进行,以防止基坑暴露时间过长。当基底达到设计标高时应及时报请监理工程师检查,同时进行基底承载力试验,填写基坑工程检查证,合格后,技术人员应对合格基坑进行拍照,作为以后的竣工文件照片,并立刻组织劳动力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3.基坑换填 (1)级配碎石换填采用分层回填,机械配合人工,要求回填均匀、密实,打夯机及时夯实。级配碎石回填完成后,做重型动力触探试验,测试其承载力,各涵洞达到图纸设计或规范要求后,报与监理检验,合格后准备基础模板支护。基坑开挖完成2-3天内,需要换填级配碎石的必须换填完成,防止基坑坍塌。 4.基础施工 (1)基坑检查合格后,先在基底用砂浆进行封底找平(若基

铁路涵洞施工作业指导书

新建蒙西至华中地区铁路煤运通道土建工程MHTJ-2标涵洞施工作业指导书 编制: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 批准:______________ 新疆北新路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蒙华铁路MHTJ-2标段项目(三工区) 二○一五年九月二日

一.编制目的 (3) 二.编制依据 (3) 三.适用范围 (3) 四.施工方法 (3) 五.涵洞施工工艺 (5) 六.涵洞施工方法 (6) 6.1前期准备工作 (6) 6.2测量开挖工作 (6) 6.3明挖基础施工工艺 (6) 6.7沉降缝与防水层施工 (9) 6.8涵洞缺口回填 (11) 6.9涵洞附属工程施工 (12) 七.涵身主体冬季施工方案 (12) 八.高温季节砼施工的技术 (13) 九.控制质量标准及质量、安全保证措施 (16) 9.1涵质量标准 (16) 9.2 质量保证措施 (16) 9.2.1 建立健全质量专职机构,强化质检测试工作 (16) 9.2.2 加强测量、试验工作 (16) 9.2.3 加强人员培训工作 (16) 9.2.4 强化技术管理、大力开展科技攻关 (16) 9.3 安全保证措施 (17)

涵洞施工作业指导书 一.编制目的 为了加强我标段在涵洞施工中的质量控制,特制订本涵洞施工作业指导书,明确涵洞施工作业的工艺流程、操作要点和相应的工艺标准,指导、规范涵洞作业施工,为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二.编制依据 《客货共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技术指南》 《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铁路混凝土与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三.适用范围 本涵洞施工作业指导书适用于蒙西至华中地区煤运专线(DK166+150~DK174+500)所有箱涵及盖板涵工程施工。 四.施工方法 4.1基坑开挖 基坑开挖采取以机械开挖为主、人工开挖为辅,进行放坡施工,必要时加设挡板或适当放缓边坡。开挖过程中如果有地下水出现必须及时排出坑内集水,机械开挖至距设计标高20~30cm后,改由人工进行清除,以免扰动原有地质。 基坑不得被水浸泡,基坑渗水时,在基坑内设集水井,采用抽水机排出坑外,保持基坑处于无水状态。在基坑内设置集水坑与集水沟排水时,应设在基础范围以外。禁止在基础范围内用泵抽水,防止水在新灌筑混凝土中流动。 基坑开挖土随挖随运,弃土要远运,特别是基坑顶面周围清理干净,不得堆放工具及堆土。 基坑开挖后对基底平面位置、尺寸大小、基底高程、基底排水和基底

铁路细则涵洞工程

铁路细则涵洞工程 1.涵洞工程施工准备的监理 1·1监理的准备工作 1·1·1熟悉铁路桥梁设计、施工、质量验评规范,主要有: ·铁路桥涵设计规范 ·铁路桥涵施工规范 ·铁路混凝土与砌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铁路桥梁工程质量评定验收标准 1·1·2熟悉本工程项目建设单位拟定的有关规定及各种报表文件。 1·1·3建立监理工作各项制度,使监理工作程序化、标准化、规范化。 1·1·4建立监理项目贯彻ISO9002标准的运行体系,并建立贯标岗位责任制。 1·1·5学习了解信息管理系统 1·2对施工单位施工准备工作的监理 1·2·1参与设计与施工单位的交桩工作,审查施工单位制定的测量方案,督促施工单位做好复测、放线、桩点保护等工作。 1·2·2督促施工单位编写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并对施工组织设计进行审查,提出审查意见,由施工单位修改完善。 1·2·3参加设计单位向施工单位进行的技术交底 1·2·4检查施工单位场地平整、道路硬化、临时工程修建、障碍物拆除、管线改移等工作。 1·2·5要求施工单位对进场施工机械、设备、工具等进行报验,检查其是否齐全、合格、完好,是否有设备维护保养计划,检查机械操作人员的上岗证。 1·2·6检查施工单位工地试验室,要求具有试验室临时资质,有一名以上试验工程师作为试

验室负责人,仪器经质监站标定。 1·2·7要求施工单位对进场的水泥、钢筋、砂、石等主要原材料按规范规定进行检验,必要时,监理单位予以抽验。严格检查出厂合格证等有关资料。 1·2·8检查施工单位混凝土配合比和砂浆配合比的试验,要求科学合理、有利质量、与原材料相符。 1·2·9涵洞开工前应根据设计资料结合现场实际地形、水文及线路设计情况,对其位置、方向、长度、出入口高程以及既有沟槽、排灌系统、道路等进行核对,如有不相适应之处,及时与设计单位联系处理。 2.涵洞工程施工过程的监理 2·1新线或接长涵洞 2·1·1基坑处理 基坑开挖后,地质与承载力应符合设计要求,基底应按设计进行处理。 无基涵洞(圆涵或封闭式箱涵),基底如非岩石应夯填密实。圆涵应做好弧形管座(岩石地基应凿好,用混凝土抹成座垫,安装时座面混凝土应与涵身紧密结合。无基涵洞出入口须按设计做好基础及防渗设施。 2·1·2涵洞砌体结构 目前,铁路涵洞大部是砌体结构,而砌体的施工监理是监理的难点和重点。砌体结构施工必须符合《铁路混凝土与砌体工程及验收规范》,如浆砌片石主要注意以下几点:·原材料,如片石,其中部厚度不应小于15cm。 ·砂浆,工地应计量,尽量避免人工拌合。 ·定位砌块表面砌缝的宽度不得超过4cm,砌体表面与三块相邻石料相切的内切圆直径,不得大于7cm,两层间的错缝不得小于8cm。

铁路既有线下扣轨架空开挖施工涵洞施工方案.doc

XX线扩能改造工程 K19+500 1-3.0m盖板箱涵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 1、铁道第X勘测设计院设计的《XX线扩能改造工程K19+500 1-3.0m盖板箱涵设计图》。 2、《肆桥5009》、《肆桥8030》-II、《专桥0155》等定型图。 3、现行《铁路桥涵施工规范》TB10203-2002、《铁路混凝土与砌体施工规范》TB10210-2001、《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5-2003、《铁路桥涵设计基本规范》TB10002.1-99等规范。 4、施工现场实际调查情况。 二、工程概况 1、既有现场情况 本涵穿越区间既有正线,既有正线为P60轨无缝线路,施工前需对无缝线路进行应力放散。 本涵位于既有线曲线地段,与线路正交,为立交而设。施工时需对无缝线路进行扣轨防护加固,扣轨施工过程中,既有线限速45km/h通过。 数量

3、主要施工机械设备 4、主要材料数量

三、现场组织管理 为了加强管理和统一指挥,以便更好地按建指要求按期、优质、安全地完成该涵的施工任务,本工程按“项目管理”组织施工,组建项目经理部。项目部是现场施工生产的管理机构,接受建设单位的领导和监督。 项目部驻地设在XX车站,租用电力工区旧址居住。联系电话:XXXX 现场生产组织管理机构如下: 四、施工进度计划 本涵计划xx年12月26日开工,先施工与对既有线无干扰段。春运结束后再扣轨施工,于xx年3月31日竣工。 施工计划安排如下表:

五、既有线路加固方案 根据XX铁路局和XX建指的要求,本涵扣轨施工过程中,营业线列车限速45km/h运行。 本涵基础宽7.1m,基础每边加宽0.2m,则基坑开挖宽度为7.5m,基坑开挖时采用垂直开挖,边挖边用木板和原木支撑。 根据现场调查,本段既有线为P60轨无缝线路,无缝线路在钢轨中有很大的温度应力,施工作业时很容易产生涨轨跑道,故施工前必须和XX工务段签订好无缝线路应力放散施工协议书。要求在线路加固前完成应力放散工作。 1、纵扣轨的设置 根据本涵跨度不大的特点,纵扣轨采用15m长P50钢轨,纵扣轨平行于既有线路,设置于既有线两侧的路肩上,纵扣轨采用双层,上层7扣8,下层8扣9。每侧32根,两侧共64根。纵扣轨每隔1.2m 用U型箍绑紧一次。 纵扣轨的检算,检算过程根据《专桥0155》。 荷载组成:按中-活载P=22t计算,其受力简图如下:

高铁涵洞施工方案

新建深圳至茂名铁路JMZQ-4标框架涵洞施工方案 编制: 审核: 批准: 中铁二十局集团深茂铁路工程指挥部 二○一五年一月

目录 1编制依据及工程概况............................................................................. - 1 - 1.1编制依据 ....................................................................................................... - 1 - 1.2编制原则 ....................................................................................................... - 1 - 2箱涵施工.............................................................................................. - 1 - 2.1测量放线定位............................................................................................... - 1 - 2.2基坑开挖及处理........................................................................................... - 2 - 2.3垫层施工 ....................................................................................................... - 2 - 2.4涵身钢筋制作及安装................................................................................... - 2 - 2.5涵身模板安装............................................................................................... - 5 - 2.6涵身混凝土浇筑........................................................................................... - 6 - 2.7模板拆除 ....................................................................................................... - 8 - 2.8混凝土养护及试件取样 .............................................................................. - 9 - 2.9防水层及沉降缝......................................................................................... - 10 - 3人员、机械准备情况........................................................................... - 12 - 3.1施工组织 ..................................................................................................... - 12 - 3.2设备和机具配置......................................................................................... - 12 - 4质量保证措施..................................................................................... - 12 - 4.1实施措施 ..................................................................................................... - 12 - 4.2强化安全质量意识..................................................................................... - 13 - 5安全保证措施..................................................................................... - 13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