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历史上的改革

中国历史上的改革

中国历史上的改革
中国历史上的改革

中国历史上的改革

可以这么说,改革贯穿于中国古代国家历史发展的始终。尽管各个时期,不同朝代政治、经济和社会的情况不同,具体改革的内容、目的、手段各异,但有一个共同点是显而易见的,就是改革都不是固守已不适应新的政治、经济情势的旧的法制、体制或政策。或如秦商鞅所说:“当时而立法,因事而治礼”或如北宋王禹偁说“改辙更张,因时立法”,通过不断的改革求生存,求发展,求繁荣。今天改革开放是时代的主旋律,学习古代改革史(中国古代史新教材介绍的重大改革共有12起),认真总结历次改革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对于我们具有积极的资政、借鉴意义。

古代历史上无数次革新与变法实践表明,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因此,也可以说人类的文明史也是一部改革史。

一、复习目标:

掌握古代重要的改革发生的背景、内容及影响;总结出一般规律

二、政治原理:

对于历史上的改革和变法的评价要坚持如下标准:坚持社会发展的标准;坚持历史的标准;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思想,坚持阶级斗争的观点;重视历史发展必然性与偶然性的关系;注意主观动机与客观效果之间的关系;改革的成败不能以改革者个人的结局来作判断,而应视改革的积极作用是否得以维持。

运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分析理解古代的改革变法。

运用主观动机和客观效果的辩证关系分析认识王莽改制。

王安石变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却被废除,表明改革的复杂性与曲折性的道理。

理解我国古代的改革与现今的改革有着本质上的不同。

联系有关时事,了解如何推进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以及深化农业改革和发展农村经济,进而掌握改革对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大现实意义。

三、知识梳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改革

1、中国古代变法

(1)春秋——管仲改革、“相地而衰征”。

“相地而衰征”实质上承认了什么?

(2)战国——魏国李悝、楚国吴起、韩国申不害、齐国邹忌变法,秦国商鞅变法(内容、作用)。

商鞅变法中使社会性质发生变革的最根本的一项措施是?

(3)新——王莽改制(背景、中心内容、结果)。

(4)北魏——孝文帝改革(背景、内容、作用)。

孝文帝改革中使社会性质发生变革的最根本的一项措施是?

孝文帝改革带来的最深远的影响是?

(5)北周武帝改革

(6)后周——世宗改革(内容、作用)。

(7)北宋——庆历新政、王安石变法(时间、背景、内容、作用、失败原因)。

庆历新政的中心措施是?

在王安石变法措施中:中心措施是?惟一不能增加政府财政收的措施是?对大地主触动最大的一项是?最能体现地主阶级属性的是?失败的最主要原因是?

(8)金世宗改革:

提倡开荒,利用黄河故道实行屯田,招募农民垦种,遇到荒歉年,减免租税。改革使北方经济得到发展。

(9)明朝——张居正改革(内容、作用)。

归纳:中国古代的四大改革

指战国时期的商鞅变法、西汉末年的王莽改制、北魏孝文帝改革和北宋中期的王安石变法。

基本原因:一是因为新兴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对上层建筑的要求,如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二是因为社会矛盾激化造成,例如王莽改制前阶级矛盾和统治阶级内部矛盾激化,改制中又激化了民族矛盾,王安石变法前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激化,变法中又引发统治阶级内部矛盾。

措施包括:(1)改革生产关系,如商鞅变法中的废井田、开阡陌;(2)限制贵族特权,如商鞅变法和王安石变法;(3)为统治阶级根本利益而在调整中照顾农民利益,如商软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王安石变法;(4)建立新的政治经济制度,如商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结果:全部都遭到旧贵族的强烈反对;改革不成功的都导致政权衰弱,如王莽改制和王安石变法;改革成功的都出现国运强盛、社会进步,如商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

2、近代中国的变法和革新

(10)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和清政府“新政”是封建统治阶级为维护统治、为适应外国侵略者需要而进行的,措施主要是加强军事、经济力量;对文化教育和科学技术的调整政策服务于政治目的、为了加强统治,但是客观上有利于社会的发展;结果都失败,因为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富强,随着在对外战争中的失败而告终结,“新政”中加重剥削促使人民不断反抗,不久清政府就在辛亥革命中被推翻。

(11)戊戌变法

戊戌变法是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维新派为挽救民族危亡和发展资本主义而发起,维新思想宣传形成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变法沼书的颁布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西方科学知识的传播;但是由于缺乏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勇气,希望寄托在没有实权的皇帝身上,脱离了人民群众,在封建顽固势力镇压下失败。与日本明治维新相比,封建专制统治和自然经济强大,维新派没有在人民支持下推翻封建专制而获得政治统治权,变法诏书中没有涉及议会宪法等维新派政治主张,外部列强并不希望中国真正强大,相反在加紧侵略中国,都是中国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12)清政府“新政”

3、当代中国的改革开放

新中国建立后,受苏联高度集中政治经济体制和“左”烦思潮的影响,到“文化大革命”结束时,体制弊端显现;1978年的真理标准讨论和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思想解放和确立工作重心转移、改革开放决策,为中国当代的改革铺平了道路;20多年来的改革,使中国经济、科技、教育、文化有了蓬勃发展,国际地位提高,祖国统一大业迈大步,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

以上的改革都是从狭义上来讲的;从广义上讲,凡是统治阶级对政治、经济、文化等政策的调整,都称得上改革。

要求:

从背景原因、目的、性质、内容、结果和作用、失败原因、成功的原因等方面逐个分析

四、对中国古代变法与改革的认识

1、改革的原因:改革是历史发展的要求和产物。

无论是古代的四大改革,近代的变法革新,还是当代的改革开放,其根源都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这说明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

2、改革目的:

改革目的在于富国强兵、发展势力、挽救危机、巩固统治、适应形势等;

3、中国古代王朝所进行的改革按照原因和性质的不同可分为如下类型:

(1)奴隶社会内部富国强兵的改革(如管仲改革)。

(2)促进旧社会形态向新社会形态转化的封建化改革(如商鞅变法)。

(3)封建社会内部调整统治政策的变法(如王安石变法)。

(4)少数民族学习汉族先进文化和制度的改革(如孝文帝改革等)。

3、改革内容

涉及政治制度、土地分配、赋税征收、荒地开垦、水利兴修、发展军力和废除旧俗等方面;

4、改革的实质:

改革主要是对国家管理制度(广义的制度应包括政策、法令等在内,它们应属于上层建筑范畴)的革故鼎新。从根本上说,当政治、经济制度不能保证国家实施有效管理、从而违背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时候,改革这种制度,也就是对上层建筑中某些老化、腐朽的环节进行必要的调整、更新和改造,并相应对生产关系中的某些环节作局部性的调整、更新和改造就成为必然的趋势。因而改革实际上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矛盾运动的结果,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实践活动。也正是由于改革的这种必然的、客观的趋势,使得它往往能释放出巨大的能量,显示出其巨大威力。

4、改革的结局

或取得完全成功、或彻底失败、或取得一些成效但最终失败了。

5、成败原因:

(1)判断成败的依据:

改革者的命运?()改革的积极成果是否得以维持?()举例说明。

(2)封建社会前期的“建章立制”易成功;王朝中后期的改革大多失败。

(重要看①阻力大小;②代表什么人的利益;③皇权的支持程度)

·新的封建王朝大多是在农民起义推翻旧王朝后建立的。农民起义风暴打碎了旧王朝的国家机器,陈章旧制受到猛烈冲击,旧秩序土崩瓦解,为新王朝的改革破除了阻力。而王朝中后期,年深日久,政权建设、典章制度、权益分配已根深蒂固,统治阶级内部的派系势力盘根错节,保守顽固势力强大。

·王朝初期,统治者吸取前代灭亡教训,为长治久安,大力调整统治政策。这种改革符合社会不同阶级、不同政治集团的共同要求。而王朝中后期要在不改变封建根本制度的情况下进行某些政策和具体制度的调整及利益再分配,必然会遭到旧制度和旧势力的顽强抵抗,许多改革家因顽固派的扼杀而抱恨终身。此外,王朝初期的改革有强大的皇权作保障,而中后期改革的主将则缺乏这种权威。

(3)对改革阻力的认识:

改革是一项开拓性的事业,必然会碰到各种阻力并需要进行艰苦的探索,往往道路艰难,险象环生。因而改革不仅需要坚定的信念,而且需要有坚韧不拔的意志和百折不回的勇气。历史上的每次改革几乎无一不触犯部分贵族或官僚、地主的既得利益,因而总要受到他们的竭力反对、攻击甚至诽谤。商鞅变法遭到落后贵族的反对,孝文帝改革遭到鲜卑贵族的反对,王安石变法遭到大官僚、大地主的反对。杨炎的两税法,张居正的“一条鞭法”改革都因遭到大地主的反对而最终失败。这些表明,在改革中,改革者尤其是最高当政者只有矢志不渝,坚定不移,才能保证改革的进行并最终取得成功。同时,当政者对改革派的支持也是保证改革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齐桓公之于管仲、秦孝公之于商鞅、汉武帝之于桑弘羊等等,都是由最高当政者给改革派以坚定有力支持而使改革取得成功的。这些历史经验,是值得今天的最高当政者深以为鉴的。

6、改革的积极意义:

中国古代的改革早在奴隶制时代和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变时期,就显示出其对国家宏观管

理、振兴经济,增强国力的巨大作用。至于封建时代的改革,无论它发生在王朝的什么时期(前期、中期、后期),都是对当代或前任弊政进行改革并有所创新的产物。封建社会的阶段性繁荣与改革有关,一些王朝的中兴也与改革有关,如西汉时期的“昭宣中兴”(通过对武帝有关制度的改革)、中唐社会经济的恢复(通过刘宴改革)、北宋中期的经济回升(王安石变法)等。至于王朝后期所出现的有作为的改革,也有北魏孝文帝改革、五代后周世宗改革、明朝张居正改革等数例。这些改革由于使经济由衰败转为繁荣,因此其改革的积极意义也充分显示出来。

6、认识:

从古至今的社会变革,都是由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决定的,这说明社会的变革和发展不是个别人物决定的,社会的变革和发展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生产方式(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是人类社会的基础,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是人类社会的基本规律。我们必须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反对历史唯心主义。

革除社会弊政是促进国家强盛的重要手段。革弊标新要有远见卓识,要坚决彻底。措施必须行之有效。改革中还要注要用人。

改革是历史发展的要求和产物。

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和顺应人民愿望的进步改革,推动着社会进步和历史发展。反之,则阻碍历史前进,加剧社会矛盾。

改革必然涉及某些人的特权和私利,因此改革是会有阻力的,甚至充满了尖锐激烈的斗争。

无论是古代的改革还是近代的变法革新,成功的则国运强盛,社会进步;失败的则国运衰落,社会危机,这说明只有自觉调整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中与生产力发展不相适应的部分,才能促进社会的发展。历史的经验和教训也启示我们,我们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与生产力发展的要求,一方面基本上是适应的,因此我们必须坚持社会主义而不能否定社会主义;另一方面又存在不适应的部分和环节,突出表现在旧的计划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上,因此我们必须进行改革。改革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前提下,社会主义制度的自……?

问题:

宋代学者朱熹说:王安石“以财利兵革为先务,引用凶邪,排摈忠直,躁迫强捩,使天下之人,嚣然表其乐生之心。卒之群奸肆虐,流毒四海,至于崇宁、宣和(徽宗年号)之际,而祸乱极矣”。结合有关史实,评论朱熹观点。

从背景、目的、主要措施和结果来比较商鞅变法和王安石变法的异同。

中国封建社会的重大改革有哪些?导致这些改革的社会矛盾分别是什么?请阐述这些改革是否解决了社会矛盾?为什么?

一位当代历史学家认为:学者们对王莽改制持全盘否定的态度是‘目光短浅’。王莽的政策是在狭隘和孤立的情况下被研究……人们必须站得高一些,在前汉和后汉(即西汉和东汉)的广泛背景下看待王莽的施政。王莽是以奴隶社会的井田制制度为理想进行改制的:‘古者,设庐井八家,一夫一妇田百亩,什一而税,则国给民富而颂声作。’(引自《汉书·王莽传》)从前汉和后汉的广泛背景来看:王莽改制的主观意图是否有其合理的因素?王莽改制不能成功的客观原因是什么?结合有关材料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分析导致王莽改制失败的主观原因和根本原因。你对王莽改制是怎样评价的?”

分析:从对王莽改制的背景和主观意图的分析来看,王莽改制有一定的合理性。改制不能成功的客观原因应从大地主和农民两个方面的态度去分析,主观原因从违背历史发展规律来分析,根本原因应从封建生产关系的本质来分析。另外,对一个历史事件的评价,既要看其动机,又要看其效果,我们是动机和效果的统一论者,但在二者之间更应重视效果。王莽改制的结果是给人民带来了更大的灾难,加剧了各种矛盾,王莽政权终于在农民大起义的风暴中覆灭。所以,对王莽改制总的评价应是否定的。这道题的答案如下:

⑴主观意图:西汉后期土地兼并严重,大量农民破产流亡,社会生产力遭到破坏,阶级矛盾激化。王莽的主要意图是解决土地兼并问题,缓和阶级矛盾,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⑵失败的客观原因:西汉和东汉时期,是豪强地主势力兴盛的时期,王莽改制触犯了他们的利益,因而受到了他们的反对。农民从改制中得不到实际利益,也不支持改制。王莽改变币制以掠夺财富和对少数民族地区用兵都加重了人民的苦难,加剧了各种矛盾,导致人民反抗,因而失败。

⑶失败的主观原因和根本原因:在主观上,王莽企图恢复奴隶制度,违背历史发展规律,必然失败。从根本上看,土地兼并是由封建的生产关系决定的,地主阶级内部的改革是不可能解决土地兼并问题的。

⑷对王莽改制的评价:改制加深了人民的痛苦,加剧了社会矛盾。这是一个倒退的、失败的改制。

简述王安石变法的背景和目的,以青苗法、慕役法、方田均税法的内容为例说明王安石是如何限制大地主、大官僚、大商人的盘剥和特权。

董仲舒曾对商鞅变法评价说:“至秦则不然,用商鞅之法,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买卖,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宋代的苏轼在给宋神宗的上书说:“惟商鞅变法不顾人言,骤至富强,亦以召怨天下,------虽得天下,旋踵而亡。结合史实说明董仲舒、苏轼对商鞅变法得评价,哪些方面是客观的?哪些方面是错误的?并分析两人作出这样评价的出发点。

中国历史上的改革及其启示(中)

中国历史上的改革及其启示(中) 岑大利 中央党校文史部教授、博士生导师 好,今天我们讲中国历史上的改革及其启示的第二讲。中国历史上的改革前面我们讲了第一种类型。 二、修正型改革 下面我们讲第二种类型是修正型的改革。所谓修正型的改革,它就是在同一社会形态,主要是封建社会这样一个形态内部,统治阶级他为了调整、修补、完善他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制度方面而进行的改革。所以我们叫它为修正型的改革,它只不过是对封建制度进行一些修补、完善。这种改革,它又可以分为以下两种情况。 (一)发生在每一封建王朝建立之初的改革 第一种情况,是发生在每一次每一个封建王朝建立之初的改革。比如秦始皇的改革,西汉高祖、文帝、景帝的改革,东汉光武帝刘秀的改革,三国曹操、诸葛亮的改革,北周武帝宇文邕的改革,隋文帝杨坚的改革,唐太宗李世民的改革,后周世宗柴荣的改革,宋太祖赵匡胤的改革,明太祖朱元璋的改革,清初顺治、康熙、雍正的改革等等。这些改革,都发生在每一个王朝建立的初期。这种改革,它的出现往往是在大规模的、激烈的阶级斗争之后。大多数它是在农民起义失败之后,开国皇帝建立起新的王朝,他迫于农民造反的压力,为了避免像前朝一样覆亡的命运,所以采取了一些新的措施。也就是从不断改革旧的前一个王朝它的政治、经济制度来入手,改变它妨碍生产力发展的那一部分内容,把它改为就是能够顺应当时社会发展潮流的这样一些新的制度,来缓和社会矛盾、克服危机。这些改革可以说大多数都取得了成功,它对于稳固新建立的政权都起了重要的作用。 所以我国历史上出现了几次盛世,有名的盛世,比如汉代的文景之治,唐朝的贞观之治、开元之治,清代的康乾盛世等等。这些盛世的出现,它都和统治阶级的改革是分不开的。今年我们主要讲两次改革。一次是西汉初年的高祖刘邦君臣的改革;一次是唐朝初年的唐太宗君臣的改革。 下面我们先讲第一次改革,就是西汉初年刘邦君臣的改革。在刘邦建立汉王朝以后,他所面临的形势是这样的。就是在秦朝末年,由于秦朝统治者的残暴统治和连年的战争,就是农民战争。在这以后刚刚建立起来的汉朝政权,它所面临的是这样一种社会现实。也就是

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的重大改革

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的重大改革 2[2019全国卷Ⅲ,44,15分] 材料甲午战后①,以康有为为代表的维新派主张开议院。随着维新运动的高涨,康有为认为“民智未开”,开议院为时过早。1898年①,康有为在《应诏统筹全局折》中提出:设制度局,负责“审定全规,重立典法”,“撰叙仪制官制诸规则”,甚至“酌定宪法”;制度局议定章程之后,交由法律局、税计局、学校局、农商局等12个专局来负责执行;制度局成员由皇帝擢拔,对皇帝负责;议事程序是“派王大臣为总裁,体制平等,俾易商榷,每日值内,同共讨论”,最终由皇帝裁决②。开制度局的建议得到了光绪皇帝的重视和支持,但遭到保守势力的反对,最终未能实现。 ——摘编自《戊戌变法档案史料》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康有为从主张设议院转向开制度局的原因③。(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康有为所设计的制度局的特点。(9分) 本题通过档案史料考查戊戌变法的内容,凸显时空观念①、史料实证②、历史解释③等学科核心素养。 第(1)问,依据材料中“康有为认为‘民智未开’,开议院为时过早”可得出其自身认识的转变;依据材料中“开制度局的建议得到了光绪皇帝的重视和支持”可得出争取光绪皇帝的支持;结合所学知识从保守派的态度予以完善。第(2)问,依据材料中有关制度局地位的信息可得出其是变法的核心机构;依据材料中“制度局成员由皇帝擢拔,对皇帝负责”以及“最终由皇帝裁决”可得出其注重维护皇帝权威;通过制度局的职能可得出其具有议院的性质。 (1)减少变法的阻力;争取光绪皇帝的支持;自身认识的转变。(6分) (2)变法的核心机构;注重维护皇帝权威;一定程度上具有议院的性质。(9分) 解题反思 评价改革的原则及对改革规律性的认识 1.原则 (1)要把每次改革放在它所属的特定历史环境中加以评价。首先分析当时的历史条件、历史要求,再看这些改革在多大程度上适应或者违背了这一历史要求。据此,对改革作出基本的肯定或否定的评价。 (2)一场改革的成败,不是看改革者个人的结局如何,而是看改革是否顺应历史潮流。具体从以下两个方面看:一是改革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二是改革是否被中断。改革达到了预期目标,有利于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同时不管改革者处境怎样,都能继续下去的改革才是成功的改革。 2.规律性认识 (1)改革是革除弊政、促进国家富强的重要手段。每一个国家或民族要发展进步,都必须与时俱进,敢于改革。 (2)改革必然会因损害某些人或集团的利益而遭到其反对,因而具有艰巨性和复杂性,不会一帆风顺,这就需要改革的措施必须行之有效,改革过程中要用人得当,改革家要有远见卓识和坚定的政治魄力。 (3)是否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与时俱进,是改革能否成功的根本原因。 (4)分析改革成败的具体原因要看改革派与保守派双方力量对比是否有利于改革,要从改革的阻力和支持改革的力量两方面去分析。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古代改革题目训练题含答案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古代改革题目训练(内容影响类) 1.材料:“管仲相齐,以“法者天下之至道也,圣君之实用也”为指导思想...把国都划分为六个工商乡和十五个士乡,共二十一个乡。十五个士乡是齐国的主要兵源。齐桓公自己管理五个乡,上卿国子和高 子各管五个乡,于是全国形成统一的整体。规定国都中五家为一轨,每轨设一轨长。十轨为一里,每里设里有司。四里为一连,每连设一连长。十连为一乡,每乡设一乡良人,主管乡的 军令。战时组成军队, 每户出一人,一轨五人,五人为一....二千人为一旅,由乡良 人带领,闲时务农,战时出征,这种寓兵于农的政策。根据土地的好坏不同,以征收多少不等的赋税。这样使赋税负担趋于合理,提高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又规定国家铸造钱币,发展渔业、盐业,鼓励与境外的贸 易,齐国经济开始繁荣起来。 摘编自卢泰然《管仲治理齐国的道和术》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管仲改革的主要内容。(6 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管仲改革的历史影响。(9 分) 2.材料:魏文侯当政时(公元前 445 年一前 396 年),李悝为相行变法。主要内容有:李悝用人只问才能,不问身份,看谁对国家有功劳,就给谁禄位。..... 李悝主张派官员督责农民加紧生产,增产者赏,减产者罚。为此必须杂种五......稷(小米)、黍(黍子)、麦、菽(大豆)、麻,充分利用空闲土地,多种蔬

菜瓜果,栽树种桑,扩大副业生产。李 悝还实行平籴法,目的在于防止粮价太贵太贱,因为“籴甚贵伤民,甚贱伤农”。他主张采用“取有余以补不足”的手段,“使民适足,价平而至”.一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纲要》 (1)根据材料概括李悝变法的主要内容。(6 分) (2)根据材料评价李悝变法的作用。(9 分) 3.材料:霍光的重要历史功绩是废去昌邑王,确定(汉)宣帝继位。这是保证西汉社会继续发展的一项重要决策。宣帝地节 二年(公元前 68 年),霍光卒。宣帝始亲政事,“励精为治”, 号为“中兴”君王。汉宣帝时期是西汉盛世的继续,实行武帝 末年以来罢兵力农、“思富养民”的政策。宣帝于本始元年 至神爵四年(公元前 73~前 58 年),曾七次下诏征召人材。又 先后诏令安置流民、减免田赋、减低盐价和赈济灾民,还一再 派遣使者或丞相、御史的属官,到各地查处执法不公、擅兴徭赋、出入人罪的不法官吏,考查地方官治绩。被称为“枢机周密,品式备具,上下相赞”。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汉宣帝“励精为治”的变革举措。(8 分) (2)根据材料,分析指出汉宣帝变革举措对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7分)

中国历史上的改革

改革,古人称之为“鼎新革故”,即“布新猷,除旧政”,或者叫作“变法乱常”。用现在的话说,就是除旧布新,打破常规。它意味着对原有的权力配置、利益关系、社会秩序乃至人们的生活习惯、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进行新的调整。改革往往会引发新的矛盾,因而,在改革过程中,及时化解新出现的矛盾,保持社会稳定,就是保证改革顺利进行、促进社会发展的必要前提和基础,是实现长治久安不可或缺的手段。这也是古人所说的要善于以“小变”求“不变”。古往今来,无数历史事实证明,改革、发展与稳定三者之间互为条件、相辅相成。只有找到三者之间关系的结合点,稳妥处理好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促进社会的健康发展。 改革是克服社会发展障碍的有效途径 中国历史上的改革,大体上都是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激化情况下发生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矛盾。当生产关系束缚生产力发展的时候,必然导致各种社会矛盾的凸显,危机加深。在这种情况下,通过改革,调整社会生产关系,就成为克服社会发展障碍的最常见、最有效的途径。 春秋时代,奴隶制的生产方式已经延续了一千多年。由于铁器和牛耕的逐步推广,荒地开垦日益增多,私田急剧增加,建立在“千耦其耘”的集体劳动之上的井田制的弊端日益显露出来,出现了“公田不治”(《国语·晋语》)的现象。随着土地私有的发展,“田里不鬻”(《左传》襄公四年)的格局被打破。上自天子,下至大夫,大大小小的奴隶主贵族之间争夺土地的斗争层出不穷。与此相适应,阶级关系也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一部分奴隶主转化成封建地主;获得小块土地私有权的奴隶和平民转化成个体农民。封建依附关系与租佃关系由此产生并发展起来。而奴隶制的生产关系则成为束缚生产力发展的桎梏,各种社会矛盾日趋尖锐。针对腐朽奴隶主贵族统治的奴隶起义与平民暴动此起彼伏,工匠斗争和国人暴动不断高涨,“私家”(大夫)对“公室”(诸侯国君)的斗争愈演愈烈。新兴地主阶级向奴隶主贵族展开了夺权斗争,田氏代齐,三家分晋,相继出现。被称为“战国七雄”的各国国君,为了避免在尖锐复杂的阶级搏斗中遭到宗族残灭、社稷瓦解的厄运,纷纷变法图强,进行政治与经济改革。著名的有魏国的李悝变法、赵国的公连仲变法、楚国的吴起变法、韩国的申不害变法、齐国的邹忌变法、燕国的乐毅变法、秦国的商鞅变法等,前后八九十年间,改革的浪潮一浪高过一浪。其中尤以秦国的商鞅变法最为彻底,并为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春秋战国之际的变法运动,是旧的奴隶制度所积累的各种社会矛盾集结的产物,实质上是一场摧枯拉朽的封建化运动。各国变法的结果,使奴隶主贵族普遍遭到沉重打击,奴隶制的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基本被废除,由奴隶制引发出来的各种社会矛盾得到化解,生产力获得解放,社会经济和文化得到发展,中国历史迈入蓬勃发展的封建时代。 如果说中国封建社会的形成与确立,是广泛的社会改革的必然结果,那么,高度发展的中国封建文明,在某种意义上也是与历代王朝在政治上、经济上乃至文化上不断地进行改革分不开的。封建生产方式是封建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矛盾统一体,生产力与封建生产关系的矛盾仍然是封建社会的基本矛盾。由此派生出来的农民阶级与地方阶级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贯穿于中国封建社会的始终。每当这些矛盾集结、社会危机到来之时,封建统治阶级内部的一些有识之君、有识之士,迫于农民造反的压力,为避免统治的覆亡,往往会推行一些针对时弊的改革,从不断完善封建的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入手,企图缓和矛盾,克服危机。从秦始皇、汉武帝的政治、经济改革到杨炎、张居正、雍正皇帝所推行的赋税体制改革;从魏孝文帝的全面社会改革到金世宗、元世祖的政治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步进行;无一不是为了化解日趋激化的社会矛盾、克服社会危机所作出的努力。而改革的结果,都在不同程度上松动了封建生产关系中落后部分对生产力发展的束缚,调整了封建剥削中的分配与再分配关系,减轻了人民的某些负担,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直接生产者的生产积极性,推动了封建文明的进一步发展。换言之,中国历史上的改革,都是由于社会矛盾

高中历史选修-《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知识点及答题技巧

选修1——重大历史改革回眸 第一部分历史上重大改革的规律性总结 ⒈改革的分类 从改革的程度看,一种是在不触动根本制度的前提下,进行局部的调整;一种是对旧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进行彻底的改革,导致社会制度发生根本性变化。 从改革的性质看,有奴隶制度的改革、封建主义的改革、资本主义的改革和社会主义的改革。 从改革的内容看,有政治改革、经济改革、军事改革和文化改革。 ⒉改革的实质 改革是统治者对生产关系所进行的调整。它与社会革命不同,并不否定现存制度,而是对现存制度加以改良,使之尽量适应不断变化的时代。 ⒊改革的原因(背景)及相应目的 总的来讲,古代重要政治改革的发生都是由于旧的生产关系或上层建筑不适应新的生产力或经济基础的发展的需要。 具体来讲,这些原因大体可以表述为: ①旧的生产关系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②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或社会发展趋势; ③统治阶级面临严重的统治危机,为抑制土地兼并,缓和阶级矛盾,增加财政收入,实现富国强兵; ④旧制度、习俗、思想文化阻碍社会的发展 ⑤民族危机严重 ⒋改革成败原因的分析及认识 ⑴决定改革成败的几个要素 ①是否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与时俱进,因时改革,是改革成功的根本原因。 ②看力量对比是否有利于改革,要从改革的阻力和支持改革的力量两方面去分析,改革的阻力可以从内外两方面,政治、经济、文化等多角度去分析。 ③改革必然会损害部分人的利益,必然会遇到阻力,不会一帆风顺,这就要求改革者要有远见卓识和坚定的政治魄力。 ④改革的措施是否符合当时的实际,是否行之有效。 ⑤当时的内外环境是否有利于改革的开展和执行。 2)、改革成败原因的分析 决定改革成败的几个要素: ①是否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与时俱进,因时改革,是改革成功的根本原因。 ②看力量对比是否有利于改革,要从改革的阻力和支持改革的力量两方面去分析,改革的阻力可以从内外两方面,政治、经济、文化等多角度去分析。 ③改革必然会损害部分人的利益,必然会遇到阻力,不会一帆风顺,这就要求改革者要有远见卓识和坚定的政治魄力。 ④改革的措施是否符合当时的实际,是否行之有效。 ⑤当时的内外环境是否有利于改革的开展和执行。 之路。 4.改革的认识和启示 ①改革的必要性。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民族要发展进步,必须与时俱进,敢于改革。改革是革除弊政、促使国家富强的重要手段,是历史发展的要求和产物。

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改革 2(衡水高考实用总结)

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改革 春秋:管仲改革。改革内政,发展生产。 战国:魏国李悝、楚国吴起、韩国申不害、齐国邹忌变法,秦国商鞅变法。 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 ①废井田,开阡陌。废除井田制,国家承认田地归私人所有,准许土地自由买卖; ②废除特权,奖励耕战。按军功授爵,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免除徭役,限制工商业者的活动,禁止弃农经商。 ③建立县制,全国设置31个县,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由国家统一控制。作用:秦国旧制度被废除,封建经济得到发展。成为实力最强的国家。经过一百多年的变法,新的封建制度在各诸侯国确立起来了。 新:王莽改制 背景:限制土地兼并,缓和阶级矛盾,稳固统治。

内容: ①把全国田地改称王田,私家奴婢改称私属,都不许买卖。--贵族、官僚和大地主占有者反对,农民不满意,土地、奴婢买卖照旧进行。 ②多次改变币制,变五铢钱为大钱。--掠夺财产,很多人倾家荡产。结果:加剧了矛盾,终于失败。引发农民起义。 北魏:孝文帝改革 背景:民族大融合的趋势。 内容: 经济上实行均田制:①把国家掌握的土地实行分配; ②受田农民纳租、纳调; ③受田农民服徭役和兵役。 政治上①迁都洛阳; ②采用汉族统治阶级的封建统治政策。

文化上汉化政策:①采用汉姓; ②改穿汉服; ③学说汉话; ④提倡与汉族通婚。 作用:加速了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 后周:世宗改革 内容:①减免苛捐杂税,安顿流亡农民; ②严厉惩治贪官污吏; ③整顿军队,加强训练,严肃军纪。 作用: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军队战斗力大为提高。 北宋:庆历新政 背景:北宋中期,各种矛盾的急剧发展。

历史上的改革

专题探究 中外历史上的改革 (中国戊戌变法、改革开放、土耳其凯末尔改革、美国罗斯福新政、日本明治维新) ◆知识概况 改革的概念 改革是指对旧的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作局部或根本性的调整变动。 改革的实质 改革是对生产关系所进行的调整,是对现存制度加以改良,使之尽量适应不断变化的时代。从改革的程度看: 一种是在不触动根本制度的前提下,进行局部的调整,如中国戊戌变法、改革开放,美国罗斯福新政; 一种是对旧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进行彻底的改革,导致社会制度发生根本性变化,如土耳其凯末尔改革,日本明治维新) 从改革的性质看,可以分为资本主义改革(中国戊戌变法、土耳其凯末尔改革、美国罗斯福新政、日本明治维新)和社会主义改革(改革开放) ◆知识梳理(按改革的时间先后顺序) 1、日本明治维新 时间:1868年 目的:为改变落后挨打的局面,挽救民族危机,摆脱西方国家殖民侵略,日本进行明治维新。性质: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 结果:明治维新取得了成功,日本逐渐改变了落后的面貌,经济发达,军事实力强大,成为亚洲第一个走上工业化道路的国家。 2、中国戊戌变法 时间:1898年 目的:为挽救民族危机,变法图存 性质: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结果:戊戌变法最后失败,但它是中国在近代化道路上的进一步探索。 3、土耳其凯末尔改革 目的:为了使赢得独立后的土耳其富强起来,凯末尔主张向西方学习,进行彻底的改革。性质: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 结果:改革使土耳其迎来了历史发展的新阶段,摆脱了“西亚病夫”的帽子。 4、美国罗斯福新政 目的:为帮助美国尽快摆脱经济危机困境,实现经济复兴 特点:全面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性质: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 结果:罗斯福新政使美国度过了经济危机,在很大程度上缓和了美国的社会矛盾,避免美国走上法西斯道路;它开创的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后来被许多资本主义国家所借鉴。 5、中国的改革开放 时间:自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

(word完整版)高考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例题

高考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例题1.(2018·海南卷单科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材料710年,唐睿宗李旦登基,改年号为“景云”。其时,吐蕃、突厥、契丹等与唐关系紧张,以前采取的临时任命将领率兵出征的办法,已难以应对边境危机。景云二年,唐朝派出河西节度使,募集军队,驻守河西走廊,“自此始有节度之号”。同年,改变以前朝廷临时遣使分“道”巡察地方的办法,设置十三道按察使,驻地相对固定,大多由所在地行政长官兼任,代表朝廷纠举、处理所在道的州、县官员违法乱纪行为,“风俗一变”。712年,唐玄宗正式即位,随后十余年间,节度使制度在边境地区广泛推行,十三道增为十五道。这些制度成为“开元盛世”的重要保证,也给唐玄宗晚年的政治动荡埋下了隐患。 ——摘编自白钢主编《中国政治制度通史》等 (1)根据材料,说明唐代景云年间改革的目的。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唐代景云年间改革的影响。 【解析】(1)唐代景云年间改革的目的,据材料“吐蕃、突厥、契丹等与唐关系紧张”“已难以应对边境危机”,可得出应对边防危机;据材料“代表朝廷纠举、处理所在道的州、县官员违法乱纪行为”,可得出整顿地方吏治。 (2)唐代景云年间改革的影响,据材料“派出河西节度使,募集军队,驻守河西走廊”,改变“以前采取的临时任命将领率兵出片的办法”,可得出形成新的边防体制;据材料“改变以前朝廷临时遣使分‘道’巡察地方的办法,设置十三道按察使,驻地相对固定,大多由所在地行政长官兼任”,可得出促时监察体制完善;据材料“这些制度成为‘开元盛世’的重要保证”,可得出促成“开元盛世”;据材料“也给唐玄宗晚年的政治动荡埋下了隐患”,可得出节度使掌握兵权成为“安史之乱”爆发的一个原因。 【答案】(1)目的:应对边防危机;整顿地方吏治。 (2)影响:形成新的边防体制;监察体制完善;促成“开元盛世”,节度使掌握兵权成为“安史之乱”爆发的一个原因。 2.(2018·江苏卷文综历史)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戊戌变法时期,改革科举制度的主张引起了较大的社会反响。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梁启超提出了比较系统的改革科举制度的方案。他的上中下三策从

人民版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复习提纲

人民版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复习要点 ※历史上重大改革的规律性总结 改革的定义:改革是指对旧有的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作局部或根本性的调整变动。 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因此,可以说人类的文明史也是一部改革史。 1、改革的分类 ①从程度看:一种是在不触动根本制度的前提下,进行局部的调整;一种是对旧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进行彻底的改革,导致社会制度发生根本性变化。 ②从内容看:政治改革、经济改革、军事改革、文化改革。 ③从性质看:奴隶制改革、封建制改革、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社会主义性质的改革。 A.奴隶制改革:梭伦改革、克里斯提尼改革、伯里克利改革; 管仲改革、鲁国“初税亩”。 B.封建性质的改革 ①确立封建制度:商鞅变法 ②挽救危机、自我完善:王安石变法、洋务运动 ③少数民族学习先进制度文化(兼有确立封建制度和民族融合性质):北魏孝文帝改革 C.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 ①思想文化领域:欧洲宗教改革 ②确立资本主义:俄国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中国戊戌变法 ③巩固资产阶级统治:美国罗斯福新政 D.社会主义性质的改革:苏联、东欧的社会主义改革;中国的改革开放 2、改革的实质 改革是统治者对即定制度所进行的调整。它与社会革命不同,并不否定现存制度,而是对现存制度加以改良,使之尽量适应不断变化的时代。 3、改革的原因(背景) ①旧的生产关系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②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或社会发展趋势; ③统治阶级面临统治危机,为抑制土地兼并、缓和阶级矛盾、增加财政收入、实现富国强兵; ④旧制度、习俗、思想文化阻碍社会的发展; ⑤民族危机严重。 4、改革成败的原因 (1)决定改革成败的几个要素: ①是否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与时俱进,因时改革,是改革成功的根本原因。 ②看力量对比是否有利于改革,要从改革的阻力和支持改革的力量两方面去分析,改革的阻力可以从内外两方面,政治、经济、文化等多角度去分析。 ③改革必然会损害部分人的利益,必然会遇到阻力,不会一帆风顺,这就要求改革者要有远见卓识和坚定的政治魄力。 ④改革的措施是否符合当时的实际,是否行之有效。 ⑤当时的内外环境是否有利于改革的开展和执行。 (2)成功的改革: 外:俄国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美国罗斯福新政 中:齐国管仲改革、鲁国“初税亩”、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改革开放

历史上重大改革的规律性总结

历史上重大改革的规律性总结 一、人类社会演进的重要方式:革命、改革 学习本模块必须明确改革与革命的区别。无论改革或是革命都是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实现社会进步为目标的,然而二者却采取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方式。 (一)、人类社会演进的重要方式之一:社会革命(暴力) 1、历史上重大革命: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法国大革命、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中国的辛亥革命、新民主义革命等。 2、根本目的: 用暴力打碎了陈旧的政治上层建筑,夺取了国家政权,建立了一个理想的社会制度。 3、领导力量和方式: 由下层群众发动的,是自下而上的暴力方式。 (二)、人类社会演进的重要方式之一:社会改革(和平) 1、历史上重大改革: (1)梭伦改革(2)商鞅变法(3)北魏孝文帝改革(4)王安石变法(5)欧洲的宗教改革(6)穆罕默德·阿里改革(7)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8)明治维新(9)戊戌变法(10)中国的70年代末以来的改革开放 2、根本目的、实质: 是在旧制度的基础上,实现某种制度的自我完善,以使其获得更好的发展,从而维护自己的统治。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3、领导力量和方式: 是国家、政府的行为,是统治者主动实行的一种自上而下的和平的方式。 (三)、改革和革命的主要区别 1、背景不同:改革时社会背景相对平和,革命时社会背景相对动荡。 2、方式、力量不同: 改革是国家和政府主动采用的一种自上而下的和平的方式;而革命一般是由群众发动的自下而上的暴力方式。 3、根本目的不同: 改革是为了维护和巩固自己的统治。革命是推翻旧的社会制度,建立新的社会制度。 4、对生产力影响不同: 改革由于采用的是平缓的、主动的方式,是对以往社会制度的完善与改进,因此,在改革的同时不会造成生产力的破坏,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是有利于社会发展的。而革命采取的是暴力、流血的手段,因此革命必然对国家机器,对社会生产力造成一定的破坏,在革命之后必然要对国家机器、生产力等进行重建,因此要花费一定的人力、物力和时间。 二、历史上重大改革的规律性总结 (一)改革的定义: 改革指对旧有的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作局部或根本性的调整变动。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因此,也可以说人类的文明史也是一部改革史。 生产力:即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包括生产工具、劳动者、劳动对象。劳动者在生产中起主导作用。生产工具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劳动对象的扩展程度也反映了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

人教版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古代改革题目训练(内容 影响类) 1. 材料:“管仲相齐,以“法者天下之至道也,圣君之实用也”为指导思想...把国都划分为六个工商乡和十五个士乡,共二十一个乡。十五个士乡是齐国的主要兵源。齐桓公自己管理五个乡,上卿国子和高子各管五个乡,于是全国形成统一的整体。规定国都中五家为一轨,每轨设一轨长。十轨为一里,每里设里有司。四里为一连,每连设一连长。十连为一乡,每乡设一乡良人,主管乡的军令。战时组成军队,每户出一人,一轨五人,五人为一....二千人为一旅,由乡良人带领,闲时务农,战时出征,这种寓兵于农的政策。根据土地的好坏不同,以征收多少不等的赋税。这样使赋税负担趋于合理,提高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又规定国家铸造钱币,发展渔业、盐业,鼓励与境外的贸易,齐国经济开始繁荣起来。 摘编自卢泰然《管仲治理齐国的道和术》(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管仲改革的主要内容。(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管仲改革的历史影响。(9分)参考答案 (1)行政方面,划分和整顿行政区划及机构;军事方面,层层编伍,寓兵于农;经济方面,实行“相地而衰征”的土地税收政策,统一货币,发展渔盐之利。 (2)影响: 1.促使齐国经济繁荣,为齐桓公称霸诸侯奠定坚实基础; 2.加速井田制的瓦解,有利于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发展; 3.其重法的思想为战国法家所继承发展。 2. 材料:魏文侯当政时(公元前445年一前396年),李悝为相行变法。 主要内容有:李悝用人只问才能,不问身份,看谁对国家有功劳,就给谁禄位。.....李悝主张派官员督责农民加紧生产,增产者赏,减产者罚。为此必须杂

中国的改革,纵论历史改革成败因素

论中国历史上的改革 改革,古人称之为“鼎新革故”,即“布新猷,除旧政”,或者叫作“变法乱常”。用现在的话说,就是除旧布新,打破常规。它意味着对原有的权力配置、利益关系、社会秩序乃至人们的生活习惯、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进行新的调整。改革往往会引发新的矛盾,因而,在改革过程中,及时化解新出现的矛盾,保持社会稳定,就是保证改革顺利进行、促进 社会发展的必要前提和基础,是实现长治久安不可或缺的手段。这也是古人所说的要善于以“小变”求“不变”。古往今来,无数历史事实证明,改革、发展与稳定三者之间互为条件、相辅相成。只有找到三者之间关系的结合点,稳妥处理好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促进社会的健康发展。改革是克服社会发展障碍的有效途径 中国历史上的改革,大体上都是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激化情况下发生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矛盾。当生产关系束缚生产力发展的时候,必然导致各种社会矛盾的凸显,危机加深。在这种情况下,通过改革,调整社会生产关系,就成为克服社会发展障碍的最常见、最有效的途径。 春秋时代,奴隶制的生产方式已经延续了一千多年。由于铁器和牛耕的逐步推广,荒地开垦日益增多,私田急剧增加,建立在“千耦其耘”的集体劳动之上的井田制的弊端日益显露出来,出现了“公田不治”(《国语·晋语》)的现象。随着土地私有的发展,“田里不鬻”(《左传》襄公四年)的格局被打破。上自天子,下至大夫,大大小小的奴隶主贵族之间争夺土地的斗争层出不穷。与此相适应,阶级关系也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一部分奴隶主转化成封建地主;获得小块土地私有权的奴隶和平民转化成个体农民。封建依附关系与租佃关系由此产生并发展起来。而奴隶制的生产关系则成为束缚生产力发展的桎梏,各种社会矛盾日趋尖锐。针对腐朽奴隶主贵族统治的奴隶起义与平民暴动此起彼伏,工匠斗争和国人暴动不断高涨,“私家”(大夫)对“公室”(诸侯国君)的斗争愈演愈烈。新兴地主阶级向奴隶主贵族展开了夺权斗争,田氏代齐,三家分晋,相继出现。被称为“战国七雄”的各国国君,为了避免在尖锐复杂的阶级搏斗中遭到宗族残灭、社稷瓦解的厄运,纷纷变法图强,进行政治与经济改革。著名的有魏国的李悝变法、赵国的公连仲变法、楚国的吴起变法、韩国的申不害变法、齐国的邹忌变法、燕国的乐毅变法、秦国的商鞅变法等,前后八九十年间,改革的浪潮一浪高过一浪。其中尤以秦国的商鞅变法最为彻底,并为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春秋战国之际的变法运动,是旧的奴隶制度所积累的各种社会矛盾集结的产物,实质上是一场摧枯拉朽的封建化运动。各国变法的结果,使奴隶主贵族普遍遭到沉重打击,奴隶制的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基本被废除,由奴隶制引发出来的各种社会矛盾得到化解,生产力获得解放,社会经济和文化得到发展,中国历史迈入蓬勃发展的封建时代。

高中历史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知识点归纳与总结

高中历史选修①《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知识点归纳与总结 目录 课标要求 (1) 第一单元梭伦改革 (3) 第二单元商鞅变法 (5) 第三单元北魏孝文帝改革 (8) 第四单元王安石变法 (10) 第五单元欧洲的宗教改革 (13) 第六单元穆罕默德.阿里改革 (18) 第七单元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21) 第八单元日本明治维新 (24) 第九单元戊戌变法 (28) 课标要求 1.梭伦改革 (1)了解梭伦改革前雅典的社会状况,认识梭伦改革的必要性。 (2)简述梭伦改革的主要措施,指出改革的基本特点。 (3)分析梭伦改革对雅典民主政治建设的影响。 2.商鞅变法 (1)知道春秋战国时期各国改革的基本史实,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 (2)了解商鞅变法的具体措施和内容,认识其特点。 (3)探讨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 3.北魏孝文帝改革 (1)了解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 (2)归纳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内容。

(3)探讨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作用。 4.王安石变法 (1)了解王安石变法的历史背景。 (2)归纳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评价其历史作用。 5.欧洲的宗教改革 (1)了解中世纪天主教的地位,认识欧洲宗教改革的必要性。 (2)知道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主张,理解欧洲宗教改革的实质。 (3)简述欧洲宗教改革的主要内容,分析欧洲宗教改革的历史作用。 6.穆罕默德·阿里改革 (1)了解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历史背景。 (2)简述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在埃及历史上的作用。 7.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1)简述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历史背景。 (2)概述“二一九法令”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历史进步性和局限性。 (3)探讨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对俄国近代化进程的影响。 8.明治维新 (1)知道明治维新的历史条件。 (2)概述明治维新的主要过程和基本内容,理解近代化道路的多样性。 (3)分析明治维新在日本近代化过程中的历史地位。 9.戊戌变法 (1)了解戊戌变法产生的历史根源。 (2)简述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人物的政治主张和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分析其特点。 (3)知道戊戌变法失败的基本史实,探讨中国近代化道路的曲折性。 通过学习,了解改革的历史背景和进程,改革的复杂性与多样性,科学地认识和评价改革,理解历史发展的多样性;学习改革家坚强不屈的意志,增强对社会的历史责任感,进一步认识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意义。

中国历史上的改革

中国历史上的改革—王莽改制 一.相关人物 王莽(公元前45年-公元23年):字巨君,魏郡元城人(今河北大名县东),新朝的建立者。他是汉元帝皇后王政君的侄儿,幼年丧父失兄,他孝母敬嫂,为当地人所称道。加之他生活俭朴、饱读诗书、博学多才、结交贤士,因而声名远播。 汉成帝时被封为新都侯、骑都尉、光禄大夫侍中。后继他的四位伯、叔之后任大司马。汉成帝死后,汉哀帝即位,外戚傅、丁两家辅政,王莽隐居。隐居期间他的儿子杀死家奴,王莽逼其自杀为家奴抵命,深受世人赞誉。 汉哀帝死后,王政君以太皇太后之名临朝称制,任王莽为大司马,拥立汉平帝。此时,王莽开始总揽朝政大权,并开始消灭异己,大封汉宗室、功臣子孙和在朝大臣为侯,以收买人心。 公元5年,王莽毒死汉平帝,立年仅两岁的孺子婴为帝。王莽以摄政为名据天子之位,成为“假皇帝”。 公元8年,王莽接受孺子婴的禅让称帝,改国号为“新”,建年号为“始建国”。 王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以篡权的手段登上皇帝宝座的人。 公元23年,绿林军攻进长安,王莽在混乱中被商人杜吴所杀,新朝灭亡。 二.王莽改制的历史背景 西汉末年,统治阶级日益腐败,为了满足其骄奢淫逸的腐朽生活,朝廷向百姓征收的赋税和劳役不断加重。加之自然灾害的影响,百姓生活已经艰难到没办法活下去的地步了。贵族、豪强却乘机兼并土地,加重对农民的剥削。社会两极分化现象日益严重,一方面是贵族、豪强及统治阶级“多畜奴婢,田宅无限”、奢侈挥霍,另一方面是民不聊生、国库空虚、流民数量剧增,社会矛盾已经变得十分尖锐了。 王莽掌握政权以后,为了缓和日益尖锐的社会矛盾,从其自身的思想观念出发,推行了一些列的改革措施。王莽的这些改革措施的思想基础来源于儒家思想。王莽自由熟读儒家经典,他对孔子所描述的“大同”社会、“王道乐土”十分向往,他对贫富不均的社会现象非常不满,他对穷人抱有发自内心的同情。他认为这种不公平是造成社会矛盾的主要原因,要想消除社会矛盾,就必须消除社会的不公平及不公平带来的社会罪恶。 三.王莽改制的具体内容 1.实行“王田制” 王莽认为造成“富者犬马余菽粟,骄而为邪,贫者不厌糟糠,穷而为奸”这种社会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土地兼并。他非常欣赏古时实行的“井田制”,他认为“井田制”是一种公平的土地分配方式,是国给民富的基础。于是,公元9年,王莽颁行了王田制的诏书,将天下土地都收归国有,称为“王田”,不允许买卖。八口以下男丁的家庭,其拥有的土地不能超过900亩,超出的土地要分给亲属、邻里、乡党。没

中国历史上的改革

中国历史上的改革 可以这么说,改革贯穿于中国古代国家历史发展的始终。尽管各个时期,不同朝代政治、经济和社会的情况不同,具体改革的内容、目的、手段各异,但有一个共同点是显而易见的,就是改革都不是固守已不适应新的政治、经济情势的旧的法制、体制或政策。或如秦商鞅所说:“当时而立法,因事而治礼”或如北宋王禹偁说“改辙更张,因时立法”,通过不断的改革求生存,求发展,求繁荣。今天改革开放是时代的主旋律,学习古代改革史(中国古代史新教材介绍的重大改革共有12起),认真总结历次改革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对于我们具有积极的资政、借鉴意义。 古代历史上无数次革新与变法实践表明,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因此,也可以说人类的文明史也是一部改革史。 一、复习目标: 掌握古代重要的改革发生的背景、内容及影响;总结出一般规律 二、政治原理: 对于历史上的改革和变法的评价要坚持如下标准:坚持社会发展的标准;坚持历史的标准;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思想,坚持阶级斗争的观点;重视历史发展必然性与偶然性的关系;注意主观动机与客观效果之间的关系;改革的成败不能以改革者个人的结局来作判断,而应视改革的积极作用是否得以维持。 运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分析理解古代的改革变法。 运用主观动机和客观效果的辩证关系分析认识王莽改制。 王安石变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却被废除,表明改革的复杂性与曲折性的道理。 理解我国古代的改革与现今的改革有着本质上的不同。 联系有关时事,了解如何推进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以及深化农业改革和发展农村经济,进而掌握改革对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大现实意义。 三、知识梳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改革 1、中国古代变法 (1)春秋——管仲改革、“相地而衰征”。 “相地而衰征”实质上承认了什么? (2)战国——魏国李悝、楚国吴起、韩国申不害、齐国邹忌变法,秦国商鞅变法(内容、作用)。 商鞅变法中使社会性质发生变革的最根本的一项措施是? (3)新——王莽改制(背景、中心内容、结果)。 (4)北魏——孝文帝改革(背景、内容、作用)。 孝文帝改革中使社会性质发生变革的最根本的一项措施是? 孝文帝改革带来的最深远的影响是? (5)北周武帝改革 (6)后周——世宗改革(内容、作用)。 (7)北宋——庆历新政、王安石变法(时间、背景、内容、作用、失败原因)。 庆历新政的中心措施是? 在王安石变法措施中:中心措施是?惟一不能增加政府财政收的措施是?对大地主触动最大的一项是?最能体现地主阶级属性的是?失败的最主要原因是? (8)金世宗改革:

中国古代改革及其启示

中国古代改革及其启示 摘要:中国古代改革、变法众多,有成功的,也有失败的。变法成功者,国家富足,军队强大,成为当时的强国;变法失败者,国家都走向衰微,以致灭亡。无论成败每次改革都有激烈的斗争,这无数次革新与变法实践表明,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今天改革开放是时代的主旋律,学习古代改革史,总结改革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其中可以给我们提供很多有益的启示。 一、中国古代改革或变法的类型 中国古代历史上革新与变法无数,主要可以分为如下几种类型:一是奴隶社会内部富国强兵的改革,如管仲改革等。二是地主阶级的封建化政治改革,如商鞅变法、李悝变法等。三是少数民族为汉化而进行的改革如北魏孝文帝改革、耶律阿保机改革、清初皇太极改革等。四是封建统治者为挽救统治危机而调整统治政策的改革,如王莽改制、周世宗改革、王安石变法、张居正改革等。五是开国的相对贤明君主对统治政策的调整和改正:汉高祖、光武帝、隋文帝、唐太宗、宋太祖、元世祖、明太祖、康熙帝等对统治政策的调整。 二、改革或变法成败的规律 一场改革的成败,通常有四个决定性的因素。 (一)改革是否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 改革是否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是最根本的因素。当政治、经济制度不能保证国家实施有效管理,从而违背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时候,就要改变这种制度,也就是对上层建筑中的某些老化腐朽的环节进行必要的调整,更新和改造,并相应的对生产关系中的某些环节做局部的调整,更新和改造就成为必然的趋势。因而,改革与变法实际上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矛盾运动的结果。否则,改革虽能藉强力强制颁行,但最终行而不远。例如北魏孝文帝改革正是顺应了当时那种民族大融合的历史发展趋势,公元485年颁布均田令,实行汉化政策。改革促进了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加速了北方少数民族封建化进程,促进了北方民族融合。可以说是历史上比较成功的改革之一。但是,历史上的王莽改制却是和历史发展趋势背道而驰。王莽改制以“王田私属,不许买卖”的策略对当时土地兼并剧烈、人民沦为奴婢、阶级矛盾激化的时弊开了一剂对症药方,而结局适得其反,即是因为当时的历史事实已雄辩地证明封建土地私有制是能促进封建经济走向初步繁荣、推动当时的生产力向前发展的,“王田制”则是一种历史的反动,必然为历史的进步所唾弃。 (二)改革派与保守派之间的力量对比 有些改革虽然也符合历史发展趋势,但由于顽固派势力过于强大而导致夭亡,如宋朝的王安石变法即为典型例子。他采取一系列措施:青苗法、募役法、农田水利法、方田均税法、保甲法。王安石变法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却被废除,因为新法触犯了大地主的利益,遭到

中国古代著名改革

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改革 一、商鞅变法(战国) 1、目的:富国强兵。 2、时间:第一次改革始于公元前356年 内容:①实行什伍、连坐制度。 ②奖励耕织,重农抑商。 ③奖励军功,按军功大小给予赏赐。 时间:第二次改革始于公元前350年 内容:①废井田,开阡陌。废除井田制,国家承认田地归私人所有,准许土地自由买卖; ②推广县制,废除分封制。把全国分为41个县,设县令主持县政,丞为副县令, 尉负责军事。 ③统一度量衡。 ④“塞私门之请”,移风易俗。以刺激小农户数量的增加及其生产积极性的提高。 (二个废除:)废世卿世禄制、废井田制 (二个奖励:)奖励军功、奖励耕织 (二个制度:)什伍制、县制 (二项法律:)连坐、轻罪重罚 (最后全烧了:)焚烧诗书 3、作用:秦国旧制度被废除,封建经济得到发展。成为实力最强的国家。经过一百多年的 变法,新的封建制度在各诸侯国确立起来了。 4、评价:①以法律形式废除井田制,确认了封建土地私有制。废除了奴隶主贵族的世袭特 权,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加强了新兴地主阶级的中央集权制度。 ②秦国逐渐强大,为后来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③商鞅施行的严刑酷法和文化高压政策,对后来秦朝产生消极影响 ④商鞅主张的法家思想,成为秦国占统治地位的政治思想。 二、王莽改制 1、背景:限制土地兼并,缓和阶级矛盾,稳固统治。 2、内容:①把全国田地改称王田,私家奴婢改称私属,都不许买卖。--贵族、官僚和大地 主占有者反对,农民不满意,土地、奴婢买卖照旧进行。 ②多次改变币制,变五铢钱为大钱。--掠夺财产,很多人倾家荡产 3、结果:加剧了矛盾,终于失败。引发农民起义。 三、北魏孝文帝改革 1、背景:民族大融合的趋势。 2、内容: 经济上实行均田制:①把国家掌握的土地实行分配; ②受田农民纳租、纳调; ③受田农民服徭役和兵役。 政治上:①迁都洛阳; ②采用汉族统治阶级的封建统治政策。 文化上汉化政策:①采用汉姓;②改穿汉服;③学说汉话;④提倡与汉族通婚。 作用:加速了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

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十七单元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第34讲中国古代历史上的重大改革限时训练精编版

2018 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十七单元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第34 讲中国古代历史上的重大改革限时训练 1. (2014 ?全国I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西汉建立后,“约法三章”不再适应现实需要,新的法令条文不断增加,形成《九章律》。汉武帝时,《九章律》之外的“旁章科条”迅速增至359“章”,仅关于死罪的法律 条文便有1 000 多条,“律令繁多,百有余万言”;具有法律意义的案例汇编越编越多,《春秋》一书所记史事在判案时也用作参考。三国魏初,沿用的“秦汉旧律” 竟多达906 卷,770 余万字,东汉以来马融、郑玄等儒学大师对法律的注释也具有法律效力。 魏晋时对法律进行了重大改革。大量行政法规被编辑为“令”,由具体行政部门掌握。改定的新律以刑法为主体,共20 篇、620 条、27 600 字,大大降低了官吏判案时任意引用法令条文的可能性。与汉代明显不同的是,新律不少条文突出上下尊卑,同罪而不同罚。 ——摘编自张晋藩总主编《中国法制通史》 (1)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魏晋法律改革的主要特点。(6 分) (2)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儒学对西汉、东汉、魏晋时期法律的影响。(9分) 解析:第(1) 问中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概括指出魏晋法律改革的主要特点。 第(2)问根据材料“东汉以来马融、郑玄等儒学大师对法律的注释也具有法律效力……与汉代明显不同的是,法律不少条文突出上下尊卑,同罪而不同罚”,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说 明儒学对西汉、东汉、魏晋时期法律的两方面影响。 答案:(1) 特点:从现实需要出发;删繁就简;刑法与行政法规分离;突出伦理犯罪。 (2) 影响:“独尊儒术”后儒家经典开始影响法律实施;东汉时儒家学者深入影响法律条文的解释;魏晋时期儒学理念法制化。 2. (2016 ?衡水模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魏晋南北朝时期)建立后赵国的羯族人石勒,认识到羯族力量有限,他重用“博涉经史”的汉人张宾为谋主,言听计从,下令胡人不得凌辱汉人,派官员到各地劝课农桑,他不识字,却喜欢听人讲经、诵读史书,虽在戎马倥偬之中,也不稍懈怠,他设立太学和郡国学,用儒家经学培养包括羯族将领子弟在内的人才,并建立秀才、孝廉试经之制。 氐族建立的前秦国君主苻坚,对汉族寒门士人王猛主张“宰宁国以礼,治联邦以法”十 分欣赏与支持,他广修学宫,亲临太学考试学生经义优劣,他对博士王审说,朕一月之内三次亲临太学,发现人才,躬亲奖励,其目的在于,不使周公、孔子的微言大义在我手里失传,是不是可以追上汉武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