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体中的阴气阳气

人体中的阴气阳气

人体中的阴气阳气
人体中的阴气阳气

人体中的阴气阳气

人体中的阴气制造和流通

本文由《解读阴阳》一书第十五篇《人体中的阴气阳气》中的第二节改编而成。

原创作者:容建平

阴气的制造和流通体系

人体中的阴气和自然界的阴气都是一股相同的冷气。

中医发现了人体生命中有一种特殊的生理现象,就是人体中有一套很完善的制造冷气和运送冷气的体系,不断地为人体生产和提供寒冷的阴气。

中医对于人体能够制造冷气的认识,以现代人们的知识水平,和现代人体生命科学的认识,很难会被接受,因为,现代的医学科学已经很先进,对人体的解剖也已经很全面很彻底,现代医学对人体的研究早已进入了基因层次,而且还发展出运用三维立体的断层扫描,用电脑将人的整体从每一个细微部位放大显示,即使是这么先进的科学,人们也没有发现人体内存在有一个完整的制冷体系,按照现代解剖医学的先进水平,如果人体有一整套完善的制冷系统,早就应该被发现。

但是,中医就坚决地肯定这套制冷体系的真实存在,并说它在每时每刻不停地在为人体制造阴气,从中医学说的认识中发现,显然中医对人体内的制冷体系已经是十分了解的,不但知道它的存在,知道它的组织结构分布状态,而且对它的生产流程,运作状况等,都已经了如指掌。

“气”:是指“化气”,指饮食精华由液态转化为具有活化的“气”状态,中医明白到,化成为“气”状态,是饮食精华由被动的死物变成为主动的生命物质的重要环节,如果没有这个化成为“气”的转变,任何饮食精华最终还是要变成为糟粕被排出,这个“气”状态,是指营养物质的分解程度达到了能够自由散发的气状态程度,按照现代科学的知识,物质要达到自由散发程度,应该要分解到单个分子水平,这才能算是“气”;

“形”:是指组成人体形态的物质,也即是人体肉体;

“味”:是指饮食精华经过化“气”后,在通过细胞吸收,合成制造出人体肉质时产生的废料,它最终要被排出体外,《黄帝内经》就明确地指出:“阴味出下窍”。

食物,为人体合成的基础材料,食物中的精华物质,又是合成的重要原材料。用现代的语言来解译第二段话,就是:饮食的水份和食物,经过消化,吸收了其中的营养转化为精华物质,这些精华再经过分解,分化为分子水平状态,营养物质在分子水平状态下被细胞吸收,发生聚合,由营养转化为人体肉质,在合成转化过程中,出除了要吸收热量外,还伴生出有特殊味道的合成废料,废料从人体下部的二便通道排放出体外。

当明白第二段话的意思后,再来理解第一段就比较容易明白了,“味归形”是说“味”归由“形”产生出来,“形归气”是说“形”由营养的“气”化状态合成出来,“气归精”是说“气”化状态的营养,由饮食中的“精”华营养物质分解生出,“精归化”是说“精”华营养由从消化的饮食物质中吸收。

“化生精,精食气,气生形,形食味”是“阴成形”的顺序流程,它描绘了由食物进入人体后,从消化、吸收,合成、制冷,直到废料排放全过程的各个步骤,用简洁精炼的语句,将人体消化食物吸收营养为体质的过程解释得清清楚楚。

三、中医对脾在“阴成形”中所起作用的认识

食物中被吸收的物质精华,为制造人体体质的材料,又是制造阴气的材料,在“阴成形”的过程中,胃主消化,脾主运化,脾胃将食物精华吸收,转化为营养液,脾脏系统承担了制造和供应原材料的重要作用,故《黄帝内经》说:“脾胃者,仓禀之官,五味出焉”。中医还发现,脾脏系统不只是在简单地提供营养,而且还在控制着人体体质的合成工作,《黄帝内经》明确地

告诉人们:“脾生肉”,脾是怎样生出肉的呢?应该这样理解,“脾生肉”并不是说脾生出肉,而是说脾在控制和管理着人体中“肉”的生长状况,也即是说在“阴成形”中控制着“成形”的进行,于是,中医理论中就有了“脾主肌肉”一说。

脾是怎样控制人体肌肉生长进程的呢?说来也很简单,其秘密就在于脾胃对营养的吸收,因为食物精华营养为“阴成形”的原材料,如果脾脏提供的原材料越多,质量越高,“成形”的进度就越快,反之就越小,于是,脾脏就从“成形”原材料的供给方面,控制着“成形”的进程,脾脏系统提供的高质量营养足够,细胞能得到满足需要的原料,生长就旺盛,反之,脾脏系统提供的营养不足或质量低劣,细胞得不到足够的原料,生长就衰弱,道理就这么的简单。

人们往往对《黄帝内经》中“脾生肉”的论断感到不可理解,脾与肌肉之间是怎样发生这种对应关系的呢?一旦明白脾控制着体质合成这个秘密,就不再会感到困惑了。中医在治疗肌肉无力症的实践中,治疗法则是大补脾气,究其原因,正是中医掌握了“脾主肌肉”的重大秘密,也即是明白了脾有控制体质合成的重要职责,只要通过大补脾气,重点加强脾的运化能力,促进脾脏系统对营养的吸收和供应,就能达到增加肌肉力量的目的。

四、中医对“味”的认识

在《黄帝内经》中,“味”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五味”,另一类是“阴味”。“味”是什么?“味”不是一种单一的物质,它是人体的一种感觉,是广义性的泛指,凡是感觉到带有“味道”的物质,都属于“味”的范畴,在人体中,有两个感觉器官能够对“味”作用认定,一个是鼻子的嗅觉,一个是舌头的味觉,因此,“味”是由这两个器官感觉认定的物质。

“五味”是古代人对一切食物的统称,《黄帝内经》言明:“地饲人以五味”,意思说“五味”是大地生长出来用以养育人的食物。为什么称食物为“五味”?这个称呼是有据可依的,它是根据“五行”的性质对食物的一种划分,古中医将所有食物按照“五行”的属性进行归纳分类,共分为辛味、甘味、咸味、苦味、酸味五类。

“阴味”是古代人对人体合成制冷后排放的废料的统称,《黄帝内经》有言:“阴味出下窍”,其间是说这些人体生理活动产生的的废料,最后会从人体的下窍排放体外。“阴味”又称为“浊阴”,《黄帝内经》有这样的一句话:“浊阴出下窍”,这句话与“阴味出下窍”只有一字之差,但细细端详,发现两者所指的是同一物体,既然两者都是合成制冷的废料,为什么既称为“阴味”,

又称为“浊阴”呢?将两种称呼进行比较,发现有这样的问题,“阴味”中的“味”是嗅觉和味觉的感受,而“浊阴”中的“浊”却是视觉上的感受,它说明,同类物质有两种称呼的原因有三点:

1、这些废料称为“味”,原因是这些废料具有特别的“气味”和“味道”,这些“气味”能够被鼻子的嗅觉闻到,“味道”能够被舌头的味觉品尝到;

2 、这些废料是有色泽的物质,能够用眼睛看到,这些废料在与水溶解后,会产生出混浊的水溶液,故此称为“浊阴”,《黄帝内经》将它表达为“寒气生浊”,意思是说这些废料是在制冷时产生的呈混浊状态的液态物质;

3、这些废料是在合成制冷过程中的伴生物,带有残余的阴气成分,在性质上属于“阴”性物质一类,故在性质上定为“阴”,因它具有“味道”,故此称为“阴味”,又因它具有混浊不清的色泽,故此又称为“浊阴”。

古代的人要从前阴和后阴两个下窍排放“阴味”,现代的人也同样要这样排放“阴味”,这就提出了一个问题,如果用现代的科学来解释,这“阴味”的本质又是什么呢?既然古人已经清楚地告诉后人,“阴味”具有特别的气味和味道,“出下窍”,要从人体下窍排放,也是说,在人体的大小便中都包含有“阴味”,这样,人们就可以从中找出“阴味”的现代科学本质。由于人的大便中含有大量的食物残渣,要从大便中寻找“阴味”的本质有很大的难度,但人体的小便就是混浊的水溶液,有强烈的气味,这就表明,人尿是阴液的最大聚集物,从人尿的研究分析中,比较容易发现“阴味”的本质。

如果要彻底了解“阴味”的本质是什么,最简单的方法是用鼻子闻一闻,或者用口尝一尝,用鼻闻,人尿有一股强烈的臭味,如果斗胆用口尝试,就会发现在臭中带有一股咸味,这种又咸又臭的物质,就是“阴味”,用现代科学的认识来说,“阴味”的本质,基本就是那些氨类、盐类的东西,氨类物质有臭味,盐类物质有咸味。

五、中医对津液管理的认识

津液在人体中有一个快速的新陈代谢过程,分为饮入和排放两大流程,对于津液在人体中的进与出的管理,《黄帝内经》有这样的解释:“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这一段话说明了这样的几个问题:1、“游溢精气”是从饮食进入人体的食物产生,食物经过胃的消化后,吸收其中的精华营养;2、营

养液首先输入脾脏系统内,由脾脏管理调配;3、营养液通过肺的汇集作用,进入由肺通调的水道;4、使用后无用的津液最终要输入到肾脏系统的膀胱中,等待排放;5、营养津液在体内四周布施,在五脏系统的经络中运行。

可以看到,津液的产生、运化、和收集,同人体中的肺、脾、肾三个重要器官有关系,这三个器官在管理津液中起到不同的作用,《黄帝内经》将三个器官的作用表达为“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如雾,是津液气化后的状态,如沤,是食物消化后的形态,如渎,是津液浓缩聚集后的状态。

脾脏居于身躯的中部,主要作用是管理津液的运化与吸收,人体从饮食进来的一切食物和水分等,首先经过胃的消化和脾的运化吸收,才能转变成为液态的营养物质,“中焦如沤”,“中焦”是指脾脏所在的人体身躯中间部位,“如沤”是指食物与水处于发酵时的状态,“中焦如沤”说明了津液是在人体身躯的中间部位运化吸收,脾脏是人体津液的运化和吸收中心。

肺脏位于人体的上部,主要作用是管理津液的气化和布施,人们认识到,肺脏是人体津液的气化机构,津液必须经过肺的气化作用,才能由液化状态转化成为“气”状态的程度,同时,肺又是津液的分配机构,有布施津液的功能,将津液发挥,“上焦如雾”,“上焦”是指肺脏所在的人体身躯上部位置,“如雾”是指津液处于气化时的状态,“上焦如雾”说明了津液是在人体身躯的上部区域气化,肺脏是人体津液的气化和布施中心。

肾脏位于人体的下部,主要作用是管理津液的收集和排放,人体内津液的保存量,由肾脏系统的收集功能所决定,人体中的所有废液,最后由肾脏收集到膀胱中,“下焦如渎”,“下焦”是指肾脏所在的人体身躯下部位置,“如渎”是指津液收集在一起时的状态,“下焦如渎”说明了了津液是在人体身躯的下部区域聚集,肾脏是人体津液的调节和收集中心。

由于津液的整体由三个脏分管,当这三个脏的职能出现失职时,就会出现不同的津液滞留症状:

上焦的肺脏失职,则不能调通水道布输津液下达膀胱,肺气不宣,也不能将津液化为汗而从表解,肺脏的气化和布施失调,使到津液在上部积聚,形成浮肿,浮肿由头面开始,逐渐波及到四肢,浮肿的重点在腰以上,中医称之为“风水”,病因为寒邪袭肺所致,治疗原则是宣肺发汗。

中焦脾脏失职,则不能运化燥湿,致使津液滞留于中部水道,造成浮肿,脾脏运化失常的原因,重点是脾阳虚弱,没有足

够的阳气去驱动津液的运动,故有腹满舌腻的见证,治疗的原则为健脾燥湿。

下焦肾脏失职,则小便不利,致使津液在下焦水道滞留,积聚成浮肿,肾脏失调引起的浮肿,多数是首先下肢先行出现,再波及全身,肾脏失职的病因有寒有热,寒者是由于命门火衰,不能为脾脏和膀胱提供足够的阳气,来加强运化及气化,故造成津液积聚,治疗原则为温肾化水;热者是由于湿热下注,造成膀胱关格不通,津液积聚而成浮肿,治疗的原则为清热利湿。

六、“三焦”水道的形状

人体中有一套水道网络,是津液流通的渠道,古代人将体内流通津液的水道网络称为“三焦”,《黄帝内经》说:“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其意是说,“三焦”是体内流通津液的器官,主要职责是管理津液流通,是体内的一套水道网络系统。` 人体中的水道是怎样形状的呢?《黄帝内经》没有解释,中医学说中也没有详细的解说,长期以来,一直是中医颇有争议的焦点问题之一,“三焦”水道的实质成为了一件悬而未决公案。

水道既然是津液的流通网络,那它就必然是空心的管道,否则,就不可能流通津液,至于它的结构形状,人们可以通过在整个合成制冷过程中,对津液的运行过程进行分析,从中了解水道的框架形态。

从津液由“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的过程来看,水道是人体营养津液的输入渠道,又是废料津液的排放渠道,由于可知,水道分为输入和排放两个不同部分,故此可以确定,水道由营养输入网络部分和废物排放网络部分组成。

输入部分:由于吸收的营养精华要输送给每一个细胞,因此水道的输入部分从脾胃消化的吸收为起点,到达每一个细胞为终止点,这一段的用途有:1、为食物精华的输入渠道,脾胃吸收的精华物质由此进入而得到运送;2、精华物质由液化状态转化为气化状态的深加工场所;3、人体津液的调节场所,肺脏在此段将津液化气,并布输到全身;4、运送精华物质到人体各处的途径;5、输入通道的末端,为合成人体体质的成形场所,营养液在此为细胞吸收利用。

输出部分:由于需要从每一个细胞处收集废料,因此输出部分的起点必然要和输入部分的末端接轨,也是说它要从每一个细胞开始为起点,直到人体的两个“下窍”为终止点,这一段的主要作用有:1、从每个细胞中收集合成过程中的废料“阴味”;2、

收集合成过程中制造的冷能量“阴气”;3、输送阴气的渠道;4、废料运送和排放的渠道。

从津液的输入过程和输出过程中看到,在输入部分有一个脾胃吸收的入口,然后不断地分枝,最后形成为无数个终端接口,连接每一个细胞,为细胞提供必需的养料。在输出部分则有无数个入口,从每一个细胞处接收废料,然后不断地聚集合并,最后归纳成为“下窍”两个出口。从水道的整个情况看,它的形态特点,在输入部分由一个入口分逐渐为无数个出口,在输出部分由无数个入口逐渐合并为二个出口,由此可以看出,水道一条两头简单,中间复杂的网络,中间部分网络了人体全身。人体体表布满了无数个用来排汗的汗腺,现代科学又发现体内的细胞间隙也充满了津液,可以这么说,汗腺为水道网络中外泄津液停留的微细储存点,细胞间隙为水道网络中备用津液停留的微细储存点,它们都同属为水道网络的中间部分。

由于古代人们早已知道水道有无数条细微分支,藏在整个躯体内,网络了人体全身的秘密,又知道津液受到肺、脾、肾三个器官的管理,于是它们将整个水道按照津液的变化状态,划分为三段,从胸部到头顶为肺脏的重点主管区域,津液在这一部位气化,产生一种像“雾”的状态,这一段水道称之为“上焦”,故有“上焦如雾”之说;从胸部到脐部为脾脏的重点主管区域,津液在此部位生产制造,在制出津液时出现如“沤”的状态,这一段水道称之为“中焦”,故有“中焦如沤”之说;从脐部到脚为肾的重点主管区域,津液在此部位浓缩收集,积聚成为“渎”,这一段水道称之为“下焦”,故有“下焦如渎”之说,整个水道系统统称为“三焦”,“三焦”的整体运作由肾脏负责管理控制。

七、肾与阴气和津液的关系

中医知道肾与阴气和津液有着密不可分的切身关连,对于它们之间的关系,《黄帝内经》这样说:“北方生寒,寒生水,水生咸,咸生肾,”“北方黑色,入通于肾,开窍于二阴,”“其类水”,它肯定了肾脏与人体内的津液和人体内寒冷阴气的密切关系,明确地指出肾为人体中津液与冷气的重要管理器官,控制着人体液体和冷气的调配。

由于认识到阴气的收集和分配由肾脏主管,如果单是表达阴气的流通与运用,就必然和肾脏分不开,因此,在中医学说中,对阴气的讲述重点是以肾为主。

1、肾脏与津液的关系:中医明白到,虽然有三个脏在协同管理津液,但有明确的不同分工,脾脏只是负责津液的运化和吸纳,

肺脏只是负责津液的气化与布施,对津液的最终管理,还是要肾脏来负责,因此,《黄帝内经》明确地指出:“肾者主水”。说“肾者主水”的真正原因,是古代人知道肾脏有全面调节和控制人体津液水平的功能,这包括对整体水分含量标准的调节管理,和对废液排放的控制等职能,因此,肾脏的调节控制功能运作正常与否,决定着整体津液流通是否能正常进行,如果不正常运作的话,就会发生病变,这种病变在《黄帝内经》中是这样记载的:“帝曰:肾何以能聚水而生病?岐伯曰:肾者胃这关也,关门不利,故聚水而从其类也。上下溢于皮肤,故为跗肿。跗肿者,聚水而生病也。”它说明肾脏对体内津液保持量的控制,是在津液流通的下游进行,它好象一个开关一样,通过调整津液的收集量来实现控制过程,如果肾脏的开关调节功能失常,会令到体内津液积聚过量而发生水肿。中医学说中将肾与膀胱相表里,是说明肾对废液处理,最终要通过膀胱来完成排放过程。

2、津液与阴气的关系:人体细胞在生长过程中必然要吸收热量和排出废料,用古代的的说法是在“合成”过程中同时制造出阴气和阴味,于是废液自然而然地成为了冷气的载体,对于津液和阴气的密切关系,《黄帝内人》用一句“寒生水”来表达,“寒生水”不但说明了人体内冷气和津液的密切关系,而且还是一种自然规律的现象,它是说,阴气能产生出津液,如果用现代的科学原理来解释,就是在寒冷的环境下,水气会凝聚为水,其实大自然就经常上演这个现象,在秋冬季节,将水气凝结成为露或霜,这是“寒生水”的成因的现象。从相反的方向看,寒能生水,水就藏寒,津液就能成为阴气的有效载体,事实也是这样,人体中的津液就是人体阴气的优良运载工具,津液收藏和运载阴气运行于全身。正是由于阴气和津液之间的关系密切,于是中医就说“水为阴”,由于水中藏阴,人们看到水而看不到阴,又看到书中说“水为阴”,于是造成了一个假象,错误地将人体的津液当成为了阴气,而实质上,津液是人体内除去血液以外的所有液态物质,阴气则是人体内的冷能量,也即是冷气,是性质不同的两种物质。

由于津液是寒冷阴气的唯一载体,双方往往混为一体,密不可分,基于这种原因,中医有时也把津液称为“阴液”,意思是表明津液内包含着阴气。阴液是对津液和阴气混合形态的称呼,阴气是气态物质,是冷能量,它能够在任何物质中传递,而津液为液态物质,是运载阴气的工具,它必须要在管道中流动,这是必须明白的要点。

3、肾脏与阴气的关系:中医将肾脏在“五行”中定为北方,为寒冷之脏,认定肾脏就好象一个冰雪般的冷源,为人体提供

我们体内的湿气和阳气的关系

我们体内的湿气和阳气的关系 今天北京的天气不好,本来都过了清明节了,往年这个时候很热,但是今年却很冷,我们家楼下的玉兰花都开了,在寒风中静静地开放着,整个天空雾蒙蒙的,湿气很重,因此显得阴冷。 所以,这让我非常有冲动讲讲阳气和湿气的关系,因为在下面讲述的一系列的张仲景的去湿的方子的时候,是无处不涉及到湿气和阳气的关系。 我们的老祖宗非常的聪明,他们从大自然中找出很多和人体对应的地方,他们给我们建立了一个天人相应的思考体系,这个思路让我们处处受益。 那么,我们身体中的阳气和湿气是什么关系呢? 这是一个相互影响的关系,就和我们看到的天气一样,当雾气重的时候,遮住了太阳光,我们看不到太阳,因此温度降低了,据说,当年火山喷发,烟雾布满天空,地面很久都见不到太阳光,温度变得很低,结果,恐龙倒霉了,似乎恐龙的消失与此有关,否则现在动物园里关的不应该是老虎而是恐龙。 那么,当太阳光充足的时候,也会把雾气给散去,比如到了中午的时候,一般雾气就散了,到了傍晚的时候又出来。 我们的体内也是这样,水湿和阳气是互相影响的。在我们的体内,阳气就像是太阳,湿气就像是雾气。 有很多患者问我:“我到底是湿气重引起的阳虚呢?还是阳虚引起了湿气重呢?” 如果明白了大自然的状态,我们就明白我们体内的情况了,就是这两者是互相影响的,有的人,先伤了阳气,阳气不足,就像太阳下山了一样,会引起湿气泛滥的;同样,如果湿气重了,就如同大雾天一样,也是遮蔽住阳光的,所以阳气也不足了。 我们的体内,和大自然是对应的,我们的心属火,就像自然界的太阳一样,如果湿气重,那么会严重地影响心阳。 脾属土,也就像大自然中的大地一样,如果湿气泛滥,那么脾阳也会被困住,这和发了洪水的大地一样,土到处都会是湿的,没有办法耕种。

关于酵素的生物学本质

关于酵素的生物学本质 人与酵素 如果世界没有了它,那么种子将不会发芽,水果将不会成熟,树叶也将不会改变颜色,世界将不存在生命。可目前大多数人都不知道——酵素。 今天我们就请酵素英雄从幕后走到前台来。酵素最早是从发酵的酵母菌中发现的,欧美国家称之为酶,而日本等国家称之为酵素。由于“酶”同真菌中的“霉”同音,为了图吉祥,日本把“酶”称之为酵素。酵素与酶通常是这样区分的, 酶的整体称之为酵素, 而把酵素整体中的一员称之为酶。 上世纪初人类发现了维生素、微量元素之后,到了80年代中期,才发现酵素是最重要的营养素。如果说人类保护身划分为维生素、微量元素时代,那么21世纪就是酵素时代。 一、酵素营保护身体新概念 我们都知道,人体必须摄取充足、均衡的营养才能健康,却

不知道所有的营养素必须靠消化酵素的工作才能变成人体 能够吸收的“直接营养素”;更不知道,葡萄糖、氨基酸、脂 肪酸一样要靠代谢酵素的工作,才能够与维生素、矿物质等微量元素相结合,制造出我们的组织、器官等。科学家发现,体内白细胞杀菌,肝脏与其它排毒器官之所以具有排毒作用,也是靠酵素直接或间接的工作来完成分解作用的,所以酵素不足会使我们吸收的营养大打折扣,体内的排毒功能也失去效用,健康出现障碍。 酵素同营养素,打个比方来说:盖房子要有钢筋、水泥、木材、砖、瓦等原料,这样房子就能盖起来吗?关键你得有盖房子的工人。没有工人,原料永远是原料。酵素是利用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及脂肪来建造身体的工人,营养素就是原料。你可能备齐了所有盖房子的材料,但没有工人(酵素),你 根本就没有办法开工。 现在国外把维生素、微量元素称之为辅酵素,它辅助谁呢?国外有幅漫画很形象地说明了彼此之间的关系,一个工人左手拿着板子,右手拿着螺丝刀。如果工人是酵素的话,维生素、微量元素就是手中的工具,没有酵素的话补充再多的维生素、微量元素也没有用,它根本不能发挥作用。

阳气者 精则养神 柔则养筋

阳气者, 精则养神, 柔则养筋 《素问·生气通天论》论述阳气在人体的地位、作用和生理病理时, 指出: “阳气者, 精则通神, 柔则养筋”。历代注家对此多有注释和训诂,均见仁见智,各有千秋。根据前人所云阳气之重要性, 后世将调补阳气、振奋阳气的治法,用于改善某些老年性顽固性疾病、中风病中出现的神志障碍及运动功能障碍为主的经筋病症,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1、历代注家的注释和训诂 王冰注: “然阳气者, 内化精微养于神气, 外为柔软以固于筋”。意思是阳气可以通过气化作用, 内化为精微来充养神气, 通过柔软四布的阳气来温养坚固筋腱。 张介宾注: “神之灵通变化, 阳气之精明也, 筋之运动便利, 阳气之柔和也”。意思是神在于人是灵通变化的, 阳气可使其精明, 筋在于人是要运动便利的, 阳气可使之柔和。 张志聪注: “阳气者, 水谷之精也, 故先养于五脏之神。柔者, 少阳初生之气也, 初出之微阳, 而荣养于筋, 是以少阳主筋也”。意思是阳气是水谷的精华, 所以先养五脏之神, 柔阳是少阳初生的阳气, 是人体初发的微小的阳气, 之所以荣养于筋, 是因为少阳是主筋的。 高世栻注: “精, 精粹也。柔, 柔和也。上文烦劳精绝, 至目盲耳闭而神气散乱, 故曰: -阳气者, 精则养神. , 所以申明上文阳气不精而神无所养也。上文大怒气绝, 至血菀而伤筋, 故曰: 阳气者, 柔则养筋. , 所以申明上文阳气不柔而筋无所养也”。高氏互参前文, 把“精”释为精粹之阳, 把“柔”释为柔和之阳。 湖北中医学院李今庸教授认为: “阳气者, 精则养神, 柔则养筋”,是说明安静则阳气正常而神形皆治。他认为,“精”字与“靖”字因同声假借, “靖字与“静”字因同义而假借, 因此精可训为静。因“柔”义为安, 静义亦为安, 二者可互训。 王冰把阳气与神的关系, 用阳气内化精微的过程连接, 阳气与筋的关系以阳气所具有的、无处不在的、流动的、柔软的性状来说明, 讲的是阳气的状态与神和筋的关系; 张介宾用阳气能使神和筋的特性充分发挥, 来说明它们之间的关系, 讲的仍然是阳气的状态与神和筋的关系; 张志聪则把阳气分为水谷化生的精微和少阳初生之气, 并与五脏之神和少阳所主之筋相联系。所有的注家中只有张氏讲的是物质; 高世栻把阳气分为精粹的和柔和的两种, 精粹的负责养神, 柔和的负责养筋; 李今庸先生认为保持安静状态的人体的阳气能神形皆冶, 同样是讲阳气的状态与神、筋的关系。 综上所述, “阳气者, 精则养神, 柔则养筋”意思有三: 一是阳气具有精和柔的状态; 二是阳气既可养神, 又可养筋; 三是精阳养神, 柔阳养筋。 2、临床应用 中风偏瘫属于中医"经筋病"的范畴,十二经筋病候以运动障碍和疼痛为主,多表现为与动作障碍有关的疾患。根据"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的理论,认为经筋拘挛责之阳气不足,失于养神柔筋。故治疗应调补阳气为主,通过重点加强背部及腰骶部足太阳膀胱经和督脉经线的针灸治疗,振奋阳气,从根本上发挥阳气"精则养神,柔则养筋"之功,以改善中风病中出现的神志障碍及运动功能障碍为主的经筋病症。另外,有报道称对老年某些顽固性疾病, 采用振奋阳气之法进行治疗, 是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的。

关于水对于人体重要性的资料

关于水对于人体重要性的资料: 水在人体中的比例如果用“人”字结构打个比方,水应该是一撇,其他营养素是一捺,有了水合其他营养素的相互支撑,才有了生命。 水约占人体组成的70%。男性体内含水分较女性多,年轻的人较年长者多,新生儿体内所含水量约为70%~75%。在人体各组织中,水分的含量也是不同的:分布于骨骼和软骨中的水约占骨总量的10%;脂肪当中的水约占脂肪总量的20%~35%;肌肉中水的分布已高达肌肉总量的70%左右;而血液中的血浆里面,除了6%~8%的血浆蛋白,0.1%左右的葡萄糖和0.9%左右的无机盐以外,其余的成分全是水,约占血浆总量的91%~92%。 人体每天要消耗多少水分呢?经营养学的方法测定,一般情况下,每天以不同方式消耗的水量如下: 通过呼吸排出水分约400毫升; 通过皮肤排出水分约400~800毫升; 通过粪便排出水分约150毫升; 通过尿液排出水分约1500毫升; 以上共计2500毫升。 然而,每天从食物中可以得到的水分约为800毫升,每天在体内分解氧化营养物质时(除产生能量外,还产生水分)约产生400毫升的水,其余的1300毫升水必须通过饮食(包括饮料)来补充。 每人每天该喝多少水,和人的年龄、体重、活动量以及环境、温度等因素有关。一般而言,婴幼儿每1千克体重,每天需饮水110毫升;少年儿童每1千克体重,每天需饮水40毫升;成年人每1千克体重,每天需饮水40毫升。所以,一个体重60千克的成年人每天需饮水约2500毫升。 水对人体的生理功能具体表现在: 一、水参与人体内新陈代谢的全过程,水的溶解力甚强,并有较大的电离能力,可使人体内的水溶物质的溶解状态和电解质离子状态存在;又由于水具有较大的流动性能,在人体消化、吸收、循环、排泄过程中可加速协助营养物质的运送,和废物的排泄,使人体内新陈代谢和生理化学反应得以顺利进行。 二、水是细胞和体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人体的每个细胞及其基本单元均含有水份,人体的各种腺体分泌物均为液体。如果缺水,则消化液分泌减少,食物消化受影响,食欲下降,血流减缓。体内废物积累,代谢活动降低,导致体内衰竭致病,并加重病情。

酵素对肝脏的“五大护法”

酵素对肝脏的“五大护法” 当肝解毒作用系统超载时,会发生什么问题? 答案很简单,毒素会在身体累积,而且在各方面让我们生病。他们伤害许多身体的功能,特别是免疫系统,而且引起许多慢性的健康问题。肝脏超载和营养不足,是许多慢性病的根源。“酒逢知己千杯少,能喝多少喝多少!”有人闻酒味就醉,根本不能沾酒,但哥们儿义气作怪,酒桌上经不起劝,频频端杯,喝得不省人事;也有人认为,“男人不喝酒、枉在世上走”,经常喝得昏天黑地,找不着家门;还有人热情过了头,觉得没把客人喝到桌子底下就不叫好客,非弄得抬到医院打吊针才罢休。 肝脏解毒器遭破坏调查显示,患酒精性肝损害的患者绝大 部分为45岁左右的男性。酒精进入人体后,除少量随肺部 呼吸或经汗腺排出身体外,绝大多数都在肝脏中分解代谢。所以,如果体内酒精含量超过了肝脏能够承受的负荷,就会影响健康。尤其是酒精的代谢产物乙醛对肝细胞损伤非常大,有数据显示,慢性嗜酒者近60%会患上脂肪肝,如不及时调理和治疗,会逐渐发展成酒精性肝炎、肝纤维化和肝硬化,情况严重的还会引起肝功能衰竭、上消化道出血和肝癌。 肝脏负担日益加重肝脏被誉为人体的“解毒工厂”,它是药物浓集、转化、代谢的主要器官,尤其是口服药物经胃肠道吸

收,通过门静脉直接进到肝脏,合成、代谢、分解后,有效成分发挥作用,有毒成分排出体外。所以,药物在肝脏内的浓度和其他器官比要高很多。如果用药剂量过大、忽视适应症、且疗程和搭配不合理,药物在代谢分解过程中产生的有毒成分,会对肝脏造成损害,“是药三分毒”的说法就是由此而来。 肝负担增加一般有几种情况:1、肝病:包括肝硬化、脂肪肝、肝脏肿瘤等;2、病毒感染:各型肝炎等;3、日常接触摄入的化学物质或药物越来越多,导致肝脏解毒负担加重; 4、嗜酒,造成酒精慢性中毒,影响肝脏的功能。肝脏是物质代谢的中心,任何一种物质代谢都与肝脏密切相关,一旦代谢出现异常,肝脏的功能随之受损。酵素能帮助净化肝胆血液、改善体质,分解、排除血液中的废物、胆固醇、血脂、毒素等,保持血管畅通、恢复弹性、促进血液循环及加速代谢功能,并使血液保持平衡。 酵素对肝脏的“五大护法” 一、阻断蛋白质、脂肪、糖类的摄入:①消除肝脏消化代谢负担;②这三大营养素并不是越多越好,他们在在体内代谢过程中会产生不少有害废物(如氨、酮等),需由肝脏解毒,通过代餐疗法减少这些代谢废物的产生,达到保肝护肝的目的;③切断病毒、坏菌或肿瘤的营养供应,饿死或抑制其繁殖。其中①和②是让肝脏得以休养生息,提高肝脏功能和自愈力,修复自身;

水对我们人类的重要性

日常五种水千万不要喝: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质,人可一日无食但不可一日无水,但是并非所有的水都可以饮用,以下五种水在某种程度下会形成亚硝酸盐及其他有毒有害物质,会对人体产生一定的危害,因此要引起人们的关注。 一、老化水:俗称“死水”,也就是长时间贮存不动的水。常饮用这种水,对未成年人来说,会使细胞新陈代谢明显减慢,影响身体生长发育;中老年人则会加速衰老;许多地方食道癌、胃癌发病率日益增高,据医学家们研究,可能与长期饮用老化水有关。有关资料表明,老化水中的有毒物质也随着水贮存时间增加而增加。 二、千滚水:千滚水就是在炉上沸腾了一夜或很长时间的水,还有电热水器中反复煮沸的水。这种水因煮过久,水中不挥发性物质,如钙、镁等重金属成分和亚硝酸盐含量很高。久饮这种水,会干扰人的胃肠功能,出现暂时腹泻、腹胀;有毒的亚硝酸盐还会造成机体缺氧,严重者会昏迷惊厥,甚至死亡。 三、蒸锅水:蒸锅水就是蒸馒头等剩锅水,特别是经过多次反复使用的蒸锅水,亚硝酸盐浓度很高。常饮这种水,或用这种水熬稀饭,会引起亚硝酸盐中毒;水垢经常随水进入人体,还会引起消化、神经、泌尿和造血系统病变,甚至引起早衰。 四、不开的水:人们饮用的自来水,都是经氯化消毒灭菌处理过的。氯处理过的水中可分离出13种有害物质,其中卤化烃、氯仿还具有致癌、致畸作用。当水温达到90℃时,卤代烃含量由原来的每公斤53微克上升到177微克,超过国家饮用水卫生标准的2倍。专家指出,饮用未煮沸的水,患膀胱癌、直肠癌的可能性增加21%—38%。当水温达到100℃,这两种有害物质会随蒸气蒸发而大大减少,如继续沸腾3分钟,则饮用安全。 五、重新煮开的水:有人习惯把热水瓶中的剩余温开水重新烧开再饮,目的是节水、节煤(气)、节时。但这种“节约”不足取。因为水烧了又烧,使水分再次蒸发,亚硝酸盐会升高,常喝这种水,亚硝酸盐会在体内积聚,引起中毒。 科学饮水时间表: 6:30 晨起喝250毫升的淡盐水或凉白开水,补充夜晚流失的水分,清肠排毒。 8:30 到办公室后喝250毫升水,清晨的忙碌使水分在不知不觉中流失了很多,这时候补水特别重要。 11:30 午餐前忙了一上午也该休息一会儿了,午餐前喝水有助于激活消化系统活力。12:30 午餐后喝水加快血液循环,促进营养素的吸收。 14:00 上班前喝杯清茶消除疲劳,给身体充充电,这一杯水很重要。 17:00 下班前喝一杯,忙了一天,身体里的水分也消耗得差不多了,这时候补水还能带来肠胃的饱胀感,减少晚餐食量,这一招特别适用于想减肥的人士。 22:00 睡前喝200毫升水,降低血液黏稠度才能睡得更好,这样你就完成了每天2100 -2800毫升的补水量。

阳气

阳气 目录 一、什么是人体阳气 二、阳气的来源 三、阳气有哪些作用 生活常识 四、什么是阳气不足、气血两虚 五、气血不足的原因 六、气与血之关系 七、中医治疗血虚证有哪些方法 一、什么是人体阳气 阳气,生理学名词。与阴气相对。就功能与形态来说,阳气指功能;就脏腑机能来说,指六腑之气;就营卫之气来说,指卫气;就运动的方向和性质来说,则行于外表的、向上的、亢盛的、增强的、轻清的为阳气。《素问〃生气通天论》:“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 阳气是人体物质代谢和生理功能的原动力,是人体生殖、生长、发育、衰老和死亡的决定因素。人的正常生存需要阳气支持,所谓“得阳者生,失阳者亡”。“阳气”越充足,人体越强壮。阳气不足,人就会生病。阳气完全耗尽,人就会死亡。 二、阳气的来源 阳气来源有二:一为先天性的,来自于父亲和母亲;二为后天性,主要从食物中吸收的水谷精气转化而来。而人的正常机体运转、工作、运动、性生活、情绪波动、适应气温变化、修复创伤等各项活动都是需要消耗阳气的。

阳气具有温养全身组织、维护脏腑功能的作用。阳气虚就会出现生理活动减弱和衰退,导致身体御寒能力下降。《内经〃灵枢》上称:“人到四十,阳气不足。损与日至。”意思是随着 年龄的增长,人的阳气会逐渐亏耗。 保阳气,益阴精。保养阳气和补益阴精,这是中医养生康复学的一条重要原则。万物之生由乎阳,万物之死亦由乎阳。人之生长壮老,皆由阳气为之主:精血津液之生成,皆由阳气为之化:所以,“阳强则寿,阳衰则夭”,养生必须养阳。但善养生者,又必须保其精。因为精盈则气盛,气盛则神全,神全则身健。 三、阳气有哪些作用 阳气,是生命的根本。它有哪些主要功能呢? 1、温养功能 阳气对与生命健康的重要作用,首先表现在他的温养作用。阳气就跟太阳一样,太阳出来暖洋洋,人有阳气也才能身体暖暖活活的,这种温煦的功能,在我们人群中可以看出来,有些人就怕冷的很,有些甚至在夏天最热的时候都还觉得身上冷,我们通常就会说这种人“底火不够”“阳气不足了”;相反,有些人就不怕冷,别个都穿两三件衣服了,他还只穿个单衣,这种人我们说他“阳气旺”,阳气旺当然是好事,但有可能有些人要就问,阳气旺的的人冬天倒是好过,夏天热了不就恼火了?其实冬天好过、夏天不好过,虽然是阳气旺但不是阳气旺就功能好,这涉及阳气的另外一个功能,过会我们会提到。阳气可以温煦人体,还能温养人体,看看自然界,春天夏天,日照充足,气候温热,动物植物就活动能力强、生长迅速,但到了秋冬,天寒地冻,万事万物也就萧条萎靡,植物就枯枝败叶,动物就潜伏冬眠。人也是一样,《内经》将阳气这种温养功能高度地概括为“若天与日”“精则养神,柔则养筋”,人要有了充沛的阳气才能够精神饱满、充满活力、身手敏捷、身体强壮。相应的如果成天精神萎靡、说话走路都费力,我们四川话就说这种人“阴司倒阳的”,司是司机的司,有管事、管理、掌管的意思,倒就是倒台、跌倒的倒。就是说,阳气不足,都有点不能起到主导主宰人体,反

中医理论-气血对人体的重要性

中医气血对人体的重要性 人们常说“人活一口气”、“三寸气在”等等,这里所说的“气”,实际上是指人的生命活动,也是中医所说气的基本含义。确切地说,人体的气是指推动人体生命运行的能量,它有很强的活力,能在人体内运行不息而又无形可见,是构成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要素之一。 气难以用肉眼观察到,所以说它“无形”。气在体内运行不息,从而推动和调控着人的呼吸、心跳、血液循环、新陈代谢等生命活动的进行。气是脏腑功能活动的动力所在,气是生命的表征。 气是由精化生的。人体之气由三部分组成,即先天之气、水谷之气和自然界的清气(亦称“天气”)。所以《灵枢·刺节真邪篇》说:“真气者,所受于天,与谷气并而充身者也。”真气,即人体的一身之气;天,在此应含有先天之气的“天”及天气之“天”两层意思;谷气,则是水谷之气的简称。 人体之气的生成,需要通过多个脏腑,特别是肾、脾、胃、肺三脏功能的综合作用。如先天之气由先天之精所化生,而先天之精藏于肾,故有“先天之气在肾”之说。先天之气的生成,与肾主藏精的功能密切相关,因此,称肾为“生气之根”。水谷之气由水谷之精所化生。饮食物通过胃的受纳、脾的运化始能化生水谷之精,因而水谷之气的生成与脾胃的纳运功能关系十分密切。《内经》说:“谷不入,半日则气衰,一日则气少矣。”就是对脾胃功能重要意义的强调。所以,脾被称为“生气之源”。自然界的清气,不仅要依靠肺的呼吸作用才能源源不断地进入体内,同时,肺吸入的清气与水谷之气结合而成的“宗气”,聚积在胸中以后,也需要通过肺的宣发和肃降作用,才能布散到周身上下,以发挥其生理效应。因此,肺被称为“生气之主”。 总之,人体之气的生成,主要取决于两方面:一是来源要充足,或者说要有足够的原料,这就需要先天禀赋充足、后天饮食营养丰富,以及吸入的自然界清气源源不断;二是肺、脾(胃)、肾三脏的功能正常且配合协调,才能保障气的

微生物酵素的七大作用

微生物酵素的七大作用 1` 激活免疫细胞 2` 抑制有害菌群的生长 3` 生成维生素,促进钙和乳糖的吸收 4` 排除和分解致癌物质 5` 防御致病菌的感染 6` 降低胆固醇,降低高血压 7` 治疗便秘和腹泻 1型心脑血管 [适用人群]高血脂人群、动脉硬化者、血栓患者、冠心病、脑中风及其它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现代科学证明,人体内某些有益菌的存在与血浆胆固醇的减少有直接关系,如嗜酸乳杆菌,双歧杆菌所产生的一些酶具有溶栓作用,当人体这些菌群失调时,血栓就极易生成,就会为心脑血管病的发生埋下隐患。微生物酵素内会有上述各种有益菌,同时配以凝血酶和酵母菌生成物。酵母菌生成物和能促进胆固醇代谢功能的亚油酸具有同样效力,对造成心脏病、高血压、动脉硬化等疾病原因的脂肪具有代谢和抑制作用。因此,本品在调节菌群失调,提高机体免疫力的同时,对抑制血脂升高、预防心脑血管病的发生和发展,具有积极的保健作用。 2型儿童增智 [适用人群]成长期儿童。儿童自身智商高健康发展主要靠的是胃肠吸收功能。目前儿童由于菌群失调,造成消化道病症的情况非常普遍,例如腹泻,是小儿最常见的病症之一,尤其是婴幼儿(1个月—3岁)时期,更易发生腹泻,除感染、饮食不当等原因外,与使用抗生素有关的腹泻在婴幼儿中也较多。因慢性或迁延性腹泻中出现因乳酸酶缺少而导致乳糖不耐受症,也与肠道微生物生态失调有关。微生物酵素内含有多种益生菌、消化酶,可以有效调节菌群失调,促进消化吸收,改善胃肠功能。因而对婴儿腹泻,与抗生素有关的腹泻,乳糖不耐受症、腹痛、腹胀、腹鸣、腹泻等有很好的效果。 3型老年增健 [适用人群]中老年人。“人老肠先老”,人类的老化与肠道菌群有关,机体的各种细胞的营养、更新、代谢都需要吸收大量的营养物质,如脂肪,蛋白质,只有在保证这些物质充沛的前提下,机体才能进行新陈代谢,细胞才不易老化。机体在分解,吸收这些营养物质的时候, 必须有肠道菌群参与,如果肠道菌群失调,营养物质的吸收就不全面,细胞老化的进程就加快,比如双歧杆菌,对人体的作用是多方面的,既有营养作用,又有免疫抗肿瘤的作用。正是由于正常菌群对人体有这么多保护作用,我们才能在如此复杂的自然环境中生活。如果人体微生态环境发生变化,正常菌群数量一降,人体抵抗力就会下降,人就会生病。人类的长寿与微生态环境密切相关,人到老年,身体各脏器功能逐渐衰退,细胞逐渐老化,举例说,自由基是侵蚀人体细胞并促进其衰老的罪魁祸首,超氧化物歧化酶有效清除自由基,使细胞除锈再生,恢复细胞的青春活力。为了提高生活质量,更要注意保护好微环境,微生物酵素内含多种益生菌及具有催化作用的酶和维生素,可有效地改善菌群失调,提供细胞所需要的营养物质,调节免疫,延缓机体衰老,因而对中老年保健具有很好的作用。 4型胃肠消化

中医养生重要性

中医养生重要性 中医养生重要性 首先,中医养生贵在养德,这是健康和长寿的最重要条件。中医养生历来重视精神卫生,早在两千多年前的医书《黄帝内经》中所言"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就明确提出养生应注重精神方面的保养。 养生的第二个关键因素就是进行有规律的运动。生病的人需要运动,没有生病的人也需要通过运动从而得以预防。在运动的同时,达到强身健体,增强意志、促进消化循环,增强免疫力的目的。 第三点就是要保持精神、情感、以及心理上的健康。根据中医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的观点,进一步说明情绪,精神心理保健是人体健康的一个重要环节,一切对人体不利因素的影响中,最能使人短命夭亡的就是不良的情绪。 健康、平衡的饮食也是养生的必备因素。数千年以来,健康的食物,平衡膳食一直被认定是达到长寿的关键因素,不合理的饮食习惯则被认为是使健康出现问题的根源。预防疾病也是养生的重要一环。通过有规律的锻炼,正确使用药物,适当的进行食补,以及其他的有益于健康的活动,每个人都可达到强身健体,延缓衰老之目的。 气血对人体的重要性

气是生命动力 概括地说,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具体说来,气在人体所发挥的作用,或者说它的功能活动,可以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气的温煦与凉润作用 温与煦,都是“暖”的意思。气能产生热量,使人体温暖,消除寒冷,所以说气有温煦作用。人体的体温所以能维持相对恒定的状态,脏腑经络以及各组织器官所以能维持旺盛的功能活动,都要仰赖气的温煦作用。同时,人体的精血津液等液态物质,也要依靠气的温煦才能运行输布,所以有“血得热则行,得寒则凝”的说法。 温煦作用属于气的阳性方面的作用,称为“阳气”。所以《医碥》说:“阳气者,温暖之气也。”阳气在人体的作用,犹如天体中普照万物的太阳,所谓“阳气者,若天与日”,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如果阳气不足,产热过少,就会发生虚寒性病变,表现为体温偏低,畏寒喜暖,四肢不温,脏腑的功能活动减弱,精血津液运行迟缓、代谢减弱,以及形成瘀血、痰饮、水肿等病变。 二、推动与调控作用 推动也包括着激发的作用。中医认为,人体的生长发育以及所有脏腑经络生理活动的进行,都要靠气的激发推动作用。如果气虚,激发推动作用减退,生长发育就会迟缓、生殖机能衰退,或者出现早衰,同时脏腑经络的生理活动也会减弱。另一方面,人体精、血、津液等有形物质的生成,以及血液的循环、津液的输布等,也要靠气的运动来推动,所以有“气行则血行”、“气行

食用酵素对人体会有副作用及不良反应吗

食用酵素对人体会有副作用及不良反应吗? 酵素能调整全身机能这种效果,相当于中药所说的上药。中国药学古籍《神农本草经》中,把药草分为上药(以长生不老为目的,可以全面调节与提高身体的生理机能)、中药(以保持健康、治疗病人为目的)及下药(只用于治疗,可以直接抑制疼痛和发炎,不过副作用明显)三类.如果对日常所用的机能性食品与药品分类,酵素克说是上药中的上药,其他的健康食品、机能食品如人参、杜仲、螺旋藻也当属上药。中药包括家庭常备的胃肠药、便秘药等。下药包括现在医疗所用的大部分药品,如高效抗癌剂、固醇类、治C型肝炎的干扰素等。人们都知道这些药的副作用很可怕,但是为了治病,又不得不用. 现代医学对上药也很注意,并有一个专用名词,称为机能调节剂–无毒性、不是作用于特体脏器的、具有使生物机能正常化的作用。具体来说就是没有副作用、对全身作用、提高身体之机能,也就是说使得人体本来就有的自然治愈力恢复并发挥功能. 服用酵素之后身体状况可能会发生变化,这是与副作用极为类似的好转反应,又称为暝眩反应。好转反应是身体朝好的方面转变所呈现的短暂、过渡现象,可能会有一段时间出现一种不舒服的感觉,但绝不是副作用. 吃了‘机能调整剂’以后,体内的机能开始受到调节,有问题的部位渐渐转变。在这个时候,因为人体长期处于一种病态,各种适应已习惯,而且一旦发生变化,就会产生一种不舒服的感觉,引起轻微的拒绝和抵抗现象。其实只要过了这个时期,一切都会变好。好转反应是身

体转好的信号,也是身体康复的分歧点.初次服用中药或酵素等机能性食品的人,容易出现一些好转反应的症状. ?疲倦、发困 ?这种现象叫弛缓反应。在用过酵素的人中,有这种反应的特别普通。尤其是慢性病患,在有病的部位机能恢复的时候,原来的病态平衡被打破,容易有上述反应。此 时,不需停止服用酵素. ?便秘、下痢、疼痛、出汗现象 ?这些称为过敏反应,在所有用过酵素后出现的好转反应现象中占20%左右。一般而言,比较稳定的慢性病,症状不是特别厉害的人,当用了酵素以后,开始出现好转,与疾病之间的关系呈现为明显白热化。在这个时候,恢复的力量产生反弹,所以会 出现以前的症状. ?肿疮、发红、发疹、眼屎与尿色改变 ?此种为排泄反应。在酵素的作用下,体内积聚的旧有废物、毒素被分解,从皮肤排泄出去时所呈现的症状. ? ?疼痛、发烧、恶心、腹疼 ?此种为恢复反应,主要是血液循环系统恢复时表现出的反应。原因是血液和淤血的部位开始出现顺畅流动的表现. ?没有任何反应

人体阳气与疾病

人体阳气与疾病——对话大医李可 能够成为一名中医,是我一生中最值得欣慰的奇遇。 我16岁初中学业未竟,毅然从军,西北全境解放后,转入地方工作。23岁蒙冤,50岁后平反昭雪。所幸28年时光,未敢虚度。逆境中学习中医,并终生矢志不悔,可谓"塞翁失马,安知非福"。46年来的中医生涯中,闯过重重难关,1978年经全省统考录用为中医师,1983年奉命创办灵石县中医院,任院长近9年。 我一生大部分时间奔波于穷乡僻壤、缺医少药的山村。农民生活困苦,一旦患病,只能望医院而兴叹。为解救病人疾苦,我苦练针灸,搜集简便验廉的中医治法,力求使农民少花钱而治大病。又因求医者病种繁多,贫病交困,情极可悯。推出去于心不忍,接下来则力难胜任,只好现买现卖,急用先学,白天诊病,夜晚挑灯翻拣资料,读书明理,辩识病机,寻求有效治法,以解患者燃眉之急。故一生所学甚杂,内、外、儿、妇、五官、皮肤各科均有涉猎。自迈入医门,常为破解一则医学难题,弄得焦头烂额,废寝忘食忘食。至今虽年近古稀,仍不敢稍懈。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正是这特殊的年代、特殊的患者群,以及身处逆境奋发苦斗,锻炼、造就了我攻克多种疑难病的能力。 更由于农村患者,非到危及生命,不敢言医。一发病就成九死一生之局,因不及救治而死者,屡见不鲜,人间惨事,莫过于此。为救危亡于顷刻,我被逼上急症攻关之路,殚心竭虑探索仲圣先师六经八纲辩证论治的理、法、方、药;借鉴后世百家的成功经验,搜集了大量的针灸、救急要方;自针穴位,亲验针灸感应;亲尝毒药及研制速效解毒诸法,参与中毒急救,以积累经验,超常破格用药,独闯新路。在自学中医的第6年,终于研制出破格救心汤、攻毒承气汤,救治各类型心衰危症及多种危重急腹症,竟获成功。擅治急症,是中医学的固有传统,历代中医名家大师,人人都是"起死回生"、"妙手回春"的高手,何以现代中医退出急症阵地?时下世人视中医为"慢郎中",这是中医的奇耻大辱!我呼吁老中青三代中医起而雪耻,不要自卑,不要妄自菲薄、自甘附庸。要充满自信心与豪情,走中医自身发展的道路,攻克世界医学难题。

化学元素对人体的重要性汇总

化学元素对人体的重要性 水是生命之源,是自然界最普通的物质,是人类环境的重要组成部份。人们日常生活需要水,水是人体中含量最多的一种物质。人体内的水分大约占体重的60%~70%,由于各个器官功能不同,水占的比重也不同,肌肉里70%是水,即使骨骼也占有20%的水。在占体重60%~70%的水中,有40%在细胞内,20%在组织细胞间,5%在血液里。 水是沟通组织细胞之间,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媒介。生物体内有许多化学反应,按一定的规律无时无刻不在连续不断地进行着,参加这些化学反应的不仅有生物大分子,如蛋白质、脂类、核酸等,而更多和更重要的还是小的分子和离子,其中水分子至关重要,如果没有水,不能移动的生物分子就不会产生巧夺天工的生物化学反应,生命活动便会停止,生物就会死亡。水既是组成各类细胞的重要物质,又是消化液,淋巴液的主要构成成分;既能帮助消化食物,吸收营养,又能输送废物并排出体外;既参加呼吸、循环的过程,又起体温调节作用;既是细胞内外电解质的平衡者,又是非电解质的传递者;既有润滑眼球的作用,又有滋润、丰满体表皮肤的功能,等等。人如果3~7天连续不喝水,人体缺水达20%时,血液就会高度浓缩,就无法进行氧化、还原、分解、合成等生命活动,就会导致死亡[1]。从医学观点看,人类为维持正常生存,每人每天至少需要饮两升水,加上卫生方面的需要,全部生活用水量约需40~50升/日·人。因此水与人类

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可以说,没有水就没有生命。 一、维持人类生命和健康的水,应是洁净的水 (一)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规定,生活饮用水应满足如下要求[2] (1)要保持感官性状良好水必须是透明、无色、无臭、无异味,不存在肉眼可见的物质。为此对能产生颜色和异味的铜、锌、铁、锰等元素的含量制定了具体的限量。 (2)要保证流行病学上的安全在水中不得含有病源微生物和寄生虫卵,以免引起“介水传染病”,为此对细菌总数,大肠杆菌群数,消毒后供水管网末端的余氯有明确的限量。 (3)要保证化学组成上无害因此要严格限制水里的一些有毒化学物质,如镉、汞、铅、铬、氰化物、挥发酚……等,以免造成人体的急性、慢性中毒。 (二)水环境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说的是在自然条件下,不同的地区往往有不同的水土环境,这种差异不仅表现在不同地域的水文地质等特征方面,还在于水土化学组成上的不同。水不仅是维持生命和人体健康不可缺少的物质,而且还是人体从环境中摄取无机矿物质的途径之一,水环境中某些化学元素含量过多或过少时、都能对人群健康产生损害作用,同时水中的有毒物质也能通过各种途径进入人体而危害人体健康。 人体中已发现了近六十种元素,其中氧、碳、氢、氮、钙、磷、钾、硫、钠、氯和镁等十一种元素占人体重量组成的99.9%,余下不

黄帝内经重视阳气思想的源流与应用_刘永旭

130 第13卷 第4期 2011 年 4 月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JOURNAL OF LIAONING UNIVERSITY OF TCM Vol. 13 No. 4 Apr . ,2011 1 扶阳思想的起源 古代哲学认为,“太极”是无形的一元之气,太 极动而生阳,静而生阴,然后分出先天无形的元阴、元阳,从而化生后天有形的阴阳。阴阳学说始于《周易》,《周易》中的乾、坤分别代表阳与阴,乾由纯六阳爻组成,故为至阳,其性纯阳刚健,乃天元之始,万 物之父[1] 。 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古代医家也把阴阳学说用于医学领域,在阴阳这对矛盾中,古人更重视阳气的主导作用。《黄帝内经》尤以对人体阳气的叙述全面而深刻,这一点与其长期观察天象得出的结论有关。古人认为天体中的太阳是天之阳气,能给自然界带来光明和温暖,阳气可司天体运行,蒸腾气化,推动万事万物生长发育,蓬勃向上,生生不息,不断更新。古代医家把人体的阳气比做天体中的太阳,具有护卫生命、温煦脏腑、抵御外邪、推动、升提、气化等与天体中阳气一样的作用。在人体的阴阳平衡中,阳气起主导作用。故《内经》中有“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是故阳因而上,卫外者也”(《素问·生气通天论》) 的记载。 2 阳气的生理、病理规律 古人在阴阳二气中为什么重视阳气呢?因为 阳气是彰显的、向上的、向外的、功能的,人们无时无刻不在感知。在生理上,阳气的主导作用在于维系生命、司生长化收藏的气化活动,阳气“出上窍”,“发腠理”,“实四肢”,以升降出入为运动方式。“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阴为阳之基”。阴是在行使各种功能的过程中消耗掉的精血津液,为阳气的功能活动提供物质基础。在人体以心阳、肾阳(命门)更为重要,两脏之阳温养、推动其它脏腑实施各自的生理功能。总之,五脏的生理功能即是阳气的不同运动状态,精血津液的化生、输布和排泄,全赖阳气的作用,人的生命活动离不开五脏的功能活动。 《内经》中有关阳气致病的症候论述得详细而生动,阳气失常的病理状态有:阳气固护卫外失常、阳气蓄积、阳气郁遏、阳气厥逆、阴虚阳亢、阳热内盛、阴精阳气失调等病气传化。如阳盛则阴病,则见“烦热,腠理闭,喘麤为之俛仰,汗不出而热,腹满以 《黄帝内经》重视阳气思想的源流与应用 刘永旭1,闫也2 (1.辽宁中医药大学,辽宁 沈阳 110032;2.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辽宁 沈阳 110032) 摘 要:阴阳学说是我国古代的哲学思想,在阴阳这对矛盾中,古人更重视阳气的主导作用,《黄帝内经》一书 从人体结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病因病机、疾病的诊断、治疗、预后、养生等方面阐述了人体阳气的重要性。其重视阳气的思想对后世医家影响颇深,对中医学的发展和各流派的形成起了重要的指导作用,形成了重视阳气、偏于温补的学术流派,他们各抒己见,百家争鸣,丰富了祖国医学的内容,《内经》重视阳气的理论在各科疾病的发病学与治疗学上至今仍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黄帝内经;阳气;中风 中图分类号:R22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42X (2011) 04- 0130- 02 收稿日期:2010-10-18 作者简介:刘永旭(1984-),男,辽宁丹东人,2008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神经内科疾病。 Huangdi Neijing Attach Great Importance to Stream and Application of Yang-qi LIU Yong-xu 1, YAN Ye 2 (1.Liaoni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henyang 110032,Liaoning,China;2.Affiliated Hospital of Liaoni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henyang 110032,Liaoning,China)Abstract: The Yin and Yang theory is the philosophy of ancient China. From this contradiction,the ancient people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leading role of yang-qi. The Huangdi Neijing , a book from thehuman body structure,physiological function and pathological changes,pathogenesis,disease diagnosis,treatment,prognosis,health and other aspects elaborate the importance of thehuman body yang-qi. The emphasis on the idea yang-qi deeply impact on later doctor and on the development of medicine,the formation of various schools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guiding,formatting the emphasis on yang,warming biased academic school .They express their views,contending,rich the contents of the motherland medicine. Huangdi Neijing pay attention to yang-qi theory in the pathogenesis of the disease are still with the therapeutic significance. Key words: Huangdi Neijing ;Yang-qi;stroke

酵素行业最有权威的发展史—百度文库

台湾的酵素产业最具权威的发展史 1.过去台湾地区自行研发酵素源自于1970年代,当时台湾有风光一时的菠萝加工品,而加工后的废弃物如菠萝皮及心富含有酵素,之后便利用菠萝茎萃取凤梨酵素,称为「stem bromelian」。用于调理便秘等慢性病症;当时台湾凤梨酵素产量曾是全球第一,与美国夏威夷并列全球凤梨酵素王国。此时期台湾也曾研发木瓜酵素(papain),可惜因为木瓜的病虫害问题没有完全解决,以致影响了原料的供应。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当时也成功的由人体的尿液中萃取尿激酶(urokinase),这是与目前流行的纳豆激酶具类似功能的医用酵素,这个重大的研究曾在1981年获教育部科技发明奖,可见此酵素研发的重要性,其后尿激酶外销金额曾创下每年2亿元新台币的佳绩。1970年代时期,台湾也有以细菌生产的淀粉液化酶应用在工业生产上,但缺点为量少、质量也不佳。此外,有些进口商也由国外(主要是日本)进口植物所萃取的多种酵素混合的产品,作为保健食品之用,可惜当时民众对酵素认识不够,因此销售并不理想。 2.现在目前台湾每年的酵素产值大约在2~3亿元新台币左右,包括菠萝酵素、木瓜酵素、蛋白质分解酵素、饲料添加用细胞壁分解酵素、纳豆激酶,以及用于制造果寡糖的转化酵素等,值得一提的是目前最大宗的酵素产品是保健用途的植物萃取之液体酵素,包括国外进口在内,已超过100家以上公司生产或贩卖酵素液,特别值得指出的是台湾佳联集团酵素产品,其中台湾佳联集团是台湾三大酵素生产商之一,佳联酵素原液含量高、纯度高:每1cc含天然有益活菌高达10cfu,每日的SOD摄取量高达10800units富含多种维生素、矿物质,SOD (抗氧化物歧化酶)含量最高。SOD含量越高说明酵素纯度越高,对人体的益处越大。台湾佳联集团是大陆最大的最专业的酵素类OEM供应商。主要生产酵素原液,同时可以为客户提供ODM,OEM代工,目前已与全国178家企业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 此产品之所以30年后的今天在台湾、东南亚、中国大陆大为盛行的原因,一是民众对酵素的认知与养生观念的提升。事实上,野生动物由于补充酵素,故较少生病。而人类由于饮食文化的关系,食物大多经过加热、烹饪,存在于天然植物、动物中的酵素由于加热,活性受到破坏,所以现代人摄取自大自然酵素的机会几乎没有。所以回归自然饮食的生机养生法,强调吃生鲜蔬果及喝天然果菜汁的原因即在此。二是人体内的酵素量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递减,人体内经常存在一些能推动体内代谢反应的酵素,这类既存的酵素称为构成性酵素,这些酵素是利用基因功能,在人体内自行合成的,主要作用在消化食物(消化酵素),以及维持生命(代谢酵素)。而这类酵素有一定生成量,会随年龄的增加而逐渐递减。 三是有些人的肠胃比较敏感,吃生食容易拉肚子,所以从天然植物、动物体内获取酵素的几率更是微乎及微,日常生活中,在生鲜蔬果、生鱼、肉、酦酵食品中也含有酵素,人类由外部摄取的食物酵素愈多,身体生化反应便会进行得更为顺畅,身体更为健康。 在这种教育推广有所成果的情况下,台湾、大陆越来越多的民众开始相信酵素的功能,并相信天然植物萃取酵素是最佳酵素补充来源。由天然植物中萃取,并经由生物技术方法发酵所得到的酵素综合液,是现代人补充酵素之最佳来源,这类天然植物包括蔬菜、水果,以及草本植物等。佳联酵素100%天然植物萃取酵素综合液,含118多种蔬菜、水果、菇类、根茎类、灵芝等,原料全部来自阿里山当季118多种蔬果。经过特殊菌长期发酵(120-180天)及365天以上螯合制成,不含任何添加剂,防腐剂,区别于市场上一般的酵素,效果卓越。佳联酵素荣获台湾消费者协会“第一品牌”和“消费者满意金品奖”。 3、 近年来的研究报告指出 目前酵素饮料在日本一年可达1000 亿日圆以上市场量, 韩

普通酵素与微生物酵素的本质区别

大家晚上好,今天和大家分享肠胃疑难杂症的三个案例。 第一个案例是我本人,我65年出生,今年已经51岁了,在我35岁之前,从小睡眠质量就不好,总感到昏昏欲睡睡不够,喜欢赖床,一直就不明白为什么会这样,后来和朋友交流的时候他们告诉我我是肠胃消化吸收功能不好,后来我才慢慢明白了这个道理,在中国十个人里面大概有八个人是肠胃不好的,很多人是不会承认的,可以从他们的脸色看得出来,肠胃不好的人脸色基本上都是偏黄的,还有就是这一类人的身材会出现偏胖或者偏瘦的情况。我自己也经常吃一些西药、中药来调理肠胃,但是基本上都没有什么效果,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尝试喝自己发明的微生物酵素来进行调理,为什么会想到这个来调理呢?主要是因为这个微生物酵素是从日本引进的,90年代日本的医学博士田中茂就做到了利用微生物酵素来调理多种疑难杂症,所以我就想用我自己的身体来验证看看,结果发现以前吃东西的时候,吃一点饭菜就会感觉到腻,吃不了多少东西,喝微生物酵素调理了6个月以后,发现吃东西不会出现感到腻的情况,能吃的比较多了,这是一个很明显的变化。后来和营养学的专家和医生的交流过程中知道,真正的肠胃不好是因为暴饮暴食造成了对脾胃的伤害,所以要改善人的食欲,要从调理脾胃入手,我们的肠胃消化吸收能力就相当于房子的地基,是非常关键的,目前医院药店通过西药、中药来调理脾胃,效果都不是很理想的,经过微生物酵素来调理人的肠胃的消化吸收能力达到调理脾胃的效果,所以我觉得能够调理人的消化吸收功能的微生物酵素是相当不错的。 第二个案例是现在大家比较关注的儿童厌食的问题,我们公司有一位姓叶的工人,他家的孩子三岁,比较不喜欢吃东西,他就买了6套微生物酵素回去,喝了一个礼拜的时间,他很兴奋的告诉我们,他发现小孩子现在的饭量几乎增加了一倍,作为家长他很开心,他认为这么好的产品一定不愁销售的,他身边有很多家庭的孩子有厌食的现象,他就分享给这些家庭的家长,就这么转介绍了很多的家庭来购买了微生物酵素,微生物酵素对于3岁到10岁的儿童厌食是十分有效的,可以改善儿童挑食、厌食的现象来改善他们的肠胃健康。 第三个案例是针对中老年妇女的肠胃,由于肠胃衰老较快,吃糯米、月饼之类的食物会出现难受的情况,这些中老年妇女喝微生物酵素进行调理的话,两个礼拜左右就会感到胃口比较好,睡得好,排便情况也比较好,吃东西基本也不会出现打嗝或者难受的情况了。 微生物酵素能够解决药店和医院无法解决的肠胃问题的原理是什么呢?主要是补充大量有益菌,保持身体里有益菌与有害菌的平衡后,就可以把肠道里的毒素排出体外,特别是身体里的重金属、农药残留,同时提高肠道的消化吸收能力,人的消化吸收能力是通过调理脾脏来实现的,中医所说的脾脏包括胰腺和脾脏,胰腺是分泌酶的,也就是酵素,我们补充酵素就可以起到部分替代胰腺分泌酶的作用,让胰腺暂时休息修复,所以对于胰腺有很大的帮助,同时我们的脾脏在免疫系统不是很好的情况下,有益菌可以替代脾脏的免疫系统工作,杀灭肠道里的有害菌,让脾脏暂时休息修复,所以人的消化吸收能力提高以后,人的营养得到充分的吸收,加上血管畅通的情况下,脸色自然会从偏黄转为面色红润,但如果脸色偏黄的问题仍然没有得到解决,那就要考虑心血管方面的因素了. 接下来我们分享今晚的第二个内容,也是当下最热门的一个话题,就是普通的酵素和微生物酵素的本质区别到底在哪里?我们喝20毫升的微生物酵素和喝20毫升的普通酵素的本质区别到底在哪里? 首先我们先来说一下普通酵素好的一面,普通酵素最早是在国外日本开始流行,接着到欧洲、美洲,最近这两三年进入中国市场,普通酵素它得到正面的认可是在长期饮用内服的情况下可以起到一定的祛斑作用,同时对于肠道能进行一定的改善作用,以及在外用的方面拿来浸泡可以起到一定祛除脚气的作用。而对于普通酵素而言负面的报道非常多,包括中央焦点访谈也曝光过,他们认为普通的酵素是有一定的效果的,里面确实有一定量的酶,但是许多的商家把这种效果进行夸大宣传,说有各种各样的功能,甚至说可以防癌!专家认为普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