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三2.2凡尔赛体系与国际联盟 课后作业布置练习题

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三2.2凡尔赛体系与国际联盟 课后作业布置练习题

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三2.2凡尔赛体系与国际联盟 课后作业布置练习题
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三2.2凡尔赛体系与国际联盟 课后作业布置练习题

第二单元第2课

一、选择题

1.重申了对奥地利条约主要条款的条约是()

A.《圣日耳曼条约》B.《特里亚农条约》

C.《纳伊条约》D.《洛桑条约》

解析:对匈牙利的《特里亚农条约》重申了对奥地利条约的主要条款。

答案:B

2.1919年召开的巴黎和会所建立的凡尔赛体系()

A.消除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

B.确立了列强在东西方的国际关系新秩序

C.以“委任统治”取代了殖民统治

D.是帝国主义国家安排的战后世界国际体系

解析:凡尔赛体系只是协调了列强在西方的矛盾;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不可能消除;“委任统治”是殖民统治的一种特殊形式,故排除A、B、C三项。

答案:D

3.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作为战败国的土耳其被迫接受了屈辱的停战协定与和平条约,面临着深重的民族危机,主要表现在()

A.资源被掠夺B.人民被欺压

C.领土被肢解D.君主被废弃

解析: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土耳其面临着深重的民族危机,主要表现在领土被肢解。

答案:C

4.凡尔赛体系的建立,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国际关系格局进一步民主化。这一民主化表现在()

A.用集体缔约的方式来解决国际之间的争端

B.用集体提供安全保障的办法维护世界和平

C.用召开国际会议的办法解决国际间的矛盾

D.用集体威胁的办法遏制企图发动侵略的国家

解析:A、B两项均不能够真正实现世界和平和解决国际争端,故不符合题意。C项是维也纳体系形成以来,国际关系进步的重大表现。D项表述不正确。

答案:C

5.1919年的巴黎和会是一次帝国主义分赃会议,但具有一定积极意义。其表现有()

①在20世纪20年代使欧洲基本维持了一个较为和平的国际环境②承认了民族自决原则,承认了波兰等民族国家的独立③成立了旨在维护国际和平的国际组织——国际联盟A.①③B.②③

C.①②③D.①②

解析:本题属于组合型选择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巴黎和会所产生的积极影响的理解能力,依据教材内容可知,①②③项均符合史实。

答案:C

6.“行万里路”,进行实地考察是历史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假如你要研究国际联盟的历史,你首选的考察地点应当是()

解析:国际联盟总部的所在地是日内瓦。

答案:C

7.对下图反映的信息的理解,准确的是()

A.国际联盟在巴黎和会上诞生

B.英法操纵国际联盟

C.美国无法实现操纵国际联盟的计划

D.国际联盟不能维护战后和平

解析:解答本题,需要对图片中蕴含的历史信息进行准确的把握和理解。图片中的“1919”“凡尔赛宫”表明漫画反映的是1919年巴黎和会的相关内容。在巴黎和会上,提出建立国际联盟的美国,其“希望”注定要破灭,因为美国称霸世界的计划遭到了英法等欧洲国家的联合反对。漫画的主题是“希望注定要无情破灭”,在题目给定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C项与这一主题密切相关,因此C项正确。

答案:C

8.下图是关于国际联盟的一幅讽刺漫画,该漫画所反映的国联的实质问题是()

A.不具有真正的普遍性和权威性

B.纲领含糊不清,自相矛盾

C.建立在重重矛盾之上

D.受大国操纵,无法为和平作出真正的贡献

解析:画中“车夫”背心上的英文为“国联”,他奋力挥鞭,驱赶着背上负有“和平”使命的马儿向“结束战争”的方向行进。“国际事务”这辆大车却在冲向战争,“和平”的马儿虽然竭尽全力,却寸步难行。这幅漫画揭示了国际联盟虽然标榜“和平”,但由于其本质不过是英法维护凡尔赛体系的工具,无法为和平作出真正的贡献,无法阻挡战争的步伐。

答案:D

二、非选择题

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列宁称《凡尔赛和约》是强盗、掠夺者、高利贷者、刽子手和屠夫的和约。他还指出,“靠《凡尔赛和约》来维系的整个国际体系、国际秩序是建立在火山口上的。”

材料二美国历史学家保罗·肯尼迪在其著名的《大国的兴衰》一书中写道:“绝大多数德国人都是修正主义者,只是表现形式不同而已。……对于武装部队的限制以及把讲德语的地区从祖国划分出去等做法,是不会被永远忍受下去的。”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所提及的国际关系体系指什么?

(2)材料二中的“修正主义”指什么?有人说“德国是导致战后国际关系体系不稳定的关键”,你是如何理解的?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凡尔赛和约》等条约构建的国际关系体系的实质。

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判断这一国际体系是凡尔赛体系。第(2)问,注意分析凡尔赛体系不稳定的原因。第(3)问要求从列强重新瓜分世界的角度去认识凡尔赛体系。

答案:(1)凡尔赛体系。

(2)“修正主义”:指德国不断提出修改凡尔赛和约。理解:凡尔赛体系下对德国的惩

罚极为苛刻,在德国埋下了复仇的种子,民族主义和复仇主义在战后德国不断蔓延;德国素有军国主义传统,军国主义者不甘心失败,企图趁机恢复往日的辉煌;德国有丰富的资源和良好的工业基础,其国力在战后不久得以恢复与发展。

(3)实质是列强在欧洲、非洲和中东地区确立的国际关系新秩序,是列强对世界的重新瓜分。

1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国际联盟的首要目的是维护和平。它的成员国应互相承担起共同防御侵略、仲裁或调查争端和在裁定后的三个月以前避免战争的义务。……但是,我们将看到,国联未能维持和平,正由于维持和平是它存在的理由,所以这一失败便意味着整个组织的结束。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和解还具有在民族自决原则的基础上重新划分欧洲边界的特点。重新划分欧洲边界这一点在《十四点和平纲领》中已明确提出,以后,通过各种和平条约而正式得到落实。最终结果是欧洲地图被大幅度修改。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在欧洲以外,殖民主义只是在表面上有了较平缓的改变。有少数国家彻底放弃了殖民地。在理论上,20世纪20年代还是西方帝国主义的顶峰。德国的非洲殖民地被英国和法国接管。但这些地方成了国际联盟的托管地,而不是由英国和法国直接占有。其含义是虽然建立起了殖民地政府,但这些政府只是暂时负责,它们有责任为这些地区实现独立做好准备。

——摘编自皮特·N.斯特恩斯等《全球文明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一战后人类社会为重建世界和平所做出的努力并对其进行评价。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一战后未能重建世界和平的原因。

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国联未能维持和平”“在民族自决原则的基础上重新划分欧洲边界”等及所学知识归纳概括即可。第(2)问根据材料信息“国联未能维持和平,正由于维持和平是它存在的理由,所以这一失败便意味着整个组织的结束”“在理论上,20世纪20年代还是西方帝国主义的顶峰。德国的非洲殖民地被英国和法国接管”等并结合凡尔赛体系隐含的矛盾冲突概括作答即可。

答案:(1)努力及评价:建立了国际联盟,但名存实亡,趋向瓦解。将民族自决的原则应用于欧洲,而未能将这一原则应用到欧洲以外地区。

(2)原因:大国矛盾导致国际联盟未能维持和平;宰割战败国导致战败国与战胜国矛盾尖锐;民族自决原则的有限性,导致帝国主义与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矛盾激化。

人教版高三历史选修3 战争与和平知识点梳理

高中历史选修3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第一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 ⒈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 1918)的背景原因及条件: ⑴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平衡引起列强对世界市场和世界霸权争夺的矛盾; ⑵列强的三大矛盾(法德矛盾、俄奥矛盾、英德矛盾)最终形成了两大军事集团,它们的对峙导致了世界 大战的爆发; ⑶科技进步成果和巨大的生产力被应用于军事领域,使战争能在更大范围内进行,从而形成世界性大战; ⑷军国主义和极端民族主义的泛滥使两大军事集团相互仇视,推动了战争的爆发; ⑸导火线(直因):萨拉热窝事件促使两大军事集团主要成员国相继宣战,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6)第一世界大战的标志:奥匈帝国1914年7月28日向塞尔维亚宣战。 两大阵营:三国同盟:德(核心)、奥、意(1882年)三国协约:英(核心)、法、俄(1907年)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加剧,导致帝国主义之间矛盾激化。 具体原因:两大军事团形成 客观原因: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科技进步成果运用与军事。 实质原因:瓜分世界,争夺霸权。 ⒉人类历史为什么发展到20世纪才会出现世界大战? ⑴客观条件:20世纪的世界已基本上形成为一个整体,各国联系日益加强,形成“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局面。 ⑵可能条件(可能性):科技进步成果和巨大的生产力被应用于军事领域,使战争能在更大范围内进行,从 而形成世界性大战; ⑶现实条件(必然性):完成工业革命的主要列强,争夺殖民地的斗争或战争会影响到它们的殖民地或半 殖民地,进而影响整个世界。 3、欧陆均势政策:指英不同其他国家订立长期盟约,无需履行固定军事义务,束缚自己。 原因:(1)经济实力雄厚,军事实力强大,海上霸权。(2)地理位置岛国,为免受战争威胁,保证自己安全。(3)维持欧陆均势,便于自己插手于欧洲事务。 4、巴尔干地区为什么会成为欧洲的“火药桶”? (1)地理位置重要(2)奥斯曼的衰落(3)民族关系复杂(4)列强争夺与插手(主要) 5、交战双方:同盟国:德、奥匈、奥斯曼、保加利亚共4国; 协约国:英、法、俄、意、日、比等,后美、中等加入,共27 6、第一次世界战争的特点----旷日持久 第一次世界大战为什么演变为一场持久战?(1)交战双方没有一方具有绝对优势(2)装备的限制,防守武器优越于进攻武器(3)军队机动能力差,后勤保障能力低(4)战略战术无法应对新武器的使用。 第一次世界大战发展成持久战局面,对交战双方来说,更有利于哪一方?为什么? 持久战有利于协约国-(原因)---(1)协约国在面积、人口、资源均优于同盟国,还占有广阔海外殖民地,有利于长期作战。(2)同盟国则相对较弱。 战线地理范围作战双方 西线(主要战线)比利时、法国北部和德法边境法国军队-------德国军队 东线(主要战线)波罗的海南岸至罗马尼亚俄军------德、奥匈军队 南线巴尔干地区塞尔维亚军队-----奥匈军队 8? 第一阶段:

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四6.4近代科学之父牛顿课后作业布置练习题

课时训练21近代科学之父牛顿 基础夯实 1.德意志诗人诺瓦利斯(1772—1801)认为,哲学是全部科学之母,科学的发展又会推动哲学的进步。他能够举出的最佳论据是() A.牛顿的《自然哲学中的数学原理》 B.达尔文的《物种起源》 C.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根据时间信息(1772—1801),最佳的论据为A项,牛顿经典力学的建立,标志着近代科学的形成。 2.右图是《自然哲学中的数学原理》的书影。此书出版的最重大意义是() A.沉重打击了上帝创造万物说 B.建立了完整的牛顿力学体系 C.标志着近代物理学正式诞生 ,从而完成了人类对自然界认识史上的第一次理论大综合。 3.1773年,法国耶稣会传教士蒋友仁向乾隆皇帝进献《坤舆万国全图》,并提出“地圆学说”。大儒阮元严批这种理论:“上下易位,动静倒置,则离经叛道,不可为训,固未有若是甚焉者也。”之所以有这样言论,是因为他不知道() A.经典力学理论 B.相对论 D.量子论 ,他认为“上下易位,动静倒置”,实际上是他不了解经典力学中的万有引力定律。 4.中秋时节是钱塘潮的最佳观赏期,潮起潮落,美丽壮观。苏东坡有千古名句“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下列哪位科学家的理论可用来解释钱塘潮的壮观景象() A.伽利略的自由落体定律 B.牛顿的经典力学体系

D.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5.牛顿刻苦钻研,废寝忘食,每天在实验室里工作17~18个小时,以至于剑桥大学图书馆馆长说牛顿是“一个神经很不正常的家伙”。正是由于他这种全身心投入的精神,使得他不断地取得新成果,这些新成果应该包括() ①运动三大定律②万有引力定律③微积分④自由落体运动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不是牛顿,排除④。①②③都是牛顿的成就,运动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是牛顿于1687年在其著作《自然哲学中的数学原理》中提出的,微积分是牛顿在大学毕业前提出的,C项正确。 能力提升 6.材料一让人们欢呼人类曾经诞生过一位堪称伟大作品的人物。 ——牛顿墓碑题词末句材料二莱布尼茨曾说过:“在从世界开始到牛顿生活的时代的全部数学中,牛顿的工作超过了一半。” (1)请根据所学知识探究分析,材料一、材料二中为什么对牛顿有这样高的评价? ,分析牛顿取得这些成就的原因。 牛顿发现了二项式定理;提出了微积分;发现了日光的组成;提出了力学的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建立了牛顿力学体系。 (2)欧洲工商业的迅速发展和殖民扩张的需要为科学的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文艺复兴、宗教改革解放了人们的思想;牛顿扎实的基础知识,勤奋和严谨的工作态度,热爱科学、追求真理的精神;借鉴了前人的科学成果。 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徐光启是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进士。通天文、历算,习火器。入天主教,与意大利人利玛窦研讨学问。徐光启在数学方面的最大贡献当推对《几何原本》的翻译。这部世界古代的数学名著,以严密的逻辑推理的形式,由公理、公式、定义出发,用一系列定理的方式,把初等几何学知识整理成一个完备的体系,明朝时《几何原本》并没有得到重视,徐光启逝世后《几何原本》未能译完,以至于被埋没。明朝灭亡后,清统治者对此书并不关注,康熙大帝虽然重视西学,但是很可惜《几何原本》这样重要的著作还是没有继续翻译。 材料二牛顿生活的年代相当于明亡之前一年到清雍正五年(1727年)。他27岁著《论用无限项方程所作的分析》,任卢卡斯讲座教授。1672年29岁当选为皇家学会会员,1687年44岁著《自然哲学中的数学原理》。1727年牛顿逝世后被安葬于威斯敏斯特大教堂,成为在此长眠的第一个科学家。 (1)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徐光启和牛顿生活时期相当,但二者的科学贡献在当时两国有何不同反应及原因。 (1)问结合两人所处的时代背景,中国处于封建社会末期,而牛顿则生活在西欧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时期。第(2)问由于截然不同的社会性质,最终使两国走上了相反的发展道路。

历史(心得)之高中历史课作业设计的原则与策略

历史论文之高中历史课作业设计的原则与策略 宝鸡市渭滨中学任红云 当代著名史学理论专家何兆武先生对历史学曾有过精确的阐释:“历史学本身就包括两个层次,第一层次(历史学Ⅰ)是对史学或史料的知识或认定,第二层次(历史学Ⅱ)是对第一层次(历史学Ⅰ)的理解和诠释。历史学Ⅰ在如下的意义可以认为是客观的和不变的,即大家可以对它有一致的认识……但历史学Ⅱ……是随着我们的思想变化而改变的。……历史学之成为历史学,却完全有待于历史学Ⅱ给它以生命。”历史学Ⅱ实则是指对史实的理解和体验,有时也包括价值判断,历史论述的虽是过去,但对它的理解和认识却是现实的。西方学者克罗齐那句言简意赅的名言“任何真历史都是当代史”,就揭示了史学的这一本质。历史是现在与过去永无止境的的对话,史学是随着时代的进步而不断深化的,具有鲜明时代性的历史新课标和历史教科书“依据时代性和基础性原则,革新了课程内容……增强了课程内容与社会进步、学术发展和学生经验的联系,”及时跟踪并反映了历史学科的发展趋势,及时地吸收历史研究的新成果。针对新课标下高中新课程的这一变化,作为构成学生学习评价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作业设计与布置也应相应发生变化。《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使每一个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这就要求新课

程理念下的作业布置应由统一、专制走向“自立”、由封闭走向开放、由独立完成走向协助合作,在作业设计中体现作业的层次性、合作性、实践性、趣味性,作业的评价应是全面的、动态的、发展的、灵活的、开放的,让作业成为培养学生和发展学生能力的一座桥梁,从而优化历史学习环境。 2007年陕西省开启课程改革的步伐,同时制定并颁布了普通高中新的课程标准(实验),明确说明: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在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与参与性,培养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纵观几年来我省高中新课程的实践和探索,许多教师注重了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实践的结合,关注了课程理念和教学理念的转变,积极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式学习,然而作为教学过程基本环节之一的作业设计,很多教师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首先作业形式比较单一,几乎都局限于书面答题,题型仍以选择、材料分析、问答题为主,着重点仍是对学生知识的掌握,考察学生能力,关注情感态度的题目很少;其次作业提出是单向的,问题都是课本或教辅资料提供的,而不是学生自选的,这样的作业在训练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方面无所作为,而且面对有差异的学生布置相同的作业,缺乏层次性,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差异;第三学生完成作业几乎是应付差事,要么找现成的答案抄写,要么通过网络百度,

第二课凡尔赛体系与国际联盟(教案)

第二单元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 第2课凡尔赛体系与国际联盟(教案) 主备人:宋之明教学时间:教学班级: ★课标要求 了解国际联盟形成过程及主要内容,认识它在维护世界和平方面所起到的作用。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目标: 1、识记:与其他战败国签订的和约及其主要内容;尔赛体系的内涵、作用的地域范围及体系背后潜藏矛盾的主要表现;国际联盟的由来、建立、主要宗旨、主要机构、核心部门、总部所在地、主要国家与它的关系以及控制国联的国家等史实。 2、了解凡尔赛体系构建帝国主义和平体系的史实,剖析该体系的实质和不稳定性。 3、理解:战败国和苏联被拒绝参加国联的原因;美国提出建议的初衷以及美国最终未加入国联的原因;理解裁军、集体安全、委任统治等概念。 (二)过程与方法: 1、比较归纳:通过对比归类,概括出《圣日耳曼条约》、《纳伊条约》、《特里亚农条约》和《色佛尔条约》之间的相似之处;结合这些相似之处,加深认识帝国主义的掠夺本质。 2、问题探究:通过剖析凡尔赛体系的实质和不稳定性,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提高用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认识事物的能力。 3、运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理,具体客观地分析和评价凡尔赛体系的作用;运用现象与本质辩证关系的基本原理,揭示凡尔赛体系背后潜藏矛盾的成因。 4、运用主观愿望与客观效果的辩证关系的原理,客观分析与评价国联的历史地位;揭示美国不参加国联的实际原因。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深刻认识协约国强迫其他战败国签订的和约,再一次验证了帝国主义通过条约掠夺战败国的本质。 2、在一场战争浩劫之后对国际关系进行新的整体安排,是必要的;充分认识其掠夺性和不稳定性;大国强权政治是造成不稳定的根源。 3、充分认识到一个由帝国主义控制的国际组织是不能确保广大中小国家免受侵略,甚至不能保护这个组织的控制者本身免受侵略。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凡尔赛体系的实质;对凡尔赛体系不稳定性的分析与认识。 难点:由于对其他战败国和约的主要内容中涉及大量的欧洲地理方面的专业知识,使学习和掌握比较困难;由于对其他战败国和约的主要内容中涉及大量的欧洲地理方面的专业知识,使学习和掌握比较困难。 ★教材内容分析与建议: 本课主要围绕三个问题展开叙述。一是介绍了对其他战败国和约的主要内容。二是说明了凡尔赛体系的构成,并对凡尔赛体系的实质与作用进行了分析与评价,还对凡尔赛体系背后的隐藏矛盾进行了揭示和成因的分析。三是介绍了国际联盟建立的相关情况。 建议本课主要围绕三个问题展开叙述。一是介绍了对其他战败国和约的主要内容。二是说明了凡尔赛体系的构成,并对凡尔赛体系的实质与作用进行了分析与评价,还对凡尔赛体系背后的隐藏矛盾进行了揭示和成因的分析。三是介绍了国际联盟建立的相关情况。 ★教学过程及要点: 〔新课导入〕采用谈话提问导入法: 师:签署《凡尔赛和约》,仅是巴黎和会内容的一部分。对德国的制裁和掠夺,是否能够使帝

凡尔赛体系下的和平

教案 主备人冯雪华编号 03 . 课题凡尔赛体系下的和 平 课时1课时日期2017、8、25 课时目标1、知识与技能: 了解巴黎和会召开的基本情况;知道《凡尔赛和约》的相关内容;体会凡尔赛体系下的“和平”之意。 2.能力与方法: 通过文字材料,培养学生效信息提取能力,通过分析凡尔赛体系的影响培养学生论从史出和全面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 3.情感、价值与态度观:体会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和平是普世的价值观;建立平等民主的国际关系 重点难点重点:列强参会的目的和《凡尔赛和约》的 核心内容 难点:《凡尔赛和约》的实质和影响 课前准备 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1919年11月11日,德国与协约国签署了停战协定,和平来了!和平真的来了吗?自学提示:阅读课文P8-10,思考下列问题。要求:独立安静,红笔标,注时间5分钟 1、巴黎和会概况 时间 地点 目的 与会国 操纵国 焦点问题和重点问题 结果 地位 2、美、英、法对处理德国的态度有什么不同?其目的是什么? 3、结合《凡尔赛和约》的内容,思考哪些国家达到了它们的目的?德国人对此条约会是什

么态度? 4、中国代表团为什么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知者加速: 凡尔赛体系能带来和平吗?说出你的判断和理由 组内互帮: 1号说第一题,2号说第二题,依次轮流组长负责时间2分钟 寻疑释疑: 1、阅读课本第8页美国、法国、英国的言论,思考: ○ 从他们的言论中,可以看出美、英、法对处理德国的态度有什么不同?各出于什么目的?美:攫取战后世界领导权,反对过分削弱德国。 英:继续维护殖民帝国,维护欧洲大陆平衡,反对过分削落德国。 法:主张最大限度削弱德国,重建欧洲大陆的霸权。 2、《凡尔赛和约》部分内容 战争罪责德国及盟国全部承担 领土法国收回阿尔萨斯和洛林 军事禁止德国实行义务兵役制,德陆军不得超10万,禁止德国制造和装备新式武器 政治德国承认奥地利独立 赔款设立“赔款委员会”,确定德国赔款总数2260亿金马克(约24000亿人民币) 殖民地德国全部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国瓜分 思考: (1)从以上资料中,你能看出哪些国家达到了它们的目的。 (2)中国为什么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答(1)法国、英国、日本等达到了他们的目的 (2)《凡尔赛和约》却规定把德国在中国山东攫取的权益转让给日本,中国代表团拒绝在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第一单元梭伦改革 课标内容要求: (1)了解梭伦改革前雅典的社会状况,认识梭伦改革的必要性。 (2)简述梭伦改革的主要措施,指出改革的基本特点。 (3)分析梭伦改革对雅典民主政治建设的影响。 知识要点: 一、梭伦改革的背景: 1、政治: 雅典城邦国家产生(公元前9~前8世纪)——设立中央议事会和行政机构贵族制国家确立(公元前8~前6世纪)——贵族专权而平民无权 2、经济发展 农工商业以及贸易得到发展 3、阶级变化: 工商业奴隶主形成,公民内部斗争激烈:“山地派”、“平原派”、“海岸派” 4、梭伦当选为首席执政官:雅典贵族与平民长期斗争的结果 二、梭伦改革: 1、内容:“颁布解负令” 确立财产等级制度、恢复公民大会权力、建立“四百人会议” 设立公民陪审法庭、鼓励发展农工商业 2、特点:奠定民主政治基础、促进工商业发展 三、梭伦改革的评价 1、历史意义:改革为雅典的民主政治奠定基础 克里斯梯尼改革促进雅典民主政治的形成 伯利克里改革使雅典民主政治得以最终确立 2、历史局限:贵族在国家政权中占据绝对优势,下层平民未享有充分的权利氏族制度残余及贵族拥有世袭占有土地的特权 贵族和平民的矛盾未得以从根本上解决,社会政局动荡不安 第二单元商鞅变法 课标内容要求: (1)知道春秋战国时期各国改革的基本史实,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 (2)了解商鞅变法的具体措施和内容,认识其特点。 (3)探讨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 知识要点: 一、背景: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大变革 1、根本原因: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铁器、牛耕的使用 2、经济基础:生产关系的变化——私田增多出现新的封建剥削方式井田制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 3、阶级基础:阶级关系的变化——新的阶级形成新兴地主阶级要求变革 4、社会条件:春秋战国时期的战争频繁、思想繁荣、各国竞相改革变法 齐国管仲改革、鲁国“初税亩”、魏国李悝变法、楚国吴起变法 二、商鞅变法内容: 1、以农求富的经济改革:废井田、开阡陌;重农抑商、奖励耕织;统一度量衡

关于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历史作业设计方法探讨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5f8968208.html, 关于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历史作业设计方法探讨 作者:廖顺勇 来源:《学习与科普》2019年第20期 摘要:在核心素养教学理念下教师要注重提高自身的教学科学性,由于核心素养是提升 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重要思想观念。所以教师要在教学当中以核心素养作为教学的背景,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所以在高中历史作业设计教学当中教师要以核心素养作为教学的基础,注重培养学生写作业的好习惯,使学生在写作业当中有针对性的学习,提高自身的历史学习能力。所以本文就以关于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历史作业设计方案进行分析和探究。希望能够在教育教学当中,使学生通过做历史作业,增强学生的探索意识。 关键词:高中历史,作业设计,核心素养,策略 引言: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在高中历史教学当中,教师要通过对作业进行深层次的设计,并且本着核心素养理念作为教学引导的背景,有效的提升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学生利用科学的历史作业强化自身的历史学习思维。教师也要在教育教学当中,充分的重视作业设计对于学生历史学习和成长的重要性,所以本着核心素养,不断的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提升学生的探索能力。教师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互结合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在实践当中更好的成长和发展。 1.通过质疑型作业培养学生主动学习思维 教师在高中历史作业设计过程中,通过设计教学思路,对于历史作业进行质疑型的教学设计,注重培养学生历史学习的过程,引导学生在此过程当中进行主动的探索和思考,有效的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要通过过程与方法进行有效的结合,使学生在过程当中学会体验历史对于自身成長的发展,从而有效的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教师也要在教学中部分的重视质疑型,作业教学的高效性,不断的优化教学内容,创新作业的设计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历史学习热情。 教师可以在设计质疑型作业时,引导学生通过课前阅读和课后复习的方式,使学生针对所学习的内容进行深入的研究,了解本节课的重点性内容,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引导学生学会概括并且同桌之间展开互相提问和互相解答的方式。教师再根据学生在课堂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有效的统计,了解学生在历史学习中的不足,从而具有针对性的设计历史教学作业。

最新课标实验版选修3《凡尔赛体系与国际联盟》教案

最新课标实验版选修3《凡尔赛体系与国际联 盟》教案 设计:李宗强 班级 姓名 【课标要求】 知道凡尔赛体系,理解凡尔赛体系的实质,知道国际联盟的建立、主要机构及国际联盟盟约的主要内容。分析凡尔赛体系的不稳定性。体会“靠凡尔赛和约来维系的整个国际体系、国际秩序是建立在火山口上的”。 【重点难点】 重点:凡尔赛体系的实质;对凡尔赛体系不稳定性的分析与认识。 难点:对其它战败国和约的理解;对国际联盟盟约中主要内容的理解与认识。 【学法指导】 协约国除了签订对德和约之外,还与战败的奥地利、保加利亚、匈牙利、土耳其签订了条约,构筑了战后的凡尔赛体系。为了保证凡尔赛体系,帝国主义国家还建立起“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的国际联盟。然而,由于这一体系是建立在极不公正、极不合理的基础上,所以具有极大的不稳定性,它一开始就受到冲击和挑战。 ○对奥、匈、保、土和约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怎样评论凡尔赛体系?

○战后出现了哪些欧洲新民族国家? ○国际联盟是如何建立起来的 【疑难解析】 ***凡尔赛体系的实质是什么?为什么不能保证国际秩序的长期稳定? 由于帝国主义召开巴黎和会的目的,是为了掠夺战败国和争夺战利品,这就决定了这个体系不会是和平的体系,而是一个在掠夺战败国和相互妥协基础上的帝国主义国际体系。 由于它是靠帝国主义的强力单方面建立起来的,是战胜国之间通过交易和妥协实现了平衡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因此,它只能维持国际体系的暂时稳定。一旦被压制的国家要求突破压制,或战胜国之间的平衡被打破,国际秩序就会失去稳定,所以,凡尔赛体系不可能维持国际秩序的长期稳定。 【自我测试】 1、一战后,帝国主义国家之间最主要的矛盾是() A、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的矛盾 B、战胜国之间的矛盾 C、英美矛盾 D、美日矛盾 2、美国主张建立国际联盟的目的是() A、与日本争夺远东地区 B、取得战后世界的领导权 C、扩大海外市场 D、与英国争夺海上霸权 3、巴黎和会三巨头不包括() A、威尔逊 B、劳合·乔治 C、克里·孟梭 D、张伯伦 4、凡尔赛体系由哪些条约构成() ①对德和约②对奥、保、匈、土和约③国联盟约④对苏俄和约 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②③④D、①③④5、凡尔赛体系下,战胜国中主张严格执行赔款规定的是() A、美国B、英国C、日本D、法国6、凡尔赛体系产生的主要积极影响是() A、一段时期内维持了欧洲的和平B、确认了一些民族独立国家 C、消除了战胜国之间的矛盾D、惩罚了战败国 7、对德和约限制德国发展军事力量规定德国不得拥有() ①军舰②空军③坦克④潜艇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8、阅读以下材料: 在是否参加国际联盟的问题上,美国各界看法不一,《国际联盟条约》第十条规定:国联成员国有尊重并保护其他成员国领土完整及独立,防御外来侵略的义务。围绕这一条款,

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三6.1联合国的建立及其作用 课后作业布置练习题

第1课联合国的建立及其作用 基础夯实 1.联合国的主要机构包括联合国大会和安理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联合国大会由世界各国代表组成 B.安理会理事国均拥有否决权 C.安理会的主要责任是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 ;只有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才拥有否决权;联合国秘书长由安理会推荐,并非任命。 2.2014年1月15日,中国赴马里维和部队第二梯队245名官兵15日从哈尔滨太平国际机场出发,乘坐联合国包机奔赴马里共和国执行维和任务,其主要领导机关是() A.中共中央军委 B.联合国 C.派往国的军队最高统帅 “联合国”“维和任务”,故选B项。 3.1957—1985年间担任苏联外长的葛罗米柯在联合国频频使用否决权,由此得了个 “Mr.No(摇头先生)”的绰号,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苏联频频使用否决权 B.美苏企图利用联合国推行强权政治 C.苏联维护第三世界国家利益 ,透过现象看本质。A项为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联合国很多决议都是按照美国的意志制定的,其实质是联合国受到美国的控制。 4.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联合国的主要困难同国联一样:在一个由主权国家组成的世界上它能提供一台解决争端的机器,但却不能下令使用这台机器。”这主要说明当今联合国() A.真正起到了遏制战争、维护和平的作用 B.不需要考虑构建遏制战争、维护和平的机制 C.在应对人类所面临的共同重大问题时需要进行适时的调整或改革 项说法过于绝对;B项说法不符合联合国创立的宗旨;并非所有决议都经过五大常任理事国审议通过,D项错误,故选C项。 能力提升 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下图是联合国的标志和总部前的雕塑。 材料二1965年,根据第三世界国家的建议,联合国大会将安理会的非常任理事国从原来的6个增加到10个,经济及社会理事会的理事国从1973年起增加到54个。 材料三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先后两次绕开联合国,在没有联合国授权的情况下,发动了科索沃战争和伊拉克战争。 请回答: (1)联合国安理会是通过哪些方式实现雕塑表达的美好愿望的? (2)材料二说明,与成立初期相比,联合国的作用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 (3)材料三说明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联合国遇到了什么问题?针对这一问题,你有哪些好的建议? 安理会是通过决议、调解斡旋、组织维和行动来实现的。 (2)联合国逐渐摆脱被少数国家操纵的局面,成为第三世界伸张正义的重要国际讲坛。亚非拉大批新兴民族独立国家加入联合国并逐渐团结起来反殖、反霸。 (3)问题:联合国在维护和平与安全方面的权威性受到了挑战。建议:坚决捍卫《联合国宪章》;进一步增强安理会在维和方面的作用;加快联合国改革。 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联合国的宗旨为: 一、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并为此目的采取有效的集体措施,以防止和消除对和平的威胁,制止侵略行为或其他对和平的破坏;并以和平的方法和根据正义和国际法的原则,调整或解决可能导致破坏和平的国际争端或态势。 …… 三、促成国际合作,以解决带有经济、社会、文化或人道主义性质的国际问题,并不分种族、性别、语言或宗教,促进和鼓励尊重所有人的人权和基本自由。 ——《联合国宪章》请回答: (1)根据材料概括联合国的主要宗旨,并联系时代背景说说它的成立反映了当时世界人民的什么愿望。 80年代以来其主要功绩表现在哪些方面? 宗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发展国际间尊重人民平等权利及自决原则为基础的友好关系,以增强普遍的平等。 愿望:体现了反法西斯国家试图把战时同盟的友好关系延续到战后的心愿,反映了世界人民爱好和平的共同愿望。 (2)在防止局部武装冲突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反对外国军事侵略和占领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在裁军和防止核扩散领域,做出了积极贡献;在推动地区性和平方面,联合国也力促达成了一系列协议。

第二课 凡尔赛体系与国际联盟

第二课 凡尔赛体系与国际联盟 设计:李宗强 班级 姓名 【课标要求】 知道凡尔赛体系,理解凡尔赛体系的实质,知道国际联盟的建立、主要机构及国际联盟盟约的主要内容。分析凡尔赛体系的不稳定性。体会“靠凡尔赛和约来维系的整个国际体系、国际秩序是建立在火山口上的”。 【重点难点】 重点:凡尔赛体系的实质;对凡尔赛体系不稳定性的分析与认识。 难点:对其它战败国和约的理解;对国际联盟盟约中主要内容的理解与认识。 【学法指导】 协约国除了签订对德和约之外,还与战败的奥地利、保加利亚、匈牙利、土耳其签订了条约,构筑了战后的凡尔赛体系。为了保证凡尔赛体系,帝国主义国家还建立起“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的国际联盟。然而,由于这一体系是建立在极不公正、极不合理的基础上,所以具有极大的不稳定性,它一开始就受到冲击和挑战。 ○对奥、匈、保、土和约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怎样评论凡尔赛体系? ○战后出现了哪些欧洲新民族国家? ○国际联盟是如何建立起来的 【疑难解析】 ***凡尔赛体系的实质是什么?为什么不能保证国际秩序的长期稳定? 由于帝国主义召开巴黎和会的目的,是为了掠夺战败国和争夺战利品,这就决定了这个体系不会是和平的体系,而是一个在掠夺战败国和相互妥协基础上的帝国主义国际体系。

由于它是靠帝国主义的强力单方面建立起来的,是战胜国之间通过交易和妥协实现了平衡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因此,它只能维持国际体系的暂时稳定。一旦被压制的国家要求突破压制,或战胜国之间的平衡被打破,国际秩序就会失去稳定,所以,凡尔赛体系不可能维持国际秩序的长期稳定。 【自我测试】 1、一战后,帝国主义国家之间最主要的矛盾是() A、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的矛盾 B、战胜国之间的矛盾 C、英美矛盾 D、美日矛盾 2、美国主张建立国际联盟的目的是() A、与日本争夺远东地区 B、取得战后世界的领导权 C、扩大海外市场 D、与英国争夺海上霸权 3、巴黎和会三巨头不包括() A、威尔逊 B、劳合·乔治 C、克里·孟梭 D、张伯伦 4、凡尔赛体系由哪些条约构成() ①对德和约②对奥、保、匈、土和约③国联盟约④对苏俄和约 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②③④D、①③④ 5、凡尔赛体系下,战胜国中主张严格执行赔款规定的是() A、美国B、英国C、日本D、法国 6、凡尔赛体系产生的主要积极影响是() A、一段时期内维持了欧洲的和平B、确认了一些民族独立国家 C、消除了战胜国之间的矛盾D、惩罚了战败国 7、对德和约限制德国发展军事力量规定德国不得拥有() ①军舰②空军③坦克④潜艇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8、阅读以下材料: 在是否参加国际联盟的问题上,美国各界看法不一,《国际联盟条约》第十条规定:国联成员国有尊重并保护其他成员国领土完整及独立,防御外来侵略的义务。围绕这一条款,美国总统威尔逊和一些参议员之间争论激烈: 参议员们认为,如果美国参加国联后,出现了不容争辩的侵略事实,美国将面临法律上的义务,这最终将使美国陷入与欧洲事务相关的义务与环境之中。因此他们反对参加国联。威尔逊总统认为,这个义务是道义上的,不是法律上的,在法律上没有约束力,而且(美国国会)有绝对自由,对要求采取行动的所有情况作出自己的解释。但他也承认,如果出现了不容争辩的侵略事实,毫无疑问,美国将履行盟约中的自动惩罚的法律义务。 ①、概括指出在美国能否参加国际联盟的问题上,威尔逊和参议员们争论的焦点是什么? ②、概括争论双方的基本主张,根据所学的知识指出争论的最后结果。 ③、参议员们在欧美关系上的基本主张是什么?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三:3-3《走向世界大战》精品教案

重庆市万州分水中学2014年高中历史 3-3 走向世界大战同步精品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3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目标: 1、识记:英法的绥靖政策;美国的“中立”政策。希特勒提出对捷克领土要求;慕尼黑协定的签订及其影响。英、法、苏三国谈判及破裂;《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 2、理解:通过对德意日法西斯的侵略和英法美的纵容等内容的讲述,认识资本主义大国帝国主义的本质。 3、运用:通过对“绥靖政策”和“中立”政策的分析,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同时通过《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分析,培养辩证分析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综合归纳:综合归纳、概括绥靖政策的目的、实质、手段及影响,并指出美国的“中立”政策的实质就是绥靖纵容。 2、问题探究:结合前一课及本课的内容探究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未能被制止的原因。 3、问题评价:通过分析《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签订的背景,正确评价该条约的作用,即粉碎了英法“祸水东引”的意图,使苏联赢得了备战的时间。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绥靖政策是西方大国以牺牲他国为代价,为维持苟安和“祸水东引”而实行的纵容侵略的政策;对战争爆发起到了加速和扩大的作用。 2、“防微杜渐”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带给人类的最深刻教训之一。 3、进一步认识战争的根源和现实危险性;进一步培养热爱和平、关爱人类的正义感和崇高情操。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慕尼黑阴谋。 难点:绥靖政策;《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影响。 ★教材内容分析与建议: 本课在本单元第1、2课的基础上,继续探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缘起。第二次世界大战是由20世纪30年代的一系列局部战争演变而成的。在战前发生的局部反法西斯斗争中,由于法西斯国家蓄意侵略,准备充分,力量强大,而反法西斯国家和地区则因贫穷落后,国力弱小,且各自为战,这就使它们很难独立取得斗争的胜利。因此当时并未直接卷入反法西斯斗争的国际力量的态度就显得至关重要。由于西方大国实行绥靖政策以及苏联的中立自保政策,使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气焰更加嚣张,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最终难以避免。 ★教学过程及要点: 〔新课导入〕利用课本引言采取问题式导入: 师:请同学们结合前两课的内容思考并回答: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同哪些因素有关? 生:(回忆,回答):法西斯专政在德、日等国的建立及其对外扩张。 师:两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有一共同特点:由局部战争演变为全面战争。20世纪30年代法西斯国家的局部扩张为什么没能被制止呢? 生:(回忆,回答):因为中国、埃塞俄比亚、西班牙等进行局部反法西斯斗争的国家贫穷落后,无力遏止法西斯势力的全面侵略。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二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二 第一单元 专制理论与民主思想的冲突 基本框架 第1课西方专制主义理论 阿奎那的“君权神圣” 詹姆士一世的“君权神授”  第2课近代西方的民主思想 斯宾诺莎的“天赋人权”思想 洛克的权力分立思想 卢梭的“主权在民”思想 基本特点中世纪时期,专制主义是维护罗马教廷和西欧 各国封建主阶级统治的有力工具和理论依据。阿奎 那的“君权神圣”是中世纪专制主义理论的典型表 现,他通过宣扬“君权神圣”的主张,借以宣扬宗教 权力高于世俗权力、教权至上的基督教神学思想。 英国国王詹姆士一世为了稳固自己的统治地位,承 袭了基督教神学家的衣钵,竭力鼓吹“君权神授”的 专制主义,为其暴政寻找理论依据, 斯宾诺莎通过批判基督教神学经典来伸张资产阶级的自由和民主权力,洛克试图通过议会集体意志 来限制王权和实现国家权力分立,卢梭借助于“社会 契约论”思想来反对封建暴政, 史实阿奎那的“君权神圣”创立了“宇宙秩序论” 英国国王詹姆士一世鼓吹“君权神授”的专制 介绍了近代西方民主思想形成的社会背景,斯宾诺 莎的民主思想是尼德兰资产阶级革命的产物,洛克 对1688年“光荣革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所作的辩 护,《政府论》中体现出来的权力分立主张。洛克 不仅是“光荣革命”的产儿,而且是资产阶级分权和 制衡学说的创始人,启蒙运动时期法国资产阶级思 想家对封建专制制度的批判,分析了卢梭的批判精

神和主权在民的政治理想及其对法国大革命的推动 作用。 素材图表:教堂;教皇;佛罗伦萨;阿奎那;英国议 会;“‘海上马车夫’的船队”、“阿姆斯特丹的股票交 易场所”、斯宾诺莎;洛克;卢梭“《社会契约论》 封面书影” 文字:《英国和法律与惯例》;斯宾诺莎《神学 政治论》;洛克《政府论》;卢梭简历 第二单元 英国议会与国王的斗争 基本框架 第1课 英国议会与王权矛盾的激化 资本主义在封建社会母体中孕育 向君主呈递《权力请愿书》 提交《大抗议书》 第2课“民主与专制的反复较量” 英吉利共和国的建立 克伦威尔成为“护国公” 斯图亚特王朝倒行逆施 基本特点资产阶级革命前夕的英国。新航路开辟以后到17世纪初,英国由于位于大西洋航运的中心线上,加 之都铎王朝的大力推动,其资本主义经济的快速发 展,支撑着一个新兴的海上强国。但是,斯图亚特 王朝的专制统治却极大地损害了英国资产阶级和新 贵族的利益,结果王权与议会矛盾的激化将英国引 向了内战或革命。 在这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民主力量与专制势力双方进行了反复较量,从英吉利共和国的建立, 到克伦威尔获得“护国公”地位,再到斯图亚特王朝 倒行逆施,这一切无不表明资产阶级推翻封建专制 统治和建立民主制度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 史实英国是一个历史传统深厚的西方国家,17世纪革命

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34.2冷战的开始 课后作业布置练习题

2016-2017学年人教版选修3:4.2 冷战的 开始作业 (建议用时:30分钟) [学业达标] 1.(2016·大连高二检测)二战后美国外交官凯南形容美国是鲨鱼,前苏联是老虎,二者虽然都很凶猛,却生活在截然不同的环境里,暂时不会兵戎相见。凯南评述的是美苏() A.都成为超级大国B.进行冷战对峙 C.共同对付法西斯D.军事实力接近 【解析】“暂时不会兵戎相见”即不会发生“热战”,B 项正确;A 项与题干意思无关,D 项只看到表面现象,未理解凯南评述的实质。 【答案】 B 2.在1943年德黑兰会议期间,大国首脑曾设想战后由四个警察(美、苏、英、法)共同维持世界秩序,但是到1945年二战结束时,变成了一个警察(美国)领着两个警察(英国和法国),和另外一个警察(苏联)相对抗。导致这种格局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A.社会意识形态的对立 B.美国实力的增强和英法的衰落 C.苏联政治影响在东欧的扩展 D.美苏两国利益的冲突 【解析】要注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根本原因”,A、B、C三项是某一方面的原因,不能完全说明题干揭示的主题。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中的决定性因素,故选D项。 【答案】 D 3.美国学者沃尔特·拉弗贝指出:希腊打的是内战,美国没有理由介入。然而美国选择戏剧性的办法,要求国会在一场世界性的反共战争中支持政府。他所指的是() A.遏制理论的提出B.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C.北约集团的建立D.杜鲁门主义的提出 【解析】杜鲁门主义是美苏冷战的宣言书,由材料中“反共战争”可以看出是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主要是针对西欧经济的,可排除。 【答案】 D 4.杜鲁门声称: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是“一个胡桃的两半”。其含义不包括() A.都是美国冷战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B.都以经济和军事援助为主要形式 C.其目的是反苏反共 D.都是为了美国的国家利益 【解析】本题考查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的一致性,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是冷战政策在政治上的表现,马歇尔计划是在经济上的表现,故A、C、D三项都是两者的共同点。 【答案】 B 5.1949年1月,苏、保、匈、波、罗、捷6国代表在莫斯科建立经济互助委员会。这一组织的成立() ①是为了恢复发展苏联、东欧的经济②是为了反击马歇尔计划③有利于打破西方国家的封锁④形成了以苏联为首的军事政治集团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②③④D.①②③④ 【解析】苏联与东欧国家成立的经济互助委员会是经济组织,④排除,故选A项。 【答案】 A 6.下图《“摇翅膀叔叔”送糖果》(摄于1948年6月)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古巴导弹危机B.柏林墙的修建 C.第一次柏林危机D.马歇尔计划 【解析】题干信息和图片反映了美、英、法、苏四国分区占领柏林后实行

第2单元 第2课《凡尔赛体系与国际联盟》(含详解)

第2课 凡尔赛体系与国际联盟 (时间:25分钟 分值:50分) 基础达标(36分) 1.一位参加和会的代表说:“我们初来巴黎时,对即将建立的秩序满怀信心; 离开时,则已觉悟,新秩序不过是比旧秩序更加纠缠不清。”他所说的“新秩序”是指( )。 A.维也纳体系B.华盛顿体系 C.凡尔赛体系D.雅尔塔体系 解析 据材料中所提到的“巴黎”、“即将建立的秩序”,判断“新秩序”应是C项。 答案 C 2.下列条约带有对凡尔赛体系调整性质的是( )。 A.《凡尔赛和约》B.《圣日尔曼和约》 C.《色佛尔条约》D.《洛桑条约》 解析 战胜的协约国与土耳其前后订立了两大条约:《色佛尔条约》和《洛桑条约》,其中后者在一定程度上维持前者部分规定的前提下,有了重大调整,维护了土耳其的国家独立,故选D。 答案 D 3.1919年的巴黎和会是一次帝国主义分赃会议,但仍具有一定积极意义,其表 现有( )。 ①在20世纪20年代使欧洲基本维持了一个较为和平的国际环境 ②承认 了民族自决原则,承认了波兰等民族国家的独立 ③是建立在欧洲大国势力均衡基础上的 ④成立了旨在维护国际和平的国际组织——国际联盟 A.①③④B.②③④ C.①②D.①②④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巴黎和会影响的理解能力。巴黎和会在一些重大问题上相互妥协达成共识,形成了较为和平的国际秩序,也促使一些民族国家独立,但这一国际格局是建立在欧洲大国势力均衡基础上的,而成立的国际联

盟实质为维护凡尔赛体系的工具。 答案 C 4.下列现象或事件对凡尔赛体系形成冲击的有( )。 ①德国从要求修改到不履行直到撕毁《凡尔赛和约》 ②新兴国家的新的民 族矛盾 ③一战后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民族解放运动新高潮 ④列强对霸权的争夺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③④ 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问题的能力。由于凡尔赛体系内部存在各种矛盾,所以它从一开始就受到冲击与挑战,题目所给四个选项都反映了凡尔赛体系下的矛盾,所以都使凡尔赛体系受到冲击。 答案 D 5.英美两国在巴黎和会上支持日本享有德国在山东的权利,而在华盛顿会议上却转而支持中国的要求,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 A.中国人民的斗争直接打击了英美在华的统治 B.为了遏制日本在亚太地区的扩张势力 C.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日渐提高 D.日本已没有再被继续利用的价值 解析 一战期间,日本趁机扩充了其在亚太地区的实力,对英美构成威胁;巴黎和会后,限制日本扩张,成为英美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 答案 B 6.下列关于国际联盟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由交战各国建立的世界上第一个由主权国家组成的国际组织 B.为促进各国的交往和联系做了大量工作 C.被英法控制 D.在恢复战后欧洲经济、处理国际争端、裁军和促进国际合作等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 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识记能力和综合认识能力。结合所学知识,我们知道国际联盟是由战胜国建立的。故选A项。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教案)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这张图片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召开巴黎和会的“三巨头” ——英、法、美,这三个国家操纵了整个会议。这次会议是由列强 操纵的分赃会议,现在让我们详细的学习下一战以后的世界。

二、知识讲解 考点1.巴黎和会 ⒈背景 (1)同盟国战败投降,成为战胜国宰割的对象。 (2)战胜的协约国之间,实力对比发生了新的变化。 ⒉时间:1919年初——6月28日 ⒋参加国:27个战胜国的代表。 ⒌操纵国:美、英、法:英国劳合乔治、美国威尔逊、法国克里蒙梭

⒍各国目的: (1)美国总统威尔逊带着“十四点原则”参加会议,企图凭借自己的经济实力,建立国联,攫取战后世界领导权。 (2)英国奉行“势力均衡”政策,既要削弱德国海军力量,剥夺它的海外殖民地,勒索战争赔款,维护其庞大的殖民帝国及海上优势。在欧洲联合美国遏制法国称霸,因此英国不主张过分削弱德国。在东亚支持日本以牵制美国。 (3)法国为重建欧洲霸权,收回阿尔萨斯和洛林,索取尽可能多的战争赔款,坚决要求最大限度地削弱乃至肢解德国。 (4)意大利希望落实参战时协约国的承诺,扩大领土。 (5)日本企图使它战时从德国手中夺取的太平洋岛屿和在中国山东的权益合法化。

⒎主要问题:对德和约问题、中国问题(山东问题)、建立国联问题。 ⒏性质:帝国主义的分赃会议 ⒐结果:签订《凡尔赛和约》 (1)时间:1919年6月28日。 (2)内容: ①领土:重新划分德国疆界;将阿尔萨斯和洛林归还法国;萨尔区由国际联盟代管,萨尔煤矿由法国开采15年;莱茵河西岸由协约国占领15年,东岸划定非武装区。 ②殖民地:德国放弃海外殖民地,由英法等战胜国瓜分; ③军事:德国废除义务兵役制,只保留10万陆军; ④赔款:德国要支付大量赔款给协约国(未确定总额)。 (3)性质:在牺牲弱小民族利益基础上,宰割德国的掠夺性条约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1教案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1教案 第一单元梭伦改革 第1课雅典城邦的兴起 【课标要求】了解梭伦改革前雅典的社会状况,认识梭伦改革的必要性。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贵族政治与社会动荡:1.雅典城邦兴起的地理环境2.雅典贵族政治的主要表现3. 公元前632年的雅典平民暴动 2)工商业的发展:1.公元前8世纪以后雅典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发展2.工商业奴隶主阶层的形成3.平原派、山地派和海岸派及其政治主张 3)首席执政官梭伦:1.萨拉米斯岛问题2.BC594年梭伦当选首席执政官 二)过程与方法 理解:(贵族政治与社会动荡、工商业的发展)地理环境、经济发展、阶级结构变动与政治格局、历史文明演进之间的辩证关系。 运用:(工商业的发展、首席执政官梭伦)探究梭伦得以登上雅典政治舞台并建功立业的主观、客观条件。过程与方法:(贵族政治与社会动荡)阅读摘要、(工商业的发展)纲要图示、情景再现、辩论比较(首席执政官梭伦)史论结合、自主探究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社会经济与政治的不平衡发展是导致社会动荡的根源。 实现人生价值要凭理想、奋斗和机遇。 【教学重难点】 重点:雅典城邦平民与贵族之间尖锐的矛盾;工商业奴隶主阶层的形成和作用;梭伦当选首席执政官的原因和影响。 难点:认识梭伦改革的必要性 【教学过程】 一、雅典的自然条件(改革的自然条件) (1)环境优越:位于阿提卡半岛,有小块平原;多山靠海、多天然良港; (2)资源丰富:盛产葡萄、橄榄、优质陶土和大理石等; (3)交通便利:有天然良港比雷埃夫斯港。 二、贵族政治与社会动荡(改革的政治背景) 1、城邦国家的雏形 (1)背景:荷马时代,阿提卡地区的部落或氏族间长期纷争不休。 (2)时间:公元前9——前8世纪 (3)特点:小国寡民 (4)标志:以雅典为中心的中央议事会和行政机构的设立 (5)社会成员:贵族和平民(农民、手工业者) 2、雅典城邦平民与贵族之间尖锐的矛盾 (1)原因: ①政治上,贵族掌权(首席执政官、长老会议),平民政治权力太少(公民大会)。 ②经济上,贵族掌握大部分财富,平民处境不断恶化,许多平民沦为”六一”汉或债务奴隶。(2)结果:雅典平民武装暴动(前632年),政局动荡 (3)影响:敲响警钟、局部调整、真正改革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