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脂肪酸甲酯低温结晶析出饱和脂肪酸甲酯的规律

脂肪酸甲酯低温结晶析出饱和脂肪酸甲酯的规律

脂肪酸甲酯低温结晶析出饱和脂肪酸甲酯的规律
脂肪酸甲酯低温结晶析出饱和脂肪酸甲酯的规律

脂肪酸甲酯低温结晶析出饱和脂肪酸甲酯的规律

摘要生物柴油低温流动性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低温流动性的影响因素及改进方法等方面,对低温下蜡晶的结晶行为鲜有报道,而蜡晶的析出对其低温流动性的影响至关重要。本研究以不同原料的生物柴油为对象,利用气相色谱仪对其组成进行了分析;通过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对析蜡点进行了研究,根据DSC曲线给出了计算不同温度下析蜡量的方法并根据该方法对不同温度下的析蜡量进行了测定。DSC 计算结果与高速离心分离法的测量结果进行了对比,验证了DSC法的可靠性。生物柴油的DSC曲线主要由2个峰组成,高温区间的峰对应于饱和脂肪酸甲酯的析出,低温区间的峰对应于不饱和脂肪酸甲酯的析出。生物柴油中饱和脂肪酸甲酯的含量越多,析蜡点及不同温度下的析蜡量越高。

生物柴油作为一种绿色和可再生能源,有一系列的优点,在国内外特别是欧美一些国家已经形成较大生产规模。但是生物柴油也存在一些缺点,其中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低温流动性差。生物柴油的冷凝点一般在0℃甚至更高,原油的不同使凝点比普通石化柴油高15—40℃,低温下极易结晶析出,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堵塞柴油发动机的管道和过滤器,导致因供油不足而影响柴油机正常工作。研究生物柴油的低温流动规律,对于寻找改善生物柴油低温流动性能的方法和途径,拓展生物柴油产业具有重要的意义。陈秀等对生物柴油的组成与组分结构对其低温流动性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根据生物柴油中饱和脂肪酸甲酯的熔点高、不饱和脂肪酸甲酯的熔点低,将生物柴油近似看做

二元组分溶液,其中溶质为饱和脂肪酸甲酯,溶剂为不饱和脂肪酸甲酯。根据溶液结晶原理,生物柴油中饱和脂肪酸甲酯含量越高,也就是溶质含量越高,生物柴油越容易结晶。

孙玉秋等、Chen等根据生物柴油的黏温特性、相行为及微观形态推断生物柴油低温下失去流动性的原因是随着温度降低、生物柴油中析出针状蜡晶,逐渐聚结成三维网络结构,将液态生物柴油包裹和吸附于其中,使生物柴油整体上失去流动性。由此可见,生物柴油低温下失去流动性主要是由于蜡晶的析出,所以研究生物柴油低温下蜡晶的结晶行为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以生物柴油低温下蜡晶的结晶行为为切入点,对不同原料生物柴油的析蜡点、不同温度下的析蜡量进行了测定,总结蜡晶析出的热力学规律。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与仪器菜籽油生物柴油、大豆油生物柴油、花生油生物柴油、棕榈油生物柴油:采用碱催化法自制。乙醚、正己烷为分析纯。

气相色谱分析仪:美国安捷伦惠普H P5890II型;差示扫描量热仪:美国DuPont公司生产的910型;高速离心分离机:美国Beckm an 公司生产的J一301型。

1.2试验方法

1.2.1气相色谱法称取0.17g生物柴油,加入到10m L乙醚和正己烷的混合溶剂中,其中乙醚和正己烷的体积比为2:1,摇匀后进样,采用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种脂肪酸甲酯的相对含量。其中色谱条件为:毛细管色谱柱,程序升温以100℃开始,保持1min,以10℃/

min升至150℃,保持1min,再以2℃/min升至200℃,保持20min。汽化室温度:250℃,检测室(FID)温度:260℃,载气:N2。

1.2.2DSC法

将盛有4—8m g样品的铝制坩埚放人DSC池内的试样座上,另取一空试样盘作为参照物。将样品加热至30℃,恒温1min,然后以5℃/min的降温速率将样品从30℃冷却至一70℃

1.2.3高速离心分离法称取一定质量的生物柴油,放在离心管中,将离心机设置一定的温度,在该温度下将生物柴油放在离心机中,在转速为15000r/min的情况下,离心分离20min,取出离心管,迅速将上清液倒出,沉淀留在离心管底部。由析蜡量的定义可知,测定生物柴油离心前的质量m以及离心后析出晶体的质量m,在当前温度条件下的析蜡量w(wax)的表达式为:

w=m1/m x100%(1)

2结果与讨论

2.1不同原料生物柴油的组成利用气相色谱仪对不同原料生物柴油的组成进行了测定,结果见表1。

表1不同原料生物柴油的组成

脂肪酸甲酯名称菜籽油大豆油花生油棕榈油

肉豆蔻酸 1.02

棕榈酸 3.310.516.943.49

硬脂酸 1.0 3.6 3.8 3.78

花生酸0.80.3 1.30.42

山嵛酸0.50.2 2.2

油酸32.323.439.439.91

二十碳烯酸 6.80.20.60.9

芥酸32.80.4

亚油酸14.854.735.410.23

亚麻酸7.77.10.10.25

饱和脂肪酸 5.614.624.148.71

不饱和脂肪酸94.485.475.951.29

从表1可见,不同原料生物柴油中,饱和脂肪酸甲酯的含量由高到低的顺序是:棕榈油生物柴油>花生油生物柴油>大豆油生物柴油>菜籽油生物柴油。

2.2不同原料生物柴油的析蜡点

根据差式扫描量热仪得到了不同原料生物柴油的DSC曲线,如图l~图2所示。

图1菜籽油、大豆油生物柴油的DSC曲线图

圈2花生油、棕榈油生物柴油的D SC曲线图

从图l一图2中可以看出生物柴油的DSC曲线出现了2个峰,这主要和生物柴油的组成有关。生物柴油主要由C14~C24的偶碳数脂肪酸甲酯组成,单个脂肪酸甲酯的熔点如表2所示。从表2中的数据可以看出饱和脂肪酸甲酯的熔点都较高,其中饱和脂肪酸甲酯中肉豆蔻酸的熔点最低为18.5℃;不饱和脂肪酸甲酯的熔点都较低,除了芥酸外都在一15℃以下。所以高温区间的峰主要是由于饱和脂肪酸甲

酯的析出造成的,而低温区间的峰主要和不饱和脂肪酸甲酯的析出有关。

表二:脂肪酸甲酯的熔点

脂肪酸甲酯名称熔点/℃

肉豆蔻酸18.5

棕榈酸30.5

硬脂酸39.1

花生酸54.5

山嵛酸55

二十四碳烷酸57

十六碳烯酸-42

油酸-20

亚油酸-35

亚麻酸-55

二十碳烯酸-15

芥酸-1.5

根据DSC曲线测定含蜡油析蜡点的方法及图1~图2中各种生物柴油的DSC曲线得到了不同原料生物柴油的析蜡点,结果如表3所示。从表3中的数据可以看出4种不同原料的生物柴油中,析蜡点由高到低的顺序为棕榈油生物柴油>花生油生物柴油>大豆油生物柴油>菜籽油生物柴油,与生物柴油中饱和脂肪酸甲酯的含量一致。

表三:不同原料生物柴油的析蜡点

生物柴油菜籽油大豆油花生油棕榈油

析蜡点/℃一6 2.212.113.8

2.3不同原料生物柴油不同温度下的析蜡量

2.3.1DSC曲线法

利用DSC曲线法计算生物柴油不同温度下的析蜡量时,首先看一下根据DSC曲线计算石化原油含蜡量及不同温度区间析蜡量的方法。

图3原油的DSC热谱图原油的含蜡量是图3中曲线ABC与基线所包围的面积与蜡的平均结晶热之比,用下式进行计算。

含蜡量=

式中:Q为蜡的平均结晶热,一般取值为48—55Kcal/kg。为油样的析蜡点;aq为在温度区间t—t+山油样中蜡结晶放出的热量。对DSC 热谱图上某一温度区间[t。,t:]的热量进行积分,则得到这一温度区间内的原油析蜡量。即广dQ某一温度区间的析蜡量=÷(3)Q在原油含蜡量以及某一温度区间析蜡量的计算公式中之所以要除以蜡的平均结晶热是由于原油中的蜡是指C16以上的烃类混合物,而DSC 曲线终止温度之所以选择一20℃是认为在此温度时所有蜡晶都达到了稳定固相。但是由于原油组成复杂,里面还包含了大量的C16以下的烷烃,在温度低于一20℃时C16以下的烷烃会继续结晶放热,所以式(2)一式(3)中分母选择的是蜡晶的平均结晶热。生物柴油的组成和原油相比简单的多,主要有C14~C24的偶碳数脂肪酸甲酯组成,从表2单个脂肪酸甲酯的熔点可以看出当温度达到一55℃时,所有的脂肪酸甲酯都已经开始结晶,随着温度进一步降低,脂肪酸甲

酯都将形成固体,这从生物柴油的DSC曲线也可以看出,当温度达到-70℃时,DSC热流曲线回复到基线,结晶结束。所以对于生物柴油,温度为T℃时析蜡量的计算公式为:

析蜡量=二}×100%JL

式中:Tc为生物柴油的析蜡点;dQ为在温度区间T~T+dT油样中蜡结晶放出的热量/j/g。

根据生物柴油的DSC曲线以及计算生物柴油不同温度下的析蜡量计算公式得到了不同原料生物柴油不同温度下的析蜡量,如图4所示。图4不同原料生物柴油/不同温度下的析蜡量

从图4可以看出随着温度的降低,不同原料生物柴油的析蜡量均增加。还可以看出低温下相同温度时析蜡量由高到低的顺序是棕榈油生物柴油>花生油生物柴油>大豆油生物柴油>菜籽油生物柴油,与生物柴油中饱和脂肪酸甲酯的含量顺序一致。

2.3.2高速离心分离法

由于高速离心分离机的温度很难降到0℃以下,对于析蜡点低的生物柴油很难用高速离心分离法得到不同温度下的析蜡量,上述4类生物柴油中菜籽油和大豆油生物柴油的析蜡点均较低,只有花生油和棕榈油生物柴油的析蜡点高,都在10℃以上,所以只对花生油生物柴油和棕榈油生物柴油在10、7、4和O℃下进行了离心分离,得到了在该温度下的析蜡量,并与DSC法计算得到的数据进行了对比,结果见表4一表5。

表四:花生油生物柴油不同温度下的析蜡量

温度℃生物柴油g沉淀g析蜡量%DSC法

1018.810 1.5788.3897.65

718.159 2.15911.89010.73

419.074 2.58713.56012.30

018.779 3.15116.78014.93

表五:棕榈油生物柴油不同温度下的析蜡量

温度℃生物柴油g沉淀g析蜡量%DSC法

1018.754 1.89710.129.17

719.043 3.24317.0315.90

418.952 5.98331.5727.80

018.8368.36544.419.91

不管是花生油生物柴油还是棕榈油生物柴油,对比2种试验方法测得的析蜡量可以发现结果相差不大,从而证明了DSC曲线法的可靠性,同时还可以发现高速离心法测得的析蜡量较DSC法测得的结果稍高,这主要是因为利用高速离心分离法测定析蜡量时,析出的蜡晶中包裹了未凝固的液态组分,造成计算结果偏高。

3结论

3.1生物柴油的析蜡点及不同温度下的析蜡量主要与生物柴油的组成有关,生物柴油中饱和脂肪酸甲酯的含量越高,析蜡点及不同温度下的析蜡量越高。

3.2生物柴油的DSC曲线主要由2个峰组成,高温区间的峰对应的是饱和脂肪酸甲酯的析出;低温区间的峰主要是不饱和脂肪酸甲酯的析

出。

3.3根据DSC法测定的不同温度下的析蜡量与高速离心分离法测得的结果比较接近,验证了DSC曲线法测定析蜡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饱和脂肪酸与不饱和脂肪酸

饱和脂肪酸与不饱和脂肪酸 根据其结构不同可分为三大类: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 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统称不饱和脂肪酸。 (一)饱和脂肪酸 饱和脂肪酸的主要来源是家畜肉和乳类的脂肪,还有热带植物油(如棕榈油、椰子油等),其主要作用是为人体提供能量。它可以增加人体内的胆固醇和中性脂肪;但如果饱和脂肪摄入不足,会使人的血管变脆,易引发脑出血、贫血、易患肺结核和神经障碍等疾病。 (二)单不饱和脂肪酸 单不饱和脂肪酸主要是油酸,含单不饱和脂肪酸较多的油品为:橄榄油、芥花籽油、花生油等。它具有降低坏的胆固醇(LDL),提高好的胆固醇(HDL)比例的功效,所以,单不饱和脂肪酸具有预防动脉硬化的作用。 (三)多不饱和脂肪酸 多不饱和脂肪酸虽然有降低胆固醇的效果,但它不管胆固醇好坏都一起降,且稳定性差,不适合加热,在加热过程中容易氧化形成自由基,加速细胞老化及癌症的产生。多不饱和脂肪酸主要是亚油酸、亚麻酸、花生四烯酸等;其中亚油酸、亚麻酸为必需脂肪酸。含多不饱和脂肪酸较多的油有:玉米油、黄豆油、葵花油等 对健康区别 不饱和脂肪酸主要包括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它们分别都对人体健康有很大益处。人体所需的必需脂肪酸,就是多不饱和脂肪酸,可以合成DHA(二十二碳六烯酸)、EPA(二十碳五烯酸)、AA(花生四烯酸),它们在体内具有降血脂、改善血液循环、抑制血小板凝集、阻抑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和血栓形成等功效,对心脑血管病有良好的防治效果等等。DHA亦可提高儿童的学习技能,增强记忆。单不饱和脂肪酸可以降低血胆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作用。虽然不饱和脂肪酸虽然益处很多,但易产生脂质过氧化反应,因而产生自由基和活性氧等物质,对细胞和组织可造成一定的损伤。 饱和脂肪酸摄入量过高是导致血胆固醇、甘油三脂、LDL-C升高的主要原因,继发引起动脉管腔狭窄,形成动脉粥样硬化,增加患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稳定性区别 饱和脂肪酸由于没有不饱和键,所以很稳定,不容易被氧化;不饱和脂肪酸,尤其是多不饱和脂肪酸由于不饱和键增多,所以不稳定,容易被脂质过氧化反应。不适合加热,在加热的过程中容易氧化形成自由基,加速细胞的老化和癌症的产生。) 不饱和脂肪酸的生理功能 1.保证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 2.降低血液中胆固醇和甘油三酯。 3.是合成人体内前列腺素所必需。 4.降低血液粘稠度,改善血液微循环。 5.提高脑细胞的活性,增强记忆力和思维能力

脂肪酸甲酯化方法

一、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所有的动植物油脂和脂肪酸。 二、目的 油脂及脂肪酸(特别是12碳以上的长碳链脂肪酸)一般不直接进行气相色谱分析,其原因是脂肪酸脂肪酸及油脂的沸点高,高温下不稳定,易裂解,分析中易造成损失。因此,对脂肪酸及油脂的脂肪酸组分分析时,先将脂肪酸或油脂与甲醇反映,制备脂肪酸甲酯,降低沸点,提高稳定性,然后进行气相色谱分析。 三、BF3甲酯化法 1、仪器 (1)50ml及100ml磨口圆底烧瓶 (2)回流冷凝器(长度20~30cm,有磨口连接,与烧瓶配套) (3)250ml分液漏斗 (4)滴管 (5)带磨口玻璃塞的试管 (6)10ml移液管 (7)沸石 2、试剂 (1)正庚烷,色谱纯 (2)轻汽油(沸程40~60℃) (3)无水硫酸钠,分析纯 (4)0.5M的氢氧化钠甲醇溶液(不用标定),配制如下: 称取2g NaOH溶于100ml甲醇中(甲醇的含水量不得超过0.5%),该溶液放置一段时间后会出现白色沉淀,这不影响脂肪酸甲酯化制备。 (5)12~25%(m/m)BF3的甲酯溶液; (6)饱和的NaCl水溶液 (7)甲基红指示剂:用60%的乙醇配置0.1%的甲基红溶液 (8)氮气:含氧量低于5mg/kg 3、操作方法, (1)取大约350mg油样加入50ml烧杯中,移取6ml 0.5M的NaOH于油样中,并加入几粒沸石,连接回流装置,开始加热回流,回流过程中要不断摇动烧瓶。(2)当烧瓶内的油珠消失,溶液变得透明时(大约需要5~10分钟),从冷凝器上端加7ml BF3甲醇溶液于烧杯内(用移液管移取),然后继续回流1分钟。(3)然后从冷凝管上端加入2~5ml正庚烷后,再回流1分钟。 (4)撤离火源,取出烧瓶,向烧瓶中加入一定量的饱和NaCl溶液,轻轻上下颠倒数次后,静置分层。 (5)从烧杯内的上层溶液中取出约1ml转移到磨口试管中,并加入适量的无水硫酸钠,以去除痕量的水分,得到的此甲酯化样品以备气相色谱分析用。 4、注解; (1)BF3有毒,因此该试验应在通风厨中进行,同时,用后的所有玻璃仪器应立即清洗; (2)如果待测脂肪酸或构成油脂的脂肪酸含有2个以上的双键,建议反应的烧杯中先充氮处理; (3)若样品为纯脂肪酸,则试验可省去皂化,直接取一定量的脂肪酸,加入适

n-3多不饱和脂肪酸与恶性肿瘤

中华普通外科学文献 渊电子版冤 圆园员员 年 员圆 月第 缘 卷第 远 期 悦 澡蚤 灶 粤 则 糟 澡 郧 藻 灶 杂怎则 早渊耘 造 藻 糟 贼 则 燥 灶蚤 糟耘 凿蚤 贼 蚤 燥 灶冤袁 阅 藻 糟 藻 皂 遭藻 则圆园员员袁 灾 燥 造 缘 晕 燥 援 远 窑讲座与综述窑 DOI:10.3877/cma.j.issn.1674-0793.2011.06.016 作者单位:510080 广州,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东山院区外科 n-3 多不饱和脂肪酸主要来源于多脂的深海冷水鱼,人类很难完整地合成 n-3 多不饱和脂肪酸,主要 通过食物摄取遥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增加 n-3 多不饱和脂肪酸摄取量可以抑制多种肿瘤的发生尧发展,减轻 进展期恶性肿瘤患者恶病质症状, 减少体重丢失甚至增加体重遥 但近年来也有学者对这一观点提出了异 议遥 人类约有 2/3 以上疾病的发生与膳食不当有关遥 越来越多的科研证据表明,危害人类健康的心血管疾 病尧糖尿病尧肥胖症以及癌症等与膳食有着不解之缘遥 根据美国的一项统计,超过 80%的患者的死亡原因 与上述几种疾病密不可分遥 血脂的含量与这些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 而血脂的高低又受到膳食中脂类物 质的成分及人们摄入脂类物质量的影响遥 如今西化的膳食习惯,导致人们脂肪总摄入量大大增加,此外,膳 食中 n-6 多不饱和脂肪酸(n-6 PUFAs)过量,n-3 PUFAs 严重不足,n-6/n-3 比例的失衡也是多种疾病发生 的潜在危险因素遥 目前,有关 n-3 PUFAs 对心血管疾病尧癌症尧肥胖尧糖尿病等疾病的预防作用的研究广泛 而深入,但环境对基因的作用如何,尤其是对于人体健康而言,膳食与基因存在怎样的相关性,彼此之间是 如何相互作用,相关的研究报道较少遥 现有的动物实验结果提示,膳食中脂肪的量和成份严重影响着动物 的健康,对于具有不同遗传背景以及遗传易感性的人群而言,膳食可能对基因发生的影响力,但目前尚无 明确定论遥 本文主要综述了 n-3 PUFAs 的膳食来源,在人体的代谢情况,及 n-3 PUFAs 在肿瘤防治尧临床 试验和治疗中的作用遥 一尧n-3尧n-6 PUFAs 的膳食来源 人体可以从头合成或从食物中摄取多种饱和及单不饱和脂肪酸遥 但哺乳动物缺乏合成 n-3尧n-6 PU鄄 FAs 的脱氢酶,因此这些必需脂肪酸只能从食物中摄取遥 陆生植物可以合成 n-6 系列 PUFAs 的第 1 个成员要要 要亚油酸(LA;18颐 2n-6)遥 几乎所有食用植物油如 玉米油尧 葵花油尧 红花油尧 橄榄油中 LA 的含量都很丰富遥 植物也能合成 n-3 系列 PUFAs 的第一个成 员要要 要琢 -亚麻酸(琢 -LNA,18颐 3 n-3),富含 琢 -LNA 的植物包括大豆尧核桃尧深绿色叶蔬菜如甘蓝尧菠菜尧椰 菜尧抱子甘蓝的种子等,一些油类如亚麻子油尧芥菜籽油尧菜籽油中,琢 -LNA 的含量也很丰富,同时也富含大 量 LA遥 膳食中的长链 n-3 PUFAs 主要以二十碳五烯酸(EPA,20颐 5 n-3)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22颐 6 n-3) 的形式储存于冷水鱼体内遥 鱼类可以从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中摄取 EPA 和 DHA,不同种类尧栖息在不同 水域的鱼类,体内总脂肪及 n-3 PUFAs 的含量变化很大即便同一种类的鱼,生活在大西洋和太平洋,体内 n-3 PUFAs 含量的差异也很大遥 总之,深海冷水鱼如鲭鱼尧金枪鱼尧鲑鱼等,含 DHA 和 EPA 的量最高遥 人工 饲养的鱼类,喂食不同的饲料,其体内脂肪酸的组成也有显著区别遥 二尧n-3尧n-6 PUFAs 在人体内的代谢 虽然哺乳动物不能从头合成 n-3尧n-6 PUFAs,但哺乳动物细胞可以通过碳链的延长尧去饱和作用和逆 转等方式使 PUFAs 之间发生转化 [1] 遥 摄食后,LA 通过一系列氧化去饱和及碳链延长的交替作用被代谢,生 成花生四烯酸(AA,20颐 4 n-6)遥PUFAs 转化的主要代谢途径见图 1遥驻 6 途径负责 LA 转化为 AA,琢 -LNA 转化 为 EPA,这个步骤主要在肝脏细胞的内质网中进行遥驻 8 途径主要存在于植物中,可以生成 AA 与 EPA,但是 灶-猿 多不饱和脂肪酸与恶性肿瘤 杨婷 余红兰 石汉平 530 窑 窑

橄榄油中的单不饱和脂肪酸功能

要让低密度脂蛋白的含量降下来,最理想的办法是提升高密度脂蛋白的含量。高密度脂蛋白在血管中起着两个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是保护作用,能防止低密度脂蛋白在血管上的沉积,并能修复受损的血管内膜;二是清洁作用,高密度脂蛋白会将黏附在血管壁上的低密度脂蛋白等“垃圾”铲除下来,并携带到肝脏中去进行分解代谢,最终排出体外,从而达到降低人体内胆固醇含量的作用,是机体内唯一的抗动脉硬化的血管保护因子,因而高密度脂蛋白被誉为“血管的清道夫”。单不饱和脂肪酸能有效提升高密度脂蛋白在机体内的含量,能有效地降低人体中胆固醇的含量,因此长期摄入富含单不饱和脂肪酸的橄榄油,能有助于抑制心脑血管疾病的形成。 1.单不饱和脂肪酸的抗氧化功能 多不饱和脂肪酸可以调整人体的各种机能,有清除人体内代谢的“垃圾”等一系列有益于健康的作用。但是多不饱和脂肪酸也有一个最大的缺点,那就是怕氧化。作为植物油的多不饱和脂肪酸,一旦被氧化,就会演变成过氧化物。过氧化物与蛋白质结合,那么就会形成可怕的脂褐素,这是可以引起人的衰老、心血管疾病及老年痴呆症的有害物质,因此摄入不饱和脂肪酸还应同时考虑抗氧化的问题。而同属不饱和脂肪酸的单不饱和脂肪酸却有着得天独厚的抗氧化功能,其中最为突出的代表是橄榄油。以地中海地区的希腊克里特岛居民的脂肪摄入为例,他们的脂肪热量占总热量的比例高达40%,照理来说这样高的脂肪摄入,会导致冠心病高发。然而,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克里特岛居民的冠心病、脑卒中、癌症及糖尿病等疾病的发病率却相当低,他们的寿命较长,而且生命质量也相当好。原因是什么呢?通过大量的实地调查,发现克里特岛居民奉行地中海膳食模式,其中大量的脂肪的摄入主要是富含单不饱和脂肪酸的橄榄油。橄榄油由于采取冷榨处理,油脂中保留了抗氧化的成分,因此,橄榄油没有其他不饱和脂肪酸易被氧化的后顾之忧,也不会出现过氧化物质。 2、单不饱和脂肪酸的降血糖功能 科学家们经过研究发现,含高单不饱和脂肪酸的橄榄油,能够降低Ⅱ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尤其对餐后血糖水平的降低更加明显,在临床上比标准配方的营养制剂更能适合于糖尿病患者的营养需求。

甘油脂肪酸酯的危害有哪些

甘油脂肪酸酯的危害有哪些 所谓的甘油脂肪酸酯其实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油脂,在生活中有很多的食用中就会加入这种东西,如果人体长期的对其进行食用,就很容易导致出现三高疾病,而且还会让血液中的油脂得到增加,从而就会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出现,下面让我们来详细的看看甘油脂肪酸酯的危害有哪些吧? 第一,甘油脂肪酸酯的危害有哪些? 单不饱和脂肪酸: 熔点低,在室温下常为液态。主要存在于植物中,如大豆、花生、菜籽、芝麻、玉米、鳄梨、坚果、葵花子、橄榄、花生油等,特点是不溶于水而溶于有机溶剂。摄入植物脂肪后,其所含的不饱和脂肪酸能刺激肝脏产生较多的高密度脂蛋白,它可把附着在血管壁上的多余胆固醇及时清除到体外,防止因其过高而罹患疾病。但常期偏食植物油类,血液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过高,极易患结肠癌和乳腺癌。植物油类中不饱和脂肪酸虽不是致癌物质但它有助于癌细胞的生长。此外不饱和脂肪酸摄取过多也会引起肥胖等

症。 第二,多不饱和脂肪酸:熔点低,在室温下为液态,和单不饱和脂肪酸一样,对身体有益。含量较高的食品有杏仁、棉籽油、人造黄油、粟米油、鱼、蛋黄酱、红花油、核桃油、豆油等。由于其最不稳定,因此在油炸、油炒或油煎的高温下,最容易被氧化变成对身体不利的“毒”油。多不饱和脂肪酸是人体细胞膜的重要原料之一,在细胞膜内也会被氧化,被氧化后,细胞膜会丧失正常机能而使人生病。多不饱和脂肪酸中的欧米茄-3脂肪酸同维生素、矿物质一样是人体所必需的,具有清理血管中垃圾的功能,俗称“血管清道夫”。摄入不足时容易导致心脏和大脑等重要器官障碍。DHA也是其中的种多不饱和脂肪酸,具有软化血管、健脑益智、改善视力的功效,俗称“脑黄金”。 甘油脂肪酸酯的危害有哪些?从预防疾病和营养保健两方面来讲国人饮食中脂肪热量应占的比例在25%以内,其中动物性脂肪不应超过10%,而动植物脂肪和植物油类应以混合或交替使用才是最科学的。美国医学营养研究中心认为:应以植物脂肪为主,

脂肪酸甲酯及其它增塑剂的区别

脂肪酸甲酯与其它增塑剂的区别 脂肪酸甲酯为黄色澄清透明液体(精馏后为无色),具有一种温和的、特有的气味,结构稳定,没有腐蚀性。脂肪酸甲酯是用途广泛的表面活性剂(SAA)的原料。从脂肪酸甲酯出发可生产两大类,一类是通过中和生产脂肪酸甲酯磺酸盐(MES),另一类是通过加氢生产脂肪醇。 简介 全世界脂肪醇的57%是由脂肪酸甲酯生产的,43%由脂肪酸生产。脂肪醇经乙氧基化生产醇醚(AE)、AE经中和生产醇醚硫酸盐(AES)。也可将脂肪醇经磺化、中和生产伯烷基硫酸盐(PAS)。因此,脂肪酸甲酯是MES、AE、AES和PAS等SAA的原料和中间体。油脂、、脂肪酸甲酯等原料的供应决定了上述生产SAA的效率。 脂肪酸甲酯按照碳链的饱和程度可分为含有的不饱和脂肪酸甲酯和不含双键、三键的饱和脂肪酸甲酯。饱和脂肪酸甲酯的主要用途是前述的生产。不饱和脂肪酸甲酯出来可用于前述表面活性剂的生产外,还可以用于生产。后者是一种重要的增塑剂,广泛用于聚氯乙烯等树脂的增塑,可部分代替邻苯二甲酸盐类增塑剂。 这里的脂肪酸甲酯,其脂肪酸的碳链一般在12-22之间,主要是12-18的饱和脂肪酸甲酯和不饱和脂肪酸甲酯,可以有侧链,碳链上也可以有羟基等其他基团。脂肪酸甲酯是油脂用甲醇酯交换的产物,也可以是来自油脂的脂肪酸用甲醇的酯化产物。这里的油脂可以是动

物性油脂,比如猪油、牛油,也可以是植物性油脂,比如、棕榈油、椰子油、蓖麻油等。美国宝洁(P&G)化工马来西亚工厂生产高碳链脂肪酸甲酯CE-1875A,低碳链CE-810等。 历史 我国脂肪酸甲酯工业经历了一个飞跃性的发展。 由于价格不断高涨,寻求柴油替代品的努力不断被实践。我国存在大量,比如油脂,这些油脂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副产物,其中包括以酯类形式存在的,也包括游离的脂肪酸。这里的脂肪酸的为长链脂肪酸,当脂肪酸的碳链为12-18时,其甲酯就是生物柴油的基本成分。因此,06年后我国投资生产生物柴油的企业数量迅猛增加。 但是与石化柴油相比,在性能和性价比方面难以与石化柴油抗衡,除了勉强用于船用柴油外,作为燃料很难在更多领域应用。因此,大量的生物柴油企业面临转型的困境。 但是生物柴油已经应用到了柴油调和的领域提供现有石化柴油的不环保性等各项指标,并且国家也制定出台了B5生物柴油油的国家标准。所以前景很好,只加大推广力度。 由于脂肪酸甲酯可以进一步加工成,而后者在增塑剂领域的应用得到了有效地推广,成为可在某种程度上替代邻苯二甲酸盐增塑剂的一种绿色环保型的增塑剂,生物柴油企业纷纷转型为增塑剂企业。用

单不饱和脂肪酸的作用

单不饱和脂肪酸的作用 和DHA(OMEGA-3),这两者都是常见的多元不饱和脂肪酸。它们对我们的心血管起保护作用,而且也有益于大脑的健康。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大脑的60%是由脂肪材料构成,神经的生长需要必需脂肪酸作为原材料。对神经和神经元的机能来讲,需要必需脂肪酸提供能量。对于学生来说,大脑中应有足够的DHA,否则,即使刻苦学习,大脑细胞也得不到良好的刺激及生长发育,因此必须摄入足量的紫苏油,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学习成绩。对于孕妇与幼儿也有健脑效果,如果孕妇缺少DHA,胎儿脑细胞数必然不足,严重时会引起弱智或流产。所以孕妇在妊娠时能长期补充DHA(紫苏油),通过母体将DHA输送到胎儿大脑,对胎儿大脑的初期发育起到关键作用。必需脂肪酸能促进核酸、蛋白质生成,帮助神经传导和促成神经突触生长、分化、成熟,对婴儿生长发育起着重要作用。如果人体缺乏必需脂肪酸会导致神经系统紊乱,从而情绪低落,麻痹,掌控能力失调和加速衰老。 二、预防心脏疾病,老年性痴呆心脏疾病是人类的第一号杀手,α-亚麻酸可降低中风的机率和心脏病的突发,预防乳癌和肠癌。α-亚麻酸可降低70%心脏病突发的风险。紫苏油中含有丰富的α-亚麻酸-OMEGA-3,它是我们人类一生需求的脂肪酸。老年性痴呆,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瓣膜的疾病甚至癌症,都是由于炎症间接引起的,老化也是体内炎症所致。必须脂肪酸可以控制慢性炎症,却没有副作用。 三、治疗风湿关节炎研究证明,OMEGA-3必需脂肪酸可以有效地

治疗风湿性关节炎和其它的一些炎症。 四、预防和治疗前列腺疾病前列腺素是我们体内生化合成的一种类似荷尔蒙的物质,它有正作用也有副作用,体内过多的饱和脂肪酸形成前列腺素E2,它促进炎症的扩散,α-亚麻酸可产生前列素E3,它能抑制E2的生成。大量坏的脂肪酸滋生肿瘤细胞,常常产生大量的前列腺素E2,同时降低免疫系统让肿瘤细胞能够躲过免疫防线,一些癌细胞支配前列腺素E2的产生促进肿瘤细胞的增殖。OMEGA-3必须脂肪酸可以降低前列腺素E2产生的风险,维持体内脂肪酸的平衡。 据文献报道,英国专家发现并分离出了导致癌症患者身体消瘦的一种物质,而且还惊奇发现这一物质的活动受到紫苏油控制。 这种名叫长奇非克因小的物质类似荷尔蒙,是由某些顽固的肿瘤所产生的,它利用脂肪来供给肿瘤,促使肿瘤的生长,从而使患者身体消瘦。而二十碳五烯酸(EPA)这种物质能控制长奇非克因小的活动,从而控制癌症患者的消瘦,还能使肿瘤缩小。此外,日本有人用紫苏油与其它油做抗大肠菌的对比实验,证明紫苏油抑制肿瘤的作用强于红花油,豆油。 传统摄取不饱和脂肪酸三种途径比较1、传统的鱼油 2、亚麻子油中的OMEGA-3 3、紫苏油传统的鱼油和亚麻子油中的OMEGA-3有引起肠道不适的副作用。但是紫苏油没有此副作用。深海鱼油可降低冠状动脉硬化的风险,除此之外鱼油还能限制非正常血小板凝聚和防止心脏病突发和血栓形成,预防中风。而在这点上,紫苏油比鱼油具有

多不饱和脂肪酸的生理功能及安全性.

多不饱和脂肪酸(Polyunsaturatedfattyacids,PUFA)是指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双键且碳链长为18~22个碳原子的直链脂肪酸,是研究和开发功能性脂肪酸的主体和核心,主要包括亚油酸(LA)、γ-亚麻酸(GLA)、花生四烯酸(AA)、二十碳五烯酸(EPA)、二十二碳六烯酸(DHA)等。其中,亚油酸及亚麻酸被公认为人体必需的脂肪酸(EA),在人体内可进一步衍化成具有不同功能作用的高度不饱和脂肪酸,如AA、EPA、DHA等。 多不饱和脂防酸因其结构特点及在人体内代谢的相互转化方式不同,主要可分为ω-3、ω-6两个系列。在多不饱和脂肪酸分子中,距羧基最远端的双键在倒数第3个碳原子上的称为ω-3多不饱和脂肪酸,如在第6个碳原子上,则称为ω-6多不饱和脂肪酸[1]。 1多不饱和脂肪酸的生理功能 多不饱和脂肪酸不仅因为ω-6系列的亚油酸和ω- 3系列的亚麻酸是人体不可缺少的必需脂肪酸,更重要的是因为由它们在体内代谢转化或者特定食物资源中摄入的几种多不饱和脂肪酸,在人体生理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1.1不饱和脂肪酸与心血管系统疾病 多不饱和脂肪酸对动脉血栓形成和血小板功能有明显影响。亚油酸的摄入量与血浆磷脂、胆固醇酯和甘油三酯中的亚油酸含量有很强的相关关系,而且血小板的总亚油酸、α-亚麻酸、花生四烯酸、EPA,以及DHA与血浆甘油三酯、磷脂、脂肪组织中的脂肪酸浓度呈显著相关性。在芬兰进行的两项研究发现,ADP诱导的血小板聚积与脂肪组织和血浆甘油三酯中的亚油酸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但与血小板的亚油酸含量无相关关系。γ- 亚麻酸在临床上的试验结果表明有降血脂作用,对甘油三酯、胆固醇、β-脂蛋白的下降有效性在60%以上,而且,γ-亚油酸在体内转变成具有扩张血管作

脂肪酸甲酯低温结晶析出饱和脂肪酸甲酯的规律

脂肪酸甲酯低温结晶析出饱和脂肪酸甲酯的规律 摘要生物柴油低温流动性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低温流动性的影响因素及改进方法等方面,对低温下蜡晶的结晶行为鲜有报道,而蜡晶的析出对其低温流动性的影响至关重要。本研究以不同原料的生物柴油为对象,利用气相色谱仪对其组成进行了分析;通过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对析蜡点进行了研究,根据DSC曲线给出了计算不同温度下析蜡量的方法并根据该方法对不同温度下的析蜡量进行了测定。DSC 计算结果与高速离心分离法的测量结果进行了对比,验证了DSC法的可靠性。生物柴油的DSC曲线主要由2个峰组成,高温区间的峰对应于饱和脂肪酸甲酯的析出,低温区间的峰对应于不饱和脂肪酸甲酯的析出。生物柴油中饱和脂肪酸甲酯的含量越多,析蜡点及不同温度下的析蜡量越高。 生物柴油作为一种绿色和可再生能源,有一系列的优点,在国内外特别是欧美一些国家已经形成较大生产规模。但是生物柴油也存在一些缺点,其中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低温流动性差。生物柴油的冷凝点一般在0℃甚至更高,原油的不同使凝点比普通石化柴油高15—40℃,低温下极易结晶析出,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堵塞柴油发动机的管道和过滤器,导致因供油不足而影响柴油机正常工作。研究生物柴油的低温流动规律,对于寻找改善生物柴油低温流动性能的方法和途径,拓展生物柴油产业具有重要的意义。陈秀等对生物柴油的组成与组分结构对其低温流动性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根据生物柴油中饱和脂肪酸甲酯的熔点高、不饱和脂肪酸甲酯的熔点低,将生物柴油近似看做

二元组分溶液,其中溶质为饱和脂肪酸甲酯,溶剂为不饱和脂肪酸甲酯。根据溶液结晶原理,生物柴油中饱和脂肪酸甲酯含量越高,也就是溶质含量越高,生物柴油越容易结晶。 孙玉秋等、Chen等根据生物柴油的黏温特性、相行为及微观形态推断生物柴油低温下失去流动性的原因是随着温度降低、生物柴油中析出针状蜡晶,逐渐聚结成三维网络结构,将液态生物柴油包裹和吸附于其中,使生物柴油整体上失去流动性。由此可见,生物柴油低温下失去流动性主要是由于蜡晶的析出,所以研究生物柴油低温下蜡晶的结晶行为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以生物柴油低温下蜡晶的结晶行为为切入点,对不同原料生物柴油的析蜡点、不同温度下的析蜡量进行了测定,总结蜡晶析出的热力学规律。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与仪器菜籽油生物柴油、大豆油生物柴油、花生油生物柴油、棕榈油生物柴油:采用碱催化法自制。乙醚、正己烷为分析纯。 气相色谱分析仪:美国安捷伦惠普H P5890II型;差示扫描量热仪:美国DuPont公司生产的910型;高速离心分离机:美国Beckm an 公司生产的J一301型。 1.2试验方法 1.2.1气相色谱法称取0.17g生物柴油,加入到10m L乙醚和正己烷的混合溶剂中,其中乙醚和正己烷的体积比为2:1,摇匀后进样,采用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种脂肪酸甲酯的相对含量。其中色谱条件为:毛细管色谱柱,程序升温以100℃开始,保持1min,以10℃/

脂肪酸甲酯分析色谱柱的选择

作者 Frank David Research Institute for Chromatography President Kennedy Park 20B-8500 Kortrijk, Belgium Pat Sandra University of Gent Krijgslaan 281 S4,B-9000 Gent Belgium Allen K. Vickers Agilent Technologies, Inc.91 Blue Ravine Road Folsom, CA 95630-4714USA 摘要 食品中的脂肪酸甲酯(FAME )的分析对食品的表征过程是十分重要的,正常情况下脂肪酸甲酯的分析使用涂渍极性固定相色谱柱,例如聚乙二醇或氰丙基聚硅氧烷固定相,这种固定相可以按脂肪酸的碳数、不饱和度、顺反构象以及双键的位置对它们进行分离。 脂肪酸甲酯分析色谱柱的选择应用报告 本应用报告比较三种不同固定相对脂肪酸甲酯的分离的情况。聚乙二醇柱对不太复杂的样品可以得到很好的分离;但不能分离顺-反异构体的样品。而中等极性的氰丙基聚硅氧烷柱(DB23)对复杂的FAME 混合物可以得到很好的分离,对一些顺反异构体也可以得到分离; 要使顺反异构体分离的更好,就要使用更高极性的HP-88 氰丙基色谱柱。 前言 FAME 的分析用于食品中脂类部分含量的表征,也是食品分析中极为重要的一项内容,脂类主要包括甘油酸酯,它们是一个甘油分子和三个脂肪酸分子的酯,绝大多数食用脂肪和油主要含有的脂肪酸是从月桂酸(十二碳酸)到花生酸(二十碳酸),除直链饱和脂肪酸外,也有支链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双不饱和脂肪酸以及多不饱和脂肪酸。表1 是最重要的脂肪酸 及其的缩写。 食品分析

多不饱和脂肪酸功能和应用综述

编号 食品分离技术(综述)题目:多不饱和脂肪酸功能与应用综述食品学院营养与卫生学专业 班级食硕1005 学号s100109030 学生姓名张锦 二〇一一年一月

多不饱和脂肪酸功能与应用综述 摘要:概述了多不饱和脂肪酸的种类、来源、营养和生理功能的相关研究,包括n-6系列多不饱和脂肪酸、n-3系列多不饱和脂肪酸。阐述了膳食合理比例的n-6/n-3 多不饱和脂肪酸是保持身体健康的关键。 关键词:多不饱和脂肪酸;营养;生理功能 Abstract:The kinds of 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 including n-6 and n-3 fatty acids, nature resources, nutrition and biological functions are summarized. The balance intake n-6 and n-3 PUFA is important for keep health but not absolute amounts of PUFA. Key words: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 nutrition; biological functions 多不饱和脂肪酸(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PUFA)是指有2个或2个以上不饱和双键结构的脂肪酸,也称多烯脂肪酸。根据第一个不饱和键位置不同,可分为n-6、n-3两大类。n-6 PUFA包括亚油酸(linoleic acid C18: 2n-6, LA) 、γ-亚麻酸(gamma-linolenic acid C18:3 n-6 ,GLA) 花生四烯酸(arachidonic acid C20:4 n-6, AA)等,n-3 PUFAs除α-亚麻酸(alfa-linolenic acid C18:3 n-3 ,LNA)外主要有二十碳五烯酸(eicosapentaenoic acid C20:5 n-3, 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ocosahexaenoic acid C22:6n-3,DHA)等长链PUFA。由于人类与其它哺乳类动物自身不能合成这些脂肪酸,必需由食物提供,所以称为必需脂肪酸。脊椎动物不能在离甲基端7 个碳原子之内形成双键。所以,动物体内所有的代谢转化不能改变n-6 或n-3 双键的甲基末端的分子数。因此一旦被消化,n-3 和n-6 脂肪酸不能相互转化这些脂肪酸是不可变的并且有不同的生物化学作用。 PUFA 对人体生理作用的研究源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末必需脂肪酸缺乏症的研究,其后沉寂了多年。五、六十年代以后,随着前列腺素(prostaglandins PGE)、白细胞三烯(leukotrienes LTB0、血栓烷素(thromboxanesTXB)等一系列PUFA代谢产物的研究取得极大的进展,PUFA 得到了更为深入的研究,其作用和功能也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1]八十年代以后,随着流行病学研究发现心血管疾病发病率与PUFA 摄入量呈负相关的现象,PUFA 开始成为以功能性食品为首的许多领域的热点,PUFA 的研究得到了进一步的深化和拓展,特别是九十年代以后,研究发现AA 和DHA 等长链PUFA 在脑功能、婴幼儿智力及视功能发育等方面的重要意义,为PUFA 的研究和应用开辟了更广阔的天地。目前PUFA在医药、食品、精细化工、饲料等许多行业和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且发展极为迅速,已受到越来越多行业人士的关注。 1.PUFA的分类 PUFA按照n编号系统(也ω编号系统),即从甲基端开始第1个双键的位置不同,可分为n-3组、n-6组、n-7组、n-9组。每一组成员都可转化为多不饱和或链更长的脂肪酸,其中具有重要生物学功能的是n-3组、n-6组。α-亚麻酸和亚油酸分别是n-3组、n-6组PUFA 的前体,在体内经过一系列的碳链延长和脱饱和作用衍化生成其它的PUFA。 n-3 PUFA同维生素、矿物质一样是人体的必需品,摄人不足容易导致心脏和大脑等重要

不饱和脂肪酸

EPA 二十碳五烯酸,是鱼油的主要成分。虽然亚麻酸在人体内可以转化为EPA,但此反应在人体中的速度很慢且转化量很少,远远不能满足人体对EPA的需要,因此必须从食物中直接补充。 作用 1、治疗自身免疫缺陷。 2、促进循环系统的健康。Ω-3脂肪酸已经被证实能促进循环系统的健康和防止胆固醇和脂肪在动脉壁上积聚 3、有助于生长发育。保持身体里的Ω-3脂肪酸含量处于一个适当平衡的位置对正常的生长和发育是十分必要的。营养专家建议婴儿应从日常饮食和补充剂中吸收各种类型的Ω-3脂肪酸。根据这些建议的要求,婴儿在日常饮食中吸收的EPA应少于 0.1%。 4、其他的情况。Ω-3脂肪酸,包括EPA在内,对肺病、肾病、2型糖尿病、大肠溃疡和节段性回肠炎的治疗都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5、EPA具有帮助降低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含量,促进体内饱和脂肪酸代谢。从而起到降低血液粘稠度,增进血液循环,提高组织供氧而消除疲劳。防止脂肪在血管壁的沉积,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和发展、预防脑血栓、脑溢血、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 6、DHA与EPA组合具有保护眼睛,提高视网膜的发射机能作用。国家卫生部要求:DHA与EPA的配比必须在二点五比一以上。 参考摄入量 中国营养学会副理事长苏宜香教授表示,“相关研究已证实了DHA和EPA对人类的健康有更多益处”。 据联合国粮农组织专家委员会联合会商提出的报告显示,每日摄取250—2000毫克的EPA与DHA是构成人类健康饮食的重要组成部分。报告还指出,“成年男性和非孕期或哺乳期女性每天食用250毫克DHA+EPA; 目前中国成年人人均每天DHA+EPA摄入量仅有37.6毫克,不到美国医学研究院建议值(160mg/天)的四分之一,据国家权威调查数据分析显示,属严重缺乏状态。就是这样一个身体状况,对迎接宝宝的身体准备是不足的,据联合国粮农组织专家委员会联合会商提出的报告显示,孕期和哺乳期女性每日摄取DHA+EPA300毫克,是保证母亲和婴儿最佳健康发育水平的最低标准”。[3] 母乳中DHA:AA的配比均衡,帮助DHA和AA共同吸收,对0-6个月宝宝的头脑智力发育至关重要: 根据研究,中国妈妈母乳中DHA:AA的平均比例约为1:1.7,过多的DHA会抑制AA的吸收 实验证明-相比单独作用,DHA和AA共同作用更有利于支持宝宝脑部发育。 DHA/AA配比(1:1-1:2)亲和人体:帮助DHA和AA的有效利用;

饱和脂肪酸与不饱和脂肪酸有什么区别

摘自:“营养健康教育指南”北京市营养源研究所蒋峰主编 脂肪是由一个甘油分子支架和连接在其支架上的三个分子的脂肪酸组成,其中甘油的分子结构比较简单,而脂肪酸的种类和长短却各不相同,因此脂肪的性能和作用主要取决于脂肪酸。 脂肪酸是脂肪分子的基本单位,而每一种脂肪酸在结构上则有很大的差异,根据其结构不同可分为三大类: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一)饱和脂肪酸 饱和脂肪酸的主要来源是家畜肉和乳类的脂肪,还有热带植物油(如棕榈油、椰子油等),其主要作用是为人体提供能量。它可以增加人体内的胆固醇和中性脂肪;但如果饱和脂肪摄入不足,会使人的血管变脆,易引发脑出血、贫血、易患肺结核和神经障碍等疾病。单不饱和脂肪酸 (二)单不饱和脂肪酸 单不饱和脂肪酸主要是油酸,含单不饱和脂肪酸较多的油品为:橄榄油、芥花籽油、花生油等。它具有降低坏的胆固醇(LDL),提高好的胆固醇(HDL)比例的功效,所以,单不饱和脂肪酸具有预防动脉硬化的作用。 (三)多不饱和脂肪酸 多不饱和脂肪酸虽然有降低胆固醇的效果,但它不管胆固醇好坏都一起降,且稳定性差,不适合加热,在加热过程中容易氧化形成自由基,加速细胞老化及癌症的产生。 多不饱和脂肪酸主要是亚油酸、亚麻酸、花生四烯酸等;其中亚油酸、亚麻酸为必需脂肪酸。含多不饱和脂肪酸较多的油有:玉米油、黄豆油、葵花油等等。 1.亚油酸的作用 亚油酸是人体必需脂肪酸,它具有预防胆固醇过高、改善高血压、预防心肌梗死、预防胆固醇造成的胆结石和动脉硬化的作用。 但是,如果亚油酸摄取过多时,会引起过敏、衰老等病症,还会抑制免疫力、减弱人体的抵抗力,大量摄取时还会引发癌症。 表3-3 富含亚油酸的食物(克/100克) 名称亚油酸含量名称亚油酸含量

脂肪酸甲酯的简述

脂肪酸甲酯的简述 脂肪酸甲酯为黄色澄清透明液体(精馏后为无色),具有一种温和的、特有的气味,结构稳定,没有腐蚀性。脂肪酸甲酯是用途广泛的表面活性剂(SAA)的原料。从脂肪酸甲酯出发可生产两大类表面活性剂,一类是通过磺化中和生产脂肪酸甲酯磺酸盐(MES),另一类是通过加氢生产脂肪醇。 饱和脂肪酸甲酯的主要用途是前述表面活性剂的生产。 这里的脂肪酸甲酯,其脂肪酸的碳链一般在12-22之间,主要是12-18的饱和脂肪酸甲酯和不饱和脂肪酸甲酯,可以有侧链,碳链上也可以有羟基等其他基团。脂肪酸甲酯是油脂用甲醇酯交换的产物,也可以是来自油脂的脂肪酸用甲醇的酯化产物。这里的油脂可以是动物性油脂,比如猪油、牛油,也可以是植物性油脂,比如大豆油、棕榈油、椰子油、蓖麻油等。美国宝洁(P&G)化工马来西亚工厂生产高碳链脂肪酸甲酯CE-1875A,低碳链CE-810等. 脂肪酸甲酯的制备 种以棉油皂脚为原料合成混合脂肪酸甲酯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混合脂肪酸甲酯是棉油皂脚经酸化、酯化、脱酸、减压蒸馏制成,在酸化过程中,按重量将棉油皂脚∶浓硫酸=10∶0.5~1.5的比例投入反应釜中进行搅拌、升温,当温度升高至105℃时,取样检验下层溶液的PH值,然后用棉油皂脚将PH值调节在2~3,保温反应0.5小时,停止加热和搅拌,静置0.5~1小时,将下层酸液放入贮存容器或回用,在上层的脂肪物中加入等体积的自来水洗涤,反复洗涤至放出水液的PH值为4~5为止,然后搅拌加热,在真空度为600mm/Hg下加热至250℃维持0.5小时,进行脱水处理,使含水量降至万分之三以下;在酯化反应中,按重量计将甲醇∶脱水后的脂肪物=1.5~2.5∶1的比例投入到反应釜中,再将重量为甲醇与脱水后的脂肪物两者总重量的2%~5%的浓硫酸加入至反应釜中,在搅拌下加热至回流温度(65~70℃),保温回流反应15小时,然后将回流装置改为蒸馏装置,加热升温,将过量的甲醇蒸出回用,当温度升到110℃时停止加热;在脱酸过程中,向酯化反应得到的粗酯中加入等体积的自来水反复洗涤至放出的水溶液的PH值近于7时为止,然后取样测定粗酯的酸值,依酸值加入过量5%的碳酸钠,在搅拌下快速升温至100~120℃后反应10分钟即可;在减压蒸馏过程中,将脱酸后的粗酯预热至200℃后用导管与蒸馏釜接通,导管上连接一阀门,加热蒸馏,控温在220~230℃之间,真空度为750mm/Hg,然后,慢慢开启导管阀门,投料进行减压蒸馏,馏出的物质即为混合脂肪酸甲酯。以上是传统的老工艺酸碱催化法,虽然也能生产,但是在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难于处理的污水,产量和质量也无法保障,对设备损害更大,一般情况下设备用到三个月就开始腐蚀,冒,跑,漏严重,造成一天生产三天维修的困紌。现在针对棉籽酸化油做生物柴油甲酯有了新工艺(汽相醇解工艺),适合多各种原料,解决不加酸和碱的难题,从而改变了污水过多难于处理的困境,在产量和质量稳定。自动化高,投资可大可小。工艺过程,原料预处理,预酯化,醇汽相和油相升温,过量醇相通回收器回收,提纯后再回到反应器反应,酯化是在一步完成后进入蒸馏系统进行蒸馏,先预热,脱水,脱臭进入主塔脱色和分离产品,整个生产过程是密闭性生产,无污水,无泄漏,无味飘散,生产区干净环保。

(高考生物)燃烧前生物柴油中脂肪酸甲酯区别于十六烷烃衍生物

(生物科技行业)燃烧前生物柴油中脂肪酸甲酯区别于十六烷烃衍生物

燃烧前生物柴油中脂肪酸甲酯的CN值的解释 摘要:C18链的脂肪和它的甲基酯、乙基酯、丙基酯、丁基酯注入到一个恒容燃烧设备中,便于收集着火之前的燃烧烟雾,然后用气相色谱分析法检测燃料烟雾,这些化合物被证实是在燃烧前形成的。包括直链、支链的烷烃、烯烃、环形碳氢化合物以及醛、酮、酯、取代苯和其他物质,如呋喃。燃烧前形成的一些化合物CN值较低,实验发现随着大量的不饱和脂肪族化合物产生,CN值也有少量的上升。因此,燃烧前产生的中间产物较低的CN值可能解释部分问题,如大量的不饱和脂肪族化合物产生的同时,相应的CN值降低。 关键词:生物柴油十六烷烃指数注入脂肪酸 直链酯气相色谱质谱预燃 植物油和动物脂肪及其衍生物,特别是甲酯,大部分被用于不同的柴油机燃料,也就是众所周知的生物柴油。事实上,生物柴油是这样定义:作为长链脂肪酸的单短基酯从新生成的脂类原料中取得,例如植物油或动物脂肪,用来推动柴油发动机。大多数研究表明,许多耗用的能源是常规的柴油燃料(气体柴油)逐渐减少,而被生物柴油所取代,除了氮氧化合物(NO X)外。生物柴油也代表一种环保的、新生的能源来源。 当一种柴油燃料被注入柴油机的燃烧室内,在开始点火之前迅速膨胀。在这个点火延迟时间阶段,燃料通过压力和温度梯度跨越达到点火条件。点火延迟时间的依据是一种柴油燃料的主要质量指标——十六烷烃指数。一种给定化合物的85高,则点火延迟时间较短,反之亦然。Hexadecane 是高质量标准的化合物,点火延迟时间短,被称为CN100;质量标准较低、点火延迟时间较长的2,2,4,4,6,8,8-甲基癸烷(HMN),被称为

不饱和脂肪酸对健康的影响

不饱和脂肪酸与人体健康关系探讨 摘要:本文系统的介绍了各种不饱和脂肪酸对人体健康的有利和不利影响,为人们合理的摄取油脂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键词: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共轭脂肪酸;反式脂肪酸;健康 膳食中油脂的来源主要有动物性脂肪和植物油,陆生动物脂肪的脂肪酸三甘油酯含高比例的饱和脂肪酸,室温下呈固态;绝大部分植物油的脂肪酸三甘油酯含较多不饱和脂肪酸,室温下呈液态;某些海洋鱼油中,其脂肪酸三甘油酯含高比例多不饱和脂肪酸,室温下也呈液态?。食品脂质中的不饱和脂肪酸的双键大都是顺式构型,氢原子在双键的同一侧,植物油氢化后熔点提高,氢化过程在加热、加压、通氢气和催化剂存在下进行,部分氢化能使脂肪酸的顺式双键转变为反式构型,反式酸键角小,致使熔点升高,食品中反式酸主要来自氢化植物油为基料制成的人造奶油和起酥油[1]。 1 不饱和脂肪酸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1.1 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简称LCPUFAs)又叫多烯酸,是指分子结构中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不饱和双键且碳原子数目在20个以上的脂肪酸。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的多不饱和脂肪酸主要有两类:一类是n-3系多不饱和脂肪酸(n-3PUFAs);另一类是n一6系多不饱和脂肪酸(n一6PUFAs)。前者主要包括一亚麻酸、二十碳五烯酸(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而后者主要包括亚油酸、v一亚麻酸和花生四烯酸,它是生长发育、生殖及保持皮肤健康所必需的[2]。营养学家在研究脂质对人类健康影响时,发现膳食及体内保持一定的n一6PUFAs/n一3PUFAst:g例平衡很重要。PUFAs与类脂质结构、代谢及精子的形成等有关。 多不饱和脂肪酸是组成组织细胞生物膜必不可少的成份,它在体内参与磷脂的合成,并以磷脂的形式出现在线粒体和细胞膜中。 1.1.1 n一3PUFAs对人体的生理作用 对心血管系统:多项研究表明,i"1—3PUFAsH‘L够促进人体防御系统功能,使血液中的脂肪酸谱向着对人体健康有利的方向发展,能抑制血栓形成,降低血脂,

常用食物中的脂肪酸及其含量

常用食物中的脂肪酸及其含量 饱和脂肪酸 不含双键的脂肪酸称为饱和脂肪酸,大部分动物油都是饱和脂肪酸。膳食中饱和脂肪酸多存在于动物脂肪及乳脂中,这些食物也富含胆固醇。故进食较多的饱和脂肪酸也必然进食较多的胆固醇。实验研究发现,进食大量饱和脂肪酸后肝脏的3- 羟基-3- 甲基戊二酰辅酶

A( HMG-CoA ) 还原酶的活性增高,使胆固醇合成增加,植物中富含饱和脂肪酸的有椰子油、棉籽油和可可油。 单不饱和脂肪酸 单不饱和脂肪酸,分子中只有一个双键,其余为单键。单不饱和脂肪酸是属于不必需脂肪酸,可以在体内合成,常见的这类脂肪包括棕榈烯酸及油酸,是橄榄油的最主要成分;而芥花籽油、花生油、菜籽油、果仁及牛油果均相对含有较多这类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在室温下呈液体状。 多不饱和脂肪酸 多不饱和脂肪酸,分子中有多个双键。它必须从食物中摄取,故称为必需脂肪酸。常见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包括亚麻油酸及次亚麻油酸。红花籽油、粟米油、大豆油、葵花籽油及果仁均相对含有较多这类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在室温下呈液体状。 动物脂肪与植物油 人们在日常饮食中离不开动物脂肪与植物油,应如何去认识和应用呢?油脂的营养价值并不在于它的来源。人们常认为动物脂肪就是饱和脂肪,就不好,而植物脂肪就是不饱和脂肪,所以就好,其实这并不确切。譬如,鱼肝油是动物脂肪,但不饱和脂肪酸很多,而椰子油是植物油,饱和脂肪酸却很多。因此,衡量动物脂肪与植物油的好坏,关键在于它本身所含脂肪酸的种类及其饱和程度、维生素含量、消化率的高低、储存性能等。下面比较动物脂肪(猪油、牛油、羊脂、黄油、奶油)和植物油(芝麻油又名香油、豆油、花生油、菜籽油、玉

DHA+与+EPA+合成超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效率比较

【通讯作者】吴峥峥 DHA与EPA合成超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效率比较 余 曼,陈 波,张瑞帆,吴峥峥 (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眼科,四川成都610072) 【摘要】 目的 比较在ELOVL4蛋白酶催化作用下,DHA和EPA合成超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VLC-PUFA的效率。方法 构建携带ELOVL4基因和绿色荧光蛋白的重组腺病毒,转入培养的PC12细胞,通过qRT-PCR定量分析ELOVL4基因的表达量,WB检测ELOVL4蛋白的表达;1∶1加入DHA和EPA,孵育48h之后进行脂肪酸提取,通过气相质谱GC-MS分析超长链脂肪酸的成分。结果 GC-MS检测到分别用DHA及EPA处理后的PC12+Ad-ELOVL4的细胞中有n3VLC-PUFA的表达,34:5n3和36:5n3分别为0畅85%和1畅11%;34:6n3和36:6n3分别为0畅16%和0畅29%;EPA所产生的五烯酸总和是DHA所产生的六烯酸总和的4倍。结论 EPA合成VLC-PUFA的效率远远高于DHA,为患者提供更高比例的EPA,而非DHA,可能是治疗STGD3疾病的方式之一。 【关键词】 二十二碳六烯酸;二十碳五烯酸;ELOVL4基因;Stargardt病;超长链多不和脂肪酸【中图分类号】R7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6170(2014)05-0024-04 ComparisonofelongationefficiencybetweenDHAandEPAinsynthesisofverylongchainpolyunsaturatedfattyacids YUMan,CHENBo,ZHANGRui-fan,WUZheng-zheng (DepartmentofOph- thalmology,SichuanAcademyofMedicalSciences&SichuanProvincialPeople摧sHospital,Chengdu610072,China) 【Correspondingauthor】 WUZheng-zheng 【Abstract】 Objective TocomparetheelongationefficiencybetweenDHAandEPAforsynthesisofverylongchainpolyunsat-uratedfattyacid(VLC-PUFAs)undercatalyticactionofELOVL4protease.Methods PC12cellsweretransducedwithrecombinantadenovirustype5carryingmouseElovl4andgreenfluorescentprotein(GFP).GFP-expressingandnon-transducedcellswereusedascontrols.ELOVL4geneexpressionwasquantifiedbyqRT-PCRs.ELOVL4proteinwasanalyzedbyWestern-Blot(WB).ThetransducedcellsweretreatedwithDHAorEPA(1:1).After48hofincubation,cellswerecollected,andfattyacidmethylesterswerepreparedfollowingtotallipidsextraction.Thefattyacidwasanalyzedbyusingagaschromatography-massspectrometry(GC-MS).Results GC- MSanalysisshowedthattheDHAandEPAtreatedPC12+ Ad-ELOVL4hadn3VLC-PUFAsinwhich34:5n3and36:5n3were0畅85%and1畅11%,respectively;34:6n3and36:6n3were0畅16%and0畅29%,respectively.TotalamountofpentaenoicssynthesizedfromEPAwasalmostfourtimesthanthatofhexaenoicssynthesizedfromDHA.Conclusion ElongationefficiencyofVLC-PUFAsfromEPAismuchhigherthanthatfromDHA.Therefore,dietarysupplementationofmoreEPAratherthanDHAmayprovidesometherapeuticbenefitsforpatientswithStargardts摧disease(STGD3). 【Keywords】 Docosahexaenoicacid(DHA),Eicosapentaenoicacid(EPA),ELOVL4gene,Stargardts摧disease,Verylongchainpolyunsaturatedfattyacid(VLC-PUFA) 以DHA和EPA为代表的n3PUFAs(polyunsat-uratedfattyacids,PUFAs)是指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双键的一类脂肪酸,通常按照第一个双键的位置把多不饱和脂肪酸分类,其中n3PUFAs,即从甲基端数第1个双键的位置在第3碳位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如二十二碳六烯酸(22:6n3,DHA)和二十碳五烯酸(20:5n3,EPA)。在哺乳动物神经系统中,n3PUFAs不但是重要的结构组分,而且是重要的营养 因子[1] 。DHA被认为是功能最强的n3PUFAs, DHA与人类多种神经性疾病,例如阿尔默茨症[2] 。 Stargardt病(Stargardt-likemaculardystrophy,STGD)是一种发生于青少年期的遗传性黄斑营养不良,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近年来的研究又发现,ELOVL4基因第VI外显子上突变导致了人类的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STGD3的发病[3] 。ELOVL4属 于超长链脂肪酸延伸酶(elongaseofELOngationofverylongchainfattyacids,ELOVL)家族,已被证实参与多不饱和脂肪酸(verylongchainPUFA,VLC-PU- FA)的C28-C38碳链延长的生化过程[4] 。McMahon等发现,ELOVL4基因突变的STGD3小鼠模型的视 网膜中的C32-C36酰基磷脂酰胆碱的水平下降[5] ,VLC-PUFA水平减少还会导师ERG波幅的下降,因此,治疗STGD3的策略之一可能是通过食物供给方式将VLC-PUFA送到视网膜组织。然而,由于VLC-PUFA结构的不稳定性,使得其很能被大量生产,那么另外一种方式就是通过提供VLC-PUFA的前体物质,体内合成VLC-PUFA。图1显示n3PUFAs的合成通路,我们看到DHA和EPA均为VLC-PUFA的前体脂肪酸,尤其是DHA占有在感光体外部节段磷 脂中大约50%的脂肪酸[6] ,它在神经系统以及视网膜中的作用曾受到广泛的关注。本研究将转基因ELOVL4蛋白在PC12细胞中过量表达,等浓度加入 4 2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4年9月第11卷第5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