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区域地理知识点总结

区域地理知识点总结

区域地理知识点总结

区域地理是地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的是地球上不同的地理区域,包括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特征、相互关系及其演变规律。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总结一些区域地理的知识点,既包括地理特征,也包括人文因素。

自然地理的知识点

1. 气候带与季风气候:地球的气候可以分为寒冷气候带、温带和热带气候带。其中,季风气候是一种在不同季节交替变换的气候模式,常见于亚洲东南部和非洲东海岸地区。

2. 地貌类型:地球的地貌主要分为平原、高原、山地和盆地。不同的地貌类型决定了不同的发展模式和资源分布。

3. 水文系统:地球上的水文系统包括河流、湖泊、洪水和冰川等。河流是一种重要的地理特征,它们具有着重要的经济和交通作用。

4. 自然灾害:地球上常见的自然灾害包括地震、火山喷发、洪水和台风等。这些自然灾害不仅对当地居民的生活造成影响,也对全球环境和经济产生重大影响。

人文地理的知识点

1. 人口分布:地球上的人口分布非常不均衡。一些地区人口稠密,如中国和印度,而其他地区人口相对较少,如澳大利亚和北极地区。

2. 文化差异:不同的地理区域拥有着不同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

这些文化差异对人们的社会行为和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3. 经济发展:地理因素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一些地区天然

资源丰富,如中东地区的石油资源,以及巴西和澳大利亚的矿产资源。而其他地区则依靠农业和旅游业为经济支柱。

4. 都市化过程:全球范围内都市化的进程不断加快,城市人口不断

增加。这对城市规划、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提出了新的挑战。

5. 区域联系与合作:地理因素也塑造了不同地区之间的联系和合作。比如欧洲联盟就是欧洲地区的一种区域合作模式。

总结

区域地理研究地球上不同地理区域的特征和联系。自然地理方面,

气候带、地貌类型、水文系统和自然灾害都是重要的知识点。而在人

文地理方面,人口分布、文化差异、经济发展、都市化过程以及区域

联系与合作也是关键的内容。了解这些知识点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

不同地区的发展和变化,为地理学习提供坚实的基础。

高考高中地理区域地理知识点归纳总结

2019年高考高中地理区域地理知识点归纳总结 有很多的同学是非常想知道,区域地理知识点有哪些,小编整理了相关信息,希望会对大家有所帮助! 1区域地理知识点有哪些 世界的陆地和海洋一、大洲和大洋1、七大洲1) 世界海陆分布:陆地占29%,海洋占71% 2) 大陆:亚欧(最大)、非洲、北美、南美、南极、澳大利亚六块大陆3) 岛屿:面积较小的陆地格陵兰岛-世界最大4) 群岛:马来群岛-世界最大5) 半岛:陆地伸进海洋的部分阿拉伯半岛-世界最大概念:大陆及其附近的岛屿亚洲、欧洲、非洲、大洋洲主要分布在东半球分布 北美洲、南美洲在西半球,南极洲跨东西半球亚、欧—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亚、非——苏伊士运河、红海、曼德海峡界线 南、北美——巴拿马运河亚、北美——白令海峡南美、南极——德雷克海峡欧、非——直布罗陀海峡、地中海大洲面积: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 大洋洲4400 3000 2400 1800 1400 1000 900 (万平方千米) 平均海拔:南极洲亚洲非洲北美洲南极洲大洋洲欧洲大洲 2350 950 750 700 600 350 340 (米) 世界上跨大洲的国家:1. 欧、亚:俄罗斯、哈萨克斯坦、格鲁吉亚、阿塞拜疆、土耳其2. 大、亚:印度尼西亚3. 非、亚:埃及(西奈半岛)4. 南北美:巴拿马5.

欧、北美:丹麦(格陵兰岛)6. 大洋洲、北美洲:美国(夏威夷)全部在北半球的大陆有:亚欧大陆、北美大陆大洲有:欧洲、北美洲 全部在南半球的大陆有:澳大利亚大陆、南极大陆 大洲有:南极洲跨南北半球的大陆有:非洲大陆、南美大陆 大洲有:南美洲、非洲、亚洲、大洋洲全部在东半球的大陆有:非洲大陆、澳大利亚大陆大洲有:非洲、 全部在西半球的大陆有:北美大陆、南美大陆 大洲有:北美洲、南美洲跨东西半球的大陆有:亚欧大陆、南极大陆 大洲有:亚洲、欧洲、大洋洲、南极洲2、大洋①面积排序(万平方千米):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②平均深度(米):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北冰洋。 ③大洋分界:太平洋与大西洋:巴拿马运河——麦哲伦海峡——德雷克海峡(火地岛南端合恩角西经67 度经线)——南极半岛 太平洋与印度洋:马六甲海峡——塔斯马尼亚岛东南角东经146 度经线太平洋与北冰洋:白令海峡大西洋与印度洋:苏伊士运河——非洲南端厄加勒斯角东经20 度经线大西洋与北冰洋:丹麦海峡④大洋中部经线:太平洋——180 度经线大西洋——西经20 度经线印度洋——东经80 度经线北冰洋——跨360 度经度二、各大洲的气候特点洲名地形主要特征

区域地理知识点汇总

区域地理知识点汇总 第一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第一节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区域的含义⑴概念: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区域既是上一级区域的组成部分,又可进一步划分为下一级区域。⑵特征: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以及一定的面积,其内部的特定性质相对一致。(层次性;差异性;整体性)二、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总体影响: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特点、区域的发展水平、发展方向。 2.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的异同同:都是平原地区,并都位于我国的东部季风区 异:长三角和松嫩平原的对比 长三角(华东地区、沪宁杭地区):读图和文字得到下列信息: 1、定位:30°N~32°N,120°E~122°E,东部沿海的中部,太平洋的西岸,与日本隔东海相望。 2、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平坦 3、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温暖时间长,作物的生长期长。 4、土壤与耕地:肥沃的水稻土,耕地较为分散,多为水田,人均耕地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5、水系:长江、京杭运河、富春江、钱塘江、黄浦江 6、作物:水稻、冬小麦、油菜、棉花 7、矿产资源贫乏。 8、综合性的工业基地(发达农业的基础上发展轻工业,利用交通优势进口矿产发展重工业)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辽河平原构成东北平原) 1、定位:43°N~48°N,125°E附近 2、地形:平原为主,地势平坦 3、气候: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降水主要集中在七八月份(大陆性稍强),温暖时间短,作物的生长期短。 4、土壤与耕地:肥沃的黑土,耕地较为集中,多为旱地,人均耕地多,有利于机械化的推广,耕作方式相对粗放,亩产量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5、水系:嫩江、松花江 6、作物:春小麦、大豆、玉米、甜菜(辽南为冬小麦) 7、矿产:有丰富的石油资源。 8、工业:我国的重化工基地。 ⑴地理环境的差异: ①地理位置差异:位于北纬30度附近,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中部,长江的入海口;松嫩平原大致位于北纬43-48度,在我国东北地区的中部 ②气候条件差异:长三角在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松嫩平原在温带季风气候区,大陆性稍强,降水较少,温暖季节短,生长期较短,水热条件的组合不如长三角。

区域地理知识点总结

区域地理知识点总结 区域地理是地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的是地球上不同的地理区域,包括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特征、相互关系及其演变规律。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总结一些区域地理的知识点,既包括地理特征,也包括人文因素。 自然地理的知识点 1. 气候带与季风气候:地球的气候可以分为寒冷气候带、温带和热带气候带。其中,季风气候是一种在不同季节交替变换的气候模式,常见于亚洲东南部和非洲东海岸地区。 2. 地貌类型:地球的地貌主要分为平原、高原、山地和盆地。不同的地貌类型决定了不同的发展模式和资源分布。 3. 水文系统:地球上的水文系统包括河流、湖泊、洪水和冰川等。河流是一种重要的地理特征,它们具有着重要的经济和交通作用。 4. 自然灾害:地球上常见的自然灾害包括地震、火山喷发、洪水和台风等。这些自然灾害不仅对当地居民的生活造成影响,也对全球环境和经济产生重大影响。 人文地理的知识点 1. 人口分布:地球上的人口分布非常不均衡。一些地区人口稠密,如中国和印度,而其他地区人口相对较少,如澳大利亚和北极地区。

2. 文化差异:不同的地理区域拥有着不同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 这些文化差异对人们的社会行为和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3. 经济发展:地理因素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一些地区天然 资源丰富,如中东地区的石油资源,以及巴西和澳大利亚的矿产资源。而其他地区则依靠农业和旅游业为经济支柱。 4. 都市化过程:全球范围内都市化的进程不断加快,城市人口不断 增加。这对城市规划、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提出了新的挑战。 5. 区域联系与合作:地理因素也塑造了不同地区之间的联系和合作。比如欧洲联盟就是欧洲地区的一种区域合作模式。 总结 区域地理研究地球上不同地理区域的特征和联系。自然地理方面, 气候带、地貌类型、水文系统和自然灾害都是重要的知识点。而在人 文地理方面,人口分布、文化差异、经济发展、都市化过程以及区域 联系与合作也是关键的内容。了解这些知识点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 不同地区的发展和变化,为地理学习提供坚实的基础。

(完整版)中国区域地理知识点总结

、中国位置、疆域、行政区域 一、中国的地理位置 中国位于北半球、东半球: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亚欧大陆东部,海陆兼备陆域和陆疆。 1.海陆位置: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海陆兼备 2.领土四至:最北53度N 最南4度N 最东135度E 最西73度E 3.经纬跨度:大部分温带,少带热带,没有寒带。采用北京东八区时间 4.陆上疆界:自鸭绿江河口至北仓河口 5.海域和海疆:东临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及台湾岛东部太平洋海区,与6周隔海相望 6.中国内海:渤海 二、中国的国土构成 陆地面积960万平方千米,管辖300万平方千米海域 三、中国的行政区划 省、县、乡三级。省级23个省,5个自冶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 2、中国人口和民族 一、我国人口概况 1、人口总数: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13亿 2、人口分布特点:1)东南多,西北少2)平原盆地多,山地、高原少 3、人口特点:基数大;增长快;农业地区多,林牧业地区少;开发旱地多,开发晚地区少;沿江、滨海、沿铁路干线多,交通不便地区少。 二、民族分布特点 1、大杂居中,小聚居 2、汉族遍及全国,集中在东部,中部,少数民族分布在西北、西南、东北 3、中国地形 一、中国地势的特征 1、地形多种多样,以高原、山地为主: 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分布,一二级分界线: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横断山:二三级分界级: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二、中国各有类地形的特征和分布 1.主要山脉 东西走向:天山-阿山昆仑山--秦岭,南岭 东南-西南走向: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长白山-武夷山-台湾山脉 西北-东南走向:阿尔泰山,台湾山脉 南北走向,贺兰山,横断山,台湾山脉 弧形山脉,喜马拉雅山 2、四大高原 青藏高原:地势高,面积大,多雪山,冰川,河源

高中地理 区域地理之中国地理13大常考知识点

区域地理之中国地理13大常考知识点 一、中国的疆域和行政区划 1.中国领土的四至点:最北端——在黑龙江省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上(53ºN多);最南端——在南沙群岛的曾母暗沙(4ºN附近);最东端——在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135ºE多);最西端——在新疆帕米尔高原(73ºE附近)。南北跨纬度近50度,约5500千米,东西跨经度60多度、约5000千米,是一个地域辽阔、自然环境差异十分显著的国度。 2.我国的临海:我国有18000千米长的海岸线,我国的临海有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和台湾岛以东直接濒临的太平洋。 3.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①从纬度位置来看,我国位于北半球,北回归线横穿我国南部,南北跨纬度近50度,大部分在北温带,南部有一小部分在热带,没有寒带。这种南北跨度较大的纬度位置,使我国拥有丰富的热量和多种多样的气候类型,有利于我国多种农业经济的发展。②从海陆位置来看,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这种海陆兼备的位置,使东部沿海地区多优良海湾,便于发展海洋运输,加强与世界各国的交往;东部辽阔的海域,不仅便于发展海洋事业,而且使我国东部广大地区深受海洋的影响,降水丰富,有利于农业生产。我国西部深入亚欧大陆内部,使我国陆上交通能与中亚、西亚、欧洲直接往来。

4.我国的行政区划:我国的行政区域,基本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县(自治县、市)、乡(镇)三级,我国拥有34个省级行政区(包括23个省、4个直辖市、5个自治区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我国有两个简称的省级行政区有甘、陕、云、贵、川五个省区。 5.我国部分省区之最:

6.描述某地的地理位置特征,应包括绝对位置和相对位置两方面的特征。其中,绝对位置即为经纬度位置,以及由此确定的半球位置、五带位置、气压带风带位置等;相对位置包括自然地理位置(如海陆位置、傍依的山河或所处地形区部位、板块位置等)、经济地理位置(交通位置、所处经济区、与发达地区的距离等)、政治地理位置(相邻的行政区)等。 二、中国的人口和民族 1.我国人口分布的界线、特点及其成因: ①我国人口分布界线:黑河——腾冲一线。 ②我国人口分布特点:东南多,西北少。 ③我国人口分布东南多、西北少的原因——a、自然条件:东南部距海洋近,平原广阔,地势相对低平,气候温暖湿润,土壤肥沃,自然条件优越;西北部深处内陆,多属干旱地区和高寒地区,自然条件恶劣。b、开发历

高中常考区域地理知识点汇总

高中常考区域地理知识点汇总 区域地理考试中绝对会考到的8个重要国家:日本、印度、埃及、德国、俄罗斯、美国、巴西、澳大利亚,他们的区域定位、地形河流,全部都要识记哦!下面给大家带来一些关于高中常考区域地理知识点汇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中常考区域地理知识点汇总1 自然地理特征 1.东亚岛国,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大岛及一些小岛组成,形似一张弓,东京是搭箭的交点,似乎要射向太平洋。 2.面积狭小,人口稠密,人口超亿的国家(1.27亿)。 3.海岸曲折,港湾优良——神户、横滨最大海港,东京是第三大港。 4.境内多山,平原狭小——关东平原最大。 5.火山之国,地震之邦——富士山最高,是活火山。 6.季风显著,海洋性强:与亚洲大陆同纬度地区比较冬季较为温暖、夏季较为凉爽。年降水量偏多且较均匀,气温的年较差较小。多梅雨、台风雨、秋雨;西北沿海冬季多雪。 (1)海洋性强的原因:岛国,深受海洋的影响,沿岸有强大的日本暖流流经,冬季较为温暖、夏季较为凉爽。 (2)主要气候类型:本州岛中部以南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和以北为温带季风气候。 (3)日本群岛东西两岸的降水季节分配有何不同?原因? ①冬季:西北季风经日本海携大量水汽,受日本西岸地形抬升产生大量地形雨,降水较多,东岸则是背风坡。 ②夏季:东南季风从海洋上来,受地形抬升降水多,而西部是背风坡。 (4)日本国土面积狭小,但自然灾害损失却位于世界前列的原因: ①日本为岛国,位于亚洲大陆的东侧,经常受到台风、风暴潮、海啸等海洋灾害的影响;

②地处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交界处,是火山、地震的多发区: ③气候为季风气候,在不稳定的季风环流控制下,多水旱等气象灾害; ④地形以山地为主,多发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⑤日本人口稠密,经济发达,单位面积资产密度大。 7.矿产贫乏,是世界上最大的原料进口国:石油(西亚、东南亚)、煤(中国、澳大利亚)铁矿石(巴西、印度、澳大利亚)、棉花(中国、美国)。但硫磺矿较多,这是火山活动的结果。 福山:日本临海型钢铁工业(类似还有法国的福斯、敦刻尔克,意大利的塔兰托,中国的宝山)。 8.森林、水力丰富:国土面积小,山地为主(日本注重封山育林,森林覆盖率达68%,远大于其国土面积在世界上的比重),降水较多→河流短急,水能资源丰富。 木材资源较丰富的原因:多山地;多火山,土地肥沃;亚热带和温带季风气候,水热条件好,有利于树木的生长;合理的森林采养制度。 高中常考区域地理知识点汇总2 发达的经济 1.世界经济大国---“世界经济最发达的三极之一”。 2.经济发展的条件: 不利条件:国土内市场狭小、矿产贫乏。 有利条件:丰富的人力资源、较高的科技水平、岛国多良港。 3.扬长避短,发展经济。对外贸易发达,但经济对外依赖性很大。 日本主要的对外贸易对象是美国,其次是亚洲和西欧。 4.工业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京滨、阪神、名古屋、北九州四大工业区。 沿海地形是平原,地势平坦,多港湾,适合建立大港口。在海边,原料运进和产品外运极为方便,减少了陆上运输,省时、省钱、成本低。 日本矿产资源多是从太平洋航线运到日本,因此,工业多建在太平洋沿岸地区。----接近消费市场和对外贸易的海港。

2023高考高中地理区域地理重点知识点归纳总结(复习必背)

区域地理主题

第一章区域概述 ■知识点一:不同空间尺度的区域 1.层级性 区域的空间尺度可体现为区域的层级高低。 区域尺度越大,层级越冨,区域特点越宏观, 例如:东北平原由三江平原、松嫩平原及辽河平原组成。 2.促进性 不同尺度的区域发展可以相互促进。 由于存在行政隶属和管辖关系,不同尺度的行政区在区域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 3 .差异性 统一尺度的区域,也会因面积大小和地理位置的差异,具有不同的发展条件和不同的发展方向。以国家为例:大国:自然资源相对丰富;小国:国防开支小、便于管理。 例如:俄罗斯疆域辽阔,矿产资源丰富,发展以重工业为主的经济。 日本国土面积狭小,矿产资源匮乏,发展进口一一加工一一出口型经济。 ■知识点二:区域地理特征及比较 区域特征分析与比较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与核心,也是高考试题的高频考点。 区域特征分析与比较的内容见下图:

居島I I交通I I科技11政策11文化11经济 (-)区域特征分析 1.地理位置分析和比较的思路 【描述角度及术语】 纬度位置(南北半球、热量带、气候类型); +经度位置(大洲/大洋归属,东、西岸及内陆,气候类型); +海陆位置(岛屿、半岛、大陆东西岸等); +山河位置(从山脉分布、走向,河流水系形状、流向等方面进行分析判断) +政治地理位置(根据国家或区域轮廓,或者邻国、邻省轮廓等进行分析判断); +交通地理位置(从交通运输的主要方式及交通网中点、线的分布等方面进行分析判断)。

(1)气候差异的形成 (2)地貌差异的形成

(3)水文差异的形成 ① 气候因素中的降水量差异直接造成河流水量(径流量)差异。 ② 地形条件决定了河流支流多少、流域面积大小和流速大小的不同。 ③ 流域内的植被状况不同造成河流含沙量的不同。 ④ 河流所处的纬度及流向决定了有无冰封期、冰封期长短及有无凌汛现象。 (4) 土壤差异的形成 不同区域的气候、植被及人类生产活动因素的差异造成土壤类型、厚度、肥力、酸碱度 的差异。 第二章区域发展 第一节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 内力作用 n 地形起伏 -地貌差异 地形平坦

中国区域地理知识点总结

中国区域地理知识点总结 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的国家,拥有广袤的领土和丰富的地理资源,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拥有亚欧两个大陆的国家。中国的地理条件决定了其资源分布、经济发展和人口分布等方面的特点。本文将从中国的区域地理知识点出发,对中国的地理区域特点进行总结,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中国。 一、华北地区 华北地区是中国的重要经济区和政治中心,主要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等省份。该地区地貌以高原和平原为主,气候呈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寒夏热,干旱少雨,土地资源丰富,夏季大量降水,适合农业生产。此地区以煤炭、钢铁、化工、机械制造、电力、交通运输等为主要产业,同时还是我国的政治、文化中心,被广大人民视为“国家的腰带”。 二、华东地区 华东地区是中国的经济带,主要包含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等省份。该地区地理条件优越,拥有丰富的物质和文化资源,气候温和湿润,土地肥沃,适宜农业生产,其中江南水乡是中国著名的赏景区。华东地区经济发达,以制造业和服务业为主导产业,汽车、信息技术、金融等高新技术产业发达。上海是我国的经济中心和国际金融中心,是我国对外开放与经济发展的重要窗口。 三、华南地区 华南地区是中国的沿海经济优势区,主要包含广东、广西、海南、福建、台湾等省份。该地区气候温暖潮湿,热带作物生长

旺盛,经济以制造业和出口贸易为主导。广东是中国的经济特区,具有重要地位,福建是我国对外开放的先导区。此区域交通网络发达,是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 四、中西部地区 中西部地区是中国的农业区和工业区,主要包含重庆、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等省份。该地区地形复杂多样,以高原、山地和盆地为主,气候多样,水资源丰富,农业发展潜力大,是我国水利建设的重要区域。此区域以农业、煤炭、能源为主导产业,发展潜力巨大,吸引了大量人气投资。 五、东北地区 东北地区是我国的重工业基地,主要包含黑龙江、吉林、辽宁等省份,气候寒冷,土地肥沃,人口较为稠密,同时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能源。其中辽宁以钢铁、机械制造和石油化工为主要产业;吉林主要以农业、林业、地矿资源和汽车制造为主导产业;黑龙江则是以农业和林业为主,此地区也是中国最大的粮食生产区。该区域特色产业丰富,存在很大的发展潜力。 总结 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拥有丰富的资源,多彩多姿的国度。不同地区有着不同的文化、历史和地理特点,每个地区都有其独特的发展优势和潜力,也都面临着不同的挑战。对于政府和人民来说,我们需要深入了解每个地区的发展现状和对策,制定出有针对性的发展规划,使得每个区域的发展都能够实现自身特点最大化的利用和发挥。

高二地理区域地理知识点总结归纳

高二地理区域地理知识点总结归纳 高二地理区域地理知识点总结归纳 区域地理是地理学的研究方法也有一定的,相当于定量地理学或关键的地理。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二地理区域地理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二地理区域地理知识点一 经度与纬度 ①经度:人们规定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的经线为00经线,也叫本初子午线,由此向东西各分作1800,以东的1800属于东经,以西的1800属于西经。以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为界,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_半球。 ②纬度:某地的地球半径与北极星之间的夹角,赤道为0°,北极点为90°N,南极点90°S..赤道把地球分为南北半球。 ③高、中、低纬的划分:0°-30°为低纬,30°-60°为中纬,60°-90°为高 ③高、中、低纬的划分:0°-30°为低纬,30°-(地球仪上某点的纬度就是该点上北极星的仰角大小) ④大洋中部经线:太平洋──180度经线;大西洋──西经20度经线;印度洋─东经80度经线;北冰洋─跨360度经度 高二地理区域地理知识点二 1、世界三大人种:白色人种(欧洲北美大洋洲非洲背部、亚洲西南部),分布范围最广;黄色人种(亚洲东部、东南部、北部和美洲部分地区)人数最多,黑色人种(非洲南部、大洋洲和美国境内);种族无优劣 2、当今世界有200多个国家,面积最大俄罗斯1707,第二加拿大997,三位中国960,四位美国937;人口最多中国,印度第二,

美国第三;按经济发展态势将世界分为发达国家(20个,主要有美加英法德意日新澳)和发展中国家。区域地理知识点。 3、语言联合国日常用语:阿拉伯语、汉语、英语、法语、俄语和西班牙语,使用适用范围最广的是英语,使用人数最多的是汉语。 4、中国外交政策:对立自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宗旨维护世界的和平。 高二地理区域地理知识点三 1.世界海陆分布:陆地占29%,海洋占71% 2.大陆:亚欧(最大)、非洲、北美、南美、南极、六块大陆 3.岛屿:面积较小的陆地,格陵兰岛-世界最大 4.群岛:马来群岛-世界最大 5.半岛:陆地伸进海洋的部分,阿拉伯半岛──世界最大 6.七大洲面积:(由大到小)亚洲4 400万平方千米、非洲3 000万平方千米、北美洲2 400万平方千米、南美洲1 800万平方千米、南极洲1 400万平方千米、欧洲1 000万平方千米、大洋州900万平方千米 7.洲际分界线 (地跨两洲的其他国家:亚、大洋洲——印尼;北美、大洋洲——

高中区域地理知识点总结

高中区域地理知识点总结 摘要: 1.区域地理的重要性 2.高中区域地理的主要知识点 3.学习区域地理的方法和技巧 4.总结 正文: 区域地理是高中地理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涵盖了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知识,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际应用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高中区域地理的知识点,本文将对其进行总结。 一、区域地理的重要性 区域地理涉及地球的各个角落,它不仅包括了对自然环境的认识,还包括了对人文环境的了解。学习区域地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世界各地的地理特点、风土人情,从而增强我们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同时,区域地理也是高考地理试题的重要组成部分,掌握好区域地理的知识,对于提高高考成绩具有重要作用。 二、高中区域地理的主要知识点 高中区域地理的知识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地球和地球仪:了解地球的形状、大小、经纬度等基本概念,掌握地球仪的使用方法。 2.五大洲四大洋:认识世界的五大洲(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欧

洲)和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了解它们的地理位置、面积、气候等特点。 3.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了解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的位置、边界、首都、人口、民族、宗教、文化等特点。 4.地形地貌:认识世界主要地形地貌,如高原、山地、平原、丘陵、盆地等,了解它们的成因、特点和分布。 5.气候特点:了解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成因、特点和分布,如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等。 6.自然资源:了解世界各地的自然资源分布,如矿产、水资源、生物资源等。 7.人文地理:了解世界各地的人文地理特点,如人口、城市、交通、文化、历史等。 三、学习区域地理的方法和技巧 学习区域地理,需要结合地图、图片等资料,形成对地理事物的空间印象。以下是一些学习区域地理的方法和技巧: 1.记图:将世界地图、各大洲地图、主要国家地图等印在脑子里,形成对地理事物的空间印象。 2.细化:从整体到局部,逐渐细化对各个区域的自然、经济、人文等特点的了解。 3.结合实际:通过观察现实生活中的地理现象,加深对区域地理知识的理解。 4.制定学习计划:每天花一定时间学习区域地理,逐步掌握各个知识点。

高中区域地理知识点

高中区域地理知识点 高中区域地理知识点(一) 1、青藏高原既有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又有可供开发利用的地热资源。拉萨以北的羊八井有我国目前最大的地热蒸气田。 2、高原上第一条铁路—从西宁到格尔木的青藏铁路(北段)通车,加速了青海省柴达木盆地的开发和建设。 3、有“日光城”之称的城市是拉萨。 4、青藏地区的自然特征是高寒。 5、我国正在建设的我国最大的水电站是羊卓雍湖。我国海拔最高的盆地是柴达木盆地,被称为“聚宝盆”的是盆地是柴达木盆地。 6、我国藏族的主要聚居区在青藏地区。 7、台湾省最长的河流是浊水溪,最大的湖泊是日月潭。 8、台湾自然资源丰富,被誉为“祖国的宝岛”。 9、北线穿过台湾中部,气候类型为亚热带和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 10、台湾是我国重要的林区,也是亚洲有名的天然植物园。樟树最为著名,樟脑的产量居世界首位。 高中区域地理知识点(二) 1、号称“华南大动脉”的水系是珠江水系,素有“水乡”之称的地区是长江中下游平原。 2、西北地区大体上位于大兴安岭以西、长城和昆仑山—阿尔金山以北。面积占全国30%,人口约占全国4%。 3、西北区要的自然特征是干旱,地形以高原、盆地为主,西部新疆境内,山脉和盆地相间分布。西北地区的地面植被,由东向西,大体为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4、“西气东送”是将新疆塔北油气田天然气通过管道送到长江中下游地区。 5、河套平原、宁夏平原,自古以来被誉为“塞外江南”。甘肃河西走廊,

新疆高山山麓的块块绿洲,是西北的粮棉瓜果之乡。 6、西北地区矿产资源丰富,特别是煤、石油、稀土的储量大,前景广阔。 7、我国最大的沙漠是塔克拉玛干沙漠,我国面积最大的盆地是塔里木盆地。 8、稀土矿主要分布在白云鄂博。 9、我国地势最低洼的部分位于吐鲁番盆地。高中区域地理知识点(三) 1、台湾已形成“进口—加工—出口”型的经济。出口商品中以工业制成品为主。 2、台湾人口绝大部分分布在西部平原。是我国人口密度最大的省份之一。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高山族。 3、台湾的城市主要分布在西部平原。台北是人口最多的城市,第二大城市是高雄,最大的港口是高雄。 4、台湾享有“祖国东南盐仓”美称的地方是台湾西海岸。 5、台湾产量居世界首位的农产品是樟脑。 6、大陆与台湾隔海相望的省份是福建。 7、香港位于广东省珠江口东侧,毗邻广东省深圳市。它是由香港岛、九龙和“新界”三部分及其周围的200多个岛屿组成。 8、香港人多地狭,工业多属加工工业,以出口外销为主,对外贸易是本区经济的重要支柱。 9、香港的旅游业很发达,被誉为“购物者的天堂”和“东方明珠”。

区域地理知识点总结范文精选3篇(全文)

区域地理知识点总结范文精选3篇(全文) 【【 A XX:1671-0568(2021)07-0100-02 地理因果关系知识是高中地理知识的核心组成部分。而高中地理知识不仅涉及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方方面面,其组成的地理事物和现象还具有空间范围广、形成时间长、影响因素众多、难以直接观察等特点。高中学生刚从初中以形象思维为主的教学方式中转变过来,难以适应高中繁重的课程学习,导致在地理知识的学习过程中不得要领。 高中地理知识涉及天文、大气、气候、水文、地质、地貌等多学科的知识,有些知识还需要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的知识储备,知识点纷繁复杂,地理成因复杂多变。高一学生初涉地理因果关系知识,不能自主地进行知识的建构,难以理解记忆,难以发现地理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因此,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完善地理因果关系知识的脉络,教会学生学习地理因果关系知识的方法。 一、变式分析,总结规律 在自然地理部分的教学中,学生往往因为抓不住主干而认为地理知识细碎而且繁琐,难以记忆,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去进行知识框架的建构,将零散的知识点分门别类地放入构建好的框架中,使地理知识不仅有“骨骼”,而且“有血有肉”,在帮助学生记忆地理知识的同时,有利于学生理解深层次的地理问题。

地理环境的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转化,构成完整的自然地理环境。地理因果关系知识涉及对此类知识的分析和其中因果关系的分析,总结为各种知识结构图,在进行此类知识的教学中,教师要教会学生进行变式分析,即对不同结构呈现的结构图进行分析。例如,在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过程教学中,以不同结构呈现岩浆与三大类岩石之间的转化关系,最后总结规律。明确岩石圈的物质在转化过程中存在的因果关系,即三大类岩石都可以经过重熔再生形成岩浆,岩浆岩只能由岩浆冷却凝固形成,各类岩石在外力作用下都可以转化成沉积岩,各类岩石在变质作用下会形成变质岩,见图1。 二、紧抓主干,明确主次 地理成因知识涉及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等多方面的影响,如气候的形成,不仅与气压带、风带的分布有关,还涉及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同时受到下垫面性质的影响,小区域的气候又涉及地形、洋流、人类活动等方面的影响,纷繁复杂,不仅学生学习时难以理解和掌握,教师在教学中也难以把握教学的方法和策略。 所以,在此类知识的学习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把握主干,即主要影响因素。大陆西岸气候的成因主要受气压带、风带的影响,气候带的分布以赤道为轴,呈现明显的对称分布。大陆东岸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显著,从赤道到北半球高纬地区,随着热量的减小,分布着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在暖流流经的中低纬区域,如非洲马达加斯加岛东侧、澳大利亚

高二地理知识点之区域地理

高二地理知识点之区域地理 第一部分:世界地理部分 主要纬线: 赤道:刚果盆地、东非高原、印度洋、马来群岛印度尼西亚、马六甲海峡、太平洋、安第斯山、亚马孙平原、亚马孙河口、大西洋等.. 北回归线:穿过北非撒哈拉沙漠、红海、阿拉伯半岛、阿拉伯海、印度半岛、孟加拉湾、中南半岛、中国滇桂粤、台湾海峡、台湾岛南部、太平洋夏威夷群岛、墨西哥高原、墨西哥湾、西印度群岛、大西洋等.. 南回归线:南非高原、马达加斯加岛、印度洋、澳大利亚中部穿过、太平洋、安第斯山中部、拉普拉塔平原北部、巴西高原南侧.. 30°N经过的主要河口:尼罗河河口、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两河流域河口、钱塘江河口、密西西比河口.. 45°N:比斯开湾、阿尔卑斯山5°E、黑海30°-40°E里海50°E、咸海60°E、五大淡水湖90-70°W 主要经线: 0°经线:英国伦敦、法国巴黎、伊比利亚半岛、地中海西侧、阿特拉斯山、撒哈拉沙漠、几内亚湾..

30°E:摩尔曼斯克、圣彼得堡、东欧平原和波德平原交界处、黑海、小亚细亚半岛的西侧、地中海东侧、开罗、尼罗河、东非高原的西侧、南非高原的东侧.. 60°E:乌拉尔山脉、咸海、伊朗高原、阿拉伯海阿曼湾、阿拉伯半岛最东.. 90°E:叶尼塞河西西伯利亚平原与中西伯利亚高原界河、蒙古高原西侧、阿尔泰山、准噶尔盆地、天山吐鲁番盆地、塔里木盆地、昆仑山、青藏高原、喜马拉雅山、恒河三角洲、孟加拉湾.. 120°E:中西伯利亚高原、勒拿河的西侧、大兴安岭的东侧、秦皇岛、山海关、渤海、山东半岛、长江三角洲、杭州、台湾海峡、菲律宾群岛、马来群岛苏拉威西岛、澳大利亚西部.. 120°W:主要的地理事物有落基山、旧金山、洛杉矶 90°W:穿过北美洲中部..主要的地理事物有密西西比河、墨西哥湾、尤卡坦半岛 60°W:穿过北美洲东部、南美洲中部..主要的地理事物有纽芬兰岛西部、加勒比海东部、圭亚那高原、亚马孙平原、巴西高原、拉普拉塔平原、南极半岛 特殊经纬度:

总结:区域地理知识点总结-学习必备

总结:区域地理知识点总结,学习必备 一、等高线地形图 ⑴水库大坝建设为什么选择在河流峡谷处? ①地处峡谷处,利于筑坝; ②有盆地地形,蓄水量大。 ⑵交通运输线路(铁路、公路)选择的理由: 等高线稀疏,地形坡度和缓,建设周期短,投资少,施工容易。 ⑶盆地判断的理由 河流向中部汇集,表明地势中间低,四周高。 ⑷引水工程选择某地,原因: 地势较高,河水可顺地势自流。 ⑸判断在某处建梯田的理由 地势平缓,坡度较小,在此开垦梯田,既扩大耕地面积,又利于水土保持,达到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的统一,实现可持续发展。

⑹登山线路的选择 等高线稀疏,地形坡度较小,爬坡容易。 二、海洋资源 ⑴渔业资源为什么集中分布在温带沿海大陆架海域? ①大陆架水域,海水较浅,阳光充足,光合作用强盛; ②寒暖流交汇或冬季冷海水上泛,将海底营养物质带至表层; ③入海河流带来丰富营养盐类;浮游生物繁盛,鱼类饵料充足,易形成大渔场。 ⑵海底矿产资源分布规律: ①近岸带的滨海砂矿:砂、贝壳等建筑材料和金属矿产 ②大陆架浅海海底:石油、天然气以及煤、硫、磷等矿产资源 ③海盆:深海锰结核(主要集中于北太平洋) 三、盐度和洋流 ⑴盐度最高的是红海 原因: ①地处副热带海区,降水稀少,蒸发旺盛。 ②周围是热带沙漠地区,缺少大河注入。 ⑵盐度最低的是波罗的海 原因: ①地处较高纬度,气温低,蒸发弱。 ②周围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区,有淡水注入。 ⑶巴尔喀什湖东咸西淡的原因:

①东部:地处内陆,降水稀少,蒸发旺盛;缺少河流注入。 ②西部:有河流注入,起稀释作用。 ③中部窄,不利于两边水体交换,造成两侧盐度差异较大。 ⑷世界表层海水盐度的水平分布规律: 从南北半球的副热带海区分别向两侧的低纬度和高纬度递减。 ⑸判断某洋流性质为寒(暖)流,判断理由是: 温度方面:洋流流经海区温度较同纬度其他海区低(高)。 方向方面:由较高(低)纬度流向较低(高)纬度。 四、河流及交通 ⑴中国南流出境河流境内外名称变化: 元江---------红河 澜沧江---------湄公河 怒江---------萨尔温江 雅鲁藏布江-----布拉马普特拉河 ⑵西欧河流航运价值大的原因: 河流水量充沛,水位稳定,含沙量小,无冰期,航运价值大。 ⑶俄罗斯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航运价值不大的原因:纬度较高,封冻期长,有凌汛现象。 ⑷极地航路开辟的重要意义: 缩短航程,节时节能。 ⑸我国西南地区水能丰富,主要原因是: ①地处湿润地区,降水丰沛,径流量大;

区域地理之亚洲知识点

区域地理之亚洲知识点 一、世界面积最大的大洲 1、亚洲最北至北地群岛〔约北纬80度42分〕、最南至努沙登加拉群岛〔约南纬11度03分〕,南北跨纬度约91度45分。亚洲最东至楚科奇半岛〔约西经169度40分〕、最西至小亚细亚半岛〔约东经26度03分〕,东西跨经度约164度17分,东西时差达11个小时。东西、南北各相距约8000千米,面积约4400万平方千米,岛屿面积约270万平方千米。其中阿拉伯半岛是世界最大的半岛,马来群岛是世界最大的群岛。 2、亚洲绝大局部位于北半球与东半球。北、东、南三面分别环绕着北冰洋、太平洋与印度洋,西与欧洲相连,西南与非洲为邻,东北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对,东南面隔海与大洋洲相望。 3、亚洲地形的三大特征 a、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平均海拔高。山地、高原与丘陵约占总面积的3\4,其中有1\3的地区海拔在1000米以上。全洲平均海拔约950米,是除南极洲以外世界上最高的大洲。主要山脉有:喜马拉雅山、昆仑山、天山、阿尔泰山、兴都库什山、高加索山等。主要高原有:青藏高原、蒙古高原、中西伯利亚高原、伊朗高原等。 b、地势中部高、四周低。全洲大至以帕米尔高原为中心,向四周辐射延伸出一系列高大山脉直至大陆边缘。在山地、高原的外侧分布着面积广阔的平原,且多分布在大陆周边的大河中下游地区。主要有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印度河平原、恒河平原、美索

不达米亚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等。 c、地势起伏大。亚洲既有世界上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与世界上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43米〕,又有世界最低的洼地死海〔海拔-415米〕,为世界陆地最低点。 二、复杂多样的气候类型 1、亚洲气候具有复杂多样、大陆性气候分布广与季风气候显著的特点。 2、亚洲气候复杂多样,各地的气候差异很大。北冰洋沿岸地带是寒带气候,一年中有7个月的平均气温在0摄氏度以下;东南部的马来群岛是热带雨林气候,常年皆夏,年平均气温在26摄氏度左右;西南部的阿拉伯半岛是热带沙漠气候,干旱少雨,沙漠广布;西部的地中海沿岸时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枯燥,冬季温与多雨;中部的青藏高原与一些高山地区,那么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高原山地气候区,自然景观呈明显的垂直变化。 3、亚洲广阔的内陆地区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包括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冬季寒冷枯燥,夏季温暖、降水较多,气候日较差与年较差大。 4、亚洲东部与南部是世界上季风气候分布面积最广、季风特点最为典型的地区。冬季盛行偏北风,降水较少;夏季盛行偏南风,降水丰沛。季风气候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业生产,但是降水季节变化较大,容易发生旱涝灾害。 5、在亚洲,除温带海洋性气候外,其他主要气候类型都有分布。各地气温与降水差异显著,西伯利亚东部的奥伊米亚康极端最低气温曾

人教版高中地理区域地理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高中地理区域地理知识点总结必修二:区域地理 第三章经济发展 第二节生态建设 第四节资源利用 第一节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概念:人们按照一定的指标和方法,根据地理差异划分出的地球空间单位。 一、区域 属性:一定面积、形状、范围、边界,有明确的区位特征。

特征:差异性、整体性、层次性、可变性。 1.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以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为例 相同点:地理位置、地理环境。 差异:气候条件、土地条件、矿产资源、耕作方式、人类活动、其他生产活动、农业生产活动、粮食作物、经济作物、作物熟制。 备注:长江三角洲为水田耕作业,以水稻为主,油菜、棉花为主要经济作物,一年两熟或三熟,水产业较发达,综合性工业基地,商业贸易发达;而松嫩平原为旱地耕作业,以春小麦、玉米为主,甜菜、大豆为主要经济作物,一年一熟,西部适宜发展畜牧业,重化工业基地。 2.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以长江中下游平原为例

发展阶段:开发早期、农业社会、工业社会。 地理环境:水系稠密阻隔交通、土质黏重开垦困难、稠密水系扩大交通、土质条件改善、人口迁移劳动力丰富。 影响结果:土条件限制区域农业发展,成为主要粮食产地和桑蚕、棉花产地(制约性因素被克服甚至转为有利因素),粮仓地位和棉花生产地位下降,人均耕地面积减少,耕地破碎,不利于机器化推广,粮食商品率低。 三、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概念:利用遥感平台、传感器、信息传输、处理设备,在航空器上对地表物体进行远距离感知,获取、管理、分析和应用地理信息。 应用:资源调查、环境监测、自然灾害防御监测等。 概念:全球定位系统(GPS)是一种利用卫星进行全球范 围内实时定位和导航的系统,由空间部分、地面控制部分和用户设备部分组成。

中国区域地理知识点

中国区域地理知识点 复习方法:同学们边看图边看讲义进行复习。小编整理了相关知识,希望能帮助到您。 中国地理区域地理考点总结 一、我国自然地理重要界线 1. 地势三级分界线:第一二级分界线: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第二三级分界线: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2. 季风非季风区分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 3. 内外流区域分界线:北段为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祁连山东端。 4. 干湿区的界线: (1)湿润区与半湿润区分界线:800毫米等降水量线。 (2)半湿润区与半干旱区分界线:400毫米等降水量线。 (3)半干旱区与干旱区分界线:200毫米等降水量线。 5. 南北方分界线:秦岭-淮河。 二、我国三大自然区区域差异和季风影响 1. 三大自然区区域差异 自然区地形气候人类活动及其利用方向 东部季风区平原丘陵季风气候显 著,雨热同期人类对自然环境影响广泛深刻,是我国主要农耕区,以粮食生产为主,因地制宜大力发展副业 西北干旱半干旱区高原盆地大陆性显著, 太阳辐射较 强,日照较长人类对自然环境影响小,畜牧业为主,合理发展绿洲农业 青藏高原高寒区高原高寒,风大, 太阳辐射强, 日照长人类对自然环境影响弱,畜牧业为主,适当发展农、林业 2. 三大自然区内部差异及成因 自然区主要差异因素东部季风区南北差异热量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东西差异水分

青藏高原高寒区垂直差异海拔高度 3. 季风对我国降水量的影响 (1)降水量的空间分布规律: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2)降水量的时间分布规律:集中在夏秋季节(5-10月),南方雨带到来早退得迟,雨季长,北方相反。 (3)夏季风强的年份,易出现南方干旱北方洪涝的灾害;夏季风弱的年份,则相反。 三、我国三个经济地带区域形成原因及区域协调发展 1. 三个经济地带的形成原因 经济带自然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 东部经济地带面向大海,具有开 放性和便利的海 运。气候湿润,雨 热同期,利于作物 生长。地势低平, 利于开发产业结构相对优 越,农村工业化、 城镇化程度较高, 生产力水平较高 人们思想观念较开 放,有较强的竞争 危机感和紧迫感。 经济起步早,有良 好的社会经济基 础,经济结构较 优,国家政策优惠 中部经济地带距海远,长期处于 较封闭状态。多属 于干旱区和高寒 区,海拔较高,极 不利农业发展乡镇企业不发达, 生产力水平较低, 经济发展速度相对 迟缓 人们思想观念较保 守,竞争危机感和 紧迫感较弱。经济 起步晚,经济结构 不很合理,对外开 放较迟 西部经济地带 2. 区域协调发展:东部发挥沿海优势,建设高科技开发基地,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和集约化农业,充分发挥技术创新优势,加强传统工业基地的技术改革,大力开拓新兴产业,发展外向型经济。中部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建成能源和原材料基地,大力发展农业,建成商品粮基地和农林渔副业生产基地,加强东西向运输通道建设,发挥桥梁作用,扩大对外经济贸易。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重点抓好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建设,加强牧区建设,发展林牧业,加快科教发展和人才开发,积极发展有特色的优势产业。加强东、中、西部经济交流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和共同发展,形成各具特色的经济区和经济地带。 四、我国水土流失问题 1. 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黄土高原、太行山区、长江流域、华南

区域地理知识点总结

区域地理----考点梳理 世界七大洲, 四大洋的地理分布与概况 中国的地理位置, 疆域与行政区划 中国的地形, 地势的主要特征以及主要山脉与地形区 中国北方地区, 南方地区, 西北地区, 青藏地区四大地理单元的区域差异 不同区域自然环境, 人类活动的差异 不同开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与生活方式的影响 产业转移与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开展问题及其产生的危害,以及有关的治理爱护措施 主要河流及其水文特征 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开发建立的根本内容,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 区域农业生产的条件, 布局特点与问题,农业持续开展的方法与途径 区域能源与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开展的关系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推动过程,以及过程中产生的主要问题及解决对策措施 区域地理学问框架 区域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特征描述方法 〔一〕自然地理特征 1.地理位置特点: 经纬度位置 海陆位置 相邻位置 2.地形特征, 分布及成因

地形特点:地形组成, 地势特点, 地表形态特征 地形分布: 地形成因: 地质灾难: 气候类型: 气温特点:冬夏气温上下, 气温较差, 温度带 降水特点:降水量多少,降水季节安排特点, 气温与降水协作状况, 干湿区 光照状况: 主要气象灾难: 气候成因:主要从纬度, 大气环流, 海陆因素, 地形因素, 洋流因素分析 4.河湖水系, 水文特征及成因 河流水系特点:发源地, 流经地形区, 国家或地区, 注入海洋〔湖泊〕, 流域面积, 上中下游分段, 支流数量与分布, 河网密度 河流水文特点:水量大小, 水位季节改变大小, 汛期长短, 含沙量大小, 结冰期长短, 有无凌汛 河流补给类型:雨水补给, 季节性融雪补给, 冰川融水补给, 湖泊水补给, 地下水补给 成因:位置, 地形, 气候, 植被, 土壤等确定 经济利用:水力, 航运, 浇灌, 养殖 5.植被, 土壤类型, 分布及特征 农业生产自然资源:土地资源, 气候资源, 水资源以及生物资源 工业生产自然资源:矿产资源, 能源, 土地资源, 水资源与水运条件等 自然旅游资源:地质地貌景观, 河湖水文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