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赫哲族研究综述

赫哲族研究综述

赫哲族研究综述
赫哲族研究综述

赫哲族研究综述

○郝庆云

赫哲族是中华民族的一员,历史悠久,文化丰富。其先民是先秦时的“肃慎”,汉魏时的“挹娄”,南北朝时的“勿吉’,隋唐时的“靺鞨”,辽金元明时的“女真”。17世纪初,居住在黑龙江中下游、松花江、乌苏里江流域的族群经过迁徙、凝聚,形成新的民族共同体,并以“赫哲”、“黑斤”等名称见于《清实录》等清代文献中,由此至今赫哲族已有300余年的历史。赫哲族的历史发展进程与整个中华民族的命运休戚与共,历经沧桑。19世纪中期,由于沙俄的侵略和中俄《瑷珲条约》、中俄《北京条约》的签订,赫哲族先是被分割为中国的赫哲族和俄国的那乃人,而后,俄国境内的赫哲族又被分割为那乃人与乌尔奇人两部①。因此,今天的赫哲族已成跨居中俄两国东段边界的跨界民族,我国境内赫哲人主要居住在黑龙江省同江市街津口乡、抚远县八岔乡、饶河县四排乡、佳木斯市敖其乡等地,据2000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统计为4 640人,是我国人口较少的民族之一。俄罗斯境内的赫哲人(那乃人)主要居住在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的那乃区、阿穆尔区、共青团区、乌尔奇区、共青团市,另外小部分居住在滨海边疆区和萨哈林岛,是俄罗斯远东地区人口最多的土著民族,据1989年苏联政府统计为15 256人。在中俄两国不同文化的影响和作用下,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赫哲族、那乃人彼此相互渐渐异化,分别被汉族或俄罗斯族日益同化,并在汉族或俄罗斯族的影响与帮助下,走上了现代化之途。

清初,赫哲族有“通古斯雄族”②的赞誉,在满族统一祖国,巩固东北边陲,抗击沙俄入侵等方面均发挥了巨大作用,加之以大河捕鱼为特色的渔猎文化和举族信仰萨满教等文化现象的弱化、异化、同化等社会文化的变迁,早已引起了世人的关注和研究,尤其是中俄日三国民族学、历史学、人类学学者的研究成果数量大,系统,全面,研究队伍稳定且有一定的规模。

一、中国学者对赫哲族的研究状况

我国学者对赫哲族的研究大致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20世纪30年代以前,即清代及其以前处于历史记录描述阶段,尚未对其社会历史文化的特点、规律进行探讨。《竹书纪年》、《史记》、《汉书》、《三国志》、《隋书》、《旧唐书》、《新唐书》、《辽史》、《金史》等文献,记载了赫哲先民“肃慎”、“挹娄”、“勿吉”、“靺鞨”、“女真”的居住地域、社会组织、民族生活等情况。这些古代文献中有关赫哲先民的记载,是今天国内外研究赫哲族的基本史料。

清代的官修著述,如《清实录》、《皇清职贡图》、《三姓副都统衙门档案》;个人著述,如张缙彦的《宁古塔山水记》与《域外集》,吴桭臣的《宁古塔纪略》,杨宾的《柳边纪略》,曹廷杰的《东北边防辑要》、《西伯利东偏纪要》、《东三省舆地图说》以及清代文书档案,均对清代的赫哲族有较多的记述。尽管上述著述都不是关于赫哲人的专著,但其中关于赫哲人的记述弥足珍贵,是目前研究

清代赫哲族的重要资料。

20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为第二阶段,赫哲族研究进入了学科性专题研究阶段。1930年春夏之际,著名的民族学家凌纯声与商承祖先生深入到松花江下游地区(从依兰至抚远),实地调查了当时俗称“鱼皮鞑子”的赫哲族,此次田野调查历时三个月。这一次赫哲族实地调查被认为是中国第一次正式的民族学田野调查,开创了我国民族学、人类学实地调查的实证传统。1934年,该调查报告由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以《松花江下游的赫哲族》为题出版发行。全书共分:东北的古代民族与赫哲族,赫哲族的文化,赫哲族的语言,赫哲族故事四部分③。该书是我国民族学、人类学第一部科学的民族志书,也是世界现代人类学的经典著作,又是研究黑龙江流域少数民族的最有价值的学术著作。自《松花江下游的赫哲族》一书问世后,“赫哲”一称开始广为流行并成为我国赫哲族的正式族称。尽管《松花江下游的赫哲族》一书的学术成就是巨大的,但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主要有两点:其一是该书所论及的只是我国境内的赫哲人,没有涉及到同时代苏联境内的赫哲人(那乃人);其二是该书所论及的主要是20世纪初我国境内赫哲人的各方面情况,对赫哲人早期原始古朴的传统文化尚未论及,更没有涉及对赫哲族社会文化发展规律性问题的探讨。

第三阶段是20世纪50年代至21世纪初,赫哲族的研究工作进入研究队伍专业化、职业化,研究成果科学化、系列化的发展阶段。严格地讲,对我国境内的赫哲族展开广泛而深入的调查研究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党和政府为了加强民族团结,共同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迈进,自1957年至1958年,在国务院的统一部署和领导下,我国的民族工作者和民族研究人员对我国境内的赫哲族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调查。根据调查材料,编写了《赫哲族社会历史调查》和《赫哲族简史》④。这两部著作对《松花江下游的赫哲族》一书有所补充和发展,将我国赫哲族研究提高到了一个新阶段。

20世纪80年代,赫哲族研究开始逐渐步入繁荣时期。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和黑龙江省民族研究学会、黑龙江省音协的领导组织下,组成“抢救赫哲族民间文学联合调查组”,先后于1980年和1981年两次深入赫哲地区,采录了大量的赫哲民间文学资料。这两次采录到的,以及后来采录到的赫哲伊玛堪、特仑固、说胡力、嫁令阔等诸多体载的作品,经过有关人员的翻译、整理,以汉文的形式陆续刊载在黑龙江省民族研究会编辑出版的《黑龙江民间文学》

(2,5,12,20,21)上,大量赫哲民间文学作品的整理出版,不仅为开展赫哲族文学研究提供了素材,而且为开展赫哲族历史、社会、经济、文化、宗教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黑龙江省考古和历史工作者,通过开展黑龙江省内的考古工作,对黑龙江省赫哲等少数民族古代历史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孙秀仁、干志耿的《论辽代五国部及其物质文化特征———辽代五国部文化类型的提出与研究》,干志耿、魏国忠的《绥滨三号女真墓群清理与五国部文化》,张泰湘、吴文衔的《赫哲族历史研究的几个问题》,史学谦、金泰顺的《依兰县永和、德丰清墓的发掘》等论文,以考古发掘的成果为依据,对赫哲先民、赫哲族源、清初赫哲族的物质文化等问题作了客观详尽的分析和探讨,提出了精辟的见解。张泰湘、吴文衔其文曰:“凡居住在黑龙江中下游、松花江下游、乌苏里江流域以捕鱼为主要生活来源的、操通古斯—满语的部落都可以包括到赫哲族先人的群体中去。”他们从考古学的材料出发,认为隋唐时期的靺鞨(主要是黑水靺鞨),辽代的兀惹,元代的兀者(吾者)的后裔,清初称七姓野人,他们是赫哲群体中的重要成员。“满族和赫哲族

本为一支”⑤。

1983年,黑龙江省民族研究所成立,从此,对黑龙江地区少数民族的研究工作(包括赫哲族研究)有了专门的机构和稳定的队伍。1985年,黑龙江省民族研究所创办了《黑龙江民族丛刊》,该刊是以研究黑龙江地区赫哲、鄂伦春、鄂温克等族为主的民族学研究专刊。

自1985年以来,从事赫哲族研究的队伍不断扩大,在这些研究人员中,有民族工作者,有各学术部门的专家、学者,有赫哲族人士,使赫哲族研究进入了专业研究与群众性业余研究相结合的发展阶段。随着研究队伍的不断扩大,研究成果也日见丰硕,约有百余篇有关赫哲族研究的论文刊登在《黑龙江民族丛刊》、《北方文物》等刊物上。这些论文在继承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赫哲族历史、经济、文化、宗教作了进一步的探讨和研究。其中较有影响的论文有李松华《赫哲族舞蹈考察报告》,韩福堂《关于发展赫哲民族经济的探讨》,毕力扬·上清《赫哲族传统民歌概况》,隋书金《赫哲民间文学研究》,汪纷玲《再论萨满教与伊玛堪》,傅朗云《赫哲“伊玛堪”探源》,张嘉宾《依兰赫哲族三姓考》等。尤志贤、傅万金编写的《简明赫哲语汉语对照读本》,是由赫哲人编写的我国第一部关于赫哲语的著述,全书共分:语音、词法、句法、词汇、会话、附录等章节,该书为赫哲语的研究提供了基础资料。尤志贤编译的《赫哲族伊玛堪选》,共编译了4部长篇伊玛堪,不但有汉文译文,而且还有赫哲语标音,在赫哲民间文学作品的整理上达到了一个新水平。1999年,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了赫哲族学者舒景祥主编的《中国赫哲族》,该书的资料性较强。2003年,哈尔滨出版社出版了张嘉宾著《黑龙江赫哲族》,该书最大的特点是反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我国赫哲族发生的巨大变化,是对《赫哲族简史》的补充和发展,更值得关注的是书中对俄罗斯境内赫哲人(那乃人)的社会文化习俗进行了介绍,并与我国赫哲人的同类民族事象进行了比较研究。

总之,20世纪80年代以来,关于赫哲族的研究成果出现了专题化的倾向,如针对传统的渔猎经济文化变迁的研究,专论赫哲族原始宗教、语言、文化、渔业生产、伊玛堪等,涉及到赫哲族的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研究水平也超过了以往任何一个时期。有些著述借鉴、吸收了国外关于文化变迁和现代化的理论,视角新颖,观点明晰。我国赫哲族研究进入了一个全面深入发展的新阶段。

二、俄国学者对赫哲族(那乃人)的研究状况

近代以来,许多国家的学者被黑龙江中下游地区复杂的民族成份,社会经济文化事项及复杂的民族过程所吸引,纷纷前往这里进行考察,撰写了一系列民族调查报告或论文,其中俄国学者(包括沙俄和苏联、俄罗斯时期的学者)的成果最丰富。俄国学者对那乃人的研究主要是从民族学角度,运用田野调查资料对其境内的那乃人进行研究。他们对那乃人的研究大体分为二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17世纪中期至20世纪初,沙皇俄国学者为适应本国政府侵华和对远东地区统治的需要,进行了大量的民族学田野调查,考古调查与发掘工作,获得了大量资料,在此基础上产生了一批学术著作。Л·И·什连克(Л·И·ШрЕНК),是俄国著名的民族学家、博物学家,俄国皇家科学院院土。他是黑龙江流域各族历史和文化研究的奠基者。1854~1856年,他在这里考察期间,绘制了黑龙江下游的民族学地理图,并搜集到了大量珍贵的调查资料。什连克利

用这些资料发表了一系列学术论文,并撰写了民族学专著《阿穆尔地区的异族人》,共三卷,在圣彼得堡问世,第一卷1883年出版,主要内容是黑龙江流域各民族的人类学特点和边区历史;第二卷1899年出版,论述了黑龙江流域各族的物质文化和社会结构;第三卷是在什连克逝世后的1901年出版,这一卷阐述了黑龙江流域各族的精神文化和宗教信仰。该书从民族学的角度对吉里亚克人、尼夫赫人、果尔特人(那乃人)、乌尔奇人等进行了详细描述,被俄国学者誉为阿穆尔地区民族学百科全书。什连克在他的这部著作中,首次运用民族学比较方法,研究了黑龙江下游各民族的起源问题。他的这部著作至今对于研究黑龙江流域各民族,包括对那乃人、乌尔奇人的族源、分布,体貌特征,经济活动,住宅特点,宗教信仰等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Р·К·马克(Р·К·МААК)对小民族的民族学研究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他作为俄国皇家地理学会西伯利亚分会的主要成员,在西伯利亚工作了27年(1855—1884年)。在此期间,他先后三次率考察队到雅库次克的维柳斯克区、黑龙江沿岸和乌苏里江河谷地带考察,每次都写出大量的旅行记或考察报告。1859年在圣彼得堡出版的《黑龙江旅行记》和《黑龙江旅行画片集》以及1861年出版的《乌苏里河谷地区的旅行》就是P·K·马克根据他在黑龙江沿岸考察时写的日记和所搜集的资料撰写而成的。在他的旅行记中包含了大量关于赫哲族、满族的民族学资料,其中对那乃民间文学、习俗特征,乌苏里地区那乃人对植物的利用情况的记录和描述十分珍贵。著名的地理学家H·M·普热瓦利斯基于1867~1869年对乌苏里地区进行了学术考察,根据考察资料撰写了《乌苏里地区旅行记(1867—1869)》、《滨海南部地区的异族人》,书里记录了现已消失的乌苏里地区那乃人的生活习俗、民族经济等文化特征。这两部著作奠定了他的学术地位。1895—1896年,П·П·希姆克维奇(П·П·ШИМКЕВИч)根据阿穆尔总督的要求,以行政官员的身份对通古斯卡河及其支流谢普奇基河进行了三次考察,收集了关于那乃人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尤其是宗教仪式、习俗方面的资料,记录了那乃人的民间传说,并陆续整理出版了《阿穆尔州和阿姆贡河流域异族人现状》(1895年)、《果尔特人萨满研究资料》(1896年)、《果尔特人的习俗、信仰及传说》(1897年)等著作。

被苏联学者誉为“卓越的民族学家”Л·Я·施特忍堡(Л·Я·ШТЕРНБЕРГ)曾于1889—1897年被流放到远东地区,他对这里的那乃人社会家庭关系、民族历史、物质和精神文化进行了研究,撰写出一系列被认为具有重要学术价值的民族学著作:《吉里亚克人、果尔特人、奥罗奇人、涅吉达尔人、阿伊努人》(哈巴罗夫斯克,1933年版)等。他通过对那乃人和乌尔奇人的民族自称、氏族成份、语言的研究,得出那乃人、乌尔奇人、奥罗奇人是一个民族的结论⑥,纠正了Л·И·什连克等学者对黑龙江流域土著民族的某些错误认识。继Л·Я·施特忍堡之后,Н·К·卡尔格尔著有《乌尔奇人的氏族成份》(载《苏联北方》,1931年,第5,6期);《果尔特人血缘体系划分》(载《民族学资料集》,列宁格勒,1927年版)等。Т·И·彼得罗娃出版了《那乃语的乌尔奇方言》(列宁格勒,1936年版)。利普斯卡娅著有《那乃人》(载《西伯利亚民族学》,莫斯科—列宁格勒,1956年);《关于那乃地区之行的简要报告》(载《民族学》,第3卷,1940年)等。这些著述都继承和发扬了Л·Я·施特忍堡的学术传统,除了民族学方面的著作外,还积累了不少民族语言学资料。

那乃人是俄罗斯境内黑龙江下游地区人口最多的土著民族,关于这个民族的研究,我们不能不提到И·А·洛帕金(И·А·ЛОПАТИ)这个名字。他从

1912年至1917年对俄罗斯境内的果尔特人进行了为期5年的田野调查工作,在此基础上撰写成《阿穆尔河、乌苏里江、松花江流域的果尔特人》一书。全书共分:序言、物质生活、社会与家庭、精神文化等章节。书中提出了一个前瞻性的结论,即那乃人将很快地被俄罗斯族同化⑦。这部书的最大价值是记录了1917年革命前那乃人的文化状况。由于洛帕金开展的调查工作比凌纯声早18年,因而此书所记载的有关赫哲人传统文化的资料比《松花江下游的赫哲族》中的同类资料更丰富,更原始,更有价值。该书是研究那乃人的必读著作,然而,此书所涉及的仅仅是沙俄统治时期俄国境内的那乃人。

20世纪初至20世纪末为第二阶段,这一时期的研究成果较客观,科学性亦较强。苏联学者对那乃人的民族学研究成果超过了我国。十月革命胜利后,苏维埃政权为了深入地了解和帮助那乃等北方小民族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成立了专门的研究机构———苏联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和远东分院,组织一批学者进行远东地区民族调查、考古调查与发掘,及相应的研究工作,揭示了许多新的事实,如Н·А·利普斯基,А·П·奥克拉德尼克夫、Ю·А·谢姆、А·В·斯莫良克等。这些学者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行专题性或综合性研究,并开始注意到俄罗斯文化对那乃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巨大影响。1956年,在莫斯科一列宁格勒出版的《西伯利亚民族志》一书,集中了苏联学者对那乃等北方小民族的研究成就。

Ю·А·谢姆(Ю·А·СЕМ)的《19世纪那乃人的氏族结构及其解体》(符拉迪沃斯托克,1959年)探讨了氏族成分、民族起源、社会制度等,学术价值很高。1985年出版的А·В·斯莫良克(А·В·СМОЛЯК)所著《下阿穆尔流域和萨哈林岛诸民族的传统经济和物质文化》中对那乃族传统的渔业工具、狩猎工具、交通工具、服装等均有较详细的论述。1986年出版的В·А·阿夫洛林(В·А·АВРОРИН)所著《那乃语和那乃民间文学资料》一书共收入44篇那乃民间文学作品。在这44篇民间文学作品中,有许多作品在体裁、内容、风格等方面与已出版的我国赫哲族的民间文学作品雷同,这充分表明那乃民间文学与赫哲民间文学在渊源上的同一性。1991年,出版了Е·А·戈耶尔(Е·А·ГАЕР)所著的《那乃人传统的日常礼仪》,作者是那乃族学者,熟知本民族的风俗人情、礼仪规则,又长期从事那乃族的研究工作,可谓得天独厚。书中有许多内容是汉文资料所没有的记录。例如,有关刨木花在那乃人生产、生育、丧葬等方面所起的重大作用,在汉文资料中基本没有记载⑧。

1991年出版的А·В·斯莫良克所著《萨满:萨满其人、功能、宇宙观》中的许多内容可填补中文资料在赫哲萨满教方面的不足。1994年,圣彼得堡科学出版社出版了Л·Я·伊瓦山柯(Л·Я·ИВАЩЕКО)主编的《17至20世纪乌尔奇人的历史与文化》,这是一部全面、系统地研究乌尔奇人的物质文化和民族经济发展历程的专著。书中阐述的乌尔奇人历史与文化和那乃人大同小异,认为乌尔奇人与那乃人同源同流,乌尔奇语言是那乃语的方言。2001年,莫斯科科学出版社出版了А·В·斯莫良克编辑的《下阿穆尔和萨哈林岛的民族》一书,书中用大量的图片资料描绘了黑龙江下游民族的历史与文化,是近年来关于黑龙江下游地区民族研究的总结性著作。2003年,圣彼得堡科学出版社出版了В·Л·拉林(В·Л·ЛАРИН)、В·А·图拉耶夫(В·А·ТУРАЕВ)合著的《那乃人的历史与文化》,该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那乃人的族源、氏族成份、家庭关系和社会关系,传统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民族语言和那乃文字使用情况等。

俄国学者关于黑龙江流域民族的田野调查资料得到了世界学术界的重视,Л·И·什连克、Р·К·马克的民族学著作,曾被西方学术界誉为“关于东北亚民族的第一手材料”。19世纪末,Л·Я·施特忍堡关于尼夫赫人(吉里亚克人)的调查,被恩格斯肯定为有价值、有意义的成果,并亲自将其中一篇报告翻译介绍给西方学术界。俄国学界对那乃等民族的研究是伴随并服务于沙皇俄国向东部地区的扩张活动,因此,他们的成果中往往带有殖民色彩,有的地方甚至积非成是,但也不乏有价值的史料,可弥补我国史料的不足,在使用时需对其史观、史料加以甄别。

三、日本学者对赫哲族的研究状况

日本方面论及赫哲族的最有影响的著述当属成书于1808年的日本学者间宫林藏所著的《东鞑纪行》。该书对居住于黑龙江下游及库页岛的赫哲等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及贡貂赏乌林情况有较详细的论述,书中还记述了作者与赫哲族舒穆鲁氏的佼佼者正红旗满洲世袭佐领托精阿会见的情况,当时托精阿是三姓副都统衙门派往德楞负责办理贡貂与赏乌林事宜的三个主要官员之一⑨。该书的中译本于1974年出版。

20世纪30年代以后,“满蒙学派”的学者对黑龙江流域的民族进行了一些调查和研究,如白鸟库吉,鸟居龙藏等,其中田野调查资料添补了民国时期关于赫哲等民族记录的缺欠。庄村谦吉是伪满康德元年(1932年)同江县公署参事官,著有《同江县事情》一书,记录了同江县的行政、治安、财政、金融、农业、工商业、畜牧业、水产业、教育、宗教、社会事业、卫生、交通、通信等情况,其中包括当时赫哲人的一些生活、风俗、生产、教育等情况,史料价值较强。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许多日本学者到中国赫哲族聚居地和俄罗斯远东那乃人地区进行考察,撰写了许多专著和论文。北海道大学和札幌大学教授池上二良于1989年访问了同江市街津口赫哲民族乡和饶河县四排民族乡。奈良国立文化研究所主任浅川滋男于1995年至1996年曾三次访问黑龙江,调查了同江市街津口赫哲民族乡,黑河市新鄂、新生、新兴鄂伦春民族乡,讷河市兴旺鄂温克民族乡。他回国后于1996年在住宅学术年刊上发表了《东北亚通古斯满语诸民族民居历史调查研究》的长篇学术报告。千叶大学文学部教授荻原真子多次到哈巴罗夫斯克那乃自治区调查研究,撰写了《那乃人的英雄叙事诗》、《那乃人的文化》、《那乃人的英雄故事》等著述。东京外国语大学外国语学部副教授风间伸次郎,曾连续十年近20次到俄罗斯那乃村庄访问采录,先后发表有五卷本的《那乃人的故事传说》。

日本学者中村和之撰写了《托精阿家系研究》、《有关黑龙江省赫哲族文献》等文章。1991年,北海道新闻社出版了《虾夷锦的来源》一书。该书认为,在清代,中国江浙一带的丝绸制品经京杭大运河运至北京,由北京又运至沈阳,再运至宁古塔(现黑龙江省宁安县)和依兰。通过贡貂和赏乌林制度,大量的丝绸和丝绸制品便由宁古塔和依兰流入赫哲等东北亚少数民族人士手中。这些丝绸又经松花江、黑龙江,越过鞑靼海峡到了库页岛,通过山丹交易,进入日本的北海道等地。由于日本人最初是从阿伊努人中得到这些丝绸的,故称之“虾夷锦”。该书取材于中国的赫哲族聚居区和俄罗斯联邦的那乃族聚居区某些真实情况,其学术价值很高。

纵观日本学者对赫哲族的研究主要是从民族学、人类学的角度进行田野调查,侧重于民族文化事项的研究。早期研究成果政治倾向性较强,20世纪50年代以后的成果学术性、专题性较强。

四、结语

毋庸讳言,拙稿虽然力求全面、准确,公允,但因所见资料及笔者学识有限,也只是一个初步的考察结果,欢迎批评指正。笔者根据上述考察的结果及相关思考提出如下几点建议,以就教于方家。

1.赫哲族研究应进行广义、整体和跨国界研究。现今的赫哲族应包括我国境内的赫哲族和俄罗斯境内的那乃人、乌尔奇人。由于种种原因,除《皇清职贡图》、《宁古塔纪略》、《宁古塔山水纪》、《西伯利东偏纪要》所记述的是整个赫哲群体的情况外,其余中国学者和俄国学者所论及的都是本国境内的赫哲族或那乃人,或者由于苏联政府在民族识别上的错误,学术界至今陷入乌尔奇人非那乃人的误区,致使学术研究带有很大的局限性,研究成果多为对赫哲族的局部研究。研究内容偏重语言、文化,缺少全面、系统、整体、多学科的综合性研究。从跨界民族角度进行比较研究的也很少。

2.赫哲族研究需要动态研究。以往的研究多为静态研究,即多以某一民族事项为单元进行专题研究,对其不同时代的社会文化进行纵向对比研究的较少。赫哲族、那乃人分别受本国主流文化和现代化的影响,社会文化在横向上已经并正在继续发生着变异。只有从社会文化变迁上进行纵横比较研究,才能全面深刻地认识其社会和文化,从而对民族文化变迁的诸多因素及发展轨迹和前景产生科学认识。

3.现代化是任何民族或国家无法回避的问题,应及早地进行赫哲族、那乃人的现代化道路和模式研究。中俄两国历史、文化背景不同,但曾拥有相同的政治体制(社会主义制度),赫哲族、那乃人深刻的社会变迁就发生在此时,即赫哲族、那乃人在两国政府的分别扶持下都程度不同地进行了现代化建设。对比其现代化过程中的异同,进行相互借鉴是极具现实意义的论题。对通古斯诸族的现代化进程亦大有裨益。

4.应建立通古斯诸族研究体系。以往的研究成果多为族别史、地区史、民族志。赫哲、鄂温克、鄂伦春同属满—通古斯语族民族,彼此在历史和文化上有较为密切的联系,通过研究体系进行比较研究,可使我们对满—通古斯语族各民族的共性和个性有更全面的认识。

注:

①张嘉宾:《果尔特与黑斤》,《北方文物》,1992年第4期,第54-55页。[俄]О·П·苏尼克:《乌尔奇语》,列宁格勒,1985年版。

②鸟居龙藏:《东北亚洲搜访记》,汤尔和译,上海,商务印书馆,1926年版,第143页。

③凌纯声:《松花江下游的赫哲族》,南京,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出版,1934年版。

④《民族问题五种丛书》黑龙江省编辑组《赫哲族社会历史调查》,牡丹江,黑龙江朝鲜民族出版社,1987年版。

赫哲族简史编写组:《赫哲族简史》,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⑤张泰湘、吴文衔:《赫哲族历史研究的几个问题》,《黑龙江文物丛刊》,1982年第1期。

⑥А·И·克鲁沙诺夫:《苏联远东史(17世纪—1917年2月)》,莫斯科,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22页。

⑦И·А·洛帕金:《阿穆尔、乌苏里、松花江流域的果尔特人》,符拉迪沃斯托克,1922年版,第3页。

⑧刨花、刨木花:赫哲人(那乃人)早年没有纸张和布料,用稠李子木、柳木、锻木削成又薄、又长、又柔软的木头花作为替代品。这些刨花可用做棉絮、绷带,由于具有杀菌作用,还常用做药品。刨花也是萨满祭祀用品。

⑨间宫林藏:《东鞑纪行》,北京,商务印书馆出版,1974年版。

东北方言常用词语的演变(初稿)

东北方言常用词语的演变 绪论 方言是一种社会现象。多数方言的形成,是由于封闭、阻隔、交流不畅、语言发展不同步的原因。每个地方的方言在经过了历史的洗礼后都会有所变化,经济在变化,生活环境在变化,地方方言也会有所变化。有的地方语音的变化比较大,比如吴方言,“随着时代的变化,经济的发展,语音在近年来发生了更多变化,即使是没有受过专门语音训练的苏州人,也能较明显感受到苏州新老派方言发音的区别。”东北方言作为北方方言的一种,简洁、生动、形象,富于节奏感,这与东北人豪放、直率、幽默的性格十分吻合。 东北方言与普通话的语音差距比较小,普通人能够通过语调感受到区别。人们可以比较容易通过语调判断出说话者是东北人。30~40年代的老人与我们80年代后的年轻人用词上就有很大的差距。一个纯粹的并且受普通话影响不大的南方老人,几乎是很难听懂东北的老年人所说的他们那个年代的东北方言;相反,如果听六七十年代和八十年代以后的人说话就会很容易了解说话者所要表达的意思。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差别呢?就是80年代后的年轻人已经把很多古老的比较生僻的地方方言中的日常生活用语自觉地排斥了。不过语音方面并没有多大的变化。 “词汇和词义的发展是和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现实现象的认识的变化紧密联系着的。”日常生活词汇的变化,在东北方言中最明显。不同类的词汇变化是不同的,变化的方式也有很多种。东北方言的变化方式也可以从五个方面进行归纳:词语用法的扩大或缩小;意义的扩大或缩小;词语的消亡;新生的词;词义的转移。 随着东北俗文化的推广,东北小品频频出镜,这也让各个地方的人熟悉了东北方言。但是很多人只是能从语调和句调中听出东北方言的特点,如果从历史经济学角度研究,东北方言的日常词汇经过了时代的变迁,变化尤其明显。词汇的变化以60年代左右的人为一个过渡,他们既用三四十年代使用过的词,也掌握很多新生于八十年代以后的流行语,他们的词汇是一个新与旧的混合。很多词已经逐渐消失,这些词大部分都是表现一些日常用品和具体实物的词语,人们的日常生活用品在不断更新换代,有些已经被淘汰,比如:巴锯子、电匣子、柪子等,这些事物的淘汰使得相应的词也随之消失。新的科技也引进了新的生活用品,比如:电脑、空调、手机等等。新事物的产生,也伴随地产生了大量的新词。旧词的消亡和新词的产生在东北方言词汇变化中是最为明显的现象。 “词义的演变是指形式不变,而意义发生了变化。词义是和词的语音形式结合在一起的人们对现实现象的反映,现实现象的变化自然会引起词义的变化。”东北方言的演变也与这个大方向相同:一是城市里面的语言,影响了乡下方言。城市的发展较农村快,接触的新生事物也相对较多。语言的流通性很大,更新换代的频率也比农村要高;二是经济发展地区的流行语影响了城市语言。一般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快,其生活中的新生事物就会很多,这样就会带动一个地方词汇的更新。三是受了普通话的影响。

赫哲族服饰文化研究

赫哲族服饰文化研究 (旅游管理学院12级旅游管理) 摘要:在我国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同江市、饶河县、抚远县,生活着一个有着悠久传统历史文化的古老民族——赫哲族。他们来自东海女真赫哲部落。赫哲族被称为鱼皮部落,他们用鱼皮制作的衣服经历了悠久的历史,鱼皮衣服制作精美,内容丰富,种类繁多。其制作的鱼皮衣服已经被列入第一批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当今社会,要把赫哲族的服饰文化与现行社会相结合,保护并发展这一传统文化的技艺传播。 关键词:赫哲族鱼皮衣服制作过程服饰文化 前言 对赫哲族服饰文化的研究,是一个长时间求证并认真钻研的问题,要结合实际情况和实地考察得出结论,要注重保护传统文化。 一、赫哲族的由来及发展历史 赫哲族是中国东北地区一个历史悠久的少数民族,来源于东海女真赫哲部,主要分布在黑龙江省饶河县、同江市、抚远县;少数人散居在富锦、依兰、桦川三县的一些村镇和佳木斯市;居住在富锦县大屯沿松花江上游的称“那贝”,居住在嗄尔当屯至津口村的称“那乃”,居住在勒得利村沿黑龙江下游至乌苏里江的称“那尼奥”。赫哲族生活的地方,是中国黑龙江省松花江下游与黑龙江、乌苏里江构成的“三江平原”。 [1]在这里,肥沃的土地极为宽广,河产资源丰富,河中多产大马哈鱼、黄鱼。这也造就了赫哲族鱼皮服饰的创作来源和物质保障。 二、赫哲族的鱼皮衣服及制作过程 赫哲族的服饰与赫哲族人们生活环境息息相关,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赫哲族鱼皮衣服是赫哲族的重要标志。赫哲族的人们早年大多穿着经过细致加工的鱼皮或兽皮。传统的鱼皮制作工艺包括剥鱼皮、干燥、熟软、拼剪缝合、艺术修饰等一整套加工过程。鱼皮制作工艺是个即将失传的传统古老手工艺,制作过程复杂、繁琐、笨重,艺人非常辛苦。现代多数鱼皮是用黑龙江特有的大马哈鱼皮来进行加工的,熟制皮子是其中一项重要工艺,有十多道工序。获取鱼皮的工具不是刀而是竹器,这样不会刮破损伤皮子。皮子取下后经过风干变硬,用刮刀整理,使之成为熟皮子。缝制的针也用鱼骨做成,线可以用动物的筋,或者用鱼皮切成细丝搓成线。由于鱼皮的大小有限,在剪裁上要充分考虑鱼皮自然色彩的搭配以及鱼皮接口的对称性,每一件作品都需要反复多次的拼料。鱼皮缝制的过程,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整个过程必须全部手工制作。鱼皮材料不同于棉布、丝绸,它的质地较厚,也很硬,每一针扎下去都要用力才能扎透。无论古老的民族服装还是近代服饰,鱼皮衣上一般都装饰着美丽复杂的云纹图案。 [2] 做一身鱼皮衣裤需要几十条鱼的鱼皮。鱼皮裤、鱼皮(鞋)样式没有男女之分,衣服则有男女之分;赫哲族的妇女穿着的鱼皮上衣,款式类似满族人的旗袍,襟长过膝,腰身稍窄,下身肥大,下摆底边较上宽大,过膝长袍的底摆呈扇状,袖肥而短,只有领窝没有衣领;领边、衣襟袖口、衣边下摆出镶边并补绣染上各种颜色的皮条云纹和动物花样,有的还在下摆缝上海贝壳、铜铃或璎珞珠之类的装饰品,以示别致美观;赫哲族中老年子的鱼皮衣款式多为立领、斜襟、长袖,扣饰多为鲶鱼骨磨制,领口、衣襟、袖口均用黑色云纹宽边镶滚,穿起来显得十分美观大方;在图案运上,赫哲族在服饰上应用最广泛的纹样造型云纹,因

东北方言词典(精华版)

A āi [挨剋] āi kēi 受到指责、训斥。[例]那家伙~多少次了,也没脸。 [挨梃] āi tìng 挨打,挨揍。[例]“李老疙瘩不~,是不会那么老实的。” [哀咕] āi gu 央告。[例]“小白鞋怎么~,他就是不答应。 ài [爱小儿] ài xiǎor 贪便宜,图小利。[例]那个姜老板是个土鳖财主,贪财~…… B bā [八杆子拨拉不着] bāgān??zi bō??la bù záo 互不相干,毫无联系。[例]“好好念书,是正经,别成天弄那些~的事情。” [八字没一撇] bāzì mé yī piě指事物尚无头绪。[例]别听他瞎扯,那事~呢。 [叭叭的] bābā??de 说话侃快、脆生。[例]那丫头说话~,就是做起事来糊涂。 [巴锔子] bājūzi 锔子。[例]“青砖面的锅台,秫秸穿的锅盖,打了三个~的水缸……”(《回头草》,载《绿野》1981年第3期) [笆篱子] bālí??zi 监狱。[例]“大前年,他躲劳工,藏在松木林子里,韩老六告了状,他被抓去蹲了三个月~,完了送到进寿当劳工。”(《暴风骤雨》) [扒瞎] bāxiā撒谎。[例]“二老歪,你寻思我~哪!”(《风雨月亮泡》),载《说唱艺术》1982年第1辑) bá [拔尖儿] bá jiānr (1)好胜,抢上。[例]二丫头在姐们里最能~。(2)居首位。[例]他在班级里学习~了。 [拔犟眼子] bá jiàng yǎn??zi 脾气执拗;说极端的话。[例]李二最能~,谁也犟不过他。bǎ [把家虎儿] bǎ jiā hǔr 过日子俭朴,不乱花钱[例]赵大嫂真能过日子,是个~。 [] bǎ??ba 屎。[例]别让孩子到处拉~。 bāi [掰扯] bāi??che 说话,讲道理。[例]“杨大叔,让我把破沙发拉回家去,~~看到底是谁跟我过不去。”(《北方曲艺》)1983年第3期) bái [白眼狼儿] bái yǎnr láng 指忘记别人情份或心意狠毒的人。[例]那小子是个~,你可不能理他。 bǎi [摆儿摆儿的] bǎir bǎir??de 神气的样子。[例]看人家~,挺有派儿。 bài [败家] bài jiā挥霍浪费。[例]那小子,纯是个~子。 [拜年嗑儿] bài nián kēr 恭维人的话。[例]那家伙真会说,满嘴~。 bān [班儿对班儿] bānr duì bānr 指年岁和其他方面相仿的人。[例]“那张大发是多好的孩子呀,从小和桃花~一块玩。”(《愁女难嫁》,载《春风》1983年第1期) bǎn [板板正正] bǎn bǎn zhèng zhèng (1)行动不越轨。[例]他干啥事都~。(2)衣物规整。[例]人家的衣服都是~的。 [板脚] bǎn jiǎo 因为鞋底太硬,脚在鞋子里面不舒服。[例]这双鞋太~了。走不上二里地他脚非磨起泡不可。 bàn

东北方言常用词汇集锦

东北方言常用词汇集锦 方言是一种独特的民族文化,每一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方言,它传承千年,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下面是XX 方言大全栏目收集到的东北方言常用词汇集锦,希望能够帮助你去了解更多的地区文化特色,认识方言蕴含的文化艺术。 语言,作为一种文化和传承文化的载体,博大精深。东北方言更是绚烂多彩。富于传情达意,展现东北人民彪悍、热情、开朗的性格,可以说东北话就是东北人性格的一种外在展现。今天,先列举一些比较常用的东北方言词汇,供各位鉴赏和学习,将来在到东北旅游,也就不需要翻译啦。昨天还有朋友说,除了照片以外什么都没看懂,这回不要紧了,有以下词汇垫底,再多的东北话也能看懂和听懂啦。 四级东北话词汇: 1,喇子:塑料水桶 2,喂得罗:下小上大的水桶 3,棒槌:人参,引申指能力差的人。 4,苞米:玉米 5,被垛:几床被垛在一起 6,哈喇:肉和油变质称

7,砬子:陡峭的石头山 8,喝咧:唱歌 9,喇忽:遇事疏忽 10,列巴:面包 11,母们:我们 12,那嘎哒:那个地方 13,干哈:干啥 14,稀罕:喜欢 15,贼:非常和特别,很 16,犊子:混蛋 17,扯犊子:闲扯、不干正经事 18,埋汰:脏 19,的瑟:不务正业或臭美XX免费论文大全20,整个浪儿:全部 21,随份子:随礼,随人情 22,松明子:含松脂的木柈儿 23,水筲:雪花铁做的上下一样粗的水桶24,双棒儿:双胞胎 25,甩剂子:发脾气 26,上外头:上厕所 27,上赶着:主动 28,善茬子:指软柔可欺的人

29,傻得呵的:痴呆的样子 30,傻拉吧唧:傻拉吧登,憨傻,痴呆 31,扫帚疙瘩:磨残的扫帚 32,赛脸:小孩不听话,给点阳光就灿烂。越不让干什么,就越干什么 33,隔路:泛指人的个性强,不愿与人交流,不合群。34,得瑟:泛指人不稳重,做事爱出风头。 35,胳应:讨厌 36,嘎咕:泛指做事与与众不同。 37,小嘎:就是指十多岁的小孩。38,半拉子:未成年的劳动力,只能顶八个成年人。 39,假假咕咕:不实在,辜负了别人的热情。40,图鄙:被骗或被耍了,还不知道,有有被人卖了还帮人家数钱的意思。 41,玻凌儿盖:膝盖 42,做喔:立刻 43,麻溜:快点 44,扒拉:用手或工具挪开物体。拨弄45,挠啃:泛指很久没有沾油水,或相关的东西。46,得意:喜欢。 47,掰扯:理论、研究,分析,计算,说道理48,白唬:就是说不着边际的话,能说,通常指能瞎说49,备不住:有可能,也许 50,刺挠:身上痒。

赫哲族研究综述

赫哲族研究综述 ○郝庆云 赫哲族是中华民族的一员,历史悠久,文化丰富。其先民是先秦时的“肃慎”,汉魏时的“挹娄”,南北朝时的“勿吉’,隋唐时的“靺鞨”,辽金元明时的“女真”。17世纪初,居住在黑龙江中下游、松花江、乌苏里江流域的族群经过迁徙、凝聚,形成新的民族共同体,并以“赫哲”、“黑斤”等名称见于《清实录》等清代文献中,由此至今赫哲族已有300余年的历史。赫哲族的历史发展进程与整个中华民族的命运休戚与共,历经沧桑。19世纪中期,由于沙俄的侵略和中俄《瑷珲条约》、中俄《北京条约》的签订,赫哲族先是被分割为中国的赫哲族和俄国的那乃人,而后,俄国境内的赫哲族又被分割为那乃人与乌尔奇人两部①。因此,今天的赫哲族已成跨居中俄两国东段边界的跨界民族,我国境内赫哲人主要居住在黑龙江省同江市街津口乡、抚远县八岔乡、饶河县四排乡、佳木斯市敖其乡等地,据2000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统计为4 640人,是我国人口较少的民族之一。俄罗斯境内的赫哲人(那乃人)主要居住在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的那乃区、阿穆尔区、共青团区、乌尔奇区、共青团市,另外小部分居住在滨海边疆区和萨哈林岛,是俄罗斯远东地区人口最多的土著民族,据1989年苏联政府统计为15 256人。在中俄两国不同文化的影响和作用下,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赫哲族、那乃人彼此相互渐渐异化,分别被汉族或俄罗斯族日益同化,并在汉族或俄罗斯族的影响与帮助下,走上了现代化之途。 清初,赫哲族有“通古斯雄族”②的赞誉,在满族统一祖国,巩固东北边陲,抗击沙俄入侵等方面均发挥了巨大作用,加之以大河捕鱼为特色的渔猎文化和举族信仰萨满教等文化现象的弱化、异化、同化等社会文化的变迁,早已引起了世人的关注和研究,尤其是中俄日三国民族学、历史学、人类学学者的研究成果数量大,系统,全面,研究队伍稳定且有一定的规模。 一、中国学者对赫哲族的研究状况 我国学者对赫哲族的研究大致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20世纪30年代以前,即清代及其以前处于历史记录描述阶段,尚未对其社会历史文化的特点、规律进行探讨。《竹书纪年》、《史记》、《汉书》、《三国志》、《隋书》、《旧唐书》、《新唐书》、《辽史》、《金史》等文献,记载了赫哲先民“肃慎”、“挹娄”、“勿吉”、“靺鞨”、“女真”的居住地域、社会组织、民族生活等情况。这些古代文献中有关赫哲先民的记载,是今天国内外研究赫哲族的基本史料。 清代的官修著述,如《清实录》、《皇清职贡图》、《三姓副都统衙门档案》;个人著述,如张缙彦的《宁古塔山水记》与《域外集》,吴桭臣的《宁古塔纪略》,杨宾的《柳边纪略》,曹廷杰的《东北边防辑要》、《西伯利东偏纪要》、《东三省舆地图说》以及清代文书档案,均对清代的赫哲族有较多的记述。尽管上述著述都不是关于赫哲人的专著,但其中关于赫哲人的记述弥足珍贵,是目前研究

东北方言与民族文化的多元性特色

摘要:东北方言和东北文化在中华语言文化的花园中别具特色,它丰富了中华民族语言与文化宝库,在现代社会中又以其独具的魅力,影响着人们的视觉和听觉。所以研究、挖掘东北方言的形成原因,了解东北方言的地域和文化的特色是很有必要的。关键词:东北方言;多元性;民族文化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多语言、多文种的国家,丰富的语言文字创造和承载了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东北方言和东北文化在中华语言文化的花园中又别具特色,不仅丰富了中华民族语言与文化宝库,而且在现代社会中又以其独具的魅力,影响着人们的视觉和听觉。所以研究、挖掘东北方言的形成原因,了解东北方言的地域和文化的特色是很有必要的。编辑。一、东北方言的形成东北方言是北方方言中的一种,其简洁、生动、形象、昂扬,富于节奏感,与东北人豪放、直率、幽默的性格相吻合。它是由历史的熔铸和自然的陶冶而形成的独特的多元性文化现象。东北方言具有多元性,研究东北方言的形成,有助于我们了解东北方言中蕴含着的中华民族文化特色。 1.东北方言是多元文化融合的结晶东北是一个汉、满、蒙、回赫哲、鄂温克、鄂伦春、达斡尔、锡伯、朝鲜等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多民族间300多年的互相融合,逐渐形成东北地区独具的风土人情和地方特色,并保留下无数反映少数民族风俗文化的词语,使东北方言呈现出别具一格的特色。如,东北方言中的“哈喇”(肉和油变质)、“喇忽”(遇事疏忽)为满语;松花(白色)江为女真语;吉林为满语,是“吉林乌拉”(“吉林”意为“沿”,“乌拉”意为江)的简称,因在松花江畔而得名;卡伦(边防哨卡)湖为锡伯语等等。 2.东北方言中的外来语吸收现象东北方言中不仅融入了众多的满族等少数民族词汇,还融入了俄语等外国语。如,称下小上大的水桶为“畏大罗”、称面包为“列巴”(俄语)等。 3.东北方言中的正字误读现象语言的发展是由中原地区向全国扩散的,尤其满族入主中原后关内汉族冲破封禁出关到东北地区谋生,俗称“闯关东”,还有清朝时大批流放人员来到东北,都给东北注入了中原语言和文化。但由于发展的不同步和传输手段落后造成的差异,有很多正字在传播中被误读,并约定俗成为方言。如,东北人常说的“母们”(我们)、“那嘎哒”(那个地方)、农村称呼老夫妇为“老姑姆俩”(老公母俩)、“干哈”(干啥)、“稀罕”(喜欢)都是误读而形成的。 4.东北方言中的一字多义现象一字多义也是东北方言的一种形成方式。如“贼”,在普通话里是小偷,在东北方言里则有“非常”和“特别”的意思。“犊子”在东北方言里是贬义词,近于“混蛋”的意思。但是语言环境不同意思也有不同。如“扯犊子”不是扯混蛋,而是闲扯、不干正经事儿的意思。 5.东北方言中的有待考查现象有一些东北方言很难找到它的出处和来历,外地人很难理解,但是东北人熟悉、认同、运用它。比如,“埋汰”(脏)、“整个浪儿”(全部)等。东北方言与其它方言一样,其形成不是单一、孤立的,所以我们有必要顺着东北方言这条藤,挖掘蕴含着的丰富的东北文化现象。二、东北方言蕴含的多元民族文化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地理位置、不同的气候条件、不同的地域特色会形成不同的人文景观,自然会产生与之相随的民族文化。下面,我们从东北方言日常吃穿住行几方面了解一下东北方言中蕴含的多元性的民族文化特色。 1.吃——饮食文化民以食为天。东北的饮食文化也带有多元民族文化性。东北有很多特色食品,广为人知的像满族的“萨其玛”、“豌豆黄”,朝鲜族的“冷面”、“打糕”,但平时吃得最普遍的还是各种“饽饽”。在东北的一些农村,春天吃“豆面饽饽”又称“豆面卷子”,夏天做“玻璃叶饽饽”(或作“波罗叶”),秋冬时,往往蒸“粘豆包”,而且一般人家做得较多,冷天放在外面冻上,随吃随馏。此外,一年四季都可以吃“苏子叶饽饽”,又叫“苏耗子”。做这些“粘饽饽”本是满族的风俗,满族人喜欢吃粘食,因为粘食耐饥饿,便于外出从事射猎活动食用,另外,粘饽饽还是他们祭祀用的食品。现在,在东北这些饽饽家家都会做,很多人都爱吃。由于清代山东人“闯关东”的较多,鲁菜在东北有较大的市场,再加上紧邻俄罗斯,与南北朝鲜交往频繁,亦受日本食风影响。“罗宋大菜”、“南韩烧烤”和“东洋料理”也传播到大部分城市,部分食馔也带点“洋味”。大酱应是山东人“闯关东”时带到关外的,就像山西人家家储备一缸陈醋一样,

全新东北方言土语全解析

吗灵: 蜻蜓 愚作:舒服 噶哈:干啥 马葫芦子:下水道 马路牙子:路边 扣逼飕飕:小气 哏(gen三声): 屁了吧唧的 尬(ga四声)点儿哈: 赌点什么 波灵盖儿:膝盖。 踏拉板:拖鞋 好赫儿: 好吃的,长用来逗小孩儿 锛(ber二声)儿楼(lou轻声): 前额 大鼻听:鼻涕 忽悠:丧失诚信,一味讨好某人的不着边际的语言行为。 邪呼:非常厉害或严重 卖呆儿:看热闹。 坷碜:不好看。 豁楞:搅和。 秀咪:腼腆,不好意思,憨态可掬的样子。 得瑟:喜形于色,臭显摆。 贼毙:太好啦,好得不得了。 消你:报复你。 叽咯浪:拌嘴、吵嘴。 边拉儿:旁边儿。 磨叽:喋喋不休,废话多。 不忿:不信,不服。

劲儿劲儿地:执着,有精神头儿。 哈拉味儿:油脂性的食品发霉变质后,产生的气味。 埋汰:引申为语言上的污蔑行为。 耍大刀:办事没准,戏弄人。 借比儿:邻居。 扒瞎:说话虚假成分大,顺嘴跑火车。 各应:烦人,讨厌。 秃噜:事情没办好。 瘪独子:混蛋。 二乙子:不男不女。 欠儿登:哪儿有事哪儿到。 吭呲瘪肚:速度慢,吃力,费劲儿。 刺挠:身体某个部位发痒。 横是:可能是。 扯哩哏儿棱: 瞎扯。 胡嘞嘞:形容胡乱说。 划魂儿:猜疑,犯寻思。 祸祸:践踏,糟践。 掺攉:把不同的东西混在一起。 浑儿画的:不明亮,有污垢。 车轱辘话:重复、絮叨的话。 扯:闲谈。 好信儿:好奇。 冲:蛮横。 抽冷子:冷不防,突然。 害事:挡碍,障碍。

吹着唠:说大话。 呲溜:脚下滑动。 蹿稀:腹泻。 寸劲儿:巧劲儿。 二五眼:能力差。 发苶(nie二声):精神不振。 打把势:睡觉不老实,总翻身 爸拉:附近 兴许:有可能 估莫:估计 虎:又鲁莽又笨 飞边子:裤腿磨损 大该:大街 意头:太阳 牙碜:食物里面沙子多 碗家柜:厨柜 三驴蹦子:农用车 棉猴: 棉大衣 姨子:肥皂 整景儿:装相儿 突了扣: 这个词儿用法太多了,说不清楚老(鼻子)了:老多了。 太夜了:常常形容天气比叫热~~~(太热了)吐洛皮了:比破皮严重一些。 先头:开始。 寒碜:寒酸的意思

浅谈赫哲族渔猎文化的继承与创新

浅谈赫哲族渔猎文化的继承与创新 董晓佳 赫哲族有着自己悠久的历史文化和地域文化,虽然没有文字,却通过口手相传,留下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民俗民间的文化宝藏。这些以渔猎文化为主体的民族民间文化宝藏,既蕴含着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又涵盖着这个民族所特有的精神风貌。因此,挖掘、探寻和整理这些宝贵的文化宝藏和精神财富,以一种全新的文化艺术理念传承和创新赫哲族渔猎文化的精髓,全方位多侧面地展示赫哲族的风俗和文明,使这个神秘的少数民族为世界所了解和认知,打出我市最具特色的经济、文化和旅游品牌,已经成为我们佳木斯的文化艺术工作者义不容辞的光荣职责。 赫哲族渔猎文化的起源和形成 一切地域文化的发端和形成,都是来源于这个地域的民族日常的劳动生活。当然这个劳动生活包括赖以生存和民族生息繁衍的日夜不息的劳作,以及对大自然的斗争与索取。也就是说,有什么样的劳动生活方式,决定了这个民族就会产生什么样的文化、意识形态和文明。赫哲族自古以来就是生活在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三大流域,因此,狩猎和捕鱼历来就是这个民族主要的劳动生活方式,也是他们经济生活的主要来源。 从前赫哲人的衣食完全由渔猎得来,无论是鱼还是兽,都是“食其肉而衣其皮”。也就是说,以鱼和兽的肉为主食,以鱼和兽的皮做衣服穿。 赫哲人每年普通打鱼三次:第一次在开江的时候,大约在谷雨季节。那时冰虽解冻而尚未化尽,冰块在江中向下游流去,打渔人选择在江滩背水溜处下网。第二次在夏季,立夏以后,海鱼逆流而上,赫哲人于是改变了的捕鱼方法,除了用网捕鱼外,尤其善于叉鱼。第三次是在封江的时候,赫哲人捕鱼的方法又与第一二次不同,有冰底网鱼,冰上叉鱼,冰上钓鱼等等。 赫哲人的狩猎也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单人出外打围,谓之流猎;另一种是多人合伙外出打猎,谓之围猎。和打鱼不同,他们入山狩猎,一年约分四次,即春夏秋冬不同的季节,所猎获的野兽也各不相同,如春季可猎获火狐、獾子、黄鼠狼、狍子等兽,而冬季则可猎获熊、虎、豹等猛兽。 由于打鱼和狩猎是赫哲族主要的生产生活方式和主要经济来源,于是,在常年的生产劳动和对大自然的斗争中,这一切就自然地无不具备渔猎的色彩,于是就产生了赫哲这个民族所独具的渔猎文化。 谈到渔猎文化,我们必须对“文化”这一概念有一个大致的理解。所谓文化,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经济基础和生产生活方式的具体的再现。它具有阶级性、民族性、发展的继承性和历史的连续性。 赫哲族在长期的繁衍生息中,一切生活和劳动的方式无不和渔猎有关,也就是说,一切无不带有渔猎的色彩。比如在物质生活方面,赫哲族的饮食以鱼肉为

赫哲族的资料

赫哲族: 民族概况: 中国北方唯一以捕鱼为生的民族。使用赫哲语,属阿尔泰语系满一通古斯语族满语支。无文字。早年削木、裂革、结革记事。清代有人叫他们其中一部落为费雅喀,赫哲人在俄罗斯境外有几支,纳乃,乌尔奇族,奥罗克,乌德盖,也是赫哲人,有人提议成立纳乃语支。鱼皮制衣酒敬神狗拉雪橇赫哲人据2001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统计数字显示,全国共有赫哲族人4600多人,是全国人口最少的民族,赫哲族大部分居住在中国东北部的黑龙江省同江、抚远、饶河等市、县,其余分布在佳木斯、富锦、集贤、桦川、依兰等县。同江市街津口赫哲族乡是全国四处赫哲族聚居地之一。一唱起赫哲族民歌《乌苏里船歌》那优美舒展的“赫尼哪”调,总会让人想起生活在我国东北三江(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流域以渔猎为生的赫哲族人民。 “赫哲”一词有“下游”或“东方”之意。赫哲人自称‘用日贝”、“那尼卧”、“那乃”,即本地人的意思,又称“赫真”(意为:“东方的人”)、“奇楞”(意为“住在江边的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统一族名为“赫哲”。人口约4200多人,主要居住在同江市、饶河县、依兰县、佳木斯市郊区敖其村等。 赫哲族生活的地方,是我国黑龙江省松花江下游与黑龙江、乌苏里江构成的“三江平原”和完达山一带。三江沃野,山水纵横,这里有驰名中外的特 产——蝗鱼、蛙鱼、三花五罗、貂皮、麝鼠……自古以来,就是富饶的天然渔场和逐猎之地。人们常用“棒打狍 子瓢舀鱼,野鸡飞进饭锅里”来描述这里的富庶。 捕鱼和狩猎是赫哲人衣食的主要来源。赫哲族人喜爱吃鱼,尤其喜爱吃生鱼。这一习俗沿袭至今,显示了这个民 族与其他民族不同的特点。赫哲族人一向以杀生鱼为敬。 不仅以鱼肉、兽肉为食,赫哲族人穿的衣服也多半是用鱼皮、狍皮和鹿皮制成。男子大多穿大襟式狍 皮大衣,衣襟上缀两排用鲶鱼骨做的纽扣,女子多穿鱼皮或鹿皮长衣,式样很像旗袍。男女都穿鱼皮套裤以及狍 皮、鹿皮和鱼皮制的鞋子。用鱼皮做衣服也是赫哲族妇女的一大特长。故历史上赫哲人又被称为“鱼皮部”。在 文化村的展馆里,我们看到了展出的两套用熟好的大马哈鱼皮缝制的男女鱼皮套装,做工考究,款式古朴大方。 追根溯源 赫哲族作为我国东北地区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在其主要聚居区黑龙江省同江市街津口乡,能用本族语交际的只有十几位60岁以上的老人,绝大部分人都已转用汉语 社会经济: 顺治元年(1644)清世祖入山海关前后,曾相继将赫哲族编户收贡,编旗披甲。直到19世纪初叶,从牡丹江至黑龙江下游乌扎拉村,所有赫哲族的22个氏族,都由清廷按其氏族与分布地区行使有效的管辖。在清代,赫哲族与内地及当地各民族的产品交换关系日益发展,赫哲族渔猎的工具也逐渐有所改进,生产力逐渐提高,原始社会渐趋分解,至清末已从原始社会末期跨入阶级社会。辛亥革命以后,三江平原开发的速度加快,赫哲族与汉族杂居,渔猎产品的商品化程度加深,在政治、经济等方面形成与汉族及周围其他各族不可分割的联系。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中国东北后,对赫哲、鄂伦春等人数较少的民族,实行野蛮统治,甚至公开推行种族灭绝政策,使赫哲族人口更加减少,抗日战争胜利以前,已濒于被灭绝的境地。渔猎经济为赫哲族人民生活的主要来源,“夏捕鱼作粉,冬捕貂易货以为生计”。17世纪末,由以物易物转向猎产品大量商品化。20世纪初,猎业衰退,渔业产品大量商品化。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赫哲族地区解放。当时幸存的赫哲族居民仅有300余人。在人民政府实行民族发展政策积极帮助赫哲族发展生产,逐步改善生活,现有人口较1945年增加10倍多。 赫哲族人民原来几乎都是文盲,解放后,人民政府不仅积极扶助他们发展渔猎生产和民族贸易,现在,已有部分赫哲族人民开始从事农业生产,还发展了乡镇企业。赫哲族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日益提高,而且兴办小学、中学,培养各种专业人材,现在赫哲族中拥有的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在本民族人口中所占比例,居于全国各民族先进行列,赫哲族地区各村,都设有卫生所、广播站,有的还设有文化站、俱乐部,拥有电视机的家庭不断增加。从地方至中央各级党代会和人民代表大会均有赫哲族代表,在赫哲族聚居地区的政府中,有赫哲族干部担任县长、乡长等职。赫哲族 在中国虽是人口最少的民族,但和各兄弟民族一样享有完全平等的民族权利。 编辑本段 文化艺术 ”是一种口头相传的民间说唱文学,其故事内容大多能说唱许多天,大部分是歌颂英雄与复仇事迹、民族的兴衰,以及 纯真的爱情等,唱词押韵合辙。说唱时,须按故事的基本内容和词句背诵,不能随意添加。在民间还流传着“说胡力”,

东北方言大全合集总汇完整珍藏版修订版

东北方言大全合集总汇完整珍藏版修订版 IBMT standardization office【IBMT5AB-IBMT08-IBMT2C-ZZT18】

东北部分方言及解析 起根、乍根、的根:原来、原先、开始。得(dè)色:轻佻。 夜个儿:昨天。横:厉害。 多暂:啥时候。搁这儿:在这儿。 圪土达:地方。干(gá)哈(há):干什么、做什么。 这圪土达:这地方。唱蹦蹦:指唱二人转(地方戏)。 打腰:指有钱有势阔气。扎古扎古:指给病人治疗;又指梳妆打扮。 隔路:性格古怪。贴晌:一近下午三时。 小嘎儿:小男孩。老板子:赶马车的人。 掌包的:跟马车管事的人。跑腿子:已超过结婚年龄的男人,但又无配偶。 出门子:姑娘出嫁。打八刀:离婚。 老赶:外行。撅子:指人脾气倔。 小抠儿:为人小气。蝎虎:厉害。

日头爷儿:指太阳。脖立盖儿:指膝盖。 笆篱子:监狱。张三儿:指狼。 麻溜儿的:快点。煞楞:办事利落快。 毛楞:办事粗心不稳当。赶趟:来得及。 膈应人:使人觉得烦恼不快活。体登人:指坑害人。 粘帘子:指出事惹祸的意思。老鼻子啦:很多。 丁钯:总是。嗯哪:是、行。 可劲造:不加限制地吃和用。大拉乎吃的:不循规矩和礼节,盲目作大。 白话:能说(贬意)。说的话和办 的事与本人的身份不相称。外屋地:厨房。 喂大罗:水桶(俄语)。利亮儿:办事干净利索。 乌了巴突的:指水没烧开,温度不凉不热。艮不溜丢的:指人不开通办事不干脆。 也指食物坚韧而不脆。 拉倒:作罢。

急眼:急了。匹儿片儿:不利落。 横是:八成是。海了:多的意思。 有老主腰子:有主意、固执。嘎牛:出奇、美丽。 死乞白列:纠缠不放。岔纰:两差,误会。 划魂儿:猜疑不定。鬼头蛤蟆眼:奸诈。 小店儿:小气、吝啬。界壁儿:隔着一堵墙的邻居。 秃撸反涨:说话、办事反反复复。贼亮:特别亮。 调理人:骗人 鬼:狡猾 真漆:清楚 呱呱湿:湿透 拽(zhuai三声):装相儿 拉硬:硬撑的意思 大米饭嘎巴:锅巴 皮驴子:摩托车

东北语言与文化禁忌

东北的一些语言和文化禁忌 说明 本文可以任意使用,但是必须满足下列前提: 1.保证本人(木喜的未羊)的署名权。 2.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3.本人只保证由本人亲自发布的版本的真实性。 东北地理范围广阔,细究起来差异其实很大,因此我绝对不敢贸然代表整个东北地区来说话。但是我们也共享着大多数的共性。在生活中时常遇见一些情况,我发现人们对于东北的语言与文化中的禁忌、误会没有很多了解(当然了,这是非常正常的),所以想略略倾吐一二,闻者可以稍稍多了解一点关于东北的知识,也可以避免不小心触碰这些小麻烦。 为了方便理解,例句不一定是纯正的东北方言。 一、语言方面的禁忌、误会 东北日常的方言中,暗语并不算多;然而有许多普通话或其它方言中正常的词语,在东北方言中有着不同的意思,外人如果不知道,就有可能用错,造成小误会甚至小麻烦。同样地,个别东北的语言习惯也会给非东北人民造成误解,引起不快。其实就是一层纸,一捅就破。我自己发觉的有下面这些。 机子(电子产品),鸡子(方言,鸡蛋) 至少在北京,无数人都在以很高的频率使用这个词。它的意思是指电子产品等机器。有的方言中,鸡子指鸡蛋。 不过,无论在东北,还是在东北人的面前,建议杜绝此词,它拥有非常不雅的含义。 干 在网络流行语中,干的意思是一种令人不齿的犯罪行为。但是在传统东北方言中,干这个动词只有如下义项: 1.干活,劳作,工作。例句:就这点儿家务活了,赶紧干完得了。 2.弄,做。例句:小张,干什么呢? 3.揍,殴打。这个义项最容易误会。例句:偷钱还不承认?今天非找几个哥们干你不可! 4.意义宽泛的动词,具有强烈的动作性,表示某行为对目标产生了严重的,破坏性的,富有动作性的效果。 例句1:车撞树上了,挡风玻璃干稀碎,俩前轮全干瘪了。 例句2:你把我啤酒干打了!(电影《耳朵大有福》) 例句3:黄飞鸿没管那个,一脚把对手干趴下了,半天顾拥(蠕动,扭动)不动。 所以,在纯东北语言环境中遇到“干”这个词,您无必歪想。

赫哲族图案艺术研究

赫哲族图案艺术研究 【内容摘要】赫哲族的图案艺术在赫哲族艺术文化发展中极具代表性,承载着一段文明和历史,为丰富中华民族的艺术宝库做出贡献。赫哲族图案艺术蕴含于民族文化之中,文章从图案艺术的分类和特点入手,分析图案艺术背后所蕴含的文化内涵,为开发和应用赫哲族图案艺术找到一条有效的途径。 【关键词】赫哲族图案研究历史价值民族特色 在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三江汇合的地方,有着丰富的水产资源,这里有一支只有4000多人的且世世代代专以捕鱼为生的少数民族――赫哲族。赫哲族是中国北方唯一的以捕鱼为生的民族,也是我国的六小民族之一,黑龙江省佳木斯地区的赫哲族至今仍保留着自己的民族特色,其鲜明的民族文化特征吸引着众多游客。 赫哲族其图案造型极为精美别致,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与喜爱。但随着近年来生态环境恶化,赫哲人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赫哲族文化艺术面临消失的严峻局面。赫哲族精美的图案艺术表明,赫哲族对美有着执著的追求,赫哲人民具有较高的艺术才能和丰富的艺术创造力。这种艺术天性表现在赫哲人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生活用品,赫哲人充分利

用镶嵌工艺,赋予它美感。赫哲人不仅在鱼皮和鹿皮衣服上装饰精美图案,而且在桦皮做成的各种用具上也刻着优美图案。赫哲族的装饰图案所运用的材料也很丰富,如用鱼皮剪成各种图案,再用针线缝在物品上;有的用染色的兽皮或色布拼成各种几何图案;有的先在布上描绘,然后再用彩线绣成各种图案;有的用刀子把图案直接雕刻在桦皮或木制物品上;有的是用纸剪成各种动物及花卉等等。 赫哲族的修饰袍式,首先从图案质地上看是由鱼皮、布剪成各种花纹图样,然后将其用丝线绣到衣服上面。这种绣品的特点是立体感强,像浮雕一样厚重,纹路自然鲜明,花纹精巧细致。而且每组图案都有对称效果,这说明在剪鱼皮纹样时,是先将鱼皮对折剪好,然后再展开贴式缝到衣服、帽品及染好的布料上刺绣完成。其次,从造型上看,赫族人喜欢在衣裤的边缘缝用鱼皮剪成的云朵卷纹作为民族图案花边,其图案形象古朴典雅,极具民族特色。他们将云纹图形与鱼皮材料自然相接,突出展现了鱼皮的自然花纹和柔软细腻的特点,又经过了染色加工处理后,粘贴缝制成各种纹样作品。赫哲人常在衣裤边沿(衣襟、袖口、下摆处、裤脚)用花布镶边,有时补绣云纹或各种动植物图案,其图案大多为云卷、波浪、鹿、鱼等;妇女戴的绣花鱼皮帽,帽顶饰有兽尾;鱼皮五指染色手套也镶色边、绣花纹。赫哲族萨满神衣的基本图案多为龟、蛇、蛙、四足蛇等爬虫动物。再次,

东北方言词典

东北方言词典 A āi [挨剋] āi kēi 受到指责、训斥。[例]那家伙~多少次了,也没脸。 [挨梃] āi tìng 挨打,挨揍。[例]?李老疙瘩不~,是不会那么老实的。? [哀咕] āi gu 央告。[例]?小白鞋怎么~,他就是不答应。 ài [爱小儿] ài xiǎor 贪便宜,图小利。[例]那个姜老板是个土鳖财主,贪财~…… B bā [八杆子拨拉不着] bāgān??zi bō??la bù záo 互不相干,毫无联系。[例]?好好念书,是正经,别成天弄那些~的事情。? [八字没一撇] bāzì mé yī piě指事物尚无头绪。[例]别听他瞎扯,那事~呢。 [叭叭的] bābā??de 说话侃快、脆生。[例]那丫头说话~,就是做起事来糊涂。 [巴锔子] bājūzi 锔子。[例]?青砖面的锅台,秫秸穿的锅盖,打了三个~的水缸……?(《回头草》,载《绿野》1981年第3期) [笆篱子] bālí??zi 监狱。[例]?大前年,他躲劳工,藏在松木林子里,韩老六告了状,他被抓去蹲了三个月~,完了送到进寿当劳工。?(《暴风骤雨》) [扒瞎] bāxiā撒谎。[例]?二老歪,你寻思我~哪!?(《风雨月亮泡》),载《说唱艺术》1982年第1辑) bá [拔尖儿] bá jiānr (1)好胜,抢上。[例]二丫头在姐们里最能~。(2)居首位。[例]他在班级里学习~了。 [拔犟眼子] bá jiàng yǎn??zi 脾气执拗;说极端的话。[例]李二最能~,谁也犟不过他。 bǎ [把家虎儿] bǎ jiā hǔr 过日子俭朴,不乱花钱[例]赵大嫂真能过日子,是个~。 [] bǎ??ba 屎。[例]别让孩子到处拉~。 bāi [掰扯] bāi??che 说话,讲道理。[例]?杨大叔,让我把破沙发拉回家去,~~看到底是谁跟我过不去。?(《北方曲艺》)1983年第3期) bái [白眼狼儿] bái yǎnr láng 指忘记别人情份或心意狠毒的人。[例]那小子是个~,你可不能理他。 bǎi [摆儿摆儿的] bǎir bǎir??de 神气的样子。[例]看人家~,挺有派儿。 bài [败家] bài jiā挥霍浪费。[例]那小子,纯是个~子。 [拜年嗑儿] bài nián kēr 恭维人的话。[例]那家伙真会说,满嘴~。 bān [班儿对班儿] bānr duì bānr 指年岁和其他方面相仿的人。[例]?那张大发是多好的孩子呀,从小和桃花~一块玩。?(《愁女难嫁》,载《春风》1983年第1期) bǎn [板板正正] bǎn bǎn zhèng zhèng (1)行动不越轨。[例]他干啥事都~。(2)衣物规整。[例]人家的衣服都是~的。 [板脚] bǎn jiǎo 因为鞋底太硬,脚在鞋子里面不舒服。[例]这双鞋太~了。走不上二里地他脚非磨起泡不可。 bàn [半拉架] bàn lǎ jià技术不够熟练。[例]?孙占江铁了心,一拍大腿说:‘沈风,我豁出这条命,跟你到外头闯荡,火里来,我火里去。踢开头三脚,就有了~’。?(《马加文集》⑤)[半拉克叽] bàn lǎ kē jī不完整的东西;半完成的活计。[例]那犁杖他弄个~,就不干了。

民族风情:赫哲族艺术——音乐

赫哲族的音乐民族音乐:赫哲族能歌善舞,在民间流行着许多歌曲,有“嫁令阔”、“呵呢呐”,还有船歌、情歌、猎歌等。赫哲族音乐有“伊玛堪”(说唱形式)、“嫁令阔”(民间小调)、宗教音乐和舞蹈音乐。解放以来,音乐工作者多次深入到赫哲族聚居区搜集民间音乐,改编、创作了不少反映新生活的歌曲。如《乌苏里船歌》流行全国,成为音乐会上的保留曲目。伊玛堪:深受赫哲族喜爱的演唱形式,内容多以英雄传说故事为主,也有扬善惩恶的社会性题材。演唱形式是1人说唱,没有伴奏乐器,曲调多属自由体,没有固定节拍,故事中各种人物都有各自的唱腔,从不混用。演唱时多以衬词“啊郎”开头,含有“且说”之意。开始多在高音区进行,旋律性较强,随后转为吟咏式的演唱;结尾时歌唱性又加强。嫁令阔:赫哲族民间歌曲的总称,曲调固定,明朗轻快,十分悦耳,轻柔抒情,非常动人;多用以歌颂美丽的大自然,抒发对山河风光、家乡田园的热爱。其中有情歌、叙事歌、生活歌曲等,以情歌居多。赫哲族民歌的一个显著特点是男女分腔,互不混唱。演唱形式多为独唱,偶尔也有对唱,曲式多为单乐段结构,节拍节奏规整,常用五声音阶,徵、宫、羽调式,很少用变化音,曲调婉转流畅。宗教音乐:鼓是萨满活动的主要“神器”之一。用不同的鼓点伴奏和萨满活动的全过程。曲调采用五声音阶羽调式,常有八度大跳,节拍不固定,与伊玛堪曲调相近类似。舞蹈音乐:《天鹅舞曲》在赫哲族民间广为流传,结构较严谨,旋律起伏有致,表现了天鹅飞翔时悠然自得上下翻跃的美丽形象。摇儿歌:词曲均为即兴编唱,曲调平稳悠长,歌词常反映出对远出亲人的思念。民间乐器:赫哲族古代流传下来的乐器有“突木含给”和“口衔琴”。“空木含给”现已失传;“口衔琴”有铁丝折成外壳,中间有细长的钢片,含在口里吹奏。口弦琴:赫哲人将口弦琴称作“空康吉”。口弦琴琴盒形似小鱼,有中指那麽长,现在都是用钢片弯曲而成,放在唇齿间吹奏,同时用手指拨弦。用它既能吹出欢快的曲调,又能吹出悲哀的调子。姑娘小伙子常常用口弦琴来传递心声。

赫哲族

赫哲族 赫哲族是中国东北地区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主要分布在黑龙江省同江县、饶河县、抚远县。少数人散居在桦川、依兰、富饶三县的一些村镇和佳木斯市。因分布地区不同,从而有不同的自称。居富锦县大屯沿松花江上游的称“那贝”,居嗄尔当屯至津口村的称“那乃”,居勒得利村沿黑龙江下游至乌苏里江的称“那尼傲”。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赫哲族人口数为4640。使用赫哲语,属阿尔泰语系满一通古斯语族满语支。无文字。早年削木、裂革、结革记事。因长期与汉族交错杂居,通用汉语文。 1民族概况 中国北方唯一以捕鱼为生的民族。使用赫哲语,属阿尔泰语系满一通古斯语族满语支。 赫哲族无文字。早年削木、裂革、结革记事。清代有人叫他们其中一部落为费雅喀,赫哲人在俄罗斯境外有几支,纳乃,乌尔奇族,奥罗克,乌德盖,也是 赫哲人,有人提议成立纳乃语支 鱼皮制衣酒敬神狗拉雪橇赫哲人 据2001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统计数字显示,全国共有赫哲族人4600多人,是全国人口最少的民族之一,仅次于珞巴族。赫哲族大部分居住在中国东北部的黑龙江省同江、抚远、饶河等市、县,其余分布在佳木斯、富锦、集贤、桦川、依兰等县。同江市街津口赫哲族乡是全国四处赫哲族聚居地之一。 赫哲民族文化村大门——典型的赫哲族建筑木克楞 一唱起赫哲族民歌《乌苏里船歌》那优美舒展的“赫尼哪”调,总会让人想起生活在我国东北三江(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流域以渔猎为生的赫哲族人民。“赫哲”一词有“下游”或“东方”之意。赫哲人自称…用日贝”、“那尼卧”、“那乃”,即本地人的意思,又称“赫真”(意为:“东方的人”)、“奇楞”(意为“住在江边的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统一族名为“赫哲”。人口约4200多人,主要居住在同江市、饶河县、依兰县、佳木斯市郊区敖其村等。 赫哲族生活的地方,是我国黑龙江省松花江下游与黑龙江、乌苏里江构成的“三江平原”和完达山一带。三江沃野,山水纵横,这里有驰名中外的特产——蝗鱼、蛙鱼、三花五罗、

东北方言大全

写了一年多了,再贴一次。谨以悼念消失的东北话,希望提醒东北老乡们注意保护本土文化,另增加了一些例句 1: 已经消失或正在消失的词(附例句): 图毕:费力不讨好(这电脑买的可真~~,本来2000就能下来,花了3000多) 懊糟:ao-1 zao 发愁(放假这几天一直ou-4在家里,~~死我了) 熬啃:nao-2 ken 饿,馋(一天没吃饭了,见着啥我都~~) 打八刀:离婚,分手(听说老李头俩口子打八刀了) 老么卡(刺)眼:形容又老又丑的人(我都~~~~的了,还找啥对象啊) 念三七儿:旁敲侧击(少跟我在这儿念三七儿的,以为我不明白你啥意思啊) 如作: ru-1 zuo 舒服(在一些地方读作:yu-1 zuo,或yu-1 zhuo,或yu-1 zhao,例句:英子把你伺候的~~的,你还有啥不满意啊。注:摘自乡村爱情2) 山爷:老虎(例句免) 屋脊六兽(常读作无机六瘦):闲得不知道干什么好(那几天闲得我~~~~的) 疵毛噘(jue-1)腚:头发蓬乱,衣服没穿利索等等(你咋~~~~的就出来了,你媳出差了咋的) ber2搂瓦块儿:人的脸长得比较奇特(那家伙脸长的,~~~~的,科趁死了) …… 2. 未来五年将要消失的词 尿性:有骨气,真汉子 毛楞三光:做事情不加思考,很着急的去做 老天扒地:形容一个人老得不成样子了 张三:狼 杨了二正: 形容一个人做事精力不集中的样子做着事情心里却不知道想些什么其他的事情且儿:qier-3 客人 妈灵:ma-1 ling 蜻蜓(在一些地方读作ma-1 leng) 打哑吧缠:故装不懂 坑吃瘪肚:形容说话吞吞吐吐,一般是由于紧张或受辖制时无法准确表达自己的意思 五迷三道:迷迷糊糊 3. 未来十年内将要消失的词: 勒特:le-3 te 不利索 卖呆儿:1,看热闹 2,发呆 pia-4迹:一种硬纸片做的游戏工具 二椅子:不男不女 扒瞎:说谎 呲哒: ci-1 da训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