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刑法中对实行行为的理解

刑法中对实行行为的理解

实行行为在刑法中的意义及界定刑法中的实行行为是指构成犯罪罪名所必需的行为,是区分犯罪与非犯罪的关键之一。虽然实行行为在法律上并不是犯罪的全部,但是对犯罪的实际危害和社会危害的评估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刑法中,实行行为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理解:

1.行为形式:实行行为必须是人的有意识的、自由的、积极的、物质的行为,不包括纯粹思想和精神行为。

2.行为主体:实行行为必须是自愿的行为,缺乏自由意志的行为不被视为实行行为。

3.行为结果:实行行为必须产生结果,即是犯罪罪名所规定的犯罪结果。

4.时机条件:实行行为必须是在构成犯罪罪名所规定的时机条件内完成,如盗窃罪必须拿到被盗的物品,故意杀人罪必须杀死他人。

实行行为的界定需要根据犯罪对象、犯罪手段、犯罪意图等因素进行具体分析。例如,妨害公务罪的实行行为既可以是通过暴力威胁来阻挠执行公务行为,也可以是诬告、攻击执法人员等方式。

需要特别提醒的是,实行行为是指犯罪人已经实施的行为,而非仅仅是意图或者准备犯罪的行为。对于准备犯罪的行为,只有具备预谋或者准备去实施犯罪的证据,才能认定为犯罪。

实用的刑法笔记

刑法总论 1.罪刑法定原则: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在判断有关说法是否违反罪刑法定原则的时候,牢记:凡是违背法治原则的说法,一定违反罪刑法定原则。限制国家刑罚权力,保障国民权力。思想基础:民主主义与尊重人权主义。罪刑法定原则的内容贯穿刑法的立法。罪刑法定原则约束立法者、司法者和执行者。刑法渊源只能是刑法典。立法解释、司法解释、行政法规、规章、习惯、习惯法、判例等,都不是刑法渊源。禁止不利于行为人的事后法,但有利于行为人的事后法是允许的。合理解释刑法,禁止类推解释,但是允许有利于行为人的类推解释。刑罚明确性的实现与刑法条文字数的多少无关,与分则条文中罪状的规定模式无关,与司法解释确定的罪名是否准确或者科学无关,与司法解释是否合理无关。禁止处罚不当罚的行为。现在各国的刑法主要采取相对确定的法定刑:明确规定了刑种和刑期,可以限制法官自由裁量权,保证一般正义的实现;设定一定的法定刑幅度,可以适应不同案件的特殊性,保证个别正义的实现。没有刑罚就没有犯罪,没有犯罪就没有刑罚。 2.立法解释是全国人大常委会作的法律解释。司法解释是两高所作的法律解释。学理解释是国家授权的机关、团体或个人所作的解释。立法解释与司法解释属于正式的刑法解释,具有法律效力;而学理解释属于非正式的解释,没有法律效力,但对刑事司法乃至刑事立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立法解释的效力高于司法解释,其效力等同于法律,但不是法律本身。所以,立法解释不是法律的渊源,但刑法修正案属于刑法典的组成部分,属于刑法的渊源。 3.刑法解释的主观解释论(解释刑法追求立法原意或者立法本意,即探求立法者的主观立法本意)。客观解释论(刑法解释探求刑法规范的客观意思,即探求刑法文本意思) 4.(1)文理解释:按照刑法条文用语的解释。最基础的解释。2)体系解释:根据刑法条文在整个刑法中的地位,联系相关法条的含义,阐明其规范含义(联系上下文进行解释)。(3)历史解释:依据制定刑法时的历史背景以及刑罚发展的源流解释。历史解释并不等于追求立法原意,即并非主观解释论。4)比较解释:借鉴外国立法与判例进行解释。(5)目的解释:根据刑法规范的目的进行解释。 5.刑法的解释。①平义解释,即为看山是山,看水是水。最基本的解释。②扩大(缩小)解释与类推解释区别:扩大解释不得超过一般人的口语表述范围。类推解释基于危害性相当(只考虑影响效果一样)。有利于行为人的类推解释的允许的。 6.平等适用刑法原则:平等保护法益;平等地认定犯罪;平等地裁量刑罚;平等地执行刑罚。 7.罪刑相适应原则:刑罚与罪质、犯罪情节、犯罪人的人身危险性相适应。 8.属地管辖---沾边即管,包括领陆、领空、领海。外交豁免权是个例外,不能管。 境外:属人管辖---我的人犯事。国家工作人员或者军人无条件适用我国刑法,其他人犯轻罪(最高刑为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可以不追究。行为时是中国人,或者裁判是中国人的,都可以管。轻罪可不追究。

刑法中的行为:机能、概念及犯罪论体系

刑法中的行为:机能、概念与犯罪论体系 刑法理论体系中包含诸多要件,这些要素相互之间具有逻辑上的密切联系,而不是简单地混为一体,只有以某种要件作为共通的基本元素,才能保证这些要件有机地联系起来。刑法学者为此从多个方面进行了探讨,至今却裹足不前。尽管如此,迄今为止的一切研究成果却已经证明,以行为为刑法学的支点或基本的元素,构建刑法理论的体系大厦,能保证理论上的连贯性和密接性,也有助于刑事实践中“对思想不得为非”这一法谚的贯彻。 得出上述判断,必须从行为概念的机能着手。当然,有关行为概念的认识在其中发挥着决定性作用。大陆法系在刑法理论体系方面停滞难前的主要原因也在于对行为本质的认识,即几种主要的行为学说都有一定的道理,但都有一定的不足。与之形成鲜明对照,我国刑法理论中,行为的概念往往不被重视,只有极少数学者就行为概念进行过研究。从我国刑法理论体系的构造中,也能反映出行为没有受到应有重视。基于这种考虑,笔者期望借鉴过去的和外国刑法理论中的行为概念,结合客观实际的认识需要,分析行为概念的内涵与外延,进而提出一种比较合理的刑法理论体系,而且该体系对于大陆法系刑法理论而言也有适用价值。 一、行为概念的机能 “无行为则无犯罪亦无刑罚”,这一法谚说明行为在刑法理论体系中的支柱性地位;亦如马克昌教授所说:“行为在刑法科学中居于相当重要的地位。它不仅是连接犯罪构成诸要件的纽带,而且也是刑事责任理论赖以建立的支柱。”所以大陆法系学者极为重视刑法中行为概念的机能。当前,关于行为概念的机能的认识,在不同学者之间,有同有异。意大利学者杜里奥·帕多瓦尼认为,行为原则上具有三个基本机能:其一,分类机能,即作为概念可以同时合理地解释现存制度中行为的作为和不作为两种表现形式;其二,限制机能或否定机能,即作为具有刑法意义的人类举止的首要特征,能发挥排斥不具有刑法意义的人类举止的作用;其三,理论和实践,即可以作为理论和实践判断行为统一性的机能。日本学者认为行为具有:作为界限要素的机能-即行为是犯罪不可或缺的要素,必须反映行为人的危险性格;作为基本要素的机能-即在刑法和刑罚法规中,必须包含作为犯罪的东西;作为结合要素的机能-即行为是构成要件体系的出发点,其后还能将XX判断和责任判断结合起来。德国的

浅议刑法中行为概念

浅议刑法中的行为概念 2011年08月-23日来源:网络作者:博弈论文编辑字符数:13866 字号:T | T 摘要:刑法中的行为概念是刑法的基础性概念,贯穿于刑法与犯罪的始终,随着社会的进步,犯罪名目的日益繁多,刑事立法也逐步的发展,行为的外延不断地扩大,有些学者认为行为已经不能作为最基础概念存在于刑法中了,也有的学者提出了替代性的概念来取代行为概念。那么行为概念应如何认定,又如何适应日益发展的社会形势,这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关键词:行为理论犯罪名目基础性概念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发展,在旧有社会环境下创设的行为概念已不能适应当今的刑法学发展,诸如持有、事态等等都包括到犯罪中来,刑法学上对不作为、原因上的自由行为、持有等特殊犯罪方式的行为性的解释,就成为一个重大课题。但是,值得肯定的是,行为仍然是作为一个基础性概念存在于刑法之中,他的地位不容忽视,也不可能被替代,只是在如何适应刑法学以及犯罪的问题上,有待于进一步研究与发展,在最简单意义,即行为概念问题上对行为进行更有利的解释与说明,也是一条不错的途径。一、行为是一种法律规定,也是一种理论学说在最初的犯罪认定中,人们关注的重点不是行为,而是思想,把犯罪理解为人心中的“恶”。黑格尔的门徒将行为概念从其哲学理论中引入到刑法中来,行为概念一经在刑法中确立,就成为刑法学中的一个基本畴,并以行为为中心建立起犯罪论体系,即“一元的犯罪论体系”。随着

人们对犯罪研究的逐渐深入,对行为的理解也随之发展,由此展开了行为理论。在刑法学说史中,先后出现过以下几种具有影响的行为理论: (一)自然行为论自然行为论由德国著名刑法学家斯特、贝林格创立,受自然科学、机械唯物论的影响,是一种以自然科学方法研究行为的理论,这种理论认为行为是一种物理的过程,是人外部的身体动静,把行为视作一个从意志支配到外在变动的因果历程,因此又叫因果行为论,是19世纪占据刑法学主流的思想。例如,斯特认为,“所谓行为是对外界的有意的举动,更确切的说,是有意的举动使外界变更,即(作为结果)使变更惹起或者不妨碍变更”(二)目的行为论目的行为论是由德国著名刑法学家威尔泽尔创立的,受当时物本逻辑论哲学观影响而创立,它从存在论角度,认为目的性是行为的特性,人首先预定一个目的,然后选择实现目的的手段,最后有计划的实现其行为。目的行为关于行为的见解可以归结为以下这句话行为是目的的实现。目的行为论强调人的主观目的对于行为的支配性,从结果无价值转向行为无价值。目的行为论摈弃了因果行为论将行为视为一种单纯的身体举止的观点,在目的行为的意义上理解行为,强调了行为的可控制性。(三)社会行为论社会行为论是由德国著名刑法学家密特创立的,这种理论受当时康德所主的二元论的哲学思想影响而形成的。他认为行为是人的具有社会意义的态度(身体动静),是一种从社会意义上观察行为而形成的行为理论,被称为规主义的行为论。社会行为论强调从社会意义上评价行为的重要性,在行为概念中引入了社会评价的因素,认为行为是人的意识可以支配的(人可控制的)具有社会

刑法上的因果关系

刑法上的因果关系 一、为什么要判断刑法因果关系? 1、为判断是否成立犯罪提供根据。如刑法第397条规定的“滥用职权罪”、“玩忽职守罪”中,滥用职权或者玩忽职守是不是造成“重大损失”的原因,就是判定是不是成立本罪的关键。 2、为判断是否成立犯罪既遂提供根据。如刑法第266条所规定的“诈骗罪”当中,存在顺序发展的四个阶段:行为人实施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行为——被害人陷入错误——在错误状态下处分财物——行为人获得财物。这样四个阶段是环环相扣的,如果其中一个阶段出现问题,没有成为下一个环节的原因的话,就只能是构成诈骗罪的未遂犯,而不可能是既遂犯。 3、为正确选择法定刑提供根据。如刑法第133条规定,交通肇事之后逃逸,“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这里,“逃逸致人死亡”成为适用本款法定刑的关键。 案例:行为人凌晨4点驾车撞上他人,致使他人脑颅重伤后逃逸,他人被送往医院两个小时之后死去的案件中,行为人即便不逃逸,被害人也难逃死亡的厄运,在这种场合下,不能说逃逸是“致人死亡”的原因,因此,对于行为人就不能在“七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幅度之内量刑。 二、如何判断刑法因果关系 由于刑法因果关系的判断结构,是一个形式关系判断和实质关系判断所构成的双层结构,因此,刑法因果关系的认定,就要分为两个层次进行: (一)形式关系之判断 形式判断是事实判断,依照“条件关系”公式,行为和结果之间只要存在“没有前行为,就没有后结果”的关系,就可以说二者之间存在事实上的因果关系。 在根据条件关系公式判断事实关系的时候,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行为只要是造成结果的共同条件之一,即可认定其为发生结果的条件。 第二,这里所说的“结果”,不是被害人“迟早会死亡”之类的抽象结果,而是指被害人在“某月某日某时某分以什么样的形态死亡”之类的“现实具体的死亡结果”。 第三,这里所说的“行为”,是指特定犯罪构成中的“实行行为”。 第四,在判断有无条件关系的时候,原则上,不得添加考虑“现实并不存在的假定条件”。第五,竞合的因果关系。是指数个独立的、单独能够引起危害结果发生的行为同时发生,引起了某种结果发生的场合。 第六,重叠的因果关系。是指两个以上的、单独不能导致结果发生的行为重叠在一起而引起结果发生场合的因果关系。 第七,疫学的因果关系。在公害之类的行为到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的发展过程在科学上并不能全部证明的场合,也应按照一般经验法则,只要具有“没有A 就没有B”的关系,就能肯定条件关系。 (二)实质关系之判断 第二个层次是是否可以将危害结果归责于某实行行为的实质判断,也是目前的因果关系判断之中最为复杂的判断。 在有数个事实或者条件与结果有关,特别是在行为时,被害人存在某种特殊情况,该特殊情况对结果的发生具有影响,或者在行为之后,由于其他情况的介入,对发生结果具有重要影响的场合,由于和发生结果有关的事实即条件不止一个,因此,该结果究竟应当归咎于哪一个行为事实,条件关系公式难以确定。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刑法理论上便有了以下各种见解:

专题整理之刑法上的因果关系

专题整理之刑法上的因果关系 刑法上的因果关系一直是刑法理论与刑事实践中的常见与重点问题,特别是在刑事实践中,我们更应该避免因因果关系判断错误而出现错案。 所谓刑法上的因果关系是指危害行为(实行行为)与危害结果(构成要件意义上的实害结果)之间的一种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可见,没有实行行为就无需讨论因果关系,刑法上的因果关系只能围绕实行行为展开讨论。 一、因果关系的理论意义 理解因果关系,首先要理解因果关系判断本身在刑法理论中的意义。 1.影响罪数认定。 如果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存在因果关系,即表明该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属于同一个案件,成立一罪;否则,该行为与危害结果可能属于两个案件。 当认定一个实行行为与一个危害结果有因果关系的时候,就意味着这个实行行为与这个实害结果是一个案件,就只成立一个罪,就意味着有实行行为的这个案件还发生了实害结果。如果实行行为与实害结果没有因果关系,就意味着实行行为与实害结果分属于不同的案件。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因果关系本身不是构成犯罪的要素,而只是回答实行行为与实害结果是否属于一个案件的问题,讨论的是两个因素之间的联系。 2.影响故意犯罪未完成形态的判定。

在故意犯罪中,如果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存在因果关系,则成立既遂。如果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没有因果关系,则最多只能认定为未遂。既遂未遂的判断与因果关系的判断是一个问题的两面。 3.影响过失犯罪是否成立的判定。 在我国刑法中,所有过失行为要成立犯罪,必须导致特定实害结果,即要求过失行为与特定实害结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如果是一个过失的实行行为与实害结果是有因果关系的,那就成立犯罪;如果一个过失的实行行为与实害结果没有因果关系的,那就不成立犯罪。如,行为人酒后驾车,但其酒量很大,意识意志能力根本没有下降,但是由于不可预料的刹车装置突然断裂把一个行人撞死。该案中,行为人有违章行为,发生了交通事故,但违章行为与交通事故之间无因果关系,不构成犯罪。因为法律禁止酒后驾车是因为酒后驾车往往导致意识意志力的下降,从而可能引起交通事故,但是行为人的意识意志能力根本没有下降,交通事故是由于不可预料的刹车装置意外断裂导致的,这是一场意外,不是由于他的违章行为引起的。 4.影响结果加重犯的认定。 基本犯罪行为与加重结果之间必须存在因果关系,才能认定结果加重犯。 综上,刑法上的因果关系主要解决四个问题:1、一个罪还是两个罪; 2、既遂与未遂的判断; 3、过失犯罪是否成立的问题; 4、结果加重犯是否成立。 ????二、刑法上因果关系的特点

刑法总论重点问题

四、不作为义务的来源 1法律明文规定的义务,如家庭成员的抚养义务,当事人履行法院生效裁判的义务; 2职务或业务上要求的义务,如医生、执勤消防员等; 3 法律行为引起的义务,典型的如合同行为设定的义务; 4先行为引起的义务,即先行为导致刑法保护的社会关系处于危险状态,行为人富有采取有效措施排除危险或防止危险发生的特定义务 .但要注意的是现行义务必须是违法行为,正当防卫不会引起救助义务 不作为犯罪包括以下四种义务来源,即:法律明确规定的义务;职务或业务上要求的义务;法律行为引起的义务;先行行为引起的义务。具体分析如下: 1、法律的明文规定。法律明文规定的作为义务是不作为之作为义务的主要来源之一,这也是罪刑法定原则的必然要求。在纯正不作为中,其作为义务都是由法律明文规定的。这里的法律规定不能作扩大解释,只能理解为刑法明文规定或者由其他法律规定而经刑法予以认可。如果只有其他法律规定,未经刑法认可,则不能成为不作为之作为义务。例如,根据税收法律的规定,公民个人和法人有依法纳税的义务。又如,根据婚姻法的规定,夫妻之间、直系血亲之间在特定条件下具有扶养、抚养、赡养的义务。但是,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要构成犯罪,还必须以刑事法律的明文规定为依据。我国刑法中规定的偷税罪、遗弃罪、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侵占罪(拒不退还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等等,都有刑法的明文规定。[9]有些作为义务虽然在一般法规中作了规定,但若刑法中未作相应规定的,即使行为人不履行作为义务,也不能以犯罪论处。例如,违反民法规定不履行清偿债务的不作为行为,由于刑法中未作规定,就不能以犯罪论处。 2、职务或业务要求的作为义务。从事某项工作的人,其职务或业务本身要求他负有某种作为的义务。例如,游泳场的救生员有抢救落水人的义务,值班医生有救治病人的义务,保育员有保护幼儿生命、健康安全的义务等等。由于这些义务是以行为人所从事的工作、所担负的职责为前提,因而一般都由本单位、本行业的主管部门或者业务部门通过的职责守则、条例等形式加以规定。但是,实际上往往存在职务或业务所要求的义务不明的情况,对此应如何据以认定行为人有无作为义务呢?笔者认为,为避免入人于罪,对于职务或业务上要求的义务,原则上应限于有职责守则、条例等明文规定的内容,但在我国目前部门、行业职责尚缺乏规范化管理的情况下,对于本行业公认的职务、业务上要求的义务,不应以本单位、本行业未作明确规定为借口而予以否定,而应基于行业公认而加以确认。 3、法律行为引起的义务。法律行为是指在法律上能够引起一定的权利和义务的行为。法律行为在实践中主要表现为合同行为[10],广义地包括自愿承担义务行为?口头合同?。合同引起作为义务涉及的问题非常复杂,其中一个关键问题是如何合理划分刑法与民法等非刑事法律的调整界限。比如房主久经租户催促,而仍不修缮其有倒塌危险的房屋,最终致房屋倒塌而使屋内租户被压死的等等情形,能否视行为人有法律行为引起的义务而追究其不作为的罪责?从理论上讲是完全可以的,但实践中还应结合社会相当性理论予以具体的判断。 4、先行行为产生的作为义务。先行行为产生的义务,是由于行为人先前实施的行为致使法律所保护的某种权利处于危险状态,而产生的防止危害结果发生的义务。笔者认为,引起作为义务的先行行为并不限于违法、有责行为,也不限于作为行为,但合法、正当行为与不作为行为能否引起作为义务,又不可一概而论,也要根据社会相当性理论去具体分析。犯罪行为能否引起作为义务?在这个问题上又存在两种不同的主张:一是否定说。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先行行为原则上不应包括犯罪行为。认为行为人实施犯罪行为之后,有义务承担刑事责任,而没有义务防止危害结果的发生。如果行为人自动防止危害结果发生,则是减免刑罚的理由;如果行为人没有防止结果的发生,则负既遂罪的刑事责任;如果行为人没有防止更严重的结果的发生,则负结果加重犯的刑事责任。如果认为先行行为包括犯罪行为,则会使绝大多数一罪的情况变为数罪,这是不合适的。二是肯定说。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先行行为包括合法行为,也包括违法行为,违法行为还可以进一步区分为一般的违法行为和犯罪行为。在先行行为是犯罪行为的情况下,先行行为与不作为行为之间具有牵连关系,构成牵连犯。在这一问题上笔者持折衷说,基于罪责刑相适应原则,应以行为人所放任发生的危害结果是否能为前罪的犯罪构成(包括加重构成)所包括作为区分标准:能包括的,没有作为义务,依据前罪的法定刑幅度定罪处罚即可;超出前罪犯罪构成范围而触犯更为严重的犯罪的,则具有作为义务 五、共同犯罪 共同犯罪分为一般共犯和特殊共犯即犯罪集团两种。一般共犯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而三人以上为共同实施犯罪而组成的较为固定的犯罪组织,是犯罪集团。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的,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主犯。对组织、领导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按照集团所犯的全部罪行处罚。在此之外的主犯,应当按照其所参加的或者组织、指挥的全部犯罪处罚。共同犯罪人主要分为主犯、从犯、胁从犯。 形式 一、必要的共犯和任意的共犯 所谓必要的共犯,是指法律规定其犯罪主体必须是2人以上的犯罪。聚众性犯罪是常见的必要的共犯,如聚众哄抢罪,聚众持械劫狱罪,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还有一些集团性的犯罪属于必要的共犯,如组织、领导、参加恐怖组织罪,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其特点就是犯罪主体必须是2人以上,这是由法律规定的 所谓任意共犯,是刑法分则规定的一人能够单独实施的犯罪由二人以上共同故意实施。从《刑法》来看,大部分的犯罪在主体数量上都没有限制,所以通常发生共同犯罪的都是任意

关于刑法、犯罪学的论文题目106个供选题参考

关于刑法、犯罪学的论文题目106个供选题参考 1、论罪刑法定原则 2、论犯罪客体与犯罪对象的关系 3、论刑法中的实行行为 4、论不作为犯 5、论刑法中的因果关系 6、论法人犯罪 7、论间接故意与犯罪过失的区别 8、论刑法中的认识错误 9、论刑法中的正当化事由及其与犯罪构成的关系 10、正当防卫研究 11、论犯罪中止 12、论教唆犯及其刑事责任 13、论共犯的处罚依据 14、论共同犯罪人的分类 15、论刑法解释的冲突与协调 16、刑事责任研究 17、刑事责任能力研究 18、论想象竞合犯 19、论刑罚的目的 20、论量刑情节及其司法适用 21、论自首制度 22、缓刑制度研究 23、论假释制度 24、论数罪并罚制度 25、论罚金刑 26、死刑问题研究 27、持有型犯罪研究 28、论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与交通肇事罪的区别 29、论洗钱罪 30、论非法经营罪 31、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 32、论医疗事故罪 33、论抢劫罪 34、贷款诈骗罪研究 35、论信用卡诈骗罪 36、集资诈骗罪研究 37、论保险诈骗罪 38、论合同诈骗罪 39、骗取出口退税罪研究 40、论偷税罪 41、走私罪研究 42、论虚假广告罪 43、论侵犯着作权罪

44、论侵犯商业秘密罪 45、论侵犯知识产权犯罪的立法完善 46、内幕交易罪研究 47、操纵证券交易价格罪研究 48、论公司企业人员受贿罪 49、论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 50、论毒品犯罪的罪数形态 51、论国家工作人员的认定 52、论挪用公款罪的构成特征及其司法认定 53、论受贿罪 54、论刑事政策的概念 55、论理性主义刑事政策 56、论实证主义刑事政策 57、论贝卡利亚的刑法思想 58、论心理强制说 59、论天生犯罪人理论 60、论社会防卫论 61、论刑事政策的发展趋势 62、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理论 63、论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 64、论刑事政策的制定与执行 65、论针对未成年人犯罪的刑事政策 66、论针对弱势群体的刑事政策 67、论针对公职人员的刑事政策 68、论犯罪原因 69、论犯罪的社会预防 70、论犯罪的情境预防 71、论犯罪饱和法则 72、论个别化处遇 73、基层站所员工职务犯罪的特点及预防 74、青少年违法犯罪人员管理研究 75、讯问阶段犯罪嫌疑人心理压力的调查研究 76、大学生犯罪心理分析及预防对策 77、犯罪定量模式检讨 78、DP半岛街头抢劫案件的临近重复发生模式 79、信息、监管与犯罪遏制--以烟草行业为例 80、探究网络犯罪的刑事法对策 81、论破窗效应及其在犯罪治理中的应用 82、犯罪心理的产生过程 83、进城务工人员犯罪问题探析 84、监所突发事件后的心理危机干预 85、浅谈如何预防和惩治腐败 86、浅析高校诈骗案 87、未成年犯罪人刑事责任承担方式研究

刑法总论名词解释

一刑法效力: 1 刑法空间效力:《刑法》适用的空间效力,是指《刑法》在什么地方和对什么人有效力。属地管辖: (1)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的,除法律有特别规定的以外,都适用本法 (2)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或者航空器内犯罪的也适用本法 (3)犯罪的行为或者结果(包括实行行为和预备行为,希望发生之地,可能发生之地)有 一项发生在中华共和国领域内的,就认为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 属人管辖: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犯本法规定之罪的,适用本法。但是本法规定的最高刑为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可以不予追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工作人员和军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犯本法规定之罪的,适用本法。 保护管辖: 外国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或者公民犯罪,按照本法规定最低刑为3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可以适用本法,但是按照犯罪地的法律不受处罚的除外。 普遍管辖: 对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所规定的罪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在所承担条约义务的范围内行使刑事管辖权,适用本法。 2 刑法时间效力:是指刑法的生效时间、失效时间以及对刑法生效前所发生的行为是否具有 溯及力的问题。 溯及力原则: (1)旧无罪,新有罪,从旧 (2)旧有罪,新无罪,从新 (3)新旧皆有罪,从轻 (4)旧判决有效 3 刑法的基本原则:罪刑法定原则,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罪责刑相适应原则 罪刑法定原则: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的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法律没有明文规定的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 意义:法不溯及既往;不搞类推;防止法官滥用自由裁量权;司法解释不能超越法律;各种犯罪及其处罚必须明确,具体。 派生原则:排斥习惯法;排斥绝对不定期刑;禁止有罪类推;禁止重法溯及既往。 罪刑法定原则:刑罚的轻重必须与犯罪的轻重相适应。 犯罪社会危害性程度的大小,是决定刑罚轻重的重要依据。 二犯罪: 1 犯罪构成:是指依照刑事实体法的规定,决定某一具体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及其程度,而为 该行为构成犯罪所必需的一切主观要件和客观要件的有机统一。 犯罪构成的三个特征: (1)犯罪构成是一系列主客观要件的有机统一 (2)犯罪构成由刑事实体法加以规定 (3)犯罪构成由说明社会危害性及其程度的要素组合而成 犯罪构成具体意义: (1)区分罪与非罪的标准 (2)区分此罪与彼罪的标准 (3)为适用刑罚提供合法的法定刑依据

刑法名词解释

刑罚总则 名词解释 1,单行刑法:它是指国家以决定、规定、补充规定、条例等名称颁布的、规定某一类犯罪及其刑事责任或刑法的某一事项的法律。 2,附属刑法:是指附带规定与民法,经济法、行政法等等非刑事法律中的犯罪及刑事责任的规范。 3,立法解释:是由最高立法机关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对刑法的含义所作的解释。 4,扩张解释:它是伦理解释的一种,即根据立法原意,对刑法条文超过字面意思的解释。 5,刑法的空间效力:是指刑法对人和对地的效力,也就是解决刑事管辖权的范围问题。 6,刑事既判力:是指一个新的刑法实施之前依据旧刑法作出的生效判决所具有的确定力,约束力。 7,刑法的时间效力:是指刑法何时生效,何时失效,新生效的刑法对过去发生的行为是否具有溯及力。 8,刑法的溯及力:是指刑法生效后,对于其生效以前未经审判或者判决尚未确定的行为是否适用的问题。如果适用,就是具有溯及力;如果没有,就 是没有溯及力。 9,从旧兼从轻原则:是指对于新法生效未经审判或判决尚未确定的行为,新法原则上没有溯及力,但新法不认为是犯罪或处刑较轻的,则要按照新法 处理。 10,犯罪的混合概念:是指犯罪的实质概念和犯罪的形式概念合二为一,即指出犯罪的本质特征,又指出犯罪的法律特征的概念。 11,犯罪构成:是依照我国刑法的规定,决定某一具体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及其程度而为该行为构成犯罪所必须的一切客观和主观要件的有机统一。它具有三个特征:(1)、犯罪构成是一系列主观要件和客观要件的有机统一; (2)、犯罪构成要件必须能够反映行为的社会危害性;(3)、犯罪构成要件必须具有法定性。 12,犯罪客体:是指我国刑法所保护的,为犯罪行为所侵害的社会关系。犯罪客体是犯罪的必备要件之一,一般可以分为“一般客体”(是指犯罪行为所共同侵犯的客体)“同类客体”(指某一类犯罪所共同侵犯的客体)“直接客体”(指某一具体犯罪行为所直接侵犯的客体)。 13,犯罪对象:是指刑法分则条文规定的犯罪行为所作用的客观存在的具体人或者具体物。具有以下特征:(1)、犯罪对象是具体的人或物;(2)、犯罪对象是犯罪行为直接作用的人和物;(3)、犯罪对象是刑法规定的人或物。14,犯罪客观反面:是指犯罪活动的客观外在表现,是刑法规定的、说明行为对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侵害的外在事实特征。犯罪客观方面是构成犯罪所必须具备的要件,特征:(1)、犯罪客观方面为刑法规定而具有法定性; (2)、犯罪客观方面以客观事实特征为内容;(3)、犯罪客观方面是说明行为对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有侵犯的客观事实特征。 15,危害行为:是指在人的意志支配下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身体动静。特征:(1)、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刑法学(1)》名词解释题题库及答案(试卷号:2107)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刑法学(1)》名词解释题题库及答案(试卷号:2107)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刑法学(1)》名词解释题题库及答案(试卷号:2107) 名词解释 1.犯罪的故意:就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主观心理态度。 2.犯罪未遂:是指行为人已经着手实行具体犯罪构成的实行行为,由于其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能完成犯罪的一种犯罪停止形态。 3.连续犯:是指行为人基于数个同一的犯罪故意,连续多次实施数个性质相同的犯罪行为,触犯同一罪名的犯罪形态。 4.假释:是指对被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在执行一定刑期以后,由于其确有悔改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因而附条件地将其提前释放的一项刑罚制度。 5.刑事责任能力:是指行为人构成犯罪和承担刑事责任所必需的,行为人具备的刑法意义上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 6.犯罪预备:是指行为人为实施犯罪而开始创造条件的行为,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能着手犯罪实行行为的犯罪停止形态。 7.主犯:是指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 8.犯罪集团:又称特殊共犯或有组织的共同犯罪,是指三人以上为共同实施犯罪而组成的较为固定的犯罪组织。 9.犯罪:是指严重危害我国社会、触犯刑法并且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 10.犯罪主观方面:是指犯罪主体对自己行为危害社会的结果所持的心理态度。

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对不法侵害者所实施的不明显超过必要限度的损害行为。 12.没收财产:是指将个人所有财产的一部或全部强制无偿地收归国有的刑罚方法。 13.一般自首:是指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行为。 14.犯罪预备:是指行为人为实施犯罪而开始创造条件的行为,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能着手犯罪实行行为的犯罪停止形态。 15.主犯:是指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 16.剥夺政治权利:是指依法剥夺犯罪人一定期限参加管理国家和政治活动权利的刑罚方法,属于资格刑。 17.数罪并罚:是指人民法院对一行为人在法定时间界限内所犯数罪分别定罪量刑后,按照法定的并罚原则及刑期计算方法决定其应执行的刑罚的制度。 18.刑事责任年龄(简称责任年龄):是指法律所规定的行为人对自己实施的刑法所禁止的危害社会行为负刑事责任必须达到的年龄。 19.犯罪主观方面:是指犯罪主体对自己行为的危害社会结果所持的心理态度。 20.刑罚裁量情节:又称量刑情节,是指人民法院对裁量刑罚时应当考虑的、据以决定量刑轻重或者免除刑罚处罚的各种情况。 21.自首:是指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行为,或者被采取强制措施的、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行为。 22.犯罪:是指严重危害我国社会、触犯刑法并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 23. 犯罪主观方面:是指犯罪主体对自己行为的危害社会结果所持的心理态度。

刑法中的自愿行为

刑法中的自愿行为 自愿行为在刑法中被视为一个重要的概念,它与刑事责任的确定密 切相关。本文将探讨刑法中自愿行为的含义、原则及其在司法实践中 的应用。 一、自愿行为的含义 自愿行为是指犯罪行为的主体在无任何外力作用下,根据自己的意 愿和自由意志主动实施的行为。在刑法中,主体的自愿行为是判断其 是否具备刑事责任的关键因素之一。只有主体的行为是自愿的,才能 够对其进行刑事追责。 二、自愿行为的原则 1. 自由意志原则 自愿行为的首要原则是自由意志原则。这意味着主体在行为时是基 于自己的真实意愿,没有受到任何恐吓、欺骗、胁迫等外力的干扰。 只有在保证主体的自由意志的情况下,才能认定其行为是自愿的。 2. 行为能力原则 行为能力是指主体在犯罪时具备的认识和控制自己行为后果的能力。在刑法中,自愿行为的另一个原则是行为能力原则。犯罪主体应具备 相应的智力和精神能力,能够自主决策并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对于无 行为能力和限制行为能力的人,其行为一般不被认为是自愿的。 三、自愿行为在司法实践中的应用

1. 证明自愿行为 在刑事审判中,法庭需要对犯罪主体的行为是否自愿进行证明。为了确定行为是否自愿,法庭会通过收集证据和进行审查来判断犯罪主体的行为是否受到了任何外力的干扰。例如,是否存在胁迫、欺骗等情况。只有在排除了这些外力的干扰后,才能认定行为是自愿的。 2. 自愿行为与刑事责任 刑事责任的认定需要确定行为人是否具备自愿行为。如果主体的行为是自愿的,即行为对应于主体的真实意愿且无受力的干扰,则主体将被追究刑事责任。反之,如果行为是在非自愿情况下实施的,比如被胁迫或欺骗,主体的刑事责任结果可能会有所不同。 四、自愿行为的重要性 自愿行为在刑法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是判断犯罪主体刑事责任的一个关键要素,旨在保障刑事司法的公正和正义。通过要求行为人的自愿和行为能力,刑法在刑事司法中确保了个人在犯罪过程中的真实意愿和自由选择,避免了滥用刑事权力的可能性。 总结: 自愿行为在刑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它要求犯罪行为的主体应在无外力作用下,基于自由意志自主选择并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自愿行为的原则主要包括自由意志原则和行为能力原则。在刑事司法实践中,确定行为是否自愿是对判决结果产生影响的关键因素之一。自愿行为的重要性在于保障司法公正和保障个人自由选择权利的实现。

大学法律理解刑法中的行为主体

大学法律理解刑法中的行为主体在大学学习法学专业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对刑法中的行为主体有一 个清晰的理解。行为主体是指在刑事犯罪中进行犯罪行为的人或者组织。准确理解行为主体的概念以及其在刑法中的作用,对于我们正确 把握刑事犯罪构成要件以及适用刑罚具有重要意义。 一、自然人行为主体 在刑法中,自然人是最常见的行为主体。自然人是指具备生物和心 理特点的人类个体。在刑法中,自然人作为行为主体,承担刑事责任。根据法定年龄和心智能力的差异,刑法对于自然人行为主体也有所区分。 1. 成年人:一般来说,满足法定年龄(通常为18岁)的成年人, 拥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也具备足够的心智和行为能力承担刑事责任。 2. 未成年人:未满法定年龄的人被视为未成年人。未成年人的心智 和行为能力尚未充分发展,因此刑法对未成年人行为主体的刑事责任 进行了特殊规定。在我国刑法中,根据未成年人的年龄,将其划分为 三个阶段:14岁以下的儿童(通常不承担刑事责任)、14-16岁之间的少年以及16-18岁之间的青少年。对于这些年龄段的未成年人,刑法规定了不同的刑事责任年龄和相应的刑罚。 二、法人行为主体 刑法中的行为主体不仅限于自然人,还包括法人。法人是指按照法 律规定组织起来,作为独立法律主体具有一定权利和义务的社会经济

组织、机关或者其他组织。在刑法中,法人作为行为主体承担刑事责任的情况称为法人犯罪。 法人犯罪是指法人组织在其名义下通过其法定代表人或者其他工作人员实施犯罪行为并给国家造成损害的行为。我国的刑法对法人犯罪也做了相应的规定。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除个别特定行为外,法人犯罪主体一般是指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等法律认可并受到法律保护的法人实体。 三、刑法中的特殊行为主体 除了自然人和法人之外,刑法中还存在一些特殊的行为主体,如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军人等。这些特殊行为主体在刑法中根据其职务地位和特殊身份,承担着特定的刑事责任。 在我国刑法中,对于特殊行为主体的犯罪行为,在认定和定罪量刑上有着特殊的规定。这是因为这些特殊的行为主体由于其职务地位的特殊性,其犯罪行为所引发的危害可能更严重和更具有社会影响力,因此需要进行针对性的规定和处罚。 总结起来,对于大学法律专业学生来说,准确理解刑法中的行为主体是十分重要的。行为主体的身份和属性都将决定刑事责任的认定和量刑的依据。不同的行为主体在刑事犯罪中具有不同的法律地位和责任承担方式,必须根据其特点和规定进行具体的分析和判断。只有深入理解行为主体的概念、分类以及其在刑法中的作用,才能更好地应对复杂的刑事案件并具备执法实践的能力。

犯罪未遂的名词解释_特征_处罚原则

犯罪未遂的名词解释_特征_处罚原则 犯罪未遂的名词解释 犯罪未遂是指行为人已经着手实施犯罪,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能完成犯罪的一种犯罪停止形态。仅发生在故意犯罪中。 犯罪未遂的特征 1、行为人已经着手实行犯罪,是指行为人开始实施刑法分则规定的作为某种具体犯罪构成要件的行为。 实行行为的着手:是指犯罪分子已经开始实施刑法分则所规定的某种犯罪构成要件的行为。在这种情况下,着手是实行行为的起点。应该从主客观统一的意义上把握着手:主观上,行为人实行犯罪的意志已经通过客观的实行行为开始表现出来;客观上,行为人已经开始直接实施具体犯罪构成要件的行为。着手的主观和客观的统一,反映了着手行为的社会危害性程度,为认定着手实行犯罪提供了一般标准。 着手实行犯罪的共同特征: ①着手实行犯罪的行为已经同直接客体发生了接触,或者说已经逼近了直接客体。如拿刀对准被害人。 ②着手实行犯罪的行为是可以直接造成犯罪的结果的行为。如举枪瞄准被害人。 ③着手实行犯罪的行为是刑法分则所规定的具体犯罪客体的行为。 2、犯罪没有得逞,指犯罪的直接故意内容没有完全实现,没有完成某一犯罪的全部构成要件。 结果犯,刑法分则明确规定以一定的物质性的犯罪结果作为其犯罪构成的客体要件的结果犯,应当以法定的犯罪结果是否发生,作为犯罪是否得逞的标志。如过失杀人罪。 行为犯,刑法分则明确规定以完成一定的行为作为其犯罪构成要件的行为犯,以法定的犯罪行为是否完成,作为犯罪是否得逞的标志。如强奸罪。 危险犯,刑法分则明确规定以造成某种危害结果的危险状态作为其犯罪构成要件的客观要件的危险犯,以是否造成了某种危险状态,

作为犯罪是否得逞的标志。如破坏交通工具罪。 3、犯罪未得逞是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是指行为人没有预料到或不能控制的主客观原因。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应当具备质和量两个方面的特征: (1)从质上说,只有那些违背犯罪分子本意的原因才能成为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 (2)从量上说,那些违背犯罪分子本意的原因必须达到足以阻碍犯罪分子继续实行犯罪的程度。因此,有些犯罪分子遇到一些轻微的阻碍因素,例如在抢劫罪中遇到熟人,在强奸罪中由于被害人请求等,犯罪分子就中止了犯罪,应该认为是自动中止。 犯罪分子意志以外原因的种类包括:①犯罪分子自身方面的原因,如能力不足;主观认识错误;②犯罪分子以外的原因。主要有:被害人的反抗;第三者的出现;自然力的破坏;物质阻碍,如撬不开门;时间、地点的不利影响等。 综上所述,犯罪未遂的三个特征是一个有机整体,已经着手实行犯罪是犯罪未遂的前提条件;犯罪未得逞是犯罪未遂的形态条件;犯罪未得逞是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是犯罪未遂的主观条件。在这三个条件中,前两个侧重于揭示犯罪未遂的客观特征,第三个侧重于揭示犯罪未遂的主观特征,这三个条件以主观和客观的统一揭示犯罪未遂的本质。 犯罪未遂的处罚原则 刑法第二十三条规定的是犯罪未遂的特征与处罚原则[2]。犯罪未遂所具有的三个构成要件或特征也是与故意犯罪的其他停止形态相区分的标志:第一,行为人已经着手实行犯罪,这与犯罪预备相区别;第二,犯罪未完成(未得逞)而停止下来,这与犯罪既遂相区别;第三,犯罪停止在未完成形态是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所导致的,这与犯罪中止相区别。 犯罪预备与犯罪未遂都是意志以外的因素导致的犯罪未能得逞,是否已经着手实行犯罪,是犯罪预备与犯罪未遂区分的关键点。 所谓已经着手实行犯罪,是指行为人已经开始实施刑法分则具体

刑法中的实行行为名词解释

刑法中的实行行为名词解释 刑法作为法律的一部分,旨在维护社会秩序和正义,保护公民的权益。其中, 实行行为是刑法中重要的概念之一,关乎到犯罪的成立与刑罚的适用。本文将对刑法中的实行行为进行名词解释,并探讨其在法律实践中的重要作用。 一、实行行为的含义 实行行为是指犯罪主体对犯罪客体采取的行为,它是犯罪成立的重要要素之一。实行行为分为直接实行和间接实行两种形式。 直接实行是指犯罪主体亲自实施犯罪行为,直接造成犯罪结果。例如,李某持 刀将盗窃的财物拿走。在这个案例中,李某亲自实施了盗窃行为,属于直接实施。 间接实行是指犯罪主体通过他人或通过特殊手段来实施犯罪行为,但仍然能够 对犯罪结果负有直接责任。例如,张某雇佣他人抢夺他人财物。在这个案例中,张某虽然没有亲自实施抢夺行为,但他指使他人进行了抢夺行为,因此对此负有直接责任。 二、实行行为与成立要件 实行行为作为犯罪成立的要素之一,需要与其他成立要件相互配合,才能构成 犯罪。一般而言,刑法中的实行行为要求具备的要素有以下几点: 1. 主体能力:实行行为的主体应具备刑事责任能力,即具备年满刑事责任年龄,没有精神障碍或严重思想障碍。 2. 客体要求:实行行为的客体应当符合刑法规定的客体要件。例如,盗窃犯罪 的客体是他人财物,故实行行为必须针对他人财物进行。

3. 态度要素:实行行为必须具备故意或过失的态度要素。故意是指犯罪主体明 知自己的行为将会发生刑法所禁止的后果,但仍然选择实施。过失是指犯罪主体在实施犯罪行为时由于疏忽、大意或不谨慎,没有尽到防止犯罪行为发生的注意义务。 4. 归责原则:实行行为对犯罪结果具有直接的归责责任。也就是说,实行行为 必须是造成犯罪结果的直接因果关系。 三、实行行为与刑罚适用 实行行为在刑罚的适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根据刑法规定,实行行为的性质、 情节、后果等都将直接影响刑罚的轻重以及是否适用刑事责任。例如,在同样是盗窃的案例中,李某仅仅持刀将财物拿走,而王某持刀将财物拿走并殴打他人。在这两个案例中,虽然犯罪行为相同,但犯罪的严重程度是不同的,因此在刑罚的适用上也会有所不同。 此外,对于间接实行行为的刑罚应有具体规定。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实行行 为与犯罪结果直接相关的,将依照犯罪结果进行处罚;实行行为与犯罪结果没有直接关系的,将依照实行行为进行处罚。例如,李某雇佣他人进行抢夺,若抢夺行为没有成功,将依照具体实行行为(雇佣他人抢夺)进行处罚。而如果抢夺行为发生了,将依照犯罪结果(被抢劫的财物)进行处罚。 四、实行行为与司法实践 在司法实践中,实行行为的认定将直接影响案件的审理和判决结果。对于实行 行为的定性和量刑标准的确定,司法机关应依法进行严格的认定。在确认是否构成实行行为时,法官需要综合考虑证据、证人陈述以及被告人的供述,通过辩证法、逻辑推理等方法来进行判断。 但司法实践中也存在着一定的争议和难题。例如,在一些案件中,对于间接实 行行为的认定和定性存在一定困难,难以界定具体的行为责任。因此,司法实践中亟需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完善理论,以便更好地应对各种案件。

【法律】兜底条款的适用规则

兜底条款的适用规则 遵循三项规则准确适用刑法兜底条款 1.刑法兜底条款的类型 根据刑法兜底条款所具有的不同特征,可以将其分为定罪条件兜底型条款和量刑条件兜底型条款两种类型。 定罪条件兜底型条款。此类条款在刑法中主要有四种表现方式: 第一,对实行行为方式的兜底。在规定某些犯罪时,刑法在列举各种行为方式后,为防止遗漏,设立了兜底型条款。如刑法第225条中列举了三种非法经营行为之后,又规定了“其他严重扰乱市场秩序的非法经营行为”,对非法经营罪的实行行为进行兜底。 第二,对行为方法的兜底。这里的行为方法与上述行为方式有所不同,行为方式可以单独构成犯罪的行为类型,而行为方法只是某种犯罪类型所采取的具体方法,这种方法从属于一定的行为类型,因而不能单独成为一种犯罪类型。如

刑法第236条中对强奸罪的行为方法在列举了“暴力、胁迫”之后,又增加了“或者其他手段”的规定。 第三,对行为对象的兜底。如根据刑法第177条第1款第2项规定,伪造、变造金融票证罪的行为对象为“伪造、变造的委托收款凭证、汇款凭证、银行存单等其他银行结算凭证”,其中“等其他银行结算凭证”即为对行为对象的兜底。 第四,对行为主体的兜底。如根据刑法第186条规定,违法发放贷款罪的行为主体为“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其中“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即是对行为主体的兜底。 量刑条件兜底型条款。此类条款主要表现方式如下: 一是对严重情节的兜底。在刑法条文中主要表现为“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等。如刑法第179条关于擅自发行股票、公司、企业债券罪的规定,在列举了“数额巨大、后果严重”两种量刑情节之后,又规定了“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就属此类。 二是对严重后果的兜底。在刑法条文中主要表现为“或者有其他严重后果”“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后果”等。典型的如刑法第240条第1款第7项中规定的“造成被拐卖的妇女、儿童或者其亲属重伤、死亡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