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吸光光度法课后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吸光光度法课后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吸光光度法课后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所谓可见光区,所指的波长范围是〔B〕

〔A〕200~400nm 〔B〕400~750nm 〔C〕750~1000nm 〔D〕100~200nm 2.一束〔B 〕通过有色溶液时,溶液的吸光度与溶液浓度和液层厚度的乘积成正比。

〔A〕平行可见光〔B〕平行单色光〔C〕白光〔D〕紫外光

3.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

〔A〕朗伯-比尔定律,浓度c与吸光度A之间的关系是一条通过原点的直线〔B〕朗伯-比尔定律成立的条件是稀溶液,与是否单色光无关

〔C〕最大吸收波长λmax是指物质能对光产生吸收所对应的最大波长

〔D〕同一物质在不同波长处吸光系数不同,不同物质在同一波长处的吸光系数相同

4.符合比耳定律的有色溶液稀释时,其最大的吸收峰的波长位置〔C 〕

〔A〕向长波方向移动〔B〕向短波方向移动

〔C〕不移动,但峰高降低〔D〕无任何变化

5.标准工作曲线不过原点的可能的原因是〔D〕

〔A〕显色反响得酸度控制不当〔B〕显色剂得浓度过高

〔C〕吸收波长选择不当〔D〕参比溶液选择不当

6.某物质摩尔吸光系数很大,那么说明〔A〕

〔A〕该物质对某波长光的吸光能力很强

〔B〕该物质浓度很大

〔C〕测定该物质的精密度很高

〔D〕测量该物质产生的吸光度很大

7.吸光性物质的摩尔吸光系数与以下(D )因素有关

〔A〕比色皿厚度〔B〕该物质浓度

〔C〕吸收池材料〔D〕入射光波长

8.KMnO4的相对分子质量为,κ×103,今在545nm处用浓度为0.0020%KM nO4溶液,比色皿测得透射比为〔A〕

〔A〕15% 〔B〕83% 〔C〕25% 〔D〕53%

9.有AB两份不同浓度的有色溶液,A溶液用吸收池,B溶液用吸收池,在同一波长下测得的吸光度值相等,那么它们的浓度关系为(D )

〔A〕A是B的1/3 〔B〕A等于B

〔C〕B是A的3倍〔D〕B是A的1/3

10.某有色溶液,当用1cm吸收池时,其透射比为T,假设改用2cm吸收池,那么透射比应为〔D〕

〔A〕2T 〔B〕2lgT 〔C〕T1/2 〔D〕T2

11.用常规分光光度法测得标准溶液的透射率为20%,试液的透射率为10%,假设以示差分光光度法测定试液,以标准溶液为参比,那么试液的透过率为〔C〕〔A〕20% 〔B〕40% 〔C〕50% 〔D〕80%

12.用分光光度计测量有色化合物,浓度相对标准偏差最小时的吸光度为〔D〕〔A〕0.368 〔B〕0.334 〔C〕0.443 〔D〕

13.在分光光度测定中,如试样溶液有色,显色剂本身无色,溶液中除被测离子外,其它共存离子与显色剂不生色,此时应选〔B 〕为参比。

〔A〕溶剂空白〔B〕试液空白〔C〕试剂空白〔D〕褪色参比

14.用邻菲罗啉法测定锅炉水中的铁,pH需控制在4~6之间,通常选择〔D 〕缓冲溶液较适宜。

〔A〕邻苯二甲酸氢钾〔B〕NH

3—NH

4

Cl 〔C〕NaHCO

3

—Na

2

CO

3

〔D〕HAc—NaAc

15.下述操作中正确的选项是〔C 〕

〔A〕比色皿外壁有水珠〔B〕手捏比色皿的磨光面

〔C〕手捏比色皿的毛面〔D〕用报纸去擦比色皿外壁的水

二、填空题

1.在可见光区,物质的颜色是由〔透射光的波长〕决定的。姿色和绿色是一对互补色光,那么KMNO4溶液吸收的是〔绿〕色光。

2.符合朗伯-比尔定律的有色物质的浓度增加后,最大吸收波长λmax〔不变〕,吸光度A〔变大〕,摩尔吸光系数κ〔不变〕。

3.〔摩尔吸光系数〕是物质吸光能力大小的量度。

4.摩尔吸光系数越大,灵敏度越〔高〕。

5.吸光光度法测量时,入射光波长一般选在〔最大吸收波长〕处,因为这时测定有较高的〔灵敏度〕和〔准确度〕。

6.透射比不同时,测量误也不同。A 〕时,测量误差最小,为使测量的相对误差≤2%,A 〕。

7.三元配合物的形成类型有〔三元混合配位配合物〕、〔离子缔合物〕、〔三元胶束配合物〕。

8.分光光度计根本上有〔光源〕、〔分光系统〕、〔比光皿〕及〔检测读数系统〕四大局部组成。

9.示差分光光度法测定〔常量组分〕,它与普通光度法的区别在于〔选用的参比溶液〕不同。

10.当试液中多组分共存,且吸收曲线可能相互间产生重叠而发生干扰时,〔可以〕不经别离直接测定〔填可以或不可以〕。

三、判断题

1.〔×〕不同浓度的高锰酸钾溶液,它们的最大吸收波长也不同。2.〔×〕物质呈现不同的颜色,仅与物质对光的吸收有关。

3.〔√〕绿色玻璃是基于吸收了紫色光而透过了绿色光。

4.〔√〕单色器是一种能从复合光中分出一种所需波长的单色光的光学装置。5.〔√〕比色分析时,待测溶液注到比色皿的四分之三高度处。

6.〔√〕分光光度计使用的光电倍增管,负高压越高灵敏度就越高。7.〔√〕不少显色反响需要一定时间才能完成,而且形成的有色配合物的稳定性也不一样,因此必须在显色后一定时间内进行。

8.〔×〕用分光光度计进行比色测定时,必须选择最大的吸收波长进行比色,这样灵敏度高。

9.〔√〕摩尔吸光系数越大,表示该物质对某波长光的吸收能力愈强,比色测定的灵敏度就愈高。

10.〔√〕仪器分析测定中,常采用校准曲线分析方法。如果要使用早先已绘制的校准曲线,应在测定试样的同时,平行测定零浓度和中等浓度的标准溶液各两份,其均值与原校准曲线的精度不得大于5%~10%,否那么应重新制作校准曲线。

四、计算题

1.称取FeSO4·(NH4)2SO2·6H2O 溶于水,参加1:4的H2SO420mL,定容至500mL。取VmL铁标准溶液置于50mL容量瓶中,用邻二氮菲显色后加水稀释至刻度,分别测得吸光度如下表,用表中数据绘制工作曲线。

铁标准溶液

V/mL

吸光度A0

吸取试液,稀释至250mL,再吸取此稀释液2.00 mL置于500mL容量瓶中,与绘制工作曲线相同条件下显色后,测得吸光度。求中铁含量〔mg·mL-1〕。2.某显色溶液以试剂空白作参比溶液调节工作零点,测量其吸光度。当调节T =100%时,测得,假设T调节为98%,A的读数为多少?

3.有一溶液,每毫升含铁,吸取此试液于50ml容量瓶中显色,用1cm吸收池于508nm处测得吸光度,计算吸光系数a,摩尔吸光系数κ。

4.现取某含铁试液定容至100ml,从中吸取显色定容至50ml,用1cm吸收池测得透射比为39.8%,显色络合物的摩尔吸光系数为×104L·mol-1·cm-1。求某含铁试液中铁的含量〔以g·L-1计〕

5.用邻二氮菲分光光度法测定Fe2+,称取样品,经处理成试液后,转入50ml 容量瓶中,参加显色剂,调节溶液酸度,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用2cm吸收池于508nm 处测得。κ×104L·mol-1·cm-1,计算样品中铁的质量分数。假设此显色液稀释一倍,用3cm吸收池在同样波长下测量,其透射比为多少?

6.称取纯度为95.5%的某吸光物质溶解后定容至500mL,从中吸取显色定容至50mL,于最大吸收波长处用2cm吸收池测得投射比为35.5%,吸光物质的κ×1 04L·mol-1·cm-1,试求该物质的摩尔质量。

7.用分光光度法测定铁,有下述两种方法:A法:×102L·g-1·cm-1;B法:κ×103L·mol-1·cm-1。问:〔1〕何种方法灵敏度高?〔2〕假设选用其中灵敏度高的方法,欲使测量误差最小,显色液中铁的浓度为多少?此时△c/c为多少?△,b=1cm。

8.用8-羟基喹啉-氯仿萃取光度法测定Fe2+和Al3+时,吸收光谱有局部重叠。在相应条件下,用纯铝μg显色后,在波长为390nm和470nm处分别测得A为和;用纯铁μg显色后,在波长为390nm和470nm处分别测得A为和。今称取含铁和铝的试样,溶解后定容至100ml,吸取1ml试液在相应条件下显色,在波长3 90nm 和470nm处分别测得吸光度为和。显色液均为50ml,吸收池均为1cm。求试样中铁和铝的质量分数。

9.用普通光度法测得×10-4mol·L-1KMnO4溶液的投射比为13.2%。以此标准溶液做参比溶液,测得未知浓度的KMnO4溶液的投射比50.0%。计算未知液中KMnO4的浓度。

10.在Zn2++2Q2-=ZnQ2显色反响中,当显色剂Q浓度超过Zn2+浓度40倍以上时,可认为Zn2+全部生成ZnQ2。有一显色液,其中c Zn2+×10-3mol·L-1,c

Q2-×10-2mol·L-1,在λmax波长处用1cm吸收池测得吸光度为。在同样条件下,测得c Zn2+×10-3mol·L-1,c Q2-×10-3mol·L-1的显色液时,吸光度为。求络合物ZnQ2的稳定常数是多少?

五、问答题

1.物质呈现颜色的原因是什么?

2.什么叫选择性吸收?它与物质的分子结构有什么关系?

3.朗伯-比尔定律的数学表达式及物理意义是什么?它对吸光光度分析有何重要意义?

4.绘制标准曲线时,偏离朗伯-比尔定律的原因有哪些?

5.为什么最好在λmax处测定化合物的含量?

6.对显色反响有哪些要求?显色条件有哪些?如何来选择?

7.什么是参比溶液?如何来选择适宜的参比溶液?

8.721型分光光度计有哪些主要部件,各起什么作用?

9.示差光度法为什么可以测定较高含量的组分,而又不会引起较大的误差?

答案

一、选择题

1.B

2.B

二、填空题

1.透射光的波长,绿

2.不变,变大,不变

3.摩尔吸光系数

4.高

5.最大吸收波长,灵敏度,准确度

6.,0.2~0.8

7.三元混合配位配合物,离子缔合物,三元胶束配合物

8.光源,分光系统,比色皿,检测读数系统

9.常量组分,选用的参比溶液

10.可以

三、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四、计算题

1.

2.

3.×102L·g-1·cm-1×104 L·mol-1·cm-1

4.·L-1

5.0.0084%,56.6%

6.255 g·mol-1

7.A法灵敏度高,0.82%

8.w Fe=1.5%,w Al=1.4%

9.×10-4L·g-1·cm-1

10.×106

五、问答题

〔略〕

吸光光度法课后练习试题和参考答案解析

吸光光度法课后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所谓可见光区,所指的波长范围是(B ) (A)200~400nm (B)400~750nm (C)750~1000nm (D)100~200nm 2.一束(B )通过有色溶液时,溶液的吸光度与溶液浓度和液层厚度的乘积成正比。 (A)平行可见光(B)平行单色光(C)白光(D)紫外光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A)朗伯-比尔定律,浓度c与吸光度A之间的关系是一条通过原点的直线(B)朗伯-比尔定律成立的条件是稀溶液,与是否单色光无关 (C)最大吸收波长λmax是指物质能对光产生吸收所对应的最大波长 @ (D)同一物质在不同波长处吸光系数不同,不同物质在同一波长处的吸光系数相同 4.符合比耳定律的有色溶液稀释时,其最大的吸收峰的波长位置(C ) (A)向长波方向移动(B)向短波方向移动 (C)不移动,但峰高降低(D)无任何变化 5.标准工作曲线不过原点的可能的原因是(D ) (A)显色反应得酸度控制不当(B)显色剂得浓度过高 (C)吸收波长选择不当(D)参比溶液选择不当 6.某物质摩尔吸光系数很大,则表明(A ) (A)该物质对某波长光的吸光能力很强 (B)该物质浓度很大 / (C)测定该物质的精密度很高 (D)测量该物质产生的吸光度很大 7.吸光性物质的摩尔吸光系数与下列(D )因素有关 (A)比色皿厚度(B)该物质浓度 (C)吸收池材料(D)入射光波长

8.已知KMnO4的相对分子质量为,κ545nm=×103,今在545nm处用浓度为% KMnO4溶液,比色皿测得透射比为(A ) (A)15% (B)83% (C)25% (D)53% 9.有AB两份不同浓度的有色溶液,A溶液用吸收池,B溶液用吸收池,在同一波长下测得的吸光度值相等,则它们的浓度关系为(D ) (A)A是B的1/3 (B)A等于B (C)B是A的3倍(D)B是A的1/3 : 10.某有色溶液,当用1cm吸收池时,其透射比为T,若改用2cm吸收池,则透射比应为(D ) (A)2T (B)2lgT (C)T1/2 (D)T2 11.用常规分光光度法测得标准溶液的透射率为20%,试液的透射率为10%,若以示差分光光度法测定试液,以标准溶液为参比,则试液的透过率为(C )(A)20% (B)40% (C)50% (D)80% 12.用分光光度计测量有色化合物,浓度相对标准偏差最小时的吸光度为(D )(A)(B)(C)(D) 13.在分光光度测定中,如试样溶液有色,显色剂本身无色,溶液中除被测离子外,其它共存离子与显色剂不生色,此时应选(B )为参比。 (A)溶剂空白(B)试液空白(C)试剂空白(D)褪色参比 14.用邻菲罗啉法测定锅炉水中的铁,pH需控制在4~6之间,通常选择(D )缓冲溶液较合适。 (A)邻苯二甲酸氢钾(B)NH3—NH4Cl (C)NaHCO3—Na2CO3(D)HAc—Na Ac — 15.下述操作中正确的是(C ) (A)比色皿外壁有水珠(B)手捏比色皿的磨光面 (C)手捏比色皿的毛面(D)用报纸去擦比色皿外壁的水 二、填空题 1.在可见光区,物质的颜色是由(透射光的波长)决定的。已知姿色和绿色是一对互补色光,则KMNO4溶液吸收的是(绿)色光。

吸光光度法课后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吸光光度法课后练习题及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1所谓可见光区,所指的波长范围是(B ) (A)200~400nm (B) 400~750nm (C) 750T000nm (D) 100~200nm 2.—束(B )通过有色溶液时,溶液的吸光度与溶液浓度和液层厚度的乘积成正比。 (A)平行可见光 (B)平行单色光 (C)白光(D)紫外光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A)朗伯-比尔定律,浓度c与吸光度A之间的关系是一条通过原点的直线 (B)朗伯-比尔定律成立的条件是稀溶液,与是否单色光无关 (C)最大吸收波长入max是指物质能对光产生吸收所对应的最大波长 (D)同一物质在不同波长处吸光系数不同,不同物质在同一波长处的吸光系数相同 4.符合比耳定律的有色溶液稀释时,其最大的吸收峰的波长位置( C) (A)向长波方向移动(B)向短波方向移动 (C)不移动,但峰高降低(D)无任何变化 5.标准工作曲线不过原点的可能的原因是(D ) (A)显色反应得酸度控制不当(B)显色剂得浓度过高 (C)吸收波长选择不当(D)参比溶液选择不当 6.某物质摩尔吸光系数很大,则表明(A ) (A)该物质对某波长光的吸光能力很强 (B)该物质浓度很大 (C)测定该物质的精密度很高 (D)测量该物质产生的吸光度很大 7.吸光性物质的摩尔吸光系数与下列(D )因素有关 (A)比色皿厚度 (B)该物质浓度 (C)吸收池材料 (D)入射光波长 8.已知KMnO 4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58.04,运45nm=2.2X 103,今在545nm处用

吸光光度法课后练习题及参考答案浓度为0.0020%KMnO4溶液,3.00cm比色皿测得透射比为(A ) (A) 15% (B) 83% (C) 25% (D) 53%

(完整word版)原子吸收光谱法习题及答案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1.试比较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与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有哪些异同点? 答:相同点:二者都为吸收光谱,吸收有选择性,主要测量溶液,定量公式:A=kc,仪器结构具有相似性. 不同点:原子吸收光谱法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1) 原子吸收分子吸收 (2) 线性光源连续光源 (3) 吸收线窄,光栅作色散元件吸收带宽,光栅或棱镜作色散元件 (4) 需要原子化装置(吸收池不同)无 (5) 背景常有影响,光源应调制 (6) 定量分析定性分析、定量分析 (7) 干扰较多,检出限较低干扰较少,检出限较低 2.试比较原子发射光谱法、原子吸收光谱法、原子荧光光谱法有哪些异同点? 答:相同点:属于原子光谱,对应于原子的外层电子的跃迁;是线光谱,用共振线灵敏度高,均可用于定量分析. 不同点:原子发射光谱法原子吸收光谱法原子荧光光谱法 (1)原理发射原子线和离子线基态原子的吸收自由原子(光致发光) 发射光谱吸收光谱发射光谱 (2)测量信号发射谱线强度吸光度荧光强度 (3)定量公式lgR=lgA + blgc A=kc I f=kc (4)光源作用不同使样品蒸发和激发线光源产生锐线连续光源或线光源 (5)入射光路和检测光路直线直线直角 (6)谱线数目可用原子线和原子线(少)原子线(少) 离子线(谱线多) (7)分析对象多元素同时测定单元素单元素、多元素 (8)应用可用作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定量分析 (9)激发方式光源有原子化装置有原子化装置 (10)色散系统棱镜或光栅光栅可不需要色散装置 (但有滤光装置) (11)干扰受温度影响严重温度影响较小受散射影响严重 (12)灵敏度高中高 (13)精密度稍差适中适中 3.已知钠蒸气的总压力(原子+离子)为1.013 l0-3Pa,火焰温度为2 500K时,电离平

吸光光度法练习题

第七章吸光光度法练习题 1.符合Lambert-Beer定律的某有色溶液,当有色物质的浓度增加时,最大吸收波长和吸光度分别是……… A.不变、增加 B.不变、减小 C. 向长波移动、不变 D. 向短波移动、不变 2.某溶液测得其吸光度为A0,稀释后测得其吸光度为A1,已知A0-A1=0.477,稀释后的透射比T1应为……… A.T1=2T0 B.T1=3T0 C.T1=1/3 T0 D.T1=1/2T0 3. 用分光光度法测定Fe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FeSCN2+的吸光度随着SCN-浓度的增大而线性增大 B. FeSCN2+的吸光度随着Fe3+浓度的增大而线性增大 C. 溶液的吸光度与透射率线性相关 D. 溶液的条件摩尔吸光度系数随着波长变化而变化 4.已知某显色体系的桑德尔灵敏度为0.005ug.cm-2,Fe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 5.85,则用该显色体系分光光度法测定Fe2+的摩尔吸光系数为(L.mol-1,cm-1)……… A.1.1×104 B.2.2×104 C.1.1×105 D. 2.2×105 5.用常规分光光度法测得标准溶液的透射率为20%,试液的透射率为10%,若以示差分光光度法测定试液,以标准溶液为参比,则试液的透过率为……… A.20% B.40% C.50% D.80% 6.测定纯金属钴中微量锰时,在酸性介质中以KIO4氧化Mn2+为MnO4-以分光光度法测定,选择参比溶液为……… A.蒸馏水 B.含KIO4的试样溶液 C.KIO4溶液 D.不含KIO4的试样溶液 7.标准工作曲线不过原点的可能的原因是……… A.显色反应得酸度控制不当 B.显色剂得浓度过高 C.吸收波长选择不当 D.参比溶液选择不当 8. 某钢样含Ni的质量分数为0.12%,用丁二酮肟分光光度法 (ε=1.3×104L.mol-1.cm-1)进行测定。若试样溶解后转入100mL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在470nm波长处用1.0cm吸收池测量,希望此时的测量误差最小,应称取样品______ [Ar(Ni)=58.69]。 A 1.60g B 0.16g C.0.14g D.1.4g 9.用硅钼蓝法测定SiO2,以一含有SiO20.020mg 的标准溶液作参比,测得另一含0.100mgSiO2标液的透射率T为14.4%,今有一未知溶液,在相同的条件下测得透射率为31.8%,该溶液中SiO2的质量(mg)为____。 A.0.067 B.0.14 C.0.67 D.0.014

第十章 紫外-可见吸光光度法习题及答案

第十章紫外-可见吸光光度法习题 1.是非判断题 1-1物质的颜色是由于选择性地吸收了白光中的某些波长所致,VitB12溶液呈现红色是由于它吸收了白光中是红色光波。 1-2因为透射光和吸收光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白光,故称这两种光为互补色光。 1-3有色物质溶液只能对可见光范围内的某段波长的光有吸收。 1-4符合朗伯-比耳定律的某有色溶液的浓度越低,其透光率越小。 1-5符合比耳定律的有色溶液稀释时,其最大吸收峰的波长位置不移动,但吸收峰降低。 1-6朗伯-比耳定律的物理意义是:当一束平行单色光通过均匀的有色溶液时,溶液是吸光度与吸光物质是浓度和液层厚度的乘积成正比。 1-7在吸光光度法中,摩尔吸光系数的值随入射光的波长增加而减小。 1-8吸光系数与入射光波长及溶液浓度有关。 1-9有色溶液的透光度随着溶液浓度的增大而减小,所以透光度与溶液的浓度成反比关系。 1-10在吸光光度测定时,根据在测定条件下吸光度与浓度成正比的比耳定律的结论,被测溶液浓度越大,吸光度也越大,测定结果也就越准确。 1-11进行吸光光度法测定时,必须选择最大吸收波长的光作入射光。 1-12朗伯-比耳定律只适用于单色光,入射光的波长范围越狭窄,吸光光度测定的准确度越高。 1-13吸光光度法中所用的参比溶液总是采用不含被测物质和显色剂的空白溶液. 1-14在实际测定中,应根据光吸收定律,通过改变比色皿厚度或待测溶液浓度,使吸光度的读数处于0.2~0.7之间,以减小测定的相对误差。 1-15在吸光光度法测定时,被测物质浓度相对误差的大小只有透光度为15%~65% 的范围内才是最小的。 2.选择题 2-1分光光度法与普通比色法的不同点是 A.工作范围不同 B.光源不同 C.检测器不同 D.检流计不同 E.获得单色光方法不同 2-2 Zn2+的双硫腙-CCl4萃取吸光光度法中,已知萃取液为紫红色络合物,其吸收最大光的颜色为 A.红 B.橙 C.黄 D.绿 2-3有色络合物的摩尔吸光系数,与下列因素中有关系的是 A.比色皿的厚度 B.有色络合物浓度 C.吸收池材料 D.入射光波长 2-4透光率与吸光度的关系是 A.1 T =A B.㏒1 T =A C.㏒T=A D.T=㏒1 A

吸光光度法课后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所谓可见光区,所指的波长范围是(B ) (A)200~400nm ( B)400~750nm (C) 750T000nm ( D) 100~200nm 2.一束(B)通过有色溶液时,溶液的吸光度与溶液浓度和液层厚度的乘积成正比。 (A)平行可见光 (B)平行单色光 (C)白光(D)紫外光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A)朗伯-比尔定律,浓度c与吸光度A之间的关系是一条通过原点的直线 (B)朗伯-比尔定律成立的条件是稀溶液,与是否单色光无关 (C)最大吸收波长入max是指物质能对光产生吸收所对应的最大波长 (D)同一物质在不同波长处吸光系数不同,不同物质在同一波长处的吸光系数相同 4.符合比耳定律的有色溶液稀释时,其最大的吸收峰的波长位置( C) (A)向长波方向移动(B)向短波方向移动 (C)不移动,但峰高降低(D)无任何变化 5.标准工作曲线不过原点的可能的原因是(D) (A)显色反应得酸度控制不当(B)显色剂得浓度过高 (C)吸收波长选择不当(D)参比溶液选择不当 6.某物质摩尔吸光系数很大,则表明(A ) (A)该物质对某波长光的吸光能力很强 (B )该物质浓度很大 (C)测定该物质的精密度很高 (D)测量该物质产生的吸光度很大 7.吸光性物质的摩尔吸光系数与下列(D )因素有关 (A)比色皿厚度 (B)该物质浓度 (C)吸收池材料 (D)入射光波长 8.已知KMnO4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58.04,K 545nm=2.2 X 103,今在545nm

处用浓度为0.0020%KMnO 4溶液,3.00cm比色皿测得透射比为(A ) (A) 15% (B) 83% (C) 25% (D) 53%

吸光光度法课后练习试题和参考答案解析

吸光光度法课后练习题及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所谓可见光区,所指的波长范围是(B) (A)200~400nm (B)400~750nm (C)750~1000nm (D)100~200n m 2.一束(B )通过有色溶液时,溶液的吸光度与溶液浓度和液层厚度的乘积成正比。 (A)平行可见光(B)平行单色光(C)白光(D)紫外光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朗伯-比尔定律,浓度c与吸光度A之间的关系是一条通过原点的直线 (B)朗伯-比尔定律成立的条件是稀溶液,与是否单色光无关(C)最大吸收波长λmax是指物质能对光产生吸收所对应的最大波长 (D)同一物质在不同波长处吸光系数不同,不同物质在同一波长处的吸光系数相同 4.符合比耳定律的有色溶液稀释时,其最大的吸收峰的波长位置(C ) (A)向长波方向移动(B)向短波方向移动 (C)不移动,但峰高降低(D)无任何变化 5.标准工作曲线不过原点的可能的原因是(D) (A)显色反应得酸度控制不当(B)显色剂得浓度过高 (C)吸收波长选择不当(D)参比溶液选择不当 6.某物质摩尔吸光系数很大,则表明(A) (A)该物质对某波长光的吸光能力很强 (B)该物质浓度很大 (C)测定该物质的精密度很高 (D)测量该物质产生的吸光度很大

7.吸光性物质的摩尔吸光系数与下列(D )因素有关 (A)比色皿厚度(B)该物质浓度 (C)吸收池材料(D)入射光波长 8.已知KMnO4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58.04,κ545nm=2.2×103,今在5 45nm处用浓度为0.0020%KMnO4溶液,3.00cm比色皿测得透射比为(A)(A)15% (B)83% (C)25% (D)53% 9.有AB两份不同浓度的有色溶液,A溶液用1.0cm吸收池,B溶液用3.0cm吸收池,在同一波长下测得的吸光度值相等,则它们的浓度关系为 (D ) (A)A是B的1/3 (B)A等于B (C)B是A的3倍(D)B是A的1/3 10.某有色溶液,当用1cm吸收池时,其透射比为T,若改用2cm吸收池,则透射比应为(D) (A)2T (B)2lgT (C)T 1/2 (D)T2 11.用常规分光光度法测得标准溶液的透射率为20%,试液的透射率为10%,若以示差分光光度法测定试液,以标准溶液为参比,则试液的透过率为(C) (A)20% (B)40% (C)50% (D)80% 12.用分光光度计测量有色化合物,浓度相对标准偏差最小时的吸光度为(D) (A)0.368 (B)0.334 (C)0.443 (D)0.434 13.在分光光度测定中,如试样溶液有色,显色剂本身无色,溶液中除被测离子外,其它共存离子与显色剂不生色,此时应选(B )为参比。 (A)溶剂空白(B)试液空白(C)试剂空白(D)褪色参比14.用邻菲罗啉法测定锅炉水中的铁,pH需控制在4~6之间,通常选择(D )缓冲溶液较合适。 (A)邻苯二甲酸氢钾(B)NH3—NH4Cl (C)NaHCO3—Na2CO3(D)HA c—NaAc 15.下述操作中正确的是(C ) (A)比色皿外壁有水珠(B)手捏比色皿的磨光面

第六章 吸光光度法习题

第六章 吸光光度法习题 一、填空题 1、已知某有色络合物在一定波长下用2cm 吸收池测定时其透光度T=0.60。若在相同条件下改用1cm 吸收池测定,吸光度A 为 ,用3cm 吸收池测量,T 为 。 2、测量某有色络合物的透光度时,若吸收池厚度不变,当有色络合物浓度为c 时的透光度为T ,当其浓度为c 3 1时的透光度为 。 3、苯酚在水溶液中摩尔吸收系数ε为131017.6-⋅⋅⨯cm mol L ,若要求使用1cm 吸收池时的透光度为0.15~0.65之间,则苯酚的浓度应控制在 。 4、某有色络合物浓度为15100.1--⋅⨯L mol ,以1cm 吸收池在最大吸收波长下的吸光度为0.280,在此波长下该有色物的摩尔吸收系数为 。 6、已知KMnO 4的摩尔质量为1581-⋅mol g ,其水溶液的 113102.2--⋅⋅⨯=cm mol L ε。求此波长下质量分数为0.0020%的KMnO 4溶液在3.0cm 吸收池的透光度为 。 7、用普通分光广度法测得标液c 1的透射率为20%,试液透射率为12%。若以示差法测定,以标液c 1作参比,则试液透射率为 。 二、选择题 1、在符合朗伯-比尔定律的范围内,有色物的浓度、最大吸收波长、吸光度三者的关系是( ) A 、增加,增加,增加; B 、减小、不变、减小; C 、减小,增加,增加; D 、增加,不变,减小。 2、测定纯金属钴中锰时,在酸性溶液中以KIO 4氧化Mn 2+成-4Mn 以分光光度法 测定。若测定试样中锰时,其参比溶液为( ) A 、蒸馏水; B 、含KIO 4的试样溶液; C 、KIO 4溶液; D 、不含KIO 4的试样溶液 3、在分光光度分析中,常出现工作曲线不过原点的情况。下列说法中不会引起这一现象的是( ) A 、测量和参比溶液所用吸收池不对称; B 、参比溶液选择不当; C 、显色反应的灵敏度太低; D 、显色反应的检测下限太高。 4、光度分析中,在某浓度下以1.0cm 吸收池测得透光度为T 。若浓度增大1倍,透光度为( ) A 、2T 少; B 、T/2; C 、2T ; D 、T 。 5、用普通分光光度法测得标液1c 的透光度为20%,试液的透光度12%;若以示差分光光度法测定,以1c 为参比,则试液的透光度为( )

第十章 吸光光度法课后习题及答案

第十章吸光光度法 9.1 0.088 mg Fe3+.用硫氰酸盐显色后,在容量瓶中用水稀释到50 mL,用1 cm 比色皿,在波长480 nm处测得A=0.740。求吸收系数α及κ。 9.2 用双硫腙光度法测定Pb2+,Pb2+的浓度为0.08mg/50mL,用2cm比色皿在520nm下测得T=53%,求κ。 9.3 用磺基水杨酸法测定微量铁。标准溶液是由0.2160gNH4Fe(SO4)2·12H2O溶于水中稀释至500mL配制成的。根据下列数据,绘制标准曲线。 标准铁溶液的体积V /mL 0.0 2.0 4.0 6.0 8.0 10.0 吸光度0.0 0.165 0.320 0.480 0.630 0.790 某试液5.00 mL,稀释至250 mL。取此稀释液2.00 mL,与绘制标准曲线相同条件下显色和测定吸光度。测得A=0.500。求试液铁含量(单位:mg/mL)。铁铵矾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82.178。

9.4 取钢试样1.0 g,溶解于酸中,将其中锰氧化成高锰酸盐,准确配制成250mL,测得其吸光度为1.00×10–3 mol·L-1 KMnO4溶液的吸光度的1.5倍。计算钢中锰的百分含量。

9.5 用普通光度法测定铜。在相同条件下测得1.00×10-2 mol·L-1标准铜溶液和含铜试液的吸光度分别为0.699和1.00。如光度计透光度读数的相对误差为0.5%,测试液浓度测定的相对误差为多少?如采用示差法测定,用铜标准液为参比,测试液的吸光度为多少?浓度测定的相对误差为多少?两种测定方法中标准溶液与试液的透光度各差多少?示差法使读书标尺放大了多少倍?

食品仪器分析-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答案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习题 一、填空题 1.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是利用基态的待测原于蒸气对光源辐射的吸收进行分 析的。 答:特征谱线 2.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主要分为类,一类由将试样分解成自由原子,称为分析,另一类依靠将试样气化及分解,称为分析。 答:两,火焰,火焰原子吸收,电加热的石墨管,石墨炉无火焰原子吸收。 3.一般原子吸收光谱仪分为、、、四个主要部分。 答:光源、原子化器,分光系统,检测系统。 4.空心阴极灯是原子吸收光谱仪的,其最主要部分是,它是由制成的。整个灯熔封后充以或成为一个特殊形式的。 答:光源,空心阴极灯,待测元素本身或其合金,低压氖,氢气,辉光放电管。 5.原子吸收光谱仪中的火焰原子化器是由、及三部分组成。 答:雾化器,雾化室,燃烧器。 6.原子吸收光谱仪中的分光系统也称,其作用是将光源发射的与分开。 答:单色器,待测元素共振线,其它发射线。 7.早期的原子吸收光谱仪使用棱镜为单色器,现在都使用单色器。前者的色散原理是,后者为。 答:光栅,光的折射,光的衍射。 8.在原子吸收光谱仪中广泛使用做检测器,它的功能是将微弱的信号转换成信号,并有不同程度的。 答:光电倍增管,光,电,放大。 9.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时工作条件的选择主要有的选择、的选择、 的选择、的选择及的选择。 答:灯电流,燃烧器高度,助燃气和燃气流量比,吸收波长,单色器狭缝宽度。 10.原子吸收法测定固体或液体试样前,应对样品进行适当处理。处理方法可用、、、等方法。 答:溶解,灰化,分离,富集。 11.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时产生的干扰主要有干扰,干扰,干扰三种。 答:光谱干扰,物理干扰,化学干扰。 二、判断题 1.原子吸收光谱分析定量测定的理论基础是朗伯一比尔定律。(√) 2.在原子吸收分析中,对光源要求辐射线的半宽度比吸收线的半宽度要宽的多。(×) 3.原子吸收光谱仪和752型分光光度计一样,都是以氢弧灯做为光源的。(×) 4.原子吸收法测定时,试样中有一定基体干扰时,要选用工作曲线法进行测定。(×) 5.在使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样品时,有时加入镧盐是为了消除化学干扰,加入铝盐是为了消除电离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习题参考答案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思考题和习题 1.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中为什么常常选择共振吸收线作为分析线? 原子吸收一定频率的辐射后从基态到第一激发态的跃迁最容易发生,吸收最强。对大多数元素来说,共共振线(特征谱线)是元素所有原子吸收谱线中最灵敏的谱线。因此,在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中,常用元素最灵敏的第一共振吸收线作为分析线。 2.什么叫积分吸收?什么叫峰值吸收系数?为什么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常采用峰值吸收而不应用积分吸收? 积分吸收与吸收介质中吸收原子的浓度成正比,而与蒸气和温度无关。因此,只要测定了积分吸收值,就可以确定蒸气中的原子浓度但由于原于吸收线很窄,宽度只有约0.002nm,要在如此小的轮廓准确积分,要求单色器的分辨本领达50万以上,这是一般光谱仪不能达到的。Waish从理论上证明在吸收池内元素的原子浓度和温度不太高且变比不大的条件下,峰值吸收与待测基态原子浓度存在线性关系,可采用峰值吸收代替积分吸收。而峰值吸收系数的测定、只要使用锐线光源,而不要使用高分辨率的单色器就能做别。 3.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对光源的基本要求是什么?为什么要求用锐线光源?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对光源的基本要求是光源发射线的半宽度应小于吸收线的半宽度;发射线中心频率恰好与吸收线中心频率V0相重合。 原子吸收法的定量依据使比尔定律,而比尔定律只适应于单色光,并且只有当光源的带宽比吸收峰的宽度窄时,吸光度和浓度的线性关系才成立。然而即使使用一个质量很好的单色器,其所提供的有效带宽也要明显大于原子吸收线的宽度。若采用连续光源和单色器分光的方法测定原子吸收则不可避免的出现非线性校正曲线,且灵敏度也很低。故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中要用锐线光源。 4.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主要由哪几部分组成?各部分的功能是什么?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由光源、原子化系统、分光系统和检测系统四部分组成. 光源的功能是发射被测元素的特征共振辐射。 原子化系统的功能是提供能量,使试样干燥,蒸发和原子化。 分光系统的作用是将所需要的共振吸收线分离出来。 检测系统将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后进行显示和记录结果。 5.可见分光光度计的分光系统放在吸收池的前面,而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分光系统放在原子化系统(吸收系统)的后面,为什么? 可见分光光度计的分光系统的作用是将来自光源的连续光谱按波长顺序色散,并从中分离出一定宽度的谱带与物质相互作用,因此可见分光光度计的分光系统一般放在吸收池的前面。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分光系统的作用是将所需要的共振吸收线分离出来,避免临近谱线干扰。为了防止原子化时产生的辐射不加选择地都进入检测器以及避免光电倍增管的疲劳,单色器通常配置在原子化器之后。 6.什么叫灵敏度、检出限?它们的定义与其他分析方法有何异同?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的灵敏度,它表示当被测元素浓度或含量改变一个单位时吸收值的变化量。 检出限是指能以适当的置信度被检出的元素的最小浓度(又称相对检出限)或最小量(又称绝对检出限)

吸光光度法练习题

吸光光度法练习题 一、选择题 1、符合朗伯-比耳定律的一有色溶液,当有色物质的浓度增加时,最大吸收波长和吸光度分别是: (A) 不变、增加(B) 不变、减少 (C) 增加、不变(D) 减少、不变 2、使用磺基水杨酸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Fe时,光度计检测器直接测定的是: (A) 入射光的强度(B) 吸收光的强度 (C) 透过光的强度(D)散射光的强度 3、在光度测定中,使用参比溶液的作用是: (A) 调节仪器透光率的零点(B) 吸收入射光中测定所需要的光波 (C) 调节入射光的光强度(D) 消除溶液和试剂等非测定物质对入射光吸收的影响 4、某同学进行光度分析时,误将参比溶液调至90%而不是100%,在此条件下,测得有色溶液的透光率为35%,则该有色溶液的正确透光率是: (A) 36.0% (B) 34.5% (C) 38.9% (D) 32.1% 5、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 摩尔吸光系数κ随浓度增大而增大(B) 吸光度A随浓度增大而增大 (C) 透光率T随浓度增大而减小(D) 透光率T随比色皿加厚而减小 6、某金属离子M与试剂R形成一有色配合物MR,若溶液中M的浓度为1.0×10−4mol/L,用1 cm 比色皿于波长525 nm处测得吸光度A为0.400,此配合物在525 nm处的摩尔吸光系数为: (A) 4.0×10−3(B) 4.0×103 (C) 4.0×10−4(D) 4.0×105 7、相同质量的Fe3+和Cd2+(M Fe=55.85,M Cd=112.4)各用一种显色剂在同样体积溶液中显色,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前者用2 cm比色皿,后者用1 cm比色皿,测得的吸光度相同,则两有色配合物的摩尔吸光系数为: (A) 基本相同(B) Fe3+为Cd2+的两倍(C) Cd2+为Fe3+的两倍(D) Cd2+为Fe3+的四倍 8、吸光光度分析中比较适宜的吸光度范围是: (A) 0.1~1.2 (B) 0.2~0.8 (C) 0.05~0.6 (D) 0.2~1.5 9、分光光度计的光路顺序,正确的是:(设①—光源,②—比色皿,③—单色器,④—检测器,⑤—微安表) (A) ①→②→③→④→⑤(B) ①→③→②→④→⑤ (C) ①→③→②→⑤→④(D) ①→②→③→⑤→④ 10、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 Fe2+-邻二氮菲溶液是红色,应选择红色入射光 (B) 当透光率为0时吸光度值为∞ (C) 朗伯-比耳定律只适于单色光

山东大学分析化学练习题及答案06吸光光度法

第六章吸光光度法 一、选择题 1. 透光率与吸光度的关系是 ------------------------------------------------------------( ) (A) (B) (C) lg T = A(D) 2. 一有色溶液对某波长光的吸收遵守比尔定律。当用2.0 cm的比色皿时,测得透光率为T,若改用1.0 cm的吸收池,则透光率应为 ----------------------------------------------( ) (A) 2T(B) T/2 (C) T2(D) T1/2 3. 摩尔吸光系数(ε)的单位为 --------------------------------------------------------------( ) (A) mol/(L·cm) (B) mol/(g·cm) (C) L/(mol·cm) (D) g/(mol·cm) 4.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 透光率T与浓度呈直线关系 (B) 摩尔吸光系数ε随波长而变 (C) 比色法测定MnO4-选红色滤光片,是因为MnO4-呈红色 (D) 玻璃棱镜适于紫外区使用 5. 吸光光度分析中比较适宜的吸光度范围是 ----------------------------------------( ) (A) 0.1~1.2 (B) 0.2~1.5 (C) 0.2~0.8 (D) 0.05~0.6

6. 分光光度计检测器直接测定的是 ------------------------------------------------------( ) (A) 入射光的强度(B) 吸收光的强度(C) 透过光的强度(D) 散射光 的强度 7. 桑德尔灵敏度S与摩尔吸光系数ε的关系是 ----------------------------------------( ) (A) S=M/ε (B) S=M/(ε⨯106) (C) S=ε/M(D) S=M⋅ε⨯106 8. 某同学进行光度分析时,误将参比溶液调至90%而不是100%,在此条 件下测得有色溶液的透光率为35%,则该有色溶液的正确透光率是 -----------------------------------( ) (A) 32.1% (B) 34.5% (C) 36.0% (D) 38.9% 二、填空题 1. 有色溶液的光吸收曲线(吸收光谱曲线)是以_____________为横坐标,以__________为纵坐标绘制的。 2. 某有色物质的溶液,每50mL中含有该物质0.1mmol,今用1 cm比色皿,在某波长下测得透射比为10%,则吸光度A值为_________________,摩尔吸光系数(ε)值为_________________。若浓度增大,则透光率 ____________,吸光度____________,摩尔吸光系数 ___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 光电比色中滤光片的选择原则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光光度计中光量调节器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图1~图4是分光光度法中常见的图形,它们分别代表什么曲线(填A、B、 C 、D)

分析化学第十章吸光光度法习题答案分析化学(第三版)(上册)华中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

第十章 吸光光度法 吸光光度法 1.与化学分析法相比,吸光光度法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答:①灵敏度高 ②仪器设备简单,操作简便,快速. ③ 准确度较高 ④ 应用广泛 。 2.何谓复合光、单色光、可见光和互补色光?白光与复合光有何区别? 答:⑴复合光指由不同单色光组成的光; 单色光指其处于某一波长的光; 可见光指人的眼睛所能感觉到的波长范围为400-750 nm 的电磁波; 将两种适当颜色的光按照一定的强度比例混合就可形成复合光,它们称为互补色光; ⑵ 白光是是一种特殊的复合光,它是将将各种小组长的光按一定的强度比例混合而成。 3.简述朗伯-比尔定律成立的前提条件及物理意义,写出其数学表达式。 答:确定前提为:①入射光为平行单色光且垂直照射;② 吸光物质为均匀非散射体系;③吸光质点之间无相互作用;④辐射与物质之间的作用仅限于光吸收过程,无荧光和化学现象发生。 其物理意义如下:当一束单色光垂直通过某一均匀非散射的吸光物质时,其吸光度A 与物质的浓度c 及吸收层厚度 b 成正比。 其数学表达式为: Kbc T I I A t ===1 lg lg 0 4.摩尔吸收系数κ在光度分析中有什么意义?如何求出κ值?κ值受什么因素的影响? 答:⑴摩尔吸光系数κ在光度分析中的意义:当吸光物质的浓度为1mol/L 和吸收层厚度为 1cm 时,吸光物质对某波长光的吸光度。 (2)在适宜的低浓度时,测其吸光度A ,然后根据bc A = κ计算而求得。 (3) κ值受入射光的波长,吸光物质的性质、溶剂、温度、溶液的组成、仪器灵敏度等因素的影响。 5.何谓吸光度和透射比,两者的关系如何? 答:吸光度A 是指入射光强度与透射光强度的比值的对数值。 透射比T 是指透射光强度I t 与入射光强度I 0的比值。 两者的关系如下:T I I A t 1lg lg 0== 6.在光度法测定中引起偏离朗伯-比尔定律的主要因素有那些?如何消除这些因素的影响? 答:⑴物理因素:①非单色光引起的偏离 ②非平行入射光引起的偏离 ③ 介质不均匀引起的偏离。 ⑵化学因素:①溶液浓度过高引起的偏离 ② 化学反应引起的偏离。 消除这些影响的方法:采用性能较好的单色器 采用平行光束进行入射,吸光物质为均匀非散射体系,溶液较稀,控制解离度不变,加入过量的显色剂并保持溶液中游离显色剂的浓度恒定。 7.分光光度计的主要部件有哪些?各部件的作用是什么? 答:分光光度计的主要部件有:光源、单色器、吸收池、检测系统、信号显示系统。 光源能提供具有足够发射强度、稳定且波长连续变化的复合光。 单色器的作用是从光源发出的复合光中分出所需要的单色光。 吸收池是用于盛装参比溶液、试样溶液的器皿。

第15章吸光光度法课后习题

第15章 吸光光度法 5 将1.0000 g 钢样用HNO 3溶解,钢中的锰用KIO 4氧化成KMnO 4,并稀释至100 mL 。用1 cm 比色皿在波长525 nm 测得此溶液的吸光度为0.700。浓度为-4-11.5210 mol L ⨯⋅的KMnO 4标准溶液在同样的条件下测得吸光度A 为0.350。计算钢样中含Mn 的质量分数。 (0.17%) 解 根据公式 A c c A = ⋅测 测标标 -4-4-1 0.700= 1.5210=3.0410 m o l L 0.350 ⨯⨯⨯⋅ -4Mn%100% 100 3.04105 4.941000 100%1.000 0.17% c M ⨯⨯=⨯⨯⨯⨯ = ⨯=测式量冲稀因数 试样重 6 某溶液用5 cm 比色皿测定时,测得T 为27.9%,如改用1 cm 、3 cm 厚的比色皿时,其T 和A 各是多少? (77.5%、0.111、46.5%、0.333) 解 根据公式2log A T =-,先求出5 cm 比色器时的A 值 2log 2log 27.92 1.4450.555A T =-=-=-= 已知b = 5 cm ,计算ac = A abc 0.555 = 0.1115 A ac b == 计算:(1) = = = 10.111 = 0.111A abc b ac ⨯⨯ log 220.111 1.899 = 77.5%T A T =-=-= (2) = = = 30.111 = 0.333A abc b ac ⨯⨯ log 20.333 1.677 = 46.5% T T =-= 7 用双硫腙光度法测Pb 2+,Pb 2+的浓度为0.08 mg·(50mL)-1,用2.00 cm 厚的比色皿于波长520 nm 测得T = 50%,求吸光系数a 和摩尔吸光系数ε。 (-1-14-1-193.8 L g cm 1.910 L mol cm ⋅⋅⨯⋅⋅,) 解 (1) 将Pb 2+换算成g·L -1和mol·L -1表示 23-1[Pb ]0.08 mg /50 mL 1.610 g L c +-===⨯⋅ 查得Pb 的原子量 = 207.2 (2) 求出此反应的A ,已知T = 50% 2log 2 1.700.30A T ∴=-=-= 根据:A = abc 和A = εbc ,分别求出a 和ε 11 30.3093.8 L g cm 2.0 1.610 A a bc ---=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