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十章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第十章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第十章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一、选择题

1.所谓真空紫外区,所指的波长范围是( )。

A 、200~400nm

B 、400~800nm

C 、1000nm

D 、100~200nm

2.在紫外可见分光度计中,用于紫外光区的光源是( )

A 、钨灯

B 、卤钨灯

C 、氘灯

D 、能斯特灯

3.指出下列化合物中,哪个化合物的紫外吸收波长最大( )

A 、CH 3CH 2CH 3

B 、CH 3CH 2OH

C 、 CH 2=CHCH 2CH =CH 2

D 、 CH 3CH =CHCH =CHCH 3

4.符合比耳定律的有色物质溶液稀释时,其最大吸收峰的波长位置( )

A 、向长波方向移动

B 、不移动,但峰高值降低

C 、向短波方向移动

D 、不移动,但峰高值增大

5.下列化合物中,同时有n→л﹡、л→л﹡、 σ→σ﹡跃迁的化合物是( )

A 、一氯甲烷

B 、丙酮

C 、 l ,3丁二烯

D 、甲醇

6.双光束分光光计与单光束分光光计相比,其突出的优点是( )

A 、扩大波长的应用范围

B 、可以采用快速响应的监测系统一

C 、可以抵消吸收池所带来的误差

D 、可以抵消因光源强度的变化而产生的误差

7.某化合物入max (正己烷为溶剂)= 329nm ,入max (水为溶剂)= 305nm ,该跃迁类型为( )

A 、n→л﹡

B 、л→л﹡

C 、σ→σ﹡

D 、 n→σ﹡

8.丙酮在乙烷中的紫外吸收λmax =279nm ,ε=14.8,此吸收峰由( )能级跃迁引起的。

A 、n →л﹡

B 、л→л﹡

C 、n →σ*

D 、σ→σ*

9.下列四种化合物中,在紫外光区出现两个吸收带的是( )

A 、乙烯

B 、l ,4一戊二烯

C 、1,3一丁二烯

D 、丙烯醛

10.助色团对谱带的影响是使谱带( )

A 、波长变长

B 、波长变短

C 、波长不变

D 、谱带蓝移

11.某物质在给定波长下的摩尔吸光系数(ε)很大,则表明( )

A 、物质对该波长光的吸收能力很强

B 、物质的摩尔浓度很大

C 、光通过物质溶液的光程长

D 、物质的摩尔质量很大

12.符合比耳定律的溶液稀释时,其浓度、吸光度和最大吸收波长的关系为( )

A 、减小,减小,减小

B 、减小,减小,不变

C 、减小,不变,减小

D 、减小,不变,增加

1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透光率与浓度成线性关系

B 、一定条件下,吸光系数随波长变化而变化

C 、浓度相等的x ,y 两物质,在同一波长下,其吸光度定相等

D 、质量相等的x ,y 两物质,在同一波长下,其吸光系数一定相等

14.吸光性物质的摩尔吸光系数与下列( )因素有关。

A 、比色皿厚度

B 、该物质浓度

C 、吸收池材料

D 、入射光波长

1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Beer 定律,浓度c 与吸光度A 之间的关系是一条通过原点的直线

B 、Beer 定律成立的必要条件是稀溶液,与是否单色光无关

C 、E 1cm

1%称比吸光系数,是指用浓度为1%(质量浓度)的溶液,吸收池厚度为lcm 时的吸收值

D 、同一物质在不同波长处吸光系数不同,不同物质在同一波长处的吸光系数相同

16.在乙醇溶剂中,某分子的K 带计算值λmax 为385nm ,λmax 测定值为388nm ,若改用二氧六环及水为溶剂,λmax 的计算值估计分别为( )。已知在二氧六环和水中的λmax 校正值 分别为-5和+8。

A 、二氧六环中390nm ,水中377nm

B 、二氧六环中380nm ,水中393nm

C 、二氧六环中383nm ,水中396nm

D 、二氧六环中393nm ,水中380nm

17.下列化合物中,( )不适宜作紫外光谱测定中的溶剂。

A 、甲醇

B 、苯

C 、碘乙烷

D 、正丁醚

18.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分析中,极性溶剂会使被测物的吸收峰( )。

A 、消失

B 、精细结构更明显

C 、位移

D 、分裂

19.在紫外一可见分光光度法的多组分定量中,用等吸收双波长消去法测定a 和b 二元组分,若只测定组分a ,消除b 组分的干扰吸收,则λ1和λ2波长的选择应该是( )。

A 、在组分a 的吸收光谱曲线上选择A λ1=A λ2

B 、在组分b 的吸收光谱曲线上选择A λ1=A λ2

C 、分别在组分a 和组分b 的吸收光谱曲线上选择A

a max 和A

b max 作为A λ1和A λ2 D 、可任意选择A λ1和A λ2

20.分光光度计测量有色化合物的浓度相对标准偏差最小时的吸光度为 ( )。

A 、0.368

B 、0.334

C 、0.443

D 、0.434

21.已知KMn04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58.04,ε545mn

=2.2×103,今在545nm 处用浓度为0.0020%、KMn04

溶液,3.00cm 比色皿测得透光率为( )。 A 、15% B 、83% C 、25% D 、53%

22.某有色溶液,当用lcm 吸收池时,其透光率为T ,若改用2cm 吸收池,则透光率应为( )。

A 、2T

B 、21gT

C 、T

D 、T 2

23.某被测物质的溶液50mL ,其中含有该物质1.0mg ,用1.0cm 吸收池在某一波长下测得百分透光率为10%,则百分吸光系数为( )。

A 、1.0 × 102

B 、2.0 ×102

C 、5.0×102

D 、1.0×103

24.有A 、B 两份不同浓度的有色溶液,A 溶液用1.0cm 吸收池,B 溶液用3.0cm 吸收池,在同一波长下测得的吸光度值相等,则它们的浓度关系为( )。

A 、A 是

B 的1/3 B 、A 等于B

C 、B 是A 的3倍

D 、B 是A 的1/3

25.双波长分光光度计与单波长分光光度计的主要区别在于( )

A 、光源的种类

B 、检测器的个数

C 、吸收池的个数

D 、使用单色器的个数。

26.双波长分光光度计的输出信号( )

A 、试样吸光度与参比吸光度之差

B 、试样在两波长处的吸光度之差

C 、试样在两波长处的吸光度之和

D 、试样吸光度与参比吸光度之差

27.在光度分析中,参比溶液的选择原则是( )

A 、通常选用蒸馏水

B 、通常选用试剂溶液

C 、根据加入试剂和被测试液的颜色、性质来选择

D 、通常选用褪色溶液

28.在光度分析中若采用复合光,工作曲线会发生偏离,其原因是( )

A 、光强度太弱

B 、光强度太强

C 、有色物质对各光波的摩尔吸光系数相近

D 、有色物质对各光波的摩尔吸光系数相差较大

29.在分光光度法中,测得的吸光度值都是相对于参比溶液的,是因为( )

A 、吸光池和溶液对入射光有吸收和反射作用

B 、入射光为非单色光

C 、入射光不是平行光

D 、 溶液中的溶质产生离解、缔合等化学反应

30.不能用做紫外-可见光谱法定性分析参数的是( )

A 、最大吸收波长

B 、吸光度

C 、吸收光谱的形状

D 、吸收峰的数目

二、填空题

1.Lambert -Beer 定律是描述-------与---------和--------的关系,它的数学表达式为----------。

2.异丙叉丙酮CH 3COCHC (CH 3)2分子中的n→л﹡跃迁在氯仿中的吸收波-------于在甲醇中的吸收波长。

3.紫外分光光度法中的增色效应指------------,减色效应指---------------。

4.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定性分析的重要参数是---------和--------;定量分析的依据是--------。

5.在不饱和脂肪烃化合物分子中,共轭双键愈多,吸收带的位置长移愈多,这是由于--------。

6.可见-紫外分光光度计的光源,可见光区用---------,吸收池可用--------------材料的吸收池,紫外光区光源用----------灯,吸收池必须用-----------------材料的吸收池。

7.丙酮分子的紫外吸收光谱上,吸收带是由分子的---------结构部分的---------跃迁产生的,

它属于--------吸收带。

8.在紫外吸收光谱中,K 带由于共轭---------跃迁产生,R 带由于---------跃迁产生。

9.在极性溶剂中,n→л﹡跃迁的能量变化△E ,比在非极性溶剂中的△E --------,使吸收峰峰位产生----------移,而л→л﹡跃迁的能量变化△E 比在非极性溶剂中的△E-----------,而使吸收峰位向----------移动。

10.分光光度法的定量原理是--------定律,它的适用条件是--------和---------,影响因素主要有------------、--------------。

11.可见-紫外分光光度计的主要部件包括---------、---------、------------、-------和----------五个部分。在以暗噪音为主的检测器上,设△T =0.5%,则吸收度A 的测量值在----------之间,由于测量透光率的绝对误差,使结果相对误差△C /C 的值较小。

12.比尔定律为A = EC l ,其中C 代表--------,l 代表---------, E 代表----------。当 C = 1g /100ml ,l = 1cm 时,这时的吸光度应称为--------。.

13.在分光光度法中,通常采用----------为测定波长。此时,试样浓度的较小变化将使吸收度产生---------变化。

14.吸光光度法中,吸收曲线描绘的是---------和---------间的关系,而工作曲线表示了----------和-----------间的关系。

15.在吸收光谱上,一般都有一些特征值:--------叫吸收峰,---------谷,--------------叫肩峰 ----------叫末端吸收。

三、简答题

1.紫外吸收光谱中的主要的吸收带类型及特点是什么?

2.什么叫选择吸收?它与物质的分子结构有什么关系?

3.电子跃迁有哪几种类型?跃迁所需的能量大小顺序如何?具有什么样结构的化合物产生紫外吸收光谱?

4.紫外吸收光谱中,吸收带的位置受哪些因素影响?

5.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的定量分析中,误差的来源有几个方面?如何避免?

四、计算题

1.卡巴克洛(安络血)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36,将其配成每100mL 含0.4962mg 的溶液,

盛于lcm 吸收池中,在λmax 为355nm 处测得A 值为0.557。试求卡巴克洛的E 1cm

1% 及ε值。

2.称取维生素C 0.0500g 溶于100mL 0.005mol/L 的硫酸溶液中,再准确量取此溶液2.00mL 定容至lOOmL 容量瓶中。取此溶液于lcm 吸收池中,在λmax 为245nm 处测得A 值为0.551。求样品中维生素C 的质量分数。(已知在245nm 处E 1cm

1%=560) 3. 取1.000g 钢样溶解于HN03,其中的锰用碘酸钾氧化成KMn04并稀释至100mL ,用1.00cm 吸收池在波长545nm 处测得此溶液的吸光度为0.700。用1.52×lO -4mol /L 的KMn04溶液作为标准,在同样条件下测得吸光度为0.350,计算钢样中锰的质量分数。(M Mn =54.94)

4.精密称取安定样品14.40mg 于100mL 容量瓶中,在用0.5%H 2S04-甲醇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精确吸取10.00mL 上述溶液,稀释至刻度。取该溶液在284nm 处,

用lcm 吸收池测得吸光度A 值为0.642,已知摩尔吸光系数为1.30×104,试求安定的E 1cm

1%及样品中安定的质量分数。(M=284.8)。

5.将2.481mg 的某碱(BOH)的苦味酸(HA)盐溶于100mL 的乙醇中,在lcm 的吸收池中测得其在380nm 处吸光度为0.598。已知苦昧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29,求该碱的相对分子质量。(已知其摩尔吸光系数为2.00×104)

6.金属离子M +与配位剂X -形成络合物MX ,其他种类络合物的形成可以忽略,在350nm 处MX 有强烈吸收,溶液中其他物质的吸收可忽略不计。含0.000 500mol /L M +和0.200mol /L X -的溶液,在350nm 和lcm 比色皿中,测得吸光度为0.800;另一溶液由0.000 500mol /L M +和0.0250mol /L X -组成,在同样条件下测得吸光度为0.640。设前一种溶液中所有M +均转化为络合物,而在第二种溶液中并不如此,试计算MX 的稳定常数。

7.含有Fe 3+的某药物溶解后,加入显色剂KSCN 生成红色络合物,用1.00cm 吸收池在420nm 波长处测定,已知该化合物在上述条件下ε=1.8×104,如该药物含铁约为0.5%,现欲配制50mL 试液,测定时再稀释10倍,为使测定结果相对误差最小,应称量药物多少克?(M Fe =55.85)

8.精密称取0.0500g 样品,置250mL 容量瓶中,加入0.02ml /L HCl 溶解,稀释至刻度。准确吸取2.00mL ,稀释定容至100mL 。以0.02mol /L HCl 为空白,在263nm 处用lcm 吸收池测得透光率为41.7%,其ε为1.20×104,被测物摩尔质量为100.0g /mol 。

试计算263nm 处的E 1cm

1%和样品的质量分数。 9.用分光光度法测定铜的有色络合物,其摩尔吸光系数为2.00×105。试液中铜离子浓度在5.0×10-7~5.00×10-6mol /L 范围内,使用lcm 吸收池进行测量,吸光度和透光率的范围如何?若光度计的透光率读数误差△T 为0.005,可能引起的浓度测量相对误差为多少?

10.精密称取维生素B 12标准品20.0mg ,加水准确稀释至1000mL ,将此溶液置厚度为lcm 的吸收池中在λ=361nm 处测得其吸光度值为0.414,另有两个样品,一为维生素B 12的原料药,精密称取20.0mg ,加水准确稀释至1000mL ,同样在l=1cm ,λ=361nm 处测得其吸光值为0.400。另一为维生素B 12注射液,精密吸取1.00mL ,稀释至10.0mL ,在1=lcm ,λ=361nm 处测得其吸光值为0.518。试分别计算维生素B 12原料药的质量分数及注射液的标示量(mg /mL)。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 2.C 3.D 4.B 5.B 6.D 7.A 8.A 9.D 10.A

11.A 12.B 13.B 14.D 15.A 16.B 17.C 18.C 19.B 20.D

21.A 22.D 23.C 24.D 25.D 26.B 27.C 28.D 29.A 30.B

二、填空题

1. 吸光度;浓度;光程;A=KC l

2. 大

3. 由于化合物结构改变或其他原因,使吸收带强度增大的效应;由于化合物结构改变或其

他原因,使吸收带强度减少的效应

4. 最大吸收波长;相应的吸光系数;Lambert -Beer 定律

5. 共轭双键愈多,л→л﹡跃迁所需的能量越小

6. 钨或卤钨;光学玻璃;氢或氘;石英

7. 羰基;n→л﹡;R

8. л→л﹡;n→л﹡

9. 大;短(蓝);小;长波方向

10.朗伯-比尔定律;稀溶液;单色光;化学因素;光学因素

11.光源;单色器;吸收池;检测器;信号处理和显色器;0.2-0.7

12.被测物浓度;比色皿厚度;吸光系数;百分吸光系数

13.λmax ;较小

14.波长;吸光度;浓度;吸光度

15吸光度最大处;峰与峰之间吸光度最小处;一个吸收峰旁边产生的一个曲折;图谱短波端强吸收而不成峰形

三、简答题

1.紫外吸收光谱中的主要的吸收带有R 、K 、B 、E 带及电荷迁移跃迁、配位场跃迁产生的吸收带等。

R 带:处于较长波长范围,弱吸收,摩尔吸光系数值一般在100以内。

K 带:摩尔吸光系数值一般大于104 ,为强带。

B 带:芳香族化合物的特征吸收带,苯蒸气在230~270nm 处出现精细结构的吸收峰。苯溶液谱带较宽。

E 带:芳香族化合物的特征吸收带,分为E 1和E 2,都属于强带吸收。

电荷迁移跃迁:强度大,ε一般大于104。

配位场跃迁:吸收一般位于可见光区,强度较小。

2.略

3.电子跃迁有σ→σ* 、л→л﹡、n →л﹡、n →σ* 类型。

四种类型跃迁所需能量σ →σ* >n →σ*≥л→л﹡>n →л﹡

有机化合物分子结构中含有л→л﹡或n →л﹡跃迁基团,能在紫外-可见光产生光谱。

4. 紫外吸收光谱中,吸收带的位置受分子结构因素和测定条件等因素影响。如空间位阻、

跨环效应、溶剂效应和pH 的影响。

5.略

四、计算题

1.解 A= E

1cm 1%c l E 1cm 1%=cl A =1

104962.0557.3⨯⨯-o =1123≈1.12×103 ε=10M ×E 1cm 1%=10

236×1123=2.65×104

2.解 c(x)=100

05.0×2.00= 0.001 00(g /lOOmL) A(s)= E

1cm 1%(s) c l =560×0.001 00×1=0.560 ω样品=)

()(s c x c ×100%=560.0551.0×100%=98.4% 3.在相同条件下测定样品和标准品的吸光度A1和A2,ε和1值相同,可以消去,故 2

121

c c A A = c 1=350

.01052.1700.04

221-⨯⨯=⨯A c A =3.04×10-4(mol/L)=[KMnO4]=[Mn] ωMn =000

.194.54101001004.3%1003411⨯⨯⨯⨯=⨯⨯⨯--样品m M V c Mn =0.167% 4.解 E 1cm 1% =ε×8

.284101030.1104⨯⨯=M =456.5≈457 E 样=100101040.14642.03⨯⨯=-l c A 样样

= 445.8

%7.971005

.4568.445100=⨯=⨯=标样安定E E ω 5.解 BOH + HA → BA + H 2O

ε= E 1cm 1%×10

M 2.00×104 =1012291

10481.2598.03B +-⨯⨯⨯- B=602

M = BOH = 602+17= 619

6.解 A=εc l ε=1

000500.0800.011⨯=l c A =1600

c 2=1

1600640.02⨯=l A ε=0. K 稳=)

000400.00250.0()000400.0000500.0(000400.0]][[][-⨯-=X M MX =162.6≈163 7.解 当A=0.434时,测定结果的相对误差最小

c=1

1080.1434.04⨯⨯=l A ε=2.411×10-5(mol/L) 1000

105010411.285.55%5.05⨯⨯⨯=⨯-m m =0.135(g)

8. 解 A=﹣lgT=﹣lg0.417 = 0.380

E 1cm 1% =3102.1100

.1001200010⨯=⨯=⨯M ε ω样 =%1000500

.02250100110011020.1380.0%1000500.0225010011003⨯⨯⨯⨯⨯⨯=⨯⨯⨯⨯El A =79.2% 9.解 A 1=εC 1l =2.00×105×5.00×10-7×1=0.100

A 2=εC 2l =2.00×105×5.00×10-6×1=1.00

T 1=10-A =10-0.100=0.794

T 2=10-1.00=0.100

计算表明:吸光度范围为0.100~1.00,相应的透光率范围为0.794~0.100 c c ∆=794

.0lg 794.0005.0434.0lg 434.0⨯⨯=∆T T T = -0.0273 = -2.73% c c ∆=100

.0lg 100.0005.0434.0lg 434.0⨯⨯=∆T T T = -0.0217 = -2.17% 10.解 E 1cm 1% = cl A =1

1001000100.20414.03⨯⨯⨯-=207

ω原料药= %100100.2010010003%11⨯⨯⨯

-l E A cm =%6.96%100100.20101207400.03=⨯⨯⨯⨯- 标示量注射液=250.01.0101

207518.01011033%11=⨯⨯⨯=⨯⨯l E A cm (mg/mL )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习题(答案与解析)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习题精选 一、选择题(其中1~14题为单选,15~24题为多选) 1.以下四种化合物,能同时产生B吸收带、K吸收带和R吸收带的是() A. CH2CHCH O B. CH C CH O C. C O CH3 D. CH CH2 2.在下列化合物中,π→π*跃迁所需能量最大的化合物是() A. 1,3-丁二烯 B. 1,4-戊二烯 C. 1,3-环已二烯 D. 2,3-二甲基-1,3-丁二烯 3.符合朗伯特-比耳定律的有色溶液稀释时,其最大吸收峰的波长位置() A. 向短波方向移动 B. 向长波方向移动 C. 不移动,且吸光度值降低 D. 不移动,且吸光度值升高 4.双波长分光光度计与单波长分光光度计的主要区别在于() A. 光源的种类及个数 B. 单色器的个数 C. 吸收池的个数 D. 检测器的个数 5.在符合朗伯特-比尔定律的范围内,溶液的浓度、最大吸收波长、吸光度三者的关系是() A. 增加、增加、增加 B. 减小、不变、减小 C. 减小、增加、减小 D. 增加、不变、减小 6.双波长分光光度计的输出信号是() A. 样品吸收与参比吸收之差 B. 样品吸收与参比吸收之比 C. 样品在测定波长的吸收与参比波长的吸收之差 D. 样品在测定波长的吸收与参比波长的吸收之比 7.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中,使用参比溶液的作用是() A. 调节仪器透光率的零点

B. 吸收入射光中测定所需要的光波 C. 调节入射光的光强度 D. 消除试剂等非测定物质对入射光吸收的影响 8.扫描K2Cr2O7硫酸溶液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时,一般选作参比溶液的是() A. 蒸馏水 B. H2SO4溶液 C. K2Cr2O7的水溶液 D. K2Cr2O7的硫酸溶液 9.在比色法中,显色反应的显色剂选择原则错误的是() A. 显色反应产物的ε值愈大愈好 B.显色剂的ε值愈大愈好 C. 显色剂的ε值愈小愈好 D. 显色反应产物和显色剂,在同一光波下的ε值相差愈大愈好 10.某分析工作者,在光度法测定前用参比溶液调节仪器时,只调至透光率为95.0%,测得某有色溶液的透光率为35.2%,此时溶液的真正透光率为() A. 40.2% B. 37.1% C. 35.1% D. 30.2% 11.用分光光度法测定KCl中的微量I—时,可在酸性条件下,加入过量的KMnO4将I—氧化为I2,然后加入淀粉,生成I2-淀粉蓝色物质。测定时参比溶液应选择() A. 蒸馏水 B. 试剂空白 C. 含KMnO4的试样溶液 D. 不含KMnO4的试样溶液 12.常用作光度计中获得单色光的组件是() A. 光栅(或棱镜)+反射镜 B. 光栅(或棱镜)+狭缝 C. 光栅(或棱镜)+稳压器 D. 光栅(或棱镜)+准直镜 13.某物质的吸光系数与下列哪个因素有关() A. 溶液浓度 B. 测定波长 C. 仪器型号 D. 吸收池厚度 14.假定ΔT=±0.50%A=0.699 则测定结果的相对误差为() A. ±1.55% B. ±1.36% C. ±1.44% D. ±1.63% 15.今有A和B两种药物的复方制剂溶液,其吸收曲线相互不重叠,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1、什么是透光率?什么是吸光度?什么是百分吸光系数和摩尔吸光系数 2、举例说明生色团和助色团,并解释长移和短移。 4、电子跃迁有哪几种类型?跃迁所需的能量大小顺序如何?具有什么样结构的化合物产生紫外吸收光谱?紫外吸收光谱有什么特征? 5、以有机化合物的基团说明各种类型的吸收带,并指出各吸收带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中的大概位置和各吸收带的特征。 6、紫外吸收光谱中,吸收带的位置受哪些因素影响? 8、用紫外光谱法定量,测量最适宜的吸光度范围为0.2-0.7的依据是什么?为什么用高精度的仪器此范围可以扩大? 11、简述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定性鉴别未知物的方法。 13、说明双波长消去法的原理和优点。怎样选择λ1λ2? 15、为什么最好在λmax处测定化合物的含量? 2、Lambert-Beer定律是描述与和的关系,它的数学表达式是 3、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定性分析的重要参数是和;定量分析的依据是 4、在不饱和脂肪烃化合物分子中,共轭双键愈多,吸收带的位置长移愈多,这是由于 6、可见--紫外分光光度计的光源,可见光区用灯,吸收池可用材料的吸收池,紫外光区光源用灯,吸收池必须用材料的吸收池 10、分光光度法的定量原理是定律,它的适用条件是和,影响因素主要有、。 11、可见-紫外分光光度计的主要部件包括、、、、和5个部分。在以暗噪音为主的检测器上,设△T=0.5%,则吸收度A的测量值在间,由于测量透光率的绝对误差小,使结果相对误差△c/c的值较小。 15、在分光光度法中,通常采用作为测定波长。此时,试样浓度的较小变化将使吸光度产生变化 1、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的合适检测波长范围是( ) A.400-800 nm B.200-400nm C.200~800nm D.10~200nm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o A.按比尔定律,浓度C与吸光度A之间的关系是一条通过原点的直线 B.比尔定律成立的必要条件是稀溶液,与是否单色光无关 C.E称吸光系数,是指用浓度为1%(W/V)的溶液,吸收池厚度为lcm时所测得吸光度值 D.同一物质在不同波长处吸光系数不同,不同物质在同一波长处的吸光系数相同 3、在乙醇溶液中,某分子的K带λmax计算值为385nm, λmax测定值388nm,若改用二氧六环及水为溶剂,λmax计算值估计分别为( ) (已知在二氧六环和水中的λmax校正值分别为-5和+8) A .二氧六环中390nm,水中37 7nm B.二氧六环中380nm,水中393 nm C.二氧六环中383nm,水中396nm D.二氧六环中393nm,水中380nm

1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1.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1.1 概述 物质的吸收光谱本质上就是物质中的分子和原子吸收了入射光中的某些特定波长的光能量,相应地发生了分子振动能级跃迁和电子能级跃迁的结果。由于各种物质具有各自不同的分子、原子和不同的分子空间结构,其吸收光能量的情况也就不会相同,因此,每种物质就有其特有的、固定的吸收光谱曲线,可根据吸收光谱上的某些特征波长处的吸光度的高低判别或测定该物质的含量,这就是分光光度定性和定量分析的基础。分光光度分析就是根据物质的吸收光谱研究物质的成分、结构和物质间相互作用的有效手段。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的定量分析基础是朗伯-比尔(Lambert-Beer)定律。即物质在一定波长的吸光度与它的吸收介质的厚度和吸光物质的浓度呈正比。 当分子中含有一个或更多的生色基团(即具有不饱和键的原子基团),辐射就会引起分子中电子能量的改变。常见的生色团有: 如果两个生色团之间只隔一个碳原子,则形成共轭基团,会使吸收带移向较长的波长处(即红移),且吸收带的强度显著增加。当分子中含有助色基团(有未共用电子对的基团)时,也会产生红移效应。常见的助色基团有:-OH, -NH2, -SH, -Cl, -Br, -I。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从问世以来,在应用方面有了很大的发展,尤其是在相关学科发展的基础上,促使分光光度计仪器的不断创新,功能更加齐全,使得光度法的应用更拓宽了范围。目前,分光光度法已为工农业各个部门和科学研究的各个领域所广泛采用,成为人们从事生产和科研的有力测试手段。我国在分析化学领域有着坚实的基础,在分光光度分析方法和仪器的制造方面在国际上都已达到一定的水平。 1.2 特点 分光光度法对于分析人员来说,可以说是最有用的工具之一。几乎每一个分析实验室都离不开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分光光度法的主要特点为: (1)应用广泛 由于各种各样的无机物和有机物在紫外可见区都有吸收,因此均可借此法加以测定。到目前为止,几乎化学元素周期表上的所有元素(除少数放射性元素和惰性元素之外)均可采用此法。

《分析化学》第十章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第十章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经典习题 1.钯(Pd)与硫代米蚩酮反应生成1:4的有色配位化合物,用1.00cm吸收池在520nm处测得浓度为0.200×10-6g/ml的Pd溶液的吸光度值为0.390,试求钯-硫代米蚩酮配合物的及ε值。(钯-硫代米蚩酮 配合物的分子量为106.4) 解: 2.取咖啡酸,在105°C干燥至恒重,精密称取10.00mg,加少量乙醇溶解,转移至200ml量瓶中,加水至刻度,取出5.00ml,置于50ml量瓶中,加6mol/L HCl 4ml,加水至刻度。取此溶液于1cm石英吸收 池中,在323nm处测得吸光度为0.463,已知咖啡酸=927.9 ,求咖啡酸的百分质量分数。 解: 3.分别用0.5mol/L HCl 、0.5mol/L NaOH和pH4.00的邻苯二甲酸氢钾缓冲液配制某弱酸溶液,浓度均为含该弱酸0.001g/100ml。在lmax=590nm处分别测出三者吸光度如下表。求该弱酸的pKa值。 解一: 在pH=4的缓冲溶液中,[HIn]和[In - ]共存,则该弱酸在各溶液的分析浓度为C HIn+C In-,即0.001g/100ml。 因此在缓冲溶液中是两种型体混合物的吸收:A混=0.430=E HIn C HIn+E In-C In- (1) 在碱性溶液中是In - 的吸收:A In-=1.024=E In-(C HIn+C In-) (2) 在酸性溶液中是HIn的吸收:A HIn=0.002=E HIn(C HIn+C In-) (3) (2),(3)式代入(1)得: C HIn/C In-=1.3879 pKa=4+lg1.3879=4.14 解二:

紫外分光光度法

标题:紫外分光光度法 分发部门:总经理室、质量技术部,行政部(存档) 紫外分光光度法 1 简述 紫外分光光度法是通过被测物质在紫外光区的特定波长处或一定波长范围内光的吸收度,对该物质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方法。本法在药品检验中主要用于药品的鉴别、检查和含量测定。 定量分析通常选择物质的最大吸收波长测出吸收度,然后用对照品或百分吸收系数求算出被测物质的含量,多用于制剂的含量测定;对已知物质定性可用吸收峰波长或吸收度比值作为鉴别方法;若化合物本身在紫外光区无吸收,而杂质在紫外光区有相当强度的吸收,或杂质的吸收峰处化合物无吸收,则可用本法作杂质检查。 物质对紫外辐射的吸收是由于分子中原子的外层电子跃迁所产生的,因此,紫外吸收主要决定于分子的电子结构,故紫外光谱又称电子光谱。有机化合物分子结构中如含有共轭体系、芳香环或发色基团,均可在近紫外区(200~400nm )或可见光区(400~850nm )产生吸收。通常使用的紫外分光光度计的工作波长范围为190~900nm ,因此又称紫外一可见分光光度计。 紫外吸收光谱为物质对紫外区辐射的能量吸收图。朗伯-比尔(Lambert-Beer )定律为光的吸收定律,它是紫外分光光度法定量分析的依据,其数学表达式为: 式中 A 为吸收度; T 为透光率; ECL T A ==1log

E 为吸收系数; C 为溶液浓度; L 为光路长路。 如溶液的浓度(C )为1%(g/ml ),光路长度(L )为1cm ,相应的吸收系数为百分 吸收系数,以E 1% 1cm 表示。如溶液浓度(C )为摩尔浓度(mol/L ),光路长度为1cm 时,则相应有吸收系数摩尔吸收系数,以ε表示。 2 仪器 紫外分光光度计主要由光源、单色器、样品室、检测器、记录仪、显示系统和数据处理系统等部分组成。 为了满足紫外-可见光区全波长范围的测定,仪器备有二种光源,即氚灯和碘钨灯,前者用于紫外区,后者用于可见光区。 单色器通常由进光狭缝、出光狭缝、平行光装置、色散元件、聚焦透镜或反射镜等组成。色散元件有棱镜和光栅二种,棱镜多用天然石英或熔融硅石制成,对200~400nm 波长光的色散能力很强,对600nm 以上波长的光色散能力较差,棱镜色散所得的光谱为非匀排光谱。光栅系将反射或透射光经衍射而达到色散作用,故常称为衍射光栅,光栅光谱是按波长作线性排列,故为匀排光谱,双光束仪器多用光栅为色元件。 检测器有光电管和光电倍增管二种。 紫外分光光度计依据其结构和测量操作方式的不同可分为单光束和双光束分光光度计二类。单光束分光光度计有些仍为手工操作,即固定在某一波长,分别测量比较空白、样品或参比的透光率或吸收度,操作比较费时,用于绘制制吸收光谱图时很不方便,但适用于单波长的含量测定。双光束分光光度计藉扇形镜交替切换光路使分成样品(S )和参比(R )两光束,并先后到达检测器,检测器信号经调制分离成两光路对应信号,信号的比值可直接用记录仪记录,双光束分光光 度计操作简单,测量快速,自动化程度高,但作含量测定时,为求准确起见,仍宜用固定波长测量方式。 3 紫外分光光度计的检定 3.1 波长准确度 3.1.1 波长准确度的允差范围 双光束光栅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波长准确度允许误差为±0.5nm 。单光束棱镜型350nm 处±0.7nm ,500nm 处±2.0nm ,700nm 处± 4.8nm 。

紫外分光光度法2020年版药典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是在190~800nm波长范围内测定物质的吸光度,用于鉴别、杂质检查和定量测定的方法。当光穿过被测物质溶液时,物质对光的吸收程度随光的波长不同而变化。因此,通过测定物质在不同波长处的吸光度,并绘制其吸光度与波长的关系图即得被测物质的吸收光谱。从吸收光谱中,可以确定最大吸收波长λmax和最小吸收波长λmin。物质的吸收光谱具有与其结构相关的特征性。因此,可以通过特定波长范围内样品的光谱与对照光谱或对照品光谱的比较,或通过确定最大吸收波长,或通过测量两个特定波长处的吸光度比值而鉴别物质。用于定量时,在最大吸收波长处测量一定浓度样品溶液的吸光度,并与一定浓度的对照溶液的吸光度进行比较或采用吸收系数法求算出样品溶液的浓度。 仪器的校正和检定 1.波长由于环境因素对机械部分的影响,仪器的波长经常会略有变动,因此除应定期对所用的仪器进行全面校正检定外,还应于测定前校正测定波长。常用汞灯中的较强谱线237.83nm,253.65nm,275.28nm,296.73nm,313.16nm,334.15nm,365.02nm,404.66nm,435.83nm,546.07nm与576.96nm;或用仪器中氘灯的486.02nm与656.10nm谱线进行校正;钬玻璃在波长279.4nm,287.5nm,333.7nm,360.9nm,418.5nm,460.0nm,484.5nm,536.2nm与637.5nm处有尖锐吸收峰,也可作波长校正用,但因来源不同或随着时间的推移会有微小的变化,使用时应注意;近年来,常使用高氯酸钦溶液校正双光束仪器,以10%高氯酸溶液为溶剂,配制含氧化钦(HO,03)4%的溶液,该溶液的吸收峰波长为241.13nm,278.10nm,287.18nm,333.44nm,345.47nm,361.31nm,416.28nm,451.30nm,485.29nm,536.64nm和640.52nm。

简述紫外-可见分光光光度法的定义

简述紫外-可见分光光光度法的定义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UVI)是一种分析技术,可以用来测量微量物质的含量。该方法是以测量吸收在紫外及可见光谱中的分子吸收谱来测定物质含量。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也称作紫外分光光度法, 是一种精确测量物质含量的简单方法。在分析物质含量时,它可以检测物质的精确含量,有助于量化物质的含量。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的基本原理是测量分子在紫外和可见光谱 范围内的散射和吸收,并使用联合物理化学法来确定物质的含量。首先,将物质样品放置在光源中,其中的物质将会把光谱在紫外和可见范围内的一部分吸收。接着,将吸收的光谱发射到光管中,将光管和检测仪连接起来。当光管传递经过物质样品时,就产生了光强度的改变,然后通过测量不同波长的光线强度来确定物质的含量。另外,还可以使用比较物质间的波长比值来对物质含量进行测量。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是一种实用的、灵敏的分析技术,可以用 来测量微量有机和无机物质的含量,从而准确地测定各种物质的含量。它可以用于分析溶液中的大多数溶剂,包括水、有机溶剂和无机溶剂。特别是,它可以用于测量各种有机物质的含量,如碳氢化物、芳烃、醇、酸、硝酸盐等。此外,它还可以用来测量无机物质的含量。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也可以用来检测某些物质的构型、纯度或 配位能力,如有机卤素、金属萃取剂等。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既可以测量某种物质的含量,也可以测量物质的构型、纯度和配位能力。此外,这种方法可以快速、精确地测量微量物质的含量,节省时

间和成本。因此,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是目前用于测量微量物质含量的最常用的分析技术之一。 总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是一种测量物质含量的高效技术,能够快速、精确地测量微量物质的含量,节省时间和成本,为分析各种物质含量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这种方法可以准确检测物质的含量,用于科学研究、工业应用和日常生活中的诸多领域。

第十章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1、名词解释 吸光度:透过样品的光的强度与入射光强度之比称为透光率,透光率的负对数即为吸光度。 透光率:如上。 吸光系数:当一束平行单色光通过均匀的非散射溶液时,溶液对光的吸光度与溶液的浓度及厚度的乘机成正比。其数学表达式为A=Ecl。上式中的比例系数E即为吸光系数。其物理意义是吸光物质在单位浓度及单位厚度时的吸光度。吸光系数有两种表示方式,摩尔吸光系数(指在一定波长时,溶液浓度为1mol/L,厚度为1cm的吸光度)、百分吸光系数或称比吸光系数(指在一定波长时,溶液质量浓度为1%W/V,厚度为1cm的吸光度)。 发色团:有机化合物分子结构中含有π→π*或n→π*跃迁的基团,即能在紫外可见光范围内产生吸收的原子团。 助色团:是指含有非键电子的杂原子饱和基团,当他们与生色团或饱和烃相连时,能使该生色团或饱和烃的吸收峰向长波方向移动,并使吸收强度增加。 红移:由于化合物的结构改变,如发生共轭作用、引入助色团,以及溶液改变等,使吸收峰向长波方向移动的现象。 蓝移:由于化合物的结构改变或者受溶剂影响使使吸收峰向短波方向移动的现象。 2、什么叫选择吸收,它与物质的分子结构有什么关系? 3、电子跃迁有那几种类型,跃迁所需的能量大小顺序如何?具有什么结构的化合物产生紫 外吸收光谱,紫外吸收光谱有何特征。 σ→σ*、π→π*、n→σ*、n→π*、电荷迁移跃迁、配位场跃迁 能量依次降低。 有机化合物分子结构中含有π→π*或n→π*跃迁基团的。 特征:①:是分子吸收光谱。 ②:吸收带的位置易受分子中结构因素和测定条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在较 宽的波长范围内变动。 4、Lambert-Beer定律的物理意义是什么?为什么说Beer定律只适用于单色光?浓度c与 吸光度A线性关系发生偏离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物理意义:当一束平行单色光通过均匀的非散射溶液时,溶液对光的吸光度与溶液的浓度及厚度的乘机成正比。 因为物质对不同波长的光有不同的吸光系数,入射光的谱带宽度将严重影响物质的吸光系数和吸收光谱形状。 因素主要分为化学因素和光学因素: 化学因素:溶液中的溶质可因浓度改变而有离解、缩合、与溶剂间的作用等原因而引发的偏离Beer定律的现象。 光学因素:非单色光、杂散光、散射光和反射光(偏高)、非平行光(使厚度l增大)。 5、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从光路分类有哪几类?各有何特点? ①单光束分光光度计:仪器的结构比较简单,对光源发光强度稳定性的要求较高。 ②双光束分光光度计:扇面镜以每秒几十转至几百转的速度匀速旋转,使单色光能 在很短时间内交替通过空白与试样溶液,可以减免因光源强度不稳而引入的误差。

仪器分析 课后习题答案 第十章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课本习题答案

第十章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13.卡巴克洛(安络血)的摩尔质量为236,将其配成每100ml 含0.4962mg 的溶液,盛于 1cm 吸收池中,在λmax 为355nm 处测得A 值为0.557,求卡巴克洛(安络血)的%11cm E 及ε值。 解:1123104962.01557.03 %11=??=?=-c b A E cm 4%111065.2112310 23610?=?=?=cm E M ε 14.称取维生素C 0.05g 溶于100ml 的0.005mol/L 硫酸溶液中,再准确量取此溶液2.00ml 稀释至100ml ,取此溶液于1cm 吸收池中,在λmax 245nm 处测得A 值为0.551,求试样中维 生素C 的百分质量分数。(%11cm E 245nm=560) 解:ml g b E A C cm 100/04920.0501560551.050%11=??=??= %39.98%10005 .00492.0=?=w 15.某试液用2.0cm 的吸收池测量时T =60%,若用1.0cm 、3.0cm 和4.0cm 吸收池测定时,透光率各是多少? 解:ECl T A =-=lg 1109.00 .260.0lg lg =-=-=l T EC 当l =1.0cm 时,-lg T 1=0.1109×3=0.1109 T 1=77.46% 当l =3.0cm 时,-lg T 2=0.1109×3=0.3327 T 2=46.48% 当l =4.0cm 时,-lg T 3=0.1109×4=0.4436 T 3=36.00% 16.有一标准Fe 3+溶液,浓度为6μg/ml ,其吸光度为0.304,而试样溶液在同一条件下测得吸光度为0.501,求试样溶液中Fe 3+的浓度。 解:212121C C l EC l EC A A == 07.106304 .0501.01122=?=?=C A A C μg/ml 17.将2.481mg 的某碱(BOH )的苦味酸(HA )盐溶于100ml 乙醇中,在1cm 的吸收池中测得其380nm 处吸光度为0.598,已知苦味酸的摩尔质量为229,求该碱的摩尔质量。(已知 其摩尔吸光系数ε为2×104) 解:BOH+HA →BA+H 2O 10 %11M E cm ?=ε 10122910481.2598.01023 4B +-??=?- B=602 M BOH =602+17=619 18.有一化合物在醇溶液中的λmax 为240nm ,其ε为1.7×104,摩尔质量为314.47。试问配制什么样浓度(g/100ml )测定含量最为合适。 解:A 的适宜范围:0.2~0.8 ml g b M A b E A C cm 100/1070.3147 .31410107.12.01044%111-?=???=??=?=ε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1 简述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是在190-800nm 波长围测定物质的吸光度,用于鉴别、杂质检查和含量测定的方法。 定量分析通常选择物质的最大吸收波长处测出吸光度,然后用对照品或吸收系数求算出被测物质的含量,多用于制剂的含量测定;对已知物质定性可用吸收峰波长或吸光度比值作为鉴别方法;若该物质本身在紫外光区无吸收,而其杂质在紫外光区有相当强度的吸收,或杂质的吸收峰处该物质无吸收,则可用本法作杂质检查。 物质对紫外辐射的吸收是由于分子中原子的外层电子跃迁所产生,因此,紫外吸收主要决定于分子的电子结构,故紫外光谱又称电子光谱。有机化合物分子结构中如含有共轭体系、芳香环等发色基团,均可在紫外区(200~400nm )或可见光区(400~850nm )产生吸收。通常使用的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工作波长围为190~900nm 。 紫外吸收光谱为物质对紫外区辐射的能量吸收图。朗伯-比尔(Lambert-Beer )定律为光的吸收定律,它是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定量分析的依据,其数学表达式为: A=log T 1=ECL 式中 A 为吸光度; T 为透光率; E 为吸收系数; C 为溶液浓度; L 为光路长度。 如溶液的浓度(C )为1%(g/ml ),光路长度(L )为lcm ,相应的吸光度即为吸 收系数以%11cm E 表示。如溶液的浓度(C )为摩尔浓度(mol/L ),光路长度为lcm 时,则相应有吸收系数为摩尔吸收系数,以ε表示。 2 仪器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主要由光源、单色器、样品室、检测器、记录仪、显示系

统和数据处理系统等部分组成。 为了满足紫外-可见光区全波长围的测定,仪器备有二种光源,即氘灯和碘钨灯,前者用于紫外区,后者用于可见光区。 单色器通常由进光狭缝、出光狭缝、平行光装置、色散元件,聚焦透镜或反射镜等组成。色散元件有棱镜和光栅二种,棱镜多用天然石英或熔融硅石制成,对200~40Onm波长光的色散能力很强,对600nm以上波长的光色散能力较差,棱镜色散所得的光谱为非匀排光谱。光栅系将反射或透射光经衍射而达到色散作用,故常称为衍射光栅,光栅光谱是按波长作线性排列,故为匀排光谱,双光束仪器多用光栅为色散元件。 检测器有光电管和光电倍增管二种。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依据其结构和测量操作方式的不同可分为单光束和双光束分光光度计二类。单光束分光光度计有些仍为手工操作,即固定在某一波长,分别测量比较空白、样品或参比的透光率或吸收度,操作比较费时,用于绘制吸收光谱图时很不方便,但适用于单波长的含量测定。双光束分光光度计藉扇形镜交替切换光路使分成样品(S)和参比(R)两光束,并先后到达检测器,检测器信号经调制分离成两光路对应信号,信号的比值可直接用记录仪记录,双光束分光光度计操作简单,测量快速,自动化程度高,但作含量测定时,为求准确起见,仍宜用固定波长测量方式。 3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检定 3.1 波长准确度 3.1.1 波长准确度的允差围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波长准确度允许误差,紫外区 为±1.0nm,500nm处±2.0nm,700nm处±4.8nm。 3.1.2 波长准确度检定方法 3.1.2.1 用低压汞灯检定关闭仪器光源,将汞灯(用笔式汞灯最方便)直接对准进光狭缝,如为双光束仪器,用单光束能量测定方式,采用波长扫描方式,扫描速度“慢”(如l5nm/min)、响应“快”、最小狭缝宽度(如0.lnm)、量程0~100%,在200~800nm围单方向重复扫描3次,由仪器识别记录各峰值(若仪器无“峰检测”功能,必要时可对指定波长进行“单峰”扫描)。

第十章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第十章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一、选择题 1.所谓真空紫外区,所指的波长范围是( )。 A 、200~400nm B 、400~800nm C 、1000nm D 、100~200nm 2.在紫外可见分光度计中,用于紫外光区的光源是( ) A 、钨灯 B 、卤钨灯 C 、氘灯 D 、能斯特灯 3.指出下列化合物中,哪个化合物的紫外吸收波长最大( ) A 、CH 3CH 2CH 3 B 、CH 3CH 2OH C 、 CH 2=CHCH 2CH =CH 2 D 、 CH 3CH =CHCH =CHCH 3 4.符合比耳定律的有色物质溶液稀释时,其最大吸收峰的波长位置( ) A 、向长波方向移动 B 、不移动,但峰高值降低 C 、向短波方向移动 D 、不移动,但峰高值增大 5.下列化合物中,同时有n→л﹡、л→л﹡、 σ→σ﹡跃迁的化合物是( ) A 、一氯甲烷 B 、丙酮 C 、 l ,3丁二烯 D 、甲醇 6.双光束分光光计与单光束分光光计相比,其突出的优点是( ) A 、扩大波长的应用范围 B 、可以采用快速响应的监测系统一 C 、可以抵消吸收池所带来的误差 D 、可以抵消因光源强度的变化而产生的误差 7.某化合物入max (正己烷为溶剂)= 329nm ,入max (水为溶剂)= 305nm ,该跃迁类型为( ) A 、n→л﹡ B 、л→л﹡ C 、σ→σ﹡ D 、 n→σ﹡ 8.丙酮在乙烷中的紫外吸收λmax =279nm ,ε=14.8,此吸收峰由( )能级跃迁引起的。 A 、n →л﹡ B 、л→л﹡ C 、n →σ* D 、σ→σ* 9.下列四种化合物中,在紫外光区出现两个吸收带的是( ) A 、乙烯 B 、l ,4一戊二烯 C 、1,3一丁二烯 D 、丙烯醛 10.助色团对谱带的影响是使谱带( ) A 、波长变长 B 、波长变短 C 、波长不变 D 、谱带蓝移 11.某物质在给定波长下的摩尔吸光系数(ε)很大,则表明( ) A 、物质对该波长光的吸收能力很强 B 、物质的摩尔浓度很大 C 、光通过物质溶液的光程长 D 、物质的摩尔质量很大 12.符合比耳定律的溶液稀释时,其浓度、吸光度和最大吸收波长的关系为( ) A 、减小,减小,减小 B 、减小,减小,不变 C 、减小,不变,减小 D 、减小,不变,增加 1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透光率与浓度成线性关系

分析化学习题第十章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一.选择题 1.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的合适检测波长范围是(C)。 A.200~400nm B.400~700nm C.200~760nm D.10~400nm 2.某化合物λmax(正己烷为溶剂)=329nm,λmax(水为溶剂)=305nm,该吸收跃迁类型为(D) A.σ→σ* B.n→σ* C.π→π* D.n→π* 3.下列化合物同时有σ→σ*,π→π*,n→π*跃迁的化合物为(B)。 A.一氯甲烷 B.丙酮 C.1,3-丁二烯 D.甲醇 4.下列四种化合物,在紫外光区出现两个吸收带的是(D)。 A.乙烯 B.1,4-戊二烯 C.1,3-丁二烯 D.丙烯醛 5.某有色溶液,当用1cm的吸收池时,其透光率为T,若改用2cm的吸收池,则透光率为(D)。 A.2T B.2lgT C.T D.T2 6.有一符合比尔定律的溶液,厚度不变,当浓度为c时,透光率为T,当浓度为1/2c时,则透光率T为(A)。 A.T=T B.T=T2 C. T 2 1 D.2T 7.a、b两种物质的浓度分别为c a、c b,若c a、c b均符合Beer定律,在某波长下测得其吸收度及透光率分别为A a、A b与T a、T b,若将a、b两种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测得的吸收度A 应为(D)。 A.A=A a+A b B.A=(E a+E b)(c a+c b)L C.A=lg(T a+T b) D.A=(A a+A b)/2 8.丙酮在乙烷中紫外吸收λmax=279nm,ε279nm=14.8,此吸收峰由下列哪种跃迁引起(D)。 A.σ→σ* B.n→σ* C.π→π* D.n→π* 9.丁二烯有强的紫外吸收,随着有机溶剂的极性降低,其最大吸收波长将(B)。 A.长移 B.短移 C.不变化,其ε增大 D.不能确定 10.电子能级间隔越小,电子跃迁时,吸收光子的(B)。 A.能量越高 B.波长越长 C.波数越大 D.频率越高 11.在紫外-可见光谱分析中,极性溶剂会使吸收峰(C)。 A.消失 B.精细结构更明显 C.位移 D.分裂 12.按一般光度法用空白溶液作参比溶液,测得某试液的透光率为10%;如果更改参比溶液,用一般分光光度法测得透光率为20%的标准溶液,则试液的透光率为(C)。 A.8% B.40% C.50% D.80% 13.符合比尔定律的有色溶液稀释时,其最大吸收峰波长的位置将(C)。 A.向长波长移动 B.向短波长移动 C.不移动,但吸收度减小 D.不移动,但吸收度增大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蛋白含量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蛋白质的含量 一、实验目的 1.了解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基本结构。 2.掌握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量蛋白质含量的基本原理。 3.熟悉紫外分光光度计的实验技术。 二、实验原理 蛋白质分子结构中的酪氨酸和色氨酸残基的苯环所含的共轭双键,具有吸收紫外光的性质,其最大吸收波长为280nm左右。在一定实验条件下,蛋白质溶液的吸光度与其浓度符合Lambert-Beer定律,据此可对蛋白质进行定量分析。 三、实验试剂与仪器 1.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2.石英比色皿、胶头吸管、比色管、烧杯、容量瓶 3.生理盐水、蛋白质标准溶液、未知蛋白质溶液 四、实验步骤 1.配制标准溶液及样品溶液:准确移取5.00mg/ml牛血清白蛋白标准 应用液0.00ml、0.50ml、1.00ml、1.50ml、2.00ml及0.1ml未知蛋白质溶液分别置于10ml比色管中,用生理盐水稀释至10ml刻度,摇匀。 2.吸收光谱曲线的绘制:以生理盐水作参比,以波长为横坐标,吸 光度为纵坐标,从200nm-400nm扫描牛血清白蛋白的吸收曲线并找出最大吸收波长λ 。 max

3.标准曲线绘制:以生理盐水作参比,在λ 波长下测定吸光度,以 max 溶液浓度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4.测定未知蛋白溶液。 五、实验结果 1.数据记录与标准曲线绘制: 表1 不同浓度蛋白溶液及其吸光度值 标准1 标准2 标准3 标准4 标准5 样品浓度c(mg/ml) 0.000 0.250 0.500 0.750 1.000 待测c 吸光度值A 0.007 0.321 0.666 1.049 1.368 0.740 2.数据处理: 根据线性方程,可求得吸光度值A=0.740的得测c=0.542mg/ml, 由于未知蛋白质溶液被稀释了100倍,故原未知蛋白质溶液浓度为54.2mg/ml。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知识汇总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知识汇总!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是利用物质的分子或离子对某一波长范围的光吸收作用,对物质进行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及结构分析,所依据的光谱是分子或离子吸收入射光中特定波长的光而产生的吸收光谱。按照所吸收光的波长区域不同,分为紫外分光光度法和可见光光度法,合称为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1 与其它光谱分析方法相比,其仪器设备和操作都比较简单,费用少,分析速度快; 2 灵敏度高; 3 选择性好; 4 精密度和准确度较高; 5 用途广泛。

1 光源 (1)光源:提供符合要求的入射光。 (2)要求:在整个紫外光区或可见光谱区可以发射连续光谱,具有足够的辐射强度、较好的稳定性、较长的使用寿命。 2 单色器 (1)单色器:将光源发射的复合光分解成连续光谱并可从中选出任一波长单色光的光学系统。 (2)单色器主要由狭缝、色散元件和透镜系统组成。Ø色散元件是棱镜和反射光栅的组合。 Ø狭缝和透镜系统控制光的方向。 (3)棱镜单色器 Ø利用不同波长的光在棱镜内折射率不同将复合光色散为单色光。 (4)光栅单色器 Ø一系列等宽、等距离的平行狭缝Ø以光的衍射现象和干涉现象为基础(平面反射光栅和平面凹面光栅) 3 吸收池 (1)吸收池:又叫比色皿,用于盛放待测溶液和决定透光液层厚度的器件。 (2)主要有石英吸收池和玻璃吸收池两种。 (3)在紫外区须采用石英吸收池,可见区一般用吸收玻璃池。 (4)主要规格0.5cm、1.0cm、2.0cm、3.0cm和 5.0cm。

注意事项:手执两侧的毛面,盛放液体高度四分之三。 4 检测器 (1)检测器:利用光电效应将透过吸收池的光信号变成可测的电信号。 (2)常用的检测器有光电池、光电管及光电倍增管。 5 信号显示系统 (1)以检流计或微安表指示仪表。 (2)数字显示和自动记录型装置。 (1)打开电源开关。 (2)检验吸收池的成套性(具体过程在后面内容中操作)。 (3)选择工作波长(按设定键,以及增加、减小按钮,进行设定)。 (4)选择测量方式(按方式键选择透射比模式与吸光度模式)。 (5)润洗比色皿,依次装入参比溶液和测量溶液。(6)参比溶液于光路中,透射比模式下同时调0和100%。 (7)在吸光度模式下,测定测量溶液的吸光度。

紫外分光光度法

紫外分光光度法 1 简述 紫外分光光度法是通过被测物质在紫外光区的特定波长处或一定波长X 围内光的吸收度,对该物质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方法。本法在药品检验中主要用于药品的鉴别、检查和含量测定。 定量分析通常选择物质的最大吸收波长测出吸收度,然后用对照品或百分吸收系数求算出被测物质的含量,多用于制剂的含量测定;对已知物质定性可用吸收峰波长或吸收度比值作为鉴别方法;若化合物本身在紫外光区无吸收,而杂质在紫外光区有相当强度的吸收,或杂质的吸收峰处化合物无吸收,则可用本法作杂质检查。 物质对紫外辐射的吸收是由于分子中原子的外层电子跃迁所产生的,因此,紫外吸收主要决定于分子的电子结构,故紫外光谱又称电子光谱。有机化合物分子结构中如含有共轭体系、芳香环或发色基团,均可在近紫外区(200~400nm )或可见光区(400~850nm )产生吸收。通常使用的紫外分光光度计的工作波长X 围为190~900nm ,因此又称紫外一可见分光光度计。 紫外吸收光谱为物质对紫外区辐射的能量吸收图。朗伯-比尔(Lambert-Beer )定律为光的吸收定律,它是紫外分光光度法定量分析的依据,其数学表达式为: 式中 A 为吸收度; T 为透光率; E 为吸收系数; C 为溶液浓度; L 为光路长路。 如溶液的浓度(C )为1%(g/ml ),光路长度(L )为1cm ,相应的吸收系数为百分 吸收系数,以E 1% 1cm表示。如溶液浓度(C )为摩尔浓度(mol/L ),光路长度为1cm 时, 则相应有吸收系数摩尔吸收系数,以ε表示。 2 仪器 紫外分光光度计主要由光源、单色器、样品室、检测器、记录仪、显示系统和数据处 ECL T A ==1log

紫外分光光度法

紫外分光光度法 1简述 紫外分光光度法是通过被测物质在紫外光区的特定波长处或一定波长X围内光的吸收 度,对该物质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方法。本法在药品检验中主要用于药品的鉴别、检查和含量测定。 定量分析通常选择物质的最大吸收波长测出吸收度,然后用对照品或百分吸收系数求算出被测物质的含量,多用于制剂的含量测定;对已知物质定性可用吸收峰波长或吸收度比值作为鉴别方法;若化合物本身在紫外光区无吸收,而杂质在紫外光区有相当强度的吸收,或杂质的吸收峰处化合物无吸收,则可用本法作杂质检查。 物质对紫外辐射的吸收是由于分子中原子的外层电子跃迁所产生的,因此,紫外吸收主要决定于分子的电子结构,故紫外光谱又称电子光谱。有机化合物分子结构中如含有共腕体系、芳香环或发色基团,均可在近紫外区(200〜400nm)或可见光区(400〜850nm)产生吸收。通常使用的紫外分光光度计的工作波长X围为190〜900nm,因此又称紫外一 可见分光光度计。 紫外吸收光谱为物质对紫外区辐射的能量吸收图。朗伯-比尔(Lambert-Beer)定律为光的吸收定律,它是紫外分光光度法定量分析的依据,其数学表达式为: 1- Alog-ECL 式中A为吸收度; T为透光率; E为吸收系数; C为溶液浓度; L为光路长路。 如溶液的浓度(C)为1%(g/ml),光路长度(L)为1cm,相应的吸收系数为百分吸收系数,以E^^m 表示。如溶液浓度(C)为摩尔浓度(mol/L),光路长度为1cm时,则相应有吸收系数摩尔吸收系数,以表示。 2仪器 紫外分光光度计主要由光源、单色器、样品室、检测器、记录仪、显示系统和数据处

理系统等部分组成。 为了满足紫外-可见光区全波长X围的测定,仪器备有二种光源,即瓶灯和碘鸨灯,前者用于紫外区,后者用于可见光区。 单色器通常由进光狭缝、出光狭缝、平行光装置、色散元件、聚焦透镜或反射镜等组成。色散元件有棱镜和光栅二种,棱镜多用天然石英或熔融硅石制成,对200〜400nm波 长光的色散能力很强,对600nm以上波长的光色散能力较差,棱镜色散所得的光谱为非匀排光谱。光栅系将反射或透射光经衍射而达到色散作用,故常称为衍射光栅,光栅光谱是按波长作线性排列,故为匀排光谱,双光束仪器多用光栅为色元件。 检测器有光电管和光电倍增管二种。 紫外分光光度计依据其结构和测量操作方式的不同可分为单光束和双光束分光光度计二类。单光束分光光度计有些仍为手工操作,即固定在某一波长,分别测量比较空白、样品或参比的透光率或吸收度,操作比较费时,用于绘制制吸收光谱图时很不方便,但适用于单波长的含量测定。双光束分光光度计藉扇形镜交替切换光路使分成样品(S)和参 比(R)两光束,并先后到达检测器,检测器信号经调制分离成两光路对应信号,信号的比值可直接用记录仪记录,双光束分光光 度计操作简单,测量快速,自动化程度高,但作含量测定时,为求准确起见,仍宜用固定波长测量方式。 3紫外分光光度计的检定 3.1波长准确度 3.1.1波长准确度的允差X围双光束光栅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波长准确度允许误差为0.5nm。单光束棱镜型350nm处0.7nm,500nm处2.0nm,700nm处 4.8nm。 3.2波长准确度检定方法 3.2.1用低压汞灯检定关闭仪器光源,将汞灯(用笔式汞灯最方便)直接对准进光狭缝,如为双光束仪器,用单光束能量测定方式,采用波长扫描方式,抛 描速度慢”(如15nm/min)、响应快”、最小狭缝宽度(如0.1nm)、量程0〜100%,在200〜800nmX围内单方向重复扫描3次,由仪器识别记录各峰值(若仪器无峰检测”功能,必要时可对指定波长进行单峰”扫描)。 单光束仪器以751G型为例,可将选择开关放在0.1位置,透光率读数放在100(或选择开关放在1,透光率放在10),关小狭缝,打开光闸门,缓缓转动波长盘,寻找汞灯546.07nm峰出现的位置,若与波长读数不符,应调节仪器左侧准直镜的波长调整螺丝,如

试从各个方面对紫外-可见分子吸收光度法和分子荧光光度法进行全面比较. 最好举一应用实例说明.汇总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与分子荧光光度法的全面比较本文将从定义,产生,仪器结构,常见类型,原理,灵敏度,选择性,线性范围,影响因素,误差来源,注意事项,分析方法,应用及应用实例进行全面比较! 一、定义: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利用某些物质的分子吸收200~800纳米光谱区的辐射引起分子中价电子跃迁,产生分子吸收光谱来进行分析的方法。 分子荧光光度法:利用物质吸收较短波长的光能后发射较长波长特征光谱的性质,对物质定性或定量分析的方法。可以从发射光谱或激发光谱进行分析。 二、产生: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由于分子吸收紫外-可见光区的电磁辐射,分子中 价电子(或外层电子)的能级跃迁而产生(吸收能量=两个跃迁能级之差) 分子荧光光度法:物质分子吸收特定波长的光能后,由基态跃迁至激发态。处于激发态的物质分子是不稳定的,可能通过辐射(发光)或非辐射的形式放出多余的能量,由激发态重新回到基态。 三、仪器结构: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①辐射源。必须具有稳定的、有足够输出功率的、能提供仪器使用波段的连续光谱,如钨灯、卤钨灯(波长范围350~2500纳米),氘灯或氢灯(180~460纳米),或可调谐染料激光光源等。②单色器。它由入射、出射狭缝、透镜系统和色散元件(棱镜或光栅)组成,是用以产生高纯度单色光束的装置,其功能包括将光源产生的复合光分解为单色光和分出所需的单色光束。③试样容器,又称吸收池。供盛放试液进行吸光度测量之用,分为石英池和玻璃池两种,前者适用于紫外到可见区,后者只适用于可见区。容器的光程一般为 0.5~

10厘米。④检测器,又称光电转换器。常用的有光电管或光电倍增管。⑤显示装置。这部分装置发展较快。较高级的光度计,常备有微处理机、荧光屏显示和记录仪等,可将图谱、数据和操作条件都显示出来。 分子荧光光度法:激发光源、单色器、样品池、检测器和记录显示部分。1. 光源能发射紫外到可见区波长的光、强度大、稳定。常用的有溴钨灯、高压汞灯、氙灯。2. 单色器,两个单色器。3. 样品池通常用石英制成。4. 检测器:光电倍增管。 四、常见类型: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1.单光束。简单,价廉,适于在给定波长处测量吸光度或透光度,一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