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俄国_沙俄_苏俄_苏联_独联体

俄国_沙俄_苏俄_苏联_独联体

俄国_沙俄_苏俄_苏联_独联体

《高考中外历史大事年表》高中历史高考复习资料整理

高考中外历史大事年表
兰溪一中 童和刚
中 国 时 间 世 界
1488 1492 1498 1517 1519-1522 1553 1624 1640 1644 1662 1683 1684 1687 1688 1689 1765 1775 1776 1782 1781 1787 1789 1792 1804 1807 1814 1815 1836-1848 1839 1840 1842 1848 1851-1864 1856-1860 葡萄牙人迪亚士发现好望角 哥伦布在西班牙支持下发现美洲 葡萄牙人达·伽马发现到印度的新航路 马丁·路德揭开宗教改革运动序幕 麦哲伦在西班牙支持下进行环球航行
葡萄牙侵占澳门 荷兰侵占台湾 明朝灭亡;清军入关 郑成功收复台湾 清派施琅统一台湾 清设立台湾府,隶属福建省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
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
牛顿发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英国光荣革命,标志革命结束 英国颁布《权利法案》 ,确立君主立宪制 珍妮纺纱机发明,揭开工业革命序幕 来克星顿枪声—美国独立战争爆发 《独立宣言》发表,标志美国建国 瓦特改良蒸汽机 约克镇战役—美国独立战争胜利 美国制定 1787 年宪法 美联邦政府成立;法国大革命爆发; 颁布《人权宣言》 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成立 拿破仑颁布《拿破仑法典》; 拿破仑称帝,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 美国富尔顿制成汽船 英国史蒂芬孙发明火车; 拿破仑第一次下台 滑铁卢战役失败,拿破仑再次下台 英国宪章运动 英国完成工业革命 《共产党宣言》发表,马克思主义诞生
林则徐领导虎门销烟 鸦片战争爆发 中英《南京条约》签订 太平天国运动 第二次鸦片战争

2019高考历史复习:中外历史事件对照大事年表

China 时间 World 商农业: 商周时代实行井田制,土地名义上为国家所有 陶瓷业:商代中期到东汉晚期:陶发展到瓷的过渡阶段 商业:初步发展前1600到前1046 西周(周武王) 商业:流通骨贝和铜贝 前1046到前771 春秋(前770-前476) 战国(前475年到前221年) 农业: 春秋战国时期,农业发达地区:牛耕技术和铁制工具(井田制瓦解的原因)战国: 李冰主持的都江堰工程 郑国主持的郑国渠工程 商鞅变法,废除了井田制,确立了土地 私有制 冶铁业: 春秋晚期中国最早的人工冶炼铁器 炼钢和淬火工艺有所发展 商业: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富足的巨商和繁荣的商业中心; 战国时期,出现“市井”的商业区 前 770 到前 221 雅典: 前8世纪左右,希腊人在各地先后建立城邦 前6世纪初工商业的发展造就了雅典新型 的工商业者阶层 前594梭伦当选为执政官,开始民主改革以 缓和社会矛盾 前509罗马共和国建立 前506克利斯提尼改革 罗马: 前449元老院颁布《十二铜表法》 前443-前429伯里克利执政时期,希腊民 主政治的“黄金时代 罗马建国-前3世纪中叶罗马公民法 前230-前221秦相继攻灭东方六国,建立了秦王朝; 前215将军蒙恬率军北击匈奴,收回河套地区,修筑长城和直道,加强了北部边防市的发展:明码标价 前221到前206 西汉农业: 汉代牛耕普及全国,出现了曲柄锄、大镰、耧车; 关中农民创造了“井渠”;出现了新的农业 生产组织形式—豪强地主控制下的田庄 冶铁业:冶铁开始使用煤炭作燃料;铁 业官营制度 手工业:汉武帝时代官营手工业(“工 前 202 前27屋大维首创元首制,罗马帝国建立 公元1世纪基督教产生

高二历史俄国(苏联)知识点

高二历史俄国(苏联)知识点 二战后在苏联的帮助下,有12个欧亚国家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20世纪50年代,领导社会主义国家形成社会主义阵营(除南斯拉夫外)。应对美国冷战。今日的俄罗斯成为促进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的重要力量。小编在这整理了相关知识,希望能帮助到您。 高二历史俄国(苏联)知识点 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1861年改革 1.原因:封建农奴制阻碍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市场狭小,劳动力缺乏); 2.主要内容: ①农奴在法律上有人身自由; ②农奴必须赎买份地。 3.评价: ①性质:是沙皇实行的一次自上而下的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改变了社会性质) ②进步性:废除了农奴制度,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加快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步伐。 ③局限性:改革很不彻底,保留了大量封建农奴制残余。 进入帝国主义阶段(19世纪末20世纪初) 1.经济:资本主义发展迅速,但仍落后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是帝国主义链条中最薄弱的环节。

2.政治:沙皇专制 3.对外: ①19世纪末强租旅顺、大连,把长城以北划为势力范围;参与八国联军侵华;19041905年为争夺东北发生的日俄战争,惨遭失败;1912年策动外蒙古独立; ②在欧洲与英、法结成三国协约,与三国同盟对抗。 ③1917年退出战争。 4.思想:列宁主义的诞生 走上社会主义道路1917年十月革命 (一)背景 1.沙皇专制阻碍俄国社会发展; 2.一战使各种社会矛盾空前激化。 (二)过程:由二月革命到十月革命 1.推翻沙皇专制统治二月革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2.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十月革命(社会主义革命) (三)巩固政权的措施 背景: 内:地主、资产阶级发动叛乱; 外:协约国武装干涉 1.政治:废除旧的等级制度,宣布国内各民族人民的权利平等,废除教会的一切特权。 2.外交:签订《布列斯特和约》退出战争(停战、割地、赔款)

俄国苏联历史大事年表

俄国苏联历史大事年表 1547年1月19日伊凡四世正式加冕为俄国第一个沙皇。俄国沙皇的历史从此开始。 1682----1725年彼得一世在位。 1689年中俄缔结《尼布楚条约》,这是俄中两国签订的第一个建立在平等基础上的条约。 1713年彼得一世将首都从莫斯科迁到彼得堡。 1721年俄国从此开始称为俄罗斯帝国。 1812年拿破仑侵俄失败。 1825年12月14日十二月党人起义。 1853----1856年克里木战争。 1856年签订《巴黎条约》,结束了克里木战争。

1858年俄、美、英、法先后强迫清政府签订《天津条约》,俄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瑗珲条约》,割占中国东北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60多万平方公里领土。 1860年俄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北京条约》,割占中国乌苏里江以东包括为库页岛在内约40万平方公里领土。 1861年2月19日农奴制改革 1864 年,俄国强迫清政府签订《勘分西北界约记》,割占中国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44万多平方公里领土。 1881年,俄国强迫清政府签订《改订条约》以及以后五个勘界议定书,割占中国西北部7万多平方公里领土。 1883年普列汉诺夫在日内瓦建立第一个俄国马克思主义团体;“劳动解放社”。 1895年列宁在彼得堡组织“工人阶级解放斗争协会”。俄、德、法三国干涉还辽。 1900年英、俄、德、法、美、日、意、奥八国联军侵华

1901年9月,清政府被迫与俄等11国签订《辛丑条约》 1903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召开。出现了布尔什维主义标志着列宁主义的诞生。 1905年1月9日“流血的星期日”。第一次俄国革命开始。日俄战争 1914年俄国参加第一世界大战。彼得堡改称彼得格勒。 1917年二月革命两个政权并存 1917年列宁四月提纲 1917年七月流血事件 1917年11月7日十月革命世界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掌握的政权——苏维埃政府诞生了! 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在随后的几年里,通过残酷的内战击败了白军和协约国的干涉。 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1921年3月,新经济政策,

沙俄、苏俄和苏联的区别

考点:沙俄、苏俄和苏联的区别 沙俄:1546~1917年,指的是1917年3月二月革命前沙皇统治时期的俄国。 苏俄:1917~1922年,指的是1917年11月十月革命后至1922 年苏联建立前的苏维埃俄国。 苏联:1922~1991年,指的是1922年12月,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后的简称,1991年底苏联解体。 易错微析 俄国废除农奴制就是沙皇统治者亚历山大二世。 例题11917年11月7日晚9点45分,伴随者“阿芙乐尔号”巡洋舰的炮声,世界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掌权的政权——苏维埃政府诞生了!俄国苏维埃政府诞生的事件是() A.废除农奴制 B.二月革命 C.十月革命 D.苏联成立 答案:C 解析:1917年11月7日,爆发了俄国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掌权的政权——苏维埃政府,答案C。 例题2“横空出世一战中,社会制度初显优;二次大战建大功,一朝解体两极终”。这几个历史片段组合在一起描述的是下列哪个国家的历史?() A.美国 B.前苏联 C.法国 D.英国 答案:B 解析:1917年11月7日,爆发了俄国十月革命,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这时正

处于一战时期;1922年成立苏联,并在最初的国家建设中发挥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二战中苏联是反法西斯的重要力量;苏联解体,标志着两极格局结束。答案B。 1. 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曾说:“与其等农奴自下而上的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解放农民。”这反映了1861年俄国改革的根本目的是() A.化解矛盾,巩固沙皇统治 B.解放农民,帮助农民致富 C.改变俄国的专制制度 D.迅速实现俄国近代化 2.俄国1917年3月二月革命的直接结果是() A.推翻了沙皇专制制度 B.推翻了临时政府 C.使俄国退出了一战 D.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3. 苏联这一名称开始出现于() A.1917年 B.1921年 C.1922年 D.1924年 4.历史上的苏联从建立到瓦解一共维持了多少年() A.68年 B.69年 C.70年 D.71年

俄罗斯人口发展及现状

俄罗斯人口发展及现状 马蔚云 从人类诞生到现在,世界人口的发展经历了大约300多万年的漫长历史。世界人口从公元元年的3亿增长到1750年的8亿。一般认为,由于工业革命和西方世界的社会、经济发展,自以1750年为起点的现代时期以来,世界人口加速增长。1830年世界人口达到10亿,1990年为53亿, 2000年为62. 3亿,到2050年将突破100亿。 俄罗斯人口作为世界人口的一个组成部分,是随着世界人口发展而发展起来的。但其变动趋势同世界人口相比,既有共同点,也存在差异。人口数据资料的来源一般有三个渠道:人口普查、人口登记和人口调查。据考证,俄罗斯最早的人口调查始于1719年。当时为了掌握信仰东正教居民的情况,教会和警察局对人口进行清查,为最早的人口统计。1897年,俄国开始第一次人口普查。从1719年最早的人口调查至今,俄罗斯人口的发展经历了近300年历史,总的趋势是人口数量不断增长。 由于各个历史时期的经济、社会等条件各不相同,俄罗斯人口的发展大致可划分为三个时期: 1719~1917年的沙俄时期,为加速增长期;1917~1991年的苏联时期,为缓慢增长期;1991年苏联解体以来的当代俄罗斯时期,为平缓下降期。很显然,俄国1897年以前的人口统计资料准确性不高。因此,我们把1897年第一次人口普查后俄罗斯人口发展作为分析的重点,尽可能地利用俄罗斯官方公布的可靠资料并结合俄罗斯社会经济的变化,阐释俄罗斯各个时期人口的演变过程。 一沙俄时期人口演变

有资料表明, 18世纪欧俄部分东正教人口的结婚率为9. 9‰,出生率为51‰,死亡率为37‰,自然增长率为14‰。其中城市人口的结婚率为11. 7‰,出生率为60‰,死亡率为51‰,自然增长率为9‰;农村人口的结婚率为9. 7‰,出生率为50‰,死亡率为36‰,自然增长率为14‰。1801~1860年,欧俄部分东正教人口的结婚率上升为10. 2‰,出生率下降为50‰,死亡率下降为36‰,自然增长率为14‰(未发生变化)。其中城市人口的结婚率下降为10. 6‰,出生率下降为50‰,死亡率下降为49‰,自然增长率下降为6‰;农村人口的结婚率上升为 10.1‰,出生率为50‰(未发生变化),死亡率下降为35‰,自然增长率上升为15‰。 以上即是俄国1897年以前的人口统计资料,其准确性不高,因为缺乏全国性的人口统计和调查情况。其一,统计的人口仅限于信仰东正教的居民;其二,统计的人口仅限于纳税者或有纳税义务的男性人口;其三,未统计人口的城乡结构;其四,未统计婴儿死亡率。不过,根据俄罗斯著名历史学家米罗诺夫提供的资料, 1858年和1897年俄国信仰东正教的居民分别占当年国内总人口的85%和84%。也就是说,以上人口统计资料虽然不完整,但却反映出当时俄国人口的基本状况。 1897年俄国第一次全国人口普查不仅统计质量大大改善,而且人口统计数 字比较接近实际。当年,俄罗斯帝国境内总人口为1. 282亿,其中城市人口2 010万,占16%,农村人口1. 081亿,占84%。到1914年,俄罗斯帝国境内总人口达到1. 657亿,其中城市人口为3 060万,占18%,农村人口为1. 351亿,占82%。 这一时期,沙俄人口出现加速增长的趋势,主要归功于工业革命和社会经济发展。 其一,工业革命的进程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促进了人口增长。始于18世纪中期发轫于英国的工业革命, 19世纪30~40年代扩展到还在农奴制统治之下的

中外历史大事时间轴-清晰版

中外历史大事年表 (中国史约三四百万年前~21世纪初世界史约三四百万年前~20世纪初箭头上方为中国史,下方为世界史) 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禹建立夏朝商朝建立 约三四百万年前距今约170万年距今约70万~20万年距今约1万年公元前3500年左右约公元前2070年约公元前1894年约公元前1600年人类出现埃及和两河流域出古巴比伦王国 现了早期国家建立 (中国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 B.C.356 西周建立 B.C.770春秋开始战国开始商鞅开始变法秦朝西汉 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8世纪公元前6世纪公元前509年公元前475年公元前334年公元前221~207 公元前202年斯巴达和雅典城佛教产生罗马共和国建立亚历山大开始 邦建立东征 A.D.25东汉三国鼎立建立西晋建立东晋建立隋朝 公元前27年公元1世纪220~280年265 317 395 476 581 710 罗马帝国时代基督教罗马帝国分裂西罗马帝国伊斯兰教产生开始灭亡 后金改清 建立唐朝北宋建立南宋建立建立元朝建立明朝建立清朝清军入关 618 646 960 1127 1271 1368 14~16世纪1492 1519~1522 1636 1640 1644 日本大化改新文艺复兴新航路开辟麦哲伦环球英国资产阶开始航行级革命 1649 1660 1688 1689 1765 1769 1773 1774 1775 1776 处死查理斯图亚特光荣革命《权利法案》珍妮纺纱机水力纺纱机波士顿倾第一届大陆.4.19来克星.7.4《独立宣言》一世王朝复辟茶事件会议顿枪声美国建国 1777 1781 1783 1785 1787 1789 1791 1792 萨拉托加北美独立战争英国承认美国瓦特改良蒸汽美国制订宪法.7.14攻占巴士《人权宣言》法兰西第一共 大捷结束独立机(确立联邦制)底狱(法国大革和国建立 命爆发)

俄罗斯社会政治制度

苏联解体以来,俄罗斯社会又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社会变化必然引起意识形态领域包括历史学的反响。2004年2月,普京总统指出:“苏联解体是全民族的重大悲剧”,其间“大多数公民一无所获”。俄罗斯科学院政治研究所所长马尔科夫具体而简练地描绘了这个“悲剧性”状况厂最近15年来俄罗斯的确发生了一系列悲剧性的变化,生活水平下降,道德水准乃至整个文明程度都在滑坡”[3]。资深政治家齐普科教授在《我们怎样认识斯大林?》一文中指出:“今天俄罗斯……试图重新评价历史,是俄罗斯现实存在深刻的社会危机的反映。可以说500年来俄罗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衰弱。提出或实践“重新审视苏联历史”这个命题的,不仅有著名的俄罗斯学者,还包括相当部分的前“持不同政见者”、国家领导人、主要政党、广大民众(特别是年轻人)等等。据最近的统计,重新肯定斯大林者已经不限于共产党(占该党被调查者的75%)。自由民主党肯定斯大林者比例最高(占该党被调查者的83%),而在亲总统的俄罗斯政权党“统一俄罗斯”中,肯定斯大林的也占到被调查者的58%。俄罗斯民众。十余年来,俄罗斯民众对苏联历史的认识也经历了大起大落的变化。在各种民意调查、特别是全民投票中可以比较清楚地看出他们的情感。例如对待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如果说在20世纪90年代初,大多数俄罗斯人还赞同继续这些改革,到90年代末,则有超过2/3的人反对它。这里要特别提及俄罗斯年轻人情感的变化。以往肯定或者怀念苏联历史的人确实集中在老一代人,现在

这种情况有所改变。2003年3月5日,齐普科教授指出:“俄罗斯的年轻人比其他人更尖锐感受到国家的衰落和混乱,在他们中间产生了强烈的希望国家强大、民族复兴的感情。在这样的条件下有了对斯大林的向往。”〔4〕2003年2月27日,基里尔·亚基梅茨在《斯大林先生万岁》一文中写道:“目前20岁一代的人更希望国家强大和有秩序,而这些恰恰是现在的俄罗斯所缺的。对这一代人,苏维埃政权和斯大林在其心目中是不坏的象征。”〔12〕这就说明,当前俄罗斯重新审视苏联历史确实不是个别人或少数团体的行为,而是涉及相当广泛的民众范围,是值得加以关注的。苏联解体初期,一些人曾预言:“这是资本主义和民主战胜了法西斯主义和共产主义,世界将出现公正和持久的和平,将建立一个有新的世界秩序的社会”〔15〕(P184)。当时广大俄罗斯民众似乎都比较平静地接受了这个结果,甚至认为苏联解体有利于俄罗斯发展:因为建立了“民主体制”和“市场经济”模式。十年后,饱受艰辛的俄罗斯人态度有了改变。1999、2000、2001年俄罗斯几次民意调查证明,认为苏联解体造成悲剧性后果的人分别占被调查者的77.1%、73.5%和72.0%。俄罗斯社会和民族问题独立研究所在1993~2001年,共7次向俄罗斯居民进行了调查(其中1998年4月、8月分别调查1次,(缺94、95年资料)。认为由于这些年的“改革”而获得好处的俄罗斯人,每年分别占被调查者的25.1%、13.9%、7.5%、7.6%、6.5%、9.3%、15.9%;认为由于这些年的“改革”而遭到损

俄国十月革命和苏俄(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世界现代史复习 俄国十月革命和苏俄(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重点难点】 1、俄国十月革命 2、苏维埃政权的巩固 3、苏联的工业化和斯大林体制的建立 4、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知识梳理】 一、俄国十月革命 1.俄国十月革命的背景 ①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为社会主义革命的爆发提供物质前提。 ②俄国的落后及矛盾的尖锐,使俄国资产阶级力量相对薄弱,且易爆发革命。 ③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进一步暴露沙俄的弱点。经济遭受致命打击,战场形势恶化,国内矛盾进一步尖锐,使俄国成为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 ④二月革命 1917年3月,俄国首都彼得格勒发生“二月革命”,推翻罗曼诺夫王朝的统治。随后,俄国出现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和彼得格勒工兵代表苏维埃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⑤“四月提纲” 1917年四月,列宁回国后发表“四月提纲”,提出把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发展为社会主义革命的目标。 ⑥“七月流血事件” 原因:俄军在前线的惨败 过程:彼得格勒工人和士兵游行示威,要求政权归苏维埃,遭临时政府镇压。 影响: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结束;说明和平夺权已不可能。 2.彼得格勒武装起义 ①时间:1917年11月6-7日 ②结果:推翻临时政府,成立以列宁为首的第一个工农苏维埃政府。 ③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 十月革命当日,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开幕。宣布临时政府被推翻,政权转归苏维埃。大会通过《和平法令》和《土地法令》。《和平法令》宣布俄国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土地法令》规定,没收地主的土地,实现土地国有化,将土地分配给劳动者使用。 选举产生第一届工兵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列宁当选为人民委员会主席。这次大会表明苏维埃政权在俄国建立,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诞生。新建立的苏维埃政权拥有行政、司法、立法权。

精选2016年高考历史真题分类汇编专题10苏俄苏联全球趋势

2016年高考试题精编版之分项(历史)10苏俄苏联全球趋势 考点一:“斯大林模式” 01.(2016年浙江卷文综历史22)下图所示为苏联某一时期社会结构的前后变化。它集中反映了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影响 B.新经济政策的结果 C.斯大林模式的确立 D.赫鲁晓夫改革的后果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分析前后社会结构的变化是解题的关键,前个体农户占有绝大部分的比例,集体农庄农户占很小比例,工人占有率也不很多,资产阶级和地主还占有一部分,但是在后期资产阶级和地主就消失了,且工人与集体农庄农户占绝大部分,个体农户占有很少,反映了是斯大林时期,实行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与农业集体化,故C项正确;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符合题干中的社会结构成分的变化,故A项排除;新经济政策允许市场的存在,故B项排除;赫鲁晓夫改革的后果与题意无关,故D项排除。 考点: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斯大林模式” 【名师点晴】本题命题意图是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图片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以及论证和 探讨问题的能力。试题以社会结构变化为切入点,旨在考查苏联经济建设的相关史实,解 题时紧扣社会结构的变化趋势,再结合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斯大林模式以及 赫鲁晓夫的改革的历史特征分析归纳即可。这就启示我们在复习备考时,除了对主干知识 和高频考点特点关注外,一定要培养考生的解题能力,尤其要高度关注题目的时间信息。02.(2016年江苏单科卷历史19)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苏联政府在各地组建了数千个拖拉机站。每个站配备一批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农业机械化水平大大提高,但在接下来的几年里,农业并没有明显增产。造成这一后果的主要原因是() A.农村缺少机械操作员 B.农业正在进行集体化 C.农民缺乏生产积极性 D.农庄没有土地所有权

罗斯福新政与苏俄苏联改革试题

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试题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实施余粮收集制 B.强制劳动,实行“不劳动者不得食”的原则 C.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D.将大中小企业收归国有 2.俄国十月革命后,参与武装干涉俄国的协约国帝国主义国家有①英②法③美④日⑤德()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⑤D.③④⑤ 3.列宁指出:“我们上层制定的经济政策是同下层脱离的,这一政策没有造成生产力的提高,而这一点在我们党纲里却被认为是刻不容缓的基本任务……由于我们企图过渡到共产主义,到1921年春天我们就在经济上遭受了严重的失败。”下列对本材料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材料中提到的政策是指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列宁否定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历史作用 C.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妨碍了生产力的发展 D.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可能直接过渡到共产主义

4.新经济政策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农业方面的共同点是() A.国家享有优先获得农民部分农产品的权利B.农民自由支配上交国家后剩余的农产品 C.禁止农产品自由贸易D.在农村推广合作制 5.苏俄实施新经济政策的根本目的是() A.消除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不利影响 B.建立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 C.加强无产阶级对经济的指导 D.平息工人罢工和农民暴动 6.1922年农民契可夫在完成固定的粮食税后,把余粮运到苏俄的一个集市上出售,当地政府官员的正确态度是() A.增加税额 B.处以罚款 C.限量交易D.放任自由 7.斯大林体制形成的历史条件有①实行工业化②实行农业集体化③实施五年计划④取消新经济政策()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8.斯大林体制与新经济政策相比,最主要的不同是() A.生产资料的所有制 B.对市场及商品关系的利用 C.用行政手段管理经济 D.允许本国和外国资本家经营企业

俄国各时期名称的变化

俄国各时期名称的变化 俄国,即俄罗斯封建国家。俄国是斯拉夫人建立的国家。斯拉夫人分为东、西、南三支。8至9世纪,许多东斯拉夫人的部落联盟已发展为公国。9世纪末,罗斯人(东斯拉夫人的一支,因居住在第聂伯河支流罗斯河附近而得名)的几个小公国以基辅为中心,形成一个统一的封建制的大公国,史称基辅罗斯。12世纪,基辅罗斯解体,分裂成10多个彼此混战的独立小国。13世纪,基辅罗斯臣服于蒙古金帐汗国,后来又逐渐被日益强大的莫斯科公国所取代。莫斯科大公伊凡三世时,摆脱了蒙古金帐汗国的统治,基本上完成了俄罗斯的统一。之后,他的儿子瓦西里三世最终完成了俄罗斯的统一。瓦西里建立了以莫斯科为中心的,统一的中央集权的俄罗斯封建国家。 沙俄,指的是沙皇统治时期的俄国。莫斯科大公伊四世在位时,希望自己能像古代罗马皇帝凯撒("沙"是凯撒的俄文音译)那样行使权力,不满大公这一称号,于是在1547年1月16日加冕改称沙皇。莫斯科公国由此成为沙皇俄国,简称沙俄。沙皇统治时期,是俄国历史上最腐朽、最黑暗的时期。统治者们在对内残酷剥削压迫劳动人民的同时,对外又积极扩张领土。经过几个世纪的强取豪夺,到20世纪初,沙俄已成为一个拥有2200万平方千米土地、地跨欧亚的殖民大帝国。1917年3月10日(俄历2月25日),俄国爆发了二月革命,推翻了君主专制,沙皇统治至此结束。 苏俄,是苏维埃俄国的简称。二月革命后,建立了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不过实权仍为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所掌握。1917年11月(俄历10月),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发动了彼得格勒武装起义,革命取得了胜利,史称十月革命。革命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工人士兵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列宁当选为人民委员会主席。1918年苏维埃政权在全国范围内建立。 苏联,即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简称。十月革命后,俄国领土上的各民族纷纷建立了自己的共和国。为了把苏维埃各族人民团结起来建设社会主义和巩固国防,1922年12月,全国苏维埃第一次代表大会在莫斯科召开,根据列宁的提议,苏维埃各族人民在自愿和平等的基础上,成立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简称"苏联"。当时加入联盟的共和国有俄罗斯联邦、外高加索联邦、乌克兰和白俄罗斯。后来发展到15个加盟共和国。苏联于1991年底解体。

高考总复习:俄国十月革命和苏俄(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练习题

“列宁领导工人和革命士兵,在俄国首都彼得格勒推翻了资产阶级政权,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苏维埃……” 巩固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2016 浙江高考)下图所示为苏联某一时期社会结构的前后变化。它集中反映了( ) A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影响 B .新经济政策的结果 C .斯大林模式的确立 D .赫鲁晓夫改革的后果 2.十月革命期间,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及时解决了俄国民众最关心的问题,其措施是( ) A .宣布推翻资产阶级掌权的临时政府 B .通过《和平法令》和《土地法令》 C .通过了《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 D .选举产生列宁为主席的人民委员会 3.1920年12月,毛泽东在致朋友的信中说:“我看俄国式的革命,是无可如何的山穷水尽诸路皆走不通了的一个变计,并不是有更好的方法弃而不采,单要采这个恐怖的方法。”这表明在当时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成员看来( ) A .俄国革命道路必须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B .在中心城市进行武装暴动是当务之急 C .暴力革命是进行社会改造的必然选择 D .改良仍旧是改造社会行之有效的方法 4.《咬文嚼字》杂志认为右图中的文章片段有知识性错误。其理由是( ) A .“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定性不符合俄国革命 B .“苏维埃”是以俄国农民、资产阶级为主导的 C .文章片段中俄国此次革命事件的领导者有错误 D .文章片段中俄国此次革命事件的发生地有错误 5.1920年瞿秋白到苏俄考察,其后在《俄乡记程》中有这样一段描述:“……俄罗斯现在是‘共产主义实验室’……在‘苏维埃的玻璃管’颠之倒之实验两下,就即刻可以显出‘社会主义的化合物’”。下列关于上述材料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化合物”是指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 .此“化合物”在当时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C .它实行普遍义务劳动制和按劳分配 D .它严重地挫伤了苏俄人民生产积极性

俄罗斯人口危机及应对措施

俄罗斯人口危机及应对措施 余鑫 一俄罗斯人口现状 俄罗斯国土面积1 707.54万平方公里,人口却只有1.424亿(截至2006年2月)。很显然,俄罗斯地广人稀,人口密度平均每平方公里不足9人。况且,人口分布极不均匀:欧洲部分相对稠密;亚洲部分平均每平方公里仅有3人,其中西伯利亚地区平均每平方公里不到1人。 俄罗斯是世界上最为“人稀”的国家之—。 俄罗斯的人口自1960年起,40多年来一直呈下降趋势。据俄官方统计,1991年苏联解体时,俄罗斯人口为1.48亿,而截至2006年2月为1.424亿,即减少了500多万人。俄罗斯国家杜马在2006年3月公布的’项人U问题决议案中指出,俄人口正以惊人的速度递减:每分钟出生近3人,而每分钟死亡的人数却为5人,,也就是说,俄罗斯人口每年将近减少百万人。按照《俄罗斯联邦区域社会经济状况基本指标》的数据,1999年俄人口总数减少了75万人,2000年俄死亡人口比㈩生人口多95.8万人。这意味着,俄罗斯人口每小时约减少109人,相当于一‘艘“库尔斯克”号核潜艇全体官兵人数(类似在俄罗斯人口领域每小时发生一次“库尔斯克”号核潜艇事故)。联合国专家认为,按现在俄罗斯人口出生和死亡的速度,再过50年,俄人口数量将减少到1.15亿;到21世纪末,俄罗斯将仅存5 000万人。 人口学家警告,俄罗斯已出现严重的第四次人口危机。前三次均同战争、饥饿等因素密切相关,而这次却发生在和平时期。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二造成俄罗斯人口下降的原因 造成俄人口下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主要原因是低出生率和高死亡率。 (一)超低的出生率 俄罗斯人口专家指出,为了维持人口简单再生产,俄人口出生率指标应该是每一个妇女生孩子2.14~2.15个,而现在这一指标仅为1.17个。由于家庭不稳定、生活水平低下以及观念变化等原因,俄罗斯妇女不愿生孩子。20世纪70—80年代,俄罗斯人口出生率基本保持在14%o-17%0之间,同期死亡率大致在8%0-12%0之间,人口总数缓慢增长。进入90年代,出生率大幅下降,从13.4%o递减到8.3%。;而死亡率却由11.2%递增到14.7%o,最高时达到了15.7%o,人口再生产能力明显低于世代更替水平,最终不可避免地形成了人口赤字。 1.俄罗斯妇女平均生孩子由20世纪60年代中期的2.1个降至如今的0.9个。整个20世纪,俄罗斯妇女平均生孩子数量不断下降:1901-1905年为7.12

俄罗斯简史

俄罗斯简史 俄罗斯人的祖先为东斯拉夫人罗斯部族。公元15世纪末,大公伊凡三世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国家——莫斯科大公国。1547年,伊凡四世自封为“沙皇”,其国号称俄国。16—17世纪,伏尔加河流域、乌拉尔和西伯利亚各族先后加入俄罗斯,使它成为一个多民族国家。17世纪中期乌克兰和俄罗斯合并为统一的国家。1689年8月彼得一世正式亲政。经过1700—1721年的北方战争,俄罗斯得到了通往波罗的海的出海口,使俄罗斯从内陆国变为濒海国。17世纪它击溃了波兰和瑞典封建主的入侵。1812年俄罗斯消灭了入侵的拿破仑军队。1825年12月贵族革命者在彼得堡举行起义(即12月党人起义),被镇压。1861年2月俄国废除农权制。1898年成立了俄国社会民主工党(苏联共产党前身),在它的领导下,俄国工农群众经过1905年第一次俄国革命和1917年2月推翻罗曼诺夫王朝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即二月革命),于1917年11月7日取得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1917年11月7日(俄历10月25日)成立了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共和国成立不久,经过三年艰苦的国内战争,粉碎了14个帝国主义国家的武装干涉和地主资本家的武装叛乱,保卫了苏维埃政权。1922年12月30日,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正式成立,俄罗斯联邦同乌克兰、白俄罗斯

和外高加索联邦(包括阿塞拜疆、亚美尼亚和格鲁吉亚)一起加入。 1990年6月12日,俄罗斯联邦第一次人代会透过《俄罗斯联邦国家主权宣言》。1991年12月21日,前苏联11个共和国领导人在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拉木图决定,前苏联在联合国安理会的席位由俄罗斯继承。12月25日,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最高苏维埃决定,将国家正式名称改为“俄罗斯联邦”(简称俄罗斯)。1992年4月16日,俄罗斯第6次人代会决定将国名改为“俄罗斯”,从而恢复了历史上的名称;17日,最后决定使用两个同等地位的正式国名“俄罗斯联邦”和“俄罗斯”。 政治: 1993年12月12日通过的宪法是俄罗斯独立后的第一部宪法,它规定俄罗斯是共和制的民主联邦法制国家,确立了总统制的国家领导体制。议会称俄罗斯联邦会议,由联邦委员会(上院)和国家杜马(下院)组成,每届任期4年。联邦委员会由每个联邦主体的立法机关和权力执行机关各一名代表组成,主要职能是批准联邦法律、联邦主体边界变更、总统关于战争状态和紧急状态的命令,决定境外驻军、总统选举及弹劾,中央同地方的关系问题等。国家杜马中的一半按简单多数原则由全国225个大选区选出,另一半按比例制原则从各党派中选举产生,其主要职能是通过联邦

2017中考历史全国真题分类汇总:俄国(苏联、俄罗斯)专题

俄国(苏联、俄罗斯)专题 一、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 ◆(2017·内蒙古通辽)16.(9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苏联在1929年时,不能生产一架飞机,不能生产一辆联合收割机,也不能生产一辆汽车,到1941年时,已经拥有了最好的技术,这些都是当时世界上最好的。 ——纪录片《大国崛起》解说词材料二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苏联是世界反法西斯的主要战场,苏联卫国战争的胜利,改变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形势…… 材料三1991年12月25日19点38分,印有镰刀锤子的红旗从克里姆林宫楼顶徐徐地、却是永久地降下。它从事实上宣告一个时代就此终结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929年到1941年苏联经济发生了什么重大变化?在此期间形成了什么样的经济政治体制?(3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在苏德战场上发生的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重要转折点的是什么战役?为什么说该战役是转折点?材料一中的史实与苏联卫国战争的胜利有何关联?(4分)(3)材料三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是什么?该事件的发生与当时苏联的经济状况有何关联?(2分)16.(1)苏联由传统的农业国变成强盛的工业国;形成了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或形成了“斯大林模式”) (2)斯大林格勒战役;因为它终结了德国保持进攻的态势,使反法西斯同盟由战略防御转变为战略进攻。苏联成为强盛的工业国为苏联卫国战争的胜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准备了物质条件。 (3)苏联解体;当时苏联严重的经济困难是导致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 ◆(2017·河北)29.探究问题(12分) 材料苏联解体二十六年来,中国学者对苏联解体的原因进行了全面的探讨和分析。提出了许多有见地的观点。 一种观点认为苏联落后于时代是其垮台的根源。斯大林当政的最后几年,理论上的教条化、内外政策的僵化,即社会主义体制的僵化,实际上成为苏联社会主义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斯大林之后的30年间,经济上,苏联早期高速的工业化,被经济增长速度不断下降并最后停滞的衰落景象所取代;政治上,曾经被看作是解放者和人类希望的苏联社会主义,开始到处推行扩张、干涉他国他党内政的霸权主义;理论上,苏联早期马克思主义生气勃勃的局面,已经被远离实际、僵硬的死气沉

俄罗斯人口问题的因素及其影响

俄罗斯人口问题的因素及其影响 人口安全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规模适度。人口结构合理及人口流动有序的一种状态,这种状态不但可以充分满足该国或该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而且也有利于实现该国或该地区的社会政治稳定。(1) 俄罗斯人口作为世界人口的一个组成部分,是随着世界人口发展起来的。但其变动趋势同世界人口相比,既有共同点,也存在差异。俄罗斯的人口发展由于各个时期经济社会等条件的不同,可分为三个时期:1719~1917年的沙俄时期,为增长时期;1917~1991年的苏联时期,为缓慢增长时期;1991年苏联解体以来的当代俄罗斯时期,为平缓下降时期。俄罗斯是前苏联的主体部分,1991年苏联解体时,俄罗斯的土地面积占其76.7%,人口占51.2%。由于一系列国际国内重大事件,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俄国人口增长缓慢,大大低于同期世界人口增长率。 《俄罗斯联邦国家安全构想》指出,人口出生率低和平均寿命短,人口结构和社会结构畸形,劳动力资源匮乏,社会基层组织——家庭的弱化,居民的精神道德和创造力的下降是俄罗斯深刻社会危机的结果。一个国家的人口状况反映了其社会层面的方方面面,是评量其社会安全发展的重要指标。从国家安全利益的角度来看,俄罗斯面临很多导致人口问题的因素。 苏联时期形成的人口特征,如自然增长缓慢男性死亡率高平均预期寿命多年停滞不前性别结构严重失衡等,再世界范围内也是少见的。苏联解体后,作为其主体部分的俄罗斯人口状况不能不受到上述因素的影响,在许多方面,表现得甚至更为强烈了。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成为一个独立国家,进入了艰难曲折的社会经济转轨时期,其社会矛盾空前加剧,生产里持续大幅下滑。1998年的GDP 仅达到1989年的46%,降幅过半。至此已由一个发达的超级打国摇身为世界上一个中低收入国家。贫困人口比重上升,失业率急增,这一切对人口在生产产生了巨大影响,全国人口态势发生了新的变化,其主要表现为 俄罗斯人口数量的持续减少趋势 苏联解体前,俄罗斯人口保持了较长时间的增长势头,虽有对前期二战巨大损耗的恢复性因素,但人口在生产的形式基本稳定。自独立以来,俄罗斯出现了人口规模持续减少的趋势。自1992年的14831万历史峰值开始呈负增长态势。虽然原来分布于苏联其它加盟共和国的俄罗斯族人大量返回,每年近迁入30~50万人,客观上减缓了人口下降趋势,但总的形势并不乐观。尽管俄罗斯政府推出各种优惠政策鼓励生育,但效果并不明显。在农村,因人口剧减形成了大量无人村落,呈现出一片荒凉的景象。这种变动不属于正常人口转变,显然是由于社会经济制度变化所引起的现象。 出生率和生育率大幅下降死亡率上升 在二次世界大战后至60年代中期,俄罗斯人口出生率一直保持在20%~25%的水平上,进入60年代后半期,由于年龄结构影响即大战期间出生人口较少,加上生育观念的变化,出生率有所下降。伺候政府部门强化了鼓励生育耳朵政策,人口学界也提出了“三子女家庭”的倡议,这一切促使出生率得以稳定回升。苏联解体后,俄罗斯人口出生率急剧下降,直接原因有结婚率降低离婚率上升,大量堕胎的行为。这些都是由于社会经济形势的巨变而产生的现象。人均收入的锐减,对未来生活和战争的担忧和恐惧,大规模人口的迁徙,家庭的不稳定等,都

俄罗斯历史年表

序幕 公元1-2世纪 罗马历史学家塔西陀在《日耳曼尼亚志》一书中首次提到斯拉夫维涅德人。 公元6世纪 斯拉夫人已经不断被拜占庭和叙利亚作家所提及。他们居住在多瑙河和维斯瓦河之间。其东部分支称安特人,是东斯拉夫人的祖先。 公元862年 瓦良格人酋长留里克兄弟应诺夫哥罗德贵族邀请,帮助平息叛乱,在诺夫哥罗德自称王公,建立了瓦良格人的留里克王朝。 诺夫哥罗德大公与基辅罗斯时期 留里克Ryurik, Grand Duke Novgorod 在位时期:862年- 879年 诺夫哥罗德大公。属于来自日德兰半岛北部的诺曼人。 奥列格Oleg 在位时期:879年- 912年 诺夫哥罗德大公。留里克的族人。因留里克之子伊戈尔年幼而执政。征服斯摩棱斯克。882年起成为基辅大公,定都基辅。 伊戈尔Igor 在位时期:912年- 945年 诺夫哥罗德大公。根据古罗斯编年史记载为留里克之子。娶普斯科夫的诺曼公主奥尔嘉。在他之后开始了留里克王朝700多年的统治。公元941年,伊戈尔第一次远征拜占庭,被“希腊火”打败。 公元944年,伊戈尔第二次远征拜占庭,迫使拜占庭接受新的商约。两国还签订了反对共同敌人的军事同盟。945年被杀,由妻子摄政辅佐儿子直到964年。 斯维亚托斯拉夫一世Svyatoslav I "the Warlike" 在位时期:964年- 972年 诺夫哥罗德大公。伊戈尔之子。娶斯拉夫族女仆玛鲁莎。 雅罗波克一世Yaropolk I 在位时期:972年- 978年

斯维亚托斯拉夫一世之子。因为宫廷卫士斯文纳得的儿子被雅罗波克的弟弟奥列格所杀,斯文纳得挑唆雅罗波克和奥列格开战,战斗中弟弟弗拉基米尔跑到斯堪的纳维亚招募新兵,将雅罗波克击败,被迫弃位。 弗拉基米尔一世(圣王)Vladimir I 在位时期:978年- 1015年 斯维亚托斯拉夫一世之子。诺夫哥罗德和基辅大公。娶拜占廷皇帝罗曼纽斯二世的女儿安娜。 斯维亚托波尔克一世Svyatopolk I 在位时期:1015年- 1019年 980年生。诺夫哥罗德和基辅大公。父亲为弗拉基米尔或者雅罗波克,母亲是一个被诺曼人抢来的拜占廷尼姑。在和弟弟雅罗斯拉夫的战斗中阵亡。 雅罗斯拉夫一世Yaroslav I 在位时期:1019年- 1054年 弗拉基米尔第六子。诺夫哥罗德和基辅大公。娶瑞典国王奥拉夫的女儿英格丽德。儿子有伊利亚(诺夫哥罗德大公,1020年死)、弗拉基米尔(诺夫哥罗德大公,1043年死)、伊兹亚斯拉夫(基辅大公)、斯维亚托斯拉夫二世(基辅大公,篡位者)、维斯叶沃罗德(基辅大公)、维亚切斯拉夫(斯摩棱斯克大公)和伊戈尔(弗拉基米尔大公)。继承人是伊兹亚斯拉夫。1037-1041年,兴建基辅的索菲亚大教堂。这座教堂是保存至今的最古老的东正教建筑的精品。1051年,“智者”雅罗斯拉夫任命《教条和神恩讲话》的作者伊拉里翁为基辅的都主教。这是担任都主教一职的第一位俄罗斯人。 伊兹亚斯拉夫一世Izyaslav I Yaroslavich 在位时期:1054年- 1078年 雅罗斯拉夫之子,诺夫哥罗德和基辅大公。 维斯耶沃罗德一世Vsevolod I Yaroslavich 在位时期:1078年- 1093年 雅罗斯拉夫之子,诺夫哥罗德和基辅大公。 斯维亚托波尔克二世Svyatopolk II Izyaslavich 在位时期:1093年- 1113年 伊兹亚斯拉夫一世之子,诺夫哥罗德和基辅大公。 弗拉基米尔二世Vladimir II Monomakh

世界史专题复习-俄国(苏俄、苏联)史

世界史专题复习——俄国(苏俄、苏联)史 一、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1861年改革 1、原因:封建农奴制阻碍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市场狭小,劳动力缺乏); 2、主要内容:①农奴在法律上有人身自由;②农奴必须赎买份地。 3、评价:①性质:是沙皇实行的一次自上而下的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改变了社会性质)②进步性:废除了农奴制度,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加快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步伐。③局限性:改革很不彻底,保留了大量封建农奴制残余。 二、进入帝国主义阶段(19世纪末20世纪初) 1、经济:资本主义发展迅速,但仍落后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是帝国主义链条中最薄弱的环节。 2、政治:沙皇专制 3、对外:①19世纪末强租旅顺、大连,把长城以北划为势力范围;参与八国联军侵华;1904—1905年为争夺东北发生的日俄战争,惨遭失败;1912年策动外蒙古独立;②在欧洲与英、法结成三国协约,与三国同盟对抗。③1917年退出战争。 4、思想:列宁主义的诞生 三、走上社会主义道路——1917年十月革命 (一)背景 1、沙皇专制阻碍俄国社会发展; 2、一战使各种社会矛盾空前激化。 (二)过程:由二月革命到十月革命 1、推翻沙皇专制统治——二月革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2、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十月革命(社会主义革命) (三)巩固政权的措施 背景:内:地主、资产阶级发动叛乱;外:协约国武装干涉 1、政治:废除旧的等级制度,宣布国内各民族人民的权利平等,废除教会的一切特权。 2、外交:签订《布列斯特和约》退出战争(停战、割地、赔款) 3、军事:组建红军。击败协约国武装干涉和国内反革命叛乱,苏维埃政权得到巩固。 4、经济:①城市接管银行、铁路,对企业开始实行工人监督,后来将大企业收归国有; 农村,没收地主、皇室和寺院的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②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四)历史意义 1、建立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统治 2、鼓舞和推动了国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 3、使人类进入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新时期,是世界现代史的开端。 四、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第一阶段:列宁时期 (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1、背景:内忧外患(叛乱、干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