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使用指南

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使用指南

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使用指南
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使用指南

目录

第一章软件简介 (2)

第二章软件安装与运行 (3)

第三章基础数据 (5)

第四章取水许可管理 (7)

第五章收费台帐 (14)

第六章排污口管理 (17)

第七章节约用水管理 (20)

第八章辅助管理 (22)

第九章GPRS远程抄表系统 (24)

第十章虚拟VPN的组建方案 (32)

第一章软件简介

“SW5.0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适用于Windows XP/2003/win7的节约用水和水资源管理软件,主要包括水资源管理、收费管理、节约用水管理、排污口管理等四大功能,涉及到取水许可登记、地下水位水质监测、远程抄表监控、计划用水考核、定额用水考核、自动建立缴费台帐、随时跟踪缴费情况等,可打印出月报表七类、季度报表五类、年报、其他报表十二类以及自动打印取水许可证,这些报表基本满足了水资源管理、节水统计工作的需要。只需输入原始数据,就能自动建立台账资料及统计各种数据,并打印出各类报表。

除上述的基本功能外,本软件的特点:一是建立了深井、取水口、排污口的电子分布图,并将每个点的信息动态地反映到分布图上;二是具备远程抄表监控功能,利用GPRS无线通讯服务,实时监测远程端的水表运行情况,及时掌握计量设施的状况。另外还可以根据需要,实时监测深井地下水位。三是加强了收费管理、定额用水管理的功能,每个月根据抄表数据和缴费情况,自动给每个取水户建立缴费台帐,随时跟踪取水户的缴费情况,每个取水户的缴费情况都是公开透明的,任何人随时可以在局域网内查阅,加大对欠费的征收力度,提高征收到位率。自动计算工业产品取水单耗和生活户取水单耗,对使用市政管网水(自来水)的用户实行定额考核。四具有良好的用户数据接口,原有的基础数据可以自动导入本系统,本系统的数据也可以导出到excel等电子文挡。

为加快推进水资源管理信息化工作,提高节约用水和水资源管理工作效率,促进同行之间的交流,SW5.0水资源管理软件可以自由拷贝,免费使用,本软件只限于技术交流,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如果您是第一次使用SW5.0 for windows,您在阅读SW5.0帮助文件时,建议您按照帮助文件的顺序阅读,特别注意绿色字体的重点部分。如果您在使用 SW5.0 for windows 时,发现什么问题,或者您有什么要求和建议,请与我们联系。

安装360杀毒软件的用户,运行本软件时,360会误报有病毒,请将本软件加入360白名单,大家放心使用,本软件绝无病毒。

第二章软件安装与运行

一、系统要求

SW5.0适用于Windows XP/2003/win7,如果想使用网络版的功能,只需在局域网内任意选定一台电脑作为服务器,这台电脑在局域网内必须有固定的IP地址,SW5.0只需安装在作为服务器的电脑上,其他作为客户机的电脑无需安装。

二、安装软件的步骤

本软件不需要安装,解压文件包sw50.rar,在文件夹pros中找到sw50.exe主程序,点击运行即可。不要将本软件系统解压到“桌面”、“我的文档”等特殊文件夹,建议解压到D:\sw50\、或E:\sw50\、或F:\sw50\等。

1、第一次运行本软件,首先要进行“系统运行环境配置”,点击上方菜单“辅助管理\系统运行环境配置”,软件自动进行配置。

2、客户机无需安装,例如作为服务器的电脑在局域网内的IP地址为192.168.0.9,那么在客户机上点击“开始\运行”菜单,输入\\192.168.0.9\sw$\sw50.exe,即可运行SW5.0系统。

同时系统会自动在客户机桌面上生成“水资源管理”图标,以后只需点击客户机桌面的图标即可运行SW5.0系统。每一次进入SW5.0系统,必须输入正确的口令,初始状态下只有一个用户名“admin”,默认口令为123,进入系统后可以选择“辅助功能\修改口令”,对当前用户的口令进行修改。

3、如果不在局域网内,通过外网访问服务器数据,可以组建虚拟局域网,相关操作与局域网内客户机上的操作相同。

4、进入系统后,必须对SW5.0系统进行必要的设置,点击菜单“辅助管理\管理部门信息”,这些内容影响到报表打印、统计等。

4、如果在局域网内,多人对系统进行数据查询、输入、打印等,还需给每一个人员设置操作权限,SW5.0系统共有9种操作权限。

(1)系统维护:拥有全部操作权限。

(2)数据录入:可以修改、增加、删除、录入全部数据。

(3)抄表数据录入:只能对抄表数据进行修改、录入。

(4)报表数据录入:只能对月报、季报、年报进行修改、录入。

(5)财务管理人员:只能对收费台帐、水资源费征收标准进行操作。

(6)计划户分管人员:只能对分管范围内企业、单位的月报数据、用水计划等进行修改、录入。

(7)节水负责人:可以对节水部分的功能进行操作。

(8)水资源管理负责人:可以对水资源管理部分的功能进行操作。

(9)其他人员:只能查询、打印数据表,禁止任何数据的修改、录入。其他人员可以不设置口令。

系统管理员(admin)可以根据需要,添加、删除用户,并对每个用户设置操作权限、口令等。

第三章基础数据

“基础数据”是数据输入、统计、查询、打印输出的核心部分,如:抄表数据、月报、季报、年报数据等都在此输入。在菜单中选择“基础管理\基础数据”或直接点击桌面上的“基础数据”图标,执行“基础数据”功能,如下图:

图1

上图分三个区域,左边是功能面版,上部是工具条,中间是基表。SW5.0的界面设计都采用这种形式。在SW5.0的其他界面中,上部的工具条基本相同,而左边功能面版中的“功能”各异,基表中的内容也各不相同。

上部工具条图标:搜寻基表中的记录,将表中所见内容转化为Excel表,打印表中所见内容,

修改光标选定的记录,增加记录,删除光标选定的记录,保存修改,放弃保存并返回基表。

操作步骤:

1、首先完成“固定数据”输入。如:行业大类、行政区划、操作权限等,输入数据时,需要工具条中的增加、删除、保存等按钮。“固定数据”项中自来水价格类型、污水处理费价格类型、超计划加价倍数的设定,会影响到“收费管理”的自动统计。

2、添加取用水户基本信息。单击按钮,返回到基表,再单击按钮,添加“取用水户基本信息”,如下图:

图2

用户编号:取水户编号不得重复,即每一个取水户的编号都是唯一的,且不得超过6位数。建议取水户编号遵循一定的规律,例如,以行业大类代码来编号,纺织行业的代码是17,纺织行业的取水户编号可以为17001、17002、17003,17004,.....;或者以区域代码来编号。取水户编号不要随意修改。

水源种类、排污口、定额考核等选项一定要准确,否则会影响其他功能的正常运行。如:选中地下水的单位,才能在“水资源管理”取用地下水的单位中出现,同样,在此选中地表水的单位,才能在“水资源管理”取用地表水的单位中出现,切记切记!

添加取用水户基本信息后,就可以输入月报表数据,但还不能输入抄表数据,必须在“水资源管理\取水许可管理”中添加“取水许可资料”,地表水还需要执行“地表水计量设施”功能,添加计量设施。

3、输入抄表数据。在图1中,将光标停留在选定的取用水户,单击左边的“地下水抄表数据”,该取用水户的所有深井全部显示在下表中,在表格中输入“本月抄见数”和“取水量”,“上月抄见数”禁止修改、输入,到下一个月后,“本月抄见数”自动显示在“上月抄见数”。该取用水户的所有深井

抄表数据输入结束,点击保存,如果某一行(即某一口井)的“本月抄见数”-“上月抄见数”≠“取水量”,将出现提示信息,数据无法保存。确实因为换表等特殊原因导致的“本月抄见数”-“上月抄见数”≠“取水量”,可以双击“换表”栏中对应的行,如下表中的第一行,再点击保存数据。其他抄表数据的输入过程与此相同。其他的抄表数据与此相同。

图3

第四章取水许可管理

“取水许可管理”基本涵盖了水资源管理的主要工作,使你方便、快捷地查询、打印各种资料。在“基础数据\取用水户基本信息”中,水源种类选中“地下水”的单位,出现在下面表格中。

一、添加取水许可资料:首先选择中间基表中的取水单位,然后单击工具条,出现如下界面,窗口中包括三页内容:第一页取水许可登记、第二页水井简况、第三页水质检验报告。输入第一页“取水许可登记”的内容,就可以打印取水许可证正副本,其他二页内容输入结束后,可打印深井资料卡片,并可打印深井注册登记表。

二、取水许可登记:首先选择中间基表中的取水单位,然后单击左边功能面板中的“取水许可登记”,即出现取水许可登记表,输入相应数据即可,数据输入结束后,即可打印取水许可登记表、取水许可证(正副本)。

三、地下水质监测

1、输入监测数据:首先选择中间基表中的取水单位和取水井,然后单击工具条中,出现如下界面,输入相应数据即可。

2、对比分析:首先选择中间基表中的取水单位和取水井,然后单击功能面板中的“水质对比”,如果该井的检测数据已经输入,将对监测井历年的水质指标进行对比,以观察水质变化情况,自动绘制水质变化柱状图。

3、排序分析:对每一年的监测数据进行排序分析,双击表格头部的某一项指标,系统将自动按该项指标排序(可以按升序排,也可按降序排,相互可以切换),而且计算出每一含水层水质各项指标的平均值,并加入到排序表格中,这样,哪些深井水质的指标高于平均值,哪些低于平均值,就一目了然。如下图,以钙镁离子总量从大到小排序。

四、地下水位监测

1、输入监测数据:直接单击功能面板中的“水位监测数据”,输入每一个监测点每月平均水位,只有在“取水许可资料”中选为水位监测井,才能出现在列表中,如果要增加新监测点,首先选择基表中的

深井,再单击工具条中,然后选择第二页“水井简况”,如下图:

只有“水位监测井”复选框选中的深井才显示在列表框中。

2、水位对比分析:水位数据输入结束后,可打印出地下水位统计表,自动绘制水位变化曲线图、柱状图。

五、地表水计量设施:地表水管理内容与地下水相似,唯一不同的是计量设施,因为深井都是“一井一表一证”,而地表水有可能一个取水口有多根管道,也就需要多只计量设施。添加地表水计量设施,先选择基表中的取水单位,再单击功能面板中的“地表水计量设施”,然后点击工具条中的,如果计量设施带有远程监控功能,请选中“GPRS远程监控”栏,如下图:

六、深井电子分布图:可以将深井取水户标注到电子地图上,在电子地图上可以搜寻目标,并将深井的图片、抄表卡、抽水设备、水质、许可证、缴费情况等资料自动显示在地图中,非常直观。标注取水点时可以使用本软件的导航定位功能。当鼠标移动到取水点时,会自动跳出取水点信息资料,还可以继续查看取水井更详细的资料。

1、载入地图:首先要收集到本县(市)的地图图片文件,一般在当地的规划或国土部门的网站上均有下载,我们也可以提供你需要的任何地图。点击工具条中,出现如下对话框:

假如地图文件在我的文档中,文件名为emap.bmp,选择后按“确定”按钮。

2、标注取水单位:使用本软件的导航定位功能,在地图中确定需要标注的取水单位的位置,点击工具条中,将鼠标移至该位置,点击一下,地图上会出现取水单位的图标,图标下方有“单位名称?”,用鼠标左击该图标,窗口左侧会出现取水单位列表,双击需要标注的单位名称,该单位即会出现在标注位置。

3、移动图标:如果取水单位的图标位置有偏差,可以点击工具条中的,然后把光标放在需要移动的点上,按住左键不放,直到把图标移到正确的位置。

4、删除图标:点击工具条中的,删除不需要的取水单位图标。

5、搜索地图中的取水单位,点击工具条中的,输入取水单位编号或名称,即可搜索该单位,支持模糊查询。

第五章收费台帐

在正确设定每一口深井取水的收费标准前期下,只要输入抄表数据,SW5.0系统就会自动给每一个取水单位建立缴费台帐,财务管理人员根据自动建立的台帐进行到账处理。

一、到账处理:首先选择左边功能面板中的缴费种类,再选择基表中的取水单位,然后点击工具条

中,进入到账处理界面,下面以地下水资源费为例:

在到账处理中可能会碰到以下三中情况:

1、缴费数额等于应缴金额:用鼠标左键双击“到帐金额”栏,到帐金额会自动显示,也可以直接在表格中输入,同时输入到帐日期、票据号码、开票日期等数据。如果预先开票,也可以先输入票据号码、开票日期,水资源费到帐后再输入到帐金额、到帐日期。

2、缴费数额小于应缴金额:直接在“到帐金额”栏,输入实际缴费金额,系统会自动将该月“应缴金额”拆分,如上图中的12月份,应缴金额为:2697.00元,实际缴费2000.00元,还欠697.00元。

3、缴费数额大于应缴金额:系统会自动将多余的金额自动转存到本年度“结算余额”。如果本年度有“结算余额”,同时本年度中的某个月仍有欠费,可以单击“选择”栏中对应的“余额结转”按钮,用“结算余额”来冲抵欠费。如果本年度有“结算余额”,同时本年度又没有欠费,可以单击“选择”栏中对应的“结转下年”按钮,将该余额结转到下一年度。

其他缴费种类的处理与此相同。

二、票据管理:只要在到帐处理时,正确输入到帐日期、票据号码、开票日期等,SW5.0系统会自动对票据进行汇总统计,自动生成票据对账单,如下图:

三、汇总查询:自动对各种收费情况进行汇总统计,下图以地下水资源费为例,其中“到帐金额”是以到帐日期统计的,与应收金额、实收金额没有对应关系。

四、收费标准:在输入抄表数据之前,必须先设定收费标准。考虑到同一个取水单位,有多口深井,且深井水的收费标准有可能不一样,SW5.0系统要求对每一口深井都要设定收费标准,同样,要对每一个地表水计量水表设定收费标准。只有设定好收费标准,才能自动建立缴费台账。下表以地下水为例:

第六章排污口管理

排污口管理主要是对工业入河排污口的监测,监测项目主要有PH、色度、悬浮物、化学需氧量(CODcr)、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挥发酚、氰化物以及相应行业排放标准中规定的监测项目。并且对监测项目进行对比、排序分析。在“基础数据\取用水单位基本信息”中,选中“有排污口”的单位,才会出现在下面表格中。

一、添加排污口资料:首先选择中间基表中的排污单位,然后单击工具条,出现如下界面,输入数据,点“保存”按钮即可。

二、排污口水质监测

1、输入监测数据:首先选择中间基表中的排污单位和排污口,然后单击工具条中,根据要求,输入相应数据即可。

2、对比分析:首先选择中间基表中的排污单位和排污口,然后单击功能面板中的“水质动态”,如果该排污口的检测数据已经输入,将对排污口历次监测的水质指标进行对比,以观察水质变化情况,自动绘制水质变化柱状图。

3、排序分析:对每一年的排污口监测数据进行排序分析,双击表格头部的某一项指标,系统将自动按该项指标排序(可以按升序排,也可按降序排,相互可以切换),而且计算出本年度各项指标的平均值,并加入到排序表格中,此功能与水资源管理中地下水水质监测功能相似。

三、水功能区管理:操作方式与排污口管理相同。

第七章节约用水管理

一、计划用水管理:计划用水管理能够帮助你科学、合理核定取用水单位的取水计划,及时了解计、跟踪划执行情况,自动统计超计划用水户。

1、计划数据予处理:在下达计划数据之前,可以由SW5.0系统根据你所设定的条件,对取水计划数据进行予处理,下面以自来水计划数据予处理为例。

(1)、参照数据:分别为去年同期实用数、前二年同期平均实用数,如果你第一次使用SW4.0系统,由于没有同期基本数据,请不必选择此项。

(2)、调整比例:根据“参照数据”对所有取用水单位的取水计划提高或降低一定的比例,调整比例有三种选择:a:按行业大类调整,b:按行政区域调整,c:按相同比例调整。例如将所有用户去年同期实用数提高20%作为本季度计划,在文本框内输入20 即可。

(3)、计划下限:有二种选择。

(4)、计划上限:有二种选择,如果选择水表公称流量作为上限,你必须先在“基础数据\自来水公司总户号”输入取用水单位所有的水表,如果某一个取用水单位所属的水表没有全部输入,那么SW5.0根据已输入的水表公称流量的总和作为计划上限。

(5)、其他条件:二个条件可同时选择,如果选择定额取水量,有定额的单位将根据定额下达计划,但必须先输入单位各类产品本年度的预计产量或对象数量,而且制定了相关产品的定额取水量;如果选择单位申报计划,那么当前四项(包括定额计划)核定的计划大于申报计划时,将以单位申报计划为准。

(6)、本年度供水总量:当数据为零时,忽略此项,当前五项核定的计划总量大于预计供水总量时,将按照一定的比例自动给每个用户的计划取水量下调,直到计划总量与供水总量相当为止。

计划数据预处理完成后,点击工具条中,可以修改取水计划,计划数据经过相关人员审核后,点击工具条中,锁定取水计划,禁止修改。

水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精)

水资源开发利用及保护 水资源是人类及其他生物赖以生存及发展的必要物质, 很难想像, 地球上没有了水会是怎样的一种光景, 同时, 水资源也是发展国民经济不可缺少的重要自然资源。它的作用包括灌溉、发电、给水、航运、养殖等,种类有地表水和地下水,以及江河、湖泊、井、泉、潮汐、港湾和养殖水域等。水资源的特点有以下几点:时程变化的必然性和偶然性 ; 循环性、有限性及分布的不均一性 ; 利用的多样性。水资源对于人类的发展如此重要, 但是水资源并非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此外, 基于我国是世界人口大国这样的基本国情, 人均水量相当有限,我们更改懂得如何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水资源。 水是人类及一切生物赖以生存的必不可少的重要物质, 是工农业生产、经济发展和环境改善不可替代的极为宝贵的自然资源。水资源(water resources一词虽然出现较早,随着时代进步其内涵也在不断丰富和发展。但是水资源的概念却既简单又复杂, 其复杂的内涵通常表现在:水类型繁多,具有运动性,各种水体具相互转化的特性;水的用途广泛,各种用途对其量和质均有不同的要求; 水资源所包含的“量”和“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改变; 更为重要的是, 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受经济技术、社会和环境条件的制约。因此, 人们从不同角度的认识和体会, 造成对水资源一词理解的不一致和认识的差异。目前, 关于水资源普遍认可的概念可以理解为人类长期生存、生活和生产活动中所需要的既具有数量要求和质量前提的水量,包括使用价值和经济价值。 水资源开发利用, 是改造自然、利用自然的一个方面, 其目的是发展社会经济。最初开发利用目标比较单一,以需定供。随着工农业不断发展,逐渐变为多目的、综合、以供定用、有计划有控制地开发利用。现在各国都强调在开发利用水资源时,必需考虑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三方面。 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内容很广,诸如农业灌溉、工业用水、生活用水、水能、航运、港口运输、淡水养殖、城市建设、旅游等。防洪、防涝等属于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另一方面的内容。在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在以下一些问题上,还持有不同的意

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

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 一、前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水资源问题变得日趋突出,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一是防洪标准普遍偏低;二是点源污染和面源污染逐年加大,污水处理水平低,江湖水质日趋恶化;三是地下水资源量不足;四是局部地下水超采,地面下沉;五是一直存在着水资源不能统一管理和水资源不能合理配置以及水价偏低等问题。水资源问题已在较大程度上影响了一个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成为该地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制约因素。因此,必须加强对水资源的科学管理,通过水资源的优化配置,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通过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支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WRMIS)的开发,是在整理分析现有资料的基础上,综合运用计算机、水文水资源、地理信息系统、网络通信等多方面技术,将基础信息的管理、区域水资源规划、局部地表与地下水运动的数值模拟、图形显示等融为一体,集成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基本信息查询、水量水质计算、污染物的监测与控制、水环境评价等功能,为水资源的科学管理、合理配置等决策提供技术支持服务。 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是个复杂的综合系统,包括管理信息系统(MIS)、地理信息系统(GIS)、决策支持系统(DSS)、办公自动化(OA)等。 为更好实现水资源管理系统的预定目标和功能,建成一个适用、先进、高效、可靠的水资源管理信息化、现代化的平台,系统开发应遵循以下原则:1.适用性与先进性并重原则 在适用的前提下力求先进,把水资源管理过程中的新思想、新方法融入到系统的开发中,真正做到数据与图形相融合、GIS与数学模型相结合,把科学计算的结构通过三维情景表现和动态显示的形式直观表现。 2.开放性原则 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不是一蹴而就,而是分阶段逐步实施的。因此,本系统采用开放式结构,在软硬件方面,保证具有良好的扩展性,以便今后系统不断地升级完善。 3.标准化原则 系统的硬件建设、数据库开发、代码编码、计算方法、分析评价、系统集成等均将采用标准化方法。有国家、行业标准或规范的,都将严格执行,没有标准或规范的,采用通用做法。 4.易学易用易维护原则 系统最终是为用户服务的。系统开发应考虑不同层次的用户,设计友好的系统界面,使其操作直观、简便,易维护。

《水资源利用与管理》课后题

水资源利用与管理》课后作业 第5章地表水资源的开发利用途径及工程 5.1 地表水资源有哪些特点?这些特点中,哪些对人类开发利用水资源有利?哪些不利? 答: 特点: 1、多为河川径流,因此流量大,矿化度和硬度低 2、受季节影响较大,水量时空分布不均 3、较为充沛,能满足大流量的需水要求 4、水质易受到污染,浊度相对较高,有机物和细菌含量高 5、采用地表水源时,在地形、地质、水文、卫生防护等方面均较复杂。 有利特点: 1、流量大。有利于满足各种用水的水量要求,可以大量取水而不会对河流的生态造成太大的影响。 2、矿化度和硬度低。有利于减少工业用水对水质处理的投资,同时对于农田灌溉有利于减少农田盐碱化的风险。 3、有机物和细菌含量高。有利于利用天然河水发展养殖业,同时用于灌溉时可以提高土壤肥力。 不利特点: 1、特点2。这加大了人类利用水资源的成本,而且对用水可靠性产生较坏的影响。为了充分利用水资源,需要修建水利工程,如拦河坝等,这一方面对流域生态造成了影响,令一方面增大了投资。 2、水质易受到污染,浊度高。这降低了用水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加大了水处理的投资。 3、特点5。 5.2 地表水资源开发利用工程有哪些各自具有哪些特点? 答: 1、河岸引水工程。 根据河流种类、性质和取水条件的不同,分为无坝引水、有坝引水和提水引水。 无坝引水的优点是可以去的自流水头;缺点水引水口一般距用水地较远,渗漏损失较大,且引水渠通常有可能遇到施工较难地段。 有坝引水适用于天然河道的水位、流量不能满足引水要求是,需抬高水位以便于自流引水的情况。 提水引水利用几点提水设备等,将水位较低水体中的水提到较高处,满足引水需要。 2、蓄水工程 包含挡水建筑物、泄水建筑物、引水建筑物三类基本建筑物。它具有径流调节作用,可根据年内或多年河道径流量,对河道内水量进行科学调节,以满足灌溉、发电或城市生活、生产用水等要求。 3、扬水工程 主要指泵站工程,根据泵站在水系统中的作用,泵站可以分为取水泵站、送水泵站、加压泵站和循环泵站。泵站的设计需要有一套合理的机电设备及相应的建筑物。 4、输水工程

水资源高效开发利用

“水资源高效开发利用”重点专项 2018年度项目申报指南建议 (征求意见稿) 为贯彻落实《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和《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等相关部署,科技部、环境保护部、水利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和海洋局共同制定了《国家水安全创新工程实施方案(2015-2020年)》,统筹部署水安全科技创新工作。根据国家水安全创新工程总体安排,科技部会同有关部门及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科技主管部门制定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水资源高效开发利用”重点专项实施方案。本专项紧密围绕水资源安全供给的科技需求,重点开展综合节水、非常规水资源开发利用、水资源优化配置、重大水利工程建设与安全运行、江河治理与水沙调控、水资源精细化管理等方面科学技术研究,促进科技成果应用,培育和发展水安全产业,形成重点区域水资源安全供给系统性技术解决方案及配套技术装备,形成50亿立方米的水资源当量效益,远景支撑正常年份缺水率降至3%以下。 根据重点专项总体安排,基于“水资源高效开发利用”重点专项实施方案,本专项2018年度指南主要支持实施方案提出但在2016年和2017年指南未覆盖的任务,持续围绕综

合节水、非常规水资源开发利用、水资源优化配置、重大水利工程建设与安全运行、江河治理与水沙调控、水资源精细化管理等方面开展科研部署。 本专项以项目为单元组织申报,项目执行期3年。2018年拟支持不超过20个项目,国拨经费约3.2亿元。鼓励产学研用联合申报,项目承担单位有义务推动研究成果的转化应用。对于企业牵头的应用示范类任务,其他经费(包括地方财政经费、单位出资及社会渠道资金等)与中央财政经费比例不低于1:1。如指南未明确支持项目数,对于同一指南方向下采取不同技术路线的项目,可以择优同时支持1-2项。所有项目均应整体申报,须覆盖全部考核指标。每个项目下设任务(课题)数不超过6个,项目参与单位不超过10个。 本专项2018年项目申报指南如下: 1.综合节水理论与关键技术设备 1.1 公共建筑节水精细化控制技术及应用 研究内容:研究不同供用水模式下的公共建筑供水系统效能评价方法及基准指标体系;甄别公共建筑节水关键环节与用水动态变化特征,研究综合节水集成技术与系统供水设计技术方法;研发公共建筑节水精细化控制技术设备产品,并开展示范推广。 考核指标:建立公共建筑水系统节水效能评价方法及指标体系,形成公共建筑节水集成技术和节水系统设计方法,开发公共建筑节水精细化控制技术设备产品5台(套)以上,

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

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 水资源是自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条件,随着人口和社会的迅速发展,出现了用水资源短缺,废污水排放不断增加,水环境急剧恶化等许多问题。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可以满足水资源管理中对复杂用水过程,不同用水目标、不稳定的自然来水条件、水体承载能力等及时作出科学决策的需求。 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综合业务系统,涉及数据采集加工和决策,系统分为水资源调度管理和水环境监测与管理两大系统。水资源调度管理系统侧重于水资源的管理,水量的计算和分配,用水过程的管理;水环境监测与管理系统侧重于水体的承载能力计算,水环境质量监测,纳污能力分析,污染源管理和事务处理。 功能结构见下图: 水资源调度管理系统 ★旱情、墒情监测子系统:通过遥感、遥测手段采集旱情、墒情数据,建立旱情、墒情分析模型,对的土壤的旱情、墒情进行监测、分析和综合评价,为水资源优化配置提供依据。 ★地下水动态监测子系统:根据地下水长观井的水位、水量、水质和地下水利用情况等实时遥测数据,建立地下水运动模型、地表水和地下水转化模型,地下水位及其变化作出反映并对区域水量平衡进行分析和评价。 ★引水口水量监测子系统:对引水口的实时引水流量、日均引水流量、累积引水量等引水信息进行实时监测和传输。 ★需水量统计:对农业用水、工业用水、生活用水和生态用水,分别建立相应的需水预测模型进行计算。 ★调度方案自动生成子系统:通过年度流域可供水量计算模型和调度方案自动生成模型体系的运算,得到各种不同的年度流域可供分配方案和水量调度方案集及其计算结果,从而为调度方案的最终确定提供支撑。系统显示流域降水、月旬径流预报结果、水库前期蓄水量、水质等实时信息以及用水计划、水库运行计划和水库特征、灌区作物灌溉定额、流域可供水量分配方案等背景资料,将计算结果以图形、表格的形式进行显示,并对部分重要结果实现三维模拟仿真显示。 ★方案评估子系统:系统通过设计合理的人机交互界面,实现对各种方案的分类入库存储和调出、修改、删除等操作,对于优选出的实施方案,可根据方案计算结果直接生成固定规格的调度文件。对系统自动生成月、旬水量调度方案并进行综合分析评价,供调度部门选用作决策支持。

水资源利用与保护复习资料

水资源利用与保护 第一章 1.狭义水资源:人类在一定技术经济条件下能够直接使用的淡水。广义水资源:人类在一定技术经济条件下能够直接或间接使用的各种水和水中的物质,具有使用价值和经济价值的水。 2.水资源的特性;资源的循环性;储量的有限性;时空分布的不均匀性;利用的多样性;利、害的两重性,不可替代性,水量的相互转化性。 3.我国水资源分布特征:1)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少。2)年内际分布不均匀。3)地区分布不均匀,水资源不匹配。 4.我国水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1)需水量急剧增加,供需矛盾日渐突出,北方资源性缺水,南方水质性缺水,中西部工程性缺水。2)用水逐年增长,水的利用率偏低,浪费严重。3)水污染加剧,江河湖库水质下降。4)干旱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过高。5)水资源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第二章 1.大循环:水分由海洋到陆地,又回到海洋的循环过程。小循环:陆地到陆地,又回到陆地,或海洋到海洋,又回到海洋的循环过程。 2.水量平衡;地球上任一区域在一定时间内,进入的水量与输出的水量之差等于该区域内的蓄水变化量,这一关系称为水量平衡。 3.决定区域水资源三要素:降水,径流,蒸发。 4.径流的形成:1)降水阶段。2)蓄渗阶段。3)坡地漫流阶段。

4)河槽集流阶段。 5.岩石中的水:结合水,重力水,毛细水,固态水,气态水。 6.地下水:1)上层滞水:包气带中局部隔水层之上具有自由水面的 重力水。2)潜水:饱水带中第一个具有自由液面的含水层中的水。3)承压水:充满于上下两个稳定隔水层之间的含水层中的重力水。 7.更替周期;指在补给停止的条件下,各类水从水体中排干所需要的时间。 8.河流径流的补给:雨水补给;地下水补给;冰川、融雪水补给。 9.河流径流表示特征值:流量Q,径流总量W=Q,T径流模数 M=1000Q/F, 径流深度Y=W/(1000F), 径流系数a=Y/X。 第三章 1.区域降水的计算:1)算术平均值法。2)泰森多边形法。3)等雨量线法。 2.容积存储量:在大气压力下,含水层空隙中容纳重力水的体积。弹性存储量: 超过大气压的天然压力降到大气压时承压水层中能释放出来的重力水的体积。 天然调节存储量:一次降水或一个补给期中,含水层中最高与最低水位之间的储存水。 固定存储量:在一个补给周期中,最低水位以下含水层中的储水量。3.水资源量评价的主要任务:解决一定条件下水资源量能否满足区 域用水量的要求 4.水资源量评价的基本方法;1)简单水量对比法。2)典型年法。

(完整word版)“水资源高效开发利用”重点专项

“水资源高效开发利用”重点专项 2017年度项目申报指南建议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水资源高效开发利用”重点专项紧密围绕水资源安全供给的科技需求,在“十三五”期间重点开展综合节水、非常规水资源开发利用、水资源优化配置、重大水利工程建设与安全运行、江河治理与水沙调控、水资源精细化管理等方面科学技术研究,促进科技成果应用,培育和发展水安全产业,形成重点区域水资源安全供给系统性技术解决方案及配套技术装备,形成50亿立方米的水资源当量效益,远景支撑正常年份缺水率降至3%以下。 2016年2月,科技部发布了“水资源高效开发利用”重点专项2016年度项目申报指南,围绕“十三五”水资源安全保障急迫的、基础的和涉及重大战略布局的重点流域水利调度、水沙调控、农业节水、工业节水和城乡水安全等研究任务,设计19项内容,资助31个项目。根据重点专项总体安排,基于本专项实施方案,2017年将持续围绕综合节水等六大方面开展科学技术研究。 本专项2017年度指南拟支持项目约覆盖专项实施方案任务的1/3。要求以项目为单元组织申报,执行期3-4年。鼓励产学研用联合申报,项目承担单位有义务推动研究成果的转化应用。对于典型应用示范类任务,中央财政资金不超过该专项中央财政资金总额的30%,其他经费(包括地方财政经费、单位出资及社会渠道资金等)与中央财政经费比例不低于1:1。如指南未明确支持项目数,对于

同一指南方向下采取不同技术路线的项目,可以择优同时支持1-2项。除有特殊要求外,所有项目均应整体申报,须覆盖全部考核指标。每个项目下设任务(课题)数不超过8个,项目参与单位不超过15个。 本专项2017年项目申报指南如下: 1.综合节水理论与关键技术设备 1.1现代灌区用水调控技术与应用 研究内容:研究灌区用水多过程调控理论,研究灌区用水实时调配技术与产品,开发灌区用水测控技术与设备,构建现代灌区高效用水调控技术集成模式并示范应用。 考核指标:提出现代灌区高效用水系统解决方案与配套技术,典型示范面积6万亩以上,与当前国内最好水平相比,水分利用效率和灌溉效率提高10%以上。 1.2农田节水减排控盐技术及应用 研究内容:研究农田灌排协同排水控盐理论,研究农田水盐诊断预测及排水再利用评估技术,研发农田排水调控工程技术与产品,建立农田节水减排控盐技术集成模式并示范应用。 考核指标:提出农田节水减排控盐系统解决方案与标准体系,典型示范面积2万亩以上,排水再利用率提高20%以上,作物增产10%以上。 1.3生活用水新型实用节水技术 研究内容:针对不同生活用水对象,研究节水技术集成应用以及用水终端、水系统设计、水系统全流程影响,研发城镇各类

《水资源利用与管理》课后题——左其亭

西安理工大学 课程作业 课程名称:水资源管理与利用任课教师: 完成日期:2013 年11 月17 日学科: 学号: 姓名:樊京伟

《水资源利用与管理》课后作业 第5章地表水资源的开发利用途径及工程 5.1 地表水资源有哪些特点?这些特点中,哪些对人类开发利用水资源有利?哪些不利? 答: 特点: 1、多为河川径流,因此流量大,矿化度和硬度低 2、受季节影响较大,水量时空分布不均 3、较为充沛,能满足大流量的需水要求 4、水质易受到污染,浊度相对较高,有机物和细菌含量高 5、采用地表水源时,在地形、地质、水文、卫生防护等方面均较复杂。 有利特点: 1、流量大。有利于满足各种用水的水量要求,可以大量取水而不会对河流的生态造成太大的影响。 2、矿化度和硬度低。有利于减少工业用水对水质处理的投资,同时对于农田灌溉有利于减少农田盐碱化的风险。 3、有机物和细菌含量高。有利于利用天然河水发展养殖业,同时用于灌溉时可以提高土壤肥力。 不利特点: 1、特点2。这加大了人类利用水资源的成本,而且对用水可靠性产生较坏的影响。为了充分利用水资源,需要修建水利工程,如拦河坝等,这一方面对流域生态造成了影响,令一方面增大了投资。 2、水质易受到污染,浊度高。这降低了用水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加大了水处理的投资。 3、特点5。 5.2 地表水资源开发利用工程有哪些?各自具有哪些特点? 答: 1、河岸引水工程。 根据河流种类、性质和取水条件的不同,分为无坝引水、有坝引水和提水引水。 无坝引水的优点是可以去的自流水头;缺点水引水口一般距用水地较远,渗漏损失较大,且引水渠通常有可能遇到施工较难地段。 有坝引水适用于天然河道的水位、流量不能满足引水要求是,需抬高水位以便于自流引水的情况。 提水引水利用几点提水设备等,将水位较低水体中的水提到较高处,满足引水需要。 2、蓄水工程 包含挡水建筑物、泄水建筑物、引水建筑物三类基本建筑物。它具有径流调节作用,可根据年内或多年河道径流量,对河道内水量进行科学调节,以满

水资源开发利用与管理

我国水资源危机成因分析及其 全面解决方案 王占文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测绘工程学院 摘要:本文从分析中国水资源面临的严峻形势入手,指出造成现有水资源危机的自然、人为原因,水资源数量有限和分布极不均衡是水资源危机产生的自然原因 , 社会经济的发展进一步加剧了水资源危机的程度.并最终提出解决中国水资源危机的根本之道在于水体保护和节约用水,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 关键词:水资源危机;原因;解决方案;水资源优化配置 1 中国水资源现状及面临的面危机 1.1中国水资源现状 随着人口的增长、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类社会对水的需求量迅速增长,加之人类活动造成水污染,使得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出现水资源危机, 水资源紧缺已经成为当今世界许多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 引起人们普遍的关注. 中国年均降水总量为61889 亿m3,平均降水深度648 mm ,年均地表水资源为27115 亿m3 ,扣除重复利用量以后年均水资源总量为28124 亿m3,居世界第四位。中国用世界上7 %的水养活了世界上22 %的人口。按1999 年人口统计,中国人均占有水资源量约2232 m3,仅为世界人均水资源量8840 m3的1/4 ,排在世界121位,已被联合国列为13个贫水国家之一。我国水资源供需状况不容乐观,长期以来,社会经济发展受缺水困扰,水资源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 ,缺水遍及各个流域 , 成为全国性的问题。进入21世纪 , 我国的水资源矛盾进一步加剧 ,城市中的生活用水与工业用水需求加大 ,虽然节水和重复利用水源使需水定额增长趋势变缓 , 但由于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 , 将导致工业用水量迅速增加。2000 年工业用水达655 亿m3,2010 年达929 亿m3,2030 年将达1899 亿m3,2050 年将为3436 亿m3,生活用水将由2000 年的189 亿m3增加到2050 年的730 亿m3。由此可见,我国水资源面临的形势非常严峻,如果我国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没有大的突破,水资源将难以支撑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提高,水资源危机将成为21 世纪最为棘手的难题,甚至将威胁中华民族的生存与发展。 1.2水资源危机 近年来,由于人口的增长、工农业需求增加、水资源利用率不高、水资源污染日益严重

水资源管理信息服务系统解决方案(简介)

水资源管理信息服务系统解决方案 1 方案概述 水资源管理信息服务系统是基于信息采集监测,对水资源数据信息进行展示、统计分析与整理,直观地反映水资源形势及开发利用状况,能够为相关水资源管理部门提供查询服务,定期向社会公众发布各类水资源信息和预警信息,满足相关人员对水资源信息的需求,以更好地服务于水资源管理。 2 总体框架 门户库 综合业务库数据服务层 应用支撑层 应用层 基础层 标准规范体系建设 基础网络环境以及服务器硬件环境 对内业务应用门户系统对外公众信息门户系统 应用交互 业务应用 信息服务数据库业务管理数据库水资源信息服务 水资源业务 管理水资源调配决策支持水资源应急 管理 系统首页 三条红线管理监测信息服务应急数据库 调度数据库 基础数据库空间数据库多媒体数据库监测数据库信息门户发布数据库业务门户发布数据库 CA 服务工作流引擎门户环境GIS 平台 报表制作工具 …… J2EE 服务器 消息中间件 数据库管理系统 业务管理数据库 基础服务专题数据服务实时数据服务中央级信息服务流域级信息服务其他服务 服务接口 基础信息服务综合信息服务信息发布管理 系统管理 图 1水资源信息服务系统总体框架图

图 2 水资源管理信息服务系统功能结构图 3主要功能 水资源管理信息服务系统解决方案主要内容包括首页、三条红线管理、监测信息服务、基础信息服务、综合信息服务、信息发布管理、系统管理等功能模块。 1)首页 首页包括调配信息、红线信息、监测信息、统计信息、应急事件动态、资料信息、多媒体信息的展示。 2)三条红线管理 三条红线管理包括用水总量红线管理、限制纳污红线管理、用水效率红线管理。 3)监测信息服务 监测信息服务包括水量监测、水质监测、用水效率监测。 4)基础信息服务 基础信息服务包括流域概况、项目概况、取用水户、水功能区信息的专题展示。 5)综合信息服务 综合信息服务包括业务管理、调配信息、应急管理信息。 6)信息发布管理

水资源利用及管理习题2011-2012

第一章概论 1、水资源是一种可再生资源,但是为什么又说水资源是有限的? 2、从水资源的特点来分析,为什么要保护水资源? 3、列举实例,分析如何协调水资源多种用途之间的矛盾? 4、分析造成三大水问题的主要原因,阐述如何避免这些问题带来的危害? 第二章水资源概况 1.论述世界水资源开发利用中所面临的严峻问题? 2.试述我国如何面对水资源开发利用中的严峻挑战? 3.试述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特点? 4.结合自己熟悉的地区,阐述其所在的水资源区情况,说明主要水资源特点及可能存在的水问题。 第三章水资源的形成 1. 论述水循环的实质及其对水资源时空分布的影响。 2. 阐述水资源的形成过程及水分运行机制。 3. 分析地表水与地下水的相互转换关系。 4. 简述影响径流形成的因素。 第四章水资源评价 1. 水资源评价的意义?水资源评价的原则? 2.水资源评价工作大纲包括哪些? 3. 水资源分区的原则? 4. 降水量评价的分析内容包括哪些? 5. 地下水资源量评价内容? 6.论述地下水资源评价的程序。 第五章地表水资源的开发利用途径及工程 1. 地表水水资源有哪些特点?这些特点中,哪些对人类开发利用水资源有利,哪些不利? 2. 地表水资源开发利用工程有哪些,各自具有哪些特点? 3. 地表水取水构筑物按其构造形式不同可分为那几种类型?各自的适用条件如何? 4. 选择江河取水构筑物位置时应考虑哪些因素?下图中各取水口位置是否合适? 5. 岸边式取水构筑物的基本形式有哪些?各有何特点?适用条件如何? 6. 河床式取水构筑物的构造组成是怎样的?常见的取水头部形式有哪些?分别适用于什么

场合? 7. 什么是浮船式取水构筑物?有哪些特点? 8. 缆车式取水构筑物由哪几部分组成?泵车设计有哪些要求? 第六章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途径及工程 1. 讨论地下水开发利用的优点和缺点。 2. 管井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叙述管井施工的流程。 3. 大口井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叙述大口井施工的流程。 4. 集中式供水水源地的选择需要考虑哪些方面的因素? 5. 简要叙述不同取水构筑物的适用范围。 第七章生活用水 1. 什么是生活用水?生活用水的特征有哪些?城市生活用水包括哪几部分? 2. 生活给水系统有几部分组成,各部分的内容是什么? 3. 地下水给水水源有哪些?地下水水源的特点是什么? 4. 地表水给水处理的工艺有哪些? 5. 以你所在的地区为例,设计一个分区用水量计算方案。 6. 节水途径有哪些? 7. 什么是中水回用? 第八章农业用水 1. 分析一下水与农作物的关系。 2. 什么是农业需水量和农业灌溉用水量,二者之间有何区别和联系? 3. 农业取水方式有哪些? 4. 灌溉渠系规划和田间工程规划的原则和内容是什么,应注意什么问题? 5. 农业用水量如何计算,应考虑哪些主要因素,如何考虑? 6. 主要的农业节水措施包括哪些? 7. 现代农业节水研究重点和发展趋势是什么? 第九章工业用水 1. 简述我国工业用水的特点? 2. 简述工业用水量的分析计算方法? 3. 简述工业节水的途径和措施? 第十章生态用水 1. 为什么在进行水资源配置时,要保证生态用水? 2. 叙述生态用水、生态需水、生态耗水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3. 叙述河道内生态用水量与河道外生态用水量的计算方法。 4. 简要叙述生态用水的主要保障措施。 第十一章水资源配置与规划 1. 水资源规划与水资源配置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2. 简述水资源规划的原则、主要内容和工作流程。 3. 举例说明经济社会发展与水资源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4. 简述在进行水资源规划时,为什么要进行经济社会发展预测,各类经济社会指标预测的方法分别有哪些? 5. 通常在作水资源规划时,要进行经济社会发展预测,同时要参考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如果预测结果与规划结果差距较大,即相应需水量预测结果相差较大,如何处理这个矛盾? 6. 选择一个流域,收集相关资料,计算该流域河道内生态需水量。 7. 选择一个地区,通过收集相关资料,分析该地区各行业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并进行未

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世界和我国的水资源状况; (3)掌握水体污染的来源、危害及防止水体污染的措施。 过程与方法: (1)通过上网、调查等方式学会调查与分析、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 (3)学习利用身边的资源获取信息,与同学合作交流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增强学生节约用水和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2)培养学生关心社会社会,为社会做贡献的社会责任感。 (3)认识水被污染的严重性,树立环保意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明确水资源的丰富和有限; (2)节约用水及防止水污染; (3)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教学难点 (1)相关资料的收集整理及探究活动的开展;

(2)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教学工具 [创设学习情景] 在充满神奇变化的物质世界里,水与人类有着密切的关系,请同学们看一段资料。 [引入新课] 既然水对于我们如此重要,没有水,就不可能有生机勃勃的地球。那么,你了解我们的水资源状况吗?知道如何保护我们的水资源吗?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方面的知识《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过渡]首先看看我们目前水资源是一个什么现状。 [投影资料] 地球上水的总量估计有1.39×1018m3,其中有96.5%是海水,2.15%是冰山和冰川,人们可以利用的淡水只有水总量的0.65%左右。土壤和地下岩石中也含有水,大气中存在着大量水蒸气和云。在动植物机体中也饱含着水分,大多数细胞原生质中含水分约80%。如人的

体重有2/3是水分,鱼体含水70%~80%,黄瓜的重量中水分竟占95%。 [讲解]水在地球上以海洋、湖泊、河流等形式存在。另外地下水、大气水、生物水也是水存在的主要形式,各种形态的水总储量约为1.39×1018m3,地球表面约71%被水覆盖着。 思考:世界上储水量最多的是海洋、湖泊还是河流? 介绍 浩瀚的海洋不仅繁衍着无数水生生物,还蕴藏着丰富的化学资源,按目前测定,海水中含有化学元素有80多种。请看表格。 我国渤、黄、东、南海海水所含主要化学元素

水资源规划及管理复习总结

1.可持续发展:指“人类在社会经济发展和能源开发中,以确保它满足目前的需要而不破坏未来发展需求的能力”。 2.水资源利用可持续度:指表示水资源对于发展的支持程度,是水资源对于发展用水量的满足程度,可供给的水资源总量与发展用水总量的比值。 3.水资源利用可持续指数:是表示区域发展持续可能性的大小,是水资源利用的产出与用水量的比值,即表明发展的程度,又表明水资源利用的节约程度。 4.水资源规划:水资源规划是以水资源利用、调配为对象,在一定区域内为开发水资源、防治水患、保护生态环境、提高水资源综合利用效益而制定的总体措施计划与安排 5. 水平年:指在规划设计水资源过程时,以未来某一年的需水量作为规划设计需水量,未来的那一年就是我们的设计水平年。设计水平年是相对于现状年而言,现状年也叫基准年。 6. 设计代表年:常常从长系列的水文资料中选择一些代表年或代表期的径流资料调节计算,供规划方案比较。 7. 最大供水能力:是指区域供水系统能够提供给用户的最大供水量的大小。 8. 灌溉水利用系数:是指灌溉面积上田间所需净水量与渠首引进的总水量的比值。 9. 生态环境需水:是指为了维持生态环境系统一定功能所需要保留的自然水体或需要人工补充的水量。 10. 河道内生态环境需水:指维持河流生态系统一定形态和一定功能所需要保留的水量。 11. 河道外生态环境需水:指保护、修复或建设给定区域的生态环境需要人为补充的水量。 12.供水预测:是以现状情况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状况为基础,以当地水资源开发利用潜力分析为控制条件,通过经济技术综合比较,制定出不同水平年的水资源开发利用方案,从而进行可供水量预测,为水资源的供需分析与合理配置提供参考依据. 13. 可供水量:指在不同水平年、不同保证率情况下,考虑可利用水资源量,河道外需水量及工程供水能力三者组合条件下工程设施可提供的水量。 14. 库容系数:库容系数β =V/W 水库兴利库容除以本级水库多年平均年径流量 15. 灌溉制度:在一定的自然气候和农业栽培技术条件下,为使作物获得高产、稳产,在作物播种前(或水稻插秧前)和整个生育期内对农田进行适时适量灌水的一种制度。 16. 工业需水弹性系数:指工业需水量增长率与工业年产值增长率的比值。 17. 生态基流:指维持河床基本形态,防止河道断流、保持能力和避免河流水体生物群落遭到无法恢复的破坏二保留到河道中的最小水面。 18. 河道输沙需水量:是指保持河道水流泥沙冲淤平衡所需水量。 19. 系统网络图:需水工程、分水点、计算分区 20. 水资源一、二、三次供需平衡分析 答:一次供需分析:考虑人口自然增长、经济发展、城市化程度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作为需水预测的基本方案;按供水预测的“零方案”,即现状水资源开发利用格局和发挥供水工程潜力的情况下,进行水资源供需分析。若有缺口,则二次供需分析:考虑强化节水、合理提高水价、调整产业结构等合理抑制需求措施, 以及污水处理再利用、挖潜配套和保护生态环境等增加供水措施,进行水资源供需分析,若仍有较大缺口,则三次供需分析:进一步加大调整经济布局和产业结构及节水力度,具有跨流域调水可能的,应考虑实施跨流域调水。 21.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指一定区域内水资源被人类开发和利用的状况,一般用被开发量与水资源量的比值表示。 22.投入产出分析:是同时将“投入”与“产出”放在一起进行分析的经济数量分析方法;“投入”指社会生产过程中对各种生产要素的消耗和使用;“产出”指的是社会生产的成果被分配使用的去向, 如用于生产消费、生活消费和积累等。 23.投入产出表:用棋盘式表格反映经济系统中各部门间的联系。

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情况

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情况 (一)当地水资源量 按1956~2003年48年地表水资源量系列计算成果,衡水市多年平均自产水资源总量为6.13亿m3,其中地下水资源量5.71亿,地表水资源量0.73亿m3,重复计算量0.31亿m3,水资源可利用总量4.4亿m3。 衡水市人均水资源量148 m3,仅为河北省省人均水平319 m3的48%,全国人均2238 m3的6.6%,世界人均7300 m3的2%;亩均水资源量76 m3/亩,远低于农灌需水量,是河北省省乃至全国严重缺水的地区之一。 (二)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衡水市大规模地兴建引蓄水工程开始于1958年,经历了“63.8”洪水的衡水人民开始大规模开挖排沥河道、兴建除涝工程。进入七十年代后,相继修建了大量闸涵和排灌扬水站,增加了蓄水能力,减少了自然灾害。截止2012年,初步形成了以衡水湖为中心的引、蓄、供、排、灌工程框架体系,水利基础设施保障能力全面提升。建成卫千引水、中线引黄、中线引江、岗黄应急引水等调水线路;形成了以衡水湖为主的蓄水体系,全市主要河道及较大支流河道上共有主要闸涵199处,其中各河主要闸涵37处,小型闸涵47处,分干渠道以上的闸涵115处。全市支渠以上河渠总长度5739 km,正常蓄水面积约86 km2,蓄水能力可达到3亿m3;全市3亩以上坑塘6018处,蓄水

能力可达3亿m3。9条骨干排沥河道按照正常水位蓄水能力可达1亿m3左右。机井保有量总数达7.5万眼,咸淡混浇井组12500组,地下防渗管道达27000 km。 按统计,近三年年平均供水总量为17.42亿m3,其中地表水供水2.87亿m3占16%,地下水开采量13.95亿m3(其中浅层地下水3.95亿m3,深层地下水10亿m3)占80%,微咸水0.6亿m3占4%。全市近三年年平均总用水量17.42亿m3,其中城乡工业生活用水2.34亿m3,农田用水14.2亿m3,河道外生态用水0.08亿m3,河湖坑塘生态调蓄补给0.8亿m3。农业用水比重较大,占总用水量的82%。

第一部分 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简介

第一部分 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简介
第一章 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简介 1.1 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
水政水资源管理工作是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为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水资源,防治水害, 充分发挥水资源的综合效益, 适应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需要所进行的重要工作。 开发 利用水资源和防治水害,应当全面规划、统筹兼顾、综合利用、讲求效益、发挥水资源的多 种功能,因此,必须注重提高水政水资源管理工作水平。改革开放以后,随着人们对水资源 认识程度的提高, 水政水资源管理水平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但是由于技术原因及其他因素 的影响, 水政水资源管理的现代化水平仍处于相对滞后的状况, 大量的繁重的水政水资源日 常管理工作仍然依靠原始的处理方法, 使得水政水资源工作人员疲于应付, 无暇也无法去为 更为重要的系统规划等工作投入更多的精力;此外,在水政水资源信息资源的利用上,同样 由于管理水平的落后, 也远未达到为全社会所共享的水平, 以至于大量宝贵的水资源信息被 锁之于深柜而得不到有效的利用。 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是为政府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进行水政水资源日常管理而设计的, 目的是为了提高水政水资源管理的能力和科学化、 现代化的水平, 增强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 的协调能力和决策能力,为“依法治水,科学管理”提供新一代的管理手段。系统的建立, 可以更有效地利用水政水资源信息资源, 为地方及全国的水资源规划、 管理和决策提供及时、 准确的信息服务和先进有效的技术支持,在我国实现国民经济信息化的进程中作出贡献。 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以省级为主体单位,下可伸至地(市)、县(市)两级,上可拓展 到流域级、 国家级。 各省系统既可与国家水行政主管部门联网, 组成为全国水资源管理网络; 也可与相同级别行政区内的国土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相联系, 成为区域级综合国土资源管理信 息系统的水资源部分。 同时, 系统也可以与同级水行政部门的计算机办公事务管理系统联网, 组成一个有机整体, 以真正做到水资源信息为全社会所共享, 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方便快捷、 有效准确的良好服务。 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由水政和水资源两部分内容组成。水政管理部分由政策法规管理、 水政统计管理、水事案件管理、水政监察和执法机构管理等内容组成;水资源管理部分由基 础资料、资源管理、需水及用水管理、供水管理、水质管理、规划管理和机构管理等内容构 成。上述管理内容体现了水利产业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并体现了采用经济、法律、 行政和科技等手段对水资源实施综合、 统一管理的精神, 它的实施将有效地提高各级水行政 主管部门的科学管理水平。 图 1-1 是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总体结构框架,图 1-2 及图 1-3 分别为水政管理部分及 水资源管理部分的分解图。
1

(完整版)《水资源利用与保护》试卷A

一、填空(每空1分,共计15分) 1. 广义水资源是在一定技术条件下能够直接或间接使用的_____________或 _____________,在社会生活中具有使用价值和经济价值。 2. 河床式取水构筑物是在河心设置_____________,从河心取水的构筑物。 3. 凿井过程中,向井内灌注泥浆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冷却钻头。 4. 地下水按埋藏条件,可分为上层滞水、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5. 缆车式取水构筑物由缆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牵引设备及安全装置 组成。 6. 海水取水构筑物可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形式。 7. 地下水源卫生防护时,在单井或井群_____________范围内,不得使用工业废水或生 活污水灌溉和施用有毒农药,不得修建渗水厕所、渗水坑等。 8. 井群干扰的两种情况是指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选择(每题2分,共计10分) 1. 管井过滤器的适宜长度不宜超过_____________米。 (A)20 (B)25 (C) 30 (D)35 2. 固定式取水构筑物的进水管冲洗时,在洪水位时利用____________冲洗,枯水位利 用_________冲洗。 (A)正向,正向(B)正向,反向(C)反向,正向(D)反向,反向3. 对含沙量比较高的河流,采用斗槽式取水构筑物时,斗槽形式不可采用___________。(A)顺流式(B)逆流式(C)双向式(D)侧坝进水逆流式 4. 对于埋藏深度小于2m,厚度小于6m的含水层地下水,宜采用___________。 (A)大口井(B)辐射井(C)复合井(D)渗渠 5. 某城镇设计用水量1200m3/d,采用管井取地下水,已知每个管井出水量100 m3/d, 备用井数为10%-15%,设计最少的管井数为___________。 (A)12 (B)13 (C)11 (D)14 三、问答(共计55分) 1.湖泊取水构筑物位置选择应注意什么?( 6分)

城市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城市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李云范子武徐世凯万声淦 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摘要:本文把数据库、GIS、水資源管理专业模型进行系统集成,开发出适用于城市水资源管理的计算机软件系统。该系统具有基础信息查询、地表水和地下水运动仿真、用水量统计、需水量预测、污染物扩散控制、水质监测、水环境评价等功能,为城市水资源的科学管理、合理配置等决策提供技术支持服务。 关键词:管理信息系统水资源管理地理信息系统 一、前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水资源问题变得日趋突出,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一是防洪标准普遍偏低;二是点源污染和面源污染逐年加大,污水处理水平低,江湖水质日趋恶化;三是地下水资源量不足;四是局部地下水超采,地面下沉;五是一直存在着水资源不能统一管理和水资源不能合理配置以及水价偏低等问题。水资源问题已在较大程度上影响了一个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成为该地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制约因素。因此,必须加强对水资源的科学有效管理,通过水资源的优化配置,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通过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来支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WRMIS)的开发,是在整理分析现有资料的基础上,综合运用计算机、水文水资源、地理信息系统、网络通讯等多方面技术,将基础信息的管理、区域水资源规划、局部地表与地下水运动的数值模拟、图形显示等融为一体,集成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基本信息查询、水量水质计算、污染物的监测与控制、水环境评价等功能,为水资源的科学管理、合理配置等决策提供技术支持服务。 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是个复杂的综合系统,包括管理信息系统(MIS)、地理信息系统(GIS)、决策支持系统(DSS)、办公自动化(OA)等。 为更好实现水资源管理系统的预定目标和功能,把建成一个适用、先进、高效、可靠的水资源管理信息化、现代化的平台,系统开发遵循以下原则: (一)适用性与先进性并重原则

水资源的信息化管理

水资源的信息化管理 Information Management of Water Resource 摘要:城市经济的高速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日益增大,水资源不足已给威海市生产生活带来极大不便,将科技手段运用于水资源管理,对水资源进行信息化管理,使有限的水资源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和保障,显得尤为重要。本文论述了信息技术在水资源信息化管理中的应用,为制定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规划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键词:水资源信息化应用 摘要:城市经济的高速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日益增大,水资源不足已给威海市生产生活带来极大不便,将科技手段运用于水资源管理,对水资源进行信息化管理,使有限的水资源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和保障,显得尤为重要。本文论述了信息技术在水资源信息化管理中的应用,为制定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规划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键词:水资源信息化应用 Abstract: The demand for water resource is increasing as the economy is growing fast. The shortage of water resource has brought great unfavorable impact on the economy of the city of Weihai and the living of local people. It is getting more critical to carry out information management of water resource by up-to-date technology, which will provide support to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the economy and the society.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applic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the information management of water resource, and provides scientific basis for planning th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water resource.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