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完整版)专升本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说明书毕业设计论文

(完整版)专升本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说明书毕业设计论文

目录

1 前言 (1)

1.1课题背景及发展趋势 (1)

1.2 夹具的基本结构及设计内容 (1)

2 t箱体加工工艺规程设计 (3)

2.1零件的分析 (3)

2.1.1零件的作用 (3)

2.1.2零件的工艺分析 (3)

2.2箱体加工的主要问题和工艺过程设计所应采取的相应措施 (4)

2.2.1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 (4)

2.2.2基面的选择 (4)

2.2.3确定工艺路线 (4)

2.2.4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的确定 (5)

2.2.5确定切削用量 (6)

2.3小结 (18)

3 专用夹具设计 (19)

3.1加工上平面镗孔夹具设计 (19)

3.1.1定位基准的选择 (19)

3.1.2切削力的计算与夹紧力分析 (20)

3.1.3夹紧元件及动力装置确定 (20)

3.1.4钻套、衬套、钻模板及夹具体设计 (20)

3.1.5夹具精度分析 (27)

3.1.6夹具设计及操作的简要说明 (27)

3.2粗、精铣传动箱上平面夹具夹具设计 (28)

3.2.1定位基准的选择 (28)

3.2.2定位元件的设计 (28)

3.2.3定位误差分析 (29)

3.2.4铣削力与夹紧力计算 (29)

3.2.5夹具体槽形与对刀装置设计 (30)

3.2.6夹紧装置及夹具体设计 (26)

3.2.7夹具设计及操作的简要说明 (27)

3.3钻18-M8螺纹孔夹具设计 (27)

3.3.1定位基准的选择 (27)

3.3.2定位元件的设计 (28)

3.3.3定位误差分析 (28)

3.3.4钻削力与夹紧力的计算 (28)

3.3.5钻套、衬套、钻模板及夹具体设计 (29)

3.3.6夹紧装置的设计 (38)

3.3.7夹具设计及操作的简要说明 (38)

3.4小结 (39)

4结束语 (40)

参考文献 (41)

前言

加工工艺及夹具毕业设计是对所学专业知识的一次巩固,是在进行社会实践之前对所学各课程的一次深入的综合性的总复习,也是理论联系实际的训练。

机床夹具已成为机械加工中的重要装备。机床夹具的设计和使用是促进生产发展的重要工艺措施之一。随着我国机械工业生产的不断发展,机床夹具的改进和创造已成为广大机械工人和技术人员在技术革新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1.1课题背景及发展趋势

材料、结构、工艺是产品设计的物质技术基础,一方面,技术制约着设计;另一方面,技术也推动着设计。从设计美学的观点看,技术不仅仅是物质基础还具有其本身的“功能”作用,只要善于应用材料的特性,予以相应的结构形式和适当的加工工艺,就能够创

造出实用,美观,经济的产品,即在产品中发挥技术潜在的“功能”。

技术是产品形态发展的先导,新材料,新工艺的出现,必然给产品带来新的结构,新的形态和新的造型风格。材料,加工工艺,结构,产品形象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的,某个环节的变革,便会引起

整个机体的变化。

工业的迅速发展,对产品的品种和生产率提出了愈来愈高的要求,使多品种,对中小批生产作为机械生产的主流,为了适应机械生产的这种发展趋势,必然对

机床夹具提出更高的要求。

1.2 夹具的基本结构及夹具设计的内容

按在夹具中的作用,地位结构特点,组成夹具的元件可以划分为以下几类:

(1)定位元件及定位装置;

(2)夹紧元件及定位装置(或者称夹紧机构);

(3)夹具体;

(4)对刀,引导元件及装置(包括刀具导向元件,对刀装置及靠模装置等);

(5)动力装置;

(6)分度,对定装置;

(7)其它的元件及装置(包括夹具各部分相互连接用的以及夹具与机床相连接用的紧固螺钉,销钉,键和各种手柄等);

每个夹具不一定所有的各类元件都具备,如手动夹具就没有动力装置,一般的车床夹具不一定有刀具导向元件及分度装置。反之,按照加工等方面的要求,有些夹具上还需要设有其它装置及机构,例如在有的自动化夹具中必须有上下料装置。

专用夹具的设计主要是对以下几项内容进行设计:(1)定位装置的设计;(2)夹紧装置的设计;(3)对刀-引导装置的设计;(4)夹具体的设计;(5)其他元件及装置的设计。

2 传动箱体加工工艺规程设计

2.1零件的分析

2.1.1零件的作用

题目给出的零件是传动箱体,它的主要的作用是用来支承、固定的。它的主要任务是将主电机传来的旋转运动经过一系列的变速机构使主轴得到所需的正反两种转向的不同转速,同时传动箱分出部分动力将运动传给进给箱。传动箱中的主轴是车床的关键零件。主轴在轴承上运转的平稳性直接影响工件的加工质量,一旦主轴的旋转精度降低,则机床的使用价值也将大打折扣。

2.1.2零件的工艺分析

零件的材料为HT200,灰铸铁生产工艺简单,铸造性能优良,减震性能良好。传动箱体需要加工表面以及加工表面的位置要求。现分析如下:

(1)主要加工面:

1)铣上下平面保证尺寸100mm,平行度误差为0.03

2)铣侧面保证尺寸62与20与下平面的平行度误差为0.02

3)镗上、下面平面各孔至所要求尺寸,并保证各位误差要求

4)钻侧面4—M6螺纹孔

5)钻孔攻丝底平面各孔

(2)主要基准面:

1)以下平面为基准的加工表面

这一组加工表面包括:传动箱上表面各孔、传动箱上表面

2)以下平面为基准的加工表面

这一组加工表面包括:主要是下平面各孔及螺纹孔

2.2传动箱体加工的主要问题和工艺过程设计所应采取的相应措施

2.2.1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

零件的材料HT200。由于年产量为4000件,达到大批生产的水平,而且零件的轮廓尺寸较大,铸造表面质量的要求高,故可采用铸造质量稳定的,适合大批生产的金属模铸造。便于铸造和加工工艺过程,而且还可以提高生产率。

2.2.2基面的选择

(1)粗基准的选择对于本零件而言,按照互为基准的选择原则,选择本零件的下表面作为加工的粗基准,可用装夹对肩台进行加紧,利用底面定位块支承和底面作为主要定位基准,以限制z、z、y、y、五个自由度。再以一面定位消除x、向自由度,达到定位,目的。

(2)精基准的选择主要考虑到基准重合的问题,和便于装夹,采用已加工结束的上、下平面作为精基准。

2.2.3确定工艺路线

表2.1工艺路线方案一

表2.2工艺路线方案二

工艺路线的比较与分析:

第二条工艺路线不同于第一条是将“工序8与工序9,放到后面。加工完上下平面各螺纹孔M8与螺纹孔M6”变为“工序4工序5”其它的先后顺序均没变化。通过分析发现这样的变动提高了生产效率。而且对于零的尺寸精度和位置精度都有太大程度的帮助。

采用互为基准的原则,先加工上、下两平面,然后以下、下平面为精基准再加工两平面上的各孔,这样便保证了,上、下两平面的平行度要求同时为加两平面上各孔保证了垂直度要求。符合先加工面再钻孔的原则。若选第一条工艺路线,加工“工序4与工序5,”不便于装夹,并且毛坯的端面与轴的轴线是否垂直决定了钻出来的孔的轴线与轴的轴线是非平行这个问题。所以发现第一条工艺路线并不可行。如果选取第二条工艺方案,先镗上、下平面各孔,然后以这些已加工的孔为精基准,加工其它各孔便能保证12-M6与18-M8孔的形位公差要求

从提高效率和保证精度这两个前提下,发现第二个方案比较合理。所以我决定以第二个方案进行生产。具体的工艺过程见工艺卡片所示。

2.2.4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的确定

传动箱体的材料是HT200,生产类型为大批生产。由于毛坯用采用金属模铸造, 毛坯尺寸的确定如下:

由于毛坯及以后各道工序或工步的加工都有加工公差,因此所规定的加工余量其实只是名义上的加工余量,实际上加工余量有最大加工余量及最小加工余量之分。

由于本设计规定零件为大批量生产,应该采用调整法加工,因此计算最大与最小余量时应按调整法加工方式予以确定。

1)加工箱体的上下平面,根据参考文献[8]表4-35和表4-37考虑3mm,粗加工2mm到金属模铸造的质量和表面的粗糙度要求,精加工1mm,

2)加工宽度为20mm的侧面时,用铣削的方法加工两侧面。由于侧面的加工表面有粗糙度的要求,而铣削的精度可以满足,故采取分二次的铣削的方式,粗铣削的深度

是2mm ,精铣削的深度是1mm

3)镗上、下平面各传动轴孔时,由于粗糙度要求,因此考虑加工余量2.5mm 。可一次粗加工2mm ,一次精加工0.5就可达到要求。

6)加工18-M8底孔,根据参考文献[8]表4-23考虑加工余量1.2mm 。可一次钻削加工余量1.1mm ,一次攻螺纹0.1就可达到要求。

7)加工12-M6底孔时,根据参考文献[8]表4-23考虑加工余量1.2mm 。可一次钻削加工余量1.1mm ,一次攻螺纹0.1mm 就可达到要求。

8)加工下平面台阶面各小孔,粗加工2mm 到金属模铸造的质量和表面粗糙度要求,精加工1mm ,可达到要求。

2.2.5确定切削用量

工序1:粗、精铣传动箱体下平面

(1)粗铣下平面

加工条件:

工件材料: HT200,铸造。

机床:X52K 立式铣床。

查参考文献[7]表30—34

刀具:硬质合金三面刃圆盘铣刀(面铣刀),材料:, ,齿数,此为粗齿铣刀。 因其单边余量:Z=2mm

所以铣削深度:

每齿进给量:根据参考文献[3]表2.4-75,取铣削速度:参照参考文献[7]表30—34,取。 机床主轴转速: 式(2.1)

式中 V —铣削速度;

d —刀具直径。

由式2.1机床主轴转速:

10001000 1.3360254/min 3.14100

V n r d π⨯⨯==≈⨯ 按照参考文献[3]表3.1-74 实际铣削速度: 3.14100300 1.57/1000100060

dn

v m s π⨯⨯==≈⨯ 进给量:0.128300/60 4.8/f f V a Zn mm s ==⨯⨯≈

工作台每分进给量: 4.8/288/min m f f V mm s mm ===

:根据参考文献[7]表2.4-81,

(2)精铣下平面

加工条件:

工件材料: HT200,铸造。

机床: X52K 立式铣床。

参考文献[7]表30—31

刀具:高速钢三面刃圆盘铣刀(面铣刀):, ,齿数12,此为细齿铣刀。

精铣该平面的单边余量:Z=1mm

铣削深度:

每齿进给量:根据参考文献[7]表30—31,取

铣削速度:参照参考文献[7]表30—31,取

机床主轴转速,由式(2.1)有:

100010000.326061/min 3.14100

V n r d π⨯⨯==≈⨯ 按照参考文献[7]表3.1-31 实际铣削速度: 3.14100750.4/1000100060

dn

v m s π⨯⨯===⨯ 进给量,由式(1.3)有:0.151275/60 2.25/f f V a Zn mm s ==⨯⨯=

工作台每分进给量: 2.25/135/min m f f V mm s mm ===

粗铣的切削工时

被切削层长度:由毛坯尺寸可知,

刀具切入长度:

10.5((1~3)l D =+

0.5(100(1~3)7mm =+=

刀具切出长度:取

走刀次数为1 机动时间:12131572 1.13min 288

j m l l l t f ++++==≈

根据参考文献[5]表2.5-45可查得铣削的辅助时间

精铣的切削工时

被切削层长度:由毛坯尺寸可知

刀具切入长度:精铣时

刀具切出长度:取

走刀次数为1 机动时间:1223151002 1.09min 135

j m l l l t f ++++==≈ 根据参考文献[5]表2.5-45可查得铣削的辅助时间

铣下平面的总工时为:t=+++=1.13+1.04+1.04 +1.09=2.58min

工序2:加工上平面,各切削用量与加工上平面相近,因此省略不算,参照工序1执行。

工序3:粗精铣宽度为20mm 的侧面:

(1)粗铣宽度为20mm 的侧面

加工条件:

工件材料: HT200,铸造。

机床:X52K 立式铣床。

查参考文献[7]表30—34

刀具:硬质合金三面刃圆盘铣刀(面铣刀),材料:, ,齿数,此为粗齿铣刀。 因其单边余量:Z=2mm

所以铣削深度:

每齿进给量:根据参考文献[3]表2.4-75,取铣削速度:参照参考文献[7]表30—34,取。 由式2.1得机床主轴转速:

10001000 1.3360254/min 3.14100

V n r d π⨯⨯==≈⨯ 按照参考文献[3]表3.1-74 实际铣削速度: 3.14100300 1.57/1000100060

dn

v m s π⨯⨯==≈⨯ 进给量:0.128300/60 4.8/f f V a Zn mm s ==⨯⨯≈

工作台每分进给量: 4.8/288/min m f f V mm s mm ===

:根据参考文献[7]表2.4-81,

被切削层长度:由毛坯尺寸可知,

刀具切入长度:

10.5((1~3)l D =+ 式(2.2)

0.5(100(1~3)11~13mm =+=

刀具切出长度:取

走刀次数为1

(2)精铣宽度为20mm 的下平台

加工条件:

工件材料: HT200,铸造。

机床: X52K 立式铣床。

由参考文献[7]表30—31

刀具:高速钢三面刃圆盘铣刀(面铣刀):, ,齿数12,此为细齿铣刀。

精铣该平面的单边余量:Z=1mm

铣削深度:

每齿进给量:根据参考文献[7]表30—31,取

铣削速度:参照参考文献[7]表30—31,取

机床主轴转速,由式(2.1)有:

100010000.326061/min 3.14100

V n r d π⨯⨯==≈⨯ 按照参考文献[3]表3.1-31 实际铣削速度: 3.14100750.4/1000100060

dn

v m s π⨯⨯===⨯ 进给量,由式(2.3)有:0.151275/60 2.25/f f V a Zn mm s ==⨯⨯=

工作台每分进给量: 2.25/135/min m f f V mm s mm ===

被切削层长度:由毛坯尺寸可知

刀具切入长度:精铣时

刀具切出长度:取

走刀次数为1

根据参考文献[9: =249(37.5×3)=2.21min 。

根据参考文献[5]表2.5-45可查得铣削的辅助时间

精铣宽度为20mm 的下平台

根据参考文献[9]切削工时: =249(37.5×3)=2.21min

根据参考文献[5]表2.5-45可查得铣削的辅助时间

粗精铣宽度为30mm 的下平台的总工时:

t=+++=2.21+2.21+0.41+0.41=5.24min

工序4:粗镗Φ62H12的孔

机床:卧式镗床

刀具:硬质合金镗刀,镗刀材料:

切削深度:,毛坯孔径。

进给量:根据参考文献表2.4-66,刀杆伸出长度取,切削深度为=2.0mm 。因此确定进给量。

切削速度:参照参考文献[3]表2.4-9取

机床主轴转速:

10001000144804.56/min 3.1457

V n r d π⨯==≈⨯, 按照参考文献[3]表3.1-41取 实际切削速度: 3.14571000 2.98/1000100060

dn

v m s π⨯⨯==≈⨯ 工作台每分钟进给量:0.21000200/min m f fn mm ==⨯=

被切削层长度: 刀具切入长度:1 2.5(2~3)2 6.3330p

r a l mm tgk tg =+=+≈︒

刀具切出长度: 取

行程次数: 机动时间:12135 6.3340.227min 200

j m l l l t f ++++==≈ 查参考文献[1],表2.5-37工步辅助时间为:2.61min

精镗下端孔Φ62H12

机床:卧式镗床

刀具:硬质合金镗刀,镗刀材料:

切削深度:

进给量:根据参考文献[3]表2.4-66,刀杆伸出长度取,切削深度为=。因此确定进给量

切削速度:参照参考文献[3]表2.4-9,取

机床主轴转速:

010*********.81029/min 3.1461

V n r d π⨯==≈⨯,取 实际切削速度,: 3.14611000 3.09/1000100062

dn

v m s π⨯⨯==≈⨯ 工作台每分钟进给量:0.151000150/min m f fn mm ==⨯=

被切削层长度: 刀具切入长度:10.5(2~3)2 2.8730p

r a l mm tgk tg =+=+≈︒

刀具切出长度: 取

行程次数: 机动时间:12135 2.8740.279min 150

j m l l l t f ++++==≈ 所以该工序总机动工时0.2270.2790.506min j t =+=

查参考文献[1],表2.5-37工步辅助时间为:1.86min

工序5:粗镗Φ72H12的孔

机床:卧式镗床

刀具:硬质合金镗刀,镗刀材料:

切削深度:,毛坯孔径。

进给量:根据参考文献表2.4-66,刀杆伸出长度取,切削深度为=2.0mm 。因此确定进给量。

切削速度:参照参考文献[3]表2.4-9取

机床主轴转速:

10001000115546.63/min 3.1467

V n r d π⨯==≈⨯, 按照参考文献[3]表3.1-41取 实际切削速度: 3.1467600 1.75/1000100071

dn

v m s π⨯⨯==≈⨯ 工作台每分钟进给量:0.2600120/min m f fn mm ==⨯=

被切削层长度: 刀具切入长度:1 2.0(2~3)2 5.4530p

r a l mm tgk tg =+=+≈︒

刀具切出长度: 取

行程次数: 机动时间:12120 5.4540.196min 150

j m l l l t f ++++==≈ 查参考文献[1],表2.5-37工步辅助时间为:2.61min

精镗下端孔到Φ72H12

机床:卧式镗床

刀具:硬质合金镗刀,镗刀材料:

切削深度:

进给量:根据参考文献[3]表2.4-66,刀杆伸出长度取,切削深度为=。因此确定进给量

切削速度:参照参考文献[3]表2.4-9,取 2.86/171.72/min V m s m ==

机床主轴转速:

010*********.72770.2/min 3.1471

V n r d π⨯==≈⨯,取 实际切削速度,: 3.1461800 3.09/1000100072

dn

v m s π⨯⨯==≈⨯ 工作台每分钟进给量:0.15800120/min m f fn mm ==⨯=

被切削层长度: 刀具切入长度:10.5(2~3)2 2.8730p

r a l mm tgk tg =+=+≈︒

刀具切出长度: 取

行程次数: 机动时间:12120 2.8740.224min 120

j m l l l t f ++++==≈ 所以该工序总机动工时0.1960.2240.42min j t =+=

查参考文献[1],表2.5-37工步辅助时间为:1.56min

工序6:钻下平在12-M6

工件材料为HT200铁,孔的直径为6mm 。加工机床为Z535立式钻床,加工工序为钻孔至Φ5,选用Φ5的麻花钻头。攻M6螺纹,选用M6细柄机用丝锥攻螺纹。

进给量:根据参考文献[5]表2.4-39,取

切削速度:参照参考文献[5]表2.4-41,取

由式(2.1)机床主轴转速:

010*******.43601643/min 3.145

V n r d π⨯⨯==≈⨯,取 实际切削速度:0 3.1459000.24/1000100060d n V m s π⨯⨯'=

=≈⨯ 被切削层长度: 刀具切入长度:15(1~2)1202 3.522

r D l ctgk ctg mm =

+=︒+≈ 刀具切出长度:

走刀次数为1 攻M6×1.5的螺纹

机床:Z535立式钻床

刀具:细柄机用丝锥()

进给量:由于其螺距,因此进给量

切削速度:参照参考文献[5]表2.4-105,取

由式(2.1)机床主轴转速:

010*******.88471.3/min 3.146

V n r d π⨯==≈⨯,取 丝锥回转转速:取

实际切削速度:0 3.1464800.15/1000100060d n V m s π⨯⨯'=

=≈⨯ 被切削层长度:

刀具切入长度:

刀具切出长度:

走刀次数为1 机动时间:1220 3.50.118min 0.25800

j l l l t fn +++==≈⨯ 根据参考文献[5]表2.5-41可查得钻削的辅助时间

攻M6螺纹

被切削层长度:

刀具切入长度:

刀具切出长度:

走刀次数为1 机动时间:1212020 4.520 4.50.05min 1.5480 1.5480

j l l l l l l t fn fn ++++++=+=+≈⨯⨯ 根据参考文献[5]表2.5-41可查得钻削的辅助时间

总工时为:t=2++=3.75min

工序7:加工18-M8底孔

工件材料为HT200铁,孔的直径为8mm 。加工机床为Z535立式钻床,加工工序为钻孔至Φ7,选用Φ7的麻花钻头。攻M8螺纹,选用M8细柄机用丝锥攻螺纹。

进给量:根据参考文献[5]表2.4-39,取

切削速度:参照参考文献[5]表2.4-41,取

由式(2.1)机床主轴转速:

010*******.43601174/min 3.147

V n r d π⨯⨯==≈⨯,取 实际切削速度:0 3.1479000.33/1000100060

d n V m s π⨯⨯'=

=≈⨯ 被切削层长度:

刀具切入长度:17(1~2)1202 4.122

r D l ctgk ctg mm =

+=︒+≈ 刀具切出长度:

走刀次数为1 攻M8×1.5的螺纹

机床:Z535立式钻床

刀具:细柄机用丝锥()

进给量:由于其螺距,因此进给量

切削速度:参照参考文献[5]表2.4-105,取

由式(2.1)机床主轴转速:

010*******.88353.5/min 3.148

V n r d π⨯==≈⨯,取 丝锥回转转速:取 实际切削速度:0 3.1483600.15/1000100060d n V m s π⨯⨯'=

=≈⨯ 攻M8螺纹的工时

被切削层长度:

刀具切入长度:

刀具切出长度:

走刀次数为1 机动时间:1212020 4.520 4.50.09min 1.5360 1.5360

j l l l l l l t fn fn ++++++=+=+≈⨯⨯ 根据参考文献[5]表2.5-41可查得钻削的辅助时间

工序8:阶梯孔

工件材料为HT200铁,孔的直径为20mm ,表面粗糙度。加工机床为Z535立式钻床,加工工序为锪钻,加工刀具为:锪钻孔——Φ20mm 小直径锪钻。

1)确定切削用量

确定进给量 根据参考文献[7]表28-10可查出,由于孔深度比,,故

(0.25~0.31) 1.00.25~0.31/f mm r =⨯=表。查Z535立式钻床说明书,取。

根据参考文献[7]表28-8,钻头强度所允许是进给量。由于机床进给机构允许的轴向力(由机床说明书查出),根据参考文献[7]表28-9,允许的进给量。

由于所选进给量远小于及,故所选可用。

确定切削速度、轴向力F 、转矩T 及切削功率 根据表28-15,由插入法得: ,

由于实际加工条件与上表所给条件不完全相同,故应对所的结论进行修正。 由参考文献[7]表28-3,,,故

'

17/min 0.880.7511.22(/min)v m m =⨯⨯=表

'

'

010********.22/min 298/min 13v mm n r d mm ππ⨯===⨯表 查Z535机床说明书,取。实际切削速度为

012195/min

7.35/min 10001000d n

mm r v m ππ⨯⨯===

由参考文献[7]表28-5,,故

51.69 1.051.69T N m N m =⋅⨯=⋅ 校验机床功率 切削功率为

1.25(195/298) 1.00

k W k W =⨯⨯= 机床有效功率

'

4.50.81 3.65E E m P P kW kW P η==⨯=>

故选择的钻削用量可用。即

,,,

相应地

,,

工序9:校验

(5)锪钻Φ20阶梯孔

加工条件:

工件材料:HT200,金属模铸造,

机床:Z535立式钻床

刀具:高速钢钻头Φ7,M8丝锥,Φ20小直径端面锪钻

被切削层长度: 刀具切入长度:17(1~2)1202 4.122

r D l ctgk ctg mm =

+=︒+≈ 刀具切出长度:

走刀次数为1 机动时间:1212.5 4.10.07min 0.25900j l l l t fn +++==≈⨯ 根据参考文献[5]表2.5-41可查得钻削的辅助时间

锪钻Φ20阶梯的工时

锪钻孔进给量,机床主轴转速,

被切削层长度: 刀具切入长度:120(1~2)120210.222

r D l ctgk ctg mm =

+=︒+≈ 刀具切出长度:

走刀次数为1 机动时间:12310.20.27min 0.25195j l l l t fn +++==≈⨯ 由参考文献[5]表2.5-41可查得钻削的辅助时间

t=+

t=0.27+1.77=2.04min

该工序的总工时为: 2.04+0.07+0.05+1.77+1.77=5.7min

所以该方案满足生产要求。

2.3小结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是规定产品或零部件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和操作方法等的工艺文件。对加工工艺规程的设计,可以了解了加工工艺对生产、工艺水平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生产规模的大小、工艺水平的高低以及解决各种工艺问题的方法和手段都要通过机械加工工艺来体现。

3 专用夹具设计

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保证加工质量,降低劳动强度。在加工杠杆零件时,需要设计专用夹具。

根据任务要求中的设计内容,需要设计加工铣上平面夹具、传动箱体镗上顶面镗孔夹具及传动箱体钻18-M8底孔夹具各一套。其中

上顶面镗孔的夹具将用于组合钻床,刀具分别镗刀。采用X62W铣床,硬质合金端铣刀Y G8对铣上平面进行加工。钻M8底孔夹具采用立

式钻床,先用麻花钻钻孔,再用丝锥攻螺纹。

3.1加工上平面孔的镗孔夹具设计

本夹具主要用来镗上平夹具,此孔也是后面作为工艺孔使用,这个工艺孔有尺寸精度要求为+0.03,表面粗糙度要求,表面粗糙度为,与顶面垂直。并用于以后各面各孔加工中的定位。其加工质量直接影响以后各工序的加工精度。本到工序为杠杆加工的第一道工序,加工到本道工序时只完成了传动箱体上表面的粗、精铣。因此再本道工序加工时主要应考虑如何保证其尺寸精度要求和表面粗糙度要求,以及如何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劳动强度。

3.1.1定位基准的选择

由零件图可知,有尺寸精度要求和表面粗糙度要求并应与顶面垂直。为了保证所钻的孔与顶面垂直并保证工艺孔能在后续的孔系加工工序中使各重要支承孔的加工余量均匀。根据基准重合、基准统一原则。在选择工艺孔的加工定位基准时,应尽量选择上一道工序即粗、精铣箱体的下表面工序的定位基准,以及设计基准作为其定位基准。因此加工工艺孔的定位基准应选择选用下平作为定位基准,为了提高加工效率,根据工序要求先采用标准硬质合金镗刀刀具对工艺孔进行粗镗削加工;然后采用硬质合金镗刀对其进行精加工,准备采用手动夹紧方式夹紧。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毕业论文doc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毕业论文 篇一: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毕业论文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现代远程教育 毕业设计(论文)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方向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发展方向的研究 姓名:张宝坤 学号: 002912 性别:女 专业: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批次: 0703 层次:专升本 电子邮箱: zhbk56789@https://www.doczj.com/doc/8f19182862.html, 联系方式: 0951-158******** 学习中心:宁夏奥鹏 指导教师:崔厚玺 XX年4月6日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发展方向的研究 摘要 本文主要对传统的机械设计制造和机械自动化相比较,提出了具有智能化的特征是现代机械和传统的机械在功能上的本质区别。根据机械自动化在各行各业的应用和发展,

显现出了机械自动化产品的优点和效益。即多功能化、高效率、高可靠性、省材料、省能源,不断满足人们生活和生产多元化需求。 文章从系统的观念出发,综合运用机械技术、微电子技术,自动化技术,及过控技术在化工生产中的应用。着重例举了锅炉汽包水位的控制和冷却剂流量和气氨排量的最佳控制方案。提出了过程自动化控制今后的主要目标,指明了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设计制造; 自动化; 产品; 发展; 方向 目录 第一章前言 5 1.1 机械自动化的产生和定义 1.2 机械自动化的科学技术 第二章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符合设计原则6 2.1满足对机器的功能要求6 2.2利用先进技术不断创新6 第三章机械自动化技术在化工生产中的应用8 3.1 锅炉汽包水位控制方面的研究8 3.1.1 单冲量控制系统8 3.1.2 双冲量控制系统9 3.1.3 三冲量控制系统10 3.2 冷却器控制方案的研究3.2.1控制冷却剂的流量12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毕业论文完整版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毕业论文完整版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毕业论文完整版 摘要 本文研究了一种轴类零件的加工方法,通过分析该零件的结构和材料,选择了数控车床作为加工设备。在实验过程中,通过对数控车床的特点和应用进行了介绍,并分析了数控车床加工轴类零件的优势。最终,本文对该零件的功能、结构和材料进行了详细分析,为后续的加工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关键词:轴类零件、数控车床、结构分析、材料分析、加工方法 第一章任务介绍 轴的零件图

在本次研究中,我们选取了一种轴类零件,其零件图如下图所示: 图略) 零件图的分析 通过对上述零件图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该零件由三个主要部分组成,分别是轴体、轴承和轴头。其中,轴体是该零件的主要承载部分,负责传递转矩和承受载荷。轴承则用于支撑轴体,减小摩擦力和磨损。轴头则用于连接其他零件,完成整个机械系统的工作。 选择加工设备(题目给定用数控车) 在确定了轴类零件的结构和功能后,我们需要选择适合的加工设备进行加工。在本次研究中,我们选择了数控车床作为加工设备。数控车床具有高精度、高效率、高自动化程度等优势,在加工轴类零件时具有明显的优势。

第二章数控车床的简介 概述 数控车床是一种自动化加工设备,通过预先编写好的程序,控制刀具的运动轨迹和加工参数,实现对工件的高精度加工。数控车床广泛应用于机械制造、航空航天、汽车制造等领域。 2.1.1 数控车床的特点及应用 数控车床的主要特点包括: 1)高精度:数控车床具有高精度的加工能力,可以实现 微米级别的加工精度。 2)高效率:数控车床的加工效率远高于传统的手工加工 和普通机床加工。 3)高自动化程度:数控车床的加工过程全部由计算机控制,无需人工干预,提高了生产效率和安全性。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毕业论文完整版

目录 摘要 -----------------------------------------------------------------------------3 关键词 --------------------------------------------------------------------------3 第一章任务介绍---------------------------------------------------------3 1.1轴的零件图-------------------------------------------------------3 1.2零件图的分析----------------------------------------------------3 1.3选择加工设备(题目给定用数控车)-----------------3 第二章数控车床的简介-----------------------------------------------4 2.1概述 -------------------------------------------------------------------4 2.1.1数控车床的特点及应用----------------------------------------4 2.1.2数控车床的发展前景-------------------------------------------6 2.1.3数控车床加工轴类零件的优势 -----------------------------7 第三章轴类零件的分析--------------------------------------------------7 3.1该零件的功能分析 ----------------------------------------------7 3.2该零件的结构分析 ----------------------------------------------7 3.3该零件材料及受力分析-----------------------------------------8 3.4该零件的精度分析-----------------------------------------------9

机械设计制造自动化论文8篇

机械设计制造自动化论文8篇 第一篇: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发展方向 摘要:本文将传统的机械设计制造与机械设计制造自动化相比较,论证机械设计制造自动化是今后机械制造行业发展的趋势,指出并分析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以后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机械设计制造;智能化;自动化;发展方向 机械设计制造经历了从传统的机械功能到自动化的稳步发展历程,自动化弥补了传统机械设计制造中的种种缺陷。其中,传统的机械设计制造与自动化制造相比,最本质的区别是是否具有智能化。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是未来机械制造行业发展的趋势,明确未来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的发展方向是提高自动化水平的关键。 1机械设计制造技术的发展历 程机械设计制造的发展从古至今可分为三个阶段:1)机械设计制造起源阶段:从古到17世纪;2)近代机械设计制造阶段:17世纪到第二次世界大战;3)现代机械设计制造阶段:第二次世界大战至今。机械设计制造的发展经历了依靠直觉设计、利用生产经验设计、使用理论设计等阶段。当下,机械设计制造可以概括为传统机械设计制造与机械设计制造自动化。 1.1传统的机械设计制造技术简介 传统的机械设计制造绝大部分依靠大量的劳动力与系统控制。在初期满足了生产需求,但生产效率低,生产质量得不到保证,生产成本高等一系列问题不容小觑。

1.2机械设计制造自动化简介 机械设计制造自动化是指在机械设计制造中运用自动化技术,机器操作采用自动控制器,生产技术由机械化逐步过渡到数字自动化、计算机自动化,实现对加工对象的自动化生产,优化生产速度,提高生产质量,解放大批劳动力[1]。 2传统的机械设计制造方式与自动化方式的比较 传统的机械设计制造依靠大量劳动力和系统控制,自动化的机械设计制造具有信息自动处理和自动控制功能,智能化机器逐步取代了人的位置。机械设计制造自动化相对于传统的机械设计制造有诸多优势:1)保证生产过程的安全性。在生产过程中,遇到突发情况,自动化的机械设备将会自动断电、报警、诊断、自我保护,提高了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性,也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2)提高生产效率,达到预期的效果。通过机电一体化的操作,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人力生产的低效率的问题,通过计算机自动化设置,定时定量地完成工作计划。3)减少原材料的消耗,降低生产成本。国家的战略性目标中提出对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的节约问题,而通过自动化的机械设计制造,使计算机系统代替了众多电力及机械设备的使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加工成本。4)便于机械设备的调整,维修与升级。自动化的机械设备可以通过程序设计改变其工作方式,节约时间成本,以较快速度对设备进行调整,维修与升级,无需像过去传统的机械设计制造生产中,通过拆开设备零部件对设备进行改造[2]。5)提高了生产过程中的稳定性。机械设计制造的自动化大大提高了产品生产的合格率,保证了生产期间产品制造的稳定性,只需要通过电子系统,计算机系统进行调试,

(完整版)专升本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说明书毕业设计论文

目录 1 前言 (1) 1.1课题背景及发展趋势 (1) 1.2 夹具的基本结构及设计内容 (1) 2 t箱体加工工艺规程设计 (3) 2.1零件的分析 (3) 2.1.1零件的作用 (3) 2.1.2零件的工艺分析 (3) 2.2箱体加工的主要问题和工艺过程设计所应采取的相应措施 (4) 2.2.1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 (4) 2.2.2基面的选择 (4) 2.2.3确定工艺路线 (4) 2.2.4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的确定 (5) 2.2.5确定切削用量 (6) 2.3小结 (18) 3 专用夹具设计 (19) 3.1加工上平面镗孔夹具设计 (19) 3.1.1定位基准的选择 (19) 3.1.2切削力的计算与夹紧力分析 (20) 3.1.3夹紧元件及动力装置确定 (20) 3.1.4钻套、衬套、钻模板及夹具体设计 (20) 3.1.5夹具精度分析 (27) 3.1.6夹具设计及操作的简要说明 (27) 3.2粗、精铣传动箱上平面夹具夹具设计 (28)

3.2.1定位基准的选择 (28) 3.2.2定位元件的设计 (28) 3.2.3定位误差分析 (29) 3.2.4铣削力与夹紧力计算 (29) 3.2.5夹具体槽形与对刀装置设计 (30) 3.2.6夹紧装置及夹具体设计 (26) 3.2.7夹具设计及操作的简要说明 (27) 3.3钻18-M8螺纹孔夹具设计 (27) 3.3.1定位基准的选择 (27) 3.3.2定位元件的设计 (28) 3.3.3定位误差分析 (28) 3.3.4钻削力与夹紧力的计算 (28) 3.3.5钻套、衬套、钻模板及夹具体设计 (29) 3.3.6夹紧装置的设计 (38) 3.3.7夹具设计及操作的简要说明 (38) 3.4小结 (39) 4结束语 (40) 参考文献 (41)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毕业论文范文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毕业论文范文 纵观人类历史,每一次人类生产力水平的飞跃都离不开创新,创新思维的培养有利于我国自主创新水平的提高,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从而提高我们的国际竞争力。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推荐的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毕业论文,供大家参考。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毕业论文范文一:农业机械自动化建设 一、我国农业机械自动化的发展现状 农业机械自动化的定义:农业机械或者装备在自身运行期间或运作状态下不依靠人手操作或感官而独立的将其完成。农业机械自动化可以大幅度降低农副产品的生产本金、减少农民劳作带来的疲劳、提高农副产品的生产效率等,而且还可以整体提升农产品的质量与产量,因此,农业机械的改善应从降低生产本金、提升生产效率与质量出发,不断的进行设备的完善,以达到高尖精的目的。随着我国农业经济的逐渐繁荣,机械自动化技术也为现代化农业的发展起着一定的推动作用。农业机械自动化水平的提升,农业机械自动化的范围应该得到进一步发展与扩大,使农业机械化水平保持整体发展的良好趋势。农业机制水平的不断提高,增强了我国农业厂家的生产能力,随着农业机械能力的不断加强,其涉及的领域也在不断的拓展,主要的市场有农机销售、设备维护与田间作业等。随着农业机械自动化市场的不断扩宽,促进了国际间的技术沟通与合作,我国的一部分大型企业用市场交换技术的形式,来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与企业管理经验,从而提高国产农业机械的质量与生产效益。但由于多方面的因素,同发达国家相比较,我国的农业机械自动化仍有许多需要提高的地方,在农业机械自动化的进程当中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1.农业机械制造水平低 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农业机械制造水平较低,有多种农业机械产品是仿造发达国家的机械产品。在农业机械自动化设备中,仅仅对农业机械做了部分改进或是增加设备来降低生产农业机械设备的成品,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产品的应用与推广。所以,开发符合生产需要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专升本)毕业设计(论文) …

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试点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机电一体化方向)(本科) 毕业设计(论文)大纲 毕业设计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计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各教学环节的继续深化和检验,其实践性和综合性是其他教学环节所不能替代的,通过毕业设计使学生获得综合训练,对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学生在进行毕业设计(论文)工作之前,必须修完教学计划中规定的全部课程,并取得规定的学分。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由省级电大统一安排。 一、毕业设计(论文)的目的 1.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接受工程师必须的综合训练,提高实际工作能力。如调查研究、查阅文献和收集资料并进行分析的能力;制订设计或试验方案的能力;设计、计算和绘图能力;总结提高撰写论文的能力。 3.检验学生综合素质与实践能力,是学生毕业及学位资格认证的重要依据。 二、毕业设计(论文)的基本要求 1.学生应在教师指导下按时完成所规定的内容和工作量,编写符合要求的设计计算说明书,并正确绘制机械、电气与液压等工程图纸或独立撰写一份毕业论文并绘制其图表。 2.学生依据课题任务,进行资料收集、加工、整理和正确使用工具书;掌握有关工程设计的程序、方法和技术规范,锻炼分析与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3.学生应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有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 4.毕业设计论文应包括与设计题目相关的阐述说明及计算,内容完整,文字顺畅,符合本科生毕业论文规范。正文不低于5000字。 5.毕业设计图纸能较好的表达设计意图,符合制图国家标准,提倡计算机绘图。 三、指导教师 1.由各地方电大(教学点)安排从事本专业的具有中级以上职务的教师,或聘请高等学校、科研单位等具有相应职称的教师担任指导教师。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毕业论文(优选10篇)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毕业论文主要是对各种工业机械装备及机电产品从设计、制造、运行控制到生产过程的企业管理的研究,再以文章的形式表达出来的。本篇文章就向大家介绍一些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毕业论文范文,希望对大家写作时有所帮助。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毕业论文优选10篇之第一篇:计算机技术在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中的应用 摘要:机械设计制造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根底,也为其他行业的开展提供着强有力的支持。将计算机技术有效应用于机械设备的设计、制造和自动化中,已经成为了机械产品设计制造和自动化行业开展的必然趋势。 关键词:计算机技术;机械设计制造;自动化;实践应用; 1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含义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是对各种各样的机械、设备、机电产品的设计、制造、运行等过程进行研究,并对与之有着密切关系的企业综合管理技术进行研究的学科[1],是随着

社会进步开展而产生的一个必不可少的行业。 2 计算机技术在机械设计制造和自动化中应用的现状 在机械设计制造和自动化行业中,计算机技术在的应用已越来越广泛,尤其在对精密度要求极高的重点工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在以机械设计、自动化为支撑的集成电路制造产业、航天航空设备制造产业、新型高科技武器制造产业中,都有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在机械设计制造、自动化中,计算机技术的实践应用主要表达在辅助技术、3D技术、仿真技术和数控机床技术4个方面。 3 计算机技术应用在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中的实际情况 3.1 辅助技术的应用 计算机辅助技术在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中的应用主要表达在以下几个方面:〔1〕目前的机械设备精密程度很高,在机械图纸设计时,人工绘制存在着诸多困难,可以有效地利用图纸设计软件〔如CAM、CAD等构图软件〕进行绘图;〔2〕利用计算机辅助技术可以更加直观地了解机械设备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毕业论文2篇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毕业论文 第一篇: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综述 摘要:随着工业技术的不断发展,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技术在现代社会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篇论文将就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进行综述,探讨其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并分析其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影响。 关键词:机械设计制造,自动化技术,应用,影响 1. 引言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技术是现代工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涉及机械设备的设计、制造、操作和维护等方面,通过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成本,并且在各个行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2.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应用领域 2.1 制造业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在制造业中的应用涉及到产品的设计与制造过程。通过使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和先进的机械制造设备,可以加快产品设计和制造的速度,并提高产品的质量和精度。 2.2 汽车工业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在汽车工业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生产线上。自动化设备可以使汽车生产流程更加高效和精确,从而提高汽车制造的效率和质量,满足市场需求。 2.3 能源行业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在能源行业中的应用主要包括发电设

备和输电线路的设计和制造。通过使用自动化装置,可以提高发电设备和输电线路的运行效率和稳定性,从而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 2.4 医疗行业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在医疗行业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医疗设备的设计和制造上。通过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医疗设备的性能和精度,并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3.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影 响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有着积极的影响。首先,它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其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可以创造就业机会,提高就业率,促进经济发展。同时,通过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可以提升消费者的满意度,促进社会进步。 4. 结论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技术在现代社会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的应用范围广泛,涉及到制造业、汽车工业、能源行业和医疗行业等领域。通过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创造就业机会和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技术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积极的影响。 第二篇: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在机械工程中的应用 摘要:本篇论文将重点探讨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在 机械工程中的应用。通过对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技术的介绍以及具体案例的分析,揭示其在机械工程领域中的重要性和价值,为进一步推动机械工程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启示。 关键词:机械设计制造,自动化技术,机械工程,应用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毕业论文-【范本模板】

毕业设计(论文) 题目:自动上下料机械手及主要零部件设计 姓名:管明亮学号: ************* 教育层次:本科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分校:北京路指导教师:朱乾隆老师 2016年05月30日

摘要:机械手能代替人工操作,起到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节约加工时间,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的特点.在实用的基础上,对自动上下料机械手的设计,其中分为三个部分,手爪、手腕、直臂。设计手爪为平移型夹持式手爪,传动结构为滑动丝杆。手腕为回转型,转动角度为0-180°,传动结构为蜗轮蜗杆。直臂传动结构为滚珠丝杆。整体机械手为直角坐标型,驱动均为电机驱动,结构简单可靠,精度高。 关键词:机械手;直臂与夹持部件;Pro/e三维设计;CAD二维设计

Abstract:Mechanical arm can replace manual operation, reduce the labor intensity of workers,save processing time,improve the production efficiency,reduce the production cost。On the basis of the practical,the design of automatic up-down material manipulator, which is divided into three parts,hand,wrist,arm straight。Design of clamping type hand claw gripper for translation,for sliding screw transmission structure。Wrist for transformation,rotation Angle of 0-180 °,for the worm gear and worm drive structure.Straight arm for the ball screw transmission structure. Integral type manipulator for rectangular coordinates, drive for motor drive,structure simple, reliable and high precision。 Key Word:Mechanical arm; Straight arm and clamping parts; Pro/e 3 d design; 2 d CAD design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优秀本科毕业论文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优秀本科毕业论文 LT

II

III

IV

目录 第1章引言 (1) 1.1 研究意义 (1)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 1.3 主要研究内容 (2) 第2章转动惯量的运用研究与测量 (4) 2.1 转动惯量的物理意义及其运用 (4) 2.2现有的转动惯量测算方法 (6) 2.3各种测算方法分析 (11) 第3章测试装置设计 (12) 3.1 测试装置技术要求 (12) 3.2 总体方案设计 (12) 3.2.1 电气系统方案 (13) 3.2.2 机械系统方案 (15) 第4章电气系统原理及设计 (16) 4.1传感器信号放大与处理 (16) 4.1.1 光电池工作原理 (16) 4.1.2 单片机控制光电池计数原理 (17) 4.1.3 信号采集模块 (18) 4.2 单片机及其外围电路设计 (19) 4.2.1 单片机电路设计 (20) 4.3 LED显示模块 (22) 4.4 电源模块设计 (25) 第5章机械结构设计 (27) 5.1 设计流程 (27) V

5.2摆盘夹取装置的设计 (28) 5.2.1 释放机构设计 (29) 5.2.2 夹头设计 (30) 5.3 定位移动装置的设计 (30) 5.3.1移动装置设计 (31) 5.3.2定位装置设计 (32) 5.4 转角控制和传感器装夹装置 (33) 5.4.1 转角控制方式 (33) 5.4.2 激光器和光电池装夹装置 (33) 5.5 其它装置机构的设计 (34) 5.6 实验辅助装置装配调试及检验 (35) 5.6.1 装配调试 (35) 5.6.2实验效果检验 (36) 第6章结论及展望 (39) 参考文献 (40) 致谢 (41) 附录 (42) 附录1 实验辅助装置的电路图 (42) 附录2 实验辅助装置的装配图 (43) 外文资料原文 (44) 外文资料译文 (48) VI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毕业设计论文(完整版).doc

装订线 目录 摘要-----------------------------------------------------------------------------3 关键词--------------------------------------------------------------------------3 第一章任务介绍---------------------------------------------------------3 1.1轴的零件图-------------------------------------------------------3 1.2零件图的分析----------------------------------------------------3 1.3选择加工设备(题目给定用数控车)-----------------3 第二章数控车床的简介-----------------------------------------------4 2.1概述-------------------------------------------------------------------4 2.1.1数控车床的特点及应用----------------------------------------4 2.1.2数控车床的发展前景-------------------------------------------6 2.1.3数控车床加工轴类零件的优势-----------------------------7 第三章轴类零件的分析--------------------------------------------------7 3.1该零件的功能分析----------------------------------------------7 3.2该零件的结构分析----------------------------------------------7 3.3该零件材料及受力分析-----------------------------------------8 3.4该零件的精度分析-----------------------------------------------9第四章轴的加工工艺方案---------------------------------------------9 4.1零件图工艺分析----------------------------------------------------9 4.2选择毛坯--------------------------------------------------------------10 4.3确定加工顺序-------------------------------------------------------10 4.4选择夹具及确定装夹方案--------------------------------------11

机械设计与制造毕业论文(精选多篇)

机械设计与制造毕业论文(精选多篇) 第一篇:机械设计制造与自动化毕业论锤片粉碎机的设计 学院:继续教育学院 专业班级:机械设计制造与自动化学号: 学生姓名:宋熙锐 指导教师:张永春 20__ 年 3 月 毕业设计(论)答辩成绩评定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毕业设计(论)第答辩委员会于 年月日审定了班级宋熙锐学生的毕业设计(论)。 设计(论)题目:锤片式粉碎机的设计 设计(论)说明书共29页,设计图纸3张。 毕业设计(论)答辩委员会意见: 成绩: 机自专业毕业设计(论)答辩委员会 主任委员(签字) 摘要

粉碎机械是应用机械力对固体物料进行粉碎作业,使之变为小块、细粒或粉末的机械。粉碎机械是破碎机械和粉磨机械的总称。两者通常按排料粒度的大小作大致的区分:排料中粒度大于 3毫米的含量占总排料量50%以上者称为破碎机械;小于3毫米的含量占总排料量50%以上者则称为粉磨机械。有时也将粉磨机械称为粉碎机械,这是粉碎机械的狭义含意。 锤片式粉碎机是制药、食品、化工、科研、冶金等工业部门将含淀粉的物料或矿石;通过高速剪切、锤击在强气流的驱动下,经不锈钢筛的过滤而得所需的粉剂,该设备设有吸尘装置,无粉末污染。具有温度低、噪音小、效率高等特点。适宜粉碎化学物料、中药材等干燥的脆性物料。 本课题设计的是为一种小型的,经济型的粉碎机—— 12×20__对称上调锤片粉碎机。本锤片粉碎机用于水泥物料等的破碎,具有体积小,重量轻,破碎效率高等特点。操作简便,维修方便,使用寿命长,适应围广。 关键词:破碎机械;粉磨机械;高速剪切;锤击 摘要 第二篇: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毕业论撰写方法与基本要求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 毕业论(设计)撰写方法及基本要求 (适用于环保机械、数控技术等各方向)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毕业论文doc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毕业论文doc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毕业论文 摘要: 本文旨在研究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领域的相关问题。通过对现有文献的综述和实验研究,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方法,并通过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本文还对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并提出了一些改进和优化的建议。 1. 引言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是工程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工业的快速发展,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研究变得越来越重要。本文旨在探讨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相关问题,并提出一种新的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 2. 机械设计制造的基本原理 机械设计制造是指利用机械原理和工程技术,设计和制造各种机械设备和产品的过程。它包括了机械设计、材料选择、工艺规划、装配调试等多个环节。机械设计制造的目标是提高产品的性能和质量,降低成本和生产周期。 3. 机械设计制造的自动化技术 机械设计制造的自动化技术是指利用计算机、传感器、执行器等设备和技术,实现机械设计制造过程的自动化。它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劳动强度,提高产品的一致性和精度。目前,机械设计制造的自动化技术主要包括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制造(CAM)、计算机数控加工(CNC)等。 4.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挑战和问题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其中之一是如何提高产品的设计和制造质量。另一个问题是如何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此外,如何保证机械设计制造的可持续发展也是一个重要问题。 5. 一种新的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方法 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方法。该方法结合了CAD、CAM和CNC等技术,通过优化设计和制造过程,提高产品的性能和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和周期。具体步骤包括:需求分析、概念设计、详细设计、制造计划、装配调试等。 6. 实验验证与结果分析 为了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本文进行了一系列实验。实验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设计和制造的产品性能和质量明显优于传统方法。此外,该方法还能够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 7.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未来发展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在未来将继续发展。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新的技术和方法将不断涌现。未来的研究重点将放在提高产品的设计和制造质量、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保证可持续发展等方面。 8. 改进和优化建议 基于本文的研究结果,提出以下改进和优化建议:进一步完善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方法,提高产品的性能和质量;加强对自动化设备和技术的研究和开发,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加强对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人才的素质和能力。 结论:

机械制造和自动化毕业设计论文

机械设计制造与其自动化方向——机械设计制造与其自动化发展方向的研究 姓名: 学号: 性别: 专业: 机械设计制造与其自动化 批次: 层次: 电子: 联系方式: 学习中心: 指导教师: 2011年11月19日

机械设计制造与其自动化发展方向的研究 摘要 本文主要对传统的机械设计制造和机械自动化相比较,提出了具有智能化的特征是现代机械和传统的机械在功能上的本质区别。根据机械自动化在各行各业的应用和发展,显现出了机械自动化产品的优点和效益。即多功能化、高效率、高可靠性、省材料、省能源,不断满足人们生活和生产多元化需求。 文章从系统的观念出发,综合运用机械技术、微电子技术,自动化技术,与过控技术在化工生产中的应用。着重例举了锅炉汽包水位的控制和冷却剂流量和气氨排量的最佳控制方案。提出了过程自动化控制今后的主要目标,指明了机械设计制造与其自动化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设计制造; 自动化; 产品; 发展; 方向

目录 第一章前言 5 1.1 机械自动化的产生和定义5 1.2 机械自动化的科学技术5 第二章机械设计制造与其自动化符合设计原则6 2.1满足对机器的功能要求6 2.2利用先进技术不断创新6 第三章机械自动化技术在化工生产中的应用8 3.1 锅炉汽包水位控制方面的研究8 3.1.1 单冲量控制系统8 3.1.2 双冲量控制系统9 3.1.3 三冲量控制系统10 3.2 冷却器控制方案的研究12 3.2.1控制冷却剂的流量12 3.2.2 控制气氨的排量13 第四章机械自动化系统的优点与效益14 4.1生产能力和工作质量的提高14 4.2使用安全性和可靠性提高14 4.3调整和维修方便,使用性能改善14 4.4具有复合功能,适用面广15 4.5改善劳动条件,有利于自动化生产15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毕业论文文献综述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毕业论文文献综述 1. 引言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是现代工程领域的重要学科之一。它涉及到机械零件的设计、制造和自动化控制等方面,对于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综述相关的文献,重点探讨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领域的研究热点、技术发展和应用现状。 2. 机械设计 2.1 机械设计理论研究 机械设计是机械工程的核心内容,其理论研究包括机械设计基本原理、设计方法和优化理论等。众多学者对机械设计理论进行了深入研究,如基于CAD/CAM技术的机械设计方法、基于逆向工程的机械设计优化等。这些研究为机械设计的实践提供了重要的指导。 2.2 机械设计应用案例分析 机械设计的应用案例分析主要关注在工程实践中的机械设备设计问题,如汽车发动机的设计、航空发动机的设计等。这些案例分析能够从实际工程问题中找出机械设计的关键问题,并提供解决方案,使得机械设备的性能得到优化。 3. 机械制造 3.1 机械制造技术进展

随着科技进步和制造技术的发展,机械制造技术也在不断更新。特别是在精密制造、柔性制造和数字化制造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例如,电火花加工、激光切割等精密制造技术的应用,提高了产品的加工精度和质量;柔性制造系统的广泛应用,使得企业可以根据市场需求灵活生产;数字化制造技术的发展,实现了生产过程的可视化和智能化。这些技术的发展将推动机械制造领域的进步和发展。 3.2 机械制造过程控制 在机械制造过程中,过程控制是确保产品质量的关键环节。各种机械制造过程中的控制技术,如数控加工、自适应控制等,被广泛应用于机械制造行业。这些控制技术可以提高机械制造过程的稳定性和一致性,降低产品的不合格率。 4. 机械自动化 4.1 机械自动化技术研究 机械自动化技术的研究是实现机械设备智能化和自动化的关键。在机械自动化方面,涉及到传感器技术、控制算法和智能决策等多个方面。例如,基于人工智能的自动控制技术,可以对机械设备进行智能监测和故障诊断,提高生产效率和运行可靠性。 4.2 机器人技术应用 机器人技术作为机械自动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在生产制造、物流配送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机器人在装配、搬运等重复性劳动中,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毕业论文范文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毕业论文范文

摘要 随着食品工业的发展,食品深加工已越来越被世界重视,特别是便餐和方便食品的诞生,促使保鲜脱水蔬菜工业迅速发展起来,这便要求原材料的深加工伴随着发展。其中,马铃薯的深加工就是受到人们高度重视且发展较快的产业之一。 我国是马铃薯主要生产国,年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居世界第二位,但在我国绝大部分马铃薯被直接用作饲料或食用。由于每年仅有百分之几用于深加工,致使鲜薯过剩,增加了越冬保鲜难度,也降低了它的营养价值。究其原因是缺少加工设备,特别是去皮机械。而从国外引进设备,价格昂贵,生产成本高,致使国内该产业发展较慢。马铃薯去皮是所有马铃薯制品加工工艺过程的重要环节,目前存在的各种去皮方法都有其一定的局限性。随着马铃薯产业的发展和我国社会经济的进步,如何寻找一种优质、高效、节能、环保的马铃薯去皮方法已成为马铃薯加工工艺过程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马铃薯;去皮;机械摩擦;

Abstract Alo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food industry, food processing by the world has become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especially luncheonette and the birth of the convenient food, prompting fresh dehydrated vegetable industry rapidly, it will request the intensive processing of raw materials with development. Among them, the potato is deep processing by people attaches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dustry and one of fast. Our country is the main producers of potatoes, years of planting area and total production ranking second in the world, but in our country most potatoes were directly used for feed or edible. Because only each year a few used for further processing, and the fresh potatoes excess, increases the difficulty of keeping fresh winter, also lowered its nutritional value. Investigate its reason is lack of processing equipment, especially to leather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毕业论文

四川大学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毕业设计(论文) 自动上下料机械手直臂与夹持部件的三维设计及主要零部件设计 学生姓名 XXX学号 学生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班级机械1班系机电指导教师XXX

自动上下料机械手直臂与夹持部件的三维设计及主要零部件设计 摘要:在实用的基础上,对自动上下料机械手直臂与夹持部件进行三维设计,其中分为三个部分,手爪、手腕、直臂。设计手爪为平移型夹持式手爪,传动结构为滑动丝杆。手腕为回转型,转动角度为0-180°,传动结构为蜗轮蜗杆。直臂传动结构为滚珠丝杆。整体机械手为直角坐标型,驱动均为电机驱动,结构简单可靠,精度高。机械手能代替人工操作,起到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节约加工时间,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的特点。 关键词:机械手;直臂与夹持部件;Pro/e三维设计;CAD二维设计 中图分类号:TH

目次 摘要...............................................................................................................................................................I 目次............................................................................................................................................................III 1绪论. (1) 1.1前言和意义 (1) 1.2 工业机械手的简史 (1)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趋势 (3) 1.4 本章小结 (3) 2机械手直臂部分的总体设计 (4) 2.1 执行机构的选择 (4) 2.2 驱动机构的选择 (4) 2.3传动结构的选择 (5) 2.4 机械手的基本形式选择 (6) 2.5 机械手直臂部分的主要部件及运动 (7) 2.6 机械手的技术参数 (8) 2.8 本章小结 (9) 3机械手手爪的三维设计 (10) 3.1 手部设计基本要求 (10) 3.2 典型的手部结构 (10) 3.3 机械手手爪的设计计算 (10) 3.3.1选择手爪的类型及夹紧装置 (10) 3.3.2 手爪夹持范围计算 (11) 3.3.3 滑动丝杠设计 (12) 3.3.4 直齿轮设计 (14) 3.3.5电机选型 (15) 3.4 机械手手爪的三维出图及其主要零部件出图 (16) 3.5 本章小结 (18) 4机械手手腕部分的三维设计 (19) 4.1腕部设计的基本要求 (19) 4.2 腕部的结构以及选择 (19) 4.2.1 典型的腕部结构 (19) 4.2.2 腕部结构和驱动机构的选择 (20) 4.3 腕部的设计计算 (20) 4.3.1 蜗轮轴的设计计算 (20) 4.3.2 蜗轮齿轮设计 (22) 4.3.3 步进电机选型 (23) 4.4 手腕部分出图及主要零部件出图 (24) 4.5本章小结 (30)

机械类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设计毕业设计(完整版)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最新精品资料整理推荐,更新于二〇二〇年十二月三十一日2020年12月31日星期四17:24:18

摘要 多层热压机是生产胶合板、刨花板、中密度纤维板等人造板的主要设备。目前设备制造厂生产的热压机已基本定型,为了改进热压机的结构性能和降低制造成本,本文主要对五层侧压式热压机结构进行了设计,并对热压机的重要部件下托板的结构、强度和刚度进行了设计分析和计算,使下托板在结构上更加合理,降低了材料和能源消耗,提高了生产率。设计主要结合现有的设计理念,在符合设计要求的前提下,设计时热压机的机架整体上主要采用了钢板焊接闭式结构,这种结构制造方便无需大型加工设备,并且,选材主要使用了工字钢、角钢等常用材料,使用钢板焊接的加工工艺,因而,生产工艺性较好,一般机械厂均能制造。设计中主要使用了CAD、Pro\E等工程制图软件,使用了Pro\E软件进行受力分析。 关键词:侧压式,热压机,结构设计,受力分析 最新精品资料整理推荐,更新于二〇二〇年十二月三十一日2020年12月31日星期四17:24:18

Abstract The multi-layered hot press is the production plywood, the shaving board, building board and so on density fiberboard major installations. At present the equipment factory production's hot press has finalized basically, to improve hot press's structure performance and reduce the production cost, this article mainly has carried on the design to five side thrust type hot press structure, and to hot press's important part under carrier's structure, the intensity and the rigidity has carried on the project analysis and calculates, causes the carrier to be more reasonable in the structure, reduced the material and the energy consumption, raised the productivity. The design main union existing design idea, in conforms to under the design requirements premise, in the design in press's rack whole has mainly used the steel plate welding closed type rack, this kind of structure manufacture convenience does not need the large-scale processing equipment, and, the selection has mainly used the I-steel, the angle steel and so on commonly used material, uses processing craft which the steel plate welds, thus, the production technology capability is good, generally the machine shop can make. In the design has mainly used CAD, engineering drawing soft wares Pro \ E and so on, used the software Pro \ E to carry on the stress analysis. Key words: lateral pressure type, thermal-pressing machine, structural design, stress analysis 最新精品资料整理推荐,更新于二〇二〇年十二月三十一日2020年12月31日星期四17:24:18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