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陈情表教案学情分析

陈情表教案学情分析

陈情表教案学情分析

这是陈情表教案学情分析,是优秀的语文必修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陈情表教案学情分析第1篇

教学目标

1、研读全文,体会作者至诚至真的情感。

2、学习用至诚的语言打动别人。

教学重点

1、分析内容、结构,把握陈述的层次

2、分析语言上的特色,体会情之深,语之切,理之透。

教学难点

在吟诵中解读作者所陈之情和陈情的艺术。

第一课时

一、导入: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游必有方”就是要有远大的志向,要去做有价值的事情,这样才对得起父母的期盼,离家的艰辛。

“人孰能不老,百事当以孝为先!”所谓孝顺,就是说为人子女应该对父母长辈能够时时嘘寒问暖,父母年老体弱,应该多抽出闲暇时间陪伴左右。《论语》中对“孝”的强调,注重的是情感与精神的慰藉,而非物质的满足。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几千年来,“孝”一直是整个民族精神的支柱。孝不单单是让人可以老有所终,老有所养,孝更是对每个人自身责任感,家庭责任感乃至社会责任感的一种要求和约束。

人言读《出师表》不哭者不忠,读《陈情表》不哭者不孝。千百年来,人们常以忠则《出师》,孝则《陈情》相提并论,可见李密的《陈情表》具有相当强烈的感人力量。

“表”是一种奏章,用于臣下向君主陈请谢贺。“陈”是陈述的意思。

二、读课文,回答问题(文中找)。

1、作者为何上表陈情?——除臣洗马,辞不就职。(不想到晋朝为官)

2、为什么不想到晋为官?——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刘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

3、为什么祖孙如此情深似海,可以使李密放弃高官厚禄不愿废离?

——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愍臣孤弱,躬亲扶养。

穿插介绍李密生平(作者详细介绍见课文):

李密自幼丧父,母改嫁,赖祖母刘氏抚养无人。李密侍奉祖母甚孝,以“孝”名于乡里。李密为人刚正,其才气在当时也是出类拔萃的,年轻时曾仕蜀汉,表现出相当高的外交才能。晋武帝为稳定局势,打起了“以孝治天下”的旗号。为此李密曾被地方推荐为“孝廉”和“秀才”,但他因侍奉祖母而未去应召。后来晋武帝征召他为太子洗马,催逼甚紧,于是写下了《陈情表》这篇表文,再次以祖母年高无人奉养为理由婉言辞谢。

4、进一步发问:李密在文中明确表明不想到晋为官吗?

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

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愿陛下矜愍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

“忠”与“孝”的矛盾,也许是每个朝代的文人都会遭遇的困境。事实上,李密之所以拒绝出仕,不仅仅是为了祖母,还有自己避祸的因素。李密对蜀汉还念念于怀,更何况司马氏是以屠杀篡夺取得天下,内部矛盾重重。李密以一亡国之臣,对出仕新朝就不能不有所顾虑,而暂存观望之心了。不幸的是他的这种想法,被晋武帝多少察觉到了,因此“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那个时代是一个人人自危的年代,多少有一点本事的人,都遭遇了惨死的结局。问题就在于,在那样一个君臣猜忌、相互不信任的年代,你就算陈述的是真情,也是会遭到人们的怀疑的。于是,作者反复表明心迹,申述自己的苦衷。我是不矜名节的,我的本意也是愿意做官的,实在是为了尽孝。

陈情表教案学情分析第2篇

教学内容

《陈情表》是出自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5第二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这个单元学习古代抒情散文,主要目的是领略

“辞”“序”“表”等不同的文体风格和语言韵味,让学生在体会文章思想情感的基础上,掌握借助背景材料来分析理解作品的鉴赏方法。

这篇文章是李密向晋武帝上的一篇奏章。主旨是申述自己“不就职”“乞终养”的想法。朝廷征召,李密作为蜀汉旧臣,如不应召,则有自矜名节、不与朝廷合作之嫌。但相依为命的祖母老迈,又不能远离出仕。李密本着以情动人的目的,从法、理、情等不同角度,层层推进,悉心说服武帝体恤下情。结果武帝不仅同意他的请求,还“赐奴婢二人,使郡县供祖母奉膳”。本文是学习“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抒情技巧的典型范例,同时有助于学生加深对“忠”“孝”含义的认识,完善自我人格,提升人生境界。

学情分析

经过前四个必修模块的学习,学生已有一定的阅读浅易文言文的基础,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大体读懂文章内容;基本学会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以及句式的意义或用法。学习本文,学生一般能感知文章的主旨,并会受到形象、生动的语言的'感染。但文章古今异义词很多,虽有注释,仍会给学生阅读造成障碍。理解本文缜密的构思、委婉的表达以及古人宁可不做官也要奉养长辈的“孝情”则是学习的难点。

指导思想

一、依据课标的精神和要求制定教学目标,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正确理解教材的编排意图,“用教材教”,利用这个素材和思路,达到课堂教学的三维目标。

二、教学应突出本文的语文科特点:文言文、文学作品、略读课文。注重课文整体把握和体验,关注学生能力的迁移,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和教师评价、点拨的作用,并利用班级多媒体提高课堂效率。

三、阅读鉴赏,“读”是“赏”的前提。特拟本文的教学方法为:自主(自学)——讨论(小组学)——交流(师生学)。课前预习要求为:

1、结合页下注,疏通文意。

2、思考文章内容(写什么?怎么写?为什么这么写?)。学生如果预习不深入,就可能缺乏情感体验和思想感悟,就难以达到有价值的表达和交流。为拓展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特预设一些辅助性讨论问题。

教学目标

一、认知目标

1、重点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等文言基础知识。

2、“表”的文体风格和语言韵味。

二、能力目标

1、通过自主探究、小组讨论、师生交流,学习以情动人的语言表达技巧。

2、通过诵读,丰富文言语感,提高诵读能力。

三情感目标

了解以情动人的重要性,理解“忠”“孝”的含义。

重点与难点

重点:结合作者的身世和作品的时代背景,解读作者之“情”,体会本文“悲恻动人”的原因。

难点:理解本文多角度、层层深入的陈述方式,体会情之深,理之透;理解“忠”“孝”的含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一、基础知识学习。

二、鉴赏文章的思想情感和行文思路。

过程设计

一、导语与解题

初中时,我们学习过诸葛亮的《出师表》。千百年来,人们常把它和李密的《陈情表》并提。原因何在?这节课让我们一块走进《陈情表》探个究竟。

“表”是古代奏章的一种,《文心雕龙章表》中说,“章以谢恩,奏以按劾,表以陈情,议以执异”。“表”这种文体一般以向皇帝陈情为内容,如《出师表》。

(解说:有关作者和背景知识,可根据需要,适时穿插。)

二、预习检查

1、基础知识(展示投影,学生思考回答后,教师予以相应的评价、点拨)

(1)注意下列加点字的读音

终鲜兄弟、外无期功强近之亲、除臣洗马、四十有四

(2)翻译下列句子,并解释加点词语

慈父见背、舅夺母志、晚有儿息、形影相吊、察臣孝廉、举臣秀才、除臣洗马、不衿名节、听臣微志、拜表以闻

(解说:了解学情,夯实基础。正音目的在于加深学生对因义定音的认识,并为诵读作准备。词义解释注意新旧知识的联系拓展,如联系《孔雀东南飞》中“见”的用法;联系“媳”的造字法理解“息”的义项。)

三、分组讨论

要求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默读全文。然后分组讨论:

1、疑难文句。

2、文章内容:“陈”了哪些情?是如何“陈”的?为什么要“陈”这些情?

(教师巡行,倾听。)

四、全班交流

1、针对上述讨论内容,各小组选派代表汇报结果,展示其个性化解读。

2、教师对交流结果进行评价、点拨。

3、教师用多媒体逐层展示“板书”,进行小结(见“板书设计”),并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学习本文“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表达技巧:要想让别人真正体谅自己,听从自己,必须先动之以深情,而后才能喻之以大义。

五、学生有感情的自由诵读课文,体会作品的情感。

六、作业布置

1、《晋书·李密传》中说,武帝读完《陈情表》后赞叹道:“士之有名,不虚然哉!”请你站在武帝的角度,谈谈本文深深打动他的原因。

2、整理文中的古今异义词、虚词“以”的意思用法。

3、熟读背诵课文。

(解说:作业1变换角度设问,训练分析、综合、应变能力,深化对文本的理解,力求突破重难点;2、3为识记之用。)

【附】辅助性讨论问题:

(根据学生讨论交流的情况决定是否使用和使用方式。)

1、李密申述祖母需要自己终养的理由有哪些?

(文中概括性的语句是: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

(1)对己恩深。

(2)境况凄凉。

(3)供养无主。

(4)孝乃人之本性。

(解说:引导解读作者多方陈述之“孝情”。)

2、假设你是晋武帝,正与李密面谈,李密直接提出尽孝的请求,你会答应他吗?

不会。晋武帝建立新晋,希望招揽人才,收买人心,而李密却欲“徇私情”,不“报国恩”。自古“忠孝不能两全”,为什么不舍孝而全忠呢?何况既然要终养祖母以尽孝心,为什么在蜀汉你又出来做官呢?是不是“矜守名节”,不与新朝合作呢?

(解说:引导学生文学作品阅读鉴赏时,应结合作者的身世和作品的时代背景知人论世,体会文章的思想内容和行文思路。)

3、对李密来说,祖母老迈,自然不当远仕;但得罪圣上又会招来不测。在这样一个两难的境地里,言辞不可不慎。只表达“孝”情显然是不够的,那么,李密是如何说服晋武帝的呢?

(1)开篇痛陈凄苦身世,把对方带进悲怆酸楚的环境氛围之中,以激起人皆有之的恻隐之心。

(2)对朝廷的征召表达陨首难报的感激之情,讨取欢心。

(3)用晋提出的“以孝治天下”的治国纲领为自己“辞不赴命”辩护,为“终养”找出一个响亮的“法”据。

(4)直陈“少仕伪朝”之事实,剖白心迹:一仕伪朝“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二在圣朝“宠命优渥,岂敢盘桓”,表白无意抗旨,让晋武帝消除疑虑,明白自己的忠心,排除不愿出仕的政治因素。

(5)以祖母病笃惨境打动晋武,让他明了祖母病重是自己不能出仕的唯一原因。

(6)以年龄对比的方式说明尽节日长,报刘日短,从而提出先尽孝后尽忠这一解决矛盾的办法,使“理”更加周全。

(7)以“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起誓动情。

(解说:引导学生理解本文层层深入“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表达技巧)

陈情表教案学情分析第3篇

【知识目标】

一、培养诵读文言文的技巧与习惯,能整体把握文章内容。

二、能借助工具书与上下文读懂词句,重点掌握词语:

险衅、夙、闵、祚薄、见背、逮、清化、不许、无以、辛苦、听、孤苦零丁、茕茕孑立、气息奄奄、形影相吊、日薄西山、朝不虑夕

【能力目标】

赏析本文文思缜密、脉络分明、陈情于事、寓理于情的构思艺术和骈散结合形象生动的语言艺术。

【情感目标】

体会作者至真至诚的亲情忠情。

【重点难点】

一、借助工具书与上下文读懂词句,重点掌握积累文言词汇,诵读全文,体会作者至真至诚的亲情忠情,是学习重点。

二、赏析本文文思缜密、脉络分明、陈情于事、寓理于情的构思艺术和骈散结合形象生动的语言艺术,是学习的难点。

【教学方法】诵读法、品读法

【课时】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了解常识

1、李密

李密白幼丧父,母改嫁,赖祖母刘氏抚养成*人。李密侍奉祖母甚孝,以“孝”闻名于乡里。李密为人刚正,颇有文名,年轻时曾仕蜀汉,表现出相当高的外交才能。当时东吴尚据江左,为了减少灭吴的阻力,收笼东吴民心,晋武帝对亡国之臣实行怀柔政策,以显示其宽厚之胸怀。第二,李密当时以孝闻名于世,晋武帝继汉代以孝治天下的策略,实行孝道,以显示自己清正廉明,同时也用孝来维持君臣关系,维持社会的安定秩序。为此李密曾被地方推荐为“孝廉”和“秀才”。但他因侍奉祖母而未去应一召,晋武帝秦始三年(公元二六七年),征召李密入京任太子洗马,催逼甚紧,于是写下了《陈情表》这篇表章,陈述祖母抚育之恩德,说明白己必须终养以尽孝道,所以暂时拒绝晋武帝的征召。

2、《陈情表》

“表”是一种文体,是古代奏章的—种,—般以向皇帝陈情为内容。

《陈情表》选自昭明文选。文章言辞恳切,真挚动人。作者在信中不仅婉拒征召,并感谢武帝的赏识,以及说明对祖母的孝心,是本文最感人的地方。观其全文,至性*至情,自然流露,与诸葛亮《出师表》、韩愈《祭十二郎文》并称抒情文之杰作。苏轼曾说:“读《出师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忠;读《陈情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孝;读《祭十二郎文》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友。”

二、整体感知

速读文本,把握以下内容:

1、李密曾几次被举荐或征召为官?

2、李密拒绝赴任的理由是什么?

3、李密真正拒绝任职的原因是什么?他为什么能逃避“违抗君命”的惩罚?

三、基本知识的了解与掌握

1、正音释义

臣以险衅(x&igra一ve;n)夙(s&ugra一ve;)遭闵(mǐn)凶门衰祚

(zu&ogra一ve;)薄茕(qióng)茕孑(jie)立

床蓐(r&ugra一ve;)猥(wěi)以微贱非臣陨(yǔn)自责臣逋(bū)慢

犹蒙矜(jīn)育过蒙拔擢(zhuó) 一宠一命优渥(w&ogra一ve;)终鲜(xiǎn)兄弟

外无期(jī)功强近之亲

2、古今异义

未曾废离(停)形影相吊(慰问)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成年),

寻蒙国恩(不久) 则告诉不许(申述) 臣之辛苦(辛酸苦楚)

3、通假字

夙遭闵凶(闵,通“悯”,指可忧患的事,多指疾病死丧)

常在床蓐(蓐,通“褥”,草垫子,草席)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有,通“又”)

零丁孤苦(伶仃)

4、词类活用

(1)名词用作动词

且臣少仕伪朝(名词用作动词,做官)

(2)名词作状语

刘病日笃(名词作状语,一天天) 躬亲抚养(亲自)

(3)形容词用作名词

夙遭闵凶(忧患凶丧之事)猥以微贱(微贱的身份) 愿陛下矜悯愚诚(诚心)

(4)使动用法;

无以终余年(使……结束)保卒余年(使……结束)

5、一词多义

臣以险衅(因为)以猥以微贱(凭着) 臣具以表闻(用)

慈父见背(代“我”)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看见)

躬亲扶养(亲自)外无期功强近之亲(亲人)

门衰祚薄(浅)日薄西山(迫近)

6、课文字词的延伸拓展

逋(bū)慢峬(bū)峭、捕(bǔ)获、果脯(fǔ)

蓐(r&ugra一ve;) 坐蓐、草蓐繁文缛(r&ugra一ve;)节、褥(r&ugra一ve;)子、溽(r&ugra一ve;)暑

陨(yǔn) 陨石、陨落、陨灭殒(yǔn)身不恤、功勋(xūn)

祚(zu&ogra一ve;) 帝祚、践祚惭怍(zu&ogra一ve;)、柞(zu&ogra一ve;)树

衅(x&igra一ve;n) 挑衅、寻衅绊(b&agra一ve;n)倒、拌(b&agra一ve;n)嘴

擢(zhuó) 拔擢、擢发难数濯(zhuó)足、戳(chuō)穿

猥(wěi) 猥琐、猥陋偎(wēi)依

四、诵读全文,巩固词句,增强语感,理解全文。

五、迁移与练习

1、熟读文本,准备背诵。

2、给全文划分层次并概括内容。

陈情表教案学情分析第4篇

教学要点

一、体会本文作者准确、生动、形象的用语,节奏的抑扬顿挫。

二、学生诵读能力训练。

三、深化学生对“忠”“孝”的认识。

过程设计

一、巩固强化

1、学生分组交流讨论前课布置的作业1、2。

2、全班交流,教师根据回答情况适时评价、点拨。

二、咬文嚼字

有好的构思,还要有恰当的语言表达,这样文章的力量才能发挥出来。请从文中找出你认为富有表现力、感染力的语句,从句式、用词、修辞手法、表情达意等方面品味其艺术效果。

例如:

1、“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四字骈句,按时间顺序叙述,语势连贯紧凑,让人感到灾祸接踵而来,以情动人,让晋武帝化严为慈。)

2、“既无伯叔,终鲜兄弟。”“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以长幼、内外皆无,显示自己的孤苦伶丁。用对偶句,语气铿锵有力,语意简洁凝练,朗朗上口,富有表现力。)

3、“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以落日喻人命,贴切的刻画了祖母苍老多病的形象,融入浓烈的抒情色彩,富有感染力。)

4、“茕茕孑立,形影相吊”(直陈其事,白描手法,把自己形只影单,孤独寂寥,极为形象的表现出来,读之让人动容。)

(解说:品味本文的用语,丰富学生的词汇和表达。)

三、诵读训练

利用多媒体播放乐曲《感恩的心》(学生都很熟悉)作诵读配乐,为学生深入体会课文的深情营造氛围。

1、全班有感情的齐读课文。

2、诵读能力强的学生范读课文。

3、师生交流诵读方法。

四、拓展延伸

1、思考讨论:有论者认为,李密反复强调孝亲,其实是为自己不奉诏仕晋而故意寻找借口。你同意这一观点吗,为什么?

参考理由一:读完全篇,我们可以清楚地体味到,他的孝心不是抽象的,而是充满了孙儿对祖母的一片挚情,是真心因终养祖母才难能应诏的。

参考理由二:对蜀汉有念旧之心,不愿出仕新朝;或因司马氏是以屠杀篡夺取得天下,集团内部勾心斗角,矛盾错综复杂,不愿介入;或因深感做官如履薄冰,对官场厌倦;或想做官,但因对晋武帝不甚了解,不敢盲目做官;……总之,此刻他不想奉诏仕晋,于是就抓住“孝”字大做文章。

(解说:此为开放性问题,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圆其说的阐述独到见解,发展创新意识。)

2、思考讨论:宋代学者赵与时在《宾退录》中有这么一段话:“读诸葛孔明《出师表》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忠。读李令伯《陈情表》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孝。”关于“忠”与“孝”,有人认为,是统治者用于维护自身统治提出的封建思想观念;有人认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至今仍未过时。请自选角度,谈谈你的看法,可联系古今人物、事件、有关论述。

(解说:此为实践性问题,针对本文特点、目前“忠孝”观念日益淡薄的社会环境和构建和谐社会的社会发展需要,通过讨论,引导学生陶冶性情,提高道德修养。)

五、教师对学生课堂表现进行小结。

六、作业布置

1、查阅资料(如任继愈先生《谈谈孝道》等),将自己对“忠孝”的认识加以整理,写成文字。

2、背诵全文。

板书设计

陈情表

李密

诉苦情(……)求体恤

明孝情(……)告心愿

情感恩情(……)、讨欢心、动之以情

文本框:层层深入表忠情(……)消疑虑

引法理(以孝治天下)找依据理说情理(先尽孝后尽忠)解矛盾晓之以理

《陈情表》教案

《陈情表》教案 《陈情表》教案汇编九篇 《陈情表》教案篇1 中华民族有很多传统的美德,譬如勤劳、善良等,还有一个更重要的便是“孝”字。千百年来,人们常以忠则《出师》,孝则《陈情》相提并论,下面我们就来看以孝而著称的《陈情表》。 (解说:可请学生对“孝”字小议一二,以活跃思维,加强感性认识,为阅读本文和解决课后练习三作准备。) 二、解题 1、出处:南朝梁昭明太子萧统的《文选》卷三十七。 2、体裁:表,是古代臣子向皇帝陈述已见的一种奏章(如《出师表》)。 (解说:解题可先停留在题上,弄清“表”的意思,然后由点拨“陈情”直接过渡到文章内容,而将有关作者和背景知识穿插在课文内容品析中,以便于记忆。) 三、研习课文 1、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①对照注释,自由诵读全文,自行圈点加注。提醒学生注意 “鲜”“期”“强”“洗”“有”等读音变化的字,以及“闵凶”“见背”“祚薄”“儿息”“逋慢”“盘桓”“希冀”等词语的解释。 ②内容与形式梳理。 范读全文,由题目展开思考:为什么要“陈”?“陈”什么?如何“陈”? 内容梳理: “陈”的原因:除臣洗马,辞不就职(或:不想到晋朝为官)。 “陈”的内容:夙遭闵凶;更相为命;不能废远;愿乞终养。(或:陈述幼时的孤苦及祖孙的相依为命、自己的一片孝心)。

结构梳理: “陈”的方法:融理于情,融情于事,朴素细腻,曲折委婉(或以情动人)。 (解说:以宽泛的讨论引导学生把握文章大意,初步了解本文写作的内容及意图,感受“情”的魅力。内容、形式梳理可制作成投影片。) 2、具体研习1~2段 ①自由诵读第1段。 A.哪句话是作者陈述的总提? (抓住本段的纲)下面哪些内容属于“闵凶”? 故不能废远(为下文伏笔) B.围绕“闵凶”,作者的叙述角度、层次是怎样的?语言特点及作用是什么? (解说:把握作者陈述思路,以便于理解、品味和记忆) 提示: 纵的方面(生孩六月……至于成立) 品析:父死母嫁,写“躬亲抚养”的原因;多病不行,写“躬亲抚养”的不易。语言简洁,寥寥数语表现了“躬亲抚养”的艰难、辛酸与劳苦,为下文“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张本。 横的方面:外、内 品析:强调“无(鲜)”字,“儿息”虽有却“晚”,可见“门衰祚薄”,祖孙相依为命。“无”“鲜”等写出了人丁不旺、两代孤传的特殊关系。以白描手法见情感的朴素、真挚。 C.哪些语句可见祖孙的相依为命?哪些词语直接写其凄苦?作用是什么? 提示: 相依为命:零丁孤苦――靠祖母之悯惜;抚养(照应“臣无祖母无以……”);夙婴疾病――靠孙子侍汤药(照应“祖母无臣,无以……”)。 凄苦:零丁孤苦、茕茕孑立、形影相吊等。

《陈情表》教案15篇

《陈情表》教案 《陈情表》教案15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陈情表》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陈情表》教案1 本教案将通过《陈情表》的教学,引导学生对于古人“至孝”行为的理解,唤醒他们对亲情的珍惜。 学习目标: 1.梳理课文情节,检查学生掌握的文言知识。 2.通过阅读对祖孙之情的描写,具体体会“孝”这一中华美德。 3.引导学生赏析李密说情的艺术以及至真至诚的说情语言。 教学流程(3课时): 一、未成曲调先有情,以声激情 充满真情的课堂一开始就要把学生引进我们设置的情境里,于是我在课前选择了满文军的一首《懂你》,把整个课堂引入深情的氛围,然后导入: 读《出师表》不泪下者,必不忠,读《陈情表》不泪下者,必不孝,读《祭十二郎文》不泪下者,必不友。今天,让我们走进李密的陈情表,去体会一个孝子面对恩重如山的祖母和皇帝诏命时无奈的述说吧! 二、涵咏功夫兴味长,以读诉情 阅读能体味文本思想的多姿多彩,深化作品的情感,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提升他们的审美境界。语言形象是任何影视表演永远取代不了的东西,所以,品读语言,感受形象是教学的必备环节。我在课前已经布置学生有层次梯度地三读了,即:第一读,读正确音;第二读,读准字词轻重;第三读,把握感情。所以,上课时,我让学生伴着舒缓忧郁的节奏朗读时,他们已经把李密的感情处理得十分到位了。

三、润物无声潜人心,细节析情(课堂实录片段) 在分析文本时,好的问题设置能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我采用的创设情境法,不单停留在对课本的文字的解说上,更注重调动学生的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构筑画面,我设置的问题如下:幻灯显示1:从第一段中,有几个数字,“六月、四岁、九岁”,这几个时期李密分别发生了什么变故?你能用自己的话去描述李密的童年遭遇吗? 生:李密6个月的时候父亲就死了,四岁母亲也嫁人了,九岁还不会走路,他的童年非常悲苦。 师引导:一般小孩子13个月就会走路了,为什么李密九岁还不会走路? 生:他营养不够,缺钙。 生:他没人带,也没人教他走路。 师引导:这样的情况,我们在哪里会看到类似的小孩? 生:步行街,那些衣服破烂、全身肮脏、到处讨饭的小孩。 师引导:对,李密的童年和他们很相似,我们可以推测他还会有哪些遭遇呢? 生:受人歧视,没钱读书,没有同伴,没有玩具,性格孤僻,自卑至极…… 幻灯显示2:李密说自己险衅,有哪些句子可以抒发他命运悲苦的情怀呢? 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和“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师引导:为什么李密会“晚有儿息”呢? 生:家里穷,没有人愿意嫁给他。 师:是一般的穷吗?古代穷人可多了。 生:穷得看不到希望,家里人都快死光了,感觉这种家庭快灭绝了! 师引导:那么李密结婚后呢,他应该不再孤单,为何还是“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生:莫非他的妻子不是他的真爱,不能理解他。

陈情表教案学情分析

陈情表教案学情分析 这是陈情表教案学情分析,是优秀的语文必修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陈情表教案学情分析第1篇 教学目标 1、研读全文,体会作者至诚至真的情感。 2、学习用至诚的语言打动别人。 教学重点 1、分析内容、结构,把握陈述的层次 2、分析语言上的特色,体会情之深,语之切,理之透。 教学难点 在吟诵中解读作者所陈之情和陈情的艺术。 第一课时 一、导入: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游必有方”就是要有远大的志向,要去做有价值的事情,这样才对得起父母的期盼,离家的艰辛。 “人孰能不老,百事当以孝为先!”所谓孝顺,就是说为人子女应该对父母长辈能够时时嘘寒问暖,父母年老体弱,应该多抽出闲暇时间陪伴左右。《论语》中对“孝”的强调,注重的是情感与精神的慰藉,而非物质的满足。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几千年来,“孝”一直是整个民族精神的支柱。孝不单单是让人可以老有所终,老有所养,孝更是对每个人自身责任感,家庭责任感乃至社会责任感的一种要求和约束。 人言读《出师表》不哭者不忠,读《陈情表》不哭者不孝。千百年来,人们常以忠则《出师》,孝则《陈情》相提并论,可见李密的《陈情表》具有相当强烈的感人力量。

“表”是一种奏章,用于臣下向君主陈请谢贺。“陈”是陈述的意思。 二、读课文,回答问题(文中找)。 1、作者为何上表陈情?——除臣洗马,辞不就职。(不想到晋朝为官) 2、为什么不想到晋为官?——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刘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 3、为什么祖孙如此情深似海,可以使李密放弃高官厚禄不愿废离? ——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愍臣孤弱,躬亲扶养。 穿插介绍李密生平(作者详细介绍见课文): 李密自幼丧父,母改嫁,赖祖母刘氏抚养无人。李密侍奉祖母甚孝,以“孝”名于乡里。李密为人刚正,其才气在当时也是出类拔萃的,年轻时曾仕蜀汉,表现出相当高的外交才能。晋武帝为稳定局势,打起了“以孝治天下”的旗号。为此李密曾被地方推荐为“孝廉”和“秀才”,但他因侍奉祖母而未去应召。后来晋武帝征召他为太子洗马,催逼甚紧,于是写下了《陈情表》这篇表文,再次以祖母年高无人奉养为理由婉言辞谢。 4、进一步发问:李密在文中明确表明不想到晋为官吗? 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 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愿陛下矜愍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 “忠”与“孝”的矛盾,也许是每个朝代的文人都会遭遇的困境。事实上,李密之所以拒绝出仕,不仅仅是为了祖母,还有自己避祸的因素。李密对蜀汉还念念于怀,更何况司马氏是以屠杀篡夺取得天下,内部矛盾重重。李密以一亡国之臣,对出仕新朝就不能不有所顾虑,而暂存观望之心了。不幸的是他的这种想法,被晋武帝多少察觉到了,因此“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那个时代是一个人人自危的年代,多少有一点本事的人,都遭遇了惨死的结局。问题就在于,在那样一个君臣猜忌、相互不信任的年代,你就算陈述的是真情,也是会遭到人们的怀疑的。于是,作者反复表明心迹,申述自己的苦衷。我是不矜名节的,我的本意也是愿意做官的,实在是为了尽孝。

《陈情表》课堂实录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陈情表》课堂实录教案教学设计 共3篇 《陈情表》课堂实录教案教学设计1 《陈情表》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一篇文学作品,它既具有历史性的价值,也具有文学性的价值。在教学中,如何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陈情表》成为了一项重要的任务。本文将围绕《陈情表》的教案教学设计实录展开讨论。 一、教学目标 1.了解《陈情表》的背景、作者及时代背景。 2.理解《陈情表》的主旨和意义,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文本内容。 3.通过《陈情表》的阅读,产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二、教学内容 本节课以《陈情表》作为主要教学内容,围绕着文本内容进行教学。具体内容如下: 1.文本赏析:通过精读文本,了解《陈情表》的内容和结构特点,并辨析文本中的重点难点。

2.历史背景分析:通过课堂讲解,了解《陈情表》的历史背景及文化氛围,以及当时的政治形势。 3.阅读策略培养:通过开设小组讨论,提高学生的读书能力和阅读策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陈情表》的意义。 三、教学方法 1.书法展示 在课堂上,可以通过展示《陈情表》的书法作品,让学生感受到文化的魅力和艺术的美感。通过书法展示,也可以激发学生对文化的兴趣。 2.分组讨论 在课堂上,可以把学生分成小组,针对文本难点展开研讨和讨论。通过分组讨论,可以促进学生思考和合作精神。 3.语言表演 在课堂的最后阶段,可以安排学生进行课堂表演。在表演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感受到文本的情感和文化内涵。 四、教学设计

第一步:导入 引导学生展开思考,让学生自己想象一下如果他们是庞统,会如何书写一份陈情表。在思考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想法,激发出学生的阅读兴趣。 第二步:讲解背景 通过简单的历史讲解,介绍《陈情表》的作者、背景及相关时代背景等内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内容。 第三步:文本赏析 在教学中,需要通过讲解文本的结构、语言特点及其表达的思想内容等方面,帮助学生理解《陈情表》的文本特点和重点难点。 第四步:教学互动 在进行文本阅读时,可以通过设置问题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并提高学生的阅读策略。例如,教师可以问学生,你认为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什么?学生可以在小组之间展开研讨和讨论。 第五步:课堂表演 课堂的最后,可以进行以《陈情表》为主题的表演活动。这样,

《陈情表》教案

《陈情表》教案 《陈情表》教案集锦六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作者帮大家整理的《陈情表》教案6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陈情表》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积累重点文言词句。 2、能力目标:学习和运用作者陈情的构思艺术以及骈散结合的语言艺术。 3、情感目标:体会作者感人至深的亲情,正确评价作者的忠孝思想。 【重点和难点】 掌握重点文言实词,弄清陈情的层次和“辞不就职”的原因是重点。对李密忠孝的理解是难点。 【教学方法】 1、诵读法。在诵读中理解文意文情,熟读成诵。 3.探究法。理清结构,把握文旨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引用导入 苏轼说:“读《出师表》不下泪者必不忠,读《陈情表》不下泪者必不孝,读《祭十二郎文》不下泪者必不友。”千百年来,人们常以“忠则《出师》,孝则《陈情》”相提并论,可见李密的《陈情表》具有相当强烈的感人力量。李密的《陈情表》最终把晋武帝感动了,皇帝不但准奏,而且“赐奴婢二人,使郡县供祖母奉膳”。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领略一下这篇千古奇文的魅力。 二、初读感知 1、初读:教师示范朗读,学生边听边结合课文注释初步理解文句,并从整体上感受本文的感情基调。朗读后让学生自由发言,谈初读感受。(考查学情,调

整教学对策) 学生读后或听后感略。 讨论各段感情基调小结如下(确保读出感情): 【板书】第一段:凄苦,悲凉; 第二段:感激,恳切; 第三段:真挚,诚恳; 第四段:忠诚,恳切,期待。 2、板书强调重点读音。(确保读准字音) 险衅(xìn) 闵(mǐn)凶门衰祚(zuò)薄 期(jī)功强(qiǎng)近之亲应(yìng)门 茕茕(qióng)孑(jié)立床蓐(rù) 猥(wěi)以微贱陨(yǔn)首逋(bū)慢伏渥(wò) 刘病日笃(dǔ) 犹蒙矜(jīn)育拔擢(zhuó) 气息奄奄(yǎn)(yǎn) 盘桓(huán) 更(gēng)相为命 三、再读整体把握 1、要求学生对照注释自主阅读课文,初步理解文章的意思。教师巡回辅导并通过提问检查落实预习情况。(要求积累的文言词句,老师帮助学生在书中标示出来) ①实词 险衅陨首东宫伏惟伏渥区区 ②古今异义同形词 成立告诉区区不行沐浴无主上报辛苦 ③成语 茕茕孑立形影相吊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④单音文言实词 夙鲜息吊婴逮拜寻除矜听闻 ⑤通假字 闵——悯蓐——褥有(同)又 ⑥重点文言虚词

高二语文《陈情表》教案优秀7篇

高二语文《陈情表》教案优秀7篇 篇一:人教版高二语文《陈情表》教案篇一 设计说明: 该教学设计是在分析教材和考虑学情的基础上进行的这篇课文是新课标必修五教材中的古代抒情散文单元的一篇文言文首先,作为文言文,要重视吟诵、品读,于是在教学中我加大了朗读的份量,设计几种朗读方式,包括教师的范读,学生的齐读、单读、分散读,在朗读中积累文言词语、句式知识、体悟文本中蕴含的情感其次,《陈情表》是古代散文中传诵千古的名篇之一文本中涉及的语汇较多,消化理解文言实词是学生读懂文本、真正理清文本思路的前提,也有助于学生更进一步体悟作者在字里行间蕴含的真挚情感,因此要求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在授课中让学生结合文本详尽的注释疏通文意,教师做适当的点拨进而针对文本提出所陈何情文本的教学设计流程也是按照这一顺序展开的,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疏通文句,弄懂文意,掌握积累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以及文言句式,提高文言阅读能力 2、通过诵读,理解所陈之情,体会陈情的方式 3、品味作者在文中蕴含的真挚情感 教学重点:

在反复诵读中体会字里行间蕴含的真挚情感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中体悟以情动人的陈情艺术,进而分析作者是怎样通过陈情达到“愿乞终养”的目的 教学方法: 1、诵读法在反复诵读中,体会文中蕴含的真挚感情 2、点拨法点拨关键的"字、词、句,使学生在深层意义上领会文中蕴含的拳拳真情 3、讨论法讨论文中的关键内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和讨论中获取新知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文导入: 距今一千七百多年的魏晋时期,时局动荡,风云变幻公元265年,司马炎篡位称帝,改国号为晋,魏国灭亡晋武帝司马炎为了稳定局势、巩固政权、笼络人心,便采用怀柔政策,大力征召西蜀名士入朝为官,于是蜀汉旧臣李密便走进了他的视野李密幼年丧父,母亲改嫁,由祖母刘氏一手抚养长大,以孝谨闻名,博学善辩但就在晋武帝下诏征辟的时候,李密年迈的祖母已经是“夙婴疾病,常在床蓐”一面是宠命优

《陈情表》教案8篇

《陈情表》教案8篇 《陈情表》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熟读全文,掌握文中出现的重要的实词、虚词、古汉语句式; 2.鉴赏__融情于事的表达和形象精粹的语言; 3.深入体会__凄切婉转的陈情技巧 教学重点:重要的古汉语语词知识 教学难点:理解作者当时的处境和李密祖孙间真挚深厚的感情 教学方法:作为教读课,选择串讲的方式,突出朗读,以期能做到既落实知识,又能体会__之美课时安排为两课时要重点做好预习工作 教学步骤: 一、导入: 新年寄语:

同学们,我们分开虽不是一年半载,但也有一个多月,没有一日不见兮如隔三秋的缠绵,但见到你在们倍感亲切!在此要送给大家新年的祝愿: 愿鲜花和祝福属于我的学生! 希望女孩们成为亭亭玉立的超级女生! 愿男孩们成为虎虎生威的绝对男人! 祝你们的亲人朋友一切平安!祝我的楚楚健康成长! 希望你们的胃口好,别再再生病 希望你们面对坏人绝不手软! 面对“诱惑”绝不心跳 新年可不能老想打电子游戏哟 愿你们团结向上,和睦相处! 苏轼说 读《出师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忠; 读《陈情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孝; 读《祭十二郎文》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友 从表字我们可以看到什么样的文体:

章以(感)谢(皇)恩,奏以按劾(检举揭发),表以陈(述自己的请求)情,议以执异(提出不同的见解) ——刘勰《文心雕龙》 《出师表》是诸葛亮向当时的蜀汉后主陈述请求的奏章,我们回忆一下,想一想诸葛亮二十一载的岁月流逝,他既要孝忠先帝,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知道自己的胜算不多,不可为而为之,你可以想象他那时的心情有多复杂,所以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就在诸葛亮死后不足一百年的晋朝,有一篇奏章却足以和出师表相比,就是《陈情表》千百年来,人们向以忠则《出师》孝则《陈情》相提并论 《古文观止》曾有这样的评价: “历叙情事,俱从天真写出,无一字虚言驾饰……至性之言,自尔悲恻动人” 接下来让我们哲学欣赏这篇至情至性的__ 二、听录音 听读思考 1、谁向谁陈情

高中语文《陈情表》教案

高中语文《陈情表》教案高中语文《陈情表》教案1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题 以简介作者及后人对该文的评价导入。 李密自幼丧父,母改嫁,赖祖母刘氏抚养无人。李密侍奉祖母甚孝,故以“孝”名于乡里。 李密为人刚正,颇有文名,年轻时曾仕蜀汉,表现出相当高的外交才能。晋武帝为稳定局势,打起了“以孝治天下”的旗号。为此李密曾被地方推荐为“孝廉”和“秀才”,但他因侍奉祖母而未去应召。后来晋武帝征召他为太子洗马,催逼甚紧,于是写下了《陈情表》这篇表文,再次以祖母年高无人奉养为理由婉言辞谢。 文章言辞恳切,真挚动人。人言读《出师表》不哭者不忠,读《陈情表》不哭者不孝。千百年来,人们常以忠则《出师》,孝则《陈情》相提并论,可见李密的《陈情表》具有相当强烈的感人力量。 二、指导学生疏通字词,理解全文内容 三、反复诵读课文,思考“情”在本文中有几层含义? 引导:本文的题目是《陈情表》,“表”是一种奏章,用于臣下向君主陈请谢贺。“陈”是陈述的意思,情:(1)情况(事实);(2)衷情(孝情、苦情、忠情);(3)情理(忠孝之道)。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1、引导学生赏析本文文思缜密,脉络分明,陈情于事、寓理于情的构思艺术; 2、引导学生赏析本文形象生动骈散结合自然精粹的语言。 教学过程: 一、齐读课文,思考:为何“陈”?“陈”什么?

提示:为何陈----用原文作答:除臣洗马,不能就职。(不想到晋朝为官) 陈什么---用原文作答:夙遭闵凶;更相为命;不能废远;愿乞终养。(陈述年幼时的孤苦及祖孙的相依为命,自己的一片孝心。―― 二、赏析构思艺术 1、讨论:在陈请终养祖母这个要求时,李密碰到了什么困难? 引导:作者处在一种忠孝两难的矛盾境地里,请大家把作者的这种矛盾境地读来。 进一步引导:什么地方写了“孝情”? 第一段,请一二组同学朗读第一段,在第三段中找一句话来概括这一段的意思。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 进一步引导:什么地方写“忠情”? 第二段,请三四组同学朗读第二段,也在第三段中找一句话来概括这一段的意思。过蒙拔擢,宠命优渥。 2、祖母情深似海,圣上恩重如山;在这样一个二难的境地里,李密是被动的,言辞稍有不慎,不仅达不到陈请的目的,还有可能招来杀身之祸。下面我们来看看李密是如何化解矛盾,变被动为主动的。 3、思考讨论:请补写出“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后面省略的一句话,并想想作者为什么要省略这句话? 提示:故臣当终养祖母,不能废远。 引导:这是一个三段论式的推理,作者大前提,小前提,但结论却没有说,请你说出结论,并想想作者为什么不把这个结论直截了当地说出来,而是宕开一笔,写自己少仕伪朝的事? 4、思考:假设你是晋武帝,正与李密面谈,此时李密直接提出了终养祖母的请求,你晋武帝能不能一两句话就把李密驳得哑口无言? 引导:晋武可能会说,既然你要终养祖母以尽孝心,为什么在蜀汉你又出来做官呢? 因此,李密深知,这段历史是不能回避的,只能剖明自己心迹:一仕伪朝“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二在圣朝“宠命优渥,岂敢盘桓”让晋武帝明白自己的忠心。最后再以一幅祖母病笃图深深打动了晋武帝,让他明了自己不能出仕的唯一原因只是因为祖母病重,从而提出不能废远的要求。

《陈情表》教案

《陈情表》教案 《陈情表》教案篇1 【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体会作者至真至诚的亲情忠情; 2.引导学生赏析__文思缜,脉络分明,陈情于事、寓理于情的构思艺术和骈散结合形象生动的语言艺术; 3.继续指导学生积累常用的文言词语和相关文化常识; 【教学时数】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1.指导学生熟读课文,背诵第一、三段,整体感知课文大意; 2.指导学生积累文言词语及相关常识。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二、熟读背诵 1、学生轻声诵读课文,对照注解,自己初步疏通课文 1.读音。 臣以险衅(xìn) 夙遭闵(mn)凶门衰祚(zuò)薄 期(j)功强(qing)近之亲应(yìng)门 茕茕(qióngqióng)孑(jié)立床蓐(rù)

猥(wi)以微贱非臣陨(yn)首责臣逋(b)慢 宠命优渥(wò) 刘病日笃(d) 犹蒙矜(jn)育 过蒙拔擢(zhuó) 盘桓(huán) 气息奄奄(yn)(yn) 更(gng)相为命 2、词语 1. 孤苦伶仃孤独困苦,无依无靠。伶仃,亦作“零丁”,孤独的样子。 2. 茕茕孑立孤独无依的样子。茕茕,孤独的样子;孑,孤单。 3. 形影相吊只有自己的身子和影子在一起互相慰问。形容非常孤单,没有伴侣。 4.门衰祚薄门庭衰微,福分浅薄。 5. 日薄西山太阳接近西山。比喻人已经衰老或事物衰败腐朽,临近死亡。薄,迫近。 6. 气息奄奄形容人即将断气、死亡的样子。也比喻事物衰败没落,即将灭亡。奄奄,呼吸微弱的样子。 7. 乌鸟私情比喻侍奉尊亲的孝心。古时候说小乌能反哺老乌。 8. 结草衔环亦作“衔环结草”。原是古代两个受恩报答的故事。比喻感恩报德,至死不忘。 9. 皇天后土古人对天地的尊称,君履后土而戴皇天。 10. 人命危浅指人的寿命不长了,随时都会死亡。危,危弱;浅,时间短。 11. 朝不谋夕亦作“朝不虑夕。”早晨不能谋及晚上。形容形势或事情危急,难以预料。 12 .相依为命相互依靠过日子,谁也离不开谁。

《陈情表》教案

《陈情表》教案12 〖必修五〗〖原创〗陈情表〖作者/会员名〗青草味儿〖Email〗zhongyu1234@https://www.doczj.com/doc/9219132456.html,陈情表省丹中朱栎霞[教学目标]:1、熟读全文,掌握文中出现的重要的实词、虚词、古汉语句式。2、引导学生体会作者至真至诚的亲情忠情;深入体会文章凄切婉转的陈情技巧。3、鉴赏本文融情于事的表达和形象精粹的语言。[教学重点]:重 要的古汉语语词知识。[教学难点]:理解作者当时的处 境和李密祖孙间真挚深厚的感情。[教读方法设计]:本 文是一篇抒情性很强的传世名作,宜采取多种方法反复 诵读;对难于理解的段落,可以采取研究性学习策略, 提供相关研究资料;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让学 生在自学和讨论中获取新知。[教学时数]:3课时[教学 过程]:第一课时[教学内容]:熟悉课文,掌握古汉语语词知识,理清课文思路。[教学过程]:一、专题介绍导入李商隐《锦瑟》中写到:“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情”内涵丰富,有令人难忘的亲情,有刻 骨铭心的爱情,还有温馨动人的友情。阅读第二专题的 文章,体会其中的喜怒哀乐,可以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引领我们更好地去认识人生。本专题分三个板块:“如 泣如诉”、“执子之手”和“旧日时光”,分别对应着

亲情、爱情和友情。宋人赵与时曾说:读《出师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忠,读《陈情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孝。可见本文言辞之恳切,情感之真挚。二、解题:1、阅读 注释1,掌握必备信息:犍为洗马陈:陈述表:古代 臣子向君主奏事陈情的一种文体。2、结合注释1,思考:①、是谁陈情?李密:以孝闻天下的旧臣②、向谁陈情?晋武帝(晋武帝司马炎靠野蛮杀戮废魏称帝,为人阴险多疑。建国初年,为笼络人心,对蜀汉士族采取怀柔 政策,征召蜀汉旧臣到洛阳任职。)以杀戮夺天下的新君③、陈什么情?向君王上书陈述祖母刘氏年老多病,无 人侍奉,暂不能应征,请求辞官终养祖母的衷情。辞不 赴命、供养祖母④、思考(不必回答):如果你是李密,你会如何来陈述呢?(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示之以忠)三、通读全文,把握全文感情基调:1、结合注释自读,读准每个字音,并把握重点词字义。请学生黑板上注音,齐读两遍。2、指导学生朗读全文,概括每段大意并提醒学生注意各段的感情基调。第一段:凄苦,悲凉;不幸家境第二段:感激,恳切;两难境地第三段:真挚,诚恳;不仕情由第四段:忠诚,恳切,期待。真 实心境3、有感情地诵读。四、分析课文1、结合注释 自读,标出重点字词,同桌间互译。2、由一组学生找出重要的实词、虚词,并连同词义大声读出。教师明确重

《陈情表》教案范文10篇

《陈情表》教案范文10篇 《陈情表》教案篇1 一、导入新课: 这节课我们来继续学习李密的《陈情表》。 宋代学者说:“读诸葛亮《出师表》不堕泪者,必不忠;读李密《陈情表》不堕泪者,必不孝。” 《古文观止》也评价,这篇__吐露的是“至性之言,自尔悲恻动人”。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感受这篇流传千古的至孝美文。 二、读课文 文言文学习最好的方法就是诵读,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朗读这篇__。诵读 时要注意读准字音,读清句读,读出你领悟到感情。(教师范读,学生朗读前教师先进行朗读指导,学生读后要稍加点拨) 三、分析__ 这篇__的题目是“陈情表”,“表”这种文体,我们在初中就接触过,学习过《出师表》,表:古代一种文体,是古代臣属给君王的上书,内容多为劝谏、辞免、庆贺、贡物等。它与一般上书奏折的不同之处在于,它常含有表示陈情、诉说心曲的意思。 1 ) __既然课题为《陈情表》,是谁陈情? 明确:李密( 224 - 287 ),西晋犍为武阳人,又名虔,字令伯。少时师事著名学者谯周,以学问__著名于世。曾出仕蜀汉担任尚书郎,屡次出使东吴,很有才辩。晋武帝征为太子洗马,李密以祖母年老多病,辞不应征。

2 )向谁陈情? 明确:晋武帝。晋武帝司马炎靠野蛮杀戮废魏称帝,为人阴险多疑。建国初年,为笼络人心,对蜀汉士族采取怀柔政策,征召蜀汉旧臣到洛阳任职。 3 )陈什么情? 明确:向君王上书陈述祖母刘氏年老多病,无人侍奉,暂不能应征,请求辞官终养祖母的衷情。 4 )但我们需要知道的是,李密陈情的对象不是一般的读者,而是靠杀戮和阴谋夺得政权,为人阴险多疑的晋武帝司马炎,那李密要如何去构思这样一篇__,如何去表达才能既不招祸,又达到自己的目的,让皇上答应他的请求呢。在李密写给晋武帝的这篇表文中,主要是牵涉到了三个人物,他们是(祖母、晋武帝和李密自己), 那围绕着三个人物的关系,李密都陈述了哪些方面的情呢? 明确:文中李密陈述的自己对祖母的孝情,对晋武帝的忠情,还有自己内心当中因身世凄苦,因不能做到忠孝两全而产生的苦情、为难之情。 研读课文的第一段。 5 )看看李密是如何来陈述这些“情”打动晋武帝的。 开头两句“臣以险衅,夙遭闵凶”,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我因为命运不好,从很早的时候就遭遇了不幸的事情。) 这句话在这一段中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总摄、统领的作用,统领全段)为什么说是统领全段呢?李密都遭受了那些不幸? 明确:四层不幸 一层:父死母嫁。

陈情表教案全国一等奖

陈情表教案全国一等奖 《陈情表》教案 一、教材: 新修订的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在课程中要落实核心素养,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我们在教学中,要结合具体的内容,将核心素养渗透到各个环节中。 《陈情表》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第二单元的最后一课。本单元学习的是古代的抒情散文。前面学的三篇分别是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王勃的《滕王阁序》、庄子的《逍遥游》,这三篇都是作者有感而发,借人、事、景、物抒发自己的情怀,而《陈情表》是晋朝的社会名士李密向晋朝的新任皇帝司马炎抒发自己因祖母生命垂危而不能就职的先尽孝后尽忠的情怀,抒情的对象是皇帝,措辞上就要更加委婉含蓄。本文是一篇文言文,学习文言文首先要过语言关,积累文言知识,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再深入一层,把握文中抒发的情感及抒情的方式。 本文用三课时来学习,第一、二课时熟读课文,积累文言基础知识,疏通文意,指导学生背诵,第三课时小结全文,分析文中蕴含的多种情感,领会精彩的论辩艺术,赏析写作手法。本教学设计是第三课时的。 我们学校是一所农村的普通中学,大多数学生学习习惯比较差,

学习意识淡漠。教学中,不能急于求成,不能要求过高,要低起点小步子。这是本单元的最后一课,学生有了前面所学知识的积累,加上老师的指导点拨,可以完成教学任务。 根据课标要求、教材内容和学生情况,制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分析理解文中蕴含的多种情感。 2、领会本文精彩的论辩艺术。 2、赏析本文陈情于事、寓理于事的构思艺术 过程与方法: 疏通文意,分析理解作者的复杂情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作者对祖母至真至诚的孝心,并转化为自己的一种情怀 教学重点: 分析理解作者的孝情和忠情,学习作者的孝心 教学难点: 领会作者从感化入手以情感人,以理服人,示人以弱的论辩艺术 二、教法: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与备课组老师多次讨论修订而成。 1、讲解法:对于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疑难问题老师要作必要的讲解,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 2、点拨法:学生在思维过程中遇到障碍的地方,老师要引导学

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三单元第9课 《陈情表》教学设计

《陈情表》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陈情表》选自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三单元第9课的课文。李密至孝,与祖母相依为命,写此奏章,陈述自己不能奉诏的原因,提出终养祖母的要求。文中所写,皆是真情实意,为了唤起晋武帝的怜悯之心,李密不是直陈其事,而是凄切婉转地表明心意。具体地讲,就是围绕“情”“孝”二字反复陈述自己家庭的不幸,和祖母相依为命的苦况亲情,从而表达对新朝宠遇的感激涕零,以及孝顺祖母的哀哀衷情。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继续指导学生积累常用的文言词语和相关文化常识 2、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赏析本文文思缜,脉络分明,陈情于事、寓理于情的构思艺术和骈散结合形象生动的语言艺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体会作者至真至诚的亲情忠情; 三、重点难点 1、重点:指导学生熟读课文,背诵第一、三段,整体感知课文大意; 指导学生积累文言词语及相关常识。

2、难点:引导学生赏析本文文思缜密,脉络分明,陈情于事、寓理于情 的构思艺术; 引导学生赏析本文形象生动骈散结合自然精粹的语言。 四、教学环节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题 以简介作者及后人对该文的评价导入。 李密自幼丧父,母改嫁,赖祖母刘氏抚养无人。李密侍奉祖母甚孝,故以“孝”名于乡里。李密为人刚正,颇有文名,年轻时曾仕蜀汉,表现出相当高的外交才能。晋武帝为稳定局势,打起了“以孝治天下”的旗号。为此李密曾被地方推荐为“孝廉”和“秀才”,但他因侍奉祖母而未去应召。后来晋武帝征召他为太子洗马,催逼甚紧,于是写下了《陈情表》这篇表文,再次以祖母年高无人奉养为理由婉言辞谢。 文章言辞恳切,真挚动人。古人言“读《出师表》不哭者不忠,读《陈情表》不哭者不孝”。千百年来,人们常以“忠则《出师》、孝则《陈情》”相提并论,可见李密的《陈情表》具有相当强烈的感人力量。 二、熟读 1、指导学生朗读全文,提醒学生注意各段的感情基调。 第一段:凄苦,悲凉; 第二段:感激,恳切; 第三段:真挚,诚恳;

有关《陈情表》教案3篇

有关《陈情表》教案3篇 《陈情表》教案篇1 一、教材分析: 《陈情表》是人教版高中语文第四册第五单元的讲读课文。本单元的四篇课文都属于中国古代散文。单元教学目标主要有三:一是通过诵读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二是在熟悉内容的基础上鉴赏__的语言特色,三是体会古代散文在记叙中兼以议论或者抒情的特点。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熟读课文,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背诵全文。 (2).理解“险衅、夙遭闵凶、见背、门衰祚薄、茕茕孑立、夙婴疾病、乌鸟私情”等文言词语。 (3).积累成语:茕茕孑立、形影相吊、零丁孤苦、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保卫危浅、朝不虑夕等。 2、能力目标

(1)品味作者在叙述中蕴含的真切情感,理解“忠”“孝”的含义。 (2).鉴赏哂文直抒真情、不加雕饰又用词得体的写作技巧。 (3).学习__结构思路的缜密、严谨及语言表达的准确和生动形象。 3、德育目标 通过分析让学生理解“孝”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体会李密的言外之意,即对统治者的反抗精神。 三、教学重点 1.在反复诵读中体会作者字里行间蕴含的真切情感。 2.体味__用词的精练、准确和生动形象。 3.把握文意,背诵全文。 教学难点 通过对文句的理解,剖析“情”的含义,即:苦情、亲情、忠情。体会作者融情于事的巧妙手法。 四、学情分析 本课面向高二年同学,经过一年的学习,他们已经具备自主学习浅近文言文的能力。能够扫清字词障碍,理清行文思路。

五、教学方法 新课程教学要求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再结合本课时的教学内容,参考学生的实际特点,制定本课时的主要教学方法如下 1、点拨法。点拨重要的字、词、句,使学生积累字词;学生在质疑讨论时,老师在必要时进行点拨,引导学生深入体会作者的苦情、孝情、和因进退两难而产生的忧惧之情。 2、诵读法。在反复的诵读中,体会作者在叙述中蕴含的真挚情感。 3、质疑讨论法。学生自由质疑,讨论,培养思考提问的学习习惯,培养自学能力 六、课前准备 1、学生的学习准备:工具书,课内资料课外查阅有关资料 2、教师的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课后延伸拓展学案。 3、教学环境的设计和布置:教室里多媒体打开学生分组坐好 七、课时安排:

《陈情表》教案-1

《陈情表》教案 《陈情表》教案锦集七篇 《陈情表》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熟读全文,掌握文中出现的重要的实词、虚词、古汉语句式; 2.鉴赏本文融情于事的表达和形象精粹的语言; 3.深入体会文章凄切婉转的陈情技巧 教学重点:重要的古汉语语词知识 教学难点:理解作者当时的处境和李密祖孙间真挚深厚的感情 教学方法:作为教读课,选择串讲的方式,突出朗读,以期能做到既落实知识,又能体会文章之美课时安排为两课时要重点做好预习工作 教学步骤: 一、导入: 新年寄语: 同学们,我们分开虽不是一年半载,但也有一个多月,没有一日不见兮如隔三秋的缠绵,但见到你在们倍感亲切!在此要送给大家新年的祝愿: 愿鲜花和祝福属于我的学生! 希望女孩们成为亭亭玉立的超级女生! 愿男孩们成为虎虎生威的绝对男人! 祝你们的亲人朋友一切平安!祝我的楚楚健康成长! 希望你们的胃口好,别再再生病 希望你们面对坏人绝不手软! 面对“诱惑”绝不心跳

新年可不能老想打电子游戏哟 愿你们团结向上,和睦相处! 苏轼说 读《出师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忠; 读《陈情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孝; 读《祭十二郎文》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友 从表字我们可以看到什么样的文体: 章以(感)谢(皇)恩,奏以按劾(检举揭发),表以陈(述自己的请求)情,议以执异(提出不同的见解) ――刘勰《文心雕龙》 《出师表》是诸葛亮向当时的蜀汉后主陈述请求的奏章,我们回忆一下,想一想诸葛亮二十一载的岁月流逝,他既要孝忠先帝,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知道自己的胜算不多,不可为而为之,你可以想象他那时的心情有多复杂,所以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就在诸葛亮死后不足一百年的晋朝,有一篇奏章却足以和出师表相比,就是《陈情表》千百年来,人们向以忠则《出师》孝则《陈情》相提并论 《古文观止》曾有这样的评价: “历叙情事,俱从天真写出,无一字虚言驾饰……至性之言,自尔悲恻动人” 接下来让我们哲学欣赏这篇至情至性的文章 二、听录音 听读思考 1、谁向谁陈情 2、陈什么情? 3、在什么情况下陈情? 4、效果如何?

《陈情表》教学设计一等奖4篇

《陈情表》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体会作者至真至诚的亲情忠情。 2.引导学生赏析本文行文思缜,脉络分明,陈情于事、寓理于情的构思艺术和骈散结合形象生动的语言艺术。 教学重难点: 本课主要是以情动人,在指导学生在反复诵读之后,让学生找出叙述作者苦情、亲情、忠情的语句,进而分析作者叙事陈情怎样逐层深入,达到乞终养的目的。 教学方法: 朗诵法、讨论法 一、导语设计: 读《出师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忠;读《陈情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孝;读《祭十二郎文》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友。(苏轼语)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陈情表》这篇文章,感悟李密所陈述的情。 二、赏析构思艺术 1、讨论:在陈请终养祖母这个要求时,李密碰到了什么困难? 引导:“臣之进退,实为狼狈”,处于忠与孝的矛盾中。 进一步引导:什么地方写了“孝情”? 第一段,请一二组同学朗读第一段,在第三段中找一句话来概括这一段的意思。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 进一步引导:什么地方写“忠情”?

第二段,请三四组同学朗读第二段,也在第三段中找一句话来概括这一段的意思。过蒙拔擢,宠命优渥。 2、祖母情深似海,圣上恩重如山;在这样一个二难的境地里,李密是被动的,言辞稍有不慎,不仅达不到陈请的目的,还有可能招来杀身之祸。下面我们来看看李密是如何化解矛盾,变被动为主动的。 提示:作者首先陈述个人遭遇,祖母情深,作为陈情依据;继写进退两难的狼狈境地,博取晋武帝的同情。再抬出“孝治天下”的理。 3、思考:假设你是晋武帝与李密面谈,此时在此处李密直接提出了终养祖母的请求,你晋武帝能不能一两句话就把李密驳得哑口无言? 引导:晋武可能会说,既然你要终养祖母以尽孝心,为什么在蜀汉你又出来做官呢? 因此,李密深知,这段历史是不能回避的,只能剖明自己心迹:一仕伪朝“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二在圣朝“宠命优渥,岂敢盘桓”让晋武明白自己的忠心。 4、朗读思考:李密最后提出解决尽孝与尽忠两者矛盾的办法是什么?他是怎样提出这个办法的? 引导:作者以列数字作对比的方式提出了先尽孝后尽忠这一解决矛盾的办法,合情合理,再加上李密在最后再表忠心,不容晋武帝置疑,不得不答应李密的陈请。 提示:尽忠日长,尽孝日短:先尽忠后尽孝。(投影) 5、小结:将本文的第三段和第一段调整一个位置,先讲理后讲情好不好? 引导:出于情,归于理,先动之以情,再晓之以理,陈情于事,寓理于情。总之,全文首先陈述个人悲惨遭遇及家庭凄苦,突出母孙的特殊关系,作为陈情

《陈情表》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二必修五)共3篇

《陈情表》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 二必修五)共3篇 《陈情表》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二必修五)1 《陈情表》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二必修五) 一、教学内容 本次教学内容为《陈情表》。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1)了解《陈情表》的背景、历史和作者的生平。 (2)理解《陈情表》的主要情节和思想内容。 (3)掌握名言警句,化用经典台词。 2. 能力目标 (1)通过本文的阅读,提升自身的文学鉴赏能力。 (2)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学会运用经典名句。

(3)学会自主探究和分析历史事件的背景和发展。 3. 情感目标 (1)学生能够感受到陈寿的孝心和报国精神。 (2)引导学生了解历史人物的生动形象,激励学生的爱国热情。 三、教学重点难点 1. 教学重点 (1)掌握《陈情表》的主要情节和思想内容。 (2)学会自主探究和分析历史事件的背景和发展。 (3)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学会运用经典名句。 2. 教学难点 (1)理解文章背后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2)学会运用经典名言引领思考。 四、教学方法

1. 探究式教学法:鼓励学生运用自身的知识、技能和思维能力,探究文本背后的文化、历史和人文内涵。 2. 多元化学习法:充分利用多媒体、课外阅读和小组合作等多种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3. 贴近生活实践法:通过呼应社会、实际和生活的话题和现象,引导学生了解和发掘人生的价值和意义。 五、教学过程设计 1. 热身(10min) 通过观看历史纪录片、看图片、听音乐等多媒体手段,导入本次课程,让学生了解《陈情表》写作的背景和历史,对唐朝末年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状况进行简单的介绍,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2. 讲授(30min) 通过老师的讲解和学生的讨论,介绍《陈情表》的主要情节和历史背景,引导学生关注文章的重点,掌握作者在文中的表达方式和思想。 3. 阅读(40min) 在小组内,学生自主阅读《陈情表》,进行交流和讨论,切换

高中语文_陈情表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陈情表》课标分析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阅读古今中外优秀的诗歌、散文作品……用历史眼光和现代观念审视古代诗文的思想内涵,并给予恰当的评价。”“注意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现作品意蕴,不断获得新的阅读体验。” 本文是一篇以情动人,以情感人的文章。全文虽不足500字,却成为千古传颂的抒情佳作。文章叙述了自己幼年的不幸遭遇,家中的孤苦情况和祖母对自己的辛勤抚养,真挚地表达了祖孙二人相依为命的感情,详尽委婉地说明了自己屡次辞谢晋朝征召的原因,既表达了对晋朝皇帝的感激之情,又申述了终养祖母以尽孝道的决心。 情真、情深是文章感人至深、催人泪下的根本原因。所以,这篇文章非常适合朗读和作为情感教育的素材对学生进行人文熏陶和感染。而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学生对于文言文缺乏学习兴趣,感觉枯燥乏味,读起来拗口难以理解。这节课试图研究的问题是:1、怎样让学生把握文言文学习的方法及习惯;2、如何寻找一个突破口使学生更易于接受文本并深入体味情感主旨。 《陈情表》教材分析 一、教材分析 《陈情表》是鲁人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第三册第一单元“至爱亲情”话题的第一篇,属于古代抒情散文,由晋初散文家李密写成。苏轼曾说过:“读《出师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忠;读《陈情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孝;读《祭十二郎文》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友。”可见它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地位。它文质兼美,利于学生在反复诵读中积累常用文言词语和相关文化知识,体会作者的真情实感,在讨论质疑中培养探究能力。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反复诵读,积累文言知识点,积淀文言语感,提高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能力目标: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加强合作探究,体悟主旨,增强思辨能力。 情感目标:引导学生体会当时李密的处境和祖孙间真挚深厚的感情,正确认识“孝”,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