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海油并购尼克森事件解读

中海油并购尼克森事件解读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9b19127187.html,

中海油并购尼克森事件解读

作者:马强

来源:《时代金融》2013年第17期

2013年2月26日,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以下称中海油)宣布完成收购加拿大油气公司尼克森(Nexen)的交易,收购对价约151亿美元。该项并购是迄今为止中国企业在海外最大金额的收购,也是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加拿大金额最大的外资收购案。

关于这次并购,中外各界有不同的声音,国内有人认为该并购是中海油在全球战略上取得的一大胜利,也有人认为该并购溢价太高,在加拿大同样如此,2012年9月举行的股东大会上,Nexen股东投票赞成收购,但是加拿大机构调查显示,多数民众并不支持该收购,本文将对这次交易进行解读。

一、并购双方及并购事件简介

(一)中海油简介

中海油是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的控股子公司,该公司于1999年8月在香港注册成立,并于2001年2月27日和28日分别在纽约证券交易所和香港联合交易所挂牌上市,中海油是中国最大之海上石油及天然气生产商,亦为全球最大独立油气勘探及生产商,中海油的主要业务为勘探、开发、生产及销售石油及天然气。2012年公司净产量342百万桶油当量,总资产4561亿元,净利润约637亿人民币。

(二)尼克森简介

尼克森公司成立于1971年,在多伦多和纽约两地上市,总部位于加拿大卡尔加里,是加国第十四大油气公司。其核心业务为:加拿大西部的油砂、页岩气,英国北海、西非海上及墨西哥湾深水海域的常规油气项目。净产量20.7万桶每天,1P净储量9亿桶,截至2012年12

中海油成功收购尼克森(二):交易动机及后续影响

中海油成功收购尼克森(二):交易动机及后续影响 中海油方 尼克森虽然经营欠佳,但家底依然殷实。根据双方本次交易的《最终协议》,尼克森的证实储量为9亿桶油当量,概算储量为20.22亿桶油当量,潜在资源量为56亿桶油当量。如果收购成功,中海油整体将获得约20%的产量增长,以及约30%的证实储量增长,储采比也将由9.6年增至10.3年,大大缓解了外界对其储采比逐年下降的担忧。 收购尼克森之后,中海油的资产将覆盖全球各大洲,并能弥补在非常规油气领域资产和技术的双重不足,同时借助尼克森的深海开采技术加强自己的海上优势。中海油还宣布,将依托尼克森的管理团队,在加拿大卡尔加里打造中海油在北美和中美洲的管理平台。 中海油已在其根据地面临国内两大石油巨头的直接竞争。2008年,中石油和中石化即已获得海上原油勘探开采牌照。两大巨头的下海,无疑使中海油这家全球唯一专注海上油田开发的公司面临压力。中海油近年不遗余力地加快打造“深水舰队”,以求巩固优势。因此,对尼克森深水项目的兴趣自然成为中海油的题中应有之义。 同样令中海油感兴趣的,还有页岩气开采技术。几十年来,因为后发劣势,在中国非常规油气资源的开发竞赛中,中海油已明显落后于中石油与中石化。一位业内资深观察家向《财经》记者指出:“非常规资源开发是世界潮流,如果中海油在这方面没有实质性成果,后面就会很艰难。” 科尔尼公司全球合伙人Bernhard Hartmann告诉《财经》记者,如果收购成功,随着所有权的转移,中海油将成为尼克森项目的作业者。这标志着前者将在项目进度掌控和油产获取中有更大发言权。 按中海油的计划,尼克森管理团队将被保留,从而使其国际化管理、技术和经营能力获得利用。与此同时,将在尼克森总部所在地卡尔加里建立中海油的中、北美洲总部,从而获得海外最大的资产管理平台,管理尼克森及中海油在加拿大、美国和中美洲的全部资产。尼克森在英国、美国和其他国家的资产将继续由其当地办公室进行管理。 同样重要的是,尼克森的主要资产均位于法治健全并有良好财税制度的经合组织(OECD)国家。这些都属于中海油眼里的“最好的境外投资目的地”。 然而,对于中海油收购尼克森后“一揽子”获得的油砂、页岩气、深海油气等各项资产的开发前景,业界的质疑之声仍广泛存在,其中针对油砂资产的诟病最多。瑞银香港的一份报告显示,经美国证交委认可的尼克森石油储量中,64%是加拿大油砂资源,22%为英国北海深海油气资源。 《石油与天然气》(Oil & Gas Journal)加拿大的油砂资源曾被视若珍宝,但目前已风光不再。 曾经估算,阿尔伯塔省的油砂中可开采出1745亿桶石油,仅次于沙特阿拉伯2640亿桶的估计储量,可满足加拿大250年的需要。而该省的石油资源量可能达1.6万亿桶!美国前副总统切尼牵头编写的白宫2001年《国家能源政策报告》,曾把加拿大油砂称作“维持北美能源和经济安全的支柱”。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经验教训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9b19127187.html,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经验教训 作者:梁卓卿 来源:《金融经济·学术版》2013年第05期 摘要: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行为受国内外众多因素的影响,不可避免的存在诸多风险和困难。其背后激烈的市场竞争和锋芒的政治角力,很值得我们去剖析,并从中吸取经验和教训。本文将通过对比中海油成功收购尼克森和中铝并购力拓失败两个案例,总结中国企业海外并购道路上成败的原因,以期对将要“走出去”的中国企业有所借鉴。 关键词:海外并购;中海油;尼克森;中铝;力拓 2013年2月26日,迄今为止中国企业最大的一笔海外收购正式收官,中海油以151亿美元的巨额“聘礼”终于把加拿大“新娘”尼克森娶进了门。当然,尼克森也带来了丰厚的“嫁妆”:中海油年产量有望提升两成以上,并可以进入更广阔的国际平台。自上世纪末中国政府正式提出“走出去”战略以来,十余年间中国企业频频在海外并购市场上出手,刮起了一股海外并购的中国风。据商务部统计资料显示,我国海外并购总额已经从2002年的2亿美元,迅速上升至2012年的652亿美元。然而,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并非一帆风顺,七年前,中海油185亿美元并购美国尤尼科公司,最终功败垂成、饮恨而归;2009年曾有希望创造当时中国最大海外并购 案的中铝注资力拓一事,以失败告终……如今我们为中海油收购成功欢欣鼓舞的同时,也应对当前企业“走出去”面临的风险和困难有充分认识。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行为受国内外众多因素的影响,不可避免的存在诸多风险和困难。其背后激烈的市场竞争和锋芒的政治角力,很值得我们去剖析,并从中吸取经验和教训。本文将通过对比中海油成功收购尼克森和中铝并购力拓失败两个案例,总结中国企业海外并购道路上成败的原因,以期对将要“走出去”的中国企业有所借鉴。 一、中铝并购力拓失败,中企“走出去”受挫 1、中铝并购力拓案始末 2008年2月,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铝”)注资140亿美元购买力拓(Rio Tinto)矿业公司(简称“力拓”)9%的股权。这笔投资曾代表中国当时最大的单笔海外投资,有效地挫败了必和必拓用1470亿美元购买力拓的大胆举动。 然而,故事还远没有结束。中铝在2009年2月再次计划注资195亿美元,将其在力拓的整体持股比例增持到18%,与力拓结成战略伙伴关系。主要原因是2008年下半年爆发了金融危机使得有色金属价格大幅下跌,力拓公司面临严峻的需求减弱,债务资金的大量占用使力拓集团陷入财政困难,公司负债387亿美元,其中包括即将到期的189亿美元贷款。而此时,由于中国经济发展对资源和能源的刚性要求,中铝集团也急需在海外谋求较为稳定的原料供应

中海油收购加拿大尼克森案例分析

中海油收购加拿大尼克森案例分析 2012年7月23日,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简称“中海油”)发布公告称,将以现金151亿美元(约合人民币964.44亿元)收购加拿大尼克森能源公司。这是2005年中海油180亿美元收购优尼科失败后,迄今为止中国实施的最大一桩海外能源收购交易。 发布公告当日,尼克森在纽约证券交易所股价收盘报收25.9美元/股,上涨幅度达51.82%。目前尼克森市值约137.1亿美元,市盈率约29倍。7月24日,中海油在香港交易所股价收盘报收14.82港元,下跌4.02%,显示市场对于高溢价收购的担忧。 一、并购背景 1.并购方——中海油: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简称“中海油”)是中国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直属的特大型国有企业(中央企业),也是中国最大的海上油气生产商。 中海油成立于1982年,注册资本为949亿元人民币,总部设在北京,现有98750名员工,有天津,湛江,上海,深圳四个上游分公司。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在美国《财富》杂志发布2014年度世界500强企业排行榜中排名第79位。自1982年成立以来,中国海油通过成功实施改革重组、资本运营、海外并购、上下游一体化等重大举措,企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综合竞争实力不断增强,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由一家单纯从事油气开采的上游公司,发展成为主业突出、产业链完整的国际能源公司,形成了油气勘探开发、专业技术服务、炼化销售及化肥、天然气及发电、金融服务、新能源等六大业务板块。 2.被并购方——加拿大尼克森公司:

尼克森(Nexen)公司成立于1971年,在多伦多和纽约两地上市,总部位于卡尔加里,该市是加拿大西南部的阿尔伯塔省(Alberta,加拿大油气资源最富集地区)省会,拥有约3000名员工,是加拿大第十四大石油公司。其专注于三项发展战略:加拿大西部的油砂、页岩气及主要位于北海、西非海上及墨西哥湾深水海域的常规油气勘探与开发。尼克森的资产包括勘探、开发和在产项目,分布于加拿大西部、英国北海、尼日利亚海上、墨西哥湾、哥伦比亚、也门和波兰。常规油气、油砂和页岩气为其三项核心业务。 2012年9月20日,尼克森股东批准中海油对其收购协议。2012年12月7日,加拿大联邦政府批准中海油收购加国联邦石油企业尼克森,该笔交易是近年来中国石油企业在海外的最大金额收购。 3.并购背景——尼克森经营不善和中海油发展战略的需要: (1)尼克森经营不善: ①本身因素 从资产构成看,尼克森是一家典型的非常规油气公司。由于非常规油气开发投入高且对油价波动更敏感,此类公司在全球经济低迷之际更易受到资金短缺的影响。 财报显示,尼克森2008年净收入为17.15亿加元,2009年暴跌至5.36亿加元,2010年升至11.27亿加元,2011年又跌至6.97亿加元。公司经营性现金流也波动剧烈,2008年为43.54亿加元, 2009年18.86亿加元,2010年23.92亿加 元,2011年24.97亿加元。 科尔尼管理咨询公司董事程鹏指出,非常规油气公司很少能成长为大型的NOC(国家石油公司)或IOC。它们的专长不是项目管理和融资,而是技术。

中海油并购加拿大尼克森成功后管理文化因素分析

中海油并购加拿大尼克森成功后管理文化因素分析 杨健菲国商1041班100200404519 2012年7月23日,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简称“中海油”发布公告称,将以现金151亿美元(约合人民币964.44亿元)收购加拿大尼克森能源公司。该笔交易还需尼克森股东和监管部门审批通过。中海油该笔交易若最终完成,这将是2005年中海油180亿美元收购优尼科失败后,迄今为止中国实施的最大一桩海外能源收购交易。 一、并购带来的机遇 通过这则案例,我们不禁会思考,如果这次收购取得成功,我们将得到什么呢? 如果中海油成功收购尼克森,它的年产量将跃升五分之一,已探明和概略储量将增加三分之一以上。根据麦格理银行(Macquarie Bank)的数据,以现有产量水平计算,中海油的储备寿命将由此延长至18年以上。除了位于加拿大的油砂(占尼克森已探明和概略储量的70%),中海油还将把尼克森位于北海(North Sea)、墨西哥湾(Gulf of Mexico)和尼日利亚的资产收入囊中。这样,中海油的海外产量占比将从2011年的六分之一升至三分之一。中海油将成为墨西哥湾大量租约的所有者,并成为那里数个油井的作业方。 除此以外,与以往中国石油企业在海外并购上游资产主要集中在亚非拉等地区不同,此次中海油谋求并购的尼克森的股权主要资产都分布在北海地区。作为全球最重要的非OPEC石油生产区之一,北海地区另一重要的价值是其在西方主导的石油金融市场中发挥的独特作用。此次中海油并购尼克斯的努力如果成功,意味着中海油朝着主动利用基准定价机制迈出了积极的一步。 北海布伦特原油基准价格,是世界上主要的几种石油基准价格之一,全球跨国贸易石油中大约有60%的交易参考这一基准价格。北海布伦特原油基准价格主要以北海地区四种原油(BFOE)的每日石油报价经过加权计算得出。这四种原油分别是布伦特(Brent)、福尔蒂斯(Forties)、奥塞贝格(Oseberg)和伊科菲斯克(Ekofisk)原油。而福尔蒂斯原油大约有40%主要来自离英国阿伯丁海岸东北方向96公里的Buzzard油田。 此次中海油力图并购的尼克森公司正是Buzzard油田的运营商,并拥有该油

中海油收购尼克森再遇阻 国企海外并购需更灵活

中海油收购尼克森再遇阻国企海外并购需更灵活 2012年10月18日08:51 来源:中国证券报 或许很多人都没有想到,中海油对加拿大油气公司尼克森的收购之路会如此“坎坷”。继遭到美国国会议员阻挠和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调查之后,收购半路再次杀出了个“程咬金”——加拿大政府10月11日发表声明,将审批中海油收购尼克森申请的期限延长30天至11月11日。 政治博弈、经济利益、国家安全……美、加两国的“纠结”耐人琢磨;另外,光伏“双反”、华为与中兴被调查亦在无形中为此笔收购增添了压力。业内人士称,由于美国大选等因素,美国对中海油收购案的调查或许还将拖延,而加拿大面对政治和经济的双重压力也是摇摆不定。中海油需要在等待过程中积极游说,尽可能多地争取到各方支持。 这笔堪称中国最大金额的海外公司收购案胜算几成?中国企业“出海”并购的风浪究竟有多大?中国证券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其实,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操作已相当规范,也更加理性,但在资源所在国缺乏本土化力量和长年运营经验方面的确存在“短板”。当前海外并购环境日趋复杂,门槛逐渐提高,面对新形势,中国企业的并购方式也需要更加灵活、适当“讨巧”。 批不批很纠结 2012年7月23日,中海油宣布以每股27.5美元现金作价,收购尼克森公司的普通股,交易金额为151亿美元。目前已获尼克森公司股东大会批准,如获加拿大政府批准,这将是中国最大金额的海外公司收购案。 但据公开报道,自该收购宣布以来,加拿大最大反对党新民主党一直持反对意见,认为国家资产不应落于中国国有企业手中。而根据《加拿大投资法》,资产价值超过3.3亿加元(约合3.36亿美元)的收购交易须经联邦政府审批,以确保交易能让加拿大“净受益”。加政府最新声明称,按照该法,对初始的45天审批期限延长30天并非不寻常,如果投资者同意,还可以再次延长,审批决定将在延长期内做出。 “其实,加拿大政府也很纠结。”迈哲华咨询公司能源总监曹寅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一方面,由于该项目涉及加拿大、美国、英国等多地资产,加政府不能只顾自己想法,还要看各国尤其是美国的“脸色”,且加拿大国内也有很多政治利益纠纷,一些保守派、右翼派对中国并不友好;但另一方面,“页岩气革命”使美国基本实现本土油气自给,不需要再依赖加拿大的油气进口,加拿大亦急需找到新买家。“多股力量交锋,其内部也是争论不休,延长30天也是为了缓冲。” 另一厢,加拿大的“老伙伴”美国也显得极为举棋不定,甚至刻意拖延。先是有多位美国议员提议,要求美国政府阻止这一收购,除非中国给在其国内的美国企业更多公平机会或并购后中海油支付全部的海上石油产地使用费或剥离这些资产等。此后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又以涉嫌内幕交易对该并购案提出调查。有分析人士认为,案件调查或将历时数月,这可能导致并购延期,并使中海油背负上为数不小的贷款和债券利息负担。 “目前看来,美国的审查进程也比较慢。而且,美国的政治生态似乎在右转,过去挺欢迎中国投资的,但从最近系列事件,如光伏“双反”、对中兴与华为的调查等,都表现出对中国企业的不友好。” 曹寅预测,在美国大选前,其参众两院包括美国财团对中海油收购尼克森一案都会十分敏感,谁也不愿意制造出为别人“画饼”的话题,调查也因此一拖再拖。 “可以说,美国的态度直接决定加拿大的态度。但是,大笔投资放在这样一个严重依赖油气资源出口的国家面前,也不无诱惑。”曹寅同时指出,加拿大原油资源包括此次尼克森的很大一部分资源是油砂,这在美国等西方国家并不受欢迎,“但中国不介意”。 7月宣布收购,现已近11月,近四个月的焦灼等待中,美、加态度可谓“雾里看花,水中望月”。中海油应怎么办?曾亲历过三大油海外并购的曹寅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中海油

中海油收购尼克森案例分析

中海油收购尼克森案例分析中海油收购尼克森,除了需要向原有股东一次性支付151 亿美元现金兑价(收购本金)外,还需叠加承接43 亿美元的烂尾债务,此外还包括:无条件留用尼克森所有3000 名管理层和普通员工,定期向加拿大政府报告生产数据,加大资源就地转化率,在卡尔加里创建中海油地区总部,负责管理尼克森及中海油在加拿大、美国和中美洲的资产等一系列苛刻条件。“有点类似于‘打包团购’,商家不可能只把好东西卖给你。”金银岛专业咨询机构的研究员分析说,尼克森背靠加拿大政府及欧美经济体,一方面店大欺客,实施包销制,另一方面,中海油特殊的中国央企色彩,能够最终获得加拿大政府认可并批准,已实属不易。悬疑由此而来:中海油如何消化并购之后带来的巨额债务?如何避免海外投资带来的经营风险?如何实现收购资产的保值升值?如何更好地磨合收购后带来的管理、文化冲突?可以预见,中海油面临的挑战才刚刚开始。烂尾债12 月7 日,加拿大政府宣布,批准中海油以151 亿美元收购加拿大尼克森公司的申请。但由于尼克森在美国、英国和巴西等地也拥有油气资产,所以中海油并购尼克森还需得到美国、欧洲和巴西等监管部门的批准。虽然交易流程并没有走完,业内认为,由于已经获得了尼克森主体资产所在地加拿大政府的路条,意味着并购已基本落定。加拿大工业部长克里斯琴·帕拉迪斯在宣布审批结果的声明

中说:“按照《加拿大投资法》和有关指导方针,中海油已经使我确信,其对尼克森的收购交易符合加拿大利益。” 加拿大总理哈珀随后在记者招待会上说:“我想加拿大人都知道,中国是一个非常大的经济体。事实上,在不远的将来,中国就会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为加拿大人提供无限机会。” 显然,中海油很骄傲。毕竟这是在收购优尼科失败后,终于迈出了国际化步伐的坚实一步。中海油董事长王宜林由此坚信,中海油将因尼克森优良资产及优秀员工队伍的加入受益。他称,尽管中国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遇到政治偏见,但中国政府一直在坚持对外开放政策。换言之,中国的海域可以对外合作,那么国际资源[0.37 -1.35%]和中海油合作也是正常的。更重要的是,这次收购的主体都是上市公司,透明度高,市场表现好,市场运作规范,由此也不难看出,上市公司和上市公司之间的收购符合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美中不足的是,无论是尼克森方面,还是中海油方面,都对本次收购案中未来要由后者承揽的高达43 亿美元的巨额债务构成三缄其口,完全没有对社会特别是国内民众予以告知。”关注此案的一些法律界人士表示。《中国经营报》记者致电中海油集团内部有关部门试图获 知43 亿美元的具体构成,均被婉拒。“目前美国和法国的准入路条均没有到手,而有关43 亿美元的债务明细,涉及尼克森商业机密,也远远没有到应该公开的时候。”该集团内

中海油并购尼克森的绩效分析

中海油并购尼克森的绩效分析 引言: 近些年来,国内企业通过并购海外公司实现国际化发展已经成为一个 热门话题。作为中国石油企业的代表之一,中海油在2024年成功并购了 尼克森公司,这一举动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本文将对中海油并购尼 克森的绩效进行分析和评估,以揭示企业在并购中所取得的成果和面临的 挑战。 一、并购背景 中海油是中国最大的海洋油气勘探开发公司,尼克森则是一家在加纳、科特迪瓦、几内亚、西非近海等地开展油气勘探开发的国际公司。中海油 通过并购尼克森,实现了在西非地区的布局,拓展了海外市场,丰富了公 司的项目组合和企业资源。此外,中海油还希望通过并购提升公司的核心 竞争力,进一步实现公司的国际化战略目标。 二、并购效果评估 1.业务整合 中海油并购尼克森后,两家公司的业务进行了有机整合。中海油在尼 克森基础上成立了中海油尼克森有限公司,继续开展西非地区的油气勘探 和开发。这种整合使中海油在管理和业务上实现了更高的效益和协同性。 从业务整合的角度看,中海油并购尼克森的效果是积极的。 2.资源整合 中海油并购尼克森后,获得了尼克森丰富的海外油气资源和相关设备 设施。这些资源的整合对中海油的业务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通过

并购,中海油扩大了在西非地区的油气勘探和开发规模,增强了公司的市 场竞争力和盈利能力。中海油并购尼克森的资产价值高于并购前,这也验 证了资源整合对企业价值的提升作用。 3.品牌效应 尼克森作为一家在国际油气领域享有声誉的企业,对中海油在国际市 场的品牌建设具有积极的影响。中海油并购尼克森后,该品牌优势传导到 中海油,并进一步提升了中海油在国际市场的知名度和形象。这对中海油 的市场拓展、国际合作以及吸引更多国际投资具有重要意义。 三、面临的挑战 1.文化融合 中海油并购尼克森后,两家公司的文化差异可能导致组织间的冲突和 合作困难。中海油作为国有企业,管理和运营方式可能与尼克森不同,这 将给两家公司的合作带来障碍。为了顺利实施并购,中海油应加强文化融合,提高组织间的协作和沟通效率。 2.战略整合 3.监管风险 海外企业并购涉及到众多国家的法律法规和监管机构的审批,可能存 在监管风险。在并购尼克森的过程中,中海油需严格遵守当地的法律法规,积极与当地政府进行合作,以规避潜在的监管风险,确保项目能够顺利进行。 结论:

中海油并购加拿大尼克森案例分析

中海油并购加拿大尼克森案例分析 中海油并购加拿大尼克森案例是一个典型的海外收购案例。随着中国 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国的国有企业越来越积极地进行海外投资和并购。这 一并购案例为我们提供了很多有益的启示。本文将通过分析中海油并购加 拿大尼克森案例,探讨海外并购的动机、优势和挑战。 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下中海油进行海外并购的动机。一方面,海外市 场是中国国内市场的重要补充。中国国内油气资源供给紧张,而加拿大尼 克森是加拿大最大的石油生产企业之一,具有丰富的油气资源。通过收购 尼克森,中海油可以得到稳定的海外石油供应,降低对国内油气资源的依赖。另一方面,中海油希望通过海外并购提升自身的国际竞争力。加拿大 尼克森拥有国际领先的油田开发和技术管理能力,这对于中海油的技术进 步和海外扩张非常有益。 其次,我们来看一下中海油进行海外并购的优势。首先,中海油具备 充足的资金实力。作为中国最大的国有石油公司之一,中海油有着雄厚的 财力支持,并且可以通过境外融资进一步筹集资金。其次,中海油在国内 油气领域具有丰富的经验和技术积累。这使得中海油在进行海外并购时能 够更好地识别和评估目标企业的风险和潜力。此外,中海油还可以通过与 加拿大尼克森共享技术和管理经验,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然而,中海油进行海外并购也面临着一些挑战。首先,海外并购涉及 到不同的法律、语言、文化和商业环境。这些因素会增加并购交易的复杂 性和风险。中海油需要精心设计并执行交易计划,并谨慎评估交易的政治、法律和风险因素。其次,海外并购也可能面临监管和政策上的风险。尤其 是近年来,一些国家对外国投资进行了限制和限制,这给海外并购带来了 一定的不确定性。最后,如何有效整合和管理被收购公司也是一个重要的

企业并购前后财务绩效比较分析--以中海油并购尼克森为例

企业并购前后财务绩效比较分析--以中海油并购尼克森为例 中海油于2012年2月成功并购加拿大尼克森公司,该并购活动 的财务绩效较为显著,以下对并购前后的财务绩效进行比较分析: 1.收入 2011年,中海油的收入为1,393.70亿元人民币,而尼克森公 司的2011年收入为21.67亿加元。2012年,合并后的中海油收入 为1,814.9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0.30%。可以看出,尼克森的 加入使得中海油的收入显著增长。 2.利润 2011年,中海油的净利润为122.57亿元人民币,而尼克森公 司2011年的净利润为2.24亿加元。2012年,合并后的中海油净利 润为154.7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6.27%。中海油并购尼克森后,净利润也有所增长。 3.资产 2011年,中海油总资产为2,891.85亿元人民币,而尼克森公 司则为29.41亿加元。2012年,合并后的中海油总资产为3,404.72 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7.72%。从合并后的总资产来看,尼克森的 加入增加了中海油的总资产规模。 4.负债 2011年,中海油总负债为1,092.41亿元人民币,尼克森公司2011年总负债为10.42亿加元。2012年,合并后的中海油总负债为1,250.2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4.44%。尽管负债也随着尼克森的 并入而有所增加,但是总体比例没有过多变化。

综上所述,中海油并购尼克森后,公司的财务绩效相较之前有了明显地提升,收入、净利润与总资产均呈增长趋势。但是,对于企业的财务状况而言,财务绩效分析需要考虑更多的因素和指标,不能简单地根据少数几项指标进行判断。

中海油并购尼克森的风险规避及启示

中海油并购尼克森的风险规避及启示 原文作者:牛彦秀 摘要:20XX年中海油成功并购尼克森,是迄今我国完成的最大一笔海外并购交易。本文对案例进行回顾,结合实际对其进行风险评估,确认并购风险,揭示中海油对相关风险所采取的规避措施,从风险角度提出案例启示。 关键词:中海油尼克森并购风险 近几年来,我国越来越多的为了快速扩张并提升知名度,走上了海外并购的道路,但国际经济环境纷繁复杂,海外并购常常蕴藏着巨大的风险,因此规避风险就显得愈发重要。20XX年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海油)成功并购加拿大尼克森石油公司(以下简称尼克森),成为中国至今为止成功完成的最大一笔海外并购交易。本文以此为例,探讨中海油对海外并购风险的规避问题,旨在为其他提供可以借鉴的经验。 一、案例回顾及海外并购风险的种类 (一)案例回顾 20XX年7月23日,中海油发布公告:中海油、买方CNOOC Canada Holding Ltd.(中海油在加拿大设立的一家全资附属公司)及尼克森签订并购协议。根据协议,中海油将通过买方在《加拿大商业公司法》下收购尼克森股份;建议收购总对价约合151亿美元,用以购买尼克森全部的普通股、优先股及股份期权;收购完成后,中海油承担尼克森约合43亿美元的债务。 历时7个多月,20XX年2月26日,中海油获得包括加拿大、欧盟、美国和中国在内的有关当局政府做出的监管批准,成功并购尼克森。 (二)并购风险的种类 中国海外并购过程中主要面临的风险有:并购准备阶段的战略决策风险、政治风险等;并购实施阶段的融资风险等。战略决策风险是指选取并购目标所面临的风险。它是并购能否成功的关键。政治风险是指在国际经济往来中,由于未能预期政治事件的变化而给国际投资活动带来的不确定性。它常常是海外并购的主要阻力。融资风险是指在并购过程中,融资方式、数量、结构的选择对日后财务状况影响的不确定性。这种风险会引起未来的财务结构变动,需要自身消除。 二、中海油并购尼克森的风险评估 风险评估是通过定量与定性的分析方式,对风险是否存在以及风险承受力大

案例作业中海油并购尼克森项目的NPV及IRR分析

案例作业中海油并购尼克森项目的NPV及IRR分析个人案例作业: 中海油并购尼克森项目的NPV及IRR分析 中海油于7月23日对外宣布,已与加拿大第五大石油公司尼克森公司(Nexen)达成最终协议,将以每股27.50美元的价格现金收购尼克森所有流通中的普通股,该收购价格相比7月20日纽约证交所尼克森股票的收盘价,溢价超过60%。中海 油该次并购交易总对价约151亿美元,同时承担尼克森原有的43亿美元债务,这意味着它的并购成本已接近了200亿美元。相较于市场平均50%的溢价率来看,中海油这次付出的成本无疑是比较贵的。但是中海油的高层对此却有不同看法。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总经理、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杨华认为,“报价综合了对尼克森股价的长期跟踪分析及对其净资产价值的判断,合理并具竞争力。中海油和尼克森资产互补,能形成绝佳的战略配合。通过收购,中海油证实储量可增加,,,,产量将增加,,,以上;中海油还将战略性进入海上油气富集盆地(如英国北海)和新兴页岩气盆地,同时巩固其在加拿大油砂、墨西哥湾和尼日利亚海上地区现有地位,公司油气资源配置更趋均衡。” 那么中海油的这次并购到底值不值得,在未来是否可以给企业创造价值,为了 回答这一问题接下来将使用NPV及IRR两个指标对这次收购做出一个定量的分析。由于所有数据来源于网络,因此数据并不是非常的准确,仅能做出大致的估计以帮助对本次收购进行进一步的评价。 根据现有资料显示,尼克森拥有的石油资源主要包括9亿桶证实石油储量,11亿桶的概算储量和56亿桶的潜在资源量。目前尼克森平均日产20万桶,以上所有的原油储量合计约76亿桶,按平均日产20万桶的生产能力,因此以上76亿桶的原油约计可以开采104年。考虑到未来产能扩充的因素,取生产时间为50年。

【中海油收购尼克森与美加能源暗战】中海油并购尼克森

【中海油收购尼克森与美加能源暗战】中海油并购 尼克森 【中海油收购尼克森与美加能源暗战】中海油并购尼克森自2021年并购优尼科石油公司失败以来,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海油)即一直尝试着竞购其他国际知名能源公司以实现企业的跨越式发展。最终苦心不负有心人——2021年7月23日,中海油宣布已经与加拿大第六大能源公司尼克森(Nixon)达成协议,拟以现金151亿美元收购该公司的股权。中海油的收购已经获得了尼克森董事会的支持,但还需要在9月即将召开的股东大会上得到超过2/3多数的认可。由于该公司能源业务分布多个国家,因此,除了加拿大以外,收购案还需要通过美国、英国甚至欧盟等多国政府审核。如果进展顺利,中海油最早能在2021年第四季度完成收购,这笔生意也将成为中国企业最大金额的海外收购案。虽然买卖双方主要是中加两国企业,但背后的博弈却是美加关系的缩影。 “两情相悦”的收购 尼克森能源公司是一家独立的全球性能源公司,在多伦多和纽约两地的证券交易所上市,总部设在加拿大卡尔加里,其主营业务是开采加拿大西部的油砂、页岩气,并对英国北海、西非近海、墨西哥湾深水海域的常规油气进行勘探开发。虽然尼克森拥有丰富的资源储备、一流的开采技术与管理经验,在全球石油定价体系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但公司在过去几年里却频繁遭遇打击。先是在墨西哥湾的石油开采因英国石油公司(BP)漏油事件受挫,尔后在西非海上又发生了代价高昂的钻头折断事故,在长湖的油砂项目产量远低于预期,在也门的项目因其国内战争至今未能恢复。截至2021年末,扣除利息、折旧、税收等费用,公司的净负债额达到利润的3.5倍,市值降至股票账面价值的92%,与三年前相比缩水了近21亿美元,创16年来的最

中海油并购尼克森风险识别及策略分析

中海油并购尼克森风险识别及策略分析 作者简介:孙小雨( 1991.08- ),女,汉,山东人,研究生,财务会计。 李山( 1989.03- ),男,汉,山东人。 自我国加入 WTO 以来,为响应“走出去”战略,国内很多企业开始通过海外收购的方式来实现规模扩张,占据更多的全球市场份额,其中不乏大型的央企。 2013 年 2 月,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海油” )对外宣布已成功并购加拿大 Nexen 石油公司(以下简称“尼克森” ),151 亿美元的交易价格也创下了国内企业并购金额的历史之最。本文将对中海油在并购过程中面临风险和所采取的应对策略做出分析,为今后国企海外并购提供借鉴。 一、收购前双方基本情况 (一)“中海油”概况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 1999 年 8 月在香港注册成立。公司主要在中国沿海从事原油及天然气的勘探、开发与生产活动,海外业务则主要集中在印尼、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其母公司为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是一家直属于国资委的特大型国有企业,也是目前中国最大的海上油气和天然气生产商。

(二)“尼克森”概况加拿大尼克森石油公司于 1971 年成立,总部位于艾伯塔省,在多伦多和纽约两地上市,是一家以石油勘探为主的全球性的能源公司。其业务领域主要集中于三个板块一一常规油气、油砂和页岩气,油气资产遍布全球多地。尼克森具备完整的石油化工产业链,综合效益较为可观。 二、风险识别 (一)政治风险作为国家战略资源,油气具有高度的政治敏感性。根据《加拿大投资法》,资产价值超过 3.3 亿加元的并购案必须由联邦政府审批通过。自中海油 2012年 8月向加拿大政府提出并购申请后,加拿大国内不乏反对的声音。经过 4 个月的等待之后,中海油的审批在 12月 7日得到通过,其间经历了加拿大政府的两次审查延期。审批通过之后,加政府也表态:“未来外国企业想要并购加拿大企业,将面临更为严格的审批程序,尤其是涉及能源企业的并购” 。可见,大型国企进行海外并购的政治风险切实存在,且将来极有可能更为严峻。 (二)财务风险 1.定价风险。企业进行并购时,对目标企业的估值是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根据 2012年7月 23日发布的《中海油达成收购尼克森的最终协议》可知,中海油对尼克森公司的估值如下:协议公布后,这一收购高价引发诸多质疑。中海油以普通股每股 27.5 美元对价收购尼克森,较该普通股上一交易日

中海油收购尼克森案例讲解

中海油收购尼克森案例讲解 背景: 中海油是中国国有石油和天然气勘探、开发和生产的领先企业之一、 而尼克森是全球领先的石油服务公司之一,总部位于美国。中海油为了扩 大自身的国际影响力,提升技术和服务水平,决定收购尼克森。 案例概述: 2024年12月,中海油宣布以每股90美元、总计153亿美元(约合969.7亿元人民币)的价格收购尼克森。这是中国企业执行的迄今为止最 大的海外收购案之一、该交易还需要中国政府和美国政府的批准。 案例分析: 1.战略意义 中海油收购尼克森的主要目标是提高自身技术和服务水平,加快公司 国际化进程,进一步巩固在全球石油行业的领先地位。尼克森作为一家全 球领先的石油服务公司,拥有雄厚的技术和服务实力,对中海油的技术升 级和市场拓展具有重要意义。 2.风险与挑战 尼克森的股东对于收购价格是否过高以及交易后能否实现预期目标有 所担忧。此外,中国企业海外收购中常见的文化和管理差异,也需要解决。 3.技术和服务水平提升

尼克森拥有领先的石油勘探、钻井和生产技术,以及全球最大的石油服务网络。中海油收购尼克森将在技术和服务水平上得到显著提升,加速中海油在海外市场的拓展。 4.国际化进程加快 中海油一直致力于实现国际化经营,通过收购尼克森,可以利用其全球分支机构和客户网络,拓展中海油在国际市场的业务。同时,通过与尼克森合作,中海油可以更好地理解国际市场需求,并改进自身的管理和运营方式。 5.政府批准和监管 6.文化和管理整合 收购过程中,文化和管理差异是需要重视的问题。中海油和尼克森来自不同的国家和文化背景,管理方式和公司文化存在差异。中海油需要进行有效的文化整合和管理对接,以确保收购的成功实施。 结论: 中海油以每股90美元的价格成功收购尼克森,进一步巩固了其在全球石油行业的领先地位。通过收购,中海油提高了自身技术和服务水平,加速了国际化进程,并拓展了海外市场。同时,这个案例也展示了中国企业在海外收购中需要面临和解决的风险、挑战以及政府监管等问题。对于中国企业来说,提高自身管理和运营能力,解决文化和管理差异,是成功实施海外收购的关键要素。

中海油服 谈判案例

中海油服谈判案例 案例1: 一、谈判内容回顾 本场谈判内容主要是中海油对收购尼克森的价格谈判。整场谈判节奏把握很好,很多地方恰如其分地运用了语言的艺术。两方都在开局阶段过后立即提出了己方的报价,中方报价147美元,尼方报价154美元;接着尼克森率先降低报价1亿美元,并提出了保证75%员工岗位不变,且工资不变的条件,一番交涉后,又提出保留90%工薪并再降1亿的让步条件,中方此时接受了让步条件,但拒绝了让步价格,但尼克森已经达成了价格谈判中包裹条件策略的第一步;接着进入僵持期,之后尼方又让步1亿,附加中方保留每年5000万的慈善费用及7000万的科研费用的支出条件,中方接受,并成功争取到了分期付款,首付60%,其余四季度还清的优惠条件。此谈判达成协议。整场判节奏把握很好,双方的判均能体现有理有据、详略得当以及策略的合理使用,可谓比较成功。 二、谈判优劣分析 1、优点 (1)开场寒暄成功的创造了良好的开局气氛;(2)谈判恰如其分的运用了语言的艺术,内容精准、明确,且使用了比陈述句更能达到效果的疑问句、反问句,成功的达到了质疑对方,使对方进行自我怀疑的效果;(3)谈判使用了很多数据,如双方公司的资产负债等,是谈判的内容丰富充实,论据具有可靠性,说明谈判双方的准备工作

比较充足,对行业及公司都进行了详细的前期调查;(4)使用了巧妙地谈判策略及谈判技巧,如以小捕大的让步技巧,每一次的让价都是为了提出更有利于自己的条件,使对方心理上产生愧而无法拒绝;谈判使用了攻心战谋略,尼方主谈的态度始终给人一种如沐春风的感觉,从不言辞激烈,力求在心理上给对方一种满意感;谈判使用了迂回策略,尼克森因为经营不善且拥有巨额债务的缘故,无法在谈判中与中方硬碰硬,因此在提出条件时也总给对方一种已经做出很大让步的错觉,我认为开场的高报价只是虚张声势,目的是为了在一步步的让价中提出条件以谋求更大的利益,并实现共赢;让价方式运用的则是蚕食战谋略,一次只让1亿,以便于其以小搏大技巧的发挥。 2、缺点 (1)人员身份设置上虽然比较合理,但没有符合商务谈判人员设置的节约原则,各谈判人员分工不够明确,主次不够鲜明,应当加以调整;(2)谈判中所运用的称呼不够正规,谈判双方总监以小李小王互相称呼是不恰当的,应该注重礼节,用合理的称呼以表达对于对方的尊重,我认为此处应以李总、王总称呼对方;(3)应注意一些细节问题,如中方主谈声音过小,而且在表现方式上很有照本宣科的嫌疑,相比尼方主谈逊色不少,我认为虽然只是模拟谈判,谈判人员也是需要具有一定表现力的,此处应该加以改进;(4)谈论的内容还可以继续扩充,如谈论一下风险规避、合理避税等问题,董事会的构成问题等等,虽然由于时间限制,没有考虑到这些是有情可原的,

中国企业对外投资因素分析

中国公司对外投资影响因素分析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计划收购尤尼科,但最后因重大旳政治阻力而宣布流产。,中海油以151亿美元收购加拿大尼克森公司旳申请获得加拿大政府旳批准。这两起收购案都是中国国有能源公司进行“走出去”战略旳重要实践。近年来,随着中国公司实力旳增强,以及对能源、原材料及市场旳需要,诸多公司进行海外投资、并购,其中有成功旳,也有失败旳,本文以中海油收购尼克森旳成功案例,分析中国公司对外投资影响因素。 (一)中海油收购尼克森旳简要回忆 一、中海油简介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成立于1982年,目前是中国最大旳海上油气生产商。进行这两场收购旳是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这是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旳子公司,也是中海油总公司集合中海油旳优势资源在纽约和香港上市旳公司。 二、中海油收购尼克森旳历程 7月24日,《金融时报》报道称,中石油拟斥资151美元收购总部位于加拿大卜尔加里旳石油集团尼克森,同步还将承当尼克森旳债务。这一收购获得了尼克森方而旳批准,8月31日,加拿大工业部长克里斯琴·帕拉迪斯 表达,中海油收购尼克森进入政府审批阶段。初步完毕该笔交易案旳审核需要45天时间,如果必要旳话,审核时间可再延长30天。10月11日,加拿大政府决定延长审核期至11月10日,后又再次延长到12月10日。12月7日,加拿大政府批准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简称中海油)以151亿美元收购加拿大尼克森公司旳中请,标志着这宗中国公司迄今为止最大旳海外并购案迈出核心一步。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12月8日宣布收到加拿大工业部长旳告知称,有关建议收购尼克森公司旳中请,根据加拿大投资法,获得部长批准。该批准是该建议收购完毕旳先决条件之一。 (二)中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影响因素分析 从上述案例可以看出,对外直接投资活动旳行为主体是公司,而影响一种公司进行对外直接投资行为旳因素也许来自多种方面,重要可以划分为公司内部因素,投资国内部经济、政策因素,东道国经济因素、政策因素及文化环境因素等。下面从这三个方面分别进行分析。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