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经济法讲义: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经济法讲义: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1993年10月31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本法自1994年1月1日起施行。

一、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概述

(一)特点:1、规定了消费者的权利,却没有规定相应的义务(当然不等于没有义务),表明了该法向消费者利益适当倾斜的特点。2、强调经营者与消费者处于平等地位。规定经营者与消费者进行交易应当遵守自愿、平等、公平、诚实信用的原则。3、列举消费者的权利达9项之多,体现出较高的保护水平,甚至可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

4、鼓励、动员全社会为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共同承担责任,对损害消费者权益的不法行为进行全方位监督。

(二)适用对象:1、消费者为个人生活消费需要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自然人,适用本法。2、农民购买、使用直接用于农业生产的生产资料时,参照本法执行。

3、经营者为消费者提供其生产、销售的商品或者提供服务,适用于本法。

二、消费者的权利和经营者的义务

(一)消费者权利:监督批评权、受尊重权、获得相关知识权、结社权、获得赔偿权、公平交易权、自主选择权、知悉真情权、安全保障权

(二)经营者的义务:1、履行法定义务和约定义务。(约定不得违法)2、履行“三包”的义务。国家对少数商品(主要是涉及大多数消费者利益及关系人身、财产安全的商品)实行三包。第45条规定:对国家规定或者经营者与消费者约定包修、包换、包退的商品,经营者应当负责修理、更换或者退货。在保修期内两次修理仍不能正常使用的,经营者应当负责更换或者退货。3、不得单方作出对消费者不利规定的义务。第24条规定:经营者不得以格式合同、通知、声明、店堂告示等方式作出对消费者不公平、不合理的规定,或者减轻、免除其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应当承担的民事责任。

三、消费争议的解决

(一)争议解决的途径:1、与经营者协商和解2、请求消费者协会和解(消费者协会和其他消费者组织是依法成立的对商品和服务进行社会监督的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社会团体。第32条)3、向有关行政部门申述4、向仲裁机构提请仲裁5、向人民法院提请诉讼

(二)争议解决的规则:1、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时,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可以向销售者或者服务者要求赔偿。(第35条)2、消费者或者其他受害人因商品缺陷造成人身、财产损害的,可以向销售者也可以向生产者要求赔偿。

(第35条)3、变更后的企业仍应承担赔偿责任。(第36条)4、营业执照持有人与租借人的赔偿责任。(第37条)5、展销会举办者、柜台出租者的特殊责任。(第38条)6、虚假广告的广告主与广告经营者的责任。(第39条)四、侵犯消费者合法权益行为的法律责任(一)民事责任

1、具体情形: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本法另有规定外,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承担民事责任:商品存在缺陷的;不具备商品应当具备的使用性能而出售时未作说明的;不符合在商品或者其包装上注明采用的商品标准的;不符合商品说明、实物样品等方式表明的质量状况的;生产国家明令淘汰的商品或者销售失效、变质的商品的;销售的商品数量不足的;服务的内容和费用违反约定的;对消费者提出的修理、重作、更换、退货、补足商品数量、退还货款和服务费用或者赔偿损失的要求,故意拖延或者无理拒绝的;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损害消费者权益的情形。(第40条)

2、具体范围

(1)人身损害的民事责任:①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造成消费者或者其他受害人人身伤害的,应当支付医疗费、治疗期间的护理费、因误工减少的收入等费用;造成残疾的,还应当支付残疾者生活自助具费、生活补助费、残疾赔偿金以及由其扶养的人所必需的生活费等费用;(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②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

务,造成消费者或者其他受害人死亡的,应当支付丧葬费、死亡赔偿金以及由死者生前扶养的人所必需的生活费等费用;(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③经营者侵害消费者的人格尊严或者侵犯消费者人身自由的,应当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并赔偿损失。

(2)财产损害的民事责任: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造成消费者财产损害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以修理、重作、更换、退货、补足商品数量、退还货款和服务费用或者赔偿损失等方式承担民事责任。消费者与经营者另有约定的,按照约定履行。(3)欺诈行为的惩罚性赔偿金制度:第49条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一倍。(二)行政责任

1、处罚情形:生产、销售的商品不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要求的;在商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商品冒充合格商品的;生产国家明令淘汰的商品或者销售失效、变质的商品的;伪造商品的产地,伪造或者冒用他人的厂名、厂址,伪造或者冒用认证标志、名优标志等质量标志的;销售的商品应当检验、检疫而未检验、检疫或者伪造检验、检疫结果的;对商品或者服务作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的;对消费者提出的修理、重作、更换、退货、补足商品数量、退还货款和服务费用或者赔偿损失的要求,故意拖延或者无理拒绝的;侵害消费者人格尊严或者侵犯消费者人身自由的;法律、法规规定的对损害消费者权益应当予以处罚的其他情形。(第50条)

2、处罚方式:对上述行为,其他法律、法规对处罚机关和处罚方式有规定的,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执行;法律、法规未作规定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责令改正,可以根据情节单处或者并处警告、没收违法所得、处以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以一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吊销营业执照。拒绝、阻碍有关行政部门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未使用暴力、威胁方法的,由公安机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规定处罚。

经营者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自收到处罚决定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机关申请复议,对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自收到复议决定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三)刑事责任

1、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造成消费者或者其他受害人人身伤害或死亡,构成犯罪的;

2、以暴力、威胁等方法阻碍有关行政部门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

3、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玩忽职守或者包庇经营者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产品质量法--司法考试辅导《经济法》第二章第一、二节讲义

正保远程教育旗下品牌网站 美国纽交所上市公司(NYSE:DL) 法律教育网 法律精英的成长基地 https://www.doczj.com/doc/a419206392.html, 司法考试辅导《经济法》第二章第一、二节讲义 第二章 消费者法 【本章主要法律规定】 1.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2.产品质量法 3.食品安全法 第一节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一、本法的适用对象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2、3、54条的规定,该法的适用对象为: 1.消费者为生活消费需要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所谓消费者,是指为个人生活消费需要购买、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的自然人。 2.农民购买、使用直接用于农业生产的生产资料时,参照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执行。 3.经营者为消费者提供其生产、销售的商品或者提供服务,适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二、消费者的权利与经营者的义务 (一)消费者的权利 1.安全保障权。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时享有人身、财产安全不受损害的权利。 2.知悉真情权。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 3.自主选择权。消费者享有自主选择商品和服务的权利,包括:(1)有权自主选择提供商品或者服务的经营者;(2)有权自主选择商品品种或者服务方式;(3)有权自主决定是否购买任何一种商品或是否接受任何一项服务;(4)有权对商品或服务进行比较、鉴别和选择。经营者不得以任何方式干涉消费者行使自主选择权。 4.公平交易权。公平交易是指经营者与消费者之间的交易应在平等的基础上达到公正的结果。公平交易权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交易条件公平,即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时,有权获得质量保证、价格合理、计量正确等公平交易条件;第二,不得强制交易。消费者有权按照真实意愿从事交易活动,对经营者的强制交易行为有权拒绝。 5.获取赔偿权。(略) 6.结社权。(略) 7.获得相关知识权。(略) 8.受尊重权。(略) 9.监督批评权。(略) (二)经营者的义务 1.履行法定义务及约定义务。(略) 2.接受监督的义务。(略) 3.保证商品和服务安全的义务。(略) 4.提供真实信息的义务。经营者应当向消费者提供有关商品和服务的真实信息,不得作引人误解的虚假宣 5.标明真实名称和标记的义务。经营者应当标明其真实名称和标记。租赁他人柜台或者场地的经营者,应当标明其真实名称和标记。该条强调承租方有义务标明自己的真实名称和标记,目的在于区分承租方和出租方,一旦发生责任问题,便于确定责任承担者。

司法考试经济法重点讲义之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司法考试经济法重点讲义之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司法考试经济法重点讲义之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司法考试复习是一个艰苦的旅程,法律教育网深知考生的艰辛,为考生整理了司法考试基础知识,供大家参考。 (一)销售者与生产者之间的责任归属 1.销售者先行赔偿制度。 2.销售者与生产者之间连带赔偿制度。 (二)营业执照持有人与租借人的赔偿责任 使用他人营业执照的违法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消费者可向其要求赔偿,也可以向营业执照的持有人要求赔偿。 (三)展销会举办者、柜台出租者的特殊责任 消费者在展销会、租赁柜台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可以向销售者或服务者要求赔偿。展销会结束或者柜台租赁期满后,也可以向展销会的举办者、柜台的出租者要求赔偿。展销会的举办者、柜台的出租者赔偿后,有权向销售者或者服务者追偿。 (四)虚假广告的广告主要与广告经营者的责任 广告主严格责任; 广告经营者明知应知连带; 否则,没有责任,但有义务指出广告主,否则全部责任。 (五)(1)检验机构及认证机构的法律责任: ①伪造检验结果或者出具虚假证明时承担行政责任;

②出具的检验结果或者证明不实,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造成重大损失的,撤销其检验资格、认证资格; ③对不符合认证标准而使用认证标志的产品,未依法要求其改正或者取消其使用认证标志资格的,对因产品不符合认证标准给消费者造成的损失,与产品的生产者、销售者承担连带责任;情节严重的,撤销其认证资格。 (2)社会团体、社会中介机构对产品质量作出承诺、保证,而该产品又不符合其承诺、保证的质量要求,给消费者造成损失的,与产品的生产者、销售者承担连带责任。 (六)三包和双罚 1对国家规定或经营者与消费者约定包修、包换、包退的商品,经营者应当负责修理、更换或退货。 在保修期内两次修理仍不能正常使用的,经营者应当负责更换或退货。对包修、包换、包退的大件商品,消费者要求经营者修理、更换、退货的,经营者应当承担运输等合理费用。 依法经有关行政部门认定为不合格的商品,消费者要求退货的,经营者应当负责退货。 2经营者提供商品或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一倍。 精彩链接: 法律教育网2015年司法考试优秀学员高分榜 2015年司法考试成绩查询网校辅导捷报频传 2016年司法考试网上辅导特色班/精品班/实验班/定制班火爆热招

司法考试经济法讲义: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司法考试经济法讲义: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司法考试经济法讲义: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为了帮助各位考生更好地复习,法律教育网的小编整理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讲义,希望对考生有所帮助,祝各位考生都能取得好成绩。 精彩链接: 司法考试经济法讲义:反垄断法 司法考试经济法讲义:反不正当竞争法 司法考试2014经济法考点:产品质量法 司法考试2014经济法考点:税收征收管理法 一、消费者的权利 1、安全保障权; 2、知情权; 3、自主选择权; 4、公平交易权(质量、价格、计量、不得强制交易) 5、获得赔偿权; 6、结社权; 7、获得知识权; 8、受尊重权; 9、监督批评权 二、经营者的义务 1、真实标识义务; 2、出具单据义务(包括小额商品、赠品); 3、质量保证义务(消费者已知瑕疵除外); 4、售后服务义务; 5、禁止以告示免责(内容无效) 三、消费者协会 (1)社会团体,支持消费者起诉,但不能以自己名义代表消费者参诉 (2)不得从事商品经营、营利性服务,不得以牟利为目的推荐

四、争议的解决(六连带) 1、生产者与销售者(连带) 因商品缺陷造成损害,可以向销售者要求赔偿,也可以向生产者要求赔偿。属生产者责任的,销售者向生产者追偿。属于销售者责任的,生产者向销售者追偿。 2、营业执照持有人与租借人(连带)法律敎育网 使用他人营业执照违法经营,可以向租借人要求赔偿,也可以向营业执照持有人要求赔偿。 3、销售者与展销会举办者、柜台出租者(期后连带) 展销期间,向销售者要求赔偿。展销会结束、柜台租赁期满后,也可以向展销会举办者、柜台出租者要求赔偿。展销会举办者、柜台出租者向销售者追偿。 4、广告主与广告经营者(明知者连带) 5、检验机构、认证机构(质监部门、绿色食品认证) (1)故意:伪造检验结果、虚假证明。改正,罚款,没收;情节严重,撤销资格; (2)过失:检验结果、证明不实。造成损失的,承担相应赔偿责任;造成重大损失,撤销资格; (3)不履行跟踪检验义务,因产品不符标准,与生产者、销售者连带责任;情节严重的,撤销资格 6、社会团体、社会中介机构(消协、行业协会) 对产品质量作出承诺,而该产品不符合其承诺,与生产者、销售者连带责任 五、法律责任

经济法讲义: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1993年10月31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本法自1994年1月1日起施行。 一、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概述 (一)特点:1、规定了消费者的权利,却没有规定相应的义务(当然不等于没有义务),表明了该法向消费者利益适当倾斜的特点。2、强调经营者与消费者处于平等地位。规定经营者与消费者进行交易应当遵守自愿、平等、公平、诚实信用的原则。3、列举消费者的权利达9项之多,体现出较高的保护水平,甚至可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 4、鼓励、动员全社会为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共同承担责任,对损害消费者权益的不法行为进行全方位监督。 (二)适用对象:1、消费者为个人生活消费需要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自然人,适用本法。2、农民购买、使用直接用于农业生产的生产资料时,参照本法执行。 3、经营者为消费者提供其生产、销售的商品或者提供服务,适用于本法。 二、消费者的权利和经营者的义务 (一)消费者权利:监督批评权、受尊重权、获得相关知识权、结社权、获得赔偿权、公平交易权、自主选择权、知悉真情权、安全保障权 (二)经营者的义务:1、履行法定义务和约定义务。(约定不得违法)2、履行“三包”的义务。国家对少数商品(主要是涉及大多数消费者利益及关系人身、财产安全的商品)实行三包。第45条规定:对国家规定或者经营者与消费者约定包修、包换、包退的商品,经营者应当负责修理、更换或者退货。在保修期内两次修理仍不能正常使用的,经营者应当负责更换或者退货。3、不得单方作出对消费者不利规定的义务。第24条规定:经营者不得以格式合同、通知、声明、店堂告示等方式作出对消费者不公平、不合理的规定,或者减轻、免除其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应当承担的民事责任。 三、消费争议的解决 (一)争议解决的途径:1、与经营者协商和解2、请求消费者协会和解(消费者协会和其他消费者组织是依法成立的对商品和服务进行社会监督的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社会团体。第32条)3、向有关行政部门申述4、向仲裁机构提请仲裁5、向人民法院提请诉讼 (二)争议解决的规则:1、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时,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可以向销售者或者服务者要求赔偿。(第35条)2、消费者或者其他受害人因商品缺陷造成人身、财产损害的,可以向销售者也可以向生产者要求赔偿。 (第35条)3、变更后的企业仍应承担赔偿责任。(第36条)4、营业执照持有人与租借人的赔偿责任。(第37条)5、展销会举办者、柜台出租者的特殊责任。(第38条)6、虚假广告的广告主与广告经营者的责任。(第39条)四、侵犯消费者合法权益行为的法律责任(一)民事责任 1、具体情形: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本法另有规定外,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承担民事责任:商品存在缺陷的;不具备商品应当具备的使用性能而出售时未作说明的;不符合在商品或者其包装上注明采用的商品标准的;不符合商品说明、实物样品等方式表明的质量状况的;生产国家明令淘汰的商品或者销售失效、变质的商品的;销售的商品数量不足的;服务的内容和费用违反约定的;对消费者提出的修理、重作、更换、退货、补足商品数量、退还货款和服务费用或者赔偿损失的要求,故意拖延或者无理拒绝的;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损害消费者权益的情形。(第40条) 2、具体范围 (1)人身损害的民事责任:①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造成消费者或者其他受害人人身伤害的,应当支付医疗费、治疗期间的护理费、因误工减少的收入等费用;造成残疾的,还应当支付残疾者生活自助具费、生活补助费、残疾赔偿金以及由其扶养的人所必需的生活费等费用;(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②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讲义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一、消费者的概念 消费者是指非以盈利为目的、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人。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所涉及的“消费者”,主要是指生活资料的消费者,在特殊情况下也包括生产资料的消费者的,如农民的生产性消费活动等。 二、消费者的权利 我国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了九项消费者的权利。 1、安全权。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与接受服务时,享有人身、财产安全不受损害的权利。保障人身、财产安全,是消费者最重要的一项权利。消费者有权要求经营者提供的商品与服务,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的要求。 2、知悉权。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消费者有权根据商品或者服务的不同情况,要求经营者提供商品的名称、商标、产地、生产者名称、用途、性能、规格、等级、主要成份的名称、计量单位与价格、生产日期、有效期限、使用或者保存方法、售后服务等有关情况,或者服务的名称、商标、内容、规格、费用等有关情况。消费者有权要求经营者按照有关规定附具有关商品的检验合格证、使用说明书、线路图。 3、选择权。消费者享有自主选择商品或者服务的权利。消费者有权自主选择提供商品或者服务的经营者,自主选择商品品种或

者服务方式,自主决定购买或者不购买任何一种商品、接受或者不接受任何一项服务。消费者在自主选择商品或者服务时,有权进行比较、鉴别与挑选。 4、公平交易权。消费者享有公平交易的权利。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时,有权获得质量保障、价格合理、计量正确等公平交易条件,有权拒绝经营者的强制交易行为或者歧视交易行为。 5、获得赔偿权。消费者因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受到人身、财产损害的,享有获得赔偿的权利。 6、结社权。消费者享有依法组织维护自身权益的社会团体的权利。宪法赋予公民结社的自由,消费者经民政部门登记,可以成立消费者组织。消费者社会团体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与其章程开展维护消费者权益的活动。 7、受教育权。消费者享有接受有关消费与消费者权益保护方面的教育的权利。消费者有权要求国家机关、消费者社会团体与大众传播媒介提供有关消费与消费者权益保护方面的知识,引导合理消费。 8、受尊重权。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与接受服务时,享有其人格尊严、民族风俗习惯得到尊重的权利。人格尊严,指人作为法律关系主体的资格是尊严的,有受尊重的法律地位。消费者的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消费者的民族风俗习惯应当得到尊重。 9、监督权。消费者享有对商品与服务以及保护消费者权益工作

经济法下的消费者权益保护

经济法下的消费者权益保护在现代经济社会中,消费者权益保护是经济法的一个重要领域。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和发展,消费者权益保护逐渐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与重视。本文将从经济法角度出发,探讨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和制度,以及其在实践中的应用与不足。 一、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法律法规 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法律法规主要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是我国涉及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基本法律,其中规定了消费者的基本权益,如知情权、选择权、公平交易权等。 此外,我国还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商品交易管理办法》等。这些法律法规都对消费者权益保护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制度建设 为了更好地保护消费者的权益,我国建立了一系列的消费者权益保护制度,如消费者权益保护组织、纠纷解决机制等。 首先,我国设立了消费者权益保护组织,比如中国消费者协会等。这些组织在保护消费者权益、组织各类维权活动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其次,我国建立了消费者纠纷解决机制,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人民法院等。这些机制为消费者提供了一个相对公正、高效的纠纷解 决平台,维护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三、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实践与问题 尽管我国在消费者权益保护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和制度成果,但还存在一些实践中的问题。 首先,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意识不强。部分企业或商家对法律法规 的知晓和遵守程度不高,导致消费者权益难以得到有效保障。 其次,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监管力度不够。虽然我国有相关法律法规 和机构来监督和管理市场秩序,但一些商家仍然存在违法违规行为, 对消费者权益造成侵害。 另外,消费者维权意识普遍较低。部分消费者对自身权益的维护缺 乏必要的主动性,导致消费者权益的保障难以实现。 四、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对策建议 为了进一步加强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从经济法的角度出发, 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首先,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法规的宣传和培训,提高企业和商 家的法律意识,促使其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其次,加强对市场秩序的监管力度,依法打击违法违规行为,保护 消费者权益。

经济法解读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

经济法解读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经济法是以维护和促进经济秩序为目标的法律体系,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加强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消费水平的提高,保护消费者权益已经成为了国家层面的重要任务。本文将就经济法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进行解读。 一、消费者权益的定义 消费者权益是指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过程中享有的合法权益,包括合法权益、健康权益、知情权益、合同权益等。消费者权益的保护不仅有助于消费者获得公平合理的交易环境,还能够推动企业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促进经济的健康发展。 二、经济法中的消费者权益保护 1.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是我国最重要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该法明确规定了消费者的基本权益,如权益的平等、免受不合理限制、知情权、参与权等。同时,该法对商品和服务的质量、价格、售后服务等方面做出了保护规定,如规定了不合格商品的退货、修理、更换等维权方式。 2. 《产品质量法》 《产品质量法》是为了确保消费者在购买产品时的权益而制定的法律。该法规定了产品的基本安全要求以及制度化的质量监督和评价制

度。在产品出现质量问题时,该法为消费者提供了退货、换货、修理 等多种维权途径,保障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3. 《合同法》 《合同法》是我国经济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保护消费者权 益的重要法律工具。该法对合同的成立、履行、解除等方面做出了明 确规定,旨在确保消费者在交易过程中的权益得到保护。合同法规定 了消费者签订合同的自由、合同中的公平交易原则,并提供了违约责 任和违约救济等维权机制。 三、经济法对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意义 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有着重要的经济和社会意义。首先,保护消费 者权益可以提高消费者对市场的信心,促进商品和服务市场的发展和 繁荣。其次,保护消费者权益有助于调动消费需求,推动经济的增长,促进社会的稳定。最后,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能够提高企业的行为规 范和社会责任意识,促进企业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四、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建议 为了更好地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以下几点建议可供参考: 1. 完善法律法规,提高消费者的知情权和监督权。 2. 加强质量监管,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标准。 3. 建立健全消费者维权机制,提供多样化的维权渠道。 4. 加强消费者教育,提高消费者的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

经济法解读保护消费者权益

经济法解读保护消费者权益随着经济的发展,消费者权益保护的问题日益凸显。为了保护消费者的权益,各国都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其中经济法在保护消费者权益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将对经济法解读保护消费者权益进行探讨。 一、经济法的基本原则和目标 经济法是一门研究经济关系的法律学科,主要目的是调整社会经济行为,维护公平竞争、保护市场秩序以及保障消费者权益。在解读经济法保护消费者权益时,有几个基本原则和目标需要特别关注。 首先,公平竞争是经济法的核心要义。公平竞争的实现有利于消费者通过选择性购买获得优质产品与服务,同时也鼓励生产者提供更好的产品与服务。公平竞争可以有效遏制市场垄断,保护消费者权益。 其次,经济法追求效率和效益。在保护消费者权益的过程中,经济法要求各方面都能够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达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只有在有效率的市场环境下,消费者的权益才能得到更好的保护和满足。 最后,经济法关注社会公共利益,而非单一利益。在解读经济法保护消费者权益时,需要注意平衡不同利益方的关系,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的最大化。这意味着政府和立法机构在制定经济法时需要充分考虑消费者的需求和权益。 二、经济法中保护消费者权益的具体措施

经济法通过多种措施来保护消费者的权益,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产品质量和安全监管 经济法规定了产品质量和安全的标准,并设立了相应的监管机构来 负责监督和检验。这些措施旨在确保产品符合标准,不会对消费者的 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造成威胁。 2.虚假广告和欺诈行为的禁止 为了保护消费者免受虚假广告和欺诈行为的伤害,经济法规定了广 告和商业行为的规范,并对不当行为进行了明确的禁止和处罚。这些 规定旨在保护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确保其能够做出理性的购买 决策。 3.合同法的规范 经济法中的合同法规定了消费者与生产者、销售者之间的权利和义务,明确了合同的成立、履行和违约责任等。这些规定为消费者提供 了法律保障,确保他们在交易中享有公平和合法的权益。 4.消费者救济机制的建立 经济法还规定了消费者救济机制,允许消费者通过法律途径来维护 自己的合法权益。这些机制包括将纠纷提交至仲裁机构或法院解决, 并设立了消费者权益保护组织来提供咨询和支持。 三、经济法在保护消费者权益中的挑战和问题

经济法解读保护消费者权益的法律规定

经济法解读保护消费者权益的法律规定 保护消费者权益是经济法的核心目标之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消 费者作为经济主体之一,享有一定的消费者权益。为了确保消费者的 合法权益能够得到有效保障,国家制定了相关的经济法律法规。本文 将解读保护消费者权益的法律规定,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自身权益 和维权途径。 一、消费者权益的定义和保护范围 消费者权益是指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过程中所享有的合法 权益。包括但不限于:产品质量、服务质量、健康安全、知情权等。 保护消费者权益的法律框架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等相关法律组成。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消费者有权获得合理的商品和服务,有权获得真实、准确的商品和服务信息,有权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 益等。同时,消费者应当履行相应的义务,如遵守商品和服务的合理 使用要求,保护商家的合法权益等。 二、明确违法行为和维权途径 在保护消费者权益的法律规定中,对于违法行为进行了明确的界定,并为消费者提供了多种维权途径。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违法行为和相应 的维权途径。

1. 假冒伪劣商品: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消费者可以要求退 还货款并获得相应的赔偿,还可以进行投诉举报,由相关部门进行调 查处理。 2. 虚假宣传和欺诈行为: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服务前,有权要求商 家提供真实、准确的宣传信息。如果商家虚假宣传或欺诈行为导致消 费者受损,消费者可以要求退款、索赔,并可以向消费者协会或其他 相关部门投诉。 3. 违反约定或强制交易:如果商家在交易过程中违反合同约定或采 取强制交易行为,消费者可以要求解除合同并要求赔偿。此外,消费 者还可以向消费者协会或相关行政部门投诉。 4. 不正当价格和捆绑销售:消费者有权拒绝不正当的价格要求和捆 绑销售行为。对于价格不合理或存在捆绑销售的情况,消费者可以要 求商家调整价格或拆分销售,并且可以投诉有关部门。 三、建立有效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机制 保护消费者权益需要建立完善的机制,确保法律规定的执行和监督。以下是建立有效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机制的几个方面。 1. 加强法律宣传和消费者教育: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的宣传, 提高消费者对自身权益的了解,提高维权的能力和意识。 2. 完善投诉举报渠道:建立健全的投诉举报渠道,鼓励消费者积极 参与监督,及时解决消费纠纷。

《经济法概论》第八章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经济法概论》第八章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经济法概论》第八章《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是中国法律体系中保护 消费者权益的基本法律,对于保护消费者权益、维护市场秩序、促进经济 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围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展开论述,主要包括该 法的基本概念、原则以及主要内容等。 首先,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基本概念是指一部以保护消费者权益为核 心的法律。该法对于保障消费者作为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消费者权益是指消费者在市场交易中享有的合法权益,包括知情权、选择权、公平交易权、健康权等。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对于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其次,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核心原则是保护消费者权益、公平交易和 责任追究原则。保护消费者权益是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首要任务,其核心 内容包括制定和完善消费者权益保护制度、明确责任主体、建立投诉和仲 裁机制等。公平交易是商业活动中的基本要求,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通过建 立和完善市场监管制度、加强对价格、质量、服务等方面的监管,保护消 费者在市场交易中的合法权益。责任追究是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重要原则,法律规定了对于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消费者具有追究责任主体的权利。 最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主要内容包括:一是消费者基本权益的保护,消费者享有知情权、选择权、公平交易权、健康权等基本权益;二是 商家的义务和责任,商家有义务提供真实、准确的商品信息,保证商品质 量和服务质量;三是投诉和仲裁机制,消费者可以通过投诉、仲裁等方式 解决消费纠纷;四是法律责任的追究,对于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法律 规定了相应的法律责任。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实施,对于维护公平交易、保护消费者权益具有 重要意义。消费者是市场交易的重要参与者,保护消费者权益不仅可以提 升消费者的消费信心,也可以促进经济的健康发展。因此,加强消费者权 益保护法的宣传和培训,增强消费者维权意识,加强对商家的监管和惩处,建设和完善消费者权益保护制度,都是保护消费者权益的有效措施。 总之,《经济法概论》第八章《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是中国保护消费 者权益的基本法律,具有重要的法律意义。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对于保护消 费者权益、维护市场秩序、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加强消费者 权益保护法的宣传和培训、加强对商家的监管和惩处、建设和完善消费者 权益保护制度等措施,可以更好地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促进经济的健康 发展。

2022年司法考试《卷一》经济法知识点: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概述

2022年司法考试《卷一》经济法知识点:消费 者权益保护法概述 (一)消费者权益爱护法的概念 消费者权益爱护法是调整在爱护公民消费权益过程中所产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标准的总称。一般状况下,我们所说的消费者权益爱护法是指1993年 10月31日公布、1994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爱护法》。该法的公布实施,是我国第一次以立法的形式全面确认消费者的权利。此举对爱护消费者的权益,标准经营者的行为,维护社会经济秩序,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安康进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该法实施后,经过2022年8月27日和 2022年10月25日的两次修正,得以进一步完善。 (二)消费者权益爱护法的适用对象 依据消费者权益爱护法第2、3、62条的规定,该法的适用对象可以从以下三方面理解: 1.消费者为生活消费需要购置、使用商品或者承受效劳的,适用消费者权益爱护法。所谓消费者,是指为个人生活消费需要购置、使用商品和承受效劳的自然人。这与国际上是全都的。国际标准化组织消费者政策委员会将消费者定义为“为了个人目的购置或者使用商品和承受效劳的个体社会成员”。由于,分散的、单个的自然人,在市场中处于弱者地位,

需要法律的特别爱护。所以,从事消费活动的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不属于消费者爱护法意义上的“消费者”。 2.农夫购置、使用直接用于农业生产的生产资料时,参照消费者权益爱护法执行。消费者权益爱护法的宗旨在于爱护作为经营者对立面的特别群体——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农夫购置直接用于农业生产的生产资料,虽然不是为个人生活消费,但是作为经营者的相对方,其弱者地位是不言而喻的。所以,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62条将农夫购置、使用直接用于农业生产的生产资料行为纳入该法的爱护范围。 3.经营者为消费者供应其生产、销售的商品或者供应效劳,适用消费者权益爱护法。消费者权益爱护法以爱护消费者利益为核心,在处理经营者与消费者的关系时,经营者首先应当遵守该法的有关规定;该法未作规定的,应当遵守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

2022年司法考试经济法辅导: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三)

2022年司法考试经济法辅导:消费者权益保护 法(三) 1、违反产品质量的民事责任 ①违约责任。即产品的生产者、销售者违反明示或默示担保的产品质量要求而依合同法原理应担当的瑕疵担保责任,通常为交付的产品不符合法律规定或合同商定的质量条件。产品质量违约责任成立的条件是:当事人之间应存在合同关系;生产者、销售者履行的标的不符合法律规定或合同商定的质量要求;生产者、销售者在主观上有过错。 ②侵权责任。又称产品质量侵权责任,是指生产者、销售者因产品存在缺陷而造成他人人身、缺陷产品以外的其他财产损害时,应当担当的赔偿责任。这种责任的构成要件是:a.产品存在缺陷。b.产品缺陷在销售时已经存在。c.有损害事实存在。d.产品缺陷与损害事实有因果关系。 ③侵权责任的赔偿范围: a.因产品缺陷造成人身损害的;侵害人应当赔偿医疗费、因误工削减的收入、残废者生活补助费等费用; 六、产品质量法 (一)生产者的产品质量义务 作为义务

1、生产者应当使其生产的产品到达以下质量要求:即不存在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不合理的危急,有保障人体安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应符合该标准。 2、除了对产品存在使用性能的瑕疵作出说明的以外,产品质量应当具备根本的使用性能; 3、产品的实际质量应符合在产品或者其包装上采纳的产品标准,并符合以产品说明、实物样品等方式说明的质量状况; 4、除*装的食品或其他依据产品的特点难以附加标识的产品可以不附加产品标识外,其他任何产品包装上均应当有标识; 5、产品包装应符合规定的要求。剧毒、危急、易碎、储运中不能倒置以及其其他特别要求的产品,其包装必需符合相应要求,有警示标志或中文警示说明,以标明贮存运输的留意事项。 不作为义务 1、生产者不得生产国家明令淘汰的产品 2、生产者不得伪造产地,不得伪造或者冒用他人的厂名、厂址。 3、生产者不得伪造成或冒用认证标志、名优标志等质量标志。 4、生产者生产产品,不得掺杂、掺假,不得以次充好,不得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 (二)违反产品质量义务的法律责任1、概念违反产品质量义务的法律责任即产品质量责任,是指生产者、储运者、销售者以及对产品质量负有直接责任的人违反产品质量义务应担当的法律后果。

经济法 消费者权益保障法

论经济法对经济生活的影响与作用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影响与作用 摘要: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是以“消费者”为中心制定的,调整以消费者为中心所发生的消费经济关系,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消费者问题”是与消费者共生的一个具有特定含义的概念,消费问题是人类社会发展到商品经济阶段才产生的,它它是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在现代社会,消费者问题已不仅仅是消费者个人的问题,而且日益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 消费者问题激起并发动了消费者权益保护运动,消费者保护运动的进一步巩固和发展,消费者问题最大限度的解决以及对消费者权益的最强有力的保护,归根到底,还是主要靠法律手段。所以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必然产生。 关键词:经济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案例 一.主旨阐释 消费是社会生产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生产、交换、分配的目的和归宿。它包括生产消费和生活消费两大类。从各国立法的理论和实践来看,一般认为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保护的是卫生户需要而进行购买、使用商品和劳务的消费行为。消费者权益,指消费者依法享有的权利以及该权利受到保护时给消费者带来的应有的利益。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是调整在保护消费者权益的过程中发生的经济法律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其理论基础可以从人权、经济理论、法学理论等不同的角度来说明。 我国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采取的是专门立法的体例,我国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是1993年由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的。该法确立了经营者依法提供商品或服务,经营者与消费者之间交易自愿、公平、诚实信用,国家保护,社会监督四项基本原则,具体规定了消费者九项基本权利和经营者的八项义务,确立了民事、行政、形式的救济途径,尤其是确立了惩罚性的赔偿制度和精神损害赔偿,加大了对消费者进行保护的力度。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宗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既然是经济发的部门法,因而其宗旨与经济法的宗旨在根本上是一致的,即协调个体营利性和社会公益性的矛盾,兼顾效率与公平,以推动经济与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此外,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作为一个具体的部门法,它同时也有自己更为直接的具体立法的中心宗旨。具体地说,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立法宗旨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保护消

司法经济法考点之消费者权益知识点

司法经济法考点之消费者权益知识点 司法经济法考点之消费者权益知识点 司法经济法考点一 消费者权益的社会保护 (一)国家机关 国家采取一系列制度性措施,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1.立法过程中的消费者参与。国家制定有关消费者权益的法律、法规、规章和强制性标准,应当听取消费者和消费者协会等组织的意见。 司法经济法考点之消费者权益知识点 2.政府职能的运用。各级人民政府在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中,主要应发挥两方面的职能。 一是领导职能,即组织、协调、督促有关行政部门做好工作,落实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职责。 二是监督职能,重点是预防危害消费者人身、财产安全行为的发生,及时制止危害消费者人身、财产安全的行为。 3.相关行政部门的职责。各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和其他有关行政部门,应当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采取措施,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其中,有以下重点的职责:

(1)听取消费者和消费者协会等组织对经营者交易行为、商品和服务质量问题的意见,及时调查处理。 (2)定期或者不定期对经营者提供的商品和服务进行抽查检验,并及时向社会公布抽查检验结果。 (3)发现并认定经营者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存在缺陷,有危及人身、财产安全危险的,应当立即责令经营者采取停止销售、警示、召回、无害化处理、销毁、停止生产或者服务等措施。 4.司法机关的职责。 一是惩治犯罪。有关国家机关应当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惩处经营者在提供商品和服务中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违法犯罪行为。 二是处理纠纷。人民法院应当采取措施,方便消费者提起诉讼。对符合《民事诉讼法》起诉条件的消费者权益争议,必须受理,及时审理。 (二)消费者组织 1.消费者组织的性质。消费者协会和其他消费者组织是依法成立的对商品和服务进行社会监督的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社会组织。消费者组织属于公益性社会组织,不得从事商品经营和营利性服务,不得以收取费用或者其他牟取利益的方式向消费者推荐商品和服务。 2.消费者组织的职责。消费者协会履行下列公益性职责: (1)向消费者提供消费信息和咨询服务,提高消费者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引导文明、健康、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消费方式; (2)参与制定有关消费者权益的法律、法规、规章和强制性标准; (3)参与有关行政部门对商品和服务的监督、检查;

2022年司考《经济法》冲刺复习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2022年司考《经济法》冲刺复习:消费者权益 保护法 (二)经营者的义务 在消费法律关系中,消费者的权利就是经营者的义务。为了有效地爱护消费者的权益,约束经营者的经营行为,消费者权益爱护法不仅专章规定了消费者的权利,还专章规定了经营者的义务。 1.依法经营和诚信经营义务。经营者向消费者供应商品和效劳,应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履行义务。双方有商定的,应根据商定履行义务,但双方的商定不得违法。经营者向消费者供应商品或者效劳,应当遵守社会公德,诚信经营,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不得设定不公正、不合理的交易条件,不得强制交易。 2.承受监视的义务。经营者应当听取消费者对其供应的商品或效劳的意见,承受消费者的监视。 3.安全保障义务。经营者应当保证其供应的商品或效劳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的要求。经营者应当做到:(1)对可能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商品和效劳,应作出真实说明和明确的警示,标明正确使用及防止危害发生的方法。(2)宾馆、商场、餐馆、银行、机场、车站、港口、影剧院等经营场所的经营者,应当对消费者尽到安全保障义务。(3)经营者发觉其供应的商品或者效劳存在缺陷,有危及人身、财产安全危急的,应当马上向

有关行政部门报告和告知消费者,并实行停顿销售、警示、召回、无害化处理、销毁、停顿生产或者效劳等措施,且自行担当商品召回的必要费用。 4.供应真实信息的义务。经营者向消费者供应有关商品或效劳的质量、性能、用途、有效期限等信息,应当真实、全面,不得作虚假或者引人误会的虚假宣传。真实的信息是消费者自主选择商品或效劳的前提和根底,经营者不得以虚假宣传误导甚至哄骗消费者。对消费者关于质量、使用方法等问题的询问,经营者应作出明确的、完备的、符合实际的答复。经营者供应商品或者效劳应当明码标价,以便于消费者选择和有关部门监视。 5.标明真实名称和标记的义务。经营者应当标明其真实名称和标记。租赁他人柜台或者场地的经营者,应当标明其真实名称和标记。经营者的名称和标记,其主要功能是区分商品和效劳的来源。假如名称和标记不实,就会使消费者误认,无法正确选择其信任的经营者,也难以在权益受侵害时精确地确定责任主体。 6.出具凭证或单据的义务。经营者供应商品或者效劳,应根据国家规定或商业惯例向消费者出具发票等购货凭证或者效劳单据;消费者索要发票等购货凭证或者单据的,经营者必需出具。 7.保证质量的义务。经营者有义务保证商品和效劳的质量。该义务表达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经营者应当保证在正常使用商品或者承受效劳的状况下其供应的商品或者效劳应当具有的质量、性能、用途和有效期限;但消费者在购置该商品或者承受效劳前已经知道其存在瑕疵,且存在该瑕

经济法第十四章-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制度课程讲义

第十四章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制度 本章是重点章节,也容易出案例题。本章主要介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基本原理,消费者权利和经营者义务、国家和社会对消费者权益保护、消费者权益争议的解决以及相关主体法律责任。本章重点是消费者权利和经营者义务、消费者权益争议的解决以及相关主体法律责任。难点在于消费者概念及法律责任。本章最容易出案例分析,分值很大,大家要重视。 本章主要有四部分内容。 一、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概述 二、消费者权利和经营者义务 三、国家和社会对消费者权益保护 四、消费者权益争议的解决以及相关主体法律责任。 第一节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概述 一、消费者概念 (一)消费者概念:指为了满足个人生活消费的需要而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居民。居民是指自然人或者个体社会成员。 案例1:2008年5月16日,宝吉公司经理胡某前往汽车销售商华晨公司为单位购车。胡某在检查了该车出厂合格证等有关文件后,未对车辆外观进行仔细查看就匆忙将车子开走。次日,宝吉公司为该车购买了相关保险,支付保险费3500元。第3日,宝吉公司在对该车进行美化装潢时,意外发现车辆有碰伤和做漆痕迹,遂向华晨公司提出质疑。交涉无效后,宝吉公司向芜

湖市工商局消费者申诉举报中心投诉。后经芜湖市消费者协会委托,安徽省质量检验协会对该车进行了鉴定,鉴定结论为该车的前部表面曾进行过修复作业。于是,宝吉公司以华晨公司的售车存在欺诈为由诉至法院,要求判令华晨公司收回修复车,返还购车款12.9万元及购车附加费、鉴定费9500元,另外按照“退一赔一”原则另行赔偿12.9万元。芜湖市中院终审判决华晨公司一次性退还宝吉公司购车款12.9万元,并按同期银行贷款利率给付自5月16日至实际退款之日的利息,赔偿保险费、鉴定费等直接损失9500元。 案例2:2006年8月,消费者朱敏以28.5万元的价格,从四川西林汽车销售有限公司达州分公司购买了一辆广州本田雅阁轿车。2007年初,一位知情人告诉朱敏,他所买的车是一辆事故车,该车在运送过程中曾与一辆出租车碰擦,右边车门变形。从当事出租车司机、当地交警支队以及相关保险公司那里,朱敏相继找到了确凿证据。2007年4月,朱敏向达县人民法院起诉,请求法院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判令西林达州分公司退车并加倍赔偿。2007年8月,达县人民法院一审判决,认定被告有欺诈行为,支持原告朱敏的诉讼请求,判定该车仍归原告使用,被告赔偿原告28.5万元。被告不服,上诉至达州中院,达州中院判决维持一审原判。 1.消费者的主体是指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自然人。不包括国家机关、企业以及事业单位和其他社会组织。 消费者只限于自然人,而不应当包括单位。单位因为消费而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应该受《合同法》的调整,而不应当受《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调整。 2.消费者从事的消费活动属于生活消费,不以营利为目的。生活消费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