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考现代文阅读命题走向及解题思路

高考现代文阅读命题走向及解题思路

2021年高考现代文阅读命题走向及解题思路阅读的新要求

较之于以前的高考语文大纲,教育部考试中心新近公布的2021年高考大纲变化最大。一是纲名定为“新课程标准语文科考试大纲〞,新课程理念在高考中得到表达;二是将试卷的构造调整为必做内容和选做内容,呈现出多样性、选择性和探究性的特点。而调整的最主要方面那么是在现代文阅读上,分为“必考内容〞和“选考内容〞两大类。“必考内容〞为一般阐述类文体的阅读,“选考内容〞包括“文学类文本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两类。

与试卷构造调整相照应的是总体要求的进一步细化。以往的大纲对现代文阅读的总体要求是笼统的,即“能阅读一般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文章和文学作品〞。新大纲那么将“必考内容〞的总体要求确定为“阅读一般阐述类文体,主要包括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议论和说明类文章〞:“选考内容〞中“文学类文本阅读〞的总体要求是“阅读鉴赏中外文学作品。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体裁的根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阅读文学作品注重审美体验。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分析表现力;理解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究作品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实用类文本阅读〞的总体要求是“阅读评价中外实用类文本。理解访谈、调查报告、新闻、传记、社科论文、

科学小品等实用类的文体根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准确解读文本,挑选、整合信息。分析思想内容、构成要素和语言特色,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功用,讨论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

由此可见,细化后的现代文阅读要求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明确界定了阅读的文本类型,如科技文文体是议论、说明类,文学类是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实用类包括访谈、调查报告、新闻、传记、社科论文、科学小品等。这是对一直以来人们片面认为的现代文阅读就只考说明文和散

文的有效反拨,提醒我们必须全面掌握不同文体的根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

二是明确区分了不同文本的阅读才能层级。科技文是“阅读〞,文学类是“阅读鉴赏〞,实用类那么是“阅读评价〞。前者所谓的“阅读〞是侧重于认读、指读、找读,尤以找读为重点,考察学生找寻、区分信息的才能;后两者实际上处于同一个才能层级,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根底,对阅读材料进展鉴别、赏析和评说,但详细要求上又有细微差异。

三是明确规定了不同文体阅读的要义。这主要表达在“选考内容〞上。虽然“文学类文本〞和“实用类文本〞在理解相关文体根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上是一致的,但前者侧重于“体验〞“感受〞“品味〞“领悟〞“理解〞“探究〞,后

者侧重于“准确解读〞“挑选整合〞“分析〞“评价〞

“讨论〞。

二、新要求下的现代文阅读命题走向

新要求必然催生新的命题走向。

先说“科技文阅读〞的命题走向。

新大纲在这一块的详细要求有两个变化:①将“理解〞层级中的“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改为“理解文中重要概

念的含义〞。②取消了“鉴赏评价〞以及“分析综合〞中的“根据文章内容进展推断和想象〞。

“词语〞是指“词和短语;字眼〞,“概念〞是总结和概括出的科学认识成果,它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变化开展的。表达概念的语言形式是词或词组。可见,将“词语〞改为“概念〞更明确了科技文的文体特征,因为重要“词语〞是很多的,但并不是任何一个都可以拿来让考生理解。而重要“概念〞那么不同,它是作者为表达对某个问题的认识所借用或新建的词语,具有特定的内涵,意义的指归也是明确详细的。从阅读层面上讲,考生读这样的“概念〞。必须立足于文章的整体,看作者是如何阐释与建构的。要从作者所建构的语境中揣摩它的内涵,把握其含义。因此,针对这一要求的命题将打破过去随意选词进展阐释、让考生判断正误的做法,会更贴近文本、贴近作者的本义。

“科技文阅读〞不要求“鉴赏评价〞。这是切合文体特征所

作出的变革。而取消“推断和想象〞,我认为这是明智的,因为考题所选择的材料,无论是自然科学类的还是社会科学类的,都具有前沿性或前瞻性,考生可以理解其表达的意思,但指望其沿着作者的思路作进一步的推断想象那么是勉为

其难与不实在际的。

以上是就大纲变化情况所谈的一点看法。下面我们从2021

年高考科技文选材与试题设置的角度来审视2021年的命题走向。

选材方面,2021年17套试卷中。自然科学类9篇,社会科学类10篇,可谓平分秋色。题材范围大致包括:环境保护、气候、生物学、化学、海洋学、城市学、民俗学、公众学、美学、社会学等。这样的范围实际上已经很全面了,但我们在备考之时尤需关注本年度科技界的一些热点课题。笔者阅读了最近几个月国家各部委以及世界科技界的工作动态与

研究情报,发现以下课题值得关注:资源环境(包括环境规划)、公共平安、信息学、环保节能、绿色建筑、生物学中的“膜生物〞、城市化与城市开展、社会调控体系、再生资源研究、公共平安等。

试题设置方面,题数还会保持在3-4题,题型仍然是单项选择题,命制思路与以往不会有太大的变动,取消的“推断和想象〞题可能会被以前较少涉及的“分析概括作者在文

中的观点态度〞代替。

再说“文学类文本阅读〞的命题走向。

就选文而言,2021年17篇文学类文本,外国2篇,国内15篇。国内作品中,当代作家的多于现代作家的。体裁以散文为主。题材涉及:故土情怀、文化寻根、和谐共处、本真情感、人生感悟、颂扬名人等。这些题材总体上呈现出贴近生活、关注人文、文质兼美、意蕴丰厚等特点。

2021年的文学类阅读将会有怎样的变化呢?

1.体裁多元化,小说散文的青睐度高。前几年的大纲只是讲阅读文学作品,没有限定体裁,但受全国卷的导向影响,都不约而同地青睐于散文。前些年就有不少有识之士预言散文一统天下的场面会被打破,但因散文语言凝练优美、内涵深沉丰富、情意醇厚绵长、篇幅短小精悍、手法灵敏多变、尺幅能掀波澜,实在令命题者难以割舍。这种格局有望在2021年被最终打破。笔者以为,选现代诗歌的可能性最小,原因在于现代诗歌不像古典诗歌那样成熟,缺乏以作为考察学生鉴赏程度的媒介:而外国作家的诗歌,因流派、背景、翻译等因素,也缺乏以担任考察学生才能的重任。戏剧中的多幕剧,同样也没有被选做试题的可能,篇幅过长,卷面容量不允许。至于说独幕剧,可能性不能说没有,但既要篇幅短小,又要有强烈的戏剧冲突,在选择上不是件容易的事。有鉴于此,我们以为,2021年高考将会更青睐于小说和散文。2.内外仍然兼顾,境外作品略有增加。在全球化呼声日益

高涨的当今,文化的交流和交融尤显重要,外国作家的优秀作品进入高考试卷势成必然。2021年山东卷,2021年湖北卷、浙江卷就选用了外国作家的作品。新版教科书中外国作品所占比重也明显高于过去。这些都是很重要的信号,提醒我们在平时的训练中不可轻视外国文学作品的鉴赏与评价。3.题材由大而小,情感“内倾〞有度。大主题主旋律的题材将逐步淡出考卷,语文之真味也会越来越浓。题材范围除上文所述外,我们还需注意诸如意志情操、审美求真、生命价值、当下心境、守护心灵、人格精神等。能表达情感效应、美感效应、哲理效应、文质效应的篇什尤会受人喜欢。有些篇什虽然也是贴近自身抒发个体情感体验,属于情感“内倾〞的,但倘假设属于那种个人化色彩过于浓烈的所谓“小女人散文(小说)〞,因其“内倾〞失度,不能升华为一种打动别人、具有普泛性特点的感染力量.这样的作品不会被用来做考题。

4.赋分大幅攀升,题量将有所打破。2021年各省试题现代文阅读的赋分在18-22之间。新大纲规定“必考内容〞占80%-85%,“选考内容〞占15%-20%。这意味着2021年“选考内容〞的赋分在22.5-30分之间,按最大涨幅计算,分值高于或等于2021年大多数试卷“诗歌鉴赏〞和“名句默写〞的分值。这是一个惊人的涨幅。增加的分值会“配〞给鉴赏题、探究题。与此相对应的必然是题量有所打破,估

计会由原来的4道题变成5-6题,即概括主题或表现手法、重要语句含义或表现力、形象或内涵提醒、作品意蕴开掘、人文精神或价值判断或审美趋向的评价、创意解读或个性化解读各一道。

5.题型更加开放。探究性学习、个性化阅读等理念进一步彰显。探究性学习、个性化阅读、有创意的解读,这是新课程大纲特别强调的,目的是考察和开掘学生的语文素养,以及观察问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才能,因此笔者感觉要在“文学类文本〞阅读中表达这一理念,试题的开放度会进一步加大。2021年局部高考题已经初见新课程理念的端倪,并做出了有积极意义的尝试,如山东卷第19题,湖南卷第20题。预计在新大纲指引下,这样的开放题将会在各地试卷中全面铺开。单一选择题的题型将会在这里退出历史舞台,代之以多项选择题(有可能是不定项选择)及问答题的形式。这里尤需注意的是个性化阅读和创意解读的问题。所谓个性化阅读和创意解读是指在阅读作品的过程中不受别人观点

左右,浸透个性化的考虑和认识,以自己的心灵与作品碰撞。产生独特的认知。但这样的“读〞应是“填补空白〞的“读〞。应在尊重文本的根底上努力追寻文本及作者的原初意义,并不意味着可以背离文本做无中生有的发挥。因此在平时的训练中应提醒学生结实树立尊重文本的探究意识。

最后说说“实用类文本阅读〞的命题走向。

大纲规定“实用类文本阅读〞的文体包括:“访谈〞“调查报告〞“新闻〞“传记〞“社科论文〞“科学小品〞等。这些文本款式从未用来命制高考阅读题,有人或许会有这样的疑问:没有可资借鉴的试题,可以去蠡测它的命题走向吗?答复是:当然可以,大纲就是命题的根据。我们完全可以在吃透大纲精神的前提下大胆蠡测命题的走向。

研读大纲,我们发现,同样是阅读、同样是选考内容。“实用类文本阅读〞与“文学类文本阅读〞的考察侧重点和考察目的是不尽一样的:“文学类文本阅读〞侧重于对学生审美才能、感悟才能、探究才能的考察,“实用类文本阅读〞侧重于对学生应用才能、理论才能、探究才能的考察。有鉴于此,“实用类文本阅读〞的命题会在以下几方面做文章:1.会在准确解读上做文章。所谓“准确解读〞,指的是在复杂的表达材料中、在深化的事理说明中,读懂作者的表达意图,全面、正确地把握文本信息。命题会涉及到作者的观点、倾向、文本价值、特色、意蕴等方面,选择题的形式、文字表述的形式都有可能出现。

2.会在理性认知上做文章。“访谈〞“调查报告〞“新闻〞“传记〞等文本虽然在写法上可以综合多种表现手法,但它们的一大特点便是立足于事实,事情的叙写在文本中占有较大的比重。诸多事情的背后终究隐含着哪些“深层意蕴〞“人生价值〞“时代精神〞,命题者不会轻易放过。因此,

这里面就有个要擅长透过现象看本质的问题,即需要我们用理性的认识去读懂文本。同样,“社科论文〞“科学小品〞是作者对某一专题深化研究之后写出的有自己独特见解的研究性文章,专业性、理论性较强。读这样的文本,既要看到文本在阐述见解时所运用的表现手法,更要看到作者对支撑观点成立的事理根据所作的阐述。这当中必然蕴含着许多有待探究与阐发的问题,同样需要我们用理性的认知去加以判断。

3.会在理论才能与理论体验上做文章。“实用类文本〞的应用性、理论性特点决定了高考命题不会回避对学生理论才能与理论体验的考察。“鉴赏评价〞层级中的“对文本的某种特色作深度的考虑和判断〞,“探究〞层级中的“探究文本中的疑点和难点,提出自己的见解〞等都有可能要求考生结合自己的理论体验去“考虑〞“判断〞,提出“见解〞。4.会在贴近文本、整体感知上做文章。无论是分析综合。还是鉴赏评价,抑或是探究,都强调贴近文本,靠“文本〞下篙,思维起于文本归于文本。超越文本的妄加发挥。是不适宜的。而整体感知,说白了就是不要将文本的组成“要件〞肢解,而要将其作为一个整体来读。“访谈〞“调查报告〞“新闻〞等文本,有可能除正文之外,会附加诸如“背景资料一场外声音〞等链接材料,阅读与解题时要擅长将其与正文联络到一起进展信息的萃取、问题的提炼、价值的分

析与意蕴的探究。比方有一道选自?丘吉尔自传?中的试题是这样出的:“丘吉尔在哈罗公学的成绩不佳。后来却成为著名的传记作家、历史学家、政治家。请简要谈谈你从中受到的启发。〞假如不从整体感知人手,不结合文末附加的“补充介绍〞,是不能很好地完成这道题的。

5.会在文本的未定点或空白点上做文章。任何一个文本(包括实用类文本)都有一些未定点或空白点,有的可能不是访谈双方讨论的中心话题,有的可能不是作者陈述的主要方面,有的可能是作者未作评判的事情主体间的意见分歧,还有的可能就是作者提出的疑点或难点,等等。这些方面常常成为命题人用以考察学生的区分才能强弱、思维品质上下的命题点。比方有一篇通讯的阅读是这样设题的:“通讯?银牌,重似金牌?浓墨描绘赵宏博转体三周跳的成功,更加浓墨描绘张丹抛四周跳的失败。却没有详细描绘张丹/张昊重新开场表演的完美。因此,有人认为银牌是裁判给的人情分,有人认为那只是记者写作上的忽略,还有人认为这样写正是详略得当地表现了主题。对此,你是什么看法呢?〞显然,这就是文本中的空白点,考生需要用自己的考虑去填补这样的空白。

一、考纲解读:

2021年高考语文考纲中,“现代文阅读〞和06年相比,没有变化。但由于今年有四个省区率先进入新课程高考,新课

程考纲该局部的内容变化却很大。新旧交替、逐渐接轨时期,势必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认真研读新课程考纲该局部的内容,对于今年乃至今后的复习备考,其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新课程考纲“现代文阅读〞分“必考〞和“选考〞两局部。列为必考的内容是:阅读一般阐述和说明类文章。才能层级中,“理解〞层的“重要语句〞变成了“重要概念〞,去掉了“分析综合〞级的“根据文章内容进展推断和想

像〞和“鉴赏评价〞级的全部内容。选考内容中,除了列入“文学类文本阅读〞外,还列入了“实用类文本阅读〞。

文学类文本阅读的总体要求是:阅读鉴赏中外文学作品。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体裁的根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注重审美体验。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分析艺术表现力;理解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究作品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实用类文本阅读的总体要求是:阅读评价中外实用类文本。理解访谈、调查报告、新闻、传记、社科论文等实用类文体的根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准确解读文本,挑选、整合信息。分析思想内容、构成要素和语言特色,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功用,讨论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

相应的,试题类型中出现了阐述题;而试卷构造也随之分为必考和选考两局部:必考占80%~85%,选考占15%~20%。

所有这些变化,均表达了高中语文新课标精神。总括起来,有以下三点:

1、重点突出语文与现实生活的关系。今年“阅读一般阐述和说明类文章〞之所以会取代往年的“能阅读一般社会

科学类、自然科学类文章和文学作品〞,是因为:作为一个正常的社会人,阐述和说明是社会现实生活中最离不开的两种根本表达方式。同理,往年现代文阅读的重头戏“文学作品的阅读〞今年只能屈居选考行列,也是因为带有鉴赏、消遣和教化性质的文学作品,与现实生活的关系不像阐述和说明那样实用,并不是人人都必需的。

2、着重突出新课程目的提出的高中生应该获得开展的五种才能:积累和整合、感受和鉴赏、考虑和领悟、应用和拓展、发现和创新。

3、全面表达了新课程目的关于“阅读和鉴赏〞的整体要求。考纲中不同板块不同才能层级中分条表述的内容,绝大多数都是课程标准中的原话。

二、考点预测:

〔一〕近年高考现代文阅读的命题走向:

近年来,高考试卷中科技文阅读的选材,往往是反映某个领域最新动向的文章,涉及的内容对考生来说是比拟新的或是比拟生疏的。目的是检测考生的理解才能、挑选信息才能、综合分析以及判断的才能,在升学考试中具有较高的效度和

区分度。由于考纲内容相对固定,相应的,试卷构造、题型、考察内容也较为固定:科技文阅读通常在Ⅰ卷,4个题,分别考察文中重要词语、句子的含义,信息的挑选和整合,根据文章内容进展推断和想像等;命题的选材范围一般在社会科学领域的历史、文化、地理考古方面和自然科学领域的环境保护、资源开发利用、生物生命科学及高新科技的研究和运用方面,数理化等根底学科方面的内容涉及较少。以04

年为例,涉及考古的2个,涉及生物生命科学的6个,涉及环保的1 个,涉及资源开发的1个,涉及社科文化的1个,涉及高新科技的1个,涉及物理的 1个。05年,涉及考古的2个,涉及生物生命科学的6个,涉及社科文化的5个,涉及高新科技的1个。之所以如此,是因为环境保护、资源开发和利用如今已成全球共识,而21世纪又是公认的生物生命科学高度兴旺的世纪,高新科技的研究开发和运用又是与时俱进的热门话题,而数理化等根底学科方面的内容专业性太强,受考试各个因素的制约,命题难度较大。

06年,全国17套卷中,共有19道科技文阅读题。其中,社科文11道,自科文8道。闽、津例外,各二道。有11个省市为三道客选题;有四道客选题的是鄂、湘、浙、辽四省;福建每段各二个客选题。主客并存的是:北京二客二主且仍在第二卷,上海一客四主。命题选材:自科文涉及气候环境〔1个〕、生物及生命科学〔5个〕、化学药品〔1个〕社科文

涉及建筑与人居环境〔3个〕、人类生存与开展〔3个〕、文化传承及文化危机〔2个〕、思想意识形态〔2个〕、文物保护〔1个〕。从命题选材来看,以人为本,关爱生命,人与自然、社会和谐相处是其主旋律。考点涉及重点概念含义、有效信息挑选、文意理解和推断想像。

文学作品的阅读考察是从98年宗璞的?报秋?开场恢复的,此后试卷构造和题型根本保持稳定:文学作品阅读在Ⅱ卷,题型是三主一客〔双选〕,选材绝大多数是现当代文学史上散文名家的作品,如02年林非的?话说知音?,03年柯灵的?乡土情结?,04年的孙犁、茅盾、徐志摩、石评梅、朱湘、吴冠中和05年的冰心、何为、李健吾、严文井等;近两年开场扩大到当代文坛较有影响的作家,如陆文夫、刘心武、刘长春、苏叔阳、周国平、李汉荣、韩少功、冯骥才、史铁生、高林瑜、肖铁等。另外还有极少数的外国作家作品,如04年辽宁卷纪伯伦的?认识自我?等。

06年,17套题中共有17篇散文,其中现代的5篇,当代的10篇,外国的2篇。破例没有出现小说。命题数量和题型,多为四道主观题;也有少数例外,保存客观题的省份有:京、津、浙均一客三主,沪为一客六主,渝为五主。考点覆盖:段意、句意、主旨、感情和写作意图,观点、立意、视角异同的评价和赏析,信息的挑选整合,语言特点、描写手法、修辞手法、人称变化等技法技巧和表达作用,根据文章内容

写人物评论等。

从作家作品这个角度分析,大多省市选的是名家之作,尤其注重当代作家,如冯骥才、丰子恺、林清玄、毕淑敏、方令孺、黄秋耘、牛汉、汤世杰、肖融等人的作品;在普遍关注国内作品时,鄂、浙那么分别选法国都德和米•图尼埃的作品;大多省市选用省外作家之作,而福建却选了本省作家粱遇春的作品;四川选的那么是河南业余作家冯杰的作品;同时,对军旅作家作品的选择也格外突出:鲁、赣、渝分别选了朱增泉、周涛、阎连科的作品。由此可见, 06年高考语文大阅读作家作品的选择,与时代非常贴近,多篇选自近年新作,甚至选去年或今年刚出版的,如江苏选汤世杰的?一幅烟雨牛鹭图?,原载06年3月的?文汇报?。四川选冯杰的?乡村的瓦?,原载05年?散文选刊?第7期。

〔二〕近几年较有新意的题型

02年:上海卷阅读〔一〕第1题将文学常识放在该局部考察〔几年来一贯坚持〕;阅读〔二〕第7题要求将列举出的成语按不同的来源归类,考察学生知识的迁移才能和语文积累;第9题那么对生活中的语言现象进展分析,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着意培养思维品质:现实生活中经常看见“乐在骑中〞“默默无蚊〞“食全食美〞等广告语,请你从成语运用的角度,对这种语言现象做详细分析。

03年:上海卷阅读〔一〕科技文?目光?中的第4题:请联络

生活举两个详细的例子说明目光还有不同的“温度〞;

阅读〔二〕将“人物访谈〞纳入阅读材料,极大的开阔了学生视野;

阅读〔三〕第16题将阅读理解和写作结合起来,新颖别致:本文意蕴丰富。请由“桥〞展开联想,谈谈你对“桥〞的感悟。〔80字左右〕

04年:北京卷?普希金之家? 第 22题:要求联络本文之外的典型例子,试就本文所说的“通才〞问题,举例谈谈你个人的看法;

上海卷〔一〕第6题:在你常读的报纸中,你最喜欢哪一种〔报纸名称〕?请从两方面作简要介绍。

05年:福建卷第12题:根据文中的注音写出正确的汉字。〔1〕一dié〔〕〔2〕xiāng qiàn〔〕〔〕

上海卷阅读〔一〕第5题:你将受邀参加全国民间工艺研讨会,请就如何振兴剪纸艺术准备一份发言提纲;

阅读〔二〕第12题:假设让你来答复文末“又该说些什么呢〞,你会这样说: (100字左右) (6分);

湖南卷第21题:从以下题目中任选一个,写一篇300字左右的赏析短文。

⑴“巨人〞的述说——简析?贝多芬:一个巨人?的语言描写

⑵“老狮〞的画像——谈谈?贝多芬:一个巨人?的肖像描写

⑶他者的视角——试析?贝多芬:一个巨人?的侧面描写

06年:山东卷第19题:联络本文,结合学过知识,写100字左右的人物评论;

湖南卷:单独设第六大题16分,要求考生:

从以下题目中任选一个,写300字左右的文章赏析。

⑴简析?在山阴道上?谋篇布局的技巧

⑵简析?在山阴道上?联想的巧妙运用

⑶简析?在山阴道上?景物描写的特色

另外,上海卷多年以来一直保持独立的命题特色:试卷构造由阅读和写作两局部构成;阅读80分,选材涉及科技文、文学作品、古诗文,并严密结合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进展综合考察,形式多样,常变常新——既能减轻学生心理负担,又不降低高考信度、效度和难度,同时又鲜明突出了重才能考察的命题原那么。05、06两年,我们已经欣喜的看到福建已迈开了高考命题改革的步伐,采用了上海形式。我们相信,今后会有更多的省份奋起直追,后来居上。因为“上海形式〞充分表达了新课程标准的课改精神,将成为今后一个时期内高考命题的总趋势。尤其是自今年以后,全国各地将相继进入新课程,那么今年的新课程考试大纲所显现出来的端倪,将给我们这些暂时的旁观者、局外人以诸多的启示!〔三〕07年现代文阅读考点预测

就老课程地区而言,现代文阅读将更进一步表达近几年来该

题的一些命题特色:

1、科技文阅读选材社科、自科并重,略侧重于社科文,社科文内容将继续关注文物考古与保护、文化遗产〔尤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木版年画〕开发与利用,文化、体育、饮食、建筑艺术与人居环境等关乎人类生存与开展的领域;思想意识形态和人的社会行为等;自科文内容将继续关注生物技术及生命科学,气候变迁和环境保护,现代社会生活引发的诸如电子污染、富贵病、职业病等矛盾的发生、开展和消解,高新尖端科学技术的开发与利用等。毕竟以人为本,关爱生命,人与自然、社会和谐相处在今后相当一个时期仍将是其主旋律。而题型、题数那么会相对稳定。但要亲密关注近几年个别省市特色命题的与众不同之处。

2、文学作品的阅读,将仍以现当代的散文为主打内容,但取材范围决不会仅仅局限于几个名家名篇,将进一步走向普通化、群众化,而选文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那么绝对是一流的。思想深化的历史文化散文和技法一流的议论抒情散文将成首选,选文内容具有较强的人文性、社会性。有人认为,近几年文学作品阅读中,小说的呼声日高,但命题仍然侧重于散文,是由于命题人的思想比拟慎重。其实,这是由各种文学体裁的特征决定的!四大文学体裁中,诗歌、散文属于抒情文体,有一定的思想深度,便于考察学生的思维品质,易于表达考试的效度;之所以不出诗歌,是因为诗歌篇幅有

限,阅读量不够,高考的信度和区分度不好控制;而小说和戏剧那么属于叙事性文学作品,思想深度或曰作品内蕴不够,不便于区别学生的思维品质和鉴赏才能。

新课程实验区而言,现代文阅读那么会有全新的面孔:〔一〕必考局部:

一般阐述和说明类文章,既然着眼于表达方式,那么命题首先关注的,将是这两类文章的文体特征,其次才是文章的内容。因此所选社科文和自科文内容不会太晦涩难懂,但“阐述〞和“说明〞的文体特征绝对标准,考点所考察的内容自然不会因循守旧,尤其是考纲中已经删除的“想象推断〞类命题,将成为历史!考察的重点将侧重于阅读的根本功:概念、句意的理解,构造、思路的分析、把握,段意、中心的归纳、概括,作者观点、态度的分析,有效信息的挑选等。题型不会有太大变化,但阐述和说明这两类文章全考的可能性那么不小!

〔二〕选考局部:

文学类文本阅读除了往年已有的阅读根本功考察之外,考察的侧重点如前文〔考纲解读局部〕所述。这可以从两个层面去理解:

一是根本层面:文学鉴赏,首先要能准确把握各类文学体裁的根本特征,以及各类体裁的主要表现手法。这是从文学作品与现实生活的关系这个实用角度去考察的。很难想象,一

个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假设连四大文学体裁的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都不清楚的话,他还怎么立足于现实社会!

二是纵深层面,注重于对文学作品的思想内涵、审美取向和艺术魅力的感受、品味和领悟。因为文学作品的社会功用是通过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过程来实现的!更重要的是,它可以全面考察一个学生的才能程度:从积累到整合,从感受到鉴赏,从考虑到领悟,从应用到拓展,从发现到创新。至于探究层面的考察,更是一个全新的领域,是一片未曾开垦的处女地!新课程标准的精华,假设用一句话来概括,便是:生活化的语文学习,个性化的阅读写作!文学类文本阅读探究层面的才能考察重点便是个性化的阅读。因此,对文学作品进展不同层面的探究,在今后相当长的一个历史时期内,必将成为现代文阅读选考局部的重头戏!

假如说阐述和说明类文章的考察重点突出的是文章的社会

功用,文学作品的考察重点突出的是文学的教化作用的话,那么,实用类文本阅读的考察重点突出的便是与现实生活联络更为亲密的一些应用文体的实用价值:理解各种实用类文体的根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便于在日常生活中更好的应用;分析其思想内容、构成要素和语言特色,以便掌握其写法;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功用,讨论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进而实现文本的实用价值!

值得说明的是,试卷构造的安排可能会出现两种形式:

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答题技巧一览

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答题技巧一 览 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答题技巧一览1 一、把握主旨 一是理清文章的思路。文章的每一段、每句话归根到底都是为阐明中心服务的,都归向文章的主旨。平时要学会为文章标段,归纳每段意思,归纳中心思想。往往行之有效。 二要找寻、读懂文章中关键的词句。特别是那些体现立场观点、反映文章深层次内容、内涵较丰富、形象生动的词句。尤其是文章的开头句、结尾句、独立成段的句子、比喻句、连问句、过渡句、抒情议论句,文章的主旨常常隐含其中。 ①不要急着去做题,在进入题目之前,必须读两遍文章。第一遍速读,作快速浏览,摄取各段大概意思,建立起对文章的整体认识,集中解决一个问题——选文写的是什么?第二遍精读,仔细阅读每句话,揣摩、参悟一些重要的句子、段落,对文章的主旨产生一定的认识。 ②画出在文章的结构上起过渡、连接作用的词语、句子、段落,画出各段落中的中心句,尤其注意段首、段尾,这些词句往往就是回答问题时需要重点研读的,通过找重要的词句进一步理解文章的思路,结构层次。 ③心中要有文体意识,找出画龙点晴的句子。作为托物言志类的哲理性散文,在叙述和描写中总有一些议论和抒情的语句,阅读时一定要善于抓住议论抒情的句子去把握文意,尤其注意文章结尾的议论抒情,它们往往就是全文的主旨所在。

牢记:欲速则不达。一定要读懂文章再做题,坚决杜绝走马观花式的阅读。 二、认真审题 做现代文阅读主观题的关键在于准确地审题,抓住了审题这个关键,就找到了答题的诀窍。现代文阅读的审题,就是要仔细分析题干,把握题目要求,即把握题干中包含的与答案相关的各种信息。这是答题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题干一般由两个部分组成,一是文章的话,一是命题者的话。设置题干的目的,主要是限定答题内容;同时,命题者为了使考生不至于茫然无绪,往往又会在题干中提示答题内容在文中的位置,甚至限定了在哪一段或哪个句子中。这样我们就可以根据题干的提示,找出每一道题的出题点,锁定答题区间,具体到段、句、词。只要找准了原文中的相关区域,认真揣摩上下文的文意,准确抓住关键词句,准确地把握住答案的有关信息,大多数题目的答案是能够在原文中找到的。 牢记:题干提示了答题范围,题干规定了答题角度,题干提供了答题思路,题干隐含了答题信息,题干体现了答题规律。 三、筛选组合 文学作品阅读多为主观题,其题干不仅能显示答题的区域,还能显示答题的方式。要站在命题人所“问”的角度回答问题,问什么答什么,使所答充分、到位、准确、有条理。整合时一定要确保文通句顺。 现代文阅读的考查目的在于把握并理解在文中所要传达的信息,因此,要依照的思路来理解作品,多从原文中寻找答案。但并不是直接摘抄,有时以文章中的词或句为基础略作改写来作答,有时要求综观全文,从各段中提取相关信息加以整合。这类题在高考中出现最多。

现代文阅读常见命题方式及其答题思路

现代文阅读常见命题方式及其答题思路 (一)就文章开头的写法及作用命题 答题要点:散文的开头段往往是引子,构思精巧,语言优美,一般属于景物或场面的描写性语段。答写法可从①写作技法(动静结合、点面结合、衬托等)②听觉、视觉、嗅觉,声、形、色、味③修辞手法三方面入手。 答作用:①突出表现了……渲染了……②开篇扣题③作铺垫,引起下文关于……的议论(抒情,描写)。 例如08届南京高三上期统考卷第15题:本文开头是怎样描绘春节晚会上杨丽萍双人舞的?这样开头有什么好处?(6分) 答:(1)①从视觉、听觉(1分)几方面描绘“两棵树”经受洗礼并立同心的爱情故事;(1分)②动静结合(1分),烘托舞台气氛,具体细致地描绘了“两棵树”的形象。(1分)(4分。一点2分,答对两点即可。意思对即可)(2)①通过具体的舞台画面,营造一种凄美的氛围,感染打动读者;②从影视形象到现实生活,构思新颖,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③由舞台上的“两棵树”引出现实中的“两棵树”,为下文描写张赵爱情作了铺垫;④由于舞台形象与真实故事具有相似形,这样“虚”“实”互相映衬,大大增加了文章的美感。(2分。一点1分,答对两点即可) 再如07辽宁卷第17题:第一自然段,作者写了“秋去冬来”的景色,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4分) 答:起铺垫(或引出下文)的作用。(2分)写“秋去冬来”,自然引出下文的“炉火”,由自然环境的变化写出了作者的感伤情绪,为下文写“炉火”的意蕴预设了空间。(2分) (二)就词语的含义命题。 答题要点:结合语段,解析词语的引申义或比喻义 例如07山东卷第20题:第一、三段都出现了“荒野无灯”,请分别指出它们在文中的具体含义。(4分) 答:第一个指记忆中留下的对野外黑暗很深的难以忘怀的感触。第二个是指身居闹市与朋友之中却感到无靠无助的心境。 (三)就语句的含义命题。 答题要点:结合上下语段及全文,抓住关键词语的引申义和比喻义开掘语句在文中的内涵,并注意句子的哲理性。 例如07山东卷第21题:作者最后说:“我不会怕冷,却会怕这荒野没有一盏唤我归云的灯……”你怎样理解这句话在文中的深刻含意?(5分) 答:在作者看来,人生路上的孤绝(困难和艰苦)环境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感受不到真情和温暖,没有自我救赎的灵魂。这表达了作者对人间真情和温暖的渴望与向往,对人生信念和人格尊严的呼唤与坚守。 再如08苏锡常镇四市二模第14题:“它们离开了槐树(指叶子)就好比清除了衰老抛却了陈旧,是一个必然,一种整合,一次更新。”分析这句话的含义。 (这是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2分);落叶沉入泥土是休养生息,孕育着新的开始。(2分)(四)筛选概括全文的内容要点 答题要点:注意理清题眼以下统领的几段文字,概括段意,分类罗列。 例如南京08二模散文《巴黎圣母院》阅读第13题:作者为什么觉得眼前这一切值得深思?请分条加以概括。(6分)

高考语文学习专题提升课堂:现代文阅读试题命题特点及解题策略

高考语文学习专题提升课堂:现代文阅读试题命题特点及解题策略 一、考点解读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在“学业质量水平”43中指出:“在鉴赏活动中,能结合作品的具体内容,阐释作品的情感、形象、主题和思想内涵,能对作品的表现手法做出自已的评论。能比较两个以上的文学作品在主题、表现形式、作品风格上的异同。能对同一个文学作晶的不同阐释提出自己的看法或质疑。喜欢尝试用不同的语言表现形式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尝试创作文学作品。在文学鉴赏和语言表达中,追求正确的价值观、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品位。 根据《课程标准》的相关阐释,新高考现代文阅读II探究类试题在命题时主要侧重于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对文本的内容和形式进行解读,从情感.形象、主题和思想等方面切人探究,从中解读出文本的价值。 二是比较两个以上的文学作品在主题、表现形式.作品风格上的异同,感悟和体验文本,独立思考,发表看法。 三是在文学鉴赏中,追求正确的价值观,挖掘作品的价值、审美情趣和审美品位以及作者的创作意图。 二、命题特点 1.真题呈现 (2020年新高考I卷)第8题: 本文记建水城时,在饮食描写上花.费了大量笔墨,对此你如何理解? (2020年新高考II卷)第9题: 父亲说“我们下棋是下棋”,怎祥理解这句话?请结合全文具体分析。 (2021年新高考I卷)第9题: 小说中多次出现的“门”,在不同层面有不同含义,请结合文本加以分析。 (2021年新高考I卷)第9题: 文本二指出,教小孩子作文要“能懂得小孩子的欢喜”,谈谈文本一是如何

实践“能懂得小孩子的欢喜”这一主张的。 2.命题分析 近两年新高考探究类试题更具创新性,命题者会在教材知识点的基础上进行命题创新,在解题思路上设置陷阱,这就让那些平日只顾埋首刷题.不认真思考的考生在考试时手忙脚乱.所以考生在日常的学习中要多关注知识本身的逻辑和内容,多思考,以不变应万变,考试时务必以文本为依据,善于转变思路,勇于突破常规。 从上面四道探究题的设题特点上看,新高考探究題越来越注重贴近号生生活,体现试题的开放性、灵活性、应用性.创新性,越来越注重引导考生从“关注解题"向“解决问题"转变,从“机械训练”向“理解创新”转变,反套路化越来越明显。 三、解題策略 结合上述《课程标准》对现代文阅读II相关考点的解读,以及对近两年新高考现代文阅读II探究类试题命题特点的分析,教师在引导学生解答这类试题时,可将题千关键词作为解题突破口,从中分析出答案要点及作答层次。以2021年新高考I卷第9题 为例: 小说中多次出现的“门”,在不同层面有不同含义,请结合文本加以分析。 此题考查小说中“门”的含义,需要考生梳理文本,由浅入深地思考,探究作品的思想意蕴或写作意图。考生要先在文本中找出几处写门的地方:“石门阵摆退鬼子兵”“他们什么也没有看见,只看见门里堵满了石头一石头门”“只要不是木头门就行了。木头门烧得开。上次苏家峪不是给门板都烧光了”“守住了大门,不用关二门对,把我们的门板烧掉呢,我们就夜不闭 户”“倒认真地想起当真到了处处夜不闭户的时代”。接着,考生需将这几处写门的地方进行分类梳理,文中的“门”可分为三类:木门、石头门、没有门(夜不闭户)。 最后考生再结合题干关键词.分别探究这三类门的作用或深层意义。

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的命题特点和应试策略

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的命题特点和应试策略 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的命题特 点和应试策略

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的命题特点和应试策略 江苏省泗阳致远中学张绍宏 一个有文化的人,终身伴随的重要的活动之一就是阅读,可以说阅读现代文是现代社会人们生活、学习和工作中每天都有要从事的一项基本活动。对于高考语文而言,如果说作文是高考语文试卷的灵魂,那么阅读就是其脊梁。然而我们发现好多学生面对现代文阅读不知如何下手,答题时乱写一气,得分情况也是不尽如人意〔这次市统测此题均分12.2分〕。随着新课改到来,现代文阅读又有了新的变化,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分值出现加大的趋势,由17分增到25分(江苏22分);二是大阅读的考查内容发生了变化,变成选考了,分为“文学类文本阅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三是出现了探究性试题。如何才能提高现代阅读题的分值呢?下面就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近年高考现代文命题特点 表一:18套试题选料分布、命题形式及赋分情况。 序号省市题目文体赋分 1 广东《泥泞》〔迟子建〕散文15分 《访钢琴演奏家傅聪》访谈录15分 2 山东《灯火的温情》〔叶延滨〕散文18分 《梦碎雅典》〔杨明马小 林〕 新闻18分 3 海南、宁 夏 《林冲见差拨》小说25分《叶圣陶在四川》传记25分 4 全国卷I 《总想为你唱支歌》散文22分 5 全国卷II 《海南杂忆》〔茅盾〕散文22分 6 北京《湿湿的想念》散文18分 7 天津《雪野里的精灵》散文18分 8 上海有关杭州西湖散文23分 9 辽宁《炉火》散文21分 10 江苏《麦天》(雷抒雁) 散文22分 11 浙江《泰山之思》〔蔡家园〕散文18分 12 福建《落叶是疲倦的蝴蝶》〔朱 成玉〕 散文17分

语文现代文阅读题型分析、答题思路及答题技巧

语文现代文阅读题型分析、答题思路及答题技巧题型分析:现代文阅读如何考? 综观近几年高考现代文阅读中显现的题型,大致归为三类: 一、明白得作者在文中的重要语句所要表达的含义,即写什么; 二、明白得作者在文中所运用的表达技巧及其成效(作用),即如何写和什么缘故如此写。 三、审美鉴赏性试题,这属于文学评论中的一种,是读者在选定的评论角度对作品作出的观点和看法。 这类题型要求能辨论出文章语句段的表现技法,领会其表达技巧,凝视他的艺术成效,把握他的专门风格,进而进行富有个性的鉴赏。 一样来说题目只会要求从某个方面(或主题、或构思、或艺术特点等)来进行赏析。 答题思路:你要如何答? 一、对“明白得作者在文中的重要语句所要表达的含义”的题,多用原文或整合原文语句作答。 (一)答案表述的原则: 1、忠实于题干。题干包含了题目的要求和一些答题的信息,题干中往往隐含了表述的范畴、角度和表达方式。审清题干是做好阅读题的前提。 2、忠实于原文。“现代文阅读题的答案在原文之中,不要凭空去想。”这教给我们做现代文阅读题的一条差不多原则,即答案在文中找。即使有些题目找不出原词句组成答案,也要弄通语境,得其要旨,不能自由生发,离“题”万里。 3、忠实于语言规则。阅读题答案表述要依据题干要求和文中答案信息作答,做到要点全面,内容精确,用词准确,语言简洁,字数不超过规定数。 (1)要显:不能含蓄、笼统 (2)要简:不要罗嗦、繁琐;要概括、简洁 (3)要通:不要有语病

(4)要选好句式:用判定句、陈述句,不用省略句和问句 (二)答案表述的技巧——摘取、整合、归纳。 1、摘取。是指题目答案确实是原文的某一句话、某一个词,我们只要原原本本把它移出来,按规定写进答题处就能够了。 2、整合。确实是我们在找出题目答案所在的语句后,由于语句太长不合书写要求或语句含有不合题意的杂乱信息,需要加以改造,这时要求依照题意,选出有用的语言信息进行重新组合、表述。 3、归纳。有些阅读题答案在原文语句中找不到,需要我们整体把握段前篇或全面明白得上下文语境才能悟出答案。如此的题目要求我们用自己的语言把答案意旨表达出来。做这类题目,答案书写要严格遵守第一点谈及的三原则,吃透答案的内容要点,吃准表述的范畴、角度和方式,用规范的语句表达。 (三)如何在原文中查找语句答题 1、定区域。先确定题干中的语句在原文中哪个段落,从而划定选择答案的有效区域。 2、明方向。认真审读题目,弄清所问,找准答题方向,再“瞻前顾后”结合上下文(包括上下段落)进行分析,找出最切题的语句作答。 总而言之:要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段。 二、对“明白得作者在文中所运用的表达技巧及其成效(作用)”题,结合原文信息和所学语文知识进行解答。 此类题型的答题要点包括三个方面: (一)用了什么方法。要辨明本语句所运用的是哪一种修辞或表现手法。 (二)表达了什么内容。分析这种修辞或表现手法在文句中是要表现什么内容,要清晰此种修辞或表现手法的一样表达成效。 (三)有何成效或作用。要清晰此种修辞或表现手法的一样表达成效,并结合具体语句加以说明。 在文学作品中,常见的写作手法有渲染、衬托、铺垫(设伏笔)、象征、对比、比喻、拟人、引用、所用人称等;

高中语文现代文阅读题解题技巧

高中语文现代文阅读题解题技巧 一、基础篇 掌握阅读的一般规律,掌握其文章的主要内容是解题的基础,现代文阅读一般有以下要求。 1.纵观全篇把握主旨 一篇文章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读一篇文章如果没有着眼于全篇的目光,没有整体把握的意识,其结果只能是事倍功半,甚至徒劳无益。因此,阅读效率的提高取决于对文章内容的主旨是否能正确把握。 那么,如何把握文章的主旨呢?首先要着眼于文章的整体,注意理清内部的相互关系,从宏观上居高临下地驾驭文章,领会文章的主旨内涵。其次还要看文章的作者、写作时间和文后的注释等,特别要浏览一下后面问了哪些问题,从题目的选项中揣测文章的主旨,明确作者的主要写作意图,这样解题就心中有数了。 2.理清脉络划分层次 高考现代文语段有时直接考查考生对文章层次脉络的把握,有时不直接从这方面去设题,但是无论解答什么问题之前,有了对文章这一“竹”的内在依据的了解,解答也就势如破竹了。 3.检索范围准确摘取 良好的阅读素质不仅体现在对文章的整体把握上,还体现在对局部的确认。阅读时,先看题目涉及到文中哪些段落或区域,确定对应的语句,再仔细分析这一段里每一句话的意思,理清段落之间的关系,了解行文思路。阅读题一般是从选文里有可能被学生忽略且又不一定真懂的地方抽出来编成各种形式的问题,用来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因此,答案要从选文里找,只要认真揣摩上下文意,准确抓住关键语句,大多数题目的答案在原文中是能够“抠”出来的。 4.综合分析全面考察 有些阅读题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把答案意思说出来,且往往有字数限制。这种题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要求比较高,题目难度也大。解答此类试题,要吃透答案的内容要点,吃准表述的范围、角度和方式,用规范的语言表达。 5.认清手法明确作用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阅读理解答题指导(实用类文本阅读+现代文阅读)

高考语文阅读理解 答题指导 一、实用类文本阅读 【高考预测】 综观近三年的全国卷,我们发现,高考对于实用类文本阅读的考查呈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①命题思想:命题贯彻“立德树人”教育理念,符合考生的认知水平和理解层次,主要考查《考试说明》中规定的分析综合、鉴赏评价和探究三种能力。特别是近年,高考语文全国卷的实用类文本阅读均考查非连续性文本,素材多样,有一定的专业色彩,通过多元阅读、区间分析、综合归纳,实现对考生检索、理解、分析、评价等能力的考查,体现出较强的综合性,且有一定的难度。 ②选材风格:近三年,高考语文全国卷的实用类文本阅读一般由2-4则非连续性、相对独立但又围绕同一话题或主题的材料构成,总字数为1100-1500字,其中可能包括一则图表材料。选材多来源于新闻、报告、论文、科普文章,紧扣社会生活热点,突出时代性,如新能源、人工智能、城市化、信息经济、文化遗产保护、医疗养老、深度扶贫等方面,这些材料具有内涵丰富、可读性强、探究点较多等特点。 ③考查重点:考查重点多为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包括图表信息)、归纳内容要点、把握作者观点、材料之间的对比阅读等。 ④题目设置:实用类文本阅读为两道四选一式客观选择题和一道主观问答题;客观题每题3分,主观题6分,总分值为12分。 近三年,高考实用类文本阅读一般采用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题型。阅读文本由围绕同一话题而互有关联的多则材料(包括文字和图表)组成。高考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考查的主要内容是正确理解文中重要概念或句子的含意,概括、分析材料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比较材料异同,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基本倾向及其产生的社会价值和影响,等等。 【应试技巧】 本大题选择命题材料的新闻由非连续性材料构成的,几个新闻材料有共同的主题,但是每个材料又有各自的强调侧重点。既体现时代特色,又注重文本所具有的实用价值。考查重点是分析综合、鉴赏评价和探究这三个层级。 本题大题考查“比较异同”,本质是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概括的能力,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筛选信息归纳要点,就是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经过辨别把相关的信息提取出来,然后将文中相关的而又分散的信息集中起来,并加以整体处理。归纳内容要点的途径,在具体的文章中找出相关的概括性语句,概括性的语句与具体的叙述描写或阐述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概括时,要提取精要,独立归纳。有的文章,虽然有概括力强的语句,但与试题要求归纳的角度不一致,这时,就要根据题目的要求,确定范围,提取精要,用自己的语言归纳概括。归纳概括时要注意,尽可能用原文中的词语作归纳。要注意防止要点遗漏。 二、现代文阅读(主观题) 【高考预测】 近三年,现代文阅读I主观试题有以下方面的考查点:①给文中重要概念下定义;②归纳、概括、分析文本内容要点;③分析文本行文脉络;④对文本主

高中语文阅读理解的解题思路和技巧

高中语文阅读理解的解题思路和技巧 语文阅读题答题技巧 (一)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记叙文、小说),埋下伏笔(记叙文、小说),设置悬念(小说),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 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 3、文末:点明中心(记叙文、小说);深化主题(记叙文、小说);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文、小说) (二)修辞手法的作用 (1)它本身的作用;(2)结合句子语境。 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 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2、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 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 3、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 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 4、对比:强调了……突出了…… 5、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 (三)句子含义的解答 这样的题目,句子中往往有一个词语或短语用了比喻、对比、借代、象征等表现方法。答题时,把它们所指的对象揭示出来,再疏通句子,就可以了。 (四)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 动词:不行。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写出了…… 形容词:不行。因为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

副词(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因为该词准确地说明了……的情况(表程度,表限制,表时间,表范围等),换了后就变成……,与事实不符。 (五)一句话中某两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不能。因为(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规律不一致(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不能互换。 (六)段意的归纳 1.记叙文:回答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 格式:(时间+地点)+人+事。 2.说明文:回答清楚说明对象是什么,它的特点是什么, 格式:说明(介绍)+说明对象+说明内容(特点) 3.议论文:回答清楚议论的问题是什么,作者的观点怎样, 格式:用什么论证方法证明了(论证了)+论点 做阅读的注意事项 1、语文阅读以及作答的时候,一些基本的技巧要掌握。比如段落,掌握段意较为方便的办法是抓“主句”,也就是抓住说明全段主要意思的句子。或者文章的脉络主旨,有的文章标题就说明了中心思想;有的在文章开头和结尾点明;有的则通过主要事件来表达,只要根据主要事件,就能很快确定......阅读理解答题里面也是有很多套路,也就是相对固定的回答方式,总之平时要多留意,梳理总结。 2、阅读作答之后,可以与参考答案作比较:有哪些点是你没想到的?又有哪些点是回答得不够准确的?不要看了答案之后只是“哦,原来是这样”就过了,一定要学会分析你为什么没答上来,比如审错题意、阅读抓取关键信息能力差等方面。 3、语文水平较好的学生,大多得益于课外阅读。要提高自身的阅读技巧和能力,只依靠课内的阅读是不够的,还需要通过有计划的、大量的阅读,以及进行多种阅读方式的训练。 课外阅读的内容是比较宽泛的,基本的你可以根据课内阅读进行延伸,因为文章,包括阅读理解都会有来源说明。人选书不好选,但书选书就容易多了,你多的书越多,你就越知道怎么选。

高考现代文阅读答题思路和方法

高考现代文阅读答题思路和方法 宿豫区来龙高级中学王先庚 纵观历年高考,发现考生现代文阅读题得分较低,其实只要掌握一定的阅读技巧,还是可以有显著提高的,具体方法如下: 一、整体把握 面对一篇文章,先整体快速阅读,弄清文章的体裁及大致内容。是说明文,则现弄请说明对象和说明中心;是议论文,则把握中心观点;是散文,则看清描写对象,感受抒情基调;是小说,则抓住中心人物和中心事件。 二、“剔骨存肉” 作家在写文章前都要先搭一个架子,然后组织材料。这个架子,体现文章的整体思路。好的文章,材料附着在架子上,就像肉附着在骨子上。因此,要理清思路,就必须先将这些“肉”剔除。是说明文,则将涉及各种说明方法的材料剔除,是议论文,则将各种论据剔除,包括事例论据、引用论据、比喻论据等。是散文,因为“形散神聚”,则将体现“神”的抒情议论性语段保留,其他部分剔除。材料一经剔除,文章的整体思路就水落石出了。 三、操作方法 1.要点满足法 解答主观性阅读题,首先要看清该题的分值。一般说来,超过2分的题,其答案往往有两个以上的分值对应点,答案起码有两个词语或词组或句子。高考阅卷评分都是按概括的要点来评分的,要力争涵盖全部要点而没有遗漏。 2.沙里淘金法 出题人是“依文设题”,答题也要“依文解题”。解题时就应在指定的段落中筛选信息,进行“沙里淘金”,即排除多余的无用的信息,“淘”出有用信息

的语句。只要无明文规定,答题时要尽可能利用或摘录原文中的词语和句子作答。 3.组装焊接法 有的综合题的答案分散在一段或几段文字中,很难找出现成的原话,这就需要根据题意要求,首先提取有用信息,然后根据需要对原话或原文中的某些词语加以改造、组合、压缩、变换,重新进行“组装焊接”,最后作恰当规范的表述就可以了。 如何提取文中信息?一般说,简答题不会有现成的原句可以作为答案的,答题的信息分散在作品的有关段落,所以就要我们对信息进行

2021年现代文阅读题(主观题)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技巧

现代文阅读题(主观题)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技巧 现代文阅读题(主观题)一直是高考语文试题中的必考内容,同时,也一直是学生感到最没有把握的考试内容。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的阅读能力普遍较弱,不知这样的题该怎样入手。而且,尽管介绍现代文阅读题(主观题)的资料很多,但大多是从考点要求的角度阐述的,很少有从学生临场应考的实用角度来阐述,所以,学生并没有从这些资料中获得快速有效的解题经验,反而养成了对现代文阅读题(主观题)畏惧心理。这显然是不利于学生发挥出真实水平的。 故而,我们有意收集学生的临场应考经验,结合现代文阅读题(主观题)的命题要求,总结出以下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技巧,以使学生在面对此类题目时有规律可循、有方法能做。 一、解题思路: 我们发现,几乎所有的文学作品阅读题题目,都可以用同一种解题思路来解答。这种思路可以表述为四个步骤: ①理解题目要求:

应该让学生很清楚地知道,一道题目中往往含有解题范围、所提问题、答题要求等信息。答什么和怎么答,命题人的思路早已在题目中写明了。 例如:XX年试题(《乡土情结》)的第20小题,“ ___在第三段中所描写的少年离家的情况有哪几种?请概括说明。”稍作分析就能明白:题目中的“第三段”就是解题范围,“所描写的少年离家的情况有哪几种?”就是所提问题,“请概括说明”就是答题要求。如果学生能明了题目就是要告诉他这三个信息,他就应该懂得:这个题要到第三段去找答案,答案是关于少年离家的情况有哪几种的,而且,原文中的语句不能直接引用,需要概括。 ②确定解题范围: 有的题目解题范围是很明确的,如XX年试题的第20小题、第21小题。但也有的题目的解题范围是不够清楚的,如XX年试题的第19小题“从文中看,乡土都给人们打下了哪些‘童年的烙印’?”,那么,就应该从题目所指的相关的原文内容去找,所以,‘童年的烙印’所在的段落就是首选的解题范围。 另外,有时也需要思考: ___有的题目的解题范围很明确,而有的却不清楚呢?这不清楚中是否暗示着什么。如1998年试题(《报

2023年高考语文全题型满分答题套路(新高考地区)

第Ⅰ卷阅读题70分(70分钟); 第Ⅱ卷表达题80分(语言运用20分钟,作文55分钟)。全卷检查5分钟。 Part 1现代文阅读1(信息类文本阅读): (1-5题,17分,力争14分以上) 一种概念、两种心态、六个步骤 1.树立一种概念 虽然高考试题中的社科论述类文章,内容涉及广泛,思想容量大,有的文章专业性很强,但毕竟考查的是阅读能力,而不是要求考生全面、系统、透彻地弄懂相关的知识。 基于这一认识,我们在做信息类文本阅读试题时,要牢固树立“答案就在原文中”的观念。如“理解重要词语、句子在文中的含义”中的“文中”即指具体的语境,有两种含义:一是对文章全局的整体把握,一是指具体词句的上下文。即使“推断和想象”试题的答案也同样在原文中。 2.具备两种心态 ①做题时精神要高度专注。只有聚精会神、心无旁骛地进入阅读状态和解题状态,我们才能迅速、准确地发现问题,作出判断。 ②一定要认真仔细。信息类文本阅读的考查,往往在极细微处做文章。有的选项看似与原文不符,其实是正确的;而有的选项看似与原文语句相符,却因在极细微处作了改动,反而是错误的。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认真仔细,马虎大意是万万要不得的。当然,有时候我们可能会找不到与选项“酷似”的句子,但我们可以找到与之相关的句子,由这个相关的句子去作出推断,从而判定选项的正误。 3.明确六个步骤 一般来说我们常用读(圈点勾画)、审(题干、选项)、找(筛选信息)、比(干扰项)、排、选六步法来进行解题。 (1) 读(圈点勾画)——读原文,读题干,读题肢 读是重要的一步,只有读懂了文章才有可能准确地筛选信息,找出正确答案,所以在阅读的过程中要划读原文找“概念”,将以下一些重要信息标示出来: ①重点阐述的名词术语。 ②重要问题及概念前后的修饰语、限制语以及有指代意义的词语。 ③关联词。 ④中心句、要点句及联结句。 ⑤特殊句(判断句或有判断意义的句子;双重否定句;疑问句等) (2) 审(题干、选项),要求划读题干找方向(题目要求、提示) ①题目要求是什么:正确还是不正确的项。找正确项,须用排除法;找错误项,运用重点突破法; ②提示方面:题干中有些词语经常出现,分为三类: A.“解释”“理解”——表明命题者在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错因应注意“内容方面”和“程度差异”; B.“推测”“分析”——考查对文章延伸意义的理解,错因常在“程度差异”与“逻辑错误”;

高考现代文阅读选择题解题方法

高考现代文阅读选择题解题方法 对于高三同学来说,想要提高语文成果最有效最快速的方法就是把握一些语文答题技巧。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盼望对您有所关心! 高考现代文阅读选择题方法 一、合理支配挨次,把握题目关联 高考现代文阅读的命题角度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理解文章的主旨;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鉴赏作品的语言和表达技巧;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在高考考场上,同学担忧时间不够用,压力会很大,因此不能像平常训练时那样从容淡定,经常会消失对文章理解不透彻,甚至误会的状况,这也是阅读的大忌。 二、利用主旨句,找准突破口 一篇文章的关键词通常消失在标题、开头句、结尾句、比方句、连问句、过渡句、反问句等处,文章的主旨句恰恰就隐蔽在这些包含关键词的句子里。所以,同学阅读时必需高度重视,尤其是体现观点和文章中心的词语。在高考现代文阅读题中,有时候会消失推断正误,这样的题看似简洁,其实很难。命题者通常会跟同学玩文字嬉戏,转变句中的定语或者状语,从而转变句意,消失以偏概全、正话反说、因果颠倒、无中生有等现象。当做这类题型的时候,同学首先要找准答题的突破口,也就是找到备选答案中哪个地方是与原文表达的意思不相符的,从而快速地选出答案。 三、理解字词意义,明确解题思路 一般来说,高考语文试题考查词语的含义不仅仅局限于表面意思,往往会考查更深层次的引申义,这样才能符合考纲的要求,更好地拓宽高中生

的学问面。在现代文阅读题中,常常会消失“结合文章内容,简要阐述某句话的深刻含义”等类型试题,同学感到无从下手。对此,同学要找到这句话中的重点词语,明确解题思路,透过表面的意义去体会深刻的内涵,然后联系详细语境和上下文,做出正确的解答。同学要谨记命题者既然出了这道题,那么答案就肯定会在文中。 四、弄清文章结构,理清答题要点 弄清结构是现代文阅读的基础,从结构和形式入手比较简单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也就是说同学把文章结构层次弄清了,就基本上把握了文章的中心思想。在阅读文章时要设法找到文章的主线,然后依据主线去弄清各段落的层次。在考试中常常会消失概括题,这类题型主要考查高中生的`归纳和概括力量。做概括题型的思路是依据主旨句进行总括,把文章内容详细化;通过提炼要点进行概述,紧扣文章主题。同时,近年来开放性试题在高考现代文阅读中频频消失,以“请谈谈你的理解”为主要表现形式。同学在答题时必需要仔细、认真,语言要精炼、精确、简洁、清楚,突出重点。 高中语文阅读答题技巧总结 注意整体阅读,说明性的文字抓住基本概念以及对基本概念解释的文字;谈论性的文字抓住基本观点以及对观点阐述的文字。仔细读懂第一段和最终一段,并在头脑中大体复述各段内容。标示文章中揭示主旨的句子、揭示文章结构的句子,并用笔划出称代词、关联词、标志词。阅读题目,找出选项相对应的区域。文章内容与题目相互验证。 【科学文】总体解题技巧

现代文阅读题的解题思路及解题技巧

现代文阅读题的解题思路及解题技巧 首先,树立整体阅读意识,力争从宏观上把握文本的大体意思。如从文本的标题入手明确文本的表现对象,并且多方设问:本文的表现对象是什么?是从哪些方面表现这一对象的?表现对象的什么?为什么要表现这一对象?的终极目的是什么?从尾注或夹注入手,力争大体了解文本的写作背静,或者与文本有关的状况等。从题干的设问,特殊是文学作品阅读的多项选择题的选项入手大胆推想文本的表达技巧和大体内容,以进一步验证前面的推断。例如,广东省2023年秋季的高考试题第五大题《说树》,从标题入手,我们知道文本是以树为表现对象的,第一段主要内容和其次段开头部分文字是从乡情〔或对家乡的感情〕角度来表现的,第一段的末尾处是从历史进展的角度来表现的,第三段主要是对与树相关的经受〔探究树的精灵〕的回顾,第四段是从树与人生与艺术的关系角度来表现的。那么,为什么要表现树呢?从第四段的内容,我们可以推断出来:表现树的终极目的是为了表达对艺术的熟悉。从多项选择题的选项尤其是E项中,我们进一步验证了这一点;至少,我们可以想到文本可能表现的是这一主旨。这样,我们在动手做题之前,对文本就有一个比较完好的熟悉,这是下一步精确解题的保证。 其次,树立问题意识,速读文本。所谓问题意识,不是我们在平常学习或阅读中的那种质疑,而是仔细审题,明确题干的设问。心系这些问题,快速阅读文本。这一步的阅读,是以段落为单位的,是对文本大致上的了解,而不是逐字逐句的推敲理解。为了快速把握语

段的大体意思,我们可以通过捕获段落主旨句的方法大体了解语段的意思。一般来讲,段落的主旨句,要么在段首,要么在段尾,要么在段落的中间;当然,有的段落是没有主旨句的,这就需要自己通过整合来概括。对社科类文本和自然科学类文本,我们还应当在捕获段落主旨句的前提下,擅长提取主旨句中的关键性词语,由于写作这类文章的人更加注意文章结构的严谨性和表情达意的精确性,犹如做学问那样作文章,紧紧围绕关键性的词语详细解释,或深化阐发,一步一步,一板一眼,规律性是特别强的。就高考命题来看,特殊是第一卷中“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的客观性选择题,大多也是围围着关键词来设题的,如2023年秋季全国高考河北等六省卷的第7题,就是考查对第一自然段的关键词——“人类胚胎干细胞”的理解,青海卷的第7题考查对第一段的关键词——“茶马古道”的理解,天津卷第7题考查对第一段关键词——“技术跨更加展”的理解。 在阅读过程中,我们还要随时进行整合,即将意思相同或从不同角度表现同一意思的内容快速整合到一起,形成表意完好的语意板块。从阅读的目的上说,此步的阅读依旧属于整体感知,而不属于精读,更算不上研读,所以,一般来讲,我们还不能动手做题。从阅读的时间安排上看,完成此项工作,大体上是三四分钟。 此外,精确确定阅读区间,即牢牢锁定答题的.范围。例如,前面所举的例子,第18题题目设问:“从文章的其次段看,为什么观赏冬天的树?”要回答这一问题,必需关注文本的其次段,特殊是本段的最终几句话,也就是把目光牢牢锁定在这个范围内。经过筛选

现代文阅读(散文) 命题角度与答题思路

现代文阅读(散文)命题角度与答题思路 * 现代文阅读命题角度与答题思路――宁波市模拟考试卷分析问题呈现宁波市模拟考《家家有明月清风》 12. 文中多次提到“奉水”,分别有何作用? 13. 为什么说“一个彻底务实的人正是死了一半的俗人,一个只知道名利实务的社会,则是僵化的庸俗社会”? 14. 有人评价林清玄的散文“淡而有味,浅而有致”,请举例并分析。 15. 结合全文谈谈你对文章标题“家家有明月清风”的理解。 16. 文章倒数第三段说:“人的贫穷不是来自生活的困顿,而是来自在贫穷生活中失去人的尊严;人的富有也不是来自财富的累积,而是来自在富裕生活里不失去人的有情。”请结合全文,谈谈这句话对你的启发。宁波市十校联考《怀君与怀珠》 12. 联系上文,在空格内补上一句话,要求明确比喻义,语句连贯、生动。 13. 作者说“为什么这一首诗会这样自然地从心田里升了出来”,请分条概括原因。 14. 多次引用韦应物的短诗,请简要分析这些引用的作用。 15. 结合全文,说说题目的含义。 16. 作者的交友哲学是“如果要交这个朋友,就要包容一切的缺点”,你认同这样的观点吗?请阐述理。命题角度 1、结合全文谈谈对文章标题的理解,或题目的含义。 3-4 分 2 、文中多次出现某个词或某句话,有什么作用? 4-6 分 3 、理解文中某个句子的含

义,为什么这样说? 3-6 分 4 、对文中具有观点性的句子,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或对你的启发。4分 5 、就散文语言风格的评价,请举例分 析。4分 6 、联系上下文,在空格内补上恰当的句子2分涵盖了分析综合、鉴赏评价、探究三大能力点。参考答案呈现 15. 结合全文谈谈你对文章标题“家家有明月清风”的理解。“明月清风”是指“充满诗情画意、逍遥的心灵”;“家家有明月清风”也就是不管时代如何变化,生活如何忙碌,每个人都应保持从容的生活态度和有情的怀抱。 15. 结合全文,说说题目“怀君与怀珠”的含义。怀君不只是思念,而有一种置之怀袖的情致,是温暖、明朗、平静的。要学习怀珠的贝壳,有足够广大的胸怀来包容,还有足够柔软的风格来承受。学生1:文章标题体现作者的散文“淡而有味,浅而有致”,同时也用过去的普遍“奉水”故事与现今的“奉水”故事比较,微妙地反映了社会的变化,人的俗化。0分学生2:“家家有明月清风”“家家”指的是人们,“明月清风”指的是对幸福,对人生的体悟 , 告 诉 我 们

高考语文备考:现代文阅读之信息类文本阅读客观题命题角度及对策

一、把握考情 二、解题思路 读——审——找——比 【读】读原文 第一步,速读,勾画。 迅速阅读,边读边勾画可能是高考命题点的关键信息文字,具体如下: (一)勾画关键词 1.有助于理解文章内容、提示信息的词语 (1)表述中心论点的关键词语(会在文中频繁出现)。 (2)年代时间(多依次出现)、数量(具体数据、比例等)及范围限定词(如:多数、少量、部分、几乎、凡、凡是、所有、全、都、仅仅等)。 (3)重要的修饰、限制性词语(如:基本、根本、十分、非常、总共等)。

(4)表示已然与未然(如:目前为止、迄今为止、现在、了、将等)、 或然与必然(如:假如、可能、如果、或许、预计、一定、必然、 肯定等)的词语。 (5)代词(这、那、它、其、此等)。 2.有助于厘清文章思路和论证对象逻辑关系的词语 (1)因果(如:因为、因此、原因在于、因而、由于、从而等)。 (2)转折(如:但是、反而、可是、却、然而、不过等)。 (3)并列或递进(如:也、又、不是……而是……、不仅… …还…… 等)。 (4)分类分层(如:第一……第二……、首先……其次……、一方 面……另一方面……、不仅如此、此外等)。 (5)举例子(如:例如、如、比方说等)。 (二)勾画关系 关系包含“概念之间的关系”“句与句之间的关系”“层次与层 次之间的关系”。

据句据 第二步,略读,串联。 速读完后略读,在每段后做简短的批注,然后串联文意。串联的目的就是厘清思路,把握大意。也就是读完文本后,再根据勾画的关键词句或浓缩的每段内容,迅速串起各段内容,从而厘清作者的写作思路,把握文本大意,为阅读各题的四个选项时能迅速找出该内容在文章中的大致位置做准备。 【审】审读题干,圈定答题区间 明确题干要求及陈述对象。 (1)选择“正确的”还是“错误的”。 (2)选择“符合”的还是“不符合”的。 (3)选择“属于”的还是“不属于”的。 (4)是理解题还是分析概括题。 【找】找原文 在阅读材料中找到与选项对应的文段内容,即确定阅读区间,并在文中作好标注。 将题干或选项中的关键语句(圈出来的)带入文章中,由近及远,一圈圈一层层查找。 一是找准信息区,同时要关注语境,不能断章取义。 二是找全信息点,同一个角度的信息有时有若干点。 三是找错因,错因往往体现在选项的干扰点上。即“常见陷阱” 【比】比文题

高考现代文阅读命题走向及解题思路

高考现代文阅读命题走向及解题思路阅读的新要求 较之于以前的高考语文纲要,教育部考试中心早先公布的2021年高考纲要变化最大。一是纲名定为〝新课程规范语文科考试纲要〞,新课程理念在高考中失掉表达;二是将试卷的结构调整为必做内容和选做内容,出现出多样性、选择性和探求性的特点。而调整的最主要方面那么是在现代文阅读上,分为〝必考内容〞和〝选考内容〞两大类。〝必考内容〞为普通论述类文体的阅读,〝选考内容〞包括〝文学类文本阅读〞〝适用类文本阅读〞两类。 与试卷结构调整相照应的是总体要求的进一步细化。以往的纲要对现代文阅读的总体要求是笼统的,即〝能阅读普通社会迷信类、自然迷信类文章和文学作品〞。新纲要那么将〝必考内容〞的总体要求确定为〝阅读普通论述类文体,主要包括社会迷信、自然迷信等议论和说明类文章〞:〝选考内容〞中〝文学类文本阅读〞的总体要求是〝阅读鉴赏中外文学作品。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阅读文学作品注重审美体验。感受笼统,品味言语,领悟外延,剖析表现力;了解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探求作品包括的民族心思和人文肉体〞;〝适用类文本阅读〞的总体要求是〝阅读评价中外适用类文本。了解访谈、调查报告、旧事、传记、社科论文、

迷信小品等适用类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准确解读文本,挑选、整合信息。剖析思想内容、构成要素和言语特征,评价文本发生的社会功用,讨论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肉体〞。 由此可见,细化后的现代文阅读要求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明白界定了阅读的文本类型,如科技文文体是议论、说明类,文学类是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适用类包括访谈、调查报告、旧事、传记、社科论文、迷信小品等。这是对不时以来人们片面以为的现代文阅读就只考说明文和散 文的有效反拨,提示我们必需片面掌握不同文体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 二是明白区分了不同文本的阅读才干层级。科技文是〝阅读〞,文学类是〝阅读鉴赏〞,适用类那么是〝阅读评价〞。前者所谓的〝阅读〞是侧重于认读、指读、找读,尤以找读为重点,考察先生找寻、区分信息的才干;后两者实践上处于同一个才干层级,是以识记、了解和剖析综合为基础,对阅读资料停止鉴别、赏析和评说,但详细要求上又有纤细差异。 三是明白规则了不同文体阅读的要义。这主要表达在〝选考内容〞上。虽然〝文学类文本〞和〝适用类文本〞在了解相关文体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上是分歧的,但前者侧重于〝体验〞〝感受〞〝品味〞〝领悟〞〝了解〞〝探求〞,后

高考语文(课标全国卷Ⅱ)真题及答案解题思路

高考语文(课标全国卷Ⅱ)真题及答案解题思路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杜甫之所以能有集大成之成就,是因为他有可以集大成之容量。而其所以能有集大成之容量,最重要的因素,乃在于他生而禀有一种极为难得的健全才性——那就是他的博大、均衡与正常。杜甫是一位感性与理性兼长并美的诗人,他一方面具有极大极强的感性,可以深入他接触的任何事物,把握住他所欲攫取的事物之精华;另一方面又有着极清明周至的理性,足以脱出于一切事物的蒙蔽与局限,做到博观兼采无所偏失。 这种优越的禀赋表现于他的诗中,第一点最可注意的成就,便是其汲取之博与途径之正。就诗歌体式风格方面而言,古今长短各种诗歌他都能深入撷取尽得其长,而且不为一体所限,更能融会运用,开创变化,千汇万状而无所不工。我们看他《戏为六绝句》之论诗,以及与当时诸大诗人,如李白、高适、岑参、王维、孟浩然等,酬赠怀念的诗篇中论诗的话,都可看到杜甫采择与欣赏的方面之广;而自其《饮中八仙歌》《曲江三章》《同谷七歌》等作中,则可见到他对各种诗体运用变化之神奇工妙;又如从《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北征》及“三吏”“三别”等五古之作中,可看到杜甫自汉魏五言古诗变化而出的一种新面貌。就诗歌内容方面而言,杜甫更是无论妍媸巨细,悲欢忧喜,宇宙的一切人情物态,都能随物赋形,淋漓尽致地收罗笔下而无所不包,如写青莲居士之“飘然思不群”,写空谷佳人之“日暮倚修竹”;写丑拙则“袖露两肘”,写工丽则“燕子风斜”;

写玉华宫之荒寂,予人以一片沉哀悲响;写洗兵马之欢忭,写出一片欣奋祝愿之情。其涵蕴之博与变化之多,都足以为其禀赋之博大、均衡与正常的证明。 其次值得注意的,则是杜甫严肃中之幽默与担荷中之欣赏,我以为每一位诗人对于其所面临的悲哀与艰苦,都各有其不同的反应态度,如渊明之任化,太白之腾跃,摩诘之禅解,子厚之抑敛。东坡之旷观,六一之遣玩,都各因其才气性情而有所不同,然大别之,不过为对悲苦之消融与逃避。其不然者,则如灵均之怀沙自沉,乃完全为悲苦所击败而毁命丧生,然而杜甫却独能以其健全的才性,表现为面对悲苦的正视与担荷。所以天宝的乱离,在当时诗人中,唯杜甫反映者为独多,这正因杜甫独具一份担荷的力量,所以才能使大时代的血泪,都成为了他天才培育的浇灌,而使其有如此强大的担荷之力量的,则端赖他所有的一份幽默与欣赏的余裕。他一方面有极主观的深入的感情,一方面又有极客观的从容的观赏。如著名的《北征》诗,于饱写沿途之人烟萧瑟、所遇被伤、呻吟流血之余,却忽然笔锋一转,竟而写起青云之高兴,幽事之可悦,山果之红如丹砂,黑如点漆,而于归家后,又复于饥寒凛冽之中,大写其幼女晓妆一片娇痴之态。此外,杜甫虽终生过着艰苦的生活,而其诗体中却往往有“戏为”“戏赠”“戏作”等字样,凡此种种,都说明杜甫才性之健全,所以才能有严肃中之幽默与担荷中之欣赏,相反而相成的两方面的表现。这种复杂的综合,足以为其禀赋之博大、均衡与正常的又一证明。 (摘编自叶嘉莹《论杜甫七律之演进及其承先启后之成就》)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杜甫有一种难得的健全才性,能兼容感性与理性,对事物进行综合全面的把握。 B.从杜甫论诗作品中,可以看出他对古今长短各种诗歌的体式风格都有正面评价。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