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2-2(1)《道路勘测设计》

2-2-2(1)《道路勘测设计》

2-2-2(1)《道路勘测设计》

《道路勘测设计》课程习题集

一、名词解释

1.公路技术标准2.高速公路3.临界速度

5.汽车的最大爬坡度6.汽车的动力上坡8.汽车的制动性能10.极限最小半径13.行车视距14.停车视距16.视距包络图18.最大坡长19.道路线形设计23.爬坡车道26.超高27.超高值28.经济运距29.道路选线30.定线31.导向线

32.二次修正导向线35.直线型法36.曲线型法38.环形交叉40.交织长度41.交织段长度44.断链45.定测46.公路网47.公路网拥挤度

二、单项选择题

3.为发展我国的交通运输事业,交通部在1990年制订了交通发展长远规划,并计划从“八五”开始用30年左右的时间来完成该计划,该计划的名称是()。

A7918工程B211工程C三主一支持D五纵七横4.我国现行标准将公路根据功能和适应的交通量分为()等级。

A三个B两个C六个D五个5.根据现行标准规定,四车道高速公路应能适应将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日交通量为()。

A15000~30000辆B25000~55000辆C45000~80000辆D60000~100000辆6.根据现行标准规定,二级公路应能适应将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日交通量为()。

A15000~30000辆B5000~15000辆C45000~80000辆D60000~100000辆7.高速公路和具干线功能的一级公路的设计交通量应按()预测。

A10年B15年C20年D30年8.一级公路,以及二、三级公路的设计

交通量应按()预测。

A10年B15年C20年D30年9.高速公路设计路段长度不宜小于()。

A5kmB10kmC15kmD20km10.一、二级公路设计路段长度不宜小于()。

A5kmB10kmC15kmD20km13.目前世界许多国家,包括我国一般采用()小时交通量作为设计依据。

A第1位B第10位C第30位D第50位14.在线形设计时,车座数

小于或等于19座的客车和载质量≤2t的货车车辆折算系数为()。

A0.5B1.0C1.5D2.015.()是车轮在一定条件下滚动时,所需推力与

车轮负荷之比,即单位车重所需的推力。

A滚动阻力系数B横向附着系数

C纵向附着系数D汽车的回转质量换算系数16.在所有汽车行驶阻力中,与行车速度关系最为密切的是()。

A滚动阻力B空气阻力C坡度阻力D惯性阻力

17.对于设计速度为80km/h的公路,反向曲线间的最小直线长度宜

不小于为()。

A200mB44.44mC160mD45m18.对于设计速度为80km/h的公路,同向曲

线间的最小直线长度宜不小于为()。

A600mB66.67mC480mD70m19.在平曲线设计中,圆曲线半径不宜超过()。

A2500mB5000mC30000mD10000m20.我国现行《标准》规定采用()作

为缓和曲线

A回旋线B三次抛物线C双纽线D二次抛物线21.对于小转角弯道应

设置较长的平曲线,一般认为,当转角()时属于小转角。

A≤10°oB≤7°C<12°D<7°22.对于双车道公路,驾驶员的视点

位置的规定为:距路面中心线()。

A(1.5)mB(2)mC(2)mD(1.5)m23.在由两相邻反向曲线构成的S形平曲

线中,已知JD1的桩号为K6+456.360,Th1=163.732m,Lh1=322.178,交

点间距L1-2=345.500m,Th2=182.269m,则JD2的桩号应为()。

AK6+796.574BK6+797.576CK6+801.86DK6+801.35924.在由两相邻反

向曲线构成的S形平曲线中,已知JD1的桩号为K6+456.360,

Th1=163.732m,Lh1=322.178,交点间距L1-2=346.500m,Th2=182.269m,则JD2的桩号应为()。

AK6+797.574BK6+679.576CK6+802.86DK6+803.35925.位于海拔()

以上的高原地区,各级公路的最大纵坡值应按规定予以折减。

A1000mB2000mC2500mD3000m26.位于一定高度以上的高原地区,各级

公路的最大纵坡值应按规定予以折减。在高原地区的某段纵坡设计时,若

折减后的纵坡度值为3%,则应采用()。

A2%B3%C4%D5%27.二、三、四级公路越岭线中,在相对高差为

200m~500m范围内时,一般以接近()为宜;

A5.5%B5.0%C0.5%D3.0%28.缓和坡段的纵坡应()。

b4b4b2b2A不大于3%B不小于3%C大于3%D小于3%29.各级道路最小

合成坡度不宜小于()。

A0.3%B3.0%C1.0%D0.5%30.转坡点在竖曲线的上方,该竖曲线称()。

A凹形竖曲线BC形竖曲线CS形竖曲线D凸形竖曲线31.转坡点在竖

曲线的下方,该竖曲线称()。

A凹形竖曲线BC形竖曲线CS形竖曲线D凸形竖曲线32.我国在道路

纵面线形设计中,为了设计计算方便,一般采用()作为竖曲线线形。

A回旋线B二次抛物线C双纽线D三次抛物线33.按汽车行驶时间的

要求确定竖曲线最小长度时,应选用()。

A50mB6秒行程C3秒行程D70m34.爬坡车道的宽度一般取()。

A3.50mB3.75mC3.00mD4.00m35.爬坡车道起点处渐变段长度是用来使

正线车辆驶离正线而进入爬坡车道,其长度一般取()。

A45mB3行程C9行程D60m36.平曲线的加宽设置的条件是:平曲线半

径()。

A等于或大于250mB大于250mC等于或小于250mD小于250m37.当公

路符合加宽条件时,应在平曲线内侧加宽,各级公路共分为()加宽值。

A2类B3类C4类D5类38.二、三、四级公路均应采用()断面形式,其路基横断面主要包括行车道、路肩等。

A混合式B独立式C整体式D分离式40.凸形中央分隔带主要用于宽

度()的中间带。

A≤4.5mB≤3.0mC<4.5mD>4.5m41.当硬路肩宽度≥2.25m、而且行

车道超高横坡值<8%时,应设置()的横坡。

A向外倾斜B向内或外侧倾斜C向内倾斜D平坡42.当硬路肩宽度

≥2.25m、而且行车道超高横坡值>8%时,应设置()的横坡。

A向外倾斜B向内或外侧倾斜C向内倾斜D平坡43.在圆曲线上的超

高横坡度应()。

A逐渐变化B等于路拱横坡度C小于路拱横坡度D为一定值44.在缓

和曲线上的超高横坡度应()。

A逐渐变化B等于路拱横坡度C小于路拱横坡度D为一定值45.一般

气候条件下,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超高横坡度不应()。

A大于8%B小于8%C大于10%D小于10%46.一般气候条件下,二、三、四级公路超高横坡度不应()。

A大于8%B小于8%C大于10%D小于10%47.新建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整体式路基)采用()作为设计高程。

A中央分隔带的外侧边缘B未设超高、加宽前的路基外边缘高程C中

央分隔带的内侧边缘D设置了超高、加宽后的路基外边缘高程48.新建二、三、四级公路采用采用()作为设计高程。

A中央分隔带的外侧边缘高程B未设超高、加宽前的路基外边缘高程

C中央分隔带的内侧边缘高程D设置了超高、加宽后的路基外边缘高程49.高速公路、一级公路的净高应为()。

A5.00mB4.50mC2.50mD6.50m50.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四级公路的净

高应为()。

A5.00mB4.50mC2.50mD6.50m51.人行道、自行车道、检修道与行车道

分开设置时,其净高应为()。

A5.00mB4.50mC2.50mD6.50m52.对于等级较低、方案比较明确的公路

宜采用()的选线方法。

A纸上选线B实地选线C实地放线D航测选线53.越岭线的特点是路

线需要克服很大的高差,路线的长度和平面位置主要取决于()的安排。

A路线平面B路线横断面C线形组合D路线纵坡54.越岭展线的方式中,符合路线的基本走向,纵坡均匀、线形好、技术指标较高,而且工程

相对较为经济的方案通常为()。

A自然展线B回头展线水C回旋展线D螺旋展线55.在地形平坦,视

线开阔,路线受限不十分严,而且路线位置能由明确的地面目标来决定的

地区,可采用()确定路线。

A拨角法B穿线交点法C直接定交点法D坐标法56.()适用于交通

量小,车速低,转弯车辆少的三、四级公路或地方道路。

A加铺转角式B分道转弯式C扩宽路口式D环形交叉57.通过设置导

流岛、划分车道等措施,使转弯车流以较大半径分道行驶的平面交叉形式称之为()。

A加铺转角式B分道转弯式C扩宽路口式D环形交叉58.对多路交叉

和畸形交叉,用()组织交通更为有效

A加铺转角式B分道转弯式C扩宽路口式D环形交叉59.在所有交错

点中,以直行与直行、左转与左转以及直行与左转车辆之间所产生的(),对交通的干扰和行车的安全影响最大。

A分流点B合流点C冲突点D交织点60.在交叉口设计时,应首先尽量采取措施减少(),以减少对交通的干扰和行车的安全影响。

A分流点B合流点C冲突点D交织点61.在无交通管制的交叉口上,四路交叉的冲突点的个数为()。

A3B15C16D5062.在仅有直行红绿灯交通管制的交叉口上(不专门控制左转车辆的行驶),四路交叉的冲突点的个数为()。

A2B15C16D5063.公路交叉口范围直行交通的设计速度,原则上应与路段计算行车速度相同,若受限制必须降低车速时,不得低于路段设计速度的()。

A50%B60%C70%D80%64.环形交叉设计中,在性质相同、等级相近的道路相交时,中心岛的形状一般多用()。

A椭圆形B圆形C圆端形D卵形65.环形交叉设计中,主次道路相交时宜采用()。

A椭圆形B圆形C圆端形D卵形66.环形交叉设计时,环道上一般宜设置()条车道。

A1~2B2~3C3~4D5~667.环形交叉设计中,根据经验,交织角以控制在()之间为宜。

A5°~10°B20°~30°C5°~20°D30°~40°68.有利于环境卫生的保护,有利于污水的综合利用,便于从废水中回收有用物质,城市排水系统应采用()。

A分流制B合流制C明式系统D混合式系统69.为了交通便利和保护环境卫生,在建筑物密度较高和交通频繁的地区应采用()。

A明式系统B暗式系统C合流制D混合式系统70.道路中心线纵坡度()时,可在距离道路两侧一定宽度范围内设锯齿

形偏沟,以保证路面排水。

A小于0.3%B小于或等于0.5%C小于或等于0.3%D小于0.5%71.道路

中心线纵坡度小于0.3%时,可在距离道路两侧车行道边缘()宽度范围

内设锯齿形偏沟,以保证路面排水。

A0.5~1.0mB1.0~3.0mC3.0~4.0mD1/4路幅72.在工程基本建设程

序中,工程勘测设计阶段是指从()开始至施工图设计工作结束的工作阶段。

A建设计划立项B下达项目建议书C下达设计任务书D可行性研究73.公路工程建设项目一般应按()设计

A一阶段B两阶段C三阶段D四阶段74.对于修建任务紧急、方案明确、技术比较简单的项目及一般小型项目,可采用()设计。

A一阶段B两阶段C三阶段D四阶段75.对于大型复杂的建设项目,

可通过勘测先提出设计方案,进行技术设计,经主管部门审查后再编制施

工图设计,而构成()设计。

A一阶段B两阶段C三阶段D四阶段76.()是整个勘测外业的核心,其它作业组都是根据它所插定的路线开展测量工作,所以它在整个公路勘

测设计中是起着主导作用,

A选线组B测角组C中桩组D内业组78.断链有“长链”与“短链”

之分,当原路线桩号里程为K6+230,而实际桩号里程为K6+260.653,则

该断链称为()。

A长链30.653mB短链30.653mC长链0.653mD短链0.653m79.断链有“长链”与“短链”之分,当原路线桩号里程为K6+230,而实际桩号里程为K6+209.653,则该断链称为()。

A长链20.347mB短链20.347mC长链9.347mD短链9.347m

三、多项选择题

1.现代交通运输方式组成包括()。

A公路运输B网络运输C铁路运输D管道运输2.公路运输的特点有()。

A机动灵活B服务面广C适应性强D成本偏高3.城市道路按照道路在城市道路网中的地位、交通功能以及对沿线建筑物的服务功能,可分为()。

A支路B次干路C主干路D快速路4.道路勘测设计的控制要素包括()。

A设计车辆B设计速度C通行能力D设计半径5.汽车行驶对道路的基本要求有(),它们是通过人、车、路和环境等各方面来保证的。

A安全B直达C经济D舒适6.汽车运动时需要不断克服运动中所遇到的各种阻力,这些阻力包括()。

A滚动阻力B空气阻力C坡度阻力D惯性阻力8.汽车的行驶稳定性从丧失稳定的方式来看,有()。

A滑动稳定性B纵向稳定性C倾覆稳定性D横向稳定性9.与横向力系数的大小直接相关的因素有()。

A行车速度B轮胎压力C平曲线半径D路拱横坡度10.道路的平面线形要素包括()。

A直线B竖曲线C缓和曲线D圆曲线11.直线线形的缺点有()。

A线形灵活性差B难以准确目测车辆之间的距离C注意力难以集中D 容易导致高速行车12.确定缓和曲线的长短需要考虑的因素有()。

A离心加速度的变化率B超高渐变率C驾驶员的操作及反应时间D视觉条件13.现行规范中,行车视距根据通视要求的不同,可分有()。

A停车视距B会车视距C错车视距D超车视距14.平曲线上的视距检查方法有()。

A最大横净距法B横净距法C曲线拟合法D视距包络图法15.纵断面图上半部的两条主要的线形包括()。

A竖曲线B地面线C设计线D直坡线16.纵断面上的直坡线可有()几种情况。

A上坡B均坡C下坡D零坡17.最大纵坡的影响因素包括()。

A道路等级B动力特性C自然条件D工程经济

18.根据规定在()路段,需要考虑最小纵坡的规定与要求,应设置不小于0.3%的最小纵坡,一般情况下以不小于0.5%为宜。

A挖方路段B填方路段C横向汇水不良D横向排水不良19.最小坡长的限制主要考虑()等因素的影响。

A平纵组合的要求B布设竖曲线的要求C行车速度的要求D汽车行驶平顺性的要求20.竖曲线要素主要有()。

A竖曲线长度B缓和曲线长度C竖曲线切线长D竖曲线外距21.确定凸形竖曲线的最小长度和最小半径时,所考虑的影响因素包括()。

A行车速度B行车视距C行车舒适性D超重22.确定凹形竖曲线的最小长度和最小半径时,所考虑的影响因素包括()。

A行车速度B行车视距C行车舒适性D超重23.爬坡车道的设置条件有()。

A上坡路段的设计通行能力小于设计小时交通量B上坡方向载重汽车的行驶速度降低到容许速度C上坡方向载重汽车的行驶速度降低到理想速度D下坡方向行车不够安全

24.纵断面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

A竖曲线设计B确定路线的设计标高C确定各坡段的坡度D确定各坡段的坡长25.在纵断面设计中,应标注控制点包括()。

A越岭垭口B重要桥涵C最大挖深D经济点26.纵断面图上部主要的主要内容包括()。

A护坡道B行车道C路肩D截水沟28.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通常是将上、下行车辆分开,其断面形式有(CD)。

A混合式B独立式C整体式D分离式29.城市道路常见的断面形式主要包括()。

A单幅路B幅路C三幅路D四幅路30.双车道公路的车道宽度主要包括()。

A汽车自身的宽度B满足超车行驶所必须的余宽

C设置安全设施所必须的宽度D满足错车行驶所必须的余宽31.高速公路、一级公路的车道宽度主要包括()。

A汽车自身的宽度B满足会车行驶所必须的余宽C满足车辆并列行驶所需的宽度D设置安全设施所必须的宽度39.超高值大小的影响因素有()。

A设计速度B路面类型C自然条件D半径40.一般公路设计中,应在()设置边沟。

A填土高度小于边沟深度的低填方地段B高路堤路段C深路堑路段D 浅路堑路段44.路基横断面设计的主要成果包括()。

A路基标准横断面图B路基横断面设计图C直线曲线转角表D路基设计表45.路基填挖的断面积的计算方法有()。

A积距法B坐标法C几何法D数格法46.路线的选定一般要经过的步骤包括()。

A全面布局B逐段安排C具体定线D施工组织47.沿溪线布设的要点包括()。

A河岸的选择B过岭标高的确定C线位的高度的确定D垭口的选择48.越岭线布设的要点包括()。

A河岸的选择B过岭标高的确定C线位的高度的确定D垭口的选择49.路线经过不良地质地段布设时,应遵循()的原则。

A避重就轻B避弱制强C加强调查D综合防治50.越岭展线的形式主要有()。

A自然展线B回头展线水C回旋展线D螺旋展线51.定线的影响因素有()。

A地形B地质C技术标准D国家政策52.常用的实地放线的方法有()。

A支距法B拨角法C直接定交点法D坐标法53.支距法放线的步骤包括()。

A量支距B放支距C穿线交点D放曲线54.交通岛按其作用不同可分为()。

A方向岛B分隔岛C安全岛D中心岛55.在具体设计中,常根据交通量、交通性质以及不同的交通组织方式,把交叉口设计成各具交通特点的布设形式,可归纳为()。

A加铺转角式B分道转弯式C扩宽路口式D环形交叉

56.路线交叉设计中,减少或消灭冲突点的方法有()。

A渠化交通B交通信号灯管制C交警指挥D立交设计57.环形交叉设计中,经实践证明:环道外缘平面线形宜采用()形状,现代交通运输方式组成包括。

A卵形B直线圆角形C三心复曲线D圆端形58.半定向式左转弯匝道的类型包括()。

A环圈形匝道B右出右入式C右出左入式D左出右入式60.城市道路路面排水系统,根据构造特点,可分为()。

A初步设计B概算编制C施工图设计D施工图预算63.横断面测量工作包括()。

A横断面方向的测定B横断面测量C横断地面线的绘制D横断面面设计64.公路中桩加桩的种类包括()。

A基本桩B地形加桩C关系加桩D曲线加桩65.在测量过程中,产生断链的原因有()。

A局部改线B事后发现量距错误C事后发现计算错误D由于分段测量假定起始里程66.合理的路网一般应具备的条件包括()。

A必要的通达深度B交通量相适应的道路技术标准C必要的公路里程长度D经济合理的平网络67.公路网的基本要求包括路网内公路()。

A四通八达B干支结合C布局合理D效益最佳68.公路网络规划方案的综合评价包括()。

A技术评价B经济评价C环境评价D性能评价69.交叉口组成要素包括()。

A转弯车道B加速车道C导流路D交通岛

四、问答题

4.试写出汽车行驶的驱动条件、附着条件和充要条件表达式。6.适宜采用直线的路段有哪些?

7.采用长直线的路段应注意的事项有哪些?

8.确定横向力系数的取值范围时,应考虑哪些因素的影响?9.缓和曲线的作用有哪些?10.平面线形设计一般原则是什么?

11.各级公路构成复曲线应符合的条件有哪些?12.S型平曲线的使用应符合的条件有哪些?13.现行标准中,有关行车视距的主要规定有哪些?16.竖曲线的主要作用是:

17.平、纵组合的设计原则是什么?

18.平曲线与竖曲线的组合应满足的要求有哪些?21.各种地形条件下的纵坡设计要点有哪些?22.简要写出纵断面设计方法与步骤。23.纵坡设计时,应注意的问题有哪些?

24.简要说明城市道路各种横断面形式的适用范围。25.超高的过渡方式有哪些?27.公路用地范围是怎样规定的?28.试简述横断面设计的步骤。29.土石方调配的目的是什么?

32.写出纵向调配后的相关复核与检查的等式。33.路线方案技术指标比选的项目有哪些?34.简述方案比较的步骤。

35.平原区路线布设时应注意的事项有哪些?38.简述丘陵区选线的特点。

39.简述越岭线纸上定线的工作步骤。40.简述紧束坡度地段定线的步骤。41.交叉口设计的基本要求是什么?42.交叉口设计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44.简述十字形交叉口通视三角形绘制的方法和步骤45.简述Y形交叉口通视三角形绘制的方法和步骤46.环形交叉口设计主要内容有哪些?53.公路交通网络评价指标五、计算题

1.在某新建二级公路(V=80km/h)上,JD12桩号为K15+098.36,左转角=18°

39′24″,根据地物条件的需要,选取半径R=830m(与其相对应的超高横坡度规范规定值ib=4%)。并已知:路基宽度为12m(其中,路面宽度为2某3.75m),超高渐变率P边=1/150,路拱横坡度iG=2%,规范规定缓和曲线的最小长度Lmin=70m。

试完成以下的设计与计算:(1)设计缓和曲线长度;(2)计算平曲线要素;

(3)推算平曲线各主点的桩号;

(4)计算确定超高渐变段中双坡阶段的长度某0。

2.在某三级公路(V=40km/h)上,有一变坡点,其桩号为K5+290,变坡点的标高为136.500m,已知该点处的竖曲线半径为2000m,并已知

i1=+2.46%,i2=-2.16%。

规范规定:当V=40km/h时,竖曲线的最小长度Lmin=35m。试完成以下的设计与计算:(1)确定竖曲线的类型;(2)计算竖曲线的要素;(3)确定竖曲线的范围;

(4)计算竖曲线范围内各中桩点的设计标高。

(注:以20m作为基本桩距,设计标高计算精度至mm)

3.在某新建二级公路(V=60km/h)上,JD6桩号为K5+578.38,右转角=30°30′36″,根据地形条件的需要,选取半径R=250m(与其相对应的超高横坡度规范规定值ib=6%)。并已知:路基宽度为10m(其中,路面宽度为2某3.50m),超高渐变率P边=1/125,路拱横坡度iG=1.5%,规范规定缓和曲线的最小长度Lmin=50m。

试完成以下的设计与计算:(1)设计缓和曲线长度;(2)计算平曲线要素;

(3)推算平曲线各主点的桩号;

(4)计算确定超高渐变段中双坡阶段的长度某0。

4.在某二级公路(V=80km/h)上,有一变坡点,其桩号为K6+100,变坡点的标

高为215.000m,已知i1=-2.1%,i2=+1.7%。并已知在该变坡点处设有一盖板涵,涵顶标高为215.700m,若要求涵顶铺筑不少于0.10m的沥青面层。

规范规定:当V=80km/h时,

竖曲线的极限最小半径:R凸=3000m,R凹=2000m;竖曲线的最小长度:Lmin=70m。

试完成以下的设计与计算:

(1)判定竖曲线的类型,设计竖曲线的半径;(2)计算竖曲线的要素;(3)确定竖曲线的范围;

(4)计算竖曲线范围内各中桩点的设计标高。

(注:以20m作为基本桩距,设计标高计算精度至mm)

道路勘测设计 2

城市道路分类: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 设计车速:又称计算行车速度 , 是指当气候条件良好、交通密度小、汽车运行只受道路本身条件 ( 几何要素、路面、附属设施等 ) 的影响时,中等驾驶技术的驾驶员能保持安全顺适行驶的最大行驶速度(决定道路几何形状的基本依据)。 行驶速度:汽车在道路上行驶时,驾驶员根据道路沿途的地形条件、道路条件、交通条件以及自身的驾驶技术实际采用的速度。 道路通行能力:是指某一路段所能承受的最大交通量,也称道路容量,以单位时间内通过的最大车辆数表示( 辆/小时 )。 基本通行能力是指在理想条件下,单位时间内一个车道或某一路段可以通过小客车的最大数,是计算各种通行能力的基础。 可能通行能力是由于通常的道路和交通条件与理想条件有较大差距,考虑了影响通行能力的诸多因素如车道宽、侧向净宽和大型车混入后,对基本通行能力进行修正后的通行能力。 设计通行能力是道路交通的运行状态保持在某一设计的服务水平时,单位时间内道路上某一路段可以通过的最大车辆数。 V/C:每一级服务水平相应的最大服务交通量与基本通行能力之比。其值小的时候最大服务交通量小,车流运行条件好,相应地服务水平就高;反之,其值大时,服务交通量大,车流运行条件差,服务水平也低。交通量:单位时间内通过道路某一断面的车辆数,其普遍计量单位是年平均日交通量。 规划交通量:也称设计交通量,是指拟建道路到预测年限时所能达

到的年平均日交通量。不宜直接用于道路几何设计。 设计小时交通量:小时交通量(辆/小时)是以小时为计算时段的交通量,是确定车道数和车道宽度或评价服务水平的依据。 行车轨迹:行驶过程中车轮在路面所留下的痕迹 平面线性三要素:直线、圆曲线、缓和曲线。 汽车行驶阻力包括:空气阻力、道路阻力、惯性阻力 横向超高:为了减小离心力的作用,保证汽车在平曲线上稳定行驶,必须把平曲线路面做成内侧高、外侧低呈单向横坡的形式,称为横向超高。横向力系数:单位车重上的横向力。 横向附着系数:单位车重的横向附着力 圆曲线设计半径R=,不设超高时) 127() 极限最小半径:指各级公路在采用最大超高和允许的横向摩阻系数情况下,能保证汽车安全行驶的最小半径。 一般最小半径:指各级公路在采用允许的超高和横向摩阻系数时,能保证汽车以设计速度安全、舒适行驶的最小半径。 不设超高的最小半径指不必设置超高就能满足行驶稳定性的最小半径。回头曲线极限最小半径:回头曲线是一个主曲线、两个辅助曲线和主、辅曲线所夹的直线段组合而成的复杂曲线。 最大半径:《规范》规定圆曲线的最大半径不宜超过10000m。 缓和曲线的性质(三个假设) ①汽车是等速行驶②驾驶员匀速转动方向盘 汽车行驶阻力:空气阻力、道路阻力、惯性阻力

道路勘测设计课程设计 (2)

道路勘测设计课程设计 一、设计背景 交通基础设施是现代城市建设中至关重要的一环,道路的规划和设计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关键环节之一。道路勘测设计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道路勘测和设计的能力,使学生具备道路勘测设计方面的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本文档是基于该课程设计的学术论文。 二、设计目的 本课程设计的主要目的在于: 1.了解道路勘测设计的基本概念和流程; 2.熟悉道路勘测的实际应用和技术手段; 3.掌握道路设计中的算法和技巧,能够进行初步的道路设计; 4.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促进学习生态环境的建设。 三、设计方案 3.1 学科综合 本课程设计主要涉及到以下学科: •土木工程:道路勘测设计是土木工程的重要内容之一,学生需熟悉土木工程相关的基本知识和技术。 •计算机科学:道路设计需要应用计算机软件和算法,因此学生需要具备计算机科学相关的基础知识。 •测量学和地理信息系统:道路勘测是道路设计的前提,学生需要了解相关的测量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

3.2 课程设置 本课程由两个部分构成:道路勘测和道路设计。其中,道路勘测部分包括以下内容: •道路勘测的目的和流程; •勘测测量和定位技术; •道路勘测数据处理; •道路勘测成果图。 道路设计部分包括以下内容: •道路设计基本概念; •道路设计流程; •设计参数的确定方法; •道路设计软件的应用; •道路设计成果图。 3.3 实践环节 为了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本课程设计设置了以下实践环节: 1.实地进行道路勘测,熟悉勘测操作流程; 2.利用道路设计软件进行道路设计; 3.分析并比较不同设计方案的优缺点; 4.撰写报告和论文,展示道路勘测和设计的整个过程。 四、设计结果 经过本次课程设计,学生将会掌握以下内容: 1.道路勘测的基本概念和流程; 2.道路勘测和设计所需的测量技术和软件工具;

《道路勘测设计》+期末试题及答案_

《道路勘测设计》期末考试答卷及详解 一.填空题:21分 1.高速公路为全封闭、全立交并全部控制出入的干线公路,高速公路分为四车道、六车道和八车道三种。 2.城市道路网的结构形式可归纳为方格网式、放射式、自由式和混合式四种基本类型。 3.我国现行的《公路工程标准》将设计车辆分为小客车、载重车、鞍式车三类。 4.道路平面线形是由直线、圆曲线和缓和曲线组成,称之为“平面线形三要素”。 5.越岭线的展线方式主要有自然展线、回头展线和螺旋展线三种。 6.道路建筑限界由净空和净高两部分组成。 二、名词解释:16分 1.S型曲线:相邻两反向曲线通过缓和曲线直接相连的线形 2.城市道路:在城市范围内,主要供车辆和行人通行的具有一定的技术条件和设施的道路 3.回旋参数:、回旋线中表征回旋线缓急程度的一个参数 4.计价土石方:所有的挖方和借方之和 5.行车视距:为了保证行车安全,驾驶员应能看到前方一定距离的公路以及公路上的障碍物或迎面来车,以便及时刹车或绕过,汽车在这段时间里沿公路路面行驶的必要的安全距离。 6.缓和坡段:当连续陡坡长度大于最大坡长限制的规定值时,应在不大于最大坡长所规定的长度处设置纵坡不大于3%的坡段,称为缓和坡段。缓和坡段的纵坡应不大于3%,坡长应满足最小坡长的规定。

7.通行能力:道路通行能力是在一定的道路和交通条件下,道路上某一路段适应车流的能力,以单位时间内通过的最大车辆数表示。 8.冲突点:来自不同行驶方向的车辆以较大的角度相互交叉的地点 三、判断题:12分 1.路线转角的大小反应了路线的舒顺程度,转角越大越有利于行车。(×) 2.高速公路与一级公路所要求的行车视距要长,应不小于停车视距的两倍。(×) 3.路拱对排水有利,但对行车不利。(√) 4.对于半径大于250m的圆曲线,可以不设加宽。(√) 5.超高的过渡可在缓和曲线全长可某一区段内进行。(√) 6.在路基土石方调配中,所有挖方均应计价。(√) 7.在计算横断面图中填挖面积时,填与挖应分别计算,而不能抵消。(√) 8.为保持技术指标的连续性,一条公路只能采用同一公路等级。(×) 9.纵断面上的坡长是指该坡在水平面上投影的长度。(√) 10.纵断面线形和平面线形一样,设计不当时,也会出现断背曲线。(√) 11.路线偏角小于7。时,应对平曲线长度严格控制。(√) 12.平曲线半径越大,要求缓和曲线长度越长。(√) 四.问答题:15分 1.公路如何分级、 公路的分级:根据现行交通部《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J001-97)的规定: 公路按其使用任务、功能和适应的交通量分为五个等级。分别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和四级公路 2.我国《规范》对公路路基设计标高有何规定?

《道路勘测设计》试卷及答案(1)

《道路勘测设计》试卷 一、填空(10分) 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中是最重要的指标。 2、公路设计中因设计交通量不同,在同一地形分区内分段采用不同公路等级时,相邻设计路段的计算行车速度之差不宜超过km/h。 3、城市道路分为四类,分别是:快速路、、次干路、支路。 4、汽车的行驶阻力有:空气阻力、、惯性阻力。 5、汽车行驶的必要条件是:。 6、动力因数标征某型汽车在海平面高程上,满载情况下,每单位车重克服道路阻力和的能力。 7、平面线形三要素是:直线、、缓和曲线。 8、平面设计中两反向曲线间最短直线长度为V。 9、道路设计中的行车视距分为:停车视距、、错车视距、超车视距。 10、交叉口立面设计方法有;方格网法、、方格网设计等高线法。 二、单选题:(20分) 1、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应满足的要求。 A 行车视距 B 超车视距 C 停车视距 D 会车视距 2、竖曲线线形采用的是—————。 A 回旋线 B 抛物线 C 圆曲线 D 螺旋线 3、当路线受到限制,需要在某处集中提高或降低某一高度时才能充分利用前后有利地形,可考虑采用。 A 回头展线 B 螺旋展线 C 自然展线 D 高次抛物线 4、当平曲线半径小于时,平曲线应设置超高。 A 250m B 一般最小半径 C 极限最小半径 D 不设超高最小半径 5、在积雪、严寒地区,各级公路的合成坡度应不大于。 A 6% B 7% C 8% D 5.5% 6、公路弯道上设置超高的目的主要是———————。 A 克服离心力 B 路面排水 C 美观 D 便于施工 7、新建公路及以路肩边缘为设计高程的改建公路,设置超高的旋转方式应为。 A 绕路肩内边缘旋转 B 绕路面内边缘旋转 C 绕路基内边缘旋转 D 绕路面中线旋转 8、公路中间带的作用主要是————。 A 美观 B 分隔行车道 C 行车方便 D 提高舒适性 9、平面交叉口的计算行车速度降低的差值不应大于。 A 10km/h B 15 km/h C 20 km/h D 30 km/h 10、汽车行驶的充分条件是—————。 A B C D 11、路基设计表是——————。 A 汇集了平面设计成果 B 汇集了纵断面设计成果 C 汇集了横断面设计成果 D 汇集了平、横、纵综合设计成果 12、属完全互通式立交。

《道路勘测设计》课程设计任务书范本

1.路线平面设计 1.1、平面线形设计一般原则 (1)平面线形应与地形、地物相适应,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在地势起伏很大的山岭重丘区,路线以高程为主导,为适应地形,曲线所占比例较大。平面线形以曲线为主。直线、圆曲线、缓和曲线的选用与合理组合取决于地形地物等具体条件,不要片面强调路线以直线为主或曲线为主。 (2)保持平面线形的均衡与连贯 长直线尽头不能接以小半径曲线。长直线和大半径曲线会导致较高的车速,若突然出现小半径曲线,会因减速不及而造成事故。 高、低标准之间要有过渡。同一等级的道路由于地形的变化在指标的采用上会有变化,同一条道路按不同设计速度的各设计路段之间也会形成技术标准的变化。 (3)平曲线应有足够的长度 汽车在曲线路段上行驶,如果曲线过短,司机就必须很快的转动方向盘,这样在高速行驶的情况下是非常危险的。同时,如不设置足够长度的缓和曲线,使离心加速度变化率小于一定数值,从乘客的心理和生理感受来看也是不好的。当道路转角很小时,曲线长度就显得比实际短,容易引起曲线很小的错觉。因此,平曲线具有一定的长度是必要的。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最小平曲线长度一般应考率下述条件确定: ①汽车驾驶员在操纵从容、旅客感觉舒适要求的平曲线最小长度,当设计车速为 80km/h时,平曲线一般值取700m,最小值取140m。 ②小偏角的平曲线长度。当路线转角α≤7°时称为小偏角。设计计算时,当转角小于7°时,应设置较长的平曲线. (4)注意与纵断面设计相协调 在平面线性设计中,应考虑纵断面设计的要求,与纵断面线形相协调。 (5)视距有:停车视距,会车视距,超车视距。《公路路线设计规范》规定,高速公路、一级公路的视距采用停车视距。当时速为80km/h时停车视距110m。 1.2、平面线形要素设计原则 公路平面线形由直线,平曲线组合而成,平曲线又分为圆曲线和缓和曲线。直线、缓和曲线、圆曲线是平面线形的主要组成要素。设计时应遵循以下原则:(1)平面线形应与地形,地物,景观相协调,并注意线形的连续与均衡。 (2)直线路段应根据地形等因素合理选择,一般直线长度应控制在20v,同向曲线间的直线应不小于6v(以米计),反向曲线间的直线不小于2v(以米计)。(v是设计速度,以km/h计)。 (3)圆曲线线形设计应尽量采取大半径,当受到限制时,可以首先取一般最小半径,避免极限半径,当时速为80km/h时一般最小半径400m。极限最小半径250m.,最大半径不超过10000m。 (4)当圆曲线半径小于不设超高最小半径时,应设置缓和曲线。大于等于不设缓和曲线的最小圆曲线半径数值时,可不设缓和曲线,直线与圆曲线可经相连接。缓和曲线的最小长度视设计速度大小而定。当设计速度为80km/h时,缓和曲线最小值为70m。 (5)当时速为80km/h,平曲线最小长度一般值为700 m,最小值140 m。 (6) 设计路段选线定线介绍

2-2-2(1)《道路勘测设计》要点

2-2-2 (1) 《道路勘测设计》课程习题集一、名词解释 1.公路技术标准 2.高速公路 3.临界速度 5.汽车的最大爬坡度 6.汽车的动力上坡 8.汽车的制动性能 10.极限最小半径 13.行车视距 14.停车视距 16.视距包络图 18.最大坡长 19.道路线形设计 23.爬坡车道 26.超高 27.超高值 28.经济运距 29.道路选线 30.定线 31.导向线 32.二次修正导向线 35.直线型法 36.曲线型法 38.环形交叉 40.交织长度 41.交织段长度 44.断链 45.定测 46.公路网 47.公路网拥挤度

二、单项选择题 3.为发展我国的交通运输事业,交通部在1990年制订了交通发展长远规划,并计划从“八五”开始用30年左右的时间来完成该计划,该计划的名称是()。 A 791 8工程 B 211工程 C 三主一支持 D五纵七横4.我国现行标准将公路根据功能和适应的交通量分为()等级。 A 三个 B 两个 C 六个 D 五个5.根据现行标准规定,四车道高速公路应能适应将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日交通量为()。 A 15000~30000辆 B 25000~55000辆 C 45000~80000辆 D 60000~100000辆 6.根据现行标准规定,二级公路应能适应将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日交通量为()。 A 15000~30000辆 B 5000~15000辆 C 45000~80000辆 D 60000~100000辆 7.高速公路和具干线功能的一级公路的设计交通量应按()预测。 A 10年 B 15年 C 20年 D 30年8.一级公路,以及二、三级公路的设计交通量应按()预测。 A 10年 B 15年 C 20年 D 30年9.高速公路设计路段长度不宜小于()。 A 5km B 10km C 15km D 20km 10.一、二级公路设计路段长度不宜小于()。 A 5km B 10km C 15km D 20km 13.目前世界许多国家,包括我国一般采用()小时交通量作为设计依据。 A 第1位 B 第10位 C第30位 D 第50位14.在线形设计时,车座数小于或等于19座的客车和载质量≤2t的货车车辆折算系数为()。 A 0.5 B 1.0 C 1.5 D 2.0 15.()是车轮在一定条件下滚动时,所需推力与车轮负荷之比,即单位车重所需的推力。 A 滚动阻力系数 B横向附着系数 C 纵向附着系数 D 汽车的回转质量换算系数16.在所有汽车行驶阻力中,与行车速度关系最为密切的是()。 A 滚动阻力 B 空气阻力 C坡度阻力 D 惯性阻力

《道路勘测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

《道路勘测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 课题名称: 某三级公路路线设计 院(系): 土木建筑分院 专业: 交通工程 姓名: 饶先鹏 班级: 2014级交通工程2班0224号 教师签字 2016年12月26日

目录 一、设计说明 (1) 1.1课程设计的目的 (1) 1.2设计要求 (1) 1.3设计原始资料 (1) 二、道路定线 (2) 2.1道路选线的一般原则 (2) 2.2选线的步骤和方法 (2) 2.3路线方案比选评价指标 (2) 三、平面设计 (4) 3.1平面设计的要求和原则 (4) 3.2直线设计 (4) 3.3曲线设计 (5) 3.4有缓和曲线的平曲线要素计算实例 (6) 四、纵断面设计 (7) 4.1纵断面设计的原则 (7) 4.2纵坡及坡长设计 (7) 4.3平纵线形组合设计 (8) 4.4竖曲线设计 (8) 五、横断面设计 (9) 5.1道路横断面设计的要求 (10) 5.2路肩设计 (10) 5.3平曲线加宽超高设计 (10) 5.4路基土石方数量计算与调配 (11) 六、总结 (12) 参考文献 (12)

一、设计说明 1.1课程设计的目的 通过课程设计,让我们的理论知识得到实践,让我们对道路勘察设计有更深刻的了解,以及巩固和扩大所学的专业知识;道路勘测设计是教学计划中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之一,在设计过程中,通过实际工程设计,同时结合课堂学习的知识及课本知识,掌握公路勘测设计的程序和技术方法。使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熟悉路线设计的步骤和方法。进一步巩固和加深及运用课堂上所学的勘测设计原理、标准、方法、理论基础知识,培养我们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独立设计的能力,使知识更加系统化。 1.2设计要求 按地形图上给定的起、讫点及相应设计高程(为起讫点的原地面高程),完成该公路的初步设计的主要设计工作,具体要求如下: 1、确定道路等级及主要技术指标。 2、方案图:要求线路的布设能适应地形,土石方工程量少,线形指标满足《规》要求;尽量做到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 3、完成路线平面设计图; 4、完成路线纵断面设计图; 5、完成路基横断面设计图; 6、逐桩坐标表; 7、完成“直线、曲线及转角表”和“竖曲线表”的填写; 8、完成“路基设计表”和“路基土石方计算表”的填写; 9、编写设计计算说明书。 1.3设计原始资料 1、等高线地形图,比例为1:2000; 2、起点坐标A(621061.1230,920590.8070),设计标高为1290.0000米;终点B坐标(622800.0000,920827.2074),设计标高为1272.0000米。 3、技术指标:执行《公路工程路线设计规》平原区、三级公路标准,设计年限为15年。路基宽8.5m,路面宽7.0m,路面横坡度ih=1.5%, 路肩横坡度ij=2.0%, 路堤边坡1:1.5, 路堑边坡1:1, 边沟采用底宽0.6m,深0.6m,边坡

《道路勘测设计 》教学大纲新

《道路勘测设计》教学大纲 1 课程的基本描述 课程 名称: 道路勘测设计Survey and Geometric Design of Road 课程 编号: 1502E63W 课程性质:专业方向课适用 专业: 土木工程 教材 选用: 杨少伟等编著《道路勘测设计》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9 总学时:52学时理论 学时: 52学时 实验学时:0学时课程 设计: 有 学分:3学分开课 学期: 第七学期 前导 课程: 工程制图工程测量桥涵水文土木工程概论 后续 课程: 2 教学定位 能力培养目标 以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为导向设计课程教学,紧跟科技发展步伐、突出工程应用能力培养,并通过计算机网络与CAD技术实施人才培养。以实践能力培养为主线,构建以课内计算能力训练、课外独立设置的课程设计的从单项到综合的工程训练环节,使学生的理论学习与实践应用有机地配合,有效培养学生的工程应用能力和创新精神。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汽车行驶理论,较全面地掌握道路路线设计的基本理论、标准,以及实用方法和技

能,掌握不同地形条件下路线布设要点,结合课程设计、毕业设计,掌握各种等级道路平面、纵断面、横断面的基本设计方法和步骤,使学生能独立完成道路勘测设计工作,具备从事道路路线勘察设计的能力,为今后从事该方向的工作打下基础。 课程的主要特点 《道路勘测设计》课程集勘测技术、测量技术、设计和计算技术的综合应用于一体,实践性强,注重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课程设计、毕业设计,使学生系统的了解掌握道路勘测与设计的内容和方法。 教学定位 《道路勘测设计》是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公路工程)、交通工程及公路工程管理专业的主干专业课,是一门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的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公路基本建设程序,掌握路线平、纵、横设计的基本理论、实用方法和技能,掌握国家现行的有关道路设计的标准,结合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独立完成各种等级道路的线形设计。 3 知识点与学时分配 绪论 公路与城市道路的分类与技术分级,公路勘测设计程序(学时:4学时)掌握道路运输的特点与作用、道路的分类、公路与城市道路的分类与技术分级,掌握公路的基本组成,初步建立线形的概念;认识公路工程技术标准的地位与作用;重点掌握公路等级划分的方法与公路勘测设计程序及其设计车速、交通量的概念;了解道路勘测新技术。共4学时 汽车行驶理论 汽车行驶性能及行驶轨迹(学时:4学时) 掌握汽车的牵引力如何产生与牵引力的平衡;通过汽车在道路上行驶的稳定性分析,认识提高稳定性的途径;基本掌握汽车的制动性能与掌握制动性能的评价指标;分析和推导汽

《道路勘测设计》期末试题与答案_

《道路勘测设计》期末考试答卷及详解 一.填空题:21分 1.高速公路为全封闭、全立交并全部控制出入的干线公路,高速公路分为四车道、六车道和八车道三种。 2.城市道路网的结构形式可归纳为方格网式、放射式、自由式和混合式四种基本类型。 3.我国现行的《公路工程标准》将设计车辆分为小客车、载重车、鞍式车三类。 4.道路平面线形是由直线、圆曲线和缓和曲线组成,称之为“平面线形三要素”。 5.越岭线的展线方式主要有自然展线、回头展线和螺旋展线三种。 6.道路建筑限界由净空和净高两部分组成。 二、名词解释:16分 1.S型曲线:相邻两反向曲线通过缓和曲线直接相连的线形 2.城市道路:在城市范围内,主要供车辆和行人通行的具有一定的技术条件和设施的道路 3.回旋参数:、回旋线中表征回旋线缓急程度的一个参数 4.计价土石方:所有的挖方和借方之和 5.行车视距:为了保证行车安全,驾驶员应能看到前方一定距离的公路以及公路上的障碍物或迎面来车,以便及时刹车或绕过,汽车在这段时间里沿公路路面行驶的必要的安全距离。 6.缓和坡段:当连续陡坡长度大于最大坡长限制的规定值时,应在不大于最大坡长所规定的长度处设置纵坡不大于3%的坡段,称为缓和坡段。缓和坡段的纵坡应不大于3%,坡长应满足最小坡长的规定。 7.通行能力:道路通行能力是在一定的道路和交通条件下,道路上某一路段适应车流的能力,以单位时间内通过的最大车辆数表示。 8.冲突点:来自不同行驶方向的车辆以较大的角度相互交叉的地点 三、判断题:12分 1.路线转角的大小反应了路线的舒顺程度,转角越大越有利于行车。(×) 2.高速公路与一级公路所要求的行车视距要长,应不小于停车视距的两倍。(×) 3.路拱对排水有利,但对行车不利。(√) 4.对于半径大于250m的圆曲线,可以不设加宽。(√) 5.超高的过渡可在缓和曲线全长可某一区段内进行。(√) 6.在路基土石方调配中,所有挖方均应计价。(√) 7.在计算横断面图中填挖面积时,填与挖应分别计算,而不能抵消。(√) 8.为保持技术指标的连续性,一条公路只能采用同一公路等级。(×) 9.纵断面上的坡长是指该坡在水平面上投影的长度。(√) 10.纵断面线形和平面线形一样,设计不当时,也会出现断背曲线。(√) 11.路线偏角小于7。时,应对平曲线长度严格控制。(√) 12.平曲线半径越大,要求缓和曲线长度越长。(√) 四.问答题:15分 1.公路如何分级、 公路的分级:根据现行交通部《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J001-97)的规定: 公路按其使用任务、功能和适应的交通量分为五个等级。分别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和四级公路 2.我国《规范》对公路路基设计标高有何规定? 纵断面上的设计标高,即路基(包括路面厚度)的设计标高,规定如下: ①对于新建公路的路基设计标高: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采用中央分隔带的外侧边缘标高,二、三、四级公路采用路基边缘标高,在设置超高加宽地段,指设超高加宽前该处原路基边缘的标高。 ②对于改建公路的路基设计标高:一般按新建公路的规定办理,也可视具体情况而采用中央分隔带中线或行车道中线标高。 3.公路的超高设置有哪些方式? 双车道公路:1.绕边轴旋转; 2. 绕中轴旋转 3.绕边轴旋转 有中央分隔带公路:1.绕中央分隔带中心线旋转 2.绕中央分隔带两侧分别旋转 3.绕两侧路面中心旋转。 4.什么叫沿溪线?沿溪线布线的关键问题是什么? 沿着河(溪)岸布置的路线。 主要问题:择岸、路线高度、跨河地点 5.道路设置加宽的作用是什么?怎样设置?制订加宽值标准的原理是什么? 由于汽车在曲线上行驶时,每一个车轮都以不同的半径绕园心运动,汽车前后轮的轨迹不重合,因此,汽车在曲线上行驶所占路面宽度就比直线上宽。另外,由于曲线行车受横向力的影响,汽车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摆动(其值与实行行驶速度有关),因此,为保证行车的安全,曲线段的路面应做适当的加宽。

《道路勘测设计》-章课后习题及答案

第二章 平面设计 2-5.设某二级公路设计速度为80km/h ,路拱横坡为2%。 ⑴试求不设超高的圆曲线半径及设置超高(% 8 i h =)的极限最小半径(μ值分别取0.035和0.15)。 ⑵当采用极限最小半径时,缓和曲线长度应为多少(路面宽B = 9 m ,超高渐变率取1/150)? 解:⑴不设超高时: )(h V R i 1272+= μ=0.02)] -(0.035[127802 ⨯=3359.58 m , 教材P36表2-1中,规定取2500m 。 设超高时: )(h V R i 1272+= μ=0.8)] (0.15[127802 +⨯=219.1 m , 教材P36表2-1中,规定取250m 。 ⑵当采用极限最小半径时,以内侧边缘为旋转轴,由公式计算可得: 缓和曲线长度:= ∆= p i B L '150/1%2%89)(+⨯ =135 m 2-6 某丘陵区公路,设计速度为40km/h ,路线转角"38'04954︒=α,4JD 到5JD 的距离D=267.71m 。由于地形限制,选定=4R 110m ,4s L =70m ,试定5JD 的圆曲线半径5R 和缓和曲线长5s L 。 解:由测量的公式可计算出各曲线要素: πδπβ︒ ∙=︒∙=-==1806,18022402m ,2400002 00032R l R l R l l R l p , R T l R L m p R T -=+︒ -=+∙+=2q 2180)2(,2tan )(00,π βαα 解得:p=1.86 m , q = 35 m , =4T 157.24 m , 则=5T 267.71-157.24 = 110.49 m 考虑5JD 可能的曲线长以及相邻两个曲线指标平衡的因素,拟定5s L =60 m ,

《道路勘测设计》试卷及答案

一、填空:(6×3=18分) 1. 根据《标准规定》,公路的平曲线半径分为,,。 2. 公路平面线形的主要组成要素为,,。 3.汽车行驶的充分必要条件为。 4.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设置爬坡车道的目的是。 5.公路定线分定线、定线、定线三种方法。 6.纵断面设计时,对最小坡度加以限制的原因是。 二、判断题:(2×5=10分)(若对,请打√,错打╳,并改正) 1.车速愈大,横向力系数愈大,则汽车在弯道行驶时的稳定性愈差。() 2.横净距是指视距线至路中线的法向距离。()3.停车视距和超车视距是各级公路都必须满足的视距。() 4.凡是陡坡都要限制其长度。() 5.“明(指平曲线通视好)凸(竖曲线一种形式)暗凹”组合是较好的一种线形组合。()。 三、简答题(4×8=32分) 1、越岭线的展线方式有哪几种?各自有哪些 优缺点? 2、在陡坡路段,坡长过长,对行车有那些危害? 3、绘制“S”型曲线的曲率变化图。 4、绘出汽车某排挡的动力特性图,并解释什么是稳定行驶和不稳定行驶? 四、计算题(20+20=40分) 1.某条道路变坡点桩号为K25+460.00,高程为 780.72米,i1=0.8%,i2=5%,竖曲线半径 5000m。 (1) 判断凸凹性并计算竖曲线要素; (2)计算竖曲线起点、K25+460.00、 K25+500.00、终点的设计标高。 2.已知某公路两交点JD1、JD2间距为130.26m,要求构成S形曲线。现已确定曲线1的切线长T1=62.82m,JD2的转角α2=17°56ˊ,试确定JD2的曲线半径及计算其主点桩号。(取L S2=40米,JD2的桩号K1+500.00)。

(完整版)《道路勘测设计》教学大纲

《道路勘测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10011114 课程名称:道路勘测设计 适用专业:土木工程 第一部分 大纲说明 一、 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道路勘测设计》是土木工程专业道路桥梁方向的专业课,是一门研究道路路线设计的基 本理论、标准, 以及实用方法和技能、道路选线要点的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路线设计理论 与方法,平、纵、横设计与计算能力。 二、 课程的基本要求 1. 掌握路线设计理论与方法。 2. 掌握平、纵、横设计与计算能力。 三、 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联系 《道路勘测设计》以土木工程测量为基础,是一门道桥方向专业课,与《交通工程学》 《路基路面工 程》等课程相配合,为毕业后从事道路方向有关工作奠定了基础。 四、学时分配 本课程学分为2学分,建议开设32学时。 五、教材与参考书 教材:《道路勘测设计》,杨少伟 编,人民交通出版社,第三版。 主要参考书: 1•《道路路线设计》,张廷楷主编,同济大学出版社,第一版。 课程类型: 道桥方向专业课 学 分:2

2. 《城市道路设计》,周荣沾主编,人民交通出版社,第一版。 3. 《公路路线设计规范》,交通部行业标准,人民交通出版社,第一版。 4. 《城市道路设计规范》,建设部行业标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第一版。 六、教学方法与手段建议 本课程主要采用多媒体教学方法,结合工程实例讲解。 七、课程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办法 采用闭卷考试,综合评定成绩,其中考试成绩占60%,平时成绩占10%,作业成绩占30% 。 第二部分理论课程内容大纲(含随堂讨论、习题课等) 本课程内容建议开设32 学时。 第一章绪论(2 学时)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道路运输的特点与组成;熟悉我国道路现状和发展规划;掌握道路分级与技术标准,道路勘测设计的阶段和任务,设计依据与程序。 二、教学内容 1. 道路运输的特点与作用(交通运输系统的组成;道路运输的特点;基本组成;作用)。 2. 道路的分类、公路与城市道路的分类与技术分级(道路的分类分级;技术标准)。 3. 公路勘测设计程序。 4. 道路勘测设计依据。 第二章汽车行驶理论( 4 学时)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掌握汽车的动力、行驶阻力及汽车行驶条件;汽车的动力特性;汽车的行驶稳定性;了解汽车的燃油经济性。 二、教学内容 1. 汽车的驱动力及行驶阻力(汽车的驱动力;行驶阻力;汽车的运动方程式与行驶条件) 2. 汽车的动力特性及加、减速性能(汽车的动力因素;汽车的行驶状态;汽车的爬坡能力;汽车的加减速性能)。 3. 汽车的行驶稳定(纵向稳定性;横向稳定性)。 第三章平面设计(5 学时) 、教学目的和要求 掌握道路平面的基本线形概念;掌握直线、圆曲线、缓和曲线的设计方法;掌握平面线形设计;熟悉行车视距和道路平面设计成果。

(完整版)《道路勘测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样本)

山东交通学院课程设计说明书 1. 概述 1.1设计任务依据及概况 根据公路工程毕业设计任务书,进行本次施工图设计。 本次初步设计为山东省烟台市境内省道228线阳安至孔镇二级公路新建工程,工程起点在阳安,桩号为K0+000,终点在孔镇,桩号K4+985.170,路线4.985170Km 本工程全线按二级公路标准设计,根据沿线村镇的分布情况,并与现有公路和规划路网相结合,在相应的地方道路、机耕路、人行路上设置平交道口。在排灌沟渠间设置涵洞、桥梁。 1.1.1设计标准 (1)主线设计标准 本工程是按交通部颁发的《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规定的二级公路 标准设计,计算行车速度80Km/h,其主要技术指标如下: 公路等级:二级公路; 计算行车速度:80公里/小时;路基宽度:12米其中:行车道宽度:2 X 3.75米 硬路肩:2 X 1.5米土路肩:2 X 0.75米 (2)线形要素标准 平曲线半径: 一般最小半径:400米; 极限最小半径:250米; 不设缓和曲线和超高最小半径:2500米 纵坡: 最大纵坡:5 % 最小纵坡:路堑或其他横向排水不畅地段不小于0.3 % 最大坡长:1100米(坡度为3%时) 900 米(坡度为4%时) 700米(坡度为5%时) 500 米(坡度为6%时) 竖曲线要素: 竖曲线最小半径:凸形一般最小半径/极限最小半径4500/3000米;凹形一般最小半径/极限 最小半径:3000/2000米; 竖曲线最小长度: 70 米 (3)桥涵设计标准桥涵宽度:与路基同宽;桥涵设计荷载:公路I级; (4)路面设计标准路面设计标准轴载:100KN; (5)道路平面交叉标准 1

《道路勘测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

《道路勘测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 《道路勘测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 一、引言 本文档是《道路勘测设计》课程设计的说明书,旨在对课程设计进行详细的说明和规划。 二、背景 道路建设和交通规划是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道路勘测设计是为了保证道路建设的安全、高效和经济,需要进行详细的勘测和设计。 三、设计目标 本次课程设计的目标是根据给定的道路规划要求,进行道路勘测和设计,并制定详细的设计报告。 四、勘测范围 1、地理环境勘测: 1.1 地理地貌、土壤类型等调查; 1.2 地形地貌测量; 1.3 气象条件调查。

2、线路勘测: 2.1 建筑物、管线等障碍物调查; 2.2 线路走向和标高测量; 2.3 横断面勘测。 3、材料调查: 3.1 道路材料的质量和特性调查; 3.2 相关材料的选取和试验。 五、设计内容 1、道路路基设计: 1.1 路基填筑设计; 1.2 路基排水设计; 1.3 路基稳定性设计。 2、道路路面设计: 2.1 路面结构设计; 2.2 路面厚度设计; 2.3 路面标线设计。 3、道路交通设施设计:

3.1 路灯设计; 3.2 标志设计; 3.3 信号灯设计。 六、设计报告要求 1、报告封面包括课程名称、专业方向、学生姓名等基本信息。 2、报告摘要,简要概述课程设计的内容和目标。 3、详细的勘测数据和设计计算过程。 4、结果分析和讨论,对设计方案进行评价和说明。 5、结论总结,对整个设计过程进行概括性的总结。 6、引用文献,列出课程设计过程中参考的相关文献。 7、附录,包括设计图纸、勘测数据表格等相关资料。 附件: 1、设计图纸 2、勘测数据表格 法律名词及注释: 1、勘测:指对某一地区或物体进行观察、测量、调查并记录的过程。

《道路勘测设计》作业与习题

《道路勘测设计》作业与习题 《道路勘测设计》作业与习题 第一章绪论 一、填空题 1、一条公路的等级是在公路阶段,通过经济和交通调查,进行分析、论证和比较,在设计任务书中确定。 2、三阶段设计是指设计、技术设计和施工图设计三个阶段。 3、公路的基本组成包括结构组成和组成。 4、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的远景设计年限为年。 5、划分城市道路用地和城市建筑用地、生产用地及其他备用地的分界控制线称为。 二、选择题 1、我国二级公路的设计交通量是指 A各种车辆折合成中型载重汽车的远景设计年限年平均昼夜交通量 B各种车辆折合成小客车的远景设计年限年平均昼夜交通量 C混合车辆的数量 D各种车辆折合成半挂车的远景设计年限年平均昼夜交通量 2、一阶段设计是指 A施工图设计 B技术设计 C初步设计 D方案设计 3、公路基本建设项目勘测设计一般应采用 A一阶段设计 B二阶段设计 C三阶段设计 D四阶段设计 4、确定公路等级的时间是在 A规划阶段 B勘测设计阶段 C施工阶段 B竣工阶段 5、两阶段设计是指 A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 B初步设计和技术设计

C技术设计和施工图设计 D技术设计和变更设计 6、公路测设的主要程序即通常一般公路所采用的测设程序为 A一阶段设计 B二阶段设计 C三阶段设计 D四阶段设计 7、公路等级的划分依据有 A车道数 B交通量 C地形 D设计车速 8、初步设计应编制 A决算 B概算 C修正概算 D预算 第二章汽车行驶理论 一、填空题 1、评价汽车制动性能的指标主要有。 2、横向力系数μ越大,则汽车行驶的稳定性越。 3、横向力系数μ与V、R、I的关系式为。 4、汽车牵引力的大小与车速成。 5、汽车行驶在任何情况下都存在的阻力包括。 二、选择题 1、设滚动阻力系数为f,道路纵坡度为i(上坡为正、下坡为负),则道路阻力系数Ψ为 A Ψ=f+I B Ψ=f-i C Ψ=f·I D Ψ=f/i 2、汽车在某一档位以速度V 做稳定行驶,相应的动力因数为D,设滚动阻力系数为f,则汽车所能 克服的纵坡度i 为 A i=D+f B i=D-f C i=Df

(完整word版)《道路勘测设计》复习思考题答案(版)

《道路勘测设计》复习思考题(非计算题部分) 第一章绪论 1、公路分级的依据、公路分级、公路的技术指标P8 公路分级的主要依据:使用任务,功能和适应的交通量。 公路根据功能和适应的交通量分为五个等级: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四级公路。 公路技术标准:指公路路线和构造物的设计、施工在技术性能、几何尺寸、结构组成方面的具体规定和要求,是根据一定数量的车辆在公路上以一定的车速行驶时,对路线和各项工程的要求,按理论计算和经验总结出的具体标准。 技术标准大体可分为三类: 1)线形标准2)载重标准3)净空标准 现行的技术指标 地形:是指公路所在的地面起伏形状,公路工程上将其分为平原、微丘、山岭、重丘四种; 设计速度、行车道宽度、 路基宽度:指路基顶面两侧路肩边缘间的水平距离; 极限最小半径:指平面设计时所能采用的平曲线半径的最小极限值; 最大纵坡:指在纵断面设计时所能采用的纵坡坡度的最大值; 车道数、停车视距 2、各种地形的特点P10 平原:一般平原、山间盆地、高原等,地表平坦、无明显起伏、地面自然坡度一般在3°以内。 微丘:起伏不大的丘陵,地面自然坡度在20°以下,相对高差在100m以下。 山岭:地形变化复杂,地面自然坡度大多在20°以上。 重丘:连续起伏的山丘,且有深谷和较高的分水岭,地面自然坡度一般在20°以上。

3、设计车速的概念及作用P12 当气候条件良好、交通密度小、汽车运行只受道路本身条件的影响时,中等驾驶员能保持安全顺适行驶的最大速度。 作用: 设计速度是决定道路几何形状的基本依据。道路的曲线半径、超高、视距等直接与设计速度有关。同时也影响车道宽度、中间带宽度、路肩宽度等指标的确定。 4、交通量、设计交通量、通行能力等概念P13-15 交通量:单位时间内通过道路某一断面的车辆数,其计量单位常用年平均日交通量或小时交通量。 设计(规划)交通量:指拟建道路到预测年限时所能达到的年平均日交通量。 通行能力:在一定的道路、环境和交通条件下,单位时间内道路某断面上所能通过的最大车辆数,是特定条件下道路能承担车辆数的极限值,用车辆/小时表示。 基本通行能力:指在理想的道路和交通条件下,某一条车道或断面上,单位时间内所能通过小客车的最大数量,是计算各种通行能力的基础。 可能通行能力:在实际道路和交通条件下,单位时间内道路某一点所能通过的最大交通量。 设计通行能力:道路交通运行状态保持在某一设计的服务水平时,单位时间内道路上某一断面可以通过的最大车辆数。 服务水平:车辆在道路上运行过程中驾驶员和乘客所感受的质量量度。 服务交通量:在普通的道路、交通和管制条件下,在规定时间周期内能保持规定的服务水平时,道路某一断面或均匀路段所能通过的最大小时交通量。 5、城市道路红线的概念及作用P20 道路红线:城市道路用地和城市建筑用地的分界控制线(是指划分城市道路用地和城市建筑用地、生产用地及

《道路勘测设计》课程设计任务书、指导书

《道路勘测设计》课程设计任务书、指导书 《道路勘测设计》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意义 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掌握路线平纵横设计的内容及步骤,包括平曲线要素及主点桩号的计算,竖曲线计算及超高和加宽值的确定;平面,纵断面,横断面和公路用地范围图的绘制以及相关设计表格的填写。培养学生遵守并运用技术标准、技术规范的能力;培养学生查阅标准图和相关技术资料以及对资料灵活、合理运用的能力;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精确计算、实事求是、认真负责的工作作风和运用工程观点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加强理论与实践的联系;提高学生文字表达能力,掌握撰写技术文件的有关要求,为学生毕业设计和毕业后从事道路设计和施工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设计任务 根据分组课题完成相应路段路线设计图表、计算和说明。地形平原区,公路等级为一级公路,设计车速为100Km/h。 对以下各项作设计计算及论述,编写设计说明书。 1、纸上定线 在分组给定地形图的两控制点A、B间选取一条路线,要求有比较线,通过路线方案比较论证,确定最佳路线方案。路线方案比较的方法和内容见《道路勘测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书。 2、详细设计计算 (1)平面设计 选定曲线半径,用公式计算路线中各转角点平曲线的几何要素,生成《直线、曲线及转角一览表》,并同时确定路线的超高、加宽等值,绘制路线平面设计图。 (2)纵断面设计 纵坡、坡长设计,竖曲线设计,计算标高及填挖高度,绘制路线纵断面设计图。 (3)横断面设计 拟定并绘制路基标准横断面图和路基横断面设计图。 (4)路基土石方计算 绘制路基横断面设计图,用积距法计算横断面面积,计算土石方体积,编制路基设计表和路基土石方工程数量表。 三、设计成果 1、设计总说明书一份,内容包括路线方案,路线平、纵、横的设计与计算,土石方计算调配,排水设计等内容的说明; 2、路线平面图一份; 3、路线纵断面图一份; 4、路基标准横断面图一张; 5、路基横断面设计图一份; 6、各种设计成果表:直线曲线及转角一览表、纵坡竖曲线表、路基设计表、路基土石方工

《道路勘测设计》课程设计.docx

第1章概述 1.1概述 1.2工程概况 1. 3工程地质 1.4气候现象及水文条件 1. 5路线设计等级及技术指标第2章平面选线与方案比选 2.1平面选线 2.2方案比选 2.3方案比选结果 第3章路线平面设计 3.1概述 3.2平曲线要素计算 3.3路线平面要素 第4章路线纵断面设计 4.1概述 4.2纵断面设计原则 4.3工程目设计要点 4.4竖曲线要素计算 4. 4.1竖曲线几何要素

4. 4.2计算设计高程 4.5平均纵坡计算 第5章道路横断面设计 5.1概述

5.2路基横断面设计一般原则 5.3道路标准横断面的组成 5.4超高及加宽设计 5.5超高计算 5.6最大合成坡度验算 第6章土石方调配 6.1工程概况 6.2 土石方调配的一般要求 6.3路基土石方情况 6.4 土石方调运 6.5弃土的处理 结语 参考文献

第1章概述 1.1概述 关于广东省某二级公路初步设计 1. 2工程概况 本项目位于湛江市雷州半岛东南部,所经区域总体上地形起伏不大,地面高程5. 72m〜156. 85m,大部分区域为坡地,部分为农田,地表植被一般发育。 1. 3工程地质 本项目路线所经地区为雷琼断陷,断陷北界为东西向的遂溪大断裂,断陷区内沉积巨厚的中新生陆相、滨海相碎屑及火山物质,属继承型盆地,既部分保留新构造运动以前老构造的格局,又具有新构造运动的活动特征,其第三纪时的盆地主要受控于东西向的张性构造。第四纪以来北西向的张性活动明显地切割了原有的块体,它们控制着第四系的发育,晚更新世的火山活动也与该组构造密切相关,北西向断裂为项目区的控震断裂。根据勘察结果,项目拟建范围地形稍有起伏,地层较均匀,局部软土分布,多为第四系覆盖,未见构造痕迹,多属于抗震有利地段,总体上处于地质构造相对稳定的区段。 根据工程地质调绘及钻探揭露,拟建场区从上往下覆盖层主要为第四系人工填土层(Q ml )、■*种植土层(Q pd ) <第四系冲洪积层(Q a I4+ pl)、第四系坡残积层(Q3d 1 + e 1 )、第四系石昴蜂组(Q v )玄武岩及第四系海陆交互相层(Q me )。沿线未见滑坡、崩塌、风化剥落及坍滑、砂土液化等不良地质现象;主要潜在的不良地质为河岸冲刷、水库坍岸及处于强震区,勘察期间处于基本稳定状态。 1.4气候现象及水文条件 本项目所在地区属南亚热带季风海洋性气候;从公路自然区划看,属华南沿海台风区(IV 7区)。年平均气温自北而南22°C〜23. 2 °C。极端最高气温36.8〜39.9°C。年平均降雨量1339. 5〜1958. 7mm o年平均相对湿度81. 2〜84%。年平均风速3〜 4m/ so常受热带气旋侵袭,登陆瞬时风速可达52. 9m/s o10年一遇24小时暴雨量为35mm。本区雨季雨量充沛,特别是初夏及热带气旋的暴雨,地表径流强劲,此外早春长期的低湿阴雨,有利雨水的渗透。 1. 5路线设计等级及技术指标 1.5.1路线设计等级 本次设计的是广东省内某二级公路,设计车服务速度:60km/h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