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原则

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原则

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原则

是指通过采取措施,减少、控制和处理固体废物的产生和排放,以减少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危害。以下是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的一些原则:

1.源头减量原则:源头减量是固体废物管理的首要原则。通过改变生产工艺、减少原材料浪费、推广循环经济模式等措施,可以减少固体废物的产生。源头减量可以从根本上降低固体废物的数量和危害程度,而不仅仅是对废物进行处理。

2.分类收集原则:固体废物应该按照其不同性质和归属进行分类收集。分类收集可以方便后续的处理和处置,减少废弃物的混合和交叉污染,提高资源回收利用率。分类收集应该基于科学依据,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进行。

3.资源化利用原则:固体废物中的可回收资源应该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包括通过再生利用、能源回收等方式,将固体废物转化为有价值的资源,减少对自然资源的开采和消耗。

4.无害化处理原则:对于无法进行回收利用的固体废物,应该采取无害化处理措施。无害化处理可以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等方式进行,以降低固体废物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危害。

5.低风险处置原则:对于无法通过无害化处理的固体废物,应该进行低风险的处置。比如采取封存、隔离、埋填等方式,确保固体废物的长期稳定,避免对地下水和土壤造成污染。

6.责任分担原则:固体废物管理应该实行责任分担原则,即由废物产生者、运输者、处理者等各方共同承担固体废物治理的责任。各方应根据自身的职责和角色,积极参与固体废物的管理,共同推动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工作。

7.监管与管理原则:固体废物治理需要建立健全的监管和管理机制。监管部门应加强对废物产生、收集、运输和处理各环节的监督,确保固体废物管理的规范和合法性。同时,需要建立完善的法规和政策体系,推动固体废物治理工作的开展。

8.公众参与原则:固体废物治理需要广泛的公众参与。公众应当有权利了解固体废物管理的情况,并有机会参与决策和监督。公众的参与可以提供重要的信息和意见,促进固体废物治理工作的公正和有效。

综上所述,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的原则涵盖了减量、分类、资源化利用、无害化处理、低风险处置、责任分担、监管与管理以及公众参与等方面。只有全面贯彻这些原则,才能有效减少固体废物的产生和排放,减轻其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危害。

学习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要点解读

学习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 防治法》要点解读 固体废物不仅具有跨部门、跨区域、跨介质的综合性特征,而且随人均收入增加而增长,因此,固体废物污染防治一方面需要科学规制和管理,另一方面,加强统筹协调和全过程管理成为关键。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以下简称新固废法)充分按照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二次会议提出的加强立法统筹、立改废释并举的要求,明确了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立法“三化”统筹原则,强化了政府统筹管理并进一步明确了各部门职责,建立了区域统筹和联防联控机制,强化了企业和个人的法律责任,理顺了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的科学逻辑、行为准则和法律结构。这对加快完善我国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严明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度,推进固体废物管理领域的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新固废法对加强统筹管理、严格法律责任有哪些新的规定和进展? 第一,明确固废污染防治“三化”统筹原则,强化法律衔接。 新固废法在总则中明确规定:“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坚持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的原则。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应当采取措施,减

少固体废物的产生量,促进固体废物的综合利用,降低固体废物的危害性”,并在后面各分章充实了相关内容。 例如,在第二章新增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固体废物的产生量、促进固体废物的综合利用、降低固体废物的危害性,最大限度降低固体废物填埋量”。 在第四章生活垃圾管理部分,增加对减少燃料废渣、产品包装废物等生活垃圾产生量的源头减量化规定。 在第五章新增第60、61、62条,要求建立建筑垃圾分类处理制度,推进建筑垃圾源头减量、资源化综合利用和无害化处置等工作;第68条新增对包装物的减量化、回收利用的规定,要求“电子商务、快递、外卖等行业应当优先采用可重复使用、易回收利用的包装物,优化物品包装,减少包装物的使用,并积极回收利用包装物”;同时,还完善了农业固体废物回收利用的相关规定。 这些修改既明确了“三化”统筹原则,又突出了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结合的基本思路,增强了固废法与循环经济促进法、清洁生产促进法等法律的衔接。对实现我国固体废物污染防治从“重末端”向全过程可持续管理转变,具有重要的统领作用,为完善固废治理体系奠定了基本制度框架。 第二,强化政府统筹管理,明确各职能部门职责。

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原则

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原则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原则 关于固体废物(包括生活垃圾填埋场和危险固废场)的案例主要包括固废填埋和垃圾焚烧两种类型,其主要考点包括如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厂址优化选择; (2)产污环节和污染源 (3)现状调查 (4)主要环境影响分析 (5)环境保护措施

(6)大气污染源强和渗滤液排放等主要控制项目 此类环评项目关键问题是厂址选择,最主要的是环境影响是渗滤液 对地下水和地表水的影响,恶臭等大气污染物对大气环境的影响。 二、相关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1、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原则; 第三条国家对固体废物污染环境的防治,实行减少固体废物的产生 量和危害性、充分合理利用固体废物和无害化处置固体废物的原则,促进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发展。 国家采取有利于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活动的经济、技术政策和措施, 对固体废物实行充分回收和合理利用。

国家鼓励、支持采取有利于保护环境的集中处置固体废物的措施,促进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产业发展。(①“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原则) 第五条国家对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实行污染者依法负责的原则。(②污染者依法负责原则)产品的生产者、销售者、进口者、使用者对其产生的固体废物依法承担污染防治责任。 ③全过程管理原则指对固体废弃物从产生、收集、贮存、运输、利用直到最终处置的全过程实行一体化的管理。④分类管理的原则鉴于固体废物的成分、性质和危险性存在较大差异,所以,在管理上必须采取分别、分类的管理办法,针对不同的固体废弃物制定不同的对策和措施。 第二十二条在国务院和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及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划定的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基本农田保护区和其他需要特别保护的区域内,禁止建设工业固体废物集中贮存、处置的设施、场所和生活垃圾填埋场。

【】【学习讲堂】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16年11月7日修正版)

【】【学習讲堂】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16年11月7日修正版)更多精彩,请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是为了防治固体废物污染环境,保障人体健康,维护生态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而制定的法规,共6章91条。 1995年10月30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通过,1995年10月3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58号公布,自1996年4月1日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防治固体废物污染环境,保障人体健康,维护生态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制定本法。 第二条本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固体废物污染环境的防治。 固体废物污染海洋环境的防治和放射性固体废物污染环境的防治不适用本法。 第三条国家对固体废物污染环境的防治,实行减少固体废物的产生量和危害性、充分合理利用固体废物和无害化处置固体废物的原则,促进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发展。 国家采取有利于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活动的经济、技术政策和措施,对固体废物实行充分回收和合理利用。 国家鼓励、支持采取有利于保护环境的集中处置固体废物的措

施,促进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产业发展。 第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并采取有利于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的经济、技术政策和措施。 国务院有关部门、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组织编制城乡建设、土地利用、区域开发、产业发展等规划,应当统筹考虑减少固体废物的产生量和危害性、促进固体废物的综合利用和无害化处置。 第五条国家对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实行污染者依法负责的原则。 产品的生产者、销售者、进口者、使用者对其产生的固体废物依法承担污染防治责任。 第六条国家鼓励、支持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推广先进的防治技术和普及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的科学知识。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防治固体废物污染环境的宣传教育,倡导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第七条国家鼓励单位和个人购买、使用再生产品和可重复利用产品。 第八条各级人民政府对在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工作以及相关的综合利用活动中作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 第九条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并有权对造成固

防治固体废弃物污染的原因和主要管理途径

防治固体废弃物污染的原因和主要管理途径 固体废弃物是指人们在开发建设、生产经营和日常生活行动中向环境排出的固体和泥状废弃物。 固体废弃物不适当的堆置除有损环境美观外,还产生有毒有害气体和扬尘、污染周围大气。废物经雨水淋溶或地下水浸泡,有毒有害物质随淋滤水迁移,污染附近江河湖泊及地下水。同时,淋滤水的渗透、破坏土壤团粒结构和微生物的生存条件,影响植物生长发育;大量未经处理的人畜粪便和生活垃圾义是病原菌的孽生地。所以固体废弃物是污染环境的重要污染源。 固体废弃物大致可分为工业废弃物、农业废弃物和城市垃圾三大类。 工业废弃物大多来源于矿山开采、选冶、电力工业、化学和石化等废物。农业废弃物主要来自农用塑料薄膜和塑料制品以及农作物秸秆、牲畜粪便等。城市垃圾来自城市人口的日常生活、医院废弃物、商业垃圾和建筑垃圾等。 面对固体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我们应该如何应对呢? 1.固体废弃物的回收利用、资源化。 我国日前的工业废弃物主要是煤矸石、锅炉渣、粉煤灰、高炉渣、钢渣、尘泥等,多以SiO2、Al2O、CaO、MgO、Fe2O3为主要成份。这些废弃物只要进行适当的加工即可制成不同标号的水泥和其它建筑材料。 农业废弃物中的农作物秸秆可以变废为宝,制成饲料;牲畜粪便可以进行有机质堆肥或用作制取沼气。农膜塑料可以用作塑料制品回收利用。 城市垃圾经分拣后,玻璃制品、塑料制品可回收利用,另外,有机质堆肥也很有潜力。 固体废弃物由于其来源和种类多样化和复杂化它的处理和处置方法应根据各自的特性和组成进行优化选择。 2.固体废弃物处置应遵循的原则 对于有毒有害废物应尽量通过焚烧或化学处理方法转化为无害后再处理。对于无法无害化的有毒有害废物必须放在具有长期稳定的容器和设施内,处置系统应能防止雨水淋融和地下水浸泡,在任何时候有害有毒物的迁移不致污染水体水质。对于放射性废物,必须事先固定、包装并放置在具有一定工程屏障的设施中,并在放射性水平衰变到接近本环境本底以前能阻止放射性核素的迁移,使进人环境的放射性核素达到人类可以接受的水平。对一般废物的填埋处置必须保持周围环境的一致性,废物顶部必须覆盖植被,保持长期稳定,能防止风化侵蚀、洪水和扬尘。有毒有害和放射性废物的处置场必须经过预选和评价,场址必须符合如下基本条件:场址地质稳定,场址必须避开断层、褶皱、地震或火山活动等地质作用对废物处置有显著影响的区域;必须避开崩塌、冲蚀、滑坡等地表作用的区域;场址岩性能有效地阻止有毒有害物质和放射性核素的迁移;场址应避开地下水可能侵人的地区以及可能受洪水危害或局部大雨造成水灾的地区;场址应避开高压缩性淤泥软土地层。 3.固体废弃物的管理 固体废弃物特别是有毒有害废弃物的无序管理已经严重地影响到一些大江大河的水质和某些小区域的地下水水质,威胁着人们赖以生存的环境。所以,必须加强对固体废弃物的管

固体废弃物知识点

第一章绪论 1、固体废物:是指在生产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丧失原有利用价值或者虽未丧失利用价 值,但被抛弃或者放弃的固态、半固态和置于容器中的气态物品、物质以及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纳入固体废物管理的物品、物质。 2、为什么固体废物常被看做是“放错地方的资源”? 答:固体废物的废具有时间和空间的相对性,此固体在这个方面的生产过程中暂时无使用价值,但并非在其他生产过程或其他方面无使用价值。经济技术落后—经济发达有用,现在—循环利用发展后。因此,固体废物常被看做是“放错地方的资源”。 3、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的“三化”原则:资源化、无害化、减量化。 资源化—回收有用物质能源,循环;无害化—采用技术对废物进行处理;减量化—通过技术减少废弃物排出 4、“全过程”管理原则:产生—收集—运输—综合利用—处理—贮存—处置 “3C”原则:避免产生(clean)、综合利用(cycle)、妥善处理(control) “3R”原则:减少产生(reduce)、再利用(reuse)、再循环(recycle) 5、处理:利于运输、贮存,最终处置,处理方法:物化生热固 处置:海陆 6、固体废弃物的分类:①化学性质:有机固体废物—无机固体废物; ②污染特性:一般固体废物—危险废物—放射性废物; ③来源:工矿业固体废物—生活垃圾—其他固体废物 第二章固体废物的收集、贮存及清运 7、工业固体废物处理原则:谁污染,谁治理 8、城市垃圾收运过程:三阶段 第一阶段:从垃圾发生源到垃圾桶的过程,及搬运贮存(简称运贮); 第二阶段:垃圾的清除(简称清运),通常指垃圾的近距离运输,一般用清运车辆沿一定路线收集清除容器和其他贮存设备中的垃圾,并运至垃圾转运站,有时也可 直接就近直接送至垃圾处理场或处置场; 第三阶段:转运,特指垃圾的远程运输即在转运站把垃圾装载至大容量运输工具上,运往远处的处理处置场 后两个阶段需根据垃圾源位置及垃圾性质分配不同处置场,以减少成本。 9、垃圾分类贮存:分五类,主要从二类开始 ①二类贮存:按可燃垃圾,(主要是纸类、木材和塑料等)和不可燃垃圾(主要是金属、 玻璃等)分开贮存。其中塑料通常作为不可燃垃圾,有时也可作为可燃垃 圾贮存 ②三类贮存:按可燃物(塑料除外)、塑料、不燃物(玻璃、陶瓷、金属等)三类分开贮 存 ③四类贮存:按可燃物(塑料除外)、金属、玻璃、塑料陶瓷、及其他不燃物四类分开贮 存。金属类和玻璃类作为有用物质分别加以回收利用 ④五类贮存:在上述四类贮存的基础上,再挑出含重金属的干电池、日光灯管、水银温 度计等危险废物作为第五类单独贮存收集。 10、清运操作方法:移动式、固定式 ①移动式:将装满垃圾的容器使用垃圾运输工具(牵引车等)运往转运站或处理厂,垃 圾卸空后再将空容器运回原处或其他垃圾集装点,如此循环进行垃圾清运。

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原则

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原则 是指通过采取措施,减少、控制和处理固体废物的产生和排放,以减少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危害。以下是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的一些原则: 1.源头减量原则:源头减量是固体废物管理的首要原则。通过改变生产工艺、减少原材料浪费、推广循环经济模式等措施,可以减少固体废物的产生。源头减量可以从根本上降低固体废物的数量和危害程度,而不仅仅是对废物进行处理。 2.分类收集原则:固体废物应该按照其不同性质和归属进行分类收集。分类收集可以方便后续的处理和处置,减少废弃物的混合和交叉污染,提高资源回收利用率。分类收集应该基于科学依据,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进行。 3.资源化利用原则:固体废物中的可回收资源应该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包括通过再生利用、能源回收等方式,将固体废物转化为有价值的资源,减少对自然资源的开采和消耗。 4.无害化处理原则:对于无法进行回收利用的固体废物,应该采取无害化处理措施。无害化处理可以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等方式进行,以降低固体废物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危害。 5.低风险处置原则:对于无法通过无害化处理的固体废物,应该进行低风险的处置。比如采取封存、隔离、埋填等方式,确保固体废物的长期稳定,避免对地下水和土壤造成污染。

6.责任分担原则:固体废物管理应该实行责任分担原则,即由废物产生者、运输者、处理者等各方共同承担固体废物治理的责任。各方应根据自身的职责和角色,积极参与固体废物的管理,共同推动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工作。 7.监管与管理原则:固体废物治理需要建立健全的监管和管理机制。监管部门应加强对废物产生、收集、运输和处理各环节的监督,确保固体废物管理的规范和合法性。同时,需要建立完善的法规和政策体系,推动固体废物治理工作的开展。 8.公众参与原则:固体废物治理需要广泛的公众参与。公众应当有权利了解固体废物管理的情况,并有机会参与决策和监督。公众的参与可以提供重要的信息和意见,促进固体废物治理工作的公正和有效。 综上所述,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的原则涵盖了减量、分类、资源化利用、无害化处理、低风险处置、责任分担、监管与管理以及公众参与等方面。只有全面贯彻这些原则,才能有效减少固体废物的产生和排放,减轻其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危害。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环境污染防治法[199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环境污染防治法 [1995] 第一条为了防治固体废物污染环境,保障人体健康,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制订本法。 第二条本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固体废物污染环境的防治。 固体废物污染海洋环境的防治和放射性固体废物污染环境的防治不适用本法。 第三条国家对固体废物污染环境的防治,实行减少固体废物的产生、充分合理利用固体废物和无害化处理固体废物的原则。 第四条国家鼓励、支持开展清洁生产,减少固体废物的产生量。 国家鼓励、支持综合利用资源,对固体废物实行充分回收和合理利用,并采取有利于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活动的经济、技术政策和措施。

第五条国家鼓励、支持有利于保护环境的集中处置固体废物的措施。 第六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工作纳入环境保护规划,并采取有利于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的经济、技术政策和措施。 第七条国家鼓励、支持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推广先进的防治技术和普及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的科学知识。 第八条各级人民政府对在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工作以及相关的综合利用活动中作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 第九条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并有权对造成固体废物污染环境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检举和控告。 第十条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全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的防治工作实施统一的监督管理。国务院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固体废物污染环境环境防治的

监督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固体废物污染环境的防治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的监督管理工作。 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城市生活垃圾的清扫、收集、贮存、运输和处置的监督管理工作。 第一节一般规定 第十五条产生固体废物的单位和个人,应当采取措施,防止或者减少固体废物对环境的污染。 第十六条收集、贮存、运输、利用、处置固体废物的单位和个人,必须采取防扬散、防流失、防渗漏或者其他防止污染环境的措施。 不得在运输过程中沿途丢弃、遗撒固体废物。

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措施

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措施 1、固体废弃物污染的防治,实行减少固体废弃物的产生,充分合理利用固体废弃物和无害化处置固体废弃物的原则。 本工程产生的固体废弃物主要有以下几种:混凝土、碎砖等工程垃圾,混凝土的保温覆盖物,生活垃圾及施工结束后临时建筑拆除产生的废弃物等。 2、减少固体废物产生的措施:混凝土采用商品砼凝土,砂浆集中搅拌,减少袋装水泥使用量,严格执行工艺标准,减少落地灰的产生,减少废料的产生;临时建筑采用活动房屋,周转使用,减少工程垃圾。 3、综合利用资源,对固体废弃物实行充分回收和合理利用。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的措施:工程废土集中过筛,重新利用,筛余物用粉碎机粉碎,不能利用的工程垃圾集中处置;建立水泥袋回收制度;施工现场设立废料区,专人管理,可利用的废料先发先用。 4、有利于保护环境的集中处置固体废弃物的措施:施工现场设固定的垃圾存放区域,及时清运、处置建筑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垃圾,防止污染环境。 5、加强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防治的研究、开发工作,推广先进的防治技术和普及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防治的科学知识。 6、制定泥浆和废渣的处理、处置方案,选择有资质的运输单位,及时清运施工弃土和渣土,在收集、贮存、运输、利用、处置固体废物的过程中,采取防扬散、防流失、防渗漏或者其他防止污染环境的

措施。建立登记制度,在运输过程中沿途不丢弃、遗撒固体废弃物。 7、混凝土罐车每次出场前清洗下料斗。 8、土方、渣土自卸车、垃圾运输车全密闭运输车。 9、运输车辆的出场前清洗车身、车轮,避免污染场外路面。 10、对收集、贮存、运输、处置固体废物的设施、设备和场所,加强管理和维护,保证其正常运行和使用。 11、教育施工人员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随地乱丢垃圾、杂物,保持工作和生活环境的整洁。 12、施工中产生的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应当分类、定点堆放,并与环卫公司签订合同,由环卫公司进行专业化及时清运,不得乱堆乱放;建筑物内的垃圾必须袋装清运,严禁向外扬弃。

固体废弃物的污染防治措施

固体废弃物的污染防治措施 固体废弃物主要是指在人们的生活和生产中产生的一些泥状和固体物质,也被人们称为固体废物。固体废弃物如果从来源上分,可以分为城市、农业、矿业、工业、放射性和传染性等几类。目前固体废弃物已成为环境污染的要害,必须加强固体废弃物的污染防治。 标签: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 我国环保的重中之重是加强固体废弃物的无害化利用与管理。本文介绍了固体废弃物的危害及其污染防治现状,提出了相关建议。 1 固体废弃物的危害 固体废弃物给环境带来的污染涉及方方面面,可以从污染的对象上分为对大气的污染、对水的污染和对土壤的污染。 1.1 对大气的污染 在适宜的水分、温度下,固体废弃物在经过一定时间的堆放后,废弃物堆中的一些有机物会分解出一些有害、有异味的气体,这些散发异味的有害气体会污染大气。一些微粒状的固体废弃物容易随着风飘扬,举个简单的现象,沙尘和粉煤灰在遇到大风时,往往会使天色不清楚,空气变得十分浑浊,在一定程度上会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使建筑和花草树木变得异常脏,严重的影响市容卫生。 1.2 对水的污染 一些堆放的固体废弃物在雨水的冲刷下,容易通过土壤渗到地下或者随着雨水流入江河湖海,给水体造成很大的破坏和污染。目前有一些企业为了自身利益,盲目的将一些生产上产生的固体废弃物不经过一定的处理而倒入海洋、河流、湖泊,对水体造成了很大程度上的污染。 1.3 对土壤的污染 人们日常生产和生活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如果不经处理直接堆放的话,会造成很多苍蝇乱飞,假若靠近行路,会给路人带来很大的不方便。有一些固体废弃物都是有毒的,经过一段时间的风化后,会遍地流失,固体废弃物渗出的一些有毒气体会使土壤和土质的结构发生改变,使土壤受到严重的污染。固体废弃物产生一些细菌通过一定的媒介会传染给人,给人的身体健康造成很大的危害。 2 固体废弃物的污染防治现状 一些发达国家的教训和经验证实如果将固体废弃物随意堆放或者不经过处

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原则

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原则 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是环境保护的重要内容之一,其核心原则是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和可持续发展。本文将详细介绍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的四个原则,并阐述在实际操作中应该如何落实。 一、减量化:减少固体废物的产生量,是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的首要原则。减量化的具体策略有源头减量和消纳减量两种。 源头减量即从废物产生源头入手,采取措施减少废物的产生。首先,要加强固体废物产生的管理,包括加强对工业和家庭废物的监管,确保废物的合理处理和处置;其次,要推广绿色生产技术和清洁生产模式,减少废物的产生;再者,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和节约意识,培养从源头上减少废物产生的习惯。 消纳减量则是指在废物产生之后,采取合理的处置和利用措施,减少废物所带来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这包括加强废物分类和回收利用,推广循环经济模式,实现废物资源化;采用先进的处理技术,将有害物质转化为无害物质,并减少废物的体积;开展科研和技术创新,发展新型的废物处理技术和设备。 二、资源化:将固体废物转化为可再利用的资源,是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的重要策略。资源化的核心是废物的分类和回收利用。无论是工业废物还是生活废物,都可以通过分类和回收加工,变废为宝。分类主要是将废物按照不同的性质、种类进行分类,确保回收利用的效率和质量。回收利用则是将分类好的废物进行再加工、再利用,使之成为新的资源。例如,废纸可以再生

产成纸张;废塑料可以再生产成塑料制品;废电池可以提取其中的有价金属等等。 资源化的实施需要政府的引导和推动,包括制定相关的政策和法律法规,鼓励企业和个人参与回收利用的活动;同时也需要加强宣传教育,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和参与度;还需要完善回收利用的基础设施,包括废物收集、运输、处理的设施和设备等。 三、无害化:将固体废物转化为无害物质或者降低其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影响,是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的重要任务之一。无害化的具体方法包括处理和处置两个方面: 处理主要是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等手段处理固体废物,使之转化为无害的化合物或者物质。常见的处理方法包括焚烧、填埋、厌氧消化、堆肥等。焚烧是将固体废物在高温下氧化分解的过程,可以有效降低废物的体积和有害物质的含量;填埋是将固体废物埋在地下,通过厌氧条件降解有机物质;厌氧消化则是将固体废物进行微生物分解,产生沼气等资源。堆肥是将有机废物在适宜的环境中进行分解和转化,产生有机肥料。 处置则是指将废物安全地存放、处理和利用,防止废物对环境和人体造成的污染和危害。该研究付出了巨大努力,为我们社会提供了大量重要信息。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创新,未来可望进一步缩小科学家们思维与行动之间的差距。 四、可持续发展:在固体废物污染防治中,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即在保护环境的同时,推动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

生态环境法律法规题库含答案2023

生态环境法律法规题库含答案 1、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坚持()的原则。来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A、防治担责 B、污染担责 C、后果担责 D、预防担责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第五条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坚持污染担责的原则。 答案:B。 2、《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办法》的所属类别是()来源于《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办法》 A 法律 B 行政法规 C 地方性法规

D 国务院部门规章 答案:D 3、为加强对危险废物转移活动的有效监督,实施危险废物转移联单制度,根据()有关规定,制定《危险废物转移管理办法》来源于《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管理办法》 A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B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C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D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解析:《危险废物转移管理办法》第一条为加强对危险废物转移的有效监督,实施危险废物转移联单制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答案:A 4、水土保持工作实行、保护优先、全面规划、、因地制宜、、科学管理、的方针。下列不正确的选项是()。来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

A.预防优先 B.综合治理 C.突出重点 D.注重效益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第三条水土保持工作实行预防为主、保护优先、全面规划、综合治理、因地制宜、突出重点、科学管理、注重效益的方针。 参考答案:A 5、《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施行日期为。来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 A.2019年1月1日 B.2018年8月31日 C.2018年1月1日 D.2018年7月31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20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1995年10月30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通过 2004年12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第一次修订根据2013年6月29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等十二部法律的决定》第一次修正根据2015年4月24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口法〉等七部法律的决定》第二次修正根据2016年11月7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等十二部法律的决定》第三次修正 2020年4月29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第二次修订)目录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监督管理 第三章工业固体废物 第四章生活垃圾 第五章建筑垃圾、农业固体废物等 第六章危险废物 第七章保障措施 第八章法律责任 第九章附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防治固体废物污染环境,保障公众健康,维护生态安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制定本法。

第二条固体废物污染环境的防治适用本法。 固体废物污染海洋环境的防治和放射性固体废物污染环境的防治不适用本法。 第三条国家推行绿色发展方式,促进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发展。 国家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引导公众积极参与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 第四条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坚持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的原则。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应当采取措施,减少固体废物的产生量,促进固体废物的综合利用,降低固体废物的危害性。 第五条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坚持污染担责的原则。 产生、收集、贮存、运输、利用、处置固体废物的单位和个人,应当采取措施,防止或者减少固体废物对环境的污染,对所造成的环境污染依法承担责任。 第六条国家推行生活垃圾分类制度。 生活垃圾分类坚持政府推动、全民参与、城乡统筹、因地制宜、简便易行的原则。 第七条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对本行政区域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负责。 国家实行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目标责任制和考核评价制度,将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目标完成情况纳入考核评价的内容。 第八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工作的领导,组织、协调、督促有关部门依法履行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监督管理职责。 省、自治区、直辖市之间可以协商建立跨行政区域固体废物污染环境的联防联控机制,统筹规划制定、设施建设、固体废物转移等工作。

固体废物管理遵循的基本原则【建筑工程类独家文档首发】

固体废物管理遵循的基本原则【建筑工程类独家文档首发】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以下简称“三化”)是我国固体废物管理遵循的基本原则。 由于其通俗易懂、指向性强,且顺应了国际上固体废物管理的发展趋势,成为社会各界广泛接受和使用的概念,并在促进固体废物处理行业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尽管“三化”概念深入人心,但在应用于固体废物管理的具体实践中,仍然存在一定的模糊地带和混乱之处。 其中,较为典型的是认为“三化”是平行并列关系,并且减量化、资源化的优先序高于无害化,甚至有人将无害化和减量化、资源化对立起来,扬减量化、资源化而抑无害化。 笔者认为,这些认识未能准确把握固体废物“三化”的科学内涵,也未能真正明晰“三化”之间的内在联系,用以指导固体废物处理无疑会产生一定程度的误导。 1 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缺乏明确定义如果不加区分地将前端分流的废物全部纳入减量化、资源化指标,无异于认同电子废物的作坊式金属回收、餐厨垃圾“野火私炼”、地沟油炼制后回餐桌也是资源化手段。 产生上述模糊认识的主要原因,是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在法律和学术上缺乏统一、明确的定义。首先,从法律规定上来看,《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05年4月1日起施行,2015年修订)是我国固体废物管理的主要依据,但只出现了无害化字眼,并未出现减量化、资源化的提法,相关定义并未涉及“三化”。 第三条规定,“国家对固体废物污染环境的防治,实行减少固体废物的产生

量和危害性、充分合理利用固体废物和无害化处置固体废物的原则,促进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发展”。 其中,“减少固体废物的产生量和危害性”对应于减量化,“充分合理利用固体废物”对应于资源化,“无害化处置固体废物”对应于无害化。但这些仅是在内涵上大致对应,并非明确定义。 《循环经济促进法》(2009年1月1日起施行)是涉及固体废物管理的另一部重要法律,第二条给出了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的定义:“本法所称减量化,是指在生产、流通和消费等过程中减少资源消耗和废物产生。本法所称再利用,是指将废物直接作为产品或者经修复、翻新、再制造后继续作为产品使用,或者将废物的全部或者部分作为其他产品的部件予以使用。本法所称资源化,是指将废物直接作为原料进行利用或者对废物进行再生利用。” 可以看出,《循环经济促进法》中定义的减量化、资源化均为狭义。减量化特指在生产、流通和消费等过程减少废物产生,即仅限于废物产生前减量,不涉及废物产生后减量。资源化则将再利用排除在外,是否包含能量回收活动也语焉不详。明确将“三化”作为原则规定下来的政府规范性文件是《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2000年5月29日发布)和《城市生活垃圾管理办法》(2007年7月1日起施行)。前者规定:“应按照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原则,加强对垃圾产生的全过程管理,从源头减少垃圾的产生。对已经产生的垃圾,要积极进行无害化处理和回收利用,防止污染环境。” 后者第三条规定:“城市生活垃圾的治理,实行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和谁产生、谁依法负责的原则。”但在上述文件中,也未给出“三化”的确切

2022年行业分析固体废物政策环境分析:2022年坚持资源化、无害化等原则

固体废物政策环境分析:2022年坚持资源化、 无害化等原则 人们对于固体废物的认知少之又少,但是对于生活垃圾污染的意识 有在不断的提高,特殊在许多城市实施垃圾分类处理时期。从90年 月第一个关于固废法的出台到十三五规划再到现在的十四五规划中,都有关于相关政策的实施和方向。以下是2022年固体废物政策环境 分析。 我国固体废物治理行业的相关立法工作始于20世纪90年月,相对 于发达国家起步较晚。1996年4月1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 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是中国第一部针对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 的法律,标志着我国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工作已被纳入了法制化的管理 轨道。 2022年4月修订的《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明确固体废物污 染环境防治坚持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原则;完善工业固体废物污 染环境防治制度,强化生产者责任;完善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农业 固体废物、危急废物污染环境防治制度,加强农村生活垃圾污染环境 防治。《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的修订将进一步刺激固废污染治 理的需求,行业空间将进一步扩展。 我国固体废物治理行业正在迎来快速进展期。在城市垃圾治理方面,我国将连续推动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水平,依

据国务院印发的《“十三五”生态环境爱护规划》,2022年全国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将达到95%以上。依据《“十三五”全国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规划》要求,“十三五”期间,全国规划新增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力量50.97万吨/日,估计实施存量治理项目803个;“十三五”期间,全国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总投资约2,518.4亿元,其中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投资1,699.3亿元,存量整治工程投资241.4亿元。 2022年9月1日起,新的《固体废物法》正式实施。新《固体废物法》共9章126条,新增41条,扩大了固体废物管理范围,在原有基础上增加了生活垃圾分类、建筑垃圾、农业固体废物、医疗废物处理等环境污染防治体系,对固体废物产生、收集、贮存、运输、利用、处置全过程提出了更高的防治要求,因此也被称为“历史上最严格的固体废物法”。新《固体废物法》实施后,工业企业将被迫提高固体废物处理水平,加大固体废物处置力度,这对涉及固体废物的环保企业来说,肯定是一个特殊好的机遇。 综上所述,我国的固体废物法起步比较晚相对于发达国家来说,但是对于固废行业的相关政策始终在不断的更新和实施,到十三五期间我国的固废处理产量不断增长,并且在去年的新固废法中特意提到工业企业对于固废的处理问题。

我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我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是我国对固体废物污染环境进行防治的法律,于2004年12月29日经第十届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自2005年1月1日起实施。下面将从法律的宗旨、原则、主要内容和现状四个方面展开,对该法进行详细阐述。 一、法律的宗旨和原则 该法的宗旨是,保护环境,预防固体废物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的危害,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它通过规定固体废物的管理、处置、利用等方面的制度和措施,以减少固体废物对环境的污染,防止固体废物的滥放滥排,保护环境的质量和稳定性。 该法的原则主要包括: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依法管理,资源化利用,责任追究,公众参与等。这些原则确保了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工作的科学性、规范性和可持续性。 二、法律的主要内容 该法共有六十六条,主要涉及了固体废物的产生、收集、运输、处置、利用等各个环节,同时也规定了相关的质量标准、管理制度、责任追究和处罚措施等。 在固体废物产生方面,该法规定了生产者和经营者对固体废物质量负责的原则,要求生产者和经营者采取措施,减少固体废物的产生,并提倡推广清洁生产技术。

在固体废物收集和运输方面,该法规定了固体废物收集和运输的资格条件、技术要求和管理制度,以确保固体废物的安全、高效和环保运输。 在固体废物处置和利用方面,该法规定了固体废物处置和利用应当符合环境保护要求,并给予优先扶持和支持。同时,该法还规定了固体废物处置和利用的许可制度和监督管理制度,确保固体废物处置和利用的合法性和环境友好性。 在固体废物管理方面,该法规定了固体废物管理的原则、要求和重点任务,要求建立固体废物信息管理系统,加强固体废物的监测和评估工作。 在责任追究和处罚措施方面,该法规定了违反该法规定的行为要负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包括行政处罚、刑事责任和民事赔偿等。 三、法律的现状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的实施,我国的固体废物管理制度逐渐完善,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工作得到了积极推进。 一方面,政府加大了固体废物环境监测和评估力度,及时掌握固体废物的排放情况和对环境的影响。另一方面,政府和企业积极推动清洁生产、废物减量和资源化利用,减少固体废物的产生和对环境的污染。

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的原则

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的原则 随着人类生产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废物的产生量也在不断增加。固体废物是其中一种主要类型,其对居民生活质量和环境质量的影响不能忽视。为了减少固体废物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的危害,需要制定科学的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原则,下面就简单介绍一下。 I.防止废物产生 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第一原则就是防止废物产生。这里我们要做到“从源头抓起”,通过一系列措施来减少或杜绝固体废物的产生。防止废物产生是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的最好方法,具体措施包括严格控制生产过程中的废物产生和未经处理的废弃材料的产生等。 II.减少废弃物的产生量 除了防止废物的产生外,还需要采取措施减少废弃物的产生量。具体措施如下:对于可以更新或更换的旧设备和家具,应该尽量采用高效能低耗材料进行更新或更换;发展高效节能设备和节能技术,尽可能地减少浪费和能源消耗;维护和保养设备和家具,以延长使用寿命和减少资源浪费。 III.促进废物的循环利用 废弃物的循环利用是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的重要手段。可以通过环保型工艺技术对废物进行分离、分类、处理和再利用等

工艺流程,促进废弃物的再生利用,达到减量化、循环利用和资源化的目标。同时,发展资源再利用产业,促进固体废物的良性循环利用,实现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的双重目的。 IV.分类处理 废物分类处理是保证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效果的一项重要措施。废物分类处理包括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其他垃圾等分类方式。根据不同材质的废物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保证废物的高效利用。例如,塑料制品可以通过加工、熔炼、压制等工序进行新产品生产;而生活垃圾则需要通过分类、焚烧或堆肥等方式进行处理。 V.设施建设 设施建设是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的保障措施之一,可为处理和储存固体废物提供安全、可靠的基础设施。设施建设应根据当地废物产生、废物组成、环境影响和政策要求等因素进行规划和建设。包括固体废物贮存设施、固体废物暂存设施、固体废物处理设施等设施建设。 VI.加强法律法规和监管力度 遵守和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和监管体系是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的重要保障。完善相关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科学制定固体废物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扩大监管范围,加强固体废物污染源头、治理和环境监测等环节的监督和管理。 总之,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原则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同时需要秉持可持续发展原则,不断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和技术水平,

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原则

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原则 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是指对生活垃圾、工业废渣、农业废弃物等固体废物的处理和管理,以减少固体废物对环境的污染和危害。为了有效地管理固体废物,推动可持续发展,各国都提出了不同的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原则。本文将介绍几个常见的原则。 1. 合理化和减量化原则 合理化和减量化原则要求在源头上减少固体废物的产生量。这包括通过节约资源、加强产品设计、优化生产工艺等手段来降低废物产生量。例如,提倡使用可回收材料或可降解材料的产品,推广绿色包装和循环经济模式,以减少包装废物的产生。同时,通过生活垃圾分类和回收利用,减少垃圾的数量和危害。 2. 循环利用原则 循环利用原则强调将固体废物作为资源进行再利用。这包括废物回收、废物再处理和资源回收利用等措施。通过废物回收和再利用,可以减少对新资源的需求,降低环境压力。例如,将废弃物料重新加工转化为新产品,推动废物的回收再利用。同时,通过资源回收利用,可以减少对土地的占用和生态破坏。 3. 环境友好原则 环境友好原则指出在固体废物的处理和管理过程中要注重环境保护。这包括降低固体废物对土壤、水体和大气的污染,减少对生态系统的破坏。例如,采用科学合理的处理技术,确保废物处理过程中无污染物泄漏和扩散。同时,要注重废物的危险性评

估和分类,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防止废物对人体和环境造成伤害。 4. 责任共担原则 责任共担原则强调废物管理的责任应由各方共同承担。这包括政府、企业、公众等各方的责任。政府应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加强废物管理的监管和指导。企业应加强废物治理和资源回收利用的技术研发,承担废物处理的责任。公众应加强环境保护意识,积极参与生活垃圾分类和垃圾减量行动。 5. 经济合理原则 经济合理原则要求在固体废物处理和管理中要注重经济效益和资源利用的合理性。这包括合理设置废物处理设施,降低废物处理成本。同时,要推动废物资源回收利用和循环经济的发展,提高资源利用率。通过经济手段,可以调动各方的积极性,促进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工作的开展。 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工作,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通过遵循上述原则,我们可以更好地减少固体废物的产生和对环境的污染,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新《固废法》修订内容

2023年度:新《固废法》修订内容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保护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规范和加强固体废物的管理,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健康权和生态环境权,制定本法。 第二条本法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产生、储存、利用、运输、处置固体废物及有关活动,适用于固体废物的治理和监管。 第三条固体废物应当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理,鼓励绿色低碳循环发展。 第四条国家实行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和资源化利用的方针,鼓励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优先采取固体废物减量化和资源化利用措施,依法建立和完善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市场机制,推动固体废物减量化和资源化利用技术的研究开发和产业化。 第五条固体废物管理应当贯彻“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促进固体废物治理产业健康发展。

第六条中央和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固体废物管理领域的宏观调控和监督管理,增强立法、执法、司法的协同配合,落实固体废物污染防治主体责任,建立健全固体废物污染防治体系和监管体系。 第二章固体废物排放和减量化措施 第一节固体废物排放控制 第七条污染源应当实行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固体废物的产生或者降低固体废物的产生。 第八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排放固体废物,应当依法委托具有安全环保资质的单位运输、处置固体废物。 第九条禁止向公共场所、绿化带、水源地、居住区和其他需要保护的场所倾倒固体废物或者棄置固体废物。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在禁止的地点堆存、棄置固体废物。 第十条固体废物处理单位应当按照现行安全环保标准进行处理,保证固体废物处理设施稳定、可靠、安全运行,确保处置效果符合要求。

第二节固体废物减量化措施 第十一条国家实行渐进式减量化管理制度,促进固体废物减量化。 第十二条固体废物产生单位应当优先采取物质和能量的有效利用、再利用、循环利用等措施,从源头上减少固体废物产生。 第十三条固体废物处理单位应当采取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推广固体废物减量化技术,提高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水平。 第三章固体废物处置 第一节固体废物分类、收集、运输 第十四条固体废物产生单位和居民应当按照国家规定将固体废物分类投放,配合相关管理部门做好固体废物分类收集、储存和运输。 第十五条固体废物分类、收集、运输应当遵循“分类投放、分开收集、专人运输、定点处置”的原则。禁止混装、弄脏、超载、泼洒、丢弃、棄置固体废物等不文明行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