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物理:动力学中的临界、极值问题

高中物理:动力学中的临界、极值问题

高中物理:动力学中的临界、极值问题

1.动力学中的典型临界问题

(1)接触与脱离的临界条件:两物体相接触或脱离的临界条件是弹力N =0.

(2)相对滑动的临界条件:两物体相接触且处于相对静止时,常存在着静摩擦力,则相对滑动的临界条件是静摩擦力达到最大值.

(3)绳子断裂与松弛的临界条件:绳子所能承受的张力是有限的,绳子断与不断的临界条件是绝对张力等于它所能承受的最大张力.绳子松弛与拉紧的临界条件是T =0.

(4)加速度最大与速度最大的临界条件:当物体在受到变化的外力作用下运动时,其加速度和速度都会不断变化,当所受合外力最大时,具有最大加速度;合外力最小时,具有最小加速度.当出现加速度为零时,所对应的速度便会出现最大值或最小值.

2.求解临界极值问题的三种常用方法

(1)极限法:把物理问题(或过程)推向极端,从而使临界现象(或状态)暴露出来,以达到正确解决问题的目的.

(2)假设法:临界问题存在多种可能,特别是非此即彼两种可能时,或变化过程中可能出现临界条件,也可能不出现临界条件时,往往用假设法解决问题.

(3)数学法:将物理过程转化为数学表达式,根据数学表达式解出临界条件.

[典例3] 如图所示,质量m =1 kg 的光滑小球用细线系在质量

为M =8 kg 、倾角为α=37°的斜面体上,细线与斜面平行,斜面体

与水平面间的摩擦不计,g 取10 m/s 2.试求:

(1)若用水平向右的力F 拉斜面体,要使小球不离开斜面,拉力F 不能超过多少?

(2)若用水平向左的力F ′推斜面体,要使小球不沿斜面滑动,推力F ′不能超过多少?

[解析] (1)小球不离开斜面体,两者加速度相同、临界条件为斜面体对

小球的支持力恰好为0

对小球受力分析如图: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 ·cot 37°=ma

a =g cot 37°=403

m/s 2 对整体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F =(M +m )a =120 N.

(2)小球不沿斜面滑动,两者加速度相同,临界条件是细线对小球的拉力

恰好为0,

对小球受力分析如图: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 tan 37°=ma ′

a′=g tan 37°=7.5 m/s2

对整体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F′=(M+m)a′=67.5 N.

[答案](1)120 N(2)67.5 N

[规律总结]

求解此类问题时,一定要找准临界点,从临界点入手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和运动情况,看哪些量达到了极值,然后对临界状态应用牛顿第二定律结合整体法、隔离法求解即可.

7.如图所示,有一光滑斜面倾角为θ,放在水平面上,用固定

的竖直挡板A与斜面夹住一个光滑球,球质量为m.若要使球对竖直

挡板无压力,球连同斜面应一起()

A.水平向右加速,加速度a=g tan θ

B.水平向左加速,加速度a=g tan θ

C.水平向右减速,加速度a=g sin θ

D.水平向左减速,加速度a=g sin θ

解析:球对竖直挡板无压力时,受力如图所示,重力mg和斜面支持力N

的合力方向水平向左.F=mg tan θ=ma,解得a=g tan θ,因此斜面应向左加

速或者向右减速.

答案:B

8.(多选)如图所示,粗糙水平面上放置质量分别为m、2m

和3m的3个木块,木块与水平面间动摩擦因数相同,其间均用

一不可伸长的轻绳相连,轻绳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T.现用水平拉力F拉其中一个质量为2m 的木块,使3个木块以同一加速度运动,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绳断前,a、b两轻绳的拉力比总为4∶1

B.当F逐渐增大到T时,轻绳a刚好被拉断

C.当F逐渐增大到1.5T时,轻绳a刚好被拉断

D.若水平面是光滑的,则绳断前,a、b两轻绳的拉力比大于4∶1

解析:取三木块为整体,则有F-6μmg=6ma,取质量m、3m的木块为整体,则有T a -4μmg=4ma,隔离m则有T b-μmg=ma,所以绳断前,a、b两轻绳的拉力比总为4∶1,

与F、μ无关,A对,D错;当a绳要断时,则a=

T

4m-μg,所以拉力F=1.5T,B错,C

对.

答案:AC

9.一弹簧秤的秤盘A 的质量m =1.5 kg ,盘上放一物体B ,B 的质量为

M =10.5 kg ,弹簧本身质量不计,其劲度系数k =800 N /m ,系统静止时如图所示.现给B 一个竖直向上的力F 使它从静止开始向上做匀加速运动,已知在前0.20 s 内,F 是变力,以后F 是恒力,求F 的最大值和最小值.(g 取10 m/s 2)

解析:设刚开始时弹簧压缩量为x 1,则

x 1=(m +M )g k

=0.15 m ① 设两者刚好分离时弹簧压缩量为x 2,则

kx 2-mg =ma ②

在前0.2 s 时间内,由运动学公式得:

x 1-x 2=12

at 2③ 由①②③解得:a =6 m/s 2

由牛顿第二定律,开始时:F min =(m +M )a =72 N

最终分离后:F max -Mg =Ma

即:F max =M (g +a )=168 N.

答案:168 N 72 N

高中物理中的临界与极值问题

高中物理中的临界与极值问题 宝鸡文理学院附中何治博 一、临界与极值概念所谓物理临界问题是指各种物理变化过程中,随着条件的逐渐变化,数量积累达到一定程度就会引起某种物理现象的发生,即从一种状态变化为另一种状态发生质的变化(如全反射、光电效应、超导现象、线端小球在竖直面内的圆周运动临界速度等),这种物理现象恰好发生(或恰好不发生)的过度转折点即是物理中的临界状态。与之相关的临界状态恰好发生(或恰好不发生)的条件即是临界条件,有关此类条件与结果研究的问题称为临界问题,它是哲学中所讲的量变与质变规律在物理学中的具体反映。极值问题则是指物理变化过程中,随着条件数量连续渐变越过临界位置时或条件数量连续渐变取边界值(也称端点值)时,会使得某物理量达到最大(或最小)的现象,有关此类物理现象及其发生条件研究的问题称为极值问题。临界与极值问题虽是两类不同的问题,但往往互为条件,即临界状态时物理量往往取得极值,反之某物理量取极值时恰好就是物理现象发生转折的临界状态,除非该极值是单调函数的边界值。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两类问题的界线又显得非常的模糊,并非泾渭分明。 高中物理中的临界与极值问题,虽然没有在教学大纲或考试说明中明确提出,但近年高考试题中却频频出现。从以往的试题形式来看,有些直接在题干中常用“恰好”、“最大”、“至少”、“不相撞”、“不脱离”……等

词语对临界状态给出了明确的暗示,审题时,要抓住这些特定的词语发掘其内含的物理规律,找出相应的临界条件。也有一些临界问题中并不显含上述常见的“临界术语”,具有一定的隐蔽性,解题灵活性较大,审题时应力图还原习题的物理情景,周密讨论状态的变化。可用极限法把物理问题或物理过程推向极端,从而将临界状态及临界条件显性化;或用假设的方法,假设出现某种临界状态,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及运动状态与题设是否相符,最后再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处理;也可用数学函数极值法找出临界状态,然后抓住临界状态的特征,找到正确的解题方向。从以往试题的内容来看,对于物理临界问题的考查主要集中在力和运动的关系部分,对于极值问题的考查则主要集中在力学或电学等权重较大的部分。 二、常见临界状态及极值条件解答临界与极值问题的关键是寻找相关条件,为了提高解题速度,可以理解并记住一些常见的重要临界状态及极值条件: 1.雨水从水平长度一定的光滑斜面形屋顶流淌时间最短——屋面倾角 为0 45 2.从长斜面上某点平抛出的物体距离斜面最远——速度与斜面平行时 刻 3.物体以初速度沿固定斜面恰好能匀速下滑(物体冲上固定斜面时恰 好不再滑下)—μ=tgθ。 4.物体刚好滑动——静摩擦力达到最大值。

动力学中的临界状态、极值问题

动力学中的临界状态、极值问题 1、如图所示,在倾角为θ=30°的光滑斜面上有两个用轻质弹簧相连接的物块A 、B ,它们的质量均为m ,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 ,C 为一固定挡板,系统处于静止状态.现开始用一沿斜面方向的力F 拉物块A 使之向上做匀加速运动,当 物块B 刚要离开C 时F 的大小恰为2mg .求从F 开始作用 到物块B 刚要离开C 的时间. 2、如图所示,细线的一端系一质量为m 的小球,另一端 固定在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体顶端,细线与斜面平行.在斜面 体以加速度a 在水平方向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过程中,要保 证小球始终与斜面相对静止,则加速度a 的取值范围为(重 力加速度为g )( ) A 、若向右匀加速运动,则a ≤gtan θ B 、 若向右匀减速运动,则a ≤gtan θ C 、若向右匀减速运动,则a ≤g/tan θ D 、若向右匀加速运动,则a ≤g/tan θ; 3、如图所示,一质量m=0.4kg 的小物块,以v 0=2m/s 的初速度,在与斜面成某一夹角的拉力F 作用下,沿斜面向上做匀加速运动,经t=2s 的时间物块由A 点运动到B 点,A 、B 之间的距离L=10m 。已知斜面倾角θ=30o ,物块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重力加速度g 取10 m/s 2) (1)求物块加速度的大小及到达B 点时速度的大小。 (2)拉力F 与斜面的夹角多大时,拉力F 最小?拉力F 的最小值是多少? 4、如右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放置质量分别为m 、2m 的A 、B 两个物体,A 、B 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μmg ,现用水平拉力F 拉B ,使A 、B 以同一加速 度运动,则拉力F 的最大值为( ) A 、μmg B、2μmg C、3μmg D、4μmg v

高中物理-动力学中的临界和极值问题

高中物理-动力学中的临界和极值问题 在应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动力学问题时,会出现一些临界或极值条件的标志: 1.若题目中出现“恰好”“刚好”等字眼,明显表示过程中存在临界点. 2.若题目中有“取值范围”“多长时间”“多大距离”等词语,表明过程中存在着“起止点”,而这些“起止点”往往就对应临界状态. 3.若题目中有“最大”“最小”“至多”“至少”等字眼,表明过程中存在着极值,而极值点往往是临界点. 4.若题目要求“最终加速度”“稳定加速度”等即是求收尾加速度或收尾速度. 一、接触与分离的临界条件 物体分离的临界条件是相互作用力由原来的不为零变为零.因此解答此类问题,应该对原状态下研究对象的受力和运动状态进行分析,由牛顿第二定律或平衡条件列方程,令其中相互作用的弹力为零解得临界状态的加速度,以临界加速度为依据分析各种状态下物体的受力情况及运动状态的变化. 质量为m 、半径为R 的小球用长度也 为R 的轻质细线悬挂在小车车厢水平顶部的A 点,现观察到小球与车顶有接触,重力加速度为g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小车正向右做减速运动,加速度大小可能为3g B .小车正向左做减速运动,加速度大小可能为3 3 g C .若小车向右的加速度大小为23g ,则车厢顶部对小球的弹力为mg D .若细线张力减小,则小球一定离开车厢顶部 [解析] 如图所示,小球恰好与车顶接触的临界状态是车顶对小球的弹力恰为零,故临界加速度a 0=g tan θ,由线长等于小球半径可得,θ=60°,a 0=3g .小球与车顶接触时,小车具有向右的加速度,加速度大小a ≥3g ,A 、B 项错;当小车向右的加速度大小a =23g 时,ma F N +mg =tan θ,解得F N =mg ,C 项正确;细线张力F T =ma sin θ, 小球与车顶接触 的临界(最小)值F Tmin =2mg ,当张力的初始值F T >2mg 时,张力减小时只要仍大于或等于临界值,小球就不会离 开车厢顶部,D 项错误. [答案] C 二、绳子断裂与松弛的临界条件 绳子所能承受的张力是有限的,绳子断与不断的临界条件是绳中张力等于它所能承受的最大张力,绳子松弛的临界条件是F T =0. 如图所示,小车内 固定一个倾角为θ =37°的光滑斜面,用一根平行于斜面的细线系住一个质量为m =2 kg 的小球,取g =10 m/s 2,sin 37°=0.6, cos 37°=0.8,则: (1)当小车以a 1=5 m/s 2的加速度向右匀加速运动时,细线上的拉力为多大? (2)当小车以a 2=20 m/s 2的加速度向右匀加速运动时,细线上的拉力为多大? [解析] 本题中存在一个临界状态,即小球刚好脱离斜面的状态,设此时加速度为a 0,对小球受力分析如图甲所示.将细线拉力分解为水平x 方向和竖直y 方向两个分力, 则得到 F cos θ=ma 0 F sin θ-mg =0 a 0=g tan θ=403 m/s 2. (1)a 1=5 m/s 2

新教材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一-精品精讲精练-专题强化三-高一力学必会专题动态平衡与临界极值

第三章 相互作用力 专题强化三:高一力学必会专题动态平衡与临界极值 一:知识点梳理 一:动态平衡 动态平衡就是通过控制某一物理量,使物体的状态发生缓慢的变化,但变化过程中的每一个状态均可视为平衡状态,所以叫动态平衡. 2.常用方法 (1)平行四边形定则法:但也要根据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方法,若出现直角三角形,常用三角函数表示合力与分力的关系. (2)图解法:图解法分析物体动态平衡问题时,一般是物体只受三个力作用,且其中一个力大小、方向均不变,另一个力的方向不变,第三个力大小、方向均变化. (3)矢量三角形法 ①若已知F 合的方向、大小及一个分力F 1的方向,则另一分力F 2的最小值的条件为F 1⊥F 2; ②若已知F 合的方向及一个分力F 1的大小、方向,则另一分力F 2的最小值的条件为F 2⊥F 合. 例1如图所示,轻质不可伸长的晾衣绳两端分别固定在竖直杆M 、N 上的a 、b 两点,悬挂衣服的衣架挂钩是光滑的,挂于绳上处于静止状态.如果只人为改变一个条件,当衣架静止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绳的右端上移到b ′,绳子拉力不变 B.将杆N 向右移一些,绳子拉力变大 C.绳的两端高度差越小,绳子拉力越小 D.若换挂质量更大的衣服,则衣架悬挂点右移 解:设两杆间距离为d ,绳长为l ,Oa 、Ob 段长度分别为l a 和l b ,则l =l a +l b ,两部分绳子与竖直方向夹角分别为α和β,受力分析如图所示.绳子中各部分张力相等,F T a =F T b =F T ,则α=β.满足2F T cos α=mg ,d =l a sin α+ l b sin α=l sin α,即sin α=d l ,F T =mg 2cos α ,d 和l 均不变,则sin α为定值,α为定值,cos α为定值,绳子的拉力保持不变,故A 正确,C 错误;将杆N 向右移一些,d 增大,则sin α增大,cos α减小,绳子的拉力增大,故B 正确;若换挂质量更大的衣服,d 和l 均不变,绳中拉力增大,但衣服的位置不变,D 错误. 二:平衡中的临界与极值问题 1.临界问题

物理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运动的临界极值问题

物理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运动的临界极值问题 由于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通常都是在有界磁场中的运动,所以常常出现临界和极值问题。 1.临界问题的分析思路 临界问题分析的是临界状态,临界状态存在不同于其他状态的特殊条件,此条件称为临界条件,临界条件是解决临界问题的突破口。 2.极值问题的分析思路 所谓极值问题就是对题中所求的某个物理量最大值或最小值的分析或计算,求解的思路一般有以下两种: (1)根据题给条件列出函数关系式进行分析、讨论; (2)借助几何知识确定极值所对应的状态,然后进行直观分析3.四个结论 (1)刚好穿出磁场边界的条件是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轨迹与边界相切。 (2)当速率v一定时,弧长越长,圆心角越大,则带电粒子在有界磁场中运动的时间越长。 (3)当速率v变化时,圆心角大的,运动时间长,解题时一般要根据受力情况和运动情况画出运动轨迹的草图,找出圆心,根据几何关系求出半径及圆心角等。

(4)在圆形匀强磁场中,当运动轨迹圆半径大于区域圆半径时,则入射点和出射点为磁场直径的两个端点时,轨迹对应的偏转角最大(所有的弦长中直径最长)。 【典例】 平面OM 和平面ON 之间的夹角为30°,其横截面(纸面)如图所示,平面OM上方存在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方向垂直于纸面向外。一带电粒子的质量为m,电荷量为q(q>0)。粒子沿纸面以大小为v的速度从OM 的某点向左上方射入磁场,速度与OM 成30°角。已知该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轨迹与ON 只有一个交点,并从OM 上另一点射出磁场。不计重力。粒子离开磁场的出射点到两平面交线O的距离为()

【应用练习】 1、如图所示,半径为r的圆形区域内有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磁场边界上A点有一粒子源,源源不断地向磁场发射各种方向(均平行于纸面)且速度大小相等的带正电的粒子(重力不计),已知粒子的比荷为k,速度大小为2kBr。则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最长时间为()

牛顿运动定律应用临界与极值问题

牛顿运动定律应用(三)临界与极值问题临界问题:当物体由一种物理状态变为另一种物理状态时,可能存在一个过渡的转折 点,这时物体所处的状态通常称为临界状态,与之相关的物理条件则称为临界条件。解答临界问题的关键是找临界条件。 许多临界问题,题干中常用“恰好”、“最大”、“至少”、“不相撞”、“不脱离”……等词语对临界状态给出了明确的暗示,审题时,一定要抓住这些特定的词语发掘其内含规律,找出临界条件。 极值问题:是指研究动力学问题中某物理量变化时出现的最大值或最小值一、平衡中的临界与极值问题 在平衡问题中当物体平衡状态即将被打破时常常会出现临界现象,分析这类问题要善于通过研究变化的过程与物理量来寻找临界条件。解题的关键是依据平衡条件及相关知识进行分析,常见的解题方法有假设法、解析法、极限分析法等。 1.跨过定滑轮的轻绳两端,分别系着物体A和物体B, 物体A放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如图甲所示.已知物体 A的质量为m,物体A与斜面的动摩擦因数为μ(μ

3.三段不可伸长的细绳OA 、OB 、OC 能承受的最大拉力相同,它们共同悬 挂一重物,如图所示,其中OB 是水平的,A 端、B 端固定。若逐渐增加C 端所挂物体的质量,则最先断的绳 A 、必定是OA B 、必定是OB C 、必定是OC D 、可能是OB ,也可能是OC 二.非平衡态中的临界与极值问题 (一.在动力学的问题中,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不同,物体的运动状态不同,此时可能会出现临界现象。分析这类问题时挖掘隐含条件,确定临界条件,对处于临界准确状态的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并灵活应用牛顿第二定律是解题的关键,常见的解题方法有极限法、假设法等。 (二)几类问题的临界条件 (1)相互接触的两物体脱离的临界条件是相互作用的弹力为零,即N=0。 (2)绳子松弛的临界条件是绳中张力为零,即T=0。 (3)存在静摩擦的连接系统,相对静止与相对滑动的临界条件静摩擦力达最大值,即f 静=f m 1.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木块,放在质量为M 的木板上,木板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如 果木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那么要使木板从木块下抽出,所加水平力F 的大小至少为多少? 2.如图所示,木块A 、B 静止叠放在光滑水平面上,A 的质量为m ,B 的质量为 2m 。现施加水平力F 拉B ,A 、B 刚好不发生相对滑动,一起沿水平面运动。若改为水平力F ′拉A ,使A 、B 也保持相对静止,一起沿水平面运动,则F ′不得超过( ) A .2F B .F /2 C .3F D .F /3

牛顿运动定律中的临界和极值问题

牛顿运动定律中的临界和极值问题 1.动力学中的典型临界问题 1接触与脱离的临界条件 两物体相接触或脱离的临界条件是接触但接触面间弹力F N=0. 2相对静止或相对滑动的临界条件 两物体相接触且处于相对静止时,常存在着静摩擦力,则相对静止或相对滑动的临界条件是:静摩擦力达到最大值. 3绳子断裂与松弛的临界条件 绳子断与不断的临界条件是绳子张力等于它所能承受的最大张力.绳子松弛的临界条件是F T=0. 4速度最大的临界条件 在变加速运动中,当加速度减小为零时,速度达到最大值. 2.解决临界极值问题常用方法 1极限法:把物理问题或过程推向极端,从而使临界现象或状态暴露出来,以达到正确解决问题的目的. 2假设法:临界问题存在多种可能,特别是非此即彼两种可能时,或变化过程中可能出现临界条件,也可能不出现临界条件时,往往用假设法解决问题. 3数学法:将物理过程转化为数学公式,根据数学表达式解出临界条件. 题型一:接触与脱离类的临界问题 例1: 如图所示,在劲度系数为k的弹簧下端挂一质量为m的物体,物体下有一托 盘,用托盘托着物体使弹簧恰好处于原长,然后使托盘以加速度a竖直向下做匀速 直线运动a

例3:如图所示,质量均为m 的A 、B 两物体叠放在竖直轻质弹簧上并保 持静止,用大小等于mg 21的恒力F 向上拉A,当运动距离为h 时A 与B 分离;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 和 B 刚分离时,弹簧为原长 B .弹簧的劲度系数等于h mg 23 C .从开始运动到A 和B 刚分离的过程中,两物体的动能先增大后减小 D .从开始运动到A 和B 刚分离的过程中,A 物体的机械能一直增大 例4:如图甲所示,平行于光滑斜面的轻弹簧劲度系数为k,一端固定在倾角为θ的斜面底端,另一端与物块 A 连接;两物块A 、 B 质量均为m,初始时均静止;现用平行于斜面向上的力F 拉动物块B,使B 做加速度为 a 的匀加速运动,A 、B 两物块在开始一段时间内的v-t 关系分别对应图乙中A 、B 图线t 1时刻A 、B 的图线 相切,t 2时刻对应A 图线的最高点,重力加速度为g,则 A .t 1和t 2时刻弹簧形变量分别为k ma mg +θsin 和0 B .A 、B 分离时t 1()ak ma mg +=θsin 2 C .拉力F 的最小值ma mg +θsin D .从开始到t 2时刻,拉力F 逐渐增大 题型二:相对静止或相对滑动的临界问题

高中物理:动力学中的临界、极值问题

高中物理:动力学中的临界、极值问题 1.动力学中的典型临界问题 (1)接触与脱离的临界条件:两物体相接触或脱离的临界条件是弹力N =0. (2)相对滑动的临界条件:两物体相接触且处于相对静止时,常存在着静摩擦力,则相对滑动的临界条件是静摩擦力达到最大值. (3)绳子断裂与松弛的临界条件:绳子所能承受的张力是有限的,绳子断与不断的临界条件是绝对张力等于它所能承受的最大张力.绳子松弛与拉紧的临界条件是T =0. (4)加速度最大与速度最大的临界条件:当物体在受到变化的外力作用下运动时,其加速度和速度都会不断变化,当所受合外力最大时,具有最大加速度;合外力最小时,具有最小加速度.当出现加速度为零时,所对应的速度便会出现最大值或最小值. 2.求解临界极值问题的三种常用方法 (1)极限法:把物理问题(或过程)推向极端,从而使临界现象(或状态)暴露出来,以达到正确解决问题的目的. (2)假设法:临界问题存在多种可能,特别是非此即彼两种可能时,或变化过程中可能出现临界条件,也可能不出现临界条件时,往往用假设法解决问题. (3)数学法:将物理过程转化为数学表达式,根据数学表达式解出临界条件. [典例3] 如图所示,质量m =1 kg 的光滑小球用细线系在质量 为M =8 kg 、倾角为α=37°的斜面体上,细线与斜面平行,斜面体 与水平面间的摩擦不计,g 取10 m/s 2.试求: (1)若用水平向右的力F 拉斜面体,要使小球不离开斜面,拉力F 不能超过多少? (2)若用水平向左的力F ′推斜面体,要使小球不沿斜面滑动,推力F ′不能超过多少? [解析] (1)小球不离开斜面体,两者加速度相同、临界条件为斜面体对 小球的支持力恰好为0 对小球受力分析如图: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 ·cot 37°=ma a =g cot 37°=403 m/s 2 对整体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F =(M +m )a =120 N. (2)小球不沿斜面滑动,两者加速度相同,临界条件是细线对小球的拉力 恰好为0, 对小球受力分析如图: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 tan 37°=ma ′

高中物理解题难点突破临界与极值问题解题思路及方法(整理全)

高中物理中的临界问题与极值问题精品讲学案 一、临界与极值概念所谓物理临界问题是指各种物理变化过程中,随着条件的逐渐变化,数量积累达到一定程度就会引起某种物理现象的发生,即从一种状态变化为另一种状态发生质的变化(如全反射、光电效应、超导现象、线端小球在竖直面内的圆周运动临界速度等),这种物理现象恰好发生(或恰好不发生)的过度转折点即是物理中的临界状态。与之相关的临界状态恰好发生(或恰好不发生)的条件即是临界条件,有关此类条件与结果研究的问题称为临界问题,它是哲学中所讲的量变与质变规律在物理学中的具体反映。极值问题则是指物理变化过程中,随着条件数量连续渐变越过临界位置时或条件数量连续渐变取边界值(也称端点值)时,会使得某物理量达到最大(或最小)的现象,有关此类物理现象及其发生条件研究的问题称为极值问题。临界与极值问题虽是两类不同的问题,但往往互为条件,即临界状态时物理量往往取得极值,反之某物理量取极值时恰好就是物理现象发生转折的临界状态,除非该极值是单调函数的边界值。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两类问题的界线又显得非常的模糊,并非泾渭分明。 高中物理中的临界与极值问题,虽然没有在教学大纲或考试说明中明确提出,但近年高考试题中却频频出现。从以往的试题形式来看,有些直接在题干中常用“恰好”、“最大”、“至少”、“不相撞”、“不脱离”……等词语对临界状态给出了明确的暗示,审题时,要抓住这些特定的词语发掘其内含的物理规律,找出相应的临界条件。也有一些临界问题中并不显含上述常见的“临界术语”,具有一定的隐蔽性,解题灵活性较大,审题时应力图还原习题的物理情景,周密讨论状态的变化。可用极限法把物理问题或物理过程推向极端,从而将临界状态及临界条件显性化;或用假设的方法,假设出现某种临界状态,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及运动状态与题设是否相符,最后再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处理;也可用数学函数极值法找出临界状态,然后抓住临界状态的特征,找到正确的解题方向。从以往试题的内容来看,对于物理临界问题的考查主要集中在力和运动的关系部分,对于极值问题的考查则主要集中在力学或电学等权重较大的部分。 二、常见临界状态及极值条件 解答临界与极值问题的关键是寻找相关条件,为了提高解题速度,可以理解并记住一些常见的重要临界状态及极值条件:

高中物理专题讲解——在动力学中临界极值问题的处理

在动力学中临界极值问题的处理 物理学中的临界和极值问题牵涉到一定条件下寻求最佳结果或讨论其物理过程范围的问题,此类问题通常难度较大技巧性强,所涉及的内容往往与动力学、电磁学密切相关,综合性强。在高考命题中经常以压轴题的形式出现,临界和极值问题是每年高考必考的内容之一。 一.解决动力学中临界极值问题的基本思路 所谓临界问题是指当某种物理现象(或物理状态)变为另一种物理现象(或另一物理状态)的转折状态叫临界状态.可理解成“恰好出现”或“恰好不出现”.某种物理现象转化为另一种物理现象的转折状态称为临界状态。至于是“出现”还是“不出现”,需视具体问题而定。极值问题则是在满足一定的条件下,某物理量出现极大值或极小值的情况。临界问题往往是和极值问题联系在一起的。 解决此类问题重在形成清晰的物理图景,分析清楚物理过程,从而找出临界条件或达到极值的条件,要特别注意可能出现的多种情况。动力学中的临界和极值是物理中的常见题型,同学们在刚刚学过的必修1中匀变速运动规律、共点力平衡、 牛顿运动定律中都涉及到临界和极值问题。在解决临办极值问题注意以下几点:○1临界点是一个特殊的转换状态,是物理过程发生变化的转折点,在这个转折点上,系统的一些物理量达到极值。○ 2临界点的两侧,物体的受力情况、变化规律、运动状态一般要发生改变,能否用变化的观点正确分析其运动规律是求解这类题目的关键,而临界点的确定是基础。○ 3许多临界问题常在题目的叙述中出现“恰好”、“最大”、“至少”、“不相撞”、“不脱离”……等词句对临界问题给出了明确的暗示,审 题是只要抓住这些特定词语其内含规律就能找到临界条件。○4有时,某些临界问题中并不包含常见的临界术语,但审题时发 现某个物理量在变化过程中会发生突变,如运动中汽车做匀减速运动类问题,则该物理量突变时物体所处的状态即为临界状 态。○ 5临界问题通常具有一定的隐蔽性,解题灵活性较大,审题时应力图还原习题的物理情景,抓住临界状态的特征,找到正确的解题方向。○ 6确定临界点一般用极端分析法,即把问题(物理过程)推到极端,分析在极端情况下可能出现的状态和满足的条件。解题常用的思路用矢量法、三角函数法、一元二次方程判别式法或根据物理过程的特点求极值法等。 二.匀变速运动规律中与临界极值相关问题的解读 在质点做匀变速运动中涉及到临界与极值的问题主要有“相遇”、“追及”、“最大距离”、“最小距离”、“最大速度”、“最小速度”等。 【例1】速度大小是5m/s 的甲、乙两列火车,在同一直线上相向而行。当它们相隔2000m 时,一只鸟以10m/s 的速度离开甲车头向乙车头飞去,当到达乙车车头时立即返回,并这样连续在两车间来回飞着。问: (1) 当两车头相遇时,这鸟共飞行多少时间? (2) 相遇前这鸟飞行了多少路程? 【灵犀一点】甲、乙火车和小鸟运动具有等时性,要分析相遇的临界条件。 【解析】飞鸟飞行的时间即为两车相遇前运动的时间,由于飞鸟在飞行过程中速率没有变化,可用s=vt 求路程。 (1)设甲、乙相遇时间为t ,则飞鸟的飞行时间也为t ,甲、乙速度大小相等v 甲= v 乙=5m/s ,同相遇的临界条件可得:s = (v 甲+v 乙)t 则:2000 =20010 s t s s v v = =+乙甲 (3) 这段时间,鸟飞行的路程为:10200s vt m '==⨯ 【思维总结】本题难度不大,建立物理情景,分清运动过程,找到相遇的临界条件、三个运动物体运动具有等时性和小鸟速率不变是解题的切入点。 【例2】在平直公路上一汽车的速度为15m/s ,从某时刻汽车开始刹车,在阻力作用下,汽车以2m/s 2 的加速度做匀减速运动,则刹车后第10s 末车离刹车点的距离是 m. 【灵犀一点】在汽车刹车问题中,汽车速度为0后将停止运动,不会反向运动。在分析此类问题时,应先确定刹车停下来这个临界状态所用的时间,然后在分析求解。 【解析】 设汽车从刹车到停下来所用时间为t 0,

(完整版)动力学中的临界问题

动力学中的临界问题 1.动力学中的临界极值问题 在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的过程中,往往达到某个特定的状态时,有关的物理量将发生突变,此时的状态即为临界状态,相应物理量的值为临界值.若题目中出现 “最大”、“最小”、“刚好”等词语时,往往会有临界值出现. 2.发生临界问题的条件 (1)接触与脱离的临界条件:两物体相接触或脱离,临界条件是:弹力F N =0. (2)相对滑动的临界条件:两物体相接触且处于相对静止时,常存在着静摩擦力,则相对滑动的临界条件是:静摩擦力达到最大值. (3)绳子断裂与松弛的临界条件:绳子所能承受的张力是有限的,绳子断与不断的临界条件是绳中张力等于它所能承受的最大张力,绳子松弛的临界条件是:F T =0. (4)加速度最大与速度最大的临界条件:当物体在受到变化的外力作用下运动时,其加速度和速度都会不断变化,当所受合外力最大时,具有最大加速度;合外力最小时,具有最小加速度.当出现速度有最大值或最小值的临界条件时,物体处于临界状态,所对应的速度便会出现最大值或最小值. 3.临界问题的解法一般有三种 极限法:在题目中如出现“最大”“最小”“刚好”等词语时,一般隐含着临界问题,处理这类问题时,应把物理问题(或过程)推向极端,从而使临界现象(或状态)暴露出来,达到尽快求解的目的. 假设法:临界问题存在多种可能,特别是非此即彼两种可能时,或变化过程中可能出现临界条件,也可能不出现临界条件时,往往用假设法解决问题. 数学方法:将物理过程转化为数学公式,根据数学表达式解出临界条件. 特别提醒 临界问题一般都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审题时应尽量还原物理情境,利用变化的观点分析物体的运动规律,利用极限法确定临界点,抓住临界状态的特征,找到正确的解题方向. 例1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对物体施加一个与水平方向成θ角的力F ,试求:(1)物体在水平面上运动时力F 的值;(2)物体在水平面上运动所获得的最大加速度。 例2如图所示,已知两物体A 和B 的质量分别为M A =4kg ,M B =5kg ,连接两物体的细线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80N ,滑轮的摩擦和绳子的重力均不计,要将物体B 提离地面,作用在绳上的拉力F 的取值范围如何?(g 取l02/s m ) 例3质量为0.2kg 的小球用细线吊在倾角为θ=060的斜面体的顶端,斜面体静止时,小球紧靠在斜面上,线与斜面平行,如图所示,不计摩擦,求在下列三种情况下,细线对小球的拉力(取g =F ﹚

动力学中的临界极值问题

动力学中的临界极值问题 1.“四种”典型临界条件 (1)接触与脱离的临界条件:两物体相接触或脱离,临界条件是:弹力F N=0. (2)相对滑动的临界条件:两物体相接触且处于相对静止时,常存在着静摩擦力,则相对滑动的临界条件是:静摩擦力达到最大值. (3)绳子断裂与松弛的临界条件:绳子所能承受的张力是有限度的,绳子断与不断的临界条件是绳中张力等于它所能承受的最大张力,绳子松弛与拉紧的临界条件是:F T=0. (4)加速度变化时,速度达到最值的临界条件:当加速度变为0时. 2.“四种”典型数学方法 (1)三角函数法; (2)根据临界条件列不等式法; (3)利用二次函数的判别式法; (4)极限法. 例1

如图1所示,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的斜面体,质量为M,倾角为α,其斜面上有一静止的滑块,质量为m,两者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滑块受到的最大静摩擦力可认为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为g.现给斜面体施加水平向右的力使斜面体加速运动,求: 图1 (1)若要使滑块与斜面体一起加速运动,图中水平向右的力F的最大值; (2)若要使滑块做自由落体运动,图中水平向右的力F的最小值.

①滑块与斜面体一起加速运动;②滑块做自 由落体运动. 答案 (1)(m +M )g (μcos α-sin α)μsin α+cos α (2)Mg tan α 解析 (1)当滑块与斜面体一起向右加速时,力F 越大,加速度越大,当F 最大时,斜面体对滑块的静摩擦力达到最大值F fm ,滑块受力如图所示. 设一起加速的最大加速度为a ,对滑块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得: F N cos α+F fm sin α=mg ① F fm cos α-F N sin α=ma ② 由题意知F fm =μF N ③ 联立解得a =μcos α-sin αcos α+μsin α g 对整体受力分析F =(M +m )a

动力学中的临界极值问题

动力学中的临界极值问题 临界和极值问题是物理中的常见题型,结合牛顿运动定律求解的也很多,临界是一个特殊的转换状态,是物理过程发生变化的转折点。分析此类问题重在找临界条件,常见的临界条件有: 1.细线:拉直的临界条件为T=0,绷断的临界条件为T=Tmax 2.两物体脱离的临界条件为:接触面上的弹力为零 3.接触的物体发生相对运动的临界条件为:静摩擦力达到最大静摩擦 临界或极值条件的标志 (1)有些题目中有“刚好”、“恰好”、“正好”等字眼,明显表明题述的过程存在着临界点; (2)若题目中有“取值范围”、“多长时间”、“多大距离”等词语,表明题述的过程存在着“起止点”,而这些 起止点往往就对应临界状态; (3)若题目中有“最大”、“最小”、“至多”、“至少”等字眼,表明题述的过程存在着极值,这个极值点往往 是临界点; (4)若题目要求“最终加速度”、“稳定加速度”等,即是求收尾加速度或收尾速度. 例3(2013·山东·22)如图5所示,一质量m=0.4 kg的小物块,以v0=2 m/s的初速度,在与斜面成某一夹角的拉力F作用下,沿斜面向上做匀加速运动,经t=2s的时间物块由A点运动到B点,A、B之间的距离L=10 m.已知斜面倾角θ=30°,物块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 图5 (1)求物块加速度的大小及到达B点时速度的大小. (2)拉力F与斜面夹角多大时,拉力F最小?拉力F的最小值是多少? 解析(1)设物块加速度的大小为a,到达B点时速度的大小为v,由运动学公式得 L=v0t+at2 ① v=v0+at ② 联立①②式,代入数据得 a=3 m/s2 ③ v=8 m/s ④ (2)设物块所受支持力为F N,所受摩擦力为F f,拉力与斜面间的夹角为α,受力分析如图所示,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F cosα-mg sinθ-F f=ma ⑤ F sinα+F N-mg cosθ=0 ⑥

专题动力学中的临界与极值问题

专题:动力学中的临界与极值问题 临界问题:是指物体的某种状态恰能维持而未被破坏的一种特殊状态,这种分界线,通常以临界值和临界状态的形式出现在不同的问题中。解决这类问题时,应注意“恰好出现”或“恰好不出现”等条件。 极值问题:是指研究动力学问题中某物理量变化时出现的最大值或最小值, 一. 动力学中的临界问题 例1. 如图1所示,光滑小球恰好放在木块的圆弧槽中,它左边的接触点为A ,槽的半径为R ,且OA 与水平线成α角,通过实验知道,当木块的加速度过大时,小球可以从槽中滚出来,圆球的质量为m ,木块的质量为M ,各种摩擦及绳和滑轮的质量不计,则木块向右的加速度最小为多大时,小球恰好能滚出圆弧槽 练习1.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木板上放着一质量为m 的木块,木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木板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加在小板上的力F 为多大,才能将木板从木块下抽出? 二.动力学中的极值问题 例2. 如图3所示,质量为m=1kg 的物块放在倾角为的斜面体上,斜面质 量为 ,斜面与物块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地面光滑,现对斜面体施一水平 推力F ,要使物体m 相对斜面静止,试确定推力F 的取值范围。 ( ) 点拨:此题有两个临界条件,当推力F 较小时,物块有相对斜面向下运动的可能性,此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沿斜面向上;当推力F 较大时,物块有相对斜面向上运动的可能性,此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沿斜面向下。找准临界状态,是求解此题的关键。 练习2.如图1—1所示,质量为m 的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对物体施加一个与水平方向成θ角的力F ,试求:使物体在水平面上运动的力F 的取值范围 【跟踪练习】 1.质量为0.2kg 的小球用细线吊在倾角为θ=60 对小球的拉力和斜面对球的弹力(取g =10 m/s 2) (1) 斜面体以23m/s 2 的加速度向右加速运动;(2) 斜面体以43m/s 2 ,的加速度向右加速运动; 2.如图所示,木块A 、B 静止叠放在光滑水平面上,A 的质量为m ,B 的质量为2m 。现施加水平力F 拉B ,A 、B 刚好不发生相对滑动,一起沿水平面运动。若改为水平力F ′拉A ,使A 、B 也保持相对静止,一起沿水平面运动,则F ′不得超过( ) A .2F B .F /2 C .3F D .F /3 图1—1

微专题23 动力学中的临界极值问题-【高考领航】2021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微专题速练

微专题23动力学中的临界极值问题专题概述 1.临界或极值条件的标志 (1)有些题目中有“刚好”“恰好”“正好”等字眼,明显表明题述的过程存在着临界点. (2)若题目中有“取值范围”“多长时间”“多大距离”等词语,表明题述的过程存在着“起止点”,而这些起止点往往就对应临界状态. (3)若题目中有“最大”“最小”“至多”“至少”等字眼,表明题述的过程存在着极值,这个极值点往往是临界点. (4)若题目要求“最终加速度”“稳定速度”等,即是求收尾加速度或收尾速度. 2.解答临界极值问题的三种方法:极限法、假设法、数学法. 1.如图所示,在水平光滑桌面上放有m1和m2两个小物块,它 们中间有细线连接.已知m1=3 kg,m2=2 kg,连接它们的细线最 大能承受6 N的拉力.现用水平外力F向左拉m1,为保持细线不断,则F的最大值为() A.8 N B.10 N C.12 N D.15 N 2.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一辆小车A,其质量为m A=2.0 kg,在小车上放一个物体B,其质量为m B=1.0 kg,如图甲所示,给B一个水平推力F,当F增大到稍大于3.0 N时,A、B 开始相对滑动,如果撤去F,对A施加一水平推力F′,如图乙所示,要使A、B不相对滑动,则F′的最大值F max为() A.2.0 N B.3.0 N C.6.0 N D.9.0 N 3.如图所示,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的斜面体,质量为M、倾角 为α,其斜面上有一静止的滑块,质量为m,重力加速度为g.现给斜 面体施加水平向右的力使斜面体加速运动,若要使滑块做自由落体 运动,图中水平向右的力F的最小值为() A.Mg tan αB.Mg sin α C.Mg cos αD.Mg

《高中物理---动力学中的临界极值问题和传送带问题》优秀文档

动力学中的临界极值问题 动力学中极值问题的临界条件和处理方法 1.“四种”典型临界条件 (1)接触与脱离的临界条件:两物体相接触或脱离,临界条件是:弹力F N =0. (2)相对滑动的临界条件:两物体相接触且处于相对静止时,常存在着静摩擦力,则相对滑动的临界条件是:静摩擦力达到最大值. (3)绳子断裂与松弛的临界条件:绳子所能承受的张力是有限度的,绳子断与不断的临界条件是绳中张力等于它所能承受的最大张力,绳子松弛的临界条件是:F T =0. (4)加速度变化时,速度达到最值的临界条件:当加速度变为0时. 2.“四种”典型数学方法 (1)三角函数法; (2)根据临界条件列不等式法; (3)利用二次函数的判别式法; (4)极限法. 【练习】 1.如图所示,质量均为m 的A 、B 两物体叠放在竖直弹 簧上并保持静止,用大小等于mg 的恒力F 向上拉B , 运动距离h 时,B 与A 分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B 和A 刚分离时,弹簧长度等于原长 B .B 和A 刚 分离时,它们的加速度为g C .弹簧的劲度系数等于mg h D .在B 与A 分离之前,它们做 匀加速直线运动 2. (多选)如图所示,A 、B 两物块的质量分别为2m 和m ,静止叠放在水平

地面上.A 、B 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B 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12μ.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为g .现对A 施加一水平拉力 F ,则( ) A .当F <2μmg 时,A 、 B 都相对地面静止 B .当F =52μmg 时,A 的加速度为13μg C .当F >3μmg 时,A 相对B 滑动 D .无论F 为何值,B 的加速度不会超过12μg 3.如图所示,物体A 放在物体B 上,物体B 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已知m A =6 kg ,m B =2 kg.A 、B 间动摩擦因数μ=0.2.A 物 体上系一细线,细线能承受的最大拉力是20 N ,水 平向右拉细线,下述中正确的是(g 取10 m/s 2)( ) A .当拉力0<F <12 N 时,A 静止不动 B .当拉力F >12 N 时,A 相对B 滑动 C .当拉力F =16 N 时,B 受到A 的摩擦力等于4 N D .在细线可以承受的范围内,无论拉力F 多大,A 相对B 始终静止 4.如图所示,一质量m =0.4 kg 的小物块,以v 0=2 m/s 的初速度,在与斜面成某一夹角的拉力F 作用下,沿斜 面向上做匀加速运动,经t =2 s 的时间物块由A 点运动 到B 点,A 、B 之间的距离L =10 m .已知斜面倾角θ =30°,物块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33.重力加速度g 取10 m/s 2. (1)求物块加速度的大小及到达B 点时速度的大小. (2)拉力F 与斜面夹角多大时,拉力F 最小?拉力F 的最小值是多少?

高中物理-动力学中的临界和极值问题-解析版

微专题21 动力学中的临界和极值问题 1.直接接触的连接体存在“要分离还没分”的临界状态,其动力学特征:“貌合神离”,即a 相同、F N =0.2.靠静摩擦力连接(带动)的连接体,静摩擦力达到最大静摩擦力时是“要滑还没滑”的临界状态.3.极限分析法:把题中条件推向极大或极小,找到临界状态,分析临界状态的受力特点,列出方程.4.数学分析法:将物理过程用数学表达式表示,由数学方法(如二次函数、不等式、三角函数等)求极值. 1.如图所示,卡车上固定有倾角均为37°的两个斜面体,匀质圆筒状工件置于两个斜面间.卡车正以90 km/h 的速度匀速行驶,为了保证刹车时工件不与其中任何一个斜面脱离,则其刹车的最小距离更接近于(路面能提供足够大摩擦,sin 37°=0.6)( ) A .23 m B .33 m C .43 m D .53 m 答案 C 解析 卡车刹车时,当后斜面的支持力为零时,加速度最大,设卡车安全刹车的最大加速度大小为a ,此时工件的受力情况如图所示,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mg tan 37°=ma ,解得a =34 g .取g =10 m/s 2,根据运动学公式,则有0-v 2=-2ax ,解得x =1253 m .其刹车的最小距离更接近于43 m ,故C 正确,A 、B 、D 错误. 2.(多选)如图所示,细线的一端固定在倾角为30°的光滑楔形滑块A 的顶端P 处,细线的另一端拴一质量为m 的小球,静止时细线与斜面平行(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 ).则( )

A .当滑块向左做匀速运动时,细线的拉力为0.5mg B .若滑块以加速度a =g 向左加速运动时,线中拉力为mg C .当滑块以加速度a =g 向左加速运动时,小球对滑块压力不为零 D .当滑块以加速度a =2g 向左加速运动时,线中拉力为2mg 答案 AC 解析 当滑块向左做匀速运动时,根据平衡条件可得绳的拉力大小为F T =mg sin 30°=0.5mg ,故A 正确;设当小球贴着滑块一起向左运动且支持力为零时加速度为a 0,小球受到 重力、拉力作用,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加速度a 0=mg tan 60°m =3g >g ,即此时小球没有脱离斜面,则水平方向F T cos 30°-F N sin 30°=ma ,竖直方向F T sin 30°+F N cos 30°=mg ,联 立可得:F T =3+12mg ,F N =3-12 mg , 故选项B 错误,C 正确;当滑块以加速度a =2g >3g 向左加速运动时,此时小球已经飘离斜面,则此时线中拉力为F =(mg )2+(ma )2=5mg ,故D 错误. 3.如图物体A 叠放在物体B 上,B 置于水平面上.A 、B 质量分别为m A =6 kg ,m B =2 kg ,A 、B 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1=0.2,B 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2=0.1,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F 从零开始逐渐增加,则( ) A .无论F 多大,A 都不会相对 B 滑动 B .当拉力F 超过16 N 时,A 开始相对B 滑动 C .当A 的加速度为1.5 m/s 2时,A 、B 已经发生相对滑动 D .若把F 作用在B 上,方向仍然水平向右,A 、B 刚好发生相对滑动的F 大小与作用在A 上相同 答案 D 解析 A 、B 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F f1=μ1m A g =12 N ,B 与地面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F f2=μ2(m A +m B )g =8 N ,A 与B 刚好不发生相对滑动时,对B 受力分析,a B =F f1-F f2m B =2 m/s 2,对于系统F -F f2=(m A +m B )a B ,解得F =24 N ,即拉力超过24 N 时,A 开始相对B 滑动,A 、B 、C 错误;把F 作用在B 上,A 与B 刚好不发生相对滑动时对A 受力分析,F f1=μ1m A g =m A a A ,解得a A =2 m/s 2,对于系统F -F f2=(m A +m B )a A ,解得F =24 N ,即A 、B 刚好发生相对滑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